时间:2023-03-13 11:05:35
导语:在图书馆安全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图书馆是一个平等的、开放的、免费的公共服务场所,如何正视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好多种不安全因素,让广大读者高高兴兴来到图书馆,轻轻松松利用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快快乐乐离开图书馆。文章阐述了,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必要性、图书馆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安全、快乐的阅读场所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050-02
收稿日期:2012-01-11
作者简介:刘颖 (1970-),新宾满族自治县图书馆馆长。1 图书馆安全管理的现状
1.1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资等。图书馆确实不像生产企业那样随时面临着生存危机,不像卫生部门那样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机。但是火灾、偷窃、信息安全、建筑物、室内装饰等不安全因素时时存在。两年前清华大学图书馆链接省级以上图书馆网面统计表明,我国省级22所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未有提到图书馆重要位子,可以说尚未引起图书馆界领导的高度重视。许多图书馆对防火、防盗、信息安全、设备设施、物资、环境等制度都有(见表1),而对策少之又少。
1.2 读者素质不高
图书馆免费开放后,读者人数增加,图书馆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读者。 读者的层次不同,文化素质也会参差不齐,这会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造成一些困难。图书馆每天接待读者很多,读者层次参差不齐,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不敬长辈 、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寻衅闹事,还有部分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可能会不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大声喧哗、图书阅览后不及时放回原位、乱丢乱放等现象会较严重。这些问题将给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图书馆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场所,特别是免费开放后,会有个别素质较低的读者,做出种种不良行为,这些行为虽属个别人所为,但影响较坏,也给图书馆日常工作带来不安全因素。
1.3 领导对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我国有许多图书馆的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安全工作没有提到工作日程表。我国由正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过渡,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领导重视不足,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的现象。从图书馆的安全管理现状看,总有部分人认为图书馆是最安全的地方,领导对安全管理,只是有检查就马上布置、赶紧应付检查,检查完了事,而不是规范化的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抓表面现象,不抓主要问题,只解决“标”的问题,而解决不了“本”的实质,对安全管理总是有“侥幸”、“幸运”、“没有隐患”等心理。
2 图书馆安全管理的对策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人们受终生教育的学校;是开放的、平等的、免费的,是人群居多的地方。因此,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图书馆界要对此课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图书馆要有相关内容的应及预案,以便能指导广大读者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的读者,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不慌乱。
2.1 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图书馆一定要打消过去安全工作一直由公安消防部门管理与已无关的想法。从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出台实行起,现在安全管理由各单位法人负责,在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过程中,首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注意抓好典型,树好榜样,总结推广经验,扎扎实实,以事实教育人,改变那种一提安全管理是“公安消防部门的事”的旧观念,明确做好安全管理是图书馆每个人应负的责任。
2.2 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在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过程中,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总体的要求,图书馆要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在建立制度过程中,要突出两点:一是体现责权一致的原则,即按照每个人的分工范围,确定安全管理责任,使权力和责任一致,安全与管理统一;二是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从单位法人代表授权的负责人与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层层负责,人人心中有责任感,横向明确每个部门的安全责任。图书馆各部门须遵守馆内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不得私拉乱接电源,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拆修图书馆,各部门负责人应对安全工作切实负责,不仅上岗时要重视,而且下岗时必须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做到人离灯灭、关好门窗等,这样把分管者的安全责任用制度泾渭分明,才能防止那种“原则负责,具体不负责”现象的出现;才能杜绝安全管理有制度无对策的盲点和填空,才能杜绝“花架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2.3 针对读者特点,开展安全教育
由于图书馆未成年读者,是图书馆读者群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心理发展需求,必须给他们一个安全的环境。馆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对未成年读者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安全知识理解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图书馆要举办各种宣传、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如组织安全知识辅导、举办知识竞赛、参加安全模拟学习、编写安全警句、组织有奖征文等多种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种参与和表达平台,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活动热情;鼓励他们把学到的安全知识在长辈和同学们中多宣传,从而使他们成为义务安全知识的宣传员。对成年、老年读者,图书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例如利用标语、宣传栏、服务提醒、专题讲座、 主题展览等, 既能强化读者社会公德意识,又能起到减少图书馆安全管理困难的作用。
2.4 实行全员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管理不仅是对广大读者,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工作者。除对读者进行宣传外,对馆员还要进行紧急疏散、建筑物防范等因素的训练,还要让馆员对图书馆不同岗位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认真研究,把研究内容明确到本职岗位中来,使馆员了解本职岗位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管理对策。根据图书馆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读者到图书馆后,馆员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滞纳金的收取,有人不理解,有时会发生不愉快;带小吃进阅览室、偷书时的教育;因好奇打开室内灭火器,开水房热水器的开关、水龙头不关、下雨天地面滑等等。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把图书馆日常安全内容(见表2)做一归纳。
2.5 加大政府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由于种种原因,图书馆系统中长期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尽管如此,由于其直接服务广大城乡居民,虽说作用很重要。但从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现状来看,仍然有很多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对图书馆的作用认识不足。在馆舍建筑、维修等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图书馆免费开放后,这种不良局面应尽快得到改变,地方政府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大力支持图书馆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图书馆基础设施条件,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学诗.计算机、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与机密保护\[J\].吉林大学学报,1984(4):19-22.
\[2\] 吴新年.数字图书馆技术之进展[J].图书与情报,2000 (2):62-68.
