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6:00
导语:在三定工作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市已进入机构改革组织实施阶段,各涉改部门严格按照机构改革总体计划安排,按部就班、稳妥有序推动改革方案落实。现就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组织合力。市委及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机构改革协调小组。严格按照市委动员部署要求,严把关键环节及时间节点,研究部署改革任务,明确机构改革期间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机构编制、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运行机制及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报告制度,每周汇报工作进展,每月汇报工作落实情况,市委机构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及要求。
(二)摸清改革底数,做好预案统筹。建立机构职责、领导职数、人员编制调整三本台账,形成改革路线图、机构设置图表、改革前后对照表、设置预案情况分析及建议意见等10余项专项支撑材料。按照市县机构改革整体时间节点,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形成《党政机构改革工作方案》,详实制定具体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单位,严格照图施工。结合我市机构改革实际,统筹考虑领导职数核定与编制分配,并逐一拟订出各涉改部门职数编制框架,作为涉改部门班子配备、转隶组建和制定“三定”规定的基本遵循。
(三)抓好动员部署,启动组织实施。根据批复方案,在2019年1月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全面启动机构改革各项组织实施任务,安排部署各涉改部门开展转隶组建、“三定”制定等重点工作,印发《党政机构职数编制框架建议方案》《市级部门机构和人员转隶的实施意见》《事业单位调整工作方案》等10个机构改革一揽子配套文件,确保机构人员迅速到位开展工作。组织开展各涉改部门开展机构组建、人员转隶、“三定”制定等培训工作,成立3个联络组,分别负责指导联系各涉改部门,收集涉改部门在组织实施阶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认真研究、及时反馈。
二、工作成效
(一)机构设置更加高效。一是严格刚性约束,严格对标对表市级统筹全市机构设置,未在限额外设立机构。全面清理自设机构,撤销自设机构10个,整合调整职能职责30余项,并纳入台账统一管理;规范管理挂牌机构和派出机构,从严从紧加挂机构牌子数量,较改革前减少挂牌机构8个,根除挂牌机构实体化和“事业局”,精简整合政府派出机构3个,职责分别由部分政府工作部门承担。加大内设机构综合设置力度,统一规范内设机构规格和名称,整合归并的党政机构综合性内设机构合并为一套,综合性内设机构不超过内设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一,业务机构根据工作内在联系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进一步调整规范事业单位,逐步调整涉及“委、办、局”名称的事业单位和撤销无公益职责事业单位。二是突出因地制宜,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凸显全市经济社会特点,因地制宜统筹设置党政机构15个,并完善职能职责配置,切实满足推动我市重点工作的机构设置需求。比如:在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进一步统筹文明城市建设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及加强城市建设工作,设立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
(二)权责划分更加清晰。一是理顺部门事权关系,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要求,严格对应市级部门,明确市级部门职责划转,明晰权责边界,并作为“三定”规定制定的基本遵循,切实防止部门间推诿扯皮、互相打架。同步开展事业单位职能清理,为下一步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准备。二是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镇机构设置的实施方案》(送审稿),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镇街,强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满足镇街工作特点和便民服务需要。
(三)职数框架更加合理。一是优化编制结构布局,科学制定编制核定原则,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打破编制分配之后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模式,在不突破编制总量的前提下,紧随改革后部门职能变化、保障新设机构和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编制需求相应调整部门编制50余名。二是合理核定领导职数,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精神,从严从紧核定党政群机关部门领导职数,明确党政群机关领导职数总量控制基数,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并制定出台部门职数编制框架,作为部门机构人员转隶、“三定”规定制定的重要遵循。加强领导职数统筹动态调整,在控制基数范围内,动态调整领导职数16名至职责任务重、管理幅度宽的党政部门,确保全市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一、认真贯彻落实“三定”规定
县广播电影电视新闻中心是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新闻成立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我中心在成立后至今,严格执行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给我单位的《县广播电影电视新闻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各项工作始终贯穿“三定”规定的主要职责开展。
二、转变职能方面
县广电新闻中心是在原县广播电视台的基础上升格为现在的正科事业单位,县广播电视台的主职能就是新闻的采、编、播和做好无线转播中央农村节目,现在的县广电新闻中心的主要职能基本是一样的,本单位没有增加、取消、转移或下放的职能。
三、理顺关系方面
县广电新闻中心职责相对比较特殊,职责没有和其他单位相交叉的,所以不存在关系不顺的问题。
四、明确强化责任方面
县广电新闻中心成立后明确和强化了一系列的责任,先后出台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根据各股、部、台不同的工作职责出台了《公共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请假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以及各股室的管理制度:《新闻部从业人员管理制度》、《播音员管理制度》、《机房值班人员管理制度》、《技术部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专题部工作方案》、《西华山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秘书股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涉及业务工作的管理制度有:《县广电新闻宣传管理制度》、《新闻部工作管理细则》、《新闻部业绩考核奖惩办法》等。通过自查,我单位的各部门、各工作岗位都制订了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做到了制度健全。
五、机构设置方面
广电新闻中心内设机构严格按县下发的“三定”规定执行,内设有秘书股、新闻部、播出部、广告技术部、西华山转播台,以上机构全部为正股级单位,部门权限符合“三定”规定。
六、人员编制方面
