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筑文化

时间:2023-03-14 14:50:26

导语:在建筑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文化

第1篇

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每年的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数发生在岭南地区。因此岭南建筑的内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墙脚多数采用青砖、石块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较密集,屋顶层采用砖或其它材料压紧加固,防止台风的侵袭,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对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砖楼房,或者加厚墙体,达到防水、防风的效果。岭南许多地区靠近沿海,古时海盗出入频繁,因此这些地区建筑不仅要具有遮风挡雨,满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还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盗的防御功能。例如广东省开平市的碉楼是具有明显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建筑有许多传统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结构和设计无不体现其防匪、防盗的特性,开平碉楼现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楼风格各有差异,但有许多共同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体较厚,材料坚固,易守难攻,墙体四周设有枪眼,人们通过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进行了望和控制,古时的碉楼一般配备枪械和铜钟等防卫装置(见图1,图2)。

岭南地区毗邻港澳台,海上交通便利,国际商业贸易来往密切,进出口商品频繁,自古经济就比较发达。所有这一切都给西方建筑文化的引进创造了条件,不少岭南地区的城市,如广州、厦门等地出现了西方建筑与岭南建筑相融合的产物,即“洋楼”“骑楼”等。这些楼一般是楼上住人,楼下商店,往往两排“骑楼”对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长达几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业长廊,为业主提供经营和居住的优良条件,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舒适的通道和购物环境(见图3,图4)。这样的建筑模式延申到现在,普及到乡镇,扩展到工业。我国现代的工业园区,专业镇和新农村建设等建筑小区,一般都是类似这样的建筑群。它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我国建筑文化,是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与乡村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2岭南建筑的技术风格

岭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风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条形,多间房屋并列组合,前面设有敞廊,遮阳板或屋檐,以遮阳挡雨,同时也方便用户行走。为防止潮湿和雨水浸没,多采用石柱础、高柱础及石梁。岭南地区雨水多,地处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错复杂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比较紧张,许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带,居高而下,分排建设,一个山坡形成一条自然村。村中房屋多为单层,屋顶为金字塔形,以泻雨水。在建材选择方面,一般采用泥砖、青瓦或青砖。有些富裕家庭,为防止偷盗,采用加厚墙,其厚度甚至达到1m以上,用砂、泥、灰捣固,非常坚硬。在山区,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岭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条形,还有方形和圆形。客家的围龙屋,是典型圆形布局建筑,以广东梅州地区最为常见。这种建筑由多围建筑群组成,每围由许多相连单间屋向内作一半圆形状,像半月牙形,围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与池塘组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布局,这充分体现了客家建筑的围合性和向心性文化(见图5),据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报》报导,仅梅州市现有客家围龙屋总数2万余座。客家的“土围子”和“小城堡”式建筑是典型的方型建筑(见图6),这些建筑墙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强的防御功能,墙体采用“三合土”技术,以筑土形式营造,再用砂灰批档墙壁,以防雨淋。这些围合性建筑一直传承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建筑已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但在岭南山区的乡村,依然还有许多这样的建筑群,这是客家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结果。岭南地区江河多,海岸线长,许多以捕鱼谋生的渔民,长期生活在船上,以船为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以后,在政府的关心和组织下,他们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陆地,这些房屋矮小,形状似船,屋顶为弧形,人们称其为“蛋家”。为防止台风和水浸,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属板建成,一家一间。岭南建筑的内部平面布局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椐家庭成员情况来确定,除条形布局以外,还有中轴对称院落布局,这种布局类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间为天井,四周分别居住几个小家庭,这种布局有利于通风和采光,有利于家底成员的沟通和照顾,也有利于防止外人的干涉和偷盗。

3岭南建筑生态景观

岭南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对各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都十分有利。因此,岭南地区家家户户的周围都有园林、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许多人相信风水,认为好的住宅应背山,面水,位于缓坡(背玄武,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之地)。因此,屋的前方常建有池塘,池塘边种植树竹,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与房屋不可分割的自然景观。池塘既是风水组合的一部分,又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气候调节,这都给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水面,穿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南方的村落很少修建围墙,而是利用竹林,尤其是带刺的竹林,围成的天然屏障作为防御实体,同时还可遮档台风,防止台风对房屋的侵袭(见图7)。村落进出口或公共地方,往往都种有参天古树,有些古树旁边修有土地庙,逢年过节,人们便来供奉。村民住宅的旁边,通常设有大小晒场,这些晒场不但是村民晒谷的场地,还是村民的活动场所。每逢炎夏傍晚,男女老少,一起来到晒场,聊天乘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岭南有些客家村落门前都设有一个数平米的空地,用来立桅杆,每当家中有人获得功名,就在桅杆区立一根长15m左右的桅杆,上掛功名旗,这也构成了客家村落的一独特景观(见图8)。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很少荒山秃地。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绿色环境,每个自然村就象一座园林,有果树,竹子,芭蕉……翠绿的海洋中,点缀着灰白的房屋,十分雅致。即使是烈日炎炎,室内也很清凉,村庄的是稻田,农作物随着季节变化,与村庄相互衬托,呈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象,即使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出现,村落间出现了高楼大厦,但是那种传统的生态景观文化还是十分浓厚。

4结语

岭南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出岭南人民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是岭南地区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岭南地区的建筑必须要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收全国乃世界建筑文化的优点,实现美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环境。

参考文献:

[1]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64).

[2]谢志英,宋晓云.岭南建筑文化探析.河南建村.2008.2(13).

[3]王琴.,惠州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4(60~62).

[4]张国雄.试析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10).

[5]朱丽娅.碉楼建筑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1(280~281).

[6]王颂等.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观.小城镇建设,2008年12期.

