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教师职称工作总结

时间:2023-03-14 14:48:33

导语:在小学教师职称工作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教师职称工作总结

第1篇

一、宗旨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1、在*至*年间,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显著提高。

2、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将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与教师资格认证、职务晋升等相挂钩,形成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动力机制。

(二)任务

1、加强基地建设,明确培训职责

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评估标准》,*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人员对各培训基地进行评估认定。各培训基地的职责如下:*市教师进修学校为本项目的执行机构,负责全市教育技术主讲教师培训、*区、*区和*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本县(市、区)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培训;*市电教中心负责*区初中教师培训。高中教师的培训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

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项目培训

在对培训基地认定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项目培训,各地培训任务是:

*年培训指标:高中教师40%、初中教师30%、小学教师30%。

*年培训指标:高中教师40%、初中教师50%、小学教师50%。

3、组织统一考试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为依据,分期分批组织参加项目培训的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制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等级证书。

4、建立认证制度,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证书与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挂钩,形成促进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有效机制。

三、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我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教育局成立*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考试中心、*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组成(名单见附表一),主要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要职责:负责全市项目的组织、协调、沟通工作;负责组织对培训基地的评估认定;组织对各地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的评估与监控。

考试中心负责审批、设置考点并组织全市的考试工作,颁发教师教育技术考试证书。

*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全市项目管理日常工作(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工作组合并),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业务指导;负责全市培训基地培训者培训。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四、项目培训的原则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项目培训要坚持以下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促进教师运用和*课件的能力。

2、方便教师,服务学校的原则。在符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设施和资源要求的学校设点办班,坚持就近设点办班,方便教师参加培训。

3、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主讲教师资格制度,参加广东省组织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主讲教师省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者才能获得主讲教师资格。培训前要组织主讲教师上研究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讨等集体备课活动,并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为依据进行培训,注重培训实效,严禁单纯以做考试题为主的应试培训。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年3月下旬,召开县(市、区)教育局人事股长及各培训机构会议,部署项目培训工作。

2、*年4月中旬,各县(市、区)制定项目培训计划,并于*年4月20日前送项目办公室备案。

3、*年4月中下旬,开展培训者培训。

(二)开展培训基地评估认定工作

*年4月下旬,*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专家对培训基地进行评估认定。经认定符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评估标准》的培训基地才有资格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三)开展项目培训

*年5月开始,取得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资格的培训基地按其制定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

(四)培训过程的监控

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培训进行评估:

*年、*年7月至8月对培训基地进行评估,定期评估的主要内容有(1)培训计划的制定情况;(2)培训点的设置情况;(3)项目培训管理情况;(4)培训的数量和质量。

不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项目培训的管理情况;(2)培训的教与学情况。

对未能坚持项目培训原则的培训基地,提出整改意见,责成其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培训资格。

(五)组织统一考试

从*年起,组织参加项目培训的教师参加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每年2次的全国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考试在我市的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定点考场进行,经审查合格的教师培训基地也可以设置考场。考试合格者获得由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制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证书。

(六)总结表彰

1、年度总结。

培训基地要及时总结项目培训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逐步完成项目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要在*年12月中旬、*年12月中旬向项目办公室提交当年培训总结。

2、评估验收和总结表彰。

*年12月下旬,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地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年12月下旬,召开项目培训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经费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要切实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争取各级财政设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专项经费。

要严格按照培训收费标准进行收费,防止乱收费现象发生。

(二)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各地要进一步理顺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明确教师培训主管部门的职责,对教师培训进行规范管理,坚决制止多头管理,重复培训和乱办班现象。要以教育技术标准为依据,严把质量关。要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与我市实施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衔接起来。

(三)加强培训验证工作管理

第2篇

关键词: 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 考核评估机制 改进对策

近几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这项有利于改善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的活动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开展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过程中,已有的考核评估机制仍需不断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们参与教师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扩大支教规模,提高支教效率,最终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我们通过对桂林市临桂县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该县具体分析其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的考核评估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其他地方的城乡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估机制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持和宝贵经验。

一、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的相关内容

广西桂林市临桂县自2002年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后,在规范学校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压缩中小学非教学人员、实行编制限额统一管理等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几年,临桂县城和乡镇所在地部分学校超编现象严重,而那些富余人员却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师资源。相比较而言,贫困和边远乡镇的农村学校师资缺乏。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临桂县教育各部门上下联动,建立起长期坚持的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临桂县从2006年开始连续五年共派出超过250名的城镇优秀教师到12个乡镇的农村或薄弱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这对该县的师资队伍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对农村或薄弱学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是有力的促进。[1]

(一)交流目的与任务。

实行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主要是通过交流教师的带领作用推动和促进受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交流的目的与任务,一是承担受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新的教学教学理念带到学校,推动受援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保证执教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二是通过上示范课、听课、教研室讨论、课题论文研究等多种形式,亲身参与受援学校的教研活动,给受援学校教师提供教学与科研等方面指导和帮助;三是以身作则,通过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争取成为受援学校教师们学习的目标和榜样。

(二)交流要求。

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始终坚持积极稳妥、派其所需、注重实效、互相帮助的原则,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各城区中小学、城镇中心校根据教育局所分配的学科交流教师名额拟定交流人员名单,经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确定后上报教育局支教办,由支教办根据各乡镇中小学村完小,或者教学单位实际需要,统一行文,将其派往指定受授学校开展教师交流。交流教师必须制订好该学年的教育教学计划,准备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做好记录,写好工作总结和教学体会。这些材料必须收集整理好,它们是考核评估交流教师表现情况的重要参考。此外,交流教师应该与受援学校教师们开展几次经验总结会,将宝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传授给他们。

(三)交流条件

1.年龄和教龄

临桂县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的相关政策中明确规定了支教教师的年龄和教龄,凡在城区中小学、乡镇中心校工作满三年,当年8月31日前未满50周岁的男教师和未满45周岁的女教师(含以工代教人员)均属派出交流对象;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原则上不派出支教;孕妇及哺乳期女教师暂缓安排支教。从而,保证这些交流教师们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素质水平,有助于加快农村教育发展进程,确保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交流年限

合理的交流年限是保证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原则上,教师交流时限为每次一学年,最长不超过两学年。交流满一年后,由受授学校对交流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并存档上报临桂县支教办,由局支教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是否抽回轮教教师的任务。未能履行轮教职责、工作无起色的,第二年继续留在原受授学校支教。

