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9:35
导语:在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根据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2020年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通知》和《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现将我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及时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单位对接,将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标准化、推进社会治理多网融合等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中。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 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严重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省工程建设领域评标专家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暂行办法》、《州诚信“红黑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推动形成“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开工作。组织各相关部门业务人员及时关注天府信用、信用微信公众号,打造“信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引导各相关部门及时在州信用体系建设平台规范填报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工作,抓好牵头事项、配合事项各项工作,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有关单位: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已经州政府第143次常务会议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甘政办发〔2021〕15号),提高自然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要素集成效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国土空间布局,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就加强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
(一)加快规划编制。严格按照国家《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加速推进州、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9月份完成报批。同步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做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省州县“十四五”专项规划高度契合。
(二)做好三线划定。依据国家和省上的编制规则,核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同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和规划实施监督体系,严格管控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保障城乡建设。
(三)统筹项目清单。州、县(市)将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国土空间开发边界范围内,切实为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提供充足的规划空间。
(四)保障项目建设。在州、县(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甘肃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前,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实行规划承诺的方式,应保尽保、应报尽报。
二、科学配置用地计划指标
(五)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争取将我州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省上支持范围,争取省上统筹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全州各类项目用地审批。
(六)注重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全州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使全州存量建设用地使用工作达到全省“增存挂钩”要求标准。
(七)鼓励节地挖潜。在全州统筹土地资源配置工矿废弃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腾退出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用于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计划指标。
三、用足用好增减挂钩政策
(八)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县(市)政府组织开展前期工作,严格执行省自然资源厅验收标准,对上报的项目区地块逐一甄别、精准认定、外业核实,真正建立起以“政府主导,自然资源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发挥主体作用”的政策落实运行机制。
(九)争取挂钩指标。州自然资源部门要积极衔接省自然资源厅和东西协作省市,全力以赴争取增减挂钩交易指标,促进全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四、优质高效申报审批建设用地
(十)合并批准流程。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与用地预审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一证办理;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批准书合并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证办理。对不符合城乡规划的土地划拨类建设项目实行承诺制,由县(市)政府承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容缺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所有建设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无需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直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十一)推进多测合一。在工程项目建设竣工验收阶段“多测合一”基础上,全面推进包含建设用地选址供地、工程施工定位测量等全流程的“多测合一”工作。
(十二)完善用地绿色通道。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主动服务,积极协调用地单位、项目业主和主管部门,做到各类项目用地“即来即办、快审快批”,全力保障我州各类重大建设项目依法落地。
五、加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落实
(十三)争取土地整治项目。州自然资源局要积极争取新增耕地潜力大的国土整治项目,有效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十四)引导集约节约。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做到明确建设用地单位的补充耕地责任,认真落实补充耕地方案。
(十五)异地购买补充占补指标。争取通过省级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平台向指标富余地区购买指标,易地补充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力保障我州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指标落实。
六、积极鼓励多方式供应土地
(十六)建立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完善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让、抵押二级市场,州、县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土地交易平台,提供服务场所,办理交易事务,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提供信息、归集和查询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土地二级交易市场各交易环节和流程基本规则,建立“信息—达成交易—签订合同—交易监管”的交易流程;加强交易管理与不动产登记的有序衔接。
