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侗族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14 14:50:56

导语:在侗族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侗族文化论文

第1篇

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国的动画创作表现出“寓教于乐”的特质,注重动画片对指定受众的教化作用。美国则把动画里的视听元素立足当代、构想未来,用滑稽幽默、精彩绝伦的声画表现当代人的价值观和情感诉求。在《山水情》中,画面中的层峦叠嶂在悠扬的笛声中晕染开来,水墨绘画技法加上民族旋律:渡口、小船、孩童、老翁,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充满了中国式韵味。片中传达出一种承继关系:恩师传授,师徒拜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说。《超能陆战队》则用充气机器人大白与天才少年小宏联手一群小伙伴组建超能战队、一起打击犯罪阴谋的情节设置,表现少年无畏、拯救世界的个人主义英雄观。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下的创作显示出迥异的艺术风格。

二、空白视野下的写意和直观形象下的写实

1.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布局和留白,画面中的“空白”就是中国画空间中的“气”,是一种幽远的意境。“空白导致了文本的未定性。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示和文本观点,同时触发受众的想象活动。”追求写意和力求写实是中美影视创作中最明显的区别,这种写意和写实的对比在动画电影中也能看出。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中,画面中大多用寥寥几笔表现河水流动、小船前行,水面远处的山川也是于空白处隐约晕染。这就是特属于中国水墨的空白写意,这种空白更能表现出偶遇于山水间的师徒深厚的情谊。《超能陆战队》镜头里出现的是三维动画人物,尤为注重写实。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多用特写镜头来表现,因为细节描写才能更直观形象地表现真实。虽然镜头里有些画面很夸张,但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和生活中的现实人物形似,这与《山水情》中的神似截然不同。三、含蓄悠长和率直强烈的情感意蕴表现鉴赏一部影视作品,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是情感意蕴的表达。“情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视听元素的一些局限性,尤其是缺少现实生活的立体感和生命性,这些缺憾的东西,在情感的衬托和环绕下,才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

第2篇

侗族文化博大精深,众所周知的侗族歌舞享誉世界,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的侗族大歌世人所知;边吹边舞的芦笙舞让人陶醉;侗族以布带为主的“立体”刺绣也是别具特色。如此奇特的民族,它的建筑艺术一样让人神往,作为侗族的建筑形式究竟有哪些?它们的特色又不同在哪里?

贵州侗族建筑类型及结构特征

侗族文化丰富多彩,除了已经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之外,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也是享誉世界。走进侗寨,并随处可见形状各异、样式不一的木楼,有的如雄伟的宝塔,有的似精致的亭台阁楼,有的似气势磅礴的宫殿,有的似优美的长廊。这些依山傍水而建的奇特艺术,正是美丽的侗族建筑。特殊的地形、优良的地理自然资源,不仅造就了特殊的建筑形式,而且也为它的建筑提供了最佳的建造材料,并形成了独特的居住习惯。侗族的山林多以杉木为主,因此侗族的木楼几乎都是用杉木建造而成的。一个完整的侗族村寨由鼓楼、戏台、民居、禾晾、禾仓、寨门、凉亭、风雨桥等构件构成,而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要数侗族民居、鼓楼、风雨桥了。

(一)民居

不同特色的南北侗族在建筑的形式上自然也是千差万别。南北侗族“民居各有特色,在房屋形式上,北侗的民居与当地汉族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为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盖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2]。如贵州榕江的侗寨就是如此。而相对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的还是当属南侗的民居。南侗侗寨依山傍水而建,由于深受山区地形和潮湿气候的影响,在建筑形式上多采用干栏式吊脚楼。南侗民居一般是单家独栋的形式,也有将同一家族中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互相连通。除了建筑的屋顶,其墙面、屋柱全部使用杉木;柱子使用大杉木凿眼,将大小不一的杉木相互穿插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钉一铆,结构也十分的坚固。民居一般建有三层,底层因受到当地气候多雨潮湿的影响,不宜于人居,通常用来堆放柴草、农具、杂物和饲养禽畜。第二层才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外面是堂屋,在此设有火塘,堂屋既是供奉“祖宗”之位,又是全家休息、吃饭的地方,还用于接待客人;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长长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供家庭成员休息、劳作;里面是卧室,一般外人不能入内。第三层除了用作居室外,还用作储粮和存物。南侗的民居除了用材独特、结构精巧,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占天不占地的建造形式。在建筑结构上一层比一层大,即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挑出大约六十厘米左右,第三层又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再挑出约六十厘米左右,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形木楼,侗族人利用这种空间形式,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二)鼓楼

“鼓楼”就是侗寨放鼓的地方。因为侗族人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较大的侗寨上千户人家,小的也有三、五十户。一旦侗寨遇到外敌骚扰、或者是重大事务商议等,就由寨老击鼓号召。因此,有鼓则有楼,有楼则置鼓,后来人民也就习惯称之为鼓楼。通常侗寨的建筑围绕鼓楼修建,犹如蜘蛛网,形成放射状。侗寨一般以族姓为一个单元,且围绕鼓楼而建。如果一个侗寨族姓较多时,那就同时建有几个鼓楼并立。正如南侗地区较大的村寨肇兴,全寨按照房族分成仁、义、礼、智、信五个自然片,形成的五座鼓楼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的矗立在寨中,蔚为壮观!因此也被誉为“鼓楼之乡”。鼓楼是侗族村寨中最高大的建筑物,它体现了侗族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在侗族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场所。鼓楼通体为本质结构,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有诗赞道:“百年木楼身不斜,一身杉木坚似铁。”这也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中木匠高超的建筑技巧。鼓楼的建筑造型各异,常见的有干栏式、楼阁式、密檐式、门阙式等,其中以密檐式为最多。密檐式鼓楼下半部像座亭子,内外各有4根大木柱,支撑起一座大厅堂;亭子的四周有栏杆和座椅,中间设有一个石砌的大火塘;鼓楼的上半部像座宝塔,有5层、7层、9层、11层,或许更多层,可以高达10~15米,宝塔一般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檐角高高翘起,态势如飞似跃;楼顶小阁放有一面皮鼓,这就是形成鼓楼之称的来由;楼外尖顶上通常以象征吉祥的葫芦或者千年雀进行造型。[3]贵州地区比较有名的鼓楼要数有六百多年历史的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了。高增侗寨分为上寨、下寨和坝寨三座寨子,分别有三座鼓楼,其中有两座建有17层,高近30米,另一座建有13层,高20多米。这三座鼓楼没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柱枋凿穿,相互交插而成,工艺精湛之至。

