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9:52
导语:在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虎”学 内涵 汉英互译
1.汉语中“虎”学的内涵
虎文化是中国典型的民俗文化之一。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将“虎”这一概念揉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虎的联想有褒贬两个方面。从褒义方面说,虎英勇大胆、健壮有力、坚决果断。从贬义方面说,虎凶猛残忍、冷酷无情。下面我们就这两方面分别举例说明。
1.1“虎”的褒义色彩
1.1.1“虎”多用于比喻人的勇猛、威武。
我国古时战事频繁,出现了许多词语形容将领驰骋沙场时的威猛气势。比如用“虎将”比喻勇将、勇猛的人;“虎威”比喻武将的威风;“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比喻勇猛的军队;“虎贲”指勇士、武士,如:“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书・牧誓序》。
现在我们也常用带“虎”字的词语,形容人的生机活力、矫健威猛。“虎生生”形容威武而有生气,如:“他看着这群虎生生的新工人,感到十分高兴。”“虎气”形容有气势,如:“小伙子方脸大眼,瞧着挺虎气。”
1.1.2“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其特殊地位,中国人对龙始终抱有尊敬、崇拜的心态,汉语中“虎”和“龙”搭配的词语,用来表示刚强、有胆魄、有生气和活力,代表那些才能优异、杰出非凡的人。例如:
“生龙活虎”:形容活泼壮勇的姿态,如:“这群小伙子干起活儿来生龙活虎一般。”
“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如:“工地上龙腾虎跃,热气腾腾。”
“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
1.1.3“虎”有时用来表示人的体形、身材与姿态的魁梧、健壮。
“虎背熊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体格健壮。如:“只见里面有两个少年大汉迎了出来,都是虎背熊腰,相貌非凡。”――清・李汝珍《镜花缘》
“虎势”:形容健壮。如:“这小伙子膀大腰粗的,长得真虎势。”
“虎头虎脑”:形容浑厚雄健之貌。如:“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老舍《赵子曰》
1.1.4形容开头造大的声势。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如:“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著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元曲选・李逵负荆》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1.1.5形容小孩健壮、活泼可爱。
至今,在我国许多地方,心灵手巧的老人们还是给孩子们缝制虎头帽、虎头鞋、虎形枕,包括给孩子起名,也偏爱“虎妞”、“小虎子”之类,寄予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他们长得个个像小老虎一样结实。
1.2“虎”的贬义色彩
1.2.1“虎”字有“危险、贪婪、凶残”之意。
在我们熟知的一些文言文中,不乏“虎”这一形象。如:“苛政猛于虎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或问酷吏。曰:‘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均喻指虎残酷、凶暴的本性。“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易・颐》,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1.2.2由于“虎”和“狼”有着“凶狠残暴、贪得无厌”的相似习性,因而两者搭配更进一步彰显其程度之深。
“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如:“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如狼似虎”:比喻非常凶暴残忍。如:“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尉缭子・武议》
1.2.3用“虎口、虎穴”等比喻“危险的境地”。
“虎口余生”:比喻经历大难,侥幸保全下来的性命。如:“况我本是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清・李汝珍《镜花缘》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危险的境地。如:“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
1.2.4“虎”还被用来比喻“恶人、坏事或恶势力”。
“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养虎遗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1.2.5形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我们也常用“虎起脸”指露出凶相;“虎”指吓唬,恐吓;“虎唬”指威吓;“虎吓”指吓唬。
2.西方“虎”学的涵义
在崇拜狮子与鹰的西方人眼里,老虎并不是最威严的王者,而是代表一种同样强大但更神秘的力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他们看来,“虎”蕴含东方的异国情调,华丽妖艳,精力旺盛,桀骜不驯,像魔法一样难以捉摸,同时也能激起雄性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虎”内涵了一种惊涛骇浪般的威力和燎原烈火状的恐怖。18世纪英国天才诗人威廉・布莱克在参观伦敦塔动物园后写下《老虎》一诗,它或许就是对西方视角下老虎形象的完美诠释,两百多年来传诵不衰。诗中把老虎既匀称又望而生畏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竭尽全力描摹深夜莽丛中火焰似烧红的老虎,赞叹它的雄厚与威力,赞叹造化的伟力。
The Tiger 老 虎
By William Blake 威廉・布莱克(郭沫若译)
Tiger,tiger,burning bright,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燃烧着煌煌的火光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搏击?
