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教师教学实习工作

时间:2023-03-14 14:48:51

导语:在幼儿教师教学实习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教师教学实习工作

第1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2-0103-04

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已经颁布,这为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及相关幼儿教师培养的培训机构提供了评定、选拔和培养、培训幼儿教师的重要依据。该标准在强调专业道德、专业理念与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对儿童的“激励与评价”、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自我“反思与发展”等 [1 ]。相关高师院校应参照该标准,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重视专业能力和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专业能力训练与专业知识难以有效融合

专业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实现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幼儿教师要成为行家里手,就应该有能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而现实中的有些幼儿教师,要么“低知低能”,由于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无法根据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也难以根据不同类型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差别的教育策略与方法;要么“高知低能”,虽然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把科学的原理、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不能因材施教,课堂不够生动灵活,没有教学个性,不能培养幼儿的健全个性。

出现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师院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偏重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转化训练偏少;部分高师院校特别是专科学校实践能力训练与专业知识常常脱节,及时性训练无法完全落实;相关课程评价多以卷面分数检验,实践能力提升往往得不到学生重视;大部分院校实践教学课时有限,缺少稳固的优质幼儿园实习基地和兼职教师,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经历,实践指导要么缺位严重,要么力不从心;加之学生规模庞大且基础能力不够,缺乏有效指导和长期训练的学生毕业后难以创造性地组织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

2. 游戏实践教学能力训练未能强化

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运用游戏活动的方式组织引导幼儿学习与生活,使其身体、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和谐发展,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幼儿教师如果缺乏游戏实践能力,就很难设计与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更谈不上寓教于游戏之中。笔者在所在城市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游戏活动选材没有突出趣味性,类型单一,幼儿觉得“不好玩”;幼儿教师设计游戏活动不能针对幼儿实际水平,只会模仿现成的教案,不能创新;游戏准备工作达不到要求,随意性大;游戏活动组织能力欠缺导致现场混乱,应变能力差;有的游戏活动不完整,没有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达不到“玩中学”的效果。

反思幼儿教师培养,我们不难发现,高师院校或者过分偏重艺术技能训练,幼儿游戏课程学时不够,或者游戏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教学要求,缺乏专职游戏课教师。有些学生学习游戏课程只是觉得好玩,不反思如何提高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的幼儿园在教育观念上不重视游戏活动的开展,小学化倾向严重,对幼儿教师游戏组织能力并不鼓励,能提供游戏指导的师资力量也不够,如有的园内或班级内没有任何游戏区域的创设,或者游戏材料、玩具缺乏或无更新,学生实习时难以设计、组织和指导像样的游戏活动。

3. 保教综合能力培养没有有效开展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幼儿,每天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而是科学组织一日生活并不间断地实施保教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就是保教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该是全科教师。但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师与同事难以充分合作,与家长往往沟通不畅;在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时,不能创设有效环境合理开发教学资源;班级管理主导性太强,组织教学的形式单一,随机教育能力差,不能以幼儿为本实施差别教育。要么只能组织艺术活动,要么只能实施简单保育活动,要么只能进行小学化的教学,综合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很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首先,幼儿园招聘教师过分看重音乐、美术、英语等专长,对幼师生产生误导,也使得高师院校课程设置偏离培养目标。作为实习基地的大部分幼儿园难以提供保教综合能力锻炼的理想平台,实习学生只得参与“幼儿英语”和“中华文化”等课程教学,五大领域教学的全面实习无法展开,也得不到有经验教师的全面指导。其次,保教实践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学校——幼儿园——学校流程中的反复见习实习,通过幼儿园教师与学校教师的多重指导才能提高,但更多的高师院校只是在最后一个学期的1~2个月提供总实习机会,返校即毕业,学生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能力的综合。再次,从幼师生自身来看,高招生在校时间只有三、四年,艺术技能基础差,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提高。有的幼师生认为毕业后理所当然是带班、当老师,所以对保育实习不重视,也不能理解在幼儿园工作都是先从保育员干起。

4. 终身学习能力养成教育欠缺

学前教育置身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其服务对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保教模式也将不断创新。幼儿教师只有具备自身发展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从初级教师到成熟的教师,最终才有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或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能力差,无法及时总结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导致工作很多年仍然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对教育行为没有改进和提高。还有的幼儿教师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高师院校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理解为技能培养,忽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得不到拓展,文化基础课一再压缩,致使学生被限制在传统的保教技能训练之中;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课程安排过满,学生自我成长的时空有限。同时,学前专业主体上是大专生,多属于学习主动性较差、依赖性强的学生,专业认知不强,缺乏终身学习的基本态度与信念,其专业领域各项能力难以得到持续成长。

二、基于《专业标准》构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1. 培养目标应进行科学设计

社会特别是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幼儿园要更加重视和关注幼儿健康、快乐并按照其身心发展规律成长。学前教育机构类型越来越丰富,其服务领域与标准也越来越多元化,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幼儿教师是越来越专业化的职业,专业能力是其职业活动最基本的支撑。现代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目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部能力以及能够谋求继续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专业发展能力。高师院校要依据《专业标准》,顺应学前教育改革要求,针对幼儿园保教实际,联合学前教育机构与专业人员,科学设计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促进在校生专业能力训练 [2 ],在培养学生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熟知学前教育的基本工作规范和方法的基础上,更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幼儿园保教相关技能 [3 ]和综合能力。各省市要根据本省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依据《专业标准》组织高师院校联合制订相应的幼儿教师能力培养标准,为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2. 课程设置要强化实践取向

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品质 [4 ]。专业技能既是幼儿教师的立职之本,也是幼儿园最感兴趣的求职“名片”。高师院校培养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得到体现。其学前教育专业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实现课程教学与《专业标准》的融合;专业课程力求摆脱浓厚的理论色彩,加大实践课程在总体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专业能力训练要从“模仿”、“累积”到“探究”、“生成”,切实增强学生解决保教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要根据《专业标准》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培养如游戏设计与指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沟通与合作等具体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创设与利用不同环境扩展幼儿学习范围,确保优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学生与其将来所从事的保教工作相适应的能力、方法与技巧。如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新开设的《幼儿学习与发展》,就是具有实践指向非常具体的课程。

3. 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做合一

为有效达到《专业标准》,实现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高师院校应强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突出情境教学,探索教学做合一,构建完整有效的专业能力训练体系,积极推广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诊断式教学,拓展网络演习教学、情景再现教学等,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能有机衔接。项目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幼儿园环境中,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幼儿园教学过程并完成典型的保教任务,在与指导老师、同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高师院校应分阶段分层次组织教育实习见习活动,力求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综合实习与分领域实习相结合,随机穿插与顶岗实习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收集学前教育的活动案例和优秀方案,自行设计幼儿园保教场景;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家庭和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并协助开展保教活动。高师院校应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做兼职导师,以确保实习见习的质量 [4 ]。不论是理论课还是技能课,都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小组式的“课前漫谈”,整个过程类似于一次短期的小型论文写作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4. 质量评价要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高师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幼儿教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把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特别是保教综合能力作为评价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项目考核指标都要围绕优化专业能力培养的理念来设计。在幼儿教师培养评价中,应依据《专业标准》和幼儿园保教岗位的能力标准制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最好与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接轨,确保教学工作始终贴近社会要求与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着重评价学生的教学方案编写能力、制作与选择教具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游戏设计与组织能力、师幼互动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尽量选择多种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把课堂教学评价与实践训练评价结合起来,理论知识评价与实际操作评价结合起来,长期考察与集中评价结合起来,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5 ]。

三、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1. 优化教学管理

目前多数高师院校对培养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未能重视,有的学校教务处只有一名管理人员协调实习实训工作,有的学校未能根据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师院校要根据《专业标准》要求,重视与支持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优化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专门成立实习实训机构,统筹教学过程中各年级和专业的实习实训工作,积极建立与附属幼教机构及校外基地的联系,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和实践工作。教务部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实习实训计划,保障实践能力培养课时,提高实训教学课时津贴,鼓励老师到外地幼教机构指导实习工作。学校教学管理权限要有所下放,放手让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根据本专业要求与学生职业方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有针对性地强化专业能力培养。