[7]杨豪.从城堡、土楼、围龙屋看客家建筑文化.江西食品,2004年1期.

第2篇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

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

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④。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

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

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岭南建筑;碉楼;骑楼;围龙屋

Abstract:Lingnan architecture reflects the custom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n Lingnan area,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China. In this essay, the characteristic and connotation of Lingn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will be analyzed from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technology styles and humanity landscape these three aspects.

Keywords:architecture culture; Lingnan architecture; watchtower; Arcade-house ; surround the dragon house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62-02

建筑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场所,历代的建筑记载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变迁的特征和内容。雨果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建筑通过其形态、风格、价值以及与周围的空间形象表征文化的内涵,这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又是一种依托物质环境所渗透和展示的特殊精神氛围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岭南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而且由于岭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原因。

自古以来的建筑文化都具有岭南人的开放、通融、以人为本的独特风格,已成为我国建筑中的一大流派。

1岭南建筑的建构特征

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每年的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数发生在岭南地区。因此岭南建筑的内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墙脚多数采用青砖、石块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较密集,屋顶层采用砖或其它材料压紧加固,防止台风的侵袭,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对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砖楼房,或者加厚墙体,达到防水、防风的效果。岭南许多地区靠近沿海,古时海盗出入频繁,因此这些地区建筑不仅要具有遮风挡雨,满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还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盗的防御功能。例如广东省开平市的碉楼是具有明显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建筑有许多传统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结构和设计无不体现其防匪、防盗的特性,开平碉楼现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楼风格各有差异,但有许多共同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体较厚,材料坚固,易守难攻,墙体四周设有枪眼,人们通过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进行了望和控制,古时的碉楼一般配备枪械和铜钟等防卫装置(见图1,图2)。

岭南地区毗邻港澳台,海上交通便利,国际商业贸易来往密切,进出口商品频繁,自古经济就比较发达。所有这一切都给西方建筑文化的引进创造了条件,不少岭南地区的城市,如广州、厦门等地出现了西方建筑与岭南建筑相融合的产物,即“洋楼”“骑楼”等。这些楼一般是楼上住人,楼下商店,往往两排“骑楼”对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长达几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业长廊,为业主提供经营和居住的优良条件,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舒适的通道和购物环境(见图3,图4)。这样的建筑模式延申到现在,普及到乡镇,扩展到工业。我国现代的工业园区,专业镇和新农村建设等建筑小区,一般都是类似这样的建筑群。它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我国建筑文化,是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与乡村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2岭南建筑的技术风格

岭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风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条形,多间房屋并列组合,前面设有敞廊,遮阳板或屋檐,以遮阳挡雨,同时也方便用户行走。为防止潮湿和雨水浸没,多采用石柱础、高柱础及石梁。岭南地区雨水多,地处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错复杂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比较紧张,许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带,居高而下,分排建设,一个山坡形成一条自然村。村中房屋多为单层,屋顶为金字塔形,以泻雨水。在建材选择方面,一般采用泥砖、青瓦或青砖。有些富裕家庭,为防止偷盗,采用加厚墙,其厚度甚至达到1m以上,用砂、泥、灰捣固,非常坚硬。在山区,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岭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条形,还有方形和圆形。客家的围龙屋,是典型圆形布局建筑,以广东梅州地区最为常见。这种建筑由多围建筑群组成,每围由许多相连单间屋向内作一半圆形状,像半月牙形,围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与池塘组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布局,这充分体现了客家建筑的围合性和向心性文化(见图5),据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报》报导,仅梅州市现有客家围龙屋总数2万余座。客家的“土围子”和“小城堡”式建筑是典型的方型建筑(见图6),这些建筑墙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强的防御功能,墙体采用“三合土”技术,以筑土形式营造,再用砂灰批档墙壁,以防雨淋。这些围合性建筑一直传承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建筑已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但在岭南山区的乡村,依然还有许多这样的建筑群,这是客家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结果。岭南地区江河多,海岸线长,许多以捕鱼谋生的渔民,长期生活在船上,以船为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以后,在政府的关心和组织下,他们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陆地,这些房屋矮小,形状似船,屋顶为弧形,人们称其为“蛋家”。为防止台风和水浸,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属板建成,一家一间。岭南建筑的内部平面布局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椐家庭成员情况来确定,除条形布局以外,还有中轴对称院落布局,这种布局类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间为天井,四周分别居住几个小家庭,这种布局有利于通风和采光,有利于家底成员的沟通和照顾,也有利于防止外人的干涉和偷盗。

3岭南建筑生态景观

岭南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对各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都十分有利。因此,岭南地区家家户户的周围都有园林、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许多人相信风水,认为好的住宅应背山,面水,位于缓坡(背玄武,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之地)。因此,屋的前方常建有池塘,池塘边种植树竹,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与房屋不可分割的自然景观。池塘既是风水组合的一部分,又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气候调节,这都给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水面,穿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南方的村落很少修建围墙,而是利用竹林,尤其是带刺的竹林,围成的天然屏障作为防御实体,同时还可遮档台风,防止台风对房屋的侵袭(见图7)。村落进出口或公共地方,往往都种有参天古树,有些古树旁边修有土地庙,逢年过节,人们便来供奉。村民住宅的旁边,通常设有大小晒场,这些晒场不但是村民晒谷的场地,还是村民的活动场所。每逢炎夏傍晚,男女老少,一起来到晒场,聊天乘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岭南有些客家村落门前都设有一个数平米的空地,用来立桅杆,每当家中有人获得功名,就在桅杆区立一根长15m左右的桅杆,上功名旗,这也构成了客家村落的一独特景观(见图8)。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很少荒山秃地。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绿色环境,每个自然村就象一座园林,有果树,竹子,芭蕉……翠绿的海洋中,点缀着灰白的房屋,十分雅致。即使是烈日炎炎,室内也很清凉,村庄的是稻田,农作物随着季节变化,与村庄相互衬托,呈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象,即使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出现,村落间出现了高楼大厦,但是那种传统的生态景观文化还是十分浓厚。

4结语

岭南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出岭南人民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是岭南地区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岭南地区的建筑必须要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收全国乃世界建筑文化的优点,实现美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环境。

参考文献:

[1] 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64).

