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7:50
导语:在加速度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安全评价 塔机检验 危险有害因素
在特种设备的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由于检验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和检验工作的特殊性,检验人员身处一线检验现场,会遇到许多危险有害因素,为防止和减少检验安全事故,保障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特别从安全评价的角度,来认真分析在普通自升塔式起重机检验过程中,针对检验人员的一些不安全因素,通过对检验系统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来分辨、识别、分析确定检验系统中存在的危险,以利于提高检验人员的安全警惕性,并对在检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害因素做到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二、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1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
以上两方面因素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
三、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识别。
(一)、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4类。
1、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作业过程中的心理、生理性危害;指挥操作错误、监护失误、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2、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指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电伤害、噪声危害;标志缺陷、爆炸品、致害动植物等。
3、管理缺陷;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等。
4、环境因素如:通道不畅、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地面滑、作业场地狭窄、恶劣气候等。
(二)、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人、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a)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
b)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7类:
1.生产性粉尘、
2.毒物、
3.噪声与振动、
4.高温、
5.低温、
6.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7.其他有害因素等。
四、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
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起重机械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翻倒或坠落:由于基础不牢、超机械工作能力范围运行和运行时碰到障碍物等原因造成。
(2)超载:超过工作载荷等。
一、转变角色,激活课堂
要实现新课堂中师生、生生的和谐互动,学生三维目标的发展,首先就要老师转变角色,拆除师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没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课堂上以一种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即使学生的观点、方法是错误的或理解上的有偏差,也要表扬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采用“扬弃式”的处理,为学生营造“安全”和“自由”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宽松的氛围和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才能应运而生。过去我们搞“语言”、“思维”、“行为”上的霸道,批评、指责、抱怨充斥课堂,学生战战兢兢、怕出错挨批、遭训斥、或被嘲笑,以至于金口难开。老师是课堂的“独语者”,学生只剩下听的权利,没有质疑、没有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一节课下来,仅留下稀里糊涂的概念和规律,以及做不完的习题。我们古板的结果是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过就忘,收效甚微。有时还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物理学的灵气和美感荡然无存。因此,新课改下,我们要成为课堂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成为对话的启发者;成为课堂信息的重组者;是成为课堂秩序的组织者,让课堂成为师生、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的空间。
二、把握课堂、有效引领
课前,我们精心准备教案,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但在课堂互动中,不时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问题,有时“尴尬”,有时“精彩”,有时“若有所思”。这时,我们必须作出决策,或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或避而不谈,按部就班、或浅尝则就,点到为止。下面我就这方面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逢“精彩”,趁热打铁,激活动力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6 m,第4 s内通过的位移为9m ,据此求该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此问题给出后,大部分同学的解法是方法一
方法一:设物体的初速度为 v0 加速度为a
由位移公式x=v0t+1/2at2得
第1秒内 6m=v0×1s+1/2a(1s)2 ①
第4秒内 9m=(v0+a×3s)×1s+1/2a(1s)2 ②
由①、②两式联立得
v0=5.5m/s a=1m/s2
有同学提出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
方法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0.5S末的速度V1=6m/s 3.5S末的速度V2=9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 a=(9m/s-6m/s)/3s=1m/s2
由速度公式得V0=V2-a×3.5S
最后,又有同学提出用V-t图求解,课堂气氛迭起。个个都有成就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尊重和赞赏,这种心理一旦获得满足,会极大地激发潜能和创造力。教学过程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发展过程,其间必然具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特别是出现“精彩”的声音时,我们要抓助机会,表扬和鼓励学生。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正确回答当成理所当然,应当站在学生的立场加以赞赏和肯定,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保持对物理学习的激情。
2.得“先知”,执“果”索“因”,培养科学态度
在“自由落体运动”新课教学中,原本想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进行探究,结合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寻找落体的规律――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并进一步证明,落体运动就是匀加速运动。
师:从树上落下的苹果和飘下树叶,谁先落地?是什么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吗? 生:苹果先落地,是阻力影响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师: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生:(一言不法,思考中)师: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加速运动?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师: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生:(一言不法,思考中)
在物理复习课中,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可以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理所应当地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在《电》的课程设计上,我精选了如下例题:
例题1: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的垂直斜面向下,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让ab杆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
(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乙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
(2)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ab杆的速度大小为v时,求此时ab杆中的电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
(3)求在下滑过程中,ab杆可以达到的速度最大值.
