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时间:2023-03-14 14:50:54

导语:在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分解重构 整体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64-02

桥梁维修与加固课程所在专业是桥隧检测与加固专业,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就业面向公路铁路行业的施工、检测加固企业,培养适应生产一线从事桥梁隧道工程检测与加固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分析,确定了8项典型工作任务,经过转换和配置,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分析桥隧检测员、施工员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与上海先科桥梁隧道检测加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恒德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安文桥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怀仁前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先科南昌分公司5家规模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一 课程整体设计

1.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定位课程

近年来,随着铁路桥梁里程的增加,和湖南省长株潭城际铁路和长沙地铁的运营使用,需要大量的桥梁检测加固人员。对接铁路施工企业技术员和检测企业试验检测员岗位,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桥梁维修与加固”课程是桥隧检测与加固专业的岗位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桥梁结构缺陷查找及加固改造等专业能力;制订实施工作计划、资料收集整理等方法能力;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社会能力。

2.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施工员、检测员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素质状况,遵循桥梁试验检测员——检测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参照桥隧检测行业最新颁布的《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以不同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对应职业能力构建梁桥上部结构加固与改造、拱桥加固与改造、梁桥下部结构加固与改造三大学习情境,下设14个子情境。综合考虑合作企业的职业要求,对三大学习情境的课时进行合理分配,拱桥加固改造内容占16课时,主体桥型梁桥的加固维护内容占36课时,处于主体地位。

学习情境1:梁桥上部结构加固与改造模块对应桥梁上部结构识读、加固方案制定等职业能力,以不同的桥梁检测加固方法为载体由简单到复杂循环反复的设计思路开发,设计了增大梁截面加固方法应用、粘贴加固方法应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应用、增加辅助构件加固方法应用、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方法应用等5个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就是完成一项桥梁维修加固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2:拱桥加固与改造模块对应拱桥结构识读、加固方案制定等职业能力根据加固原理的不同设计了增大主拱截面加固方法应用、粘贴加固方法应用、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方法应用、外部预应力加固方法应用、减轻拱上建筑重量加固方法应用5个子情境。

学习情境3:梁桥下部结构加固与改造模块对应桥梁病害分析检查维护等职业能力,以不同桥梁基础类型为载体设计了墩台基础维修、扩大基础加固方法应用、旋喷加固方法应用、桥梁下部结构改造4个子情境。

二 课程实施

1.建立“教、学、做”合一的真实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教、学、做”交替进行的课程教学;第二阶段是“课程专用实训周”即桥梁检测加固实训强化能力教学。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不方便采取实践教学的施工环节通过设置虚拟项目部,将学生虚拟成项目部中各个部门的成员,以“项目部例会”为平台,成立施工组、测量组、实验组,学生分别以施工技术员、实验员、测量员等角色开展工作,教师作为项目经理组织协调,以此循环进行角色互换。对于桥梁维护环节通过设置“桥隧检测、养护工区”等真实工区的形式,角色互动,以小组为单位即组长为工长,组员为巡守工的组织形式,由工长组织各巡守工按照作业规程制定检查方案并实施、填写检查记录表等相关表格、完成资料归档整理等作业环节,教师以技术人员角色进行巡视和指导,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施工或加固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展开,获得与工作任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循序渐进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2.创新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的改革,采用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阶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现阶段,成绩评定分为学习情境过程考核占40%,知识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40%,真实作品如制定桥梁检测方案等成果考核占20%。可以采取以证代考的形式实施,对接试验检测员岗位资格取证,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全面考核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学习情境过程考核分为课堂考勤、平时作业、能力目标、成果考核、附加环节五部分。课堂考勤、平时作业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纪律性,能力目标的考核对象以小组为单位,注重职业素养及安全规范的考核。

三 结束语

课程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利于专业资料的整理归档,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方案,通过设置哪些模拟训练项目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如何完善评价体系以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今后改进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娜、谢黔江.基于工作任务的六步教学法在桥涵施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66~67

[2]谢旭晖、周晖、潘松庆.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整体设计初探[J].测绘,2010(2):93~96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教材及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在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是提高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中医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现对课程和教材建设做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升教师内涵,强化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的主体要素,是提高高职高专中医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建立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相对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首先完善制度,加强专业团队建设,采取培养、引进和外聘三结合的专业团队建设策略,优化师资结构。另外将专职教师有计划地安排至医院进行临床磨练,引进不同院校的高学历人才,使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多元化,优势互补,外聘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兼职教师,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一支校内与校外结合、科研与教学并重、富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称、高学历、高能力的教师团队,从而完善实施“专兼结合”+“双师”素质+“引培结合”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储备人才与实践技术力量。