[2] 谢志英,宋晓云.岭南建筑文化探析.河南建村.2008.2(13).

[3] 王琴.,惠州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4(60~62).

[4] 张国雄.试析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10).

[5] 朱丽娅.碉楼建筑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1(280~281).

第4篇

关键字:全球化;现代建筑;地域建筑;建筑文化;民族性

一前言

从人类居住历史的发展来看,人们在本地区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并通过总结经验并不断的创新,而慢慢形成了建筑科学,所以建筑反映的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通观世界各地,建筑往往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文化则成为这些建筑的灵魂。建筑是某个地区的文化产物,它的形体及功能布局是有当地明显的地域性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历史、地理气候条件、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所影响。

二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涉及到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全球化的现象,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是它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又起了某种破坏作用。在全球化已然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今天,如何对待各地的传统文化,当然也包括传统建筑文化,已再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面对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认为:“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 是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并致力将建筑和其所处的社会,维持一个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地域主义试图从经验里学习,借此达到修补,细心琢磨、接纳、排斥、调整与响应当地特色,地方历史、地理、人性价值、经济、传统、科技以及文化生活等这些可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情况都是地域主义的来源”。地域性通常表现在建筑的外在形式上,但是同时应该更多地是反映在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内涵上,地方文化才是建筑的灵魂及精神,而对一个城市来说,这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就是这个城市建筑的灵魂。在这个地区的生活活动,必然是有着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及人文历史的,只有将这些地域文化反映在城市建筑之中,城市的建设才会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味道。

三地域建筑的再生

现代建筑第一代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遵循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就创造出了属于芬兰的、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如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纽约国际博览会芬兰馆等,他的设计思想就是追求现代建筑的民族化和人情化。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和史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就曾对地域建筑传统的消退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推荐了美国加州海湾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地域建筑。这个行为也带动了一些美国建筑师提出应根据美国当地的文化和自然条件发展自己的建筑文化。20世纪50年代,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了如香川县厅舍、东京代代木体育馆等这样一些属于日本地域文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上世纪6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人们对建筑的历史性、关联性方面的研究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在根据自己的经济社会条件,发掘自己的资源优势,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他的思想、理论、著作、作品等都体现了他的探索与创造,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建筑现代化过程开拓了新的道路。安藤忠雄的作品中,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单纯、抽象、简洁的空间及造型,总渗透出一股浓烈的日本民族气息,同样地,他反对单调乏味的国际式建筑,致力于现代主义和地方主义的融合。

四对地域建筑的分析

地域建筑的保护、发展、创新,是需要建筑师在融入全球文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汲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发掘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对当地人文的关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生活元素,在现代生活的内容中,创造出令当地人觉得认同的生活情感空间。这要求建筑师有着既广泛又深厚的文化素质修养,也要了解当代建筑发展的情况,以及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方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地域建筑空间的特色

地域概念依据现代地理学理论是一个得到历史认同的概念,并且它和行政区域划分相关。我国地缘辽阔,民族文化形式丰富,各地的气候特征差异较大,各地的建筑风格类型也各有特色,岭南地区的骑楼、陕西地区的窑洞、新疆地区的土生建筑、客家的土楼等等建筑类型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深度及文化特色。可以着力于如何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创造出具有各地特色的地域建筑作品。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应该是以区域经济和文化为基础,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对这些地区的地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重点研究。

(2)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文化环境

建筑本身是需要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文化中,根据对建筑环境的深层本质与规律的理解,才能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这个需要对本地自然文化环境进行深刻的理解,思考如何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如果不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创作,只能创造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怪物。

(3)建立生态可持续发展观

事实上,地域建筑就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定义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建筑师如何将这些因素加以提炼,并用新的材料及技术来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具有地域性而又有生态形式的建筑形式,而它也在当地是得到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

(4)更新地域性建筑语言

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在当地人长久的历史生活中所积累的建筑处理手法,有其现实性和科学性。这个需要建筑师在虚心向民间建筑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特性以及建筑因素,使建筑更加与地域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

五 发展我国地域性建筑

随着全球化对中国的各个领域的冲击,其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已不可避免。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进步,城市建设所出现的大规模快速发展是任何时代、任何其它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然而在取得了惊人的变化和成就同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师。从香山饭店、北京西客站,到后来的仿欧风建筑、后现代主义、国家大剧院,中国建筑在急功近利而又迷惑的状态下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近年来,更加随着国外建筑师在我国参与设计的项目越来越多,我国建筑风貌与国外建筑风格越来越接近,各地的城市风貌也越来越趋于雷同,这种现象也慢慢地让我们感到忧虑。

在规划和建筑领域,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国际建筑界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清楚认识到应该如何面对国际建筑文化的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如何建立现代中国建筑的理论,设计出具有真正划时代意义的建筑,提高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师在世界建筑的地位,是摆在每一位中国建筑师和规划师面前的一项十分艰辛而又是十分迫切的任务。随着对目前的社会发展方式的反思和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代价的认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优秀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保护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当代地域建筑研究和创作活动的逐步深入,对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是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和延续。

