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0:42
导语:在校外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汽车维修 企业实训教学 解决对策
0 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高职教育,能否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是检测高职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为了使汽车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胜出,提升就业品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校外实训教学,并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旨在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目前校外的实训的效果看却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预期和结果相去甚远,学生经常是兴致勃勃而去,遗憾而归,校外实训教学的价值体现的不明显。
1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校外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校外实训基地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1.1.1 校外实训基地缺乏合作动力。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外联系了许多汽车4S店和维修厂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但是许多单位承办了一两次实训后就放弃与学校的合作。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缺乏指导学生实训的动力,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培训学生,费力不讨好,尤其现在客户修车的过程是全透明的,允许客户在现场观看,这时如果再指导学生会引起客户的不满,从而影响企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二是学校的实训经费和实训管理人员有限,导致校企之间未能很好的沟通,而且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仅要盈利,还要负责管理实训的学生,负担较重,因此很多企业不愿与学校再次合作。
1.1.2 校外实训内容单调或流于形式。由于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不具有实践技能,所以好一些的用人单位会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如:擦洗车辆、打扫车间卫生、给维修工打下手等等,我的一个学生下企业学习时洗了一个月的车;差一些的用人单位只让学生作壁上观,不让学生参与任何工作。总之接触不到实质内容,学生的意见很大。
1.2 校外实训管理不规范
1.2.1 学校方面,学校没有规范的、专门的和可操作性强的校外实训计划,学生难以迅速进入实训角色,加上实训时间有限,导致实训结束后学生不知所学。
1.2.2 对教师管理方面,校外实训教学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往往没有严格的要求,多数指导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训活动只是走过场,实训结束时,教师象征性的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对学生的平时印象给出评价,然后编写一份实训指导工作总结即可。这样的校外实训指导没有任何实质的作用。
1.2.3 学生管理方面,许多学校对校外实训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实训企业对学生没有严格的考勤要求和实训要求,导致学生在企业实训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严重影响了学校形象。
1.3 师资问题 很多教师的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又相对僵化,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一是不能引入有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二是学校对优秀的企业人员没有吸引力。导致没有经验的教师,不能合理的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解决对策
2.1 增进校企合作,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根据学校对本专业建设需要,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交流,聘请企业维修专家来校兼职,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去合作企业就业,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也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一举两得。
2.2 规范对校外指导教师和实训学生的管理 ①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训企业的特点,组织教师和企业人员充分调研后制定规范的校外实训指导书和任务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明确实训日记、实训报告的要求,介绍实训单位的情况和实训应注意的事项,宣布实训纪律。②加强对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考核。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可以由学生评议、指导教师自评、实践教学检查组评议三部分构成。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直接挂钩,从而提高教师对企业实训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③加强对校外实训学生的考核。要制定校外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及校外实训成绩评定办法的相关文件,量化考核项目,加强校外实训的过程控制。实训结束后召开实训总结大会,分析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依据校外实训成绩,进行相应的奖惩,以端正学生对实训的态度。
2.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选派部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岗位可以选择和校外实训教学关联度比较大的维修接待、维修、车间管理等一线岗位。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安排汽车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汽车4S店进行专业实践,对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津贴。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高职院校企业实训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己任,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和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根本,建立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企业实训机制,将实训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培训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曾小山.构建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6.
[2]杨海娜.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训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7.