题中的三个问题指向性非常明确,从(1)问中直接将对空间例题图的受力分析直接引向平面图进行受力分析,(2)问中直接将学生引导到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加速度及电流问题上,在第二问的基础上,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例题2:MN为中间接有电阻R=5Ω的U型足够长金属框架,框架宽度d=0.2m,竖直放置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5T,电阻为r=1Ω的导体棒AB可沿MN无摩擦滑动且接触良好。现无初速释放导体棒AB,发现AB下滑h=6m时恰达稳定下滑状态。已知导体棒AB的质量m=0.1kg,其它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取10N/Kg)
求:(1)AB棒稳定下滑的速度;(2)此过程中电阻R上消耗的电能;
第一个问题是“例题”1的应用,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使问题具有针对性,也可以使复习内容由动力学问题自然过渡到能量问题。解决一问后,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过渡:“电磁感应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是凭空产生的吗?”“电能是由什么能转化而来,又是通过何种形式进行转化的?”进而带领学生开始对能量问题进行研究。
反思之一:此节复习课优点之一在于所选题目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基础性:复习题的选择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复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或一部分知识复习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习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不要让一些无用的“充数”题目冲淡了重点;再次习题应该具有量力性,难度要适中,太容易则不易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就题论题,所以课后还要有选择性地布置作业加以巩固,当然,练习题也要精典;而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讲授完新知识后,立马把大量高三的复习题,针对该知识点的高考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好像难不住学生就显示不出老师的水平似的。
反思之二:如何提高物理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笔者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这两道题,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溶于其中,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让学生先做了“例题”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物理问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通过对题目的先行练习,教师再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
反思之三: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些基础知识?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59
在传统课堂上,一般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记忆知识。而新课改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服务于学”,它要求广大教师要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导学案”。
一、利用“导学案”实现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前就要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完成本节课“导学案”中“课前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教师可要求学生控制好预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做好标记,对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做好标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书上寻求答案,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课堂学习来完成。这样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上课内容有个初步了解,通过预习找到自己能够解决的和不能解决的问题。
另外,学案中“课前自主学习”的设置要使学生的探究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从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实现高效课堂
教师对学生做好的“课前自主练习”全收全改,记录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学案课前自主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导学案”中的问题:“你怎样理解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和加速度,谁决定谁?”要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们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也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更多的问题与设想,教师可将学生的分析与设想在黑板上一一列出,并分类、整理。同时,利用“导学案”中设计好的例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并且开拓学生思维。
比如下面的例题:如图甲所示,有一装满土豆的箱子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他外力及空气阻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的土豆A受其他土豆对它的总作用力大小应是()。
A.mg
B.μmg
C.mgμ2+1
D.mg1-μ2
通过这道例题,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总结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的“矢量性”。
高效课堂常用课堂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程度,利用“导学案”中课堂反馈练习,让学生及时训练,巩固所学。课堂反馈练习要让学生在课上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知识水平,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再重解,教师重点讲解学生自己思考和讨论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讲解问题时要注意层次性,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通过这种例题和课堂反馈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提供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或难点知识,可通过师生间或学生间的讨论研究来解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导学案”落实课后巩固
关键词:学案导学;物理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63-3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与传统的教案和讲稿不同,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所编制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案。好的学案能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
笔者尝试用“学案导学”进行物理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管中之见与老师们交流。
1 “学案导学”提供心理安全,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卡尔・R・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提出:“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
学案的使用改变了学生面对的提问对象,教师成了帮助者与引导者,这有利于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的教学也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电场强度”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概念――“场”很不理解。但他们由于害怕答不好问题被老师批评或者担心遭到同学的取笑而保持沉默,课堂往往只剩下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说教。
为改变这种情况,笔者在导学案中设计了“课前自主探究――电场强度的概念”环节,取得较好效果。片断如下:
【问题1】 初中时学过磁场的特点是什么?磁场的方向如何规定?小磁针有什么作用?如何判定空间有磁场?
