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5:38
导语:在管理学习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旅游管理学科教育历史相对较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旅游专业在起步较晚的基础上,以“后发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始与发达国家旅游管理教育机构进行接轨,借鉴其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赛日益频繁、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等等,这些因素对当前以及今后的旅游管理教育都将具有深远指导性的影响。
二、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其突出特点是许多普通高等院校或从积极的角度为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在相关系科的基础上新建或组建旅游系(专业)或从消极的角度为某些学科(专业)寻求出路甚至活路而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强行改建旅游系(专业)。这种外延扩张型发展的结果是:虽然在全国范围内高等旅游院校的数量多,但因为教育经费的限制和新成立的旅游学科的稚嫩性,致使整个高等旅游教育质量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只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无暇顾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当前,在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些许问题。
很多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并且存在着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专业划分过细,教学内容过窄,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1]在专业建设的投入上,一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服务性管理人才,不需要多少投入,造成我国高等院校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办起了该专业,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
旅游高校与旅游行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造成学不致用的局面。理论和实践脱节,这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学不致用”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2]
学科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与相关专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这就造成我国目前培养的大多数旅游人才出现了知识体系简单,而较单一的局面,综合能力较差。
三、国外高等旅游教育体系的现状
1.几个实例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历史较长,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显得较为自由和宽松,基本上能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美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就充分地反映了这种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美国大学在旅游、游憩、体闲研究方面的专业设置上,种类十分多样化,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也比较自由,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和德州大学(U.ofTexas)同样是旅游专业,两所学校的课程地各有特色。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BrookesUniversity)的酒店餐馆管理学院(SchoolofHotel&RestaurantManagement)久负盛名。该校每年向全球招收(主要为欧洲)酒店管理的研究生。核心要求有两条,一是须有5年以上的酒店工作经验,二是现在必须在大型酒店中工作、担任重要职务。学生不脱产,一年两次往返英伦该校集中学习。学习期间,不是满堂灌的上课,而是重点放在图书馆翻阅资料和学员间的讨论交流,由于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交流中相互大开眼界,触类旁通,取长补短,极富成效。在教学中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不死扣现成的专业教材。二是案例教学。三是毕业论文。
2.国际上旅游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一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二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以下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
四是以能力为基础的CBET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四、旅游发展新趋势与形势分析
1.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从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走过的历程分析,可以大体上预测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旅游发展趋势。
专业教育是为明天的旅游管理培养人才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目标必须具有超前性。旅游管理当前总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首先,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逐渐转向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旅游管理的知识体系日益复杂化,综合化。再次,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化、多元化。此外,策略和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2.相关形势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是改革我国旅游管理及其教育体系的重要动力和依据,真正影响旅游发展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特别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巨大的变革必将同时带来旅游行业的深刻变革。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终生学习”“学习化社会”“全球化”“创新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新理念的提出,为旅游管理教育改革的思路拓展了很好的素材。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学校教育的职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学校传授的知识从数量和时效上都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的需要。如今,高等教育在西方被称为职业“初始教育”(InitialEducation)的开始,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在这种背景下,知识传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已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应偏向于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加强技能和素质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
五、新形势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创新点
1.尽快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处理好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旅游管理学科历史较短,又是依托于多学科发展起来的,加之知识构成日益综合化、多元化,使得其学科特点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明晰其庞大知识群的硬核所在,只有抓住这一本源的东西,以此为基础,营建特色鲜明的学科理论体系,提高其科学性,确定其独立的职业地位和独立的学科地位,才能维护和提高其专业竞争力,巩固其专业地位,使核心的课程加以确认,这样,专业的设置就可以围绕它,根据社会变化及时、稳妥地做出调整,毕业生也就有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市场,从长远看,专业才会更具后续竞争力。
2.积极调整专业教育结构,使其从宏观到微观更趋于合理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和职业技术教育;地区结构上,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合理调配,进一步完善从专业重点大学到地方院校的区域合理布局,针对当前形势,应重点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专业教育;形式结构上,进一步强化非学历教育、职业再教育、决策层的培训以及普及型教育等。3.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与国际旅游业发展相接轨目前,国际旅游的重心开始东移,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产生世界旅游的“亚太世纪”,这一总体变化,形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机。与此同时,在国内,旅游业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带动局部区域和城市起飞,影响国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产业,“其地位日渐显着”。在这种国际国内的双重背景与机遇下,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必然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树立大旅游人才培养观念。旅游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旅游人才的规划、培养、使用与管理各个方面。它不仅需要造就一大批知识面广、勇于进取、开拓的高水平经营管理人员,还需要一大批训练有素、服务意识很强的服务人员,并且还应有良好的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使旅游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其次,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必须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旅游业是一个国际性产业,要达到国际水准,必须建立一支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技巧和操作技能,适合国际化大生产,政治业务素质高的队伍,对于起步较晚的我国旅游业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必须超前,要广泛借鉴别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第三,旅游人才培养要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现代旅游业是1978年后开始的,至今只有二十几年历史,对这点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在广泛学习别国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道路[4]。
4.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与职业需求之间的接轨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要走多渠道培养人才的道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由于整体素质不高,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才能使其逐步提高水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整体文化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旅游教育与培训除重视正规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外,也要重视大量成人教育、职业再教育等业余教育方式,在这方面应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刘继红.面对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北京高等教育,1999(2).
[2]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3.