中国建筑界一直重点关注的日本当代建筑在传统向现代转化问题上比较成功,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日本,新的建筑造型总是和理论一起出现,在传统问题上,日本建筑师往往更多强调从文化、哲学的意义上进行思考。但是在我国关于建筑造型和形态构成的理论研究却严重地缺乏,认为有关理论或基本思维方法的研究没有必要,也没有价值,只热衷于认为是实用性的东西。

在我国多年的建筑实践创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建筑师,他们在地域建筑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建筑地域性创作实践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国建筑师王澍就凭借着他的地域建筑特色,在刚过去的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活动中获胜,这标志着中国建筑界在建筑实践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同时也说明了,地域建筑在日后的发展前景必定光明,然而如何在取得这个成就之后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个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六结语

第5篇

关键词:鄂温克族,伊敏河镇,地域民族文化,鲜卑族

1伊敏河镇概况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全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伊敏河镇气候特点为冬季绵长且异常寒冷,夏季短暂。额尔古纳河支流伊敏河流倘其间,南端邻近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异常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为鄂温克族繁衍生息的传统谋生手段狩猎和饲养驯鹿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一区域大量鄂温克族为1732年清政府从布特哈地区强行征调驻防呼伦贝尔的1600多名鄂温克族兵丁后裔,为削减政府财政支出,拨给牲畜迫使其从事畜牧生产自给自足。改革开放时期伊敏河镇迎来了煤炭工业文明。境内驻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伊敏露天矿为全国五大露天矿之一,2009年伊敏河镇获“全国文明镇”称号。

2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伊敏河镇建筑文化

2.1鄂温克族狩猎文化

2.1.1萨喜格柱

鄂温克族传统民居为适应狩猎生活的简易帐篷萨喜格柱,“柱”即“房子”的意思。基础框架由三根木杆相互交叉形成,并以数十根木杆固定围合,夏季以桦皮、草皮、柳条编笆等覆盖作挡雨遮光,盖以苇子作房盖[1]。冬季以皮围子作挡风雪,顶端留有通风换气、采光照明的孔洞,雨雪天以毛皮覆盖防漏。门开向日出方位。当地民俗中室内中央即为火位,女性居南部,男性住北部,最北为“玛鲁”神位。妇女分娩不可在有玛鲁神的“柱”里,要另建一间临时产房。一个家族(乌力楞)的居住习惯是由五六个或十几个小家庭的撮罗子并排搭建。萨喜格柱建筑形式的出现,使得以狩猎这种生产方式为主的鄂温克族人可以随着动物的迁徙而迁徙,保证了不同季节均能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2]。

2.1.2地窨子

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有“夏则剿居、冬则穴处”的居住习惯,即冬季居住在地穴或半地穴式的住所中,鄂温克族也居住在这类传统建筑中。如图1所示为1976年第一批来到伊敏露天矿建设指挥部的创业者为抵御冬季严寒所建的地窨。选址于背风向阳邻近伊敏河的山坡之上,建造方法为向地下挖四尺深的坑,空间尺度由居住人数决定,坑内立中间高两边矮的柱子,柱子之上放檩条、椽子,椽子的外沿搭建在地面上或伸入坑壁的土壤之中,屋顶盖用半尺厚泥土压实。房门位于南侧,仅东南角留出透光的小窗其余部分用土封堵。建筑内高2m,伊敏河镇地区地窨子多建有火炕。在地中央扣上铁锅供烧火取暖用。为防止牲畜踩踏地窨子四周围合有一定高度土墙。功能分区中晚辈居住在东、西侧,长辈居住在北侧[3]。

2.1.3土木结构居所

伊敏河镇所在地区部分鄂温克族人已定居,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按季节外出狩猎时才会住在萨喜格柱中。功能布局融入了该地区鄂温克族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平面有两间、三间之分。两间房布局的住所呈东间、西间布置,烟囱设在距离外墙面1m处。东间厨房靠北墙布置有小炕连着锅台。东间(外屋兼厨房)南部设门,西间房开有西窗、南窗,南窗较西窗大,忌讳将窗设在北、东侧。居室内布置有南、北、西三面的火炕,长辈及未成年子女在南炕,儿女位于北炕,贵客来访住西炕,西窗侧墙壁上布置玛鲁等神位,与蒙古等少数民族神位供奉方位一致。房屋为三间布局时,功能分区上东、西两间为居室,中间厨房。长辈在西居室,鄂温克族称“玛鲁拉”屋,贵客到访在此房间接待[2]。

2.1.4仓房———靠劳宝

“靠劳宝”为鄂温克语,是这一地区鄂温克族猎民所建造的搭建在树上的高脚仓房(如图2所示)。搭建地点位于狩猎区域的中心或迁徙时路过的地方,为“乌力楞”共同利用的仓房,是暂时不需要的衣物、粮食、用具等的贮存处,一般夏季储存冬季物品,冬季则贮藏夏季使用物品,为防止野兽攻击而修建,最初为鄂温克族居所,后为仓房。随着靠劳宝逐渐私有化,也可两三家共用,因狩猎带来的迁徙生活,靠劳宝的所有权并不固定,也可转赠。建造方法为:在森林中择取四棵对角为长方形自然生长的树木,在四五米左右处砍掉树冠,固定底部、四框并以细木搭建。人字形屋面,覆盖木板。木刻楞底端留一开口,由地面竖起一根砍有豁口的木柱做梯子,鄂温克语称“吐克台木肯”[4]。“木刻楞”开口长方形排列高树吐克台木肯图1伊敏建矿初期指挥部(地窨子)图2鄂温克族“靠劳宝”