【问题 2】 电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简单、快捷地判断空间中是否存在电场?
【问题 3】 要研究电场,必须在电场中放入电荷。无论放置什么样的带电体都可以吗?
【问题 4】 试探电荷q在某点受到的静电力大小为F,则该点的电场强度E= 。电场强度简称 ,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为 ,符号为 。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
【问题 5】 小组讨论:
甲同学说:“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可知,E跟F成正比,E跟q成反比。”
乙同学说:“电场强度E跟q、F无关。”
请说出你们小组的观点。如果以z验电荷q的带电量值为横轴,它在电场中A点受到的静电力F为纵轴画出直角坐标系,你认为F与q的关系图线应是什么样的?
【问题6】 场强的大小和方向与放入的试探电荷有关吗?如果取走试探电荷,该点的电场强度会为零吗?
例 1 在电场中某点用+q测得场强E,当撤去+q而放入-q/2时,则该点的场强( )
A.大小为E/2,方向和E相同
B.大小为E/2,方向和E相反
C.大小为E,方向和E相同
D.大小为E,方向和E相反
导学案中问题1和问题2是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磁场知识,温故知新。问题3和问题4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联想,得到电场的性质,并提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问题5和问题6是知识的升华,要求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电场强度的特点,属较高要求。例1是用来巩固所学内容。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也就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使学生更有信心,也就有了课堂上的心理安全感。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查阅、讨论、思考等,他们就有机会对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行充分的准备,也就会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对考验。学生对于学案上的问题会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学会了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做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为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2 “学案导学”凸显学生主体,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让其他人来替代,只有学生主动获取的知识,印象才最深刻,理解才最透彻。
“学案导学”让学生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实现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学生利用导学案可以有准备地、有侧重地学习,这使得学习有了目标性,学生也可以就“学案”在课堂上提问,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电场强度”的导学案中,笔者设计了“课内自主学习――探究电场线”环节,片断如下:
【问题1】 小组讨论: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初中时学习了磁感线,那么,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什么特点?
【问题 2】 小组讨论:电场强度是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
【问题3】 学生实验: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能模拟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吗?(盛在容器中的蓖麻油,头发屑,电源)
【问题4】 小组讨论:通过实验,你看到了头发屑排列成的形状,请问电场中真的存在这样的线吗?
【问题 5】 小组讨论:电场线的定义是什么?你能概括电场线的特点吗?
【问题 6】 小组讨论:两条电场线在空间能相交吗?为什么?
本例以导学案为脚本的教学中,无论参与小组讨论还是操作实验,学生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并且很顺利地掌握了电场强度的概念与电场线的特点。
“学案导学”的教学能够较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超乎寻常的表现也会给老师以启迪, 同时也给老师带来惊喜和快乐。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在展示中发展,这也成为物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学案导学”肯定教师引导,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外因有机统一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学案”是把内外因结合起来的“媒介”。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指导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知识。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仍然负有监控的责任,要在关键的时候对学生的方向性错误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例如:在“电场强度”的导学案中,笔者设计了“课内自主探究――电场强度的叠加”环节,片断如下:
【问题1】 矢量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举例说明。
【问题2】 如图1所示,图中P点的电场强度怎么求?
【问题3】 如图2(a)所示,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相距r,则:
(1)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的场强多大?
(2)由O沿中垂线向外场强如何变化?
(3)中垂线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B、B'场强有何关系?
(4)两点电荷连线上场强有何变化?
(5)两点电荷连线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A、A'场强有何关系?
【问题4】 把问题3中电荷改为等量同种电荷,如图2(b)所示,电荷量均为+Q,上面五问的答案又是什么?
例2 如图3所示,M、N为两个等量同种电荷,电荷量为+Q,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P点放一静止的点电荷q(负电荷),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在从P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大
B.点电荷在从P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
D.点电荷越过O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直到粒子速度为零
该片断设计中,问题1和问题2回顾了矢量合成的方法,问题3和问题4分别分五步分析了等量异种、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电场的特点,这五步紧密联系、环环紧扣,充分体现了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最后,通过例题巩固,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显然,导学案中通过问题进行有效引导的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4 教学反思
“学案导学”强调的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学生学习的过程来设计方案。所以,它既是师生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教师需要做更多、更、更深的工作去把导学案变得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性,以此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学物理“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研究,2013(6):88―90.