【关键词】实训条件 实训基地 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86-01
一 课题研究针对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目前来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一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复杂而系统,对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知识,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实物就内容进行讲解。我校本专业整体的实训条件不是很好,校内的整车及发动机台架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众所周知,汽车的硬件更新换代快,如果不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新型的车,那么学生虽然经过实践学到了一定知识,但却不一定能够在真正的实践中得以应用。
从教学方式来看,在过去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按照“导入新课程、讲授新课程、练习新知识、总结巩固知识点、布置作业”五个步骤依次进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完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少,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点,并加以练习。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实训基地是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二 国内外可借鉴的先进做法
从国内研究来看,很多名校早在20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实训基地的构建工作。同济大学于1997年底开始筹建具有实验、实习、模拟训练和岗位实践等多种功能的“上海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训中心”(简称实训中心),“山东大学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教学基地”签约及揭牌仪式在淄博市淄川区举行,学校建成较为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从国外研究来看,德国“双元制”是国外实践教学贯彻较好的国家。所谓的双元制是指受教育者要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简单来说,其本质就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
澳大利亚TAFE模式是国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中较好的一种模式。TAFE模式非常重视学院学习条件的改善和优化,他们投巨资建设实验室、实习工场,配备先进仪器设备。这种模式针对性和实用性都较强。
基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做法,结合我校和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做好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构建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三 研究方案和初步认为应当采取的对策建议
1.研究方案
第一,系统总结当前我校实训条件。结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一课程和当前我校的实训基地场所,就针对实训条件的利与弊进行分析。
第二,了解学生关于实训基地的意愿。在对客观条件做出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调查。以汽车制造与装配1201班的学生为调研对象,以“你心中理想的实训基地构建模式”为主要调查内容。通过调查内容的分析进一步为实训基地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2.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采取对策建议
第一,强化学生的实训意识。结合之前的实训课来看,部分学生将实训课当做是放松的课,脱离了课本,脱离了教材,脱离了教师管教,装模作样地学习,只有当老师过来的时候,才会象征性地看看车。这样对实训课的认知不利于实训基地课程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训基地重要性”“如何强化实训训练”等主题开展座谈会,强化学生的实训意识。
第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相结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使用检测设备与维修工具,通过与现场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完成具体的工作学习任务。
第三,构建校内实训基地。从校内实训基地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校内实训工作。(1)认识观察实训。认知观察实训主要采用开放式或解剖式的直观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设备、设施的各部件,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如汽车的构造都包括什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学习中,以汽车这一实物为观察对象,了解汽车构造。(2)演示操作实训。演示操作实训主要是通过有关硬件设备或者装置来演示某项技术的应用过程。如汽车检修,对如何检查汽车某个部件是否有问题,可以通过演示操作来让学生了解,这样的演示操作能够强化学生的印象。
第四,构建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操作的地方。目前,我校与浙江东风南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青年莲花汽车集团等单位都有合作关系。在与校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要签订合同,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安排他们进行实习。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是周末也可以是寒暑假,除了正常工作,体会一般工人的工作和辛苦之外,也可以通过企业来组织相关的技能竞赛,如“汽车检修大赛”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为学生建立一个对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体现市场营销专业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理论教学是掌握职业技能的前提,而最有效的学习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用在实践当中,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算是完整的职业教育。
一、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1.立足于本地、向周边城市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为企业输送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技能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围绕地方的区域产业结构,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专业课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立足于本地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和便于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在立足于本地的基础上还要向周边城市发展,适当的选择一些行业领先的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学生可以接触一些新的经营理念和思想观念,拓宽学生的观念和视野。
2.实训基地多元化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市场营销在企业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专业所涉及的知识较广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市场营销专业在任何企业都能够运用。因此校外实训基地要想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要创建较好的行业结构,避免集中在某一个行业领域里。
3.互惠互利原则
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离不开企业人员的指导,这样就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多负担。因此要想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也要为企业带来利益。例如可以利用学校的高学历的师资优势为企业提供一些人才、信息咨询、技术等服务,共同攻坚克难,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效益。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水平直接体现出这个专业的办学质量,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任务,但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乏力解决的问题,经归纳总结,认为较为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实训基地的稳定性问题
学校每年都要维护老基地,不断地寻找和开拓建设新基地,但是每年都有老基地放弃与学校合作,而新基地又在摸索过程中,导致学校浪费了大量的人、财、力和时间。原因涉及三方面: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当企业用人需求在饱和的情况下,企业就不愿意接收实习生。从学校的角度考虑,学校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教学任务,时间和实训内容是固定的,不能随时根据企业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案。另外负责校外实训的教师还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教学经费和实训指导教师导致与企业的日常沟通交流不够,多依靠于企业对实习生进行日常管理和实训指导,企业任务负担重,故使许多企业不愿意再和学校合作。
2.学生的管理问题
