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

时间:2023-03-14 14:50:55

导语:在创业自我分析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

第1篇

(一)财务风险表现一:资金筹措、分配不合理。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原材料占用资金多;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大,所以资金筹措和合理分配资金,是决定钢铁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两大因素决定了钢铁行业资金需求巨大。资金筹资渠道的错误、融资成本控制的不得当以及资金的分配的不合理都会给企业财务造成风险。

(二)财务风险表现二:生产成本上涨和产品销售价格下跌。

随着国家在环保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也在提高,使得产品生产成本不降反升,而且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水资源成本的提高、物流成本的提高,制约钢铁生产成本降低的因素在增加。钢铁行业生产成本面临着上涨和产品销售价格下跌是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但反之,由于产能过剩,企业过度竞争,使得钢铁产品销售价格不断降低,产品销售价格都出现了较大的降幅,产品降价和盈利能力降低是钢铁行业面临的重大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表现三: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

钢铁企业目前最大的风险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由此引起的政策风险是当前钢铁业的主要风险。目前国家在控制钢铁产能过剩手段上,采取核准制和名单制,企业在做投资计划前,应充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避免踩到政策地雷。产能过剩使企业产品滞销、价格下跌、库存增加、盈利能力下降,致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钢铁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生产地与产品需求地不匹配,造成过度竞争、物流成本增加;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仍需进口,大众产品过度竞争、消耗能源。为避免企业出现上述财务风险,企业在投资时应充分考虑国家的政策引导,充分考虑目前行业产能布局、产品结构的合理研发储备,避免投资的政策风险。

二、加强钢铁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与对策

(一)寻求多样化的筹资来源和方式。

近年来,我国银行系统贷款门槛不断提高,条件更加苛刻。为了分散财务风险、控制财务费用,形成企业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钢铁企业需要寻求更多的筹资渠道。在筹资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筹资渠道,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保证公司经营所需的资本规模和结构。

(二)精简投资优质化规模产品。

当前在价格低迷、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就不应再沿用过去的增加产量、扩张能力、用规模效益和市场效益实现增收的传统办法过度追求钢铁产量的单纯规模扩张。尽量做到审慎投资、合理控制投资规模。

(二)降低原燃料成本增大上游产业投资。

由于钢铁企业自身没有矿山,所以生产所需的铁矿石等原燃料需要从国内外市场购买,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状况及供应价格的变化将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及生产成本。钢铁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钢材的生产成本和钢材的品种质量。其中,钢铁原料成本在钢铁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原料供应是我国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与独立与自我控制相关性显著的变量引入回归分析中。调整R平方值表明这些因素对独立与自我控制的解释力为86.0%。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与外在报酬相关性显著的变量引入回归分析中。调整R平方值表明这些因素对外在报酬的解释力为86.3%。

(三)家庭背景与创业动机实证分析。

(1)经济资本与创业动机。

1)经济资本与内在报酬动机。

经济资本与内在报酬的相关系数为0.858,回归系数为0.260,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正数,这表明经济资本与内在报酬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也就是说经济条件越好,个体对内在报酬的需求就越强烈。

2)经济资本与独立与自我控制动机。

经济资本与独立自主的相关系数为0.859,回归系数为0.271,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正数,这表明经济资本与独立自主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也就是说经济条件越好,个体对独立与自我控制的需求就越强烈。

3)经济资本与外在报酬动机。

经济资本与外在报酬的相关系数为-0.868,回归系数为-0.310,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负数,这表明经济资本与外在报酬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越差,个体对于创业带来的外在报酬需求越强烈。

(2)社会资本与创业动机。

1)社会资本与内在报酬动机

社会资本与内在报酬的相关系数为0.901,回归系数为0.392,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正数,这表明社会资本与内在报酬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也就是说拥有越好的社会资本,个体对内在报酬的需要就越强烈。

2)社会资本独立与自我控制动机。

社会资本与独立自主的相关系数为0.899,回归系数为0.387,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正数,这表明社会资本与独立自主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也就是说社会资本越好的个体,对独立与自我控制的需求越强烈。3)社会资本与外在报酬动机。社会资本与独立自主的相关系数为-0.896,回归系数为-0.348,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负数,这表明社会资本与外在报酬呈负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也就是说家庭社会资本越差的个体,对外在报酬的需求越强烈。

(3)文化资本与创业动机。

1)文化资本与内在报酬动机。

文化资本与独立自主的相关系数为0.880,回归系数为0.339,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正数,这表明文化资本与内在报酬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也就是说家庭文化资本越好的个体,对内在报酬的需求越强烈。

2)文化资本与独立与自我控制动机。

文化资本与独立自主的相关系数为0.878,回归系数为0.331,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正数,这表明文化资本与独立自主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也就是说家庭文化资本越好的个体,对独立与自我控制的需求越强烈。

3)文化资本与外在报酬动机。

文化资本与独立自主的相关系数为-0.878,回归系数为-0.334,p<0.05(回归系数显著。相关数值为负数,这表明文化资本与外在报酬呈负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也就是说个体家庭文化资本越差,个体对外在报酬的需求越强烈。这样来自低文化资本家庭的子女就自然缺少了好的机会,则他们就需要通过自己获得个体生活的保障。

三、结论

第2篇

关键词:创业;心理;性别

1.引言

自主创业逐渐成为我国的一种就业趋势。在创业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对创业有很大作用。自主创业是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储备创业知识,想要做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就需要掌握大量的创业知识,因此创业者们需要了解新闻资讯,与商界优秀人士交流,获取经营知识、市场知识、广告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各种创业知识,进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

此课题旨在解决创业问题中困扰人们的心理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成功的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既可以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也可以为别人的就业提供方便。

2.正文

2.1创业问题的性别因素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主创业也随之越来越热。但是,在自主创业问题上,性别的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创业过程中女性表现出缺乏动机、信念动摇和意志薄弱的心理品质。造成这种创业心理的原因是女性一般存在依赖心理、不敢冒险、禁锢在社会传统观念里和女性本身特有的生理因素的制约。

具体来说就是。①依赖心理。女性在工作中更容易依赖他人,更容易安于现状。我国一些关于女性应该呆在家里的传统思想存在于很多人的头脑中,男性创业心理多是因为竞争,女性创业的动机却是被社会所接纳。②不敢冒险。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男性在对自己的成功归因时经常总结为内在原因,比如能力强,而归因自己的失败时总结为外部原因,如运气不好。女性则反之,归因自己的成功时往往总结是外部因素,而归因自己的失败则总结为内在的原因。女性没有自信,所以不敢冒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女性的创业动机。③禁锢在社会传统观念里。传统思想对女性的影响非常大,一般觉得女性能力比男性弱,而且女性能力不能比男性强,这对女生创业是一种非常尴尬的环境氛围。大多数家长以及亲朋好友对女性创业持有不看好的态度,使那些拥有创业动机的女性承担了很重的心理负担,使创业开头都很困难。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一般都是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嫁个好老公。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男性对于职业的选择更加重要,而女性则在婚姻问题上更加重要。这种传统思维影响着她们的创业意向,阻碍了她们的创业热情,阻碍了她们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导致了她们创业意识较低。④女性本身特有的生理因素的制约。女性处理问题比较情绪化,偏感性,思维逻辑能力较男生更为薄弱。上述这些心理因素严重地阻碍了女性的创业。

2.2创业过程的创业意向

近些年,创业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很多人还是缺乏创业意向,而创业意向被认为是影响创业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创业意向就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创业意向是指个人对创业行为结果的总体思考倾向,创业意向可以主导创业行为的产生。