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节选)
3.英汉互译中“虎”学的处理
《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中“tiger”一词的释义为“large Asian animal of the cat family,with a yellow-brown coat with black stripes”,延伸义为“fierce,energetic,or formidable person”,强悍的人、劲头十足的人;勇士。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含义与东方的“虎”学意义相近。然而,在中英互译的过程中,还是要从其文化根源、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入手,及时变通,做到形神兼备。
在英汉“虎”学互译时,译者要灵活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翻译时要善于分析两种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生动地生成译文,使目的语读者有着与源语读者相同的理解感受。
3.1采用直译法
对于能够采用直译的词语,译者应尽量选择直译或对应的翻译方法,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语的风格和味道,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更强。如:“纸老虎”可逐字直译为“a paper tiger”,由于无论在中国还是欧美国家,“纸”都会被认同为有着易碎易裂、不强韧、不持久的特性。因而虽然称其为“老虎”,却是纸做的,其引申义也很自然地表达出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直译为“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并不会产生任何歧义,通顺易懂。英译后,既保留了源语的本意,又恰当地传达了寓意,外国人看后也能理解和接受。
3.2采用意译法
然而,很多谚语若是只采用直译很难做到形神兼备。所以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谚语中的内涵、寓意,还需要采用意译,甚至添加说明解释的方法。如“母老虎”一词是极具汉语文化特色的词,指的是语言气势汹汹、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女性,要是简单生硬地译为“the female tiger”,不免会让西方人感到理解困难,毕竟他们没有东方的语言环境和生活背景。所以应译成“lioness at home”,这样就更为地道,也容易让西方人接受。
由于汉语特定的文化习俗,长时间使用后形成特定的习惯说法,为了用英语表达同样特定的文化内容,必须译成在英语文化中有相似寓意的语言,所以使用了其它动物词汇。这类词汇错位的翻译十分常用:诸如“虎”、“龙”等动物在西方的地位并不如同东方,甚至南辕北辙。这样,在互译的时候我们就要格外留意。“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帝王的象征,我们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对龙顶礼膜拜;而“龙”在西方却被认为是邪恶的,龙在基督教、犹太教中被认为是恶魔的象征,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英文报刊将“亚洲四小龙”译为“Asian four tigers”,而非“Asian four dragons”。这样一来,东方人心中的“龙”,与西方人所说的“tiger”就同有“强劲、雄起”之意了。再比如,汉语中的“虎”在英语中常用 “lion”表示,而非“tiger”,这与两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地理特征是分不开的。西方的百兽之王是狮子,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国旗是以狮子为图案,代表着勇敢和庄严;出产的动画片《狮子王》以狮子作为塑造对象,却并没有“虎王”一说;埃及金字塔也是狮身人面像;还曾将中国形容为“东方睡狮”……因此,我们也就有了一系列“狮假虎威”的语言用法:“拦路虎”译为“a lion in the way/path”;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在英语中对应语为“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狮子)另外,虎狼一家,有时也会将“虎”译为“wolf”,例如:“狼吞虎咽”(wolf down);“骑虎难下”(have/hold a wolf by the ears)。
在英译汉时,也要遵循以上的原则,例如“work like a tiger”就可以直接翻译为“生龙活虎地干活”,这样就足以表达它要传达的意思。而英语有关“狮子”的习语译成汉语时也常用“虎”来代替,如:like an ass in a lion’s skin(狐假虎威);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虎口拔牙);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另外,an American tiger译为“美洲豹”,并非“美洲虎”。
因而,翻译时我们应根据需要,将源语中的“虎”语或删除,或补充,或用相对等的词汇充分表达出来。由于翻译手法的灵活性,并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翻译手法。对于同一条词语,只要能传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翻译时就既可采用直译,又可采用意译,或者二者结合。
4.结语
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每个民族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蕴。掌握各民族词语的不同文化背景、深层含义及其差异所在,对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起着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3]韩作黎.新华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孙艳.论英汉名词性动物隐喻的文化异同及翻译[J].时代教育,2008,(4).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 解说词 修辞艺术
作为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专题片早已从传统的带有宣教腔的宏大叙事转向对“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等的追求。在追求对画面语言组成细节和听觉语言组成细节的表现中,解说语言形式美感和听觉美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解说词的修辞不但能带来语言美感的外在体现,也能带来专题片或“兴奋点”的汇聚。
一.比喻
比喻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用和某事物有相似之点的另一个事物来进行描写或说明,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使人们对这个事物的理解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艰涩为浅显,化平凡为新奇,化朴实为生动情趣,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带来良好的听觉效果。
1.喻体和本体贴切契合,引发联想和想象。