(十七)鼓励多方式供地。科学安排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探索推动土地复合利用,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使用性质的用地类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业用地可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方式供应。现有工业用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七、主动做好项目用地协调服务
(十八)加强用地组织协调。州自然资源局成立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全面做到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清单式管理,实时跟进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展。
(十九)实行台账管理。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从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用地报批等方面建立起工作台账,全力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报批实施。
(二十)强化衔接配合。州自然资源局向州直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发出工作协调函,建立项目协调联动实施机制,建立工作群,形成工作会商机制,保姆式服务保障全州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建设实施。
八、稳妥化解历史遗留用地问题
时光荏苒,2020年一闪而逝,我们对过往的一年做深刻的总结。2020年对于赣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工程技术部在公司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公司各级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配合项目部的质量技术工作。作为项目工程建设专业的职能部门,我们牢记公司领导的教诲和嘱托,从部门职能出发,从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施工要求着手,突出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充分发挥部门在工程技术管理上的职能作用,配合项目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
在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截至今年12月底,本年度共完成23929.59万元。我们已先后完成了赣州市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八一四大道等17条道路改造4166.75万元、赣州市章江新区新建道路水南路(橙乡大道—登峰大道)1843.25万元、赣州市章江新区南康路(橙乡大道至登峰大道)道路改建工程3494.39万元、赣州市南康区幸福河、文峰河污水管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EPC)3500万元、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城管局市政工程EPC项目(测绘、勘察、设计、施工 EPC)8500、南康区南水片区幸福二路(南山二路-南山四路段)、南山三路、南山四路、南山五路建设工程2059.2万元等市政工程项目。
履约合同情况良好,工程“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方面皆情况良好,取得了社会和公司效益双丰收。
本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而丰富和改善自己的原则,为此,我们就工程技术部2020年工作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一、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部是一个对实践性要求极强的部门,由于部门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我部门的工作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开展。一方面,做好部门日常工作的开展,配合各兄弟部门做好相关的技术指导工作,不定期的组织部门员工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领导提出有效地整改方案。此外,还要做好对工程资料完善、整理及归档工作。
本着提升公司的工程技术质量水平,不断强化制度管理、标准管理和信息管理水平。公司工程项目较好地完成了合同中的各项目标。收到良好地社会效益。
按照公司安排,本部门编制了《赣州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报告》,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计划和目标。
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坚持“三级质量检测制度”,对检测结果及时作出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质量统计分析,持续改进工程质量;建立质量例会制度,把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交流,群策群力,搞好工程施工质量。经常深入项目工地,不断巡查工程质量,并建立了工程质量回返和保修制度。提高了工程质量的社会满意度、民众的参予度和幸福感。
三、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组织质量技术教育培训,利用雨天或工闲时在各施工工地,对现场技术人员及民工进行观看PPT授课教育学习活动,提高大家的质量意识。
四、2021年度工程技术部的工作计划:
1、工程技术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制定《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规定》。
目的和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技术规范化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障企业科学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在总结公司生产践与技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特点,制定本工程技术管理规定
2、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制定《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目的和意义:(1)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2)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工程施工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3)贯彻建筑企业质量责任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3、不断巡查、监督和落实工程技术质量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整改处理。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六稳”“六保”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全年工作总基调,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有效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1-9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增长1.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9亿元,增长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1%、5.3%。
1、坚持项目为要,实体经济平稳向好。一是强抓产业推进。1-9月份,完成工业开票销售566.8亿元,同比下降1.4%。新增达序时亿元企业8家、规模企业54家,获批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2家、省级8家。实施500万元技改项目26个,新增“机器换人”示范试点企业7家、机器人40台(套)。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建筑业税收2.7亿元、同比增长6%。二是狠抓项目建设。以“烟花三月” 节、荷藕节、秋季百日会战“三大战役”为主线,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各类招商推介活动,新签约产业项目69个,其中工业重大项目6个。持续保持项目推进高压态势,不断完善“1211”挂钩联系制度。通过市新开工项目8个、新竣工项目6个、新达产项目8个。三是重抓要素保障。争取政府债券项目6个、总额度8.3亿元。组织编制《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方案及概要》,梳排项目69个、总投资234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7.5亿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2亿元。制造业、建筑业累计投放7亿元。中宝药业、凯翔科技上市工作正在推进。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58宗、1325亩。