县广电新闻中心“三定”规定人员编制为:全额财政编27名、差额拨款编制5名、自收自支编制7名,现实有财政编制26名、差额3名、自收自支5名。严格按照机构编制规定和程序办理人员编制有关审批审核手续,不存在违反规定或者超出编制限制录用、调任、转任人员,也不存在混编、混编、混岗、挤占、挪用编制以及在编不在岗和长期借用人员的问题。
七、职数配备方面
广电新闻中心在规定的内设机构职数内配备干部,内设机构职数使用按规定履行了相关的报批手续。
八、机构改革纪律和机构编制纪律执行情况
县广电新闻中心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机构改革中没有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的行为。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人事监察科刚刚组建,很多制度都尚未建立。下一步,我科将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周边兄弟市和市直兄弟部门的有益经验,建立和完善人事管理、党务管理、纪检监察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制度,为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顺利发展提供组织和人事保障。
二、做好人事管理工作。继续做好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进一步优化科室工作人员结构,并通过不同岗位使干部得到锻炼,促进干部成长。做好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好事而且群众口碑好的干部提拔到重点岗位,重点保障市委市政府考核目标和本局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落实。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继续为局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物色补充适用人才。统筹考虑事业编制职员、机关雇员和合同工待遇问题,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薪酬制度,避免苦乐不均现象。
三、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根据大部制改革的实际,做好下属事业单位三定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以解决编制不足问题。结合人员调整,逐步理顺局机关、社保基金局和其他事业单位的编制关系,减少混编混岗现象。
四、做好培训教育工作。根据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加强人社部门干部业务培训,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培训,采取外派学习和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等形式,重点加强公文写作、礼仪、心理健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培训。
五、做好党务工作。组织实施《关于组建江门市人社局党工青妇组织的工作方案》,组建党工青妇组织并开展相关工作。深入实施创先争优活动,向市推荐优质服务先进事迹,及时报送有关材料和报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做好迎接市的考核工作。开好处级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重点抓好群众反馈意见和领导自查问题的整改。配合局党组抓好党组中心学习组的学习。
为深入抓好合规经营、合规管理相关工作,深刻吸取相关案例的教训,有效防控和化解项目内外风险,以更加健全完善的体制体系,推动项目整体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公司党委《xxxxxxxx党委关于在全公司开展合规经营、合规管理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要求,项目高度重视,建立排查小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治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全面排查风险隐患问题
根据专项整治各项工作要求,为全面推进专项排查整治工作,项目于2020年11月17日晚及时学习宣贯了《xxxxxxxx党委关于在全公司开展合规经营、合规管理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排查治理的方法步骤、重点和工作要求,多次召开了以“合规经营,合规管理,体制健全,堵塞漏洞”专题工作会议,组建了合规经营、合规管理整治排查工作领导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项目纪检委员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各组成员具体负责全面排查部室各项现有制度的建立完善情况,查找制度漏洞;组长与副组长对各项招投纪律、合同管理落实情况、安全质量监督检查情况、日常工作考核情况、廉洁教育学习等问题通过对标学习、集中研讨、座谈等方面进行了合规管理监察,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相关人员配合抓”的有效机制。
二、梳理风险清单,建立问题库,抓好整改工作
对照文件要求,检查问题涉及组织体系(定员定编超员)、培训管理(人员组织不到位、培训计划实施及时、培训效果评估开展不细致、培训计划针对性不强)、物资管理(物资人员培训未及时开展、钢材进场复核不严谨、搅拌站验收、油库管理制度不健全、民爆物品管理制度不健全、搅拌站管理未有专项制度、砼及原材料消耗台账未及时建立、辅助材料库房堆码、标识标牌与实物相符等问题)、技术系统(方案编制审核人不明确、技术交底内容不完善)、安全质量环保管理(质量责任制考核未体现奖惩、环保洒水降尘工作未按要求定时开展)、工经管理(验工计价签字不齐全)、财务管理(项目党政负责人共享账号初始密码未进行更改、部分定额发票缺少发票专用章)、综合事务(生活区消防巡查未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未定期开展)、设备管理(内业清单未建立、管理制度下发不规范)等25项问题,按照业务部门、问题原因、整改方式、责任人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问题数量的增减变化、复发率、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对各类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库,按照“三定”原则,落实整改。
三、取得的成绩
1、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根据在监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按照现阶段项目管理要求健全完善了制度体系,对已有制度进行修订,对不用制度进行废止,用更新更合适的规章制度服务职工、分队,有力的促进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2、合规意识和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本次合规管理监察,部门对照问题认真梳理分析,理清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进行认真整改,让部门人员深切认识到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学习熟知管理要求和制度,认真对照检查,从思想筑起不违规、不违纪的防火墙。
3、团队核心力进一步增强
项目各部门同心协力,充分发挥了整体性,互相监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建立起良好的进取风气。
四、存在的不足
经过本次检查表现出在工作上还有很多漏洞和不足,有些环节上还抓的不够完善,制度建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工作中按部就班的思想存在,缺乏想问题想方法想方案的专研精神。
五、下一步工作
