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作日报总结

时间:2023-03-13 11:06:28

导语:在工作日报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作日报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变电站 继电保护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组成及要求

1.1继电保护的作用

在电力系统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能自动、有选择性地将发生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掉来保证无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状态,使故障元件避免继续遭到损害,以减少停电的范围;如果被保护元件出现异常运行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及时反应,根据维护条件,发出信号、减少负荷或跳闸动作指令。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避免不必要的动作。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是电力系统的监控装置,可以及时测量系统电流电压,从而反映系统设备运行状态。

1.2继电保护的组成及要求

继电保护一般由输入部分、测量部分、逻辑判断部分和输出执行部分组成。现场信号输入部分一般是要进行必要的前置处理,如隔离、电平转换、低通滤波等,使继电器能有效地检查各现场物理量。测量信号要转换为逻辑信号,根据测量部分各输出量的大小、性质、逻辑状态、输出顺序等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运算最后确定执行动作,由输出执行部分完成最终任务。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应当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选择性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器件从电力系统中当独切除,使停电的范围尽量地缩小,保证系统中无故障的部分正常运行;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切除短路故障,它的目的就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受故障所影响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灵敏性是指对于保护的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可靠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范围内发生动作时的可靠程度。

2、我国目前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现状

继电保护装置作为发电厂及变电所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可靠保证,通过合理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提高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水平,提高变电站的灵活性,降低变电站的运营成本。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在广大继电保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继电保护动作率逐年提高,继电保护与前沿技术也以紧密相结合。其中,作为继电保护组成部分之一的微机保护起了重要作用。伴随着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微机保护也迅速发展起来,使用人工智能(AI)、自适应控制算法等先进手段。

2.1继电保护系统性能分析

(1)继电保护设备具备的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够提高 220kV 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只有在在变电站运行出现问题的状况下才允许它发出信号,如若在安全期内也出现误动状况,则会影响值班人员的判断,不能达到预期的期望;(2)该设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将其运用到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当其运行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它能够及时进行修复切除或者向值班人员发送故障信号;(3) 继电保护设备具有一定的速动性,若变电站运行中出现故障等异常现象,它会在最短时间内对运行系统中存在的故障进行自动切除或隔离,避免该故障影响整个变电站运行;(4)继电保护系统设备还具备选择性,在对变电站故障进行自动修复的同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可供使用部分保证这一部分继续支持供电,使之不会出现越级跳闸停止使用的状况;(5)继电保护系统设备一般具有灵敏性,它能通过系数显示来反映变电站运行故障的具体参数,对于变电站运行中出现的状况,它的反应速度较快且具有不拒动、不误动的特点。

3.异常运行状态

变压器的异常运行方式主要是外部短路和过负荷引起的过的过电流、不允茚由面刚氏和温度升高等,根据工作情况及异常运行方式,变压器―般应装设以下几种保护:(1)气体保护:防御变压器邮箱内部故障和油面的降低,瞬时作用于信号式跳闸;(2)差动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防御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和引出线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瞬时作用于跳闸;(3)过流继电保护:防御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并作为上述保护的后备保护,带时限动作用于跳闸;(4)过负荷保护:防御因过载而引起的过电流,这种保护只有在变压器确实有可能过载时才装设,―般作用于信号;(5)温度信号:监视变压器温度升高和油;余Z-0系统的故障并作用于信号。为防止发生故障将给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应该装设相应过流继电保护装置。

通过了解变压器异常运行状态,我们不仅要对变压器的管理维护工作有深刻的认知,同时应保证其安全高效的运行,做好对其运行状况的连续记录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问题,使整个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这也就是继电保护装置存在的意义,即为了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切除而装设的一种对变压器和变电站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

4. 继电保护措施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变电站投运前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把关工作是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调试过程。通过调试,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变电站二次回路在设计和安装中存在的问题,检验保护和测控装置动作是否正确与电力系统的通信是否可靠,确保各设备以及保护和测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在任何有机械设备的工作中,安全问题都是头等大事,因此在继电保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工作,电流回路升流以及整组试验也只能放在检验工作的最后,当这2 个试验都完成后,绝不能拔掉插件,或者改变定值或者改变二次回路的接线进行等。与此同时,电压回路升压的试验也应放在最后进行。

(2)定值区的问题。在微机保护中拥有多个定值区是它的一大优点,因为电网在发生运行方式变化时更改定值很方便,但是若出现定值区错误,那么想要改变定值就没那么简单了,所以工作人员需加强对定值区的管理的力度,确保定值区的准确无误。

(3)一般性的检查工作。一般性的检查工作对于任何保护措施而言都是显得尤为重要的,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般性的检查基本包含2 个方面:1)检查机械特性和焊接点是否牢固,同时清点对连接件是否紧固;2)及时发现虚焊点,如将插件全部拔下检查,按紧芯片、拧紧螺丝等。

