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1:06
导语:在街道挂职锻炼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一,严格自律,全心投入,是做好挂职工作的思想基础。到新的工作环境,内心无比的喜悦,感激组织能给我这次难得的锻炼学习的机会。但由于语言的关系,我很难听懂别人的讲话,他们知道我听不懂方言,就主动说普通话,我也学着学习他们的方言,主动适应工作环境。自觉以学员的身份认真做好工作,渡过了一个思想适应期。在海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氛围浓厚、服务理念至上的环境中,我真切的体会到奋斗、努力的目标是更好地工作。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挂职”是一种特殊身份,他代表的不光是自己的形象,更是组织的形象。挂职期间,我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班。上班时,认真阅读有关资料,广泛进行学习交流。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多想,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尊重当地领导,团结周围同志,一切服从当地组织部和街道办的安排,严格按照既定日程及内容开展工作,自觉参加挂职街道办的各种集体活动,从未提过不合理要求。
第二,勤于学习,深入思考,是做好挂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挂职锻炼是一种新的工作体验,需要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初到海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为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除自觉参加有关会议,查阅资料、文件和当地报刊外,我坚持深入部门、深入社区了解、熟悉街道基本情况,学习他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坚持与领导同事们交流思想,听取、学习他们的经验,在交谈中汲取营养,在交流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
第三,锻炼自我,推介昭苏,是做好挂职工作的最终目的。挂职期间,我加强与当地干部的交流,虚心做他们的小学生,诚心和他们交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宣传昭苏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招商引资项目及优惠政策,使他们更多地了解昭苏。在此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对待工作的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和善严谨的处世之道,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他们那里,我更加坚定了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的决心。同时在和街道办的同事们朝夕相处中,我也学到了为人处世、对待工作的一些方法。本次挂职锻炼使我真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磨练了意志。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此为契机为起点,努力工作、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为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近两个月的挂职锻炼,通过学习了解和亲身体会,我感到收获很大,也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动力。感受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本人认为:昭苏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只要我们紧抓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挂职收获
挂职锻炼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经历,挂职锻炼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空间、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
第一,新挑战。
在熟悉新的工作环境的同时,角色定位是关键。一定要摆正位置。虽是挂职,不能失职;虽不参与分工,但不能当看客,千万不能有临时观点,得过且过,把挂职当度假。要全身心投入,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自觉服从挂职单位领导安排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学习同事的工作方法,既不能把自己当作挂职单位的客人,又不能作为主人;团结同事,不乱发表个人意见。在这次挂职中使我的领导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第二,新机遇。
一定要珍惜机遇。现代的领导干部需要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懂得现代企业管理,懂得如何谋划发展,为经济服务。我们从经济欠发达乡镇到经济发达地市体验,组织选择了我们,这个机遇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干部的领导才能、经济工作能力,需要在具体工作的实践中形成。因此,我非常珍惜此次机会,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第三,新认识。
鉴于这次挂职时间短,没有安排具体工作,主要根据我的意愿,采取“全面了解、有所侧重”的办法来了解和交流。挂职期间,自己自觉服从安排,积极争取主动,不断总结别人好的经验,学习好的做法,接受新的观念,较好完成了挂职锻炼任务。现将挂职锻炼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情况
1、珍惜机会、虚心学习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能有机会到XX挂职,是十分难得的。因此,在挂职期间,我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认真学习。一是搜寻资料主动学。一到挂职单位报到,我就找到了二里牌社区的总体概述、发展规划以及近年来的工作总结、今年的工作部署,并进行认真学习研究;通过当地的报刊、杂志、资料汇编、新闻媒体等途径加强对XX、XX区的了解、学习;搜集了二里牌社区一系列有关社区发展、党建和居民服务等方面的资料,同时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有重点地学习和搜集,了解他们先进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思维方法,为自己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二是参与工作直接学。在工作中向领导、同事学习。注意观察,积极询问,学习把握他们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注意了解志愿者服务工作活动的开展形式、如何创新及发挥作用等。听取各类讲座,获取知识,如参加二里牌社区“文明劝导队”和“青少年巡逻队”的上街宣传、服务等活动。三是参观考察直观学。根据挂职单位的安排,我对二里牌社区的重点工程、建设成就和文化设施进行了参观考察和学习,如:参观了XX华天、湘域中央等社区重点经济建设成果,感受到经济发展给社区带来的神话。总之,通过学习,了解了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同时XX区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的工作理念、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团结氛围、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等,使我受益匪浅。
2、积极参与,加强锻炼。
在挂职期间,我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去,潜下心来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尽量争取多做一些能够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一是制定计划。挂职期间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尽量给自己加任务、“压担子”,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二是主动融入。积极参加社区的办公会议、居民工作例会、宣传理论学习会等,主动参与工作研究和探讨问题。同时,还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主动融入集体。积极参与了社区科普教育讲座等活动。在工作中多看、多学,积极向单位同事请教,学到了许多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三是深入了解。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加对二里牌工作的感性认识,我紧紧围绕“社区服务建设”这一主题,深入单位进行学习了解。走访了有关街道社区和志愿者服务团体,分别到五一东村社区、德政圆社区参观其办公用房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对二里牌的文化事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等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3、勤于思考,不断提高。挂职期间,对工作、学习不断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好的方面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理出了改进的方法。同时,将工作、学习、参观和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加以整理,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况,认真加以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自1994年5月,新上海大学组建成立后,学校党委对于少数民族工作十分重视,1998年6月学校专门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在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上,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成才,上海大学与上海市闸北区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在多次协商后,在上海市民委和上海市闸北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1999年6月,上海市第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大宁路街道正式揭牌成立。
