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0:01
导语:在技校生毕业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技校毕业自我总结范文一 珍贵的三年的技校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技校三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虽然我理论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在焊接技术上面可有不小的收获。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读进技校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技校也是需努力认真的学习。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技校的学习旅程。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课本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技术方面的提高,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我在三年的技校学习中,我认真积极参加每次实习,锻炼了自我的技术,受益匪浅。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老师也对我也是非常的喜欢,参加多次比赛,在焊接专业中小有名气,在我的不断努力中终于拿到了我应该得到的结果,我以优异的成绩那到了高级证书。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在这三年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三年技校生活,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
总之,三年的技校生涯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小段,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期间通过理论化,技术培养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较快速度一心一意的把我的焊接专业做的更完美。如今我有信心打败所有的困难,努力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奋斗。 加油。
技校毕业自我总结范文二 经过三年的技校生涯,从中成长了自我,如今是将学业划上圆满句号的时刻,带着这一份成绩我将走向社会,以下是我的自我评价:
在校期间,校园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打下坚定的基础。我思想上没有技校生的厌学情绪,积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不无故旷课,早退,有事及时请假,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管理。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应变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有出较强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
关键词: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技工学校的扩大招生,使技校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技校生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 根据调查,许多技校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与人沟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语文课对学生思想品德、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担负着艰巨的任务。下面对技校语文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拙见。
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技校语文素质教育的前提
由于长期实行应试教育,许多教师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技校语文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学模式。”素质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个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关键在于其综合素质。长期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高分低能者比比皆是,表现出适应能力差,缺乏竞争能力。因此,技校语文课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观。
2、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树立发展的教育观。最近,中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技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因此,技校语文教学要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人的发展,培养能力,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教育观,确保人获得全面发展。
3、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苦心钻研教材,设计完美的知识传授教案,力图使每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抓住教学重点,形式主义的成分多,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于是教学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状:老师讲课声嘶力竭,眉飞色舞,学生上课兴趣索然,被动听讲,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技校语文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避免把教学过程拆分为教和学两个过程,使教和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无论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从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育人是技校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教书育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天职,也是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技校语文教师应把技校语文素质教育摆在核心地位。技校生毕业后将面对社会的选择、就业的考验,要让他们能够立足于社会,仅学会认知和劳动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为人处事、人际交往,让他们走向社会后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作为一门与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紧密相连的语文课具有较强的育人优势,更应以育人为核心。语文教学不能只对语文作静态的形式分析,不能只看到简单的语言符号,而应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作用。
语文素质教育的中心点还应包括人格完善的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因此,教学过程要尽可能给学生陈述己见的时间,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如《项链》教学,既要让学生懂得虚荣心是有害的,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创造人生。
语文素质教育中的育人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教师要通过语文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3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突出职业特色是技校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
技校毕业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能否顺利就业,能否立足于社会,职业能力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职业能力是技校毕业生从事某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是立足社会、取得社会认可、谋求社会发展的基础。
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语文教学侧重一般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是重点。现行技校语文教学对口语表达训练不够,应试教育模式下“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有的学生说话吭哧、前言不达后语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利用课堂发言、课中口语训练、课后交谈等各种机会,加强学生说服能力、演讲能力、论辩能力的培养。