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意向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些学者将创业意向与职业定向、职业志向、创业需求等同;而另一些学者将创业意向行为行为化,在对创业意向进行研究时会出现分歧。伯德(Bird)提出,创业意向是指导创业者追求创业目标并投入大量精力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克鲁格(Krueger)提出,创业意向是还未从事创业的人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影响创业意向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①个人心理方面。有研究指出,男性较女性而言拥有更强的创业意向。有研究者认为,女性之所以创业意向比较低,是因为她们对自己创业结果没有充足的信心。也有研究者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她们周围并没有类似的创业同伴,故而没有经验可寻。此外,女性特有的社会角色将其定位在抚养儿女的功能上,这对其创业意向产生消极影响。有研究显示,创业者常常比没有从事创业经验的人拥有更多以下人格特质:追求成功、善于主导、敢于冒险、可以在不确定的环境生存、有耐心、智商超群。但也有一些研究指出,人格特质并不是解释创业的关键因素。一些学者发现,个体认知的价值观对其创业意向有重要影响,而价值观主要受到对他们重要的人的影响。个人认为自己是否能创业成功与创业意向有直接的关系。自己越是认为自己创业能成功,他的创业意向就越强。即一个人的自我效能越高,他做事情的动机越强。博伊德(Boyd)等人提出,个体的自我效能不仅影响其创业意向的高低,而且影响其创业后的感知。如果个体感知的创业自我效能较高,他们会形成较强的创业意向。有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创业能力越强,其创业意愿则会随之越强。②家庭教育方面。有研究显示,有家族创业背景的个体比其他个体拥有更强的创业意向。一种说法是,个体由于模仿他们父母的创业行为,对创业形成了积极观点,最终影响了其创业意向。另一种说法是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对孩子的创业意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也有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创业意向没有直接的影响。③学校方面。学校教育在个体创业意向方面也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有研究者认为学校教育既影响着个体是否具有创业动机,也影响着其创业后的成功与失败。个体在学校期间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对其以后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专业相近的职业去创业。与经济管理相关的比其他专业的个体会更具备创业动机。④社会方面。社会是个体创业所必须接触的环境,当然,社会存在积极因素,也存在消极因素。社会作为一个与个体创业息息相关的环境,对个体创业意向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社会中存在与个体创业选择相应的积极环境,个体的创业意向必然很强。如果社会中存在与个体创业选择相悖的环境,个体的创业意向则很弱。

就创业意向存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以下四方面解决策略:①改善创业意向水平。虽然创业成为了社会的潮流,但由于个体创业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受到一些社会的阻碍,便会失去创业动机。所以,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努力提高个体的积极性。②提高心理素质。个体心理素质无疑是影响个体创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无论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培养出一个积极上进的个体。面对困难,无所畏惧。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创业经验,进而为他们的创业意向打下结实的基础。③消除阻力。个体在创业时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例如资金的筹备、运转的困难、经验的缺乏等。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创业动机,打击着他们的创业积极性。社会上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慈善资金、免费的创业教育,为更多致力于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宝贵的经验。④加强学校教育。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未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创业还持有不信任,反对的态度。有些学校认为学生创业就是在浪费学习时间,所以不但不提供方便,反而增设了很多阻力。因此,使学校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业意向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2.3创业过程所需的心理素质

自主创业逐渐成为我国的一种趋势。个体在创业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创业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如果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强。

创业过程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素质问题如下:①面对创业,不敢冒险。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找不到工作的人都想过创业,但真正去实施的并没有多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现在大多数创业的个体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地位,所以也就造成他们眼高手低,对自己没有充足的信心,害怕失败以后周围的压力与议论。这些因素阻碍了他们创业的坦途,使得他们一再犹豫不决,最终失去创业的机会。②随波逐流,盲目创业。当今社会,创业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时髦的话题,各种媒体对创业的宣传也使年轻人的创业激情愈发高涨,自主创业也由此进入他们的视线。看到周围一些创业成功的人叱咤风云,他们也便毅然决然的跟随起来,殊不知在创业道路上还有很多磨难。一些个体不经审视自己,便盲目创业,最终只能落得失败的后果。③面对失败,一蹶不振。创业是一个持久战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很多个体急于求成,等不到成功果实的到来,便失去了对创业的信心,最终导致失败。

创业过程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如下:①热情。热情是指个体愿意在某件事情上所花费的精力、时间、金钱等等成本,具体在创业方面,一个人如果有饱满的创业热情,他就可以为创业付出更多的成本,坚持自己创业之路。热情也不是本身就有的,对任何事情的热爱都是可以在后天养成的。②动机。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只有个体有创业的需求,自己想去创业,才会产生创业行为。这就需要自己平时的修养,重视自己对创业意识的培养。③责任心。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员工因为自身的一些问题,不考虑公司利益,随意辞职。而创业是自己负责,一旦失败,你的合作伙伴和资金成本全部成为泡沫,所以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

3.结论

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忽视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要不断地培养个体努力上进、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锻炼个体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品质。我们看到所有创业成功的人士,他们都有良好的的适应能力和无与伦比的心理素质。随机应变,与时俱进,随着环境不断调整,如此的创业心理才能使得创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指导老师:耿耀国

参考文献:

[1] 陆根书,彭正霞,康卉.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九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4):104-113.

[2] 徐静.创业心理要素模型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2):108-110.

[3] 王浩.大学生创业的心理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探索,2012,(2-3):183,187.

[4] 董军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培养路径探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10,(5):87-89.

[5] 李小兵.浅谈女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金田,2012,(9):304-305.

[6] 蒋韵,王浓章.浅谈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不利心理因素以及改善方法――以独立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12,(24):201-202.

[7] 侯飞,葛宝山.基于创业动机及认知视角的创业倾向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2):40-56.

[8] 肖红,程小娟,黄夫祥,赵文纺.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特点的调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6):29-30

第3篇

0*年的这段日子里创业者协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就业趋势,给社团内的广大会员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实践方案,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社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内部各部分做了详细的规划,主要设有会长组、秘书组、财务组、外联组、实践组和市场信息调查组.各个组在实践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在活动中很好的锻炼了大家,很好的为大家树立了人生价值观,为未来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准备.本社团组织会员展开向成功者学习;开展登山活动,参加了淮海工学院200*年大学生社团文化巡礼,与淮海工学院齐云苍星动漫社一起举办了“炫彩动感COSPLAY真人秀”等活动.在诸多实践性极强的活动中,我们会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不管是在舞台布景还是在后台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一系列的理论学习都本着为广大会员着想.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广大会员创造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使他们不再惧怕未来,能够拥有一个很好的择业心里素质.

我们总结过去社团的发展得出经验

一.在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工作经历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定位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难”,首先“难”在对自我的判断与定位上。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子,在踏入社会之前,很难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愿意从事的职业、擅长的职位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还没有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等有全面的认识。而大学生创业者协会所开展的活动,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性质是集实践性、理论学术性为一体,并引导社团成员立志成才为主要任务的社团。通过加入大学生创业者协会,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有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协会虽然属于学生自发组织,但是同样具有相当完备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社团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有组织、宣传、外联、社会调查实践等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在社团的活动组织中,不同的尝试可以使社团成员更好地为自己定位:到底是适合做组织策划,还是更加适合做文案宣传?是擅长做外联,还是更擅长做后勤?

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活动也为广大会员提供了释放自我能量,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参加或管理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审视和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各种能力,从而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有了直接的体验。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大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既可以避免盲目自信导致自负,也可以防止自信心不足而带来的自卑心理。这些也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择业之前最好的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工作经历使大学生求职更具有竞争优势

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因此越来越严峻。《南方日报》曾经报道用人单位最不受欢迎的五种大学毕业生中,包括“缺乏个性特点的人”和“只专不适的人”两种。这说明了大学生应该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不能培养书呆子。同时也要求在校学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条件,把自己锻炼成为个性鲜明、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与此相对应,在各类单位招聘的过程中,学生会工作、学生社团等工作经历逐渐成为人事部门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实践类跟学术类相结合的社团工作经历更受用人单位欢迎。用人单位为何偏爱有实践类社团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呢?详细分析,在实践类性质的社团中锻炼,可以使大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拥有竞争优势: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更好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

大学生创业者协会所开展的活动,都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听成功人士的讲座,拉外联跟商家的谈判合作,在社会岗位上的锻炼等等,都可以使社团成员得到锻炼,增加对自己的自信度,增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更加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

对于每一个有创业激情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来说,都有立志成才的愿望。用人单位很看重有成就渴望的人才,一个有成功欲望的人,首先要学会与组织的沟通和协调,并且还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正是社会所要求的。在大学生创业者协会,都会给每一个社团成员提供这样的发展空间。

