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8:45
导语: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意见》指出,要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九大方面入手。当前,许多高校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举办培训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做得稍好的就是与企业合作,吸引投资助力大学生创业。真正能够体现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一方面是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创业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在实训中,让学生真正投入创业实践,感受创业的氛围,从中习得技能、增长才干。因此,高校应以教学和实训为抓手,创新思维,拓宽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的途径,切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
首先,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相契合。201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本科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程。这就要求各高校将创业教育的内涵由创业活动指导、创业讲座、创业沙龙等传统方式,扩充至将教学也作为主阵地。部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的内容相契合,要合理考虑理论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课内环节和课外环节的比重,适当向实训倾斜。
其次,实行创业导师制。高校应当为学生配备创业的导师,实行创业教育导师制,每位导师指导一个创业团队的创业全过程。创业指导教师的遴选要严格,最好是具备丰富行业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一线教师,才能运用宝贵的行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有针对性的帮扶,同时将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成果和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推动学校今后的创业指导实践。学校应大力支持教师赴企业挂职、兼职,充分利用校外企业的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程的一站式服务。
再次,构建网络创业服务平台。在传统的创业教育中,学校大多是通过创业讲座、培训等方式传授学生知识,这样的效果是有限的,学生不能实时获得帮助,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在遇到困难时如果能够及时获得学校层面或教师的帮助,显然对学生而言大有裨益。对此,可以通过开设创业咨询网站、网络视频讲堂、提供在线问答等形式,更全面、更及时地为学生讲授创业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同时注重培养创业指导教师,专门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和交流的服务,避免大学生在创业遇到挫折后一蹶不振,从而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国家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知识转化、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共同课题。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创业教育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研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及模式、师资培养,创业商业竞赛,创业过程影响因素,创业教育评估机制与评价体系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多以研究型大学为特定研究对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实施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而我国教育界现有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创业理论探讨,侧重宏观研究,缺少对创业教育具体模式、实施途径和创新创业教育评估机制与评价体系的分析,因此,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应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评价方面积极探索。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2014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创业实践、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为评价指标,通过归类整理出各高校每年的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数据,按照三年均有创新创业训练获批项目为标准,筛选出162所地方高校为样本,这些高校分布在安徽、广东、浙江、上海、山东等24省市,覆盖面广,具有代表性。进而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计算样本高校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因子分析过程
采用SPS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2012~2014年各年创新训练项目平均数为34、27、29项,创业训练项目平均数为8、5、5项,创业实践项目平均数为3、2.5、2项,可见创业项目明显少于创新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少于创业训练项目,这说明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没有创新教育开展得好,其原因主要是创业环境、创业师资、创业基地和创业资金等缺乏。由输出的相关矩阵可见,同一项目不同年份相关性较高,创新训练项目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明显高于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同年不同项目间具有相关性,但不明显,创业实践项目相关性明显偏低。输出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702,大于0.5,近似卡方值为603.591,自由度为36,显著水平为0.000。依据该检验结果,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共因子提取。为了使得到的主因子更容易说明问题,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了方差最大化旋转,并依据旋转后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3个因子。这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0.14%,基本概括了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各年创业实践项目在因子1中具有较高的载荷,载荷量分别为0.858、0.805和0.760,所以将因子1命名为创业实践因子F1;在因子2中各年创新训练项目具有较高的载荷,载荷量分别为0.894、0.814和0.801,将因子2命名为创新训练因子F2;各年创业训练项目在因子3中具有较高的载荷,载荷量分别为0.856、0.707和0.374,将因子3命名为创业训练因子F3。依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写出各因子的因子得分函数如下:F1=0.858X1+0.805X2+0.760X3+0.160X4+0.439X5-0.220X6-0.046X7+0.327X8+0.369X9F2=0.123X1+0.305X2-0.110X3+0.894X4+0.814X5+0.801X6+0.243X7-0.086X8+0.193X9F3=+0.121X1+0.173X2+0.071X3+0.048X4-0.004X5+0.296X6+0.856X7+0.707X8+0.374X9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结果采用回归方法计算出各因子得分,再以旋转后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加权计算后得到各样本高校的综合得分F(见表1),即:F=(27.489F1+25.842F2+16.809F3)/70.140表1列示了综合得分排在前十五名的地方高校,这十五所高校主要在安徽、河南、广东和山东四省,充分说明这些省份和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重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这十五所高校中,创业实践开展较好的有安徽财经大学、合肥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和新乡学院;创新教育开展较好的有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创业训练开展较好的有山东农业大学、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无论是样本选取还是评价结果,安徽省高校都尤为突出,他们的做法可供各地方高校借鉴与推广。
总之,经过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我们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均水平定为零点。所以,综合得分为非负值的地方高校,说明其创新创业教育超出平均水平,共有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大学等64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较为令人满意,占研究样本总数的39.5%。这64所高校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的安徽、广东、河南、山东、上海、吉林、福建、广西、江西、北京、天津和浙江12省市。而综合得分为负值的地方高校,则说明其创新创业教育低于平均水平,共有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98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待进一步推进,占研究样本总数的60.5%。由此看来,我国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彭萍 单位:德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EB/OL]./.
