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7:24
导语:在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世界上有千种爱,只有母爱最伟大;世界上有万般情,只有亲情最永恒。
母亲的爱如一股涓涓的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伟大的东西在平常生活中常常不为人所察觉,但它又往往在平凡中创造神奇。这就是母爱。
个人介绍:欢迎收看,支持本小说请搜索小说名《梦之南》进行搜看谢谢你们的支持与配合
正文
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朱老师说本周星期六上午开家长会,每位家长都必须到会。每次期中考试之后,朱老师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朱老师还说,这次会议很重要,能增进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家长会当然要公布每‘位同学的成绩。但小琴怕开家长会,并不是她考得不好,而是这次家长会她爸爸不能来。朱老师问:“谁的家长不能来,请举手。”没人举手。小琴犹豫再三后,还是把手举了起来。老师问:“前几次你爸爸不是来了吗 为什么这次不能来 ”“我爸爸外出工作去了。”“那叫你妈妈来吧!”“不,不。”小琴有些急了,“我妈妈不能来,因为……她从未参加过这样的会议。”老师笑了,说:“这不是理由。叫你妈妈一定要来!”
小琴回到家,妈妈正在做晚饭,尽管她忙得不可开交,但还是向小琴做了个“我爱你”的手势。以前小琴会高兴地回妈妈一个吻,或者说:“我也爱你。”可是这时,小琴只看了妈妈一眼,目光就慌忙地躲开了,一句话也没有说就低着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小琴的妈妈是个哑巴,所以每次都用手势来表示她很爱小琴。小琴是爱学习的女孩,平时只要坐下来就投入到课本中去。可是这天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看见书上的字就像密密麻麻的蚂蚁,心里乱极了。“咚咚”,是妈妈在敲门,小琴忙收回心思,开门见妈妈做了个吃饭的手势,就起身来到饭桌边。妈妈做了很多小琴喜欢吃的菜,可小琴一口也吃不下去。妈妈见状,摸了摸她的头,小琴忙说:“没事,只是心里有点不舒服。”妈妈没太在意。小琴看着妈妈,妈妈长得很漂亮。小琴听爸爸说,妈妈生下她后就得了重病,以后就再也不能说话了。
小琴轻轻叹了口气,在心里对妈妈说:过两天就要开家长会了。我多么想让你参加,可又不能让你去。如果同学们知道你是一个哑巴,会怎样看我呢 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你受到伤害——我们班的同学最会取笑人了。
到了周六的上午,家长们按时来到教室,坐到自己孩子的座位上。规定的时间到了,朱老师走上讲台说:“各位家长,再耽误你们几分钟,还有一位家长没到。”小琴趁等待的时间数了一下,有49位家长到了,班上有50位同学。朱老师说的莫非是……小琴想到这儿不由得紧张起来。就在她忐忑不安时,教室门口出现了一位漂亮的中年女子。妈妈!站在门口的是妈妈。她怎么会来 小琴压根儿就没告诉妈妈今天开家长会。
“赵琴同学,请把你妈妈领到你的座位上去。”朱老师说道。小琴面红耳赤地向妈妈走去,妈妈向大家打了个手势。
上课前播放视频《烛光里的妈妈》,目的是让学生酝酿情感。学生观看,其中有的女生感动流泪,待学生的心被触动并渐入情境时,调低音乐声音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吗?
