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8:44
导语:在网上银行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网上银行发展战略选择
一、我国现阶段网上银行的发展状况
2006年,我国网上银行发展迅速,网上银行的交易额和交易笔数大幅增长,企业网上银行仍然占据市场主体,但个人网上银行市场潜力巨大。2005年企业网上银行的交易额占了总交易额的96.7%,达70.2万亿元,较2004年增长21.3万亿元。2005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个人用户增长率都超过50%。个人网上银行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增长率已达到300%。个人网上银行用户增长速度更快,截至到2005年底个人网上银行用户已达3460万户,较2004年增长103.5%,占互联网用户的38.7%,交易额也从2004年6000亿元增长到2.4万亿,增长率在300%。未来四年内,企业网上银行市场将呈平稳增长态势,而个人网上银行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在2007年-2008年之间,市场交易额将接近成倍地增长,之后有所平缓,到2010年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预计有望超30万亿。
面对竞争与市场的变化和挑战,赛迪顾问的《2006-2007年中国网上银行行业研究年度报告》,将从以下方面帮助业界厂商、投资者、产业链条更精确地把握中国网上银行行业发展应用价值变迁轨迹——精炼主要银行2006年竞争分析,从各网上银行功能、竞争格局、竞争策略评述等多个维度总结网上银行成败得失,评点市场领先要素。
二、我国现阶段网上银行的技术模式和实现方式
从纯技术角度看,目前国内网上银行基本技术形式有两种:一是由一家银行总行统一提供一个网址,所有交易均由总行的服务器来完成,分支机构只是起到接受现场开户申请及发放有关软硬件工作;二是是以各分行为单位设有网址,并互相联接,客户交易均由当地服务器完成,数据通过银行内部网络联接到总行,总行再将有关数据传送到其他分支机构服务器,完成交易过程。第一种模式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为代表;第二种模式则被建行、招商银行所采用。从实现方式看,网上银行与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的交易原理几乎一样,无非是借助的媒体不同。银行将客户端口直接铺设到政府、企业、个人手中,实现了交易便利,客户无需再到银行。
三、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策略选择
由于银行之间的不同差异,特别是网络状况、技术条件相差很大,我国商业银行选择网上银行的发展策略应该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国有银行由于其众多的经营网点,占有市场80%左右的市场金额,对传统经营依赖很强,长期以来与客户建立的合作关系和信用评价体系需要银行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些是无法用计算机代替的,因此短期看国有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的重点宜在涉及面不大的支付结算领域。从另一方面讲,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问题较多,如股份制改造、不良资产过高、减员增效等,当务之急是近几年内先解决制度弊端,其次才是技术问题。
实际情况也基本如此,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其网上银行业务主要有:对公对私的查询、对私同城行内转账,手机电话缴费、结售汇等,服务内容仅限柜台业务。据报道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每日交易量已超过40亿元,绝对量在所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但相对量恐怕不足工行全天交易金额的1%,很显然,目前网上银行仅做为国有银行业务品种的一种补充,是为客户提供差别服务的一种手段,增强与客户接触渠道,旨在适应网络化发展趋势,树立银行科技形象。
相比较而言,中小商业银行由于没有历史包袱和较多的共性特点,推行网上服务无论深度和广度都应较为可行,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模式,在什么时机将网上银行服务做大。有资料显示,招商银行45%的对私业务和15%的对公结算业务已成为非柜台业务,并且形成了网上支付的系列产品,在应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业务方面走在了各家商业银行前列。中信实业银行已开始开发较高级的网上银行服务,不久可推出网上贷款和委托理财的服务。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对其网站进行了改造,希望网上银行做为其主要竞争手段。浦发银行、深发展银行网上银行正在建设中,相比较而言,上海作为正在崛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率先在国内建立起区域性的认证中心,因此浦发银行有较大的经营优势和客户发展潜力。
无论国有银行、中小银行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思路,最终有两点是不能回避的,一是银行内部支付系统的建设,二是银行数据集中,这两点处理不好会形成规模不经济,在新经济模式下重新走高扩张低效率的老路。
1.1课题背景和意义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了《巴塞尔协议III》,随;t银监会了《巾国银监会关于中P1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商业银行提高银行全面风险能力。违约风险作为第一支柱内的重要内容,建立违约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初级的还是高级的内部评级法,都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独立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概率作为量化违约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有效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控制违约风险的能力。能有效估算违约概率的方法和模型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抓住时机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在传统业务上,巾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自有资本较少,因而不易获得贷款。并且商业银行多采取“信贷配给”的信贷模式,信贷人为了减少坏账隐患,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融资困难。但是近年来为了寻求业务的增长,供应链金融被我国众多商业银行人力发展。作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金融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银行以及学术界重视。银行为了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会利用自身资源为核心企业挑选合适的中小企业,或者为部分中小企业配对强势的核心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双方企业经营发展,又增加了银行的业务。但是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还并不成熟,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其中中小企业违约风险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而违约概率测算是商业银行进行违约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银行在挑选中小企业时需要合理的评估其违约风险。
在银行和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往往变成一种博弃行为。尽管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传统的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的需要,违约风险评估的模型不完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观念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等。这对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来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如何有效评估并控制违约风险、提高利润成为许多银行的迫在眉睫的难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违约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际研究还比较欠缺,这增加了违约风险管理的难度。木文的选题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形成的,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特征,研究评估违约率风险的模型和风险防范方法。这对于有效解决我P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将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进行总结和综述,丰富了国内对供应链金融内涵及其风险的理解。
