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09:50:19
导语:在教师教科研工作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下期)
本期以来,我组认真贯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工作原则,团结本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出色地完成了以下工作:
1.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做好了组内教学常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本期各项教学、教研任务,保证了本组学科教学在上一学期基础再上新台阶。
2.积极开展了学习、实践、探索活动,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3.加强了教学研讨研究,配合学校教导处搞好了毕业班语文学科教学。
4.协助教导处完成好组内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督导、检查。
5.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了本期语文学科的教学竞赛活动。
6.采取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组内教师教学新理念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用超前的教学理论导航,以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帮助组内教师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7.组织组内各学科的单元测试、半期考试、毕业班摸底考试的制卷、阅卷及试卷分析,及时总结,查漏补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8.积极开展了新教师的跟踪听课及各教师间的自由听课等听评课活动,带动组内教师搞好了日常教学、教研交流。
9.走出校门,到各兄弟学校进行民实施新课程和毕业班学科教学的研讨、交流,积极推进民我校新课程实施进度,全面提高民毕业班学科教学质量。
10.继续完善了学生图书阅览室,扩大了学生课外视野,全面培养并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1.培训目的:强化科技教师的科学素养,开拓教师的发展视野,转变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教师辅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更加蓬勃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培训方式和内容:专家讲座、模拟学习、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培训方法交叉使用,培训重在创设情境,促使教师在与他人充分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界定、分析与解决。按以下七个学科:数学、物理与工程、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球与空间、环境科学来设立班,一个学科一个班,共计七个班,每班参训学员30人左右。
3.项目支持:《中国科协“科教合作”共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协、华东师范大学和全国60所项目实验学校共同实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精英转向大众的当代中国普通高中教育研究》的子项目。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承办的此次培训活动是该项目开展的“项目孵化”的相关工作。
4.参与此次培训的相关人员:
二、本人学习体会
首先,我最大的收获是跟黄教授系统地学习了如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包括:设计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答辩等,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案例讨论和实战练习。通过学习,我发现了以前工作中的一些不规范之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
其次,通过黄教授的讲授我知道了很多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尤其是植物生理学和细胞工程方面的,这些资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和科研都是很有用的。生物学科发展很快,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知识结构才不会陈旧。
此外,生物班只有我一个学员是来自安徽的,我认识了多位四川的同仁以及三位宁夏的同仁,从他们那,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以省远程研修为引领,带动教师全员培训。继续组织了全市教师寒假集体学习,狠抓教师的理论学习、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全员研修,基本实现一师一优课。强化校本教研,指导全市的校本培训工作,登记审核所有教师校本学分。二是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促进全市教师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培训中心的服务与支撑作用,加强自身基地建设,举办了心理调试、班主任、消防安全等多期骨干培训。三是以专业培训为核心,提升校长的专业成长。举办了全市校长专业成长培训班。发挥外出挂职学习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提升校长先进办学教学理念。
(二)深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
以巩固普通话基本普及县域验收成果为目标,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学校建设为载体,以全国推普周为契机,积极开展教师文明礼仪大赛、师生普通话演讲、书法比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把“推普”宣传与城市和乡镇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
(三)大力实施民办教育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建设、投资、师资等方面大力支持,在管理、教学、教研上大力帮扶指导,二是构建多元办学体系。以建设非营利性民办教育为主,依托现有公办名校创办民办学校;以社会资本建设营利性民办教育为辅,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办学。三是监管多管齐下。引导社会力量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年检评估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学校安全负面清单,实行负面清单“一票否决”制度。
(四)严厉整治有偿补课
深入推进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工作。疏堵结合,进一步实行网格化管理,健全有偿补课分级管理制度,建立有偿补课督查机制。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教师有偿补课问题,联合市场监管、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3次专项治理行动,对整班集体有偿补课、强制学生补课、课上不讲课后补习班讲等恶劣行为进行严厉查办。