[关键词]产学合作;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引言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以〔2015〕36号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根据《意见》精神,本文通过对产学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体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达到校企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双方共赢,对于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产学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近几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不同地区的地方高校在产学合作背景下积极探索,相继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把握不同地区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我们搜集了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料。通过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地方高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开展政、校、企联合推送人才机制。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实施开展中,各个地方高校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多种合作方式及运行机制,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模式。目前在产学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以企业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以企业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创业模式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在选择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和实现利益最终分配方面具有核心地位。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情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求,寻求科技创新方式,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和长足发展。高校等科研机构在这种协同创新创业模式中处于参与的角色,主要针对地方企业自身发展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利润增值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订单式培养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2.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地方经济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提供科技成果和培养专业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在这种模式中,高校凭借自身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所以高校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在这种模式中处于实现科技成果的实验载体地位,主要负责协助高校将研发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投入到相应的生产中[1]。
3.高校和企业共建的协同创新创业模式
在该模式中,企业和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作分工,利用优势互补,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充分融合。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使得双方的地位十分平等,既适应高校的专业发展又能及时满足地方企业需求。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联合培养更多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促进区域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
三、产学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普遍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但在产学合作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还较弱,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企业追求最大利益
目前,地方高校与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合作的项目较多,涉及的专业较广,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表面,实际合作的层次不深,合作的水平有限。企业更多追求的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主要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强,没有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责任,对贯彻和延续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理解深度不够,以致出现学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存在脱节的现象。
2.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不强
由于企业没有深入了解学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不能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设置稳定的专业课程,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用人需求,按照企业和产业的用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简化能力培养。没有真正地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变革,不能从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做好衔接。只要供求市场发生变化,合作企业产生变更,那么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也要随着变更,从而导致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不强,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
3.学校的基础理论教学和企业的专业实习实践课程联系不够紧密
基础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践教学是支撑高校教学体系的两块基石。基础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践教学必须相辅相成,互相依附,才能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目前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主要由高校负责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企业负责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的讲授、辅导和具体操作。由于理论知识教学和实习实践课程是独立完成的,导致两者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衔接不完善,学生无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专业实习实践中去,脱节现象严重。
4.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没有出台规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门的管理机制,而现有的管理机制不系统也不清晰,同时在校大学生普遍理论教学时间较长,而实习实践学时有限,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将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相结合,这将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
5.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匮乏
高校教师擅长理论教学,但缺少实践生产的能力和经验。而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受生产活动限制,很少有时间参加教学活动,并且有些技术人员不具备高校授课的基本素质,不能有效地跟学生进行沟通,导致授课效果不佳。目前亟需既有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企业生产经验的教师,带动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并能为企业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
四、产学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在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出台规范的、系统性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将产业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并积极推广应用。(2)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将各类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践相结合,加大创新创业类开放课程的门数,充分挖掘其中的创新资源,紧密结合当前专业实际,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完善现有专业的知识体系,优化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3)探索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以培养学生实用能力,增强创新创业的意识,完善创新创业技能为主要原则,坚持启发式、探究式、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2],通过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课程,将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践相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以满足学习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2.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1)创建资源共享平台。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着、扩展着、丰富着自身精神的和物质的内涵,成为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育资源,创建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不断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性和时效性,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2)打造竞赛实践平台。大力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竞赛,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是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企业提供相关经费,负责搭建技术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成校企双赢的局面。