第二,分析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并构建供应链金融下违约风险的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分析选取适合我国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这对银行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第三,研究期权契约在预付款模式中对风险防范的作用,这为银行防范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四,在实践方面,通过选取现实中的汽车行业销售商的巾小企业数据,评估它们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违约风险,这有助于银行开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木文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论述了国内外有关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最后论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及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阐明了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及评估指标的构建,并比较分析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第三章针对供应链金融基木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挖掘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违约风险的相关信息,分析其生成机理,构建适合本文研究的风险评估指标。
第四章为实证部分,根据上文选择的分析方法,利用构建的评估模型,对汽车供应链金融中违约风险进行分析。
第五章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其中针对预付款模式融资模式,研究期权契约对风险防范的作用。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下是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本文主要运用了以下分析方法。
1、文献归纳法
收集当前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和相关文献,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2、因子分析法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量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使得指标降维,简化指标结构,对后续的模型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模型建立法
在被因子分析已处理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价模型。
4、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融入期权契约前后的预付款融资模式,探讨期权契约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分析期权契约对风险防范的作用。
5、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供应链金融理论方面的应用演绎,力求从理论上对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违约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力求客观、定量、科学地揭示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优势及其内涵。
1.4创新与不足
1.4.1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国内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供应链金融在实践中也逐渐收获成果,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银行视角的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的研究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产物,在以下方面做了探索性工作:第一: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建立主体评价和债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尝试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在样本选取方面,本文和其他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所有的研究都是选取我国中小版的企业数据,没有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寻找合适的核心企业,并且企业间上下游关系不明确。本文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汽车品牌企业,而各个经销商却是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根据各企业与经销商的供应链关系来研究供应链金融融资的违约风险,对不易获得的数据采用打分方法,力求科学、合理的分析中小企业违约情况。
第二:根据供应链金融各融资模式中风险点,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其中针对预付款融资模式特点,考虑期权契约对控制违约风险的作用,这为银行防范风险并扩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了新的思路。
1.4.2不足和需要改进
第一,本文的指标体系是根据各银行现有的中小企业评价系统结合各参考文献分析得出的,这只能是一般性研究,在实践中需要各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重点调整和改进。
第二,本文违约风险的评估还存在一定误差,需要进一步对模型进行研究改进,提高违约风险评估准确性。
1网上银行的特点
网上银行以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了“3A”服务模式,即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享受网上银行的服务。与传统的银行交易相比,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网上银行方便快捷
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将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于金融服务。与传统银行8小时制的营业时间相比,网上银行实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营业;与传统银行柜台办理业务需要长时间等待相比,网上银行是在电脑终端进行操作,没有银行营业网点数量限制,客户完全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和需要,自由选择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操作。
1.2网上银行成本降低
网上银行主要利用公共网络资源,不需要设置物理的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减少了人员费用,提高了银行后台系统的效率。同时,网上银行实现无纸化交易,原有的票据大部分被电子票据代替,原有的纸币被电子货币代替。根据国内某商业银行对单笔交易成本的统计,营业网点单笔交易成本为3.06元,自动柜员机单笔交易成本为0.83元,而网上银行的单笔交易成本仅为0.49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交易成本会更低。
1.3网上银行全球化
传统银行是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开拓国际市场的,而网上银行只需借助因特网的力量,便可以将金融业务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是金融运营方式的革命,拥有先进网络技术和营销经验的国际性银行可以不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而利用网上银行争揽金融业务,抢占当地的金融市场。它使得银行竞争突破国界变为全球性竞争。
2网上银行交易的法律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达到300万亿元,国内多家银行的网银业务已经占到传统柜台业务的30%以上。伴随着网络银行的迅速发展,在网银交易中由于账户被盗导致的法律纠纷也日渐增多。常见的网银被盗案件主要集中在客户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账户被盗、银行系统漏洞导致客户账户被盗、黑客攻击网络导致客户账户被盗,以及网银外包服务商失职导致客户账户被盗等方面。
2.1客户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账户被盗
客户身份信息,是指银行在网络交易中用于识别客户身份的信息,包括客户号(用户昵称、证件号码等)、密码、电子证书、网银盾、动态口令、签约设置的主叫电话号码、签约设置的手机SIM或UIM卡等。客户身份信息泄露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客户自己保管不善或在操作时不注意防范被他人获取了身份信息;二是银行对客户信息没有尽到保密义务使信息泄露。对于前者,因客户有意或无意泄漏交易密码,或者未按照服务协议尽到应尽的安全防范与保密义务造成损失的,银行可以根据电子服务协议的约定免于承担相应责任,即所造成的损失应由客户自己承担。对于后者,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其在任职期间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由此可知,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对客户信息负有保密义务。在交易过程中,因为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疏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致使客户账户资金被盗的损失应由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2.2银行系统漏洞导致客户账户被盗
