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2-12-31 09:42:21

导语:在小班语言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班语言教案

第1篇

案例描述:

第一,随音乐《我上幼儿园》走进场,幼儿坐到座位上。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唱着歌去幼儿园吧!”(音乐起,师带领幼儿走进场,让幼儿自己挑座位坐好。)

第二,导入。教师:“我们已经来到幼儿园了,你们爱干什么呢?”(教师要引导幼儿把话说完整。)幼儿1说:“我爱玩积木。”幼儿2说:“我爱玩滑滑梯。”幼儿3说:“我爱唱歌。”

第三,观看课件学习儿歌。①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爱玩积木,有的小朋友说爱玩滑滑梯,还有的小朋友爱唱歌。那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爱做什么呢?”②播放课件。(过程中请幼儿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③教师:“刚才你们看到了谁呀?他们爱做什么呀?”幼儿1说:“我看到了小鱼,在游泳。”(根据幼儿讲述,老师播放小鱼那部分的课件,引导幼儿正确讲述画面的内容:小鱼爱在水里游。)教师:“小鱼在水里是怎么游的啊?”(请个别幼儿表演。其余幼儿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把这句话说完整。)幼儿2说:“我看到了小鸟,在飞。”(相同方法学习“小鸟爱在树上跳,小羊爱在地上跑,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唱歌跳舞真热闹。”)④教师:“你们看儿歌里的小朋友爱上幼儿园,那你们爱上幼儿园吗?你们来幼儿园会干什么呢?”幼儿1说:“我会搭积木。”幼儿2说:“我会画画。”幼儿3说:“我会唱歌。”⑤教师:“幼儿园里真好玩,小朋友都爱来我们幼儿园。老师就帮这首好听的儿歌取了一个名字叫‘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幼儿跟着老师把名字说两遍。)

第四,师幼共同看课件朗诵儿歌。

第五,幼儿集体看课件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第六,请个别幼儿上台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第七,活动小结。①教师:“我看见小朋友们今天玩得真开心,看来你们是越来越爱我们的幼儿园了。那我们一起来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吧!”(师幼一起随音乐唱一遍。)②教师:“你们唱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边唱边回自己的教室去吧!”(随着音乐,师幼一起排队离场。)

案例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①激发对幼儿园的情感,使他们爱来幼儿园。②观察画面理解儿歌内容,较流利地念这首儿歌,并在动作表演中初步记住儿歌内容。③能发准“树”(shù)“跑”(pǎo)等音。活动中,活动的实施能够与教学设计内容相符合。

活动实施完之后,我发现本次活动的效果非常好,超出我的预想,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幼儿园、对语言活动的喜爱,同时也使我受到启发:如何使刚入学的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

1 活动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现有经验和发展水平

本次活动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对于幼儿园的兴趣,而我班幼儿正好是处于刚上幼儿园的时段,正好符合这个特殊的时段。活动目标之二是让幼儿在动作表演中初步记住儿歌内容,这是符合幼儿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活动,还没有什么上课下课的概念,在这种前提下让幼儿去学会一首简单的儿歌的特殊情况。目标之三是发准个别字的音,这也符合刚入园的幼儿还没有学会标准普通话的情况。因此可以说本次活动内容围绕这三个目标而展开,正好是符合我班幼儿刚入园的各种情况。

2 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

刚入园的幼儿有的较文静内向、有的活泼好动,要让这些性格差异很大的幼儿共同完成本次活动内容,就需要活动过程能够时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开始,我以音乐烘托气氛,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使自己的心情愉快起来,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准备以后的环节。通过和幼儿谈话的形式让幼儿对话题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以课件形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课件播放对于幼儿来说就像在观看动画片,而动画片正是幼儿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因此,在观看的过程中,幼儿是全神贯注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去初步理解课件内容(即儿歌内容)。接着我还是以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去理解儿歌内容。但是一味的谈话形式时间一长也会导致幼儿的兴趣减少、注意力分散,因此在这个较长的谈话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表演形式。如,“小鱼爱在水里游”,我问到:“小鱼在水里是怎样游的?谁来做动作呢?”幼儿表演了起来,有用两只手合在一起表示小鱼在水里游;“小鸟爱在树上跳”,幼儿就双手张开、跳来跳去……有了表演形式的加入,幼儿不仅兴趣更加提高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尤其是帮助了幼儿更好地记忆儿歌。在后来的环节中,我以朗诵形式、边表演边朗诵形式等带领幼儿巩固了对儿歌的记忆。

3 活动中要多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

刚入园的幼儿还保留着家里“小王子、小公主”的性格,比较的以自我为中心,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还是比较脆弱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我每次都是以鼓励性的话语引导幼儿去倾听、去述说、去表演,在幼儿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有一点自己的表演时,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如:格格第一个上台表演后,虽然她非常紧张致使动作僵硬,但我还是表扬了她。而我却发现表扬了她之后,她的眼睛里迸发出了欣喜,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她的表现更加自然、活泼了。这就是鼓励和表扬的魅力。

第2篇

《鸽巢原理》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1.知识抽象,任务分离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关于鸽巢原理的学习内容,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存在性”的问题。例如,教师将“同日过生日”“铅笔问题”“鸽巢问题”等各种任务顺次提供给学生,但学生往往不了解这样设置问题的原因,这几种任务环境之间的关联也不是很大,所以课堂上的实际状态是,学生在机械地完成一个个形式不同、内容却相同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生容易被一个又一个任务分散注意力,从而难以聚焦于数学问题的本质。

2.学习过程整齐划一,内容枯燥

由于《鸽巢原理》本身就是抽象、难懂的学习内容,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采用听讲式教学,教学方式相同,问题也都是统一的,这就很难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常规教学难以实现分层训练

巩固训练环节是日常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出示的训练题目都是相同的,这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完成不了而一部分学生完成训练后无所事事的弊端,从而导致总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不高的。

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小学数学的支撑优势分析

1.智慧教育的优势

智慧教育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从学生的角度帮助其建立学科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一定的学科思维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方式、方法角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式学习,从而有效促进他们高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能力的智慧发展。

2.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小学数学的支撑优势分析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支持下,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为学习者建构趣味学习的环境,使其与数字媒体内容进行有趣的交互,并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中的演示效果,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质询和讨论的深度。因此,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对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交互式电子白板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普及,与其自身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具体优势如下。

(1)交互性强

交互式电子白板包括白板面板、感应笔、投影等功能。在白板面板上,感应笔能够自由地进行书写、绘画、擦除等功能。投影可以将学生的练习或实物投放到白板面板上,让学生观看。师生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更便利地实现教与学交互。

(2)兼容性强

由于教师可以直接在电子白板上操作相应的计算机功能,所以如果习惯于“粉笔+黑板”的教师能够快速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多种操作模式的使用,就能弥补黑板面积不够大、重要内容不能重放等不足。

第3篇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幼儿园语言教学是师幼双方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共同开展的双边活动。有效语言教学就要遵循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1.转变传统教学观,构建“先学后教”理念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要真正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做法,就要加强教师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在理论上、观念上与时俱进,构建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理念。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要注重动机观、个性观、生成观、反思观的综合体现。同时,在强调幼儿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幼儿教师要不断树立“教师是引路人”的观念。在教学中,要以“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观念确立“把空间和时间给予孩子”的思想。每位教师不但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更要有孩子,时刻想着孩子在该活动中得到了什么,把“以儿童发展为本”植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2.找准语言学科特质,凸显教学核心主题