关键词:物理教学法;高师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
48(2006)12(S)-0010-3
学生创新的“灵感”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创新的意识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教师自己有创新的经历,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师范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1 在对概念的剖析和讲解上,应培养思维的独到性
中学生往往反映物理难学,究其原因,主要难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在概念教学时,固然可以“各显神通”,不拘一格。但有时若能“点睛一笔”,一语切中要害,可以胜过很多方法,这恰恰是教师创造性功底的一种体现。
在《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教学中,我们首先给学生范例,播放录相,让他们学有榜样;然后让他们针对某一概念编写微型教案,各抒己见;老师再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分小组组织微型试教,并记录试教情况;最后播放教学实况,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评价,看看“睛”点在什么地方,是否恰当,同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让受训学生能处在“第三者”的位置来观察、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镜像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表明,用微型教学手段培训高师学生的教学技能是十分有效的。
比如,在讲解“加速度”概念时,它的本意应理解为“速度增加(或减少)的快慢”,即速度变化的快慢。但有些学生望文生义,把它理解为增加(或减少)的速度,以致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改变相混淆。如果在教学中能及时向学生点明:加速度应理解为加速的“度”,即加速(或减速)的程度,本身包含了时间因素,就可以少费很多口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在难点突破方面,应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教学难点分布于教材中各章节,难点的突破需要创造性的设计。
教学中,我们首先提出某一“教学难点”(设置问题情境),布置给学生课外查资料,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设计出自己的突破方案;然后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相互评价,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几种具有新意的突破方案;最后,通过学生的微型试教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方案给予客观的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在额定功率下机车行驶的最大速率”时,学生往往只记住了“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机车速率最大,且vm=Pf”,至于机车的运动过程、各种物理量的变化,他们就说不清楚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P=Fv,画出F-v图像,并加上一条阻力线,如图1所示,分三步进行讨论:
(1)当机车速率为v1时,牵引力F1>f,a=F1-fm>0,机车作加速运动,速率增大;
(2)当机车速率为vm时,F=f,a=0,机车作匀速运动;
(3)假设机车速率仍能增大到v2,则此时F2
vm=Pf。
可见,使用图像法处理后,难点也就不成其为难点了。学生不仅能讲清楚理由,而且还能很好地用于解题。
3 在实验的设计和开发上,应培养思维的敏感和创造性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再现和讲解科学家们发现重要规律时的实验过程,另一方面还应敏感去地创造性设计一些小实验,以利于突破学习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发动高师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不同的教学仪器,用多种方法演示,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培养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比如,在讲解“机械波”时,很多学校都有现成的波动发生器,可直接演示横波和纵波,并对照振动质点的运动情况进行讲解。但对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我们发动高师毕业班的学生制作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块棉布,等距离地放上完全相同的五块木块,如图2所示,轻推第一块后,第二、三、四、五块木块依次倾倒。
通过上面的这个小实验让学生看到了这样几个事实:(1)运动形式是可以传递的;(2)能量是可以传递的;(3)传递是需要介质的;(4)每个木块都绕自己的支点倾倒,但木块本身没有迁移。这些结论无疑给机械波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再比如,在“测量电阻方法”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知道“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但如果实验时没有电压表或者没有安培表,请问该怎么办(其它器材可自选)?这个问题首先布置给学生课外设计,然后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由于有自选器材,所以方案多种多样,讨论非常激烈,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几种使用器材较少、操作较为简便、计算较为简单的方案,供以后教学所用,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很有好处。
4 在试题的设计与解答上,应培养思维的多角度开放性
一份好的试卷,一道好的试题,既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命题者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体现。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训练学生一题多变的能力,即给出一道样题,要学生依据题目的条件,从不同角度出发加以设计,形成多道试题。
其次,训练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因为解题是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实践活动,教师的解题指导不仅是学生规范解题格式的示范,更应是创造性思维的展现,所以必须加强高师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
最后,应训练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教改情况来看,新增了一部分实践性、时代性、开放性的试题。例题1:有一种电冰箱,只有在压缩机工作时才消耗电能,将一台这样的电冰箱单独接在标有“3000r/kW・h”字样的电能表上,测得电冰箱压缩机连续工作10分钟电能表的表盘转过了75r。求:(1)这台电冰箱压缩机的功率多大?(2)如果测得该电冰箱某一天耗电为1.2kW・h,设压缩机每次连续工作时间都是15min,并且每次工作后的间歇时间也都相等,那么它的间歇时间的可能值是多少分钟?(设电冰箱压缩机工作时功率保持不变,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强调试题的整体性和实践性)。例题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强调试题的实践性)。例题3: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用电器R1、R2均能正常工作。已知R1的额定功率为1.5W,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5A。根据以上所给条件,你最多可求出几个与该电路有关的物理量,并逐一列式计算出这些物理量(强调试题的开放性)。
以上这些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教学实际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高师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5 在教学技能的培养上,应注重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为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除了重视常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之外,还应努力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加强投影技术(投影仪、幻灯机的应用)和计算机等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我们辅导学生利用计算机,采用Authorware创作多媒体课件这一强大工具,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模拟了一些不可为实验(如原子核爆炸、天体运动)、危害性实验(如放射性衰变)、过程性实验(如电容器的充放电时极板上电量的变化)等,将那些不易见到、不易想象、不易在教学中直接呈现的物理现象和高科技实验搬上屏幕,这样既优化了课堂教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师范学生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要义不容辞地投身于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在学好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更应注重观念的更新,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将来中学物理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物理教学 五步教学法 以案导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91-01
