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6:41
导语:在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节课的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教学目标,都要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的拓展设计:“说出古今中外能证明本文论点的典型事例。”课内课外紧紧围绕本文中心联系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加深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拓展延伸:“读了这首诗,你能够想起哪些具有同样情怀的人以及他们的某些名句?”这一设计则紧扣情感目标,对学生理解诗人的博大情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马说》教学时,有教师这样设计迁移题:“现代社会你认为自己如何成为一匹千里马?”本文的主旨不是在阐述如何成为千里马,重点在借千里马的遭遇鞭挞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及对人才悲惨遭遇的同情。本节课的三个目标是: 1、熟读课文,弄通文义,并能流畅背诵。2、理解本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作方法。这一设计游离于文本,更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
二是要紧密结合文本内容与情感。
迁移训练时,设计要与文本紧密结合,要能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起到促进作用。如《天净沙.秋思》设计:白朴《天净沙》和马致远《天净沙》比较阅读思考问题:1、白朴的小令也写了很多景物,给人的感觉和马致远的小令一样吗?2、如果给两首小令都配一幅插图,两幅图色彩有什么不同?两幅图的主体一样吗?3、两首小令抒发的感情一样吗?两首曲牌都是《天净沙》,感情对比鲜明,问题设计也清晰,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能更好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
在迁移训练时,一定要摒弃漫无边际的课外迁移,舍本而求末。
如《水调歌头》迁移题:假如你面对四川汶川地震中的同学,你会怎样对他说?此题与文本结合不大,迁移过远。学生实际回答时极少能与本诗内容、感情相联系。
又如《小石潭记》拓展延伸时设计:柳宗元少时成名,20岁中进士,33岁被贬,之后便与忧伤相伴,最后悲愤而死,年仅47岁;他终未实现政治理想,但却另有收获;在不幸遭遇中他成名成家。从他这一生的经历中,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呢?(示例:人生是不完美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这一设计与文本相错甚远,不能起到加深文本理解的作用。
三是设计要有一定深度和探究意义。
一教师在《水调歌头》拓展延伸阶段,设计了三个小题:1.月亮还有很多美称,请你写出几个:2.古人写月亮的诗句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3.当今社会,经济浪潮涌动,在那月明寂静之夜,对远方打工的亲人你想说些什么?
这三个设计题均与本词的思想感情不相一致,不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第1个延伸题内容过于肤浅,可以放在预习阶段。第3个延伸题“经济浪潮涌动”语言易给学生思维带来波动。2008年河南实验区中招试题是这样设计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这一设计要求学生在理解原句的基础上答出自己的思考。第2个设计题要求单纯写月亮的诗句,本文一个主要的感情是表达思念之情,应该改为“古人借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一教师设计《三峡》延伸阶段也设计了三个小题: 1、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2、写出两句与长江有关的古诗词。3、古人常用“三”形容多或少,如本文中的“猿鸣三声”。请你也举出两个含“三”字,其含义也是表示多或少的成语、俗语、典故等。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主导作用决定“生态位”的调控权
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班级建立课堂“生态位”,让不同学习状态和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都找到自己角色的归属感。根据合理分配原则,通常一个班级分为4大组,每大组再分为2至3个小组。每小组3至4人,成员的语文成绩按优、良、中、暂差组合,便于互帮互学与“生态位”合作探究活动。全班在推荐与选举的基础上,产生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负责传达本学科老师下达的任务,发放语文教学资料,沟通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教学意见和信息。小组长由每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每人都享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行使小组内的组织管理职能。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生态位”的调控权。根据需要,或安排由“生态位”个体自学,或宣布“生态位”小组合作探究,或决定“生态位”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全班的讨论交流。教师教学调控的目标,一方面发挥其生态位的正面效应,让不同孩子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平等民主,人人演练,以求天天向上;也可根据差异,分层要求,因材施教,突显同舟共济的文化意识,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上升。另一方面,尽量遏制其分化效应,采用发展性评价机制,让学生的语文成绩自己与自己比,将自己的“今天”与自己的“昨天”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进步就得高分,大进步就是大加分,保持原位得小分,退步则无分。这样调控让优等生更优,中差生也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希望,语文“生态位”的递进变化,使成功不断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招手。
二、“生态位”课堂教学活动调控策略示例
1.习惯养成策略的调控。教者提前一天将“语文预习卡《往事依依》”交课代表,让课代表布置全班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课前课代表与小组长检查全班预习内容,并将预习情况汇总到老师讲台上。预习卡页眉是课题《往事依依》,作者于漪,体裁是回忆性散文。预习卡的主要栏目是学习目标、阅读积累、涵泳品味、质疑问难和心得收获。教者浏览“预习汇总”,还有预习不到位的个别情况,强调语文即生活,每日语文预习,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关注“质疑问难”栏目,根据学生疑难问题,适当调整课堂学习目标。小组自查阅读积累:①易读错写错的字,见课本附录三;②常用词语,着眼于理解与运用:徜徉、浩淼、逃窜、绚丽、眼花缭乱、雕镂、心旷神怡、油然而生、依稀、寂寞、凝注、鸦雀无声、镌刻、谆谆、铭刻。③歌咏风物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宋·朱熹《春日》“万紫千红总是春”,唐·韩《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唐·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宋·朱熹《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唐·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绚丽色彩诗句:唐·韩愈《晚春》“百般红紫斗芳菲”,宋·苏轼《冬景》“最是橙黄橘绿时”,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预习做卡片,积累整理,小组内个体互查,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语文学习极为重要,教者应经常督促检查并适时调控。