2、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动能有效转换。一是各项改革有效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有效推进,首批37个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化“3550”改革,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全链通”平台。贯彻防疫防控税费优惠政策,累积减免税费4.57亿元。国有企业实体化运作不断加快,新成立文旅公司、水司。向上争取非普惠制资金12亿元。二是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紧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重大战略,系统研究、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完成规划基本思路第一轮征求意见工作。积极应对境外疫情和中美贸易冲突等不利影响,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实现外贸出口3.6亿美元。积极构建海外经贸服务网络,实现外经营业额3600万美元。道口经济集聚区优势进一步凸显,韵达江苏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三是创新驱动日渐彰显。组织申报国家高企70家,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实施省、市科技项目12项,创成省级众创社区、众创空间各1个。发挥科技镇长团校地校企纽带作用,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0项。获批省“双创人才”2项、“科技副总”19项。参与完成制定国家标准4项,完成发明专利授权7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
3、坚持强农惠农,乡村振兴步伐加快。一是农村产业不断升级。新增设施农业1.1万亩、设施渔业5000亩,实施农业规模项目18个,建成生猪养殖集聚区1个。加快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新增有机农业3263亩、有机食品8个。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纳入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名单。二是富民增收取得实效。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623人,创成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个。规范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机制,新增土地流转2.24万亩,农田托管4.4万亩。加强村级自我“造血”能力,无债村达235个,占比95.14%。持续稳固精准扶贫成果,开展动态监测,防止脱贫户返贫、边缘户致贫。获批全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农产品网上销售12亿元。三是美丽乡村统筹推进。镇村布局初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乡镇“三个一”“五个一”项目已完工21项、正在施工27项。创成省级特色田园项目1个。34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2000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实现全覆盖。
4、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建设共融共进。一是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全面提速。建成龙潭公园、开发区廉政公园二期等各类公园6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实施古城“微更新”,西路街景提升、宋泾河整治改造项目全面推开。改造老旧小区4个、12.8万平方米。新开工、基本建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226户。二是城市管理逐步优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开展露天烧烤、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行动120余次,拆除违法建设8283平方米。转运处理城乡生活垃圾近11.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落实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要求,3个垃圾分类示范镇、10个示范社区(小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小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88.6%,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基础建设不断完善。连淮扬镇铁路宝应段高效推进,线上工程全面完工,高铁站房基本建成,全市率先完成安全评估。省道331改扩建工程东段建成投运。县道曹安线曹甸段主体完工、开发区段完成路面摊铺。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11公里,改造危桥74座。宝应船闸京杭运河待闸区基本建成。里下河洼地治理一期工程水下工程通过验收。
5、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扎实推进。一是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全县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天数194天,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79.8%,PM2.5平均浓度33.2微克/立方米。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落实人大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要求,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风险防控,全县未发生一起危废非法倾倒和转移事件。二是环境保护持续巩固。宝射河、宝应湖等重点断面达标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射阳湖、片区、氾水污水处理厂有序推进,建成城乡污水管网31公里。严格执行项目准入环保负面清单,持续强化排污许可和清洁生产审核管理,清理整顿排污许可证1654份,签订企业清洁生产协议6份。连淮扬镇铁路、新331省道两侧高标准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推进,新增成片造林10060亩。三是绿色经济稳步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宝应段、射阳湖荷荡温泉、宝应湖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柳堡团庄、夏集桃花源、西安丰红枫园等景区进一步提档升级。新增旅游厕所5座、生态停车场3000平方米、旅游标识19块、民宿床位20张。A级景区、乡村旅游区实现WiFi全覆盖。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4个、循环经济项目5个。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4家。城南邻里中心汽车充电站项目稳步推进,新建、改造节能建筑73万平方米。
6、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幸福更有温度。一是民生保障持续增强。新增城镇就业94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7%以内。扶持创业1201人,创业带动就业3480人。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3900人。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新增2.19万人。3个颐养示范社区创建有序开展,12家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土建和内部装修工作。二是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县文教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启动城南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作,建成山阳城西实验幼儿园。县第四人民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卫生镇村创建工作稳步开展,改扩建村卫生室8个。加快建设新宝淮剧院,推进镇中心图书馆、文体站提档升级。三是社会秩序和谐稳定。“1+27+1”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巡查督导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降双控一杜绝”目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完成县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提档升级,社会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1、聚焦实体经济,积蓄区域竞争强动能。一是抢抓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开票销售350亿元以上。