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8:48
导语:在中西艺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利用设置悬念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主动去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方法,在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信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开拓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也能够锻炼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性。在新课讲解中,当碰到较复杂的问题时,学生表现出困解时,教师通过设置出一个合理的悬念,给学生拓展开想象的空间,为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开启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不但解决了问题,还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语言规范性的艺术
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知识讲授中,特别是一些含义和概念的讲解中,必须保证语言描述的准确规范性,在操作方法的讲述中更应该注重语言的规范性,避免使学生对所讲述的知识点出现误区或者疑点,有效防止在原则上的理解性错误问题的出现。
(三)信息技术课程中充分和合理利用肢体语言
利用肢体语言,能够对口头语言做出相应的补充,合理的使用肢体语言,还能实现口头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肢体语言可以反映出人的态度和内心,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正视学生并且认真的倾听,对学生所回答的答案给予客观评价和适当的肯定,不能表现出嘲笑和蔑视,以此去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教师提问的环节中去,使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在每一堂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的进行机械的讲解,不能够充分调动整个课堂气氛,会逐渐使学生脱离课堂,这时如果充分结合肢体语言,表达教师的一种精神状态,而将这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传递给学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得以拉近,有效的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最终使整个教学气氛在活跃的环境中进行,有效避免了沉闷和单调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生周围与学生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在计算机上机课上,在学生旁边进行走动和仔细观察,检查每一个人的操作是否有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辅导,和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表扬。
(四)信息技术课堂中注重语言幽默性的艺术
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有许多逻辑性较强的内容,这些内容使学生不容易理解,并且内容比较枯燥和抽象,很多学生在遇到这种类型的内容时就会选择放弃,进而也会严重影响到后面与这部分知识相关联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有趣生动语言和切合实际的实例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和形象化,使学生能用最佳的状态和轻松的心情去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应该避免的误区,更好的去掌握重点知识,这种心态的学习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勇于突破难题的积极性,利用幽默性的语言,也可以很好的维持课堂纪律,当学生在课堂上聊天或者做出其他有损课堂纪律的行为时,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纠正学生们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得到预想的效果,可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幽默的语言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还能够解决师生间的问题。
2结语
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许多学校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教育与的整合并不重视,导致二者的整合教学课时安排得较少。加上许多学校都缺乏专业的电子美工教师,使得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教学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要想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教学的教学质量,其一,学校领导务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大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的建设和投入,加快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其二,将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改精神落到实处,开发新的学科教材,促进学科的交互融合,逐步建立学校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其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培训、校外学习等形式,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学校可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的整合,将电脑美术广泛应用于美术艺术教学,开展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介绍、电脑美术(音乐)作品欣赏、信息技术与美术嫁接、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等专题的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交叉融合。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进行信息技术渗透,以突出艺术教育的立体化特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美术学科知识,体现信息技术服务于艺术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教学与传统计算机教学和艺术教学都有一定的差别,教师要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要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相关操作,还要能通过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教学目标,结合艺术学科自身的特点,选取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开展教学,寻找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的融合点,将计算机图形、文字、色彩等信息表达方式运用到艺术教学中去,促进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对接,提高教学水平。换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做法。还可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每节课的内容制作成新颖而内容充实的课件,变直观抽象的知识为动态立体的知识,开展情景教学,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初中美术“卡通天地”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葫芦娃》《熊出没》等卡通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相关知识讲解中,展示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各种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优秀的美术作品用幻灯片的形式予以展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指出学生作品中的问题,予以分析、更正,并通过演示教学讲述相关问题的优化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见,在艺术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能够快速提升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拓展学生思维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个人身心健康是初中美术和音乐等艺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二者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独立性,在培养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以及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构建与培育。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关注资料下载、资料整理、课件设计、信息资源展示等细节问题,将最新、最近、学生最关心的内容整合到教学中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这就意味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音乐资源库中挑选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也可以在网上下载现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资料,经过修改加工,开展音乐教学。同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感受,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初中美术的“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预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关小桥、流水、森林之类的水墨画作品,配上柔和的音乐,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然后结合资料讲述与水墨画有关的知识,并注意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说出与水墨画相关的中国绘画大师。接着就是通过电脑绘画展示,让学生学习线条勾勒、笔尖运用的技巧,通过演示教学,让学生画出不同粗细、色彩浓淡不同的线条。最后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挑战竞赛,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一、中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
1.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其整体有机思维是相当发达的,以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除了运用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外,更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艺术,形成为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艺术的特点,按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的解释:“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说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从仅仅可能的真实性中“抓住各种可能的变换,并且只凭想象或演绎的事件去同化现实,”并引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构成假说——演绎推理程序。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在几何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揭开了这种思维艺术的序幕。英国著名希腊数学史家希思在总结泰勒斯在几何学上的发展的贡献时指出:“几何学开始成为建立在一般性命题之上的一门演绎科学。”毕泰戈拉及其学派推进了这种思维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在制定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同时,制定了以形式、分析、演绎为特征的思维艺术。后来欧几里德又进一步把这种思维艺术贯彻和运用到几何学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思维艺术。
这种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的思维艺术,对西方、特别是对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的伟大成就。正由于这种思维艺术的强有力的影响,即使进入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并末能从根本上否认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艺术,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肯定和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论出事实。这种思维艺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继续发挥着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总之,西方思维传统中既有整体有机思维艺术,也有形式思维艺术,但后者长期以来占着主导地位,并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当这种思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时,就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向更高一级的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即辩证逻辑发展。即便这样,这种形式分析思维仍未丧失其价值。它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以往古希腊和15、16世纪以来,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明证,因此今后还可以继续作出贡献。就西方来讲,当前更为需要的是运用辩证思维,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已进入需要进行广泛综合的时代。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数,因此“不仅哲学,而且一切科学,现在都必须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只有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才能做到这一点。
2.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一样,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人类思维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特征,正确概括和科学评价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长处和短处,探索它在现时代的转换趋向,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实践,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指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或思维定势。其基本特征,在于经验整合型的主体意向性。就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辩证思维;就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的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两者的相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传统思维的经验综合性同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却又同经验保持着直接联系;它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却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系统的逻辑性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中国传统思维的意向性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模式出发,导向自我反思而不是对象性认识。它突出了思维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对象因素;突出了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价值判断,而不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体的定向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有点像西方的现象学,但却没有现象学那样的意识“还原”和“悬搁”;它不仅承认对象客体和本质、本体是存在的,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体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