3.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1)打造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团队。由校企双方派出业务骨干,围绕专业建设需求,组织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双方人员互聘、交叉任职;努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既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以教师的创新创业研究和创新创业专业教学带动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学科专业的建设,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保障。(2)建设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完善且设施齐全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树立创新创业目标,增强实践操作能力,锻炼创新创业的实践技能。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遴选一批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建设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基本保障。(3)制定一套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对一定的创新创业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高校与企业协同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建立科学概念的逻辑前提,是所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最为核心和最为普通的概念操作之一[1]。当前,我国高校正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科学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每所高校重要的改革任务。众所周知,科学认识是实践构建的基础。目前出现在我国各种教育文献和改革话语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但现有相关研究侧重于模式介绍,缺乏整体性分类研究,从而容易引起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多、杂、乱之感,也制约着实践构建的进程。为此,本文尝试对其开展分类研究。
一、科学分类概述
所谓分类,就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或者有关世界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包含或排斥关系的过程。分类的科学化水平往往反映着人们的认识水平。就目前而言,分类操作可从分类学(taxonomy)、类型学(typology)、谱系学(genealogy)和发生学(embryology)四个基本维度展开。后两者主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角度进行分类;前两者主要根据事物现象的实际状况和研究需要,分别构建一个可以全面完整地解释事物的类别关系。鉴于开展谱系学和发生学分类研究过于复杂,本分法仅从前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其中分类学和类型学的操作逻辑不尽相同。前者是把现实生活中形形的需要分类的对象按照一定的规则科学地划分到一个有层级次序的系统中,并加以鉴定、命名和描述,以展现联系并揭示规律。后者则是关于分类对象的分组归类方法体系的研究,它首先确定一套特别的属性作为类别划分的标准,然后进行分组归类。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分门别类,属于经验体系;后者重在确定类别,属于概念体系,但两者都应遵循互斥、完整和自洽的操作原则[1]。可见,结合上述两种研究方法,可以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分类。
一切分类都是人类在客观经验基础之上认识、理解和表述事物的一种方式,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理性建构。也就是说,若要对事物进行科学分类,首先要对该事物有丰富和具体的客观经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要素组织方式和过程操作程序的一种稳定的、可复制的结构化样式或样态,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行动两个范畴之间的中介和桥梁[2]。由于??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要素组织方式和过程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和人们对其观察的可多维度性,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因此,要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分类,首先要了解现有的各式各样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形态或现象。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存在的多样性及其分类学分类
分类学分类的主要特点是根据事物实际状况和认识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将所有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本文尝试从形象描述、采用方式、主要内容、综合性等四个维度对现有各式各样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分门别类。
(一)形象性命名模式
此类模式主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系统运行的形象特点来划分。在国外,这类模式有美国大学的聚焦模式、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其中,聚焦模式是由商学院或创业学院独立展开教育并负责运行和管理,只面向本学院学生。磁石模式也是由特定学院展开、提供师资并负责运行管理,不仅在本学院内展开,同时面向全校学生。辐射模式也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但是由各个学院分别负责本学院的师资、课程、教学和管理等事宜,学校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3]。
在国内,此类模式有滴灌模式、融入模式和双轨模式。滴灌模式是面向全校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但更强调层层遴选、精心培育、准确“滴灌”。融入模式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原来的教学体系中,不改变原有的教学组织体系。双轨模式既开展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还设立“精英班”开展精英教育[3]。此类模式还有三螺旋模式和广谱模式等[4]。前者强调大学、产业和政府的相互联动,学校充当知识技术创新和实践的主导角色,政府搭建竞赛和扶持平台,产业企业介入上述平台提供助推作用[5]。
(二)方式性命名模式
此类模式主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采取的主要方式来划分。在国外,此类模式有美国大学的集中模式、中心模式和分散模式,英国大学的网络型模式,日本大学的普及教育模式、专门教育模式、技艺辅助模式和综合练习模式,印度大学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联动模式。其中,集中模式中的学生要经过严格筛选,高度专业化,由特定学院进行,学生严格限定在某一学院内;中心模式即先在特定学院成立一个教育中心,负责规划和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整合全校所有资源和技术吸引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教育课程具有普遍适应性,学生可以修习和选修;分散模式则鼓励不同学院的教师参与,注意结合专业背景[6]。
在中国,此类模式有项目参与(做中学)模式[7]、前店后校模式、校中班模式、“三项融合、分层递进”模式、多元分级模式等。其中,前店后校模式中的“前店”指由企业、学校、政府共建的实战基地,“后校”指学校提供旨在培养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和素质的理论课堂[8]。在“三项融合、分层递进”模式中,“三项”指竞赛项目、企业真实项目、高校科研项目,“分层”指专业社团、工作室、虚拟公司等三层平台。在多元分级模式中,“多元”指在开展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年级、个性等多元学生,建设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差异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型创业服务等多元平台[9]。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协作式模式,即强调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不同高校、产学研之间的协作[10];“双渠道、三结合”模式,即强调课内课外双渠道的结合和学研产的三结合[11];还有知行结合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等,都大体可归为此类。
(三)内容性命名模式
此类模式主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内容来划分。在国外,有百森商学院的强化意识模式,即侧重精神、思维和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性教学计划、外延拓展计划以及学术研究来支撑,倡导创业精神的形成[12]。斯坦福大学的系统思考模式,即主要强调实际管理经验和关于经济、金融、市场运转等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评估创业机会,以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哈佛大学的注重经验模式,即重点培养学生在苛刻的资源限制与不确定环境下追求创业机会,以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13]。
在国内,此类模式有五要素带动一循环模式,其中“五要素”指课程、师资、项目、基地、保障,带动高校、企业、学生创业实践团队等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协同育人机制[14]。有三步模式,即第一步抓好“第一?n堂”主渠道,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第二步打造“第二课堂”主阵地,塑造创新创业品质;第三步搭建“社会实践”大舞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15]。有三位一体模式,即实现学校实践基地、大学社团组织和导师的三位联合[16];有“三创融合”模式,即创新、创意、创造三者融合[17]。有CCPC模式,即包括传统的“课程体系”(Courses)、模拟实战的“参赛体系”(Competition)、提升实践能力和个人效能的社会“实践体系”(Practice)及实现素质绩效考评的“素质认证体系”(Certification)[18]。还有课堂教学主导模式、知识技能模式、综合模式[19],“导师+项目+团队”模式[20]、作品导向模式等[21],以及意识培养和知识构建模式、知识技能和实践模式、精神和能力以及实战素质模式等[22]。
(四)综合性模式
此类模式由于不宜划归于上述任何一种类型,而且涉及多个方面维度,因此策略式地称之为综合性模式。此类模式主要有:张军提出的“三全模式”,“三全”指全覆盖、全链型、全方位,其中“全覆盖”指覆盖学生所需的全部素质、覆盖全校所有学科门类、覆盖全体学生、覆盖校内外所有相关教育空间;“全链型”指构建“资源、平台、载体”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训体系链;“全方位”指推进校内互动、校政携手、校企合作“三管齐下”的创业孵化[23]。丁瑞忠等提出的立体模式,包括全方位注入“创业基因”,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24]。张烁提出的“三三模式”,即在本科教育分“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实施“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让全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发展路径,从而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协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25]。左文敬提出的基于“全覆盖、分层次、分阶段”思路的“三位一体”“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其中,“三位”指课程融入、项目训练导向、先锋班建设三方面[3];林壬璇等提出的四位一体模式,即加强校园文化、师资队伍、考核机制、教学改革等四方面改革[26];还有学者提出的聚焦式和普及式并存的混合模式[27],以及“全方位、全过程、互动式”模式等[28],都可归为此类。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维度的多样性及其类型学分类
类型学分类主要特点是先建立一个概念性标准,然后将事物进行分门别类。本文分别从精英―普及、特定学院―一般学院、学校―企业、创新―创业、课程―项目等五个维度进行分类。每一种类型都包括三种体现互斥、完整和自洽原则的基本模式。