五步教学法,也就是导学议练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导学议练教学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在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经常更新的。学校学习不过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既需要一些必要的事实和结论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形成学生能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重要。导学议练教学模式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导、学、议、练”中的“学”和“议”是本模式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导、学、议、练”教学方法的核心。准确确定学习目标是“导、学、议、练”教学方法的关键。学习目标既是教师要掌握的,同时也是学生必须要明确的。没有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是盲目的教学活动,同时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围绕“导学案”,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学案”引导自学,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课上用“导学案”代替教案导学,达到“导学议练”教学思想宏观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具有以下环节:以“学案”自学以“导学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一 依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
二 勤做实验,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导学案”一开始把“温故知新”作为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前提,要求学生通过“学案”中的问题去解决,并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找到新知识的切入点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有针对性地结合问题探究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地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成每个课题的学习任务。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师巧妙设疑或学生质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议”,从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
三 根据讨论反馈,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如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讨论上,学生对波明显衍射的条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此时教师就必须讲清楚物理概念和规律。
四 当堂测试,知识迁移拓展
【关键词】班主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爱因斯坦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有时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进步。”知识经济的推动力在于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新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重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难以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学习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美国在1989年和1996年分别发表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两部文献都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主要的探究能力。广东省从2004年秋季起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将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科学探究的一个要素。同时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把问题贯穿于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一、农村高中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
为了较真实的了解农村高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现状,本人于2009-2010学年度对本校就读高一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认为“上课应由师生共同提问”的占82%。“能经常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提出问题”的学生占7.8%,其中男生占12.4%,女生占4.7%。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学生对提出问题的意义有比较高的认识,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差。男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女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强些。
二、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途径
面对农村高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较差的现状,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方面的观察及与其他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讨,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一)营造教学氛围,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他有一句格言:“当仁不让于师”。他教导学生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位卑或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在教学中,他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看法,反对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正是这种民主的风气,才有子路、冉求、樊迟与孔子的争辩;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才会培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无独有偶,20世纪20年代全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丹麦哥本哈根理论研究所以它民主、平等、自由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学术气氛吸引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年轻物理学家来这里学习和工作,这里被称为诺贝尔奖的摇篮。先后有七八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玻恩、海森堡和泡利,他们发现的“测不准定律”“互补原理”“不相容原理”、量子矩阵力学和量子统计力学等成为量子力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在民主、愉快的氛围中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索,发现和提出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敢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创立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在有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者成协调状态,一是呈不协调状态,即失调。该理论认为,不管对待什么问题,不论什么时候,人总是有一种要保持其各种认知因素协调一致的倾向,保持自身态度和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一旦不协调,便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这时人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动力,要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以获得内心的平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这个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存在着差距和矛盾,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问题情境的创设多种多样,可以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验、来自于科研活动等方面。