教学的核心主题是教师在活动教案中要表达的贯穿教育活动始终的中心意图,也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引领幼儿理解并掌握的核心价值观、知识和技能。

要清晰地把握语言学科的性质特点,突出语言教学的核心主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着力点是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从具体实施来看,可将其分成谈话、讲述、文学作品学习、听说游戏、早期阅读等不同的活动类型。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每一种活动类型的核心与重点,才有利于分析教材,了解其核心知识,并通过教师的裁剪取舍,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教学活动。

如讲述活动,它是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它要求有一定的凭借物,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所使用的是独白语言。

对讲述活动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后,再开展此类型的活动时,就能准确地把握好其核心价值进行讲述教学。

3.以新颖有趣的语言教学材料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实践证明,幼儿的兴趣主要取决于对材料的兴趣,也就是需要老师合理选择教材,有趣的教材内容才能激起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求知欲。首先,老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的,但不能呆板、枯燥,要让幼儿学会选择和思考,并讲出教材中具有创造性的故事情节。而幼儿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自己去创造,才能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发挥着想象力,在满足自我求知欲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能力。讲述活动是提高幼儿语言水平能力的主要手段,能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见解和表达能力。在讲述和谈话教学实践中,幼儿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4.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教学中,老师应坚持用普通话与学生进行交流,即使在小班教学,也应坚持使用普通话。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利用个别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通过让幼儿参加喜欢的课堂活动来学习语言。就算在课外,老师也要坚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晨间活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甚至幼儿离园的时候都可以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从幼儿刚入园到毕业,老师都应保证幼儿生活在一个充满规范语言的环境中,并不断得到语言交流的熏陶,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5.注重提问细节,有机结合集体回答与个体回答

集体回答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减少幼儿的畏难情绪。但目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过分追求集体回答,导致幼儿不能够更好的积极思考。因此,集体回答应与教学提问内容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个别提问前应熟记孩子的姓名。小孩子

尤其希望被老师注意,所以每次教师提出的问题都积极举手回答,

如果老师记不住孩子的名字,会让他们感觉很失落。可见,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忽视的,可能会造成处在发展阶段的幼儿心理极大的伤害,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有所注意。

6.幼儿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的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燥情绪得以缓和。再如,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要多使用些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将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而对中、大班幼儿则要注意语言的坚定和亲切,使幼儿感到老师的话是经过思考的,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是值得听的。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7.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幼儿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首先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教材,在课堂提问中要合理的设计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语言,以及在日常活动中,都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其顺.幼儿活动中教师领导力提升初探[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2]黄利.幼儿园师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J].广西教育.2005(Z4)

第4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

在全球日益升温的“汉语热”这个大背景下,汉语教师非常紧缺,需求量大增,一个全新的学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便应运而生。在新疆各所高校中,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努力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个专业的硕士生通过选拔、培训和测试,合格者陆续被派到中亚各国从事汉语教学,为汉语在中亚各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这两所高校先后派出50多名该专业硕士生赴中亚地区从事汉语教学工作。为了较全面地了解这些志愿者的教学情况,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赴中亚的汉语教学工作,笔者通过对能联系到的在任或离任的45名志愿者进行了调查,并在2013年11月进行实地调研。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谈和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首先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问卷的基本内容,然后再对几名志愿者进行访谈,初步设计了《赴中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预调查,对问卷中的某些问题做出修改,最后确定问卷。通过部分访谈为主的个案调查,对问卷涉及到的某些问题,做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实地观察,随堂听课,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汉语教学情况,也可以对收集到的材料加以印证和补充。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新疆高校中,以志愿者教师身份赴中亚从事汉语教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包括离任和在任),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共发放问卷53份,回收问卷45份,回收率为84.9%,有效率100%。具体情况见下表:

三、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教学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1.志愿者教师任教学校层级分析

在参与调研的45名志愿者教师中,有1人在幼儿园任教;16人在中小学任教,比例为35.6%;25人在大学任教,比例为55.6%;3人在语言辅导机构任教,比例为6.7%,教授对象为成人。这样看来,志愿者教师在国外任教主要还是以教授大学生的汉语课为主,中小学其次,幼儿教学也有但是较少。

2.志愿者教师主要教授综合课

调研得知,教授综合课的占88.4%,阅读课的占7.6% 听力课和口语课各占50%,写作课和写字课各占19.2%,由于中亚的汉语推广还在初步阶段,覆盖面不广,汉语教学一般比较基础,再加上当地大部分学生汉语水平较低,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当地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为以后到中国学习汉语打基础。

3.所教学生每个班人数少、出勤率低

调查发现,在孔子学院的孔子课堂或汉语教学点,占80%左右的班级都实行小班教学,人数大概在15-20人左右,但是每个志愿者教师基本上负责好几个班级,要教授的学生总人数大约在150-200人。据志愿者教师反映,学生的出勤率低,迟到现象严重。

4.所教学生每周上汉语课的次数较少

统计数据可知,学生每周上汉语课次数在1-2次之间的占63.9%,3-4次的占19.4%,5次以上的只占到16.7%。课堂是当地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在当前中亚地区的汉语教学中,除了个别学校或专业学习汉语以外,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每周只能上一两次课。

5.教材比较匮乏,课本轮流使用

实地调研发现,在部分学校,学生在上课时,教师把课本发给学生,下课时再把课本收上来,供下一批学生使用。主要原因是当前适合中亚学生使用的俄语版教材匮乏,这些教材一般是汉办提供,数量较少,大多数教学点和孔子课堂的书都只能满足课堂教学使用,个别孔子学院自己还复印了1000多本教材来供学生使用。

6.手机成为新的辅助教学工具

在海外汉语课堂,教师一般会借助图片、字卡、多媒体和一些教学音像制品来辅助教学。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手机成为新的教学辅助工具,主要是指在课堂中教师利用手机翻译软件,查出对应俄语翻译,给学生讲解或直接让学生看,同时手机上还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弥补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足。

7.独立备课、撰写教案情况较好

统计发现,占96.1%的被试者选择了“自己备课”,3.9%的是集体备课。在教案撰写方面,“在讲课前就写好几篇教案”占84.6%,“讲哪课就写哪课教案”占46.2%,“先讲课回头再写教案”的占7.7%,“从来不写教案,只写题纲”的占7.7%,由此可见,大部分志愿者教师能够在讲课前认真撰写教案,但仍有15.3%的被试者没有教案就直接上课,随意性较大。

(二)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关于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共设置了10个大项27个小项,要求志愿者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逐项打分,分为1-5分五个等级,通过志愿者教师的自我测评来了解日常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1.教学目标分析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认真执行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此项,大部分志愿者教师觉得自己能够做到充分理解并认真执行,但是在深入的调查与访谈之后发现,志愿者教师们大多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可是在执行情况上并不理想。

