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奖学金个人总结

时间:2023-03-14 14:48:37

导语:在奖学金个人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奖学金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 奖学金评定 评定模式

作者简介:董文胜,男,1984年出生,硕士学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艺术类高校奖学金评定的现状

1、奖学金评定模式缺乏灵活性

在奖学金评定工作中,我们看到多年来部分高校采用同一模式来评定学生是否优秀,却忽略了周围环境的变化。社会在进步、学校在发展、学生的来源和构成都有很大的变化,社会的需求也有很大不同。相比而言评定模式却少有改变,这显然是不符合时展和要求的。虽然有个别人员对评定的细则进行了改进和修订,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同时也不具备权威性。

2、奖学金评定模式的单一性

现行的评定模式主要以学生成绩为主,包括专业课成绩和基础课成绩等。在评定模式中,参与各种比赛和社会实践也有一定的加分。但是这些加分的权重较低,在奖学金评定所占的比重也较少。这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说是一种限制,加强艺术实践是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艺术对于实践有一定的依附性,艺术类院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艺术实践,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可以说,现行的以成绩为主的奖学金评定模式还较单一,不能适应艺术类院校的发展状况。

3、奖学金评定忽视其自身的教育作用

奖学金在形式上是物质奖励,实质是精神上的鼓励,是对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肯定,对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鼓励。【2】奖学金的设立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心和期望,应把思想教育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奖学金奖励,引发学生感恩和奋进的心理。

4、奖学金评定的程序缺乏公平性

奖学金评审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的欠缺造成奖学金对学生的学习、创作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迎合奖学金评审标准牺牲学习的质量,如有的学生为了加分,在短时间内采用各种方法制造加分的机会,这不仅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是否优秀,而且也造成了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对学校的政策持怀疑套对,对学校的不信任等,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艺术类高校奖学金评定的对策探讨

1、评审的条件和标准要明确

为了达到奖学金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要根据奖学金的种类和要求,公布评审的条件和标准以及明确所需要的材料。使得奖学金的条件是明确、可测和适中的。由于奖学金种类的不同,评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如国家励志奖学金是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以为避免弄虚作假,评审条件中要规定申请人员需要有贫困证明等。同时,与公布评审条件一起,要同时下发奖学金申请硬性指标填报表。可包括以下内容: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担任校、系学生干部情况等)、思想进步度、创新、社会实践(参加比赛、演出等)等。每项内容根据奖学金的种类和实际状况规定相应的权重系数。由于,艺术类高校较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所以可以为这两项设置较大的权重系数。

2、重视奖学金评定的教育作用。

主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重视此项工作,要广泛宣传奖学金的目的和意义。在奖学金评定工作中,不能只重视结果,要重视评定的过程,根据奖学金评定的文件和标准、条件,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每评定一次奖学金,都要使大多数学生受到一次教育。

3、重视答辩的作用

为了更加合理公正地对优秀大学生进行评价审核,应该将答辩制引入到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来。经过预选确定的人员要经过答辩这一程序,答辩由答辩人自我阐述和答辩委员会提问两部分组成。根据答辩人的表现,答辩委员会进行投票和打分。并将答辩的成绩和奖学金申请硬性指标得分进行汇总,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权重系数得出总分。选出奖学金的获得者。通过答辩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评选人员的主观偏差又可以使优秀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4、减少定性的考评办法

艺术类高校奖学金评定应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由于奖学金评定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减少在实施过程中受操作者本人思想觉悟、个人感情等方面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减少定性考评方法。如硬性指标填报表中的指标――综合素质(平时表现、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低等)的考评,可以有学生辅导员、学生会主要干部组成考核小组,对每位学生的上述指标进行打分,逐月统计上报,最后计算出总分,作为评定奖学金的主要条件之一,以此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支持此项工作,并可接受广大同学的直接监督。就更加提高了奖学金的激励作用。

5、提高奖学金评审的公平性

奖学金是激励学生成才的有力杠杆。获得奖学金首先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象征的是学生在某方面某种程度上的被肯定。因此,在制定方案时,要确立明确的导向性原则。并通过政策和结构的调整,突出公平性。如在评审过程中减少主观因素的权重、可发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进行监督。评定的过程要公开,评定的结果要公正。寻求公平是评奖过程中进一步发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比如在答辩过程中可吸收学生代表作为评委或作为列席代表旁听,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另外,要重视公示的作用。在候选人通过网络公布、张榜公布的同时,设投诉箱和投诉网址等,进一步提高评奖过程的透明度,使评选工作更加公正合理。

三、奖学金评定工作基本模式探索

通过以上关于艺术类高校奖学金评定的现状和对策的探讨,我们探索出奖学金评定的基本工作流程。列出了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的步骤及每一步要关注的问题。

四、总结

艺术类高校奖学金评定,受学生构成、学生特点等方面的影响,要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根据奖学金评定的不足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一定的对策,并尝试提出基本工作流程,以期能对艺术类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实施提供一些借鉴。

第2篇

关键词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University Scholarship Evaluation System Analysis of

Diversifi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JIANG Liwei

(Institute of Computer, 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Guangdong 529020)

Abstract The current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university scholarship evalu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ty training mode. To respect students' personality, excavate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and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talents, we expound how to construct a new scholarship evaluation syste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ty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diversifi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university scholarship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价值期望和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奖学金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对学生进行激励、奖励的工具,当前高校奖学金评选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趋势是多元化的评选考核标准代替着过去单一的考核标准。传统的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还保留着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其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阻碍了奖学金激励和导向效用的充分发挥,以单一的量化指标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大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面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数量剧增,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高校需要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多元化的奖学金评定标准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积极探索和完善奖学金评定制度有利于高校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奖学金一般是由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给予优秀学生的,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奖学金制度自实施以来,在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开拓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1 设立奖学金的目标和作用