⒈通过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社会和生活中提供了有意义的背景,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力的合成》教学中引入合力与分力概念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情境:
情境1:汕头海湾大桥跨越汕头港入海处,全长2420m,是我国第一座大跨度悬索桥。是什么力量拉起这么重的桥体呢? (如图1所示)
情境2:如图2中一个力跟几个力有什么关系?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例子?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例子的引入,使学生能容易接纳新的知识,思维更加活跃,所以当让学生举例时,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⒉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推动作用。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物理教学更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考虑到农村学生很少有人坐过电梯,也很少有人去过游乐场,没有超重和失重的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设计如下的情境:
情境1:请同学们利用弹簧秤测出桌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提弹簧秤使物体加速上升,弹簧秤的示数发生什么变化?若提着弹簧秤使物体加速下降,弹簧秤的示数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情境2:观看视频“放在台秤上的物体移入电梯中在不同情况下台秤的示数”,与你所做的实验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如何利用所学的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情境3:把一个下部挖有几个小孔的矿泉水瓶装满水,水会从小孔流出,若让瓶子自由下落,会发生什么现象?请利用所学的超重失重现象进行解释。
通过实验来引发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最后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⒊通过物理科研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史展现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结构、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其中包含有着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包含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在物理教学中通过联系物理科研发展中的实验、发现和发明来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物理知识,还可以学到科学方法,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
例如在《追寻守恒量》教学中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情境1:正常的水表连在自来水管道中,总表的读数与各分表读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情境2:生活中存在有守恒的观点。在物理学上是否也存在着守恒的观点?请观看视频“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如图3所示)思考几个小问题。
⑴小球沿斜面A从h高处由静止开始滚下时,它的位置、速度怎样变化,如何运动?
⑵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个斜面B向上滚时,它的位置、速度怎样变化,如何运动?
⑶如果斜面是光滑的,空气阻力也可忽略,小球沿斜面B到达速度为0的位置高度与从A滚下的起始点高度有什么关系?
⑷若改变B的倾角,小球沿斜面B到达速度为0的位置高度与从A滚下的起始点高度有什么关系?
⑸伽利略发现了一个怎样的事实?得到什么启发?
⑹当小球在A斜面的起始点高度时,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⑺当小球在到达A斜面的底部时,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⑻这两种形式的能量有什么样的联系?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⒋通过知识拓展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拓展,创设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例如在《加速度》中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
情境1:一辆小汽车起步在20s内速度达到了100km/h,而一列火车达到这个速度大约要用500s。请利用前面判断运动快慢的相同方法判断它们俩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
⑴这些物体运动过程中,哪个速度大?
⑵这些物体运动过程中,哪个速度变化大?
⑶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来比较出它们哪个速度变化最快?
(三)示范物理问题,引导学生从物理的角度提出问题
在平时与学生交谈时,学生会这样说:“老师,我课堂上听得懂,可是自己课后翻书,却有好多地方不明白”。我说:“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呢?把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但学生却不能将他的思考和疑惑提出来。要提高学生提出物理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提出问题方面提供好的示范。
如《加速度》一课中从正面提出问题:为什么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相同,而不是与速度方向相同?在《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中可以用“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怎样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引入本课内容,再用逆向提问的方法提出“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那么,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怎样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呢?”通过这两个问题作为贯穿本课的线索。如在《功率》一课通过类比方法提出“速度、加速度、功率的定义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形成提问习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说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强调获得学问关键是靠内省力量。但学习者往往受限于自己原有的经验而阻碍自己产生新的思想。心理学家比奈认为自我批判是最重要的智力指示物。通过训练和教育,学生可以获得自我批判的能力。所以教育心理学认为元认知在成功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元认知是指人们预测他们在各种任务中表现的能力以及对目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监控的能力。教师可以使用元认知理论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提出物理问题,逐渐形成提出问题的习惯,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由于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不善于提问,所以利用课余的时间有目的地让学生使用“问题单”。 通过训练学生使用“问题单”,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对于比较害羞、不敢发问的学生,这个方法更能提高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
面对未来的社会,学生是否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否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而提出问题则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起点。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过程。这也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学的智慧。
【参考资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数学及技术教育中心,《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探究附属读物编委会.罗星凯等译.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5]廖伯琴,张大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庞美玲.认知失调教学策略[J/OL]. 基础教育参考,2003(3):37-41
[9]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案:物理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005.