一、游戏揭示的六大团队要素
美国南加州大学管理学的游戏实验培训课,是一个团队合作力量的培训,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它并没有大量的理论阐述,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游戏,在南加州大学,让人惊讶的是,在管理类教学上,它设有一个巨大的实验中心,专门用于管理教学中的实验,我们有时称之为游戏。实验开始前,一般把参与者四十余人分成若干个组,每一个组大约二十人左右,每组独立开展实验,实验由大学管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作讲导,具体还有二个助教在旁协助。实验内容大概如下:中心主任给每个人分发二块小方块的牌子,这些牌子共有三个颜色,每个人手上持有二种颜色。游戏规则规定,每个人都要与其他的人去作交换,在规定的时间中,如果手中持有二种一样颜色的牌子时,这个人就获得成功活下来,最后实验中心会统计每次时间段内共有多少人能够活下来。按照中心主任的要求我们开始实验,结果第一轮下来,在规定时间内有10人遭到淘汰,接下来重新玩第二轮,反而有18人遭到淘汰。这时,大家顿时醒悟,照这样下去,永远也达不到全部逃生的目的,大家一起想办法,认为必须要改变活动的方法,变各自为政为共同行动。自从改变玩法以后,效果十分明显,效率明显提升。总共玩到第七轮时,达到了22人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逃生的目的。最后,中心主任作了详细的讲解,认为我们这个团队具有很强的合作精神,在七轮中取得了成功,最十分稀少的,她所指导的团队实验中,最快的用六轮就全部结束。在经历了长达二个小时的游戏后,中心主任才结合这个游戏切入课程主题。她认为,完成一项工作,必须要发挥团队的力量,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团队的力量呢?实验过程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采取的对策已作了回答,那就是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因素,它们是信任、目标清晰、角色明确、领导力、组织性、沟通交流。回顾这个实验过程,从一开始的淘汰最多18人,发展到第七轮,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达到全部人员过关,无一淘汰的程度,主要得益于边做边想,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打破个人主义的思想,共同合作,充分应用了上述团队的六个因素。刚开始二轮,大家仍然各自为政,分头去找交换对象,但很多人都为自己着想,只想得到自己有好处的牌子,谁也不肯让步,造成了近半人员的淘汰。到第三轮开始,大家就想到,这个游戏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求每个人一个人过关,而要求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逃生人员的总数,前面二轮的工作明显与这个目标不符,所以在目标不清唽的情况下,必然无法有效地去开展工作。在目标明确后的第三轮我们就把所有的牌子放在了一起,集中搭配统一安排,这样效率明显提升,但是缺点是仍然比较乱,大家没有分工,一哄而上,所以,大家再一次相互沟通,要求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以改变目前的无序列状态。第四轮就是在一个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各位都听领导的安排,效率又有较大的提高,逃生的人明显增多,但还有差距。这时领导就履行职责,主动召集大家沟通商量,决定改变工作流程,实行流水线作业,提高速度,在流水线上,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事,只做流水线的一部份,不至于出现所有人都拥挤到前台的情况,还有部分多余的人干脆就不介入。在这个流程下开展第五轮结束,明显地感觉秩序好了很多,每人各司其职,效率又有一定的提升,到第六轮,主要在熟悉流程的基础上,更换一部分反应速度慢的人,大家重新组合,明确职责,结果战绩又有提升,只有一个人被淘汰。大家再一次分析,主要问题是出在了传递这个环节上还不够利索,所以大家再作一次统一的要求。明确了严肃纪律性与组织性,整个流程一定要严格按程序去做,不能因自己工作不到位去影响别的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确保最终在第七轮达到目标。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商量、不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六大因素不断地被发现与应用,每一个因素的加入都提升了团队的效率,起到了叠加的作用。
二、六大要素的现实应用
游戏中得出了团队高效工作的六大因素,这些因素总结得相当具有深度,每个因素也富有内涵。在现实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经营班子就是一个核心团队,虽然有不少企业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企业名字就是老板的化身,如宗庆后与娃哈哈,万向与鲁冠球等,彼此不能分离,企业家在团队中一枝独秀,左右形势,企业发展过程更像是领导在唱独脚戏。但是,随着市场分工的越来越细,差异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主义的时代已逐渐远去,现在,竞争更多的是管理与创新,而不是机会,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更多的团结协作,所以,英雄辈出的情况已经改变。现在,企业中更多的需要团队,依靠团队中各具特长的人物来独当一面。那么,团队的建设也是一门艺术,不是人才的简单总和。游戏中揭示的六大要素就是团队高效的钥匙。这六大要素可以分成结构与能力二大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基础要素,即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构成,包括信任、目标清晰及角色明确;第二部分是行为要素,包括领导力、组织性及交流。这二大要素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团队精神的提升。关于第一方面,首先是讲到信任。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在对《金融时报》100强公司的合作创新方面做了一个调研,结果得出,信任是排位靠前20%的公司和排位垫底的20%的公司之间的第一分辨器,名列前茅的企业能够充分发挥信任的力量。在学习班中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曾这样表达自己的独到观点:“在这次模拟游戏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缺乏信任是我们的问题所在,我苦恼每件事情进展都不顺利,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懂得为什么人们不能够同舟共济,有了这次经历,我相信问题会解决的。”可见,在团队建设上,信任是基础性的要素,是所有合作的动力源泉。团队内建立信任要做到注重以下二点,一是制胜的法宝是“基于我们而不是我”,作为领导者,在团队内要多多在倾听与述说之间更偏重于倾听,而不是自己居高临下,总是以信息者自居,有关专家作过研究,二者之间合适的比例是2:1,这样团队效率最高。平时要常说我们,突出团队的合作与贡献,要更少地用“我”来表达问题。二是在一个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要想着先行一步,特别是领导者,在要求他人信任之前先证明你是值得信任的,只有这样在组织内才能建立起一种信任的氛围。而要得到别人的信任,比较好的方法是表达诚意,展现自己薄弱的一面,这样有利于促进合作,增进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其次是目标清晰,作为一个团队,方向是关键,像航行一样,假如方向错了,那是越驶偏离目的越远,同样,对一个没有方向的航行来说,也永远是没有顺风的。对企业经营团队来说,要取得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企业战略、公司愿景、使命与核心价值观,这就跟航行一样要先确定方向,这就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企业管理方向错了,目标错了或模糊不清,再多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当前,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吴晓波写的《大败局》中很多失败企业就是发展方向不明确造成的,众所周知的柯达公司的破产与诺基亚的困境最能说明问题,当数字化浪人力资源潮席卷全球,他们却没有把数字化的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而是津津于当前的市场占有率,这些全球巨无霸被表象迷惑,也很快无情地被边缘化了,成为了人们的记忆。第三是要角色明确,也就是团队成员结构要合理,能力要互补,结构性能力强才是团队的能力。有这么一则裤子短四寸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角色分工的重要性,据说有一个学生的校裤长了四寸,回到家里跟家人说了,要求把长的四寸给去掉。一到学生休息后,他的妈妈理所当然去把长的四寸给剪掉,但同时,他的奶奶与阿姨都十分牵挂这个学生的裤子,对长四寸裤子放心不下,分别都在半夜起床,奉献一份爱心,每人都偷偷地给学生裤子剪短了四寸,结果,到早上,学生发现自己裤子短了八寸,已无法穿着。这是一则笑话,但反映出分工不明确的巨大隐患。企业管理千头万绪,更加要注意角色定位的明确,各司其职,互相补位但又不越位,否则也会出现裤子短八寸的类似情况。第二部分属于行为要素,包括领导力、组织性与交流。首先是领导力。一个团队中处于团队管理位置的人必须要具有领导力,他才能带领其余人明确方向,激励成员,清晰愿景,实现目标。所谓的领导力,按著名领导力专家,曾经出版享誉世界的专著《领导力》的詹姆斯这样总结:领导力就是动员大家为了共同的愿景努力奋斗的艺术。现实中,不少专家把唐僧的西天取经团队作为一个优秀团队的代表,而唐僧又是一个具有优秀领导力的管理者。这个团队充分发挥每一个角色的作用,才克服了千难万险到达西天。四人分工明确,唐僧是团队管理者,他起到指引方向,坚定信念的作用,同时给团队人员搭设发挥能力的舞台,孙悟空能力非凡,是个执行任务的好手,猪八戒是个人际关系调际的高手,也是各位的助手,沙和尚是后勤管理的高手,任劳任怨,配合团队的工作。设想这个团队纵有四个有天大本事的孙悟空,也不能到达西天,可能没走出多少路,没吃多少苦,他就回花果山当山大王了,其余几位更是不可能。所以,这个团队取得成功,关键的人物还是唐僧,其柔弱与仁义的背后,隐藏着其优秀的领导能力。他首先信念坚定,目标明确,百折不挠,耐得寂寞,抵得住诱惑,平衡能力强,有控制力等,正是他有效地搭设了平台,凝聚了每个人,统一愿景,矢志不移,这才完成了取经大业。其次是要有组织性,所谓组织性实际是指团队的执行力,组织内部要有制度,有纪律,有奖罚,工作流程清晰,各司其职。一个团队犹如一群南飞的大雁,飞向南方是他们清晰的目标,但是跨越千里对雁群来说,都是一次艰难的,所以,雁子南飞时总是一个团队一起行动,在飞行中,还为了减少消耗,大家统一行动,采取了人字阵形飞行结构,据研究,这种人字结构在空气动力学上来讲,是阻力最小的阵形,同时,雁阵内部似乎还有很多规定,如因飞头阵的雁子付出最多,不可能长时间飞,所以,雁阵领头的位置是轮流的。另外,据观察,雁阵飞越千里总有达不到要求的,所以,每当雁阵中有雁子无法继续飞时,总有一些同伴陪同降落,待有能力时再一起飞越。这个动物界的现象只不过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雁子要横跨千里,必须要有内部的组织要求,发挥团队的力量,正合上述一句话,雁子要飞得快,就单飞,但要飞得远,就必须大家组成阵形一起飞。在企业管理上,也如雁子南飞,既要强调个人素质,又要强调集体的纪律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组织效率。最后一项是交流,这是一个团队内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了解团队的情况,才能融入了团体整体目标,如果不交流,我行我素,那么团队就会划块,团队内部产生边界,产生摩擦与内耗,这是团队的大忌。所以,交流才有了解,才有信任,最终才有动力。这六个要素是团队成功的必备要素,是经无数的实践得出的结论,这里只是通过游戏这个形式来表现出来,而且是在著名学府内得出的结论,让人更能相信,更能记忆深刻。我们要记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名话:“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团队的力量,有效运作这六个要素,参与打造好自己的团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作者:都跃良
[内容]