机构编制评估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创新性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一项全新的工作内容,对被评估部门来说,有一个认识、理解、重视的过程,加强组织领导是促进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针对省、市对机构编制评估的工作安排,市编办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认真的汇报。市编委为此专门召开编委会,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形成了思想共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第一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和市编办、人社、财政、审计、统计等部门为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了评估工作组,建立了精干高效的评估队伍。8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会议,进一步阐释了机构编制评估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引起了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各被评估部门成立相应的机构编制评估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了评估工作。
其次,扩展评估范围。机构编制评估是厘清政府组成部门机构编制和机制运转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市编委会认为,滕州市委各部委以及人大、政协、审判、检察、群团机关和参公管理单位的职能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于2002年机构改革时确立,已运转十余年时间,其配置合理合规度和发展变化情况更需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市编委会研究决定,在做好政府组成部门评估的同时,根据《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有关规定,将评估范围延伸扩展到全市党群机关、政法机关和参公管理单位,与政府部门评估同步进行、同步推进。
第三,科学制定评估方案。根据市编委会研究的意见,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通知》,下发了《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明确了全市评估工作的时间安排和任务要求,从2013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对全市党政群机关、政法机关和参公管理80个单位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今年评估市发改局、住建局、水务局、统计局、安监局等5个政府部门和市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编办、机关党委等8个党委机关。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了《2013年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评估的具体内容、方法程序和时间要求。为确保评估内容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结合滕州实际,设计了《滕州市机构编制评估调查统计表》,重点突出职能配置、内部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及人员配备、内部工作机制运行、下属事业单位运转等情况的调查。该《调查统计表》根据党政机关性质的不同,分为适用“党群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和适用“行政机关”两类调查表格,调查内容有所侧重,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紧紧抓住严格程序这一关键要求,做到不走过场
一是严格进行部门自评。部门自评是评估的重要一环。部门能够认真自评,正确填报调查表格,如实反映问题,评估的质量就有了保证。同时,由于评估表格涉及较多方面,有些内容相互印证,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有的部门工作人员并不能完全理解目的要求,难免发生不会填或错填现象。为保证评估质量,在部门自评阶段,评估组不当“甩手客”,市编办作为牵头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深入部门进行指导。各参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评估内容和要求,认真搞好自查自评,完成自评任务。部门自评完成后,为初步掌握被评估部门的情况,在实地评估之前,评估组对参评单位的自评报告、调查表格,对照“三定”方案等有关材料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认真梳理反映出的有关情况,拉出实地评估需重点调查的问题清单,做到有的放矢,为实地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认真组织社会调查。社会满意度调查是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程序。由于滕州市今年被评估的单位分别为市委部门和政府部门,调查的内容和对象并不完全一致,为此,我们采用了两种方式。对市委工作部门的满意度调查,采取信件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部门、镇街的党委负责人和分管党群工作的负责人以及部门、镇街、村居和企业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余份。对政府部门的调查全部委托枣庄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取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和中心城区居民等,共电话问询2000余人,形成了有效的样本点。
三是扎实开展实地评估。实地评估是评估工作的关键阶段。在实地评估中,评估组与部门负责人、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分别座谈,深入了解部门职能配置、编制核定及人员配备、内部工作运行机制、外部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和运行、履行职能情况及成效、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等情况,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紧紧抓住客观公正这一核心追求,确保科学评估
机构编制评估的目的是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提高机构编制执行水平,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客观公正反映被评估单位实际情况是实现这一任务目标的根本要求。实地评估结束后,评估组成员共同分析掌握的资料,分别发表意见、集思广益,确保形成的报告能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为此,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
第一,科学分析信息资料。评估资料信息好比法庭证据。信息资料不真实,即使有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也难以得到真实的评估结果,对收集到的评估信息资料必须综合分析,多方印证,去伪存真。在评估工作中,有的单位反映职能多、任务重、人员少,要求增设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增加人员编制;有的单位反映职能交叉,外部协作存有扯皮现象,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注重结合滕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源头上分析、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研判。