2.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为保障专业能力培养,高师院校要依托附属幼儿园成立幼教集团并参股多家股份制幼儿园,依托幼教集团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满足学生见习、观摩、顶岗实习与保教技能训练,促进人才培养回归到保教实际情景中。同时,要严格挑选实习基地并加以建设,确保其真正成为学生保教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平台。要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基地的实训实习活动,有效运用基地提供的各种教学与课程资源,鼓励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当前,高师院校可适当延长实习时间,鼓励与支持学生选择教师相对缺乏的农村幼儿园或到边远山区支教,从而能独当一面获得大量的实践锻炼,能较快当上带班老师 [5 ]。有条件的院校可建设“学前教育课程实验中心”,促进实验实训活动的常态化和有效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高师院校学生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与发展。

3.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为适应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高师院校应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促进高品质双师教师的涌现。高师院校双师教学队伍必须注重成员间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提升,来自幼儿园的兼职教师人数比例应达到25%以上,实际授课时数应达到总课时数的20%以上。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构成要合理,专业带头人须具备突出的教学能力、卓越的实践水平,且勤于和善于带动本专业的改革发展,并要有幼儿园工作的经历。为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高师院校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采取校本培训、校外培训与园校合作培训相结合,鼓励教师到幼儿园兼职或下园工作 [6 ]。高师院校要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良好的服务机制,建立有利于教师参与专业实践的教学制度、人事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

4. 保障优质生源

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与各项待遇相比中小学教师明显偏低,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缺乏专业能力基础考核,导致高师学前专业招生困难且生源质量不高。由于有些高招学生专业能力基础过于薄弱,即使加大比重进行强化训练,很多分数较高的高考学生依然难以达到幼儿教师相关专业要求。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出发,必须改革现有的招生方式,如积极扩大免费师范生比例,扩大初中起点5年制专科招生计划,扩大对口招生比例,加大面试环节并注重专业能力。在取得省音乐、美术专业联考合格证的考生中,可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根据高考文化成绩单独画线,按照文化分数由高到低录取的新方式进行招生 [7 ]。特别是要提高学前教育地位,提高幼儿教师待遇,通过提高职业地位来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学前教育专业 [8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1-12-12(3).

[2]徐跃飞.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5):80-83.

[3]张丽莉.高师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0,(5):83-85.

[4]史丽君.就业导向下的本科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中州大学学报,2008,(4):101-102.

[5]师远贤.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试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2):7-9.

[6]高 健,蔺艳娥.幼儿教师网上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2,(3):65-72.

第2篇

课题批准号:201101329

摘 要: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是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和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共赢”工程。本论文从河北师范大学和唐山师范学院顶岗实习和脱职培训的实践模式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参与顶岗实习的10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参与脱职培训的6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研,从实习生、高师院校、实习接收幼儿园和受训教师的角度分析该模式运转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尝试提出科学客观的解决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这种“共赢”模式。

关键词:顶岗实习 脱职培训 高师生 农村幼儿园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前教育的普及必须兼顾质量的提高,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既是普及的重难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待遇没保障,流动性大,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与能力普遍不足。农村幼儿园网络信息资源落后,图书资源匮乏,幼儿教师学习资源有限,再加上没有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实现,这严重影响农村教师的再学习与再提高。可见,探索加快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已迫在眉睫。最新兴起的高师生顶岗实习,教师脱职培训模式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让农村学前教育走出困境,但现阶段看,的确产生了“共赢”的实效。

一、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产生

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首先,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是成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顶岗实习是提高实践经验的有效方式。其次,农村幼儿园现有在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或在岗培训无法兑现。最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高师教育实习安排,主要不是依靠机制和政策保障,而是高校与地方的“友情”和“关系”。实习时间、实习指导、实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等难以保障。鉴于此“顶岗实习”“脱职培训”的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

二、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在我国实践应用

顶岗实习是在高师院校和农村教育薄弱地区之间双向开展、由高师生顶上因各种原因而缺乏教师的岗位,旨在推动农村薄弱地区教育发展的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置换培养”模式即脱职培训。实习生去农村学校顶替某教师担任相应科目的教学工作,被顶替教师到高师院校参与学习和再教育。

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就是组织师范类高年级学生在学完骨干课程,经过有针对性地系统培训后,到农村基层学校进行半年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考核鉴定合格者记入学分。同时利用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对被顶岗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和脱产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培训。

三、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优势

为了全面科学客观了解该模式的优势,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和唐山师范学院参与顶岗实习的10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参与脱职培训的6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和教师的脱职培训现状。结论是: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模式是高师院校、实习生、农村幼儿园、受训教师多方配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共赢”方式。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从教能力。学生在实习学校是全职教师,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得到全方位的实践锻炼。第二,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感恩心态。顶岗实习深入农村幼儿园教学第一线,在艰苦的农村或远郊的乡镇,条件艰苦,基层师生的生活状态给学生震撼的生命体验。第三,与农村幼儿教师双向交流加深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

顶岗实习对高师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无疑是新尝试和探索。第一,促使高校构建“3.5+0.5”人才培养模式并将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实施“通识教育+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第二,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顶岗实习遵循教师教育规律,促使高校及时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第三,利于深化教学研究。服务基础教育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通过顶岗实习培养优秀师资的同时发挥科研优势,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有效结合。顶岗实习――脱职培训实践模式采用与以往不同的置换方式,即师范生顶替农村教师上课,该教师到高校进行专业学习和再教育。幼儿教师在充实和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又能与高校教师及参与培训的广大教师交流探讨,实现教学经验共享。这一举措在同一时间内实现高师生的职前实践锻炼和农村教师的职后再教育。

四、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对实习生而言,存在实习准备不足的现实情况。首先,专业知识准备欠缺。学前教育专业要求“五大领域”样样精通,通过调研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由于平时缺乏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普遍缺乏创新,尤其是幼儿英语和艺术课程的驾驭能力偏低。其次,心理准备不足。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这种反差使多数实习生不适应。第三,课后缺乏反思与交流。

对高师院校而言,实习生岗前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学校指导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实习生指导出现时间和投入上的矛盾。调查显示有42%的学生反馈没有得到学校教师有效帮助。以上两所学校顶岗实习时间普遍在两个月或三个月左右,其中,前两周安排实习生听课,最后一周进行总结,实际授课时间有限。

对农村幼儿园而言,顶岗实习落实不到位。顶岗实习顾名思义是顶替某教师的岗位进行实习。访谈得知有部分实习生竟然无岗可顶,幼儿园没有按照事先通知为实习生安排岗位。幼儿园指导教师跟进指导不充分,有59%的实习生对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持不满意态度,甚至有19%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指导教师。

五、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有效实施的建议

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要经过多方合作,多方交流才能产生良好效果。要切实保障顶岗实习政策长久有效地发展下去,就要凸现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实习生、农村幼儿园、受训教师的密切配合。

首先,在不耽误本岗位工作的同时完成农村幼儿教师轮训,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共赢”性,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和实施环节的督导。其次,高师院校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做好实习前的集中培训,将顶岗实习准备工作具体化。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实习生也能充分得到锻炼。完善指导教师包实习点制度,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密切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第三,实习生着力提高从教能力,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不发生幼儿安全事故。第四,农村幼儿园做好实习生的接纳指导工作,保证实习生有岗可顶。为实习生配备全程指导教师。第五,脱职培训的幼儿教师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珍惜难得的培训机会,认真学习,主动吸收,将更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带回幼儿园“传经送宝”。

总之,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农村幼儿园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一旦试运行良好,可以尝试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强,实践的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75―77

[2]赖华强,顶岗教育实习问题初探,韶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

[3]索淑艳,张丽艳,我国顶岗支教研究综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

第3篇

1.乡镇中心幼儿园缺乏专任教师,师资薄弱。

乡镇中心幼儿园大多设在小学,没有固定的办园场所,大部分幼儿园仍然是小学附属的“幼儿班”。幼儿园没有教师编制,所以教师多数是小学教师转岗或外聘教师,几乎每年都要交换教师或有教师转行。由于不是幼儿园正式在编教师,所以积极性较差,责任心不强,部分幼儿园也不愿在教师培训上进行投入,担心有了工作经验和教学水平之后教师就会跳槽。教师的频繁流动,经常换岗,也给乡镇幼儿园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教师素质是制约教学质量的瓶颈,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幼儿接受不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甚至享受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这有悖于我国当前强调的教育均衡与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