1 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
在传统的课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的能力,就是怎样通过对教材进行改造实现有效地把握教材内容完全不变地教给学生的能力,它解决“怎样教好”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变成了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和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教师的任务是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的能力就是怎样通过对教材改造实现学生主动认识、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教师不仅要解决“怎样教好”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教更好”的问题。所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对教材进行改造的能力不同于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师有课程意识后的一种新的能力。
2 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的结构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材内容重构活动主要涉及新课程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实验分析、现代教育手段分析和学习评价分析六个方面。按照心理学提出的“能力与活动相适应”的观点,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由教材重构的能力、研读文本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教学评价的能力等组成。
3 提高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的途径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表明,提高高中物理教师教材重构能力主要有干预性指导、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和校本教研四条途径。
3.1 干预性指导
干预性指导分两类,一类是由特级教师或名师以报告、讲座和公开示范课的形式开展的集体性活动;另一类是师徒结队指导。因第二类实践性更强,下面就以教材内容增减为例对师徒结队指导法作一说明。
研读教材,搜索素材熟悉教科书本质上是对物理学知识的再认识过程,徒弟在师傅指导下研读教材,主要收集教材中的素材,如物理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物理解题技巧、例题、物理规律、物理学研究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学史、科学家故事。收集的途径可以是网络、教辅、教参、报刊杂志、同事交流、课外书、图书馆资料、其他版本教材。这过程要求独立完成,可以通过网络、书本但不求助其它物理教师
咨询教师,完善素材。掌握大量的生活素质和社会资源,是物理教师教材重构的基础。年长的物理教师都掌握相当多的生活素材和社会资源,它们都是经过物理教师的筛选和检验,既符合当地学生实际又行之有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徒弟向年长物理教师征集素材时,还要咨询这素材的优点及在教材重构时的用法。
专心听课,学用素材徒弟听师傅的课,学习师傅如何改变教材中章节的编排顺序,改变某一节教材内容的顺序的技巧,感受师傅怎样补充延伸教材中的某一物理知识、增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改变教材中的例题、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对教材中实验器材进行变动、对教材中实验的方法进行变换、改变某一节教材内容的顺序、改变教材中章节的编排顺序、减少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然后思考可以借鉴哪些素材,删除哪些素材,怎样进行教材重构。
试教上课,应用素材(这过程一般在公开教学时比较多)。师傅对徒弟应用素材进行教材重构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徒弟重新思考教材重构,再次进行教材重构。
正式上课,活用素材。徒弟带着新的教材重构内容进行上课,灵活应用教学素材。然后通过课堂学生的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评估素材的优劣。
反思上课,积累素材。通过对课堂教学、学生反映和学生作业情况的反思,总结素材选择和应用的得失,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又适合自己教的素材,建立教材重构资源库。
3.2 教学反思
课前重构反思。物理教师在完成备课后,对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重新审视。它包括课题引入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提问的奇思妙想,开展科学探究的做法,实验操作的措施,数据处理的路径,探究结论的描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点睛之笔,物理方法的展示和科学思想的迁移。通过回顾、梳理、剖析、反思,这些内容都可成为今后成功的经验。
课内重构反思。在物理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实验不成功;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常会冒出一些独特的问题,如加速度测量仪器是什么?在批改作业时,也常看到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思路,甚至物理教师应急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这些都可以作为以后丰富的教学材料。
终结性反思。教材重构通过课堂的检验,物理教师对教材重构的得失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物理教师对教材重构重新进行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重构”,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另外不同的教师对教材重构的反思的内容要有所不同:新手型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材重构的技能,适应型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材重构的策略,成熟型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材重构的理论。