(1)激励作用。激励是指激励者针对激励对象的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并使其按照激励者的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奖学金正是高校对此种理论的运用。通过外部因素的刺激,促进学生明确自身的奋斗方向和行动目标.内化为自身的成长动机,从而刻苦努力、全面发展。

(2)资助作用。奖学金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解决部分生活、学习费用,缓解其经济上的压力。确保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导向作用。奖学金制度的导向作用是指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具有指向性的作用。高校对于奖学金的评定设定了一定的条件,这依托于各高校具体的情况和培养人才的目标。学生需要按照奖学金评定的标准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朝着学校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学生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2 当前奖学金评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各高校学生奖学金评定制度存在多种模式,有着不少差异,但大多数高校的奖学金评定采用一套全校统一的奖学金评价积分体系,即综合测评方法。综合测评方法有着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当前各高校的综合测评内容可分为德、智、体等方面,将若干方面评分结果乘以一定权重再相加,计算出总分值进行排名,并以此作为奖学金评定的依据,公式如下:综合成绩 =,其中是单方面评分结果,是权重系数。

传统奖学金评定制度弊端如下:

2.1 滞后性

当前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变化,而许多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的修订相对滞后,没有与时俱进。有的高校甚至制定奖学金评定制度以后若干年都不进行修订,以致奖学金的评定只能发挥资助作用,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2.2 局限性

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不少高校的综合测评的内容和指标并不全面。通常只考虑学习成绩、担任学生干部、德育、获奖情况的一方面或若干方面,只认可学生在测评指标范围内取得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努力,其导向作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真(下转第56页)(上接第23页)实表现。

2.3 片面性

当前不少高校采用全校统一、“一刀切”式的奖学金评定体系存在严重的片面性,不仅忽略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还同时忽略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奖励了在各个方面都能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学生的同时,却把在特定方面特别优秀、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学生拒之门外。

3 奖学金评定制度的完善

3.1 价值导向多元化

现代大学需要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多元化的引导。高校已不再是生产特定人才的工厂,而是逐步转型成孵化多样化人才的基地。过去那种单方面强调指标(如学习成绩)或强调多个指标(如综合测评)的奖学金评定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奖学金评定的价值导向应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封闭转向开放。

3.2 评定方法人性化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奖学金评定方法是采用量化指标,对学生在指标范围内取得的成绩进行积分。由于量化指标覆盖的范围是有限的,它对学生的引导会局限于一些特定领域,如学习成绩、荣誉奖项、课外活动等,不利于学生的多性化发展。并且有些领域难以通过量化指标进行恰当的评价,所以只使用量化考核容易忽略在某些领域上取得超凡成就及通过努力取得重大进步的学生,既不全面,也不公平。

奖学金评定方法应采取量化考核与主观评定相结合的方式,量化指标的范围是封闭的,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基本条件;主观评定的范围是开放的,用于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思想品德)和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用主观评定考察量化指标难以涉及的领域,弥补量化考核的不足,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3.3 评优体系精细化

当前高校的奖学金评定体系中,综合评优较多,单项评优较少。综合评优明显对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出一定成绩的学生更为有利,而忽略了在特定领域做出超凡成就的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出成绩,一个合理的奖学金制度必须建立完善的单项评优体系,以补充综合评优体系的不足。高校应按照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学生个人发展情况分别设置学校、学院、班级、企业、社会团体等不同层面的奖学金,全面覆盖各种领域,通过各类组织制定合适的评定标准来充分发挥奖学金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4 总结

当前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多元化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奖学金评定制度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奖学金评定制度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刘德赢.中外奖学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1).

[2] 吕云婷.浅议如何完善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J].商情,2010(33).

[3] 王光大.试论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改进策略[J].中国轻工教育,2011(3).

第3篇

关键词激励机制奖学金

奖学金制度作为我国“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自己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励是指一个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通过合理地运用各种管理资源,激发被管理者工作动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也可以说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种内在的趋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需要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其形式有工作激励、物质报酬激励、精神激励等。而机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是指保证系统运动有序的程序和力量的总和。

1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设置中的主要问题

从局部上说,国家奖学金的资助功能不够,而专业奖学金的激励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国家奖学金金额较大,但受奖面有限,很难起到激励广大贫困生努力学习的作用。相对而言,专业奖学金与其他奖学金相比金额“不够多”。另外,大多学生对从自1987年就沿袭下来的覆盖所有师范生的三等专业奖学金的激励功能持否定态度,不认为其能起到激励作用。

1.2评定中的主要问题

为了保证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公正与高效,目前各院校普遍采用“校系两级”的奖学金评定方法,即学校根据奖学金提供者的要求下发总的评定标准,各院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些可操作的评定规则,再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评选。而院系一级的评选制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院系的评选程序过于简单,有的甚至没有成文的评定规则,有的院系没有制定成文的评选规则,沿用过去的简单粗糙的“规矩”,仅侧重某方面的指标。要么“惟成绩主义”,走进“成绩好,一好百好”的怪圈;要么过于倚重民主评议的结果,使得本来严肃的民主评议成了同学走后门、拉关系的舞台,助长了不良的学风和校风。缺少成文规定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当粗糙的评选结果出现问题时,主管老师就不得不站出来进行协调和平衡,并确定最终的结果。造成奖学金评定过程充满了主观色彩,缺乏科学性,达不到激励的目的。在评选执行过程中,民主表决的公正性遭到质疑。民主评议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奖学金评选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民主表决过程过于简单,同学在事前对各种奖学金的评选标准并不了解。由此带来同学们对所进行的民主表决态度并不认真。因此,一些院系在制定了相关的评定标准后,都取消了民主表决过程。在访谈中这些院系的同学也对这种做法表示理解,因为他们认为“民主表决起不到评优的目的,很不科学”。