针对技校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教师还要重点训练学生的书法、应用写作与普通话等技能和基本功。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学生应聘填个《招工表》,字都写得站不稳,就难过招聘第一关。日常生活中应用文运用非常广泛,技校语文课要有计划开展求职信、个人简历、计划总结等写作训练。随着南来北往的经济贸易交流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服务业都要求员工使用普通话接待顾客。技校生过好普通话关,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4 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是技校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素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技校语文教师应该热爱语文教学工作,热爱技校学生,不能因为技校生学习基础差而对他们冷淡、缺乏热情,对语文教学不作认真研究,敷衍对待。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的教育工作之所以成绩优异,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技校语文教师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必须刻苦钻研,力求通晓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的社会知识。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把语文课教活,避免“照本宣科”的现象。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科学,懂得语文教育规律。技校语文教师要善于研究技校生的学习特点和技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技校语文教师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文化素养,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个性品质优秀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马芳.论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论文摘要]技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找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是我们从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产生政策的调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企业对中级技术工人的要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对高级技工、技师的需求,更加迫切,这给从事技工教育的各类技工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受生源质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有个别的技校培养的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需要距离甚大,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技校生思想品德现状,讨论研究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技校生的需求。
一、技校生思想品德存在的不足
1.不良习惯多。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他人想的少,为自己想的多,集体观念淡薄,生活上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新生入学后,有的班级几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吸过烟、泡过网吧,还有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
2.对学习缺乏动力。许多技校生在初中时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对学习没一点兴趣,长期遭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内心极度自卑。之所以选择技校,就以为上技校只是学技术,而不用学理论。
3.独立生活能力差。现在的技校生大多在8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身上的“骄”、“娇”二气尤为明显。许多学生在家从未洗过衣服,从未叠过被子,从未打扫过卫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给学生正常学习带来极大不便。
4.个别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家庭存在问题,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爱走极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消除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技校生思想品德不良的原因
1.自身原因。这些学生在原毕业学校长期受歧视,思想上缺乏上进心,更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报自弃言行随时都能表现,胸无大志,思无远虑,自己就没有把自己放在有用人才上看。
2.社会原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显得相对滞后,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有些成年人价值观扭曲,这些都给正处于青春期的技校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家庭原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修养,不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与孩子正常沟通,导致学生性格孤僻,言行不一,存在较大的性格缺陷。
4.学校原因。现在许多技校生虽然办学时间较长,但实习场地、活动场所都比较狭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习、活动的需要;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也显僵化,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知识层次的需求;有些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管理经验,也影响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技校生思想品德现教育管理对策
针对技校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了以下管理对策:
1.实施“以人为本”,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争创一流学校培养一流人才、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应实施“以人为本”,即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无论是教学、管理和服务,都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爱在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部环境,促进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教学上实行了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求学的需要,不断加大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在管理上注重调查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以不同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同学们感到校园是无限温暖的,老师是可敬可亲的2.加强入学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每年新生入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新生活、新起点”教育,“新生活”即要求学生入校后要适应学校的寄宿要求,学会生活自理,性格方面要自立、自强,重新树起对学习的信心;“新起点”即学校无差生,对所有的新生都一视同仁,所有的新生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以重塑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
3.积极组织军训,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
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军人的作风感染学生是技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以军队一日生活制度和内务整理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4.实行值周制度,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
每个班每学期都要值周1-2次,学生值周既要负责教学楼、公寓楼和整个校园的卫生,又要负责维持各班的自习纪律,检查“两操”的出勤人数,与学生会一起,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重点是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强化责任意识。
5.进行法制安全宣传,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学校定期召开法制安全教育大会,对学生中出现的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对各种安全隐患提醒学生注意。做到防微杜渐,常抓不懈,有效遏制了校园中违法乱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思想有障碍、行为有劣迹的学生则重点监控,定期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进行疏导。