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以各镇工业园区为支撑,加快装备工艺更新和产品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玩具用品、羽绒家纺、圣诞礼品、乱针刺绣等“一镇一品”,进一步做强镇域经济。以现代物流、科技金融、工业设计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道口经济、总部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发展现代建筑产业,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620亿元。二是围绕项目真抓实干。紧扣主导产业、重点区域、人脉资源、质量效益抓招商,确保全年新签约各类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其中工业重大项目20个、亿元及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坚持项目建设定期会商会办,确保全年新开工工业重大项目16个、新竣工13个、新达产20个。持续深化领导挂钩联系、要素保障供给、代办推进等机制。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进一步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断提升项目服务实效。三是助推企业提质增效。落实企业集群发展计划,着力推动30强重点企业、20家成长性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开票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突破“天花板”,支持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全年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5家,净增规模企业30家。推动凯翔电气、中宝药业、康而富电子等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对接产业资本,力争挂牌上市1-2家。
2、加快改革开放,谋求效率变革加速度。一是持续深化重点改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提升“3550”成果、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推行基层审批改革,营造强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和高满意度的便民环境。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严控政府性债务,做好专项债券争取及项目配套融资等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所有行政村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二是着力创新要素保障。着力提升高企培育质效,切实做好3个批次国家高企的培育和申报工作,新增国家高企30家以上。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5%。集中突破一批产业前瞻和共性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12项。加强软件信息产业园、开发区科创园“扩容”建设。强化吾悦“运河之星”科创园招商运营工作,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三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动资源对接、要素流动和产业联动。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平台共建等合作,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推进优势企业“走出去”发展,着力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实现外贸出口7.8亿美元、外经营业额3850万美元。加快经济开发区能级提升,力争在全省同类园区排名前进3位以上。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档案法治建设
1、加强档案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实施档案工作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及时转发并严格执行上级业务规范文件,制定下发了《县档案局“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县档案局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加强县民贸公司档案规范管理的函》《县档案局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县“8.8”地震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精准扶贫档案片区指导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完善依法行政相关制度。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明确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具体工作的范围、标准、节点,全力做好文件的查阅、利用、服务,确保县政府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到位。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审查工作,及时清理上报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事项等部门权力清单责任事项,落实责任清单,按时填报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公示本单位机构概况、领导职责、财务信息、法律法规、工作动态、便民信息等政府信息,将档案工作全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健全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制度,每年定时进行执法人员审核、培训,要求执法人员做到自己的执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证据确凿,无越权处罚、变通处罚等问题。
3、深化档案法制宣传。认真贯彻实施省、州《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结合“七五”普法,坚持会前学法,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落实学习任务和内容,每年集中学习宪法、档案法规法纪及规范性文件等不少于12次。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依法治县及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结合驻村帮扶、档案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活动。结合每年档案法制宣传主题,安排部署“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征订宣传资料,制定下发了宣传活动方案,征文活动通知,发放档案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召开档案法规知识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利用门户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短信等持续发送档案法规知识。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法律图书角”,及时更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涉及法律法规、档案业务、民族政策、惠民知识的书籍、报纸、杂志期刊,为干部职工日常“充电”提供了学法阵地,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知法守法意识。
4、强化档案执法检查。结合重点工作任务,每年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组织检查组对全县机关、乡镇开展档案执法检。检查内容包括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档案室规范化管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工作情况等。检查中对存在档案管理方面问题的单位发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有效地增强了全县的档案管理意识。目前我县无档案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二)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资源的接收和征集。立足现有的馆藏资源,不断加强民生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和到期档案资料的接收与征集。十三五期间接收进馆民宗局、财政局、计生局、农水局、永和乡、法院、纪委等20多个单位、乡镇文书档案7832(卷、盒)、会计档案1528盒、项目档案1135盒、诉讼档案2367盒、荣誉、照片、实物、光盘等4000余(张、件),整理接收抗震救灾档案500余盒,整理进馆资料566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和数字化副本“双套制”要求进行档案接收。截止2019年12月,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06个全宗69730(卷、盒)、资料6236册。