3、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政治鉴别能力

社团成员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通过与政、工、商等各部门的沟通,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从而更好的认识社会,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定位。

大学生创业者协会本着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力,营造一种“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社会氛围,带领广大会员共同成长。我们将来也许会拥抱成功,也许会牵手失败。但是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坚持的勇气,同时,我们会员在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工作和锻炼中,更要有学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理性思维的形成、团队精神的培养等等,这些缺一不可。在此,必须记住我们的口号:

第4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自我认同感;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向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1-0118-09

伴随着社会对他们的质疑成长起来的90后大军也开始逐渐进入职场。他们热情,开放,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也个性张扬、难受约束。这代人在网络社会的影响下,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追求刺激和新鲜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他们当中有部分人拒绝按照惯常的方式去做事,不愿意受雇于他人,不愿意委屈自己在别人手下做事。他们有更加强烈的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有着强烈的愿望去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氛围也促使他们去创业。

现有研究基本上关注的是几个具体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比如,成就动机、内在控制源、模糊容忍度等等。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对90后大学生的创业研究基本上没有。所以本文研究90后大学生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格特质如何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产生影响,可以为高校开展培养90后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活动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提供理论价值。

一、文献综述

(一)人格特质

1.人格特质的定义和研究

人格特质是个体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特征,它能够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国内外研究者研究均表明,人格特质与创业是存在一定的关系。人格特质是创业研究的经典研究之一。创新、冒险、内控性等其他创业者特质也有学者进行研究。[1]其中成就动机是研究最多的人格理论。[2]心理学领域的大五人格模型的出现使研究者能够将大量人格变量整合成一组简约而有意义的人格结构中,所以这有利于寻找人格特质和创业的一致关系(Zhao & Seibert, 2006)。[3]但是在研究创业者特质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时,学者们在研究创业者特质时,往往集中研究几个重要具体的特质。[4]根据陈巍在其硕士论文中的总结,创业者特质主要聚焦在以下6个维度,包括成就需求、控制源、独立性、积极性、创新性和风险承担性。[4]控制源最早是由Rotter提出,它是指一个人对事件控制能力的自我感知。早期实证研究的文献显示,具有模糊容忍度的创业者可能更愿意进入信息不透明的行业,以便更好地进行投机、配置资源(Huang,2008)。[5]

2.人格特质的界定

以上所列出的成就动机、风险承担、内在控制源、模糊容忍度、创新等是学者研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几个重要的特质维度。但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是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90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无论是使用大五人格模型的五个维度还是使用被学者研究最多的几个重要的创业特质都不太符合本文的研究思路。

杨薛雯在其硕士论文《“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中使用16PF人格特质问卷测试了“90后”大学生在敢为性与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90后大学生做事更加冲动,冒险性比较强。[6]同时平娜娜在其硕士论文中调查指出大部分的“90后”希望自己的行动和思想能够影响他人,其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7]还有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于理论均值,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8]

本文在研究众多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者对“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研究结果,提炼出创新性、冒险性和主动性作为“90”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以此为解释变量研究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前人研究和本文研究需要对三种人格特质做出定义:创新性是指90后大学生内在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所协调的统一构成的较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总和,冒险性是指90后大学生在面对不确定情境时的态度和行为,主动性是指90后大学生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倾向。

(二)创业自我效能感

1.创业自我效能感定义

自从自我效能感提出之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效能的概念进行了研究,但是大致的思想都是一致的,所以本文采用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概念,自我效能感实质就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即自己在面临某一具体的活动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有多大程度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活动任务。[9]

2.创业自我效能感界定和测量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 (entrepreneurial self- efficacy) 感是把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创业研究中,是指大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念。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及创业行为密切相关,因而可以用来预测创业意向以及创业行为的选择、维持和结果等。由于创业者面临的环境和任务的特殊性,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导致创业意向的重要前提(Boyd等,1994)。[10]后来的许多研究也证明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正面影响。创业意向研究在国内也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如范巍和王重鸣 (2004)。[11]但是他们将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特质变量进行研究。

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测量的计分方法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总计算总分,另外一种是主成分分析法。[12]在实证研究中,引用得比较多的是Chen(1998)[13]对140名本科生和MBA学生和175名小型企业的经理和创始人测量其创业自我效能的研究中,提出了创业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营销、风险管理、创新、决策和财务控制。Barbosa(2007)基于特定创业任务而划分出的四个创业效能维度:关系效能(relationship self-efficacy)、新企业管理效能(managerial self-efficacy)、不确定性容忍效能(tolerance self-efficacy)和机会识别效能(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self-efficacy)。[14]

本文基于以上几种维度分类和考虑文章的研究需要,将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量表的题项进行设置:机会识别效能、风险容忍效能和关系效能。其中本文机会识别效能是90后大学生在识别创业市场机会能力上的自信,具体体现为是否能够准确感知到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要,能够识别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风险容忍效能是指90后大学生在面对不确定性情况下对自我处理事务能力的自信。关系效能主要指90后大学生在自身关系建立,特别是与潜在投资者等有重要关系的人之间建立关系的信心。[15]

(三)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16](self-identity,又译自我同一性)作为Erikson自我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具有丰富多样的涵义,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自我认同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思考。

自我认同感是与他人交往时,个体把信念和价值观融合到自己人格中去并对自我价值进行评价的过程。认同的形成是青少年时期不断探索和承诺的结果。通过探索和承诺,个体可以在以后重要的认同领域中获得承诺和决策能力。如果个体不能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就会出现自我认同危机。[17]

国内学者研究显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认同感显著相关。[18]所以本文认为具有良好自我认同感的大学生能够理智的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能坚定的信任自己能够克服所有困难。

本文对奥克斯(Ochse)和普拉格(Plug)编制的自我认同感量表[19]进行相应的修改得到含有13个题目项,包含自我角色认同、自我价值认同、自我认同改变和自我动机认同4个维度的自我认同感量表。反向题目经反向计分后,计算均值,均值高于平均水平,表明自我认同感发展良好;均值低于平均水平,表明还没有形成一个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四)创业意向

Icek Ajzen提出计划行为理论(TPB)[20],该理论认为通过行为意向可以预测行为。而外在因素通过态度影响行为意向。该模型确定了影响行为意向的三个态度变量:一是源之于个人本身的态度,即个体对行为的喜好和对行为结果的期望和信念,二是源自于外在的“主观规范”,个体采取行动时的社会压力知觉,最后源自于“知觉行为控制”,即采取行动难易程度的知觉。Krueger等(2000)[21]对TPB进行修正,提出三个态度变量相应的前因变量分别为:价值期望(expected values)、规范信念(normative beliefs)和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Krueger 等(2000)[21]、Gird和Bagraim (2008)[22]都发现TPB对创业意向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力。[23]Autio等(2001)得出三个态度变量都对创业意向产生影响, 其中行为控制知觉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最大。[24]行为控制知觉的前因变量是自我效能感,所以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意向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力。

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意向是一个心理过程,个体和其他外部的变量通过创业意向可以影响创业行为。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创业意向指向特定的目标行为。创业意向被认为是创业行为最直接的前导因素,以及创业行为最简单直接的前兆。因此,以创业意向为基础研究潜在创业者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研究方法。PhilipHPhan(2002)[25]指出学生创业意向是指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可能性。Krueger(1994)[26]认为只有具有相当创业意向的潜在创业者才真正有可能从事创业活动。

二、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一)理论模型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以往学者研究,在与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构建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90后人格特质的三个变量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X3表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使用Z和Y表示,其中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三个维度机会识别、风险容忍和关系管理分别用Z1、Z2、Z3表示;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中介变量;自我认同感为调节变量,用M表示。

图1理论模型

(二)研究假设

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的人,其行为和思考模式往往不同,做事情的态度和自信心的差异也很大,所以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同。结合本文具体的研究思路,提出如下假设:

H1a:90后大学生的创新性对其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90后大学生的冒险性对其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H1c:90后大学生的主动性对其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把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影响创业意向的变量。在一系列行为影响因素中,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Boyd和Vozikis(1994)研究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决定创业意向和最终采取创业行动可能性的一个重要变量。[10]范巍、王重鸣(2005)[11]采用创业意向量表及“大五”(big five)人格量表共调查210名大学生发现,个性特征中,具有高外向性,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创业意向,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90后大学生的创新性和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