\[3\] 吴亚非,李新友,禄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春东,杨宏,赵俊阁.信息安全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 黎平国,钟守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问题与相关对策的探讨\[J\].现代情报, 2005(9):73-77.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网安全 管理策略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也日益走向数字化、虚拟化和网化。图书馆网的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长,网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数字图书馆概述
1.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出现的新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通过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到图书馆系统中并提供有效的服务,图书馆中的载体信息均以数字的形式获得。图书馆使用者通过网来组织并访问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以及图书馆数据库系统,例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料等等。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使用者会很方便地查询到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料。通过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数字馆藏.扩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并将数字图书馆建设融人到传统图书馆服务中去。
1.2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顺应时展的趋势。数字图书馆要以信息技术的形式构建在传统的图书馆基础上。从某种意义来说,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对图书馆服务功能在网上的延伸。图书馆要面向网着力于解决传统图书馆与网技术结合的问题,实现服务质量的提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利用网得以更加充分开发.最终实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质的飞跃。
1.3 数字图书馆具有信息的交互性特征
数字图书馆不是简单地通过网来购买电子图书,也不是简单的馆藏书籍数字化,更不是信息的数字化和电子信息的堆积。数字图书馆具有信息的流动性和交互性,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化要实现检索功能,实现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数字图书馆最终的服务目的是要使图书馆信息的资产增值,因此要强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和服务的质量,是图书馆中的信息成为有组织、有系统的信息资源。
2、数字图书馆网安全中存在的隐患
2.1 数字图书馆中的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网中常见的安全隐患。病毒具有破坏性、传播性和潜伏性的特点,病毒的扩散面极广。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网来说,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格式化计算机磁盘、改写计算机中的文件或者删除计算机中的文件等手段,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计算机病毒会导致电脑的内存减少,也会使一些软件无法正常运行。有些病毒甚至可以通过改写编程中的内容,使计算机主板烧毁,严重的可以导致图书馆的网系统瘫痪。
2.2 网安全中的计算机黑客
随着网技术的普遍使用,网黑客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黑客软件在网上广泛的传播。图书馆的信息网如果存在黑客的入侵,那么就会导致图书馆中的数据被盗走。现阶段,有偿数字服务在广大图书馆建立,这些特色数字馆藏和都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而这样的数据库资源都是网黑客窃取的目标。网黑客还可以通过传递木马等手段攻击图书馆的数据库,造成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中断。此外,黑客还有可能侵入图书馆的文件服务器,删除或者篡改数据,导致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瘫痪和崩溃,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受到严重的影响。
2.3 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隐患
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网运行的环境。图书馆网信息系统的硬件是组成图书馆网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网正常运转的物质保证。计算机的硬件如果配置不良,在运行中就会出现逻辑的错误,计算机的系统安全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一般来说,数字图书馆使用的系统软件包括Windows NT、Windows 2000 Server和Linux等,这些系统自身都有漏洞,不可避免会遭到病毒或人为因素的破坏。由于各图书馆使用的管理系统和数据库不同,开发商对于软件安全性方面的管理不尽相同。如果系统的开发水平比较低,在安全性能上考虑的较少,那么系统的安全性自然就小。
3、构筑图书馆网安全防护体系的策略
3.1升级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要想强化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首先就要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升级图书馆数字化系统,从计算机本身进行防护。要善于利用防火墙的作用,使经过防火墙的网数据进行扫描,禁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数据,维护合法用户的权利。同时要按时安装系统补丁,使黑客无法对图书馆系统的漏洞进行攻击。此外还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关闭掉不用的数字端口,删除不需要的协议和服务等方法。网安全的事件很多是人为的因素所引发的,所以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网安全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宣传教育。
3.2 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制度,完善网安全措施
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系统是一项复杂的计算机网工程,要有严格和科学的管理和紧急的应急措施。制定严格的图书馆管理制度是保证数字化图书馆网安全稳定的必要前提。要培训网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其安全地配置和管理图书馆网。否则会影响数字化图书馆网的安全体系和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发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防止图书馆信息的泄漏,是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手段。要派专人定期维护网和系统,做好定期升级工作,还应该建立了安全检查登记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文件精神, 目前各地图书馆已经基本实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但近年来各地公共场所频发的火灾、网络安全事故甚至类似“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等突发公共安全事故为我们敲响了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的警钟。临沂市图书馆作为新建公共图书馆,因其处于繁华的城市中心,资源集中、读者量大、楼层布局复杂等客观条件,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繁重。
1 影响图书馆安全的因素
1.1 自然隐患
自然隐患指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身财产安全隐患,如火灾、水灾、虫蛀、温、湿、光照等引起的化学物理变化造成的隐患[1]。比如在不合适的光、温环境下古籍类图书的纸质将会发霉甚至损毁。
1.2 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状况好坏、人流量大小往往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比如临沂市图书馆地处繁华的城市中心,人流量日均接待读者4000人次,免费开放要求的“零门槛”入馆导致人员成分复杂,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
1.3 设备隐患
设备隐患指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缺陷造成的或者设施使用过程中引起的安全隐患,由于图书馆经常要使用大量的照明设施和中央空调设备,管道、线路在铺设施工布置不当,线路老化等问题都可能存在水灾、火灾的安全隐患[2]。比如临沂市图书馆2012年夏季因中央空调部分冷凝水回水管道倾斜角度不合理导致的溢水事故就是此类问题。
1.4 网络安全隐患
这主要针对网络安全造成的隐患。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网络化,但同时面临来自网络环境的安全威胁也在与日俱增。以临沂市图书馆为例,我们目前图书借还主要依托于interlib系统及Rfid高频物流识别技术,如果interlib系统受到网路病毒的攻击和破坏,图书馆的借还工作将全部停滞,甚至会导致数据库信息泄露、篡改甚至破坏的严重后果。
1.5 突发性安全隐患
常见的主要有突发事件、盗窃、打架斗殴和人为破坏等,作为公益性开放式窗口,临沂市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过精神病患者、酗酒人员闹事、盗窃图书、为了争抢自修区座位打架的各种突发性安全隐患,这类安全问题如果不及时合理的处置可能会带来一些列不良社会影响。
2 临沂市图书馆在安全管理工作探索
2.1 建立安全管理防范体系
2.1.1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进一步落实了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室负责人具体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坚持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成立安全消防领导小组,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目标任务,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并在《临沂市安全生产岗位管理实名制信息系统》上登记备案,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2.1.2 建章立制,完善制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管理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临沂市图书馆结合本身情况,根据当前新形势的变化,积极借鉴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先进馆的安全管理经验,依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将图书馆的各项管理规定从安全危机管理角度重新审视并修订,新制定了《临沂市图书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临沂市图书馆安全消防应急预案》、《临沂市图书馆夜间值班巡查制度》、《临沂市图书馆领导带班制度》等,做到岗位到人,职责明确。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从制度层面做到有据可依,这是加强和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措施。