(三)风雨桥

苗寨喜欢依山而立,而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独木桥等,其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要数风雨桥了。风雨桥,因桥廊的内外施有绘画和雕塑,因而又称其为“花桥”,它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风雨桥大致有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所谓亭阁式风雨桥,即在桥面上修筑亭阁,看上去玲珑雅致;而鼓楼式风雨桥,则是建在较宽的河面上,在桥廊之上,再加盖几座鼓楼式建筑,看上去显得十分美丽壮观。风雨桥的建造结构一般是以青石作为桥墩,在石墩上架设巨大的杉木作为桥梁,在梁上铺设木板构成桥面,在桥面上建有长廊,长廊之上再建鼓楼或者桥亭,长廊的两边设有长凳,楼(亭)廊相联,浑然一体。这种桥、廊、楼(亭)三位一体的构建方式,是我国古建筑中少有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风雨桥不仅是村头寨尾的主要交通要道,而且还是人们遮风避雨、纳凉休憩、迎宾送客、对歌娱乐的好地方。贵州侗族地区最著名的风雨桥要数架设在黎平县南部南江河上的地坪风雨桥。据资料介绍,地坪风雨桥是目前贵州最古老、最有特点的风雨桥,桥身全长57.61米,桥宽5.2米,高7米,始建于光绪八年(即公元1882年),距今已有123年的历史,是侗族风雨桥建筑中的精品,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经典体现。地坪风雨桥的经典就在于桥中有楼、楼中有廊、廊中有画,整座风雨桥的建造不用一钉一铆,建造前也没有设计图纸,全凭侗族民间工匠的巧妙工艺建造而成。

贵州侗族村寨规划特色

结构奇巧独特的侗族建筑艺术,相互依存,互相呼应,体现着一种协调,宛如“侗族大歌”。侗族建筑艺术的精湛工艺让人惊叹,而侗寨的布局规划也是巧妙之极。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除了在生活习惯、语言、服饰、建筑样式等区别外,村落及布局的营造方面也是别具一格。贵州地区多山,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古人有“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之说。黔东南地区的侗族村寨拥有着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村寨山地纵横、峰峦连绵、沟壑遍布、峻岭磅礴。侗族人们是以农作为主要生计的民族,聚居和依山傍水的居住地的选址原则,造就了侗族村寨特殊的布局形式,有的背山而建、有的半山而建、也有的沿河而建,各式各样的布局使其有着一个有别于城市、城镇的一种居住形式。

侗寨选址非常讲究,一般遵循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的基本原则,这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日照、抵挡冬季的寒风,而且还让人感受到一种安全。不同地区的侗寨在选址、规划、布局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色,同一地区不同的寨子也不尽相同。有些寨子选择在深山峡谷中,有些寨子沿着溪水河畔而建,不论选择怎样的环境,侗寨的分布格局都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规整的进行布局。通常情况下,侗寨通常以寨门为分界线,以族姓为单元组合成团而居,围绕象征团结的鼓楼而建,形似蜘蛛网的侗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形式,让居住于此的族群成员们感到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也增强了族群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亲密友善,从而使整个村寨形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现代城市住宅小区与侗寨一样,虽然都被围合封闭,纵使居民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而由于城市生活的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邻里之间关系冷漠、互不往来,这与侗寨族群成员之间的和睦友爱大相径庭。因此,侗寨的布局原则体现了一种住区的文化内涵,这也必将对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设计理念起到推动作用。

贵州侗寨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侗寨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布局形式,当然,这也是侗寨选址的一大要点。侗寨的选址非常讲究,除了依山傍水的基本原则之外,在人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上也必须保持平衡,使之与周边环境形成和谐的搭配关系。侗族人把自己所居住的寨子比喻为一艘船,周围的环境比喻为水,若是容纳量超出了船的容纳能力或者是水太浅,都会导致船出行的危险,因此一个寨子能够容纳多少人,或者说这么多人需要多大的寨子,这一点也是极为讲究的。

第3篇

    一、不同民族文化心理视阈下的艺术风格

    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国的动画创作表现出“寓教于乐”的特质,注重动画片对指定受众的教化作用。美国则把动画里的视听元素立足当代、构想未来,用滑稽幽默、精彩绝伦的声画表现当代人的价值观和情感诉求。在《山水情》中,画面中的层峦叠嶂在悠扬的笛声中晕染开来,水墨绘画技法加上民族旋律:渡口、小船、孩童、老翁,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充满了中国式韵味。片中传达出一种承继关系:恩师传授,师徒拜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说。《超能陆战队》则用充气机器人大白与天才少年小宏联手一群小伙伴组建超能战队、一起打击犯罪阴谋的情节设置,表现少年无畏、拯救世界的个人主义英雄观。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下的创作显示出迥异的艺术风格。

    二、空白视野下的写意和直观形象下的写实

    1.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布局和留白,画面中的“空白”就是中国画空间中的“气”,是一种幽远的意境。“空白导致了文本的未定性。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示和文本观点,同时触发受众的想象活动。”追求写意和力求写实是中美影视创作中最明显的区别,这种写意和写实的对比在动画电影中也能看出。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中,画面中大多用寥寥几笔表现河水流动、小船前行,水面远处的山川也是于空白处隐约晕染。这就是特属于中国水墨的空白写意,这种空白更能表现出偶遇于山水间的师徒深厚的情谊。《超能陆战队》镜头里出现的是三维动画人物,尤为注重写实。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多用特写镜头来表现,因为细节描写才能更直观形象地表现真实。虽然镜头里有些画面很夸张,但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和生活中的现实人物形似,这与《山水情》中的神似截然不同。三、含蓄悠长和率直强烈的情感意蕴表现鉴赏一部影视作品,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是情感意蕴的表达。“情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视听元素的一些局限性,尤其是缺少现实生活的立体感和生命性,这些缺憾的东西,在情感的衬托和环绕下,才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

    2.相比于其他电影类型,动画电影的情感表达更有难度。怎样更好地赋予动画人物以恰如其分的情感,并把它升华为影片整体的情感意蕴,这是动画电影要尤为重视的。国内的影视作品讲究语言和情感的含蓄性,美国片中的对白往往直截了当,情感表达也直率强烈。在动画电影《山水情》中,师徒之间的情感表现是沉默的、安静的。水墨动画晕染出的飘逸和洒脱给了这种情感无限回味的空间。《超能陆战队》在情感的表达上则率性直接。小宏的哥哥泰迪火中遇难,小宏的悲痛情感表达直截了当。片子最后大白用手臂弹射出小宏的瞬间,浓烈的情感更是充斥银幕。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衍生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追求,影视剧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时候又是民族文化的展映。在坚持用本民族文化塑造影视作品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借鉴和吸纳其他民族优秀的艺术风格创作,这是以后动画片创作需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壮族文化;开发动因;开发平台;开发主体

[作者]谭国志。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长沙,410083;谷中原,中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沙,410083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099-005

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当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地方,就在于文化因素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部门,以致可以说,当代社会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的优先性及文化的决定性意义。因此,现代的经济同样需要文化资本的大量介入才能活跃起来,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具有发展经济的潜在价值。