2.2拓跋鲜卑族墓葬文化

鲜卑族为我国历史的一个古老民族,依地理位置鲜卑族分为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拓跋鲜卑)两大部。伊敏河镇发现的墓葬为拓跋鲜卑族古墓群,称“伊敏车站古墓群”,位于伊敏车站东南0.5km处。时代约在东汉时期,发现地点位于伊敏河左岸,距伊敏车站东南0.5km处,共计清理4座古墓,编号为伊•M1-M4。M1墓主人为成年男性,M2为幼童,M3亦是幼童,M4为单人葬。这批墓葬形制特点均为竖穴土坑,以马、牛、羊、狍的头蹄骨来代替整畜,殉牲头向北或北偏东。进一步说明了墓主人身份为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5]。

2.3蒙古族游牧文化

呼伦贝尔草原自古便为游牧民族蒙古族提供了天然牧场[6]。伊敏河镇一带牧区的鄂温克人吸收了蒙古族的传统住所蒙古包的形制搭建毡包。鄂温克语称作“俄儒格纠”,因屋顶圆孔的名字而得名。木构架主要以上、中、下三部分结构组成。搭建时,雨季为防止漏雨倾斜角度偏大,冬季为减缓刺骨寒风斜度角度偏小。围护结构夏天以柳条串成帘围,冬季则用帆布外加毡子。为抵御呼伦贝尔的严寒,也在毡包内的床下搭建火炕,维持室内温度。室内摆设布置有床、火炉,柜子、桌子等[2]。敖包祭祀为这一地区蒙古族的传统宗教活动,祭祀者边说吉祥话边系上哈达,再顺时针转上三圈等。

2.4现代矿区文化

伊敏煤矿东侧有南北走向的伊敏河,勘探区内有伊和诺尔湖、柴达敏诺尔湖,位于勘探区东南的伊和诺尔湖已经干涸,周边为采空区,勘探区内自北而南有北露天矿、三号露天矿、一号露天矿、南露天矿。露天矿旁有露天开采所堆砌的排土场。煤电联营的电厂建筑位于勘探区东南,伊敏河西岸。露天矿与电厂之间有两条主要的皮带走廊,将露天矿的煤运往电厂的运煤胶带,将废弃物运回需通过运灰胶带。在电厂与露天矿南北两侧邻近位置布置有两个主要供矿区职工生活的居住小区(建工小区、敖伊木沟区)。北侧邻近伊敏河布置有“五牧场”保证职工食物供给。煤矿与外界连通主要交通道路为贯穿两个居住区和电厂的南北走向公路———“海伊公路”,通往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区。修建有专门运输煤矿资源的铁路。如图3所示的“七五三”展览馆是伊敏河镇标志性建筑之一,入口的雨棚设计为草原上的雄鹰造型。建筑的制高点有一匹奔腾的雕塑马。建筑屋顶处设计有凸出的圆形的观景平台,与萨喜格柱、蒙古毡包的平面形式相契合。伊敏河镇建筑中绝大多数都有中国华能的LOGO。矿区建有大量工业性质建筑,以图4电厂为例,高耸挺拔的烟囱为矿区工业的标志。

3结论与展望

鄂温克族狩猎文化、鲜卑族墓葬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现代矿区文化等等共同构成了伊敏河镇特有的建筑文化理念。原始农业和采集、渔猎、畜牧等生产活动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呈现出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结构特征。伊敏河镇处在我国北疆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之中,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对伊敏矿区建筑研究并没有广泛开展起来。希望本文能够为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探求提供借鉴意义,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理论基础。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能够参与到我国北部边陲草原矿区伊敏河镇的城镇建设中来。

作者:李志忠 王敏 单位:中冶地建设集团(三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林雨.鄂温克族生活习俗略述[J].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2.

[2]毛公宁,刘军,宋全,等.鄂温克族风俗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刘希文.地窨子[J].地火,2012(3):36.

[4]于学斌.东北民族贮藏物品的建筑———仓房[J].民俗研究,2005(4):42.

第6篇

关键词: 外训楼;建筑设计;军校特征;江南风格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中国人民理工大学岔路口校区外训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为7500平方米,功能包括教学、住宿及其他附属功能。

项目用地西侧紧邻五层教学主楼,西北向是运动场,北面为校区道路,东北及东侧为外训系统建筑,南面为室外篮球场地。用地北高南低,约有1米落差,东侧与道路落差约达4米。整个校区被青山绿树环抱,景观极佳。

2、设计理念

■与院校总体环境相吻合:突出与西北校区入口的对景关系,充分考虑与整个营区的衔接。强调建筑内外部环境的转换处理,打造丰富的空间,创造合理便捷的流线。

■体现部队院校特色:建筑造型处理利用干脆利落的体块处理,增强建筑的力度感,体现军队院校庄重、威严的气度。

■针对外训功能的特殊性,让外训人员感受到舒适的教学与宿舍环境,同时满足多个国家留学生的特殊民族习惯。

■打造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建筑空间:提炼中国传统的建筑符号,运用江南建筑的色彩,塑造用中国传统园林内涵的庭院及景观。让外训人员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内涵,传扬中国的和谐精神。

■体现高品位时代气息和文化氛围:建筑立面利用细腻的细部处理,明快的色彩对比,以此表达高校建筑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建筑的入口处理,建筑通道的采光处理,主题庭院,都烘托了新世纪的现代气息。

■目标提炼:江南特色— —地域、文化、民族

军事特色— —军事元素、军营文化

外训特色— —友谊、团结、联合

3、总体设计

本次设计中,建筑采用合院式群体布局,充分考虑到用地的落差及与周边校园环境的联系与协调。(图1)