第二,如实反映存在问题。通过评估,我们发现,滕州市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政府组成部门执行“三定”较好、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少,部门职责清晰、职能履行较好。但市委工作部门由于距离上次(2002年)机构改革时间较远,期间机构编制调整事项较多,少数单位机构编制实际配置情况与原“三定”方案有不一致的地方。这些事项有的经过了机构编制部门的批准,有的属于自行调整。有的单位承担的任务增多,造成职能加强;有的单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某项职能并未履行;有的单位个别单位内设机构职责有所交叉,关系不理顺。比如,市委组织部所具有的科级干部因公因私出国政审职责,根据“三定”方案,分别由干部科和组织二科具体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组织二科并不了解科级干部的信息资料,不便于审查,造成了工作的扯皮现象。对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真实反映,实事求是加以解决。
第三,综合考量意见建议。就机构编制的执行情况而言,不同的部门所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问题产生的根源也相对复杂。所以,评估一个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必须多角度审视,综合考量,既要看现象,又要看本质;既要看现状,又要看发展看长远。比如,我市的城市排污管理职责问题,市水务局2010年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原市建设局的城市管理中的涉水管理职责划入市水务局。但在实际运行中,城市排污的管理权、排污许可证的办理、排污费的征收划入了市水务局,排污管网的建设、管理、维护职责仍在市住建局,由住建局下属的市政工程处具体负责,出现了职责扯皮问题,为此,我们认真分析其多方面的原因,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意见建议。
1、打造效率型班子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结合“三大主题”教育暨整治干部作风活动的开展,疏理了粮食系统干部作风三个方面十三种突出问题,具体体现在十三个“不字”,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要求局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树立“四种意识”即:学习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由分管机关的领导具体负责,力争用半年的时间使局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效率明显提高。
2、打造责任型班子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针对县粮食系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人浮于事,经营困难、包袱重、遗留问题多等,局班子根据实际制定了“三定两保一落实”的全年工作目标,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作风、强化管理、抓好落实,关键是要制定好一系列的加强全系统内部管理的制度来规范企业的管理,力争今年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3、打造学习型班子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由于当前形势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班子各方面学习都不正常,针对实际情况,将严格按要求保证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全年不少于12天。同时要求班子每一位成员要联系粮食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调研,每人撰写1-2篇调研报告,要有针对性,以带领和引导国有粮食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4、打造服务型班子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转发严格落实干部作风“六个不准”和“六个一律”文件,根据粮食部门的实际情况,落实好班子成员挂点工作安排,形成完善的服务基层单位的制度体系,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各基层单位搞活粮食经营,发展粮食经济。
今年4月,全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部署后,市县编办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梳理设计评估指标,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积极推进评估工作。截至10月中旬,济南、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泰安、日照、滨州等8个市和张店、乳山、惠民等25个县(市、区)评估工作已全面完成或基本完成,绝大多数市进入实地评估阶段,大多数县(市、区)进入部门自评或社会调查阶段。从前段工作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评估准备认真充分。按照统筹谋划、周密安排的工作要求,市县编办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开展评估奠定了基础。一是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多数市县以专题汇报、报送请阅件等形式,及时将评估工作有关要求向党委、政府和编委领导进行汇报。淄博市编办将评估办法及时报市领导审阅,市委书记周清利同志批示“我市编委要认真学习研究,执行好”。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评估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任第一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和市编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机构编制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市编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确定在做好政府部门评估工作的同时,将评估范围扩延到36个党群、政法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二是认真研究制定评估方案。多数市县编办在认真学习借鉴、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了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规范了评估工作。潍坊市编办把机构编制评估列入2013年度重要调研课题,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如何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和“采取什么手段确保评估做实做细”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评估实施方案,设计了评估标准体系。威海市编办认真组织学习《评估办法》,结合部门“三定”规定,开展评估前期调研,梳理分析评估内容,研究设计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估工作方式和具体步骤。莱芜市编办在市直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就评估涉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评估工作方法步骤。三是精心设计评估指标。各地以准确把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结合被评估部门工作特点,充分考虑其职责差异,研究设计了评估指标和自评表格,为全面评价机构编制配置和执行情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临沂市编办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思路,在兰山区、莒南县开展评估试点基础上,梳理政府部门职责情况,科学设计评估调查表,使评估指标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淄川区编办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突出部门工作特色和工作重点,设计了评估表格,拟定了问卷调查内容。蒙阴县编办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细化评估指标体系,把部门“三定”规定和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列入评估表,评估内容更加简洁明了。
