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9:30
导语:在乡镇妇联半年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镇团委坚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基层”为宗旨,沿着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切实加强共青团员的思想意识教育和团的组织建设,在促进我镇“三个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密切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能力得到提高,现将我镇共青团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持续开展一团一品活动
一团一品活动自启动以来,各支部纷纷推出自己的品牌活动,极大的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提高了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今年,我镇在原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开展一团一品,并挑选我镇常州市德春电器有限公司团支部、白兔村团支部、小河中心校团支部等10个团支部的一团一品上报至团区委。
二、加快非公企业团建步伐
自以来,我镇已在常州市永光车业有限公司等61家非公企业中组建了团组织,并在各支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为了响应团中央“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号召,按照团省委和团市委的非公企业团建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今年上半年,我镇加大了非公企业团建力度,在全镇所有已建团组织的企业中,推选10家团组织作为团建活动示范基地,进行重点培养,并在“五四”庆祝大会进行了授牌。
三、做强大学生村官服务工作
自我镇成立大学生村官联谊分会之后,镇团委联合其他部门,在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关怀备至,开展了多次活动及业务培训等。今年上半年,镇团委继续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工作,开展了志愿者活动,并与带领村官篮球队赴罗溪、新桥等兄弟乡镇进行了篮球联谊赛等文体活动。
四、加大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力度
青年创业就业是与青年密切相关的事情,也是关系青年切身利益的事情,团组织应做好青年创业就业相关工作,使青年切身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上半年,团委召开工作会议,就如何继续做好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下发了创业贷款流程、见习基地单位岗位需求等材料,要求各支部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青年创业就业宣传与培训工作,并在常州市德春电器有限公司创建我镇第二家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
五、稳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工作是团委常年开展的常规工作,志愿服务站的建设在团委班子及各志愿者的积极行动下,建设的更加完善。上半年,镇团委志愿者在植树节赴先锋村委开展义务植树活动;5月15日,联合工会、妇联、工商、计生等十多个部门,在恽代英广场开展大型的集中志愿服务活动;端午前夕,组织志愿者赴郑良村贫困家庭张榴梅家开展慰问活动。
六、深入开展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是共青团的后备力量,少先队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团委发扬“全团带队”的光荣传统,按照州区少工委的要求,以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抓德育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在注重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工作的同时,开展系列活动,使全镇少先队工作健康稳步发展。一是加强对少先队的领导。镇团委成立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并邀请有关领导担任校外辅导员。二是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升降旗制度,深入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生态小主人”活动等,使广大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培养。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团干作虽然有一些成绩和做了一些事,但我们深切的感到,青年的每上步成长,团工作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肋,离不开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在下半年中,我们将以更高的要求严格自己,力争把我镇的共青团工作做得更好。
二、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正视不足,着眼发展,下半年镇团委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团干部、团员的队伍建设与业务知识培训,要求各支部团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团员青年,自觉按照《团章》及相关要求,抓好支部的队伍建设,并切实有效的对团员进行相关的团的业务知识培训。
(二)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站建设,加大志愿者服务力度。为促进志愿服务队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吸收青年加入志愿者队伍中,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效果、服务范围、服务重点。
(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服务工作。以提高大学生村官们的凝聚力、战斗力为目的,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村官联谊活动,开展好大学 生村官的摄影比赛,并组织村官与兄弟乡镇的大学生村官们进行联谊活动。
一、上半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在委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
上半年,我市的社会事业共争取国债、省预算内项目8个,向上争取资金4696.1万元,其中国债1627万元,省预算内资金3069.1万元,已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总体上看,这些项目建设进展比较顺利。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开工建设,预计都可在批复期限内完工。另外,我们还组织筛选了卫生、教育、计生等十几个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下一步争取省预算内资金和国债投资的重点对象,并就项目有关情况多次向省发改委社会事业处进行了汇报。
(二)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工作
一是制定了县区级计生服务站建设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先区后县、先差后优的原则,与计生委共同研究制定了《大庆市县(区)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查表》,按时上报省发改委社会处。按照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市上报的县(区)级计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有8个,总投资820万元,计划争取国家资金600万元。二是制定了我市20户以上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在对前两年“村村通”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的基础上,按照黑发改社会[20__]116号文件要求,会同市广播电视局、财政局对全市盲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完成了《关于核报“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汇报》,制定了《20户以上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汇总表》,按时报省发改委社会处。通过几年的建设,除杜蒙县存在20个盲村外,肇州、肇源、林甸都已消除了20户以上的盲村。针对剩余的20个盲村,计划16个采取有线联网,4个采取卫星接收天线的方案进行覆盖。三是完成了58个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基础设施情况的调查。我市58个乡镇文化服务站有业务用房的有34个,共有房屋5586平方米,其中有产权的仅有1个,面积900平方米,没有业务用房的有24个,机构在编(含兼职)人员77人,总的来看,人员少,基础设施落后。四是陪同省发改委对林甸县卫生项目进行调研。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我们在得知省发改委和省卫生厅要对林甸县卫生项目进行调研的信息后,积极组织接待工作,带领省发改委和卫生厅领导实地察看了林甸县县医院、林甸县中医院和部分林甸县乡镇卫生院。这几个项目都有望在今、明两年下达投资计划。