建筑主入口布置在用地北侧,留有足够的疏散场地,方便停车与接待安排; 于西南角布置建筑次入口,同时也可以作为报告厅的辅助疏散口,方便联系校区西侧的主建筑群落,建筑的东南角,通过坡道与庭院及二层宿舍相连形成建筑辅助入口,增加了空间的层次与情调,同时可以通过此坡道运输污物,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生活。(图2)

功能分区 教学区布置在北侧建筑的二三层,设置有30人理论教室5间,40人专业教室3间,20人会议室2间,教员课间休息室2间,队干部办公室4间;250人报告厅布置在建筑的西侧,靠近校园主建筑,方便人流的到达与疏散;校史展示与图书室布置在北侧建筑与内庭院的一层,有效连接教学区与宿舍区,方便留学生的使用;宿舍区布置在北侧,单身宿舍布置在东侧建筑。(图3)

入口空间建筑采取了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在入口处采用对称的内凹“L”形水池,将建筑的门厅凸出来,在门厅的进深方向形成一个扩大的休息厅,休息厅外是丰富的庭院空间。门厅处两层挑空,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丰富的层次与景观,大气婉约。

内庭院建筑围合成内庭院,在庭院中间保留了基地上的几棵茂盛的乔木,运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将亭台楼阁结合保留的乔木布置其中,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水榭,与现代的军营文化很好的融合。(图4)

屋顶花园建筑的几个屋顶设计了富有中国传统韵味的花园,花园建筑采用了江南园林的方式,将古典园林景观和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结合,形成了优美的校园第五立面。

4、细部设计

在建筑立面材料上,我们采用了石材和玻璃,石材的坚硬象征了军人的刚正不阿,颜色采用了江南特色的灰色与白色,局部使用木材点缀。在材料选择方面,我们将中国古代与现代建筑进行了精心的糅合。在建筑体块方面,建筑西侧部分的白色凸出体块,与背景的灰色体块形成凹凸关系。西侧架空部分与建筑的体块之间也形成了虚实关系。在建筑的东侧二层廊子部分,我们在廊道外面突出了一些不规则空间,由走廊的柱子和外挑的柱子限定的这个灰色休息空间,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也给建筑的东立面带来的趣味性。屋顶平台上的亭台、廊子与建筑其他屋顶共同丰富了建筑的屋顶轮廓线。

5结语

针对委托方提出的“江南建筑”的要求,我们摒弃现在建筑设计市场上浮躁的传统符号照抄方法,精心刻画、大胆创新,将江南建筑的形式与中国经典造园手法运用在现代建筑中,寻求一种新的组合形式,为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找寻新的承载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晓东.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因”与“借”[J]. 绿色中国 , 2004,(24)

第7篇

关键词:白族民居 建筑特色 装饰艺术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繁荣文化的民族,主要居住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姿的民族风采,特别是白族的民居建筑,既与自然和谐发展,又融入了白族的特色文化,充分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智慧和独特的名族风格。对此,通过过导游的介绍、走访白族民居以及书本文献的阅读,对白族民居建筑作了初步的探析。

1、白族民居建筑的基本格局

白族民居是一个独立封闭式的住宅,多为二层楼房,主要由门楼、照壁、正房、左右厢房、耳房(正房的两侧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和天井组成。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因此,一般以西房为正房,正房正对面砌有一堵照壁,照壁左前侧开有大门,房和照壁围成的院心称为天井。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正房厢房、门楼及照壁相互搭配、映衬、对比,使整个庭院显得富有层次。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和楼上楼下全部贯通的“走马串阁楼”等类型的三合院、四合院和重院。

1.1“一正两耳”、“两房一耳”

普通农户的住房多为“一正两耳”、“两房一耳”式。“一正两耳”即一幢三开间的瓦房加两头两个耳房。“两房一耳”式又称两向两坊,即由两坊的房屋组成,一般正房向东,耳房向南,和相对的照壁与围墙组成院落。在两坊相交处有一个漏角天井,没有房屋的两边,多以正房相对的一边做照壁,耳房相对的一边做围墙(或盖简易房子作畜厩和厨房),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1.2“三坊一照壁”

“三坊一照壁”由三间两层组成一个建筑单元,即由三坊的房屋和照壁围成一个院落,庭院中种植花木。正中一坊为正房,两边各一坊厢房,正房略高于厢房,正房正对面是照壁;两坊交接处各有一漏角小天井,专供正房两耳房采光、通风,组合成一大二小的三个院落,所以又称“三合院”。这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最普遍,给人以舒适华丽、绰约多姿的印象。院内各处装修都用木料,极其丰富华丽,千姿百态,互相争妍,其雕工技巧十分精湛。

1.3“四合五天井”

它规模较大,由四坊房屋围合而成,各坊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正房较高,无照壁。但和北京四合院相比又有不同之处:除当中有一个正方形的大院子外,四坊相交处各有一个小院(耳房)和漏角天井,四个天井,加上四坊合围成的大天井,就有五个天井,故称四合五天井。除大门外,有的人家习惯用一个漏角天井做人口小院,再在厢房山墙上升二门通达厢廓。白族大户人家的住房一般是这种形式。

1.4“六合同春”

相传在大理南诏国时期,南诏王以六个大院的建筑规模,再现了原洱海地区六诏的部落文化,这六个相连的套院,成为南诏国的国宾馆,并以“六合同春”来命名,雅称“鹿鹤同春”。它是一个较大的住宅,由几个院落组成不同形状的“重院”,重院民居常以“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形式为单元,根据不同地势,作纵向或横向的深入,以二至三单元组成重院。其体形规整、对称、严谨、宏敞、是富裕之家常采用的民居建筑形式。便于弟兄分居,满足长幼有序、等级分明的白族传统居住要求。但此类组群建筑因耗资巨大而比较少,其中大理喜洲的严家大院最具代表性。严宅是清末至明国时期滇西著名商号“永昌祥”老板严氏的宅院,是一进“四院格局”,即“六合同春”。前边两院为“三坊一照壁”式样,后两院中,前院为“四合五天井”,后院为“小四合院”。严宅共有大小房屋110多间,走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宫殿,可见“六合同春”式样的白族民居的“深藏不露”和独特高超的建筑艺术。