生:《烛光里的妈妈》。
师:是的,每次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都会被感动,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今天让我们展开岁月的长卷,拂动历史的烟尘,一起走近我国著名的散文家邹韬奋的母亲,看看他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板书:《我的母亲》)
二、整体感悟,解读母爱
(课件:整体感悟,解读母爱)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情。你认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课件:边读边思,及时圈点勾画让你动情的词句。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截取的关于母亲的四个精彩片段。概括时不拘一格,抓住要点,力求简洁。)
学生上黑板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总结评价。
四个片段:(1)元宵夜负子“巡阅”;(2)讲故事泪珠涌流;(3)儿子被打流着泪说“打得好”;(4)灯下做鞋劳碌的身影。
生1: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爱子之殷之细的形象栩栩如生。(板书:可爱,爱子之殷之细)
生2:第二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板书:善良有同情心,有才华,感情丰富)
三、品味语言,感触真情
(课件:品味语言,感触真情)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令你动情。(提示前面说过的就不要重复了)
这个细节描写得真挚感人,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我妈妈也是这样疼我爱
我……(学生动情了低下头说不出话)师抓住时机及时引导过渡。
四、走近生活,感悟母爱
(课件:走近生活,感悟母爱)
师:是啊,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邹韬奋的母爱如此,我们的母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你能说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你和母亲的故事吗?下面请拿出你们的生花妙笔,从你们的笔尖流淌出母亲对你浓浓的爱吧。
(学生写,教师巡视。)
生1:每天早晨母亲都是早早起床,等早饭做好了,牛奶热好了,端到桌子上才喊我起床,有时起来迟了,匆匆吃几口饭就急忙骑车来上学了,到学校里才发现书包里母亲装进去的热乎乎的鸡蛋,摸着那热乎乎的鸡蛋,心里也热乎乎的,感觉到母爱也是热乎乎的。
生2:我是一位住校生,每次周末回家,母亲都在村头望着我回家,盼着我回家,返校时,母亲总是往我包里装这塞那,到宿舍与同学一起分享母亲的零食时,吃着那香喷喷的花生米,感觉到母爱就是那香喷喷的花生米。
师:是啊,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我们可以飞得很高很高,却总也飞不出母亲的牵挂。然而,我们在享用这份伟大、无私的母爱时,有时却不理解母爱,不但不去感恩回报,反而嫌母亲唠叨,有时甚至用粗暴的态度对待母亲,伤害了母亲的心,请你们回忆回忆,在你和母亲相处的岁月里,有过这样的时刻吗?现在想想,你感到歉疚吗?
(生低头沉思、回忆。)
生: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都在外面打工,爸爸在建筑工地上,很辛苦,妈妈在饭店打工,同样很辛苦。考入县城初中后,记得第一次开家长会,看着城里同学的妈妈穿得那么漂亮时尚,心里很是羡慕,望着穿得那么土气寒酸的妈妈,感觉自尊没了,自信更没了,于是对她大吼;“谁叫你穿得这么土气?叫我多没面子啊,以后家长会你就别来了。”妈妈望着我,嘴张了张但最终没说出什么,开完家长会,妈妈要去南京打工了,我送她到学校大门口,她叮嘱了一番生活琐事后就推着自行车头也不回地走了,她一直往前走不回头,但我看到她的手在脸上抹着泪水,远远望着她的背影,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配乐:懂你,生流泪)(听课师生感动)第二年春天,收获麦子的时候,我母亲回来收麦子,又一次来参加我的家长会,这一次她穿了一身很时尚的套装,脚穿一双新皮鞋,还特意去做了发型,远远对我笑着说:“妍啊,看我的这身衣服好看吧?花了我近一个月的打工费呢!这下不会丢你的面子了吧?”听着这话,我的心里难受极了,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心,害得母亲在饭店里不知多熬了多少个夜晚,也不知多洗了多少个碗,多刷了多少双筷子……(生泣不成声,再配以《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全场师生、评委完全沉浸其中,低头沉思、哭泣,有的泣不成声)(课堂推向)
五、寸草之心,报得春晖
(课件:寸草之心,报得春晖)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你打算如何报答母爱呢?
生1:妈妈,儿子一定会好好努力的,您就放心吧!
生2:妈妈,我爱您!
六、真情反馈
肖功勋
大年初六的早上,我又背起自己的包准备上路了。母亲站在路口,不转眼地看着我,嗫嚅嘴唇。半晌,她用颤抖的声音问我:“孩子,啥时再回家?”母亲这句我听了许多次的问话,却让我一下不知怎么回答。
记忆中第一次听到母亲问“啥时再回家”时,是在姐姐出嫁后。那天,姐姐携姐夫一同回家,吃过饭后不顾母亲的再三挽留,执意要回家。母亲把姐姐、姐夫送出门,哽咽着问:“你们啥时再回家?”母亲的问话让站在旁边的我好生不解:姐夫家和我家相隔不过10公里,随时都可以回家的,母亲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问话?