刘玉珠和柳仕法(2002)提出了文化市场理论,认为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要求讲究经济效益。胡惠林(2003)提出了文化商品理论,认为文化不仅具有价值也具有使用价值,其价值和价值量无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测定,只能由凝结在文化商品中的精神发现和精神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人们需要来决定。陈立旭等学者(2003)提出了文化产品效益理论,认为在获得文化产品社会效益的同时,人们应该注重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李红艳(2007)提出了经营乡村文化的思想,认为文化不仅是消费品、娱乐品,还是用来赚钱的生意。车震宇(2007)提出了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理论,认为传统村落具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村落形态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可见,文化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壮文化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同样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文化丰富多彩,开发壮文化的经济价值将成为一种趋势。对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进行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认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需要借助必要的平台;壮文化经济价值开发具有多主体性的特点。

一、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动因

应该说,自被壮族人民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经济价值就作为一种潜在价值存在于壮文化中,然而,为何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对壮文化进行开发?我们现在提出要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不是哗众取宠呢?其实不然。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我们今天提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受文化产业的吸引。在后工业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值得开发的、可以创造财富的经济资源,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发文化产业的骄人效益深深吸引着我们去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第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壮文化经济价值开发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属于新兴产业、绿色产业、阳光产业,是转变壮族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想选择。第三,推动壮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壮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是产业结构失衡,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可以有效的调整壮区经济结构比例。第四,开拓壮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新领域。靠天吃饭是壮族地区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多功能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可以拓宽壮族地区经济增长领域。第五,增加壮族农户的经济收入。壮区文化资源独具特色,该地区其它资源更具有竞争优势,在文化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大力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第六,转移剩余壮民劳力。异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不仅能转移剩余壮民劳力,而且是一种比异地转移更为理想的就地转移。第七,保护与传承壮文化的需要。开发式保护和传承是壮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理性选择,开发壮文化所得的经济收入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壮文化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

二、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平台

在分析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动因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开发的问题。由于经济价值属于壮文化的潜在价值,加上文化具有向其他产业提供附加值的特性,决定了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需要借助必要的开发平台。所谓开发平台,就是指开发文化经济价值所需要的操作环境和条件,是开发主体为方便实现文化经济价值所借助的产业,包括旅游产业、创意产业、艺术业、饮食业和展览业。

(一)旅游产业平台

壮文化旅游业开发,是指开发主体将具有开发价值或开发可能性的壮族文化资源利用当地旅游平台开发出来。具体来说,壮族文化旅游就是经营者将壮族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生产生活过程、民俗风情、文化历史资源、民居村落、民族饮食、民间曲艺、民族文化纪念品等壮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作为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将成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最为普遍的、最能显现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形式。壮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形式主要有民族观光游、民俗体验游、民俗旅游、农家乐、民族节日旅游等形式。民族观光游就是为游客提供观赏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服务,同时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服务,以获得经济收入。民族体验游就是为游客提供体验壮族农业生产、民族手工艺制作、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戏曲演出等过程,同时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入。民俗旅游就是经营主体以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祭祀民俗、游艺竞技民俗等民俗事项为经营内容,以民族地区为经营空间,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旅游经营形式。农家乐就是经营主体利用壮区的自然、农业景观、各种文化资源为条件,以民族生活方式为特点,以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和劳作体验以及健身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经营形式;民族节日旅游就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平台开展的旅游业经营形式。

(二)创意产业平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以文化和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了“创意国家”的口号;1998年,英国成为第一个为创意产业下定义的国家,“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历无畏等学者认为,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它可以融入到任何产业里,并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创新。我们提出以创意业为平台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实际上就是以壮文化为核心,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高科技对壮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通过对文

化与知识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强调的是,以创意业为平台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必然是在一定的壮文化背景下进行,但绝不是对传统壮文化进行简单的复制,也不能改变壮文化的本质,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壮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三)艺术业平台

壮文化艺术业平台开发是指将壮族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民间歌剧在舞台上或特定的场所进行市场演出,通过向观众收取入场费或向邀请人收取演出场费而获得经济收入的一种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的方式。壮文化资源参与市场演出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走动演出。主要是为适应游行、迎新、送喜以及殡葬等活动;第二,坐堂演出。主要是为适应家庭聚会、村镇集会等场所;第三,舞台演出。例如,广西百色市政府于2008年投资500万元打造的以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民间艺术为载体的歌剧《壮锦》已经开始了市场演出之旅。《壮锦》是一部壮族歌剧,集中表现了壮族的主要精神遗产,依靠音乐和演唱讲述故事,展现了呢的呀、嘹歌等壮族经典音乐元素。在《壮锦》之前,壮族歌剧《印象・刘三姐》取得了成功。应该说,将壮文化以歌剧的形式参与演出效果很好。

(四)饮食业平台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尽情地享受各地的佳肴美食,满足求新的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需求。可以说,游客的餐饮需求已从“果腹之需”转向“口福消费”,从“生理需求”转向“心理需求”。这为饮食文化旅游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所谓饮食文化旅游,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饮食业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指通过开餐馆、风味小吃店等形式,提供具有壮族特色的食品供消费者享用,或在市场上销售腊肠、腊肉、酸肉等壮族特色食品,从而获得经济收入。更深层次的饮食业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有:将绘画、雕塑、乐舞乃至诗词等民族艺术品运用于饮食菜肴中,将食品作成色、香、味、形完美统一的艺术品;在顾客就餐时献上民族艺术表演;等等。

(五)展览业平台

展览业平台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指为了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资源,由居民、政府或企业借用特定的地域空间,将壮族的社会生活、民居、生产生活用具、服饰、习俗、歌舞等通过实物和图片、文字资料的方式在博物馆展示出来,通过向参观者销售壮文化产品、提供餐饮、住宿等途径,从而获得经济收入。按展览物种类的多寡,可将壮族文化博物馆分为单一型博物馆和复合型博物馆,或者说专题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单一型博物馆专门展览壮族的某种特定手工艺品、民族图腾雕塑、民族特产等壮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复合型博物馆是将少数民族多种文化集中于一个博物馆之内进行展览。

三、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主体

开发壮文化的经济价值,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开发平台,还必须有一定的开发主体。所谓开发主体,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壮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配和流通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主体主要有当地政府、村集体、外来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社区能人和农户家庭等几类。

(一)地方政府

从本质上讲,文化商品生产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是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其投入和产出以及市场的发育状况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政治、法律、道德、社会思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因素对文化经济价值开发的影响尤为重大,主要表现在:第一,政策法规引导。政府制定各种文化政策法规,是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第二,调控文化商品价格。在文化市场尚未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的背景下,政府对文化商品的价格进行有效的调控,可以支持或限制某些文化商品的发展;第三,财政资助。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商品的生产和供给状况;第四,招商引资。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可以吸引外来资本进入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领域,以解决地方政府开发过程中的经济短缺;第五,扩大宣传。政府的领导者角色使得其在对内宣传开发文化经济价值重要性和对外宣传已开发的文化品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六,监管文化商品。开发文化经济价值,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其底线是不能生产和销售具有负的社会价值的文化商品。政府通过对文化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监管,可以防治低俗的文化商品流入市场。