(三)积极搞好项目管理工作
一是督促项目单位编制科研报告。为规范项目管理,今年年初,经我们请示省发改委,弄清楚了国债项目和省预算内项目审批环节所需的几个基本要件,即资金请示、有资质单位编写的可研报告、可研报告的批复、相关部门下达的投资计划、有资质单位编写的工程设计图纸。总结往年的情况,我们认为,在审批环节,我市社会事业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可研报告是由项目单位自己编制的,没有资质。按照省里的要求,我们从年初开始,要求项目单位必须编制有资质的可研报告,共计审批可研报告9个。二是对一些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1、今年我市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由省财政进行全额投入,项目多,任务重,资金投入大。为了较好的完成危房改造项目,我们在工程开工前,与教育、财政对各县区上报的基础情况进行逐个的了核查,并察看了各个项目的选址。2、为加快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的建设,3月末,我们对杜蒙县和林甸县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存在的问题,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指导意见。三是对已完工项目进行了验收。按照年初制定的业务工作目标,我们与投资科配合,对已完工的肇州县妇幼保健院、肇州县中医院项目进行了验收。四是准确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加强监管。对20__年开工建设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们每两个星期向项目单位了解一次项目推进情况,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并按月向省发改委上报有关情况。大庆市教育文化中心项目是省重点推进项目,按照省发改委社会处的要求,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起草了《大庆市教育文化中心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对市中医院维修改造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市领导批示,我们针对中医院即将搬迁的实际情况,深入市中医院实地察看,对市中医院提出的维修改造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对中医院提出的屋面防水、宿舍维修改造等工程提出了意见,起草了《关于市中医院维修改造所需资金的汇报》。二是对景园中学新建教学楼项目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我们认真察看了景园中学两个校区的每一处建筑,感到景园中学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教师办公室拥挤、教室紧张、实验室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比较突出,确实应该新建一栋教学楼。我们在详细考虑油田教育中心和景园中学提出的的建设方案后,到市
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进一步了解情况后,起草了《关于景园中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两个建设方案,供领导决策。三是对市体育场维修改造情况进行了调研。5月30日,我们到体育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认真察看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们针对市体育局和市体育场提出的维修改造方案,逐项进行了落实,起草了《关于市体育场维修改造的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四是对大同区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调研课题,我们利用4天时间,对大同区卫生、计生、教育、社会福利、社区、旅游等十多个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了调研。下一步,在进一步收集基础材料的基础上,准备着手起草调研材料。(五)积极为企业服好务。今年年初,大庆市广电无限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向我委提出“无限数字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立项申请,经请示省发改委,该项目应由省发改委进行审批。通过多次与省发改委沟通协调,省发改委已同意进行项目核准,但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项目单位提出为下一步争取政府投入,要对项目的立项进行变更,由核准变为批复。为方便企业,我们又积极协调,使该项目在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论证会上一次通过,黑发改社会〔20__〕442号文件已完成对该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在项目的运作中,我们积极帮助广电集团无限公司招商引资,为其引资1000万元,目前,已有500万元到位。
(六)积极做好其他工作
起草了《关于妇儿工作的总结》,报市妇联。起草了《20__年老龄工作总结及20__年为老服务行动计划》,报市老龄委。起草了《20__年人才工作思路》,报市委组织部。为迎接省政府研究室对我市就业情况的的调研,起草了《积极开发项目努力扩大就业》。编写工作动态信息十二条。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评比暂行办法》中确定的业务工作目标,下半年的工作安排主要是:
(一)继续加强科室成员自身的学习,提高个人工作水平。
按照《目标管理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确定的学习目标,科室人员加强学习。一是每个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二是每个科室成员都能使用Excel和PowerPoint软件。三是提高打字速度,争取达标。四是完成科室人员每人读两本书的学习计划。
(二)完成调研课题,起草调研材料。
在上半年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继续搜集相关基础材料,利用几天时间,对大同区的卫生、计生、教育、社会福利、社区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再进行一次调研。在调研后,集中一段时间,对大同区公共社会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针对现阶段大同区公共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想法,并起草《关于大同区公共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三)继续搞好项目的争取工作。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们已经向省发改委上报了一些重点争取的项目,上半年一些项目的投资计划已陆续下达,对尚未下达投资计划的项目,下半年要加强项目争取力度。1、争取乡镇卫生院项目。争取肇州县朝阳沟镇卫生院、大同区大同镇卫生院、林甸县三合乡中心卫生院、林甸县宏伟乡中心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列入今年的国债建设计划。争取肇源县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列入明年的国债投资计划。2、争取一个县医院和县级计生服务站项目。争取林甸县医院和肇州县计生服务站项目列入今年的国债投资计划。3、争取肇源县妇幼保健院列入今年国债投资计划。4、争取杜蒙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列入今年的国债投资计划。
(四)组织筛选一些项目,为20__年争取资金工作打好基础。
在国债项目的筛选上:1、抓住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示范乡镇加大投入的时机,筛选一批乡镇卫生院、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进行20__年国债项目的申报。2、筛选一个县级计生项目作为20__年重点争取对象。3、筛选一个县级妇幼保健站作为重点争取对象。4、拟将肇州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大同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作为20__年职业教育国债投资项目的重点争取对象。5、拟将林甸县中医院作为20__年中医院国债投资项目的重点争取对象。6、筛选两个寄宿制学校,作为20__年重点争取对象。在省预算内项目的筛选上,要向区里倾斜,四县原则上不予考虑,要筛选出两个重点项目进行申报。
(五)争取我市林甸县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
根据我们从省发改委得到的信息,今年下半年,将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被摘牌,空处的名额将被授予其它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得好的县。我们将把林甸县作为重点争取对象,积极向省发改委就业处进行争取。