当我师范毕业,接到分配通知后,母亲一声不响地为我打点行装。那天中午,母亲弄了我最喜欢吃的几个菜,她静静地坐在一旁看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她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当我挑起行囊准备迈步时,母亲用含混不清的声调问我:“孩子,啥时再回家?”我回过头,看到母亲已泪挂两腮了。啥时能回家呢?我此番已是挑着一副担子上路,我的肩上担着责任与义务,我将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在大山中耕耘属于自己的那一方绿野,我不能选择逃避,不能愧对大山深沉的目光。那一刻我才明白,我难以回答母亲的问话。
我知道,这是我第一次“远征”,虽然我的肩膀还嫌稚嫩, 可我已不能在母亲的呵护中虚度,我得去学会面对生活。那一次,我以泪洗面了,这不仅仅是伤心别离。
母亲老了,我数不清她的脸上有多少道皱纹,她的头上有多少根白发。母亲年轻守寡,她用瘦弱的肩膀把我们姐弟五人拉扯大。如今,我们姐弟各奔东西,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我们甚至难以拟出归家的日期。可母亲无时无刻不把我们牵挂,她经常站在村口张望,希望我们姐弟能够回家。其实,我们知道,母亲操劳了一生,她现在并没有什么奢望,她只是希望儿女们能够经常回到她的身边,驱走她心头的孤寂,让她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母亲的问话让我心情沉重。我有什么理由来拒绝一位饱受生活磨难的老人的小小心愿呢?可是,为了构筑属于自己的那个梦,我又不得不在大年初六离家了。迎着母亲期待的目光,我只好装出一副笑脸,对母亲说:“只要稍微忙过了,我就回家看你。”可我再也忍不住,当着母亲的面流泪了。
母亲,我想对你说:我虽在远离你的城市里蜗居着,可我也在想着你。
教子之道
韦继兰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这学期的家长会定在了期中考试后的一周,按照往常惯例,我们先下发了告家长书,然后第二天收回执。这时,小欢告诉我:“爸爸妈妈那天晚上都要工作,没空参加。”“父母二人都要上班么?”我问道。“嗯!”小欢坚定地点了点头。想到暑假家访时,从他爸爸口中得知他们夫妻二人都在医院当护工,可能确实需要晚上工作,也就没有再追问,只是嘱咐小欢至少让一位家长在家长会的前两天到办公室找我一下。“好,我让我爸爸来!”小欢一口答应。
家长会那天中午,小欢的爸爸果然出现在了办公室,我和他谈了下小欢最近的学习情况及晚上家长会的重要事宜。他临行时,我很自然地提了一句:“你们夫妻二人都挺忙呀,晚上都上班不能来参加,还要你特地中午跑一次,真不好意思。”谁知,小欢的父亲尴尬地说了一句:“哪有,他妈妈晚上有空的,是小欢不让他妈妈来参加。”“哦?”没想到事实竟是这样,我拉住要走的小欢爸,再次和他聊了起来。我了解到小欢在家中对妈妈非常不礼貌,时常连称呼都只用一句“喂”来开头,小欢妈妈很心寒,但又无能为力。这次家长会,其实小欢妈是想来的,可是小欢说:“你听不懂,去了也白去!”得知这样的事情,我很震惊。不过,转念一想,这难道不正是我一直想找的教育契机么?何不以此来对小欢,对班中其他有类似行为的男生来一场有针对性的教育?
我在课间空余的时间把小欢请到了无人的办公室。我用这样的形式开始我们的沟通:“小欢,你爸爸来过了,你做得很好,认真传达了有关开家长会的要求,你父母虽然晚上没空,但还是派一个人改时间来了!”小欢抬头看了我一眼,视线略有躲闪,他试探着问我:“你和我爸爸说了点什么呀?”我回答:“没什么,主要是聊了些你最近在校的表现,并问了他你在家中的情况。”我特地将“在家中”几个字重音强调,小欢估计也听出来了,低头不语。我让他坐下,说:“我知道你爸爸妈妈工作特殊,可能都要晚上工作,你每天晚上回去还要一个人做饭,然后做作业,没有父母的陪伴,是不是特没劲?”“还好,我觉得一个人在家挺好……”“噢?是吗?我记得我小时候,就特别不喜欢家中没有人,特别是妈妈不在家,因为没有妈妈做热饭热菜,没有人和我讲很多话了。”小欢再次抬头,咕哝着说:“我才不喜欢她在家呢!”