2.教学内容分析

在前三小项上,选择“好”及以上的都占到75%以上,但是在“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说明”一项,有44.4%的志愿者教师选择“一般”,说明接近一半的汉语教师认为他们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有所欠缺,这提醒志愿者以后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国内院校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时,要督促学生平时要多看书扩大知识面,并在课时上有所增加、教材选择上有所侧重,以适应当地国家汉语教学的需要。

3.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大部分汉语教师运用的都很好,在“教学方法适应课型的特点与要求”上,有36.1%选择“一般”,这说明部分汉语教师仍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和不同课型的不同点,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还不够熟练。

4.教学环节分析

在教学环节,有占40%左右的汉语教师在“新课导入、生字词/语法教学/技能训练三者有效组合、及时进行教学小结、反思”上选择“一般”,这之中又以“生字词/语法教学/技能训练三者有效组合”所占最多,这表明这些汉语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处理语言知识与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

5.课堂教学组织分析

由上可知,在课堂教学组织环节“课堂秩序好,学生都能认真学习”方面。有41.7%选择“一般”,课堂秩序需要教师来维持,学生能不能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也需要老师来引导,由此可见今后应加强对教师课堂管理方面的培训。

6.教学技能分析

在“借助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方面,选择“一般”的占306%,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地方是因为教室没有多媒体设备,也有的是因为任课教师没有上心去自己动手准备图片、字卡等辅助教学工具。

7.作业评改与课外辅导分析

在“练习题型多样、难度适宜”与“能坚持课外辅导以弥补课堂教学不足”两项上,都有417%的人选择“一般”,经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会布置作业,最多就是让学生复习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或者是写几遍生字词,至于“坚持课外辅导以弥补课堂教学不足”上,主要是指在举行各种比赛或HSK考试时,会给部分学生做辅导。

8.教学效果与教师态度分析

在“热爱教学、关心学生”方面,选择“好”与“很好”的高达945%,这说明几乎全部的汉语教师都热爱这份事业,关心当地学生的学习,但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理解会模仿会使用”方面,选择“一般”的占到三分之一,说明各位教师尽心尽力教学,但教学效果有差异,部分原因是汉语只是兴趣课,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原因是学生只在课堂学习汉语,课下没有及时巩固。

小结:通过对志愿者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与访谈,80%多的志愿者认为比较需要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方面的指导;这也与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突出强调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等要求相适应。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对志愿者教师教学技能及技巧的训练

笔者建议硕士生在导师负责的情况下,每几位学生再分配1名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这些教学指导老师由正在教授留学生汉语的第一线教师来担任,学生可以跟着指导老师观摩课堂教学,提供相当数量的教学课时以供实践,通过理论课与教学实习相结合,以此来快速、扎实地提高教学实践的能力。

(2)利用留学生加大对俄语等语言的训练

在中亚地区,通行俄语,志愿者掌握俄语对其日常生活或者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新疆各都有很多来自中亚的留学生,可以利用课程交换等方式,搭建起学习俄语等语言的平台,让留学生来教语言,主要是针对口语进行训练,多教一些教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等,以方便去中亚任教时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3)派出院校加强对志愿者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

志愿者教师在被派出后,一般由所属的孔子学院和国家汉办统一管理,但是国内派单位也应该担负起继续培养的重任。建议志愿者教师每个月向国内派出单位尤其是学院的老师,汇报这一个月的工作,以供派出单位了解志愿者教师在当地的情况;建议志愿者教师每月提交一份完整的电子教案,以便国内的教师予以指导。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议志愿者教师录制自己上课的教学视频,一方面可以查找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此作为国内派出单位今后培养学生的教学视频资料。

(4)对志愿者教师来说,要时刻以新标准要求自己

对于志愿者来说,要把《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所规定的“5个标准17个次标准58项具体内容作为指导自己的规范,在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五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此文为“赴中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实践情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XJNU1311,经费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学位办〔2007〕77号,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http:///view/3446400.htm#1

第5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为中职院校各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程。我院班级种类多,学生民族构成复杂在北疆地区的中职院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民汉合并授课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各民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且提供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语言文字和文化,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供更大的生活、学习空间,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一、民汉合并授课模式的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本身文化基础就相对薄弱,对课程的理解能力不高。我院学生来自新疆各地,民族构成复杂,各地民语言学校汉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对汉语言文字的掌握欠佳。汉语水平好的学生,跟汉族学生几乎没有区别;汉语水平差的,几乎听不懂汉语,阅读汉字存在严重困难,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更加困难了。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中,涉及到大量英语词汇和抽象思维方式,就更加造成民语言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降低民语言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考试达标率。

 

1.民汉合并教学有利于民语言学生能力汉语水平提升

 

民汉合并教学统一采用汉语言授课,能够促进民语言学生学习掌握汉语言的积极性。民语言学生在同汉语言同学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同教师和同学互相交流,这样就能够较快掌握汉语言。对在校学习各项课程,以及将来融入社会起到很大作用。

 

2.民汉合并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提高

 

民汉合并教学采用汉语言教学,能够促进民语言学生课程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与教师沟通,在课外学习中,与同学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在教与被教,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共同加深提高了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3.节约、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过去相同专业汉语言和民语言分班教学,小班状况普遍存在,教师配备、设施配备、教具配备都存在捉襟见肘的状况。民汉合教学后,班级得到整合,从而解决了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学生人数虽有增加,但教育资源能够满足教学所需。

 

       班级数相应减少,学生人数增加,小班现象不复存在,教学设施和教具配备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各专业课程可以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进行授课,从而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4.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

 

民汉合并班是一个各民族融合的班集体,民族环境,民族习俗,思维方式都不同,在大学四年的共同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民族感情、民族认同、民族融洽,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思想。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帮助下,使民语言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增强了学习热情和信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民语言学生偏重集中于某些专业的问题,为了学习容易些,转专业的情况大为减少。

 

二、计算机课程民汉合并授课教学实践

 

1.调整课程标准,合理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针对民汉合班的汉语基础不同,认知能力有差异的现状,制定出确实可行科学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要对应做出精编措施。统一课程资料、教案。 对同一门课程进行统筹安排,要求各任课教师使用规定的课件、讲授内容侧重点一致,统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进度计划。

 

        相应给出教案模板以帮助任课教师了解其课程定位及各部分的重点、难点,方便其进行教学准备工作,但不要作过于细化的规定,以免降低教师进行教学探索的积极性。

 

2.建立适用民汉合并授课的电子题库

 

在试题选取上强化理论教学内容会更容易让民族同学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把培养各民族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为切入点使其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灵活穿插项目教学法、演示法指导法、查询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教学法、小组工作法、深入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如讲解计算机邮件合并内容时,可使用查询法或引导法等,给出项目让学生自己进行网上查询。

 

针对课程中的重要理论和概念要求学生做到多读多写多练,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互配合,督促学生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完成布置课后作业。

 

4.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性开展课后辅导

 

安排各班级自习课答疑,对个别程度较差的学生用“开小灶”和“一帮一结对子”相结合的方法。

 

三、计算机课程民汉合并授课过程中突出问题及对策

 