经验综合的最终结果,把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表现为整体辩证思维。李约瑟认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最显著优点在于辩证思维。这种辩证特性,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整体思维。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强调整体观点,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想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即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于人的调整安排。这表现在思维艺术上,虽然有形上与形下、体和用之分,但形上不离开下,本体不离作用,浑然一体,不能区分。二是相反相成思维。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被看作是重要的思维原则。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提出了“无独必有对”、“物极必反”和“一”与“两”的命题。
显然,传统思维艺术并不都是保守、落后和消极的,它不仅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都具有价值和意义。除上述辩证思维对我国古代科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外,经验整合型的整体思维同当代的系统论整体思维也有某种相似,它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于其它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再如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不仅在伦理学、美学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同当代符号学有某种联系。它是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至于主体意向思维,对于确立认识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毕竟是前科学的直观性思维,而不是建立在近代工业社会及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因此,必须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及其思维成果,彻底改变传统思维的模式。
首先,必须补上形式思维这一环节。正如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不能跳过“商品经济”这一环节一样,在思维的发展上,我们也不能超越“形式思维”这一阶段。而且,历史的辩证法还在于,经济上的“商品化”与思维上的“形式化”,在西方几乎是同步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形式思维把人类思维从笼统的整体性推向细节性、定量化,体现出思维的精确性。黑格尔把思维的形式化过程称为“知性思维”或“理智”。辩证法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知性有限性的否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知性思维过程,就不会产生作为对知性思维的扬弃的辩证法。现代的辩证思维之所以不是古代的直观的朴素的辩证法,原因就在于它是在知性思维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用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来对照我国传统思维艺术,不难发现它的要害之处在于缺乏知性思维的充分发展这一环节。它的优点是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但却是立足于直观性、类比性的基础上,因而只能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而“扬弃”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只能是它的否定方面——知性思维。明朝徐光启意识到了中国思维艺术的这一弱点,认为西方科学的长处在于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把这一思维方式比喻为绣鸳鸯的“金针”,而中国人没有掌握住这一“金针”。因此,加强我们思维中的形式化、定量化、确定性和程序化、模式化的因素,是提高中华民族思维艺术水平,把朴素的辩证思维提高到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必经环节和阶段。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技术知识。严复在比较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时,认为就思维对象或内容而言,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就在于以“古纸堆”为对象与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区别。西方科学技术在明代以前并无超越中国人之处,后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了,其原因是西方科学叫人面向自然界、宇宙,而中国人则皓首穷经。中国人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无论多么高明总不过属于“艺”和“器”的部分,这部分本属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不为可耻;只有“真心诚意”的大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问。于是造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畸形状态: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被鼓励,它只能自生自灭,循环迭现;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以全副精力致力于此,结果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尽管四大发明源于中国,但却没能引起科技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关系、思维艺术的巨大变革。约克多?雨果说:“在欧洲,一有一种发现,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中国人要改革自己的思维传统,提高思维艺术水平,必须要从“古纸堆”中跳出来,改变轻视、打击和冷遇科学技术的恶习,要象西方人那样,面向自然界、宇宙、努力钻研和认真学习科学技术。
我们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取西方思维的成果,以发展、改造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使之更为科学化、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改造传统思维过程中还必须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要站在现代思维的水平上对思维传统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对思维艺术的调整改造,无需简单重复西方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运用的观点,站在现代思维和现代实践的高度上,对西方已经走过的思维道路以及现在的思维趋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实践和现代思维水平上,自主地展开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思维艺术的交流。在现代的信息条件下,人类思维正不断趋于同步化;但这种同步性、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基础的。我们要形成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现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作用。
第二,要把思维艺术的变革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活动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思维艺术的变革决不是单项的,而是社会整个变革中的一项。现代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它与行为、生活和活动的紧密结合,并具有较快的转化节奏和周期。马克思指出:“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思维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人们要求变革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体现;思维艺术只有与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才展现出变革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形成,已有五、六千年的光辉历史。挖掘埋藏于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宝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开放性的现代化思维,不仅需要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思维进行交流,也需要吸取传统思维中的精华。可以确信,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完全能挖掘出可供借鉴的珍品,并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放异彩。
二、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及文化背景
1.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任何一种思维艺术,都是一定时代的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因而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同时也都具有某种局限性。从纵向来看,后起的思维艺术,并不能全盘否定、先前的思维艺术,正如高级的社会运动的出现并不能否定低级的机械运动的作用一样。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域的思维艺术,在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中,都只是一个方面或一个侧面,不宜硬去比较孰优孰劣。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艺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之间的结合和互补,开辟了人类科学思维的道路。因此,在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思维艺术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有必要将中国与西欧两种学术思潮及思维艺术变迁的基本路线作个粗略的划分:
在中国,公元前2000-221年,即由殷周的巫史文化到春秋战国诸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开源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的时期;大约公元前206-公无1644年,即由两汉儒学经术的发展经魏晋隋唐时期儒、释、道的斗争,直至宋明思辨“儒学——理学”,为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以带神学色彩的儒学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公元1644-1919年,即由清代古文与今文经学至对儒学的批判,是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潮与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期。
在西欧,从大约公元前3000-100年,即由古希腊英雄神话时代到古典希腊哲学、科学、艺术的启蒙兴盛,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的觉醒的时期;从大约公元前100-公元1000年,即由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基督教的融合,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形成,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僧侣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的时期;从大约公元1100-1600年,即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导致的文艺复兴到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理性复活和科学兴起的时期。
上述中西方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变迁的脉络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只是在中国,带宗教色彩的儒学——理学统治时期比西欧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更长(约长800年)。不过,就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以人伦为中心,呈现出以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主客体互溶的致思倾向;而西方传统思维艺术崇尚自然,呈现出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致思倾向。
中国古代的灾难性气候,象梦魇一样压抑着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人们无力战胜自然,于是在幻想中寄希望于人间的英雄。随着原始英雄的崇拜。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视人伦、轻视自然的倾向也由此而萌发。这种轻自然、重伦常,反天道、重人道的社会思潮,在春秋时展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古代思维中,这种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的特征,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以逻辑的格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致思倾向,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显著特点。愈到后来,这种思维艺术就愈成熟,愈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广义上说,思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它与中国人文文化是互为表里的;从狭义上说,由这种思维艺术所建构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学”。
中国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特点。但这种人文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的人格,而不是注重个体的人格。人们习惯于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群体的角色,而不是单个的个体,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的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练就的思维艺术,必然深深地打上此种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致思倾向,多侧重于向内探求,认为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因此十分注重“修身”,即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由此出发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伦理原则是第一位的,“善”与“不善”是一切社会行为和科学活动的准绳,“内圣外王”是修身、内省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的功夫。