一、加强引导,精心选择小课题研究
根据市教科所工作安排,结合我处实际,在学期初从小课题选项伊始,我们便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工作。首先,我们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市教科所关于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针对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小课题的选择、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辅导,使老师们懂得 “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讨论交流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疑点;然后提出问题,提高加工思维,并把一个个小问题,转化成一个个小课题,最后指导教师分析背景,查找资料,形成所能研究的课题。就这样全处各校共形成了50多个小课题,通过讨论筛选,共有13个小课题上报市教科所获得了全市立项,并有一个小课题成为全市重点小课题,所余40个小课题作为镇级小课题进行研究管理。
二、建章立制 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向纵深推进,校办首先成立了市中办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处小课题研究的领导。建立了市中教研室教科研博客,并链接了13个小课题组的博客,以随时查阅记录、跟踪研讨活动等方式检查工作,便于了解各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活动进行阶段评价。建立健全了小课题研究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全处小课题研究有章可依。目前,我处的小课题研究进展顺利。一是老师们对本人承担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二是老师们面对面或通过博客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掌握了课题的研究更多灵活实用的方法。
在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立足 “小”字,帮助教师们关注自己具体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追求真实的研究;立足“课题”,引导教师从计划到反思,以科学的方式探索问题的解决或现象的改变,追求经验的提升。我们把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作为教师获得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平台以及特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充分调动课题研究人员和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校办及各学校都制定并完善了小课题研究及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加大了对课题研究成果、教科研文章的发表、获奖论文的奖励力度,以激励广大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和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三、正视问题与不足,切实增强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我们通过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措施,积极地开展小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教科研活动,使我处各校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教科研工作的不足:
1、科研成果质量有待提高,有部分教师存在上网下载的现象。
2、教育科研工作,应更好的与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应更好的体现教育科研为教师、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
3、课题研究的思路还有待清晰明确,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问题的存在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新的学期我们将纠正不足,克服困难,力争在小课题研究及一系列的教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以推动全处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通过开展小课题研究和和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提高了全处教师教科研工作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我们坚信,有市教科所的正确领导,有各课题组成员及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支持,我处的教育科研工作,就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新的进步,新的发展。
一、加强理论培训,强化科研意识
1、圆满完成培训工作。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给学校工作带来极其的不便,但我们依然按照2002年制订的《教科研培训总结》,一手防非典,一手抓培训。针对不宜大面积集中的实际,我们积极挖掘各校的内部潜力,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全镇所有在职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率达到100%,其中71位教师撰写了课题实施方案,交案率达到100%,71位教师参加了市进修学校的教科研专题测试,通过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拓展教师学习空间。2003年,是我校教育科研学术氛围较浓的一年。一是“请进来”。6月,邀请市教科所副所长徐炳炎到校作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科研工作》的专题讲座;8月,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徐金珠到校作了《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的主题报告;同月,邀请衢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杨治平老师到校作了《新课程标准的思考》的学术讲座。与名家、名师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的接触,使广大教师受益非浅。二是“走出去”。上半年,教科室主任参加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科室主任培训,并赴台州进行考察学习;暑期,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了新课程通识培训;下半年,组织教研组长参加教研组组长培训。各类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二级培训,从而达到全体提高,全面优化的目的。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科研工作