二、认真修善大纲,加强教材建设

作为地方中医药高职高专,组织或参编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各专业最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大纲,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材编写,在使用国家规划教材教学同时,积极开发特色校本教材或通过校院、校企共建合作编写适合中医药基层医生适宜知识和适宜技术为主的教材。调整和修订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注意学时分配和教学进度安排的科学性;必须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明确培养的要求及培养措施;必须注意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必须根据学科发展的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更新的时限和措施。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以上要求以及学科的发展对原有的教学大纲及时进行修改和规范,以适应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

三、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

优化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是实现高职高专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中医药教育教学监控评价体系的重要途径,我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完善、课程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等,都按照国家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的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来进行。围绕中医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基于工作过程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建立完善“其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院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建设制度。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及时精简理论,突出实践教学,来培养实用型的中医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大胆探索教学改革,并鼓励教师及时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改革成果融人到课程建设之中,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四、适应人才需要,不断改进教法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培养实践技能,是促进提高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是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重要措施。建立了“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改革 “灌输式”教学方法,推行“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要有效地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必须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立项、教学研究活动,激励教师在高层次的报刊发表高水平的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

五、切实教学监控,确保教学质量

建立“多层次+全过程+多主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即建立完善教学管理部门、督导室、专业教研室等多层次,主管部门、学校、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多主体,教前准备、教中实施、教后总结等全过程,教评学、学评教、教评教等多方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成立学校、系、教学督导委员会、教研室及学生会教学信息员调馈进行多级化、全程化教学监控。同时强化教学文档检查,将教学文档(教案、教学计划、讲稿、课件、试卷等)检查作为常态化工作全面落实,分级分段进行,坚持课程教学记录、教学督导委员会及教研室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教师评课制度,通过学生、教师座谈会、教学质量调查问卷等措施,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并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学校、系部及教研室相关教师听课交流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六、深化实训改革,突出实践技能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制度。改革要将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方法,逐步转变为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为重点、学生进行自主实训的教学方法。并围绕中医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完善“专业认知+专业实训+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综合实践+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进一步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工作的职业需求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七、拓宽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条件

继续加强校内外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实训室的数量及相应面积,来拓展实训基地实训功能,提高教师及学生实训水平。在现有校外实训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完善集教学实训、培训、鉴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这样一来,使教材建设及课程建设更适应将来的高职高专中医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中.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若干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1).

[2]阮曙芬.地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教学评估,2014,(8).

作者:赵兴蕊、刘常逊、陈玲玲

第3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 改革 优化 加强 提高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该课程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其社会应用性强,覆盖面大,是一门系统性、专业性、实践性、政策性较强的课程。本文根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特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以市场就业岗位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对该课程教学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讨:

一、 合理选材,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预算实际,我们应全面介绍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计价模式。但由于定额具有地区性,无法选择适合各地预算实际的教材,所以,我们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地的《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等内容进行重组,鼓励自编教材,通过对改进后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两条主线,将相关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全面化,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信息量大,主要教学内容可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工程造价基本理论、定额计价、清单计价及软件应用。其中工程造价基本理论包括工程造价的构成、定额的内容和应用、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中又包括很多个分部工程,教学任务重,而教学课时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主次、区分重难点展开教学。如在工程造价基本理论中重点讲解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程结算及必备的工程造价基本理论,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中着重介绍主体结构部分工程量的计算和计价。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又体现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

二、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师生互动,激发主体活力,教师应以引导、启发为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总结,形成一种活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讲解时以实际工程施工图为例,采用层层分析的方法,边讲边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重点内容突出讲解,逐层分析、步步深入;对于容易懂的教学内容,结合习题,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教师起辅导作用,并及时进行答疑。

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项目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完成任务――某教学楼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把大的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科学的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并把专业理论知识点融入到各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在教学实施过程可通过任务布置、引导问题、要点精讲、学生实操、检查评价、整理归纳的环节完成。这样的教学设计,实现了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换,将理论知识点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职业技能。

改革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房屋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识图、建筑结构等课程有密切关系,这些课程作为本课程的基础,是学好本课程的必备条件。由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这就需要在课上进行复习。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图文并茂或动画的形式,形象生动的展现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方法等知识内容,这是传统板书无法做到的,不仅丰富了课堂课外知识,也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构件模型,以弥补学生在算量过程中由于空间想象力的不足导致不理解的现象;或利用现场实景构件,如计算梁板柱、楼地面、墙柱面、天棚工程量的时候可以教室为例展开。

三、 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职业技能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给于高度重视。本课程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它是对学生工程思想、工程观念、工程量计算、定额原理应用、造价计算等多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在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训练中,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导为辅,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准确应用,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格式,独立动手编制完整的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书。