但是这种内倾性,并不突出独立个体的地位,相反,群体是包括个体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价值标准是伦常秩序。“崇善”的极境,一方面是内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视、听、言、动)必须符于“礼”,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成了修身、内省的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伦常秩序(“礼”)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个人的,而是个人通过修身、内省自然地推出来的,因而个人也就自觉地、诚心地服从它。人们既然以伦理道德为纲常,自然界、功利等等就都在视野之外了。思维的中心内容,便只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这是农业——宗法社会里思维艺术的典型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内倾性,也不是完全排斥自然,除了少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一般来说,主导方面是将自然包容于心,“万物皆备于我”,以人为天,天人合一,还原为心。西方人把自我意识与意识对象(自然界)的界线划得很清,因此他们有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中国人则基本上不在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划出鸿沟,在传统的思维艺术中,这两个世界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当然,在中国思维发展史上,也有将两者分离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艺术,从反天道、重人道,发展到将客体自然(天道)化为主体人心(人道),使主客体互溶,这样,自然也就失去了感性的形式,而被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一个基本倾向。
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由于受到自然的恩赐,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却不象中国原始民众那样始终受到灾难性气候的威胁而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探索自然知识的学术传统。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和哲人们的著作残篇都说明自然界是这些思想家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说:“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9][1]古希腊文明衰落以后,其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思维传统却一直在西方延续下来。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家比比皆是。到了现代、当代,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爱因斯坦说过,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几乎都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极少有的。自孔子以降,到近现代以至当代,思想家兼自然科学家的廖若晨星。中国古代的人们当然也研究自然,但大都把自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相联系、相附会,从现实的利益需要来看待自然。而西方的人们大都是为了纯粹的追求知识而探索自然的奥秘,把自然界视为比较独立的研究对象。显然,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是不一样的。中国近代以后在科学方面的长期落伍,固然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有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不在自然界这一重要原因。
崇尚自然,研究自然,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发反过来促进了思维艺术的发展。在古希腊,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世界被看成是从某种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在思维艺术上,就表现为天然的纯朴的形式,表现为整体上的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到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一直到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力学和数学,各门自然科学正处在材料的搜集阶段。这种状况影响到思维艺术,就形成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18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各学科互相综合和渗透的阶段,自然科学系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的和循环中运动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
西方思维艺术中的崇尚自然,以自然为视觉焦点的致思倾向,是十分重要的特点,它不仅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
第二,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而西方思维艺术则具有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源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水平和科学认识水平都极低,原始人对自然未有精细的认识。在原始人类面前,自然界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战胜的整体力量。同时,原始人分化主客体的水平非常有限。因而这一时期的思维就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
这种特点,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思维艺术中都存在。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天然纯朴”的“天才直觉”的思维艺术,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逐渐被一种追求局部性、精确性、实证性的思维艺术所代替。在中国,自然科学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到近代却没有获得长足的进展,即没有象西方那样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科学的停滞不前,以及农业型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大一统”宗法社会的不断加强,使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反却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有代表性的特点。
意会体悟的直觉性。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具有内倾性;而直觉性则与内倾性有密切的关系。内倾性强调向内寻找,如“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等,这种内省的方式往往不能用明确的言语表达,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人们也就只能靠感觉、体验、意会、领悟来把握它,而毋需理性逻辑思维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神秘色彩。直觉虽然直到现代仍然是人类多种思维艺术的一种,在认识世界中不可缺少,但如果片面加以夸大,把它作为认识的唯一源泉,否定推理思维和实践活动在认识的作用,这样就歪曲了直觉思维的本质,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在中国,自然科学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形态,没有一个分门别类作精确研究的阶段。进入近代以后,也就一直保持了整体性思维特点。整体性思维对世界的把握是笼统的而不是精确的。整体性思维把世界看成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流转的过程。它注重自然和谐,习惯于融会贯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张从局部、细节上把握事物。它把人同自然界结合为一体,主张人参与自然界;自然界渗透于人“心”,所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现代思维虽然也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但它是在认识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科学把握。而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并没有经过对整体的剖析,其思维水平依然停留在早期朴素的认识阶段,因而有待向现代思维靠拢。
朦胧猜测的模糊性。以整体性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思维往往固执于对事物的质的判断,而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描述事物不求准确清晰而往往带有朦胧的猜测成份;其思维范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在方法上,则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鄙薄形肖。这种思维艺术只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模糊整体图景,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由于历史的局限而存在着很多缺陷,但综观人类思维发展的全景,这种思维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也可以向更高水平发展。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在某些相应的场合有它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其它思维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多数哲学家注重对事物的总体把握,注重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与这种思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基本上是一以贯之地渐进发展;而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却不一样,古希腊思维传统和西方近代思维传统有明显差别。近代以后,由于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思维艺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希腊时期形成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思维传统,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以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为特点的思维艺术。
以古代科学以经验为主不同,近代科学以理性为主,十分重视实验的或实证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英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在他看来,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实验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本身就是实验的科学;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须用大量事实作依据,然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材料,把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上升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培根开创的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例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它依然是西方思维艺术的主流。
近代以后,西方思维艺术除了突出实证性以外,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还形成了局部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特点。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是西方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发展得最快、最成熟的是力学,它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第一门独立科学。所有这些学科,都是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的,每个学科都只看到自己领域里的局部材料,而没有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运动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又使得机械力学规律被片面夸大并用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科学发展的这种状况,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艺术。培根和洛克最先把这种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带到哲学领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运用和发挥,积淀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西方思维艺术中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和量化发展,也带来了思维艺术上的精确性特点。近代数学的巨大发展,正是由近代自然科学对精确性的要求所致。天文学、力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领域,都需要精确的计算。近代的力学家几乎都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由于实证思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某一理论的建立,必须有精确的经验事实支持。这种对于精确性的追求,在西方思维艺术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对于无论什么结论,西方人几乎都会问:有没有数字根据?统计是否精确?
西方思维艺术的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它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却难免暴露出局限性,如实证性和精确性原则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在微观物质领域里)就得不到支持;对局部性的片面夸大,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从而阻碍对世界全貌和事物间总体联系的把握。
第三,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疏于逻辑推理,忽视理论体系;而西方思维则强调逻辑推理,重视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思维中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蕴含着系统思想的萌芽。“大化流行”、“万物化生”,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这些都是对对象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描述。中国传统思维虽然能系统地整体地思考对象,但却不注重逻辑推理。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对事物的把握,往往通过体验、意会和领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注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诚然,在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逻辑思想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如先秦时期的辩者派和正名派,特别是辩者派中的墨辩逻辑,就曾兴盛一时。在先秦逻辑思想中,不仅有形式逻辑的内容,而且有较发达的辩证逻辑思想,同时还有数理逻辑和语言逻辑的萌芽。墨辩逻辑的“三物”(故、理、类)理论,可与西方的三段论和古印度的因明相媲美。但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终究是不发达的、低水平的。其一,中国的逻辑思维不象西方那样有关于思维形式和论证方法的系统完整的理论。《墨辩》虽然是一部逻辑的著作,其中有非常丰富的逻辑思想,但在公理化形式方面是薄弱的,未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演绎系统和方法论体系。其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艺术,往往与伦理的规范和政治上的刑名法术思想紧密相连,并屈从于伦理和政治,这样就削弱了对逻辑思维艺术的探索。其三,先秦的逻辑理论,大都偏于对某些概念、命题的论争,如名实之争,关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争论等。同时,在说明一些逻辑观点和方法时,仍然采取“设象喻理”的办法,用生活故事和文艺形式等形象思维方式阐释甚至代替逻辑规则。其四,“设象喻理”的思维方法妨碍了逻辑向符号化、形式化发展。在中国先秦之后,逻辑思想基本陷于停顿,纯逻辑研究几乎没有了,更谈不上如西方那样发展到近现代逻辑,如概率逻辑、模态逻辑、模糊逻辑、语言逻辑等。