(一)精英模式、普及模式、精英和普及协同模式
这是以面向学生范围大小和人才培养层次为分类标准。顾名思义,第一种模式只面向少数学生,强调培养少数学术尖才和企业家。第二种模式面向全校学生,主要开展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教育。第三种模式综合了前两者,兼顾了全体学生的基础性需要、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经济社会的竞争性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对高精尖人才的需要。
(二)特定学院模式、一般学院模式、特定学院和一般学院协同模式
这是以具体育人机构是否具有专门性为分类标准。第一种模式指学校成立特定学院(比如创业学院)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特定学院可承担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可只承担本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第二种模式是指不设特定学院,而是全校所有二级学院共同开展。第三种模式是指特定学院和其他二级学院分工合作进行。一般来说,特定学院侧重进行精英教育,其他学院侧重实施普及教育。由于特定学院是一个独立的、专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所以从机构是否具有独立性来看上述第一种模式也可称为分离模式、第二种模式也可称为融合模式、第三种模式也可称为分离和融合共存模式。在第三种模式中,一般来说,开展基本素质教育时采用融合式,开展个性化精英教育时采用分离式。此外,“校中班”是特定学院模式的特例,是分离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学校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学校和企业协同模式
这是以校内外主体的主导性为分类标准。第一种模式是指主要依靠学校自身资源,主要由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第二种模式主要由“企业”负责和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第三种模式则由校“企”双方共同投入和组织实施,两者的教育力量相对均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企业”是一个宽泛概念,指一所特定高校之外的所有形式的机构组织。
(四)创新主导模式、创业主导模式、创新和创业协同模式
这是以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为分类标准。第一种模式侧重开展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太注重创业教育,认为真正的创业只能在市场中发生。第二种模式则重点开展创业教育,认为开展创业教育可带动创新教育。第三种模式结合了上述两者,既注重创新教育,又注重创业教育,特别是注重两者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
(五)课程教学主导模式、项目训练主导模式、课程教学和项目训练协同模式
这是以教育载体的主要形式为分类标准。第一种模式主要依赖传统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来开展,更加注重基本素质教育,是创新模式的主要实现途径。第二种模式主要通过实践性的项目训练来展开,经常在传统的“课外”进行,更加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是创业模式的主要实现途径。第三种模式综合了前两者。
可以看出,上述五种模式类型中的“第三种模式”可以更好兼顾普及和提高、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或者前后两者的作用,相对而言更为科学合理。当然,不同学校因不同定位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
四、余论
本文尝试从分类学和类型学维度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分类,试图使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图景更有条理性和层次性,但也存在以下需要做出说明或者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有效性
一、引言
创新,是指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创业,在古代是指创立基业。《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在现代意义上创业是指创办事业,狭义上是指创立新的企业以谋取商业利益的活动,广义上是指开创新的事业的活动。在我国学术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逐步发展成熟,并延伸到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概念。截至2016年11月,在中国知网以创新创业为关键词搜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但多数文章是对企业、矿业等一线埋头创业、创新干劲十足的报道,直到1999年,“创新创业”才与“教育”一词结合到一起。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开始提倡,逐步扩展到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2003年,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研究生教育领域,我国学者在总结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以及具体的教育实践途径。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演变
作为一项政策,创新创业教育始于本世纪初。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07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3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教育部公布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72所高校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笔者对这些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进行文本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以及预期愿景,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全方位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政策。一方面,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施意见》提出,要制订实施本科、专科和研究生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省市自治区和高校也通过着重增加实习实训的比重来实现这一目标,如江苏实施方案中提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习实训比重;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另一方面,多种形式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模式是建立创业学院和各类创业平台。浙江省提出全省高校普遍建立创业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建立校内各部门协同合作的创业学院,探索创业学院建设与运行新模式;清华大学建立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双学位,如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双学位和互联网金融与创业辅修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筹建创业教育基金和创业投资资金等。
三、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效果与反思
无论是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动员,还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演变,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国家、地方、高校层面的改革实践在逐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献大幅度增加,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更多学生受益。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高校反思的地方。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高校应保持理性创新和创业的概念不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特定概念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同类型的高校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不同的,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注重学生原始创新能力培养,而研究型大学应该致力于培养高精尖的拔尖创新人才,而不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与创业教育还因不同专业类型而不同,历史专业、文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业能力和范围是不同的。学生创业能力与融资能力有待提高,盲目创业会引发社会问题。现在大学生创业基本上是互联网+外卖的方式,从大学生创业项目来看,基本上是虚拟的网络公司多,实业公司少,这种浮华的创业形式有违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很难说是一种好的导向。2、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政策,已经渗透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如清华大学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在全列,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也呈现出显著的特色,而大多数高校也只是在国家总体框架下换一种说辞而已。浏览地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如果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质量保障等不同提炼方式,可能各地方和高校实施方案的内容变化不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关键还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家决策,对高校的影响也逐步在深化。如《实施意见》中要求所有高校从2016年起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并非所有高校都有能力开设创业课程,有的高校要求同样没有创业经验的辅导员开设创业课程,那么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很可能会流于形式。相关政策还强调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延长学生修业年限,休学创业可视为其参加实践教育时间。提高大学生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休学创业推动作用有限,关键还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完善学分制改革,即使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3、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迟滞性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迟滞性,要理性看待。首先,政策效益发挥具有迟滞性。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从2002年的院校试点,到2008年的试验区,到2010年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近年来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社会思潮才开始备受关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推进只有六年左右的时间,其政策效益的发挥具有迟滞性,在未来才能发挥有效性。其次,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活动本身就有长效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理念,或者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需要从中长期的时间点来看待和评价。最后,高校内部创客文化的形成具有滞后性。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使校园内部兴起了创新创业的小浪潮,但是因为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以及系统外支持不足,使高校内部形成一种成熟而理性的创客文化还有待时日。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的一个理论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在国家、地方以及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层面的改革实践在逐步深化。但是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因为政策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迟滞性,创新创业教育短期内很难实现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或者解决我国结构性就业难题。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社会浪潮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应该有理性而科学的态度,避免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高等院校