2.1.3 建立和配置应有的安全防范设施并做到定期检查
临沂市图书馆区域内共配备95个消防栓,232处消防灭火器,每年定期更换干粉,在各大书库都设有烟感报警器、喷淋头,并委托专业消防机构进行设备的经常性维护。在馆内通道口、电梯间、服务台等关键部位设置闭路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无死角。自开馆以来,利用监控系统抓获各类偷窃读者财务不法分子9名,共挽回读者损失过万元,有效地保护了进馆读者的财产安全,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2.1.4 综合防范,全面加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安全工作
临沂市七楼电子阅览室配备一个中央机房、98台公用电脑,为了保证给广大读者营造一个安全绿色的上网学习娱乐的环境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做好防范:(1)软件防范:一是安装防病毒软件,在网卡、工作站、中心服务器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升级;二是构建防火墙、网络绿霸,能够实现对非法网站的及时隔离屏蔽,并有效阻挡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2)升级硬件:近期我们对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搬迁,配备更大容量的UPS防断电系统,更换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实现机房温度的24小时恒温控制,杜绝了火灾隐患,同时也为市图书馆今后更好地、规范地开展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2 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危机管理
树立安全意识,就是图书馆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将安全危机管理纳入到图书馆中长期的战略规划中来,时刻保持应对安全危机的状态。临沂市图书馆作为新建馆,员工年龄梯队呈现年轻化,35岁以下的同志占总人数的76%,在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危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意识还不够。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安全危机管理的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掌握相关安全技能,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加强员工对安全危机的心理承受力,使他们掌握安全危机处理的基本知识。我们认为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图书馆员工的必备条件,图书馆每一名同志只有真正树立起安全意识,保持对安全危机的高度敏感性,从关系自身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安全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做好预防、规避和应对安全危机状况的工作。
2.3 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馆内治保人员的作用
根据属地管理,我们积极与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派出所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制定安全危机管理计划,把图书馆作为其日常巡逻的常规设点,图书馆内部安保人员与其巡逻人员形成联动,确保民警能够在馆内发生安全突发事件的5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制度来禁止ARP欺骗问题的发生,发现有欺骗者和奖金等效益挂钩。但是图书馆内的电子阅览室不同于企业,来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都是读者,我们不可能对他们的行为做过多的约束,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技术上尽最大可能约束和检查ARP欺骗的来源。
1 sniffer检测法
sniffer是网络管理的好工具,网络中传输的所有数据包都可以通过sniffer来检测。同样arp欺骗数据包也逃不出sniffer的监测范围。
一般来说ARP欺骗数据包没有留下发送虚假信息的主机地址,但是承载这个ARP包的ethernet帧却包含了他的源地址。而且正常情况下ethernet数据帧中,帧头里的MAC源地址/目标地址应该和帧数据包中ARP信息配对,这样的ARP包才算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肯定是假冒的包,当然如果匹配的话,我们也不能过于放松,一样不能代表是正确的,另外通过检测到的数据包再结合网关这里拥有的本网段所有MAC地址网卡数据库,看看哪个和Mac数据库中数据不匹配,这样就可以找到假冒的ARP数据包,并进一步找到凶手了。
关于MAC地址网卡数据库可以在第一次装系统的时候进行记录,将 电子阅览室座位号与MAC地址等信息做一个对应表格。查看MAC地址的方法是通过“开始->运行”,进入命令提示窗口,然后输入ipconfig /all。在physical address的右边就是相应网卡的MAC地址。
2 DHCP结合静态捆绑法
要想彻底避免ARP欺骗的发生,我们需要让各个计算机的MAC地址与IP地址唯一且相对应。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为每台计算机设置IP地址的方法来管理网络,但是遇到那些通过ARP欺骗非法攻击的用户来说,他可以事先自己手动更改IP地址,这样检查起来就更加复杂了,所以说保证每台计算机的MAC地址与IP地址唯一是避免ARP欺骗现象发生的前提。
2.1 建立DHCP服务器保证MAC地址与IP地址唯一性
首先我们可以在windows 2000 server或其他服务器版操作系统上启用DHCP服务,为电子阅览室建立一个DHCP服务器,一般来说建议在网关上搭建。因为DHCP不占用多少CPU,而且ARP欺骗攻击一般总是先攻击网关,攻击网关的同时由于网关这里有监控程序,所以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攻击行为。当然为了减少攻击的发生机率我们也可以把网关地址设置为网段的第二个地址,例如192.168.1.2,把192.168.1.
另外所有客户机的IP地址及其相关主机信息,只能由网关这里取得,网关这里开通DHCP服务,但是要给每个网卡,绑定固定唯一IP地址。一定要保持网内的机器IP/MAC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客户机虽然是DHCP取地址,但每次开机的IP地址都是一样的。以上这些绑定关系可以通过DHCP的地址池来解决,或者将客户端获得IP等网络参数信息的租约设置为一个非常长的时间,例如一年或者无限时间,这样在此时间段里只要MAC地址不变,客户端获得的IP地址也是不变的。
2.2 建立MAC地址数据库
把电子阅览室内所有网卡的MAC地址记录下来,每个MAC和IP、地理位置统统装入数据库,以便及时查询备案。可以以EXCEL表格的形式,也可是保存成数据库文件。
2.3 禁止ARP动态更新
为了防止网关被随意攻击,我们还需要在网关机器上关闭ARP动态刷新功能,这样的话,即使非法用户使用ARP欺骗攻击网关的话,对网关是无效的,从而确保主机安全。在网关上建立静态IP/MAC捆绑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建立/etc/ethers文件,其中包含正确的IP/MAC对应关系,格式为192.168.2.32 08:00:4E:B0:24:47。
第二步:然后在/etc/rc.d/rc.local最后添加arp -f生效即可。
上面这个禁止ARP动态更新的方法是针对Linux系统而言的。
2.4 网关监测
在网关上面使用TCPDUMP程序截取每个ARP程序包,弄一个脚本分析软件分析这些ARP协议。ARP欺骗攻击的包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满足之一就可以视为攻击包报警,第一是以太网数据包头的源地址、目标地址和ARP数据包的协议地址不匹配。第二是ARP数据包的发送和目标地址不在自己网络网卡MAC数据库内,或者与自己网络MAC数据库MAC/IP不匹配。我们也可以通过脚本分析软件实现自动报警功能,最后查这些数据包(以太网数据包)的源地址就大致知道那台机器在发起攻击了。
3 总结
ARP欺骗是目前网络管理,特别是局域网管理中最让人头疼的攻击,他的攻击技术含量低,随便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攻击软件来完成ARP欺骗攻击。同时防范ARP欺骗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目前只能通过被动的亡羊补牢形式的措施了。以上是通过对我馆电子阅览室日常维护工作中总结出的两个针对ARP欺骗防范的方法。当然很多网络管理软件开发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防范ARP欺骗的产品,这些产品良莠不齐,所以选择时更要仔细。以便保障图书馆局域网的正常工作,给读者以良好的使用体验。
【 关键词 】 物联网;安全管理;GIS;GPS;视频监控;子系统
Long-distance Passenger Car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ang Hong Jiang Wen-bao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 Abstract 】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the subject of the next-gener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any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designs a model of long-distance passenger car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design of subsystems and the main function of subsystems.It provided a new vision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long-distance passenger car safety.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verloading and speeding, and better monitor the status of the driver and passenger car positioning, which makes long-distance passenger transport companies and the traff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are easi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passenger car.