(4)接地问题。其对继电保护来说及其重要,面对装置机箱和屏障的接地问题时,必须将其全部接在保护屏的铜排上。更重要的是,铜排本身是否已经可靠地接入地网,可采用大截面的铜鞭或者导线将其紧固在接地网上解决,对其电阻还应用绝缘表进行测量,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其次是电压回路和电流的接地问题,若是接地在端子箱,则必须要确定端子箱的接地可靠。

5、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措施:

合理的人员配置,使人员调度和协助能顺利进行,明确人员工作目标,保证电力正常运行;完善规章制度,根据继电保护的特点,健全和完善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继电保护设备台账、运行维护、事故分析、定期校验、缺陷处理等档案应逐步采用计算机管理跟踪检查、严格考核、实行奖惩;对二次设备实行状态监测方法,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容易实现继电保护状态监测。

6、结语

本文详细说明了有关变电站的完整系统的意义及基本任务继而说明继电维护的具体保护措施,同时通过进行后期维护的介绍来说明了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完整流程。总之,对于22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提高它整体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极其重要。如何将它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安全最大化,是我们长期应该坚持予以探索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邹永兴,200kv变电站事故的继电保护【J】建材与装饰2007(10)

【2】 翟红侠 孙洁,220kV 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

【3】 高华为,浅谈 220 kV 变电站变压器运行和继电保护措施,【J】电气工程与自动化2011(9)

邮寄地址:新疆阿勒泰地区北屯镇电业宾馆四楼

第2篇

    论文关键词 法社会学 组织制度 执行情况

    关于怎样的法社会学研究范式,才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已有较多学者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讨论。其中,笔者比较赞成邢鸿飞及许根宏 的观点:“当下中国诸多社会问题在法律层面往往集中表现为法律制度在社会现实中的运行问题,那么法律制度运行的实效到底是如何受到影响的,抑或影响我国法律实现的‘社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从而通过客观准确的分析来指导我国法律的设计和运行。”本文通过以案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某个具体制度在组织中的执行情况,以期回答这个问题。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笔者为深入了解某个组织内的制度执行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已工作一年多的E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文献梳理以及重点访谈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E公司系东南沿海城市一家专门为政企单位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公司,它自成立后发展迅速,仅两年时间就从一家小公司发展出四家子公司/关联公司,注册资本也从100万元增加至1400万元。笔者挑选E公司的日报制度进行研究,是因为该制度系员工每日都要实际操作的规则,且由笔者亲自参与制定、监督执行,对相关信息掌握清楚、详实,便于进行研究分析。

    二、E公司日报制度执行情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从制度制定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制度的理想执行情况应该是:所有目的都得到实现,每个条款都被100%执行到位,没有任何“打折”。但日报制度即便简单,却依然在执行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达不到100%执行的状态,这让笔者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关于发送形式的理想与现实——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两难

    E公司日报制度规定统一使用内部软件发送日报,目的之一是统一日报发送形式,方便接收者阅读。但由于部门主管需发送部门工作,而软件是按“时间、任务、完成情况”的固定格式设计,无法另行编辑,不利于部门之内还有各类不同性质分组的主管总结发送本部门工作日报。因此,多个部门的主管改变了发送形式。在笔者看来日报形式的改变并不会对其目的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在监督执行过程中,默认了各部门主管的上述日报发送形式,而没有要求其进行更改,总经理也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但其实该类变通,已经与正式颁发的书面制度内容产生差异,该项制度执行情况未达到100%。但若强制要求所有主管采用统一的形式,对一些内部还有分组或者直接兼管几个部门的主管而言的确不太方便,日报制度不仅没有帮助工作反而对其造成负担。二者之间的冲突正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两难之争,在E公司因为过程环节少,过程执行对结果的影响也小 ,程序正义的“牺牲”可以达到实现实体正义的目的。但就大型组织而言,牺牲程序正义最终是否可以真正实现实体正义就有待商榷。

    (二)关于发送人员与时间的理想与现实——监督执行人员面对特殊情况时的两难

    日报制度是针对公司所有成员制定的,因此原本应该是所有在职人员都要每天按时发送两次日报。但因为E公司处在高速发展期,人员变动较快,时有试用期人员离职现象。另外,有些刚报到的主管级别成员,甫进公司有很多其他事项需要交接、学习,因此对这些新进人员,其上级主管都没有即时安排其执行日报制度。笔者作为制度监督执行者,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尊重各部门主管的安排,但该类情况,并没有在制度上得到体现。因此,笔者在接纳此部分人员的执行情况时,严格来说,其实也是对制度的一种违背。