3.交流的人事管理

交流期间,派出交流教师不办理调动手续,其人事关系和工资待遇留在派出学校,享受派出学校同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但是,党员和团员需要办理临时组织关系,将组织关系暂转移至受授学校,有利于他们按时参加受授学校党、团组织生活。交流期满,经考核合格者仍回原单位工作;考核不合格者或学年末考试所任教学班成绩在倒数10%者,则由县教育局另行安排工作。

二、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的考核评估制度

(一)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的考核评估标准。

交流教师的考核评估结果由受援学校对交流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研活动开展、教育教学互动、学科教研组建设、教学手段创新与改革等方面综合评估得来。然后,县教育局支教办根据受援学校的评价对交流教师做出最终评定,给予“合格“或“优秀”的成绩评定。交流教师学年度考核评估标准如下。

1.交流教师学年度考核为“优秀”的条件

(1)遵守纪律,服从分配,能认真积极地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2)以身作则,吃苦耐劳,能主动地与所教学生在心灵上沟通,能主动地利用学生的特长积极地启发,沟通思想,把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3)为人谦虚,戒骄戒躁,主动地搞好业务学习,钻研教学问题,能主动地与领导、同事相互沟通,共同把教育工作做好;(4)在学年度支教工作中,责任到位,成绩突出。

2.交流教师学年度考核为“合格”的条件

(1)遵守纪律,服从分配,教育教学工作踏实。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为人心胸坦诚;(2)能较好地完成一学年的支教工作;(3)能主动搞好业务学习、钻研教学问题,主动地帮助他人。

(二)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的奖励办法

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不仅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工作任务繁重,为了全面推动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各项工作胜利开展,充分调动广大交流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鼓励交流教师在受援学校积极参与集中学习、自主学习和各种科研活动,临桂县教育局提出了给予交流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加分奖励。具体做法是,对于交流满一年并且受援学校评定为“合格”者,自学分加5分,集中培训分加5分;评定为“优秀”者,自学分为10分,集中培训分加5分。

“教师轮岗程序要公开,保证轮岗公正合理。要实现教师定期轮岗制,不仅要有制度和流动程序可依,而且要有一个有效的内在激励。即要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3]所以,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号召参加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成绩表现突出者,还能够获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交流教师每学期的下乡车费(4趟来回/月)由教育局支教办按实际票价核定后同意造表于每学期期末一次性报销,同时教育局,于每学期期末一次性给支教队员发放50元/月的交通补助,为交流教师们解决一部分交通费。在评奖、评优、评先、评模、提拔任用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参与过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的教师。凡未在农村或薄弱学校有过一年以上任教经历者,不得申报评聘教师职务,获取相关等级职称。

三、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考核评估机制与奖励办法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考核评估机制不够全面。

由上面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考核评估机制来看,只根据受援学校仅仅依据几条简单的评估标准对交流教师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定,是不够全面和客观的。在关于普通教师对考核评估机制了解情况调查中,认为正在实施的考核机制完善的占16.67%,而认为不完善的高达50.6%,对考核机制不清楚的占32.53%,而在支教教师中对现行的考核机制比较满意的占24.1%,认为一般的占60.84%,不满意的占10.24%。从上面的数据可见,大部分人认为现行的教师交流考核评估机制是不够完善的,应当建立健全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考核评估机制,做到明确评估标准,规范考核程序,让考核评估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二)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的奖励机制不够完善。

在交流教师对现行奖励机制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有53.01%的教师对现行的奖励很不满意,有19.27%的教师对现行的奖励机制不太满意。由此可见,大部分的交流教师对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奖励机制不够满意,认为在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结束任期后,评定为“合格”或者“优秀”的交流教师也都只是获得继续教育加分而已。这些加分获得的途径非常广泛,不单单限定参与教师交流活动才能获得,因而对交流教师的激励作用实在有限。每月50元的交通补助,对于交流教师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当前多数交流教师们存在的普遍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履行家庭义务和责任。被安排到农村学校开展为期一学年的教师交流活动,这就意味着不能经常回家,否则往返车旅费将是一大笔开支。所以,这种奖励措施保障作用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仅仅起到象征性作用,无法帮助交流教师解决实际存在的经费不足问题。此外,在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交流教师必须在相关制度中体现,并且将其科学化和规范化,才能有效保障交流教师的合法利益。

四、改进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考核评估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考核评估机制。

现行的支教教师考核评估机制只有受援学校评定一项,是比较单一的。为了使考核机制更为客观和科学,应该建立一个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考核评估机制,不仅是受援学校对交流教师进行评定,还应该加入交流教师的自评和受援学校学生对交流教师的评定。教师自评主要是对自身的教学计划、每节课教案的准备、听课和评课的记录、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教学教育质量是否明显提高等几方面进行自评;学生对支教教师的评估主要是教师的上课气氛、态度、课前准备情况、教学手段、课后的作业批改情况、班级管理情况等对交流教师进行评估。将受援学校对交流教师的考核评定、教师自评和受援学校学生的评定这三者综合考核评估,最终确定科学评定交流教师完成任务情况是“合格”还是“优秀”,评估结果也能更具说服力。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奖励机制。

“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决定教育水平,低水平的投入,获得的只能是低水平的均衡,教师的收入很低,加大教育投入会极大调动教师交流的积极性”。[4]补助金必须按月按时发放,使交流教师在经济上无后顾之忧。通过调查了解到,福利待遇差、交通不便利,是很多教师不愿意参与教师交流的主要原因。县教育局对教师交流的相关补助和奖励措施少,受援学校由于本身的资金条件也没有能力向支教的教师发放额外补贴,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师交流的效果。政府不仅要依靠精神奖励,而且必须加大物质奖励,从两方面入手,保障交流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能顺利开展。针对这样的状况,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性投入,发放到县级教育局,由教育局统一规划、统一发放,以学生的人数为基数,制定统一的拨款标准,实现支教经费的均衡配置。还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基金,向社会、企业和个人募集资金,多渠道多方面集合资金、人力和物力,使交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能够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大考核监督力度,确保教师交流公平、公正地展开。

为了使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既要制定合理的支教制度和轮岗支教的流动程序,又要加大对支教工作的考核监督力度,用政策保证教师交流和考核评估能够有序透明地进行。首先,主管部门要经常下到基层了解交流情况,及时解决受援学校、交流教师,以及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其次,为了保证考核评估结果公平、公正、客观、透明,要求各受援学校必须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实事求是地对交流教师们这一年来的交流情况进行公正评定,并将评估结果在校内公示栏和相关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最后,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监督受援学校对支教教师的考核过程和结果,保证考核评估公平、公正、顺利地展开。

参考文献:

[1]关于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的指示.临政教字[2006]24文件.