1、健全管理机构。2003年,我校申报的课题达到了5项,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的实效性,校教科室开始推行课题组长负责制,由课题组组长主持本课题的研究,教科室给予协调指导和帮助,形成了教科室——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三级科研管理网络。
2、制定科研规划。根据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编制的《“十五”后三年教育科研课题指南》,结合本校的实际,教科室组织力量制订了《石门镇小学2003——2005年教育科研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教科室制订了2003年的教科研工作总结,给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3、完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我校依据衢州市、江山市两级教科所的有关课题管理规定,制订了《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学习制度》、《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研究制度》、《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
1、开展课题研究。1月,衢州市和江山市2002年度的课题研究成果评比结果揭晓,镇中心小学的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小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获三等奖,江山市一般规划课题《轻松愉快,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二等奖。2月,教科室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对2003年度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研究》进行了阶段总结,并形成了阶段成果报告,印发给每位教师。10月,教科室又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全面总结,理清了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报告。11月,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告上交衢州市教科所鉴定。
2、积极申报课题。由于上半年经过了教育科研的全员培训,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2004年的课题申报工作也异常火热。教科室共收到课题研究方案6份,经筛选后,选择其中了5份上送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申报立项。5项课题全部通过审定并立项,其中由教科室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策略的研究》被列为衢州市2004年度重点规划课题。立项课题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创下了我校历史之最。
3、组织论文评选。5月,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市学科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论文36篇,经过评选,选出了其中的22篇上送到市教科所评选。6月,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共有17篇论文获奖,其中徐强老师的论文《对中小学生性教育的几点思考》获一等奖,叶立忠和姜利红老师合写的《以开放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德育自化》获二等奖,获奖数量和获奖等次在农村小学中名列前茅。
4、深化科研内涵。科研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要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教科室和教导处紧密合作,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着力在课堂教学落实研究成果,检测研究成果,为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 第一种角色:管理者
教科室,作为学校中层设置的一个基本职能部门,承担着管理全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教科室主任就是管理的核心人物,或者说是主要的管理者。因此,教科室主任需要熟知管理内容、方法与要求,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1. 教科室的设施设备建设
如果一所学校有教科室的设置,自然会有一些设施设备的配备。教科室主任需要在一些基本配备的基础上,从工作有效性的角度,逐步完善教科室的设施设备,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如,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办公空间,而不是与其他部门“同室”办公,办公室需要挂牌——教科室;又如,要有足够多的橱柜,用来摆放教科研的资料与档案;再如,要有足够多的专兼职工作助手,以分担教科室主任的一些事务工作,等等。这些要求,有时学校并不会一步到位,需要教科室主任不断要求,最终达到规范管理的办公要求。
2.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管理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论证、结题、鉴定、成果评审与过程记录等项目。如何做好其中的每一项管理内容,是需要教科室主任进一步学习与掌握的。比如,组织课题的开题论证会,需要掌握三个要素:第一,论证会之前的材料准备,包括课题负责人需要准备的开题报告、操作方案以及课题方案、专家签到表,还要落实参加人员与专家的邀请;第二,了解会议议程与主持会议,一般论证会包括介绍专家、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课题组成员补充、专家质询与提出建议、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致谢等环节;第三,论证会结束后,需要督促课题负责人结合专家建议,调整研究方案,完善操作方案等。
3. 教科研管理资料的积累
教科研管理资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科研管理的制度类资料,包括教科研的工作职责、奖励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学术指导小组工作制度等。另一方面是教科研管理之后产生的资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课题研究为核心的课题管理资料,包括课题方案、立项通知、研究记载手册、结题报告、鉴定书、获奖证书、以及其他材料。
二、 第二种角色:指导者
教师做课题、写论文需要指导,首先会想到学校教科室主任。教科室主任要充分发挥指导功能,要从教科研整体工作的角度出发,做好四件事:
1. 成立指导小组
教科室主任要善于利用学校教科研骨干,成立教科研指导小组,有的学校也称为“学术委员会”。而后,充分利用这一指导小组,对教师的课题研究与成果撰写等给予指导。
2. 掌握区域教科研管理的节奏
对教师的指导不是盲目的,除了老师个别请求指导之外,教科室主任应该合理安排好指导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为此,教科室主任需要根据工作内容,掌握教科研的工作节奏。这种工作节奏应该建立在区域范围教科研工作的节奏之内,比如,学校所在的区、县(市)教科室的工作节奏。这样,学校内部的教科研工作管理与外部的教科研工作管理就可以结合成一个整体。课题全过程管理的节奏是教科室主任重点掌握的工作节奏之一。具体地说,就是教科室主任应该准确掌握区域课题立项、结题、研究成果评审等工作时间,并以此来确定学校的工作节奏。