我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靠近正题。我俯身靠近他:“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妈妈,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怎么从没来过学校呢?”小欢叹了一口气,说:“我和她没什么话好讲,我不想让她来参加我的家长会!”“为什么?”我直截了当地发问。小欢略顿了几秒,打开了话匣子:“她又没读过什么书,我的作业她都看不懂,只会看我的分数,嫌我考得低;她有时就知道出去上班,随便弄点吃的留给我,我觉得她没有别人妈妈那样关心小孩……”“你怎么总是称呼你妈妈为‘她’呀?”我听出了小欢讲话中的重要信息:“你在家,难道都不叫‘妈妈’么?”“嗯……我爸有时也叫她‘喂’的。”“哦……”我心中暗暗思忖,原来如此。
我喝了口水,尝试用一种朋友般的语气,对小欢说:“我了解……你妈妈可能有些地方确实没有做到最好,但有些事情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你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你爸爸和你妈妈的关系。你对妈妈这种态度,我想她一定很伤心。你想一下,换作是你,你自己的孩子这样对你,你会心情如何?……”听我分析之后,小欢稍有释怀,状态也更加放松了,但眼神中流露出了寻求帮助的意味。我想也该是时候给予他一些方法了。我装作想了一会,对他说:“之前你对你妈妈的一些不良态度已经收不回了,现在我们就要找机会去弥补……今天晚上正好是家长会,不管你妈妈有没有空,你回家之后认真地邀请一下她,我想她一定很开心,说不定很愿意调整一下工作时间,真的来为你开家长会呢!”小欢眼睛亮了一下,可马上又暗淡了,低声说:“可是……我都很长时间没和她好好说过话了,我怕……”“你怕尴尬,开不了口对么?”我马上接道:“我也能理解,你现在可能一下子开不了口,那么这样吧,你就给妈妈留一张纸条,写出你想讲的话,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妈妈和我吧!”小欢再次认真地看了我一眼,重重地“嗯”了一下。
晚上开家长会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从未来过的家长,她就是小欢的妈妈。她带着一丝喜悦地直接上来找我:“老师,我是小欢的妈妈,谢谢你……”说着,她递给我一张纸条,显然是小欢写的,上面只有一句话:“妈妈,我请你参加我的家长会。”看着小欢妈妈脸上的笑容,我欣慰地笑了……
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扬了小欢:“小欢全家对学校教育都很重视和配合,父母二人选择不同时间都来学校参加了家长会,这都是由于小欢的家校协调工作做得好!我也希望能看到我们班更多男生的妈妈前来出席家长会,让我们为小欢鼓掌,也为他妈妈鼓掌……”小欢羞涩地低下了头,我想他一定是开心的。
那夜,我彻夜未眠,这种威胁令我心寒,这种无形的社会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可寒心归寒心,当班主任的又怎么能让一个孩子掉队,于是我开始了反复的琢磨,一方面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离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一方面又挖空心思地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力求用赏识法,抓住孩子的心。
开始家访时,孩子妈妈很不欢迎我,那脸色难看呐!我真是发怵!但我还是硬着头皮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和他们谈起家常,向他们渗透习惯是大事的思想。想使家长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最关键的是,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后来见我不是来告状,态度又诚恳,渐渐消除敌意,脸色也渐渐好起来。可是我也发现指望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那是不现实的,不过他们表示把孩子交给我教育了。
寻找孩子闪光点的行动更是不易,我都佩服这个孩子了,18岁的孩子不怕批评,不接受好言哄,每天的行为竟没一点可以当正面材料的。怎么办,本想通过闪光点做文章,但找不到啊,无奈,我只好说谎。一天早自习,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这个孩子说:“老师昨天听你妈妈说,你还照顾生病的妈妈呢,真是孝顺的孩子,老师就喜欢孝顺的孩子,更相信孝顺的孩子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在他脸上我看到一丝笑容,我一看有门,在物理课后,我又悄悄地对表现和平时没多大差别的他说:“老师看到这节课你比以前听课认真了许多,要是你以后课上能回答对一个问题,老师就给你发奖品,加油!”他毕竟是孩子,一夸就高兴了,连续两次善意的谎言,他有了一点改变,于是我就经常夸他,经常以朋友的口气和他谈心,还降低标准地为他发奖,孩子渐渐地开始学本分了,后来还主动问物理题,他说他想得个奖状回家,我则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更高要求,让他帮助别人,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当他拿回家第一张奖状时,他的妈妈又来学校了,这回她乐得嘴都合不上了。从那以后,这名家长不但不再找麻烦,相反遇事总是鼎力相助。又替我找逃学的学生,又帮我劝导家长,放手让孩子学习过集体生活。
几句善意的谎言,几份廉价的奖品,一张简单的奖状,改变了一个孩子的行为,争取到一位特殊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我真的很欣慰。我也立即决定对全班学生都因人制定得奖标准,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能教这个班是一种缘分。但说实话,当了十年老师,这是我目前接过的最让人头疼的班。班风差、成绩差,上进心不强,整个班级看起来像一盘散沙。我们都知道响鼓当使重锤敲,整顿风纪,刻不容缓。我需要获得家长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要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进步,信任、理解并支持老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也绝非一日之暖。整整一个学期,家长们亲眼见证了我的努力和学生的进步。当有护短的家长抱怨我对他的孩子不够温柔时,不少家长会站出来为我说话:“我们的孩子回来都说,老师是批评他们,但老师更关心他们,他们都不觉得老师凶。”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成绩提高了,班风有所好转,在期末家长会上,我的发言刚结束,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掌声。