在比喻的修辞手法中,表现的对象叫“本体”,作比的事物叫“喻体”。电视画面语言以其真实直观的呈现激发了观众的接受兴奋,贴切恰当的比喻则最大限度增加了画面的思维附加值,使其心理从认可走向共振。在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3集转化的灵感中,作者这样来形容云南人家制作的食物:“一直向南,几千公里外的云南,几乎是同样的情形。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转化这里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敞里风干,像是挂起了巨大的风铃。”乳扇被形容为巨大的风铃,不但外形的相似性极为贴切,其内蕴也有高度的契合。风铃倚赖大自然的风而灵动和带来好运,乳扇同样要仰仗大自然赐予合适的温度、湿度才能完成自身对人类的贡献。
2.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产物,这决定了电视解说词自身形态的不完整性和非独立性,所以电视解说词要“点睛”,而不是“画龙”。但是总有一些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无形的信息等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恰恰可以变抽象为具象,合理“镶嵌”。在电视专题片《苏园六记》第一集《吴门烟水》中,创作者这样来描绘作品、拓片和诗作:“如果说作品是生活的拓片,那么,这些拓片则是含义悠长的。它恰像诗人出于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才在那乌黑的青丝之中,渐渐生出的根根白发。正因为置身于吴门烟水,诗人的灵感之舟,才划入了中国诗歌的河流。”他把作品比作生活的拓片,把拓片比作青丝中的白发,把诗人写诗比作灵感之舟划入诗歌的河流,这样的比较把抽象的意象具象化,把平凡的意象诗意化,可谓一处妙笔,点石成金。
3.渲染氛围、营造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重要范畴,抒情性作品营造出的那些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蕴和境界,那些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获得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美感。在电视专题片《苏园六记》《吴门烟水》中,创作者这样来形容吴文化:“历史的颓垣早就埋没了吴宫花草,吴门烟水里,也已不见了唐朝的渔火江枫。但范成大笔下的菜花却依然是金灿灿地开着。石湖的蝴蝶,年年也都抒情地飞舞,飞舞在每一个苏州的春天。”创作者将抽象的吴文化分解为具体可感、似曾相识的吴宫花草、吴门烟水、渔火江枫,这些被赋予了地域文化色彩的符号呈现出五彩斑斓却终将逝去的历史画卷,营造出略带伤感、令人追忆的情绪氛围,而菜花蝴蝶,“金灿灿地开着”,“飞舞在每一个苏州的春天”又带给观众无限感慨:吴文化仍然有它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那一部分,它们终将长盛不衰。
二.排比和反复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通过排比,可以使句子结构整齐匀称,韵律协调且有节奏,形成一唱三叹的独特抒情意味,而且还能丰富语意,使表达的情意得到加深。最终增强电视片的气势和感染力,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苏园六记》之《蕉窗听雨》中,创作者这样看待园林的窗户:“以园林的窗户为画框,你看不尽桃红柳绿的妩媚,看不尽烟锁重楼的迷蒙,看不尽竹影梅风的爽朗,看不尽冰清玉洁的玲珑。”文采斐然的四句排比,一气呵成,带来繁复的意象,强大的气势和强烈的听觉冲击,激发感情,引人共鸣。
反复是指为了凸显某种感情,强调某种行为而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它和排比的区别在于侧重点的不同,前者在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后者则以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使用形成强烈的气势和特殊的感情。
刘郎拍摄的专题片《情醉湖山》中这样展现江南的湖:“南北湖的每一天,都是被一声鸡啼唤醒的。这一声嘹亮的鸡啼,不仅唤醒了清晨,同时,也唤醒了春天。水中的蝌蚪被唤醒,它们在湖水中欢快地浮游;村边的菜花被唤醒,它们在阳光下茂然地开放;花间的蝴蝶被唤醒,它们在春风里尽情飞舞;山坡的毛笋被唤醒。它们在竹林中破土而生。这便是我们的南北湖。”在这段解说词中,“被唤醒”多次出现,伴随着不断增强的语气和语势,不厌其烦地展现大自然不同的生物被唤醒的状态,也在观众心理上反复形成冲击。同样,在《舌尖上的中国》第4集《时间的味道》中这样写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这种回环起伏的节奏美和延伸感配合着不同的电视画面,加深或放大着一种复杂的感情、一种千回百转的感慨。
三.移就和粘连
移就是将原属于甲事物性状的语词移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或者说是把人对甲事物的感受或词语用到乙事物上去。和拟人相比,移就是拿本来表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词语用来修饰其他事物,而拟人则是把无生命的非生物和有生命的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舌尖上的中国》第5集《厨房的秘密》中这样形容中国厨师:“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从语法上讲,很难说厨师做菜“炉火纯青”,但这种移就修辞的运用,将做菜形容为“水火交攻”的把戏,从而具有了“炉火纯青”的可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而且更具修辞的美感。
粘连指利用上下文联系,把运用到甲物的词语巧妙地运用到乙物中,它与移就的区别在于移用修辞主要用于上下文的联系,而粘就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动词上。《苏园六记》第一集《吴门烟水》中有这样的解说:“历史的织锦织到了宋代,特别是织到了苏州这一段,便特别精细起来,因为它不仅织进了宋词的花草,织进了宋诗的田园,而且还织进了苏州的私家园林。”一个“织进”不仅将历史的演进生动呈现,也巧妙地将苏州园林的地位同宋诗宋词等同起来,这种粘连修辞的运用让人觉得实在形象而精当。
四.提问和设问
提问和设问都是将明白确定的语意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都是为了强调掀起语言的波澜,都起到了加强语势,增强节目的节奏感、引人深思等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设问是提出问题后接着进行回答,有时是无疑问而答,有时是自问自答,而提问则不一定回答。
《苏园六记》第四集《蕉窗听雨》这一段运用了提问的修辞:“欣赏苏州园林,就需要有一种独到的眼光,这独到的眼光,便是每个人心中的漏窗。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光影?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构图?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视角?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景深?园林,原本就是一种精细的艺术。欣赏园林,也原本就是发现精细。”这一大段提问气势非凡,引人深思。
《话说长江》第11集《天生赤水》中则大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今天,赤水河美酒的身世对许多人仍是个谜。美酒为什么出在这里?特别是酒巴中极品的茅台,它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接下来的篇幅中则将答案一一道来。而在“这里为什么盛产美酒呢?这是连当地人也难以说清楚的事情,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酿酒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活”这一段中,其自问自答更起到了制造悬念,强调观点,节奏变化和波澜起伏的重要作用。