【 Keywords 】 the Internet of things;safety management;GIS;GPS;videos monitoring;subsystem
1 引言
2011年全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总体形势总体平稳。据统计,全国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共造成62387人死亡。从事故原因看,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仍然是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超速行驶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4.2%,这个比例还是相当高的。长途客运车交通事故似乎是人们谈论的永恒话题,每年都有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打击,引起全国人民的震惊,客运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应该认真考虑客运旅客的安全问题,制定有效的客运车安全管理措施,更好地监控客运车的行驶情况,这样加强了交通管理部门、客运公司与驾驶员三者之间的联系。现在的长途客运公司只能对客运车进行视频监控,甚至有好多公司没有视频监控,要了解汽车的行驶情况,只能与驾驶员进行电话联系。每年客运车超载、超速等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导致了交通事故,客运公司人员不能第一时间知道现场的情况,也不能准确定位出客运车发生事故的地点。现有的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很不完善,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减少交通事故。
国内外关于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设计的研究很少,对于客运车超载现象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采用电阻应变式、电容式、光纤光栅等多种传感器实现整车质量的动态、静态检测。这种检测需要固定的检测基站,且准确度较差。如果在车轴上安装载重传感器来测量整车的质量,则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且无法解决车辆在起伏颠簸状态产生的误差,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李丹等人提出压力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组成结构冗余的测量电路统计上车乘客人数,但是此测量电路容易受到车上行李重量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差。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平台)模型,它能有效地解决超载和超速问题,同时加强了交通管理部门、客运公司和驾驶员三者之间的联系,强化了交通管理部门对客运公司的监督和客运公司对驾驶员的监管。
2 模型框架
本文设计的长途客运汽车安全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本模型是一种引入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引入视频监控、GPS和GIS等技术,把移动的客运车、客运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交通管理部门能更好的监管客运公司和了解客运车的行驶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可以及时与客运公司联系。客运公司也可以随时查看客运车的运行状态和驾驶员的驾驶情况。本模型采用视频监控技术,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五大部分组成,摄像头能把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客运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其定位方法是通过GPS接收机实现的,GPS 接收机接收三颗以上的 GPS 卫星发来的定位信号, GPS 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GPS接收机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能准确的定位行驶中的客运车位置,当客运车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有其他情况时,客运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都能及时的查看客运车的行使情况。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等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表格、图像和图形等。
GIS是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库技术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地理、空间位置的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和显示的计算机支持系统,主要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地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属性。GIS和GPS配合使用,GPS对汽车进行定位后,GIS能把长途客运车的行车路线、路面状况、急救点等用图形的方式的描述出来,全程监控行车的位置和线路。
3 长途客运车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和功能
3.1 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平台)
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包括长途客运车车载子系统、客运公司管理子系统和交通监管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可以信息共享,互通联系。客运公司管理子系统处于中间地位,有负责信息上传下达的功能。
3.2 长途客运车车载子系统
长途客运车车载子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长途客运车车载子系统主要包括二维码扫描仪、GPS、视频监控设备、紧急报警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汽车机械性能传感设备和测速设备。长途客运车车载子系统是采集行车和汽车机械性能数据,把数据传输给客运公司管理子系统,客运公司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为行车安全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下面对长途客运车车载子系统设备的功能做介绍。
(1)二维码扫描仪:车上所装的二维码扫描仪是近距离阅读器,乘客上车前,把车票上的二维码放在二维码扫描仪端口进行扫描,统计上车的人数,保证每位乘客都有座位,避免超载现象,通过网络把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2)GPS设备:有了GPS对客运车进行位置坐标定位,就可以知道客运车运行的实时动态空间坐标信息,并把得到的实时数据传输给客运公司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客运车的准确位置坐标。
(3)视频监控仪器:把摄像头安装在车内各个位置,完成对车内的实时监控、视频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将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发送到客运公司管理系统。
(4)紧急报警设备:当客运车机械性能出现故障时,报警设备自动报警,客运车自动减慢车速;如汽车发生侧翻、火灾、剧烈撞击等危险情况时与119、120 等公共报警系统自动呼入;客运车还装有手动报警按钮,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按下手动报警按钮,向客运公司管理中心和交通管理部门发送紧急报警信号。
(5)无线通信设备:3G高速无线通信网络是一种先进的网络体系,它能完成流量巨大的视频数据传输,保证视频数据的及时传输,这对于交管部门和客运公司监控车上乘客情况十分的重要。
(6)汽车机械性能传感设备:传感设备能传输汽车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实时数据,一旦超过设定的参数,就会与报警设备联系,启动报警系统,此设备与紧急报警设备配合使用。
(7)测速设备:时刻监控行车的车速,并把速度数据传输给客运公司管理中心,当车速超过设定参数时,就会启动报警系统。
3.3 客运公司管理子系统
客运公司管理子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客运公司管理子系统主要任务是对长途客运车的管理和监控客运车运行情况,并对车载子系统上传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客运公司管理子系统网络采用了高速无线通信网络,利用无线通信网络与客运车车载子系统实现数据传输,同时与交通监管子系统连接,有利于交通管理部门管理客运车的行车安全。客运公司管理子系统功能有几种。
(1)车辆GPS定位设备:接收车载子系统发送来的客运车地理坐标信息,全程跟踪长途客运车。客运公司监控中心人员可以随时获取客运车的准确位置坐标、行驶线路等信息。联合GIS对客运车地理坐标进行准确定位,能直观的反映客运车的移动轨迹。
(2)GIS设备:GIS能把长途客运车的行车路线、路面状况、急救点等用图形的方式的描述出来,全程监控行车的位置。
(3)文本信息收发设备:客运公司监管中心人员对客运车的异常行驶发送警告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路面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同时还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临时性短消息的功能,比如停车休息命令、改变行驶路线等。
(4)乘客信息管理:包括乘客信息数据录入、删除、更新等,统计和分析客流量,乘客在乘车中发生意外,可以通过乘客信息管理模块查询乘客信息。
(5)系统建设和维护:增加功能模块、录入信息、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更新模块等功能,如有需要,系统还可以增加模块的空间。
3.4 交通监管子系统
交通监管子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
通过交通监管子系统对客运车和客运公司的监管,交通监管部门可以获取本管辖范围内所有长途客运车运行的乘客人数、车牌、行驶路线等信息,交通管理人员还可以调取视频,了解客运车的行驶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向客运公司监控中心发送监管建议和命令。借助政府行政区域GIS 电子地图、交通管理与指挥信息系统,监管部门还能查看区域内长途客运车的运行路线,结合交通状况进行合理的交通指挥,这样使长途客运车通行更加顺畅,有利于增加客流量的流动,减少乘客的滞留时间。
4 车载子系统的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STM32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车载子系统用STM32 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汽车机械性能传感设备和测速传感采集汽车的发动机温度、刹车的灵敏度、轮胎气压、车速等信息,将信息传输给SDXC卡进行存储,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把信息显示在车载LED屏幕上,利用3G无线网络与远程客运公司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客运公司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能实时了解客运车的状况,有必要时给驾驶员提出行车的安全建议。车载子系统信息采集模块结构图如图6所示。