学校每年都是集中时间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导致实习的学生人数较多且时间较为集中,某一个企业无法接受全部学生,学校只能把集中型实训变为小规模分散型实训,来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但是分散型实训就会出现学校管理、教师指导、学生实习情况等方面无法有效的管控。对于一些自我管控能力和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在实训中会不断的出现问题,给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带来困难。而实习成绩主要是依据企业出具的实习鉴定表上的意见进行考核,企业通常是以“老好人”的做法给出实习成绩,经常出现所有学生的实习鉴定意见和成绩一模一样,基本评价都很高,在实习鉴定表上无法真正体现出表现优秀的实习生。
三、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对策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面较广,但是专业性不强,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就要选择一些具有设备先进、经营理念领先、有用人需求并对校企合作有积极性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为建立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促进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1.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
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学校要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发现企业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时给予积极的帮助,无论能否有效解决,也要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要报以虚心学习的态度,热情的与企业工作人员探讨问题,切实关心企业的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感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真诚。
在校外实习前,学校必须在校内做好岗前培训,要针对性的与校外实习岗位的任务和?热葑龊孟嘤Φ睦砺刍?础、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培训。学校必须建立指导教师到实训基地定期工作制度,要求教师亲自到一线和学生共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实训质量。
2.成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
成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内技术权威、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并参与校内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调整实训方案。把教师、学生走出去到企业参观学习变成常态化。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3A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胜任特征的教育,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了有效良性循环。(一)3A内容模式《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实训内容。其中,实践技能的实训指向的是饭店管理人才胜任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管理能力的实训是内在的理论修养,而行业认知的培训则是一切实训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提高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原始驱动力。具体说来,实践技能的实训包括基础技能(知识)实训、岗位技能实训和扩展技能实训三个方面,以实践性操作为主,以使学生能够胜任具体的工作为目标;管理能力的实训包括管理理论实训、管理工具实训和管理方法实训三个方面,以理论的实际应用和管理、研究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行业认知的实训则包含饭店职业规划、岗位认知、职业道德的实训等内容,以态度培养为目标。这三个实训内容的目标,归纳起来分别是实操(Applic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和态度(Attitude)三个维度,依据其英文表达,可以被缩略为3A模式。这些胜任特征维度最终构成了学生在饭店业内可持续发展的胜任特征模型,也是《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构。(二)3A循环本科阶段《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内容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动态循环过程。它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并演进循环。其演化是由行业认知(态度)开始发起推动,以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以实践能力的增强来完成一个循环,并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和对行业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知从而进入新的一轮。这就形成了3A循环。3A循环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每一次循环完毕,学生的服务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就得到一次增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也将上一个新的阶梯。3A循环确保了《饭店管理》实训内容的顺利完成。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方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采用的是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战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全方位实训方式。(一)认知性参观实训“认知实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饭店企业的一般性知识,充分利用饭店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实际操作中,应主要采取主题参观和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二)日常模拟实训日常性模拟培训主要利用自身的校内实习基地、设施和环境,通过模拟客房、餐厅、前厅等服务环境,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紧紧突出和围绕着教学的演示及学生的操练来进行,其教学环节是以演示——练习——校正来重复进行的。(三)不定期的顶岗实训不定期的顶岗实训是饭店为学生提供临时的实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顶岗实训。这种形式的实训对学生实行“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一种“学校+企业”模式的教育氛围下,直接参与实际岗位工作,熟悉饭店基本运作和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所在实训岗位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四)研讨性实训这是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有别于职业学校同类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研讨性实训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以饭店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双方进行的开放性研讨活动。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学习、实习报告、情况说明会等;可以是按照实训大纲准备好的专题进行,也可是临时增加的主题活动;实训活动的发起者既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饭店管理人员;试训的场合可以在校内实训课堂上,也可以是在饭店实训现场。(五)毕业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实训是指饭店安排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直接参与饭店主要部门的服务或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应要求学生多接触一些岗位,努力掌握每个具体岗位的技能和工作要领,亲身体会和感受企业文化和精神,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顺利达到直接上岗并且胜任岗位的要求。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毕业实习实训往往还跟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联。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功能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任务而设置的,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等。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模仿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如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等让学生进行日常模拟实习,这些基地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二)校外实训基地为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本科院校应努力建立起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选择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是,国际化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或一些声誉良好的高星级本土饭店。原因是这些酒店一般管理较为规范,特别是一些世界酒店联号属下的酒店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也一般具有人才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旅游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为了增强竞争力,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还应抓住机遇,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生在国外独立顶岗工作,适应国外竞争环境,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可以取得了在国内实训达不到的成效.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环节与教材建设