2.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不规范,难留人才。

虽然现阶段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已经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阶段条件限制,大部分乡镇幼儿园虽然是国办园,但办园极其不规范,幼儿园没有独立建制,大部分幼儿园仍然是小学附属的“幼儿班”。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受过专业学前教育的教师由于基层幼儿园条件差、幼儿多、教师少,所以工作繁重,难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另一方面,乡镇中心幼儿园又很难招到新的专任教师。由于大城市幼儿园教师有巨大缺口,每年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任教师大部分都流向了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其次选择二、三线城市,最差选择在县级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则是无人问津。由于招不到新任教师,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也就不可能将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根植到乡镇幼儿园,同时也丧失了与外界接触、吸收新理念的机会。

3.教师没有提升渠道,缺乏工作热情。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低,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乡镇幼儿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提升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化的程度,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但是,对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面临重重困难:首先是经费短缺。目前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只能保证部分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和办公经费,外聘教师及雇佣的勤杂人员需幼儿园自筹。很多地方根本没有继续教育的经费,能得到的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则更少。资金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的短板。其次,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培训工作。2008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既没有幼教专门管理机构也没有幼教管理的专职人员,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教师培训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组织的无序局面。

二、幼师生“顶岗实习支教”模式内涵及培训思路

顶岗实习是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学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河北师范大学开创了“顶岗实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主题是强化师范类学生的从教技能,同时为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引入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以期促进河北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幼儿师范学院毕业学生现在的实习模式大多采用“基地式实习”,由幼儿师范院校教师统一带队,在同一时间将学生分配到实习点实习。这种实习模式的优点是计划性强,便于组织和管理。但是随着扩招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出现了现有的实习岗位与不断增长的实习生数量不相符合,僧多粥少达不到实习目的情况。“十二五”时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众多高校提出自己的发展思路,教育信息化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幼师生“顶岗支教模式”的基本内涵

幼儿师范院校毕业生“顶岗支教模式”是在大专学生完成两年半的在校学习,系统掌握了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课知识后,通过学生报名,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岗前业务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到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活动。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按照所在幼儿园对在岗教师的规定要求履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置换回部分乡镇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为期3~4个月的培训。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幼儿师范毕业生真实的参与到幼儿园一线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又为乡镇幼儿教育的发展培养、保留优秀师资,同时又有利于乡镇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幼师生和一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种“顶岗支教模式”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实现双赢。离开了双方的参与,“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工作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对于双方而言,这一模式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自己教学水平,进一步适应幼儿园教学工作,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

(二)“顶实习支教”置换幼儿教师的培训思路

受到各地区经济条件、教学安排和实际情况的限制,“顶岗支教”置换教师培训模式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出既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又可以使广大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受益的新模式,才能不断促进基层幼儿园的发展。

1.分散实习改为集中实习,教师带队送教下乡。

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实习工作不可能完全替代幼儿园的全部工作,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应在幼儿园主班教师的引领下逐渐熟悉和摸索教学过程。因此,组织学生实习只可以将部分幼儿教师置换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剩下的部分教师一方面要完成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由带队的幼儿师范院校的教师将本园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实习活动顶替了部分幼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但是他们也必须完成听课、评课、见习等实习任务,以及帮助幼儿园进行环境布置,制作教具,在规范化办园等方面进行见习。带队教师肩负双重使命:既要管理好、指导好所带学生,又要帮助所在乡镇幼儿园教师在业务水平、规范化教学方面进行指导提升,进而带动所在乡镇幼儿园的发展。

2.置换教师改为集中培训,加强专业与理论修养。

幼儿师范院校将学生顶岗置换出的教师集中到院校进行集中封闭培训,学员可以充分利用学院的各种公共资源和图书馆、琴房、实训室等专业设施。还可以聘请教育专家和一线优秀幼儿教师对这部分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系统讲授教育学、心理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乡镇幼儿教师的理论修养。学科专题培训将作为培训的重点,提高学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尽快弥补乡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理论上的“短板”。

3.实习培训成果由不了了之改为跟踪指导。

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 学生专业能力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0 年以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 号)的指引下,我国学前教育呈现出多元化与飞速发展的态势。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中包括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越发意识到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这给学前教育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原有的幼师队伍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幼儿机构对具备幼师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毕业生越来越青睐。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高等本科院校之一的独立学院,必须通过对学生开展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成为社会适应性强、胜任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构成

为了建设幼儿园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育部于 2012 年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文件。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是幼儿教师培养、准入、培训和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标准对幼儿教师能力的要求,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在环境与互动中学习知识和发展各方面能力,因此,教师是否具备创设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教师创设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包括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一日常规生活的组织和保育的能力。幼儿的年龄与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与其他层次的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保教结合。幼儿园教师需要懂得合理科学地安排幼儿园一日的生活,保障幼儿健康地成长。《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这方面的能力做了以下要求: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遇到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

3.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游戏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生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他认为游戏可以发展身体,培养高尚品德,使脑筋敏锐。因此,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能力之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游戏的能力做出了四项基本的要求: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的能力。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其价值在于最大限度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教育活动也是如此。《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提出了几点要求: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5.科学合理地评价和激励幼儿发展的能力。教育评价具有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的功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幼儿,能促进他们发现缺点,发扬优点,促进他们获得进步的能量,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评价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关注幼儿日常表现, 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6.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教育是一项与人交往的活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协助幼儿园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7.反思与发展的能力。幼儿是不断成长与发展的个体,幼儿园教师也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发展的特点,根据教育活动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挑战教学策略,对本职工作进行反思和创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的反思和发展能力做出了以下要求: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1.提高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从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认同与热爱,这是他们未来四年学习与工作最大的动力。首先,可以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等不同形式渗透他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理解;其次,教师在课堂的教学环节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加深他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最后,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方式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见习,通过直接对幼儿园生活的观察与深入了解,加深他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另一类是专业技能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对于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打破传统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如果以理论讲授为主,容易出现内容抽象空洞,脱离学生已有经验与幼儿园教学实际,难以学以致用。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学生讲授、分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与反思,并且尽可能地提高实训室的有效利用,可以在模拟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一体化。

3.建立“全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建立“全实践”教学模式,现场见习、短期实习、顶岗实习一体化,贯穿大学四年,全面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形成。

(1)现场见习。每学期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到幼儿园实地见习,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一日常规、环境布置、教材教法、主题活动、活动区域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学前教育,增强做一名幼儿教师的感性认识,明确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见习可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短期实习。制定社会实践调查表,让学生把寒假和暑假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短期实习。在经历学校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的学习后,学生带着已有的专业知识到幼儿园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短期实习,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观察、了解、研究幼儿的生理、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不足,获得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3)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为期两个月左右。顶岗实习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的检验与实践,是学生为即将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的一种热身与体验,是对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查漏补缺。顶岗实习还可以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既拓展职业能力,展示个性和特长,增长才干,也可以在实践中检验专业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4.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升专业能力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倾向于职业能力为本的教育,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显著特色。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通过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升专业能力。

一方面,在课程的职业知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为切入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教学与训练方案,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

另一方面,增加校内的实训室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实训教学与实习基地的见习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实训室的仿真教学与幼儿机构的真实体验,可以让学生全面地熟悉学前教育的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情感,领略职业精神,提升职业技能。

最后,引入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幼儿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营养师、高级保育员等。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热爱、投入等坚定的职业信念,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的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吴丽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11(4).