1.3发放中的主要问题

奖学金的发放制度是奖学金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完善与否也直接影响到奖学金激励功能的实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师范院校往往忽视对这一部分制度的规范和实施。各院校对奖学金获得者的宣传不够有效,从而导致了未获奖者对获奖者的冷眼旁观,难以激发其上进心。同时,学生对获奖同学的态度也不容乐观,这表明奖学金并没有很好的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2如何利用激励与约束机制来完善奖学金制度

2.1适当调整奖学金的金额和受奖面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在他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所谓效价是指人们对某一目标(奖酬)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奖酬的价值大小。1998年全国高校普遍扩大招生规模,高等师范院校的在校生人数急速的增长,但奖学金的数额却并没有同比的增长。从而导致了如今奖学金在大学生教育经费来源中处于尴尬的地位。许多学生宁可做兼职,也不愿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也就是说奖学金的数额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价值不高,不能引起他们对目标的重视,从而影响了奖学金激励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说力度不够是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奖学金制度中的关键问题。

2.2重新审视各项奖学金的价值导向,对不同种类的奖学金进行准确的定位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在1956年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他认为激励的程度不仅受到自己所得效价绝对额的影响,而且受到效价相对比较的影响。也就是说,效价的高低虽然是影响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但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有时起着更大的作用。在群体中,任何一个群体成员都会经常将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群体中其他成员进行比较,以衡量自己是否得到了公正的待遇。一旦他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其心理上就可能产生不安和不平衡,从而使其积极性受到挫伤。奖学金的设置应该拉开差距、分开档次,使真正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使学生的“付出”与“回报”相一致,而不应该搞大锅饭“旱涝保收”,使懒惰型大学生继续得过且过,而优秀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奖学金,种类上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了其评定标准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价值导向的多样化。在对某些评选制度已经比较成熟的奖项中,可以考虑缩小受奖面,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更好的发挥奖学金的激励功能。将奖学金和助学金严格的区分开来,对师范生三等专业奖学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师范院校不断走向开放的趋势。

2.3制定统一规范的综合测评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做到公平合理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工作绩效评估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还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与策评方法(如学生间相互监督与互评),从而使每个人的成绩都能得到客观、合理、较为准确的评估。这样就可以基本上做到分配上的公平合理。院系两级的评选制度虽然有其更贴近被评者,效率高的优点,但目前许多奖学金制度的问题也正产生于此。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大都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对学生的优异程度进行鉴定。而各院系自行制定的、不受学校制约的规则很难保证其评定结果的科学性。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奖学金制度进行改革时,既要把握奖学金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大方向,又要把握不同种类的奖学金所奖励“先进分子”的独特属性,使在某些方面有特长或突出表现的学生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从宏观上说,我国师范院校正不断从定向走向非定向、从封闭走向开放,由此必然带来的是我国师范院校对所培养人才要求的变化。奖学金制度中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最好阐述,这种阐述毫无疑问的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微观上讲,学校每年招生的来源、数量和构成都会有所不同,各种评选的细则也应该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补充和修改。正因为这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存的奖学金制度问题,不断审定和完善它的各项评选规则。

2.4将发放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主动寻找自己的崇拜偶像或榜样,来进行自我激励。一个良好的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但并非树立了榜样就一定能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对“榜样”心服口服,且认为自己应学、可学时,榜样的激励作用才能较好地得到发挥。以往奖学金发放工作的问题主要在于很多奖学金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还没有认识到,奖学金的发放是奖学金发挥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奖学金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我们应该将奖学金的发放与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把奖学金的发放当作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发挥奖学金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我们还应该将奖学金发放工作的宣传制度化,选定一个固定发放奖学金的时间,并且科学的对获奖者进行实事求是地宣传。这样不仅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还方便了同学们的监督,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容易被及时发现。

参考文献

1唐丽珍.奖学金评定工作中的激励理论效应浅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第4篇

关键词:联邦学生资助;种类;特点;启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数量也急剧增加。如何有效的实现教育公平,完善资助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美国联邦学生资助作为混合型资助的典型,在资助政策、资助形式、资助途径、偿还机制等均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1. 美国联邦学生资助的种类

美国联邦学生资助种类繁多,其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大类:助学金、贷学金、奖学金、联邦工读计划等,其中每一种资助方式又涵盖多种子项目。联邦政府把各项资助组成“资助包”向学生提供混合资助。美国联邦学生资助主要来自三方面,即联邦政府、政府和高校,其中以联邦政府资助为主。以2003年美国统计为例,联邦政府的大学生资助占总资助的比例为69.7%,州大学生资助占5.3%,高校大学生资助占19.4%。[1]

美国联邦政府最早的教育资助是1944年颁布的《军人权利法案》。自此之后,历经1958年《国防教育法》、1965年《高等教育法》、1978年《中等收入家庭教育资助法》、1992年《高等教育修正法案》、1993年《学生贷款改革法》、1997年《1997年纳税人救助法》等多部法案的确立与实施,不断创新与完善各项资助政策。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美国联邦资助坚持合理有效地开发国家人力资源,逐步确立与完善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呈现出资助机构多层次、资金来源多元化、资质多样化和资助项目层出不穷的局面。[2]

1.1 助学金

1.1.1佩尔助学金(Federal Pell Grants)

佩尔助学金是美国助学金项目中重要的一项,由《高等教育法的1972年修正案》设立。其资助目标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资助对象为最低收入家庭学生,资金由联邦政府提供,资助对象必须每年申请一次,无需偿还。1998年修正案规定,批准1999-2000学年佩尔助学金最高数额为4500美元,2000-2001学年为4800美元,2002-2003学年为5100美元,2003-2004学年为5800美元。[3]