2.诵读涵泳策略的调控。诵读涵泳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表现为“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标准》还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者一方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点拨调控,引导“生态位”的学生口到心到,熟读精思,口诵心惟,描述想象,畅发感兴。①标题有何作用?明确:“依依”指萦绕心中,十分留恋。题目“往事依依”如纽带贯穿全文,旨在有感而发,引出下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②第1自然段,“模糊”和“历历在目”是一组反义词,用在这里是否自相矛盾??明确:以“模糊”和“搜肠刮肚而不可得”来反衬,突出“几件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③诵读第2自然段,涵泳看山水画“甚得其乐”、观水浒图“身历其境”,明白“百看不厌”是“入迷”,“徜徉于山水之间”为“入神”,表明作者热爱大自然;借助焦山风景解读梁山泊背景,是联想想象,移境怡情,重读体会是反衬儿时形象鲜明。④诵读第5自然段,品味: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有何异同,立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明确:相同是读的都是抒情诗,作者都是爱国诗人,都采用诵读,都读得沁人心脾,使大家深受感染;不同是内容一古一今,一个情溢于胸,头与肩膀左右摇摆;另一个情满双眸,深深的感动凝注其中。国文老师教古文,侧重说明培养了作者课外阅读的兴趣,年轻老师教白话文,侧重说明增添了作者对文学的兴趣。⑤涵泳第6自然段,畅发: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感兴:?谆谆教导,落脚点在“做人”。 作者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从中获益匪浅,终成全国著名语文特级老师。学生时代,学习离不开书。读书丰富精神生活,开阔眼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我们立志做有作为的少年,必须自觉、主动、认认真真地多读书,读好书。
3.元认知监控策略的调控。在生态课堂的教学(自查、诵读、小组合作探究等)中,个体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反馈、检查与反思,能否有效地指向语文智能结构和内化为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者从元认知策略方面加以动态调控。如“积累”自查提示语:①常用词语,“我”能结合语境理解和另外造句应用吗?②歌咏风物的“千家诗”,“我”能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吗?③五彩纷呈的诗句不是完整引用,而是排成四字五字句,“我”领会其中的用意吗?又如诵读策略:①“极普通的画”,为什么“竟百看不厌”?②作者成年后“重读《水浒传》”,为什么“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不如那时鲜明?”③“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是否应该改为“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生活的美丽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④第5自然段写一个国文老师诵读诗歌不行吗,干吗要重复写两个国文老师?再如小组合作探究监控策略:①“我”在生态小组里有几次有质量的讨论发言?②“我”今天的表现比昨天究竟有多少进步?③“我”准备在班上向老师质疑什么问题?④“我”在念了课文后有什么体验和独特感受?
生态化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努力建构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生态位”的课堂调控,就是优化教学生态环境,注重生活化、多样化、民主化和个性化。
参考文献
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和――做朋友
(2)请你以“结果”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选题目(1)的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横线上可填:书籍、小草、父亲、老师等,也可另选词句,题目通顺即可;选题目(2)的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
⑧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④文中若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试题解说]
200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作文题依然保持了近几年来一直使用的中考题型――二选一的作文形式,第一个题是半命题作文,和――做朋友(书籍、小草、父亲、老师等);第二个题是话题作文,以“结果”为话题。这两个题目从内容上讲都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无论考生选写哪一个,都是有话可说的,更没有审题等方面的障碍。
“人人有话说”是客观条件,可又怎样做到“人人把话说好”呢?
第一个题目:“和――做朋友”。本题的首要任务是将题目补充完整,提示语中给出了四个供选词语(书籍、小草、父亲、老师等)意在帮助考生打开作文思路,并没有限制必选。既然人人都能写,那就应考虑创新了,因此,最好不要选择以上的四个词语;其次,“做朋友”是标题中的关键词,不能单纯地理解为:XX对我有帮助、启发或自己从中得到了收获,重点是要表现做朋友的过程,最好能写两件以上的事;最后,有关的表达技巧和作文形式、内容的创新也是应该考虑的。
第二个题目:以“结果”为话题。初一看,第二个题目比第一个题目难写一点,其实不然。话题作文在不脱离话题的大前提下,写作的自由度更广。以此题为例,表达上可记叙描写,可议论抒情,还可说明;内容上可写现实,可写历史,也可想象;体裁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童话、寓言都可尝试,选择自己平时最拿手的,最能写好的即可;形式上,可采用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式、说明书、调查报告等。从考场作文来看,选择话题作文的考生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分相对要比第一个题目要高。
总之,这两个作文题目,设题宽,审题要求低,入题角度多,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挥各自的语文特长。
[题目一佳作展示]
和书做朋友
十堰市考生
一位名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就是夏日里的一杯凉茶,就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我爱书,我爱与书为友。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我捧着一本好书,和书中的名人相识。朱自清教我婉约清秀,巴金教我博识广智;领略成吉思汗的伟大,赏识康熙皇帝治国安邦之策。不禁会赞叹一句“好啊!”春风阵阵,把我送进火热的夏季。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火热的夏季,让我激情飞扬,我照常和你相约,知了声声,烈日照向大地,即使我大汗淋漓也不忘和你交友,书香四溢,一洗我炎热之感。和名著交谈,了解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时,历经的千辛万苦;了解保尔・柯察金筑路时,坚持到底的奋斗精神;了解鲁宾逊在荒岛上22年的艰苦岁月;了解泰坦尼克号遇难时的那种惊魂、动情的场面……书给予我们的太多了,和书交友就如同身旁伴有名师益友。洁白的荷花把我送进硕果累累的金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与众不同的感觉,让我们都为之惊叹。秋风阵阵,吹黄了稻谷,伴随着累累的硕果,我又和你相约在一起。和你交谈,我知道,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和你交谈,让我知道桃花源里那个诱人的世界;和你交谈,我了解到塞外奇异的风景及爱国将士的思家之情。秋风萧瑟把我送进无瑕的世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纷飞,在火炉前,你我已如老友再次相见,你谆谆告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么深刻的哲理!我拥着你,直到夜深人静时,我还悄悄地躲在被窝里,拿着电筒和你交谈。你无私的奉献让我知道,原来世界是如此美妙。洁白的雪花送我到更远的地方,再和你为友。
书,你伴我走过春夏秋冬,你伴我走过岁月沧桑。你就是我的挚友,和你相伴,让我丰富了知识,让我增长了阅历。和你做朋友的日子里,是快乐的。
我爱书,我爱与书交友。
[简评]
在众多的同题作文中,此文算得上是佼佼者,被评为一类文,其突出的特点有:
一、结构缜密。表现在:
1 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全文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开头点题,结尾点明主旨。
2 过渡、衔接自然。中间部分采用排比段,结构匀称,又分别用“春风阵阵,把我送进火热的夏季”“洁白的荷花把我送进硕果累累的金秋”“秋风萧瑟把我送进无瑕的世界”“洁白的雪花送我到更远的地方,再和你为友”作为过渡,文章结构显得协调自然。
二、巧妙引用,增添文采。主体部分分别引用了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拓展了思维空间,还增添了文采。
三、取材广泛,内涵丰富。作者除了写在不同的时间里与书做朋友,还展示了在不同空间与书做朋友的收获,内容厚实,有说服力。
[题目二佳作展示]
君子无悔
十堰市考生
历史的长卷在眼前缓缓展开,一个个尘封许久的历史人物随着徐徐舒展的卷轴展现出来,许许多多地令人难以辨别,但是却有一类人,他们轻盈如雪,飘逸如仙,不染污垢,以至于人们是那样熟悉他们的名字――君子!