5 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的分析
每年有很多的客运车发生交通事故,超速、超载、驾驶员疲劳驾驶等原因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现在的长途客运车在驾驶员座位上方安装有摄像头,但是这摄像头是为了记录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和行车情况,而不是用来监控乘客的状态和人数。有的长途客运车安装好多个摄像头,可以监控车上的情况,但是这些摄像头都没有和无线网链接,只为了记录车上的情况,而没有时时监管的作用。省际和省内的长途客运车开出客运站,公司要了解行车情况,只能与驾驶员电话联系。客运车有可能因为超速而导致交通事故悲剧的发生,但是由于技术支持落后,客运公司不能及时知晓此事。超载是普遍现象,国家出台的规定强调严禁超载,但是有的驾驶员没有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客运公司为了增加营业额,纵容超载现象。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现象屡有发生,上述的原因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交通管理部门和客运公司不能有效地监控长途客运车的行驶情况,没有运用有效的设备来监管驾驶员和监控行车情况。
为了解决超载问题,本文模型引入二维码扫描仪和视频监控设备,每位乘客上车时都要把车票放在扫描仪端口进行扫描,扫描仪把车票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客运公司监控中心,客运公司就知道每发一辆车上有多少乘客,统计乘客人数。视频监控实时给监控中心发送视频,监控中心人员可以通过调取视频查看车上人数,核对乘客人数,确定客车是否超载,交通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监控长途客运车的设备随时查看视频,监督客运公司和驾驶员,有效地防止超载。对于超载现象,国家应该颁布重罚客运公司和驾驶员的规定。
超速也是客运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防止超速行驶问题,在客运车上安装测速仪,当车速超过设定的速度时,就会启动报警系统,把车速信息传输给客运公司。交通管理部门作为第三方,有监督的权利。疲劳驾驶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现有的解决之法就是要求每一驾驶员驾驶大约4个小时,然后必须休息一段时间。现在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来解决疲劳驾驶,主要问题是没有一套标准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增加驾驶员,就要增加成本。
GPS和GIS配合使用,客运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能准确定位客运车发生事故的地点,这样解决了客运车发生事故,公司不能定位事故点的现象。车上还装载有汽车机械性能传感设备,能有效的监控车载各种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当设备超过所设定的参数时,就会与报警设备联接,立刻启动报警系统,
比如在刹车装置上安装传感器,就能监控刹车装置的温度,防止刹车失灵,导致追尾、侧翻等交通事故。
在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客运车的全天候监控,保证行车安全,物联网集合了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同时配合GPS、GIS和视频监控技术,对长途客运车的行驶、驾驶员、乘客、汽车机械等安全进行实时监控,把长途客运车的实时数据传输给长途客运公司,有效地监控客运车的行驶情况。
6 结束语
长途客运车安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帮助客运公司对客运车的监管,确保了客运车的行驶安全。本文提出的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平台)能有效地解决客运车的超载、超速现象,并且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平台)能加强交通管理部门、客运公司和驾驶员三者之间的联系。交通管理部门能更易于监管客运公司和驾驶员,而客运公司能时时地监控客运车的行驶情况,解决了长途客运车出站后,与客运公司联系脱节的现象。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关于移动客运车、客运公司管理和交通监管部门的复杂系统,建设和开发这样的系统需要巨大的投资,而且物联网技术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些因素影响长途客运车安全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傅建红.前置动态测量保护式汽车衡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
[2] 李丹,孟磊,罗杰. 基于 3G网络的校车安全信息综合系统[J].武 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34(4):417-420.
[3] 杨怀春.星站差分 GPS 定位技术介绍[J].物探装备,2004,31(3):78-83
[4] E. D. Kaplan .GPS 原理与应用.邱致和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4-30.
[5] S.J.Feng,C.L.Law. Assisted GPS and ITS Impact on Navigation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C], The IEE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2: 926-931.
[6] K.J.Dueker,J.A.Butler.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Transportation Data Shar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00, 8(1): 13-36.
[7] 沈亮,张艳,顾健.物联网网络层中基于IPv6的信息安全产品发展趋势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8).
[8] 李杰.浅述物联网设备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僵尸家电网络[J].信息网络安全,201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08732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2011)。
作者简介:
关键词:铝土矿山;运输安全;采场;道路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广西境内储藏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矿体分布面积广、表土覆盖层薄、矿床类型以堆积型铝土矿为主。所以开采方式均为露天开采,矿山多采用工程机械开采、公路开拓--汽车运输的生产模式。由于运输车辆承载量大,车速快等方面的因素,还有就是采场及运输道路的地理条件复杂,铝土矿山运输一直都是事故频发的环节,也是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铝土矿山道路运输特点
铝土矿山道路运输是采矿工艺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承担着将采出的原矿运送到卸矿平台和储矿场。其主要的特点如下: (一)矿山道路运输路线密集
矿山道路运输系统是根据地形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规模,以一定的方式布置在一个比较固定的范围内,所以运输路线往往集中在相对的区域内。
(二)铝土矿山运输地理条件复杂
矿山的道路修筑困难,使用期又较短,所以坡度大,转弯多,转弯半径小,最大纵向坡度达8﹪-10﹪。路面大多是碎石铺成,灰尘大,损坏快,路况较为复杂,养护工作量大。
(三)铝土矿山运输车辆维修保养量大
矿用汽车装载量大,结构复杂,作业条件差,出现故障率高,所以维修工作量大,保修周期短。
(四)矿区运输不安全因素多
由于运矿道路经常与乡村公路交叉,同时部分外部车辆及村民进入到运矿道路,增加的矿山运输中的不安全因素。另外铝土矿山均为露天矿山,受天气影响大,尤其是雨天天气时,由于采场路况恶化和运矿道路湿滑,对运矿车辆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影响大,运矿车辆极易失去控制而导致事故。
三、运输车辆作业场所安全管理
运输车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采场和道路, 装卸场所安全涉及道路、场地、矿石堆放、铲装设备性能、车辆状况、人员水平操作等诸多因素, 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运输车辆与铲装设备、车辆与人之间刮碰、挤压及车辆翻下道路, 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因此针对这些情况, 在采场装车时, 尽可能采取下装车方式,运输车辆跟铲装设备不在同一平台,避免运矿车辆和铲装设备刮碰;做到鸣号、慢行,并注意指挥人员的指挥和铲装司机的信号。车辆驶入装车位置后,驾驶员应驾驶楼内等候,其它等待装车车辆不准进入装车平台;车辆装好后,驾驶员应观察车辆装载情况,发现过装或有危石在车箱边时,应及时处理好,然后才能行驶;采场内的行驶速度应受采场行驶距离限制,最高车速应限制在20km/h以下。卸矿平台或储矿场缷车时,驾驶员要注意观察缷车场地,做到倒车鸣号,估算倒车距离,并注意指挥人员的倒车或停车信号,接近道路边沿或发现有障碍物时,车辆不准强行越过,防止车辆突然越过障碍物时,车速增快而无法控制,掉下道路或侧翻。
四、运矿道路的安全管理
由于各采场的地理条件不一样,道路的特殊路况也不尽相同,其中弯多、坡陡的傍山险路和人车共行的道路, 驾驶员若稍有麻痹,就有可能造成撞车、翻车、撞人等事故。因此,矿山道路应在危险路段、交叉路口和人车共行的道路上,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另外还可根据矿山生产的特殊性和需要,在采场、道路、缷车场地等场所设置一些安全标志或安全标语牌。及时对道路路面矿石及其他障碍物进行清理,减少道路杂物损害车辆轮胎的可能性;及时安排工程设备对采场路段及运矿公路进行平整维护。
五、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
铝土矿山的运输车辆对车况要求很高,特别是汽车的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的好坏,对行车安全影响更大。转向装置技术状况变坏,如转向沉重,对迅速躲避障碍物、转弯后回正方向都带来困难,不但使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增大,而且不易控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矿山运输过程中,因汽车的技术状况变坏,发生碰车和车辆掉到道路下的事故屡见不鲜。车辆的制动装置的技术状况变坏,可导致汽车制动距离延长、跑偏, 制动时发生侧滑,容易发生车辆相撞,甚至翻车等车辆事故。因此,应建立满足生产需要的工程设备尤其是运矿车辆的维修队伍,保证车辆车况运行良好,避免车辆带病运行,同时安全和设备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的维修保养情况监督检查。
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
根据对本公司矿山运输车辆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和统计,绝大部分事故的发生跟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不强、驾驶过程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有直接的关系,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行车过程中盲目自信或心存侥幸,自认为驾车技术高超,驾龄长,特别是在矿山生产运输任务重,或矿区倒运时间的情况下,时常超速行驶,强超强会,不按规定行驶,一旦遇到前方有障碍物,视线不清,有行人或车辆下坡等,当遇到险情时处置不当,极易发生车辆交通事故。