1.1.2 增补教育机会助学金(Federal Supplement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Grants)

“增补教育机会助学金”,其资助目标是“特别困难的大学生”。 联邦政府每年拨给该项助学金的金额基本固定,如果申请的学生多,得到的资助金额就相应减少,因此各高校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

1. 2 贷学金

1.2.1帕金斯贷学金(Perkins Loan)

“帕金斯贷学金” 由国防贷学金发展而来,由《国防教育法》设立,1986年启用现名。该项目的资助目标是为了国家利益,资助贫困生,造就国家所需专业人才。其资助对象是有特殊经济需要的学生。该项目由联邦政府出资,各高校作为贷款机构并自行制定贷款额度和标准,优先考虑获得“佩尔助学金”的学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利息由政府支付,毕业或离校后9个月开始还款。此外,借款学生毕业后如服役或到特定公立中小学任教等,可以部分或全部减免贷学金。

该项目的本科生的贷款上限是5500美元,研究生和攻读专业学位的学生贷款上限是8000美元。[4]

1.2.2斯坦福贷学金(Stanford Loan)

原名“国家担保贷学金”, 由《1965年高等教育法》设立,1978年《中等收入学生协助法》颁布后规模扩大,1988年启用现名,其资助对象是“有经济需要的学生”,由商业银行系统将贷款贷给学生,各州的教育担保机构代表政府出任担保。它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大学生资助项目,每年资助额占全国资助总额的1/3以上。它包括政府贴息斯坦福贷款(Subsidized Stafford Loans)和无贴息斯坦福贷款(Un Subsidized Stafford Loans)两种,其中前者由联邦政府支付学生在校以及毕业离校后6个月期间的贷款利息;后者则由学生自己支付全部贷款利息,主要面向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该项目最长偿还期为十年,利息高于“帕金斯贷款”。

1.2.3大学生家长贷学金(Parent Loan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LUS)

大学生家长贷学金根据1980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设立。它是面向有良好银行信贷记录、子女在大学就读的家长贷款项目,由学生家长作为贷款人,由政府提供担保,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利率采用浮动利率,低于普通商业银行利率,最高不超过9%,2006年7月1日的利率为8.5%。[5]

1.2.4 联邦直接学生贷学金(Federal Direct Student Loan)

“联邦直接贷学金”1994年7月开始实施,它包括贴息贷款和不贴息贷款以及直接贷款项目。联邦教育部每年将贷款划拨至部分大学,学生从大学得到贷学金,毕业后直接还款至联邦教育部。此项贷款采用非赢利性机构直接贷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利息,这不仅能提高运作效率,也减轻了学生还贷负担。

1.3 奖学金

根据提供者的不同,奖学金可以分为联邦、州和高校的奖学金。其中以联邦的奖学金获得条件最为严格,奖金额度也最大。联邦奖学金的设立体现了大学生资助理念的发展。比较著名的有“巴赫德荣誉奖学金”、“雅各布.K.杰威兹奖学金”、 “学术竞争力奖学金” (Academic Competitiveness Grant)和“联邦SMART奖学金”(Nationa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ccess to Retain Talent Grant)等。其中,“巴赫德荣誉奖学金”主要对那些具有学术前途的学生进行奖励;“雅各布.K.杰威兹奖学金” 主要奖励在艺术、人文和社会学科有突出成绩的博士生;[6]“学术竞争力奖学金” 和“联邦SMART奖学金”对申请者提出很高的要求,如学生需同时具备申请“佩尔助学金”的资格,对一些学生要求需已完成“严格的中学学习计划”等。“学术竞争力奖学金” 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分别提供年最高750美元和1300美元的资助,“联邦SMART奖学金”则为学生提供最高4000美元的奖学金。奖学金这类绩优性资助目前在美国发展迅速,大学生资助的作用也悄然发生变化,即由以往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转向主要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影响学生选择高校,二是使大学生完成学业。[7]

1.4联邦工读计划(Federal Work Study Program,FWS)

联邦工读计划由政府出资,学校管理,该计划旨在鼓励在读大学生和也已毕业的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劳动或社会服务获得联邦资助或偿付大学学费。学生获得“工读方案”提供的工资,工资最低不得低于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克林顿政府推出“社会服务计划”(National Service Trust)也属此类。[8]在联邦政府支持下,联邦工读计划为贫困生提供了很多助学岗位,并给予较高的劳动报酬。有偿合作教育是近年来美国出现的新的资助模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而且使贫困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成为资助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9]

1.5 资助包(Financial Aid Package)

“资助包”式一揽子资助是“把提供给学生的全部资助,即把所有的联邦政府的、非联邦政府的各种资助,如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校园工读混合成一个‘包’,以便协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资助目的是为了使通过资助包对资助进行合理配置,以便为学生提供资助的最佳组合。它是由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设计开发,美国国会在其基础上制定了更具权威的配置“资助包”的“国会方法”,包括5个步骤,即计算上学成本、计算预算家庭贡献、计算学生经济需要、公布一揽子资助的配比标准,报告其它资助并做出调整等。[10]“资助包”将负担和成本各不相同的资助项目组合在一起打包发放,将总成本不相同的资助项目组合按阶梯排列,并按被资助者经济需要和经济承受力的大小与之相匹配,这样便于学生了解资助种类及其相应标准等,并且通过建立透明的资助信息档案,避免重复资助。

2.美国大学生资助的特点

2.1 多元资助理念并存

美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有其深厚的思想根源,并且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其资助理念也随之调整变化,形成目前多元资助理念并存的局面。除了最初的“为了国家利益”和“宗教”、“慈善”等理念依然存在外,还并存着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成本分担等资助理念。