第5篇

【关键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高等师范教育是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教育。幼儿园的师资在我国建国后则主要依靠中等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其中明确规定了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为幼儿师范学校,并可独立设置,培养大量的幼儿教师以适应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为了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教育部还同时颁发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指出,高师教育系得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城市中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他们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操练,具备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外,还要他们能进行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儿童玩具的设计与研发;要求他们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幼儿,开发幼儿的潜力,富于创新能力,并能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幼儿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也已渗透进学前教育机构,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育中对这些理念的要求更高,这也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不断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显然,中等师范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已不能适应21世纪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由高一级的师范院校来完成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由原来主要向中等师范学校输送合格师资转到主要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上来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必然要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而发生变革。

幼儿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事业。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师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子‘么”更重要。其次,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三,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了接触客观世界和各种现象,这儿乎涉及到各类学科的基本现象和常识,因此学前教育要求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胜任多学科的教育活动。第四,就其教育方法而言,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要教育者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孩了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操作、体验,进而形成一定概念和经验。另外,学前教育还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正在萌发的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并注重儿童不同个性的培养。显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师范性的要求更高。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其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结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中师教师,课程体系呈现重学术理论轻师范性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学生的知识面窄,职业教育技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以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可分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四大块。这个课程结构看似合理,实际上存在许多弊端。如各类课程比例失调,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技能培养力度不够,教育实践环节不被重视等。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儿方面入手:

一、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门类

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塑造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组成。作为文科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开设,而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开设不足。实际上,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对专家型教师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殊性所在。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还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乐理与视唱、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绘画和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既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技能技巧差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制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足、学生技能训练不力有很大关系。首先,招生制度的缺陷导致高师生艺术教育技能形成先天不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主要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其音乐、美术等艺术基本素养的考察,即缺少面试这一重要环节。大部分学生进校时艺术修养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受过任何艺术方面的)}I练。不懂音乐,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不佳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对以后专业技能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难度。其次,技艺类课程比例失调,导致高师生技艺训练后天营养不良。与中师相比,中师技艺类课程的开设一直贯穿中师教育的三年全程,课程开设在整个课程中也有较大的比例。而在高师,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只开设两年四学期,其后的三、四年级在学生见习、实习时,在对技艺要求最高的时候,反而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和)}I练,一些在低年级学会的艺术技巧由于长时问不练不用,到了在幼儿园实习时变得很生疏。艺术教育能力差也是导致许多幼儿园拒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转贴于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正如高师音乐、美术专业需要面试,英语专业需要口试一样,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设面试。当然,考察学生艺术素质并非等同音乐、美术专业,其意义在于了解学生在艺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景,在侧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对艺术特长生有所倾斜。其次,加大艺术技能学习与练的课时比例,将高师生艺术教育能力的提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并将幼儿教师技能的)}I练工作贯穿于高师生就读的四年全过程。第三,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实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在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通过有关音乐舞蹈、美术、口语表述、体操和队列操练等考核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高师开设教育实践课程,n在通过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部分。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一直处于较轻的地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见习一般在大学低年级集中进行,为期一周。幼儿园实习时间一般为8—10周,在四年级集中安排。应幼儿园学科教学法开设的需要会安排零星的见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高师往往也是将幼儿园实习看作是锻炼高师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不重视高师生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见习、实习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而使高师幼儿园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要延长教育实(见)习的时问。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问来保证的。目前大四开始集中八周的实习远不能满足高师生锻炼和成长的需要,而目_时问过于集中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实习可分为两个时问段,一段可从三年级学习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开始随堂进行短期实习锻炼,如,围绕所学教学法到幼儿开设相应的组织教学活动或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及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今后工作的适应性。最后在大四再集中实习较长一段时问,实践高师生综合教育的能力。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必须强化幼儿园实践环节,将幼儿园实习时间延长到14周左右,同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经常带高师生去幼儿园参加见习活动,帮助他们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了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他们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

四、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高师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

首先,要适当压缩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上述观点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比例要增加,这必然要重新审视高师学前教育教学计划四大模块的比例关系,改革并不是要求课程超载,而是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中国幼儿教育史”少外国幼儿教育史”少中外教育史”这三门课可以整合为一门课;有高师将六门教学法合并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门课,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笔者以为目前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过多,如幼儿卫生学、儿童营养学、儿童生活护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咨询等,这些课程之问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有必要作适当的删减。

第6篇

【论文摘要】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幼儿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型幼儿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不断反思实践的态度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对于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通过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更新课程设置等,为幼教机构培养出合格的研究型幼儿教师。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为研究型幼儿教师

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强调高师教育系得分设学前教育组,以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该年,教育部集中力量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幼儿教育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师资。1955年,教育部颁布了《师范院校教育系幼儿教育专业暂行计划及其说明》,在幼儿教育专业科目设置中,专设“幼儿师范教育科目教学法”课程,以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师资。1978年10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再次强调“原有学前教育的师范院校,应积极办好这个专业,扩大招生名额,为各地幼师培养师资”。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至少有一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

基于以上惯性,一直以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包括职业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幼教管理人员及理论科研人员。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中也逐渐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观念、轻技巧,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然而,这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一是随着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原来处于三级师范的幼儿师范学校纷纷撤并。二是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猛增,幼儿教师岗位以外的其他所谓儿童工作岗位无法容纳已有一定规模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而且近几年的幼儿园处于一个课程改革、;}.}3念更新时期,对教师的知识、学历、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以上变化,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纷纷调整培养目标,如“培养达到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水平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幼儿教育管理和

教研科研人员及其他幼儿教育上作者。”“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幼儿园从事管理、科研、教学的专业化教师,也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幼儿教育专业课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的幼教管理人员,科研部门的幼儿教育研究人员,同时培养社区服务机构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妇女儿童工作的相关人才”。

尽管以上院校对学前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提法不尽一致,但都强调一个很重要的培养方向,即培养研究型的幼儿园教师。

达成以培养研究型的幼儿园教师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原有的本科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目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错位。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使社会各领域提高了对人才需求的规格。这一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作为培养人才奠基工程的学前教育。放眼世界,我们会发现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的幼儿园,高学历者(硕士、博士)担任幼儿园教师的越来越多。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本科学前教育毕业生走向幼儿教育机构必将成为一种大趋势。

第二,原有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生源状况不协调。一般情况是,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大多办在二批本科录取线以上的大学,这些学校往往按高考分数录取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这样的生源文化素质比较好。但进人大学后,由于年龄原因,对于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技能技巧课程,如形体训练、钢琴、舞蹈、美术等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且大多数学生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因此,把本科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大技能型教师,恰恰是生源的弱项,而墙养蜂们的科研能力,才是扬长避短。

2.幼儿园观摩模式犷

这种模式有下列几种做法。

现场观摩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优质课活动,新观念、新方法展示活动,教学改革活动等。观摩前,先由主持者介绍自己的活动设计理念及具体方法步骤,观摩后,通过座谈方式由主持者向学生释难答疑,之后每个学生提交观摩总结。这能使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科研收获。

教育理论课程尤其是教学法课程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内容让学生到幼儿园现场观摩幼儿活动,必要时直接参与幼儿活动,现场学习、现场消化、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现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学生将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科研设计作业带到幼儿园实施研究。学生在研究、观察与反思中,、获得科研素养的提高。 3.创新的“师傅带徒弟”模式

即在一段时间内,到幼儿园实习科研基地请那些已经毕业且有较高科研水平和科研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师傅,具体而又详细地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性质的见习和实习工作。这种做法可以有针对性地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积累科学研究的实践知识,从而能大大缩短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研究的距离,能更快地适应作为纯儿园研究型教师的工作要求。

(三)加强实践环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研的源头在于实践,只有在教育实践中,科研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教学中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教育实践训练,使学生获得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通过采取集体与分散结合的形式,根据课程内容适时安排见习、实习活动,让学生带着有关课程内容同题进行幼儿教育的调查、测查、咨询等科研实践。

(四)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凸现科研素养考核

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考试内容增加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主题形式,降低死记硬背题目的比重,把平时课程的见习报告、教育活动设计、活动评新,特别是科研小论文、研究报告,甚至与课堂中提出薪问题、新观点和闭卷考试等结合起来评定成绩,明确科研素养考核的地位。

(五)教学实习、科研实习、毕业论文“三位一体”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科研实习是指学生深人到有一定教科研基础和指导能力的幼儿园等实习单位,全面参与幼教一线的科研活动,运用课堂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幼儿园工作的诊断,提出问题,进行活动记录与分析、调查访谈等各项教育研究工作,并尽可能完成相关的科研任务。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已引起重视,学生在校接受理论学习时间长,而实践时间过短的现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学习四年中,有2个月左右的实习时间,另外在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中还安排有必要的见习、观摩、观察和短暂实习。但是,作为培养研究型幼儿教师的重要一环—科研实习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鉴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学程有比较繁重的课程学习任务,不可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科研实习。因此,教学实习、科研实习一体化,一方面能改变以往教学实习因时间不够而浅尝辄止的困境;另一方面,学生科研工作能够立足幼儿园工作的实际需要而避免常见的纸上谈兵。