(六)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稳步推进。
积极当好参谋助手,筹划当前、规划未来,制订了具体方案、进行任务分解等,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全面安排部署全县爱国卫生工作出谋划策。
1、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奖惩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卫生县城管理,调整了国家卫生县城管理指挥部组成人员,明确各单位(部门)职能职责,制订并完善国家卫生县城管理实施意见,经广泛征求各乡镇、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并召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各乡镇、县级各部门。
2、抓整治。结合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暨健康县城建设工作,针对县城薄弱环节,开展联合整治行动。采取正反两方面对不文明、影响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暨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的人和事,以《美丽新风行动工作动态》和“国卫”简报的形式反应,成效明显。
一是开展市场整治。重点对县城碧玉溪市场、蜀南市场、胜利街市场进行打造,按照市场功能分区,完善标识标牌、排污系统,整治乱搭乱建、违法建筑,新建市场大门、塑钢棚等设施,共计投入400多万元。
二是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打击违法经营。对县城区公共停车位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施划,现公共停车位约2000个,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半年来没收、销毁三轮和黑的370余辆,对乱停乱放车辆。共开出罚单350余张,劝导和处罚共1200余起。
三是开展社区卫生和城郊结合部整治。对县城所有社区卫生和城郊结合部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将所有问题分解到县领导、县级部门,落实到人头,要求在四月底前全面整治到位;已经整治卫生垃圾死角27处,化粪池漫溢12处。
四是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对越门出摊、占道经营、游摊菜担进行疏导;开展集中整治,目前共教育和处罚305人次;开展广告清理,共撤除和更换广告2236幅。
五是开展对食品卫生五小行业整治。组织食药局、卫生局、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五小行业进行培训,开展综合治理,完善各种证照和三防设施,共260处。
六是开展对花园头地段亮点整治。1、统一店招店牌,目前已规划制作300多幅;2、统一建筑风格和风貌塑造;3、统一完善市政设施;4、加大对业主、物管、开发商的文明素质提高和培训,作为的重点和亮点打造。
七是开展对修洗车场、市政公共设施等其他专项整治。目前已初见成效。
3、强督查。坚持每周末组织县爱卫会成员单位、社区等组成督查组,对乡镇农贸市场、社区卫生、单位卫生、公共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对2次抽查出同样的问题乡镇、部门和单位,报县委、县府督查目标办发督查通报督促整改到位,力求问题得以最快解决。上半年,结合各类重大活动保障,开展了53次督查,制发各类信息、简报、通报共56期。
4、资料收集。按照《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软件资料分为共性资料和个性资料两个部分。为各级各部门和县城区各企事业单位做好国卫复审申报材料的组织和编撰工作做好前期工作准备,目前申报材料已报省爱卫办,其余“国卫”复审材料正在审核中。
6、做好迎检准备。5月30日,接受省爱卫办徐保华主任一行对我县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暨健康县城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徐主任高度肯定县为我省爱国卫生工作作出的贡献,作为省第一个国家卫生县城,是全省爱国卫生工作中的一面旗帜,并且为全省各市区“国卫”创建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7、强化项目推进。数字化城管、青年路升级改造、环卫停车场、垃圾处理厂扩容、市政公交停车站台全面启动实施。目前,青年路人行道升级改造工程正在实施中,数字化城管、市政公交停车站台已完成前期招标。
(二)扎实推进日常爱国卫生工作
组织策划每年全县国卫生工作,制订了全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实施意见,切实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等工作,除“四害”开展得有声有色,健康教育全面展开等。
1、爱国卫生工作氛围浓厚。爱国卫生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在县爱卫办细致的安排策划下,“爱卫月”、“5.31”等活动期间,县爱卫办、县卫生局、县文广新体局等20多个爱卫会成员单位联合行动,开展街头宣传咨询活动,累计在全县悬挂宣传标语65条,设立咨询点26个,发放各种宣传资料8000多份,办固定宣传栏42个,健教专栏38个,在县电视台、《竹海》报社等新闻媒体开设了“卫生与健康”、“爱卫月曝光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栏目。以督查督办的形式,对超市等公共场所禁烟标识涉及的爱国卫生进行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与广电局、《竹海之都》报刊联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宣传发动。特别是利用爱卫月、5.31无烟日等爱卫活动,组织县爱卫会20多个成员单位结合“国卫”复审工作在街头进行《卫生与健康》、《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媒体宣传的同时动用宣传车,利用乡镇逢场天,深入全县18个乡镇宣传,为全县爱国卫生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
2、卫生场镇等卫生细胞巩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爱国卫生工作的现状,积极指导乡镇和村开展创建工作。在县爱卫办的指导下,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好今年的各级卫生细胞复查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深入镇等村社调研、督查,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并严格对照考核标准,按相关程序对申报的各级卫生细胞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推进卫生乡镇、卫生村等创建活动。
3、除害灭病培训和杀灭工作有声有色。全县开展春季灭鼠和夏秋季灭蚊、蝇、蟑螂活动,投入资金70余万元,组织和发放低毒高效的化学杀灭药物,在全县各乡镇和单位(部门)对四害统一进行杀灭,并采取环境质量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巩固了除四害工作成果。同时,为使除害灭病工作科学、有序推进,确保我县灭鼠暨“三害”防制达标工作在6月底前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开展对部门、镇乡、社区等除四害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组织开展了全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培训会,普及除四害科学知识,除害灭病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灭鼠过程中,全县共投入人力1.8万人次参与环境综合治理,清除卫生死角186处,完善防鼠设施162处,清除鼠痕迹65处,安放竹制毒饵盒400个,安放灭鼠夹50个,投放灭鼠药3500公斤。
4、扎实有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年初县委、县政府以目标考核形式向涉及部门和单位下达了目标任务,明确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部门(单位)切实按任务执行,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人民医院等在县城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组织对县属企业行业健康教育及影剧院、网吧、公共场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要求限期整改,有效推进我县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牵头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
以户外广告店招、园林绿化亮化、交通秩序、违法建设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四个专项治理行动为契机,按规定动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把具体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目前,店招店牌专项治理工作已完成竹都大道一段的整治,完成投资40余万元。强化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和“五乱”治理,加强对旅游公沿线乡镇环境卫生的督查督办。开展以爱卫月、“五一”黄金周等爱卫活动为契机,加大检查旅游环线卫生的力度,对检查的问题及时进行曝光并督促涉及乡镇及时整改。