罗丹(1840-1917),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他从小热爱美术,后就学于巴黎国立工艺美术学校,从师于著名雕塑家卡尔波等人。在青年时代,他曾在布鲁塞尔等地干过许多同雕塑有关的杂活,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875年,他旅游到了意大利,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罗丹的一生献给了他心爱的雕塑艺术,不断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探索艺术创作的真谛。据说他在创作《巴尔扎克纪念像》的过程中,经常审视雕像的稿子,思索、琢磨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恰巧,有一天雕塑家布尔德尔来拜访他,看到巴尔扎克的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惊叹不已,以至久久凝视这双手。罗丹发现了这种情况。……此后,这双完美的手永远消失了。在他看来,整体感高于一切,任何细节必须服从于作品总的效果,总的意图,假如某一细节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么优美动人,也要毫不留情地割舍、抛弃。这个故事真实反映了罗丹对艺术的追求。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后来到大学里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流亡瑞士,和罗曼·罗兰一起进行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是世界闻名的和平主义者。战争结束后,他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他应邀到苏联去,在此期间结识了高尔基,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祖国法西斯占领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后又被迫逃往巴西直至去世。茨威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早期诗集《银弦》(1901)、《往日的花环》(1904),他的主要成就是在传记文学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如著名传记有《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1920)、《罗曼·罗兰》(1921)、《三大诗人》(卡萨诺伐、斯汤达和托尔斯泰传,1928)等。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混乱的感觉》(1927)、《象棋的故事》(1941)等。此外还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全神贯注》是根据茨威格《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改写的。茨威格在文中回忆他在罗丹家做客,亲眼目睹罗丹全神贯注修改雕像的全过程,以及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下面将文中结尾的几段文字抄录如下:“在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领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现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说明“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三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
2、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
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八个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玻璃胶水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自行车气门芯、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橡皮筋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蜡烛、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他们的实验橱更是哪个国家实验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种粘粘纸、彩笔画装扮得漂漂亮亮。
曾有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的了不起的人吗?而且有的实验跟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们通过查资料想出的,这不仅使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和原理,而且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置,还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4、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
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二、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如把探究学习的5个基本阶段印成小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学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入分析连接体问题。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
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在讲动量定理时,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来时为什么要蹲下来,而不是直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情况下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而缓慢蹲下来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长,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校通过这个实例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在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校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就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人为地控制卫星的运动速度将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人们可通过卫星探测地下资源,进行军事侦察,传送无线电波。
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如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工作、为人类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的;法拉弟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的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在学习每一章后都安排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是非,从而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讨论上,学生对波明显衍射的条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论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还是小,只要二者相差越小,衍射现象就越明显。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的情况下,二者之差越大,衍射越明显,波长比障碍的尺寸小的情况下,二者之差越小,衍射越明显。此时教师从中引导,我们把波长看作人,把障碍物看作墙,把衍射看作人翻墙,从而很容易断定后一部分学生对波衍射条件的理解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还通过阅读科普读物、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等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静力学中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动量和冲量、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等,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次,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现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
另外,教学中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直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学习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有些学生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教学中可引入三角形法则,使学生认识到矢量三角形中表示合力的也是三角形的一个边;根据三角形中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可知,合力大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和,其与三角形中三边边长之间的关系相似。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象、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一、行为习惯上的障碍
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到学习的效果,甚至也会影响到一生的事业与成就。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潜移默化性,使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小就养成的良好的听说读写和广泛涉猎的习惯。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培养。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某些欠缺,使得大多数学生都有未能在学习的行为习惯上养成良好的品格,这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不良的习惯品格严重滞碍着语文学习的质量,其主要表征是:
(一)轻视咬文嚼字。对似懂非懂的字词轻易放过是比较普遍的坏习惯。学习外语尚且知道记单词是关键,一旦到母语语文课上就把这个道理抛到九霄去了。其实,字词的功底不扎实已经成了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中的最主要障碍。阅读水平低下与不能真正品味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字句有很大关系。例如,学生常把“月光朦胧”写成“月光méng@①lóng@②”;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两句中“峥嵘”的含义分辨不清;把“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中的“淋漓”与“酣畅淋漓”中的“淋漓”混为一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注意对一个字进行触类旁通式的辨认,往往能带起一大串。可惜这个道理没有引起多数学生的重视。他们平时很少有意识地去积累字词,对平常遇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不去及时查阅工具书,认真深究,求得细致了解,久而久之在字词这一环节上拉下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障碍。