随着产教融合概念的逐渐推广,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95号)精神,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无疑是带来了机遇,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路径[1]。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这对深化产教融合,发挥企业重要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如何的走向?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制度规范、服务创新、项目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是一个瓶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抓住此次产教融合所带来的机遇,理应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实现内涵式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2013年“产教融合”出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产”是指产业,“教”是指教育。“产教融合”与以往的“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区别。“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而“产教融合”的主体则是产业、企业、教育。“融合”也更能反映出合作主体是合为一体的关系[2]。在合作主体方面,产业、企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定位与院校是平等的,不再是配合和支持的地位。通过政府搭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3]。产教融合的目的并不是本身,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人才的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是资源之间全方位与全要素的集成整合和一体化的合作,相互补充与融合,是利益与发展的共同体[4]。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里,高校的创业教育也应打造产教融合的教育新态势。目前,产教融合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VR、AI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更迭,人类已经不再局限于享受工业革命时代所带来的效能,而是在技术革命的时代里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相对应地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5]。高校的创新实践、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计划需要让校企合作达到新的高度,需要以整个产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解决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推进转变教育和产业的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的系统性变革[6]。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教育部在2015年将创业教育更名为创新创业教育,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国家创新型人才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如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迫切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走在时代的前端,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教育方法尽可能地体现多样性和实践性,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无疑对于社会、国家、高校、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才的能力不能达到相关行业的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不匹配,技术运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瓶颈。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际相脱节
高等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与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区域企业所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而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制定的学生培养方案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没有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取得学分而失去了学习新知识、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演练操作,课程体系不规范且不统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需要培养的专业技能相脱节;学生课程的实验内容过于注重完成任务却与企业不接轨,学生学习的内容无法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加以运用。教学模式单一,习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2020年肺炎疫情的暴发确实助推了线上教育的发展,线上的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掀起了热潮。但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如线上内容繁杂没有重点,教师线上授课能力差,学生纯粹打卡签到,课程内容多但学而不精等。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企业劝退率高等问题。总而言之,目前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还没有与产教融合发展体系相融合,教学模式与手段还不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匮乏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专职教师资源可以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匮乏的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高校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缺乏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经验;教师没有亲身到企业中去体验与锻炼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具体去了解行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对学生授课泛泛而谈,注重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甚至从未指导过学生科研及创新型项目,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三)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建设不完善
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是学生的一个实践平台,对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基础设施不完善,基本的实验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第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没有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照搬其他学校的管理机制,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没有从本校学生出发,忽视了学生的需求;第三,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无法实时提供创业动态信息和知识,或提供的只是浮于表面、司空见惯的创业案例,无法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第四,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没有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没有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一)教学模式从用人单位出发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际相脱节,而这些问题要想得到合理的解决,高校应该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制定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生培养方案,当其应用效果不显的时候更不能操之过急,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应该及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其方案及时定期进行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实验内容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学生必须自主完成实践操作,不能带有只为了完成任务取得学分的思想。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融入信息技术,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创业名师走进大家的视野,让创业经验植入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开阔视野,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但不能把线下的传统教学模式照搬到线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要有所创新,更要突出重点地讲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教学设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实训实习等,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业、产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高水平与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企业、产业,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有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的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去担任创新创业专职教师,不符合岗位职能的要求,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高校应实施专职教师优胜劣汰的机制,增强专职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改革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并设置奖励机制让教师在名誉和地位上有所提高,切实让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位。高校可让教师走进创业孵化基地,去亲身体验感受实践所带来的冲击,开展产学研合作,让教师走进企业,学习经验并传授给学生,对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等级的教师予以奖励或补贴,以调动积极性。对于高校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从企业入手,在产教融合的作用下,让企业导师真正地走进校园。