构建实战型、工学结合型的计量计价教学实训课程体系,以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工作过程为向导,以造价员工作任务为中心,按职业岗位群及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根据必需、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对有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科学整合,形成专业模块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四、 构建“以技能大赛为依托,夯实学生计量计价技能”的教评体系

近年来,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热烈展开,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和体现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发展”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各类比赛制度,把专业技能竞赛制度化、常规化,建立班级赛、校级赛、区级赛、国家赛的竞赛机制,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有效推动教学改革。

五、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工程计价行业的技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时效性,需要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行业信息、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现有的专业知识,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师,一方面要要求学生在职业技术领域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学科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努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主编 宋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7月版

[2]《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期刊论文.马利君.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

第4篇

《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按照最新出版的教材所包含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工程计价综述、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和计价三部分内容。工程计价综述部分包括:工程预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装饰工程计价的两种模式,装饰工程定额的概念、分类和编制方法,装饰工程费用组成及综合单价,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部分主要介绍2008年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以下简称计价规范),通过学习计价规范,使学生能独立完成装饰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装饰工程计价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定额及人工、材料市场价等信息进行工程报价的计算,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使学生能独立完成装饰工程报价工作。

一、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特点是行业规范和计价方法更新的速度比较快,且具有地方性,往往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未及时更新。目前根据2008年清单计价规范和《广东省2010年建筑装饰工程综合定额》编写的教材基本没有。

2.学时往往有限,内容很难深入。《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学时一般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讲授一些基本的内容,大部分课时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动手较少。

3.授课时所举例题之间往往缺乏连贯性,致使学生在学完之后对知识缺乏整体的把握。特别是当有课程设计或实训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二、《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改革措施

1.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

1.1优选教材,适时更新内容。及时选择最新版本的教材,根据社会实际的变化及时补充最新造价政策,复印最新的有代表性的地区价目表作为补充教材发放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比较及时的解决教材过时、滞后的现象。另外,由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未系统学习过装饰工程识图、构造、施工方面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也可以补充以上内容。

1.2为了密切联系实际,《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内容以2008年的计价规范为主,讲授清单计价方式,使学生熟悉、掌握最新的国家标准和现行的地区计价方法,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根据现有的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时,前期已经学习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两门课在计价原理方面有些重复,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对相同的内容可简单带过或省略。

1.3授课时可以以一个整体工程为例,从分部分项工程到措施项目工程量的计算,然后根据费用计价程序、取费标准进行工程费用计算。通过对一个工程的装饰费用进行计算使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在课程设计周或是实训周时学生就不会无从下手。

2.在教学方式上,为突破授课内容多、学时有限的瓶颈,教师要转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授课内容,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抓住每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集中理论讲述、案例描述、课堂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这一前提下,留好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进行本章节剩余内容的自学,结合作业练习,主动掌握全部内容。教师在下次课堂上进行作业的抽查,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对于掌握比较好的内容进行鼓励表扬,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在教学方法上,可运用项目教学法,分别将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及其他工程项目,措施项目等设置成各个独立的项目进行教学。通过在课程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学习,能较好地掌握装饰造价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岗位技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三、结语

通过运用最新的教学理论对《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翠竹.浅谈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方法.科技信息.2010.(05).

第5篇

关键词 课证岗赛融合;工程造价专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1-0016-04

课证岗赛融合是指结合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竞赛要求,注重“课程体系与内容―职业资格考证能力要求―岗位能力―专业技能竞赛能力要求”的相互融合,使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解析岗位能力,引入广东省工程造价员考证要求与内容,借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算量大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竞赛内容,开展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基于课证岗赛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工程造价专业明确了以“培养精通建筑、路桥业,熟悉轨道交通业,具有‘铺路石品格’的工程造价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定位,基于课证岗赛融合划分了三大专业技能,即工程预结算编制与审核技能(核心技能)、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技能(核心技能),以及工程施工、监理、资料整理及测绘综合技能(相关技能),构建了以培养“三大技能”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1. 解析工作岗位技能,融入工程造价考证、技能竞赛等综合任务,形成专项能力

深入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施工企业、招投标()公司等进行工作岗位调研,工程造价专业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造价员(主要核心岗位),招投标(或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核心岗位),工程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测量员(相关岗位)。造价员这一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工程计量,工程计价,编制和审核建设工程(概)预(结)算或最终清算;编制招标控制价(或标底)、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签证、索赔)、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控制、项目的投资决策与经营管理、项目评估等。基于这些具体的工作内容,融入工程造价考证、技能竞赛综合任务等,归纳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核心技能和相关技能,总结出对应岗位所需的能力和具备的素质并形成专项能力,见表1。