2.2 灵活多样的资助项目

由于资助理念的不断调整变化,通过联邦政府的不断立法,确立了灵活多样的资助项目,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及其不同层次需求,向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力争合理培养开发利用国家人才。除了各种形式联邦政府、州、高校的资助外,还存在多种形式的民间资助等。

2.3 联邦政府起主导作用

尽管美国大学生资助种类繁多,但还是以联邦资助为主,政府在资助运作中起主导作用。在美国资助体系中,联邦政府制定许多相关法律制度,并且提供的资金也最高。以贷学金为例,联邦政府是贷学金的主要提供者。目前,公共资金数额占整个学生资助事业的90%,联邦政府提供的公共资助资金所占比例又高达90%,而在此数额中政府提供的贷学金资助达到了一半以上。[11]

2.4 完善的偿还机制

一项资助是否能够有效运作、形成良性循环,有赖于偿还机制是否完备。为了提高还贷率,联邦政府通过“资助包”将多样的资助方式及还款方式等打包组合,向学生提供最佳组合混合资助,供学生选择。此外,联邦政府不断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追踪学生就业去向、收入状况、偿还记录及信用等级,并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等。通过比较完备的偿还机制发挥作用,美国的高校助学贷款还款率达到85%,是世界上还款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3.美国大学生资助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历经资助政策不断的调整变化,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作为混合型资助的典型,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3.1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加大资助力度

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偏低,一般低于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校正常运转经费中很多经费就需依靠学生学费来填充。就高等教育平均个人支出占家庭年收入而言,美国为24%,我国则高达66%。[12]我国学生个人承担教育费用普遍偏高。应进一步确立合理的收费标准,使高校收费与高校教学成本、专业类型、学生支付能力、所获资助挂钩。[13]此外,我国贫困生队伍格外庞大,据有关部门统计,高校学生中贫困生和特困生占在校总人数比例分别为20%和10%。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如何使贫困生享有公平教育机会,政府担当的责任重大。政府是资助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和资金投入的主要提供者,应不断增强对资助的责任,增加教育投入,加大资助力度。

3.2 加强资助政策法制化建设

美国通过多次立法,不断调整确立新的资助政策,这不但能够规范资助工作的操作,也为资助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对资助工作的规定一般以政策性通知为主,而非通过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助的顺利实施和执行效果。我国贫困生资助立法体系尚不健全,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没有专门规定贫困生资助相关问题;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贫困生资助方面的条款仅有极少几条;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才制定了贫困生认定标准,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还需进一步细化。我国资助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借鉴美国等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强资助政策法律化建设,逐步推进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3.3建立并完善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

我国的资助体系中,基本包括“奖、助、贷、补”等。2007年国家新的资助体系中,奖助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拨款,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贷款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等。此外,还有各高校设置的校内贷学金和勤工助学补助等。我国助学贷款种类较为单一,而学生却因地区差异等表现出贫困程度差异很大。应借鉴美国助学贷款政策,如建立固定的资金管理机构,学生直接向此机构办理贷款,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并根据学生贫困程度不同,设立不同的贷款,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避免形式化,严格认定筛选,并做好监管,将资金贷给真正贫困的学生。此外,可以借鉴美国“资助包”形式,建立一套精细的操作系统,将各类资助打包成一揽子计划向学生提供最佳资助组合方案供学生选择,从而有效发挥各种资助的整体功能,提升资助效果。

3.4完善偿还机制,降低贷款违约率

美国联邦资助方面的贷款偿还率较高,应借鉴美国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贷款偿还机制:第一,我国应加强个人信用系统建设,追踪个人收入、税收、信用等,这有利于贷款的有效收回。第二,应结合严峻的就业形势考虑学生的偿还能力,制定适当的回收期限,这将有利于提高贷款的偿还率。第三,改变目前贷款以单一的商业银行来操作执行的局面,可借鉴美国联邦直接贷款的形式,设立非赢利性贷款机构,避免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最大限度的为贫困生提供最有效的资助。第四,政府考虑地区差异、贫困等级等因素,将某些贷款制定为贴息和无贴息两种,对部分特困生给予贴息贷款,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违约率。

综上所述,美国联邦学生资助依靠其多元混合的资助政策、多样化的资助种类、联邦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的偿还机制等因素合理互动,有效促进资助的开展实施,取得很好的资助效果,这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庞大,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有效开展资助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降低辍学率,也在合理培养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全民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极大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克瑞.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涓涓. 20世纪美国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及反思[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255-259.

[3]Stephen Burd. The Higher Education Amendments of 1998: The Impact on Colleges and Students [J].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45, October 16, 1998.

[4]蓝汉林,高靓, 金帷.美国联邦学生资助体系的变革[J]. 教育发展研究,2010,(7):58-64.

[5]高嵩. 当代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4-130.

[6]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家比较[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张建奇,曲敏. 美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探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9(6):5-9.

[8]曹晓玲. 中美大学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5):58-61.

[9]郭少华. 国际透视:大学生教育资助模式的变革与发展[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9):25-27.

[10]张民选.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1997,(6):88-93.

[11]王秀军. 美国高校的贷学金制度及其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4):60-62.

[12]Kathryn Mohrman. 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的高等教育[N].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简报.2003-04-12(3).