[2]关于印发临桂县第三期支教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教字[2008]56号文件.

[3]屈光涛,陈光春.教师交流制度实施的障碍与对策[J].大家参考・教育管理,2007,12,(6):30.

第3篇

一、XX上半年的新变化和新成绩

XX上半年,xx街道教育工作以党的十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市均衡建设的中心,坚持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勇于担当、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街道各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校容校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凝心聚力,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

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配备标准,重点规划学校教学设施、图书和教学仪器的装备提升。具体项目是:

1、教学仪器、设施的配备

xx中学先后投资xxx余万元完善了学校理化生,科学、音体美卫等学科教学仪器设施的配备,新增一体微机120台,建设高标准的录播室一处,投资120余万元,新增图书5万余册。投资43万元新增红外线监控设备、一体机多媒体、班班通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35套。投资60万元,充实配备心理咨询室、科学探究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仪器设备。

大庙小学增设班班通多媒体11套,教师用机20台,学生用机35台;教学器材按国家二类标准配备,满足了教学需要,投资xxx余元增设电子显示屏一块。

本学期,为坊岭小学安装了价值31270元的实验室设备,安装价值xxx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室,新赠价值15000元的图书6100册,新增xxxx余元的心理咨询室器材15件。

xx小学对18间功能室重新布置了照明线路,更换了灯具108盏;投入xxxx元对音美、综合实践活动室、科技教室进行文化布置,投入xxxx元添置心理辅导室设施。

xx小学新增xxx元的美术器材、8826元的音乐器材、11394元的体育器材、xxxx.5元的综合实践器材以及xxx.15元的科学仪器及药品。学生微机35台、教师一体机15台,配备了5套多媒体;学校投入万余元配备了心理咨询室设备;新增图书750册,对图书实行了电子化管理。

2、塑胶操场和其他塑胶场地建设

市、街道合资千万元为六处学校建设塑胶操场48535平方米、篮球场和排球场3264平方米,其中xx中学建设塑胶操场18705平方米,规划建设塑胶篮球场、排球场1302平方米;xx二中塑胶操场8658平方米;大庙小学塑胶操场xxxx平方米,规划建设塑胶篮球场、排球场764平方米;xx小学塑胶操场5022平方米,规划一块544平方米篮球场;为坊岭小学新增8.5亩土地用于操场建设,圈围墙220米,铺设塑胶跑道及塑胶场地xxxx平方米,铺设草坪980平方米,并新建篮球场420平方米和排球场162平方米,乒乓球台新增2个和低单杠1个;xx小学塑胶操场5043平方米,新扩运动场3xxxx余平方米,新扩运动场硬化面积近 1000平方米,规划塑胶篮球场、排球场764平方米;

街道各学校体育器材数量均达到国家二类规定标准,为师生体育活动创设了优越的环境。

3、新建校舍和维修

为xx中学投资23万元,将崇德楼、志学楼、好学楼、知新楼、弦歌楼全部更换塑钢窗;投资53万元,原教学楼墙面更新粉刷、地面铺设瓷砖,更新所有教学楼照明设施;投资30万元,更换学校电动大门。

xx二中规划投资450多万元,建筑面积3164平方米的四层综合楼于5月开工新建,预计XX年底竣工使用;5月份,投资约40万元粉刷了四栋楼房的内外墙近xxxx平方米,投资约30万元,将四栋楼的旧窗更换为塑钢窗,近xxx平方米;

大庙小学新建功能室板房336平方米,餐厅57.5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厕所66平方米;粉刷室内外墙面约460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约460平方米。

投资75万元新建的坊岭小学630平方米教学平房现已交付使用;硬化教室前水泥地面5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00平方米,粉刷室内外和校园围墙xxx多平方米,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解决了校舍、功能室和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

xx小学粉刷学校教学楼和办公楼内外墙体xxx.3平方米;投入1875元对水电进行改造,让学生老师喝上健康的自来水,用电达到安全;新建水冲式厕所72平方米。

xx小学硬化校园路面xxx平方米,铺设校内排水管道110米,解决了学校多年排水不畅积水问题,新建体育器材室55平方米,粉刷前后院围墙、门卫室、厕所面积近1400平方米。

规划中的薛村小学搬迁新建,8月份可望破土动工。

4、校园文化及文化设施建设

街道办事处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为各学校铺设柏油路面近万平方米,使学校环境焕然一新。

xx中学加大校园美化、绿化建设,学校在原有校园七景的基础上,加大绿化投资5万余元,把初中教学楼北的闲置地,栽植美化苗木,形成学校又靓丽景观的明德园。继去年六艺广场、孔子像落成,新建论语墙顺利完工。

xx二中手绘校园成功文化墙,烤瓷论语墙和石雕孔子像坐落校门正中,突出曲阜传统文化。

大庙小学投资10000余元设计更新了校园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味。注重加强学生的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态熏陶,学校建设了孔子文化广场,塑立孔子像1座

xx小学塑立孔子像一座,建设论语墙72平方米,书写学校操场标语和图案,突出校园文化特色。

xx小学投入xxxx元新建一处休闲小广场;改建论语墙28.5平方米,孔子像落成。

xx小学栽植了15棵法桐,种植草坪面积1200平方米,,喷绘运动图标13幅,运动标语3幅共计30个1.2平方米的大字,安装了400余米的花坛塑钢栅栏,设计并贴了瓷砖论语墙,投入2万余元提升校园文化。

(二)联保联创,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

为确保学校标准化建设顺利进行,xx街道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街道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街道教委和各学校建立相应组织,具体抓好工作的落实。街道教委建立督查小组,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实行包保责任制,督办工作进度,确保了学校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街道办事处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程进度 “快”、质量“优”、创建过程“实”、每个环节“细”、督导考核“严”的工作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群策群力,全力全速落实好各项工作。及早作出规划,落实具体任务,重点解决了大庙小学130平方米的板房器材室和xx小学、xx小学、薛村小学等5处小学的教师伙房;xx小学拆除旧校舍18口,旱厕改造;xx中学电路改造和各学校校舍粉刷;坊岭小学、xx小学新增操场用地16亩,xx二中新建3164平方米的教学楼,坊岭小学新建8口平房教室,薛村小学搬迁至犁铧春秋社区异地新建,为解决大庙小学校舍面积和功能室不足问题,建设板房功能室。

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确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围绕“一校一品,一校一线,一校一色”的思路,做精、做亮、做强校园文化,形成了xx中学六艺文化,xx二中成功文化,大庙小学生态文化,xx小学三雅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xx二中、大庙小学、坊岭小学、xx小学等塑立孔子像各一座,建设论语墙,打造校园儒家文化特色。