2、白族民居建筑特色

2.1照壁文化

在白族民居建筑中,最能体现白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之一――照壁。照壁又称“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也是最传神的部分。照壁正对正房,其高度一般与正房的厦檐齐或略低,同正房等宽,墙头两边顶端上翘,形如鸟翼伸展,生动形象。照壁在白族民居建筑中作用巨大,每家每户都必修一个照壁,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还蕴藏了白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和精神情感。

2.1.1实用性

照壁最初是作为墙体,起挡风防盗、保障家居内部生活的“静”和“隐”以及遮挡视线之功效。它可以适当地遮挡一些光,不至于太刺眼;傍晚由于照壁的反光作用,使正房显得明亮宽敞;还可以根据阳光照射在照壁的部位推算时间。在没有钟表的年代,照壁又起着计时的作用。同时,从建筑学上来说,照壁还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增强、丰富整体空间层次,构成天井院内视觉中心的效果,增加住宅气势。照壁是白族人顺应并利用自然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体现,充分展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

2.1.2 精神文化的体现

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要迎东建一照壁,让朝霞晨光首先照在它上面,给全家带来福气与吉祥。此外,照壁是白族人受风水意识影响并结合本民族的特色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而且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可起到阻挡外魔,驱逐内邪的作用,因此形成照壁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通过照壁反映出的是她们祈吉避邪求平安的民俗心理。

2.2门楼文化

白族民居的大门(门楼)集中体现了白族建筑的精华,是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表现,在白族民居中占有重要地位。门楼一般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通过使用泥塑、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门头是重中之重,架设斗拱六垛六跳之多,并有斜拱衬托,斗拱重叠,飞檐串角,玲珑剔透,稳重大方。门枋、门栏、门梁、门柱都雕刻有龙、凤、狮、鱼、花,涂金彩绘,精细而富丽,耀人眼目。有的门楼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而连接十分牢固,几十年如故。

2.3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

白族自古就有着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尤其是木雕、彩绘与粉饰、砖雕与石雕、泥塑这四种装饰艺术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专家学者们统称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四大建筑装饰艺术。以雕刻、木雕、石雕、彩绘、粉饰、泥塑为主的白族建筑装饰,其造型活动从以建筑为主体的建构开始,依附于建筑实体,又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如房屋四大角搬爪,在爪的下方部位雕有龙、凤、狮、象等图案并相当精细;其壁画也有龙、凤、狮、象或山水画、花、鸟、人物画像等图案的装饰画。白族民间传统的砖雕,木雕,石雕、粉饰、泥塑给中国民居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协调与和谐,并且带有民族的精神,更富于生活的特色。

3、结语

综上所述,白族民居建筑是白族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白族人民为适应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白族的信念所创造的独具地域风格的少数民族居住艺术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民族振兴意识的自然塑造。它反映了白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更反映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在创造中得到升华和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建筑材料的发展,白族民居建筑及其文化也将在继承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扬武.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J].建筑杂谈,2009,31(5):36-37.

第8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日式建筑;青岛

1日式建筑在青岛建造的历史背景

青岛的日式旧建筑主要集中在黄台路、馆陶路、陵县路等一带,这些都是日侨曾经聚集的区域。大批日侨的涌入,使得青岛人口分布聚集地域发生相应的改变。他们重新规划街道,修建房屋,开辟出新的日本居民聚集区,其中日侨聚集的一片重要的商贸居住区域被称为“新町”。此中包括以下要讲的三笠町———黄台路、叶樱町———馆陶路与若叶町———陵县路。1.1三笠町———黄台路。据史料记载:“黄台路原名叫小鲍岛街,它的建筑,80%以上是日本风格的单体小楼。”据青岛市文史专家鲁海考证:“黄台路上除了昭和海运公司、极东公司、大信公司、谦和洋行、冈野建筑事务所等少数机构以外,绝大部分是日本人住宅。”除此之外,黄台路最西端是日本高等女子学校。这些建筑代表了日本的建筑艺术风格,也记录了一段历史,因而黄台路被列为旧城风貌保护区日式建筑一条街。1.2叶樱町———馆陶路。叶樱町,因靠近码头、火车站和胶海关,在德租时期被规划为青岛的洋行区,当时名为凯撒街。作为青岛的金融贸易一条街,该街容纳了国内外多家大型银行、洋行、轮船公司等,是青岛金融经济发展的带头区域,被称为青岛的“华尔街”。1.3若叶町———陵县路。德租时期名为维礼街,日占后更名若叶町。不同于中野町繁荣的日常商贸活动,若叶町主要以日常居住为主,兼有从事建筑、运输等行业的日本商企。如长谷川公司、三和组、蛭子组的商事部和运输店、富信公司、泉商会、东映烟厂、以及沼田小儿科医院等。