银行系统自身存在漏洞,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网络银行的硬件出现问题,导致交易错误或交易不能;二是由于网络银行软件或具体操作程序出现问题,导致服务迟延、服务不当或服务不能。对于前者,银行有保障自身计算机硬件设施正常运行的义务,当硬件设施事故导致客户利益受损时,银行要承担赔偿责任。当然,如果硬件设备本身质量不合格,银行在对客户承担法律责任后,可向设备销售者、生产者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后者,银行对客户安全服务的承诺中也包括对技术安全的承诺,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在提供电子银行服务时,因电子银行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金融机构内部违规操作和其他非客户原因等造成损失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所以银行软件或具体操作程序出现问题给客户带来经济损失的,银行应向客户赔偿损失。
2.3黑客攻击网络导致客户账户被盗
与攻击难度高、代价大的银行系统相比,更多的不法分子将目光转移到使用网络银行交易的终端用户身上。客户账号被盗案件数量呈迅猛上升趋势,2009年美国网络银行客户因账号被盗而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5.59亿美元。我国黑客盗窃银行账户的案件也屡见不鲜。对于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以及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的行为;对于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的行为;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行为;对于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行为以及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的行为,都应依据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4网银外包服务商失职导致客户账户被盗
网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过受到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有些中小银行无法独立完成网银业务,将网银业务外包给有实力的IT服务商。金融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如果银行没有尽到管理责任,没有建立完整的业务外包风险评估与监测程序,没有审慎管理业务外包产生的风险,没有建立针对网络银行业务外包风险的应急计划,在发生意外情况下不能够实现外包服务供应商顺利变更,致使客户财产受到损失的,银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反之,如果银行已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要求,尽到了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相应职责,但因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外包服务商失职等原因,造成客户损失的,则由外包服务商承担相应责任,银行除协助客户处理有关事宜外并不承担责任。
3网上银行监管的法律分析
网上银行除了具有传统银行运营中的各种风险,还产生了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系统风险和基于虚拟金融服务的业务风险。要保证网上银行安全、平稳运行,除了参照传统银行的监管标准外,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建立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
金融机构必须满足中国银监会规定的相关条件,才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办电子银行业务以及开展跨境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金融机构开办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上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等业务,除了应当具备开办一般电子银行业务的条件外,还应达到更高的标准。其一,在基础设施设备方面,网上银行应保障电子银行的正常运行;其二,在电子系统方面,网上银行应具备必要的业务处理能力,能够满足客户适时业务处理的需要;其三,在记录保存方面,中资网上银行的业务运营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资网上银行的业务运营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可以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境外。设置在境外时,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置可以记录和保存业务交易数据的设施设备,能够满足金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的要求,在出现法律纠纷时,能够满足中国司法机构调查取证的要求。
3.2建立网上银行业务的审批制度
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等开放性网络或无线网络开办的电子银行业务,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利用掌上电脑等个人数据辅助设备开办的电子银行业务,应当经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同时,金融机构在增加或变更电子银行业务类型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应当经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例如: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需要审批但金融机构尚未申请批准,并准备利用电子银行开办的;金融机构将已获批准的业务应用于电子银行时,需要与证券业、保险业相关机构进行直接实时数据交换才能实施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互联电子银行平合开展的;提供跨境电子银行服务的。这些情况都会应该经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
1.互联网理财持续火爆
银行低成本负债业务面临挑战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对接货币基金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截至2014年2月末,其资金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客户数突破8100万户。腾讯、百度等也推出了如“理财通”、“零钱宝”等一批互联网理财,受到客户的追捧。据统计,我国货币型基金净值规模由2013年6月的3038.7亿元,快速增长到2014年4月的1.75万亿元,不到一年时间增长近4.8倍,超越股票型基金成为我国市值最大的基金品种。而客户资金向互联网理财的单向流动,对银行存款造成了一定的冲击。2014年4月,我国居民人民币存款较上月减少1.23万亿元①,剔除“时点”因素,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分流作用不可小视。从存款所具备的“交易”、“预防”和“投资”三大功能看,当前,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通过第三方支付账户分流“交易”和“投资”类的个人存款。虽然说短期内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有限,但集腋成裘,商业银行低成本的存款资金将面临严重挑战
2.互联网融资迅速升温
银行小额信贷面临挑战信贷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互联网金融以其信息、成本、效率的巨大优势,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模式进行颠覆。目前看,互联网融资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一是P2P模式,即借助网络撮合借贷双方、将小额资金聚集借贷给资金需求人的一种商业模式。由于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利率,目前已经吸引了大量个人客户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集团等金融企业参与其中。截至2013年末,我国P2P贷款余额约为268亿元②,是2012年的4.8倍,预计2014年余额将超过1000亿元。二是众筹模式,即项目发起人通过网络平台项目需求,向网友募集资金,并提供一定回报的融资模式。从国内实践看,项目以影视、动漫、音乐等文化创意类项目为主。2014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投资于《小时代3》等电影的“娱乐宝”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7%,不保本不保底,该产品首期四个项目募集资金7300万元,22.38万网友抢购一空,这就是典型的众筹模式。三是电商小贷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阿里小贷、京东和苏宁等。阿里小贷依托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云四大电子商务平台的资金流、信息流和客户数据信息,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并向“抵质押物不足”的互联网平台商户提供信用类贷款,截至2014年2月,已累计向70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发放贷款超1700亿元。目前看,越来越多的小额借贷行为以网络融资的方式实现,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匹配,对商业银行信用中介主体地位造成冲击。