基于3A内容和3A循环模式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训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系统流程,分为“制定实训大纲(Planning)+实施现场培训(Implementation)+训后总结研究(Research)”。为方便使用,简称为PIR实训环节。其中,实训大纲包括实训整体大纲和单项实训大纲两个种类。实训整体大纲负责描述《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整体安排,单项实训方案类似实训指导书,侧重单一目的的实训项目的完成。我们的现场实施的方式包括训前提示、现场点评、示范、演练、校正、模拟、讨论、竞赛、游戏、多媒体演示、讲述、情景压力设置、案例讨论、考核和团队项目等。训后总结研究包括现场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两种形式。
结语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顶岗实习
近年来,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文章非常多,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见解。闫灵萍(2007)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缩短上岗适应期的观点。张文林(2006)提出了充分利用高职院内资源为专业实训教学服务的会计专业财务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吕秀娥等(2010)提出按照贯穿一条主线、设计两个层次、实现三个结合、达到一个目标的基本思路来构建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使实训环境、实训内容与实际岗位对接,实训过程与教学过程整体贯通,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培养于一体的实训体系。
在借鉴和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提出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进行系统重构的思路: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室仿真单项实训到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再到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最后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借助政府提供平台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完整体系,同时提出实施该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一、实训教学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实训教学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技能会计人才,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到岗即能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因此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专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立身之本。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良好会计职业素养的养成,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的业务处理能力均有赖于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的支撑。
2.实训教学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最佳手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耕。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和毕业生回访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使是会计理论学得再好,没有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学生也不可能一到工作岗位就能上手操作,更谈不上正确的操作;很多会计技能无法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掌握,如最基本的原始凭证的审核,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学生,主要应该从合理性和合法性方面进行审核,但是面对具体的业务,也就是放在面前的各种原始凭证(发票),学生一开始根本无法分析判断凭证合理、合法性的关键点在哪里,因为实务中的即使同一类业务也有很多种凭证,且始终处于变化中;同样的对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如果没有实训的过程,学生也很难真正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勾稽关系,所有这一切,只有让学生置身具体的职业环境,告诉其具体的判断要点,并不断重复,才能让学生逐步明白和掌握;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更是如此。这也造成学生即使在校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一想到去工作就觉得心理没底的原因所在,他们无法想象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实施让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会计技能实训,特别是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或到记账公司进行实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对走上工作岗位也很有信心。
3.实训教学也是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八个方面。无论从会计的基本职能的要求,还是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严重后果和经济犯罪案例都让我们明白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怎样使这些抽象的要求具体化为会计人日常工作的行动?教育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会计实践却更具有说服力,以爱岗敬业、提高技能为例,通过具体的会计业务的处理,从一笔笔的业务审核和处理、报表编制以及纳税申报事项中明白其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疏漏,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后果,从中体会作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具有的严谨工作作风,以及自觉遵守财务制度的重要性。如学生在实训时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期末结账的时候账对不上了,试算平衡的时候平衡不了,于是开始检查,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时往往花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找到原因所在,但这种挫折却让他们体会到严谨工作作风和扎实专业技能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性。
因此,实训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如何具体安排学生的实训教学,怎样使实训教学体系做到既有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又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并最终能与学生毕业就业顺利衔接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实训内容散、重复和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本文提出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室仿真单项实训到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再到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最后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借助政府提供平台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完整、系统、梯次进行的实训体系。说明如下:
1.校内实训室的单项实训和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
这是建立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求基础之上的初级实训,既包括课程内的分项目和模块实训,也包括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专业需要进行技能操作实训的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实务以及纳税申报等。在课程安排上,一般第一学期进行基础会计技能实训,第二学期进行财务会计实训和管理会计实训;第三、四学期进行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的实训课程、审计实训以及纳税申报实训。这些课程中的分项目实训以及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均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室的仿真模拟加以解决。在学习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后,对同样的内容再进行一次电算化实训。