2对日式建筑街区及日式单体建筑的研究分析

2.1黄台路日式建筑街区。通过对该街区建筑实景图片与文字记载资料的调研,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日式建筑的风格特点进行以下分析。建筑结构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含蓄优雅,建筑结构线条细腻,具有浓郁的东方气息。日式建筑注重细节设计,建筑一般是红瓦尖顶,但是尖顶又同中存异。在色彩上几乎都以瓦片原本的砖红色为主,少数建筑也有墨绿色檐壁作为装饰。在造型上变化复杂:有外尖内圆的,有尖顶中部带有转折的,有外檐下垂的,有外檐上挑的,有尖顶平削的,建筑外形上都保持着朴素、简练之美。除屋顶之外,日式建筑一般还采用严谨的几何线条进行外立面的装饰,材质有木质、砖砌等。除此之外,外立面或方形或圆形或三角形的开窗也是建筑外立面几何语言的一部分。通过现场调研发现这些住宅大多还在使用,少数已被拆除或改造,但是难以进入内部空间。通过零星的资料可以得知,在日式建筑的入口处,通常会设有一个水磨石的换鞋处。日式建筑除了细部、装饰与材料之外,形式与建制上大抵是以“蹋蹋米”为主的“脱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平面开放的格局。虽然形式简单、空间单纯,但通过对内外空间不断的交流变换之中,可以看出其素华朴实及空间更替的实质。在黄台路上基本是以上述所讲的建筑形制为主,但是也有特例。现在作为公安局市北分局黄台路派出所的黄台路49号建筑外形就纯粹的以直线形为主,与其他的尖顶别墅相比,这座直线方块形的建筑还属少见。2.2陵县路沼田小儿科医院。在曾被老百姓称为“日本街”的陵县路,有一栋白墙建筑与众不同。经过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与历史资料的查阅得知这是旧时日本的小儿科医院———沼田小儿科医院。由非常狭窄的小院一角可以看出现在这里早已住着几户居民了。建筑立面以白墙为主,有局部的花岩进行装饰,窗洞也用红色漆面的木质进行装点。外立面局部有椭圆的弧形调和,在理性中多了几分感性与温情。2.3馆陶路大连汽船株式会社青岛支店。在馆陶路与广东路交叉口处,有一栋造型极具特色的建筑,它就是日本大连汽船株式会社青岛支店旧址。整栋建筑造型刻意建成船形,大楼沿两街交口处展开立面,三段式构图,基座采用粗糙的石块砌筑,主入口设在转角处,做弧形处理。门厅贯通两层,以两颗巨大的石柱支撑,两侧为同样体量的壁柱装饰,柱头为演化的科林斯式。转角处三层阳台与门厅连接,方柱支撑,弧形黑色铁质栏杆。檐口下方刻有石雕花饰,屋顶假五层为后来加盖,上开拱形气窗,墙面除三层采用拱形窗外,其余各层都采用的是平窗,外墙所用面砖做工精细。新加盖的建筑整体上更多的呈现出欧式风格,日本人原来建造的无论是建筑的山墙还是塔楼都是很有日式建筑风格特点的。

3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地方。在青岛,无论是华美的德式和欧式建筑,还是质朴的日式建筑,都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我们都应该善待它们。在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中,对日式旧建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那些现存的日式老建筑中走一走,用相机或者文字长久的记录下历史的印记,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为青岛日式旧建筑街道的保护与改造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总目录[D].方志出版社,2001.

[2]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D].青岛出版社,2005,01.

第9篇

建筑装饰,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这一行业在很早前就已久存在。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兴起,建筑装饰业也蓬勃地发展起来。一种典型的新兴设计风格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结合所形成的,建筑装饰设计的特点体现在建筑装饰独特的风格上。因此,我们在探讨建筑装饰特点和建筑文化的关系的时候可以从建筑的风格出发,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装饰设计和建筑文化的概述

纵观古今,建筑装饰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就建筑本身而言,它体现的是一种时代地域背景下的文化,建筑作为人类劳动结晶的一部分,可以说建筑体现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增加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可以更加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品位。设计师们将自己的创意和对文化的理解,增加到建筑装饰的设计中,让建筑变成一个充满艺术文化气息的空间。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对建筑进行装饰设计也是一种人类本性中追求舒适美感的表现,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空间合理利用、美观舒适的要求。

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建筑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不断前进、不断更新。建筑文化的形成依赖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是靠“内核”的裂变或聚变而产生巨大能量推动自生的更新变化, 内核可以理解为长期形成的古老文化,由于其动力来自于内核本质结构之中,因此其变化是主动的、有秩序的, 它与自生文化的关系也是一致的、和谐的。另一种途径是靠“外缘”文化的影响,所谓外缘可以看成是从外来文化中吸收形成的年轻文化,“外缘”文化的作用一开始可能是生硬的、被动的、无秩序的, 但通过长期对内核文化的冲撞和渗透, 推动“内核”文化发生相适应的转化。两条途径往往同时存在, 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以及实现实质性的升华。

新时期下建筑装饰设计的特点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日渐加强。如今是要发展“五位一体”的新型社会,一上台,就提出了“中国梦”的新概念。从时代的要求来看,“绿色”将成为建筑装饰设计新的设计风格导向。我国城市住宅建设速度在迅速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质量。响应时代的要求,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绿色是大自然的本色,发展绿色建筑装饰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和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新时期下的主要目标。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是当今社会追崇的热门话题,人们已不仅仅只是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不仅仅只注重结构安全,还要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和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总之,新时期下建筑装饰要环保、健康,“绿色”是其主要的特点。

建筑装饰设计与建筑文化的关系

建筑装饰的特点体现在独特的风格上,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 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当然也离不开创作者的构思和造型。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管是物质技术的, 还是精神文化的, 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我们沿着历史的长廊回顾,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会发现建筑装饰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建筑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内涵,装饰设计的风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流派的紧密结合的, 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在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后, 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本质是有机统一的,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当然建筑装饰的发展与建筑文化也是分不开的。近年来, 建筑设计在总体上呈多元化、兼收并蓄的状况,既吸取传统特征,又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西为一体,人们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讲究建筑艺术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

结 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