(二)片面追求所谓理解,忽视朗读、涵泳、背诵和记忆。语文学习的材料多为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不乏优美的辞章,警策的名句,生动、隽永,充满无限的审美情趣,常令人陶醉不已。古往今来大凡造诣深厚的文人名士无不饱读诗书,博闻强志,有的甚至能背诵成篇的名著,至于辞采优美的诗词就更是能出口成诵了。事实上,语文学习单纯靠理解、思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涵泳、体悟、熟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背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切戒不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与背是理解的基础和途径。可见,读与背同语文学习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掀起了一股所谓反对死记硬背之风,把语文学习中的上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一扫殆尽,贻害极大。语文课上朗读背诵的机会少了,详尽细致的讲解分析多了;学生朗读背书的兴致淡了,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早读课上学生一心想着读外语,甚至读政治、历史,至于背书那就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若不以扎实的记忆为基础,很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况且“理解并非是一次完成的。语言这东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先吞进去,以后随着语言吸收和积累的增多,随着生活体验的丰富,随着知识面的扩大,通过不断反刍,可以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吞进去了,才可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一味地分析、研究而不吞进去,则永远不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不养成多读多背的习惯,而能把语文学好的例子是不多见的。
(三)不作笔记,不勤写作。读与写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支点。韩愈在谈到怎样做学问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就是多读多写。大学问家们无不爱写爱记。许多名著佳篇都诚是一张张卡片,一本本札记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学语文不光要写作文,还要养成勤于写笔记、札记、日记的习惯。阅读时也要动笔圈点、批注。前人有不动笔则不读书的好习惯,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作读书卡片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人甚至连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他们总是乐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理解、分析,搞题海战术训练,这样的学法岂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水平?
(四)不爱课外阅读。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本的容量有限,仅靠课堂、课本显然是不够的,但这一点从家长到学生似乎都认识不足。家长一味地反对孩子看“杂书”,动辄没收处罚,从而遏制了阅读的视野。由于急功近利,学生也不认为花时间精力去阅读那些看起来与提高应试成绩关联不大的“杂书”有什么价值。有些人虽看些课外书籍,但品味太低,至于报纸、新闻则更是无人问津了。实际上,这些课外因素对语文学习恰好能构成内外互补,它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不仅不会影响语文学习,反而会活跃思维,增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二、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与提高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是最重要的,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论及积累的重要意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的积累终能导致质的飞跃,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就要“虚一而静”力戒浮躁。在语文学习上追求短平快是绝对行不通的。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道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之后,就干脆弃之不顾,转而去抓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目去了。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另一种障碍是缺少学习的主体意识。当代的学生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而学校和老师也急功近利,一味地搞所谓强化训练,几乎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其实,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传统中许多经验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反思的,如《论语·侍坐》里孔子成功的教学范例、宋代以后的书院式教学模式就给我们许多启迪。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向老师质疑问难,老师则重视让学生躬行实践,注重个别启发指导,甚至令弟子次相传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推广这种学习方法是不是比填鸭式更好些呢?
三、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所谓心理上的障碍是指对学习语文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滋生轻慢之心。在母语环境里学习母语语文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因为已经会认字会说母语了,便对学语文失去了新鲜感,错误地以为自己才不过粗通文字的语文功夫就已经是语文的全部了,于是语文在他们眼里便魅力尽失,黯然无光。二是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即使花大力气去学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以全力去对付那些短平快的科目收效会更大些,于是也对语文漠然视之。
(二)科学代替审美。应该说语文是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可是,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日益泛滥的今天,人们很难得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语文,总是以科学的视野来对待语文,以理性的原则来对待语文学习,对语言文字之外的旨趣、情韵麻木迟钝。汉语言的丰富性和审美的模糊性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果单纯用科学思维来对待语文学习,自会觉得乏味。审美与理性往往是相悖的,不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对待语文学习。
(三)定位止于工具性。对语文学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巨大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恐怕与语文是工具性学科的定位不无关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母语,更重要的是吸纳母语文化乃至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养料。接受了良好的母语文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在这一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最大,也最重要。没有上升到这一层次上来认识语文,只把它看成是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是语文学习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偏差,它对语文教学双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使语文学习打开新的局面,出现新的生机,势必要排除语文学习上的种种障碍。如果能从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疏导,也许语文的教与学都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新局面。
字库未存字注释:
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课标”)颁布,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设。
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确立
2000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与以前的计算机课程比较,纲要突出的特点是:第一次提出了课程名称为信息技术;在其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且强调了伦理问题,提出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
新颁布的课标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第一个理念,强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又具体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
新的内容体系的形成
纲要制定于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转化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计算机课程转化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计算机课程的痕迹,例如,大量内容仍然是以“用计算机做……”来标志的,而且由于当时必须考虑许多初中尚未开设有关课程,高中只能从零起点来安排课程内容。
2001年起,在以纲要为依据进行的信息技术教材审查中,通过审查的教材有18套。这些教材中有的仍然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安排,有的强调了信息活动有关的任务来组织教材,体现了各自的风格,但是都比较注意强调信息素养的综合提高,强调实践,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颁布的课标则按照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意图,一方面实行模块化,规定所有模块在9个星期内完成,为36学时。另一方面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2个部分,必修部分只有1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学生,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相衔接,是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保证,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强调在大众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初步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和延伸。模块内容设计既注意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前沿进展的适度反映,同时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形成了新的内容体系结构。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在达到基本信息素养的前提下,通过选修不同的模块,很好地发挥信息技术潜能,使他们能够对信息技术的某一个领域有比较深的理解与掌握,从而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学习发展需要。例如,“算法与程序设计”可以适应理工科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适应准备从事艺术、文化领域工作与学习的学生的需要等。