想起接班后的第一个家长会,我印象特别深刻:教室里,虽然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都到齐了,但我却感觉不到一丝热切的气氛。会上,家长们有的低头抽烟,有的织毛衣。家长会犹如一潭死水。那段日子里,缺乏信任、理解与支持,是我与家长之间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的最大原因。今天,面对这迟来的掌声,只有我知道它背后的意义,也只有我知道,为了它,自己曾经历了一场怎样的艰难战役。我相信人都是向真,向善的,只要你用心去浇灌,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娇艳的花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充满着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以前那种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陶行之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正日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正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这种发展趋势下,促使我们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应该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而青少年儿童走出家庭,更多的就是在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只有有机整合二者,教育连续性的特点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我是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重大影响,以及它在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该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其发挥对学校教育的巨大辅助作用。
一、和家长统一认识,做到家校教育相结合
在目前的学校中,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倍受父母、祖父母的溺爱,很多家长往往只重视了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对孩子高尚品格、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为老师,应当利用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让他们不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也让他们认识到孩子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的重要性。做到既重视学校教育,也重视家庭教育。
二、学校要指导好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问我:“老师,我也想去做一名称职的家长,但我不知道回家到底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不少家长的心声。在一年级刚入学新生的家长会上,我要求家长在学生入睡前对照课程表让学生准备第二天上课所用的教材,削好铅笔,红领巾、衣服放在床前,这样周而复始一小段时间,就会既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的家长会上,针对孩子回家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作业完成质量差的现象,我让家长做到:孩子学习时,自己不应当看电视、聊天,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很多家长会后也非常诚恳地说:确实是忽略了这一点。针对不同年级 的学生,每次家长会我都会事无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而事实证明,这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确实效果甚佳。
三、成为学生的良师,成为家长的益友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容易犯类似的错误:当某一个孩子犯了错误时,老师立即火冒三丈,找来家长或电话家访中把学生批评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其实,静下心想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哪能没有细枝毛杈。如果我们一味地在家长面前批评学生,往往伤了家长的自尊心,也会让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没希望了。以至于回家对孩子一顿暴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从此一蹶不振,毫无斗志。我相信,我们所做的都是基于对孩子的爱,但我们在做一名严师时也应该是一名良师,不要让我们爱的教育的变式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我们更应当是家长的益友,与他们共同寻找教育学生的最佳途径。
我始终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教育案例:借读生李某的成绩直线下降,作业不完成,不遵守纪律……种种不良行为在他身上出现。打电话无人接,上门家访时又找不到家长。当再见到他母亲时,我刚想把对李某的批语连珠炮地说给他妈妈听,不料,他妈妈的一番话却让我觉得李某这一番变化的情有可缘:他的父母刚离婚,妈妈又去照顾身患绝症的姥姥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而我的“嘴慢”又让我感到庆幸,这一切让我没有错误地让一位学生的家长再雪上加霜。此后,我采取了亲自陪他写作业条,让他在班级中担任职务、参加学校的多项活动等方法,在他妈妈的配合下,他又重新找回了原来的自我。
每一次的家长会上,既使是各方面表现都不佳的孩子,也决不在其家长面前批评;学生的评语中,多说他们的闪光点,婉转地提出如何改进缺点的良策。
四、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家校教育相结合