(二)村集体

村集体(领导)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推选出来的,代表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另外,村领导基本上都是本村比较有文化、有见识、有威望的村民,在经营管理上能够反映绝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因此,村集体往往能得到村民的普遍支持和信任,也是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主体。例如,广西那坡县黑衣壮吞力风情园虽然总体上属于政府管理、公司经营的模式,但村集体也拥有部分壮文化产品的开发权。据吞力屯与黑衣壮原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签订的开发经营协议,其中有这么一条:旅游公司将按照市场运营模式,对“黑衣壮吞力风情园”实行企业化管理,确保村集体通过参与园内的民俗农艺演示,民族歌舞表演,农家乐接待,饮食产品、民族工艺品的销售,直接受益。

(三)外来企业

文化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要素。有投资,才有产出;有产出,才有效益。在一定时期内,对文化开发投入的多少,决定着文化产品开发的多少和经济收益的多少。因此,加大文化投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而吸引外来企业进行文化投资对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一,外来企业可以为壮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外来企业所具有的文化经营和开发人才可以为壮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提供帮助;第三,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意味着吸引了先进管理理念、开发技术和开发经验。

(四)农村合作组织

随着文化商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如何采用市场化手段把分散的、小规模的、相对封闭的文化商品生产组织起来,使之与大市场、大流通相衔接,以有效解决文化商品销售问题,已成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过程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农村合作组织的崛起为这个课题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农村合作组织也可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具有组织性、志愿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和非政治性等特征,其在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与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第一,提升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例如,农村合作组织可以推进特色壮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经营;第二,加快文化商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农村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技术培训基地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基地,合作组织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品牌创新,可以提高文化商品的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第三,增强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合作组织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促进文化商品的交易规模,降低交易成本;并根据市场需求信息组织农户进行文化商品生产,以增强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社区能人

经济落后壮区的农民最渴望发展,而最难实现的往往也是发展。一般来说,发展需要有一个突破口,需要有一个引路人。能人普遍具有的头脑灵活、见过世面、社会关系广、熟知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能力强等特征,使得他们成为带动落后壮区农户开发壮文化致富的带头人。在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过程中,能人主要发挥以下作用:第一,引导广大农户开发壮文化。在壮文化经济价值开发中,农民需要的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案例。能人开发壮文化获益的事实有利于引导广大农户也投入到壮文化开发中;第二,拓宽文化商品销售渠道。壮文化产品也需要与市场对接才能获得收益,能人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拓宽广大农户的文化商品销售渠道上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开发壮文化需要引进高薪技术,没有科技含量的产品难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能人重视对科技的运用可以带动附近农民重视科技,进而提高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第四,弥补政府在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中资金投入的不足。

第5篇

芋头村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南,距县城9km。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全寨182户,该建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建筑沿山谷层层布局,很自然地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山脊型”与“山谷型”民居模式。芋头村独特的村落空间布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侗族传统聚落的研究有高度的价值。

一、芋头村寨历史背景

芋头村最早是杨姓的祖先由江西太和县迁出,经过“衡州”至“靖州飞山”后,顺渠水及其支流双江河“沿江而上”,其中经过了江口、黄柏、琵琶,最后辗转至芋头界,并在此定居。村寨中主要姓氏是杨姓,还有后来从附近的塘豹、古伦等地迁入的龙姓、粟姓,另外还有几户袁姓和熊姓居民。

二、芋头村寨选址及发展过程

为什么该村寨取名为“芋头村”?其名源于它最初建寨选址是在形若山芋头的“芋头界”。村落的生长过程是从芋头界沿山坡向谷地慢慢发展,形成由高而低层层依山盘旋而下的村落形态。现今的村寨是由三个组团构成的,牙上寨、中寨以及下寨。由于芋头村位于山地峡谷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故建寨首先选择芋头界顶,同时,由于山脊所对的方向是东面,利于接受阳光。随着人口的增长,村民逐渐往半山和山坳聚居,而后,发展到山脚芋头溪边,芋头溪成为村落在谷地发展的轴线。沿着芋头溪,又先后形成了溪北和溪南两个定居点,即中寨,距离寨门最近的下寨则最后才形成。

三、芋头村寨风水观

侗族村寨选址强调“风水”的理念,因此造就了侗族村寨良好的景观空间格局,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结构特征。侗寨就整体布局而言,它的村落环境与自然生态是吻合的,村内村外的环境空间也是优美的。在侗族人看来,延绵起伏的山脉可称为“龙脉”,山脉遇溪流、平坝而止之处可称为“龙头”,“龙头”面朝环绕的溪河和开阔的平坝,背靠起伏跌宕、来势凶猛的“龙脉”,村寨建在这样的“龙头”上,侗家人将此称为“座龙嘴”。再在后山蓄古树青竹形成风水林,以镇凶邪;在溪河上建造风雨桥,以锁财源。在这样风水观念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地理空间模式被侗族人认为是村寨的“风水宝地”。芋头村寨是典型的多鼓楼内聚向心式布局,村寨布局形态呈带状依山体展开,牙上寨、中寨依山而建,下寨沿山脚让出中部的空间以纳气流,保证村寨空间的气韵流动。三面风水林环抱,形成沿“龙脉”分布的组团状的聚居空间和复合型村落空间形态。

四、芋头村落空间构成

芋头村寨通过形式不同,富有情趣的多层次空间,在内聚向心的结构秩序目标下,依据一定的方向性,构成了既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它们由聚落边界和村寨内部空间要素组成。

(一)边界景观空间要素

侗族村寨的边界明确了村寨的空间范围,寨门、风雨桥等要素起到边界的界定作用,是村寨内外空间的沟通与过渡。

1.寨门。寨门是侗族边界构成要素中的重要节点,它设置在村寨主要出入的道口上,最初具有防御及通风报信功能,现已进一步扩展到在意念上加强聚落群体的地域识别性和民族凝聚力。芋头村的寨门位于山体转弯处,每经蜿蜒的山路,到达寨门后,便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风雨桥。侗族风雨桥建造在村寨中村头寨尾的出水口处,也有少数的风雨桥建在穿越村寨内部的水面上。风雨桥既有方便交通、利于休憩交往的使用功能,又是村寨地域常见的界定要素。芋头的风雨桥造型朴素,与绿树、青山、碧水共同映衬村寨,构成良好的景观节点。

(二)村寨内部空间要素研究

以边界作为起点,侗族村寨主要由大量的民居组团空间、自由布局的水空间、位于秩序焦点的鼓楼中心空间以及穿插联系的道路空间等共同构成层次丰富的内部空间。

1.鼓楼。侗寨的活动室以鼓楼为中心展开,鼓楼是侗文化圈最具特色的公共建筑之一,是集多种功能与一体的公共场所。芋头村共有4个鼓楼,每一个鼓楼的结构、造型均不同,随着村落的变迁分布于各寨之中,鼓楼的位置,对于侗族聚落的空间构成,有一定的代表性。

1.1龙氏鼓楼:位于芋头界顶,是进入芋头界顶组团的必经建筑,有“寨门”的含义,同时,它以平实简朴的形态,成为兼凉亭、集会的场所,与旁边的古井、土地庙共同构成亲和、聚气的村寨公共空间之一。