为顺利迎接国家教育均衡发展市评估验收,教委督查组会同市督学和组织中小学校长等形式到校督察,通过深入学校,采取座谈、调阅台账、实地查验等方式,配合全市创建进程,并实行学校创建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汇总学校标准化建设进展情况,针对具体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结合学校各自情况,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及时调整方案与工作思路,对校舍、教学仪器、电教设备、体卫艺设备及图书等固定资产对照清点、登记,对教师配备核编定员,科学定制;发动教师收集整理归类装订标准化各项资料,建立标准化建设工作管理档案,各项迎查工作准备充分,xx二中迎查中得到省专家的好评。

(三)均衡显现,让学生接受优质教育

本学期,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为让学生得到均衡、优质的教育,街道教委把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作为重点,在街道教师中大力开展“三字、两化”基本功训练,组织开展教师的粉笔字、教案、普通话比赛。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全市第二届“读教育名着,做智慧教师”活动”,组织教学能手听课活动,让教师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效果、从理论研究到教育实践中深入探讨,建立教师教研联合体,通过互相交流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树立全新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学科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教改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关心新教师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形式。大力推进教师交流,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认真做好XX年全国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坚持八个精心,积极开展教师师德教育,着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远程研修、校本教研等活动提升了街道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形成了“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模式,整体发展水平连创佳绩,街道教育水平走在了全市教育发展的前列,今年的中考成绩,xx中学、xx二中均有新突破,两所学校的中考上线人数均位于全市前三名,给街道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街道艺体教学工作连续八年全市综合评比第一名,XX年又有新突破,xx中学初中女子篮球队成绩优异,确定代表曲阜参加xx比赛;大庙小学男子和女子足球队双双夺冠,代表曲阜参加xx比赛;几年来被全市公认的强势项目的小学男子和小学女子乒乓球队,今年又代表曲阜参加xx比赛。参加的全市艺术节文艺节目和绘画、书法展演,均取得优异成绩,许多作品推荐到xx参加比赛。

二、需要改进的工作

1、教学检查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推动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

2、教师年龄结构、学科专业配备、整体业务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3、以人为本、科学规范的管理需进一步完善和推进。

4、必须加强和提升新增器材的利用率。

三、XX年下半年工作打算、措施及目标实现预测

1、新建的xx二中教学楼年底竣工交付使用,不影响XX年12月份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验收。

2、薛村小学搬迁新建年底主体工程完工,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验收,2016年交付使用。

3、年内(计划暑假期间的8月份)完成坊岭小学水冲式厕所改建任务。

4、着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继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完善岗位设置管理,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做好绩效工资发放工作。

5、新学期开学前,启动联盟教研工作机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第4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共同体;卓越教师;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300430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卓越教师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新常态。2014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培养卓越中小学教师――“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的目标,并要求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

《意见》颁发以后,许多高师院校推出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并扎实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分类培养卓越教师的新模式,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新机制。本研究以经教育部确认的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样本,以中国知网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刊发的“卓越教师”相关文献为基础,并参照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工作会议资料汇编,构建了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模型,以期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院校和同行提供借鉴。

1“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核心概念的界定

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是参与培养卓越教师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等组织及其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是促进、制约、维系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系统化、制度化方法的总和。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以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UGS”教师教育共同体)为平台,以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 “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为基本方式,以动力激发、协同治理、协作执行和评估反馈四个向度为基本框架(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动力激发机制为“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提供动力源,协同治理机制为“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奠定组织基础,协作执行机制为“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指明实操路径,评估反馈机制保障“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始终指向既定的目标。四维机制耦合互动,实现“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

2.1动力激发机制

动力激发机制是指“UGS”教师教育共同体为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创造性地开展卓越教师培养工作,提高职前教师专业素养而采取的各种授权、赋责和惠利的方式和过程。动力激发的主要实现路径如下。

1) 资源共享。“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资源是共同体场域内外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包括人、财、物等。但开展合作之前,这些资源都“各有其主”,也“各为其主”。“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就是在原有“旧主”之上建立一个更大的场域,并构建了一个更大的“新主”――“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这就使原先那些“各有其主”的资源――大学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智力资源、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以及中小学丰富的教学经验储备和教学情境资源等成了“UGS”的公共资源,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二次集聚。但这种“二次集聚”,并不是简单的“1+1+1=3”,而是“1+1+1>3”。因为在资源的“二次集聚”过程中,共同体对“UGS”现有的各种资源除了直接“拿来”,还会进行甑别、选择甚至是改造,这样,原有的资源就会产生“增益”――“教师教育利益”[1],这是教师教育共同体有效运行的主动力,资源共享的方法途径有四种。

第一,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对接“UGS”三方发展规划,整合、拓展教育实践基地的功能,按照各学校的优势,分学科建设实践基地,既作为职前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又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用优质教育实践基地“倒逼”“UGS”三方协同培养职前教师。

第二,共建教师队伍。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协调下,大学可以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教育者到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交流和合作,在中小学教育现场汲取行动智慧和实践智慧,提高自身的教师教育素养;中小学可以选派特聘导师或骨干教师到大学进修各种课程或提升学历层次,丰富教师的思想智慧和理论智慧,提高在职教师专业素养和指导职前教师的能力。这是用“异质性”优质资源吸引“UGS”三方f同培养职前教师。

第三,共同开展教育研究。大学善于科研,中小学长于实践,两者结合,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激活。“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可以组织导师以指导职前教师的论文为契机,选取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小问题,组织职前教师和中小学特聘导师开展联合研究,既可以提高职前教师学位论文质量,也可以带动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高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使中小学特聘导师指导职前教师的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第四,共享各类学术资源。为了提高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各师范大学建设了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库、案例教材库、中小学精品课程库等资源库。这些资源既可以用于职前教师培养,也可以用于在职教师继续教育。“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立以后,大学应将此类资源向“UGS”教师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开放,以增强参与合作的中小学教研员、教师的身份认同,激发他们的团体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合作的热情。