第7篇

(一)加强课程实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首先,高职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展课程实训训练,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需求,积极改革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在微格教室或校内现有的实训教室创设幼儿园工作环境、举办幼儿园活动,促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理解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前沿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幼儿教育实践能力。如在“幼儿教师口语”的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完教材理论知识后,应组织学生去学校的语音室进行练习,并以课程实训内容为依据给予学生指导,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幼儿教师基本的口语知识及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形成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增强阶段性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生学习各个课程的理论知识及参加实践活动之余,高职学校应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阶段性实训活动,即学生分项目完成期限为一周的训练,督促学生积极投身到幼儿教育的专业技能学习、训练中,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在“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课程项目阶段性实训中,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传授后,将学生带进学校的实训基地,采用仿真模拟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婴幼儿游戏的设计及游戏规则的实施,帮助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游戏指导的实践技能。在学校的保育员技能实训室,教师根据专业操作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以此考核学生是否具备婴幼儿卫生保健指导能力,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幼儿护理能力,是否具备在幼儿园保育员岗位上工作的岗位实践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到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生三赢

高职学校应积极跟当地的幼儿园合作,实现合作办学,创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需指定一套措施实现学校教学过程跟幼儿园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第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的幼儿园需向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课程教学需求为依据定期带学生去幼儿园进行技能实践、教育观察等,为高职学生构建有效的理论—实践—理论的开放式循环学习。同时,幼儿园应定期聘请国内的一些著名幼儿园教师到高职学校开设讲座,为学生传达幼儿教育经验、方法等;也可以请幼儿园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到学校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幼儿园工作岗位意识。第二,幼儿园需向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一定的勤工助学机会,促使学生能在学习期间切实体验到幼儿园工作,熟悉岗位工作的全过程,从而尽快进入角色,为毕业后正式进入幼儿园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第三,高职学校也应派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入幼儿园,努力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以进一步实现校企合作。第四,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积极跟幼儿园的教师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将研究得到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分享;高职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从而丰富教师的专业教育教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市场敏锐度,促使教师在教学环节将自己学习的经验、幼儿园的企业文化及办学理念等传达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实现学校、幼儿园及学生的三赢局面。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加强顶岗实习与管理

在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中,顶岗实习占据了重要位置,它是联系理论跟实践的重要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幼儿的心理、学习等意义重大。同时,顶岗实习也是高职学校培养合格的、岗位实践能力强的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学校应加强顶岗实习与管理,加强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首先,学校要积极制定顶岗实习环节。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重新定位为:面向幼儿园教育工作第一线,培养出职业道德精神及创新精神兼具的、具备全面科学文化素养的、熟悉掌握新世纪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及课程改革要求、熟悉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整体把握学前教育理论、岗位实践能力及职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学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注重特色、强化实践、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当课堂教学结束且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践技能后,学校应为学生安排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促使学生深刻感受专业思想教育的魅力,加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强化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奠定基础。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否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取得进步进行检验,并检验他们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水平,加强岗位实践。

(三)加强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体系

为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习效率,高职学校应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完善顶岗实习体系。第一步,丰富学生的实习内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实习岗位的基本任务,还应积极了解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整个过程,努力掌握独立带班的方法、技巧,并学会自主编写相应的工作计划、教育记录、教案材料等。第二步,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明确自身的职责,制定出详细的实习守则,加强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第三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实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实习情况,学校及教师应分阶段布置任务并进行检查,监控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并要求学生编写实习感想、总结等,检验学生是否完成实习任务,在顶岗实习中是否有突破。第四步,完善实习评价制度。高职学校要制定实习成绩评定标准,同时规范实习评价过程,争取对学生做出客观的实习评价。总之,以上措施的目的是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需要学校及教师共同努力。

三、结论

第8篇

[关键词]技术理性;生命之师;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领域普遍存在技术理性主义取向,在此取向下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往往通过学科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技能的强化训练,旨在培养谙熟“三学六法”①幼儿教育知识并掌握“说”“唱”“弹”“跳”“画”等一整套师范技能的“技术熟练的忠实执行者”。这样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乃是晚辈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的产物,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按照既定模式和规则向可以完全预知的学习者传递既定知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得这种教师教育范式的弊端暴露无遗:一方面,教育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知识也不再是静态既成的体系;另一方面,教育不能够充分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就学前教育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而言,后者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模式变革迅猛,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滞后,多数院校对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过程仍然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导,教育情景类知识不足,同时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因素,导致毕业生职业认同度低,缺乏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于教育矛盾的转化显得消极和被动,以致流失现象严重。技术理性主义使得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所培养的幼儿教师本身被异化为工具,即幼儿教师自身作为具有生命尊严的主体的潜能无法充分被挖掘、价值无法充分被彰显,沦为掌握一堆“师范技能”的“教书匠”,无法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去培育下一代,最终将教育的人性和生命本质异化为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规训。如何通过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造就有思想的行动者,彰显教育的生命意义,乃是学前教育本科层次师资培养必须回应的重大问题。要改变技术理性主义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重新调整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儿园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师资这一任务尤为突出。因此,在考虑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时候,必须研究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关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动向,关切教育价值的回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由此,应从教育的生命价值这个层面去规划幼儿教师培养和评量幼儿教育,以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必须全面掌握各种丰富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更体现在必须拥有面向各种现实教育情景的实践智慧”[1]。幼儿教师应从“忠实执行者”向“反思性实践者”转变,从“表现和独白型”向“支持和对话型”转变,最终成为能彰显生命价值和人性光辉的“生命之师”。

(一)意蕴:教育的生命取向与“生命之师”

生命是探讨人及其教育问题的起点,也是这些问题的最终归宿。现代哲学不再仅仅把生命理解为生物学或医学意义上的“活着”(强调生命的有限性),同时还关注生命的完整性(理性和非理性)、独特性和无限可能性。对于受教育者的生命(包括尊严、价值、情感、个性等),是尊重还是忽视,是彰显还是控制,则应该成为评判幼儿教师的根本尺度。所谓“生命之师”,其一是指幼儿教师在对待幼儿时,能不断地将自身的实践行动放在生命价值的光辉下审视,并基于审视的结论而对实践行动予以优化调整。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始终关注儿童生命的有限性进而对儿童权利予以优先考虑,应重视生命的生成性从而对师幼互动关系积极支持,应强调生命的完整性以体现对儿童人格因素的充分尊重,应把握生命的场域性从而对教育情境进行多元建构。其二是指幼儿教师自身能够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实现人生意义的升华。

(二)标准:“生命之师”应是“四有”教师

在教育之生命意义的指引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尤为强调情感态度、理想信念、思想情怀等非智力因素,同时也重视教学策略、技巧等工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因此,“生命之师”可定义为全面发展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学识能力、有仁爱之心,熟悉并热爱本土教育事业,并能创造性地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简称“四有”教师)。这一人才培养标准,具体体现在学生毕业时,应当具备比较全面的理论素养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应当掌握学前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实际教学、管理与学前儿童社会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并能与社区其他人员、机构、幼儿家庭等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应当理解并执行我国学前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初步掌握学前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基本的学科研究意识、态度与能力。

二、深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和教学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可通过内容结构上构建模块化课程框架、实施中强调团队化教学、培养上注重反思性实践、学习方式上倡导混合式学习共四个方面深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一)建设模块化课程框架

基于新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必须打破传统的“三学六法”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模块化课程框架。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四有”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目标,新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四个基本模块,如图1所示。专业理念模块包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待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待幼儿保教的态度与行为以及幼儿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部分。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学前教育通识性知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专业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幼儿园支持性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儿童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以及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学习能力模块则关注幼儿教师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学习的能力,使幼儿教师成为幼儿园教育、儿童发展的终身学习者、研究者、反思者与实践者等。

(二)实施团队化教学改革

在模块化课程框架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本科的课程也应打破原有学科化体系,代之以项目(专题)形式构建的新课程,因此课程教学方式也自然由过去的一人负责一门课程变革为团队化教学。以成都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通论”课程为例,课程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幼儿教育学”学科体系,设计为“多重视角的学前教育”“与儿童交朋友”“支持儿童发展”“课程设计开发”“建设伙伴关系”“投身教育事业”等项目(专题),该课程的实施由过去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化为“项目中心”“学生中心”,由此组建了学科背景为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教学成效明显提升。