第5篇

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联合开展高校学生资助情况调查与检查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xx〕164号)文件,为进一步总结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学院主管领导牵头,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了自查,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资助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领导机构

制定了《关于调整学生资助领导小组的决定》(川信职院学〔20xx〕43号)文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院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审核国家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及发放;下设由学生工作部长担任主任的办公室,监督奖勤助贷的全面工作和受理咨询举报。

(二)建立资助体系,配置专业人员

为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保持工作长期有效有序的开展。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和专门设备,具体负责学生资助工作,指导各系学生资助工作;各系也分别设立了学生资助兼职老师。学院还将学生资助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纳入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考核。

二、资助工作政策宣讲情况

(一)吃透资助政策,完善管理制度

学院积极组织参与资助工作的师生,全面学习国家和省有关资助政策,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川信职院学〔2007〕371号、《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奖、国励、国助评选实施办法》川信职院学〔20xx〕103号文件。其中电气系和信息系还根据本系部的学生情况制定了系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细则》、《学生贫困认定细则》。

(二)广泛宣传、家喻户晓

在招生宣传时就将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每年将《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寄发给每一位新生。学生进校后,学院又组织辅导员在班级进一步广泛宣传、讲解,同时还利用网络、校园广播、橱窗、展板等进行宣传,使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三、资助工作政策落实情况

(一)做好国家三金发放工作

学院为每位受资助学生分别办理中国建设银行卡,直接将国家奖、助学金打入受助学生银行卡。工作中三令五申,一再强调,不得以任何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奖、助学金。不得向学生收取押金等费用。学院财政资助资金到位后,立即组织人员对享受国家资助同学的个人信息再做一次核查,力求准确无误,及时将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

1.国奖、国励发放到位

20xx年秋学院共有6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总计金额4.8万元。共有184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总计金额92万元。学院按照《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充分结合我院(川信职院学〔20xx〕103号)文件的评审条件,获奖学生均按严格程序进行公示、审核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国家助学金发放到位

20xx年秋学院受助人数为2006人,其中一档501人,(2000元);二档1004人,(3000元);三档501人,(4000元),总受助金额601.8万元,受助学生中少数民族154人,农村户口学生1677人。此助学金分为两学期打入学生账户,分为20xx年秋季学期和20xx年春季学期,其中20xx年秋季学期的钱已全部打入学生的建行卡。20xx年春季学期再一次核实了学生名单,凡是有处分和退学的学生一并取消并再次按照程序增补候补人。

(二)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20xx-20xx学年度共有385名学生贷款,贷款金额为2286900元。

(三)做好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

20xx年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补偿学费共5名,其中毕业生3名,每名12300元,合计36900元;在校生1名,金额4100元;在校生1名,金额8200元;共计49200元。

(四)做好基层就业学费奖补

20xx年基层就业学费奖补共有2名学生,分别为电气07-1班喻贞金,奖补8200元(因为5.12地震已减免1学年学费);计网08-1班杨丽美,奖补12300元。

(五)做好勤工助学

我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了《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川信职院学〔20xx〕16号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勤工助学的申报流程,提高了勤工助学的工资待遇。20xx年我院共有固定岗位57个,临时岗位32个,共发放工资5.9万元。

(六)开通绿色通道

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学院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20xx年秋季学期共有385名同学通过绿色通道顺利报道。

(七)建立规范的台帐

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帐目清楚。

四、学院提取资助经费情况

20xx年共发放资助经费58.22万元。主要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新生奖学金、学院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院助学金。其殊困难补助和意外伤害处理等方面的经费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部门领导及院领导签字,由本人到财务领取现金。

五、以人为本,加强感恩教育

(一)以学生为本 聚焦校园民生

学院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育人目标,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奉献的教育,不断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潜能,倡导学生互帮互助、同舟共济、励志成才。

(二)倾听我声,关注受助主体需求

树立受助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满足受助学生的需求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召开资助政策咨询会、不同年级学生的座谈会、电话及网上咨询等多样形式进行全面立体化的交流,了解学生所需所想,以更好地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和成长成才的环境。

(三)温暖我心,倡导资助人文关怀

第6篇

【关键词】组织管理;大学;班主任

1 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设置班主任,在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中往往也设置班主任。目前来讲,每一个层级的班主任都担负着管理全部班级事务的责任。大学班级班主任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与学习相关的各类事务;主要包括:班级学风建设;学生学习成绩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二是,非教学的其他各类事务。主要包括:班风建设;团结教育;文体活动开展;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学生生活等各方面。由此可见,与学习相关的事务容易判定和衡量,非学习相关的事务繁杂不易衡量。但是大学班级的管理更重要的却是思想引导等非学习方面的事务。

大学班级成员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在生理上属于成年,在心理上介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在生活上逐渐独立,在经济上依赖父母;追求时尚和成功,缺少社会经验和磨练。可以说,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矛盾的特殊群体。所以,要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必须运用科学管理方法。

2 组织管理理论及其运用

大学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组织。科学管理大学班级首先应该把大学班级纳入组织管理的视角进行讨论。本文主要从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理论等方面探讨科学管理及其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1 公平理论及其运用

根据教育家先生的观点,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是民主和科学。所谓民主,在组织背景中也指公平。亚当斯(Adams)认为,公平理论的基本核心是指投入和回报的比率。也即对比。自己的投入和自己的回报相比;自己的比率和别人的比率相比。瑟宝和沃克尔(Thibaut,Walker,1975)提出“程序公平”,即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必须公平。比斯和牟格(Bies,Moag,1986)提出人际公平,即权威对下属的礼貌和尊重。

2.1.1 程序公平的运用

大学班级事务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全体参与决策。尤其是一些评优,奖、学、助、贷等涉及到班级同学个人利益问题时。班级成员往往你争我抢,内定人员、班干部徇私、拉选票等恶劣行为。根据公平理论的基本原则,班级各类奖励应该公开透明,实现程序公平。在信息、评定标准、候选人推荐等环节应该实现程序公平。结合笔者在评选入党积极分子的实例来看。在信息阶段,利用QQ群使全体同学都能得到完全信息,使得每个人在选举前都掌握全部信息。在评定标准阶段,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给出的标准筛选候选人。在候选人推荐阶段,鼓励全体班级成员参与决策,通过当场质疑和会后质疑两种方式,让所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以上三步工作,基本实现了程序公平,取得党课培训资格的同学往往是公认的人选。