2) 民主决策。政治人的行为假设指出,人之行为除谋求货币收入、物质享受之外,还谋求包括权力、尊严、名誉、社会地位等难以用纯粹经济尺度衡量的“利益”。有研究显示,教师参与教师教育共同体民主决策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性,使教师获得群体归属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维持甚至不断提高教师们参与合作的热情;有利于集思广益,充分吸取合作一线的教师们的意见,使合作更具有针对性,可以获得合作成员的高度认同[2]。因此,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让全体成员特别是普通教师参与职前教师的招生、录取、课程开发、教学实践、论文写作全过程的相关决策,有利于调动合作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以沈阳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为例,为了统一“UGS”各合作主体的认识,该校从最初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到改革试点工作的各个阶段,再到自评和总结,共召开不同规模的工作、调研会议三十余次,邀请“UGS”各方成员对重点工作进行集体研讨,通过全程参与决策,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3]。

3) 持续激励。激励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动机或需要,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的行为管理策略。激励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对于“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这样一个跨组织合作的复杂系统,持续的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持续的激励,才能不断强化合作参与者的协作意愿,促使他们把外在要求升华为内在需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持续激励既要有精神激励,也要有物质激励,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绩效评价激励。大学、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应修订绩效评价制度,将指导、培养职前教师绩效纳入教师绩效考评体系,使指导、培养职前教师成为大学和中小学教师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第二,晋升晋级激励。修订大学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将指导职前教师工作纳入专业技术资格评聘条件体系。同时,大学和中小学应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将指导、培养职前教师工作业绩纳入大学和中小学名师、骨干教师评选的条件体系,以激发教师指导、培养职前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培训进修激励。对于教师,增加高层次的培训和学习是激励他们工作的另一个动力。“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应定期面向参与合作的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举办一些高端培训,并定期选派优秀的骨干教师去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访学。另外,大学还要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对参与教师教育合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小学进行激励,以激发学校这一群体动力。

4) 环境优化。系统总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UGS”教师教育共同体是一个跨组织合作的复杂系统,因此,其不仅要优化内部环境,还要注重协调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环境,重点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行动的交互与创生,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我们”意识,最终衍生一种“互依、互尊、互动、共生、共创、共荣的教师教育文化”[4]。在这种教师教育文化的支配作用下,大学、地方政府与中小学合作主体之间能通过身份认同形成一种“依伴”关系,结成为一个教师教育团队,履行教师教育职责。优化外部环境,需“UGS”教师教育共同体积极地影响和改造环境,与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良性的互动,从外界引入足够舆论支持、政策保障及同侪经验,使“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远离平衡态,无限接近临界状态并最终发生涨落,形成合作“增益”――教师教育利益和教师教育文化,从而促进“UGS”教师教育共同体有序运行和演化。

2.2协同治理机制

协同治理机制是指“UGS”教师教育共同体为培养卓越教师而对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及其成员进行指导、控制和协调的方式与过程的总和。它以建立科学合理的“UGS”教师教育共同体管理组织体系为前提,以优化协作系统内部环境为基本内容,以实现参与合作的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协同、资源协同和利益协同为基本任务,最终达到增强目标认同,强化协作意愿,提高协作自觉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治理组织、规范组织运行、制定治理制度和配置共享资源等。

1) 构建治理组织。复杂组织往往通过构建组织体系,层层分解任务,为实现组织目标奠定基础[5]。纵观国内外成功的“UGS”合作项目,都十分注重构建完备的组织体系。张景斌、朱洪翠(2015)通过研究构建了“US”教师教育共同体组织结构体系,本研究参照该体系构建了“UGS”教师教育共同体治理组织体系(见图2)。

该组织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属于领导层,领导小组成员由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领导(分管领导)担任,主要负责制定共同体发展规划,并对各部门、各成员单位的任务进行分配和协调;学术委员会成员由三方专家担任,主要负责职前教师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师教育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第二层属于管理层,执行委员会负责职前教师培养方案的整体实施;技术委员会提供共同体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支持,从技术上保障共同体的顺利运行;协调委员会主要负责共同体组织制度建设,协调合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冲突,并提出解决方案;评估委员会负责对共同体运行的过程与成效进行检查督导,并及时将运行成效和目标的达成度反馈给组织体系各机构和各成员单位。第三层属于执行层,各导师组负责职前教师学科专业具体培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各成T单位联络组负责相关合作培养工作的具体落实。

2) 规范组织运行。“UG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治理,除了要建立完备的治理组织,还须规范组织运行,才能充分调动“UGS”三方成员的积极性,为共同体向高阶有序自组织状态演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一,充分赋权。“UGS”教师教育共同体管理层和执行层成员一般都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认同和自我实现是他们参与合作的不竭动力,只有高层管理组织充分赋权,才能充分发掘中层管理人员管理才能,推进共同体运行管理创新,提高效益。同时,充分赋权也有利于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做好“UGS”教师教育共同体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不断提高共同体建设水平。

第二,加强协调。“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各层次机构的合理分工,以及不同层次机构和各层次机构之间的有效协调合作,才能保障各子系统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如是,不仅能使高层决策顺利贯彻落实,又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第三,严格问责。问责主要关心的是权力被行使的方式。协同治理结构中,每个参与方似乎都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似乎没有一个组织担负着一种全责,在这种情况下,谁承担责任、该承担多少责任便难以确定,这就给问责带来了困难。但如果不严格问责,就容易助长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合作效率甚至使合作解体。

3) 制定治理制度。无论是赋权还是协调,都应该体现于制度层面。因此,必须注重“UG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制度建设,提高共同体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自组织运行。“UGS”教师教育共同体治理制度主要包括:

第一,国家宏观政策。为推进“UGS”教师教育合作,各国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明确大学、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职前教师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标准以及大学与中小学联合培养考评方案等等。

第二,共同体具体制度。为推行协同治理,各教师教育共同体须制定一系列协同治理制度,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二是课程开发和实施制度;三是教学管理制度;四是导师聘任和管理制度;五是见习实习制度;六是论文答辩制度;七是经费使用制度;八是考核评估奖惩制度;九是交流例会制度等等。由于这些制度需要不同的合作主体执行,因此,只有经过充分协商,才能使制定的各项制度获得大多数合作主体的认同,制度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 配置共享资源。“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共享资源是共同体场域内外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包括人、财、物等。但开展合作之前,这些资源都“各有其主”,也“各为其主”。“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就是在原有“旧主”之上建立一个更大的场域,并构建了一个更大的“新主”――“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这就使原先那些“各有其主”的资源――大学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智力资源、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以及中小学丰富的教学经验储备和教学情境资源等成了“UGS”的公共资源,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二次集聚。但这种“二次集聚”,并不是简单的“1+1+1=3”,而是“1+1+1>3”。因为在资源的“二次集聚”过程中,共同体对“UGS”现有的各种资源除了直接“拿来”,还会进行甑别、选择甚至是改造,这样,原有的资源就会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和功能。