君子,永远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令世人无限敬仰。
但纵观历史长河,君子的结局如何?对于那样的结果,君子可曾后悔过?
大漠孤烟伴余生
海棠般娇羞的容颜,般高傲的风骨,柳絮般飘飞的沉思,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是你吗?那个当之无愧的女中君子王昭君?你为何甘愿放弃那个绿柳闲云窈窕而来,蹁跹而去的长安,选择那天边的广漠?你可知道,一旦踏上单于的马车,等待你的,便是“大漠孤烟伴余生”的结果?面对结果,你可曾后悔过?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是你吗?那个鞠躬尽瘁的君子诸葛亮?你为何甘愿放弃悠远淡泊的隐居生活,选择投身那硝烟密布的战场?你可知道,一旦出山,等待你的,便是终身捍卫刘氏政权,甚至为此而死的结果?面对结果,你可曾后悔过?
一片忠心撼天地
就算六月的炙热焚烧了朱仙镇的颜色,就算怒吼的狂风遁去了胡人的腥膻,你那鲜红的旗帜始终迎着战火,不屈地飘扬,直捣黄龙的心愿,眼看就要达成,无奈十二道金牌急召,于是,鸣金收兵,班师回朝。是你吗?那个精忠报国的君子岳飞?你为何甘愿冒着被皇上处死的生命危险,也要回到那个黑暗重重的地方?你可知道,一旦回朝,等待你的,便是奸臣谗言和昏君下令处斩的结果,面对结果,你可曾后悔过?
王昭君,诸葛亮,岳飞,他们不悔,君子无悔。结果或许早已有所预料,但是为了换和平,酬三顾,报忠心,他们还是迈出了那艰难的一步,得到了并不美好的结果。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们要无愧于“君子”二字!
面对结果,君子无悔。
于是,他们的赤诚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们的精神直上汉霄,照耀尘寰!
[简评]
此文被评为满分作文,小作者的作文功力令阅卷老师叹服。全文卷面整洁,书写美观,无错别字、病句,内容更为精彩。
一、立意深远。作者选择历史长河中的“君子”,演绎“结果”这一话题,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结果:王昭君、诸葛亮、岳飞不曾后悔,所以他们是君子,他们留给读者的思考是不言而喻的。
和谐(xié jiē) 牲畜(xù chù) 无垠(yín ēn) 西塞山(sāi sài)
呼应(yīn yìn) 牛圈(juàn quān) 湖畔(pàn bàn) 鸡冠花(uàn uān)
二、按拼音写词语。(9分)
shuài lǐn uī cháo ēn yún sǒn lì
zhuān shì yuè mín rén jìn fēn qù xiān qiàn
三、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成语)。(6分)
1.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 )
2.样子悠闲,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
3.尽视力所极向远处眺望。( )
四、找朋友,寻对手(从所给词语中各选择三组近、反义词)。(6分)
朴素 肯定 普通 欢快 阻挡 阻拦
独特 微弱 华丽 确定 强烈 高兴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连一连,读一读。(4分)
别有风趣的 风景 甜蜜地 背起
辽阔无垠的 滋味 大步地 入睡
独特迷人的 装饰 动情地 走来
甘甜清凉的 原野 吃力地 歌唱
六、小法官巧断案(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冠”在“冠军”与“鸡冠花”中的读音相同。 ( )
2.《乡下人家》一文脉络清晰,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写的。( )
3.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
4.《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翁卷。 ( )
七、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写法或在原文中起什么作用?选一选,填一填。(4分)
A.拟人 B.比喻 C.总领全文 D.总结全文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
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朵。( )
4.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
八、请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入句子中。(4分)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乡村四月闲人少
斜风细雨不须归 柳暗花明又一村
1.正当我们无助地望着前方时,导游却指引我们向左拐弯,嗬,眼前忽然明亮起来,真可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瞧,清澈的小河里,那些可爱的鸭子快活地拍打着水面,它们提前迎接着春的到来。
3.江南水乡,人们正忙着插秧播种,连小孩都忙着学种瓜。“____________________”,说得真是没错哩!