H2b:90后大学生的冒险性和创业意向有显著正相关

H2c:90后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业意向有显著正相关

H3:90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其创业意向

H3a:机会识别效能感对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

H3b:风险容忍效能感对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

H3c:关系管理效能感对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

自我认同感是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和选择。本文认为即使有着相近或相似的人格特质时,拥有更高的自我认同感的90后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更加积极正确的认识,从而会增加他们创业的信心。所以拥有更高自我认同感的学生会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感,从而达到创业意向的提高。90后大学生更加的自信张扬,具有相当程度的创新性和冒险精神。独生子女的现状,父母长辈的殷切希望和社会认识的误区使得他们不愿意屈就于别人,更加愿意证明自己,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因此有着更高自我认同感的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就越加的强烈。这就促使他们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现代社会创业是实现自身价值和寻求自我发展的最好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a:人格特质背景下,自我认同感强弱不同对机会识别效能感影响有差异,但差异的显著性不强

H4b:人格特质背景下,自我认同感强弱不同对风险容忍效能感影响有差异,但差异显著性较弱

H4c:人格特质背景下,自我认同感强弱不同对关系管理效能感影响有差异,但差异较弱

H4d:人格特质背景下,自我认同感强弱不同对创业意向影响有差异,但不显著。

三、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论文研究的需要修改完善制定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研究对象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受教育程度和亲友是否有创业经历等;二是对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自我认同感、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变量的测量。

人格特质量表设计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文对变量的界定。共有16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分数越低表示越不同意,分数越高表示越同意,其中包括两个反向计分题。自我认同感量表是改编奥克斯(Ochse)和普拉格(Plug)的量表,包括自我角色认同、自我价值认同,自我认同改变和自我动机认同这四个维度。原量表含有19个条目。本文根据研究需要改编成含有13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计分法,等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其自我认同感越高。但是其中包含8个反向计分题。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问卷均采用Likert 7级评分方法进行测量。其中创业自我效能感参考张琦在其硕士论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设计而成。从机会识别、不确定性容忍和关系三个方面测量,共8个问题。创业意向量表从拥有自己企业的愿望、毕业后五年内创建自己企业的可能性、创业准备三个方面来测量,共4个问题。

(二)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网络调查,将问卷放在专业的问卷调查平台上填写,共回收问卷55份,有效问卷37份;二是在安徽省合肥市几所高等院校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对象主要是90后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91份,有效问卷271份。综合以上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355份,回收346份,有效回收率975%,有效问卷308份,有效问卷率868%。

样本基本结构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男性占597%,女性占403%;在受教育程度上,大专及以下占32%,本科占92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42%;在专业方面,理工类占601%,文史类占169%,经管类占221%,其他占1%;家人或亲友有创业经历和没有创业经历的比例基本持平,家人或亲友有创业经历的占506%,没有创业经历的占494%。

四、数据分析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为了确保模型拟合度和假设检验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对变量测量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信度检验上,我们采用目前最常用的Cronbach α系数对问卷各题项进行检验。其中自我认同感量表采用的是由奥克斯和普拉格(Ochse & Plug,1986)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编制简化而成的。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达到0783,因子分析和校标效度的检验都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指标。[19]对人格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量表测量的所有变量的Cronbach α在07至0802之间,其中整个样本数据的信度达到0848,达到测量学的要求,表明量表的信度水平较高。本研究问卷所有变量题项均是在参考和借鉴相关文献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经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检查和预调查反复修改和完善得到的,因此量表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另外我们使用SPSS17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所有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7,且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都为0000。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显示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水平。(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了解样本数据的总体水平和各变量之间的初步关系,对所得的数据先进行描述性分析。各变量描述性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由表2可知,创新性、冒险性和主动性的均值都大于问卷中间值4,得分较高,说明90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冒险性和主动性等人格特质都比较高,其中创新性的均值接近5,说明90后大学生变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比其他人要强。自我认同感、总体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机会识别效能、风险容忍效能、关系管理效能均超出了中等水平。样本总体创业自我效能感比较高。最后样本总体的创业意向均值达到了4533,远高于样本中等水平,表明90后大学生表现出的创业意向比较大。

(三)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了解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显著性以检验模型中对应的假设,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见表3。注:*表示在005(双侧)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双侧)水平上显著相关。由上表可以看出创新性与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冒险性与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与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假设H1a、H1b、H1c均得到验证。创新性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冒险性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假设H2a、H2b、H2c得到验证。

机会识别与创业意向正相关,但不显著,风险容忍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假设H3、H3b、H3c得到验证,H3a没有得到验证。

由上表还可以看出冒险性和主动性与创业意向的正向关系要比创新性强,但是在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正向关系上创新性和主动性要比冒险性强。

(四)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创业自我效能感Z和创业意向Y的关系,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以创业意向为因变量,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4所示。由上表统计可以看出,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且除机会识别外其他sig值均小于005。所以风险容忍效能、关系管理效能及创业自我效能感都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意向。所以H3、H3b、H3c再次得到验证。

(五)独立样本T检验

对于自我认同感总分得分进行高低分组,来检验自我认同感高低组之间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差异情况,分组标准是量表总分进行升降排序,以前27%和后27%的总分作为临界分数进行高低分组。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自我认同感高分组在机会识别、风险容忍、关系管理、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创业意向上都比低分组的均值得分要大。而且与各变量的F值相伴概率是0064至0786,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以上说明,自我认同感高的90后大学生在机会识别、风险容忍、关系管理、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等都较高,但是差异的显著性不大。H4a、H4b、H4c、H4d得到验证。

(六)中介效应分析

运用层次回归的方法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具体可分为三步。第一步,中介变量对自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系数是显著的。第二步,因变量对中介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系数也要显著。第三步,采用层次回归,又包含两小步,首先因变量对自变量进行回归,其次控制中介变量,再考察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结果,比较两步的回归结果的变化来判断中介作用。

由表6可以看出:第一步,创新性、冒险性和主动性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1a、H1b、H1c进一步得到验证。第二步,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H3进一步验证。第三步中第一小步显示创新性、冒险性、主动性对创业意向的显著正向影响,回归系数分别是0184、0370、0330,H2a、H2b、H2c进一步得到验证;第二小步中,在控制创业自我效能感后,创新性和主动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变成不显著,可知发生完全中介作用,冒险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仍然显著,但是回归系数减小为0325,发生部分中介作用。七)调节效应分析

由于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所以本文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来考察变量的预测效果和调节分析。第一步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处理(变量减去其均值后生成的数值);第二步做因变量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回归,得到测定系数;注:*表示在005(双侧)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双侧)水平上显著相关。第三步做因变量对自变量、调节变量和自变量与调节变量交叉项的回归得新的测定系数。如果两个测定系数的差值R平方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显著。本文设计四个模型,模型一以创业意向为因变量;模型二、模型三、模型四分别将创业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作为因变量。

由上表可以得知,创新性、冒险性和主动性与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均是显著的,而且冒险性和主动性与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要稍大一点,表明冒险性和主动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要大于创新性。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和模型四的R平方均为正数,但是都非常小,说明自我认同感的加入使模型对于90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解释能力的增加非常有限。而且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说明自我认同感对人格特质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的调节有差异,但是不显著。所以H4a、H4b、H4c、H4d再次得到验证。

五、结论

本研究主要讨论了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影响,并且讨论了自我认同感对人格特质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90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相对于创新性来说,冒险性和主动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稍大一点。可能是因为创业不仅需要创意和点子,敢于承担风险,不怕失败,拥有自己的主动权并且积极主动去做事情在现实中更加的需要。创新性和主动性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要大于冒险性,这主要是因为拥有一个好的创意和积极主动的做事风格是增加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整个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中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减小创业的风险性,比如找风投、找合伙等等。所以冒险性的影响要相对削弱一点。

其次,自我认同感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调节作用不显著。拥有较高自我认同感的90后大学生,其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要更高。自我认同感是个体对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一个认识和思考,拥有较高自我认同感的90后大学生对自我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正确和积极,即更加的认可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对创业的自信心和决心。

最后,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90后大学生只有拥有强烈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有能力将创业做好,才会有那个创业意愿。

在现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中,拥有创业倾向的人格特质不是但时间内可以达到的。所以国家和学校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利用大学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和项目,在大学里就培养这些学生的创造型、冒险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改善思维、提高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水平。针对创业方面开展创业讲座、创业大赛和创业课程,为学生树立坚强的创业信心,增强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是研究样本地域局限,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地域仅局限在合肥市,且样本容量较小,限制了本研究结论的推广,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调查的地域范围,同时增加样本容量。其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所研究的变量及其维度的划分在学术上并没有达到共识,各个因素的测度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因此本研究量表的设计不是每个题项都具有权威性,有些题项的设计只能根据当前90后大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测量。最后本文只研究了90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但是真正到创业行为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往下研究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Rauch, A, & Frese, M. Lets put the person back into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 meta-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owners personality traits, business creation, and success[J].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7,16:353–385.