本梯次实训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论与实务之间进行衔接,明确会计理论与实际账务处理之间的关系,如正确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使用并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各会计岗位所需的技能按照岗位需要进行实训,达到学生对同样的业务能从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思维方式进行操作的目的。实实在在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做账,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情况。
2.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
与工科的校内实训基地不同,由于专业性质、特点的原因,一直以来,经管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大多只采用模拟实训的方式,即上述校内实训室的仿真实习,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差的尴尬,但它与实际工作还是有很大区别,实务中的很多内容并不能象模拟实训那样可以由教师向学生交代的非常清楚和规范,而且很多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审核可能都不是老师在上课时甚至教材中能涉及到,它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职业判断,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和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这其实也是为什么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要实践经验的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际做账的操作,给学生一个真实企业一个循环(即一个月)的全部真实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至少做连续3个月,即进行3次以上的重复。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进行手工账的处理,也能通过电算化完成,以进行验证。而且是完成全部从凭证取得到编制报表纳税申报的全部过程。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会计主要操作技能,可以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实际的会计做账,也即进入第三个梯次――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
3.校外实训基地实训
在完成了校内的模拟实训和实际做账的训练后,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会计账务处理的方式以及纳税申报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基地上进行更大范围的实际操作。同校内实训基地的实习不同,校外实训基地多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性质决定了一是不可能让一个学生进行账务处理全过程的操作,二是一个企业不可能安排太多的学生。每个学生也只能分解到各个会计岗位进行岗位工作的操作,这时轮岗和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就成为校外顶岗位实训的一个重要条件。
经过以上实训教学体系的实习后,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中小企业基础性会计岗位所需技能,到岗后立即就可以开展工作,对学生本人而言,其工作信心会更强,对用人单位而言,所聘用的财务人员到岗就能进行工作,省却了培训环节,对学校而言则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三、实施该实训教学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实施上述实训教学体系,必须要解决的实训条件包括:一是实训基地建设,二是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实训教材建设。
1.实训基地建设
这也是目前高职实训教学改革中难度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如果说校内实训基地中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校外实训基地则是对学生是否具备会计操作技能的一次检验和更进一步的实习,实习环境很多就是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该环境完全不在老师的掌握之中。由于一个企业接收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数量都是很有限的,因此,取得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能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虽然从上到下都在倡导高职学生应该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去实训、去体验,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是学校有很迫切的要求,而企业却不太欢迎。怎样使校外实训由学院的单向需求变成学院与企业的双向愿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个人认为: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荒可能会使企业在员工队伍建设上更多地倾向使用高职学生;同时政府在其中更是大有可为。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市政府从2008年开始为高校与企业牵线搭桥,解决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到2011年为止已确认四批共计264家企业作为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为方便管理和联系,杭州市政府还建设了专门的网络平台。据悉,报名参训的大学生经过与企业实训基地的双向选择后签订协议书,杭州市人事局将统一为每位上岗实训的学生及时办理人身意外保险。企业实训结束后,给予实训后留用的毕业生以实训期间市区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生活补贴。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校内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际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等任务,首先必须取得真实完整的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和其他基本资料,而且必须是多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鉴于会计资料的特殊性,一般企业都不可能提供自己的会计资料作为教学之用,更不能是连续几个月的会计资料,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引企入校,特别是成立目前市场上运作已比较良好的记账公司的校内子公司或分公司,这样就可以拥有很多客户的会计资料,也就有了学生校内实训的条件,可以满足学生连续几个月对一个公司的账务进行做账和纳税申报等的需要,达到实训的目的。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实际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条件具备的也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记账公司,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专业教师兼有教师和企业财务人员双重身份。
2.师资队伍建设
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需要有一支专兼结合,会计专业技术过硬并擅长教学的师资队伍。要求校内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特别是专业上的动手能力;而校外兼职教师不仅要懂技术懂专业,还得懂教学。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校内专业教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可以通过下企业锻炼得到提升,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通过不断实践和与校内专业教师沟通协商中得到提升。
3.教材建设
目前校内实训中的单项模拟实训和岗位课程综合实训的教材已经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有一个提高和完善的问题,校外企业的顶岗实训不涉及教材建设问题,主要是校内实训基地上所需教材的建设问题,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本人以为从引企入校的企业具体业务中进行不断的筛选、完善和更新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闫灵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的探旁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8):36-37.
[2]张文林.充分利用高职院内资源为专业实训教学服务[J].辽宁高职学报,2006,8:62-64.
【关键词】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双师队伍;管理;多渠道
【中图分类号】G710
【正文】
实训教学是职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能否办出有成效、有特色、被社会所认可的职业学校的关键。加大实训教学投入、加快双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多渠道寻求提升实训教学水平的途径是促进职业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为实训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最大的亮点就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最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配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注重以下方面:
①实训基地要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要从实训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多方面考虑。