4.爸爸在蒙蒙细雨中悠然地钓着鱼,妈妈催促他赶快回家,爸爸笑道:“________________ ,我乐在其中呢!”
九、用“\”划去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凤仙 芍药 鲜花 大野菊 鸡冠花
2.丝瓜 苦瓜 南瓜 冬瓜 哈密瓜
3.彩云 红霞 乌云 白云 星星
4.傍晚 晌午 时间 黄昏 夜晚
十、把词语朋友送回家。(4分)
赞许 赞扬
1.孩子们爱护公物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 )。
2.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 )。
照例 先例
3.我们班可没有这种( )。
4.鸡,乡下人家( )总要养几只的。
十一、句子美容院(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摇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台笔记本电脑是爸爸刚刚最近买的。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快乐岛。(12分)
(一)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我感到小园的可爱。
秋天,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枝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白色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短文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2分)
3.按下列分类写出小园里的植物。(4分)
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植物,。(2分)
2.短文把________比作乐谱上的线条,把___________比作跳动的音符。(2分)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古诗教学 教学方法
古诗的语言精练,篇幅短小,具有跳跃性。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语言发展与积累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特点是具体思维形象,性格活泼好动,可爱又淘气。他们乐于接受有趣、生动、形象、生活化的事物;相反,脱离现实生活,就会过于抽象、理性,而使得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或空洞无物,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们提倡将古诗学习与生活融合。
一、内容选择的生活化,让古诗贴近生活
古诗内容丰富多彩,有写景、有抒情、有情景交融、有说理。格式上有五言、七言。我们可以根据古诗的特点,对其进行筛选,从短到长,由浅入深,先学五言,逐步过渡到七言,先学绝句,再教律诗,先选些描绘具体形象、叙说具体事件的,后选些抒感、表现气氛意境的,让幼儿的学习循序渐进。
首先,我们可多选择一些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亢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自然而然能记住诗句。其次,我们可选择与季节、节日相符的古诗内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许多古诗是诗人赞美季节特有的景物、景色的。许多传统的节日,为了让幼儿在节日中能感受节日的气氛和特有的风土习俗,贴近幼儿的生活,激发幼儿的情感,从幼儿的实际领悟能力入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内容,如春天时孟浩然的《春晓》、夏天时杨万里的《小池》、秋天时杜牧的《山行》、冬季梅花开放时的《梅花》等。
二、教学目标的渗透化,让古诗走进生活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制定具体、明确的古诗教学目标。如有的古诗注重道德教育目标,有的古诗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有的古诗重视对幼儿情感的体验。我们在分析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炼,从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目标。如古诗《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是对草木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揭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暗喻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勇抗争的精神。这首诗的目标可以定位为激励幼儿向草学习,在生活、学习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做坚强的人。
三、教学形式的实效化,让古诗融入生活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习古诗,要做到教为学服务,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依托作品培养幼儿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幼儿与古诗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熏陶感染。
1.改变体裁,想象体会。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可以说字字珠玑。幼儿迫切想要了解诗词意,明白整首古诗的大概意思。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我常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古诗内容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让幼儿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生活化地学习古诗。如可将孟浩然的《春晓》改编成这样一个小故事:
古代有一个诗人,他在一个春天的晚上写诗写累了,就睡着了。春天不冷不热,睡觉最舒服了,所以他半夜里听到外面有刮风下雨的声音,也没有去管它。他不知不觉就睡到了天明。当他醒来的时候,听到外面处处传来唧唧喳喳小鸟的叫声。他就赶忙起床,想到外面去看看。他走出门一看,呀!夜来的风雨可不小啊,花园里许多花被打落了,满地的花瓣真不知道有多少!这位诗人看到这个情景,觉得春天的小鸟很可爱,春天的花朵叫人疼,于是他就拿起笔,写了一首题为《春晓》的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把古诗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个故事。通过了解改编后的故事,再对照原来的古诗品读,幼儿就能突破狭窄的诗意空间,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2.动手画画,其乐无穷。
常言“诗如画”,把古诗的图片出示在幼儿面前,可取得直观的视觉效果,借助画面让幼儿理解诗意,这种方法让幼儿接受起来更容易。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令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一些比较简单的诗句,可让幼儿与教师一起参与画出来。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幽深的小路),树头花落未成荫(路边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树叶还没长大没有树荫可以蔽日)。儿童急走追黄蝶(孩子们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飞进了黄色的菜花中找不到了)。当这一幅画出现在幼儿的面前时,整首古诗的大意就不言而喻了。
3.情景表演,大家喜爱。
情境表演是教师结合诗歌内容,通过相应的动作演示和形象的讲解让幼儿理解,再通过角色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幼儿掌握。这种方法更富有游戏性,很受幼儿欢迎。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可以先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情境,再请两个幼儿一个扮大人,一个扮童子。童子在松下游戏,大人缓步走向童子。教师这时旁白“松下问童子”后,大人问:“喂,请问小师傅,你的师傅呢?”教师旁白“言师采药去”后,童子答:“我师傅采药去了。”大人说:“你师傅到哪里采药去了?”教师旁白“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后,童子答:“我师傅就在这座大山中。山上到处都是云雾,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生活化的表演,幼儿形象生动地理解了古诗。
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古诗的字里行间渗透着语言美、语感美。其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古诗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希望通过改变古诗体裁发挥幼儿无穷的想象力,动手画画让幼儿体验古诗中的学习乐趣,情境表演让古诗教学更具生活化,让幼儿爱上古诗。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导入 形式