[2] 李海垒,宫燕明,张文新.创业人格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403- 411.

[3] Zhao H., Seibert S. E.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entrepreneurial status: A meta-analytical review[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6,91:259-271.

[4] 陈巍.创业者个体因素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感知环境宽松性的中介作用[D]. 吉林:吉林大学,2010.

[5] Huang R.R. Evaluating the real effect of bank branching deregulation: Comparing contiguous counties across US state border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87(3): 678-705.

[6] 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7] 平娜娜.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与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 上海:大连海事大学,2011.

[8] 孙远刚,董成文.“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调查及教育对策[J]. 教育科学,2011,26(6):44-48.

[9]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Psychology Review,1977,84(3):191-215.

[10] Boyd,N.G. & Vozikis,G.S.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4,4:63-77.

[11] 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2004,27(5):1087-1090.

[12] 张琦.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D].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13] Chen,C.C.,Greene,P.C&Crick,A. Does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distinguish Entrepreneurs From manag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8,13:295-317.

[14] Barbosa, S., Gerhardt, M., & Kickul, J. The role of cognitive style and risk preference on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07,13(4):86-104.

[15] 汤明.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9.

[16] 桂守才,王道阳,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差异[J]. 心理科学,2007, 30(4) : 869- 872.

[17] 孔祥娜.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J].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3):63-67.

[18] 关惠婉,宋嫣,付桂芳.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认同感的关系[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6:16-18.

[19] 李义安,娄文婧.自我认同感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17(2):181-182.

[20] Fishbein M,Ajzen I.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 Upper Saddle River:Addison-Wesley pub(sd),1975:1-56.

[21] Krueger, N. F., Reilly, M. D., & Carsrud, A. 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15:411-432.

[22] Gird, A., & Bagraim, J. J.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s predictor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 amongst final-year university students[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38:711-724.

[23] 简丹丹,段锦云,朱月龙.创业意向的构思测量、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2010, 18(1):162-169.

[24] Autio, E., Keeley, R. H., Klofsten, M., Parker, G. G. C.,& Hay, M.Entrepreneurial Intent among Students in Scandinavia and in the USA[J]. 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 2001, 2(2):145-160.

[25] Phan ,P.H.,Wong,P.K.&Wang,C. Antecedents to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ingapore: Beliefs Attitudes and Background[J].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 2002,10(2):151-174.

[26] Krueger N & Brazeal D V.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3):91-104.

[27] 刘正荣.“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实证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2):34-37.

[28] 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15~320 .

[29] 吴娜.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第5篇

关键词 TBL教学法 创业教育 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47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grim social background, imminent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analyz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BL teaching method and advantages,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strategy and practice course. Finally, summarize the T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good promo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effect,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improv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words TBL teaching metho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 practice

1 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寻找新的就业模式迫在眉睫。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响应国家提倡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号召,运用多种途径将课堂实践结合并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学模式,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因此,研究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并利用其提高大学生业素养,从而解决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这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创业教育更注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具体表现为重视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体验、创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大量的数据及文献资料表明,创业教育课程如果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不侧重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开发,那么创业教育的真正意义就难以显现。目前,关于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高校已经将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但是研究表明课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且多以理论讲授为主。为了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更加深入有效的开展,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创业教育,从课堂教学、学生反馈中发现教学中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和途径。①

在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灌输式教学――学生收效甚微的问题背景下,寻找新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TBL教学方法是美国的Michelson等学者于2002年提出,②他们将这种教学模式命名为Team-based learning,即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学生灵活性、创造性与实践性的提升。本课题将以团队为基础的富有实践性与创造性的TBL教学法引入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以便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效果,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

2 TBL 教学法理论基础及优势分析

2.1 TBL教学法基本内涵

TBL教学法首先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步推广,主要应用在医学课程中,而且经过实践研究发现,TBL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提升。TBL教学法的基本教学过程是:(1)课前准备:教师确定教学要点、设定课程问题,学生组建团队(通过综合各种因素将授课学生分为若干团队),学生课前学习(个人自学与学生团队讨论学习相结合来获取理论知识);(2)课堂测试:先进行小组测试(小组间进行比赛讨论),个人测试(小组内应用性练习来使学生深化巩固知识);(3)教学评估: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此外TBL教学法还具有如下特征:通过团队学习、课前自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小组间比赛测试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团队协作精神;整套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我国TBL 教学法大多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并增强实践能力。分析比较创业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相似之处,发现二者同样存在理论知识复杂,实践应用性强的特征,并结合TBL 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特征。基于此,大胆设想将TBL 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实施。并通过实践发现TBL 教学法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域,这一新型创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具有重大作用。

2.2 TBL教学法的优点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TBL教学法是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学生组建团队,以小组为单位竞争学习、讨论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为解决问题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深化巩固知识。这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提高学生言语沟通能力。TBL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即课堂测试,要求小组成员积极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展示学习结果,讨论学习增加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课堂测试可以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TBL教学法利用课前任务式学习,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通过学生课前自学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改变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学习形式。强调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③

3 TBL 教学法的课程实践

3.1 创业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性质和特点,教师把教学内容设置成为多个任务情境,并将任务设置目的、完成任务所需的学习能力向学生详细说明。将学生组成若干小组,使其通过团队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部研究探讨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步骤。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TBL教学法形式新颖,通过任务驱动机制,促使学生带着学习任务主动去收集教学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TBL教学法通过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这为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实践技能奠定基础。④

3.2 学习任务实施过程

TBL教学法旨在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指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收集相关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并分析整理总结得到任务报告,完成课程的目标。课堂上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分析相结合,有效开展课程内容的交流互动,增强学生学习d趣与积极性的同事,巩固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TBL教学法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进行研究探讨后,进行任务分配,如在学习创业教育组建创业团队这一章节中,各小组成员将章节知识点分解,每个人负责一个小节,小组组长负责统筹分配工作,小组成员负责整理分析资料,每一位同学各司其职,完成自己的工作,并进行工作汇总,把各自的工作成果展示出来,组长统一组织下分析讨论并进行工作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使团队成员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在创业过程中所必须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团队配合能力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增强。TBL教学法手段灵活多变、表现感性直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业实践打下基础。⑤

3.3 总结和自我评判能力

TBL学习小组完成各自的任务后,要进行课堂成果检验,各团队对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成果进行展示,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各团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并评价总结。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知识要点及以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教师评价可以考核学生完成任务的态度、任务完成的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及自我评判标准。通过课堂中对教学任务的考核,巩固教学内容要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来完成知识的传授与吸收,由于创业教育知识体系复杂、实践性较强,此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教学过程,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而 TBL 教学法结合创业教育的课程特征,强调学生在课程讲授过程的参与性。在教学过程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小组团队的形进行课前的预习准备,通过课中的辩论、讨论来进行课堂测验,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并根据结果适时调整学习方案。同时注重学生创业实践的培养,课后的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的高度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与自主创业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授课过程中引入TBL教学法,将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任课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成不同的情景任务,以任务为导向,以小组团队为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以查阅资料、分析咨询、交流讨论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感知、探究,有效整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正确处理好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关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保证创业指导课教学的有效实施。

TBL教学法依托互联网的资源优势,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设计教学任务,突出了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注释

① 何海宴.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07):15-17.