同时,教育部对于教材实行立项批准的管理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管理部门与审查人员可以比较早地介入材料的建设工作,实现教材(内容体系与遴选)的共同建设,尽量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在2003年7月核准编写的高中教材目录中,信息技术教材有5项,各自具有一定的特色,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样化。笔者认为,在编写指导思想与课标相符的前提下,编写特色是教材存在的重要条件,而内容体系的安排与所写的样张具体地反映了教材能否体现特色和贯彻课标的要求。
新的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的探索
在计算机课程阶段,我国的广大计算机教师队伍已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实践中探索与研究各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例如任务驱动方法。但是,当时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以实际的任务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上,因此,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
进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后,教学活动树立了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理念,因此任务驱动方法的实施开始进行到更深入的探索阶段,所选择的任务均来自学生熟悉和关心的、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甚至一些任务的主题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既有实际意义,又必须使用要求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经过必要的信息活动的过程、采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方法才能完成。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能够体验信息活动的过程,而且了解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认识到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应该充分关注并尊重个体差异,灵活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总是在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因此,教师采用了许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教材灌输,学生理解与识记的教学活动方式。现在,许多教师引入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自已探究或者合作学习,通过案例来建立自己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留白的方式,不再要求学生背记概念和规则,而是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文描述这个概念和规则。
而在技能训练方面,原来主要是讲解加操练,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教师做,有的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操练,讲了又讲,而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很少,这既有悖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现在,教师开始注意学生的特知特点,分析如下一些问题: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问题。②学生的交流倾向问题。③学生的学习倾向问题。根据马梯尼兹分析提出的变通型、实干型、顺应型和逆反型等学习倾向。针对这些不同的特点,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己做,教师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指导和训练的教学方法。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复习工作中要么简单重复,画线圈点,要么题海淹没一切,缺乏创造性的复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漫延。为了更好地搞好单元复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单元复习质量,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加强。
一、加强教师责任感,保证复习教学正常进行
崇高的责任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矗只有一个教师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并且学生为这种投入感动且自发学习的时候,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才能正常进行,被教育者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者的示范和训诲。崇高的责任感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教学风格、心理特征、觉悟程度和身体素质的各个教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就能变成具有多方面能力的教研群体,“群体互补效应”又会产生新的力量,这是取得复习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找准基点,对准差生,普遍提高质量
实践表明,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中差生。对中差生采取适当的教法,帮助他们快速提高,让他们每一节课都有成功的喜悦。对中差生要摸清底子,找出症结之所在,对症下药。对中差生,我们主要依靠“三多”(多提问、多指点、多鼓励)和“五时”(备课时想到他们、讲课时针对他们、批改时面对他们、辅导时找到他们、表扬时不忘他们)进行拉、帮、带。但同时,也要保证优生的复习,他们毕竟是老师希望的寄托。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在布置习题时采取分层次指导。同时,也利用好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来带动中差生的学习,但要防止负面作用。
三、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教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其中包括教授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做现代科学知识的消费者,而是让学生做科学知识的创造者。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自己今后一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到手。就拿化学来说,每月发表的文章数以千计,即使把每月发表的文章读一遍,半年时间恐怕也不够,这就迫使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而能力则是一个合格高中毕业生进一步成长的依托,是在不同道路上成材的充要条件。在复习中,我们重点突出一个“导”字,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知识,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吃透书本和记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发挥家长—科任—班任三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
作为科任,要充分利用家长和学生接触时间长、熟悉学生个性和对学生的殷切厚望,调动家长参与复习教学,弥补家庭教育这个盲区,加强和完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此外,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取得班主任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五、精心组织课本知识,善待外来题
单元复习课不能是知识的单纯重复,更不能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复习,我们要努力培养和充分相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总结知识的潜能。在复习工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学生不想学习、厌倦学习,将使教师为教学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最好同时形成对习题的评价能力,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也要求教师兼容并包。必要数量的习题是复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题重在质而不在量。有人统计,复习中演练过的习题有60%是重复的,有300个左右题目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复习内容并能取得理想效果。我们除了建立自己的题库之外,还有选择地选用外省或外校的习题,但老师应严格把关,不要图省事,不要为高额回扣所诱惑,争取把学生负担减小到最低限度。
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辅导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各方面都即将成熟,又尚未成熟,这是一个心理多变的时期。学校、老师、家长都对学生寄予很高的希望,学生也为自己树立了奋斗目标,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产生应试焦虑,老师应正确认识和估价学生的心理焦虑,适时地给予鼓励、指导,有条件还可以请心理专家讲一讲心理卫生,帮助学生稳度难关。此外,也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减少焦虑的诱因,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七、研究高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当前情况下,回避历年高考试题导向作用是错误的。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和重点,又展示了题型和特点,是复习教学的重要参考。每位教师都应认真研究高考题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主线作用,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以此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树立高考信心,稳定考生情绪,保证复习的完成。
八、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复习效率
Abstract:Theanalyticphilosophyistheanalyticmethodtothelanguageandlogic,theepistemologybytheanalyticmethod,andtheontologyoftheepistemology.Astheepistemology,itboundedtheborderoflanguagewithlogicfortheword,astheontologyitcanceledphilosophyinlanguageandlogic,butdiscoveredtheappearanceprocessasthesignificanceofinsignificance.Infact,thatallarethecapabilityproblembasedontherepresentationoflanguageandlogictothephilosophicalthought.Theanalyticphilosophyitselfisathinkingactionoftheanalytics,whichanalyzesthesecomplexandprofoundrelationsintherepresentationofthelanguageandlogic.Buttheessentialrelationsbetweenthelanguage,logicandthoughtareyetoccultinanalyticphilosophy.