二、存在问题
一是国卫复审存在薄弱环节,社区卫生长效管理不到位,个别小区楼幢日常卫生较差;二是乡镇爱国卫生发展不平衡,少数场镇秩序较乱,居民卫生意识较差,存在乱倒垃圾现象;三是日常卫生督查不够,由于涉及单位部门多,在检查时难免有一定的疏忽和遗漏,采取抽查的形式,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国卫复审工作。抓好我县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督促镇按照县城规划区内单位进社区分片包干责任表工作内容,加快工作进度,制定好社区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解决社区目前存在的卫生不彻底,少数小区无人管理的问题,协调其他主要职能部门切实按照年初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继续做好巩固国卫的日常检查和抽查,加大对复审工作落实进度的督查督办力度。
(二)农村爱卫工作。当前,农村居民卫生意识还未普遍提高,为了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全面发展,适时组织乡镇开展对村社干部的农村卫生教育,向广大农村居民大力宣传爱国卫生知识,普及日常卫生常识,进一步加大“卫生村”的创建宣传指导工作。
(三)除害灭病。指导督促全县夏秋季灭蚊蝇和秋季除“四害”工作,进一步做好公共场所的除四害和“四害”常规监测,控制四害密度,重点抓好秋季灭鼠工作。
政务服务管理处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0年,政务服务管理处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主线,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2019年,我区营商环境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省营商环境评价全省33个城区排名第10,营商环境指数综合考核在全市排名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协同。成立管委会主任、区长任第一组长的营商环境专班工作小组,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2月20日,召开专班工作专题推进会,确定了专班的5大方面15项年度目标,并按月明确了58项项目清单,建立专班月度报送工作机制。对标赶超标杆,推进工作落实。对标苏高新总体要求,研究制订了《发展环境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到2020年,我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数排名与苏高新持平,2021年实现全面赶超。认真研究学习上海、深圳、苏州等先进地区营商环境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新北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深化宣传推广,推进品牌建设。深入思考营商环境工作简报板块设置,开辟对标苏高新专栏,及时收集汇总各单位报送材料,配合综合处印发营商环境工作简报2期。以“四个一”(政策一口清、材料一标准、受理一平台、办事一次成)和微笑服务理念初步设计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品牌方案,研究制订《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新事高兴办”政务综合服务品牌的建设方案》。
着力落实“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2019年,我区“放管服”改革考核在全市排名第二。有序谋划全年工作要点。根据《2020年常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研究制订《新北区“放管服”工作要点》。认真梳理汇总疫情期间“放管服”改革的经验做法,向市级报送案例7个。其中秒批、竣前联合指导、推进审批“四化”工作获市协调办认可并推广。有效推进基层赋权工作。根据《省委编办、省司法厅、省政务办关于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苏编办发〔2020〕12号)及2019年孟河镇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第一批赋权的经验,开展了多轮梳理、调研、座谈和征求意见工作,分三类对象推进赋权工作,梳理形成孟河镇第二批赋权清单11项;第一类赋权乡镇(薛家、罗溪、西夏墅、奔牛)赋权清单137项;第二类赋权乡镇行政许可类权限42项,公共服务类95项;为街道赋权119项,政许可类24项,公共服务类95项。有力落实审批前置中介事项规范工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前置中介事项清单规范工作,明确需保留的中介事项名称、对应的审批部门、审批事项、设定依据、收费标准等,汇总前置中介服务事项44项,并及时向市级反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强镇级为民服务中心。加强各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现场管理指导,拟订服务大厅现场管理、物品摆放、工作考核等模板,供各镇(街道)学习、参考。梳理完善各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面积、门头设置、区域划分、全科窗口建设、制度规范建设等情况,根据各镇(街道)现状列出表单明确下一步改善计划,推出一批特色亮点。推进一体化在线平台向基层延伸,以孟河、奔牛、薛家等5个镇(街道)为试点开通账号,定制个性化事项,并指导完成事项认领。研发企业法人自助申报一体机,已统一为孟河镇、薛家镇、罗溪镇、奔牛镇为民服务中心配发,实现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注销等近30个事项的“区域通办”。
着力优化12345热线服务。今年1-5月,区平台共受理诉求件10136件,按时办结率99.94%,答复完整率100%,群众满意率97.93%。站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保卫战第一班岗。第一时间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联动处理机制,疫情期间咨询类工单半小时内答复。建立12345疫情周报机制,每周报区主要领导参阅,对复工复产、返常出入人员、疑似疫情人员举报等问题进行及时跟进,确保疫情相关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用好企业群众办事服务“一号答”。高度重视国家、省、市平台交办件,上半年处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交办件24件,国家政务服务网交办件2件,处理省级工单177件,总体满意率99%。 做优“12345”高新区企业服务专席,围绕企业群众所关心的证照办理、税收服务、优惠政策等相关内容,咨询类3日答复、投诉类5日解决,实现全过程评价和满意度回访。建好沟通协调中转站。以办理类工单为重点,明确答复内容评定四项指标,即投诉内容是否属实、处理依据是否充分、处理时限是否明确、处理结果是否满意等,优化沟通联络机制,确保各类事项责任明确、处理有效。联动政务服务“好差评”,群众办事不满意立即反馈、立即整改。对政风热线8件线下交办件,办理诉求的过程进行重点跟踪,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沟通处理,及时追踪办理结果。
此外,“三八节”妇联活动、政协提案答复等相关工作也都圆满完成,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0年,政务服务管理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将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建强政务服务体系、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
加快打造基层审批服务力量新范本。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放尽放”,积极谋划滨开区与区本级同权工作,高质量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工作。主动开展基层赋权事项培训、指导和业务对接,确保各镇(街道)接得住、用得好。积极配合区编办推动各镇(街道)行政审批局挂牌和实体化运作,实现乡镇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加快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以帮办代办体系、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为两翼,以区镇村三级联动为抓手,全面打通全区政务服务大通道、构建全区为民办事大前台,形成政务服务一体化服务新格局。积极探索“延时服务”“自助服务”向镇村延伸,在春江镇等镇(街道)服务大厅探索建设“24小时”政务超市。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市实施新两纲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前段实施纲要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进一步动员各级、各部门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形成实施纲要的强大合力,确保纲要各项目标的完成,以此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前段工作的基本情况及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作一简要汇报。
一、前段实施新两纲情况的简要回顾