② Michaelsen L, Sweet M, Parmelee DX. Team Based Learning:Small GroupLearning's Next Big Step[M].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2008.7(7):1-99.

③ 赵微,郭丽双,刘俊峰.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软科学,2014.6(2):8-11.

第6篇

(2012年7月6日下午3时)

尊敬的尹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部里对挂职干部的重视、关怀和厚爱,专门召开这次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座谈会,为我们全体挂职干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加深交流、增进了解、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也使我有幸能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自己一年来的挂职心得。同时,我要向部里各级领导对我们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习和工作中给予无私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深深的谢意!

时光荏苒,一年挂职期满。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挂职的一年里,我积极工作,努力学习,谦虚谨慎,广交朋友,勇于实践,注重总结,自我感觉收获很多,尤其是在个人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收获之一: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挂职”是一种特殊身份,代表的不只是自己的形象,更是组织的形象。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司法行政干部,对于能到部机关挂职锻炼,我深感机会难得,倍加珍惜。在部机关挂职,我端正了思想,调整了心态,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鼓足了干劲,丰富了经历,使自己在学习培训中更新观念、日益充实,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日趋完善,在分析总结中积累经验、日渐提高。这是一次调整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的挂职锻炼,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收获之二: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思想观念的解放。通过这次挂职锻炼,我充分感受到了部机关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部机关领导和同志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我必须要学习借鉴的。思想不保守,观念不守旧,敢于超前谋划工作,敢于创造性开展工作,这是部机关不断实现工作新跨越的最大动力。计财装备司牵头组织编制的《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成为今年第一个被批准的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标准编制工作快速、有序推进到第一个被批准,这得益于部党组的有力领导、重视关怀和超前谋划,得益于编制组全体成员勇挑重担、不畏艰辛、敢于创新、知难而进。作为编制组成员,我参与了标准编制的全过程,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可以说正是这次挂职学习,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进而改变了观念,更换了脑子,使自己敢于摆脱“误区”,探索“盲区”,突破“禁区”,充分激发推进跨越发展的新鲜思想和智慧力量,做到能办难事,敢办新事,善办急事。

收获之三: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终身受益的“充电”。俗话说:“刀不磨要锈,水不流要臭,人不学习要落后”。这次挂职锻炼,不仅使我感受到部机关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也感受到部机关浓厚的学习氛围。部机关的干部都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乐趣,人人争做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生学习的楷模。和他们比较,我虽然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却存在着学习不够扎实、不够系统等诸多问题。在他们的感染下,我自觉地自加压力,确立了短期学习目标,系统深入地学习了写作、财经、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参加部机关开展的各种学习活动和司里每周的学习日等形式,较好地领会了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政策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切实增强了立足本职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收获之四: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综合能力的提升。挂职锻炼期间,我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来部机关挂职,较快地适应了三个转变(即: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环境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转变),锻炼了适应能力;通过做好计划处的日常工作,学到了很多在基层学不到的业务知识,拓展了业务能力;通过和领导一起下基层调研,学到了司、处领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提升了思维能力;通过参与起草规划、标准、报告、总结、讲话等文稿,学到了领导和同事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通过做好编制《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等工作,加强了与其他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沟通协调,增强了协调能力。

第7篇

【关键词】中职生;创业意识;创业潜能;创业能力

“青年创业,则中国强”。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以创业促进学生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笔者总结近几年的种植专业教学和创业教育教学经验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创业意识是朦胧的、易受外界影响,缺乏内在的稳定性,但此阶段也正是创业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积聚创业潜能的最佳时机。加之种植专业的部分学生“厌农”思想依然存在,就业空间受限,所以实施创业教育,帮助他(她)们逐步建立起创业意识,掌握创业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结合种植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培养职业情感,激发创业意识

职业情感,作为自然存在的一种情感现象,将支配着学生对未来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积极的职业情感,能够使个体在学习和择业、创业中产生:适应感、归属感、自尊感、成功感。而消极的职业情感,能给个体带来厌倦感、压抑感、游移感、孤僻感,且巡回反复产生。为此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是帮助学生迈好创业准备的第一步。所以,我们上的第一节专业课不是传统的讲授专业理论,而是对学生进行“种植专业的全时空了解”。从社会发展、经济走向、就业形势、政策方针等宏观因素,让学生了解种植专业的发展前景。接下来便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平度大泽山、云山、旧店等葡萄、大樱桃、苹果品牌种植示范基地参观调查。让学生深入到种植示范户、优秀毕业生家中亲眼目睹他(她)们因种植业而创造的致富成就,并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创业致富报告。在学校协调下把优秀毕业生的种植园作为实习基地,增加与优秀毕业生的接触机会,触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种植专业的挚爱,让创业意识在情感的基础上升华为创业兴趣,产生创业内需,进而形成创业理想。

二、改革专业课教学模式,积聚创业潜能

法国教育家卢梭十分重视教育与经验的结合,注重生活体验,认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是极为重要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对知识的传授与记忆,每门课程考核也是笔试为主单独考核,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在征得学校同意、各专业课教师配合的前提下,利用本校种植基地这一资源优势,给种植专业班级指定以专业特色为标准的“实验基地。”以班级为单位负责管理,以“管理水平”、“成本效益”为评价标准,计入班级量化考核,最终参考学生的实习报告评定学生专业课成绩。要求每个班级必须制定严密的常规管理计划,如:施肥、浇水、修剪、授粉、疏花疏果、病虫防治、采收。并根据每个班级负责的树种指定攻关课题例如:葡萄霜霉病有效防治、果树授粉的最佳时机、水晶梨果锈防治等一直困扰果树生产的技术难题。要达到以上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同时运用多门专业知识与多项技能来解决问题。这样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调动起来,每个班级自发组织“攻关创业团队”主要负责技术指导、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疑问或管理难题可以向专业课教师请教,也可以从“示范种植户”那里取经。一个生长季节结束后,则根据专业标准、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和奖励。

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既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也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和交流之中。其专业技能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同时由于整个活动过程中注重“成本效益分析”这一创业能力评价要素,要求学生在管理过程中以“创业者”身份对每一个管理细节的“投入”必须慎重考虑,这无疑使学生的创业潜能得到充分积聚。

第8篇

关键词:社会创业;市场扶贫法

一、绪论

根据2010年的贫困标准线(人均纯收入元)进行计量,我国存在2688万贫困人口;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每人每天1.25美元标准计量,我国贫困人口高达2.5亿。2011年我国将贫困标准线提升到2300元后,贫困人口激增,高达1.28亿人。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社会创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缓解贫困以及稳定社会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企业家社会创业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案,受到许多国家与社会组织的青睐。

市场扶贫法是近年来企业家通过社会创业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市场扶贫法,是指公司试图通过开发或销售的产品及服务,解决低收入人群贫困的社会问题。

西方已有学者基于社会创业和市场扶贫法进行研究,但未提出相关的扶贫模型,因此,本文基于之前已有研究,针对我国贫困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二、社会创业研究现状

(一)社会创业概念研究

有关社会创业的研究最早兴起于20世纪后期,北美等发达地区的学者开始提出“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这一概念。社会创业源于非盈利机构(Harris,Sapienza和Bowie,2009;Sud,范桑特与Baugous 2009;威尔德纳和莫特2006),起着创造就业、提高技能、提高公众参与度(Smallbone等2001)、缓解社会问题(伯恩斯坦2004;利德比特1997)等方面的作用。社会创业不仅产生社会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就业和财富。关于社会创业的不同定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外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

Zahra Arasti,Hadi Zarei和Fatemeh DidehvarReza(2015)在研究中通过对伊朗社会企业家的样本进行分析,确定了社会创业的调控政策的评价指标。对十四次访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创业的调控政策的指标为:福利与社会价值的增长与社会的升华、减少社会不平等、文化促进、经济繁荣的社会、创造一个社会平台的增长、人民满意和国家团结。Dacin P A, Dacin M T, Matear M(2010)对国外学者关于社会创业的不同定义进行了总结,见表1。