由于疏于逻辑推理,中国自先秦以来一直强调“实用精神”,而缺乏“理性精神”。这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十分重视“经世致用”,重现实,重人伦,强调理论必须维护伦理纲纪,必须有益于政治,认为探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眼前的实用。而西方学者往往并不注重学术理论与人们实际利益的直接关联,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希腊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11]西方很多学者都是为了纯粹的求知去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这种学术传统使很多著名的理论体系得以诞生。而中国学术史上,这方面却是个弱点。从形式上看,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宏观、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而是采用“设象喻理”、“微言大义”、“语录体”等表达方式。“语录”需作详细注释、发挥,“微言大义”之义蕴何处也不很明确。因此,中国有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之为经学,即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理论体系的贫乏导致表现形式上的这种状况。
西方的逻辑思维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提出了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现代形式逻辑的许多重要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基本面貌。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学,在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到近代以后,英国培根对逻辑学又作出了重大发展,他针对亚里士多德逻辑重演绎、轻归纳的特点,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的归纳法。他的归纳逻辑运用了“三表(本质和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法”,并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的简单枚举归纳法。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把“三表法”推广为契合法、差异法和共变法,同时还创立剩余法,发展了归纳逻辑。逻辑思维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达到公理化、形式化水平。在西方,早在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试图建立形式的演绎逻辑,并在逻辑的符号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布尔创建了以他命名的逻辑代数系统,使逻辑形式化有了重要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第一次表述了具有现代化形式的数理逻辑命题演算体系,即构成了最早的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到2O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项辉煌的成就。
西方现代逻辑向公理化、形式化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重视逻辑思维的传统在西方思维艺术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拿这种思维传统与中国思维传统相比较,就会看到,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现代逻辑的所有成果,几乎全是从西方引进的。从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中国思维传统和西方思维传统的明显差别。
西方思维除强调逻辑思维外,还非常重视理论的体系化。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以“求知”、“爱智”为目标,追求理性的享受,着重发展知识论。各种理论体系象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圆圈,绵延在西方思想史的长河中。亚里士多德以博学著称,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著作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他不仅把各个领域的知识汇合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且每一领域的知识也自成体系。在他之前,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是人们所熟知的。到中世纪,正统经院哲学系统化,形成了托马斯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再往后,近代西方则是理论体系层出不穷的时代。法国笛卡尔不仅建立了物理学和数学的体系,而且还论证了他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体系,以及以几何学为标本的理性演绎方法体系。英国洛克在巨著《人类理智论》中建立了庞大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体系。德国人更不愧是构造理论体系的好手。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著名的先验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人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也非常重视知识论理论体系,理论自然科学的发达和哲学派流派的蜂起说明了这一点。
2.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思维传统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经济文化背景尤为突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思维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人们思想活动的逐步演变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就是说,思维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是时代精神变迁的产物,其最深厚的基础固然如马克思所说是“尘世间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等,则是这种精神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中间环节。分析中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背景,我们既要从经济基础出发,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探究思维艺术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又要从思维艺术所依附的社会子系统着眼,透视社会文明状态对思维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产生于这样的条件:第一,半封闭的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不同,其特点是交通阻隔,信息封闭。自然的隔离带来与外部社会的隔离。第二,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包括思维)具有很强的农业社会特征。第三,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结构使人们注重血缘,膜拜祖先,推崇传统。另外,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正是在上述诸条件下形成了与西方思维艺术迥异的中国传统思维艺术。
在几千年的西方文明史上,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样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内,西方各民族、各国的思维艺术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我们分析西方思维艺术的产生条件,只能根据有比较代表性的社会环境对思维艺术的影响,论其大略。第一,西方文明就地域而言,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发达,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自然的开放带来向外部社会的开放。第二,在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以工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虽然存在,但对社会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种经济类型,特别是商业活动,以其纯粹的谋利性质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足以摧毁家族社会的血亲温情和世系组织的强大冲击。第三,在整个欧洲没有形成象古代中国那样的统一的社会群体;而是小国林立,各个城邦国家可以结成同盟,但它们从来没有取消自己的国界而混为一体,整个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个体的组合。相应地,整个欧洲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个体性。对欧洲人来说,凡是不能支配自己和由人摆布的人都是奴隶。所以,不依附于他人才被当作人的最高品格提到首位。广而言之,西方民族,是以个体为本位。第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也是西方思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所有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相异的。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思维艺术。
三、中西方思维艺术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
1.中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条件
古代,居住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思维艺术上有着奇妙的巧合: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产生过整体的、模糊的、直观的思维艺术,都把世界看成一个混沌的整体,把某种具体的物(或现象)看成世界的始基;都有朴素的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在此之后,中西方思维艺术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思维艺术发展的轨迹似乎又开始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阶段,中西方思维艺术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融汇合流、协同发展的趋势。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融汇发展,是以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为背景的,是在当今世界开放与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使空间距离的缩短,以及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迅速接近和共同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换言之,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为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沟通和共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世界性的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西方在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照系,因而有可能更自觉地反省自身,博采对方之长,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如果说,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开放、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思维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要求,则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艺术,分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各执一端。在认识和把握世界过程中,这两种思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它们各自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不克服这些缺陷,思维就不能充分地、科学地把握外部世界,思维自身也就停止了发展。可是我们知道,正如人类的实践发展是不会停止一样,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不会停止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至上性的本质是综合思维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使人类思维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这是一个思维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同思维艺术的互相取长补短、融汇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2.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容
中西方思维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文与科学并重。中国思维传统重人文,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西方思维传统重科学,以自然规律为视觉焦点;这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和科学互相渗透,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不可分离。即:人文领域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因素和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科学领域中则摆脱不了情感因素和价值评判。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是并驾齐驱的,同时也互相对话,互相吸收和互相补充,愈来愈显示出汇融的趋势。注重科学传统的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社会与人的问题也愈益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如关心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研究人和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和自由等。在中国,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深刻反思强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大胆的开放政策使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跨进国门,科学主义盛行起来。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一向重视人伦纲常,但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思考某种理论时,不仅要问:它的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如何?而且还要问:它是不是科学的?它有没有严格精确的论据?