(二)组织实施扎实细致。各地认真贯彻实施《评估办法》,评估工作基本做到了组织有序、稳步推进。一是扎实组织部门自评。部门自评是评估工作的基础环节,各地从夯实基础入手,采取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形式,积极指导帮助被评估部门做好自评工作,并获得了大量基础资料。日照市编办针对个别部门主动性差、畏难发愁等问题,主动上门对接,实地进行指导,及时督促被评估部门完成了自评任务。滨州市编办召开评估工作动员会,逐一讲解评估表格中各项内容和指标,确保了填写内容真实准确。嘉祥县编办针对自评中部门感到内容繁杂、无从下手问题,制定了被评估部门使用的《自评指导手册》,列明了自评报告参考提纲和提交资料清单。二是全面客观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多数市县编办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获取了大量社会评价信息。枣庄市编办会同市监察局、财政局、统计局印制《社会满意度调查方案》,抽调人员开展效能暗访,委托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电话访谈2000余人,市监察局和被评估部门有关负责人现场旁听,确保了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东营市编办根据不同的调查主体,分别对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服务对象代表等开展不同内容的问卷评议,确保了问卷调查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博兴县编办将调查问卷发给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两代表一委员”和普通群众,重点查看了社会服务满意度和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三是深入细致进行实地评估。实地评估是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不少市县编办紧紧抓住这一重点,集聚人力,狠下功夫,保证了实地评估质量。济南市编办积极争取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支持,共同抽调人员组成评估组,按照部门职责对评估人员进行分工、落实责任。青岛市编办深入到被评估部门开展驻点评估,通过座谈、审核、访谈和调查等形式 ,广泛听取意见,深入了解评估指标的真实情况。即墨市编办在实地评估中将“一对一”座谈问询作为着力点,约谈被评估部门所有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全面了解掌握了有关情况。
(三)评估取得初步成效。各地普遍将评估工作作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强化机构编制执行的重要措施,找准工作着力点,突破工作难点,力求取得实效。一是促进了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提高。通过开展评估,实地核验了机构编制配置与部门实际结合情况,查找出了机构编制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了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日照市编办在对市农业局、林业局评估中,发现两部门“三定”规定对食用农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界定不清,为及时调整两部门“三定”规定奠定了基础。即墨市编办在对水利部门评估过程中,发现水资源管理机构存在设置分散、规模较小、职能交叉等问题,经过研究论证,为该部门集中设置了水资源综合管理机构,有效解决了职能交叉问题,减少事业单位4个。岚山区编办对区科技局、民政局、农业局、水利局、统计局等五部门评估中,发现存在13项职责不顺问题,及时建议区编委对这些部门职责进行了调整。二是强化了机构编制执行。通过开展评估,查找出了机构编制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纠正了存在的问题,强化了被评估部门机构编制执行意识。嘉祥县编办通过对县住建局评估,发现该局自行增设7个事业单位,及时责成其进行了整改;在对县环保局评估过程中,发现该局擅自设立监控中心和污染物控制办公室,责成其撤销了自行设立的机构。三是创新了监督检查方式。通过开展评估,拓宽了监督检查渠道,丰富了监督检查手段,实现了部门被动接受检查向主动发现改正问题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监督检查实效。淄川区农业局在自评工作中,对照“三定”规定,发现科室之间职责关系不够顺畅,立即进行全面梳理,及时调整理顺了科室职责分工。
二、存在问题
尽管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对评估工作重视不够。一是争取领导支持不够。个别市和部分县(市、区)编办没有向领导充分汇报评估有关情况和要求,领导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和支持。二是存有畏难情绪。有的市县编办面对评估工作任务重、人手少和工作难度大、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存在畏难发愁现象;有的怕查出问题,影响了与被评估部门的关系。三是宣传工作不到位。有的市县编办以印发通知代替部署工作,没有积极主动向部门宣传评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被评估部门对这项工作理解支持不够,甚至还存在抵触情绪,增加了做好评估工作的难度。
(二)工作进度和评估数量有差距。一是有8个县(市、区)至今还未启动部门自评工作,年底前完成任务的难度很大。二是个别县(市、区)评估数量不符合省里规定要求。有的确定评估3-4个部门,甚至个别县(市、区)仅确定评估1-2个部门,评估的部门少于省里规定数量。三是部分县(市、区)评估工作仍处于部门自评阶段,进度相对缓慢,年底前完成任务的时间很紧。
(三)社会调查工作不够充分完善。个别市和部分县(市、区)对社会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省略调查环节,在部门自评工作完成后直接进行实地评估,没有开展社会调查;有的虽然开展了社会调查,但敷衍了事,没有根据评估实际,充分了解社情民意,获取的有价值信息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四)评估工作质量还需提高。有的评估人员有被动应付心态,评估工作存在走过场现象;有的对相关法规政策学习不够,没有认真梳理分析有关资料,特别是对被评估部门“三定”规定研究得不深不透,致使对部门情况难以作出评判;有的到部门实地了解情况不够深入,浅尝辄止,一些隐性问题发现不了,评估质量难以保证。
(五)评估内容把握存在偏差。从评估内容上看,机构编制评估既包括对被评估部门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评估,也包括对机构编制配置情况的评估,两者不能偏废。有的市县编办没有深刻理解评估意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有的只评估部门、不评估自身,或者多评估部门、少评估自身,影响了评估成效。
三、下步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营造评估工作氛围