自2001—2010年延州妇女发展纲要和延州儿童发展纲要实施以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协调各成员单位围绕两纲实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形成了实施纲要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为了切实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市里及时调整充实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乡镇、市直大委也都相应地调整充实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围绕市政府颂布的新两纲的全面实施,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制定下发了纲要目标责任分解意见,并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各乡镇和市直各成员单位也根据任务指标和职责分工,及时制定了本单位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把任务指标层层进行分解,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为了切实加大实施力度,最近,我们调整充实了妇女儿童纲要监测评估领导小组、检查组和统计监测组,从运行机制上进一步保证了新两纲的顺利实施。
(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良好社会氛围。把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作为推动纲要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形式,搞好两纲的宣传。亠是利用节日宣传。充分利用三八节、六一节、《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纪念日等有利时机,通过举办三八节、六一节庆祝活动、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系列活动,组织儿童才艺大奖赛、小公民道德建设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和新两纲的目标、任务等,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二是利用宣传月宣传。把每年的三月和六月作为实施纲要宣传月,通过上街发放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婚姻法小册子、发放两纲宣传资料等形式,使两纲深入人心。三是通过媒介促宣传。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常年开设《巾帼风采》、《家教园地》、《妇幼保健》等专栏,宣传“九五”纲要取得的巨大成绩及新两纲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今年三八节期间,在电视台、延州日报集中宣传第三届延州巾帼十杰、巾帼岗位明星,宣传她们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的突出成绩,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社会风尚,使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更加深入人心,扩大了两纲的社会影响,促进了两纲目标的落实。
(三)坚持齐抓共管,推动纲要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任务重。纲要实施中,我们依靠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实施,重点抓了妇女儿童教育、保健、参与、维权四大系统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教育工程。就是多渠道、多层次抓教育,全面提高妇女儿童文化科技素质,从根本上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进步与发展。2002年底,全市3—6周岁学前儿童入园率城市、农村分别达98%和85.2%。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的实施,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保持在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77%。城乡妇女接受实用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89%的城镇职业妇女接受了职业培训,80%以上的农村妇女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全市共有6832名农村妇女获得了绿色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职称,其中276名妇女获得了中级职称,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是保健工程。就是抓好妇幼卫生保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全市共有26家爱婴医院、22所乡、镇妇幼保健机构,完成了“一无三配套”(无危房,人员、设备、房屋三配套)建设。全市乡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达27所,进一步加强了全市妇产科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壮大了妇幼卫生队伍。充实健全并不断完善了市、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孕产妇管理得到加强,妇女享有良好的生殖保健服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新法接生率、农村住院分娩率等大幅提高。到目前,全市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1.02/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6.73‰,低于(上级市)市平均水平,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已全面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参与工程。就是抓好妇女就业和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和参政能力。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加强了对女干部的培养和提拔重用。到目前,全市机关女干部达到341人,市级班子中,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各配备了一名女领导干部,市直党政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配备率达到45%。市、乡两级人大女代表的比例分别为23.3%和24.4%,政协女委员的比例为24%。女党员、女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有女党员7534人,占党员总数的11.43%,2002年来新发展女党员356人,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21.04%。妇女劳动就业和特殊保护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妇女就业比例稳中有升,就业领域逐步拓宽。到目前,全市城镇从业人员中女职工23311人,占职工总数的42.3%。加快建立生育保险基金制度的步伐,进一步做好生育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工作。从去年8月份至今,全市共征缴生育保险费280万元,为898名女职工支付了生育保险金230万元。
四是维权工程。就是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市里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政策和规定。各级都围绕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积极开展活动,市妇联开展了“优秀妇女维权岗”创建活动。积极落实《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进行了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大检查和禁止使用童工大检查,特别是加大了乡镇街道、村办和民营经济企业的检查力度,切实保证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总之,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实施两纲取得了较大成就。这首先得益于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支持,同时也是妇儿工委全体成员密切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向各位成员以及所有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新的形势,两纲实施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妇女参政比例偏低,农村妇女进“两委”比例偏低;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困难;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教育、人身权利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事关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问题,都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以解决。