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课堂导入首当其冲,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导之有法,导无定法",教师如何成功地导入新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会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施教者、受教者的不同而不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故事导入法
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但爱听故事却是他们不变的爱好,教师在上课时可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寓言、轶事等)导入新课。这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例如,在讲庄子的《秋水(节选)》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同学顿时都笑了,觉得这个人很奇怪,怎么会这样。我趁机引导学生:"同学们,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对生与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在他看来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接着发问:"庄子如何能在千年之中拥有那么多的崇拜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秋水》,一起来领略他的风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
2.歌曲导入法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现在中学生很爱听歌曲,许多人也都有MP3、MP4等,利用课余时间在听歌曲,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在听。所以我在教高中语文必修一时,就利用学生爱音乐的特性,让他们先熟悉音乐,提起对课文的兴趣。如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就从《丁香花》入手,让学生对丁香花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明确作者的丁香情结。教《鸿门宴》时,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音乐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3.视频导入法
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我先让学生去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我可利用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导入,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那种情感。上到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因为这是写二战时纳粹对对待战俘所犯的罪恶,所以我先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导入。
用影视来导入,利用其中的片段、细节、画面,学生有感性认识,较直观,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一些传统的篇目,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选用一些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视频内容为切入点导入。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荀子的《劝学(节选)》时,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俞敏洪的一段很短的视频。同学们看到字幕上的字样"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就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样的,一定要有水一样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说:"在《劝学》里,荀子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节选的部分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重要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让我们从《劝学》开始积累自己生命厚度,等待时机的来临吧。"这就自然过渡到本课所学内容。
4.诗句名言导入法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读来朗朗上口,本就寓意深远,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诗句名言导入新课,这有助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如在讲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我先引用了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在配乐声中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土。"再请同学们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被诗的意境所感染,聚精会神,教学效果自然好。我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点评,乘势小结:"强烈的思乡之情从古时吟唱到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这样就自然导入到对课文的学习。
总之,不论是通过向种方法进行导入新课,都要使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诚然,高中语文课堂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定则的原则,就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拥有一份美好的友谊,如同拥有一份甜美的祝福:祝你健康,愿你快乐。但愿我的千万个祝福,永远陪伴你左右。生日快乐!
3. 你我相识许久!难忘是你我纯洁的友情!可贵是永远不变的真情!高兴是能认识你!献上我最爱的红玫瑰,祝福你的生日。
4. 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祝生日快乐,时时好心情
5. 祝你吃饭大鱼大肉;唱歌美女伴奏;日进斗金不够;敢与乌龟比寿。生日快乐!
6. 愿你的生日充满无穷的快乐,愿你今天的回忆温馨,愿你所有的梦想甜美,愿你这一年称心如意!
7. 没有甜美的蛋糕,缤红的美酒,丰厚的礼物,悠扬的生日歌,不要遗憾,你拥有世界上最真心的祝福,生日快乐!
8. 轻轻的一声回侯,不想惊扰你!只想真切知道你的一切是否安好祝你生日快乐!
9. 祈愿您心灵深处,好花常开,好景常在,好运永远盈满胸怀!生日快乐!
10. 很开心!在你的生日到来之际,诚挚地献上我的三个祝愿:一愿你身体健康;二愿你幸福快乐;三愿你万事如意。
11. 祝我快乐的漂亮的热情奔放的健康自信的充满活力的朋友,生日快乐!愿你用你的欢声笑语,热诚地感染你的伙伴们!这是人生旅程的又一个起点,愿你能够坚持不懈地跑下去,迎接你的必将是那美好的充满无穷魅力的未来!生日快乐!
12. 我虽然不能陪你度过今天这个非凡的日子,在遥远地方,我一样祝福你生日快乐!
13. 在一起生活已有六年了吧?这六年间的点点滴滴都已刻在心上,此生拥有你这样的好同事,好哥们,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愿你每年的生日愿望都可以实现。
14. 四季的风吹动岁月的风铃,奏响为你生日祝愿的歌,愿你在自己的花季,永远充满活力。
15. 原一切的快乐,一切的幸福,一切的温馨,一切的好运永远围绕在你身边!生日快乐!
16. 荧荧的背景灯照耀你的脸颊,虽然微弱,却可以延伸很远,看完这条消息,许个心愿,让满天的星都为你祝福!
17. 你生日来临之即,祝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快乐莫你属。
18. 岁月,为您增添了皱纹华发和沧桑;也馈赠给您阅历成就与坚强。此刻,您就象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庇荫亲朋美丽大地!老大哥,祝您生日快乐永远年轻!
19. 想念的话,说也说不完,关怀的心,永远不改变。一串真挚的祝福,一个不平凡的心意,衷心地祝愿你生日快乐!
20. 人生多歧路,不管怎么走,每年的今天,都该为自己做一个选择。无悔地祝福,祝福生辰,祝福自己,生命本就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试探。祝你生日快乐!
21. 也许这一次就是那早已注定的前缘,不然怎曾有如此的企盼,真想将你的名字烙在心上,成为我情感的驻足点--给你的生日。
22. 今天,用意想不到的甜蜜和幸福的礼物开始,像花儿绽开一样,奥妙难测。在你自己的喜庆日子里,我深情地思念你。愿生活中最美好的友谊爱情和幸福都属于你永远属于你。
23. 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有着太多美好的回忆,此生能于你共事,是我的荣幸,生日到来,请放下手中的工作,好好放松一下吧!祝生日快乐!
24. 你好对不起哦,今天是你的生日肯定是去上班,但没关系,因为你我的生日祝福,我相信你的一天会很开心!在你生日之际,我真诚地接受我的祝贺三个生日:一祝身体健康,二祝你幸福,三祝你一切顺利。
25. 给你我特别的祝福,愿它每分每秒都带给你健康好运和幸福。希望这是你度过的最美好的生日!
26. 没有五彩的鲜花,没有浪漫的诗句,没有贵重的礼物,没有兴奋的惊喜,只有轻轻的祝福,祝你生日快乐!