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是新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里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一是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支持。前期没有将省里要求和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向党委、政府和编委领导作详细汇报的,这次会议后,要结合会议精神一并作好汇报。二是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在这次座谈会上,部分市和县(市、区)作了典型发言和书面交流,为大家提供了许多经验做法,希望认真学习借鉴。三是扎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要向社会调查对象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支持配合,全面真实地提供调查信息;要与被评估部门搞好沟通交流,使其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消除顾虑,客观全面地填报相关表格,积极主动地提供有关情况,自觉认真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做好评估工作创造条件。
(二)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评估任务
现在距离年底仅剩2个月了,评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这次座谈会后,未完成评估任务的市县编办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任务。一是未开展自评的,要抓紧部署启动;被评估部门数少于省里规定要求的,要尽快补充,评估的部门数额不能少于5个。二是处于部门自评阶段的,市县编办要加强督促指导,帮助被评估部门尽早完成自评任务。三是市编办要将督导县(市、区)编办完成评估工作作为重要责任,在认真完成市本级评估任务的同时,加大对县(市、区)编办指导督促力度,要将评估完成情况纳入今年市对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内容。市对县(市、区)评估工作督促指导不力的,今年省对市考核结果中将其作为薄弱环节向市编办进行反馈。
(三)加强社会调查,全面客观了解社情民意
社会调查是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最直接的一项措施。要根据评估实际,认真选定调查对象,采用相应形式,全面了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管理服务对象、专家学者及普通群众对被评估部门的意见建议,为做好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凡是没有开展社会调查的,要抓紧补上,不能漏缺;社会调查不全面深入的,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扎实做好。
(四)提升业务素养,保证评估质量
从目前市县参加评估的人员情况看,有的没有熟练掌握相关机构编制政策规定,对被评估部门的工作内容了解不够深入。因此,要把提升评估人员的素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一要组织评估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全面掌握被评估部门“三定”规定,熟悉评估方法步骤,打好评估工作的业务基础。二要积极组织评估人员深入实际,听取工作介绍,开展座谈交流,研究有关材料,核验有关情况,全面了解掌握被评估部门的实际状况。三要养成良好评估作风,深入细致,一丝不苟,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现象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
(五)强化责任意识,搞好两个“回头看”
整治目标
根据林墩河道现状,今年要基本完成严重侵占河道建设的清理任务,规划防洪岸线,强化石材废弃物管理监督,并基本解决河道两侧脏乱差现象,使行洪能力得到提升,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明显改善。
整治任务
(一)石材业污染治理。一要加强石材废弃物管理。强化石材企业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严格按标准配备循环沉淀池,做到污水内循环重复使用,实现零排放。严格落实废石渣“三定”(定人清运、定车运输、定点堆放)制度,狠抓大型废石渣堆放场的监管。对溪口至美宫、林墩至江都等河段严重堆弃堆建的废石料,要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清理,恢复河道行洪能力。要突出抓好染板生产项目的整治,严禁新上染板项目,取缔关闭违规新建的染板企业。二要严管重罚违规污染行为。要制定环境治污的有关规定,规范值班巡查制度,统一违规处罚标准,罚封并用,从严从重处理。
(二)农村资源污染治理。一是规范养殖场管理。禁止在沿岸线500米范围内新建生猪养殖场,对已建在溪两岸100米范围内的养殖场,限期治理,治理无望的坚决予以搬迁关闭。对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的,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二是推广“一池三改”设施。鼓励农户特别是养殖户新建沼气池,并在资金上给予一定补助;引导群众开展改圈、改厕、改厨活动,改畜禽放养为圈养,改开放式粪池为水冲密闭式厕所,改柴火式厨间为电气化厨房,改变农村卫生面貌,改善生态环境。三是合理处理生活垃圾。严禁在河道两岸和河道内堆放、倾倒各种垃圾,4月底要全面完成河道内各种生活垃圾的清理保洁;要新建一处大型垃圾堆放场,并于5月底投入使用,全区实现垃圾定点堆放。
(三)加强河道乱堆乱建治理。要规划与整治齐抓并进,通过有计划的河道整治,实现河道岸线资源的管理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1、防洪岸线规划。要于7月份完成防洪岸线规划,规划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流域的防洪总体布局,并分步实施重要防洪段堤岸建设,清理规划治导线内占用河道建设的企业和个人。
2、河道侵占治理。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今年重点整治溪口至石横牛角厝、油车溪桥至江都、油车溪桥至乔美林口洋等三个河段,并依次分步整治,狠抓工作落实。要对沿线占用河道建厂生产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责令整改,对不落实整改措施的坚决给予查封直至取缔。
整治步骤
整治时间从3月20日—10月31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20日—3月31日)
成立工业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洪昭勇担任,林进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挂钩村领导及水利、土地、环保、村建、林业、警务室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领导协调实施辖区内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及完成时限;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广泛发动干部群众支持和参与;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工业区整治办设立举报电话。
(二)重点整治阶段(4月1日—9月30日)
1、自查自N(4月1日—4月30日)。组织力量按照河道整治内容,对辖区内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并于4月10日前完成台帐。对在调查中发现问题的,下发整治通知书,限期整改。
2、联合执法(5月1日—9月30日)。督促违规企业抓好整改,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经济处罚或强制清除。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验收总结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
要组织力量对整治任务落实情况、整治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迎接县整治办的评比验收。要认真总结,分析不足和困难,研究对策及建议,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保障制度