对加强矿山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策略
加强道路运输人员的安全教育
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养,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矿山运输从业人员业务技能高低,安全意识强弱,与矿山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为避免和减少因人的因素而造成的车辆事故,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安全意识教育,采取事故分析会、技术比武、设立奖惩制度等相应措施,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而保证矿山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
(二)建立健全运输安全管理体系
建全矿山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矿长为矿山道路运输安全第一责任人,矿山企业要落实安全管理人员专职或兼职从事日常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矿山汽车安全检查制度,要求汽车驾驶员每天动车前对车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转向和制动系统,并记录在案。建立矿山道路检查制度,定期对矿山运输道路进行检查并及时修整,使矿山道路基本符合开采设计的要求,保持安全条件不降低。建立车辆驾驶人员资格审查和运输车辆定期检测检验制度。要求矿山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上岗资格和特种作业上岗资格,矿山运输车辆必须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凡不具备上岗资格和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人员和设备一律不得进入矿山作业。
(三)提升装备带动运输安全
通过使用矿山专用运矿车辆代替一般的运输车辆,有条件的企业,可使用一些性能优越的进口运矿车,如:卡特、VOLVO铰接式运矿车等,提高运输车辆的安全可靠性,使得运输车辆更好地满足露天矿山恶劣的作业环境。同时要求企业对矿山运输车辆在不改变原有构造的前提下增加有效的辅助安全设施,如“断气刹车装置”和“滴水冷却装置”。在车辆在日常维修保养过程中,应加强对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的维修保养。
(四)强化落实雨季运输的安全措施
雨季运输应强化落实以下三点:1、应对易滑、拐弯、上下坡、已发生事故的路段加强维护保养,做好道路防滑和防尘措施;2、认真做好对采场及道路防排水,疏堵结合控制地表水对道路的影响。3、加强对驾驶员检查和监督,加大反“三违”力度,杜绝驾驶员的一些不安全行为。
八、结束语
铝土矿山运输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领导到基层员工重视对车辆运输管理,通过道路维护、驾驶员管理、车辆维护保养以及作业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全面抓好运输的安全管理,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光明,吴青,严新平,徐堃.车辆监控调度系统中多通信模式的研究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3).
关键词:安全葡萄图;石油钻井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分析;人体生物节律
中图分类号:TE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106-03
1 概述
石油钻井作业是多工程、多工序的系统工程,由于工程中人员、环境、管理以及操作设备等多方面的不足,目前,石油钻井作业是石油采集行业中最具危险性的作业之一。但是综合大多数故障实例分析可知,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只要企业能够加强自身安全管理,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很多人为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葡萄图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推行的一种安全管理技术,它结合了人体生物节律和葡萄图的优点,通过引入安全葡萄图来对钻井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行为考核,让企业从人出发,控制作业中出现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或避免作业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钻井特点和钻井事故的发生
钻井作业是一项系统作业,其工作环境、人员技术能力以及工艺过程都会导致作业中危险事故的发生。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分析导致钻井作业人身事故伤亡几率高的因素:
2.1 自然环境的影响
石油钻井一般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受季节性气候和恶劣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作业时出现灾害性事故的几率很大,而且这些地区较为偏僻,发生事故时也常因为救援不及时而导致伤亡扩大。另外恶劣的工作环境也会导致工作人员出现厌烦工作的情绪,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2.2 劳动强度大
石油钻井作业劳动强度大,一般工作人员在井下工作的时间长达12小时,且井下起钻、事故处理以及井队搬迁时需要消耗极大的体力,这样重负荷的持久作业不仅使人产生疲劳,同时也会降低工作人员的注意力,这时出现事故的几率也就相应增加了。
2.3 大空间联合作业
井架是石油钻井中主要的空间作业场所之一,这个巨大的空间场所包含了距地面30多m的二层台和距地面8m多的钻井平台,由于这种空间作业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协调配合,只要出现配合失误,就会增加高空坠物和物体打击的风险。
2.4 流动性强
一般油气井的钻井作业周期普遍较短,有的只有10多天,这就导致很多石油钻井队伍在工作中面临频繁搬迁设备的无奈局面。另外长距离的地域跨度也会让工作人员出现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等情况,这不仅降低了作业的效率,同时也是导致石油钻井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2.5 设备多而繁杂
钻井用的设备通常都有“重、高、长”三个特点,一些大型设备(例如泥浆罐、绞车、泥浆泵和柴油机等)在运转时都会增加机械伤害以。另外由于设备工作时需要用电,且用电区域广,用电处工作人员流动强,因此只要操作不合理就会出现触电事故。
2.6 钻井危险区域
钻井高压是保证石油钻井工作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同时它也是让岩屑能够顺利返回地面的动力源。作业环境中的井下地层高压、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等,地面上立管高压、液态动力燃料等,这些都会引起井喷、井漏、人员中毒、高压伤人以及火灾和爆炸等危险。
3 钻井作业发生人身事故的主要原因
造成钻井作业人身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工作人员作业时操作不规范或违规操作;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不熟悉工作程序;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工作经验不足;作业环境恶劣;作业领导协调不力,指挥能力弱;钻井环境复杂,工作场地湿滑;钻井设备存在缺陷。
4 钻井事故的具体分布
从目前出现的钻井事故来看,很多都是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通过对钻井事故的伤亡统计,可以得出以下钻井事故的具体分布情况:(1)从事故原因来看,由于人的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总事故的77%,其中由于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占28%,由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占39%;(2)从职工工龄分析来看,工龄短于3年的工作人员占总伤亡人数的65%,尤其是职员工作第二年是伤亡高峰期,以后伤亡和事故会随着时间的加长而逐渐降低,在达到8年工龄后伤亡率基本保持平稳状态;(3)从事故类型来看,从2002~2007年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可知,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率正在降低,这也说明了企业在加强安全与技术监督上确实起到了效果,但大多数事故发生的类型变化不大。
5 人体生物节律对人的影响
人体生物节律包括人的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三个方面。通常可以利用正弦曲线对这三种节律进行周期表示,且人体生物节律控制下的人体会出现临界日、临界期、期和低潮期四个阶段。其中临界日也称危险日,是职工工作时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段。通过数据统计可知,有超过一半的事故伤亡者是处在临界期内。此外低潮期也是一个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段,因此经常从事高危作业的人应当提高警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人为事故。
体力节律影响着人的体力情况、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对身体各部分机能的有效协调,因此当人的人体节律不稳定时,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如患病、判断力差、易出错的“故障”。情绪节律影响人的创造力、敏感性以及理解能力,情绪不佳的人易怒,同时沮丧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智力节律影响人的思维性、逻辑性和接受能力,智力节律不稳定时人的接受能力会变差,学新东西困难。因此企业把握好职工的生物节律时间段很重要的,只有合理掌握了职工的生物节律时间段,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6 安全葡萄图与管理安全
目前很多沿海企业都用葡萄图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安全葡萄图是人体生物节律图与葡萄图的结合。它结合节律图和一般葡萄图的优点:(1)简单明了,利用安全葡萄图可使管理可视化,操作简单;(2)每个人的安全葡萄图都是每日记录并现场操作的,这不仅可以促使管理者与职工相互监督,同时也可以引导工作人员关注日常安全行为;(3)每个职工安全葡萄图背面有不安全行为记录卡,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纠纷,另一方面也是现场作业时宝贵的学习教材;(4)通过比较可以激励作业人员合理作业,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5)对于一些处于临界日和低潮期的员工若能够长久保证工作不出问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奖励,提高工作的积极性;(6)对处于期还经常出现工作问题的职工可以帮忙找原因或直接更换其工作岗位;(7)人力部门可根据安全葡萄图记录对职工进行个人考核和评估。
7 结语