3.第三方支付厚积薄发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全面挑战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承诺、担保、代销、咨询等,其中作为支付结算业务是最核心的部分。然而,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对银行支付结算市场份额进行抢占,已然替代了商业银行大量的中间业务。除未拥有实体账户介质外,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已形成相对独立、与银行功能类似的跨行结算账户体系。例如,支付宝、财付通等能为个人客户提供快捷支付、信用卡还款、转账汇款、购买保险、生活缴费等支付服务,并为对公客户提供大额收付款、多层级交易、批量付款等各种结算产品。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方支付金额达16万亿,虽然与商业银行近千万亿的规模相差甚远,但其150亿笔的业务处理量已与商业银行近200亿笔的数量相当。同时,在支付2.0时代,互联网平台还以支付为基础,深入挖掘行业潜力,如银联依托支付数据打造POS贷,快钱借助客户交易数据开展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等产品。总之,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与银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务,已然对银行的支付、结算、收付等中间业务形成了明显的挤占效应。
二、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应顺应客户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点数量、客户规模、电子渠道、风险管理和商誉品牌的优势,推动客户服务、物理网点、新兴渠道和产品的全面转型。
1.推进客户服务转型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
优化完善现有产品,采用交互设计理念让新产品易用好用。充分利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搭建与客户的交流互动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和深入挖掘客户信息和金融需求,根据客户金融消费习惯和偏好构建智能化的客户聚类集群,并实现分层分类管理和特色营销。运用网站、微信、微博和手机APP等线上渠道,借助有奖体验、赠送“红包”等方式将线上流量转变为线下客户资源;在高校、高新区、中心商圈等区域开展电子渠道类产品营销,将线下客户流量转化为线上流量。
2.推进物理网点转型一是定量分析
优化网点布局。对物理网点的业务量和投入产出进行量化分析,对部分已沦为“人工存取款机”的产出效能低、服务功能弱的低效网点进行撤并或功能改造,结合产业迁移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做好新增网点布局,如工行2013年优化调整了370家低效网点。二是结合技术发展趋势,探索低成本的“微银行”模式。在社区、高校等以零售客户为主、需求相似的地区,加大VTM(虚拟柜员系统)等自助设备布放,探索电子渠道和物理渠道相结合的低成本、少人员、多自助的金融便利店经营模式。三是线上线下结合,物理网点带动电子渠道发展。顺应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电子化升级的趋势,打造特色小微企业专业支行,将POS、转账电话等支付系统和设备与市场及客户进行对接,全方位掌握客户资金流、物流等信息,为特定产业行业的小微企业群体提供批发类金融服务。
3.推进电子渠道转型
一是加快传统业务和产品的电子渠道部署,如加快外汇、贵金属、公共事业缴费等产品线在网银、手机银行等的部署,提升电子渠道类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优化新增自助设备,提高电子渠道分流率。增加繁华地段、专业市场的离行式自助银行布设,加大VTM、移动发卡机等自助设备的研发和投放,完善理财产品、跨行转账、外汇业务等在ATM等设备的功能加载。三是关注新兴电子渠道,拓展社交群体。探索打造移动视频在线银行,结合指纹、虹膜等验证技术开展高端私人银行业务;加大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渠道创新,推动微信银行建设,培育社交消费客户群。
4.推进产品转型
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的银行线下产品线上化,而是按照互联网思维基于客户体验对银行产品的拆解和重构,在产品渠道接入、经营模式、信息处理、客户交互、风险管理等方面都产生颠覆式变化。建议围绕移动支付、网络融资和网络电商等重点领域,加强银行类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的研发。同时,借助银行在信息技术、客户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创新互联网产品接入模式,探索纯互联网经营的虚拟化专业支行。
三、结语
关键词:网上银行 发展现状 风险管理 措施分析
一、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E-Bank)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网络开设的银行,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劵、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方便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进行个人投资的虚拟银行柜台。
二、网上银行的风险
为保证银行内部整个金融网的安全,我们需要保证网上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最大限度避免交易风险,这是网上银行建设中最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银行保证顾客资金安全的最根本的考虑。
1.来自网上银行物理结构的风险
网络是虚拟的,但又是物理存在的,数据通过物理介质进行运输和储存,进行储存的介质有硬盘、软盘和磁带等,若遭受物理损失,损失的不仅仅是这些设施,更严重的是存储于这些设施中的数据,所以注重网上银行的物理安全问题是网上银行发展的前提。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环境安全,及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进行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等。第二是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露、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2.来自网上银行技术结构的风险
网上银行的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网络风险和交易风险两个方面,网络安全能够确保网上银行网站的安全性,交易安全能够确保客户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的资金安全。
在网络风险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访问控制问题,在这个环节上时常发生问题,这也是黑客经常攻击的地方;另外一个问题是内部网不同网络安全域的访问控制问题,不同内部网具有重要性不同的信息资料,因而,内部犯罪人员往往利用内部网管理上的漏洞,寻找盗窃或破坏漏洞。
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同时,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的更新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计算机病毒、黑客、木马等技术有威胁网上银行安全的可能。
三、网上银行风险对策设计
1.重视物理环境安全设计
首先,制度的安全需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参照国家标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其次,建筑的安全,机房建筑和结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该考虑多个方面,例如,计算机周围应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设施和防止非法进入的设施,计算机中心周围100米内不能有危险建筑物等。最后是计算机设备的防火、防盗、防雷、防静电,计算机在摆放时,可以根据消防火级别来确定机房的设计方案。
2.确保硬件安全
硬件安全主要是物理安全和设备安全。为确保物理安全,要防止意外的发生,和人员的故意破坏;确保设备安全就要求管理人员保护设备的钥匙、口令、密码等,防止人为或网络病毒、近远程对于安全的攻击。
3.控制访问权限
控制访问权限,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
4.保护主机自身安全
利用系列网络隔离的手段对计算机中心的硬件系统进行隔离。要着重考察主机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性,防止黑客、木马等入侵的渠道。
5.确保内部网络安全性
使用加密、签名认证等技术避免数据篡改;局域网技术利用vlan技术进行物理隔离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业务网。
6.防火墙隔离安全
防火墙的硬件基础应选择性能优良的物理平台,设置防火墙时要截止所有从135到142的TCP和UDP连接,改变默认配置端口,拒绝Ping信息包,通过设置过滤规则来实现包过滤功能。实际运行操作中可采取防火墙双机备份,选择两台同样的设备安装防火墙(一台作为备份)。
7.数据备份与隔离保护
鉴于数据库的重要性,应对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并提供可靠的故障恢复机制,实现数据库的访问、存取、加密控制,具体实现方案有安全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保密系统、数据库扫描系统等。
8.保障通信与信息安全
【关键词】网上银行;身份认证;防范措施
我国现阶段的网上银行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支付在中国从1998年第一笔300元的订单,到2010年的10858亿元的网上支付交易额,飞速发展,正在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各家银行不断对其网上银行进行升级,但网上银行盗诈事件仍时有发生。盗诈背后,笔者认为银行应负主要责任,因为网上银行的身份认证和银行的服务意识存在问题,其次责任是用户的使用习惯。