2. 依据教学规律,形成学习领域的专项能力,确定三大技能对应的学习课程和实践环节

将工作岗位的相同或类似专项能力进行合并,如造价员工作岗位、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岗位均有“编制招标(底)控制价”、“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签证、索赔)”等专项能力,可以进行合并,形成学习领域的专项能力,从而确定三大技能对应的学习课程和实践环节,见表2。

(二)改革专业课程内容

1. 专业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分析

在工作岗位调研基础上,对工程造价三大技能所需专项能力进行分析,结合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造价技能竞赛指南对上岗能力的要求,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确定学习领域的专项能力,从而建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直接对应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工程领域的造价员、施工员、资料员等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同时将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如最新颁布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引(2013)》等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造价技能竞赛指南与现行课程标准相融合,使专业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吻合。

2. 课程内容组织

以一个单位工程(如一栋楼的建筑装饰工程)作为一个项目,整合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紧紧围绕项目导向,逐步分解成几个学习任务来组织展开。将一个项目分解成“量―价―费”三个主要任务。

“量”即工程量,讲解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包括工程计量、建筑构造和混凝土结构等课程),按建设项目施工顺序(包括建筑施工课程等)这根主线进行组织教学。

“价”,主要是人、材、机价格确定,定额基价和综合单价等概念及组成(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经济及概预算等课程)。

“费”就是量与价结合,主要讲解建设项目费用构成及定额应用和换算,招投标艺术、合同管理等,最后形成工程造价(包括计价与控制、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施工项目管理、造价专业软件应用等课程)。

3. 任务分解与核心课程内容构筑

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六门:《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及算量软件应用》《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与套价软件应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公路计量、计价与造价软件应用》。对应的实训或实践教学有四个环节:《工程计量课程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招投标文件编制课程设计》《造价软件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及算量软件应用》的“土石方”一章为例,引入行业标准,结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造价员资格证考试大纲,造价技能大赛竞赛指南等确定这门课的学习内容,见表3。

(三)编制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服务大土木行业决策、施工、经营、招投标及竣工决算,掌握工程预结算编制与审核技能为核心的“三大技能”,胜任造价员岗位、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核心岗位,以及工程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等相关岗位。引入最新国家(行业)标准,再融入造价员资格证书、造价员等岗位能力要求,嵌入模拟真实工作任务的造价技能竞赛指南,建立课证岗赛融合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即6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对应的4个实践教学课程标准。

二、加强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突出技术技能培养

(一)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理念

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理念见图1。

(二)开设全方位校内外实践课程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融入造价员资格考试和技能竞赛关键能力的培养要素,改革课内实践、综合项目实训、专项技能训练、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做法包括:设定专业实践课程;选择真实工程来设置综合实训工程项目(案例),表现形式一般为图纸,也可开发设计三维仿真项目模型;将设置的一个或几个综合项目(案例)融入多门课程的教学,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并安排3~4周综合项目实训,从而改变原有针对单一课程进行项目实训的做法;根据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动态设计专项技能训练项目,通过实操半年实训(校内实训),实战半年实际项目(校外10周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等。

(三)强化校内实训

工程造价专业须突出“概预算编制与审核”核心技能培养,学校工程造价专业设计了五大校内实训项目来强化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见表4。

(四)积极参加全国算量与造价软件应用大赛

学校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算量大赛和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造价技能竞赛,在学生中形成了争优参赛的良好氛围。学生为了代表学校前去参赛,往往自己先组成团队,带头学习技能知识。近年学校参赛学生获得了众多优秀成绩。

三、建立“项目课堂”,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一)“项目课堂”教学体现基于行业标准的课证岗赛融合

在教材的选择上,如专业核心课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采用笔者主编的教材,教材通篇以真实的某中型建筑工程为项目任务,还要求学生购买使用最新国家(行业)标准作为教材,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引(2013)》《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2010)》,以供课堂使用。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特点,选择一个或几个真实工程项目作为工程案例,实施项目教学法,将大的项目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中,有效融合岗位能力要求、考证内容、技能竞赛关键能力要求等,并在课堂上查阅最新行业标准,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使得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落地,也体现了基于行业标准的课证岗赛有效融合。

(二)“全真”项目、“仿真”项目相结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对工程造价专业而言,计量、套价、算费是基本的三大课程内容,也是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为此开展课程教学项目、仿真实训项目、真实工程项目等各类综合项目的训练,将“全真”和“仿真”的建筑装饰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上参照企业生产模式,以项目组作为开发团队,学生体验不同项目角色,培养学生协作、沟通、项目管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职场必备的关键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课证岗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中,近年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排名均保持在广州高校的前三名,如2013年,广东省通过率近20%,而学校通过率为58%,在广东高校列第一。2008年以来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的全国造价算量大赛,每年都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在2013年、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一、第二届造价技能大赛中,学校均取得省一等奖。2005年第一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后逐年攀升至99%以上。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属性,注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1]。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颁布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GJT250-2011)》,涉及了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等8个岗位职业标准,但尚缺少造价员职业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建筑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人才队伍规划、教育培训、评价、使用”,“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相关专业人员规定了所应履行的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2]。所幸施工员职业标准的岗位职责里有“参与现场经济技术签证、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等造价管理的描述,弥补了缺少造价员职业标准的缺憾。下一步,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将参考该标准,进一步探索实践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的融合对接,深入开展课证岗赛融合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促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市场化之路。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校教研课题“凸显核心能力培养与课证岗赛融合的工程造价专业综合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编号:2013-Y-12,主持人,李茂英)