1.2牙上鼓楼:在芋头界的半山坳口,以高脚的干栏式建筑为特点,鼓楼外侧悬空而建,成为绝佳观景点的景观中心,使村寨空间因此有很好的灵动感。

1.3芦笙鼓楼:用类似塔的形象矗立于中寨核心,9重檐,在结构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是中寨村民的集聚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中心。

1.4田中鼓楼:正方形5重檐,位于芋头侗寨入口处的田中心,有着醒目而显著的空间界定作用。

2.水系串联的村落空间。侗族特别注重水空间的营造和利用。芋头溪贯穿侗寨,既是自然的泄洪通道,又是灌溉系统。在路旁梯级布置的十几处鱼塘巧妙地起到了减慢洪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同时科学地利用了自然式洁污分流系统,将水统形成灵动的村落水空间。芋头水溪以其优美的形式创造出丰富的立体空间层次。水塘是侗寨水系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芋头村大小水塘,穿插于密集的居住组团空间内,调节建筑空间的节奏。塘内养鱼,既调节了小气候,又方便了生活。散落于寨中的水塘使房屋保持了一定的间距,有助于采光通风,既可成为防火隔离带,又是消防水源。

3.道路形成的村落骨架。芋头侗寨道路程枝状分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空间节奏与层次,同时,它还是各空间内部与各空间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作为一个介入其他 空间的因素,调节了组合的疏密、强化了层次的分明。

侗族强调占用有力地形,营造适宜人生存和发展的有利空间环境,试图努力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空间,无一不体现其“天人合一”的宇宙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夏斐.侗族传统村寨聚落中临水景观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第6篇

关键词:岩洞村;侗歌;口述实录

2010年5月2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韩宝强老师带领下,笔者一行人赴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岩洞村,对当地侗族大歌的现状进行考察。24日中午进入岩洞村,22名学生盛装演唱着《拦路歌》和《敬酒歌》迎接我们一行13人。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对侗族大歌进行声学测量,在对音乐本体的分析中,解读侗族大歌的多声特性。在为期两天的调研中,我们共对3支歌队进行声音采录:岩洞中学学生歌队、岩洞村青年女子自组歌队、岩洞村中老年妇人自组歌队。

录音结束后,我们分别给学生歌队和青年女子歌队发放调查问卷,以便了解歌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和演唱经历。此外,5月24日录音结束后,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岩洞村侗歌沿袭现状及岩洞中学侗歌教习情况,笔者与中国音乐学院09级硕士生刘惠敏对岩洞中学的侗歌教师吴国美和兰承红进行采访。

一、采访实录

采访时间:2010年5月24日

采访地点:黎平县岩洞村岩洞中学

被采访人:兰承红、吴国美(贵州省黎平县岩洞村岩洞中学侗歌、侗语教师)

采访人:王昕(中国音乐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

刘惠敏(中国音乐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采访内容:

王昕、刘惠敏(以下简称王、刘):您从什么时候学习演唱大歌的?

兰承红(以下简称兰):懂事以来就跟家里老人学,后来跟也跟歌师学。

王、刘:你们通常什么时候去歌师家学歌?

兰:过年前去得多,每天晚上去歌师家学歌;过年有个习俗,正月初三要在鼓楼唱歌,还要到其他村寨去对歌。当然平时也会去,晚上没事的时候几个人约好去歌师家唱歌。

王、刘:学校的音乐课只学习演唱侗族大歌吗?

兰:基础音乐常识和乐理都上。一般侗语课教侗族大歌;一周两节。音乐课教课本上的,乐理、视唱,汉族歌曲等等,一周一节。

王、刘:挑选进歌队的歌手以什么为标准?

兰:主要是声音的条件、当然还要看音准、个人兴趣。

王、刘:你们在教习侗族大歌的时候用伴奏乐器吗?

兰:不用。就是口传心授。

王、刘:那教歌的时候有乐谱吗?

兰:近些年自己也编了一些,但一般没有,没有谱子就写侗文,然后教曲。

王、刘:除了上课,学生们平时唱大歌吗

兰、吴国美(以下简称吴):出外演出啊,课外活动的时候也唱,或者学生有活动的时候;过年对歌的时候。

王、刘:学生们一般能演唱多少首大歌?

兰、吴:我们过年的时候去其他寨子对歌,这些小孩子在队里,跟着唱三天没有问题。

王、刘:在教唱大歌的时候,您主要注重的是什么呢?

兰:音准啊,一是音准;二是融合性;其实进歌队很简单,但要选出声音比较亮的,很拔尖的作为领唱还是很难的。一队能有一到两个吧最多。

王、刘:那这个音准是以什么为标准呢?

兰:呵呵,以我们,就是以歌师为标准吧。

王、刘:同一首歌,例如我们今天录的《小米歌》,每次唱的时候起音的音高都一样吗?

兰:不一样。好比我今天累了,那就起低一点,那今天状态如果好,就起高一点。

王、刘:那出去演出的时候呢?

兰:出去演出就要定调了。

王、刘:靠什么定呢?乐器吗?

兰、吴:不是啊,就歌师给定,老师就是乐器呵呵。或者歌师定个音给领唱,由领唱定。其实领唱就相当了整个歌队的指挥。

王、刘:学生歌队的孩子在毕业后还会继续唱歌吗?例如,出了村寨去上大学了。

吴:唱啊。一直都要唱下去的,放假回来,逢年过节还是要跟村寨上的人一起唱歌的。我们这边唱歌不像城里那样用来赚钱,就是平时都在唱,好比我们晚上吃过饭没事了,就会找几个姐妹坐在一起唱唱歌。唱歌其实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吧,呵呵。

兰:所以说侗歌会唱的再多也不会变成财富,完全只是爱好而已。

二、调研后的思考

通过在岩洞村近两天的生活,通过对侗族大歌采录过程的感受、与岩洞中学侗歌教师的交谈,笔者感触颇深。岩洞村,风景秀美,村风纯朴,村民们更是将大歌视为精神食粮。对于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从岩洞村的生活状态可以看出,侗歌自古就已经融入了村民们生活中。在侗村,唱歌不为商业目的、唱歌没有经济来源、唱歌不用考虑方法、唱歌只为喜爱。在侗村,劳作与歌唱几乎是村民们的全部生活。如果说这是原生态,那么,在舞台上艺术化了的侗歌是否应归类于艺术歌曲。

2.岩洞村的村民几乎人人会唱歌,从牙牙学语到满鬓斑白。歌唱与语言具有同步性。这无疑是对侗歌保护与传承的最佳方式。

3.岩洞村的幼儿园和小、中学都开设侗语课程,同时也开设音乐课程。侗语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侗歌,前面已经提到过,在侗村,歌唱和语言具有同步性;尤其在普及普通话的社会背景下,侗歌是对侗语的最佳保护形式;侗歌如果换成其他语言演唱,也不可称之为侗歌。而音乐课的教育内容主要是音乐课本上的内容。这是我们最为喜闻乐见的现象,这样既保障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接纳与继承,也响应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4.岩洞村目前学习侗歌的方法基本仍是口传心授,每个唱侗歌的人都能够储存几十甚至上百首侗歌。笔者从心理学的视角预想,这种长时记忆的能力应该与此种学习方式脱离不了干系。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从通过音乐进行学习的角度研究开发长时记忆能力的课题。