一、网上银行身份认证设备存在的问题
1.静态密码技术。银行登录方式分两种,一种是采用“卡号+密码”的方式登录,此类技术代表为网上个人银行大众版,卡号、密码的保管非常重要,如果卡号和密码不慎被他人取得,他人即可通过网上银行大众版通过转账、网上支付卡转账等方式窃取客户账户资金。另一种是采用“用户名+登录密码”的方式登录,此种方式较为安全,在安全设计上有考虑到用户的需要,既满足了用户查询相关信息的需要,又保证了用户资料的安全,同时把查询和支付、转账等业务分开,增加安全系数。
2.动态口令卡、动态口令牌、手机动态口令。电子口令卡是指以矩阵形式印有若干字符串的卡片,每个字符串对应一个唯一的坐标。使用电子银行口令卡会存在卡片丢失或被窥视、拍照、复印等非技术风险;动态口令牌是一种内置电源、密码生成芯片和显示屏、根据专门的算法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更新动态口令的专用硬件。2011年1月以来,国内多省市发生以“E令卡网上银行升级”为名,通过手机短信和制作克隆网站实施诈骗的案件。手机动态口令是利用手机作为随机密码生成或者接受终端,用户在登录应用系统时候,输入手机上的生成或者接收到的密码不停变化的随机密码,但是手机的缺点是容易被监听,被犯罪分子截取密码。
3.证书用户。目前网上银行应用最普遍的基于PKI体系的数字签名产品是USBKEY,它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内置国密安全芯片,有一定的存储空间,可以存储用户的私钥以及数字证书,利用USB Key内置的公钥算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第一代USBKEY产品解决了用户私有信息的传输安全问题,有效预防了基于钓鱼网站的诈骗事件的发生。但是在交换操作方面还存在隐患,当用户长时间插入USBKEY时,黑客可以通过木马截获PIN码,远程控制,冒用客户的USB Key进行身份认证,发生骗签事件。
二、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方案及防范措施
1.认证方案。在现在的三种认证方案中,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是绝对的安全。在网银发展的初期,以市场推广为主要诉求,以方便性和高性价比来满足市场初期需要,对系统需求和身份认证机制的安全性放在第二位来考虑,因此首先出现的是基于静态密码的大众版网上银行。然而随着利用钓鱼网站进行诈骗事件的逐渐增多,国内众多商业银行的身份认证产品开始转向推广更加安全的USBKEY电子签名设备。但是随着骗签事件的增多,网上银行何去何从?借鉴国内最好的网上第三方支付“支付宝”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本人认为在现阶段,网上银行应该使用USBKEY+手机短信检验码的认证方式,每一笔网上交易需要登录密码+支付密码+U盾+U盾密码+手机短信检验码完成,非常安全。在未来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发展中,可能会用到指纹液晶KEY方案,用指纹液晶KEY登陆网银是在KEY上进行指纹认证以代替从电脑键盘输入PIN码,并在KEY上显示交易信息,从物理上彻底杜绝黑客攻击的途径,从而有效防止网站钓鱼、远程挟持、信息篡改、骗签等安全隐患。
2.防范措施。银行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出现问题后,不要总是把问题都推到用户身上,应该多想想银行本身的问题,应该多做一些事情服务好用户。例如对于USB Key骗签事件,银行应该在用户进行每一笔网上交易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在需要插入USB Key时,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插入,在完成交易后,马上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用户已经完成交易,请及时拔走USB Key,这样做相信骗签事件发生的机率会很低。目前广大网民对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市场的认知程度还很有限,银行在对用户进行网上银行安全的宣传、推广和教育上应承担相应责任。例如本人作为工商银行U盾客户已经有6年时间,在撰写本论文时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原来工商银行早在2008年就已经提供USBKEY+手机动态检验码的认证方式,但是本人及周围对网上银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都不知情。首先应该选择一种安全的支付方式,宁愿多支付安全成本,保证资金安全,也不选择安全性不好的支付方式,同时应该增强网上支付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网上支付习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银行 风险 发展趋势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以及上网速度的提升,网上银行已为广大网民所了解,使用网上银行的用户数量也保持了持续上涨的势头。大学生作为新生群体,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研究网上银行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这次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保证本研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二手资料法。收集相关调研资料和经验为本研究设计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在收集到的初步资料的基础上拟定问卷,问卷经过和调研组成员的修改后定稿,最后开始了本次问卷调查。
2.问卷调查法。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设计出的调查问卷,以温州、杭州及台州等地的大学生为代表,课题组成员利用寒假时间,深入大学生群体中展开调研,完成调查问卷。
3.典型个案访谈法。由于各种原因,不同地方的人也有一定的差别。本研究从不同地方的人中抽出一到两个案例进行深度访谈。
4.PRA法。以小组座谈会的形式更深入地了解网上银行的存在对于我们现今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90份,回收85份,有效回收率94.4%.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96.5%。调查对象为浙江省地区杭州、温州、台州、绍兴、嘉兴等地的大学生,对网上银行的研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参加问卷的大学生涉及财经、建筑、电气工程、电子、动漫设计、法律、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焊接、机电等42个专业,为制定科学的应对政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年龄。本次调查中,被调查对象男性占53%,女性占47%。平均年龄在22岁,最小17岁,最大24岁。
2.是否使用过网银业务。受访大学生大部分表示自己又使用过网银业务,如网购,网银转账和网银查账等。
3.最常使用的业务。调查显示96%的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是购物支付,3%的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是缴费汇款转账,1%的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是查询账户及交易记录,而几乎没有大学生使用修改密码或挂失和投资理财。
4.使用网上银行的频率。调查显示10%的大学生表示每月使用4次以上,23%的大学生表示每月使用3~4次,47%的大学生表示每月1~2次,19%的大学生表示每半年使用1~2次,11%的大学生没有规律,偶尔使用1次。
二、网上银行的前景调查
(一)大学生对网上银行的认知基本来源于网络宣传,少数是基于其他方面的宣传
大学生大都是通过电视广告、网络广告、银行网点宣传单、报纸杂志广告、亲友推荐,其中网络广告、银行网点宣传单最为普遍,占到了72%,电视广告和亲友推荐比例为15%,其他13%。
(二)在大多数大学生心里网银使用的方便性和功能的多样性是他们使用的主要因素
(三)当代大学生所使用的网银种类繁多,其中工商银行占据了主要市场
(四)关于手续费的问题大学生不怕表示不甚在意,也有一部分持反对或支持的态度
(五)对于网上银行存在的隐患大多数大学生便是担忧,小部分则乐观的看待其存在
调查显示有70%的人认为网上银行存在着不少的弊端和安全隐患,只有30%的人认为它是安全的。
(六)当代大学生基本看好网上银行的发展,而为数不多则抱持谨慎态度,认为存在障碍
调查结果现实在大学生中80%的人都认为网上银行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而另外20%的人认为其存在一定的弊端,想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很难克服。
三、对策与建议
(一)银行方面
1.加强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要想加强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是指对银行内部操作网上银行系统、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建立逐级管理和分级授权的制度。
2.加强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是指银行对哪些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客户可以使用哪些网上银行服务,以及客户操作网上银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
3.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宣传和营销。网上业务创新应该从方方面面体现,而体现的是否完美就只能从实践入手,使网络银行可以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二)政府方面