6.改革课程体系,进行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知识层次不一,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树立学习的信心,对基础课的教学采取分层次教学,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讲一点掌握一点;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讲深讲透,鼓励他们报考高职院校。
7.对学生管理实行综合学分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就学生的学习和日常操行赋予一定的学分,以学分的高低来反映学生的学习和遵章守纪情况,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分制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结,以此作为学生评先树优、推荐就业的依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遵章守纪的积极性。
8.建立班主任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与家长及时沟通,密切合作,共同教育。教育的基础就是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并就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适当指导,避免出现“5+2=0”的现象。
9.加大推荐就业力度,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一、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小企业经营者及繁荣社会经济的需要。技校毕业生专业户、科技个体户,农场经营者都直接带动了周围群众致富,繁荣了社会经济。乡镇企业占了工业企业总数的90%,平均规模只有8人左右,作为技校毕业生如果具有创业能力,在哪里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技校生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就业高峰,每年将有大批大中专毕业生走向社会,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一大批职工已经下岗,国有企事业单位尚有大部分隐性失业人员。中小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小企业将成为我国就业的一个增长点。解决就业问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技工教育理应作出自己的贡献。技校毕业生通过创业教育,毕业后或工作2~3年创办了小企业,不但空出了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而且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3.创业教育是培养个人全面素质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过去技工教育中没有强调学生创业素质培养,造成毕业生缺乏自主就业的心理准备和独立创业的能力。学生就业过分依赖家长和学校,即使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后,也很少表现出事业上开拓创新精神,企业对他们的评价是:“他们往往不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据对我校学生择业观的调查表明:67.8%的学生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和自身价值,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进行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
4.加强创业教育是技校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世界上创造最有价值,因为唯有创造才会有世界的发展,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词是“try”(试),你也试试,我也试试,他也试试,试出了新思想,新方法。科技的日新月异,时代的飞速发展,就是在人类不断的“try”中实现的。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年代,创业者的开拓精神、务实精神、奉献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否成功,都将成为社会赖以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因而,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同样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二、创业教育的方法
1.克服不良心理,培养创业意识
技工学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家长送来上技工学校的目的是学习一门专业技术,有些家长将技工学校当做不使孩子流向社会的看护所,这将弱化学生的责任,与创业意识不相符。部分学生在经历挫折后过低地估计自身的价值,对创业缺乏勇气和信心,即便胸怀大志,想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却担心社会经验不够,患得患失而放弃斗志。因此,在学校的政治课、班会课要将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放在第一位,通过介绍伟人和平凡劳动者立大志成大业的典型事例,并举办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让学生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正确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意识,树立战胜困难、开辟未来的信心。
2.寓教于学,教学结合
很难相信,对学习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的人会勇敢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应落实在平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创业品质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因为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工作和事业的态度。努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必然能使学生客观地、全面地、灵活地掌握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创事业作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3.提供创业途径,增强创业能力
【关键词】市场经济 技校教育管理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18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空前跃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多种社会原因和家长们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致使技校生源质量仍未得到改善,学生素质仍偏低,不但学习能力不强,思想道德水平也达不到时代的要求,较前几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所以强化技工学校的教育管理,虽是老生常谈,却是搞好技工教育的根本。尽管我国技校在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技校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 建立一支既有优秀品质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技校教育管理的关键和灵魂,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校发展水平。因此,要想对技校进行创新教育管理,亟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支既有优秀品质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教师队伍。首先,技校领导应该注重对老师思想教育以及市场教育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基本市场知识理论,并不断加深市场知识理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老师将市场知识理论使用到教学中的能力。其次,学校应鼓励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把市场经济的新理念、规律、知识、运作方式的内核引入教育过程,使教育与市场不脱节、不被动,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成本下降。最后,学校应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在企业建立技校教学基地或引进企业,努力提高技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提高老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二 学校的管理必须以教育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技校不同于其他高校,它主要是以教授技能为主的学校,因此,无论市场经济如何发展,技校始终要做到以教育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这既是技校的教学宗旨,也是技校生存的关键。首先,技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目的,进入企业才是技工生存的前提,学生没有出路,技校也就没有出路。其次,技校应了解市场信息,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包括文化、技术、人品、类型以及工作时间、工作程度、企业管理等。再次,满足学生知识与技术需求,毕竟学生才是市场的直接消费者。因此,技校应做好基础知识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向学生提供关于市场信息以及就业知识,让学生不断地发展自身优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毕业时找到好的工作。