    (三)关于罚则的理想与现实——违背制度后果的衰减效应

    E公司日报制度明文规定:“工作日内无故不上报当日工作开展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累计两次不上报当日工作开展情况的,罚值日一次,另扣当月绩效2分/次”。根据E公司的组织结构,从检查执行情况到落实全部处罚措施,至少要经过三个部门:总经理助理负责检查每日日报发送情况,未发送的,总经理助理将即时通知运营部人员予以记录并通报批评,当月超过两次运营部人员将在扣绩效之外通知行政部人员罚值日。经过这几个环节,衰减效应产生了:

    首先是检查执行情况阶段的衰减。笔者对一贯遵守得很好没有任何不良记录的人员,有时他们直接口头说“发了”笔者就会略过邮件记录直接记为已发送。另外,笔者的检查方式未形成书面制度,抽查的频率等也未有强制约定,笔者自己决定每周抽查一次,但当事情一多人一忙,有时会一整周都忘记抽查,而变为两周一次。

    其次是处罚落实阶段的衰减。运营部每个月记录清单里都有要被批评、被罚值日以及被扣绩效分的人。但是,制度执行几个月之后,笔者未见一次通报批评或罚值日名单。笔者为此访问过运营部人员,他说扣绩效分落实到位了,而其他没有,因为:“我是不想罚别人而已”。

    就这样,三项罚则中有两项形同虚设,日报制度的执行情况若要进行打分则还需再降一些。

    三、日报制度无法100%执行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对策与建议

    “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的超越。理论对实践的超越,更在于它能够把握到实践的‘规律’。”因此,对于E公司日报这种简单的制度,依然不能被100%贯彻落实的原因,除了上面笔者据实记载的各类实际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从理论高度予以找寻、分析最根本的原因,以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一)日报制度无法100%执行的根本原因

    1.人的理性有限

    “人的心理设施对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 ,由人集合而成的组织就更因为注意力分配、利益分配及信息等因素仅具“有限理性”。虽然E公司总经理本人极重视公司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但他在公司中除了担任制度总设计者、日常经营管理者外,还是软件产品总策划者,存在严重的时间与注意力分配困难,这导致他最多只能对制度提出主旨并审查大纲,无法顾及每一个细节的策划与落实。制度的具体制定人,也因为有限理性,无法预计制度将来执行情况的每一个细节并设计出相应对策。制度的监督执行人则是因此无法完美处理实践中遇到的每一种“特殊情况”使其满足制度规定。

    2.E公司决策者在发展与稳定间,首选发展

    公司处在快速发展期,变化很多,制度的本质却是寻求秩序与稳定,希望以根据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得的制度来应对将来产生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发展与稳定,经济目标(提高效率创造利润)与制度目标(100%落实),为实现各自目的对组织资源进行抢夺。公司决策者很重视制度的落实,但更重视公司的生存发展。

    罗家德教授对系统崩解现象的研究对笔者的启发很大,将其套用到本文中,大概可以描述为:发展与稳定各自利用一部分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最理想状态当然是双方各自依“设计”利用自己“轨道”上的资源实现目标。但实际情况不断变化,总有一个轨道上急需更多资源而另一个轨道上的资源相对空闲的时候,于是急用资源的就抢占了另外一个目标的轨道,这时若不影响另一个目标的发展,则总体而言“就不是在浪费系统资源” 。但是如果抢占者没有及时返回自己轨道或给被占轨道的真正目标实现造成影响,则会造成系统集体效率下降甚至系统崩解。因此,“系统使用者若要以最佳方式行动,就必须在有效率及无效率两种模式间动态地变换。如何在不抑制整体效能的状况下变换模式,正是这些系统显得难以管制的原因”。

    (二)日报制度100%执行的对策与建议

    1.将制度内容限制在“必然范围”内

    周雪光教授在《组织社会学十讲》中提到,道格拉斯认为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偶然的过程,还举了学校选定八点钟上课这个例子来说明制度一开始产生的偶然性。笔者却以为偶然之中有着必然,也就是说学校选定“八点”这个时间点虽然偶然,但它是根据地球自转规律、人们的日常作息决定的。

    人类理性有限,无法找出完美的“临界点”,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刚刚好,即便能找到某个时刻的临界点却也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因此,笔者的建议是找出合理的“必然范围”然后在其中选择一个可被接受的“偶然点”。

    2.给制度一个“试行期限”

    人类通过有限理性制定出来的制度,在遇到各类特殊情况时常常不得不做出变通,尤其当他身处一个本身就充满“变通文化”的大环境中时。若此时强制进行100%执行,则会造成组织内各类资源损耗,包括组织信任、内部社会网络、员工士气等等,但若不进行100%执行,则制度本身的“地位”将变得很低,最终可能导致制度形同虚设甚至系统崩解。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给制度一个“试行期限”,清楚规定这段时间内按制度执行但允许有特殊情况,并在遇到时记录在案,试行期满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既不会降低制度的权威,也不会造成确有特殊情况者的抵触心理,还可更好的完善制度。