1.在“多媒体理论授课+上机实训”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民汉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有明显差异,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理论知识记不住,实践操作又做不到位的现象。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加大“课堂习题课”每学期不得少于8节,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多媒体技术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教育、评价方式 ,积极采用项目教学中小组时按组分的方式。

 

2.民汉学生统一参加汉语中职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要求一样,教师采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挫伤了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民族学生厌学情绪较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与观察、验证为一体的变化过程。充分利用学生达标考核成绩中出现得实操部分基本能达标,而理论成绩不达标的现象。

 

       教师应采用从实操课入手,从考试需求入手,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多建立一些电子试题,利用手机等现代化工具,帮助学生提升课程考试达标率。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机电工程系实行两年试改以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教学质量也大为改善,参加中职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逐年提升,总之百分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只是着力于学生潜力挖掘,有些因素如专业实训周、劳动周等对课程教学的干扰及影响,在课程教学工作中也需引起重视,还应用不断完善。

 

3.学生语言障碍造成授课困难

 

民汉合并教育之前,汉语言班有汉语言班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计划,民语言班采用民语言班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计划。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多年,相对成熟,教师授课得心应手。现在,民汉合并教育后,统一采用汉语教学,统一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计划。由于学生的汉语言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现行的民汉合并教育新形势。

 

        决不能让学生一半掌握,一半掉队,怎样使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制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教学进度计划和授课方式,成为学校和各学科教师急需在今后教学过程中研究探讨的首要任务。

 

四、结论

 

本课程教学是普及计算机教育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结合教学实际需求积极改变教学方法,针对新疆中职学生民族构成复杂的特点采取民汉合并授课的模式,通过课程标准的调整,建立电子题库,采取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和汉语听说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阅读 绘本教学 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快乐、积极地参与活动,教育幼儿友好地与人相处。(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动物的表情、动作,发现线索,尝试对内容进行预测。(3)启发幼儿运用较为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过程:

1 导入

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小电影,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师:这只小狗的表情真丰富,你们有没有这个本领啊?老师考考你们吧!

教师:今天也有一只小狗来到我们班,它又是什么表情呢?

2 展开

2.1 教师提问,引导观察

2.1.1 观察封面

(1)教师:这只小狗它是什么表情呀?除了小狗,你们还看到了什么?(2)这种表情的小狗会想做什么?

2.1.2 第一页

(1)(遮盖小猫)小狗在做什么?小狗这么凶,是在冲着谁叫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看看小猫是什么样的表情?(请幼儿模仿小猫表情)它为什么是这种表情呢? (3)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狗还会做什么呢?

2.1.3 第二页

(1)(遮盖小兔子)小狗在做什么?它在冲着谁叫?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小兔怎么了?小兔为什么哭?(请小朋友们模仿小兔,教师模仿小狗)(3)小狗都把小兔吓哭了,它还会再冲着别的小动物叫吗?

2.1.4 第三页

(1)(遮盖小鸭子)小狗又在做什么?这次它又在冲谁叫?(2)小鸭是什么表情?小鸭很生气,你觉得它害怕小狗吗?(3)请你们来表演一下勇敢的小鸭吧!(请幼儿模仿“小鸭”,教师模仿“小狗”)(4)你们猜一猜,小狗还会冲谁叫?

2.1.5 第四页

(1)小狗在冲着谁叫?谁能连起来说一说?(2)小狗冲着小母鸡叫,小母鸡害怕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3)请你们来表演小母!(请三个小朋友模仿小母鸡,教师模仿小狗)(4)小狗冲着那么多小动物叫了,它还会冲着其它小动物叫吗?

2.1.6 第五页

(1)小狗又冲谁叫?谁能连起来说一说?(2)小公鸡害怕小狗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小公鸡可能会对小狗做什么?

2.1.7 第六页

(1)(遮盖小狗)小公鸡是怎么做的?你们认为小公鸡会对小狗说什么?(2)猜猜小狗会是什么表情?(取下遮盖)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狗的表情。(3)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1.8 第七页

(1)发生什么事情啦?小动物们在做什么?为什么现在是小动物们冲着小狗叫呢?(2)小狗现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知道小狗害怕的呢?(3)你们觉得小狗做得对不对啊,为什么?我们来给小狗讲讲道理吧!

2.2 教师小结,完整阅读

引导幼儿总结: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朋友,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和梳理故事情节,在重点小动物动作、表情的地方放慢速度,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故事中来。

3 结束

教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请你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吧!

活动评析:《纲要(试行)》中明确把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爱叫的小狗》是通过讲述一只小狗在草地上冲着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叫,小动物们团结起来反抗它的故事,来告诉幼儿,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朋友,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通过本活动,谈谈对绘本教学策略的看法。

3.1 引导观察,仔细阅读

小班幼儿认字较少,在阅读时主要依靠对画面的观察掌握信息,建立页与页之间的联系,理解故事情节。在阅读《爱叫的小狗》时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封面,首先,观察小狗的表情;其次,按顺序观察其他小动物:小猫、小兔、小鸭、小母鸡和小公鸡。细致观察封面让幼儿清晰地了解信息,为理解故事情节做了铺垫,为成功阅读提供了有效保障。

3.2 激发想象,理解阅读

(1)预测故事。在阅读时,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激发幼儿对故事下面内容猜测的兴趣。比如《爱叫的小狗》,封面上有一只奇怪表情的小狗和一群小动物,当请幼儿猜测会发生什么事情时,小朋友的回答是五花八门:“小狗在想坏主意”“小狗想吃掉这些小动物”“小狗想把小动物们都赶跑,自己在草地上玩”……仅凭一幅画就引发出孩子们的无限遐想。

(2)设疑想象。在阅读时,设置各种疑问,主要是培养幼儿大胆质疑、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他们的积极性很高,但受经验的局限,回答比较集中,比如问题:“小公鸡会对小狗说什么?”皓皓说:“小狗你没有礼貌”;彤彤说:”小狗你欺负小动物,我们要惩罚你“;这一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就怎么惩罚小狗展开讨论,倩倩说:“小公鸡用嘴去啄小狗”;晴晴说:“小猫用爪子抓小狗”……

(3)合理联想。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或者看过的其他文学作品,有时还会把自己想象成绘本中的角色。比如,当阅读到小狗冲着小鸭叫,小鸭掐着腰,瞪着眼睛很凶地看着小狗时,瑶瑶就模仿着小鸭子的样子对着小狗说:“真讨厌,为什么冲我叫”。当阅读到小狗冲着小兔叫,把小兔吓哭时,婷婷说:“我才不会害怕小狗呢,我要咬它”……孩子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

3.2 游戏情境,探究阅读

当阅读引起了幼儿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做出回应。这种游戏方式能促进幼儿更深入地探究绘本。比如,在阅读过程中,小狗冲着小动物叫,小朋友们会模仿出小动物的动作、表情,有的小朋友还会加上自己的语言,在表演中体会角色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在绘本阅读后,可将绘本中的小动物角色做成头饰放入表演区,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不同的角色,真正将绘本落到实处。

3.4 多形式表现,充分阅读

(1)以教师为主的形式。在活动前让孩子们充分地了解故事中动物的特点,组织交流,如果遇到小朋友欺负你应该怎么办等问题,为绘本阅读提供经验和基础;绘本阅读中可采取模仿小动物对话、话剧表演,或者与其他领域活动相配合的方式,立体感受绘本;在绘本阅读后可组织区域活动,让绘本得以充分的展现,完成教学目标。