(三)完善全程化实践体系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运用娴熟的技术解决非常明确的既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洞察问题。舍恩所说的“单循环学习”和“双循环学习”,没有对实践的反思,尤其是对活动背景的反思,教师就只能是执行命令的技术工人,不可能成为“生命之师”。对实践的反思是“生命之师”典型的行为特征,他们不仅具有教学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而且“还具有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后果、教育伦理背景以及教育方法、课程原理等更宽广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处理的能力”[2]。否则,尽管从业时间再长,经历再丰富,也只能是“教书匠”而不会成为“生命之师”。因此,在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和反思的密切结合,让学生通过真实场景的真切体验获取应对各种现实教育情景的实践智慧。基于“反思性实践”的基本理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可建立贯穿所有学期、融通各门课程的“进阶式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双导师”协同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擎,培养学生成为拥有面向各种现实教育情景的实践智慧,理论联系学前教育领域实际的丰富个体经验。从实施形式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实践、集中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其中课程实践结合教育理论课程的讲授安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教学实训、课堂练习、实验、课堂观摩等方式进行;活动实践通过打造专业竞赛活动、主题活动、仿真模拟活动和研究活动等,培育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集中见习实习主要通过见习、一日生活实习、综合实习等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实习形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基本结构如图2);社会实践属于拓展性实践教学内容,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参与支教活动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

(四)践行混合式学习方式

应以混合式学习方式契合模块化课程框架和“项目中心”的团队化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任务驱动下,组建学习共同体,借助网络视频教学、在线师生互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真实与虚拟情景,通过同伴互助和导师引导等途径,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深入探索专业领域知识,详见图3。

三、完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条件保障机制

幼儿教师的成长由一系列关键事件构成,这些事件通过激荡情感、冲击理念、锻造技能、提升成就等,使得新手教师逐步成长为教育家型“生命之师”。关键事件由内在动力系统和外部支持系统促成,它们共同构成如图4所示的“教育家型幼儿教师成长机制”。由高校、幼教机构、研修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构建立体、多元的协同育人场域,有助于促成“关键事件”的产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为充分整合教师、课程、政策、资讯等人才培养资源,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积极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同时,极力打造和提升实践/实训平台,为学生专业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外部支持系统。

(一)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

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指由关注和研究教师教育并志在做好教师教育,或者与教师成长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个体或组织,基于一定的行业或专业规范,在多向互动和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密切、稳定、志同道合的团体,其结构如图5所示。核心是成长中的幼儿教师(师范生),相关主体包括与师范生成长密切相关的日常重要他人(首先是师范教育教师团队),相关学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幼教机构、研培中心等。这些要素处在不断交互中,共同置身于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场域。教师教育共同体主要依托各种活动来实现良好运转,主要包括:(1)高校构建教师教育大专业平台,实现大学校园内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良性运转;(2)以实践基地联席会实现与中小学、幼儿园及特殊教育机构的密切联系;(3)以国际学术研讨会实现与国内外同行院校和专家之间的多向互动;(4)以地方合作项目实现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相互支持;(5)以学院理事会实现宏观教育共同体的良性运转。

(二)打造强大的实践/实训平台

第9篇

时间飞逝,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实习生活结束。经过实习,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做一个教师的难处,异常是幼儿教师的难处,可是在这次实习中,也让我收益颇丰。一起来看看优秀实习幼儿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欢迎查阅!

优秀实习幼儿教师工作总结1

幼儿园的实习即将结束。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一样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刚刚进入幼儿园,才明白原先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缺乏实践经验。来到了幼儿园,应对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挑战,我只能一切从头开始。我一向很喜欢小孩子,是孩子堆的“老大”,十分有孩子缘,可是刚进班的时候小家伙们对我是不理不睬的,简直把我当做了隐形人一样,记得我第一天进班的时候孩子们只是在主班教师的介绍下应付性的跟我打了个招呼后就再也没有人来理我了,常常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况。失落感向我不断地涌来,我暗暗下决心:必须要让每个孩子都喜欢我。

每一天我都会早早的来到学校等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我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全班孩子的名字,就为了能够在早上与他们问好。每一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域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主角与孩子玩耍;玩游戏时还会像孩子一样的耍赖;做错事情了我也会道歉;与孩子们平起平坐,我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渐渐地孩子们记住了我的名字;跟前跟后地缠着我问东问西;放学时他们记得和我道一声再见。我的努力有了收获,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会心的笑了。

幼儿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当他们理解了你就会真心的喜欢你、崇拜你、信任你。孩子的爱是最真实、最纯真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我愿意弯下腰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关心孩子。

在教学工作中,我很努力的去完成我的工作,认真写好教案,教具都一一准备好;虚心理解带班教师给我提出的问题,将好的意见吸收过来,重新修改、制定。教学活动中,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在活动中发扬孩子们的长处,让孩子自由的去说他们想说的,给每一位孩子一种畅所欲言的环境。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看到了自我的一些不足,如:

1我们语言不够优美,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可能是因为自我放不开,没有做到适度的夸张。

2评价语言过少,太宽泛,不丰富,不具有针对性。

3没有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太了解班上的幼儿,因而没有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4对于幼儿的意外答案和突发行为和语言,不能迅速地灵活地应答和处理。

以上4点是我自我反思后总结才出来的,在组织活动时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同学之间在一齐交流的时候,他们说自我也有这些不足,我也问过教师,得出结论是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是新手教师造成的。慢慢的磨练会让我们这些不足得到改善。我做的好的方面或者是说基本令自我满意的方面在于:

1对于教学活动态度认真,备课和准备充分。

2虚心地请教和理解指导教师的提议与指导。

3每个活动都能完整地完成,没有出现没有组织完的活动。

4组织活动时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清楚,声音和语速适度。

5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尽量做到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在设计和准备教案、教具时,也以这个为出发点。6大部分活动都能到达活动目标,让幼儿有所收获和提高。这几点也是自我反思后总结的,效度和信度较高。

在保育工作中,我进取和保育员教师搭配。体现了“教中有保,保中有教”。户外活动时,孩子热了,立刻给孩子增减衣物;回到教室里,督促孩子去洗手;喝水的时候,提醒孩子不要说话,并放好听的钢琴曲给孩子听,培养孩子安静喝水的好习惯;吃饭时,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进餐情景,提醒幼儿吃饭时安静,不挑食,细嚼慢咽;守午睡时,做好巡视工作,为孩子盖好被子。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自我与团体的关系,让幼儿明白自我是团体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团体活动。教育幼儿关心团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在一齐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我觉得一名好的教师不仅仅要关心孩子照顾孩子还要与孩子的家长坚持良好的关系。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很重要,“家园共育”的方式能让幼儿得到更全面更好的发展。在实习期间我尝试与每个家长打交道,一齐分享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可喜的是孩子一天一天在提高,家长也对我这个实习教师日渐放心。

幼儿的天性是好模仿、好奇、好问的,但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仅有靠教师给予,供给和引导。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如果自我的学习兴趣不广,求知欲不强,不勤于思考,又怎样教出身心全面发展的幼儿呢?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当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要喜欢思考问题,且要有自我的见解。

优秀实习幼儿教师工作总结2

当实习日期渐渐接近的时候,我怀着一颗期待的心境等待着,但当日子真正来临的时候,我觉得有些不安了,但当我走进道外机关幼儿园时,心顿时就放下了,那里的教师和领导都很亲切。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匆匆走过,每一天清晨伴着丁香花的香味出发,一向到它的陨落,这一个月就这样结束了,再回首与孩子在一齐的日子,我真的很开心,和他们在一齐过生日,在一齐玩耍。

实习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仅能够看清楚自我的本事,更能够找到和书本上完全不一样的知识面,古人常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人能够发展到如此强大当然也不是由想象而来,没有一步步的做,又何来一步步的发展。在本次长达一个月左右的实习期间,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了自我将来的工作性质、义务和职责。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第一次与幼儿亲密接触,这次真枪实弹的练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逐渐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亲自尝到了在一线奋战的幼儿教师们的辛苦。

实习让我第一次置身于社会活动中,与不一样的人打交道。和小朋友搞好关系,让她们对你又爱又怕。所谓爱就是让小朋友都喜欢你,喜欢你组织的活动,怕呢,就是让小朋友听你的要求,和你一齐活动。这次我也掌握了一些与幼儿相处的方法,这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实习让我的思想逐渐成熟,行为收敛了许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我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

这个月不仅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会做得更好。

经过这次实习,所带给我的,却能终身受益,这次实习中我第一次懂得了理解、喜欢孩子,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这正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一样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十分有益的磨练和尝试。