在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顶真和回环、谐音和双关、引用和反语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电视解说词更具艺术的美感,呈现出特殊的听觉效果,使电视专题片创作焕发更丰富的意象,传播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高峰《对电视解说词的解说》,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2]徐航州《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刘效礼《电视纪录片获奖作品--解说词暨论文选》,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非常 程度 对比
一、引言
中日两国语言之间存在很多的意思相同、用法相近的同形近义词,这为中日两国的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这些“同形近义词”中有很多词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词义和用法上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常常使两国的语言学习者未能理解和把握词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原封不动的按照本国语言的使用习惯来理解和使用这些词汇,导致在对话中给听话人造成误会、误解乃至不愉快等。本论文主要以中日同形近义词中表示程度的词语“非常”和「非常(に)为中心,通过中日例句以及例文比较,试图探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二、词性和词义
根据上表内容,从词性方面来看汉语的“非常”不具有名词词性,其形容词词性可以与日语的「非常的意思相对应。而且,汉语“非常”作为副词是的作用和意思于日语「非常的副词和形容词性相近,主要用来表示程度情况。但是,从词义的角度来看,汉语“非常”作为形容词可以表示异常、特殊等的意思,日语「非常作为名词,可以表示紧急状态。
三、中日对比
关于汉语中的“非常”,武振玉(2004)曾提到,“‘非常’原是一个述宾词组,表示‘超出正常’‘非同寻常’一类语义,而后逐渐虚化成表示程度的副词――‘非常’,该用法最初出现于我国南北朝r期。(中略)程度副词‘非常’主要是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这是古今一致的。(中略)主要修饰具有积极色彩义的词。”而日语中的「非常,森田(1995)论述道,“「非常に是汉语词、因此在文章中出现较自然,而在平时的会话场面中出现则显得不是很自然合适。(略)「非常に用来客观叙述事物发展的程度、关于评价属于中立的词语”。
因此,笔者在对比过程中以中日两国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呐喊》和夏目漱石的『坊ちゃん(《哥儿》林少华译,中国宇航出版社)为语料,将原文中出现的「非常
(に)和“非常”全部抽出,进行比对。随机节选部分例句,其结果如下。
《呐喊》鲁迅
例:觉得非常之慢(どんなに待ちhしかったことか)
N显出非常得意模样(Nはひどく愉快そうな子であった)
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七斤にとっては非常に危な事Bなのだ)
事情自然非常重大(事Bは非常に重大で)
非常忧愁(心配のあまり)
总是非常模糊(どうもひどくぼんやりしてしまって)
非常高兴(ひどく上C嫌になっていて)
买卖非常好(とても繁昌している)
不由的非常出惊(思わずあっと@いた)
非常难(とてもおにもなりません)
使我非常气闷(ひどく荬めいるのだった)
使我非常的悲哀(私をたまらなく悲しませた)
非常正确(非常に正_である)
兴高采烈得非常(彼のりきりようといったら?大浃胜猡韦坤盲浚
非常渺视他(非常にX蔑していた)
非常武勇(ひどく勇敢だった)
非常严(きわめて格であった)
非常“妈妈的”的事情(まったく?くそッ? といいたくなる事件)
非常惊喜(@喜の声をkした)
非常之以为然(心から感服して)
非常之清高(非常に高だ)
非常快(じつに速かった)
非常多(随分はってる)
非常感激(すっかり感激して)
原文中出现的“非常”共24例中,对应汉语的“非常”,日语译文为「非常(に)的5例、译为「ひどく的5例,译为「とても的2例之外,也有很多「どんなに「あまり「大洹埂袱わめて「まったく「随分「すっかり等的说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像「あっと@いた「たまらなく「gに及び「心から感服して「@喜の声をkした等完全不对应或是意义用法差别说法。由此,可以看出从中日两种语言在表达程度时,重视文章全体的基调,在文章情节展开的基础上灵活变化表现形式。同时,汉语的“非常”在文章中主要作为程度副词来修饰形容词或是动词,与之对应,日语中表达程度的副词的用法相对更加的灵活多样。另外,根据情况不同,程度表现也可能不翻译。
『坊ちゃん(哥儿)夏目漱石:
例:おれを非常に可郅ってくれた。(十分疼爱我)
非常に失望した容子(显得非常失望)
非常に荬欤à)かるそう(十分敏感,坐卧不安)
非常な荬牵ㄆ势汹汹地)
非常に迷惑する(非常为难)
非常に腹が立った(心里异常气愤)
非常に嬉しかった(欣喜非常)
非常にLいもんだ(一封极长的信)
非常に残念がった(都不顶用了)
非常に残念がられたが(分外遗憾)
非常に骨が折れる(异常辛苦)
非常に痛かったの(一直痛不可耐)
原文中出现的「非常(に)共12例中,「非常(に)作为书面语出现较多,与之相对应的译文中,「非常(に)分别被译成“非常”3例、“十分”2例、“异常”2例以及“极”、“分外”等的程度副词。同时,也出现了“痛不可耐、气势汹汹”这样灵活欢快的表达方式。
在整篇文章的中日对比中,以“あとからお母(っか)さんが泣きついても、自分が判に行っても役に立たなかったと非常に残念がった。U文:事后无论他母亲苦苦哀求,还是他自己跑去商量,都不顶用了。”为例,「非常(に)副词用法没有在译文中体现出来,这次从文章整体以及前后结构来把握内容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说,对于日语中程度副词「非常(に)的使用,汉语中与之对应的表达方式更加的灵活自由,有时意味深长有时令人惊喜。
四、结语
本论文对于中日两国的同形近义词“非常”和「非常
(に)进行对比,并重点将词性以及词义、译文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1)日语的「非常(に)可以作为名词、副词、形容词使用,而汉语的“非常”主要作为形容词和副词。(2)由于日语的「非常(に)是汉语词,主要出现在书面语中,而汉语的“非常”适用范围相对广泛,不受局限。(3)通过比较中日文章的原文和译文我们可以发现,在表示程度时,日语有相对偏好副词、且副词种类较多的特点,与之相反,汉语并不仅限于副词的使用,并可以采取更加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中日两国可以说“同文同种”,日语中文字的大多数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对中日两国的语言学习者而言,汉字是优势也是劣势,由此中日之间相关同形词的研究就更@得尤为重要。本论文由于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受限,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接触到关于“非常”的词义和活用等的问题,另外由于程度副词方面还存在很多如「多少、少し、超、O这样的同形近义词,因此今后应继续扩大研究对象和手段,探求中日间程度表达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文献:
[1]森田良行.基A日本Z辞典.1995.
[2]森田良行.日本Zの点[M].拓社,1995.
[3]夏目漱石.林少华,译.哥儿[M].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
[4]田和真o子.程度副~のu性をめぐって.宇都m大学教育学部o要.2011.
[5]武振玉.程度副词“非常、异常”的产生与发展[M].古汉语研究,2004.
[6]于全有.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研究的“非常”语言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00.
大家好!