(2)与家长配合的形式。在集体活动结束后,将绘本的小书发给孩子,带回家和家长一起阅读,在家长的指导下,幼儿更全面、细致地阅读绘本,并讲述自己心中的小故事。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第7篇

【关键词】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教师;教学用语;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4-0006-04

浸入式(Immersion)教学是指用第二语言/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园)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除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还用第二语言教授部分学科课程。〔1〕因此,浸入式教学对教师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我国开展的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为例。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在半天或一天时间内始终用英语面对儿童,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释放英语信息,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英语输入量,并不断变换英语表达方式。〔2〕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这种对教师教学用语的高浓度要求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在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用语是儿童接触英语(目标语)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参与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的初期,儿童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用语来熟悉英语的,教师用语的质量是影响儿童英语输出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关注教师的教学用语,为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相关支持,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用语质量,促进儿童的双语习得。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8位参与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的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这8位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年龄22~29岁,依次被编号为A、B、C、D、E、F、G、H。这8位教师均已参与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8个月,在开展浸入式教学实验前参加过2次浸入式教学理论及原则的集中培训,是研究者根据英语语音语调、英语交际能力和对实验的参与热情等标准从19位幼儿园教师中选出的优秀者。研究者先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每人1次,大班、中班为30分钟,小班为15分钟,借此收集教师的教学用语。为求研究资料的客观完整,研究者还要填写随堂观察记录表。在整理教师教学用语的基础上,研究者设计了访谈提纲,内容包括对浸入式教学原则的理解、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等问题,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在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研究者深入分析教师的教学用语,得出研究结论。

二、观察与分析

在整理了研究资料后,研究者发现教师的教学用语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目标语浓度不足

英语浸入式教学的高浓度原则要求教师的教学用语词汇多变,句型多样。如果目标语重复过多,句型单一,势必会影响到单位时间内目标语的输入量和句型变化次数,降低语言浓度。特别是在刚接受英语浸入式教学时,儿童只会用简单的词汇或句子来回应教师,无法熟练使用目标语与教师交流,这时更需要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大量输入目标语,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视听环境。然而,本研究发现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目标语重复过多,句型单一,浓度不足。

教师通常会在四种情况下重复使用目标语。一是大部分重复的目标语是教师想要完成的语言目标,如教师C、E、F认为“本次活动的语言目标当然要不断重复练习”。二是当感到儿童不明白教师发出的指令时,教师会多次重复目标语指令。三是教师在提问时会重复使用相同句型或短语, 如教师A在4分钟内重复“What’s this”14次,“What shape”12次。四是教师在表扬儿童时会重复使用相同句型或短语,如教师B在30分钟内重复使用“Good”14次,教师G则频繁使用 “Good job”。

研究者认为,导致教师多次重复使用目标语的原因如下。

(1)教师对英语浸入式教学的高浓度原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回答“你还记得哪些英语浸入式教学原则”的问题时,有6位教师提及自然习得原则,而高浓度原则只有1位教师主动提及。

(2)部分教师对高浓度原则的理解存在偏差,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影响,错误地把高浓度等同于“授课时间长、词汇量大、反复练习重难点句型”。

(3)部分教师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行为间存在差距。例如,教师A虽然能正确理解浸入式教学的高浓度原则,认为“高浓度就是大量的输入……用多种方法、用不同的句式对儿童讲英语”,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高浓度原则,在单位时间内多次重复使用相同句型或短语。

2.特定环节中目标语输入质量不高

研究发现,在涉及本次活动想要完成的语言目标时,即在讲解儿童需要掌握的单词、句型或语法等内容时,教师虽然习惯重复目标语,但目标语输入质量较高,表达规范且语法错误极少。然而,在活动示范、发出指令和维持秩序等环节,教师的目标语输入质量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如下。

(1)在活动示范或发出指令环节,教师使用的目标语频频出错。例如,教师G想让儿童把手里的水果放进篮子里,然后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她说的是“Ok.The fruits, give me back”。正确的说法应该是“Ok.Please give the fruit back to me and put it into the basket”。还有的教师不但目标语表达不规范,而且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只是连续发出指令,却没有分步确认儿童是否理解指令,导致儿童无所适从。事实上,如果教师发出的连续指令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围,即使重复多次,儿童也很难理解。

(2)在维持秩序时教师会使用呼应式口令、儿歌或肢体语言替代目标语。当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或活动秩序混乱时,教师普遍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维持秩序。一是使用呼应式口令,如教师C说“Hands up! Hands down! Hands on your knees”,儿童跟着说“Hands up! Hands down! Hands on my knees”。二是带领儿童一起唱特定的儿歌,而儿歌内容与教学内容完全没有关系。三是只用肢体语言提醒儿童,而没有任何目标语输入,如教师E会走过去摸摸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头,教师F则会停止说话,用严肃的表情示意儿童安静。

教师在特定环节中目标语输入质量不高主要有三个原因。

(1)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系统教师用语资料或培训,无法为教师提供相关支持。与传统英语教学相似,在英语浸入式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在教学参考资料中查到与语言目标有关的教学用语,所以教师在讲解语言目标时的目标语输入质量较高。然而,浸入式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求教师使用目标语,可是教师却很难在相关参考资料中查到活动示范、发出指令等特定环节的目标语表达。因此,在教师自身口语水平有限的情况下, 既没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又没有接受过有针对性的教学用语培训,教师的目标语输入质量自然不高。

(2)教师在备课时对活动示范、发出指令及维持秩序等环节的语言准备不足。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对这些环节的语言表达 “只在脑子里想想就行了”,并未查找资料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也很少将相关教师用语写进教案。事实上,如果教师活动前准备充分,一些错误使用目标语的情况完全可以避免。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还要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这也对教师的目标语输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英语口语水平有限、教学活动组织经验不足的教师尤其应该在备课时对各个环节都作好充分的语言准备。

(3)有些教师担心儿童不理解目标语,所以在维持秩序时习惯使用呼应式口令、儿歌或肢体语言。其实,这是教师低估了儿童的学习潜力,这种避难就易的做法往往会错失教育良机。〔3〕在浸入式教学中,在活动组织环节出现的顺口溜或集体口令重复现象被称作“安全的交谈(safe talk)”。这种教师起头儿童回答的看似热闹的互动模式掩盖了教师和儿童低下的英语水平,而呈现出有效习得的表象,事实上对儿童的英语习得不利。〔4〕

访谈中许多教师提到用肢体语言让儿童安静是他们在维持秩序时的普遍做法,认为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虽然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秩序管理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输入相应的目标语,才更有利于儿童的目标语习得。

3.存在多处语言交际真空地带

观察发现,儿童经常会在活动中使用母语(汉语)。在8次教学活动中,儿童说母语的情况共计20次。儿童通常会在三种情况下说母语。一是对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自然的母语反应,如教师佩戴的挂饰掉了,教具掉到地上,生病的儿童回到班级,儿童向教师告状等。二是用母语翻译教师说的目标语。三是用母语回答教师的目标语问题。在儿童使用母语时,教师通常的应对策略是不予理睬,导致语言交际出现真空地带。