27. 常说人在一起久了,都会成亲人了,你我现在就典型的例子,已经数不清几个春夏秋冬在一起了吧?哥们,今天是你生日,愿今后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28. 日月轮转永不断,情苦真挚长相伴,不论你身在天涯海角,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祝你生日快乐!
29. 关上心门,浮现你幽默的话语,率真的性情。你是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日快乐。
30. 让我保留这段芳香的记忆,珍藏这页美丽的友谊,在你生日的今天,请接受我深深的祝福愿你未来的生命成为一首五光十色的诗。祝你生日快乐!
31. 让阳光普照你所有的日子,让花朵开满你人生的旅途。岁月的年轮像那正在旋转着的黑色唱片,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播放着那美丽的旧日情曲。愿你**岁后的人生依然充满着欢愉和成功!
32. 我愿像那一树枫叶,在晨风中舒展我纯洁的浅碧,在夕阳中燃烧我殷红的灿烂,献给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33. 一支蜡烛,一颗心愿,一份真情,祝你生日快乐!祝我美丽的,乐观的,热情的,健康自信的,充满活力的大朋友---妈妈,生日快乐!
34. 采一片云,做你美味的蛋糕;摘一颗星,做你许愿的烛光。遥远的距离隔不断我对你的惦念,让你身处的四周都围绕着我对你的祝愿:祝你生日快乐!
35. 天啊,今天是哪一天,是大白天,二十几年前的某一天,你诞生在山水间,比我早了三百天,我只好叫你一声:姐,生日快乐请我吃饭。
36. 现在生日不送礼,写句祝福送给你,如果你嫌礼不够,再把我也往上凑。祝你生日快乐!
37.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惟有轻轻地问一声:生日快乐。
38. 愿我的心灵是一朵鲜花,盛开在你的天空下,为你的生日增添一点温馨的情调,为你的快乐增添一道美丽的色彩。祝你生日快乐!
39. 日月轮转永不断,情苦真挚长相伴,不论你身在天涯海角,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祝你生日快乐!
40. 在你生日来临之即,祝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快乐非你莫属!
41. 你是哈蜜我是瓜,生日你不笨瓜瓜,看了短信笑哈哈,不愧是个哈蜜瓜!祝你:看了短信笑哈哈,生日快乐!
42. 将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您拥有个美丽的日子,衷心地祝福你--生日快乐!
43. 生日快乐!永远健康!美丽动人!
44. 朋友,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紧握属于你的幸福。祝你生日快乐
45. 我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向你走近,表达我的祈愿,分享你的快乐,再倾听那属于你的青春的回音
46. 青春阳光欢笑为这属于你的日子,舞出欢乐的节拍。祝你生日快乐!
47. 娇艳的鲜花,已为你开放;美好的日子,已悄悄来临。祝你生日快乐!
48. 鲜花再美,也比不上你美,蜜饯再甜,也比不你今天的生日蛋糕甜,生日之即,你的事友忠心祝你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有活力!
49. 真挚的友谊,由生日烛光送入你的心田,浸润你跳动的心,根根为你点燃,朵朵鲜花为你展现。
50. 难忘是你我纯洁的友情!可贵是永远不变的真情!高兴是能认识你!献上我最爱的康乃馨,祝你生日快乐!
一、 准确把握练的时机
1. 练前复习巧导入。一般来讲,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称之为背景知识)通过从背景知识中提取相应部分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新旧知识和心智活动建立起有机联系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每节新课之前,需要有一个复习、再现已知的过程,可以采用默写词语、背诵课文精彩片段和相关优秀诗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或者其他可以动笔思考的作业等,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接,以便学生很快激活旧知、学习新知。
2. 读中讲练相穿插。语文课上,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朗读获得体验和感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可通过穿插读段落前的自我思考练习,或穿插师生交流阅读所得再练习。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沉香救母(二)》一课的第2自然段教学设计:
(1) 在奔赴华山的过程中,沉香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谁来把课文第2自然段读一读?(指名读)
(2) 是啊,沉香一点儿也不在乎。(出示“不在乎”。理解“在乎”,就是把一样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放在心上。)
(3) 课文中沉香对什么不在乎呢?(生找出句子,逐一出示句子)
(4) 出示书面练习――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他不在乎。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他不在乎。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不在乎。
学生反复读这三句话,分别得出“山高路远、饥饿、受伤”等答案,教师很自然地归纳出:是呀,沉香为了把母亲救出来,吃尽了千辛万苦,可他救母心切,一点儿也不在乎,这是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在理解句子之前设计这样的练习,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深度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二、 精心设计练的内容
1. 咬文嚼字式的练习。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中,适时地安排一些书面的练习,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写孔隙的一段,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练习:
这个语段写的是_____的孔隙,读完这个语段,感觉这个孔隙的特点是_____。在这个语段中,作者分别通过___、____、____和___四个方面来表现孔隙的_____的特点。
请从语段中选择四个词语,细细揣摩它们是怎样表现出孔隙的特点的。
词语1( )__________
词语2( )__________
词语3( )__________
词语4( )__________
课堂上,经常设计这样的书面练习,让学生动脑、动口又动笔,引导其与文本同呼吸,促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练笔式的练习。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将阅读与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或挖掘文本空白之处,发挥学生想象,设计小练笔;或学习课文表达的特点,仿照课文的写法,设计小练笔;或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由课文拓展延伸,设计小练笔;或是课文的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编故事等。这类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又达到了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
3. 积累式的练习。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积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准备摘抄本,根据当天所学内容,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坚持摘抄一些好词佳句,也可让学生积累各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春夏秋冬四季和送别情、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并做定期检查评比,从而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加厚文化底蕴。
4. 演说类作业。课文学完时,可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把语文课和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强化所学的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比如,对于一些已编成歌词的文章,可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学唱,或边舞边唱;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安排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将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进行演出;对于一些能用简笔画画一画的文章,可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当一次小画家。总之,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5. 补充阅读。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通过教材我们要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染、更多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学了《寓言两则》,学生明白了农夫拔苗助长、鹬和蚌互不相让傻在哪,课堂上可进一步阅读《掩耳盗铃》,说说傻在哪。学生就能慢慢懂得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课后再布置阅读《伊索寓言》及我国的优秀寓言故事,学生通过海量的阅读,语文素养就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了。
6. 查找资料。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和报章书刊的丰富,给我们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课文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网络中、报刊书本中几乎都能查到,布置这样的作业不难,但要注意实效性,要教会学生归纳、整合运用资料的本领,这样才能达到查阅资料的目的。
三、 适当注意练的质量
给学生没有任何价值的学习任务,是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的。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注意练习的质和量。
1. 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特点。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活动的要求越明确,他们投入学习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可见,只有当学生的阅读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时,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唤醒,进而在课堂上自主地阅读、感悟和探究,使语文素养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那么,如何使学习目标有效呢?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首先要围绕《课标》要求,深度解读教材,特别是围绕课后习题等,制定出适当而明确、具体、易操作、易检测的课时目标;之后,再深思熟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逐步靠拢目标,最终达到目标。
2. 适当增加些练习的情趣。小学生天生好奇,新鲜的东西他们特别喜爱。所以,教师在作业的题型、格式等方面要注意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愿做、乐做。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它会令你想起哪首诗?