二、下步实施纲要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推动阶段性目标实现的重要时期。下半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阶段性监测评估,希望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认识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重要意义。延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制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按照我市“十五”计划和省、(上级市)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今后10年我市妇女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从战略上、政策上构建了妇女儿童新的发展平台。《延州妇女发展纲要》涉及妇女与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教育、健康、法律、环境6个领域38项目标,《延州儿童发展纲要》涉及儿童与健康、教育、法律、环境等4个领域18项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着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因此,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妇女儿童的进步与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妇女儿童发展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落到实处。
二是要广泛深入地抓好两纲宣传。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措施,积极行动,特别是宣传部门,要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中继续增加宣传内容,宣传妇女观,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纲要要坚持面向社会宣传,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宣传,面向广大妇女儿童宣传,提高其自觉实施纲要的责任意识。在宣传形式上,要做到面上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长期宣传与阶段宣传相结合。市里继续把每年的3月和6月定为两纲宣传月,统一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平时要利用各种会议、培训、活动等大力宣传两纲,形成宣传声势,做到集中宣传有,经常宣传不断线,引导全社会关心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一、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把解决好城镇失业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把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结合起来,打破城乡就业分割格局,建立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援助、服务到人头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促进我市城乡充分就业。
(二)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目标是:从2006年起,通过3年的努力,使我市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每年不低于10万人;2008年末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到28%以下。中心城区在2006年基本实现城乡就业比较充分,近郊区县在2007年基本实现城乡就业比较充分,远郊县市在2008年基本实现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比较充分的考核目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80%以上;90%以上的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全部建成充分就业社区;7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完善"三项制度"、建立"六大体系",即健全完善积极就业政策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包括进入我市务工的外地农民工)的普惠制度、针对持《优惠证》人员的扶持制度、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劳动力市场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就业援助体系、服务到人头的工作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二、对城乡劳动者就业实行统筹规划和统一的就业政策
(四)统筹规划城乡就业工作。在搞好城镇就业的同时,把农村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坚持把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与统筹城乡就业相结合,坚持把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统一安排,同步实施,综合考核。坚持把扩大城镇就业、降低城镇失业率、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范畴,使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比重不低于10%。
(五)制定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的界定标准。准确界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失业标准,在2006年6月底前根据其从业时间、收入水平、收入来源以及对生产资料的拥有情况等因素制定出具体的界定标准。根据界定标准,将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或在城镇就业以及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统计范围,并对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失地无业劳动者(包括人均耕地少于0.3亩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失业登记。对虽有土地,但同时又有其他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在纳入就业统计范围的同时,实行求职登记。
(六)建立城乡劳动力动态管理机制和失业预警机制。全面实施就业实名制度,在2006年6月底以前完成对全市城乡适龄劳动力就业、失业、培训、社保等情况的调查,建立起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信息库;从2006年7月份起对全市城乡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和就业服务,并逐步加以完善。建立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从2006年开始,每半年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为决策和目标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并逐步建立起失业预警机制。
(七)落实城乡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制定出台的各项积极就业政策,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进入我市城镇的本地和外地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给予一次性培训补贴;对城乡所有劳动者和进入我市城镇的外地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等。扩大《再就业优惠证》发放范围,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失业的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作为享受扶持政策的凭证,提供相应的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在完善企业招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的同时,试行企业招用农民工的社保补贴政策。
三、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服务的职业培训体系