在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中,当儿童理解教师说的目标语后,用母语作出回答,或者用母语翻译教师的目标语,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本研究发现,儿童用母语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者翻译教师说的目标语的次数很少,儿童不由自主使用母语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活动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占母语使用总次数的65%)。

访谈发现,教师之所以无视儿童的母语反应,是因为“小朋友的反应跟这节课没有关系,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

研究者认为,教师对活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不应回避,不应无视儿童的母语反应,留下语言交际的真空地带,而是应该因势利导,为儿童提供使用目标语的机会。教师在准备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想好如何用目标语应对,为儿童创造使用目标语交流的机会。例如,教师B边说边做动作“Wash the fruit”时,儿童说“要洗”。这时教师B可以回应“Did you say we need to wash the fruit”。教师变化提问方式,对儿童的母语反应用目标语进行确认或直接输入正确的目标语,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目标语习得。又如在教师E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有个小朋友走进活动室,眼睛上敷着纱布,明显是看病回来。这时,与教师E不说一句话,用眼睛示意小朋友回到座位上相比,用目标语问候小朋友的效果会更好。儿童可能暂时无法理解教师的目标语问候,但从教师关切的神态和语气中完全可以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其他儿童也会效仿教师去关心同伴。这种处理方式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利,又为儿童提供了用目标语交际的好机会。

三、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研究者认为对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师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实践操作层面,目前大多是在上岗前对教师进行短时间的集中培训,这种轰炸式培训很难使教师将浸入式教学的理论和原则真正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而有研究者指出,即使为教师提供完整的培训和后续支持,也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使教师将浸入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真正内化。〔5〕可见,教师对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理论和原则的内化无法速成,除了在上岗前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外,在上岗后还急需相关的后续支持。然而,目前为教师提供的后续支持力度不足,亟需改善。

对教师来说,他们不是不想用规范的目标语进行表达,而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才导致了目标语浓度不足、输入质量不高等问题。可见,教师的教学用语培训应该成为上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如果能够在上岗前接受相关培训,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就可能减少不规范、不准确的目标语表达,从而保证目标语的输入质量,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目标语视听环境。与浸入式教学的理论和原则的内化无法速成相比,对教师教学用语的培训则是可以立竿见影的。在培训时可以考虑为教师精选一些常见的应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用语,并结合一些优秀案例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从而提高教师的目标语表达水平,有效提高教师的目标语输入质量,最终促进儿童的目标语习得。

参考文献:

〔1〕强海燕,赵琳.浸入式教学创举及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M〕//强海燕,赵琳.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

〔2〕赵琳,强海燕.儿童早期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与课程建构〔M〕//强海燕,赵琳.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69-78.

〔3〕赵微.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基本原则〔M〕//强海燕,赵琳.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80-87.

〔4〕CROOKES GRAHAM. A practicum in TESO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93-220.

〔5〕郑秋贤.借鉴芬兰、新加坡、南非的浸入式双语教学经验开展我国的浸入式教学〔M〕//强海燕,赵琳.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55-60.

On Teacher’s Language in English Immersion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

Zhang Yan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 Guangzhou, 510507)

第8篇

[关键词]医学英语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51-03

自Richterich第一次提出将需求分析应用于特殊用途英语学习(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以来,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就在外语教学领域日益突显。束定芳[1]认为,在外语方面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 后者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他认为,外语需求分析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

医学是与国际高度接轨的行业,大部分医学生毕业后在其从事与医学相关的职业中会经常使用英语获取各种信息, 如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翻译专业资料,甚至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如参加学术会议、出国进修学习等。但是,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不少的学生学习英语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对于医学英语教学则明显地表现无助与无奈。在这种背景之下,为了尽快地将大学英语教学从单纯基础语言培养向实用医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转移,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必要的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将采用束定芳对需求的分类法,并参照陈冰冰[2]的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将医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划分为学生个人需求分析和社会需求分析两个子模型组成。社会需求模型着重目前情景分析,个人需求模型着重目标情景分析。学生个人需求分析模型由“学习能力差距”“学习者个体愿望”及“学习环境需求”三个维度组成。鉴于篇幅有限,本文重点讨论个人需求分析。

根据上述学生个人需求三个维度,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按内容分为以下六个板块:个人情况及能力分析、对医学英语的总体态度和认知、对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的看法、对医学英语教学内容及教材的意见、对医学英语任课教师的要求以及对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意见。受试者为广西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护理等四个医学专业大二本科生。我们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返回率为85.7%。300名受试者中,226人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占75.3%。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个人情况及能力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经过大学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学习,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能方面收获不大,51.3%受试者认为自己在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中没有什么提高。造成这种情况可能与学校多年来将学生通过四、六级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忽视学生在ESP方面的需求有关。在回答在哪一方面需要提高的多选题时,71.3%认为需要在临床实用英语(医务日常英语)方面提高,49.7%认为应该在临床专业英语(医学英语阅读和翻译)方面要提高,49%认为要在大学英语方面有所提高。在谈及毕业就业意向时,73.3%希望毕业后在医疗机构工作,并且有90.7%的人认为在从事本专业工作时,英语水平应该达到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包括能借助词典看懂本专业相关文章,有一定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及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等,19%认为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即可,而3.7%认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基本用不着英语。在回答通过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学习后,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否能满足今后学习和工作需求时,81%认为不能满足需要,19%认为能够满足需求。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两个阶段主要是强调专业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对医学院校来说就是医学英语。一般认为,通过了四级考试即认为是满足了一般要求,但这种在大学英语方面的一般要求对医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既然大部分学生喜欢英语,都意识到仅仅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语言能力方面提高不大,通过大学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不能满足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需要在医学英语方面有所提高,而不仅仅是大学英语方面的提高,医学院校就应该通过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对医学英语的总体态度和认知

统计表明,71.7%的受试者没有缺乏医学英语基础,19%报告选修过一个学期的基础医学词汇课程。作为医学生,74.7%认为有必要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只有17%认为没有必要,8.3%报告不知道是否有必要。对于开展医学英语教学的意见,94.7%的人报告说有进行医学英语教学,虽然少,但有必要,希望要合理安排课时,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在对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关系的看法时,24.7%认为大学英语是医学英语的基础,22.3%认为除了词汇方面差别较大之外,两者是相通的;40.3%认为由于医学英语专业性强,需要有医学知识为基础,但也有8.3的人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大。85%的受试者认为医学英语教学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但也有15%的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这种看法。总而言之,多数学生对医学英语教学是持肯定的态度的。

目前,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整个外语教学始终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宗旨,而成为达到四、六级考试目的的手段,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沦落成了一种应试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因为缺少特色,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需求关系不大,学非所用而越来越缺乏吸引力,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少的学生寄希望校外辅导班或自学的方式来弥补专业英语方面的不足。但商业性质的辅导班和自学毕竟缺乏系统性,学生学到的往往是零散的知识,无法达到正规课堂课程所能提供的使学生能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要求。调查中反映的对医学英语较高的认同感表明在医学生中开设医学英语课程,进行医学英语教学有良好的基础,会得到同学们的广泛认同和支持配合的。