参 考 文 献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作者简介:黄兆荣(1979-),男,福建仙游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研究。

基金目:莆田学院教改项目(JG201318)

中图分类号:TU723.3-4;G712.4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以及我国建设行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贯彻实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最新颁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实践应用能力,是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学习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依据国家或地方相关政策和有关规定,根据设计文件、工程图纸、清单规范、定额和现场条件,正确计算建筑工程造价。

1 教学内容解读

1.1 教材的选定

课堂教学选用刘元芳主编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第1版,2009年出版)作为课程教材,该教材定位以“应用型”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实际,图文并茂,既注意理论深度,更突出实践导向,突出应用。

全书共分九章,在介绍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构成、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基础上,引入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算以一般土建工程的定额计价理论,从而详细讲述了土建工程预算工程量的计算及常见普通装饰工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结合清单规范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综合工程实例,以利于学生学习使用,最后还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对预算软件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1.2 课程重点部分内容解读

教材的第六章至第七章详细介绍了土建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措施项目工程计量与计价,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

土建工程计量与计价要求熟悉土方挖、运、填常见情况的处理和计算方法 。掌握土方、基槽、基坑的区别;平整场地工程量计算;土方挖、运、填工程量;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计算土方工程量的规则 。掌握预制桩打桩、送桩和接桩的概念及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灌注桩的成孔、桩砼的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桩基工程计价方法。掌握基础与墙柱身分界;掌握砖、石基础工程量计算、标准砖内外墙工程量计算、砖台阶、砖地沟工程量计算、砌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计量。掌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的计量与计价方法。掌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单价分析。掌握瓦屋面、卷材屋面工程量的计量及计价方法、墙基防水和防潮层工程量的计量及计价方法、屋面架空隔热层的计量及计价方法。

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要求掌握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油漆工程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价方法。

措施项目工程计量与计价要求掌握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排水、降水、垂直运输机械费、场内二次搬运费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计价方法。

2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是一门知识面广,区域性、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 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平常接触建筑市场、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造价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较少, 要求其全面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与此同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课教学学时数日益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对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理论知识有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1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具有很多特有的优点,比如方便快捷、形象生动,提高教学量,节省板书时间。

结合课程考虑,可以根据课程章节安排播放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视频和录像,让学生对建筑工程的实践产生更清晰认识,以便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计量,为了帮助学生对课上讲解内容的理解和效仿,对部分重要授课课程进行录制,并在学校的天空教室课程网络平台上共享。逐步增加网络课程平台上教师与学生互动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学习,开展实质性的网络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计量计价知识的吸收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2.2 案例教学

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是锻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发挥好组织和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讨论。

本课程教学内容复杂,综合性和技术性强,需要一定量的算例和操作演示支持,在学习时要多练习、多实践才能取得成效,尤其是计算技能的训练更为重要。教师根据工程实例编写针对性的案例,学生要掌握其案例之后,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学以致用,除独立完成平时作业外,还必须亲自动手加强计量计价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即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独立完成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提高实践能力。

2.3 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获取感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环节包括以下环节:课程设计,三维算量,套价等。实验教学是巩固课堂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计价软件、图集、定额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工程造价实际流程,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弄得计量计价原理、掌握实验技术,学会把专业知识转变成验证理论和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学生要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条件(对象和手段)、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取得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2.4 打造“双师型”教师和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双师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说,就是要求教师既有高校教师资格又要具备工程造价行业执业资格,双师型教师强调的是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在教学上,双师型教师能根据工程造价工作岗位需要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安排,从而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能满足就业单位实际需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计量计价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在课外指导上,能为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指导,大大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作为工程造r专业教师,如不参与到实践中去就很难把公司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也很难正确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要让学生的计量计价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就得自己首先要求比较强的计量计量动手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认可教师。

学校和学院也出台关于组织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意见,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实践锻炼,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实践教学、科研质量和服务地方水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双师双能型师资保障,教师通过亲身的专业实践,认识到现存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积极处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中某些与社会、与企业实际不相适应的部分,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学生,因材施教。

3 结语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比较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该课程教学内容复杂,综合性和应用性强,尤其对于实验和实践课程部分,模块较多,技巧性强,需要大量的算例和操作演示支持,现有的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还不是很紧密结合建设工程实际,难以满足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计量计价能力的岗位需求。

基于此,我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教师立足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工程需求对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建设以造价工程师培养为导向的授课体系,并将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探索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计量计价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的道路,不断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元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

[2] 李海凌,陶学明,刘克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渐进式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教育

研究,2013,30(1):60-63.