3. 制订指导计划
如果区域课题立项的时间为3月1日,可以采用“倒推法”来制订学校的指导计划。首先确定指导步骤,一般来说学校推荐区级课题分三个步骤:课题申报、学校推荐、课题修改。其次,确定指导需要的时间,如果每个步骤的指导需要1个月时间,那么,学校启动课题申报的时间就应该是上一年的12月1日。最后确定每一阶段的指导方式,如课题申报阶段,可以采用会议指导的形式;课题修改阶段可以采用个别反复指导的形式。不同的教师,可以制订不同的指导计划。
4. 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对教师的指导,还需要考虑针对性,注重点面结合,突出指导的重点。在接受教师个别指导需求的同时,需要关注对全体教师的普及指导;在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指导的同时,还需要确立重点指导的对象。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全体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也确保了学校在每一个时期均有示范研究、精品成果引领全体教师的研究方向。
三、 第三种角色:参谋者
教科室主任既要当好校长的参谋,也要成为教师教育科研的参谋。这种“参谋者”的角色,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为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教科室主任要做到有效参谋,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 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教科室主任介于校长与教师之间,校长的理念需要通过教科室主任的理解传达给教师,教师中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样需要教科室主任的总结归纳让校长知晓。这种“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参谋,能够使教师的实践与校长的理念保持一致,而这种理念与实践的一致性,是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首要条件。
2.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践行办学理念
作为参谋者,教科室主任需要主动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尤其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并努力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这些理念。这就是常说的“校长负责,由教科室主任实施”的学校层面的课题。教科室主任是辛苦的幕后操作者,又是成就的编外无名者。教科室主任需要有这样的胸怀与全局观念。不能因为是主要的实施者,就试图在其中占有相应的名分,始终要清楚“这是学校的课题”,它不属于某一个人,校长就是学校的代表。教科室主任应该知道:你的努力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同时成就了你的成长。因此,课题的研究过程,就是教科室主任的追求目的。
3. 管理好上级
作为独立的个体,教科室主任在担任“参谋”角色时,还需要管理好上级。这里所说的“上级”包括校长、教科研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专家。上文已提到,仅凭教科室主任一人之力,是难以完成“指导”和完成“参谋”的。因此,教科室主任要管理好校长,赢得校长对教科研的支持与投入,赢得校长对其他部门的协调。教科室主任要管理好教科研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与专家,赢得他们对学校教师的指导,使他们能够走进校园,与教师讨论,为教师“出谋”、“点睛”。为此,教科室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多联系”,保持联系顺畅。
四、 第四种角色:传播者
教科室主任还是优秀教科研成果与经验的传播者,不仅要将前人研究成果与积累的经验引进学校来,供教师学习与借鉴,还要将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与总结的经验传播开去,让他人知晓。作为传播者,教科室主任需要着力三件事:
1. 汇编教师论文集
每一年,教科室主任都要有意识地收集教师撰写的论文,如发表的论文、获奖的论文,或者是一些经验总结,将这些论文按内容进行分类,并汇集成册。这一方面可以作为永久的档案,另一方面也可以供学习交流之用,还可以用作原始的研究资料。
2. 推荐论文给期刊社
教科室主任还需要将教师的经验总结,及时推荐给各类教育期刊,争取发表。教师短小精悍的小论文,作为研究成果可能深度与广度还不够,因此,发表是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一般的教师很少有这样的意识,这主要来自于教师对自己总结的经验不够自信。教科室主任需要主动为教师创造机会,推荐这些教师的优秀经验,使之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教科室主任还需要与教育期刊社建立联系。
3. 推荐优秀成果给教师
教科室主任需要在校内建立信息的载体,如“科研信息报”“视点”,或者是学校的校刊等。用来介绍优秀的教科研成果与最新的教育动态,供教师参考与学习。教科室主任还需要注意传播本校教师的优秀经验给本校教师,内部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彼此之间的认同与激励,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使教科研成为教师自觉的工作行为。
五、 第五种角色:研究者
许多教科室主任都容易做到前四种角色,而研究者,却是许多教科室主任不敢奢望的。一般来说,要求别人做什么较为容易做到,而要做到“要求别人做什么,自己先做什么”就比较困难。有些教科室主任在要求别人做课题的同时,自己却从不做课题,始终以管理者自居。长此以往,教科室主任成就了别人,却忽视了自己,慢慢地就会落后于教师的理念与研究能力,自然也会影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与管理。为此,教科室主任应当始终成为教育科研的先行者,首先成为一个研究者。
1. 培养学术敏感
教科室主任与其他教师相比,会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课题研究、对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教科室主任要善于学习,每一次课题讨论的时候,都是教科室主任学习的机会。教科室主任应该关注专家的点评,关注专家对某教育现象的分析与看法,尝试着分析教育现象,比较自己的看法、分析与专家的差距,学着专家分析问题的方法点评课题。教科室主任要善于观察,走进课堂,观察学生,观察教师,收集教育事件。教科室主任还需要善于反思,对每一种异常的教育现象均要问个“为什么”,让反思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教科室主任只有不断学习、观察与反思,才能培养起良好的学术敏感。
2. 规划研究专长
教科室主任要成为研究者,必须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确立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者是研究方向,就像是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了启动的原始动力。学习、观察与反思就有了方向,就可以在众多的信息面前进行选择,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一致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进,信息就会不断地增加,研究也就有了基础。其次,要将这一研究领域分成若干个“子领域”,为自己设定一个五年计划。每一年做一项小研究或者是小课题,小课题之间要做“加法”。如此一来,五年计划之后,就会小有成就,专业领域也会变得更为清晰。第三,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建立省市级的规划课题,引领自己的专业发展,给教师以示范。