2、规范机关档案形成和管理。一是强化日常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每年深入机关单位和乡镇指导督查150余人次。及时转发《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年度档案工作要点、《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机关档案室规范管理。结合精准扶贫、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专项指导督查加强对机关档案室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考核,提升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重点对县人社局、县规划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防震减灾局等涉民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督查,帮助修订完善《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分类方案》等档案工作制度,以及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的规范整理。三是全力抓好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为切实做好机关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档案处置工作,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档案馆积极作为、靠前工作,主动与县委办、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将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列入全县区划调整改革议事日程,同研究、同部署。草拟了《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改革中各乡镇、单位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处置的范围和内容,强调了档案的鉴定收集归档程序和移交要求,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制度检查,做到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有力推进改革进程中档案安全及规范管理。
3、规范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完善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开展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对县自来水厂、大九旅集团、南坪林业局、黄埔电力公司、罗依乡产业园区和高原食品公司等单位进行定期指导督查,并协调组织开展了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
4、强化重点项目档案的监督管理。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深化“项目档案工作提升行动”,加强项目主管部门联系协助机制,推进重大项目档案指导、检查、验收工作。针对“8.8”地震,及时制发相关规定、通知,提出工作要求,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做到提前介入,及时协调落实专项档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项目档案整理、移交等工作,进一步促进项目档案规范管理。组织对县内188个重大项目档案进行了登记,完成了“九寨印象”、水岸豪庭、白水龙水电站移民、鲁能生态旅游、新区市政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医药公司商住楼、乡村道路等57个工程项目的档案初验,组织开展了1期专项验收。
5.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一是落实《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乡创建以及乡镇、村档案法规、政策的宣讲,积极协调、指导、督查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村档乡管村用”工作,探索解决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巩固村级档案建设成果。结合“双报到”积极开展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载体为社区提供档案法律法规咨询和业务指导、技术等工作支持,规范社区档案管理。二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蹲点调研,完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对档案部门接收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进馆提出明确要求,安排业务骨干指导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归档、检查、验收工作,要求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可靠,整理规范,检索体系齐备。三是部署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结合“驻村帮扶”和“两联一进”开展档案工作调研,完成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调研报告》。转发了《州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方案》,与县扶贫移民局联合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全县乡镇精准扶贫档案检查指导工作全覆盖,指导建立县、乡、村、户减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在安乐、勿角试点乡镇开展了重点督导检查。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会,对全县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乡(镇)档案专干,22个扶贫专项部门分管领导进行了精准扶贫档案专题培训。
6、档案规范化管理情况。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2019年完成县法院档案规范管理晋升“省一级”标准验收认定。县档案馆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标准验收。2014年12月县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县通过验收。目前,县机关档案室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83个,村级建档120个村,社区建档4个。
(三)档案利用服务建设
1、推进档案开放工作。制定开放实施细则,对应开放的档案进行认真的鉴定工作,开放了应开放的档案,备有开放档案目录,供利用者自行检索,对利用频繁的重要、珍贵的档案提供了部分复制卷或者副本,坚持利用登记和利用效果,并编制档案利用效果汇编,取得利用实效。
2、强化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档案馆开馆时间与国家法定工作日数及工作时间相同,并长期坚持采用法定节假日和延时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开放提供利用工作,利用形式多样,包括接待来访、咨询、来电、来函代查等利用工作,做到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利用群众的满意度。坚持档案便民、惠民理念,积极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方式,挖掘馆藏资源,编制专题目录,使查阅利用更为方便。认真贯彻《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积极协助配合异地查档业务,认真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规定,积极为各单位、社会各界利用档案提供优质免费服务,十三五期间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2917卷次,972人次,为领导决策、低保救助、工龄认定、婚姻认证、房产交易、落实待遇、解决纠纷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原始证据。
3、扎实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及时安排部署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完成了《县领导干部职务任免文件汇编(1990-1995年)》《县农村土地经营确权工作文件汇编》《县新城区建设指挥部全宗介绍》《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文件汇编》的编制任务。协助州档案局开展馆藏珍贵档案调研,完成《兰台珍档》一书的素材采集工作。积极提供资料,协助县志办编制完成《抗震救灾志(2008年)》的编制任务。鼓励职工积极写稿,向州局、县委宣传部报送工作信息102篇。结合主题活动,每年编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3篇,为推行政务公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本区域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关于县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数字档案建设规划意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与本县信息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向省档案局、县财政争取资金,采购了电脑、复印机、档案密集柜等用品,为调整优化档案管理软硬件环境,搭建数字化档案馆管理平台创造条件。按照年度计划,安排部署馆内档案数字化加工任务,完成文件级目录录入70000余条。进一步完善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移交接收进馆工作制度,建立电子档案接收平台。积极推广档案管理系统,机关档案室档案管理软件使用普及率达90%,乡镇普及率100%。为档案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五)档案安全建设