在我们现在站着的地方,曾有一个令人为之震惊的自然界的杰作,可如今,它已不复存在。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遗憾以及无限的悔意??它就是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如今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昔日的光辉已不复存在。那往日奔腾万里,滔滔不绝的雄浑气势成为了往事。“往事”这一个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个词语意味着什么?大瀑布的“死亡”!过去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是那么壮观美丽,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特别是在每年的汛期时,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天,86400万立方米的水源从瀑布的顶端飞腾而下,窜入无底深渊,激起万朵金莲,直入云宵。那瀑布的奏鸣声震耳欲聋,能带给人浓浓的自然气息,让人赏心悦目。同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对我们巴西和邻国巴拉圭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它,我们有了稳定的旅游收入;也因为它,两国在世界上有了更高的知名度。
可是,在经历了两次电力能源危机后,为了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决定与盟国合作,在巴拿马河上修建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电站建成之初的确成为了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一大骄傲,因为它是世界第一大电站,但是,水库蓄水却直接葬送了塞特凯达斯瀑布年轻的生命,使它在群上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细流顺着山势向下流动,隐藏于岩石之中,磅礴的气势已消失殆尽。如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如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形容枯槁。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枯竭带给了周围的生物灭顶之灾,这一点要归根于我们人类。瀑布水源的减少使动物找不到可以饮用的水源,在阳光的暴晒下逐渐死去。少量的珍惜动物更是难逃一劫。河边以及悬于瀑布上的各种植物遭到砍伐,早已见底,只剩下裸露的土地。被子植物受不住阳光的暴晒,纷纷枯萎焦黄,远离故土。瀑布的干涸只是一个表象,而被我们伤害更深的是瀑布周围的生态环境。
这些后果是当初我们这些决策者没有与料到的,没有想到我们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却又人为制造了另一个恼人的问题。可是,现在后悔已晚。修建伊泰普电站历时16年,耗资170多亿美元。尽管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却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可如果开闸放水,让瀑布恢复往日的雄风,却意味着上百亿美元的资金也同时被我们抛进了大海。面对这惨痛的教训,两难的境地,我希望所有人都和我一起记住一句话:“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起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女士们,先生们!大瀑布的悲剧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保护自然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吧!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安息吧!你那清烟薄云般的身姿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成语中国虎文化联系
一、成语与文化的联系
1.成语的价值与意义
汉语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之所在。成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应用语言进行交际,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现象经引用或反复加工,便逐渐趋于定型,凝结为成语而流传下来。“一定的民族语言都会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其文化传统密切关联。”“成语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认识的结晶“是汉语中历久不变的钻石”,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2.成语与虎文化间的关系
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虎文化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人们敬虎,爱虎,并通过成语这一语言形式,将其承载,传播,使虎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断流传,永葆活力。虎文化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只是一个门类,但就是这种常见的动物,在与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怀结合之后,便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物质能量,这是令人惊叹不已的。虎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之一,至今在我国许多民族的故事传说、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存留着一些崇拜虎的遗迹,如在彝族信仰中,母虎、公虎和幼虎都是推动地球运转,使太阳发光,创造人类的巨灵。“虎”字在《说文解字》中描述为“山兽之君。从虍(虎文也。凡虎之属皆从虍),虎足象人足。凡虎之属皆从虎。”如虓:虎鸣也。一曰师子。从虎九声。虩:《易》:“履虎尾虩虩。”恐惧。一曰蝇虎也。通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虎”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力量以及勇猛。下面让我们从词汇层面,通过对含有“虎”字成语的分析,来展现中国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二、虎字成语的文化内涵
1.“虎”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
长期以来,“虎”一直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它的形象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如我们所熟知的成语: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后汉书·班超传》“燕颔虎颈,飞而食肉。”虎步龙行/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出处:《宋书·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此中的虎无不是指代着帝王将相或是英雄豪杰,体现着强大和权威,以及我民族对于权威的认同和敬畏。
2.“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
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虎师、虎威、虎步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如龙精虎猛(释义: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没睡觉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龙骧虎步(释义:龙高大的马,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骧马高扬着头的样子。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3.“虎”代指危险凶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释义: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踞龙盘(释义: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蟠。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三、联系文化研究成语
联系文化来研究成语,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上,“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得以构建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文化有无时无刻地不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离开了文化的虎字成语,就像一张挂起来的虎皮一样,空有其表,虽然让人敬畏,崇拜的精神已经不在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一是可以使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成语,抓住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二是可以帮助学习和研究汉语的外国人,从文化的角度掌握中国成语,扫除学习汉语的文化障碍,有利于东西方沟通交流。
四、结论
虎文化是我们民族灵魂中的一部分,我们敬虎,爱虎,更将它与我们语言中的奇葩——“成语”巧妙融为一体,使成语成为虎文化的一个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使它们在中华千年文明中源远流长,不断丰富。我们在研究成语与中国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将二者紧密联系,通过成语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通过文化从内涵上真正理解成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志超.汉语成语的文化特色.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吴积才.中国虎文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3]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9.
[4]陈残云.山谷风烟.人民出版社,1979.
一、旅游外宣资料及目前英译本存在的问题
旅游外宣资料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中的英文解说词,旅游产品中的英文说明书,中英文广告和企事业单位介绍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的英文介绍(纪录片、画报、杂志和报纸),[2]这些英译资料都值得研究,但其中旅游指南和景点介绍的翻译尤为重要,以下将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外宣资料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具有强大的信息功能,其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相比中国的旅游资料,英语旅游宣传材料大多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词语朴实,因此翻译中文材料时应注意内外有别,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其次旅游资料还具有感召功能,即通过对旅游景点的细致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为之神往”的感觉。但较之国外的旅游手册,我国的宣传资料喜欢借景抒情、表达对仗工整、行文整齐、节奏铿锵、充满了诗情画意,翻译时如一味讲究英汉的“等值”,将会给外来游客“云雾之中”,不知所云的感觉,正如Pinkham(2000)所发现的,中式英语在中国的各类问题中极为普通,主要是冗余的词语(冗余的修饰词、同意复指)和异常的句子结构(名词泛滥型、逻辑混乱型等),使宣传的预期功能难以实现。由于英美读者对旅游英译本的期待与本国读者不同,汉英篇章上也存在极大差异,目前旅游外宣资料的英译本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译文甚至错误百出,损害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二、旅游外宣资料翻译中的英汉对比
(一)英汉用词对比
中英旅游宣传资料中的用词不同主要受两种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影响,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这使得中国人在用词造句上崇尚和谐对称,给人一种视觉美和听觉美,如现代词语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它们在语音上平仄相间,在语义上相同、相对或相反,[3]这一点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尤为突出——多运用抽象、夸张、华丽的词藻,对仗工整的诗句、对联或典故等来描述景观,渲染气氛,如“旖旎秀美”、“扑朔迷离”等等。但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更偏向于简洁、清楚而平实的语言,以便于读者能获取更多信息,少用空洞不实、过分华丽的形容词及复杂的句型。[4]以下例子分别取自于中国和美国的旅游宣传资料:例1: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九游网)例2:CentralAmericaboastsofvolcanoes,rainforestsandbeaches.Andvariousmountainrangesaresurroundingfertilevalleywheremostofthepopulationlives.Theuniquehospitalityofitspeople,thegorgeousnatureoftheentireisthmusandthemystiqueofseveraldifferentcultureswillinspireyoursenses(.WebsiteofEnjoytheCentralAmerica)由此可见,中文的旅游资料更重视感召的功能,善用同义形容词的排比来增加景观的美感,用主观词语加深印象,但有时在浮华辞藻的堆砌下又显得华而不实,让人期望值过高,相比之下,英文的宣传更看重信息功能,即便用到修饰词,也是常用的,文字简实,易于理解。因而翻译中文宣传资料时,不能逐字逐句,一一对等,如果照搬中文模式,会在景色细节上给人华而不实之感,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怀疑。
(二)汉英句法的比较
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代表不同的概念,汉语句子强调语义,一个句子可能包含多重含义和多个主语和谓语,其基本特点是意合,即“以意统形”,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基本特征是“形合”,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3]因为中国人重整体,重综合,西方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句子结构上就是学界通常比喻的“竹式结构”和“树式结构”,“一般说来,英语长句较多,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往往从句里含从句短语中又有短语。宛如一棵大树,有树干,有枝杈,有树叶”。“与之相反,汉语句子一般简短明快,很少长句。即便是较长的句子也不像英语那样,盘根错节十分复杂。[5]如对如下介绍的翻译:例3:天目山林深人少,古树掩映,清泉石上流,雾生半山腰,如仙境一般。Mt.Tianmu,denselyforestedandscarcelypopulated,islikeafairylandwhereheavyfogsenvelophalfwayupthemountainandclearstreamsflowalongthevalleys.英语句子千差万别,但都是从SV(主谓)结构中发展开来的,因此在处理上述翻译时,应先确定句子的主干部分,“Mt.Tianmuislikeafairyland”,在上面用分词和定语从句补足即可,这样合乎英语句子习惯,也表达了原文含义。
(三)英汉篇章对比
语文是语言情感的一种外在的载体。这个载体的表面是文字,实质是思想和情感,特别是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多彩的生活画卷、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以及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还有文章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诗情画意,都是学生情感产生的源泉,成为语文学习中最美的诱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将情感教育纵贯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呢?