    3.定期整理、修订制度

    组织及其所处的大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制度在某段时限也许合理,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因为各类新情况的出现而显得不够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予正视,则过往制度僵化死板不符合实际;如果随时予以关注修改,其实是制度目标对经济目标“轨道”的侵占,是对组织资源的浪费,最终反而伤及制度目标本身。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度进行整理、修订。具体的期限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更长,要根据组织具体情况而言。相关人员包含制度拟订者、监督执行情况者、惩罚措施落实者等,必要时包含所有被制度规范的对象。

第3篇

内部评报

1.编前会评报

编前会评报是根据编委会的意见,在编委会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开展起来的。早在1991年,人民日报制定的《人民日报编前会制度》中就规定“会议参加者对当日报纸发表意见”。1998年4月,总编办公会通过了《人民日报关于编前会评报工作的暂行规定》,评报任务由参加编前会的各部门值班主任轮流承担,同时,编前会上的评报意见及时刊登在报社内部《编采信息》上,供各级领导和记者编辑参考。2004年7月至今,编前会评报工作交由新闻研究中心具体负责。

编前会评报是目前最直接、最经常的评报方式,每个工作日都在进行,具体操作方式是:每天上午新闻研究中心新闻报道与创新研究室的同志各自分版看报,然后对当日报纸整体展开集中讨论,讨论意见由当天下午参加编前会的同志收集汇总,进一步整理成文后带到编前会上进行评报。编前会评报内容不局限于检查、评点文章的语法、文字、标点符号等硬伤,更重要的是对舆论导向、选题策划等方面进行点评,站在一定的高度评各版头条,评重点言论,评典型报道,评图片安排,评版面布局,评创新意识,评文字文风,评存在的问题。不但充分肯定好的方面,总结经验,表扬成绩,同时及时指出差错,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

2.新闻阅评文章

为了更好地办好报纸,加强业务交流,1999年,人民日报成立了报社阅评小组,由部分离退休老同志组成,主要工作是撰写有关人民日报及所属报刊新闻报道的阅评文章。2004年,为适应编采分开等新闻业务改革和创新的需要,编委会决定新闻阅评工作由新闻研究中心统一负责,具体由新闻报道与创新研究室承担。

目前,新闻报道与创新研究室每周编发一期《新闻传媒阅评》,对近期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评点,阅评文章点面结合,有的是专题性阅评,有的是阶段性阅评,有的是对版面的阅评,有的是对单篇文章的阅评,有的是对重点战役性报道的阅评,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编采部门及其主办的专版和周刊,同时也关注到了部分社属报刊。为提高《新闻传媒阅评》的水平和质量,吸引更多优质阅评稿件,在主要由新闻报道与创新研究室人员撰写的基础上,还约请报社各部门采编人员及社外专家和读者进行阅评。

3.编采部门内部评报

人民日报很多编采部门都有内部评报的优良传统,尤其是编委会领导带头,每月值班总编辑以值班手记的形式对当月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进行总体评价。各编采部门则开展多种形式发动记者编辑积极评报,如有的部门将当天出版的报纸挂到阅报栏,请编辑记者就稿件选用、文章写作、版面安排、版式设计、标题制作等发表意见,评报者可以在报纸上直接勾画,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张贴阅评意见。还有的部门设立专门的业务研讨小组,就一段时期的报道、某天的报纸、某个专题、某个栏目、某篇文章等展开研讨阅评等。

读者评报

人民日报向来重视读者的意见和要求,经常采取多种形式与读者互动,收集读者反馈,并用来指导办报。

1.读者座谈会

读者座谈会使办报人员与各方读者面对面直接交流、真诚沟通,对进一步办好报纸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7月1日起,人民日报由每天16版扩至20版(周六、周日仍为8个版),为了解和征求读者意见和建议,2009年9月4日,人民日报召开扩版读者座谈会,邀请了三方面的读者:一是在中直机关、政府部门、外宣部门、国有企业等从事宣传工作的负责同志;二是从事媒体研究特别是党报研究的专家学者;三是各界读者代表。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在充分肯定扩版改革成效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新期待、新愿望。对人民日报而言,这既增强了扩版改革的信心,又更加明确了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的方向和目标。

2.读者调查

早在1986年,人民日报就曾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开展全国读者抽样调查,以报纸发行量为抽样总体,采取多级抽样法,确保抽到的样本必定是人民日报的读者,规模为5100人,回收有效问卷5061份,回收率为99.2%,有55%的读者在问卷上写了书面意见。这次读者调查对当时的人民日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民日报编委会根据读者意见认真调整版面,扩大了报道面,增大了信息量,重要的读者来信也上了头版头条,并开设“人民论坛”为读者提供讲话的机会,使读者大有“面貌一新”之感,印刷和发行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