1.加强制度法规建设。我国需要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根据网络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适用于网络银行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严惩利用计算机在网络银行系统中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以完善对网络银行发展在法律制度上的安全保护。
2.加强国际合作。网络银行是无国界的,所以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合作,解决好对跨国、跨境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来确保网络金融业的顺利发展。
(三)大学生方面
1.加强安全意识、防范网银风险。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无法了解存在于网络背后的真实,这使得消费者面对商品仅仅只是通过对方附于网络上的照片,无法真实触摸,感受,甚至我们不知道所谓的商品是否真的存在。仅仅通过网络上商家的简单描述去了解商品,这给了不法分子许多的便利,同时也为消费者自己带来了危机。许多看起来唯美,优质的商品背后是不法分子调我们上钩的饵,利用我们的猎奇心理骗取我们的钱财。为此,在使用网银时要主意保护自己,加强自我保护意思,多注意细节,发现跟往常不一样的地方要及时的停止使用,不要在事后后悔自己的失误;在日常也要关注一些网络诈骗人员的犯罪手段,吸取经验,防止自己中招。
2.积极举报犯罪,减少受害可能。面对网络欺诈,许多人讨厌麻烦,为了方便而忍气吞声的没有去举报犯罪从而致使犯罪者逍遥法外,使得更多的人受骗,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困扰。法律是维护我们利益而存在的制度,我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我们就应该通过正当途径来保护自己,而不是因为怕麻烦而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样不仅害了自己还可能害更多的人,食髓知味的罪犯不可能轻易收手,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积极举报犯罪,将犯罪扼杀在摇篮里,以此减少受害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仁真,余素梅.巴塞尔委员会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02,(03).
[2]王镇强.香港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 2000,(02).
[3]舒志军.全球网络金融超市的崛起[J].国际金融研究.
那什么是网络银行?网络银行(InternetBank)是指设在Internet上的金融站点,他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需通过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进入站点就能够在任何地方24小时进行银行各项业务的一种金融机构,又被称作“虚拟银行(VirtualBank)。一般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需要具备Internet或其它电子通讯网络,二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三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消费者。
近十年来,网络银行迅猛发展,其原因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银行的出现及其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市场需求条件,同时也给金融服务业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二方面,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一个发达、成熟的电子商务社会构成网络银行发展的牢固的商业基础;三方面,网络银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既来自对服务成本的考虑,也来自对获取行业竞争优势的追求。
而网络银行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机辅助银行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中后期。早期的金融电子化基础技术是简单的脱机处理,只要用于分支机构及各营业网点的记账和结算。到了60年代,金融电子化开始从脱机处理发展为联机处理系统,使各银行之间的存、贷、汇等业务实现电子化联机管理,
并且建立起较为快速的通讯系统,以满足银行之间汇兑业务发展的需要。60年代末兴起的电子资金转账技术及网络,为网络银行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电话银行兴起于70年代末的北欧国家,到8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第二阶段是银行电子化或金融信息化阶段,这个阶段是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提高,商业银行逐渐将发展重点从电话银行调整为PC机银行,即个人电脑为基础的电子银行业务。80年代中后期,在国内不同银行之间的网络化金融服务系统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国家之间不通银行之间的电子信息网络,进而形成了全球金融通讯网络,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电子网络服务,如自助方式为主的在线银行服务(PC银行)、自助柜员机系统(ATM)、销售终端系统(POS)、家庭银行系统(HB)和企业银行系统(FB)等;第三阶段是网络银行阶段,时间是从90年代中期至今,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银行或因特网银行出现使银行服务完成了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的一次变革。
那么网络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呢?网络银行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可由网上银行完成,包括开户、存款、支付账单以及各种转账服务,客户还可以在网上获得申请住房及汽车贷款、购买保险、统购经纪人买卖各种金融商品如股票等。其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三类:一、银行的广告、宣传资料和公共信息的,这是网络银行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二、实现客户在银行各类帐户信息的查询,及时反映客户的财务状况;三、实现客户安全交易,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子贸易等实时功能。
网络银行的模式与目的。网上银行从概念上讲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这类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交易都依靠Internet进行,这种模式典型例子是在1996年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Internet上成立的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另一种发展模式是目前的传统银行运用Internet服务,开展传统银行业务交易处理服务,通过Internet发展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等业务,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中,10%已经上了Web站点,银行网点数量在一年之内增加了90%。网络银行的目的简单说是5W,也就是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随时(When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W
hat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
支付网关——也是今天讨论的重点。支付网关是银行金融系统和Internet之间的接口,是由银行操作的将Internet上的传输数据转换为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的设备,或由第三方处理商家的支付信息和顾客指令。支付网关可以确保交易在Internet用户与交易处理上之间安全、无缝隙的传递,并且无须对原有主机系统进行修改。离开支付网关,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功能也就无法实现,银行使用支付网关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配置和安装Internet网络支付能力
2.避免对现有主机系统的修改
3.采用直观的用户图形接口进行系统管理
4.适应诸如扣帐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以及微电子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
5.通过采用RSA公共密钥加密,可以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性
6.提供完整的商户支付处理功能,包括授权、数据捕取和结算、对帐等
7.通过对Internet网上交易的报告和跟踪,对网上活动进行监视
8.使Internet网络的支付处理过程与当前支付处理上的业务模式相符,确保商户信息管理上得一致性,并为支付处理商进入互联网交易处理这一不断增长的新市场提供了机会
有了支付网关,银行或交易处理商在面对网络市场高速增长和网络交易量不断膨胀的情况下仍可保持其应有的效率。
目前典型的网上银行有:1.SecurityFirstNetworkBank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开展网上业务的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地出现代表着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和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2.Citicorp(orCitibank)它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为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近4500万个客户提供服务;3.BankOfAmerica他的网上业务主要集中在家庭银行(HomeBanking)在线银行(