2.3协作执行机制

协作执行机制是指参与“UGS” 教师教育共同体的集体和个体合作成员,相互配合、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方式与过程的总和。具体而言,即参与共同体的大学学科导师、中小学特聘导师地方教育行政人员等合作成员,按照“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通过协作修订目标、协作开发课程、协作优化流程、协作实施教学等方式,提高职前教师的基础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管理素养、研究素养和信息素养。

1) 协作修正目标。“UGS”教师教育共同体顶层设计者要高度重视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阐释、修正工作,组织大学教师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以及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科研机构相关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职前教师教育观念的宣传、学习与研讨,特别是要组织理论工作者走进中小学教育现场,用理论烛照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树立科学的职前教师教育观,厘清职前教师教育的教育内涵,准确定位“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这一卓越教师培养目标,以便各培养单位瞄准目标整合资源,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2) 协作开发课程。目标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教问题,课程则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教师教育课程思想应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6]“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突出不够,尤其是案例型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相当突出,实践指导类课程开发利用工作远远不能适应高质量培养工作的需要。”[7]因此,“要结合当地基础教育的实际,鼓励高师院校与教师进修学校、重点中小学联合编写教师教育教材,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8]“大学从事教育硕士学位课程教学的教师更应摒以理论的逻辑来裁剪教育实践内容的学术习惯,主动深入实践现场,对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或指导实践有一个新的理解,并以此为依据重新设计、组织教学内容。”[9]总之,要按照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理念开发卓越教师教育课程。

3) 协作优化流程。课程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流程则是解决按什么顺序教的问题。流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使事物演进的关键步骤按照一定的时序关系(如串联、并联、反馈等多种结构方式)徐徐展开。职前教师培养的关键步骤中,亟待优化的就是实践教学(包括教学设计、见习、实习、教育调查等),以及教育理论课程、学科教学研究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等与实践教学的科学合理安排。现在,不少师范大学将实践教学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进行集中安排。这样的培养流程利于学位课程的修习,也便于加强学生管理,但这种分段分块式的流程设计,明显限制了学生的实(见)习范围和经验,而且割裂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联系,难以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激活,交互创生。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借鉴英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PGCE)培养流程的安排,通过与实践基地、特聘导师充分协商,将见习、实习时间适当分散。

首先,分散教育见习时间。职前教师入学后,每周有半天时间带着问题在中小学观摩课堂、开展调查,就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和特聘教师交流讨论,并将其带回大学课堂和大学老师、学习小组共同讨论。

其次,分散教育实习时间。将3个月的实习时间适度分开,在第三学年的下学期安排1个月时间进行第一次实习,第四学年的上学期再安排2个月时间开展第二次实习,两次实习要求逐渐提高。这样安排,既体现教育实践的连续性又体现阶段性,还可以有效化解学习和求职的时间矛盾。

另外,专业必修课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可以将部分专业必修课如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下放到中小学,在特聘导师指导下修习,大学只负责监督与考核即可。

当然,培养流程的优化涉及到大学和中小学人、财、物等多方面的协调,需充分考虑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实施。

4) 协作实施教学。流程解决了按什么顺序教的问题,最后需要解决的是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等建构的“体验―对话―反思―再体验”交替转换的SECI模式[10]优化“UGS”共同实施教学的路径。

第一,职前教师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经常观摩中小学教育现场,体会教育教学的隐性知识,培植教师专业意识、感情和信念;

第二,职前教师带着自己的体会与大学导师、中小学特聘导对话,并在模拟及现场演练中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理论和隐性知识的理解;

第三,大学、中小学及与社会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健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和专业实训基地,共享资源,分享成果;

第四,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鼓励大学导师和中小学导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丰富职前教师的实践体验,并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教育硕士教学改革研究能力,同时促进实习基地学校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2.4评估反馈机制

“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评估反馈机制是通过对共同体运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评估,并适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合作主体(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保障共同体运行质量的制度和方法的总和。通过评估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到共同体内部大学导师、中学特聘导师和职前教师的思想动态、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质量,可以鉴别优劣、比较高低,不断为“UGS”教师教育共同体有效运行创造条件。主要包括多主体评估反馈、多维度评估反馈和全过程评估反馈。

1) 多主体评估反馈。职前教师培养质量的高低,需多主体参与评估,方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第一,自我评估反馈。建立《职前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要求职前教师在专业课程学习、教育见习和实习期间,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分析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书面评价报告。

第二,导师评估反馈。将自我评价报告和大学学科导师、中小学特聘导师交流讨论,请指导教师评价、签名。编制《职前教师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大学导师和中小学指导教师定期观摩职前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根据评估标准,评定等级,并给予书面和口头反馈,作为最终评估的依据。

第三,同伴评估反馈。在教育见习和实习期间,实习小组成员使用《实习手册》,对同伴的教学实践,特别是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记录其成绩,指出其不足,提出合理化提出建议,定期交流讨论。

第四,学生评估反馈。编制《职前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和结束后,发放给职前及时实(见)习班级学生进行问卷,了解他们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特别是改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情况,由督查小组及时反馈给职前教师本人。

通过这种多元主体的评价和反馈,“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能不断优化联合培养行动,职前教师也能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2) 多维度评估反馈。根据职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细化为职前教师学习期间所需完成的具体活动,由多主体联合考评,并对其不达标的项目进行监控,敦促其完成。在学生学习、见习、实习的过程中,参与观察的大学导师、中小学督导、中小学特聘导师、同伴使用各种手段从不同的维度评估参与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个人,有利于职前教师扬长避短,自我完善。

3) 全过程评估反馈。

第一,事前评估反馈。事前评估反馈又称前反馈,它处于评估反馈的初始阶段。这种评估反馈是在培养进行之前,为保证将来的结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尽量减少偏差而做的充分准备。首先,对进入共同体的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针对调研的情况召开导师组会议,探讨针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案。其次,预测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出F的问题,制订相应的预案,一旦出现问题就可及时纠偏。

第二,过程评估反馈。“学习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社会活动,大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考量和评价,可以让大学了解到它所提供的学习机会和活动是否充分,以及学生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这些教育资源,从而让大学政策制定者可以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决策,以提高该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11]过程评估反馈一般是在现场进行,管理者直接对职前教师的培养情况进行考察,检查并纠正偏差。例如,通过观摩职前教师的课堂教学,调阅职前教师撰写的反思日记,开展职前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进行微格教学等,及时了解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种形成性评估反馈能够及时发现联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出有效调整。

第三,事后评估反馈。事后评估反馈是指在职前教师培养基本完成之后,使用职前教师评估指标体系对职前教师专业成长情况进行复评,并辅以访谈,把实际的培养成效与培养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偏差,以此指导和纠正未来的联合培养行动。对于高校评估而言,评估反馈的有效性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复评”或“再认证”过程中。只有收集反馈意见进行再评估,才能形成“评估―反馈―改进―评估”的闭合回路,促使教师教育利益和教师教育文化序参量的形成,推动“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自组织运行。

总之,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是一个机制集,其运行绩效不是由单一方面的机制决定的,而是这些机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四维机制相互耦合、共同作用,才能促进“UGS”深度合作,协同培养职前教师,实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出更多的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历史跨越。

参考文献

[1] 朱洪翠.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5,5:88.