正如中国思维艺术中不能说完全没有科学主义传统一样,西方思维艺术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文主义传统。但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注重个体的人格,从个体去看社会,认为社会应以个体为单元和基础;而中国的人文主义注重社会的人格,把个体看作是社会和群体的分子,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前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最后把人归于自然性;后者强调人的社会本性,进而把自然也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两种人文主义,在当代也有融汇的趋势:西方人逐渐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中国人则开始强调个体人格。
其二,模糊与精确并重。一般认为,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特征,精确性是近代思维的特征。实际上,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思维的固有特性,无论在古代、近代、现代思维中都是存在的。在古代,思维的模糊性是朴素的、粗浅的,抑或说是不得已的,当时的人们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可能对世界总画面的细节作出精确的说明,因而把世界看成是混沌的整体。不仅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本身也是模糊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想精确而不成的时代。现代思维的模糊性则不同,它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精确的基础上,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发展的某些模糊过程和环节。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为精确而模糊的时代。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模糊性特征,是思维本性的一种表现,它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它不象西方思维艺术那样在近代受到过精确的扬弃,因而直到今天,中国思维艺术中的模糊性仍带有古代朴素的色彩。
人类思维的本性要求精确地准确地把握外部世界,以便于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精确性,试图使认识尽可能真实地接近客观事物本身。没有精确性也就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精确性是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地存在许多模糊性,如在程度、真值、关系等方面,很多时候不可能有精确的结论。这种模糊性表现了事物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或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反映在思维中,就必然会产生思维的模糊性。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就是现代模糊思维的两种形式。传统数学竭力追求精确性,排除模糊性,结果遇到很多不可解决的难题。2 O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诞生,使数学获得重大发展。模糊数学精确地描述了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手段,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精确数学所做不到的。模糊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扬弃,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思维手段。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它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对任何命题都作非真即假的判断,不考虑第三值或更多值。而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也存在着多值的模糊的判断。因此模糊逻辑便应运而生。
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
其三,归纳与演绎并重。在西方哲学史上,归纳的传统和演绎的传统都是存在的。近代欧洲发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其焦点之一就是思维方法的问题。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把归纳法作为根本方法,反对演绎法;而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把演绎法作为根本方法,认为归纳法得出的知识是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尖锐对立的两派哲学家由于各自方法的片面性而陷入窘境。但即使在当时,归纳法与演绎法也有互相接近、互相吸收的倾向。洛克把理性演绎隶属于经验归纳之下,对演绎法作出了经验主义的解释。莱布尼茨多少看出演绎法的一些局限性,因而抛弃了“理性直观”的绝对性,容纳了经验归纳法的某些内容。这段历史事实证明,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彼此分离。归纳法的缺陷在于,从个别的单称陈述推出一般的全称陈述并无逻辑必然性。演绎法的缺陷在于,它得出的结论的普遍性程度总是超不过演绎前的普遍性程度,而且演绎的前提从何而来是演绎法本身无法证明的。因此归纳法和演绎法必须互相补充,同时并重,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重演绎轻归纳的。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气”、“神”、“有无”、“道器”、“阴阳”、“和同”、“动静”、“常变”、“体用”、“本未”、“一两”、“理气”、“心物”、“所能”、“知行”等,都是进行理性演绎的概念范畴。当然,中国传统演绎法与西方有所不同,意会、领悟的成分比较多,不象西方那样重逻辑、形式和公理。因此,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归纳和演绎问题上有两点不足:一是轻归纳法的作用;二是在演绎方面缺乏形式化公理化系统。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思维领域中,片面地偏重归纳或演绎都违背思维规律,现代思维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使两者共同深化和互相融汇。
其四,横向和纵向并重。思维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从时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宇宙和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思维的对象,这是思维的纵向性;从空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遍布宇宙,宏观和微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思维客体,这是思维的横向性。
对于任何思维对象,纵向把握和横向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事物有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前因后果,人们必须从过程中即从时间跨度上把握它;一事物与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各种参照系列,人们又必须从横向对比中即从空间跨度上把握它。纵向思维把思维者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能鸟瞰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共时性差异。
在西方,社会开放和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传统,因此很少有思维的地域性屏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人思维的横向性特征比较明显。在中国,由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期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视野局限在本土之内,因此偏向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现代思维正将两者结合,成为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思维。
其五,直觉与逻辑并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艺术。直觉思维是人通过知觉对事物进行瞬时的、直接的选择和判断,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逻辑思维则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理论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艺术的必要环节。就直觉而言,有古代直觉和现代直觉之分。古代直觉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觉,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现代直觉则建立在敏锐的知觉能力、明确的思维定势和丰富的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的成果也说明了直觉的科学性。
在现代思维艺术的发展中,直觉与逻辑的作用彼此不可代替,又具有互相补充的趋势。直觉思维可以在瞬间“恍然大悟”而体验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它的缺陷是偶然性太强,效果难以保证。逻辑思维可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科学的推理,能有把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论可靠,其缺陷是中间环节太多,不可能得到瞬时效果。直觉思维的长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短处,直觉思维的短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长处,两者结合起来,则成为比较完整的思维。
在现代思维中,直觉和逻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使直觉思维有了更多的直观形式和渠道,更为完善化。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逻辑推理过程高度简化、形式化、自动化,经过反复练习,人们凭直觉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直觉思维进一步完善,不再具有神秘的色彩,它的规律也逐渐被人们所揭示,并被人们作为一种逻辑方法运用到科学发现和生产实践中去。
其六,形式化趋势。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形式化是晚期出现的成果,它是现代思维艺术的重要标准。所谓形式化,就是用人工语言(表意符号)代替自然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并暂时撇开符号代表的意义而仅着眼于形式,把对事物的研究转换为对符号的研究。形式化是思维艺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形式化必须有几个基本前提:首先,人们对于思维规律有比较透彻的把握,能用简洁的符号表达它的复杂的本质联系;其次,有高度完善的公理系统,使形式化及形式系统有运演的逻辑基础;再次,有严整的演绎理论体系,以适应推理方法与符号公式之间的转换,最后,有高水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思维的形式化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一般化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分解和深化的过程。现代科学要求语言无歧义地表达概念,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形式化则满足了这一要求,它用符号准确无误地表达某个概念,用符号化的公理系统清晰地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越过了自然语言的障碍,使思维更加精确化、客观化。现代形式化思维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数理逻辑的诞生,它为人类思维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形式化思维艺术由于舍弃了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只着眼于形式,又由于它概括了思维的一般形式,因此能被全世界所接受,从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形式化思维艺术在科学理论的研究甚至科学理论的发现中有重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形式化思维还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思维元素用符号表示,思维过程用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代替,这样便能输入电子计算机,使电子计算机成为能够“思维”的智能机。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思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自觉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思维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思维的社会机制和生理、心理机制被日益清晰地揭示出来,以至于能通过脑电图破译思维语言,能通过射线摄影透视人脑思维的活动过程。人类思维艺术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我们相信,思维艺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展现出新的前景。
注 释: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3][4]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2页。
[5] 《希腊数学史》第1卷,牛津1921年版,第129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
[7]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3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26页。
一、《致橡树》的文本细读
《致橡树》主要是描写了爱情的美好,是舒婷在1977年写成的,本诗主要描写了爱情的伟大和无私,对诗人的内心世界直抒胸臆,展现了一种独立、平等的爱情观。在经历了之后,诗人有着与别人对生活不一样的理解,舒婷通过女性独特的视角对时代的脉搏进行把握,呼唤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比较震撼的,对于唤醒心灵、解放思想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之前人们已经对《致橡树》有了很多的解读,甚至今天还出现了一些庸俗化的理解。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必要对《致橡树》进行文本细读,还原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含义。
根据人们对舒婷写作背景的考察,人们发现《致橡树》所诞生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在刚结束的一天下午,舒婷与她的偶像蔡其矫在鼓浪屿的沙滩上来散步,两个人之间的交流是没有任何的隔阂的。当两人在谈到男女关系的时候,两个人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蔡其矫说“天下美女多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才女却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纵然有那既美丽又聪明的女性,必定是泼辣精明的女强人,望而生畏啊”,蔡其矫这一番抱怨,引起了舒婷心中的不满,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舒婷对这种歧视女性的看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她一直在反思着女性的独立价值。回到家后她立即写下了这篇《致橡树》,通过几次转载,在广大青年中广为传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致橡树》对爱情的价值观方面的影响究竟体现哪里呢?