2.1.2 人际公平的运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特别注重人际公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班级的权威。而班级同学往往成为下属。在组织中,权威对待下属的态度往往被归纳为“脸难看”。要想得到班级同学的拥护,必须时刻注意人际公平问题。也就是要时刻注意说话的态度。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特别强,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特别明显,所以,作为班主任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时,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根据班主任工作经历和相关调查来看。大学生更喜欢“和颜悦色”的班主任。而不是“眉张目驰”的班主任。

2.2 激励理论及其运用

根据组织行为学基本原理,激励可以通过推力、拉力、过程促进力来实现,而所谓的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促进组织目标实现。常用的激励方法有拉力角度的目标激励法,推力角度的内容型激励法,过程激励角度的强化激励和过程激励。本文以目标激励、强化激励和过程激励的基本原理为中心进行探讨。

2.2.1 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也指通过目标管理。通过目标设定,并应用这鞋目标来衡量组织和个人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完成情况。也就是目前很多组织实施的绩效管理。即: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在担任班主任之初,笔者号召全体同学对大学目标进行思考,并要求大家对大学第一年进行具体的目标设定。此后,在每学期都设定目标,在学期末和学年末召开全班主题班会进行自我总结。根据目前的实施来看,大一新生在目标设定的时候往往比较迷茫,给自己的锁定的目标比较空泛,或者难以达到。通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大家的目标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到了大二年级,同学们给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就比较理性了。考证、过英语4级等都成为本学期或本年度的目标,切实可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努力,最终通过目标考核,很多人都能够达到目标。也有目标没有达到的,但是努力过程是众所周知的。

2.2.2 强化激励

所谓强化,是指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结果对个人不利时,行为就会消失。对于强化的应用,通常表现为奖励和惩罚。通过奖励,可以保持良好的行为经常性的发生;通过惩罚,可以保持不好的行为被迅速制止。为了加强学风建设,通过班级主题班会的召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委员职责的明确和强调,让学习委员在班级学习相关事务的基础上,监督和引领学习氛围;通过各种奖助学金的评定,强化学习成绩在评定过程中的比重,来引领班级学习氛围;通过口头表扬,强化学习好的同学在班集体中的优越感。从而促进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和保持。在惩罚方面,通过口头批评,个别谈话批评教育的方法,制止考试作弊行为。形成良好的考风。在班级管理的其他方面,通过奖惩措施,也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

2.2.3 内容激励

内容激励,是指通过个体内在的需求进行激励的一种方法。主要强调推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作为班集体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其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物质条件、性格特征等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要想让每一个同学都关心班集体,投入班集体,认真学习,完善自我,不断激励同学们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常的工作中注意每一位同学。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应用主要的案例是奖学金的评定及其使用情况。有些同学缺钱,奖学金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同学不缺钱,奖学金对于他来说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所以既定数额的奖学金对于班级每一位同学的激励力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同学们为了拿奖学金拉票,请客拉关系等现象。而有些同学在得到奖学金后请客吃饭,迅速花光所有的钱。好像赌徒挥霍赢来的钱一样。奖学金、助学金必须投入到奖励和帮助的作用中去,并且,应该给予那些切实需要的同学,真正实现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最大激励力。通过目标管理和组织承诺,可以实现其得到助学金的条件,从而促进其学习动能和效果。

3 结论

组织管理理论中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是科学管理的良好方法,大学班级是大学中学生群体的基本构成组织单位。运用组织管理理论指导和处理大学班级管理中的各项事务,既符合组织管理的科学规律,又符合大学班级管理的实际。笔者在近年的大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强化和使用组织管理理论的相关科学方法,在学习成绩提升、学生培养、班级凝聚力、学生就业等各项班级管理事务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史璞.基于组织理论的大学绩效管理系统构建研究――以H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3,4.

[2]张新平.格林菲德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第7篇

 

一、开封大学奖助学金评定的有关规定

 

高校学生奖助学金是政府、高校自身、团体或个人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保障金。目前高校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

 

我校国家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分为A、B两档,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二、财经学院阳光评定奖助学金的具体做法

 

1. 制定客体的奖助学金评定认定标准

 

我们学院规定申请者首先必须具备资助类奖助学金相关文件要求的条件,同时结合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使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或三级证明评定)、综合素质测评分数、特殊情况加分等累计,确定贫困学生。

 

对以下情况将直接认定为贫困生。如:无生活来源和法定赡养人或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靠亲友或社会有限资助的孤儿;来自单亲家庭且单亲无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难以维持本人在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凭当地核发的低保证);其他不测原因(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导致家庭突变的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等。

 

学院还充分利用学院大会、班会、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进行宣传,让这项政策深入人心,使广大贫困学生知晓受助权利和申请条件,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及时提出申请。

 

2.加强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专业的工作队伍不可或缺。我们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院部领导为组长,辅导员、班级导师等担任成员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队伍,具体负责奖助学金评定,在评定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合理、科学的评选出受助者。同时,我们会定期学习研讨,定期参加学校对奖助学金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能力。

 

3.制定规范化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程序

 

第一步:公布程序,学生申请。对评定工作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申请人应具备条件、申报时间、学生民主测评时间、教师民主测评时间、信息反馈时间等,同时对评定工作方法予以公开。学生向学院递交申请及相关材料。

 

第二步:院部初审。包括学生民主评议和学院评定小组审核。

 