3. 夯实学术基础
教科室主任的学术基础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术基础是在教科室主任这一岗位上逐渐建立起来的,伴随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与结果认可等事件形成的。首先,教科研主任要在教学领域建立自己的研究课题,与自己的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用自己的实践使教师知道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同样的,也能够使自己在学科教学领域建立学术权威,使人信服。其次,要抓住每一次交流机会。目前,有许多的教学研讨活动都会安排互动的环节,教科室主任应该主动“应战”,抓住时机,发表自己的看法。除此之外,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与交流,都是系统总结与表达想法的机会,教科室主任在总结工作完成情况外,还需要反思工作上的得失、归因分析与改进策略,并要抓住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公诸于众”,最好还能得到他人的批评与指导。第三,教科室主任还需要根据自己确立的研究方向,不断反思与总结,并将这些思考写成文字,变成论文或成果,争取被他人认可,发表或者获奖即是呈现方式之一。
本学年教科室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工作,以开展“新教育实验和研究性学习”为抓手,以打造“特色教科研”为目标,突出科研先导,提炼科研成果,提升科研品质,引领教师成长。让教科研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让教科研成为每一位教师“快乐成长”的幸福追求。现简要总结如下:
1.继续大力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我校自2011年起,就扎实开展新教育实验。目前我校新教育实验已进入第9个年头,并在2012、2017年两次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涌现出了9个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平均每年1个。他们是: ;另外还有市、区先进个人若干。这些先进典型通过新教育实验这个平台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校教育教学骨干。下一步教科室要在青年教师中继续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也希望在座的青年党员同志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为我校的发展再立新功!
本年度做的一些代表性的工作:2018年11月5号教科室在北校区召开第八届新教育实验教师培训暨工作部署会,有36个新教育积极分子参加了会议,有8对老师结成新教育实验对子。这是在 校长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提出了《聚焦核心素养推行十大行动》后,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上 首先总结了我校历年来在新教育实验中获得的成果,并特别强调,新教育应注重青蓝工程建设,带动影响身边更多人加入到新教育的大家庭,期盼年轻老师们快速茁壮成长,真正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今年5月分别参加莱芜区新教育榜样教师和完美教室评选,成绩优异,成功进入复评,有望进入高一级的评选。
(一)打造书香校园
(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发卓越课程
(四)打造智趣课堂
(五)缔造活力教室
(六)推进家校联盟
(七)推进自主管理
(八)关注生命成长
(九)打造学科擂台
(十)创设智趣周五
2.继续抓好各级课题实验。
目前我校在研课题共有11项,大都是新立项的。(去年大部分课题已结题)其中省级1项,市级2项,区级8项。
1)积极参加区教科室“十三五”第二期课题立项工作,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从宣传发动、培训指导、反复修改到验收评审, 等老师主持的8个课题脱颖而出,成功立项。其中 的课题成功入选济南市级课题,
2)十三五课题立项后,教研室又进行了“减负提质”专项课题立项。因为莱芜区把2019年确定为“减负提质落实年”。济南市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减负提质,因此我区专门对此进行研究。我校推选的 老师的课题《 》顺利通过评审,被列为区重点课题。
3)去年10月 主持的市级课题《 》成功结题。
3.组织参加莱城区第十二届青年教师“学习成长”读书汇报会暨第二届推动读书先进人物评选。
每年一届的读书汇报会,虽然级别不高,但各学校非常重视,它是反映一个学校教师读书的窗口,也是展示一个学校青年教师风采的舞台。教科室组织参加的十二届读书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9次,二等奖3次,经过层层选拔,本届我校选送的 不负众望,经过读书演讲、经典诵读、资料展示等环节,勇夺一等奖,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观摩; 被评为莱城区读书先进人物,教科室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
4.认真及时做好继续教育、网上研修及各学习平台的学习等工作。
这几项工作涉及老师多,要耐心细致,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落实,力争不使一人有遗漏,老师们不清楚的问题及时解答。像继续教育证书的填写、表格的设计、盖章等都有条不紊的落实好;并对2015—2019外出培训获学时证书进行收证统计建档。
5.认真做好学校及老师、学生的荣誉及各种证书的统计工作。
每年暑假期间,区教研室要对各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行打分,这个得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得分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教科室每学年期末要对师生们的论文、各项比赛及各种荣誉进行收集整理,报教研室打分,然后再给老师们量化积分,这项工作需要认真细致,对学校和师生们负责。
6.认真迎接了上级部门的的各项检查,特别是分工的教科研部分和相关功能教室。如课题研究、新教育实验、教师培训、继续教育等受到领导的肯定和称赞。
回顾一年来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缺点,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众所周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是教科研工作的生命线,搞好教学研究是普通教师走向智慧教师的必由之路,同时教科研是提升教育软实力的关键,也是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由之路。下学期我们要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力争在新的学年里有新的突破。