今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再次推出“人民日报读者评报活动问卷”调查,通过刊登问卷及人民网同步推出在线调查两种方式收集读者意见,同时,对人民日报读者的阅读习惯开展了调查。在2月25日至3月16日20天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读者通过填写报纸问卷或网络问卷,踊跃参与调查。最终,编辑部收到纸质问卷26449份,在线问卷27114份,共计53563份,遍及全国31个省区市。根据读者的意见,最终评选出“2009读者最喜欢的新闻作品”30篇,“2009读者最喜欢的版面”5个,“2009读者最喜欢的栏目”10个。通过对调查结果及读者留言进行统计分析,人民日报汇总、归纳出十个方面、十余万字的读者问卷分析报告及读者意见建议,成为进一步办好报纸的重要参考。

3.网上评报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人民日报,人民网在首页上提供了“人民网上看报纸”的服务,将人民日报的内容全部上网,供读者免费浏览。同时,为了吸引读者阅读和了解读者对报纸的评价,每篇文章后都有打分功能,还可以发表评论和留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读者网上评报比较积极踊跃,由于时效性强、方便快捷,读者的网上评报意见已经成了各版编辑记者的重要参考。

4.“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

青年学子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同时,青年学子也是人民日报潜在的读者。在当今新兴媒体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态势下,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有必要放下身段、主动出击,通过走进校园和青年学子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感受和要求,对双方都有极大的益处。

为了让青年学生了解人民日报,了解党报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我国新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人民日报编委会决定开展“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从2009年底开始至今,已先后走进6家高校,分别是:2009年11月23日的北京大学行、2009年12月30日的中国传媒大学行、2010年5月7日的华中科技大学行、2010年5月8日的武汉大学行、2010年9月28日的清华大学行。

通过校园行活动,不仅青年学子进一步了解了人民日报,还对人民日报的办报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丰富了读者评报的内容,提高了读者评报的质量。

5.“人民日报金台行”活动

“人民日报金台行”系列活动是人民日报深入贯彻“三贴近”,继承和发扬“全党办报、开门办报”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探索走进读者、服务读者,推广品牌形象、增强传播效果的新尝试。人民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金台行”活动,社领导多次在活动策划组织方案上提出具体要求。

“人民日报金台行”系列活动已举办三场。今年4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各界读者代表60余人来到人民日报社,参加“人民日报金台行”首场活动――北京市朝阳区各界读者代表人民日报之行,与人民日报社职工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人民日报践行“三贴近”的办报理念,了解人民日报改革发展的进程,了解现代化的办报过程。人民日报社多名一线编辑记者,与来自基层的读者座谈,倾听基层读者对办好人民日报的意见和建议,并现场回答读者的提问,与读者对话交流。7月19日,天津今晚传媒小记者团40多名中小学生应人民日报社的邀请,参加了“人民日报金台行”的第二场活动“小记者访大报”。10月29日,“人民日报金台行”系列活动首次接待了来自台湾的中学生参访团――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的30多位师生。

“人民日报金台行”让读者切身感受和体验了新闻工作,也为集中读者智慧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进一步提升人民日报在群众中的形象,扩大在群众中的影响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第4篇

在公司工程部售后工作已经近3个月,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以“客户至上”为理念,以“服从领导、团结同事、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认真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现将工作情况、心得体会以及以后的努力方向汇报如下:

一、树立全局理念,做好本职工作

我认为售后服务工作的全局就是,“树立企业形象,使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化。”限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是提高我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为了及时反馈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以便作出及时改进,使产品更好的满足现场的使用要求。3个月中,认真履行的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通过售后网络体系,及时全面地掌握客户信息,实现了服务联系和协调的及时性。

2.积极配合完成售后服务工作日报,周报和月报,建立了通畅的信息平台。

3.对售后产品质量分析归纳处理,报部门领导,及时处理客户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4.给各省份外聘售后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客户难题。

5.认真完成领导安排其他任务。

二、精于专业技能,勤于现场观察

我公司开发的产品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技术,涉及多个专业,对售后服务人员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售后人员不但能解决单独的设备故障,还要求能从系统整体考虑问题,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服务人员,要勤于观察、独立思考、多与客户交流,对于解决问题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至关重要。在公司的培训中,所又售后服务人员共同学习。在售后回访时,不但提高了专业水平,而且还从各位同事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善于沟通交流,强于协助协调

售后服务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对于新技术,客户往往有操作不当的情况,并不都如客户反映的质量不行,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找出症结所在,和客户进行交流,提高客户维护应用产品的水平,从而避免对产品的不信任乃至对企业形象的损害。