这次实习中我第一次懂得了理解、喜欢孩子,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这正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一样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刚刚进入幼儿园,才明白原先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缺乏实践经验。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才真正的明白了保育员的工作也很辛苦.也很重要.也出一些经验。首先,整理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坚持每日用消毒毛巾将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擦拭一遍,异常是幼儿的饮水柜,容易滋生细菌,发生交叉感染,每一天午时收缸子后及早上摆缸子前都要用消毒毛巾擦拭;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坐垫、餐桌、餐椅都定期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洗刷间的地板随脏随擦,避免地面有水使幼儿滑到。给幼儿创造一个清洁、讲卫生的环境,同时培养幼儿注意坚持个人和生活场所卫生的好习惯。保育工作是很辛苦的,可是也要很细心,这样才能做好保育工作,要时刻检查卫生情景,厕所地面要坚持干净。防止幼儿滑到。

我在实习中增长了见识,我才明白,做教师难,做幼儿教师更难;也明白了自我的不足。我们要回到学校来充实知识,弥补缺口。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教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跟孩子们在一齐挺有意思的,还真想他们。咱也当了一回张教师呢!经过实习,我才发现,要想当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还真不容易,光靠此刻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和孩子们在一齐的喜怒哀乐,此刻回想起来就像一串串冰糖葫芦,紧紧的串在一齐,甜甜的。

我愿用我的热心,换取孩子们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我愿用我的实心,换取所有人的认同。

仅有不好的教师,没有不好的孩子。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的专业。应对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应当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短暂的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我的选择。经过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幼儿教师、社会在发展,对幼儿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优秀教师这就要求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水平,平时遇到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我力所能及,要把好的方面坚持住,不够的地方像别人学习,把别人身上的精华吸取过来。

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当我写好一份教案,认真地在脑海模拟几次上课的流程和情景后,我以为那节课能够上的很好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上课时间的把握,各个步骤的衔接,幼儿情绪的调动,课堂秩序的维持等不确定的因素,对教师的组织本事和控制本事提出了比我想象中更高的要求。而这些也是我以后要注意和提高的方面。

我把在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在这样短暂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的观念,我的心态,我的本事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从中也领悟到作为一个新教师,必须要戒骄戒躁,要时刻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自我的工作,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观察有经验的教师是如何上课的,并借鉴她们好的方面,不断提升自我的本事。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必经的过程,如果自我的态度谦虚,观察仔细,吸收得当,那么,就必须能够取得提高,得到提高和发展。

我们是孩子的教师同样的孩子也是我们的教师,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自我早已丢失的一面。

本次的实习,有苦有甜,有高兴也有悲伤,但它带来的不光是给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能够有实际的经验,更让我们有一种将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自觉与压力。书本是我们的基础,经验是我们的利器,实习则是综合器,让我们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的才能,使自我能够拥有自我的教学风格,当然这也不是说一夕就能完成的,前辈们之所以叫前辈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多走了很多路,摸索出了很多属于自我的东西,而我们在向他们学习之余,也要完成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合格教师的转变,然后再完成从一个合格的教师到一个好教师的转变,最终完成从一个好教师到具有自我风格的专业型教师的转变,也许这三次的转变会花费我们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精力,但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人生。人生的种子已然种植在我们的心头,我想以后当我能够自如的应对自我的学生,自然的教授学生,自由的与家长交谈时,就是种子开始生长开花繁盛之时。

在那里我很感激我的带班教师她把我当朋友一样,她教会我很多不明白的东西,还为我开导心事。

不舍的是那些天真的孩子们,他们的笑脸总是映在我的脑海,和他们在一齐渐渐的找到了弄丢的稚气。

最终期望他们能够在自我的一片天空中越飞约高。茁壮成长。

优秀实习幼儿教师工作总结3

时间飞逝,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实习生活结束。经过实习,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做一个教师的难处,异常是幼儿教师的难处,可是在这次实习中,也让我收益颇丰。

在实习过程中,让我懂得了,要因人施教,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应对不一样的幼儿用不一样的方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差异,都有自我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锁,教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

活动不能死板硬套,要因地制宜,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要用心去捕捉每个幼儿身上的可爱之处,及不足之处,并帮忙他们去改正,不仅仅要关心和照顾幼儿,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也尤为重要,并且需要艺术。在实习期间,我与每个家长打交道,一齐与他们分享幼儿在家和在园的表现。实习让我有了更多有益于自我今后发展和成长的收获,也让我的实习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实习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实习的重要,更增强了实习过程中我的学习欲望。

首先,在保教工作方面,我进取和保育员教师搭配,体现了“教中有保,保中有教”。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慢跑,如果热了,要主动提醒幼儿增减衣服;回教室时,要记住告诉幼儿在外边玩耍时有细菌,提醒幼儿洗手。洗手时,要注意打上肥皂消毒杀菌,并且水龙头不要放太大,以免弄湿衣服;喝水时,要排队,不要拥挤,并且不能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要遵守习惯,提醒幼儿饭前要洗手,吃饭时不能讲话,不能挑食,不吃剩饭,要安静就餐,不随意扭动,以免把饭菜弄洒,烧到自我;在睡觉方面,要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盖好被褥,安静睡觉,睡觉时不讲话。之后,我实行了小红花制度,给主动解大小便,不讲话,安静入睡的幼儿评奖小红花。

其次,上课。在第一次主题课中,由于对幼儿的了解太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难以应付,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在上课期间,我也没有好好整顿好幼儿常规,在上课过程中,教具不细心掉在了地上,引得全班幼儿哈哈大笑,那时候我更显得不知所措,不明白该怎样办才好。

这时,助教教师交给我了一个方法,当东西掉在地上时,不要过分紧张,根据上课的资料,适时把东西捡回来,给幼儿间其它方面的知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就不会对掉东西而耿耿于还了。

在第二次讲课时,我吸取了前一次的经验。明白不论什么事情都随着幼儿的思路走,不论对错都附和他们。对幼儿的表扬和批评要及时和适度,经过多次的“实战演习”让我积累了更多经验。

再次,听课,看常规,做好记录,谈听课感想。在几天的听课过程中,我懂得了在上课期间,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机应变幼儿各种怪异的提问,前往不能让幼儿觉得教师什么都不会。

另外,家长工作。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也尤为重要,我们要虚心听取家长的合理化提议,同时对于无理的要求,要妥善处理,幼儿在园的表要及时通告家长,同时给予表扬和批评。取得家长的充分信任,家长工作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真正感悟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秉着吃苦,忍耐,拼搏,奉献,合作的精神去服务好每一位幼儿,每一位家长。

经过这次实习,让我真正了解了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异常是幼儿园教师是那么的不容易。

和孩子在一齐的喜怒哀乐,此刻回想起来就像一串串冰糖葫芦,紧紧地串在一齐,甜甜的。

我愿用我的热心,换取孩子们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我愿用我的实心,换取所有人的诚心。

欣喜中有困惑,欢乐中有感悟。幼儿的教育和成长,都掌握在幼儿教师的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这份职责的重大。仅有不好的教师,没有不好的孩子,仅有不对的教师,没有不对的家长,实习间,让我增长了见识,做教师难,做幼儿教师更难。我明白了自我的不足,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弥补缺口。

实习结束了,我舍不得我们班的孩子,虽然他们对我还很陌生,很陌生,但一想到要走我就想哭!我舍不得我们班的教师,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很多!虽然就这么短短的几天,但对于我来说是很完美的回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是啊!我想微笑着走,微笑着离开我所实习的幼儿园!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们班的孩子,我们班的教师。因为他们给我指明了方向,给了我学习的欲望,工作的动力!我有决心,有信心,今后能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优秀实习幼儿教师工作总结4

没有来幼儿园见习之前,教师就已经给我们说,在幼儿园间隙是十分累的,必须要坚持下来。当教师说完这句话时,我就心想“去幼儿园不就是看看孩子嘛,有什么好难得?明白间隙后,才令我大吃一惊。刚来幼儿园的第一天,觉得我们像又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的地方,能够不断的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是自我更快的提高,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

记得刚入园的时候,我看到保育员教师在那里一天到晚的忙啊忙啊,都很少休息,我当是从哪里看,异常想去帮一把,但怕会越帮越忙,可是我明白,你不去帮忙就给自我下了越帮越忙的定义,是不正确的想法,所以我到最终最终鼓起勇气,看到保育教师在哪里扫地、擦地、抬桌子,我就去帮忙,她当时只是微微一笑,说了声“多谢“,我当时感到十分自豪,我最终能够帮忙教师干活了,心里了滋滋的,那里的小孩别提有多可爱了,他们在哪里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只要教师以讲故事,他们就听得十分入神,也会根据教师讲的故事而坐小动物的动作,都十分可爱奥!我在那里也受到了他们的熏陶,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他们一齐做,有时候他们唱歌我也会跟着一齐唱,心里也会想那些歌的动作,简直是一条心嘛,她们偶尔也在班里做点幼儿操和游戏,他们心里也十分开心,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想到我们小时候在幼儿园里的一切,也十分怀念过去的完美时光。

我觉得当一位幼儿教师真的好难哦!在幼儿园里要管那些小孩,还要给他们教课,领着他们去玩玩具,娱乐设施,还叫他们做操,离园后还要和家长们谈一谈孩子一天在园里的表现情景,这一天下来确实很累,可是这些教师们也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这也提醒了那些做事容易放弃的人,在做任何事情当中,都要努力认真的做下去,不要轻易放弃,都要做到底,哪怕输,也要坚持到底,因为仅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胜利的曙光在前面向我们招手呢!