三、小结

此次调研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其民族的精神支撑作用;继而意识到了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也意识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继承工作的重要性。侗歌恰恰是深深的映刻着侗族文化的产物。迄今,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做了较全面论述的,当属《侗族大歌研究50年》;其中收纳了50年来数篇关于侗族大歌的研究。纵观五十年,既有从总体角度对侗族大歌的研究,也不乏从各个侧面对其的研究。这些文献都意在探索侗族大歌存在的独特魅力及社会价值;不但关注着侗族大歌的音乐形态,还意识到了历史、社会发展对大歌的影响。可惜的是,确实少有从侗族大歌声音本体来探究问题渊源的实证性研究文论。笔者一行此次的目的,是对侗歌进行声音采录,以便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对侗歌进行解析,其目的就是欲从本体更深入地揭示侗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动力。

遗憾的是,短短两天的侗寨生活,无法真正融入。而此次采录也是在联系人的安排下进行,并非真正生活中的音乐实录。此外,笔者一行人对侗歌中自然声音的模仿现象都极为感兴趣,尤其是侗歌中闻名的《蝉之歌》;只是此去时间不符,无法采录到当地的蝉叫声。

贵州印象,此生难忘,期待下次贵州之行。

参考文献:

[1]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50年》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3

[2]崔玲玲.《对民歌传承活动的考察与思考――贵州黔东南黎

平县部分地区侗族大歌现状》人民音乐,2006,3

[3]邓敏文.《关于创办黎平岩洞地区传统糯稻基地的构想》

第7篇

【关键词】广西侗族;聚落;自然;恋木情结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71-01

目前,广西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2.71%,美丽的山林不仅为当地侗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也为侗族聚落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木材。侗族木构建筑久经岁月的洗礼,散发着清香,配以灰黑色的青瓦和白色的勾勒,恰如其分地融进自然的怀抱,使聚落乡土景观与自然和谐共生。广西侗民这种“以木为本”建造聚落环境的理念源自对自然的崇拜。

侗民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他们不仅崇拜天地、大山、河流,更崇拜大树,认为“古树保村,老人管寨”,一棵具有灵性的“风水树”的盛衰可预示村寨的盛衰。侗民尤爱杉木,将之作为最主要的建材,一方面源于杉木在当地资源非常丰富;另一方面是对杉木强大而神奇的生命力的崇拜。侗民们的这种“恋木情结”激发出该民族超然的木制技术和建造智慧。从最基本的“干栏式”吊脚楼、小型木制的生活家具及劳作工具,到大型公共建筑如鼓楼、风雨桥等,均以当地山林里的各种木材为“本”建造,体现朴实无华的自然美学特征。

一、制木为器――木作工具

侗族人民无论是劳作还是建房,所使用的工具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木作工具,这些木作工具种类繁多,最主要的有锯、斧、刨、钻、墨斗、曲尺等。

侗族木工在建造村落时从来不需要图纸,仅凭一把尺、一个斗就能准确地进行定位测量,几个匠人交流一番之后就有了建造方案,村民一起动手,自制的锯、斧、刨、钻等粉墨登场,一块块木料变得方正浑圆,一个个木条变得大小均匀,一件件木架变得结实牢固。闲暇之余,侗族木匠还将自制的墨斗雕成桃形、鱼形、龙形等造型各异的图案,既为自娱,也为展示木工手艺。

二、积木为屋――干栏建筑

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在建筑学分类上属于“干栏”建筑。所谓“干栏”,指的是以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墙壁(墙壁也有用砖、石、泥等从地面砌起来的),人字形屋顶覆盖以树皮、茅草或陶瓦,上层住人,下层无遮拦,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的建筑形式。“干栏”采用悬空、架挑、吊脚等形式,不仅反映了侗族人民良好的适应能力,还体现了该民族高超的营建技艺和智慧。

三、筑木为术――木构技艺

广西侗族聚落空间基本都是木构建筑。营造技术以穿斗架构(少数为抬梁穿斗混合)和卯榫连接技术为主。这些木构技艺广泛应用于干栏式建筑和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之中。

(一)穿斗架构。穿斗架构就是将屋面的檩条直接压在柱顶上,然后以“穿枋”将排柱串联在一起,形成横向构架,各榀构架间以“斗枋”形成整座建筑。穿斗架建筑的外墙皆为填充墙,即在构件之间的空档填以木板、石板、编竹、抹灰等材料,构架骨骼完全外露,柱枋交插,杆件分明。

广西侗族聚落木楼大多都是上下串通的穿斗式整体框架木构体系,采用“整体建竖”的构造方式。这种干栏式木楼构架抗震性能好,施工便利,空间布置灵活,还可以整体拆装。

(二)卯榫连接技术。卯榫连接是中国木质古建筑常用的技术,其特点是运用简洁的几何形态进行卯榫拼接,利用卯榫加固物件,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例如举世闻名的侗族风雨桥,其桥身通体不用一枚铁钉,以杉木穿枋,卯榫连接,各种柱、挂、梁、枋横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桥身各个构件间都彼此支撑和相互牵制,通过卯榫穿合衔接,运用担、挑、抬、拉、叠、撑的力学处理方法,不用一钉一铆,形成稳定的框架。

四、雕木槭巍―构件装饰

侗寨木构建筑的一大特色就是融雕刻、绘画、泥塑等于一体,将技术结构与艺术审美巧妙结合。而木雕艺术最为出彩,其一是因为木材本身易开采、易加工、易雕刻等优良特性所决定;其二是因为木雕与木构建筑的融合度最好,有许多小型木构件本身就是一件绝佳的雕刻品,从而达到以结构为装饰效果的美学特征。

侗寨木构建筑运用木雕工艺装饰吊柱的柱头,以及窗横、栏杆柱头等构件,纹样主要有花篮、莲花、瓜果等。

结构本身从受力学角度形成的形制是有规律的,而构件装饰则增加了结构的变化,使得每榀屋架更有个性和特征。木构之美不仅表现在构架组合上,更体现在构件本身的装饰上。

参考文献:

[1]罗义云.侗族社会结构与生存策略[D].中南民族大学,2012.