分析哲学起源于对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对语言的逻辑研究之中,因此分析一词,首先只是表明人们感兴趣的只是分析的结果,即首先表明它被看作是语言表达形式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组成方式,但分析哲学的内容和性质却远超过对语言和逻辑形式分析的结果,它不仅是揭示了语言和逻辑形式反映世界的结构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语言和逻辑形式反映世界的结构的方式最终是以对哲学思想的表达而实现的,所以对逻辑和语言的分析自身实质上是一个超越的思维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哲学被当作一种哲学活动,即哲学思想的方法和过程,因而被分析哲学家们称之为“治疗术”,即对语言和逻辑表达哲学思想的混乱不清的情况的清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哲学成为基于语言和逻辑表达的认识论,而且它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分析哲学的存在论观点。
二十世纪对语言的研究有两个相反的方同,一方面走向更加纯粹、抽象,如数理逻辑,另一方面则走向日常和具体,但这两个方面都要有自己的哲学化困境,一方面,逻辑与形式语言具有同语反复的性质,它不能表达哲学问题,另一方面,日常语言能表达哲学思想,但它充满了混乱,分析哲学的任务实质上是这两个方向的综合,把日常语言中的哲学问题以纯粹的方式表达出来,传统哲学中因语言误解而纠缠不清的命题可以用语言分析清除掉,但它达到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
分析哲学不等同于逻辑学,逻辑是思维的形式,分析哲学不直接研究思维形式,也不通过对逻辑形式的研究来研究思维自身;它也不同于语言的语义、语法学,语义和语法研究语言的表达方法,而分析哲学是以表达哲学思想的语言自身的形式为对象,但实质上探讨语言表达哲学思想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从日常的语言中清理出这种表达哲学思想的语言的纯粹形式,因此它表面上不理会一般哲学研究中的存在和认识论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已经化解在这种语言的形式和它们的关系之中,他们的任务只是发现和纠正以语言形式表达的哲学思想的错误,因此所有的哲学问题成为语言问题,但是分析哲学并没有从他们的研究中得到对哲学问题的解答,相反,他们认为用语言表达哲学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实际上他们的结论是语言没有表达哲学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哲学的意义上最终将导致的结论是:哲学的最终问题是无法用哲学语言来表达的。
但是这并不是问题最后的结果,分析哲学的意义是潜在的,首先,在人类的哲学史中它是第一次直接通过语言对思想的表达的可能性分析而指向了人类自身的一个本质——思想自身,他们至少揭示了了一个事实;语言可以呈现哲学思想过程,但人们应当对此保持在语言表达上的沉默,这是西方哲学最大的自觉,它意味着在科学的或实证的意义上它接触到了自己的非先验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哲学将为具有自身动力性和统一性中国思想打开中西哲学汇合之门。
“分析哲学”几乎与“语言哲学”相同地使用,但语言哲学强调语言表达的世界的结构问题,而分析哲学,在它的最深刻的意义上,是语言对存在论问题表达的可能性,因此更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或者说它是关于认识自身的认识论,而且在它的最终方向上,以显现的方式表达了它的存在论。
对表达的分析
虽然人类还可以用其它的方式表达意义,如手势,图像等等,但毫无疑问,语言是最精确、方便的表达方式,这主要源于二个特点:第一,语言具有标准性的语法形式,即具有表达的社会性;第二,语言具有自身本质上的逻辑性,即它自身是表达的。当然还有第三点,语言是思维的形式,这是与表达的本质有关的更进一层的性质问题。
一般语言陈述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词和谓词,主词提出对象,谓词进行陈说,但人们总是在双重方式上运用语言,第一是以语言的方式表达意义,这是运用语言的主要目的;第二是运用语言自身的语法形式,即以大家都能接受的语法形式说出或写出句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成是语言表达自身。因此一个句子在日常使用时如果被认为是正确的就应当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但实际上日常语言往往是在这两重意义上混乱地运用,因此表现为语言的使用与使用的环境有关,为了能纯粹地进行表达,人们就首先应当从心理、历史环境中清理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弗芮格和罗素就是在对语言表达进行理想化努力的方向上展开了一个新的领域,也带来更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
把语言的两种表达区分开来就是把语言对意义的表与表达的形式分离开来。即把对意义的表达与对自身的表达与区分开来。实际上,这种区分由来已久,这就是从语言中抽象出逻辑型式。对逻辑的研究几乎和对哲学的研究是同时开始的,而且正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奠基人亚理士多德建立了传统的逻辑系统,并以思维的形式的研究作为逻辑学的本质。传统逻辑以日常语言作为对本身研究的工具,因此传统逻辑学是以自然语言作为表达工具所组成的逻辑型式与逻辑关系为研究对象,比如命题与复合命题,命题的关系与推理等等。
逻辑研究一开始就是在表达型式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型式作为表达的工具自身这双重意义上进行的,比如一个作为研究对象的命题既表达了它的内容,又表达了自己的形式,这种情况几乎和语言的表达一样。为了表达的纯粹化,把语言符号抽象为纯粹符号,这就是数理逻辑的方法,即以纯粹符号作为表达工具。所谓纯粹符号是只表达型式自身的符号,依靠这种符号,逻辑型式可以直接表达型式自身。
在弗芮格研究的基础上,罗素首先以对命题和命题函项的区分成功地分离了命题和命题的型式,并且可以用纯粹逻辑符号表达出来[1]。命题可以表达内容,命题函项则只表达型式,命题函项即是普通命题的逻辑型式,命题函项包含了未定成份(逻辑变元),当把这些未定成份赋予一定的命题值时,它就成为普通命题,用数理逻辑的语言说,一个命题函项是其值为命题的函项。比如,“罗素是一个哲学家”,作为普通语言,它既表达了内容,又表达了逻辑型式“某某是怎样的”,后者就是一个逻辑函项,在一定的逻辑符号系统中可以用纯粹符号表达为逻辑命题,如“p^q”等等。