②实训基地在保障基础性实训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仿真或模拟职业环境,使学生较多地接触先进且成熟的技术。
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使之成为功能齐全,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践基地,为实训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校外实训基地
①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要紧贴专业需要,使学生能把在校学到的基础性技能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②校外实训基地应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争取与良性发展的企业合作,力求产学结合,与企业双赢发展,真正为企业生产服务、为学校教学服务,实现长效的运行机制。
③要合理制订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解企业生产现状的机会,都有在企业锻炼的机会。
此外,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应互为补充,实现最优化职教效能。
二、狠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现在多数职业学校仍存在使用专业理论教师和聘用企业老师傅指导学生实训的现状,理论教师不敢动手也没有实践经验,老师傅动手能力强但总结归纳少、难于上升到理论层次。因此,我们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在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方法的研究。逐步将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双资格证书”作为专业教师的基本准入制度。
2.通过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来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定期换岗制度,用政策性的激励办法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之间有序的流动,使教师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
3.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加强实训教学管理,营造良好基础氛围
要保障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仅有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优秀的教师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1.要成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个人认为,由主管教学的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具体把关,下设专业部和实训处的组织机构,能够使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组织更加合理、更宜于协调。
在职能上,教务处负责全校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负责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考核,负责专业教师的流动和培训;专业部负责理论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上报工作,负责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教学的组织和考核;实训处负责实训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上报工作,负责实训教学的组织和考核,负责实训基地的管理和防卫工作,负责仪器设备和实训原材物料的采购等工作。
2.实训教学需要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实训处根据实训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工种的实训教学流程和规范,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制定实训教学考核标准和办法。在教学环节上,检查PPT课件、教案、学案、校本教材开况,检查实训课题的理论指导和现场操作演示、巡回指导情况,检查实训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考评结果等内容。
3.制定科学严谨的车间(室)管理办法。实训处应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实训管理办法、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实训教师职责、学生实训守则等系列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实训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确保实训教学安全有序。
四、多渠道寻求提升实训教学水平途径,立足长远发展
1、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反馈系统。依据教学大纲考核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利用阶段性测评和考试等手段检查教学效果,使实训教师加强责任意识。
2、通过学习、交流、技能比武、技能达标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操作能力和专业的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崇尚技艺,能文能武”的专业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热爱水平。
3、做好实训教学研究的引领工作。按专业设置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新教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形势的研究。通过观摩教学、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等方式使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创新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制器”,较之“技能”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尤其重要,实践性教学的好坏,不仅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高职教育中探寻实践性教学的新模式,对于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意义重大。
一、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究不够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高职院校对实践性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尤为重要,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仍然不到位,实践教学的课时量过少,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教学中不能保证学生全面、系统、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二)实践性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教育在我国建立发展仅20多年的历史,从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三改一补”的高职发展模式后,高职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但在实践教学中,仍沿袭原来的教学模式或盲目效仿普通高校的做法。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方法只限于案例讨论、观摩等动眼不能动手的方式,使学生对实践教学兴趣较低,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依旧倾向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传授,而把实践教学放在次要地位。
(三)实践教学资金匮乏、设施简陋,难以支撑实验、实训教学方式的开展
由于高职院校专业的特殊性、从业环境的特殊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较高,校内需要建设相关的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实践性教学设施,但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底子较薄、资金短缺,实验设备相对落后,校内仿真的教学设施很难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困难重重,学生模拟教学的实践教学环境较差,很难使学生在这些环境中锻炼必需的专业技能。再者,由于体制不畅通,学生顶岗学习难以落实,使得实践实训方式过于单一,实践教学很难保障。
(四)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指导实践能力不一
实践教学需要足够的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但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真正出过校门。有些即使是参与了一些实践,但由于与基层对接顶岗体制不完善,使教师实践浮于表面,不能真正融入到基层,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加之某些教师由于自身不重视实践,使得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等相关任务,有的甚至还误导学生,从而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五)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践教学是近几年才被高职院校逐步重视并开展起来的,应该说,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学校大多都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自如,但对于实践教学缺乏科学、规范的体系标准。在具体实践教学中,考核评价标准不一,指导教师各行其是,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这样也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实践性教学创新模式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双方,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职院校课程理论包含了许多经验性的内容,实践性、操作性强,强调实际的动手能力,其单纯的理论讲授无法满足技能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此,模拟实践、实习实践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能全面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