(八)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加强公共培训机构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具有资质的各类职业和培训机构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以区(市)县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能够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组织体系。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根据培训项目招标确定培训机构,按照培训协议验收培训成果,给予职业技能培训经费补贴。建立对培训机构进行检查、评估和淘汰的动态管理制度。
(九)切实加强对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落实资金安排和任务分解,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从2006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对所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开展一次免费的引导性培训,指导其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其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结合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复转退军人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转岗转业再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再就业培训数量不低于12万人;鼓励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的失地无业农民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对获得毕业证书和《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学员,由劳动部门认定后给予50%的学费补贴;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结合产业发展和项目开发,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有条件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以新毕业大中专学生为对象的"青年职业见习"制度,提高青年的就业竞争能力。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实施"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新技师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注重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到2008年全市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的比重达到5%以上。
(十)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以市、区(市)县就业训练中心为基础,统一规划建设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完善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初次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从2006年开始,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每年递增5%。
四、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十一)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工作机构,与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以及已认定的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组成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服务工作网络。2006年全市所有城镇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要建立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工作机构。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城乡网络互联互通。建立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网络建设纳入全市信息网络建设统一规划;建立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预测和信息公开制度。2006年,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已与528个街道(乡镇)、社区联网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城镇街道、社区和农村重点镇、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联网运行;今后,凡是新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要实现与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联网。
(十二)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实行全市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服务计划、项目、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的基础上,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得到规范服务。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公平待遇,对登记求职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建立城乡劳动力分类服务的工作机制,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进城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区别制定工作计划,并抓好组织实施,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完善已开通的"12333"劳动保障热线服务功能,免费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十三)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已建成运行的成都市"就业援助962110"援助体系,按照"有话必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援必成"的要求,积极开展援助工作,兑现"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选,两个工作日安排上岗"的承诺。建立完善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申请、核实情况、开展援助、安排上岗、回访登记等工作制度,开展规范化的援助服务。健全公益性岗位申报、收集制度;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作用,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职介机构、社团等社会力量提供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在区(市)县之间、街道社区之间调配使用岗位,实行公益性岗位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调配制度。
(十四)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在完善现有公共就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开展"职业素质测试"、"远程面试"等个性化服务,有效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06年各区(市)县开通"远程面试"系统;2007年,市和区(市)县建立"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并切实开展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以,进城农民工为对象的"春风行动",在对农村劳动力实行《求职登记证》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智能化(1C卡)管理体系,全面掌握农民工就业动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和维权的宣传,通过印制"农民工维权扑克牌"向农民工免费发放、制作"农民工维权电视宣传片"等措施,切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
五、建立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