(三)完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
首先,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提供的资金可以很好地解决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可对其进行改革重组以满足需求。其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方案,如与企业合作开办特色班,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授课,企业导师与学生交流经验与想法,让实训基地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学生可到企业去进行实训、实习等,这也会让毕业生就业率得以提高,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最后,特色班的培养计划、教材开发或选用、实训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均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双方共同协商、联合指导。
(四)共建创新创业数据共享平台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多媒体教学、实验培训、人工智能、校园进出管理智能监控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与企业可共同打造数据共享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专业化的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共享平台。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为高校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高校与企业间可通过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分享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高校之间可互相开放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校与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学习,通过线上观摩学习创业竞赛路演活动与企业实训活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及内容,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五)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换。成果转化能锻炼学生更强的创业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推进科研成果技术的转化。高校可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并与企业签订成果转化方案,让企业给予指导,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其次,要注重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让评价体系质量得到提升,也更加公平公正。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注重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作为绩效考核与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五、结束语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人才培养面向产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转变,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时找出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听取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的建议,试点推行,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新的路径,以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娟.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9(22):58—61.
[2]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9.
[3]刘建平,宋霞,杨植,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4):230—232.
[4]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5]谢家建.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内在逻辑与建设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9(5):108—114.
[6]周丽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8):56—59.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均明确指出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相关举措,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切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在经济学领域,“创新”一词最早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比特提出,其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驱动力和主体是创业者,创业者的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经济学领域,创新和创业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但若因此认为“创业必须基于创新,创新必然带来创业”也显然不符合社会实际,多数创业是一种重复市场利润的过程,而非是技术或制度革新所带来的新利润空间。不可否认的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创新驱动下的创业模式也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新引擎。“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向社会各界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大责任,而人才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意识都将对其自身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并对其从事的行业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在高校开展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实际上,我国多数高校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统称为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往往侧重于创业教育。严格区分来说,高校的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顶层设计,涉及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升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所有教育活动。高校的创新教育实际上是理念式的,渗透于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等多个环节中。不难理解,创新本身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执行能力,往往是基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创新活动。也就是说,创新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创新精神以及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而言,创业教育既包含创建公司、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且注重团队管理、风险规避等实践方面的教学。因此,部分高校在校内相关师资教学的同时,通过聘请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成功创业者进行教学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与高校中一般的实践课程很相似,更具有“知行合一”的特征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总的来说,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需要我们对当前教育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理论学习与考试评价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对教育制度的简单修补,也不是单单推行广泛的创业教育就能达到的。实际上,即便是广义的创业教育也无法承担起创新教育的全部责任,但由于创业教育具备创新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当下高校培育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一种主要手段。那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理想的运行模式应该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相辅相成,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唯一的整体,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健全的整体。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注重学生在实习参观、社会实践、模拟实训和技能教学等环境的能力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这种模式下,应该基于以下五点共识。其一,创新教育渗透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即使作为高等教育中日益突出的部分,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创业教育仍应包含在广义的创新教育中。其二,创新教育是个宏大的命题,自身就对教育制度、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其深层意义更在于推进教育制度的整体改革,显然,实用主义的创业教育无法担负起创新教育的全部使命。其三,承担部分社会责任的创业教育也有其一定的实用性,即使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完成创新教育的全部任务也不影响创业教育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其四,高校中开展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应充分与专业相结合,依托专业课程的平台,注重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其五,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应该更注重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不可模糊地将其归入“素质教育”的大流中。