3.3 行动研究
教师自构,发现问题。高中物理第一模块就有静摩擦力、加速度、瞬时速度这类难点概念,有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这样的难点规律。物理教师对这些内容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这些内容的课程目标、敦材文本也是非常清楚,可是每次物理教师都觉得这些内容难上,对自己的教材重构不满意,尽管在教材重构时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验的改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种教材重构过程产生的困惑就是行动研究的问题,也是行动研究的课题来源。
展示自我,重构问题。像“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就有多种实验探究方法,如用滑板、夹子和小车做实验,方法简易但不够精确;如用气垫导轨,小车做实验,精确但实验规模大;如用滑板、打点计时器、小车做实验,可行但麻烦;如用传感器做实验,定量、精确、快捷但学生感觉不到探究的物理过程。根据学校的物理实验器材的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层次,当物理教师无法确定选用哪种方法最适合时,可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提出,展示自我重构的问题。
教师互评,分析问题。像“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不同的物理教师有不同的重构方式。有的基本照教材的内容,只简单增加些应用例子;有的使用多媒体,增加了第三定律视频实验;有的进行大规模重构,他首先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磁场作用力、电场作用力的相互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进行验证,其次验证固体间、液体间、气体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再次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作分析,然后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作定量测定,最后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进行探讨。这些物理教师由于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工作阅历、教学的实践不同,他们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教材重构有自己的思考和方法,主讲人的抛砖引玉,会引起其它物理教师的热烈讨论,最终形成共识。
教师实践,检验问题。静摩擦力大小突破相对容易,但方向突破就比较难。有物理教师在教材重构时设计制作一个静摩擦方向检测仪,设法在课堂上对不同情况静摩擦力的方向进行演示,化无形为有形。这样的教材重构能否成功,还要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验证,把检验问题效果如学生反映、教师感觉、课堂气氛和目标达成记录下来。
教师再评,再构教材。不同的教材重构就有不同实践,会有不同的效果,物理教师把各自的实践汇总到备课组或教研组,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对每一种方案进行评价,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最优秀的教材重构方案,存放在课题库中,供下一届使用。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都盛行一节一备制,即教材的每一节内容都有一位教师进行主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案编写,课件制作、教材主讲,因此教师间都会有互动式行动研究经历。
3.4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的内容分给教材内容“穿靴、戴帽”,新仪器的应用,常规实验的制作和现代情景收集四个方面。
给教材内容“穿靴、戴帽”教材通常从知识导入,离学生生活较远,而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生活实际,给教材补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开头与结尾,即所谓的给教材“穿靴、戴帽”。教师专门寻找每一章节最适合学生物理情景作为新课引入,成为探究教学问题引入,课题结束时对引人物理情景中的问题加以解释,并引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种首尾呼应,螺旋式呈现物理情景的方式,从课的结构角度说比较完整;从探究教学角度说实现了探究的目标;从内容角度说,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理解教材更容易了。每一章节的“穿靴、戴帽”,汇总成册即成探究教材启蒙篇。
新仪器的应用。计算机与传感器的联用,给探究教学提供了定量探究物理量的新手段。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经验,对各章节的内容用传感器进行试探性应用,精选出适用的章节,描绘出组织形式,评估出教学效果,写出操作程序。对效果显著,操作方便的实验,还要作好实验视频。把传感器应用的物理专题研究汇总成册就成了传感器实验篇。
常规实验的开发。教材中只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其实还有很多有特色常规实验尤其是学生小实验在教学中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一方面对每章节各种版本涉及的实验进行汇总,对国外教材中的实验加以借鉴,对杂志中介绍的实验加以筛选,另一方面对生活中新涌现出来产品加以借用,用新的创意进行再制作,或用新材料进行再开发。常规实验器材构成新的物理仪器,常规实验汇总成册为常规实验开发篇。
现代情景收集。物理教学要反应科技成果,要贴近现代化,就得不断更新现代物理情景,不断展示科技成果。教师通过电视、网络寻找科技新应用、新发现和新成果的信息,以图片、课件、视频的形式汇总构成物理电子信息库,成册即为现代情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