钱惠英(2013)在总结西方社会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内容为我国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启发,要积极转变成为具有社会创业的新一代社会企业家而不仅仅是企业的企业家,并且榉怯利组织与公共部门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供了启发。

国内外学者大多将社会创业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机会利用过程,通过非营利组织等实现社会价值创造,完成其社会使命。社会创业侧重实现社会目标而不是经济目标的实现,追求创造和实现社会价值。具有社会创业的个人或组织不以实现经济利润为最终目标,经济利润是实现其社会目标的基础,所有的盈利性活动都是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展开的。

(二)社会创业与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创业的定义,虽然学者对于社会创业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学者大多都强调通过社会创业可以有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因而,社会创业的研究往往同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相关。

Zaefarian等人(2015)以及Rivera-Santos M等人(2015)基于非洲地区的文化背景,对社会创业进行研究。Zaefarian等人(2015)在其研究中根据市场化扶贫法,通过跨国公司在非洲等落后地区的扶贫措施的案例,研究社会创业解决社会问题的维度,并提出了社会创业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的模型。Pnina Werbner(2015)通过研究博茨瓦纳的手工工人工会创业,总结了社会创业在解决贫困、就业等方面问题的模式,并试图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Haugh H M, Talwar A(2014)以及Monika Jain(2012)均以印度为背景,研究社会创业对于贫困问题的解决。Haugh H M, Talwar A(2014)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创业有助于推动社会变革和赋予妇女权利,解决当地贫困问题,提高生活质量。Monika Jain(2012)在研究中提到,社会企业家通过商业手段,发展当地刺绣产业,促进创业,解决当地人民就业问题。徐树(2013)在其研究中提到,社会企业家对于解决中国现在的社会贫富分化、农村问题、环境恶化等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大力提倡和培育社会创业。

Werbner P(2010)通过开发预测关于贫困、非正式制度、殖民历史、族群认同与社会创业自我感受风险及其社会使命活动选择之间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族群认同和高贫困水平影响社会创业自我感知风险和社会使命活动选择。

研究表明,社会创业为社会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高贫困水平对社会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刺激作用。

三、市场扶贫法

市场扶贫法,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运用相关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2005),鼓励跨国企业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建议企业建立包容性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创造新收入流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服务于穷人的需求。市场化扶贫法将商业机会带到社会最底层的贫困人口之中。

传统扶贫法认为,穷人无法进行自救,需要慈善机构对其生活进行帮助。虽然,市场扶贫法同样认为商业活动不一定能够解决贫困问题。但市场扶贫法同样认为穷人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并且希望通过有效的手段解决自身贫困问题,创造价值。传统的慈善方式通过直接的公共投资、补贴或其他方法来解决未满足的需求。虽然这有助于满足基本需求,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市场扶贫法的目的是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开发解决方案并且以实惠的价格出售新产品。这些解决方案是最终以市场导向和需求为驱动的,可能涉及到市场的发展、混合经营策略、小额贷款、经营或零售,可以为社会创造工作机会,并且增加人民增加收入。通过这种方法,公司开发经济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将贫困人口纳入到生产供应链中,通过提供就I等方式解决贫困问题。

通过市场化扶贫法,企业可以通过新的商业模式获得经济收益。同时为贫困人口提供相应的机会以解决贫困问题,增加社会稳定的同时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了组织与社会的双赢。

四、相关案例

(一)印度Kotwara地区传统编制业创业

社会企业家Meera和Muzzaffar Ali通过建立了以“Kotwara”为品牌的国际时装品牌,提升设计理念,发展当地传统编制技艺,在发展当地传统编制技艺和设计行业的同时,向印度Kotwara地区的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

Meera和Muzzaffar Ali使用自己的资源、网络、知识和方法、新思路等资源,使Kotwara品牌成功涌入设计师团队。Kotwara在当地设置非正式教育机构,Kotwara工作室雇佣印度最好的工匠来对当地人进行培训与训练,使当地人用自己的工艺设计作为重要的开发工具。

慈善组织、自愿捐助和政府补贴不再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变得不再重要,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经济获取经济利润。

Meera和Muzzaffar Ali将当地的房子作为一个工艺生活馆。它也可以转换成一个文化遗产酒店,成为一个阿瓦赫文化、工艺和美食的熔炉。对于Kotwara村庄而言,Meera和Muzzaffar Ali将其视为农村教育中心,并且作为Meera和Muzaffar Ali的工作室、工艺中心及时装品牌,Kotwara已经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旅游概念,需要定期的推广和营销。

通过以上措施,拓宽印度Kotwara地区人民的生活来源渠道,为当地人民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帮助当地人摆脱贫困。

(二)案例分析

社会创业的方式不同于传统慈善组织,社会创业依赖于健全的商业原则,使用这种模式的企业不害怕使用销售和营销原则来筹集资金,从而增加公众对他们所做事情的认知。

社会企业家针对系统的转型变化,解决贫困的根本原因。正如企业家改变企业经营一样,社会企业家作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抓住机会,改善系统,发明新方法,创造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更好地改变社会。社会创业是对最紧迫的社会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当任何类型的公司创业以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为组织活动核心时,它们可以被认为是具有社会创业的企业。

通过市场化的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公司要学会抓住机遇,在社会获得先发优势,通过服务于这个巨大且尚未开发的市场,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进入市场时,企业有时会有建立新的公司。例如,跨国企业通过创业活动的基金,建立服务于穷人需求的企业。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开发适合于低收入人群的新经营理念来进行自我更新。

当企业解决弱势群体需求时,他们创造社会价值。企业也可以通过雇佣弱势群体来创造社会价值,例如,印度联合利华、印度Kotwara地区传统编制业创业和新加坡Eighteen Chefs餐厅。

五、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及相关案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扶贫模型。

模型中新商业模式是指创办新企业,或者现有组织通过开发新产品或服务发展新市场。在大型公司中,新业务投资可以参考更正式的自治或半自治的部门或企业形成。在一般情况下,忽略组织规模和新企业的自主水平,新商业模式是指与现有产品或市场相比,创造新的业务领域。

企业利用自身知识、融资能力、技术、网络等资源开发新的商业模型,通过新的商业模型为个人提供就业机会,个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生活来源,并且形成购买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技术、网络等资源,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开拓其他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本文的研究仅限于文献综述。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展该项研究,对数据进行收集并测试本文的相关模型及观点。

参考文献:

[1]Auvinet C, Lloret A. Understanding social change through catalytic innovation: Empirical findings in Mexica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e l'Administration.2015(04).

[2]Agafonow A.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On maximizing versus satisficing value capt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4(04).

[3]Datta P B, Gailey R. Empowering women through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ase study of a women's cooperative in India[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2(03).

[4]Dacin P A, Dacin M T, Matear M.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Why we don't need a new theory and how we move forward from her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0(03).

[5]Nega B, Schneider 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microf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14(02).

[6]Perrini F, Vurro C, Costanzo L A. A process-based view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rom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to scaling-up social change in the case of San Patrignano[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10(06).

[7]s莉. 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农村扶贫模式创新与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05).

[8]时立荣,刘菁,徐美美.社会性嵌入:从企业生产要素看社会企业模式的产生[J].河南社会科学,2014(04).

[9]Sundaramurthy C, Musteen M, Randel A E. Social value creation: a qualitative study of Indian social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 2013(02).

[10]Williams C C, Nadin S. Beyond the commercial versu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dichotomy:A case study of informa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2012(03).

[11]Werbner P. Appropriating Social Citizenship: Women's Labour,Poverty,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Manual Workers Union of Botswana[J].Journal of southern African studies.2010(03).

[12]徐树.社会企业家精神:社会使命与社会创新的融合[J].中国商贸,2013(32).

[13]Zaefarian R, Tasavori M, Ghauri P N. A corpor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pproach to market-based poverty reduction[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5(02).