[2] Wan, E. Teacher Empowerment: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ols in Hong Kong[J]. Teacher College Record, 2005,107(4):842861.

[3] 全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R].北京: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工作会议资料汇编,2013,4:4762.

[4] 吴康宁.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11.

[5] 宣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0101.

[6] 戴伟芬.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抉择与融合-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流变[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1):9396.

[7] 傅维利.教育硕士质量保证与培养资源供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1316.

[8] 朱新根.论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及其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113116.

[9] 朱晓宏.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课程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9(12):6265.

[10] 顾小清.行动学习: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5(3):5255.

[11] 海迪・罗斯,罗燕,岑逾豪.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学习过程指标上的比较:一种高等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3642.

第5篇

乘着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东风,我校第六届职代会,今天胜利召开,在此就学校全面工作,我作如下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05年工作回顾:

[文秘站网-]过去的一年,我校在上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教育局党组、教育局制定的《百分制目标管理》条例,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05年高考,我校文理硬上线238人,应届升学率列城区三校之首,获仁寿县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初中升学突破三百人,确保了仁寿县初中教育这面旗帜不倒。05年我校先后获得“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仁寿县安全保卫先进单位”、“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平安校园”、“文林镇卫生先进单位”、“文林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眉山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百分制目标检查一等奖”、“仁寿县德育工作特等奖”、“眉山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财经工作管理一等奖”等称号。为了打好06攻坚战,谱写二中新篇章,确保06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特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两支队伍的建设

(一)、积极创建一流的领导班子

我校坚持每周一次的例会学习制度。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使大家的认识统一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体师生为实现全面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这个目标上来。领导班子围绕"精诚团结,勤政廉洁,同心同德,追求卓越"的班子建设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到了以下几点:

1.是提升领导班子的决策力。我们注重建立完善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始终把民主集中制贯穿于工作决策的全过程。一是遇有重大问题时,召开好支部会。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对研究的事项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行集体决策。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好校长办公会及行政会。汇报工作,交流情况,分配任务,查漏补缺,及时改进。三是做好学校发展现状和职工工作现状调研。采用教师谈心和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座谈会,以及校长亲自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的形式,采集信息,了解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提高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工作讲程序、讲民主、讲原则。我校把同心同德确定为班子建设的首要目标,每一位班子成员都牢固地树立"一盘棋"意识,在认真抓好各科室分管工作的同时,关心整体,心系全局,通力合作,明确个人分工,发挥个人最大优势,落实目标责任制。班子成员做到了日常工作经常碰头,交叉工作经常协商,重大问题反复研究。通过相互沟通,广聚群智,彼此提醒,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了力量,增进了团结,鼓舞了士气,增添了活力,确保了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个班子的运行效率。

3.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领导班子成员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带领全校教职工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学成都七中,走精品之路”办学理念,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1.突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深入学习了《教师行为规范》,利用活动、座谈、会议等多形式,时刻提醒教师注意行为操守。二是加大师德师风检查力度。制定了相关的措施,落实了相关的责任,坚决制止“乱收费,乱补课,乱订资料”的三乱现象。三是在全校开展向典型学习活动。利用“保先教育”的契机,推出了学校先进的典型,让广大教师感受优秀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师德真谛。四是搞好对口支援工作。我校把对口支援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05年组织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赴金阳县送教下乡,并与对口学校进行了交流,增进了友谊,感受到了新时代乡村教师淳朴、乐于奉献的崇高师德。通过努力,强化师德建设,塑人类工程师灵魂,树立了尊重

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2.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学习与外出交流,教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树立了全新的人才观,改进了教育教学的手段,探索有效的教学管理,紧跟时代对教育教学发展要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视学生为上帝,为了应对时代的要求,教学六认真进行得扎实有效,各种听课、赛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们学习现代教学技能的热情空前高涨、都力做“学习型、复合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新型人民教师。3.实行局部优化组合。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年级组为单位,实行学科教师的优化组合,既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又创造了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但是还不够,在明年下半年,将在初一和高一全面推行聘任制和待岗制)同时引进了一批优秀教师进入我校教学第一线,为我校的师资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目前这些教师在我校教育教学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认真创建一流的工作业绩

(一)从德育入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这一学期以来,学校政教处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主动积极地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实践,不断探索,勤于进取,为学校的安定团结、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强化政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政工队伍素质。政教处有计划有步地骤组织了政工队伍学习《中学德育大风》、《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生意外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校之初对新班主任进行培训、组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从而提高了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每一学月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总结,落实了考核评估方案,从而使班主任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2.具体部署,精心安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工作。①加强了学生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每一学期开校政教处汇同校团委对学生会、团委会干部进行改选培训,今年先后对学生会干部、各班班长、生活委员、学习委员、宣传委员进行了分期培训,指导学生干部如何开展工作,怎样做好学校和班主任的小助手。全年先后举办培训班达七次,培训学生干部达五百四十多人次。经过培训这些干部组织领导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学校、班级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②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本学期政教处、团委按计划开展了如“坚定理想信念,创造人生辉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月”“交通安全教育”“爱国、守法”等主题的德育活动,使得学校的校风,学风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好评。

(二)遵循教学规律,加强常规管理。

今学期,学校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认为搞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是发展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为此,学校教务处积极认真的开展了如下工作:

1.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出台教学、教研激励制度。建立健全我校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讲评等环节的教学常规检查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连续、严谨、扎实、科学、规范,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认真抓好毕业年级工作。学期伊始即分别召开初三、高三工作会议,分析、探讨、交流提高毕业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方略及实施办法,按计划逐步推进复习功课的层次。及时搜集、整理中考、高考的复习、应考信息并反馈给初三、高三的课任老师。按时完成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填写和整理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