一、营造氛围,叩开情感的大门
文章当中带着浓郁的情感,但是有的学生就是读不出来,或者意识不到,这不是学生缺乏情感,而是教师缺乏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积极营造情感的氛围,挖掘情感流淌的渠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展示自己,感染自己。学生也喜欢这种有触动的语文课,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堂就形成了一种期待,一种情感的期待,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情感为纽带”,学生对教材内容入情之际,也正是教学动机的形成之时。只有此刻,学生的情感才和教材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发生共鸣,才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读懂课文。
二、感受形象,激感的共鸣
叩开情感的心扉还只是“情”的萌发。那么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教师要趁热打铁,将这种初步的情感倾向导入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把握中,进而去钻研体验作者寓于形象中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小说《故乡》中,有一段话写到20年后的闰土,“他只是摇头,脸上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默默地吸烟。”很多老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那么学生只是对闰土有一个外在的印象,而没有走进作品的灵魂深处,没有浸润情感。在这里我们老师可以把人物形象的理解导向深层次:少年闰土原是怎样的?产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探讨,体会到了闰土此时无限哀愁的心情,进而联想到20年代中国农民的悲剧。这样通过真实的感受,深刻的讨论,学生对闰土的情感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而不是单纯的看客,他们带着感情对这个苦难人物和苦难社会的人们充满了深切的同情,由此也对那个黑暗的社会充满了无限的悲愤。感情共鸣形成了,对文本的理解就透彻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整个课堂都沉浸在一个完整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氛围中。
三、抓住语言,领悟情感的魅力
学生对课文中的思想和内容的把握通过阅读语言文字实现的,而对文章内容的深层解读则是通过情感的参与达成的。我们发现就在那一段段看似平凡实则跌宕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元素,在这个时候,才能算是真正领悟了作者和文章情感的神韵。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去精读、品读。
例如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在暴雨下挣命拉车时“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想跑,水裹住了他的腿”,他只能“半死不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浇”“裹”“拽”这些词语能不能用其他词语代替?那么它们好在哪里?我们可以说祥子很苦,这些词语恰好描绘了祥子在水在雨中的工作――“挣命”。文章写到大雨刚来之时,几点“极硬的白亮亮的”雨点砸下来,可见其威烈气势;同一个“裹”字,前面用来表示祥子在烈日下的煎熬,后面用来表示祥子在暴雨下受折磨,深刻描绘出他这种“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苦难生活。这些独到的词语,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恰倒好处,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祥子就呼之欲出了。这样引导学生进一步琢磨、体会,学生的情感会不知不觉地移到课文描写的对象上,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当时的状态,也暗示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
四、注重朗读,读出情感的韵味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这种情感的逐步加深,使得学生不吐不快,除了学生对人物的情感分析之外,我们在这时候,更要通过有感情的读,及时地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的情感。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更加明确,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
【关键词】长句 交替传译 东盟博览会
一、引言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盛会。于2004年起永久落户于南宁。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已跻身全国大型展会之列。东盟地区几乎是亚洲英语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作为东盟博览会的英语官方语言,英语在博览会上被广泛地使用,翻译特别是口译在其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口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跨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有其特点和规律。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口译的语言载体为口语,表现为输入信息时的原语和输出信息时的译语;基本过程是输入、解译、输出,表现为一个连贯单向的流程。(鲍刚,1998)因此信息输入要求非凡的听力、反应力和抗干扰力。在口译中,长句往往句式比较复杂,并包含大量的内容和信息,长句处理的好会及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对口译效果起着直接的影响。文章将通过分析长句的特点,再结合口译,特别是交替传译的特点,并以历届东盟开幕式领导的发言中的长句为例,分析如何有效地处理交替传译中的长句。
二、中英文长句的特点对比与比较
(一)从句子本身构成看,由于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陈定安(2000)在对两种语言句式进行比较后将汉英句式分别比作竹竿和大树。就是说,汉语的句式像竹竿一样,一个分句接着一个分句展开,不受诸位结构框架的限制,形式上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虽然句式相同,但是句子之间的关系却多种多样。与汉语不同,英语举止结构想一棵拥有许多枝干的大树,并不是简单句与简单句并排,而是先确定主句,在由主句延伸出许多分句从句和附加定语、状语等成分,并通过各种连接词语紧密联系(陈小全,2008)。
(二)从长句前后表达关系看,传统中国注重“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主题思维色彩浓厚,习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意合,属于语义型语言。(许余龙,2005)而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则习惯从个体上把握事物,通过逻辑分析以达到对事物的认识。而逻辑分析经常以完备为前提,因此英语注重形合,书形态性语言。“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区别。”(Nida,1984)
(三)从长句的表达形式来看,中文的长句中动词出现的频率极高,且在正式场合中很少有被动语态。而英文的长句中,名词使用频繁,且被动语态被经常使用。(陈定安,2000)但是往往中英文中许多长句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语或是套话,冗余度很高。在表达上也有一定的模式。
(四)从长句出现的场合看,中英文的长句都经常出现在一些正式场合,比如涉及政经的会议、讲演以及带“套话”的场合。正式场合的口译,其原语都很正规,常有规范的词汇、句法和大量的修辞,而中英文的修辞手法由于受其本身的文化影响又往往有很大不同。
三、口译的特点对长句翻译的影响
口译的交流性质、表达方式决定了口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忠实性、即时性、口语性、和灵活性等几方面(胡开宝,2007:2)。
(一)即时性的影响。口译者从源语到目标语的听力理解和信息转换的过程要在极端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交际双方能够连续顺畅的进行交流。在口译现场,译员没有充分的时间推敲词句,做不到笔译那样“形”“意”两全。(梅德明, 2000)。因此口译是一种即时性很强的语言交际活动,所以口译时对词语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序就会受到影响,未必能做到与原语完全相同。
(二)口语性的影响。口译的语言载体为口语。由于口语转瞬即逝,所以口译的目的语的信息内容必须要明白易懂,在短时间之内被听众理解。而作为口语,只要能达到交流目的,并能明确传递信息,因此在口头表达时,往往会出现迟疑、停顿、重复、词汇贫乏等现象,而不能像书面语般用词准确且十分通顺。
(三)灵活性的影响。灵活性是指翻译时译员不应拘泥于字面意思以及源语的语言形式,可以根据场景和其他语境条件,在忠实的前提下灵活、创造性的进行翻译。因此译员在翻译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一定的策略在确保语义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语序上或是用词上的调整,或是对句子进行断句处理,从而确保信息即时流利的表达出来。因此译文可能与原文的结构和用词往往会大不相同。