三 按市场需求创新技校管理
管理创新是技校不断发展的源泉,技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是关键。这里的管理创新主要包括:(1)管理观念创新。技校领导及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以德立校。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开发。(2)管理方式创新。技校领导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对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开发。(3)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对学生的管理制约与鼓励机制,协调师生之间甚至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与约束。(4)管理文化创新。技校文化是技校在外的形象与标志,因此,技校应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校文化,加强技校市场经济文化建设,推动市场经济文化在技校中的普及。
四 总结
21世纪,企业急需具有复合型管理知识、现代管理技艺和动手能力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技校是培养这类实用性素质人才的基地,学生管理作为技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我国技校在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很多问题仍存在。技校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现状,创新技校教育管理策略,为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罗文芳.浅论技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圈,2009(9)
一、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严格的班规,严格按班规办事。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技师院校的学生年龄大概在十六、七岁左右,可塑性非常强,因此,新生入学后,首先必须要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籍管理条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让学生熟记于心,形成“规矩”,使学生一入校就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然后根据本班情况,制定了严格的班规班纪,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便于对班级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令人羡慕的技校就业形势,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与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技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全国平均90%以上的一次就业率足以让大学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们羡慕不已,更何况在许多地区,技校生的平均月薪要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在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尚无着落的时候,我院应届技校毕业生就早已落实好单位,而且已经开始享受工资和福利了。让他们一进入学校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那么学生的思想就相对稳定和安心在这里学习了。
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圆满完成班级的各项任务,班主任就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干部,调动全体同学参加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技校的班干部既要学习好,又要有责任心,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否则,只是学习成绩好,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我们班除了设立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卫生委员、学习委员外还设有寝室长、小组长、课代表等,分工明确,职任到人,落实百分量化考核,基本上能让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班级氛围。每周一开班会,每周班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的各自分管的情况,并推选一位本周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上台总结自己的情况,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下周给以改正,然后由我总结,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四、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班级管理中还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三是多到班上走动,包括寝室、课间操、食堂等,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处,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为学生接受,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深入学生能及时发现不良的思想苗头,并把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
五、班主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特点 教育管理
随着技工院校招生几乎零门槛的设置和农村学生“免学费”等政策的推广实施,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难做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笔者通过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一、目前技校生的特点
通过对笔者学校2010级模具中级和高级班的学生调查,笔者总结出目前技校生有如下特点:
1.基础薄弱,自卑感强
因为技工院校的学生主要由高考、中考落榜生,中途辍学,社会失业人员等构成。这些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作业中经常有错别字,简单的计算也容易出错。在中学时就被认为是“没有希望的”,长期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冷落,家长也对其失去信心,导致学生内心非常自卑。
2.学习意识差,功利性强
因为基础薄弱,所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不多,宿舍里书籍很少。作业不愿做,上课不愿听。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能力不强,但对技能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心里想着能快点学好一门专业技术,毕业后找到一份不是很辛苦又能挣到钱的工作。
3.心理问题多,行为习惯差
因受家庭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学生普遍有倔强、孤僻、逆反、自控力差、易冲动、爱走极端;抽烟、打架、谈恋爱、上课玩手机、沉迷网游的现象很普遍;且自私、懒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爱心和公德意识。
二、“三位一心”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
教育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管理是学校的发展之路,为此,应创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家长、老师和班主任相互协作的“三位一心”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该方法强调“以人为本”“协同管理”。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老师与班主任的相互协作和学校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共同将学生教育管理好。“三位一心”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如右图所示,其要点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
因技校学生大多素质不高,学校首先要从严管理,制定的制度要严格执行,这样才能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尤其对一些严重违规的学生要及时处理。然后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学生对制度有自己的发言权,对绝大多数学生反对的制度应做适当的调整。当然学校制定的制度不能只针对学生,比如:学校的戒烟令,学生要执行,老师也应该遵守,甚至学院领导要做表率。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学习困难时,有老师的辅导;思想困惑时,有班主任的谈心;家庭困难时,有学校的资助等等。