3.进一步稳固、规范良好的考风、考纪。在每次考试前,学校在教师会上大力强调考风,年级组长在年级会上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召开全校学生会,认真学习,在我校形成了作弊可耻的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比上学期更加积极努力。

4..进一步调整教师考核量化方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新一届的学校领导班子修订了原来教师的考核办法,出台了新的考核机制,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使员工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神面貌大增,各项教学工作都取得好成绩。

(三)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向教科研要质量。

学校的教科室以省级科研课题《“发展特长无差生”的研究》为龙头,围绕学校“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科研为先”的要求,广泛开展工作。

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提炼了四个操作方案,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方法的探索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水运的更新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撰写了质量较高的课题成果汇报材料,并在省教科所组织的教学成果展示会上顺利通过了两轮成果展示,并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些基础之上,十月份积极撰写了国家级课题申报材料。

课题后续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以培养学生特长为目的的多种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如“文学社、树人报、科技组、采访组”等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特长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大力营造特长教育的浓厚氛围,组织优秀特长生评选活动;组织指导教师进行年度

论文的撰写,并开展论文的评审与结集;开展教科室的资料的分类整理及归档工作,为教师借阅提供方便。围绕新课程改革,与教务处一起组织教学研究活动。认真组织了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及进提供最新课改信息,和兄弟学校的同仁开展教学经验的交流与研讨;积极与教务处一道共同组织、指导教师校内赛课活动;并为各科室教师选送相关的教学资料。

(四)强化安全卫生意识,构建平安校园。

学校体卫处和保卫科在20__年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效果的基本思想,团结本处全体同志,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上级和学校交给的任务。

1.综合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此,我们重点制定了各处室和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做到了有的放矢。

2.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我将学校稳定和校园安全无事故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组建了全部行政人员参加的校园安全值班队伍,做到了白班2人,夜班1人,节假日照常值班、夜巡。校领导逢会必强调安全工作无小事,坚持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举办安全讲座、悬挂安全横幅。一年来,我校认真落实《20__年度学校安全稳定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坚决杜绝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稳定,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了环境卫生和监管力度,持之一恒做好了每天三次的扫除工作。在接受上级的检查中,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确保了今年市、县先进卫生单位。

强化了对学生食堂的指导和监管。增加了食堂监管人员,落实了校园全天候负责食堂的督促检查,建立健全了食堂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了学校食堂全年无一食物中毒的零记录,维护了学校的稳定,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好评,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积极协助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文体活动活跃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五)、规范工作程序,严格财经纪律,开源节流,增支节收。

学校后勤总务处在各处室、全体师生的配合与支持下,围绕学校的总体目标,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严格财经纪律,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同时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05年下半年,学校减少了对年级补课费的提留,增加了早晚自习辅导津贴,兑现了教学六认真的月查月结,全学校直接发给教职工的各类津贴、节假日慰问金共计54.3万元,人均2102元。充分发挥了后勤对教育教学的促进功效。

一年来,总务处坚持财经制度,坚持报销的“一支笔“政策,坚持报销的严格审查制度;合理安排、正确执行预算内外资金收支计划,积极为教育教学服务;正确搞好维持与发展,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在学校有限的资金的使用上,坚持教学为中心,为重点;坚持公物“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支持了公物的赔偿制度逗硬;加强了对全校各班学生宿舍及公共水电气设施的经常性检查;组织了十余人的精干队伍,对余超的零星工程进行了收方,完成了扫尾工程;初中部新建了排水沟,也改建了部分围墙,增加了照明设备,美化了校园。

(六)构建和谐校园,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

对于过于的一年里,学校工会在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支部和行政的支持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较好地发挥了学校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年来,校工会为促进学校的发展,推进校务公开,促进民主监督均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充分发挥阵地优势,提高了教职工政治素质。

2.积极推行校务公开,促进了民主监督管理。3.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了教学研究。4.情系教职工、服务教职工,坚持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正确处理教职员工间的关系,确保了学校的稳定,凝聚了人心。

三、06年的工作思路

(一)06年9大工作要点:

1.明年六月中高考实现双300目标。

2.明年下半年收生任务初中完成600,高中完成900,在求数的同时也要求质。

3.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4.明年下半年初一、高一(也就是今年上初三、高三教师)中实行教师竞争上岗制。

5.开源节流,筹积资金,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让学校留得住人才。

6.明年教师评优选先实行阳光政策。先由各年级组评,对于晋升职称的须个人业绩与演讲结合,先由教师集体打分,分值占30;硬指标(如业绩、证书、考勤、论文等)占70,以此杜绝暗箱操作。

7.后勤成立校内小卖部,实行校内招标制。

8.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装订成书。

9.搞好校园的亮化、美化、净化工作。

(二)06年工作愿景

(1).强化德育管理,培育“四有”新人

在新的一年里,政教处将组织全校教师再次认真学习中央8号文件和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法规,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根据中央8号文件要求,针对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二,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念信念。第三,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要以活动为载体,将道德教育融于生动的事实与丰富有趣的形式中,避免苍白枯燥的说教,注重实效。

(2)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做好教研招生工作

在来年当中,教务处主要做好“四抓”:1、继续抓好校园网络、实验室、油印室、打字室、学籍档案等日常管理工作。2围绕学校初高中升学双300的目标,抓好薄弱的综合学科的提高,同时要强化“六认真”的检查,组织好半期、期末考试和毕业班的中高考工作。3、抓好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好集体备课工作。4、抓好明年招生的宣传活动,树立“教得好不如招得好”的思想,在做好新生招生工作的同时要特别落实招收高三补习生的工作,要形成具体的操作方案,为来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3)发挥教科室的先导功能,促进教育教学的长足进步

教科室06年工作的部体思路是:一是“三个围绕”,即围绕特长教育开展课题的后续研究;围绕研究性学习开展新课程的实验研究;围绕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教育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结合。二是“三个加快”,即加快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课改实验步伐;加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步伐,加快教师科研理论学习步伐,以此来提升教师们现代教学技能,打造一支战斗力更强的“学习型、复合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新型队伍。

(4)加强

安全卫生管理,构建平安文明校园。体卫处要落实的工作有:1、认真组织本处同志学习相关理论,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高质量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力求规范化、制度化。2、全力抓好艺体考生的训练工作,力求在人数上、质量上有新的突破。3、做好卫生的检查评比,加强食堂的监管力度,确保师生的健康。

保卫科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进出管理,加强住校生管理,加强校内车辆管理,协助政教处对违纪违法学生的查处,配合好公安、政法部门开展工作。同时要做好平安校园、安全文明校园,交通安全学校、安全保卫的相关工作。

(5)团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