(三)对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的看法

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医学英语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而不是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究其原因,可能与选修课开设的随意性、连续性不强,教学管理缺乏理性和程序化,以及教材的选择、教案的设计和教学大纲等缺乏完整性,对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到课率等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等因素有关。在医学英语课程安排时段方面,意见不一,但可以看出,多数人希望安排在大一至大三之间,而不是在大四期间,这种情况也许和医学课程安排有关。医学专业课程基本安排在大三和大四期间,这段时间是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负担最重的时候,不宜再安排专业之外的课程。因此,综合考虑之后,我们医学英语课程宜安排在大二和大三之间,而且以小班教学为主。大一期间要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确保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因为,只有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学生才会专心于医学英语学习。对于大一期间没有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类教学,既需要继续学学英语的,维持现状,不需要的可以跟随其他同学,学习医学英语。

(四)对医学英语教学内容及教材的意见

目前,全国没有医学英语的教学大纲,缺乏适合在全国推广使用的一套完整、高水平的医学英语教材。很多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用书各行其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法吸引学生。所使用教材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传统的文章形式,插入语法解释和词汇表,忽略了医学语言的特点,即以术语为主体的特点,只强调在阅读中掌握词汇。

调查数据表明,作为ESP的医学英语教学,学生给予很高的期望值,并且希望和大学英语等EGP教学一样,重视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综合培养,才能造就出医学复合型人才。在医学英语学习重点,学生希望通过医学术语学习,促进医学英语的五种技能的发展。在医学教学内容方面,学生普遍要求涉及实用内容,包括摘要、综述、研究论文、病史、药品说明等文书写作,医学专业阅读及文献选读,通过对人体各系统及其病例讨论、英语查房、问诊等活动,提高医学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关于医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方面,63.7%认为教材应该是中英文双语的,36.6%认为应该是全英文的。据此,医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应具有新颖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时效性,语言素材必须具有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医学英语教材不能单纯从语言出发,必须结合语言使用的目标情景,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裁,如原版教材、论文、综述、摘要、专利说明书、药品和仪器使用说明等。[3]

(五)对医学英语任课教师的要求

统计表明,大部分学生希望医学英语课程教学由医学专业课程教师和英语教师配合共同承担。医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应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语言应该是中英文结合的。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普遍缺乏既懂医学专业又擅长英语语言的人才。有调查表明,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平均比为1:25。[4]由于历史及专业背景原因,一般来说,医学专业教师难以胜任英语语言教学,英语教师又不懂医学知识。因此,对于医学英语教学,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两者均感力不从心。如何解决师资瓶颈问题,学者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刘利梅[5]等认为英语教师转型为医学英语教师是一条可行之路。而刘利梅等[6]认为将医学生转型为医学英语教师的可行性较大。李红[7]提出专门用途英语与通用英语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医学英语教师短缺问题。笔者认为,为了培养专职、稳定的医学英语教师队伍,医学英语师资教育培养的对象应该主要面向本科英语教育毕业生或高校在职英语教师,在他们已有较好的语言基础上进行医学英语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这样的毕业生兼具教授语言与专业的能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选择教师的矛盾和提升医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专职医学英语教师的队伍才有望逐渐建立与形成。[8]

(六)对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意见

分析表明,81.3%受试者认为医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应该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的互动式教学模式,91.6%认为课堂教学以病例分析,医患角色扮演等活动为主,同时,适当运用传统的讲座式方法。实际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医学英语教学方面,多数学校还是以阅读课为主,而且形式也雷同于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这种情况显然无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水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任何语言教学都应把学习者个人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分析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是忽视教师作用,而由学生完全自主的极端教学。多媒体网络医学英语教学,虽然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毕竟,多媒体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但如何定位和构建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如何从一个单一职责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一个集学习设计者、开发者、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协作者、监控者和评估者等多元角色于一身的教育者,是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考虑的问题。[9]

三、结束语

本文根据需求分析理论,对学生个人对医学英语教学需求分为三个维度和六个模块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肯定医学英语对于他们从事专业学习或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或必要性,认为通过大学两年的大学英语的学习难以满足其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而需要在医学英语方面有所提高。他们希望学校重视对学生在医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综合培养。在医学教学内容方面,学生普遍要求涉及实用内容,包括摘要、综述、研究论文、病史、药品说明等文书写作,医学专业阅读及文献选读,通过对人体各系统及其病例讨论、英语查房、问诊等活动,提高医学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医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语言应该是中英文结合的,使用的教材应该是中英双语教材,以利于学生自学。为了确保大部分同学能集中精力学习,医学英语宜在大部分同学通过四级考试之后设置,即安排在大二和大三之间。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

[2]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123.

[3]李徽,王艳萍.ESP视角下大学医学英语课程设置探寻[J].大家,2012(16):134-135.

[4]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29-30.

[5]刘利梅,赵贵旺,李蕾,阎伟静,谢会.英语教师转型为医学英语教师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100-102.

[6]刘利梅,赵贵旺,阎伟静.医学生转型为医学英语教师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才智,2009(10):248-249.

[7]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40-43.

第9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 艺术特色高中 英语教学

一、艺术特色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分析

艺术特色高中是中等教育的一道别样的风景。无锡市湖滨中学是江苏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自1979年创办美术特色班,至今已有35年的艺术特色办学历史。学校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同时也是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和全国美术高考研究中心委员单位。目前,该校高中部每年级有8个平行班,全部为美术班,无普通班,艺术特色鲜明。

虽然该校学生美术专业成绩突出,但其文化课存在一定的短板。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文化课基础,表现为厌学,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课后不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到了高中阶段,他们只对自己的专业课感兴趣,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忽略文化课的学习。在数学、语文和外语三门功课中,英语成绩最不理想。高中新课标要求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增多,课文难度也加深,很多学生语音还没有过关,再加上词汇量不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听说读写译难以正常进行,影响了外语成绩的提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基础太差,想从头学起,但一旦学起来就特别费劲,不得要领,甚至部分同学有放弃英语这门学科的想法。鉴于此,如果教师不能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不按照艺术生成长规律来坚持专业、文化双过硬的“双轮驱动”方针,就无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文化与专业基础,这样的艺术特色教育注定是的失败的教育。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强大的学习潜能,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这种潜能,如何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功感,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思维导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

二、思维导图辅助英语教学的机制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打开大脑潜能的图解工具,在商业、生活、教育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既具有时间维度的逻辑思维能力(左脑),又具有空间维度的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优势(右脑)。思维导图是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义网络化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它通过绘制图的方法,将人认知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想象的思路、途径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配置有序地表达出来。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高效的交流合作与互动是学习和教学的关键。思维导图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正是一个对话式交流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因此,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不依赖于它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而在于它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正是这种互动合作教学模式提高了英语的教学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是直线性、分析性的语言,其语言逻辑具有放散性的特点,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具有框架型、结构化特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就需要大量的思维组织和逻辑表达。思维导图恰好能满足英语教学的这一特点,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图式知识笔记