县档案馆于2008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年初施工,2009年底竣工,2010年投入使用。实际使用面积2510平米(其中库房面积1005平米),新馆结构基本合理、配备了一些必要设施设备。“十三五”期间,向县财政争取资金48万余元,增添了档案密集柜和目录柜,为档案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各项规定,全员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把档案安全保密要求贯穿于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的各项环节。深刻吸取国内外重大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保密、档案开放与利用等方面对全县17个乡镇、80个部门开展了档案安全大排查。建立了档案安全整改排查台账,健全完善了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县综合档案馆坚持安全消防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库房温湿度监控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每日安全巡查不少于1次,时刻绷紧档案安全弦。档案馆历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六)档案队伍建设
1、抓好党风廉政反腐败工作。结合会前学纪、会前学法和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和送学上门等方式,统筹安排落实学习任务。坚持每周至少1次的政治理论和业务集中学习时间,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精神,省、州、县各级会议精神,党纪政纪处分规定,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部门业务知识规范等内容。通过深入、扎实的学习宣传教育、座谈交流、专题讨论,专项整改活动,切实解决党员理想信念问题,使干部职工普遍武装了头脑,深化了思想认识,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素质能力,单位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实现“两地一点范、美丽新九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县级部门学习教育要求,结合省、州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安排职工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部、人社局、党校、法制办、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培训和知识竞赛。组织职工参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网络培训。每年抽派档案馆1-2人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专兼职人员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单位执法人员参加了网络法治教育学习培训和县普法学习考试。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2期,灾后重建项目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1期,卫生系统健康扶贫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财政和档案业务培训1期。共计培训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管人员和档案兼职人员5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档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力促进了各单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县档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亮点
县档案局、档案馆在州局、馆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强化监督指导为手段,以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为目的,全面促进了我县档案事业和谐发展。县档案局(馆),2016年荣获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档案》(2016-2017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6-2019年,每年荣获州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三个体系”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编研等多个单项先进荣誉。在工作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日常业务指导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每年深入机关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不少于150余人次,并在馆内安排提供整理室,指导乡镇在档案馆进行档案整理归档,档案指导人员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解答。结合精准扶贫、机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及时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和档案督导检查,每年组织1-2次执法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为民服务。重点抓好婚姻、社保、医保、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等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时指导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相关部门整理归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接收力度,确保民生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有序开展馆内民生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和民生档案查阅利用检查工具的编制。规范完善查阅利用制度、手续,积极宣传档案法规、政策,切实为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高质服务。
(三)抓住重要任务,及时部署,早参与、早谋划。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找准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做到主动出击,早谋划、早参与。比如在灾后恢复重建、机构改革、精准扶贫等工作任务中。档案局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草拟相关文件,制发管理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举办相关培训,开展专项制度、检查,把档案工作部署落实在前,促进档案工作有法、有规可依,规范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部门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网络信息时展的新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县档案工作各项任务按规划得到较好落实,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档案馆编制少,人员结构老化,档案专业人员缺乏。二是基层档案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单位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工作稳定性和延续性较差,基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得不到持续性保障。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四、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