四、口译长句操作中的技巧
(一)断句,即把一句译作多句。
由于口译具有“口语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译员可将句型复杂的长句切分成几句来译,使译文结构利落,句意清晰,听众也能更容易理解。
例1:七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博览会在各方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下,连年迈上新台阶,每届取得新成效,已经成为自贸区建设的“助推器”,成为中国与东盟友谊合作的象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词)
参考译文:In the past seven years, we witnessed the new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at each session of the expo with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great support from the concerned parties. The expo has served as a boost to the progress of CAFTA and the symbol of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这个句子有5个分句,表达了两层意思,且前半句在翻译时,很自然的会用“we”作为主语开头,若不断句,容易造成主语混乱,所以处理成两句话,能更准确表达出两层意思。同样,在英汉翻译中,也可以用到断句的方法,处理一些较长的有从句、插入语、分词短语或是形容词短语的句子。
例2:The Expo is meant to complement development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FTA), which is deemed as the biggest FTA in terms of population with a market of 1.85 billion consumers and a combine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of almost US$2.5 trillion.( Welcome Remark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2nd China-ASEAN Expo By Ong Keng Yong)
参考译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意味着配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项具体行动正在实施。未来将要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拥有18.5亿消费者,2.5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大自贸区。
这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从句部分很长,其伴随状语中包含有并列项和数字。译成一句话容易使句子不完整。所以拆成两个句子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且译员在表达是也更容易表达得更完整,明确。
(二)变换语序或词性,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确定状语和定语的位置,按照目的语习惯加以调整,甚至根据需要改编词语的词性。由于中英文在语序上最大的不同主要体现于各自定语及状语的位置不同,在口一种,译员常常要处理好这些定、状语的位置以使译文听起来更流利准确。(王跃华,2001)口译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译员可以在保持“忠实性”的前提下,改变词语词性,从对长句进行处理,使其更便于表达和理解。
例3: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体现了双方抓住机遇、深化合作的真诚愿望,搭建了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平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实质合作。(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的致辞)
参考译文: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governments of China and the 10 ASEAN countries, the China-ASEAN Expo demonstrates the sincere desire of the two sides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deepen cooperation,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mutually-beneficial and win-win collaboration, and promotes the substan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areas such as trade, investment and tourism.
在汉语里,定语一般放在修饰的名词之前,“双方抓住机遇、深化合作的”和“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这两个定语都较长,英语里,定语短语一般都要放在修饰的名词之后。所以译员需要灵活调整这些定语的语序以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例4:We are very encouraged to see that amid the economic uncertainty, the 5th China-ASEAN Expo has not only attracted enterprises from China and the 10 ASEAN countries, but also companies from outside the China-ASEAN region, including France, Russia, Sweden,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Addres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5th China-ASEAN Expo by Dr Surin Pitsuwan, Secretary-General of ASEAN)
参考译文:虽然世界正经历金融动荡,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仍然吸引了来自中国、东盟10国及中国-东盟自贸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如法国、俄罗斯、瑞典、日本和韩国的企业的积极参与,这使我们倍感鼓舞。
这句话的从句中的状语“amid the economic uncertainty,”中的介词“amid”变成了动词“正在经历”,使其独立成句,除了调整了定语的顺序外,还把主句“We are very encouraged to see”至于句末,使得句子表达更符合汉语的习惯。
(三)省略,即删掉重复或不影响实质性内容的部分,使译文更简洁明了。
例5:China and the 10 ASEAN Member States are building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one of the most populous Free Trade Areas in the world, comprising 1.3 billion people from China and 570 million people from ASEAN. (Addres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5th China-ASEAN Expo by Dr Surin Pitsuwan, Secretary-General of ASEAN)
参考译文:国和东盟10国正致力于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该自贸区拥有13亿中国及5.7亿东盟消费者,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译员将“1.3 billion people from China and 570 million people from ASEAN”合并起来翻译为“13亿中国及5.7亿东盟消费者”,避免了重复嗦还把“people”的隐形含义体现出来了。
在中文中有许多四字格或成语,为了体现句子对仗和气势,往往有许多次表述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此时可以省去一部分词语,只需把主体意思表述出来即可。
例6: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东盟友谊之花盛开绽放,多领域交流根深叶茂,经贸合作硕果累累;我们共同见证了自贸区从共识走向行动,走向务实,走向共赢。(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参考译文:Shoulder by shoulder, we have witnessed the blooming of the Flower of Friendship, and enjoyed the rich fruits of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rapid progress gained in the coope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We also witnessed the CAFTA progressing from a paperwork consensus to a concrete act, turning into a pragmatic measure which brings about win-win results.