《致橡树》是以女性的视角来切入书写的,在文字上一开始就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对女性的独立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描写。“我如果爱你”就表现了女性其实是和男性一样拥有独立的选择权和话语权的。紧接着诗人对传统爱情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否定,如凌霄花、鸟儿到日光、春雨等这些不对等的男女关系是不应该存在现代的爱情中的。在用词上,诗人也是比较决绝的,如用了“绝不”“也不”“也不止”,表现了对旧时代的强烈抗议。在诗歌的第一层理解上,诗人在心理上是极度渴望冲出历史的束缚。
在那个精神极度匮乏的时代,当女性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诗人心目中正常的男女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在对诗歌的第二层理解上,诗人把“木棉”引出作为女性的象征物,借此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爱情理想。“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站”字的运用表现出了女性的独立品质,因为在传统的眼光中女性一般都是柔弱、依附的,是从属于男性的。而诗人选择了“木棉”对“橡树”的表白,说明了他们俩的各自独立、彼此尊重、相互支撑、同呼吸、共命运。这种爱情观的主要内涵是双方的独立、平等和相互尊重,女性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也是有着自的,有着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有着很深的体现。由此可见,舒婷的《致橡树》通过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女性意识的独立性,在女性立场上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反叛的女性形象,传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和人格尊严。
二、《致橡树》的当代意义
《致橡树》从发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对文学的欣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朦胧派”的诗人已经快被人们遗忘了,诗歌在文学上已经没有了相应的地位,写诗和读诗的人群严重萎缩,现在读起来《致橡树》已经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怀旧。那么,《致橡树》中所追求的爱情观是不是也过时了呢,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下面我们对《致橡树》当代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
曾几何时,《致橡树》也被一些批评家评定为文学的“口香糖”,嚼过之后就没有味道了。不过我认为这其实不对的一种评论,虽然那个时代的文学匮乏造成了我们对这些“朦胧派”诗的崇拜,现在虽然时代变了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存在的营养价值。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的爱情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极端的情况,社会流行着这样的一些爱情观,比如“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还有诸如宣称要找“男人中的精英、精英中的人才、人才中的王子”的“物质女”,这样的物质型的价值观是让人担忧的,人们在感情中的遭遇的危机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多。爱情本来是本来的东西,如果物质联系的太紧密,那就失去了爱情本来的意义,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下,人们很容易迷失在寻找的丛林中。所以今天来重新审视《致橡树》还是有着比较积极的当代意义的:
首先是爱情观的重新构建,真正的爱情是纯粹的,是男女之间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情与情之间的碰撞,这样才能构建纯正的爱情观,进而是构建纯正的家庭观。其次是重新树立大家的道德思想,明确时代的责任。要把个人的理想和时代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大家所明确的时代精神。
一、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概念
创造性思维虽然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然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却没有具体的定义。很多人都崇拜那些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科学家、发明家,对他们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表示叹服。也有许多学者专门从事这项研究,然而目前我们关于创造性思维却所知甚少。对于其分析,我们一般通过思维分类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了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前者是一种重复性质的思维方式,是按照已有的知识以及规程按部就班反复进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严谨性,但却缺乏新颖性;后者的评判依据是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与独创性。他与其他思维方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因此,创造性思维的评判是从结果来看的,因此无法与逻辑思维或者灵感思维进行概念上的区分。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运用已有的思维形式结合新的思维方式而开展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既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又能有所升华的新颖的心理思维活动。
二、创造性思维应用于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特点
1、情感体验性
艺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并非单纯的思维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与思维密切联系,继而激发出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是一个客观与主观相互作用的,虽然情感和思维在实质上是有区别的,但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赖的。而与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所伴随的情感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情感,另一类是高级情感。前者主要是指情绪,而后者主要是主要通过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而产生的关于道德感、美感的一些高级情感。创造性思维的情感体验促使情感上升到一个更加高级的层次。
2、情感实用性
在这个时代,设计师在设计商品时不仅仅只是考虑该商品的实际实用性,而更要从情感的层次给予消费者心灵上的慰藉。也就是让消费者从设计师的设计上感受到设计内心的那种情感那种热情。现在社会中消费者由于总被商家的各种广告宣传所误导,逐渐地不知道什么才能真正满足自己得需求。而那些知名品牌能够自始至终博得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商品中,设计师在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增强了设计的情感实用性,使消费者在满足自身实际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情感需求。
3、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思维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各种思维方式交织与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的不懈运作,构思出了新颖独特的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讲,这种度独创性并非凭空捏造,这种独创性是指设计师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发挥出一个旧主题未被发现的一面。如果将这种度创新理解为创造出曾经从来没有过的事物,那就是一种巨大的误解。而这种从陈年旧事中发现新鲜的能力才更能体现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
4、艺术前瞻性
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其实际上还是来源于生活的。而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基于现实的已有的事物与信息来对这些事物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从而通过预见与判断而调整事物的发展策略,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前瞻性的体现。然而,这一特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可能具有间歇性与模糊性。作为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创造思维的艺术前瞻性,并能够及时把握,从而在对目前的环境、信息进行多层次的把握,从而完成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高水平艺术作品。
戏剧是集体创作的艺术,导演是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家。导演,善于荟萃众多艺术形式之所长,综合众人艺术创作的成果,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在戏剧团体中处于艺术创作的中心位置。一部好看的戏剧作品,不仅需要有精彩的剧本,还需要有一个极具艺术创造力的导演。
【关键词】导演;艺术创造;中心位置
一、导演艺术的起源
导演和导演艺术都产生于戏剧。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形式中,戏剧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其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戏剧初始,演出形式和剧本故事简单,依靠的多是演员本身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创造,并无导演一职。十九世纪末,以萨克斯梅宁根公爵为代表,欧洲各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戏剧艺术领导者。他导演的莎士比亚名剧《求里斯凯撒》在柏林公演,对当时的欧洲戏剧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他成为了历史上公认的导演第一人。“导演”一职正式出现在戏剧界,并在日后的发展中,流派纷呈,表现手法多样,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发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导演在戏剧作品中的地位
导演,是二度创作的中心环节,它将文学剧本的一度创作和观众的三度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戏剧团体中处于艺术创作的中心位置。导演通过剧本研读和透彻分析,提出导演构思,奠定整个戏剧演出的创作意图;同时,导演还需作为“桥梁”去架构演员表演和其他各部门的艺术加工,从而完成完整的二度创作;最终,导演通过对戏剧冲突的把握,协调戏剧演出节奏,设置戏剧故事的悬念,激发观众对戏剧的共鸣,完成完整的戏剧演出。
三、导演与戏剧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一)剧作艺术的解读者