二、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时展的外部因素和人才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共同需求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展教学和实践改革,并深入理论研究。但另一方面来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普遍薄弱,缺乏创新思维和持久毅力,未能形成明确的人生价值观。从大学生自主创业数据来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一般占总数的3%,而毕业三年后其中创业成功率仅维持在5%,相较发达国家每年20%~30%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创业比例较低,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不够成熟。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理解上是充分的,但在实际执行上总是力不从心,资源和力量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当下我国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往往思想固化,无法充分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思维,自身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认知也不够深入,在施教过程中,更难以让学生接受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能力锻炼。创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软件包括优质的师资,充足的人员配置,成熟的评价和管理体系等,而硬件主要是指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基地以及孵化器等。其中,高校持续培养和储备优质校内外创新创业师资,构建完善的配套机制,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基地等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入度低。在大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作为一种边缘教育,未将其真正融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内容衔接不够连贯,未能充分满足学生跨多领域的综合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的需求。学生、高校、企业三者融合度低。高校与企业未能充分考虑到双方以及学生的诉求,签订的合作协议也往往只留于纸上,未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及先进理念渗透到高校的专业教育中,实现企业、高校、学生三者的深入融合。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在传统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创业素质和本领,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社会财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教育体系之间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高校作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施教主体,完善教育体系的优化设计有利于从多角度、全方位为受教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具体落实和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学以致用,更新教育目标理念。创新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创新能力是维持大学生创业续航力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注重通过创业教育将创新成果实用化和应用化。与创新教育相比,创业教育更注重理论成果的价值实现和计划的落地,更要求受教育者运用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强调大学生的全面知识学习,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习方法的学习,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应尽可能多地涉猎法律、经济、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其次,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不断注重其独创力、团队协作能力、市场洞察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软硬结合,营造优良组织环境。高校的组织环境是指包括创新创业氛围,专兼职的师资人员和相关考评制度等在内的软环境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等硬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教育环境。通过成立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指导学校整体的创新创业工作和开展研究实践,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营造浓厚氛围,孵化优秀项目,转化创新创业成果。此外,培养校内的优质师资和引进校外成功创业人士,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备的创新创业教师与学生考评制度也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软条件。其次,创业园、科技园以及产业孵化园能为有潜力的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创立、运营,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强化三方协调配合。学生、高校、企业三者的行为关系和协调配合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机制。作为施教者的高校和受教者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应充分分析社会和企业的现实需求。同时,通过增强企业与高校、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创业经验的分享和创业资源的共享互惠,并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方向与内容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对今后学生更好地择业还是创业都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寓教于术,完善教育课程内容。高校在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跨学科学习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创业在本专业的应用实现,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应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批判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
四、总结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高校应在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涵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厘清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时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系统化发展,构建学生、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这种格局也将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化转型升级,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坤伦.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6)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6)
[4]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5]何迪.“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6)
[6]曾禛,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3(1)
[7]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为创新创业学生清障搭台
高校要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各地各高校要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创业培训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高校学生到新兴产业领域创业。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制定有利于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制订本地本校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为创新创业学生清障搭台。
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
各地各高校要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要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为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为正在创业的学生提供孵化基地、资金支持等服务。高校要建立校园创新创业导师微信群、QQ群等,创业项目指南,实现高校学生创业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为高校学生提供项目对接、产权交易、培训实训、政策宣传等服务。
促进政法专业毕业生就业
各地要积极推进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促进政法专业毕业生就业。各地还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就业。要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向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输送毕业生。要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开拓就业岗位。
各地各高校要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金融保险、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生活业就业。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等领域就业。
“双创”背景下,高校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的构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示范性的实践平台。针对目前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及创客空间的理解普遍存在盲目效仿社会现象,文章从高校职能的角度,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进行了理性思考;从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角度,界定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在于精神引领。
关键词:
高校创客空间功能;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思考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国际竞争愈发激烈,我国对卓越人才的渴求也空前强烈。为应对新一轮国际竞争和格局洗牌,创新力短板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总理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场创新创业热潮中,广大高校按国家政策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积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然而诸多高校普遍存在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定位为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陷入培养创业类人才的误区,教育理念与定位错位,违背了教育教学职能与人才培养规律。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乱象:盲目跟风,定位不科学