逻辑分析方深入一层下去,由命题分析进入谓词分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把命题中的摹状词从作为名称的名词中区分开来[2]。所谓摹状词就是具有属性描述意义的词组,比如“‘数学原则’的作者”就是一个摹状词,它只表达一个属性事实,它与具有指称的名词不同,并不存在它所指称的人物或事物对象。罗素称摹状词是“不完全符号”,因为它单独出现时即不指称一个对象,也不能作为一个命题成立,如“‘数学原则’的作者”作为一个摹状词,并不指称罗素,它只表达著作与作者的属性关系,因此不具有单独的陈述意义,它只有在一个适当的陈术中才使这个陈述成为完整的,比如“罗素是”数学原则“的作者”才是一个完整的陈述。日常语言中,作为具有指称的名词如“罗素”与摹状词“‘数学原则’的作者”常常不加分别,人们用“‘数学原则’的作者”和“罗素”相互代用,但是这种不加分别的混用就带来了混乱和悖论。在日常语言中,“罗素是‘数学原则’的作者”这个陈述如上所述具有两重表达,第一是它表达了它的意义,第二是它表达了自己,即它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形式。这样“罗素是‘数学原则’的作者”与“罗素是罗素”或“‘数学原则’的作者是‘数学原则’的作者”在日常语言中含混相同,但在分析意义上是不同的,前者包含了意义表达,因意义而真,后者则单独陈示自己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形式,是一个同语反复的恒真的命题形式,它是“因形式而真”(罗素语)。这样摹状词理论就使逻辑形式可以从日常语言中清理出来。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被誉为分析的典范,这并不仅仅是指这种分析的结果,即不是指这个分析从名词中区分了出了摹状词,而是指摹状词理论表现了典范的分析活动,这才是分析方法的自身的呈现。
分析的表达与不可表达
真正在内心深处困扰着分析学家的是,逻辑型式虽然是从日常语言中抽象而来,但它的普遍性保证似乎不能由这种抽象过程得到,而是由这种型式自身所保证的,前者是从经验中的抽象,而后者是自身分析的,正是在后者的纯粹型式上,表现了它的普遍适用性,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幽灵是无法驱散的,分析哲学并不是像分析哲学家所宣称的那样能真正地超越传统哲学问题,只是真正的传统哲学问题深藏不露而已。在分析意义上,逻辑真理是命题真值函项结构性的表达,似乎是自明的,如它是不是由抽象过程产生的,这种真理性从何而来?这最终将使语言和逻辑研究进入到认识论,成为真正的哲学。
罗素的逻辑分析基于语言形式的逻辑关系,它从语言中抽象出纯粹的逻辑关系——逻辑型式,即从语言对意义的表达分离出对逻辑型式的表达,逻辑分析的研究对象就是作为形式关系的逻辑常项即命题函项,这样语言作为对语言意义的表达和逻辑型式对逻辑关系的表达而得以区分开来;而维特根什坦的“逻辑哲学论”把逻辑常项也抽象掉了,即把逻辑型式对逻辑的表达与对自己的表达区分开来,因此他最后得到的就只是分析下的绝对纯粹型式,实际上它只是分析活动自自身的影子,成为维特根什坦所说的哲学活动自身。因此分析哲学在更进一层的意义上,已不是停留在被分析的语言与逻辑作为型式自身表达的结果,而是在分析下所显现的语言与逻辑的层次的表达关系,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分析过程,分析自身的方法和过程得到显现,这种显现不是别的,正是分析的思想活动自身,因此分析哲学的分析本质是对透过语言和逻辑表达而表现的人的哲学思想活动。在这种意义下,逻辑连接词既不表达逻辑对象,也不表达逻辑函项,所以它们即不表达意义,也不表达自己的形式,而只是在分析中显现分析自己。这样的推广是具有终极哲学意义的,在这样的推广下,命题既不表达真值,也不表达复合关系,它们都只是分析意义上的显现。但是分析哲学并没有直接做出这样的明显结论,他们的结果只是:由于逻辑命题即不是对抽象对象之间关系的描述,也不是对宇宙中最普遍事实的描述,因此逻辑命题是无意义的,也就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重要的胡说。
在逻辑分析的意义上,逻辑命题是对自身的表达,因此无论是名词或者是摹状词的使用,它们与逻辑形式无涉,并不妨碍逻辑形式的自身表达,甚至意义上不正确的表达,如“‘数学原则’的作者仍然在世”虽然在事实上是不真实的,但在逻辑形式上并没有错。当然在分析的情况下,这两种陈述的区别是清楚的,但在日常情况下,包括一般哲学思维中,人们并不能时时自觉到这一点,甚至无法区分这两种情况,比如“存在”是在作为摹状词被使用,或作为具有指称意义的名词被使用就是无法区分的,只有对这种情况的觉察人们才会碰到了分析意义的哲学问题,但正如以上所述,分析哲学以无意义为据,不是解答哲学问题,而是取消了哲学问题。
但是,这并没有取消哲学,维特根什坦仍然深刻地察觉到,表达的无意义自身是一种显现。尽管一切逻辑命题都在同语反复,重言式却显现了证明,每个重言式都是证明的形式过程。维特根什坦的结论就是语言与逻辑表达在哲学问题上是无意义的,但它以“显现”的方式显现了它不能表达的东西——在终极推广的意义上,它们是分析意义上的“自在之物”——“不可说”的“神秘的东西”。
分析哲学取消了企图用语言方法表达的哲学,在认识论上语言就是认识的界限,因此语言就是世界的全体,语言不能通过自己表达自己界限之外的东西,更正确地说,哲学意义上的语言表达是无意义的,这实质上就是关于认识的表达可能性,这是真正的认识论问题。虽然表达最终即不能表达意义,也不能表达自己,但仍然显现了不能表达的东西,这就是“无意义”的意义。维特根什坦的研究在“显现”上中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他只是以格言的形式指出了它,并没有进一步研究它,因为它已超出了他的视野,当然他仍然以他的哲学活动显现了它,这也就是他的哲学,因此他并没有真正地取消哲学,在分析的认识论上:“对不可说的东西,必须沉默”——这也是一种哲学,它以分析的认识论表达了对世界和存在的看法,因而也就表达了分析哲学的存在论,因此分析哲学在双重意义上都是特殊的,作为分析方法的认识论和作为分析的认识论的存在论。
表达、分析与思想
以往的哲学主要都是研究客观、主观和它们的关系,哲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从存在论到认识论,从认识论到方法,人类就像一个磨镜人,在不断清晰起来的镜子中看到自己不断清晰的自身,也看到了更多重的迷雾。当人们满怀踌躇地对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可能性,人的认识的形式、方法,包括知识的本质,以及认识的最高形式——自我意识,等等展开讨论的时候,总是发现一次又一次回到起点。比如就分析哲学而言,为了表达真理而探寻语言自身的确定性和纯粹性,分析哲学努力地摆脱日常语言的模糊性,感觉和心理因素而走向表达的纯粹形式化,但当他们认为成功在即时却发现不存在可以用理想语言表达的形而上学真理,因此一切哲学问题都因分析而被取消了。分析哲学认为"存在"问题只是一个语言问题,但是如果"存在"是一个谓词,那么关于存在的命题就什么都没说;但如果“存在”不是一个谓词,它就只能是一个有所指称的名词,这样分析哲学就又回到了它的起点——日常语言。
分析哲学自己研究对象的狭窄,表面上矛盾的论说性陈述和大量的反驳的意见表明,分析哲学遗忘了什么,遮盖了什么。实际上,语言的表达,在日常活动中不仅是在语法、意义、和逻辑形式的层面是展开,它而且是在思想中进行,就是说,一方面语言以精确的方式表达了思想内容,同时思想以语言表达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语言是思维的形式,分析哲学实际上是对以哲学思想的语言表达、表达关系、表达可能性为对象,因此它不是关注一般的语言表达,而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表达,即语言作为哲学思想的方法或工具,它的可能性问题,因此分析一词就不仅仅是对逻辑和语言分析,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对它们的表达关系和可能性的研究活动。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分析不仅是研究的方法,而且是分析自身在分析活动意义上的研究活动,这正是分析哲学家们强调的分析哲学的根本性质,这时分析哲学一词不仅具有相当于康德哲学中批判一词的意义,而且是自身的“哲学活动”,即哲学思想和哲学思维过程。因此分析哲学可以简捷地说:哲学就是分析,分析就是哲学活动,而哲学活动就是哲学思维,只是我们应该加上非常必要的限制条件:在语言和逻辑表达的分析意义上。