生:《望天门山》。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师:这首古诗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默写,下面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片日边来。]
师:这位同学填的是“楚江”“孤帆”,对吗?
生:对。
师:这位同学不仅填对了,而且字写得工整、漂亮,老师给你点个赞。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同桌写对了就给他点个赞吧!
【点评】执教老师采取复习导入法,由古诗《望天门山》引入教学,既检测了学生背诵诗歌及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又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老师发现,“饮”的前鼻音和“晴”的后鼻音你读得特别准确。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怎么停顿呢?谁来范读一遍?
生范读课题。
师:这位同学停顿准确,读得很有节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读了诗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1:苏轼在西湖上喝酒。
生2:天气是先晴后雨。
师:题目经常会缺少一些要素,这首诗的题目缺少了人物,我们在理解题意时要学会补充人物这个要素。(补充说明:这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喝酒赏景,天气起初是晴朗的,后来下起了雨。)
【点评】诗题是一首古诗的眼睛。教学时,执教老师让学生从读诗题开始,强调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了解题目的意思,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板块的学习。
二、读准音,初感知
师:诗人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师:这里有几个特别难读的字,谁来挑战?
生1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妆”时,翘舌后鼻音读得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潋滟”时,前鼻音读得特别准确,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吧。
师:去掉拼音后的生字,你还会读吗?
全班学生读生字词。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读得字正腔圆。
师:你读得很有节奏感!“子”“奇”“宜”都是押“i”音,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学会体会诗的韵味。
男女生比赛读,最后全班读。
【点评】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如自由读、个人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读好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达到了字字准确、句句流畅的朗读目标。
三、知诗意,想画面
师: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了解诗句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给大家推荐一下。
生1:看注释。
生2:看插图。
生3:想象画面。
……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一两种方法读这首诗,通过字面含义,你能够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1: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晴天时和下雨时西湖的画面:天晴时,太阳高照,西湖的水在荡漾,湖面上闪着粼粼的金光;下雨时,远处和近处的景色朦朦胧胧,别有一番奇特的美。
师:你描述了一幅西湖晴雨图。
生2: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西湖:晴天时,艳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是橙色的;下雨时,云雾弥漫在西湖上空,像仙子一般。
师:你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想象中的画面,真好!
【点评】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感悟诗的意境。
师:你认为哪一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
师:“潋滟”是什么意思?
生: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解。
师:很好!通过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点评】现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古诗词就有了相应的注释,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做了解释和说明。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好教材,让学生掌握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反复强调,从而形成学习能力。
师:阳光洒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生1:微波荡漾的湖面上银光闪闪,像是铺满了钻石。
生2:湖面波光闪动,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银光闪闪的湖面多美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形容这样的景象?
生:水光潋滟。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读出湖面波光闪烁的美景。
生齐读。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湖面波光闪动的画面)你们看,这就是――
生:水光潋滟。
师:这样的景象让你想起了哪些词语?
生1:波光粼粼。
生2:碧波荡漾。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波光闪烁、金光闪闪、浮光跃金……)这些都是描写阳光下水面景象的词语,让我们记住它们吧!
师:诗人一个“水光潋滟”让我们想象到了这么多的画面,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现在我们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诗句当中,说一说西湖的美景。[多媒体课件出示( )晴方好]
生1:水光粼粼晴方好。
生2:金光闪闪晴方好。
生3:波光闪烁晴方好。
师:好一个绚丽多彩、生趣盎然的西湖晴天。晴天下的西湖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呢?
生1:太阳照在北海银滩海面上也是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在北海银滩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你可以说――
生1:水光潋滟晴方好。
生2:我坐在游船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坐船泛舟湖上时,你可以说――
生2: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南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站在风景秀丽的漓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在杭州,看到晴天下波光闪烁的西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方”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当用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这些方法仍然无法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方”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老师选出了4种,你认为选哪一种解释才对?(多媒体课件出示:①办法,技巧;②正、刚刚、恰;③地区、地域;④方形。)
生:选②正、刚刚、恰。
师:没错!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点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诵读诗文提出了“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潋滟”一词时,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和描述中回忆有关描写水面波纹的词语,积累词语,领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与水面波纹相关的词语,并让学生运用到诗句中,创设了许多场景,让学生通过吟诵诗句来形容自己见到过的景象,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师:当诗人还陶醉在阳光明媚的画面中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下雨了,景色朦朦胧胧的,像烟雾缭绕一般。
生2:像一幅山水画。
师: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我们可以用诗句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山色空蒙。
师:西湖阳光明媚的晴天很美,雨景也很奇妙,“亦奇”是什么意思?