以学生为中心还强调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校园纠察队”、“卫生监督员”等,充分发挥“学生会”及学校社团组织的力量。同时班主任也要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位一心”教育管理图
2.学生家长、老师和班主任相互协作
家庭和学校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所以家长应当积极转变观念,不能把学校当成托儿所,孩子放进来就不管了,应积极了解其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和熟悉学校的制度,配合老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1)班主任与家长的协作。班主任积极与家长联系,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和要求,班主任则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取得进步,获得奖励,以及受到处分、夜不归宿、情绪异常等情况。学生请假回家也需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努力建立相互信任、谅解、沟通的关系,学生也能感受到家长和班主任的关心,从而端正态度、树立信心、促进学习,改正陋习。
(2)老师与班主任的协作。老师和班主任也要相互协作。技校的学生除了理论学习还会参加实训。因为场地分散,班主任除了经常到实训场地查看外还需要和老师建立密切联系。老师要有班主任的联系方式,发现有缺勤的学生马上和班主任联系,让班主任及时得到消息,便于平时的考核,也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状况。对于一些经常旷课或者故意扰乱纪律的学生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再上报到学校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帮助教师严肃纪律,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3)老师与家长的协作。老师希望把学生教好,学生家长希望学生学好,但是学生基础差,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取得小进步、小成绩及时予以肯定,家长也要给予正面的回应,学生信心增强了,自卑的心理就逐渐消除了,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可是很多时候学生们缺少表扬、缺少鼓励!所以不应该吝啬我们赞扬。家长也应该多对自己小孩的进步予以表扬和奖励。
关键词:学习低效 一体化教学 实践
笔者学院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对学院内部一体化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
一、现有专业课程设置下教学低效的成因
职业教育就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获得相应执业能力的教育。技校的课程大多沿用前苏联的模式,除了语、数、外、政、体等基础课外,还参考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沿用的是条块式布局,每科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强调统一性,形成独立的知识结构。要学好这些知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这些要求对技工院校学生来说是难以达到的。
因为技校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大都是学习的失败者,原本学习兴趣就不浓、学习习惯差。到技校后,他们要学习比中学更多、更复杂的课程,除了实习课(最多再加工艺课)能在实习车间进行教学,使学习有直观的认识外,其他的知识仍在理论课堂进行学习。即使专业课教师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但由于学生基础差,且所教学的知识抽象,学生难以产生知识迁移和知识综合,学习能力难以提升,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学生只会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造成许多知识点虽在多门课程中都有涉及,但仍然会有许多学生学不明白,学习效果不理想。据学生座谈会的反馈,听有的教师上课像在听天书,学生产生了惧怕心理,对理论课学习失去兴趣。另外据笔者学院毕业生回访座谈会的信息,毕业生要真正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可见,专业课程的条块设置和技校生源的特点是造成学生学习低效的两大主要原因。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探索
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学院针对课堂教学做了多种尝试。首先,要求老师合理选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针对新教师进行提高教学能力的校内培训等,尽力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但教学效果如前面所述仍然不尽如人意。
之后,笔者学院尝试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各专业的工艺课和实训课合并,将工艺课搬到实训车间,由实习教师讲工艺,实现专业工艺课和技能实习课一体化教学。通过对学生的比较发现,工艺知识教学比以前省时高效,学生的工艺基本功更扎实了,工艺知识的问题解决了,但学生对专业其他基础知识的掌握仍不理想。
在新教师座谈会上,职业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反映,他们的同学是由普通高考和对口单招两类组成。在大学基础课学习阶段,是高中起点的学生学得好,到学专业课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起点的学生学得好。当问起原因时,他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后者在上大学前实习过。学生有实践经历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根据这一经验,笔者学院将各专业理论课按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和相应的技能考试的理论要求,利用项目引导,编制或选用适用的一体化教材,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使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先改变,激发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笔者学院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通过以下几项主要工作推进。
1.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1)组织全院专业课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倾力打造高效课堂。
(2)组织有实习操作技能专长的教师进行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提高。
(3)学院派专业教师利用暑期到工厂进行生产实践,和工人技术员一起下车间,接触生产第一线。
(4)对理论课教师进行技能训练,除了集中培训外,还安排他们担任实训的副带班老师,边教边学。在规定时间内,要求理论课教师参加统一的技能鉴定,从初级工开始,直至技师、高级技师。
2.一体化教材的选定
(1)按各专业的知识体系,组成专家团队,筛选适合本地区本工种就业特点的一体化教材。
(2)在没合适的教材时,选用合适的项目,编制或改编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的一体化教材。
3.一体化课堂教学探索
(1)选择试点。选用专业中具有一体化教学能力的师资的班级,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试点。由学院教研处配合系部,负责组织教师听课、“磨课”,探讨课堂组织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
(2)设计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试点中教学效果好的课堂及时进行总结,在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制定一体化课堂评价参数,以便在后程推广时能起到教学的导向作用,从根本上发扬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全面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在基础理论方面,以相应等级的职业鉴定要求为依据,对基础理论知识和项目原理进行评价;在操作技能方面,对工具、元器件的选用,操作工艺和项目完成后技能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在课堂安全方面,对人身、设备等设施安全,工具使用、线路安装、设备操作等安全指标进行评价;在职业素养方面,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参与技能训练情况、参与合作学习情况、工位整洁度、文明生产等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4.一体化教学经验推广
学院各系部推举专业一体化教学示范课,对全院的教学起到引领和课程示范作用。以一体化课堂设计为抓手,以点带面推进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制定针对一体化教学的校内奖惩制度,从教学工作量安排、课时系数、外出培训学习、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诸方面向一体化教师倾斜,激励教师积极参加一体化教学改革。
5.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参与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在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中,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或图像,不是教师的指示性语言,教师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试着做、边做边想。