(一)校内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1.模拟实践的教学价值
模拟实践教学法,是指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典型真实的案例为原型,以理论知识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开展模拟实践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弥补课堂讲授的单一性和抽象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独立思考和分析,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基本理论的教学目的。
⑴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环境的情境性。模拟实践的情境包括选择案例素材及模拟实践的环境。一般要求以典型真实的素材为蓝本,设计时间、地点、具体的情境。模拟要接近现实,这就求具有一定的模拟实践现实环境,专用的模拟实践室可供教学反复使用,角色的扮演分别由学生自行担任,事先要选择适合角色性格的学生,要提前准备,让学生熟练素材的内容,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并能真正感受到真实场景的再现。
⑵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模拟实践教学就是通过案例的创设,情境的创设,给学生一个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不仅对课堂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以任务为驱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性。
⑶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进行现场教学是比较困难的,实践性教学又强调教学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为实际技能,模拟实践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优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通过创设一定情境,系统地模拟实际发生的过程,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2.模拟实践的条件
⑴学生的知识结构条件。没有正确的知识作指导,模拟实践就是一场盲目、无意义的闹剧。通过多次进行案例教学及实践观摩教学后才开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学生在正式模拟前,应对所安排的实践环境有所熟悉,对给予的素材进行分析,小组认真研究,制定计划,这样才能保证模拟实践的顺利进行。
⑵教学辅助设备条件。教学辅助条件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训场地、多媒体观摩室及声像传输设备等相关的设备。模拟实践要求环境与真实的环境相似,必备的实验、实训器材完善,实践时指挥或其他同学可进行同步观摩,这样很大程度上能使实践接近真实;多媒体观摩室及声像传输系统能保证其余的学生在模拟实践的同时实时地观摩全过程,同时,整个系统可进行录像,以保证随时进行回放和讨论。
3.模拟实践的组织实施
⑴做好实践前的准备。模拟实践前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模拟实践的正常进行,实践教学中,准备工作包括:①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实训场地,巧妙设计问题,进行情境创设;②将学员分组(每组4至5人),每组有一组长负责,交代模拟实践的目的及其注意事项;③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并依据分工,认真的研究实践目的和实施步骤,制定计划;④教师对各小组准备情况进行辅导检查,以保证实训正常进行。
⑵实施模拟实践。将分好组的学生带入实践场所分组进行模拟实践,其余学生可以在观摩室和实训观摩点进行观摩,指导教师在监控室或监控点对全局进行监控指挥。每一个小组要从头至尾完成一次完整的实训,并做好相关记录。指导教师在指挥过程边指导边讲解,使实践的学生和观摩的学生都能在做中、看中体会知识要领,提高实践能力。
⑶学生自我总结和讨论。每一个小组完成一次实践后,组织本组学生召开讨论会,可以邀请一些观摩的同学一同参加。小组的成员对实践活动进行自我总结,什么地方比较满意,什么地方还有欠缺,听取观摩学生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⑷教师总结。在全部模拟实践结束之后,指导教师要进行全面总结。对各小组的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模拟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对模拟实践中的突出之处进行认真点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特别注意要结合知识要点进行复述,这是整个模拟实践的关键环节,精辟的归纳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并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课内校外实践模式
课程内校外实践性教学性更能体现多元、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内校外实践,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拓宽眼界和提高实践技能,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模式。我们可以集中组织学员到指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去观摩实践学习,也可以集中一段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将学员安排到课外这些基地进行实践学习。由我们的校外兼职教官亲自带领学员进行实践,授课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课内校外实践学习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到实践部门去,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践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资料和报告,教官做出学生实践鉴定,授课老师将其列入平时作业成绩中,这样平时学习不仅能考核其理论知识,也较全面地考核了其实践能力。
1.课程内校外实践的教学价值
课程内校外综合实践是将学生理论知识最快地转换为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边理论学习边实践操作,这种实践模式不仅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运用最快地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能及时发现理论讲授中的欠缺,填补学生没有学到的知识内容,这种模式是一种理性学习到感性学习、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最快转换的模式。
2.课程内校外实践的条件
⑴学生的知识结构条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校内实践的相关经验。学生在正式实践前,应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校内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训练,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⑵校外实训基地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的起点,也是对校内实训场所、功能、设备不足的有效补充,是学生直接接触生产或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这种培训有利于他们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缩短工作的适应期。课程内校外综合实训需要这种有效的训练空间,来实现“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重要突破。
3.课程内校外实践的组织实施
课程内校外综合实训要制定详细、周全的方案;联系校外实训基地,落实指导教官,并将学生分组安排指导教官,按2~4人一名教官的比例配备安排指导;对学生实践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布置实践作业;在实践过程中授课教师跟踪配合;实践完成后教官要对每位指导的学员做出综合评定;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安排课时进行讲评,对实践的综合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将课程内实践作业及评比情况按比例记入到此课程学生的综合成绩之中。
参考文献:
[1]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3]张金寿.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初探[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4]蔡炎斌.论公安专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摘要:高校会计专业在实训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本文主要对目前会计专业教学现状作出探讨与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关键词 :高校;会计;实训教学
一、高校会计实训教学现状
(一)教育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与相关教育管理制度的长期影响,许多高校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型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即使如此,但在教学方面,仍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多高校在向学生教授会计课程时,只教授会计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片面认为知识理论丰富,学生足以应对考试、会计证考核。而在实际生活中,一般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能够实际操作,即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若忽视对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训练,将会造成学生毕业之后,出现难以就业问题。