语言的本质之一是它的社会性,不同主体通过共同规则使彼此交流成为可能,这种共同的规则就是语言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中的规则一词不过是“逻辑型式”一词在日常语言中的代称。但“游戏规则”的“游戏”一词则揭示了日常语言的另一个本质——语言的过程性,正是这一本质体现了语言与思想的同一性。维特根什坦后期的哲学研究强调了语言行为,反对语言的意义与使用的分离,其实这正是在强调了基于语言表达的思想的过程即思维活动。
罗素的类型论和摹状词理论把语言的逻辑结构即语言的表达形式与语言对意义表达的功能区分开来,但他没能把语言的语法过程、逻辑过程与思维活动相互缠绕、渗透的表达与表现的复杂关系精细地区分开来,也没有把语言行为与思想过程分离出来。比如在类型论中,可以用加引号和多重引号的方法表达不同的类型层次,比如罗素、“罗素”、“‘罗素’”等等,但是只有在思想中人们才能建立这种理解,并找到表达这种类型区别的方法。之所以在日常语言中存在许多混乱,真正的根源并不在完全于表达,而在于理解,在于思维。对意义的表达和对形式自身的表达在表达中是无法区分的,只有在思想中才能被理解,只有经过思维自己的训练后才能被无误地运用,因此理解像“无意义”的自身表达即“无意义”的意义之类的问题,要在能自如地运用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才能把握。
我们可举一个“逻辑哲学论”中一个稍有典型性的例子:型式概念(逻辑哲学论4.126)[3]。型式概念对应于固有概念,类似于命题型式,因此也应当可以称之为概念型式,在分析的意义上,一个概念在表达它的意义的情况下不能表达作为概念型式自己,所以“问一个型式概念是否存在是无意义的问题,因为没有命题能回答这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显现作为型式概念的自己,但是,人们仍然能够思维和理解型式概念,否则,一切讨论就不可能了,这才是哲学上的终极的无意义。
显现与无意义的意义
前面的讨论已经表明,借助于分析方法,虽然从语言到逻辑,从逻辑到分析自身,层次地分离了意义的表达与自身的表达,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问题被推向事情的反面——一切对精确、纯粹表达的最终追求都被分析的认识论取消了。但是分析的自身就是显现,那就是被分析哲学所遗忘,也被自己所遮蔽的哲学思想活动自身,这正像谚语所说,骑在牛背上寻牛,因此,虽然维特根什坦说了:“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逻辑哲学论”4.)“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的逻辑阐明”(“逻辑哲学论”4.112),但他并没有深入到语言、分析与思想之间的本质关系之中去,只是轻描淡写了它们:“日常语言,是人类机体的一部份,其复杂性并不低于机体。”“人类不可能直接从日常语言中得知语言的逻辑,语言遮饰思想。”在这个即将跨入的最重要哲学问题前,他止住了脚步。但是维特根什坦仍然以显现表达无意义,借此可以摆脱分析哲学自身的悖论:一方面,分析用于语言和逻辑,这相当于分析的“意义”;另一方面,分析的自身,或者可以说分析精神,只能作为方法在对语言或逻辑的分析中显现,这相当于对自己的表达,所以分析哲学自身也是双重意义的,这样维特根什坦的“逻辑哲学论”即是对于分析方法的使用,也同时又显示这个分析自身,因此他不能回避来自身的诘难:“逻辑哲学论”是无意义的,但他可以回答:它显示了自己。
另一方面,虽然维特根什坦提出了显现和无意义这样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但他并没有发掘到它们在存在论上的意义,只是以预言的方式说出了“逻辑哲学论”的格言:“诚然有不可言传的东西。它们显示自己,此即神秘的东西。”人们认为分析哲学取消了世界观等传统的哲学问题,这只是由于分析哲学未能把对分析的分析继续深入下去,主要只是停留在语言哲学阶段。但是维特根什坦却深刻地理解语言表达哲学思想的可能性问题:“历来对于哲学所写的大多数命题,并非谬妄,乃是无意义。”所谓谬妄,是说表达的错误,而无意义是指无法表达的。维特根什坦基于这种理解,以对语言和逻辑的分析替代了哲学,而不是取消了哲学:“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哲学应该把那些没有哲学便似乎模糊不清的思想弄清楚,并给以明确的界限。”罗素,卡尔纳普等人都表达了同样的意见,把哲学的唯一任务看成就是逻辑分析,正是以这个理由,他们才被以一种哲学思潮被归属到分析哲学的范围内。分析哲学所说取消了哲学并不是取消了作为认识论的和存在论的哲学,而只是取消了对终级问题的语言表达,他们认为分析哲学是一种治疗术,这种说法的真正用意是表明分析哲学的目的不是分析的结果,它是一种没有治疗结果的治疗活动本身,因此这正是表明他们只是在进行哲学活动,即积极的哲学思维。因此分析哲学就是哲学思想的活动方式,它的对象虽然是语言和逻辑,但它的结果不是被分析到的语言和逻辑结构,而是语言和逻辑在被分析过程中出现的表达关系,而且这种表达关系是在分析中层次递进的,也正是在这一层层的递进分析中,它们分析显现为分析意义的哲学活动。然而,语言表达和逻辑表达、表达与哲学思想,特别是分析作为哲学思想的活动,这之间复杂、深刻、本质性的关系仍然深藏不露,分析哲学只是冰山的一角。维特根什坦的后期哲学研究在非表达的意义上触及到了无意义问题,比如他曾举例如颜色样品、巴黎标准米等,问它们什么是红色或一米的长度这样的问题同样地也是无意义的,或许他企图建立一种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但仍未深入下去,他的后继者如牛津哲学家在这种意义理论方向上发展了它;而剑桥哲学家则继续在分析的方向上走下去,在承认语言是混乱的基础上,企图进一步弄清语言为什么是混乱的这个方向上做了一定的努力,引起了大量的讨论,但所有这些工作都未在一种全面、系统的意义上达到传统哲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也就未能在传统哲学的意义上集聚起来,没有能够形成为一个公认的学派,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一般认为,分析哲学的成果不是很大,它的结论是有限的,但这只是一种近视,分析哲学的真正重要性在于,它发现了语言与逻辑的不可表达问题,并把它导向了认识论和存在论,因而揭开全部哲学的新的一页,虽然它没能最终在语言、逻辑与思想之间发掘出它们之间的深刻隐藏着的本质关系,但至少它以自身的哲学思想活动显现了它,这将引导哲学分析最终走向思想的源头,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哲学将是中国思想的一个再生之地。
1.罗素数理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