BankOnline)上;monWealthBank网上银行(Netbank)是CommonWealthBank的网上银行业务,它是基于应用程序的一个窗口。5.FirstCityBank&Trust它侧重于家庭银行业务。
论文摘要:网络银行作为当今世界一个可以说是先进的技术,却并不是很普及,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本文通过对网络银行的一些简单的调查和分析,力图找到网络银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信息安全是当今网络银行需要保障的前提,据《中国计算机用户》所做的调查中,47%的受调查者没有用过网上银行,其中68%是因为感觉网上银行不安全。并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并同时考察了网络银行的优势,如何借助这些优势使得他能够迅速的发展。使得社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普通银行的多余的开销,实现银行的信息化,从而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
引言:
网络银行这个现代ITERNET网络的产物,自从第一家开展网上业务的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到中国第一家开展网上业务的中国银行,至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网上业务,相信对于我们网络银行并不陌生了。对于以其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无地域限制等特点,代表着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对于这个新鲜的事物虽然优势明显,可是好像并没有得到老百姓的看好,他的发展始终没有的想象的那么迅速。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又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当代金融界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网络银行的涵义及特征
网络银行(InternetBank)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银行为客户服务方式的新型银行,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服务,因此被称为AAA(Antyime、Anywhere、Anyway)银行,又被称作“虚拟银行(VirtualBank)。它以银行现有业务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综合、安全、实时的金融服务。
网络银行(InternetBank)是指设在Internet上的金融站点,他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需通过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进入站点就能够在任何地方24小时进行银行各项业务的一种金融机构,一般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需要具备Internet或其它电子通讯网络,二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三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消费者。
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把网络银行视为发展的商业基础。他的目的简单说是4W,也就是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随时(When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What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网络银行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可由网上银行完成,包括开户、存款、支付账单以及各种转账服务,客户还可以在网上获得申请住房及汽车贷款、购买保险、统购经纪人买卖各种金融商品如股票等。其主要功能有:配置和安装Internet网络支付能力;避免对现有主机系统的修改;采用直观的用户图形接口进行系统管理;适应诸如扣帐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以及微电子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通过采用RSA公共密钥加密,可以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提供完整的商户支付处理功能,包括授权、数据捕取和结算、对帐等;通过对Internet网上交易的报告和跟踪,对网上活动进行监视
(二)网络银行的优势
1)无地域限制
网络银行无地域界限,改变了传统银行人与人互动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便能在世界各地进入银行虚拟空间,直接通过浏览器实现各项操作功能,办理账户信息查询、转账付款、在线支付、业务等自助金融服务,网点问题不再成为银行扩张的束缚。这一点对于银行开拓海外市场非常有利,尤其是对于实力雄厚的银行更加容易吸引客户,理论上只要网络和通讯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银行的市场范围。
2)无时间限制
网络银行可突破时间限制,24小时无间断连续营业,满足客户时时刻刻的需要,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账户、掌握资金动态、灵活调拨资金、随时支付转帐,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中营业网点少和营业时间短的缺陷,极大地方便了客户,令客户流失率大大降低。
3)成本低廉
传统银行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营业网点的租金及人员工资。但网络银行不需要具体的营业场所,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空间及少数服务人员,通过电脑处理客户业务,大大节省了成本,据美国艾伦未尔顿国际管理顾问公司统计,全球100家最大银行的柜面交易成本为1.07美元,电话银行是0.52美元,ATM是0.27美元,而网络银行仅0.1美元,建立一家网上银行所需费用相当于开立一家传统分行所需费用的5%左右,低廉的成本使网络银行极具竞争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4)信息传递迅速
网络银行借助Internet技术,数字化信息可同时供多名客户无消耗地重复使用,实时传递信息,客户下达指令之后,网络银行很快可完成相应的操作处理并向客户反馈信息,客户可以在线观看业务办理的程度,而且可随时享受银行账户信息查询、下载清单及其他证券、保险资讯服务。
(三)现代网络银行存在的不足
1)安全问题
这恐怕是大多数的人望而却步的一个很大的理由,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的首要问题,因为安全对于客户、商家、银行都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支付手段的支付信息是在银行内部网络上传输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般都有稳妥的安全隔离措施,内部网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网上支付信息是在互联网上公开传递的,存在支付信息被篡改和窃取的隐患。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系统,一个好的消费界面,一个好的安全保障,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等到网络银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相信可以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目前主要有的安全问题有:
(1)系统安全风险,虽然网络银行都设计有多层安全系统,并不断出现新的、安全性的技术及方案,以保护虚拟金融柜台的平稳运行,但是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仍然是网络银行服务业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种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也来自网络外部的数字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因素。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这类风险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也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职员在业务上的误操作,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业务风险。
2)社会信用环境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相对滞后,经济活动中失信现象比较严重。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属于空白,这也是绝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3.经营观念和管理体制滞后