[3] 刘清亮.《案例教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时代教学,2007,(2):219―220.

[4] 祝亚辉.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7(12):47-49.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 课程改革 核心课程 探索

0 引言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后期。课程本身知识涉及面广泛,涵盖信息量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懂得一定的施工技术工艺,具备平法识图能力。课程对于计算能力要求较高,但计算难度并不大,基本就是反复的+、-、×、÷。但课程每一个知识点都贯穿了这样的计算,就导致课程中繁复的+、-、×、÷的出现。这样会给学生造成课程计算量很大,甚至形成课程难度很大的假象。针对课程的这一特点,在课程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细心、耐心,以形成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

1 可行的课程目标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考虑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本课程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施工技能认识,要求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和装饰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基本的计价原理,形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技能,达到准确计算建筑工程量,并形成规范报价书。为学生将来毕业从事造价员岗位及日后考取造价师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体达到的目标如下:

1.1 能力目标 ①能进行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②能进行房屋建筑土建工程量的计算;③能进行房屋建筑装饰工程量的计算;④能进行建筑措施项目工程量的计算;⑤能进行建筑工程清单组价;⑥能利用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⑦能利用广联达计价软件进行标书编制。

1.2 知识目标 ①掌握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②掌握房屋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③掌握房屋砌筑工程量计算规则;④掌握房屋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⑤掌握房屋屋面防水、防腐、保温隔热工程量计算规则;⑥掌握房屋楼地面、墙柱面和天棚等装饰工程量的计算规则;⑦掌握建筑工程措施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原理;⑧掌握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组成原理;⑨掌握广联达土建算量、钢筋算量和计价软件基本操作原理。

1.3 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计算、准确计算的习惯;②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有责任心;③严谨求实、耐心细心,树立个人自信心。

2 可实施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和准确计算为导向,强调实用型和能力化,贯彻“四化”教学。即课程内容模块化、模块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任务化、任务内容过程化。

2.1 课程内容模块化:结合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以下四大模块,并合理分配模块学时。并结合课程目标,给课程设定一个贯穿项目《广联达培训楼工程清单工程量计算》。此贯穿项目为2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做法涵盖各种常见构件及装饰装修做法,能够较好的锻炼学生的识图认知能力,有助于对常见施工工艺技术的熟悉,整栋楼所涉及的工程量计算难度适中,能够较好的帮助课程目标的实现,以达到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目标。

2.2 模块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任务化:根据课程能力目标,制定各能力训练项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引导型教学理念,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来展开教学。针对每一个能力训练项目,结合贯穿项目制定合理的任务,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入小案例作为平行项目,促进任务的完成,确保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成。

2.3 任务内容过程化:在整个项目各项驱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强调注重过程的理念。在过程中教与学,并在过程中考核与进步。这样就需要激活过程,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任务的实施中来,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拟定课程前期任务的执行按以下四步走:教师安排任务-学生执行任务-教师学生总结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到课程后期,学生适应教学模式,并对课程内容熟悉有所掌握后,第一步将教师安排任务转换为学生计划任务。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结合以过程为实施任务环节的核心思想,制定以过程考核为主的最终考核模式。

3 适宜的教学方法

根据制定的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设计,为达到激活教学过程的目的,需要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改革的实现。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第一次课设计 在整个课程的实施中,第一步就是要注重课程的第一次课设计。第一次课旨在建立学生对本课程的浓厚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尊重又是促发兴趣最好的催化剂。在第一次课上,引导学生对本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并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才是决定在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

3.2 适宜的教学方法 引入行动引导型教学理念的同时,作为老师自身要有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来推进教学改革。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策划者,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既是教学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又是教学的评估者和激励者。要应用教学方法就必须要了解、知道和熟悉各种教学方法。教法改革必须从高职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其心理、人格发展的规律,据此寻找其“最近发展区”,选择与其发展成熟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激活其心理图式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之架设通往新知、形成技能的桥梁。

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分组讨论法到个人独立解决问题,从课程理论呈现到走出课堂,现场实际参观解决细节难点,从脚手架搭设法(为学习任务按照难度等级由低到高设计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向解决问题的方案)到传递问题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任务执行,从角色扮演法到创意辩论法引起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技能追求。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不以学生为试验品,谨记教学原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生必备的功课,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深入研究,不断探讨。无论何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走入中心地位,真正使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得以达成。

参考文献:

[1]李亮亮.基础课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宫广娟,常莲.民建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实验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Z1).