加油吧!同学们,胜利属于我们,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成功,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让我们一齐努力,一齐加油,当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获得更多的只是吧。

优秀实习幼儿教师工作总结5

两周的教育见习已经结束,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

在和孩子的交往方面,我发现和他们在一齐,我感到简便、随意、纯粹,因为他们的心灵是天真单一、剔透净明的。我记得第一天进大(1)班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惊讶的看着我。一个叫吴永继的小朋友问我:“你来干什么?”我回答说:“我来那里学习呀!”旁边的一个小朋友十分惊讶的看着我说:“你已经是大人了,就不用去学校了。大人都不用去学校的,我爸爸妈妈就都不用去学校了。”然后我就问她:“那你为什么要上学呀?”那个小朋友说:“小孩本来就要上学的。我长大了,也就不用上学了。”看着她那说话一本正经的样貌,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们觉得他们此刻所做的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干扰到他们,比如上学,他们把上学看成是一种任务,他们必须要完成的。还有些东西他们认为此刻他们做了,以后就不用做了。之后,我问了吴永继小朋友一个问题,我说:“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呀?”问题刚说出口,还没有等他来回答,其他小朋友就七嘴八舌的在那边说起来了。一个叫葛思晗的小女孩说:“长大我想当医生,因为医生是好的。”吴永继小朋友说:“长大我想当宇航员。”还有一个小朋友说:“长大我要开飞船,因为飞船好大”……小朋友的梦想好多,这也代表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今日怀揣梦想的他们,明天或许会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有时候,眼神也代表着自我想说的话,而孩子似乎也是最擅长读这种语言的了。孩子明白这种语言的全部含义:对自我的表扬、善意的提醒、默默的鼓励、严肃的批评、对自我的责怪……季欣捷小朋友上课举手进取,踊跃发言。当他回答完问题转过头来看我的时候,我会投以肯定的目光还会很快的翘起大拇指。那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他会一向坚持这种状态,表现得十分的出色。朱宇杰小朋友上课不认真,有时会东张西望。当他看我的时候,我会嘟起嘴巴,神情严肃,眼睛朝他瞪一下,这时他会很快的在位置上坐好,认真的听教师讲课。

在游戏方面,自主性游戏给我很多的感触。在自主性游戏中,小朋友选择自我喜欢的职业,然后扮演相应的主角。有的小朋友选择做建筑师,有的小朋友选择做银行工作人员,有的小朋友选择做厨师,还有的小朋友选择做医生。比如做服务员的,他学着如何与他人交流,怎样介绍才能让顾客对店里的东西一目了然。这也就激发了小朋友之间语言交往的进取性。这种主角扮演的游戏,有利于小朋友适应生活,适应未来的发展。小朋友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那么他们的语言本事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游戏“医院”里,我看到两个小朋友在争吵,“病人”对“医生”说:“我不要在你们那里看病,你们那里连体温表都没有。”“医生”拉着“病人”说:“你不要走,我先给你看病,看完后,我们一齐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之后我看到两个小朋友拿了一根筷子,用彩笔在上头画了一些刻度线,一个简易的体温表就做好了。

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的自主性,探索性,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本事得到了发展,游戏本身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然地融为一体,这也为小朋友供给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小朋友们在游戏过程中会不断地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他们应对不一样的问题时,他们会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比如游戏“点心师”里,我发现小朋友们因买不到自我喜欢的蛋糕而苦恼,我对点心师说:“师傅,你们那里供给的糕点已无法满足顾客的要求,你应当怎样办呢?”然后我就观察到,“点心师”拿了橡皮泥,捏了很多形状的糕点,有草莓形状的,有香蕉形状的,有苹果形状的……还给顾客供给免费品尝,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是游戏发展的动力,并且还能调动小朋友的创造力。

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长本身有良好的素质,他们能和教师进取的沟通,共同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但有些家长的文化背景、传统思想等却给小孩子带来消极的限制。平日里,家长们对孩子呵护有加。孩子冷了,宁愿自我在冷风中跑回家帮孩子拿衣服;孩子饿了,自我哪怕还来不及吃饿肚子,先把孩子喂饱;孩子手工做坏了,边安慰边亲手帮忙;孩子想要玩玩具,马不停蹄的去买,不管贵不贵。但就是因为这样,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能够了而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在这两周的教育见习中,我看到,当一些小孩子把手工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时,有些家长就表现的不屑一顾的样貌,把手工作品往包里一扔,拉着小孩子直往校门口冲,嘴巴里面还要喋喋不休。这是我看见小孩子的眼神是那样的迷惘,从中也不难看出,某些家长缺乏对孩子才艺的一种欣赏。此刻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一味的要求孩子要怎样样怎样样,自我却从来都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就像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在〈控潜论〉一书中说:“如果你自我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做什么。”

家长一味的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数学学习和拼音学习上,对孩子的手工、画画、音乐等艺术方面的教育却持一种忽略的态度,幼儿园里面小孩子的展览区也是一向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还有一个小女孩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今年才仅有六岁,她的爸爸妈妈却把她送到大班学习。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女孩的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要比同伴稍差一筹,比如在团体活动的时候,她有时会站在一边不知所措,不明白玩什么;在吃饭的时候,她也要比同伴要慢一点……这些往往都使她容易养成活动的时候游离于活动之外的习惯。我觉得那些家长还是根据自我孩子的具体情景让其理解适宜的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认为早上学的小龄孩子就聪明,聪明是由很多因素所致的,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的特点,超常的孩子还是少数。

在教育活动方面,我虽然只是听课,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有自我的体会。记得我听了一堂数学课,小朋友们主要学习在相邻的两个图形间,用短波浪线坐标记表示差别的个数。上课的时候,小朋友们表现的十分的进取,手举的十分的高,生怕教师看不见他。有时候,虽然有的答案其他小朋友已经说过了,但小朋友还是想站起来说一遍,大家都不甘落后。当我检查交给他们的任务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心梦想的是把图形画的一大一小,可是真正画的时候,又很难区分开了。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女孩子,她把她做的给我看,我发现她一道题中用的是同一种颜色。当时我说:“你怎样用同一种颜色去做那题目呢?这样的话,你做的都是错的,你明白吗?”那个小女孩的脸一下子白了。

我当时吓了一跳,我感觉我好像没有说错话呀!然后旁边一个小朋友告诉我,那个小女孩分不清楚颜色。我一下子明白过来,她可能患有红绿色盲症。为了弥补我刚才的过失,我说:“教师再给你讲一遍上课的资料,不用颜色也能解决问题。你能够随便挑选一支蜡笔,当给出的要求是一方面或两方面不一样的时候,你只要改变大小和形状就能够了。”当我讲完这些话的时候,小女孩羞涩的笑了一下,这才让我简便了一下。这时我发现,真正要让幼儿健康欢乐的成长,就要了解他们的各个方面,否则就会很有可能再不经意之间伤害到他们。就像今日,那个小女孩或许已经听懂了上课的资料,可是因为本身存在的原因让她无法顺利完成任务。如果事先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去责备她,那势必会在她的心理留下阴影。

两周的教育见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教育见习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走出学校,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学习。半个月的教育见习虽然比较辛苦。但此刻回想起来,才发觉,原先乏味中充满着期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经过本次教育见习活动,一方面,我锻炼了自我的本事,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在教育见习的过程中,我也表现出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