传统银行的实力源于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资金信贷能力,从事的业务也主要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业务上。此外,我国传统银行业一直遵循着静态的单中心多层次的管理理念。然而,网络银行的实力主要源于投资和决策的智慧性,其业务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和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咨询上。网络银行的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多中心、多层次动态的对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进行管理。然而,我国网络银行还基本上处在将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处理阶段,若传统银行的固有观念和机制不及时转换,将会给网络银行的发展带来困难。
4)法律依据问题
目前中国涉及网络银行的立法还不健全,由于网络银行业务是一个全新的银行业务领域,其业务的开展牵涉到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和参与方的各种利益,然而,现有法律尚滞后于网络银行的发展,譬如说,客户的义务、银行的责任及相互间的权利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使得网络银行的参与各方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5)网络银行系统设计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
网上银行服务的开展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但是,中国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具有承载性、扩展性、安全性、不间断性、低管理性的平台,导致一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互联性差;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本身的统一性也不如人意。除了几家新兴的商业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在各地的分行都有自己的电脑系统,软硬件不一。要在这样的多平台系统上针对各个平台开发出网上支付系统,难度可想而知。
6)缺乏适应网络银行发展的人才
网络银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和金融的高度渗透性,既通晓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又懂金融实务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网络银行尤其是其管理层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
(四)解决现代网络银行存在问题的一些措施
通过以上对网络银行面临的诸多崭新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银行的发展将银行业的监管提升到更高的难度,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与控制更趋复杂化。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网络银行带来的问题,必须针对各种风险的特征建立起国家、行业、企业三层次的网络银行监管系统,互相支持,互为补充,达到对新问题强有力的预测、控制、化解的作用。
1)从源头上解决网上银行问题
严格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现阶段,在审批过程中应把握:严格制度建设。网络银行的公示、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和系统设计等制度性安排,必须严格审批。并考察网络银行的硬件设施配备、技术投入、人员配置,网络银行的设立或新业务的开展,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识别、鉴定、管理、风险弥补和处置方案、计划。
2)注重营销策略,扩大业务规模,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宣传力度
美国的金融业非常注重市场营销,用市场营销观念指导银行业务的经营,商业银行重视贴近市场,不断推出个性化服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将美国的经营理念真正落实到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中。网络银行市场营销是指银行开发具有竞争能力的网络产品和优质服务以满足客户需要,并达到使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区别,传统金融业的市场营销是“以产品为中心”,而网络产品是无形的,营销模式是必须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不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日益缩小,注重营销策略,扩大品牌效应将是网络银行吸引客户扩大业务规模的关键,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
3)加快法制建设,明确权利义务
网络银行很多问题与传统银行相比更加复杂、难以界定,这一状况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相继出台了电子交易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上明显滞后,应加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银行法》,借鉴和参考有关国家的立法经验和建议,以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的行为:以法律形式明确银行及客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交易规则、交易合同的有效成立与否、对意外事故的处理,并根据技术发展修改现行的法律规范与规则,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和金融机密等也都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
4)加强网上支付安全
只有解决了安全问题,顾客才没有了后顾之忧。为了解决网上交易和支付中的安全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十几家商业银行早就于1999年8月,建立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CFCA作为—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专门提供基于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数字证书服务,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安全的基础,建立彼此信任的机制。
5)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网络银行是基于Internet的、虚拟的银行服务手段,银行与客户可能会产生不信任感。美国的社会信用机制非常完善,社会信用程度比较高,所以网络银行在美国能很快发展,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在我国,个人和企业赊欠银行帐款的事情屡有发生,若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可能会引发很多经济问题,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6)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在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必须拥有先进的金融电子化信息网络系统,网上银行服务手段的更新发展也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而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目前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相对滞后,各家商业银行的支付信息系统普遍适应不了网络银行发展,建设好一个好的信息系统是网上交易的前提。
7)加快网络银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网络银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和金融的高度渗透性,既懂金融又懂网络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的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因此,我们既要努力引进人才和国外先进智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业务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电子商务规则和网络银行运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8)注重网络银行品牌建设
着力打造网络银行服务品牌,中国人总是忽略品牌建设。建立全方位的市场品牌战略目前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网络银行,所提供金融服务的差异较小,因此必须要发展自己的核心产品,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确立优势业务,以获得更多的客户。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仅是传统银行业务的网上移植,没有发挥电子银行对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功能,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投能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在操作界面上也没有体现出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是对传统业务处理系统界面的简单模仿。
参考文献
1段泽强.中国网络银行面临三大问题[J].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2张清云、肖德云发展网络银行,提高服务水平[J].企业技术与进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