第8篇

1工程审计类课程教学特点及特色

学好工程审计类课程是开展基本建设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学员掌握基本建设项目价格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基本建设审计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学特色具体表现为:

1.1知识面宽、结构系统

教学内容中除了涵盖工程、财务、审计、计量等专业内容外,还囊括了《房屋建筑学》、《工程财务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等诸多课程的内容,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在它所研究的对象中,既有实际问题,又有理论问题,既有技术问题,又涉及方针、政策。从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到招投标、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使用,从工程理论、工程计量到财务知识再到审计实践,跨越了多门学科,因此本课程知识面宽、知识结构系统,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

1.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中,我们引导学员从对建筑工程的初步认识,到工程量的计量,再到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最后上升到对基建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从识图、绘图到工程管理、计量计价,再到审计监督,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该课程是以建筑工程为基础的,而图纸是从设计到实务的媒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是围绕建设项目的图纸逐渐展开的,要求学员不仅能读懂图纸,而且能从一个完整的图纸案例中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而逐步培养学员从事基本建设审计的能力。

1.3前呼后应、温故知新

该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建设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定额、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计量、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等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内容上表现为前呼后应,连贯性很强,在课程的案例教学中,要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审计实践教学很难开展,因此要求学员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做到前呼后应、温故知新。

2工程审计类课程教学要求及现状

由于工程审计类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员不仅应该具有相当深厚的财务和审计知识外,还必须在建筑工程专业方面有相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随着学院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我们也具备了实行教学新模式的条件,具体表现为:

2.1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

从事工程审计类课程教学的教员分别具有财务、审计、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员几十年来对专业教学认真钻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能从理论上指导学员,而且能将基本建设审计实践全过程的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件实行系统教学法,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2.2教学设计合理、内容与时俱进

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员在教学设计上,以图纸为主线,核心是引导学员学会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装饰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并在次基础上熟悉基本建设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该课程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与国家和的方针政策也有密切的联系,既有实际问题,又有理论问题,该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很强,教员能结合国家、颁布实施的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时更新了教学内容,使得该课程的授课素材始终与时俱进。

2.3教学科研相长、创新平台有力

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通过科研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应结合实际,根据实际需要,让部分学员到实习单位结合实际工作做课程设计和论文。加强与审计部门、审计事务所的联系,共建实习基地,搭建院校和实习单位的联合育人创新平台。让学员在部队工程审计人员的指导下,亲身从事基本建设审计工作,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审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工程审计类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探讨

工程审计类课程涉及工程领域,因而使本类课程的授课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实行系统教学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突出军事特色。

3.1理论教学设计

工程审计类课程的内容,涉及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以及工程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考虑到学员已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基础,因此,理论教学方面着重讲授与审计相关的基本建设审计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对于重点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要详细讲解,注意理论知识形象化、定量化;对于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扎实掌握,避免给对应内容的实践环节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留下隐患。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考核方式也应发生变化,考试内容应以考核学员动手能力为主,考试方法由闭卷改为开卷。课程教学的学时和考核标准应合理设置,本课程的考核标准,可采取631式,即期末考试成绩占60%,课堂讨论发言、实践活动表现等占30%,平时作业、考勤等占10%。期末考试卷面内容既包括理论教学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又涉及实践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注重学员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通过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2实践教学设计

在实践教学教法方面,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实践教学重要性,做好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前期我们已做过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在案例教学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现有的案例资料已显陈旧,不仅现行规范有了很大的变化,计量计价标准和依据也有了更新和改革,而现有的综合案例知识以勾画出计量计价部分为主,并没有涉及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审计等相关内容,因此,找到一个最新的、完整的建筑工程的综合审计案例必不可少,这也是我们整个教学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必须全员动员,积极行动,查找典型的、运作规范并且具有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本建设审计案例,并向相关单位申请协助,调取所需素材资料。最好是搜集我院新建项目,这样不仅可以直接获取相关资料,看到工程实体,也容易找到全程参与管理与建设的相关人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聘请他们到课堂进行实例讲解。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采用以实际案例教学与研讨式教学为切入点,加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多向沟通,帮助学员弄清相关因素之间各种复杂关系,引导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如何应用相应的理论知识求解问题。从课堂的案例教学过渡到课外的实践环节,这一环节不仅训练学员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锻炼学员与人协作、有效沟通和逻辑思维等能力等,提高学员的主体意思和积极主动性,促进学员的个体思维和个体能力的只有发展,培养学员独立人格与综合素质。