[2]解娟.黔东南侗族村寨建筑结构及细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第8篇

所谓民族信息资源,主要是指:凡是涉及到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风情、教育、宗教等方面的国内外、中外文信息;凡是论述少数民族籍人物及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在线运行的古今作者所提供的各学科的信息[1]。目前,西部少数民族信息资源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发展较为缓慢,信息资源分布不均匀,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理与揭示落后,忽略了世界各国的相关研究网站和成果等[2]。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和平台建设,就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武陵山片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积极探索如何以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中心,构建民族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实现民族信息资源的检索、传递、共享、参考咨询服务,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1民族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因素

1.1资源收录范围根据民族信息资源的范畴,本平台收录范围可确定为:凡是涉及到武陵山片区范围内的国内外、中外文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风情、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在线资源,包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等资源。

1.2平台结构设计及收录内容平台包括“免费民族信息资源导航、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导航”两个窗口。题材则主要包括片区内主要少数民族,例如,苗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等民族的文字、图片、图书、论文、手稿、档案、有声数据资源等多种类型。其中,“免费民族信息资源导航”主要收录与片区内主要少数民族相关的国际组织、科研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专业媒体、相关企业等;拟包括:民族综合类网站、民族文化艺术及旅游类网站、族别网站、民族类学术网站、与民族有关的教育网站、民族研究机构网站、民族社会团体网站、民族类上网报刊等。“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导航”又分“馆藏少数民族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片区内地方志库”、“片区内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库”等。其中,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库又可细分为“民族民间文学库,民间音乐、舞蹈及传统戏曲库,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库,民族民俗库,民族民间文化实物资料索引库,片区内少数民族族别库”等6个子库。如表1所示:民族民间文学库,主要收录片区内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比如《苗族歌谣》、《土家族山歌》、《桩巴龙传说》等。民间音乐、舞蹈及传统戏曲库,细分为民间音乐库,主要收录民歌、山歌、灯歌、劳动号子;民间舞蹈库,主要收录板板龙灯舞、湘西苗族接龙舞、蚕灯舞等以及近年来创作出来的大型民俗情景剧《烟雨凤凰》、魔幻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魅力湘西》歌舞晚会等;传统戏曲库,主要收录张家界阳戏、怀化市会同县的傩戏“杠菩萨”、龙山县的木偶戏等;地方曲艺库,主要收录辰溪丝弦、怀化市通道县的侗族琵琶歌、湘西三棒鼓等;杂技与竞技库,主要收录苗家八合拳、娄底新化县的梅山武术、张家界鬼谷神功等。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库,细分为建筑艺术库,主要收录土家族的吊脚楼、唐崖土司皇城、九进堂、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等;传统手工技艺库,主要收录中方斗笠、凤凰纸扎、苗族花带技艺、竹编技艺等;雕刻工艺库,进一步细分为:木雕库、石雕库、编织、刺绣工艺库等[3]。民族民俗库,分为食俗库,主要收录日常食俗、岁时食俗、信仰食俗、礼仪食俗等;饮俗库,进一步细分为:茶饮库、洒饮库、服装饰物库、库、节日风情库等[4]。民族民间文化实物资料索引库,主要是对收集到的区域内实物资料编制索引,且采取聚集索引,以便用户更好地使用资源。片区内少数民族族别库,主要分为苗族库、土家族库、侗族库、仡佬族库等子库,每个子库内容包括民族渊源、民族习俗、民族文化、民族名人等。

1.3平台建设元数据的著录标准和规范拟建平台的建设主要采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1.1版本为基础的元数据著录标准和规范。在进行不同类型文献加工时,其具体的著录规则和元数据规范,可参照由CALIS管理中心、上海图书馆等单位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专门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项目中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期刊论文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学位论文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会议论文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电子图书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古籍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网络资源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音频资料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拓片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地方志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与规范。

1.4技术支撑平台的主要需求信息分类:能够支持学科分类、类型分类、文种分类等资源分类导航体系的建设。信息采集:能够支持纸质文档,如期刊、论文、图书等的扫描、识别、电子文档生成等资源数字化加工处理及生成电子文档的采集加载入库,能够支持互联网专题信息资源的采集和专题资源库、特色资源库的快速建设等。信息加工处理:能够支持对于信息的进一步编辑、标引等精加工处理,支持信息审核、签发等质量控制,能够支持对于信息采集、加工处理的过程进行日志记录和统计分析。信息资源管理:能够对于平台各种信息资源,包括自建专题库、特色库资源,关系数据库资源,整合的网络虚拟资源、链接资源等进行统一的定义和管理,支持资源的分布式部署、整合与管理。信息:尽量实现pdf、ppt、jpg、doc、txt、xls、mps、swf、flv、zip等多种文件格式的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统一的平台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订阅推送信息服务、全文检索服务、原文下载与原文传递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用户权限认证计费:能够提供基于用户名密码、IP地址限定、同一用户同时登陆次数等身份认证策略,能够对于信息加工处理、系统维护管理、信息访问和原文下载等用户权限进行控制和管理等。信息传输交换:能够支持分布式资源数字化加工标引,集中元数据收割管理与服务,支持元数据信息和全文信息在平台各联合体之间的无缝传输和交换。

1.5平台建设的质量控制首先,制定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主要有:为武陵山片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和知识支撑;为政府战略决策需求和民族地方企业提供竞争情报需求服务;整合片区民族信息资源,形成共建共享民族信息资源支撑平台,加强实用资源服务保障;建设片区综合集成民族信息服务系统(包含普通文献检索,文献传递、文献共享,科技查新、参考咨询等传统文献服务)。其次,从如下几方面对平台资源进行把关。资料来源:主要依托国内和片区内的民族研究所、民族地方高等学校以及少数民族研究基地等部门或科研机构[5];资源收录:坚持重点与一般兼顾的方针,重点收录省级及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的资源、片区内外拥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资源,同时兼顾民间文化的特性,注意收录知名度虽不是很高但在当地得到普遍认同的特色资源;资源加工标准:遵循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国家推荐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标准体系;平台主要采用用户管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应用系统,以保证平台运行安全。最后,采用UNIRMS.Net作为技术支撑平台。因为,该技术支撑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它集成了信息规划、资源采集、加工处理、资源整合、资源管理、资源、资源服务、统一资源搜索等内容,具有拟建平台所需要的相关功能。

1.6平台的建设方式拟采取有偿、合作、共建的方式进行平台建设,既能节约成本,又能确保质量。对于有声资源库,则采用“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对“慕课”的标引加工模式来建设,以增强有声资料的检索质量。

2平台建设的注意事项与服务拓展

2.1注意事项版权问题:遵守新《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对原始文献的知识产权以及建库过程中涉及到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例如,合理使用、优先取得版权许可、只在局域网内等;对于数据库本身的著作权,则可以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例如,访问控制技术、加密技术等进行版权保护[6]。标准化问题:由于国内民族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目前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经过调研,笔者认为,采用与国内大型知名数据库公司合作的方式,能够比较容易实现服务平台建设的标准化。相比之下,万方公司的软件系统,操作性能就有一定的优越性。不断扩展的问题:由于片区内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数量庞大,认真思索采用何种方法和途径来对其进行数字化建设,以加快资源共享步伐,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7]。