四、改进不足,展望未来

我在售后服务部的几个月,做了一些工作,学了很多知识,提高了不少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需要学习和改进:

1. 新技术、新产品掌握的不够,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

2. 了解客户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客户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

3.配合售后服务部领导加强售后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第5篇

又到年末,这学年我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我也会认真思考、尽力解决。取得的小小进步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归功于学校领导、同事的关心与支持。现将这学年的工作生活总结简单回顾如下:

在师德方面,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关心国家大事,订阅《解放日报》、《电脑报》等多份报刊杂志。积极参加学校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服从领导,听从学校的安排,团结同事,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平时注重言谈举止,树立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

我在提高自己思想觉悟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知识框架的稳固和完善。已经在XX年的12月份参加了MSCE培训,以此来完善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现于5月获得工程师认证证书。

第6篇

一、思想情况

做到心领神会。三项整治”活动,1.树立大局意识。市委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一项彰显吕梁形象、惠及全市人民的正确路线。为此,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到和同事协调配合,不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做到依法执法。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相关法律法规,2.增强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的公职办事人员。

二、工作汇报

但我力求周全、准确、适度,1办公室日常工作。主要从事的工作有文书处理、档案管理、填写报表等。虽然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避免疏漏和差错,至今基本做到事事有着落。

三项整治中拆迁是工作中的难点。和我队友向各个单位和个人,2.拆迁工作。作为一名城建执法人员。发放拆迁通知书,积极和有关人员交流、沟通,及时将所了解的拆迁信息、工作进度、问题,进行统计和汇报,方便单位对拆迁工作的进展的解。

编辑更新日报周报。首先我必须将当天工作的内容认真记录在工作日志中,3填写工作日志。明确每日工作内容和任务进程。并将每日拆除面积及拆除建筑物当事人记录在案。通过这些记录,便于领导及时准确地查阅到相关信息。

汇总表格。将各项调查结果和四队下发的通知书按各街、路分别汇总,4统计数据。制作了吕梁市城区临街建筑物调查表》和《四队拆除通知书汇总表》等一系列表格打印装订成册。为了完成这项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最终我制作的各类表格成了全队的模板,并且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赏,辛苦的工作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内心深感欣慰。

因为执法队在三项整治”活动中的特殊工作性质,5答复市长热线工作。开通市市委书记市长热线电话以来。接到电话单接连不断。和队友实地调查处理后,按实际情况认真并及时的逐一回复。确保每一位打电话的市民都可以得到最合理的答复。

记录拆迁改造实况。从我接手这项工作以来,6照相摄像。每当需要摄像取证的时候,都及时赶到现场,以最能反映问题的角度来记录现场的真实情况。一旦发生纠纷,这些照相摄像资料可以做为有利证据。

三、取得的成绩

已具备了不少的工作经验,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经过半年来“三项整治”工作的锻炼,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取得了一些成绩,半年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因为我性格相对内向,人际交往方面还不是很擅长,这个不足主要体现在与拆迁对象的沟通和同事的交流中;第二,由于我接手照相摄像工作不是太久,许多摄影专业知识与实际取证摄像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三,相关法律法规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现在法规科工作的理论要求。第四,电脑设施的缺少以及照摄像设备的不完善,使得许多资料无法存储和整理,给我工作带来一些不便。

第7篇

一、会计基础工作方面

为了确保财务核算在单位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准确的指导作用,我们在遵守财务制度的前提下,认真履行财务工作要求,正确地发挥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总结各方面工作的特点,制定财务工作计划,扎实地做好财务基础工作,年初以来,我们把会计基础学习及集团下达的各项计划、制度相结合,真实有效地把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等几项重要基础工作放到了重要工作日程上来,并按照每月份工作计划,组织本部门人员按月对会计凭证进行了装订归档,按时完成了凭证的装订工作。

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达标的要求,认真登记各类账簿及台帐,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及时对帐,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二、会计管理方面

1、资产管理:酒店年8月试开业,资产众多,价值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资产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有条不紊地坚持集团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集团财务部下发的资产管理办法及内部资产调拨程序。认真设置整体资产账簿,对帐外资产设置备查登记,要求各部门建立资产管理卡片建全在用资产台帐,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坚持每月盘点制度,对盘亏资产查明原因从责任人当月工资中扣回。在人员办理辞职手续时,认真对其所经营的资产进行审核,做到万无一失。