在班级中,我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按家庭住址的不同选出了六位家长代表,他们经常把一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或建议向我提出,做为教育者,在忠肯地接受他们的帮助的同时,再千方百计地寻找教育的良策。
而很多次的家长会上,我也会让一些有教育经验、方法得当的家长向其他家长介绍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推心至腹地沟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周末、假期里的家访又能让班主任老师多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情况,加深情感上的沟通,切实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教师如何才能全面、充分地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使其发挥最大效应,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常抓不懈,不能临渴掘井
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教师应经常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各方面的表现,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这也就要求教师平时多注意了解学生的表现,观察他们的动向,及时及早地发现问题,与家长一道解决问题,使教育出现在问题发生之前,而不是问题发生之后。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和家长不闻不见,缺少联系交流,等到出现了问题再和家长取得联系,商量对策,这样的教育就显得滞后,也非常被动,教育工作不能及时到位,学生也不能受到良好教育。
2、及时反馈,做好再次教育
【关键词】主观性题型;解题思路
所谓记叙文,简而言之,就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的写人叙事的文章。记叙文是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基础,记叙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基础,记叙文阅读题型也来也趋向主观性题型,能否搞好主观性题型的解答,事关记叙文阅读的成败。下面我就记叙文阅读中的主观性题型及解法作一些例析:
(一)题型:人物形象(思路:从人物描写入手)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有这样的题:文章通过对母亲三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过程,塑造了一个――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母亲的性格判定不是凭空地进行,而是要依据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的描写来进行。母亲每次参加家长会,老师说的都是儿子的缺点,但母亲每次都对儿子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由此可见母亲的聪慧、自信;每次家长会,其实母亲的处境都是尴尬的,但母亲从不跟老师相争,可见母亲的善良、坚强。通过分析,可填“自信、聪慧、善良、坚强、教子有方”等相应的词语。
(二)题型:文章内容归纳(思路:抓住记叙要素)
《等待让你开花的季节》有这样一个题: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做这类题最重要的是找人物和事件,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少年艾金森,事件是艾金森的成长,抓住了这两个要点,这个答案可以作成:本文写了英国少年艾金森的成长故事。
(三)题型:赏析句子(思路:选准角度)
赏析句子的方法主要有:①从用词上赏析;②从修辞上赏析;③从思想内容上赏析;④从情感上赏析;⑤从语言风格上赏析。
《2011年云南中考备战策略》81页散文阅读《塞外的春天》第2题:品析下面的句子。
第(1)句:“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这一小题题目要求:从用词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轻浮、滥造)的表达作用。
塞外春已来临,柳絮飘飞,榆钱“成堆成垛”这种情景告诉人们:“轻浮”写出了柳絮的轻盈飘逸的情态;“滥造”突出榆钱的数量之多。
第(2)句:“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比犄角。”
这是写百兽的一个句子,句中明显地用了排比和拟人修辞,所以我们选择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句运用排比和拟人形象地写出百兽种类的丰富多彩而又显得各有情趣。
(四)题型:语言的实际运用(思路:对号入座)
语言的实际运用较广,包括语言的得体、连贯、仿写、续写、拟写广告语等,记叙文阅读中出现类似作答的不乏存在,做这类题,首先要辨析它属于语言实际运用中的哪一类,对号入座,答案才来得直接和准确。
《你的眼神》一文叙述一位小盲童在离开他的就读城市之前在大街上卖唱,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请为5月份的“助残日”拟一条关爱残疾人的公益广告。
广告要求语言简练,带有人文性,大多使用修辞。据此,上题可作成:让我成为你的眼睛,共赏世界的美丽。
让我成为你的拐杖,走进爱的天地。
(五)题型:关于题目的题(思路:抓关键词 明情节)
⑴给文章拟题目
这类题要抓事件、人物、时间、关键词、人物的感受、心情等。
如“2011年云南省中考仿真4”阅读(四)20题:为本文提炼一个恰当的文题。如果拟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大声嚷嚷”,抓住的是关键词“幸福”、“嚷嚷”;如果拟成“愚人节的惊喜”,则是抓住了时间和人物的心理感受。
⑵理解题目的含义
《最美好的礼物》第3题:怎样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对这类题的解答首抓关键词,理清故事情节,感知文章中心,寻找提示句,最后作答。“最美好的礼物”中“最美好”和“礼物”都是关键词,美在哪里?礼物又是什么?带着这两个疑问阅读全文。这个答案的得来还依据文章的最后一段有提示作用的语句――“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六)题型:谈启示和看法(思路:以本为本生 发枝叶)
这类题开放性较强,但也不是随意无边,还是要从文本中生发,答案的准确度才高。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第5题:从艾金森的成长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自选角度作答)?