1、加强组织,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各村主任为村辖区范围内河道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方案的内容,在区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抓好本辖区内整治工作的落实。工业区管委会将不定期组织督查,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和监督,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要充分认识林墩河道整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防止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要重点打击侵占河道的“钉子户”,建立整治目标责任制,限定整改期限,严格整改标准,对整改工作不落实的企业和个人,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积极开展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经过一年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2011年是省政府确定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年”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专项整治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公司的平安生产状况有了根本的好转,取得了一定成果,消除平安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促进了公司平安生产工作平稳发展,为员工创造了较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现就今年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企业概况
现有员工两千余名,公司是一个集采选还原铁粉于一体的企业。总资产4.4亿元,辖三个矿区,矿石储量4876万吨,下辖6个分公司和一个合资企业。现已形成“铁矿石—精矿粉—超纯矿粉—海绵铁—一次粉—二次粉”和“精矿粉—超纯矿粉—超纯超细矿粉—橡塑同性粉—橡塑异性粉—磁性资料—橡塑资料制品”两大产业链条。主要产品有:铁精矿粉、还原铁粉、橡塑磁粉等共三大系列十余个品种。
两项合计共上缴17014万元,为全县利税大户。2011年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工作总体思路:模拟市场学邯钢,适应市场求生存,确保平安增效益,提升质量占市场”从2月份起我公司一、二、四分公司矿山和尾矿库相继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并通过市、县安监部门复工复产验收,陆续开工恢复生产。1-11月份我公司生产原矿47万吨,生产精矿粉18万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精矿粉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矿粉市场低迷,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在平安投入上仍未打折扣,1-11月份共投入平安费用715万元,2010年全公司生产精矿粉29.9万吨,上缴税金11672万元,上缴费用5342万元。为平安生产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平安生产基本情况
总经理任主任其它领导为副主任,有关部室及各分公司经理为成员,职责明确,分工明细。各分公司成立相应的平安生产组织管理机构,下设平安科,平安科下设平安组,从上到下形成平安生产监督管理网络。公司健全了各级平安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了平安生产委员会。
11年我以建设平安规范化为目标,公司始终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平安生产方针。以平安教育培训为手段,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为措施,以隐患排查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平安生产基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狠抓责任追究,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预防的平安生产管理体系。
三、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公司认真贯彻2011年省政府确定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年”积极开展平安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认真依照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和部署,今年以来。积极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并取得专项整治工作的预期效果,促进了公司平安生产的平稳进行,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1安排、发动、宣传阶段
1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公司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李广健为组长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领导组,根据市、县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11年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在全公司开展平安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方案周密、职责分明,制定了专项整治的范围、检查内容、整治方式和步骤。各单位各部门依照各自分工,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领导组成员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认真开展好本单位范围内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2宣传动员提高认识
公司于2月28日,为做好公司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宣传动员工作。召开全公司车间主任以上领导动员大会,并不定时对各单位的宣传动员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各单位积极响应公司平安生产专项整治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动员会逐级传达,并周密安排和布置。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板报、标语、报纸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使全体职工认识到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格局,使所有干部职工都积极参与到本次专项整治的活动中来。
3安排安排
专项整治工作的方式明确规定为:依照“分公司自查自改,根据公司“平安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总公司全面跟踪督查”方式,各分公司先以班组、车间自查,平安科全面排查,公司相关职能部门依照各自分工对各分公司矿山、尾矿库全面跟踪督查。对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法和重点都做了明确具体的安排和要求。
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法:
时间为一个月(2月)第一阶段总体部署和宣传发动。
时间为两个月(3-4月)第二阶段自查自整和排查摸底.