编剧用笔讲故事,戏剧导演则是用演员和舞台符号讲故事,因此,戏剧导演就成为了二维空间故事转向三维空间表现的艺术传达者。一部好看的戏剧作品,不仅需要有精彩的剧本,还需要有一个极具艺术创造力的导演。在选定剧本时,导演不应仅被剧作中几个精彩的场面和少数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反复的排演部分场面,而忽略作品的整体呈现。应从整体分析剧本,提炼剧情、理清矛盾冲突、确定主题思想,从大局把握剧作的可演性和观赏性。优秀的戏剧导演能将抽象的剧作故事和内含的戏剧冲突,通过艺术创作在舞台上为观众创造出鲜活的舞台形象、精彩的舞台调度以及精妙绝伦的戏剧演出。戏剧的本质就在于导演引领演员表演,促使其与观众之间发展一个故事,导演决定了这是一段什么样的故事,这段故事该如何发生、如何结束。
(二)表演艺术的引导者
戏剧艺术是一门集体的共同创作艺术,虽然导演在某些时刻占据主导地位,但戏剧演出时,演员才是舞台主体的构成。戏剧演出时,剧本的主体和导演的构思主要是通过演员来表现。每个演员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力、接受力各不相同,无法保证所有演员对复杂多元的角色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导演虽说不一定要具备专业的演技,但在排演剧作时,需在演员对角色理解进入困境时,具有处理这种问题的能力。首先,导演应与演员进行单独作业,通过与演员的沟通帮助演员分析和理解角色,分析剧中角色与其他角色的关系、情感以及对剧中事件的态度,引导演员去抵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情感,帮助演员唤醒艺术创作的冲动。其次,导演和演员在创造角色时,为帮助演员对角色的细致分析和内心活动的把握,还需要通过“说戏”和“排演”,带领演员去触及角色的情感深处。在排演时,导演往往还充当着“观众”和“监督者”的角色,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导演的工作不仅要帮助演员克服其创作途中的困难,还需引导演员掌握正确的创作方向,帮助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选择精准的表现形式,安排具有表现力的舞台调度,协助演员掌握准确的舞台节奏,最终帮助演员创造具有艺术张力的舞台形象。
(三)艺术欣赏的主宰者
导演的创作理念、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都能鲜明地印刻在戏剧演出中,对戏剧演出的整体风貌和艺术水准有深刻的意义。导演所具备的思想修养决定了作品的哲学品味和人文深度,能影响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导演的知识层次是个人艺术创作的背景,具有丰厚的学识可以令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对自己塑造的形象进行精美加工,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题材库和资料馆;导演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积累,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必备条件,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是艺术创作的最好题材,食人间疾苦、看风云变幻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丰富内涵,还可以拉近与欣赏者的心灵距离。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导演主宰了戏剧作品的艺术高度,导演的艺术造诣,决定了戏剧作品能给观众带来何种水准的感官盛宴。
[关键词]商务谈判语言艺术提问回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商业活动更加频繁,在相互交往与工作中,商务谈判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商务谈判是经济贸易合作的双方为达成某种交易或解决某种争端而进行的协商洽谈活动。在这样的协商活动中,双方的交换条件,包括产品质量、经营信誉、技术优势等实质性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就其外部流程和形态而言,商务谈判又是双方谈判人员运用语言传达观点、交流意见的过程。因此,在商务谈判中语言运用的成功与否,对谈判的进程与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商务谈判的提问和回答这两个环节,阐述商务谈判中如何巧妙运用语言艺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提问
提问在商务谈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问有助于信息的搜集,引导谈判走势,诱导对方思考,同时对方的回答也可相对形成有效的刺激。
1.使用间接的提问方式。间接提问使表达更客气,更礼貌。在商务谈判中,提问几乎贯穿谈判的全过程,大多数的提问都是说话人力求获得信息,有益于说话人的。这样,根据礼貌等级,提问越间接,表达越礼貌。
2.使用选择性的提问方式。某商场休息室里经营咖啡和茶,刚开始服务员总是问顾客:“先生,喝咖啡吗?”或者是:“先生,喝茶吗?”其销售额平平。后来,老板要求服务员换一种问法,“先生,喝咖啡还是茶?”结果其销售额大增。原因在于,第一种问法容易得到否定回答,而后一种是选择式,大多数情况下,顾客会选一种。
3.把握好提问的难易度。刚开始发问时,最好选择对方容易回答的问题,比如:“这次假日玩得愉快吗?”这类与主题无关的问话,能够松弛对方紧张谨慎的情绪。如果一开始就单刀直入提出令人左右为难的问题,很可能使场面僵化,争端白热化,得不偿失,因此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提问方式。
4.使用恭维的表达方式。在商务谈判的初期很难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很难提出有效的问题,谈判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当务之急就是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等相关信息。从语用策略讲,通过赞美有可能探测对方谈判意图,获得相关信息;从心理策略讲,赞美可以缩短谈判双方的心理距离,融洽谈判气氛,有利于达成协议。但是运用赞美恭维的谈判战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从态度上要真诚,尺度上要做到恰如其分,如果过分吹捧,就会变成一种嘲讽。第二,从方式上要尊重谈判对方人员的个性,考虑对方个人的自我意识。第三,从效果上要重视被赞美者的反应。如果对方有良好反应,可再次赞美,锦上添花;如果对方显得淡漠或不耐烦,我方则应适可而止。二、回答
对于谈判过程中对方提出的问题,我们有时不便向对方传输自己的信息,对一些问题不愿回答又无法回避。所以巧妙的应答技巧,不仅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还能活跃谈判气氛。
1.使用模糊的语言。模糊语言一般分为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用于减少真实值的程度或改变相关的范围,如:有一点、几乎、基本上等等;另一种是用于说话者主观判断所说的话或根据一些客观事实间接所说的话,如:恐怕、可能、对我来说、我们猜想、据我所知等等。在商务谈判中对一些不便向对方传输的信息或不愿回答的问题,可以运用这些模糊用语闪烁其词、避重就轻、以模糊应对的方式解决。
2.使用委婉的语言。商务谈判中有些话语虽然正确,但对方却觉得难以接受。如果把言语的“棱角”磨去,也许对方就能从情感上愉快地接受。比如,少用“无疑、肯定、必然”等绝对性词语,改用“我认为、也许、我估计”等,若拒绝别人的观点,则少用“不、不行”等直接否定,可以找“这件事,我没有意见,可我得请示一下领导。”等托辞,可以达到特殊的语用效果。
3.使用幽默含蓄的语言。商务谈判的过程也是一种智力竞赛、语言技能竞争的过程,而幽默含蓄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传递感情,还可以避开对方的锋芒,是紧张情境中的缓冲剂,可以为谈判者树立良好的形象。例如,在谈判中若对方的问题或议论太琐碎无聊,这时,可以肯定对方是在搞拖延战术。如果我们对那些琐碎无聊的问题或议论一一答复,就中了对方的圈套,而不答复,就会使自己陷入“不义”,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的紧张。我们可以运用幽默含蓄的文学语言这样回应对方:“感谢您对本商品这么有兴趣,我绝对想立即回答您的所有问题。但根据我的安排,您提的这些细节问题在我介绍商品的过程中都能得到解答。我知道您很忙,只要您等上几分钟,等我介绍完之后,您再把我没涉及的问题提出来,我肯定能为您节省不少时间。”或者说“您说得太快了。请告诉我,在这么多的问题当中,您想首先讨论哪一个?”来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
总之,采取什么样的谈判手段、谈判方法和谈判原则来达到双赢,这是商务谈判的实质追求。但是在商务谈判中,双方的接触、沟通与合作都是通过反复的提问、回答等语言的表达来实现的,巧妙应用语言艺术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不仅满足双方利益的需要,也能缓解沉闷的谈判气氛,使谈判双方都有轻松感,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因此巧妙的语言艺术为谈判增添了成功的砝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望琦:当代语用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特点;审视
作者简介:王舒,鞍山市演艺集团戏曲剧院,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戏曲表演不同于一般的舞台表演,它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内容,对表演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表演者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景来做出不同的表演,充分展现出戏曲中人物的各种形象,展现戏曲的魅力,把戏曲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国戏曲综合性的表演特点与审视
中国戏曲综合唱念打坐舞蹈杂技于一体,演员在实际的表演中要具有非常高的表演功底。比如说演员的形体基本功,在舞台表演的时候如果这些功夫不到家,那么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走路的姿态、舞蹈的形态等都会影响到表演的效果。基本功不扎实,舞台表演时人物的动作就没有办法去模仿和演绎,表演起来则会非常吃力难受,而整个舞蹈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又比如说演员的唱功,戏曲表演要求演员的唱功要非常到位,熟悉曲谱旋律、节奏快慢、音质等。中国戏曲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起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如果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将这些表演艺术运用自如,则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让观众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实际中,戏曲表演中的动作是源于生活的,但是又不同于生活,这样演员就必须运用戏曲表演的方式来演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将动作、道白、语调、道具、脸谱等充分结合,通过艺术加工,充分的融入到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中,赋予人物更多的生命力,让观众能够更多的感受到人物情感的变化,让人物更加鲜活,将戏曲的艺术美展示给观众。因此,中国戏曲综合性的表演特点需要演员具备非常高超的综合表演艺术的能力,才能够有效的将人物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才能够将戏曲的魅力完美的展现出来。实践中,演员的这些综合性的艺术表演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磨练和积累,在表演实践中不断的去琢磨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并将表演技巧恰当的运用到人物表现中,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表演的效果。