安全葡萄图结合了人体生物节律和一般葡萄图的优点,一方面它具有葡萄图管理方便的优点,另一方面它还结合了人体生物节律对人体精力和情绪的影响分析,通过安全葡萄图方便了一些高危行业的职工管理,因此对于石油钻井作业,企业也应当积极引进这种新型安全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练章富,邓昌松,韩松林,铁军,丁亮亮,郭衍茹.石油钻井作业的安全葡萄图管理技术[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事业也在日益的发展与完善,但是由于我国能源紧缺,且人类对建筑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加强对建筑节能施工工艺的研究,而混凝土工程是整个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技术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管理,有利于保障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提高建筑资源合理利用率,有利于增强建筑企业经济效益。身为建筑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一、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研究
1、混凝土的拌合技术
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搅拌程序的顺序,必须严格、严密、严谨按照拌合的要求对其原材料按水泥、石子和砂的先后顺序进行拌合,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在斗底粘结。同时,要求严格按照配比数据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控制好搅拌的力度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柔韧性。同时在具体实施项目是务必注意温度的控制,这对浇筑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可以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最高的提升,对温度的控制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从最早选择原材料时应该选择干性的混凝土混合材料,以此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化散热不明显就可以控制温度;在捣实搅拌过程加碎石或者水的方法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也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采取措施降温的过程也一定要想办法进行散热的工作,建立多种散热途径才可以保障避免产热的同时保障散热的均匀。在模板浇筑过程中由于天气的不定性,要把握好拆模时间,避免出现裂缝,以此保证混凝土的温度不大于气温,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
2、浇筑与振捣技术
为达到浇筑标准,浇筑前要对钢筋和模板进行检查,浇筑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普通浇筑应保证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在分层高度的控制上,一般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如果振捣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则应该控制分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遇到分层分块浇筑,则需另行决定,整个浇筑工序尽量连续性进行,无法实现的部位及特殊情况发生时,留好合适的施工缝或暂停施工。
浇筑之后振捣要及时且快慢有度,快插慢拔的振捣方法能有效的避免漏振的情况发生,在同一插点应该持续振捣20-20S,当混凝土表面无下沉、无气泡,泛浆或者呈现水平为最佳。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混凝土均匀紧密的充满整个模板,一般多用机械振捣方式完成,如工程量小或较为特殊的施工环境虾,也可采用人工振捣的方法。
3、混凝土施工的保养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并且入模完成过后,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置,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保温养护工作,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混凝土浇筑后应该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还可以进行二次捣实或者抹压,防止表面溢出水分,或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造成的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在处理过程中,还要严格、严密按照技术要求对其表面进行找平、抹灰、打磨和夯压,以此来保证项目表面的施工做到切实的光滑平整、平实无缝、紧密严实。
通过对混凝土施工的保温养护工作,能够有效降低体积较大混凝土浇注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块体自约束应力,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降温的速度,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以此增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环境温度以及混凝土养护等多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促使其在硬化的整个过程中得到补偿,规避混凝土裂缝的出现等。
二、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管理是建筑项目中质量监控核心手段,是促进工程施工设计、质量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得以体现的的重要前提。与此同时,对建筑物质量进行管理控制,还能提高工程质量的预计目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时,管理部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对建筑物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的力度,实行安全施工责任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伤亡和豆腐渣工程等不安全事件的出现。
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依据建筑企业的自身特点和施工场地的环境变换,利用系统管理和科学管理的方法,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促进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时,我们需要完善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并确保施工环节的安全,所以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对整个混凝土施工进行严密的监控,是建筑工程最核心的施工环节,身为管理人员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
2、混凝土施工工程中存在的隐蔽工程质量
就目前建筑行业而言,多数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的隐患都是出现在隐蔽工程的中,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操作的失误或对是技术的没有全面掌握等原因,造成了很多不容易被管理人员发现的不规范施工,为建筑物的质量埋下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在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可用的新型施工人员。
3、混凝土施工的安全管理原则
保障建筑物的施工安全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能有效的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是当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体制的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使得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施工操作的工作难度,降低了建筑物自身的安全系数。对此,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简建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工作理念,明确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对大量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分析之后我们得出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从目前的工程项目来看,安全管理体系主要由施工人员、施工环境和施工设备等要素构成,所以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对三者进行科学、系统、全面、高效管理,规范管理措施,增强管理力度,保障施工过程的绝对安全。
(2)在建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机制时,需要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依据所确立的标准约束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和操作行为,促使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达到最优组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混凝土工程的组织设计理念
对于目前的建筑工程而言,同一个施工项目可以采取不同的施工顺序、不同的施工材料、不同的施工工艺以及不同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法,但是我们在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组织设计方案,争取高效率的完成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指的是建筑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它具有促进整个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和提高施工技术等功能,是现场施工的重要指导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其进行实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层层审核并通过后才能开始对建筑项目的施工工作。
结束语
房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产品之一,以其工期长、建设地点相对固定、施工工序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好把握。同时,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甚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聂汾平.浅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科技,2010,(1).