在英语学习中,笔记十分重要。传统笔记是线性文本,仅调用了左脑对单词、文字、表格、数字、逻辑和次序等的记忆功能,忽略了右脑对想象、联想、夸张、颜色等的记忆功能。导图笔记可弥补以上不足,它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联想丰富,正是外语教学所需要的方法和追求的效果。

2.整体性把握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更加系统、科学,促成师生形成整体的观念并在头脑中形成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

3.教师开放式备课

常规备课的教案不能让教师根据学生当时当地的需要把课堂教学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使用思维导图备课、上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用思维导图预先给出要讲内容的主体结构,如果学生互动中产生了某种特别的需要,教师可以立即将这些问题与已有的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加以讲解;如果上课时间突然延长或缩短,可以重新归纳、调整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受到思维导图的刺激,更新想法。这种开放、自由的教学方法,对实现外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重要意义。

4.互动合作式教学

“最好的学习是个性化学习,最好的教学是对话式教学”,高效的交流合作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关键。制作和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对话交流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引导,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这种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5.兼顾个体和整体

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既能关注整体,又能关怀个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思维导图能够发展并挖掘个体的独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外语学习和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教师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现其所教课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从而对学生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并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做到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又关怀到个体的发展。

四、思维导图在艺术特色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词汇教学

①教学内容:江苏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4,第1单元,Reading:Advertisements

②设计意图:本文出现三个词义相近词:cheat、fool和trick,为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避免词义及用法混淆,利用思维导图对此做一进行总结,具体如图1所示。此外,文中一些重要语句如:There are laws to protect people from advertisements that cheat people / We must not fall for this kind of trick / An advertisement uses words and pictures to persuade people to buy a product or service, or to believe in an idea等,都牵扯到一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词汇,在导图的设计中加以体现,便于学生对比掌握。③教学心得:思维导图既可用于生词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对比理解词缀和词根,展开联想,发散掌握更多的关联词汇。对于同义词和近义词辨析的学习,效果显著。另外,绘制思维导图时,还可借助语义、语篇的关联,掌握一些表面看似无关的词汇,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因此,通过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建构词汇的各种语义和形式联系,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

2.语法教学

①教学内容:江苏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6,第3~4单元:虚拟语气。

②设计意图:英语中的虚拟语气是一种特殊的动词形式,用法广、变化多,特别是其谓语动词的变化形式纷繁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费时费力,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语法概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得虚拟语气成为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笔者依据虚拟语气的形式特点、功能用法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浓缩精华、分类总结,将这一语法现象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加以呈现(见图2),简明、准确、系统、全面,化繁为简,一目了然,简化了知识结构,降低了学习负担。

③教学心得:用思维导图语归纳语法现象,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线条分支在刺激学生视觉系统的同时也在积极影响学生的记忆能力,它就像照片一样清晰完整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主干和分支有机结合,使得语法现象系统、完整、有逻辑性,让学生难以忘记。因此,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化繁为简,促进理解与记忆,实现对语法知识的高效学习。

3.听说教学

①教学内容:江苏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4,第2单元,Reading:The Olympic Games

②设计意图:本文作者是一位IOC工作人员,应邀在中国某大学作关于奥运会的演讲。教材行文通俗,内容简易,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是练习听力的好材料。全文共分为四部分,本设计选取其第三部分内容(现代奥运会著名中外运动员及其成就)进行听力与口语练习。为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本教学方案设计如下:根据奥运会的历史及发展现状,先让学生展开讨论,列举一些中外著名的奥运冠军及其成就,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员,谈谈他们的奥运精神及值得学习的地方;然后开始听录音,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关键词、句绘制思维导图,形成语篇骨架;然后根据自己绘制的导图对听力内容进行复述,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图3为本节课具有代表性的鱼骨型思维导图。③教学心得:在听说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积极处理所捕获的语音信息,对听力材料整体观把握,有意识地辩听并记录材料的结构和关键词句,再补充细节进行复述。使学生在的听力任务中增长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加强听说交流能力。思维导图辅助听说教学,可使单调的知识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隐性的知识显性化。通过分析学生绘制的导图,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过程。

4.阅读教学

①教学内容:江苏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3,第1单元,Project:Shark attacks。

②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课文,贯通掌握相关知识点,具体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步骤一: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讨论与鲨鱼有关的问题:世界上有多少种鲨鱼?是否所有的鲨鱼都会袭击人类?如何避免鲨鱼的袭击?(见图4分支主题“1”“2”“3”),将各种答案以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

步骤二:在讲解课文前,熟悉本课出现的新单词(见图4分支主题“new words”)。

步骤三:听录音,回答5个问题。

步骤四:精读课文,讨论并写出段落大意,引导学生修正、补充完整思维导图,并将步骤一、三中问题的答案在文中定位。

步骤五: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

步骤六: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

③教学心得: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有助于思维的可视化和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相关知识点。通过绘制文章的结构图式把语言教学和语篇教学有效结合,获得对文章的中心思想、逻辑结构、文体风格、写作技巧等知识要素的全面认识,提高英语阅读的深度和效率,从而促进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5.写作教学

①教学内容:书面表达(题目:中学生是否有必要带手机去学校)。

现在,很多学生带手机上学。为此,某英语报社在你校组织了一场讨论。多数同学认为,携带手机可方便与家长和同学联系,是一种时尚;而老师则多认为中学生年龄尚小,自控能力差,用手机玩游戏、聊天浪费时间,也容易引起攀比,如需打电话,可用学校里的公共电话。请你(Li Hua)根据上述信息,给报社写一封信,客观地介绍讨论情况。(生词提示:攀比vie/vi;追求时尚follow the fashion)

②设计意图:本课旨在通过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学生对本次写作的话题比较熟悉,有话可说,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写作之前先进行头脑风暴,将与本话题有关的单词、语句尽可能多地讲出来、写下来、画出来,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勾勒文章结构,连词成句,连句成篇,进行口头作文展示;最后对草稿进行修改加工,形成书面文章。本课思维导图(图5)和相应的习作举例如下:Dear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ve had about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carry mobile phones to school.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it is more convenient for them to keep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 and classmates if they have a mobile phone. And what's more, it's the latest fashion.

However, most teachers think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old enough to control themselves. It is a waste of time for students to play games and send messages to each other by mobile phone. And it easily causes the students to vie with each other. If necessary, they could make phone calls by using public phones on the campus.

In my opinion, following the fashion is understandable. But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should put our heart into our studies.

Yours truly,

Li Hua

③教学心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启发并引导学生把新的语言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中,指引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写作前的思路,用导图绘制出话题的框架结构、组织写作素材、安排文章布局,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话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写。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和写作方式,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语篇结构。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体现在逻辑思维和严谨能力的培养上,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决定了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结语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利用思维导图辅助英语教学,使艺术生在词汇、语法及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导图辅助教学法避免了传统课件呆板、单一的缺陷,能使学生思路清晰、快速把握住知识框架,激发了艺术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该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和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艺术生学习潜能的挖掘,使他们掌握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树立了自信、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默.情感因素对艺术类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王萍.高中英语小班化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东尼・博赞(Tony Buzan).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江永南,张健泓,王林.思维导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7,(1):87-89.

[5]裴光钢.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2):38-40.

[6]贾f.思维导图及其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0,(12):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