时间为六个月(5-10月)第三阶段分类整治.
时间为两个月(11-12月)第四阶段“回头看”再检查及总结.
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
着重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排查整治:根据非煤矿山的平安生产特点和公司平安生产实际情况。
1井下采掘作业中的工程质量、通风、现场险情、爆破作业。
2提升运输中的防坠设施、平安维护装置、一坡三挡、钢丝绳、设备检测、日常维护颐养及检查记录。
3局部通风中的局扇位置、风筒漏风、挂置不规范、循环风流。
作业顺序不标准、顶板检查不到位。4采场管理不规范。
5重点设备平安防护措施、设备维修颐养、运行记录不健全。
6民爆管理中领取、使用、登记、临时贮存、清退。
7井下防排水、防火。
8矿山排碴场的高度、台阶、反坡度、平安防护措施。
9尾矿库坝体、坡比、检测设施、防洪设施、尾矿排放、电话、照明设施、防洪物资贮存情况。
2自查自整和排查摸底阶段
1深入现场摸底排查
对所到之处都一一进行仔细全面的隐患排查,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亲自带领平安、生产、技术人员深入一至四分公司井下和地面、选场车间、尾矿库等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并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严格依照制定的工作方案,认真开展平安生产排查,根据排查内容要求,逐条逐项进行平安检查,不放过每个工作面和每个工作环节。公司机关部室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进行排查和督促分公司平安生产专项工作,确保了每个生产单位排查到位、整改到位,不留死角,不留安全隐患。
2认真整改消除隐患
公司领导和部室相关人员到现场检查41次,通过两个月的自查摸底整改。共排查整改各类平安隐患116项。对一般性事故隐患,现场责令生产单位负责人,当场制定措施落实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隐患,下达限期整改指令,实行“三定”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于有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检查人员当场下达局部停产通知书三份,限期进行整改。所查隐患全部达到整改,平安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平安专项整治工作。
3专项督查分类整治阶段
第三阶段分类整治工作,依照公司制定的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公司部室和各分公司要利用各种方式开展分类整治,扎扎实实搞好检查、整治。主要是对民爆管理使用、矿井通风、掘进面通风管理、电气设备、提升运输、采掘、回收、防火排水及尾矿库等进行分类专项检查整治,复查已整改的隐患情况和对存在平安隐患进行整治。
防止隐患反弹,5-10月份各分公司对前一阶段的自查自改中发现的问题和平安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分类复查和排查。对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要进行责任追究和重新整治。公司相关部室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对生产单位进行了分类专项整治,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指导整改。
分别为矿井通风64处、民爆管理29处、采矿57处、电气设备36处、提升运送20处、尾矿库24处、其他26处。一般问题现场进行了整改,分类整治阶段公司组织有关部室进行分类平安检查整治。共查出各类平安隐患256处。对发现的较大安全隐患都制定了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共制定整改方案24个,经复查现已全部落实完成整改。
并对省市县联动检查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督促整改,10月份公司对生产单位分类专项平安检查整治情况进行复查检查。确保分类专项整治取得的效果得到巩固,保证了公司的平安生产。
4回头看”再检查
巩固前三阶段整治的基础上,11-12月份开展的第四阶段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回头看”再检查中。继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落实平安隐患整改措施,共排查整改57处。通过第四阶段的再检查,巩固了今年平安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果,为企业今后的平安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