从肤浅到深刻,从幼稚到成熟,从手忙脚乱到基本胜任,20XX年——我在工作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了进步和发展。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担负着教书的职责,更承担着育人的重担。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主力军。下面我对自己几个方面的工作作点小结:
一、教育教学工作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工作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能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在教学中,努力把新课标、教参与课本有机结合,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全国优秀教师杨传泳老师来我校作报告时这样说道:“教师只有亲近学生,融入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找到教育的契机,从而点亮学生的心灯。”我在工作中十分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做,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实践,共同提高。本年度,我班开展了班际包馄饨大赛、我“行”我“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上,我在名师谈海珍、陈建根以及校骨干教师沈月静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删繁就简、幽默朴实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喜爱。所带的班级,也成为了全校有名的“公开课”班。凡是学校有开课活动,或者外校老师来上课,我们班都是“点击率”最高的班级。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一年来,我在学校开设公开课6次,送教到民工学校1次,力争先在课堂上让自己成长起来。
二、教育科研工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个清凌凌的方塘,怎样让这方塘之水清澈可人?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为了鼓励教师写教育随笔,在网上开办了“教育成功保险公司”,即教师如果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1000字,坚持十年写成3650篇,字数达365万字,如果不成为教育家的话,教师十年前如投保一万,他愿赔付100万。我没有去朱老师那里投保,但工作五年来,我对教科研却是情有独钟。
10年,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推开了“师生共读整本书”的课题研究工作,要求各校选派2名教师参加实验研究,我荣幸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其实,在这个活动推开之前,由于我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我班早已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参加实验,在多次的培训学习后,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有了更多的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我班本学期人均读书量20册,开展读书交流研讨会2次,学生习作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28篇次。我主持的吴江市2011年度课题《开展新教育实验 改善小学生读写生活》,获得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撰写的13篇论文、随笔得到发表。此外,我还评到了“吴江市教科能手”,这是我在教育科研路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团支部工作及其他
作为语文组的团支部书记和学校的团总支副书记,我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团员教师的生活。3月份,100多名团员教师去无锡参加了班主任培训,欣赏了鼋头渚的秀丽风光;4月份,我们在团员教师中开展了以“爱心、责任、成长”为主题的教育叙事征文比赛;5月份开展“激扬青春”的演讲比赛……
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我不奢望自己能“集大成之”,但五年来,我对教科研却是情有独钟。
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为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
“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
仅2003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苏州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苏州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
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研究的对象,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
2、不断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注意或研究众多教育现象时,头绪会纷繁复杂,灵感会不断闪现,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闪光点或独特之处,所以,我每每抓住这个时刻,记录下稍纵即逝的瞬间,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素材宝库,使自己的教研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3、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的特长和爱好是教育管理和小学数学教学。为此,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比如根据自己曾经多年集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针对某个课题,我进行有目的地材料收集,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如就问题的种类、方法、模式、背景及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比较、分析,以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我先后参与编写了《小学数学活动课读本》《小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开放题精选》等。
4、尝试对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表达。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形式来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5、努力实践和推广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发挥出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最大效能。我总是千方百计通过相关会议、沙龙、论坛等途径进行推广与交流自己的教科研成果,充分体验教科研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