(二)实训课时偏少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上面,许多院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了实训课程,但课时明显偏少,实训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严重失调,每学期课程的设置都衔接不上,缺乏连贯性。此外,还有师资与硬软件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训课程难以开展,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占比很少,实训教学明显跟不上理论教学进度。
(三)师资水平较低
实训教学多数是由原先的理论教学教师担任,许多教师本身就没有会计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无法满足会计实训教学的要求。有的学校即使有实践与理论的“双师型”实训教师,但数量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双师型教师也没有从事会计行业的经验。如此一来,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自身具备的会计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掌握程度。师资水平较低,教师只教授会计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将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时倾向于理论知识,忽视会计实际操作技巧。同时,若有专业上的疑问,需结合实际操作才能有答案,将会造成学生疑惑不能有效解答。
(四)实训平台缺乏
根据教学的需要,许多学校在校外建立起会计实训基地,许多人都认为校外实训是实现实训教学的主要方法。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去校外实训,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帮助,但根据会计行业的特殊性,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将具有商业机密性质的财务交由实习生处理。也不乏有的学校联系校外会计事务所作为实训基地,这样有利于学生接触到不同企业的会计业务,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真实凭证、账簿与报表,并且有机会做注册会计师助手,帮忙填写审计工作底稿。也可以在事务所繁忙的时候,独立完成一些小企业的审计工作等。这无疑是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员限制,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进入会计事务所,因此,实训内容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思路
(一)转变思想观念
实践教学因顺应了职业教育的特点,院校应把它作为重点教学方式。在院校转变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工作与学习结合的理念来开展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需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会计专业问题上可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的答案,并将答案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再由教师指出其中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印象。在对理论知识的教授上,教师还需借助会计专业系统进行上机操作作业,并对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加以解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二)合理安排课时
学校可以聘请校外资深专家在会计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再根据院校特性进行系统的修订。主要以会计实训课程、理论课程的先后顺序与课时安排为修订对象,总体设计实训教学内容。明确每个实训项目的流程与步骤,课程设置要环环相扣,具有衔接性,使各环节的实训课程化为一个整体。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训课程比重,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高校在安排专业课程课时需结合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课时,促进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的掌握。在进行课时安排设计时,高校需调查学生对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态度,总结有效数据,经过深入分析之后可对课时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以便课时安排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会计知识和实际操作会计相关软件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
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前提,为提高实训教学的师资水平,不仅要培养“双师型”教师,还要通过聘请校外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讲师来校指导教学。在加强师资培训时,可侧重会计专业教师的会计实训能力,招聘教师时可将实训能力放在考查标准中,通过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训经验的筛选,还应对教师自身素质、具备技能进行相关考虑,在聘请时选择高素质教师进行本校教学,以降低本校专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成本。而校内教师可通过深入企业实践丰富相关经验,学校可制定这方面的相关制度,使教师在一定的资金条件下,提高技能与企业会计理论双指导水平。学校也可聘任校外相关专业专家做长期的兼职实习导师,把兼职导师也纳入到学校的统一管制中。让资深老教师带动缺乏经验的新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实践性教学。
(四)构建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训教学的载体,其构建对整个会计专业的意义重大,将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利于教师实训技能的提高,因此,院校应加大发掘有效的实训基地的力度,保证生产、建设与管理的系统性,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领悟到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时,一方面要有利于企业生产,另一方面要利于学生的培养,实现互惠互利。建设实训基地时,应具备相关先进的设备,充分体现出最新会计技术,并建立健全相关会计制度与时间规范。
总的来讲,对高校会计实训教学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有许多,要想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则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本文主要从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以及实训基地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以提高会计实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芳.浅谈高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0,S1:435.
[2]李红.高校会计实训教学弊端及对策研究[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2:121.
“内外结合、四级双轨”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一)“内外结合”实训实习基地
1.校内实训室。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按照企业财务科室环境,为学生提供仿真手工实训室,激发学生对岗位的认知。此外,在室内设置张贴栏,将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制度贴上墙,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到岗位角色,还可从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联合校外实训单位,获取真实的会计电算化资料,不仅如此,真实资料还同时涉及不同行业,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接触到企业业务来往情况。同时邀请校外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结合真实资料,为学生全面分析会计电算化处理方法及过程,促使学生逐渐从学生思想转变为职业思想,并逐渐培养其职业思维。
2.校外实习基地。联合各企业,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实习环境,帮助他们认识到即将面对的工作以及必须掌握的技能。通过各行各业的顶岗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最真实的社会,最真实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在实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上报,并对实习报告进行严格核实,将实习报告纳入学生档案中,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实习的积极性。学校可组织专业教师队伍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能够真实感受到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要,进而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最佳的教学。同时实行“双导师”教师模式,分别为学生安排校内和校外两位教师,一位为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一位为校内专业辅导教师,确保学生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均能够得到很好的指导。
(二)“四级双轨”的实习实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