第9篇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创业意向;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王本贤,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江苏徐州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219—04

创业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创业教育以及其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创业意向作为其中的研究重点已被纳入视野,本文以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高校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一、计划行为理论简述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在多属性态度理论、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主要应用于对多种行为的解释和预测。计划行为理论有其丰富的内涵并重点阐述了6个主要观点:其中,基于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前提。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知觉行为控制(新增变量知觉行为控制是计划行为理论与理理论的最大区别)视为实际控制条件的近似量度,能够预测最终行为的成功与否;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主要变量决定行为意向等是理论最为重要的部分。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喜爱或不喜爱);主观规范是指个体感知到的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是否执行某种特定行为所施加的压力;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到的对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控制程度的估计(容易或困难)。决定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信念分别是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图如图。

计划行为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分别得到大量支持和广泛运用,同时也在诸如以下的争议和质疑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之间是否可能存在执行意向这一中介变量;是否增加诸如行为经验这些可能变量;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关系相对较弱的原因是应该完善主观规范的概念还是个体因素本身就是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个人规范、示范性规范、指令性规范对个体行为是否存在或有哪些不同的影响作用;知觉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有无差异,自我效能能否作为知觉行为控制的测量指标,如何对知觉行为控制进行更为精准的测量等等。

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意向

创业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会看似偶然,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创业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特定行为。所以,可以用相关理论来解释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解释创业意向的社会心理学模型主要有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PB)和创业事件模型(SEE)。这两个模型均表现出对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较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这两个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互对应和交叉,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体现出更好的连贯性和细节把握,本文是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的。

国内学者基于中国文化背景进行了计划行为理论的验证性分析,样本为高校学生。李永强(2008)认为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创业意向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主观规范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效用大于国外学生。莫寰(2009)认为只有知觉行为控制直接影响创业意向;创业态度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创业意向;创业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其他两者之间都没有发生交互作用。齐听(2010)认为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都是大学生创业意向形成的因素,且创业态度最为关键。这些结论的不一致或冲突在国外基于该理论对创业意向的验证性研究中也时常出现,这与前面提及的理论本身尚未成熟相吻合,也可能因为地域(发达地区高校与欠发达地区高校不同)、样本(在校大学生、毕业生不同且目标都有易变性)、度量方法(比如采用欲望、倾向、计划、行为预期等不同的创业意向的度量方法,结果会有所不同)、因素概念(比如有没有对创业意向进行阶段划分,结果会有所不同)等导致。但,计划行为理论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和分析框架,是创业意向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具有很高的认同性和适用性。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创业态度可以有效解释和预测创业意向,创业意向则可以进一步解释和预测创业行为(并非所有的创业意向最终都能转化为创业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创业意向主要由创业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决定,创业意向决定创业行为,知觉行为控制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可以决定创业行为。第一,创业态度是创业及创业结果对大学生的吸引程度。决定创业态度的创业信念包括信念程度(即对创业结果发生可能性的评价,比如,创业是机遇还是风险)和结果评价(即对创业结果的评价,比如,风险创业值不值)。创业及创业结果的吸引力越大、大学生创业态度越积极,创业意向就越高,创业行为的概率就越高:反之就越小。第二,主观规范是大学生创业决策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决定主观规范的信念包括期望程度(即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创业行为的期望。比如,家长认为应该去创业)和遵从程度(即对这些观点的依从程度,比如,一贯按照家长的期望做事)。大学生创业决策时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创业意向就越低,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就越小。第三,知觉行为控制是大学生实施创业行为的控制能力,自我效能可以作为知觉行为控制的测量指标。决定知觉行为控制的信念包括促进或阻碍创业的因素(比如,创业需要资金和机遇)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力(比如,资金和机遇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大学生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愈多、所预期阻碍愈少、知觉行为控制就愈强,创业意向就越高,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总之,大学生态度愈积极,知觉行为控制愈强,重要他人或团体支持愈大、社会压力愈小,创业意向就愈大;实施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

计划行为理论可以很好地预测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同时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计划行为理论下的创业教育要基于以下两种假设:一是创业教育是激发、强化创业意向,继而向创业行为转化为目的的;二是创业是可以学习的,比如,德鲁克认为创业家可以从自身的某些特征中获益,大多数这样的特征可以通过学习或培养得到,但创业家的人格特质不可能通过学习或培养得到;蒂蒙斯总结了创业可以获得(学习或培养)的六种核心素质(责任感和决断力,领导力,对机遇的执着。对风险、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创业性、自力更生和适应性,超越他人的动机)和不可获得的令人向往的三种素质(精力,健康和情绪稳定,智力);维斯珀把创业知识分为一般性商业知识、一般性创业知识、具体的机遇知识和具体的创业企业知识四种。维斯珀和雷丁的观点相同。雷丁认为一般性商业知识、一般性创业知识是可以在课堂传授的,另外两个在课堂上无法传授。创业是可以学习的,至少目前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反馈是积极的,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观点持否定态度。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创业教育的内容无疑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要素以及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第一,创业行为的控制能力越强,创业意向就越高,自我效能、充分的准备、资金、信息、人际网络可能反映知觉行为控制,那么知觉行为控制要素就可以从这些环节人手。从体会成功、替代强化、言语说服、假想成功等环节提升自我效能,从创业培训、资金支持、信息提供、项目孵化等环节优化创业条件。第二,重要他人或团体的积极影响可以产生创业意向,那么主观规范要素就可以从榜样示范、榜样宣传、良好创业氛围营造、创业案例教学人手,创业案例未必是国内外知名企业家,校园的、身边的可触可及的重要他人的成功案例最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第三,积极的创业态度可以产生创业意向,独立、挑战、财富、成就、认可、应变、冒险等可能反映创业态度。格劳斯贝科辨析出伴随创业成功的五种态度(他所指的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有些交叉):一直对现状不满足、健康的自信、擅长所做的事(即合理的能力)、关注细节、容忍模糊性,那么创业态度要素就可以着手从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以上几个环节进行改变。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创业教育的重点理应是激发、强化创业意向,继而向创业行为转化。第一,从创业教育的起止点来看。创业的起点标志是行动,即项目的选择,创业的终点标志是运转,即新企业创造了一个发挥功能的系统。终点之后是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持续久远的发展过程,是企业管理。所以,创业教育的起点应该在创业的起点之前,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产生创业想法和创业意向;创业教育的终点即是创业的终点,是产生了创业行为并使企业能正常运转。所以,创业教育的重点就是从创业教育的起点至终点的内容。即激发、强化创业意向,继而向创业行为转化的内容,终点后的企业管理不是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这虽都是高校教育的内容,但要明确学科的界线划分)。第二,从创业教育的阶段来看。我们把创业教育分为创业精神教育、创业体验教育、创业实践教育三个阶段。创业精神教育阶段是关于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等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创业意识、创业基本知识的教育,是关于自我效能、创业风险承担、自我价值实现、成就动机等创业素养中个体影响因素的教育;创业体验教育阶段是创业专业知识、创业能力的教育,是创办企业、经营企业等能力提升的教育,是帮助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的教育阶段:创业实践教育阶段是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精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进行再提升和验证的教育,是针对有创业项目且正在实施的大学生进行的帮扶教育。根据创业教育的阶段划分,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应是创业精神教育和创业体验教育阶段,即激发、强化创业意向。继而向创业行为转化的内容,创业实践教育阶段不是创业教育的重点,它是学校牵头,学校和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共同负责,以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为主的帮扶阶段。第三,从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要素来看。主观规范很难通过创业教育进行刺激和改变,课堂上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家长、亲朋等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态度只能在课堂外尝试推进。大学生感受到的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越多、所预期的阻碍越少,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而高校所能及的是校园创业环境的优化和校园创业条件的改善。而创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创业风险投资体制的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的设立、地方支持政策和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导向的营造。高校或许能起到建议或呼吁的作用,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所以,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大学生创业态度的改度和自我效能的提升,即激发、强化创业意向,继而向创业行为转化的内容。巴林杰和爱尔兰总结了阻碍创业的九种谬误,比如“创业需要非凡人士、创业要冒很多风险、创业需要大笔资金、创办成功的企业需要丰富的从商经验、做生意的最佳创意都已被用过”等,创业教育可以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分别证明“你能够成功创业、创业的风险不像你想的那么多、创业所需的资金不一定很多、各种阅历的人都能创办出成功的企业、好创意不胜枚举”等,以此来纠正这些错误观念,这是创业教育可以做到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