2、债权债务管理:对酒店债权债务认真清理,每月及时收回各项应收款项,对员工赔偿物品及电话费超支等个人挂帐均在当月工资中扣回,做到清理及时,为公司减少损失。

3、监督职能:加大监控力度,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财务监控从第一环节做起,即从前台收银到日夜审、出纳,每个环节紧密衔接,相互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2)对日常采购价格进行监督,制定了每月原材料采购及定价制度(菜价、肉价、干调、冰鲜),酒水及物料购入均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议定价格。对供应商的进货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加强采购的审批报帐环节及程序管理,从而及时控制和掌握了购进物品的质量与价格,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及动态。(3)加强客房部成本控制:一、要求客房部加强对回收物品及客房酒水的管理,对未用的一次性用品及时回收,建立二次回收台帐;二、对客房酒水销售要求编制酒水销售日报,及时了解酒水进销存情况,从而控制成本并最终降低成本。

4、货币资金管理:财务部严格遵守集团财务规定,由会计人员监督,定期对出纳库存现金进行抽盘,并由日审定期对前台收银员库存现金进行抽盘,现金收支能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做到现金管理无差错。

三、对内、对外协调方面

1、对内:协助领导班子控制成本费用开支,一、编制费用预算,为各部门确定费用使用上限,督促各部门从一点一滴节省费用开支;二、合理制定经营部门收入、成本、毛利率各项经营指标,及时准确地向各级领导提供所需要的经营数据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协助各部门建帐立卡,提供经营部门所需数据资料及后勤部门的费用资料。对本部门所属的收银及电脑维护员认真教育,督促其尽力配合经营部门的工作。

2、对外:及时了解税收及各项法规新动向,主动咨询税收疑难问题。与税务人员多了解,多沟通,为酒店为个人提供合理避税的依据。

四、其他工作:

1、在酒店筹备阶段,为使开业后部门工作顺利进行,财务部编写了本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及有关部门业务配合工作流程。规范会计内部各岗位工作程序及步骤,起草各种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落实。对本部门所属收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及实际业务培训,同时督促电脑维护员积极对前台接待及收银进行酒店管理软件的使用培训,为试营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团队建设:熟悉和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和业务水平。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每月评选优秀员工,组织员工参加各项活动。

3、及时填制酒店的纳税申报表,按时申报纳税,遇到问题及时与集团财务部进行沟通并解决。

4、按时参加集团召开的财务例会,根据集团财务部召开的财务工作会议的工作布署,及时安排对往来的清理及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

5、积极配合集团财务部及审计部联合检查工作,做好各项解释工作。

第8篇

根据对历史数据的依赖程度不同,预算编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量预算:二是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假设历史将会重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适当的增长,编制预算;零基预算则立足于未来,按照逐级深入的方法,以因素分析的理念,编制预算。

以增量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时,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对企业的预算编制存在如下影响:

1.1历史核算的稳定程度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一般来说,以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应该具备五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但如果企业的历史数据的核算方法、核算口径。甚至会计主体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则作为核算结果的历史数据在各年之间没有可比性,从而难以总结历史规律,也就无法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

1.2历史核算的口径决定了企业预算编制的明细程度。

1.3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决定了企业预算编制的公允程度。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主要是指会计确认和计量遵守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情况。

可见,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对于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的预算管理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使以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对历史数据的依赖也是难以避免的。正常经营的企业按照零基的方法编制的预算。也需要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使编制的预算更加合理。

2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

中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一直处于改革变动之中。很多企业没有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政策不细化、不明确、不规范,会计科目不统一,对许多会计事项的处理还大量依赖各级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而会计人员往往会作出有利于完成预算指标的会计判断甚至操纵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情况下,预算考核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异化比较普遍。因此,要真正发挥预算考核的激励作用,就必须规范会计核算基础。

2.1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会计人员、档案、核算的管理制度,内容庞杂。一般来说,会计管理制度包括:①会计岗位划分及岗位责任制管理办法,具体包括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岗位划分,各岗位的责任范围等;②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包括会计部门管理人员和核算人员的任职资格、招聘、岗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等内容;③会计工作交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知识的交接和会计资料的交接。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就业人员的低流动性,企业并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交接管理办法。其结果是,当最近几年会计人员的流动性显著提高时,会计人员交接手续不完善的问题非常突出,很多企业的历史会计信息不完整、会计政策不连贯、会计科目不统一,给预算的编制和考核带来了很多问题;④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材料的形成与归档。会计档案的分类、排列与编目。会计档案的保管与统计,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等内容;⑤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包括软件的选择、系统初始化、密码管理、系统维护等内容;⑥会计检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检查的内容、会计检查的周期、会计检查的组织实施、会计检查结果的使用、会计检查结果的反馈等内容。