如“艾金森的成长给你什么启示?”答题思路应该是:了解艾金森的成长:遭人歧视,老师和父亲都看不上――在母亲的鼓励下走向成功。遭遇和曲折中成长起来的艾金森给自己什么样的触动呢?经过这样链条式的分析,所得到的启示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①经历曲折后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
②只要有信心,终究会走向理想的彼岸;
③信心是成功的基石。
(七)题型:一句话的作用(思路:以位置而定)
⑴叙述句、议论句、抒情句在文章的开头,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题。
如果一句话在开头,属环境描写,那么它的作用常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渲染气氛的作用,交代时间等。
⑵在文章的中间,常常起到过渡作用,当然也有例外。比如“201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仿真试卷5”《怀念一种声音》21题:④至⑦段分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虽然段在文中,但不是简单的过渡,结合全文,首先它们构成间隔反复,起强调作用;其二,点明写作对象;第三,前后呼应,使结构紧凑;第四,推动画面前行。
⑶在结尾,常常起点题,深化中心,点明主旨,抒情,引人遐思的作用。
记叙文中主观性的题型灵活多样,但只要擅于归纳总结,一定是有法可依的。
【参考文献】
[1]“201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仿真试卷”
赏识教育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家长做的是否到位呢?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1 一个中学生在日记里这样来倾诉内心的苦恼:“……有一件事,我想不明白,我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次月考,我在班上排名12,年级排名68,进入了前100名,总的来说,我应该是进步了。因为上学期末,我在班上的名次是25,年级名次是152。在努力中,我这学期进步了,可是今天下午,我回到家并没有得到爸爸的鼓励,而是被他狠狠地训了一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想上学还没条件呢!可我们为你创造这么好的条件,你就这么来回报我们?你看看×××,人家为什么能考第一?你真让我们失望……’”
案例2 一位妈妈经常打骂孩子,后来在听到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之后,决定也对孩子采取这种方式,觉得的确应该常夸夸自己的孩子。回家儿子正吃饭呢,她就跟儿子说:“儿子你太好了!你真棒!妈妈很佩服你”儿子听了妈妈的话后,感到很突然,也很奇怪,于是就对妈妈说:“妈,你生病了吧?我看你今天病得不轻,都说胡话了。”下午这位妈妈就来找我了,说儿子不相信她的赞扬。
这两个案例还真有代表性,一个因没有运用赏识教育,给孩子带来了伤害,一个因赏识教育运用的方式不对,也适得其反。我们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是赏识教育运用得当,才能在教育孩子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们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略显滞后,缺乏信心。他们认为自己在某方面,甚至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自我评价是“能力有限”、“不能干”、“很笨”等,这种低指数的自我评价导致他们在集体场合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活动,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在交往中,有些孩子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孩子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当领导者;面对困难挫折,常常逃避,不敢面对现实。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这大多是由于家长家庭教育的失误所造成的。责骂、抱怨在父母看上去是平常的小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每日不休的责骂,便是自己的“世界末日”。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肯定和赏识,肯定和赏识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许多父母总是认为,严格要求就要靠责骂。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进步,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而特错的。
有位世界著名教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将他的学生分成三组,对第一组表示信任并予以赞美与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则不断给予批评。试验表明,被经常鼓励的第一组进步最快,总是挨批的第三组有些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则在原地踏步。因此,作为家长,赏识孩子,更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一个成长的孩子都渴望被父母肯定,被老师肯定,被社会肯定。只要能针对孩子的优点去夸他、肯定他,他必然会变得更好。这就需要我们能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孩子。我经常听到看到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差劲而大伤脑筋。这是因为父母认为让人伤脑筋的孩子很差劲,其实正是因为你想着他很差劲,所以他才真的差劲。如果你能换一种想法,确信“孩子哪有差劲的道理”,并用这样的心情去指导孩子,我想他一定会变得更好。因为孩子不可能由父母或老师来改造他,必须让他自己来改善自己。不管你心里对孩子有多少企盼,想如何去改造他,并且用各种方法改造他,很可能徒劳无功。因为你想改造他的这个想法本身就错了。面对我们身边那些脑子慢或爱捣蛋的孩子,绝对不可以打骂,他们更多地是需要我们的赏识和肯定。
赏识教育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这样才有效。首先是不要对子女有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这位家长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妈妈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而且没让妈妈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学生,你儿子排在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妈妈流下了眼泪。回到家,看到儿子惶恐的眼睛,她又振作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再细心点,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发现儿子的眼光一下子充满了光亮,发愁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了。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上初中的一次家长会,老师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些危险。她高兴得不得了,一进门就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当儿子拿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进了大学后,给母亲的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你的鼓励给了我信心。”