3.3军事特色设计

第9篇

论文摘要:“工程造价”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建应适应市场需求与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实现“三个转变”和“一个结合”,即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工程造价向以公路工程造价为主、兼顾整个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转变、定额管理向造价管理的转变,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工程造价”课程是长沙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一直以来,该课程的建设立足于公路基本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密切联系公路基本建设造价管理的实际,重点突出了公路建设投资费用管理领域内的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大内容。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在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实践方面看,该课程教学内容能很好地反映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特别是投资费用管理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效果比较显著。

近年来,在我国工程造价领域,计价模式、计价方法以及计价依据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8年,修订后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2008)正式实施,我国工程造价领域已经开始从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和过渡。

随着国家标准、政策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更新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不断地适应市场与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优化和重建教学内容,形成更加科学和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国内“工程造价”课程建设现状

一直以来,“工程造价”课程都是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在国内,各个院校所采用的课程名称主要有工程估价、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等,所针对或涉及到的行业以建筑或房地产开发为主。

国内各个院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项目评估、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基本具备编制项目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综合评定的能力,基本具备编制和审核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因此在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和改革方面,主要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

其中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一般遵循下列指导思想和原则:在造价工程理论方面主要以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为主;在计价模式方面或是以定额计价为主,或是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为主;在造价管理主体方面或是以建设项目投资者的投资费用管理为主,或是以承包商的施工成本管理为主。因此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板块:工程造价构成及计算方法、定额理论、定额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计量、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计算机应用等,有的还加入了投标报价、投标策略、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等。

因此,“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建,应在收集、分析国内外造价管理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汲取造价管理与造价工程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成果,紧密联系我国建筑行业特别是公路建设行业造价管理工作的实际。教学内容应从传统的主要针对公路行业投资费用管理和控制逐步扩展到整个建筑行业各个项目参与主体的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案例库。

二、重建“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在我国工程造价领域逐步从定额计价模式与方法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方法转变和过渡的背景下,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分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施后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优化“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全新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框架,需在教学内容中实现“三个转变”和“一个结合”。

1.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

目前,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模式并存,并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项目参与主体发挥作用。定额计价主要是在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投资者通过统一定额,对建筑产品进行定价的计价方法,是投资者投资费用管理的依据。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主要方式,它是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并最终确定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今后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确定的主要方式,也是市场竞争形成工程价格的本质要求。重建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把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体系纳入进来。

2.工程造价向以公路工程造价为主、兼顾整个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转变

一直以来,我校“工程造价”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公路行业,重点突出了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这与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是吻合的。但考虑到整个建筑市场的发展及其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本着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领域、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目的,重建课程的教学内容,需借鉴兄弟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成果,补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转贴于

3.实现定额管理向造价管理的转变

公路工程定额作为行业推荐标准,是公路工程概、预算的主要计价依据。在计价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定额,准确计算工程量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关键,而定额的不当运用是造价计算结果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建“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从定额管理向造价管理的转变,除了要继续强化定额作为计价依据的正确运用外,还需全面吸收我国全过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成果,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并把重点放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此外,要强化在不同项目管理模式下进行造价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引进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最新理论。

4.教学内容中要始终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程造价”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工程计价、造价控制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一直以来该课程包含了理论教学环节和两周的课程设计环节。重建课程教学内容,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考虑有关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要重视有关于计价依据、计价方法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工程计价过程中定额的运用、工程数量的计算、费用构成以及费用计算过程的教学,并把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重建“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背景下,重建“工程造价”的教学内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重建教学内容,要坚持贯彻三条主线。除了继续保留定额计价相关理论和方法外,还应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理论和方法等相关内容纳入到课程内容中;课程内容要继续突出公路行业的需求和特点,同时兼顾整个建筑行业造价管理的实践;要顺应定额管理向造价管理的趋势,将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和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纳入课程教学内容。

(2)重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背景下,构建教学内容的全新框架和体系,需要完成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信息,做好与其他相关课程(如工程招投标等)在课程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分工,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相互重叠,浪费教学资源的现象。因此,课程之间如何合理界定教学内容就非常重要了。

(3)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案例教学,必须建设并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案例库,购置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行业(或国家)标准、规范和定额。同时,更新相关造价软件,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善多媒体课件。同时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课时,确保使没有任何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造价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转化为内在的工程造价计价和控制的能力和素质。

(4)教学计划的调整。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扩充、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修改或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工程造价课程的课时与学分,确保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规范与标准作为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内容,继续保持我校在公路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四、结语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站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角度,重建和优化课程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重建中突出三个转变和一个结合,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韩英爱,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课程的改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6-78.

[2]杨会云.工程造价类课程理论教学体系重构[J].中国林业教育,2008,(5):1-3.

[3]庞永师,等.工程造价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8-89.

[4]吴强.“土木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