其次,一体化教学大多采用项目教学模式,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实用型项目推进教学。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独立的任务完成的,每个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实习知识均较多,需要较长的周期。而技工院校学生年龄尚小,对学到的知识难以融会贯通,易只顾眼前的图纸和形状等参数,找到后急忙动手操作,以便快速成型得到劳动成果,而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可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只有零碎的认知片断。所以要让一体化教学成果立显,就要防止出现老师教学生跟着做,急于达到项目结果,最终教学成为“师傅带徒弟”的局面,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认识碎片,影响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失去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四、对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一体化教学不是简单地由原有的专业课老师和实习老师轮流上阵,将理论课和实习课的课堂搬到实训车间,而是在符合教学大纲的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项目推进下,由一体化教师根据技工教育的特点,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互动学习情境,手把手教学,分小组讨论学习,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获取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参与的程度以及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大多数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不同层面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这是职业教育对教学的具体要求,更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的目标。从系统论角度出发,要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贡献和作用,只有从不同的视角反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成效,才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规范或要求。因此,在评价指标中,设置了“符合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操作规范熟练、注意安全”“实习(训)纪律和安全操作的教育与检查”“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分层教学,分清不同层面学生的特点”等对教师职业素质训导方面的考核评价指标。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既保留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又设法架起各科之间联系的桥梁,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体化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及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技校生毕业后是生产第一线的生力军,如何加强一体化教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一、明确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例如工作简历、求职信、申请书、项目策划书等,都是十分常用的。如果一个人连这些最基本的应用文都写不好,势必不会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更不必谈有什么竞争实力。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当前一些技校学生来看,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往往片面地认为:今后从事技术或服务行业,学习应用文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应用文之初就应该强调应用文的重要性。从生活层面来看,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留言条、请假条、通知、申请书等。从今后的就业工作来看,应用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例如毕业生求职时,要写自荐信。找到工作单位要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作中需要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承接项目,或者是担任项目主要负责人需要写项目策划书,作为用人单位中某项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写拟定活动方案等。还可以将一些就业、创业、职场中发生的、与应用文有很大关系的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兴趣
作为中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就业岗位需要的相互联系,以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对教材大胆取舍,合理增删,以确保教学能够切实符合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创设一些模拟性的学习、工作、生活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相应的应用文写作。
第一,加强与学生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学习生活活动情境。一是与校园大型活动相联系,创设活动情境。例如在进行“通知”这一应用文体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当做是单位安排的专门负责撰写通知的人。具体内容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如以学校开展的“专业技能大比武”、“文艺汇演”等活动为情境,进行拟写通知练习。二是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相联系,创设活动情境。如在教学“启事”应用文时,可以创设一个学生掉了东西以后写“寻物启事”的情境。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新闻》文体写作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社区服务及发生在身边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撰写新闻消息、通讯,还可以根据新近发生的新闻焦点事件,指导学生撰写新闻评论等。如今年的争端事件发生后,笔者就结合新闻评论写作让学生对此事件发表评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二,加强与学生就业岗位的联系,创设模拟性职场情境,让学生在职场场景中进行应用文写作。例如让学生将自己当做是求职的毕业生,在这一情景下,让学生写自荐信、简历。又如开展竞职演说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当做是即将参加公司某个职位的竞选人,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学生学写演讲稿,其效果比不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要好得多。
三、注重方法引领,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每种应用文都有自身的格式和写作规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要求,明白其中的规律,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其中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第一,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在教学比较相似的应用文时,可以采用集中教学的方法,对相应的文体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在分析中明白规律,在思考中找到诀窍。例如,教师可以将求职信、应聘信放在一起,把申请、请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性教学。通过对比性学习,学生能够深切地把握文体的写作特点,掌握相关的要领。
第二,逆向思维,求新探趣。逆向思维教学,让学生了解应用文应该怎样写,针对性地引导他们理解为什么不能那样写。比如,在进行“计划”的教学时,可先不讲其格式和写法,而是展示有毛病的例文和学生习作,先讲什么样的“计划”不符合要求,然后再顺向指导计划应该怎样写。例如在“应聘信”的教学中,让学生甲做招聘人,学生乙做应聘者,由乙负责写应聘信并在课堂上当众做应聘练习,教师与台下的学生给予审评。让学生置身事中,亲自感受当事人的心情,启发他们处理事情的态度、方法以及选用怎样的表达形式。
四、结语
总之,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技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用价值,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兴趣,注重方法引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岿然.怎样提高技校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