这位母亲的正面肯定和切合实际的期待,让孩子的信心倍增。
相反,父母过高的期待、过大的压力,使许多家庭“穷”得只剩下“分”了――感情贫乏,亲子之间的话题只有考试和成绩。家里失去了欢乐,也失去了应有的亲情。全家人围着“分数”转,孩子考试分数高,全家便喜洋洋的;孩子考试分数低,全家人的心情就会变得十分低落,家庭关系也变得十分紧张。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校园群体,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出现了不良倾向,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孩子的成长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家长、学校、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探索可行的家校合作途径,建构合作互助的平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校沟通;健康成长
目前,我校留守儿童的人数呈日趋上升的势头,经调查现在已超过总学生数的一半,在校全托的留守儿童又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校园群体。留守儿童中除了在校或私人机构寄宿的,绝大多数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还有的被父母寄养在别人家里。他们“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特别是亲情严重缺失,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学习和行为习惯情况、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让留守孩们也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成长,我校通过努力搭建留守孩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校交流与配合,让家长积极参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促进家校更好地携手共同培养孩子,使滴滴关爱之情如春风化雨,促进留守孩子健康成长,让留守的天空也灿烂!下面笔者就学校留守儿童家校沟通方式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家访――零距离接触家长
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家访,应该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关怀。首先决定去家访,不是因为这个学生没交作业或与同学打架了,而是因为这个学生可能需要你特别的关怀:比如他是单亲家庭的子女,比如他的家庭正遭受变故,或是他生病在家已经好几天了等等。当叩开学生的家门,面对突然到来的老师,学生及家长感受到的是一种别样的温馨,是电话筒无法传递的。因此我校每一学年都将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活动贯穿整个学年,每学期排查学生家庭情况,对特别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家庭登门拜访,对教育方式粗暴的家长多交流沟通,安排家访表扬学生或家长的进步,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当面提出辅导的措施与方法。通过零距离地接触家长,能够更详细、更全面地了解留守孩的生活状况、学习环境、监护人的教育能力等等。这些信息的掌握有助于教师们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二、家长会――家校合作的桥梁
家长会是家校合作最常用的方法,它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合作教育提供了平台。由于我校留守儿童多,参加家长会的多数是些老人或者没有文化的妇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将每学期的家长会提前到刚开学,并强烈要求留守孩的父母必须参加家长会,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一年都见不到家长了;其次,会前提醒教师们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要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根据笔者近几年担任留守儿童班主任的经验,家长会上教师一定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作恰如其分的点评,详细介绍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在正确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如何注意安全等方面与家长们交流; 第三,会后一定要耐心倾听家长的唠叨,与家长单独沟通,从他们的话语中多去收集与孩子有关的信息,深入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行为习惯等,要求家长不论走多远都要积极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管理中来,一定要挑选有能力监护好孩子的家长,积极督促子女学习,家校共同配合让孩子拥有一个美丽的童年。
三、成长档案――情暧父母
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拼,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监管,但是他们却迫切地想要了解孩子在校的点点滴滴,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学校德育处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成长档案,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的动态管理,个人成长档案包括留守儿童个人基本情况、性格特点、个人爱好、学习成绩、个人荣誉、学期同学评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语等内容。具体记录留守儿童个人一年来的成长经历,每学期变更、补充相关内容。在留守儿童父母返乡时交给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时交回。这极大地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博得外出务工家长的广泛好评并有效地形成了家校教育合力。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到:“我的孩子在老师们的关心和爱护下,越来越可爱,我们从孩子的成长记录中感受到了学校的用心良苦,我们做父母的真的很感动,也很放心。”
四、家校通平台――提升学校交流水平
当今社会是网络的时代,学校在开办 “家长学校” 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利用网络资源搭桥,与杭州美智合作,开设“杭州美智家校通”,这一平台功能齐全,信息容量大。网络的特点在于它的互动性,利用网络这一特点可以让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及时、更有效。老师和家长距离的远近亲疏与教育成效紧密相关,利用网络让心理呈“近距离”状态,一条及时的短信,一句温馨提示,一则育人小故事,班级公告、成绩、学校动态,沟通无障碍,这样的通力合作,效果较佳。许多教师还成立班级QQ群、好妈妈交流群等,通过群共享平台上传科学的家教知识,班级活动安排,校园各项竞赛,让各个层面的家长都受到教育和启发,关心学校和孩子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了家校互动。
五、亲情电话、亲情视频――让亲情不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