二、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化的特点与审视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除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外,它的人物表现程式化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戏曲表演主要是通过歌舞的形式来表现生活,让生活富有艺术性,体会戏曲表演的特色。如戏曲人常说的:戏不离技,技不离戏,艺中有技,技中有艺。而戏曲本身是中国特色艺术瑰宝,是人们长期生活的总结,扎根于人们生活,具有非常丰富的群众基础。如此看来,程式化后的戏曲形式对演员的要求更高了,只有正确掌握表演技巧并准确发挥的演员,才能够将戏曲的魅力表现出来。戏曲的表演要贴近生活,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才能够得到传承。我国的戏曲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融入了当地的民族特色,体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地方特色分为:河南豫剧、河北梆子、秦腔、黄梅戏等等。所以,演员的戏曲表演离不开生活实践,要通过戏曲故事表演来展现生活的各方面,通过程式化的方式,将不同风格的戏曲通过唱念打坐等的技巧表现出来。戏曲表演艺术除了是演员根据曲本进行表演以外,更多的要体现演员的活性。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根据程式化的方式,将戏曲表演艺术施展得淋漓尽致外,还要向观众释放出自身对戏曲艺术的热情,不仅让自己本身融入到戏曲人物中,更需要表演者将自身对戏曲表演的热情充分表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贴近生活,最终实现戏曲表演艺术的创新,丰富戏曲的表演方式和戏曲文化,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播。
三、戏曲表演形式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特点与审视
任何的舞台表演都需要表演者将动作表演和内心情感相结合,否则艺术将失去生命,这对于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也不例外。实践中,戏曲表演者如何把握人物的情感,如何向观众传统人物所要表达的感情,这样就要求表演者除了要具有专业的表演技能以为,还要善于体验生活,拥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因为虽然说所有的舞台表演都必须结合表演者的内心情感,但是戏曲表演又不同于一般的舞台表演,戏曲表演中,表演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单纯从传达戏曲内容表演讲,这些专业的表演方式已经足够,但是如何有效的将表演者自身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这些表演方式中,实现动作的表演和内心情感的完美结合,严格控制表演的节奏,使得戏曲表演更具活性。可以说戏曲是有灵魂的,而戏曲表演方式与表演者内心情感相结合,两者融合的境界越高,则戏曲表演的愈完美。同时,表演者通过自己的方式将戏曲人物内心的跌宕起伏表演出来,获得观众的共鸣,能够有效的提高戏曲表演的艺术性。结语中国戏曲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总结,其体现了我国不同地区劳动人民的性格和生活习惯。而戏曲表演艺术则是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将生活化的故事通过戏曲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需要表演者在不断生活工作实践中学习和积累表演技能,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思想感情、生活感悟,将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感情与表演技能完美的结合,促进戏曲表演艺术的创新,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邱少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探微[J].大众文艺(理论).2009,10.
中国式英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习惯用汉语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并把汉语的应用规律也放到所学的目的语中,母语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干扰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种不标准的英文变体,这种变体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中国式英语。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式英语是由于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普遍认为中国式英语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类型(morbidlanguage)。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自古就有。作为拥有人口数量位于世界第一的中国,语言的传播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文化影响语言,语一言反映文化。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也是不可分的。语言学习在文化学习中进行。没有语言作为正规非正规的学习手段,就决不可能学到任何文化。任何人习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该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因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所以我们说,学习英语就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式英语最早产生是在文化传输的输入中产生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西方文化知识引起的。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是在汉语言文化这个环境下学习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学生在说英语或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所犯的语言错误有不少其实是“文化错误”。所谓“文化错误”,是指学习者所使用的目的语不为口的语国家的人们所理解或接受。以两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首先是打招呼。用英语打招呼最常用的的是用“hello","goodmorning","howareyou”等用语,随便的一点可以用“Hi"。但是很多外国友人或者外籍教师都发现中国学生不太习惯使用这些打招呼的方式。当那些学生在校园里碰到的时候,更多的是会lb]诸如:"Haveyoueaten?,,或者“Whereareyougoingto?”一类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人很尴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事实上这些就是中国式英语的表现,中国人见面了,都会用这样的问候语来互相打招呼。中国人无视国外保护隐私的习惯,也把这种打招呼的方法用到交流中,势必会造成误解。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面对别人的赞扬的反应。当英语国家的人们听到自己的赞扬的时候,多数是回答“thankyou"。但中国人听到赞扬的时候,如果回答谢谢,别人多会认为这个人不怎么谦虚,甚至觉得太自夸了,所以中国人一定会对别人的赞扬表现为自谦或者自我否定。如果不知道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就来了。很多学生在听到别人的赞扬的时候,肯定就会说,"No,Iamnotgoodasyousay.”等等,初到中国的不了解文化的外教也会觉得不知所云。
因此,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导致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方面说明了在外来语的学习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还相当欠缺。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英语交流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英语老师在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时候很熟练,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随之较弱的情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尊重和接纳他国文化就成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内容。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逐步积累,意识到学习语言不应该只学习语法句法,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开设《英美文化》等课程,对学生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日益与世界接轨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开始慢慢的接触中国式英语,并且认可中国式英语的语法规则和意义的表达。
语言习得的完成,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不仅有表达功能,而且还有认知功能,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因此当中国式英语在表达中国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由操汉语的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在英语中夹带中国特点,这也是中国式英语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
要使英语和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环境有的东西要想单纯通过语言让对这一环境一无所知得人了解,往往还是要费一番周折,人们只有通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和相互了解。这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的社会文化介绍并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词汇角度出发,中国式英语这时是一种输出性语台,但不可避免的将文化渗透其中,是英语带上明显的中国特色。诸如气功,地方戏曲,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许多名称或术语,很多是通过音译在英语中使用。事实上,很多的汉语借词早已进入英语辞典中,如:wushu,kungfu,quyi,erhu,yamenmahjong等等。
我国还有丰富的成语,谚语,典故和警句等,怎么样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如果硬将"papertiger"翻译为“scarecrow"就失去了“纸老虎”这一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这种情况很多,汉语在外来语的吸入中也注意到了。比如“特洛伊木马”,“潘多拉盒子”,“鳄鱼眼泪”之类的。这样的互相渗透,不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语言的交流。
中式英语比较成熟,直接了当地说事,不拖泥带水,早就得到国际承认,最著名的当属longtimenosee。英国作家萧伯纳当年曾说过,中国的洋注洪英语nocan(不能)比正宗英语unable(不能)要清晰明了,值得仿效。类似的例子还有“你问我,我问谁”=Youaskme,measkwho?
还有些中式英语是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产生的。截取意义完整准确的两个英语词汇的一部分构成新词诊释中文时事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