(十五)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改变劳动、人事、工商等部门分头管理模式,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统一管理各类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人事中介机构、劳动力(人才)信息中介机构。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非法中介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十六)完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3年行动计划。2006年全市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上(其中农民工达到60%以上),2007年全市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其中农民工达到80%以上),2008年全市城镇职工劳动合同实现全覆盖(其中农民工达到90%以上)。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6年内,全市建筑行业企业和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和担保制度全覆盖,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全市、各区(市)县农民工维权投诉举报热线的工作制度,受理投诉结案率达到95%以上。
(十七)强化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监督检查。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条例》和《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逐一对全市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采集,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2006年上半年完成全市国有、集体、股份制、外资和私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采集;2006年下半年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采集;2007年上半年完成全市个体工商户的劳动用工信息采集。在2007年内建成全市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机制,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2006年9月前完成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仲裁结案率达95%以上。
六、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十八)完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办法。全面落实《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成府发[2003]7号),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工伤、医疗、养老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市综合保险制度,按照与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可转移的原则,建立农民工个人账户和缴费年限记录。加大综合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力度,使综合保险参保覆盖范围逐年提高,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较上年递增长20%、25%、30%。
(十九)切实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认真执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府发[2004]19号),在已解决199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保问题的同时,重点做好已征地政府补贴按时足额到位工作,确保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2004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只要符合参保条件的,由征地部门在征地时为其办理社保手续,并一次性为征地农转非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纳入社保覆盖范围。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失业保险制度,2006年以后新征地的农转非人员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二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体系。在清理、整顿原个人储蓄式农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按照"广覆盖、低费率、可转移"、"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6年,在中心城区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选择l一2个条件成熟的近郊区县开展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同时选择1个远郊县市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试点工作。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办法。
七、切实加强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领导
(二十一)成立成都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都市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确保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督导制度,2006年从市级机关中抽调20名局级干部(任组长)、80名处级或后备干部组成20个专职督导组,分别对20个区(市)县的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进行督导;各区(市)县也参照市上的做法抽调机关干部"分片定责入户"促就业。充分发挥各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局面。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全社会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加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利用国家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所安排的资金,切实加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按照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到人头的工作体系的要求,通过实施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项目、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数据库建设项目和就业服务工作人员能力建设项目,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基层就业服务工作平台以及延伸到基层平台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城乡适龄劳动力电子信息档案和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建立全部用人单位用工电子档案和单位就业劳动者基础数据库;建设就业援助信息网络系统(即"就业援助962110"电话服务系统);加强对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十三)落实试点工作资金和工作经费。市和区(市)县根据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促进城乡充分就业资金的投入,将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所需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促进城乡充分就业资金主要用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贴息、劳动力市场和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等。中央和省财政分配我市的就业补助费及市级财政安排的就业补助费的分配下拨与各区(市)县促进城乡充分就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工作实效挂钩。切实加强对促进城乡充分就业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督检查,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整个试点工作所需的资金将主要由我市统筹安排,同时,请国家对我市的试点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公共就业服务的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