学生评议小组学生代表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组成比例适当,一般不少于总人数的10%。根据学生提交的《调查表》和申请表书,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认真进行评议,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和等级,报院部领导小组进行审核。

 

院部领导小组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第三步:学校审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各院部公示后无异议学生名单,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4.利用综合素质测评进行奖助学金评定

 

学院引入综合测评成绩(详见《开封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不仅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兼顾专业技术能力、思想素质修养、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水平,实现了优中选优的原则。

 

三、财经学院阳光评定奖助学金所取得的成效

 

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使国家教育公平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爱国爱党的信念得到加强。这一举措的实行,不仅保障了贫困生的受教育权利,而且使更多贫困生得到了教育资金的支持,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教育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学院在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强化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在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加强同学们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在争取奖助学金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既关系国家教育事业,也涉及到大学生们的切身利益。虽然目前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一定可以顺利开展,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第8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香草莓”为你整理了这篇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材料

吴祎琳,女,汉族,1998年出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2017级学生。现任城管1701班班长,曾任校广播台英文播音员、院新闻部干事。获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曾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曾获“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五四优秀班干部”、“五四优秀团员”、“五四优秀学生通讯员”、“五四优秀志愿者(军运会)”荣誉称号。曾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2019年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北省三等奖、华中七校第八届外语文化节英语配音二等奖、校英语文化节英语配音二等奖、校运动会女子三级跳远比赛第三名、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二等奖全国赛区二等奖。以二作身份在SSCI二区期刊发表文章。

始于探索,忠于热爱

在过去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她跌跌撞撞一路进步,从坐在后排的被动的听课者变成一个坐在前排主动的学习者,收获的不仅是绩点,更是对知识保持热爱的态度。学习是输入、思考以及输出的综合过程。在输入的过程中,有些看似“枯燥”的基础课程是进一步思考的基石,期末全身心投入复习所达到的“心流”的状态是迷人的。在思考过程中,批判性地总结与分析文本产生自己的看法,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内化知识。输出则是将其付诸实践,课堂发言、小组展示、写论文或是期末考试都是践行费曼学习法交流观点的过程。因为尝试了才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所以选择坚持。课堂之外,她对其他知识也保持好奇,阅读多学科的书籍获得多方位思考的角度与他人的智慧,通过听多样的播客了解他人的事迹与生活经验,看到广阔天地,保持开放心态与共情态度,参与公共讨论。

一分艰苦,一分快乐

乐于行难为之事,得大快乐。大一她加入了校广播台英文播音部,初期业务水平不足时常质疑自己。但是在坚持了一年多的训练之后,业务能力有了质的提升,从面试的磕磕绊绊到感到些许满意再到勇于乐于表现自己,持续挣扎的背后是进步的悄然发生,回过神来要感谢师兄师姐伙伴的无私帮助与没有放弃的自己。大二开始跑步,尝试践行长跑运动员“痛苦感难以避免,而磨难感可以选择”“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的观点,一次次克服惰性踏上跑道,一次次收获跑步给人带来的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惊喜。久而久之,跑步不再需要“坚持”,而成了一种自然的习惯。大三,在老师的帮助下从零接触科研,最初的迷茫与恐惧源自无知,但接受了自己“无知者”的身份之后,大胆开问、阅读学术写作书籍、看大量论文、提笔书写的过程夯实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所谓成功的尝试背后,她失败过很多次,犯过只看重结果的错误,也因为害怕失败错过了很多机会。现在想来,失败并不丢脸,其原因可能在外部也可能在个人,重新站起来分析原因再次尝试总会成功。那些因内容而产生的激情与好奇,在过程中展现过的毅力与耐力也是比结果更为宝贵与真诚的东西。

服务更多,收获更多

第9篇

今天,我校隆重召开颁奖大会,我代表学校向获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学校在构建优良校风的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表现优秀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是值得庆贺的喜事。这次表彰大会,是对先进集体和个人嘉奖的大会,是号召全校同学向先进学习,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的大会。前一阶段,九九级同学圆满完成了校内全部理论课程的学习,满载学习的成果,走上了实习岗位,从事各种职业的工作,他们学业扎实,技能过硬,素质全面,敬业爱岗,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这充分说明,在校只要勤学苦练,将来就有用武之地,就能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学校为什么要召开表彰大会,总结成绩,号召大家努力?这是学校育人的要求,是育人目标决定的。学校一直倡导同学们积极进取,全面发展,要做到“六个学会”,要提高综合素质。在学校构建优良校风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这些受表彰的班级、同学,表现非常出色,他们或者是因为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而获得集体嘉奖,或者是因为学业拔尖而受嘉奖,也有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而受到嘉奖的,但归结起来,他们之所以受到表彰,作为先进集体,是因为综合水平高,作为先进个人,是因为综合素质高。他们是先进典型,是值得全校同学学习的榜样。学校除了现有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团员”,学习成绩优秀奖励外,已于8月份与深圳“宝润隆”公司签订合同,设立“宝润隆”奖学金,还将与“金蝶”软件公司签订合同,设立“金蝶”奖学金。学校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要更多地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向先进学习的氛围,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同学受到嘉奖,构建优良校风的工作就会迈上新的台阶。

二、为什么要争当先进?学校之所以要号召大家争当优秀干部、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模范班级、争取“三好学生”、“先进团员”等各种荣誉称号,是因为我们是一所准职业训练学校,同学们毕业后将在各行各业干事创业,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只要大家出色完成学习任务,在各个方面均表现优秀,综合素质高,将来在各行各业工作就能得心应手,成为姣姣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获奖同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必然是未来社会强有力的竞争者。如果我们不努力争当先进,甚至自甘落后,那我们就会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落败,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