第9篇

关键词:陈怡;多耶;民间音乐;音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20-01

一、作品简介

陈怡1953年生于广州,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学拉小提琴。在她17岁时便担任广州京剧团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在这期间她受到我国传统艺术的熏陶,这也对后期创作《多耶》有了很大的帮助。后来她考入了音乐学院,开始了系统的学习作曲。在作曲系里她学到了“四大件”中西作曲理论,传统音乐风格并记录,采编中国民歌。她并在这期间重视学习民族音乐,这在钢琴曲《多耶》中就有充分的体现。她不仅背唱民歌和戏曲唱段,还深刻理解民族艺术的优异之处。因此她的作品与民族音乐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在她工作的时候便与传统音乐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

1980年,陈怡参加亚历山大・葛尔(Alexander Goehr来自剑桥大学)教授的短期培训。“他在讲座中介绍了20世纪所有的作曲家和音乐流派。”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专业音乐创作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重视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这对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创作素材。此时的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的表现手法又拓宽了作曲家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技巧。这一新时期钢琴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创新的阶段。 “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的结合”这是这个时期钢琴创作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主要体现在传统乐器,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应用。作品《多耶》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也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钢琴独奏曲《多耶》是陈怡与1980年随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赴广西侗族、瑶族地区采风时所创作的,于1985年获得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的一等奖,并与1986年该作品发表于《音乐创作》第二期,1999年入选为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曲目。

“多耶”是侗族的一种民族歌舞形式。汉译“踩歌堂”是侗族文化艺术中唯一的歌舞形式。“多耶”是侗家人在庆典或祭祀中围成圈圈由领唱者即兴编“领句”其余众人以舞步应和着。由于“多耶”有“一领众和”的特点,所以在钢琴曲《多耶》中开始就呈示出“一领众和”的旋律。

二、钢琴作品《多耶》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陈怡的研究,无论是创作技法,还是作品分析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覆盖面。把握陈怡的研究现状,需要概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认知前人、今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发现尚未有人或很少有人涉及的研究领域,尝试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深入的研究。

现阶段,较详细阐述陈怡创作理论,颇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是王小夕的《唱出自己的声音―陈怡音乐创作中的个性体现》,文中把陈怡的作品分为四大类进行分析,较全面的阐述了音乐中和声结构、织体形态、节奏节拍等诸多基本要素;龚晓婷的硕士论文《陈怡四部混合室内乐的复调技法研究》中以陈怡近年创作的四部混合室内乐《宁》《静夜思》《春夜喜雨》《胡琴组曲》为代表从结构布局与节奏、节拍、时值、速度、力度、演奏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陈怡现代复调的创作技法;具体研究陈怡的创作风格及采用民间曲调结构的原则;在李吉提的《“龙声华韵―陈怡交响作品音乐会”印象》、《陈怡的微笑―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中,具体介绍了陈怡作品音乐会的感受和音响的效果;此外还包括黎颂文《“新潮”作曲家陈怡及其部分作品简介》、金湘《谈谈陈怡》,文章中均对陈怡生平及作品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对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参照。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对陈怡钢琴作品《多耶》的研究偏重于创作技法的研究,而未全面、整体的把握此部作品的演奏技法以及音乐表现手法的特征,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空间。

我国目前对《多耶》的剖析比较全面,一、从民族民间的音调素材中研究,这首作品有两个音调贯穿组成的。一是侗歌调为主题性材料。二是传统京剧曲调对比性材料。作品有侗族音调的主要核心,而且乐曲中用了三种不同的变体:逆行,倒影和逆行倒影。二、从调性的角度《多耶》还采用了多调性的结构,有二重调性和三重调性的结合。中国作品中有许多用平行和声来模拟笙等的吹奏音色。而陈怡的这首作品在运用这个写法的同时又模拟了民间乐器的和音音色,体现了现代音乐在和声方面的创作理念。这首作品多调性结构的体现有四类:1、模拟打击乐的固定低音用来衬托侗歌的音调。2、模拟民间乐器在不同调上吹奏的和音效果。3、模拟多声形态的侗歌的听觉效果。4、表现谐谑、游戏的音乐形象。三、对称原则的复合和弦。在陈怡的《多耶》中使用了双调性特点并基于对称原则的复合和弦。这种复合和弦有三种特征:1、和弦结构以三度叠置为基础。2、音响不和谐。3、在不同的音区层次中使用。《多耶》的这首作品中陈怡还运用了更复杂的泛音性状态,呈现的是一种“流动的主音”。《多耶》中的京剧音调使用了泛调性的复杂织体。由于陈怡曾在京剧社工作多年,所以《多耶》运用了许多京剧的音调。这些都是杨凌云分析的《多耶》。我认为《多耶》的节奏起伏多变这源于侗族音乐的复杂节奏,这首作品的速度也有待研究。《多耶》相继出现了广版、快板、慢板、行板、快板、稍快些、快板、活泼有生气的八次速度变化。引子部分为快板与广版的交替,陈述了“一领众和”的多耶旋律。呈示段落为快板,多耶旋律也进一步得到了拓展,期间穿插了一些诡异的音乐元素。过度段为慢板,展示了京剧的音调。对比段为行板,右手的旋律来源于京剧音调。展开段为快板。乐曲部分速度稍快,是多耶旋律与京剧音调的结合。再现部分为快板,将多耶旋律进一次再现。尾声活泼有生气的材料同样也来源于多耶旋律。作曲家在乐曲的速度及节拍的安排运用了二十世纪音乐中对于古典原则的突破趋向,其目的是突出多耶的即兴性特点,这一特点是侗族民间歌舞-多耶的特色所在。这首作品的节奏是根据苏南吹打乐中的“鱼合八”的节奏序列组成。这一节奏的特点与西方二十世纪普遍使用的序列音乐技术有共通之处,两者都体现了数与音乐的关系。

三、个人观点

这首作品演奏中我认为节奏方面是一大难点,它既要弹出侗族音乐中一领众和的效果,又要运用好京剧的节奏特点。现阶段学术界在节奏方面的研究领域,较之其他音乐的构成要素,研究成果相对少了很多,这也同样体现在钢琴作品《多耶》中,对这部作品节奏方面的剖析仍然无人问津。

这首作品由于节奏多变使演奏者很难掌握它的律动。演奏这首作品时一定要了解侗族多耶的特点。以及二十世纪音乐创作的特点。还要了解如何处理传统作曲技法与近现代作曲技法的关系,因为陈怡在《多耶》中是以既不保守也不决裂的姿态出现的。《多耶》基本主题的有调性呈示,音乐材料的分裂、结合于引申、发展,音乐主题和调性分布的再现回归,旋律、音群的模进或倒影变形等都是传统的作曲手法,而以前景、中景、远景概念安排的织体分层,不同调性的并置复合,不规则重拍的音组循环以及十二音的固定和声等则是近现代作曲技法的范畴。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完成《多耶》。

四、结语

通过陈怡这首钢琴曲《多耶》更透彻的让人们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不仅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中国音乐的历史更是深远。本土的音乐用西洋乐表达出来也并非易事。就如钢琴曲《多耶》一样。在演奏中应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文魏玲.“现代”思维中“传统”的体现――陈怡钢琴曲的创作简析[J].钢琴艺术,2004(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