生:也很奇妙。
师:“亦”用换词方法来理解就是――
生:也。
师:“亦奇”就是也奇妙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雨中,感受西湖雨景的奇妙吧!
生读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读“山色空蒙”时声音特别轻柔,仿佛置身于这奇妙的雨中。(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和诗句,引导学生读出西湖晴雨两幅图的不同景象。)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全班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两幅不同的画面。
学生齐读第一、二句诗。
【点评】古诗语言精炼、鲜明、形象,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到了在不同天气下西湖的美,将西湖晴雨两幅图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学生齐读)这么美的西湖,诗人把它比喻成什么?
生:西子。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知道西子是谁吗?
生:西施。
师:对,西子名叫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到底有多美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传说西施天生丽质,每次她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的时候,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都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入了江底,所以她还有一个美称――沉鱼。
师:在苏轼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一样美丽多姿,那么,在其他诗人眼中,西湖又是怎样的?(多媒体课件出示3组比喻诗句: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周起渭《西湖》;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艾青《西湖》)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诗人把西湖分别比作什么?
生1:白居易把西湖比作图画。
生2:周起渭把西湖比作明月。
生3:艾青把西湖比作明镜。
师: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妙在哪里?西湖和西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1:因为西湖和西子一样美。
生2:西湖和西子前面都有一个“西”字。
生3: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她们都属于同一个地方,西子是越地美女,越地是今天的江浙一带,西湖也在浙江。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对于西子而言,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刚刚合适,对于西湖来说,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也都刚刚合适。
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合适的意思。
师: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其实,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午后、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西湖,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所以,诗人不禁感叹――
生读第三、四句诗。
【点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个比喻句,传神地写出了西湖的神韵美,那么如何把这种神韵美传递给学生呢?在教学策略方面,执教老师选择了用语言描述、故事引入、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西子的沉鱼之美,再用对比鉴赏的方法,与白居易笔下的“图画”,周起渭笔下的“明月”和艾青笔下的“明镜”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苏轼的比喻妙处所在,明白西湖的美在于神韵,在于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四、诵古诗,悟诗情
师:苏轼用了28个字为我们展现了西湖的美景,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加动作读,可以用吟唱的方式读,可以配乐读,试着读出诗中的画和诗中的情。
学生自由读诗,有的在朗读时加入肢体动作,有的用吟唱的方式读。
师:苏轼在杭州做官时,为了保护西湖,不惜多次上书朝廷,贱卖自己的字画,修筑苏堤,疏通西湖,还修建了三潭映月。刚刚完成长堤修筑,苏轼泛舟西湖,心情很好,诗情满溢的他随即吟诵了这首诗。
全班学生齐读诗歌。
师:千年后的今天,西湖依然水光潋滟,仍旧山色空蒙,但湖上已不见饮酒之人,只有西湖边上坡的雕像深情矗立,他对西湖的爱已融入诗中,成为了千古绝唱。
生再次诵读古诗。
师:苏轼的诗现存约2 700余首,诗的题材广泛,豪放旷达又不失婉约,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诗《望湖楼醉书》《中秋月》,试着领会苏轼创作的艺术风格。
【点评】学习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执教老师在教学时采取范读、个别读、配乐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的含义与情感,最后通过补充苏轼的资料、推荐古诗的方式,让学生领会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
【总评】
教学时注重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智慧课堂的标签。教学古诗词,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积累语言,提升思维和语用能力呢?执教老师对此做了有效的探索。
一、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古诗语言凝练、形象,有着鲜明的节奏,富于音乐美,朗读最能够让人感受到这种艺术魅力。教学中,执教老师设计了3个层次的读:一是读通、读顺、读准确;二是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三是读出诗的个性和韵味。每一个层次的读目的不同,形式也比较多样。第一层次的读,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层次的读,学生在读中要把握诗句的含义,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第三层次的读,学生在充分感悟诗情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以诵读感知为主的特点。
二、懂诗意,悟诗情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理解诗意,重点在于想象画面,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在学生读通读顺整首诗后,没有对词句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以“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抓住“水光潋滟”一词,让学生想象阳光下湖光闪动的美丽画面“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湖面像是铺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三、想意境,品诗情,积累运用,领略诗韵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诗的境界》一文中说过:“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要紧。”见,是一种当下的直觉的观照。见什么?见景,见意象。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能够见意象,教师的作用就是“举象”,“举”是打开,是呈现,是营造,不仅要“举象”,还要“造境”。
教学中,执教老师不但带领学生想意境,品诗情,还注意引导学生读诗“见”景,通过“举象”“造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例如,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句诗时,教师抓住“水光潋滟”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阳光下水光潋滟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于是,波光粼粼、波光闪动、银光闪闪、碧波荡漾等词不断地从学生口中涌出。接下来,执教老师又设计了让学生将积累到的词语填到诗句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深入理解“水光潋滟”一词的含义,更好地体悟诗情,接着又以“晴天下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还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这一问题,让学生从西湖水光潋滟联系到北海银滩等地的景象,学生由此读出了诗情画意。再如,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诗,执教老师分别用了3位诗人的3首诗,通过对比、讨论、品味,让学生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精妙,进而积累与比喻相关的诗句,最后还补充了苏轼的资料,让学生能够继续研究诗人的创作风格。这节课很好地实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