关键词 图书馆 危机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Library Crisis Management
CHENG Xiangjuan
(Library of Xingt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ibraries in modern competition, briefly devide library crisis management into the talent crisis management, resource crisis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crisis three main types of crisis. On this basis, pointing out that the causes of the crisis management and measures.
Key words library; crisis management; measures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型信息服务产业异军突起,图书馆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中心,图书馆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图书馆必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
1 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类型及成因
现代危机管理是一种组织性高、计划性强的持续动态管理方式。该方式是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正在发生的危机,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控制行动,以达到有效地预防危机进而消除危机。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类型的主要依据是信息时代危机的类型。由于图书馆危机的外延和内涵相对较大,故涉及图书馆危机的类型也相对比较庞杂。笔者依据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竞争中的实际状况和现状,扼要将危机分为人才危机、资源危机、和安全危机。在此基础上把当代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类型划分为人才危机管理、资源危机管理、和安全危机管理三大类危机。
1.1 人才危机管理及成因
现代图书馆要在信息技术时代的竞争中保持强劲优势,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树立现代人才危机意识,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防范图书馆人才危机的发生。当前人才流失和人才短缺是图书馆人才危机表现的两个主要方面。造成困扰现代图书馆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表现在一是馆员士气低落,图书馆激励手段乏术。由于图书馆不能给核心关键人才以自尊和自信,更不能给有真实才华的馆员提供较大的、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图书馆人才结构组成不合理,组织内部冲突与摩擦不断。表现在信息技术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等十分短缺。同时,一些图书馆员大量过剩,造成工作中人浮于事,工作效率相对低下,图书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甚至出现图书馆系统内耗,内部摩擦与冲突不断。三是组织管理混乱,由于人才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技术人才流失或管理人员人浮于事。
1.2 资源危机及成因
图书馆资源危机一方面是指服务经费、资源采购经费等过少,甚至不到位。使图书馆服务无法开展,必要的资源也无法采购;另一方面是指图书馆对有限的经费使用不十分合理,由于现在的科技信息种类庞杂,数量繁多,科学、合理的使用经费就十分必要。图书馆由于馆舍和购书经费等条件的制约,同时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现代图书馆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后劲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图书馆在现实服务管理当中引起读者的不信任或不满时有发生,致使部分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受到损害。甚至有些图书馆在资源使用和采购中触犯了法律法规。比如在不经意未察觉情况下,采购了盗版图书和音像资料;影印书时涉及使用权限问题;数据库资源存在不合理下载等。
1.3 安全危机管理及成因
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是指由于事故、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引起的对图书馆设备、建筑、员工、读者、馆藏信息资源等构成威胁或破坏而采取的管理。该管理对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进行提前预测,制定有效预防措施,进而加以防范以减少危机发生,并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迅速制定应对计划和准备,以快速有效应对便可能来临的危机。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原因如下:一是安全管理范围片面。大多数图书馆安全管理存在只是重视偷盗、火灾等安全事故的防范,对诸如疾病及其他突发事故尚未纳入现代图书馆安全管理的范围。二是只重视危险却无对策。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安全管理还停留在只重视无对策的层面上,安全管理工作还不到位,没有实质上深入到安全工作。对可能出现的例如水灾、火灾、停电等突发事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三是安全管理体制存在漏洞和缺陷。图书馆没有专门的安全工作,其工作一般由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人员配备和管理均属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图书馆没有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免权,只是具有一定监督权,图书馆对安全人员的管理也是间接管理,安全管理效果就难免大打折扣。
2 图书馆强化危机管理的措施及途径
2.1 人才危机管理措施及途径
(1)图书馆人设立才继任制。图书馆核心人才继任机制的设立,是为图书馆管理中培养继任人的机制,核心是关键职位确定和选拔接班人。其首要目的是建立起图书馆人才继任人选择培养的的制度,流程化和标准化是制度的两大要求。具体措施一是制定核心人才继任需求表,确定需要为图书馆相应关键职位继任者的培养数量;二是建立图书馆人才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人才数据库目的是为图书馆核心人才继任计划提供准确信息。三是制定和落实核心人才继任者培养方案,图书馆通过对候选人进行相应培训,使其尽快成长为合格的继任者。
(2)重视人才危机的过程管理。图书馆人才流失危机过程经常表现为:抱怨、倦怠、抗拒和离职四个阶段。图书馆人才流失危机过程管理要具有超前意识,一方面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危机管理成功率。危机管理者应针对不同的危机阶段采取不同的危机干预措施,阻断人才流失危机的进程。在抱怨阶段,管理者要对当事人的情绪和态度给予充分理解,及时与当事人面谈沟通,消除误解,解释图书馆政策,纠正工作管理中的失误。在职业倦怠阶段,危机管理者要分析核心人才职业倦怠出现的原因,与人才共同分析其职业倦怠的结果,并为其重新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在抗拒阶段管理者要尽量避免与当事人发生公开的冲突,创造为其继续留任的环境。在离职阶段对当事人尽可能挽留,要善待人才,不设关立卡,故意刁难人才。
2.2 资源危机管理措施及途径
(1)抓好标准体系建设。相关图书馆管理部门要明确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急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如制定某些标准规范,采购规范等,并要求人员共同遵守,目的使各部门信息整合工作都在该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这是确保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良性发展的基础。
(2)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要在统一的标准下分系统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存在三种不同层次的实现形式,其中综合档案馆、机关档案室和信息中心都要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与总体目标执行,在各自的管理范围内以工程管理的形式推进图书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整合的水平与程度。
(3)开展国家级规模的图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程,综合前期各图书馆系统的整合信息成果,在此平台上实现图书档案信息资源的大规模整合与最大化的社会资源共享。
2.3 安全危机管理措施及途径
(1)加强图书馆安全基础保障,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图书馆要根据1996年2月颁布实施的《公共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在图书馆建筑的耐火等级上、平面布置上、防火分区上依安技术标准为准则,在建筑构造、内部安全疏散、消防给水、消防电梯等设立固定灭火装置和防排烟系统,空气通风调节系统、室内装饰、用电气等设施均需按照标准当中的细则规定执行,夯实图书馆安全基础。同时在图书馆的入馆须知中要标明“注意防火安全、严禁吸烟”和“贵重物品自己小心看管”等明文规定;图书馆还有落实全天值班制度,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图书馆的每个功能区域都指定安全责任人,使其所辖区域的安全防患于未然。
(2)把安全管理纳入图书馆评估体系。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一是要把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当中,二是要把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工作契合到图书馆实际管理工作当中,针对图书馆的建筑特点、环境特点、服务特点、馆藏特点等制定安全危机管理评估体系。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评估体系流程包括:危机预防阶段、危机准备阶段、危机应对阶段和安全恢复阶段。其中危机预防是重点,危机预防工作应渗透在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每一方面,预防阶段的工作做得扎实,是杜绝或减少危险情境的发生关键。
参考文献
[1] 庞恩旭.试论我国的图书馆危机与危机管理[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1).
[2] 杨力,姚乐野.我国高校图书馆安全危机预防及预警―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