2.2规范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会计科目而轻视会计政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会计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会计政策不规范,就会使一个集团公司内部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其作为预算考核的依据缺乏合理性基础。笔者在长期从事预算管理咨询和会计核算咨询的实践中注意到,许多集团公司甚至不了解相关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目前,由于预算管理主要集中在损益预算领域,所以,基于预算管理的需要,规范会计政策首先需要规范与损益确认相关的会计政策。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确认政策;二是成本、费用的确认政策及成本费用的划分;三是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无形资产摊销政策;四是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五是存货与短期投资发出计价的有关会计政策。

对于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来说,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包括两种情况:

2.2.1所有纳入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范围相同。这类企业一般具有高度的行业专门化特征,全集团内部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行业,如中国的电信行业、发电行业、供电行业等等。集团公司能够从全集团公司出发,全面制定标准、详细的会计制度。

2.2.2纳入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范围不相同。这类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在这类企业内部,包括很多种业务种类。如制造、施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如中国的一些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实业公司等,集团公司不能制定标准的会计制度,这就要求集团公司强化管理手段,提高对子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制定差别化的会计政策。但要强调的一点是,从预算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出发,控股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一般应该由集团公司制定,至少应该由集团公司核准。

2.3统一的会计科目在大型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各责任中心会计科目的相互统一性和预算科目与核算科目的统一性,是减少预算工作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强化预算考核的前提。有的企业的预算由各部门编制,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数据难以汇总,难以实施考核。如在预算管理中,规定非设备修理费不得高于修理费的15%,但是,在会计核算中,并没有按照非设备修理费和设备修理费进行明细核算,考核只能依靠修理部门的统计数据,结果出现了由被考核部门提供考核用信息的逻辑悖论,难以发挥考核的作用。

所以,要使预算管理规范化,必须实现会计科目统一化。

第9篇

一、现实现状

目前外埠业务人员多以“单兵作战”为主。前期主力招商,后期维护、服务经销商。

企业则以“销售业绩”、“出勤情况”两项指标作为考核内容。“业绩”前期考核招商情况,后期考核销售达成;“出勤”多以“当地固定电话”按时报岗作为考核方式。

二、问题凸显

由于外埠业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一些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确忽略了管理的最初目的,而只是注重了形式。笔者接触过这样一家企业,在招商黄金季节前,按照惯例招聘了一批业务人员,在一系列“企业文化”、“军训”后,发了张价格表,把业务人员全都撒到了市场上,一个月时间“不管不问”,月末开销售部月会时,结果自然可知。因为直到这时一部分人员连销售政策都没有吃透,合同范本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业务,又有哪个经销商愿与其合作?更为过分的是当中个别“业务油条”仅去了市场几天时间,领取驻外补助的报岗记录上竟是全勤。问其原因,其讲“反正公司考勤人员又听不出我声音,找个当地朋友替我报岗就是了”。

更加可悲的是同样的问题在第二个月竟然继续上演,直至错过黄金招商期,公司才“痛下狠手”,裁减无业绩业务人员,进行失败总结。

三、应对方法

出色的外埠业务人员,在外“开疆拓土”、“独当一面”,不断的延展着公司的销售半径,成为公司销售增长的重要来源。那么,公司派出业务人员前应做好那些工作呢?

首先,要选用自律性强,独立作战能力强的业务人员。业务人员在外,代表着企业,反映着企业的面貌。合适的人员“事半功倍”,不合适的人员“事倍功半”。其次,出战前应作足功课。从目标市场的选择,销售政策的制定,到人员的培训,岗位的分配,企业都应仔细调研,认真制定。人员到达市场前应对公司政策“烂熟于心”,清楚的知道公司的优势与“短板”,这样才能“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在市场上游刃有余。

在对业务人员的管理上,公司除了做好现有考核外,更应注重对其工作内容的跟进,毕竟我们要的是有好的结果。前面那家企业,管理如果不是流于形式,能够增加对业务人员的电话抽查,考查其在岗情况和对公司政策的熟悉程度,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些“业务油条”的温床。如果能够建立工作日报制(哪怕是周报制),业务人员每天将当日工作情况、计划执行背离分析与下一日工作计划发回公司,公司及早分析当中暴露出的问题,找出症结,加以解决,月终的尴尬又怎能发生。相信所有企业派出人员的初衷都不是让其到点报个岗,而是要带来企业销售额、利润的增长,知名度的提升。公司在考核上也就更应重视销售意图是如何得到的实现,销售方针是如何得到的贯彻。

公司在建立起工作报告制后,应认真研读、分析业务人员工作报告。找出其中一些共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下发工作指引,避免此类问题的重复发生;对工作计划不合理的员工要及早提出改进意见,使其合理有序的开展工作;对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及时进行推广,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公司应加强对业务人员工作情况的跟进,丰富跟踪形式。

对经销商适时的电话拜访,不仅可使客户感到公司的正规,也在当中复核了业务人员工作汇报的真实情况、公司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畅通性。此方法在市场维护期时尤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