“根深叶茂”、“硕果累累”都是形容成果丰硕,因此可以合并起来翻译,最后三个“走向”旨在通过运用排比体现气势,因此可以灵活处理,让句子更符合英文表达。
五、结语
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中国与东盟之间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对双方加深了解、促进交流、深化合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口译的需求也日渐增多。译员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文化的传递者。掌握好口译中的技巧,以高质量的口译更好的服务于博览会是十分重要的。在翻译长句时, 首先,不要因为句子太长而产生畏惧心理,因为,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句子,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其次理清原文的句法结构, 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其各层意思, 然后分析几层意思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再按照目的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运用上述技巧,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 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灵活运用断句、词性和句式转换及省略策略,使表达的译文更简洁,清晰。
参考文献:
[1]Nida, E.A. 1984, Translation Meaning, San Dimas, California: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2]鲍刚,1998,《口译理论概述》[ M ],旅游教育出版社
[3]陈定安,2000,《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陈望道,2002,《修辞学》[ 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5]陈小全,2008,《英汉翻译中句法结构的转换》[J],中国翻译,第五期。
[6]胡开宝、郭鸿杰,2007,《汉英语言对比与口译》[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7]刘宓庆,1992,《汉英对比与翻译》[ M ],江西教育出版社。
[8]梅德明,2000,《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王跃华,2001,《浅谈英汉翻译中长句的译法》[ J],哈尔滨师专学报。
一、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发展有帮助。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生活既陌生、神秘又新鲜,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受他们的认知及表达能力所限,不能将问题或者自己的想法、愿望很完整地表达出来,依此情况我们开展了谈话活动《帮助喜洋洋》。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师幼谈话、幼儿模仿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及学会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学会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谈话内容是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事情,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新鲜、有趣 ,内容符合小班幼儿刚入园的各种情况,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儿歌《虫虫虫虫爬》,是小班下学期的内容,内容生动有趣,无论是在句型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较浅显易懂,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在幼儿学会的基础上,尝试让幼儿按照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青蛙青蛙跳……” 这样的句型创编儿歌,让幼儿讨论、想象除了诗歌中出现的动物外,池塘里和池塘周围还可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的家在哪里?它们是怎么活动的?幼儿都纷纷抢着去说,然后我们把幼儿创编的内容总结在一起,变成另外的一首儿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
《纲要》中要求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活动区是一个宽松愉快的活动场所,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充分自由交谈的机会,幼儿可以随意地去和他人交流,在愉快的活动中语言获得了良好发展。如幼儿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时,一开始他们不知道怎么玩,不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只是在娃娃家走来走去,或吵来吵去,乱哄哄的。教师适时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扮“妈妈”“爸爸”让他们看看“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情,对娃娃说什么了?怎么说等等,慢慢地幼儿在娃娃家中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活动了。当有客人来时:幼儿学会说招待客人的语言:“您好,请进。”“请坐下。”“请您喝茶”等词语。在积木区教师不失时机地寻找话题来和幼儿交谈,启发幼儿说一说他在做什么,并一步步地引导幼儿顺着自己的思路讲下去。在建筑区搭建的物品也越来越多了,并能用语言充分表达出来,“这是高楼,这里有麦当劳,这是人民公园”;有的幼儿还会说:“这是我家,那个是小明的家、我的家在三楼,小明家的门是红的。”虽然搭建的东西在成人的眼里只是把积木搭高围拢,但是幼儿有了构思,能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无压力、无拘束,就会更想说、更爱说, 当然也就更乐说、更能说,语言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开展语言情景活动,提供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
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面缺乏,所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直观认知是最适宜的教学模式。生动有趣的游戏、直接参与的情景,就成为了开展幼儿活动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在故事《拔萝卜》中,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用简单的道具创设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并表演这一故事,幼儿很轻松地学会了简单的对话, “×××快快来,快来帮忙拔萝卜”同时也丰富了词汇:“拔、拉、帮忙”。如语言讲述活动《我的幼儿在哪里》,以游戏的情节展现讲述的内容,通过“妈妈”认真的描述,“警察叔叔”很顺利地帮她找到了幼儿。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从中学到很多形容词如:大大的眼睛,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身上有……等;还运用了许多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再见等。因此,游戏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兴趣,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和情景创设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词汇量得到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由于活动带有游戏性,创设的情景简单、熟悉,幼儿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显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较好。
四、 指导阅读活动,促进幼儿语用能力发展
语用技能就是幼儿语言运用的能力,是幼儿在学习和运用语言过程中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阅读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用不同语言来表达。阅读内容的选择以生动形象、情节简单重复的故事为主。我们通过开展“我们一起来阅读”“我当小小故事员”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在听听、看看、讲讲、做做、演演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慢慢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当幼儿阅读完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后,教师鼓励幼儿简单地说出所阅读的内容。在小班阅读活动《狐狸和狼》中,画面上有两个形象:狐狸双手下垂,俯首蹲在地上;大灰狼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狐狸气势汹汹地发号施令。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幼儿讨论:(1)画面上有谁?(2)大灰狼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干什么?(3)狐狸又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干什么呢?这样分别提问有利于幼儿细致观察人物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抓住这幅图所表现的故事内容,教师可以在幼儿讨论时,适当提示一些语句,丰富幼儿的词汇,比如,“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气势汹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