自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角的吹响,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在政府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中诞生。高校为响应国家政策也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除了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也逐步建设创客空间。但是,相比硬件环境建设,目前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并未有效显现出来。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响应政策积极,但盲目跟风社会,未能科学定位高等教育主要目的与职责。具体原因如下: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缺少创新实践教育传统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但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依然滞缓,本质上仍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制约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致使我国教育体系缺少创新实践性教育历史与经验。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倾向创业教育
近年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经济发展呈下滑趋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新型人才严重稀缺,为此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国家要求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业孵化基地等指标列入高校业绩考核范围;另一方面,高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设完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经验匮乏等因素致使高校倾向于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而且从效果来看,重“教”不重“育”,流于形式。
国家面向整个社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针对的是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对象。意在呼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企业之创新创业意义无可厚非。但高校盲目跟风效仿社会,简单将有多少学生创业列为创新创业教育业绩,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解为创业型人才培养。这未免有舍本逐末的体现。而高校的主要职责是育人,即人的各种素质的培养,大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系统化训练阶段,理应注重“所有人的全面创新教育,少数人的创业教育”。据相关统计数据,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失败率高达97%以上,何况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在校生,所以高校对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解读存在误区。
三、科学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经济科技的发展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创业的环境与水平,而经济科技的发展说到底靠的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自己清晰的定位。《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创新实践教育。国家以就业为导向,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高校,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则主要是对企业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实践教育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这一弊端。新形势下,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结合当前创新2.0模式时代特点,加强创新思维民主化教育,即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人人皆可创新,创新不再是精英的象征和少数人的专利。
(二)注重创新能力的训练
过去我们仅仅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至于怎么去创新,却缺少系统化的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靠的是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训练,不断地研究。因此,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强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训练,让其在做中学,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注重创新实践的专业化发展
大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定位好创新的方向,形成兴趣,发展成自身的专长,才能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创新实践专业化发展过程就是大学生坚持敢于质疑、勇于行动、高度专注、持续品质的过程。因为任何领域只有不断地钻研和创新,才能实现专业化、专家化、高水平化。
(四)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爆炸性增长催生终身学习理念,在创新领域,也由个人创新逐步向团队创新转变,这也正是创客精神的核心品质之一。所以,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竞争的主要素质之一。为此,创新实践教育在任务设计,团队组建等方面有所体现,重在培养团队精神。
(五)创新实践示范平台的搭建
高校创客空间的构建不同于社会创客空间的功用,社会实体创客空间主要为创业孵化提供服务,而高校创客空间的功能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即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重在创新精神的引领和创新能力的展示,而不是创业能力的展示。以此为平台,“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六)针对较少数创业型学生的创业教育
一般来说,现实中真正对创业感兴趣的大学生数量不到总数量的1%,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了针对绝大多数人的创新教育,就是对着极少一部分人的创业教育,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文章才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实践平台。
四、瞄准高校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以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创客空间是开展创客教育的主要场所。目前主要分为社会型创客空间和高校创客空间。必须对二者加以区别:社会型创客空间主要致力于创客科技创新与小微企业创业孵化,高校创客空间则主要致力于大学生创客素质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引领。所以,高校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引领,即以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引领广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从利用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的角度来看,不妨从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创客团队专业背景的组成、各种项目载体的驱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虚实结合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
创客空间的结构设计要整体体现个性、创意、艺术性等特征。有品位,有格调,简约而不简单,大气而不空洞。要给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独特风格。创客空间的布局摆设要体现轻松、便于沟通的学习氛围。要考虑到团队化的学习讨论与创新思维的激发元素,与普通教室单一、枯燥、整齐划一的环境截然不同。空间文化体现开放、批判、共享,重点营造“人人皆可创新”的氛围。既有科技创新也有文化创新,还有生活创新。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够创新。创新的成果可以为生活增添品位,为自身能力和素质带来提升,也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创客团队专业背景的组成
创客团队成员的组成打破传统院系、学科、专业的藩篱,鼓励跨界交叉思维的碰撞与交融。文理科交叉或者跨专业学科交叉,利于活跃创新氛围、激发创新灵感以及专长性格优势互补。各种奇思妙想在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这也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三)项目载体的驱动
高校创客空间功能发挥的效果关键在于项目载体的驱动。对于高校来说,校企合作项目、双大赛(职业技能类大赛和创新创业类大赛)项目是很好的载体。校企合作项目载体需要企业给予创新成果的激励政策,双大赛主要是政府主办有一定激励政策。围绕创意、创新、创业,这些都为创新创业教育设定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与社会需求也有机的对接。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积极,效果也良好。
(四)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虚实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大地提升了教师与学生间沟通的效率和效果。线下物理创客空间与线上任务、作业成果考核、问题解惑等有机结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契合。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参与不同难度的创客学习项目,养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协作发现问题,解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创造制品的能力,实现自身在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成长。
五、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国家创新型人才紧缺的迫切形势,社会、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高校应科学定位自身的育人功能和职责。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素质的培养。高校创客空间也要与社会创客空间的功能加以区别,其主要作为向全校示范创新的窗口,重在以创客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鉴于诸多高校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意无意中“重极少数人的创业教育,轻多数人的创新教育”,扭曲了教育自身定位和教育意义,以此文作为呼吁,期望对于广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一定倡议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OL].中国政府网.
[2]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OL].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