为了使基地的工作规范化、正常化,经过双方磋商协调,专门成立了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分别由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上海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任正副组长,由大宁街道统战干部、上海大学团委及街道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基地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制定基地的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协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做到制度化、常态化,原则上利用每年暑期当中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校选派十名左右优秀的少数民族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基地实践,在每期实践中有中期考察,在实践结束后,有总结,保证实践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和得到理想的效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宁街道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能力。根据个人爱好和专业的不同,参与实践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别被分配到办事大厅直接面向来访人员,为辖区的居住人员提供便利;也有到图书馆进行实践,对图书进行整理和分类;有文艺特长的同学会为社区居民举办晚会等等。通过一个月左右的实践,使他们在基层岗位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了解到社会与学校的差异,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提前打好基础。
在上海大学和大宁路街道党工委的共同努力下,实践基地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截止到去年,上海大学已有103名少数民族学生到基地挂职。从基地的成立到一批批学生在基地得到锻炼,用社区资源为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服务,为他们提供挂社会实践的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实践平台,为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上海大学——大宁路街道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是资源共享、双向服务的好形式,也是区校结合,联手育人,共建文明的好形式。由于实践基地作用的积极发挥,2000年9月,基地被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评为“上海市社区民族工作先进集体”。
2几点思考和建议
(1)社会实践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等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有不少具有民族特色,他们来到高校后,要花较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特别是对于饮食有要求的民族来说,像清真饮食习惯,我国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十个少数民族有清真饮食习惯,所以在社会实践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是否有清真食堂,或者有条件的地方是否有清真灶。否则,对于这些同学来说,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会错失一些实践机会。像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就坐落在大宁街道,校区里有清真食堂,这就给实践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便利。
(2)社会实践要考虑到连续性、常规化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因为有其特殊性,在选择社会实践机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所以综合考虑后选择的实践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对于这些宝贵的实践机会,要尽量办成实践基地,能够为后续的少数大学生不断提供实践机会,而且还要慢慢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使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发挥育人的功能。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个人第一季度挂职工作总结范文
在___和领导的关心下,我有幸得到由团中央___的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锻炼的机会,__月__日,我前往共青团___州委报道,随后奔赴共青团布拖县委,并担任团县委副书记,挂职至今已有两个月。挂职期间,工作、学习、生活均得到学校、团州委、___布拖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挂职工作非常顺利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
一、端正挂职态度,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州共青团和县委___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正确把握共青团工作理念的科学内涵。
1、我深知挂职团干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派出学校的整体形象。所以我认真遵守工作部门的相关规定,做到自重、自警、自励,自觉遵守挂职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治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完成___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挂职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基层团委,特别是县域共青团是锻炼青年干部的大熔炉,只有珍惜机遇认真学习,才能在思想政治素质、思维方式、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才能达到学经验、开眼界、长见识、提素质、拓思路、交朋友、增才干的目的。
2、深入学习,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团省委基层共青团工作指导手册》、《共青团___大报告》、《团章学习读本》、《挂职工作指导手册》、《布拖县__五发展规划纲要》等___本书籍和近___份文件,很快融入了县域共青团工作和当地工作重心。
在团县委___的帮助下,熟悉了布拖县___以及乡(镇)社情,并与县级相关部门在工作上进行配合,初步融入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禁毒防艾等工作。
二、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勤奋务实,主动融入工作。
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负责简报撰写、新闻稿、活动方案起草、文件起草、发言稿撰写。先后制作《布拖县关于成立应急志愿者的筹备方案》、《祖国杂志社和___州关工委领导一行到布拖采访和指导工作》、《省关工委莅临布拖指导工作网吧专项汇报》、《县委常委、___部长在九都乡慰问仪式上的发言》、《布拖县团建工作调研问卷》等___多项工作。
三、深入基层,调研基层团建,慰问孤寡人员。
在团县委的___下,__月__日,前往布拖县拉达乡特尔村走访慰问了艾滋病致孤家庭和贫困家庭,给他们送去了棉被、书包、慰问金等;__月__日前往九都乡中心校参加关爱孤儿捐赠仪式(___张棉被、___张床单等物资);__月__日和__日,分别前往乐安乡、九都乡发放桌子、凳子、棉被等,物资价值达___万元。
四、融入关工委工作,做好___安排的相关工作。
积极筹备《祖国》杂志社和___州关工委领导在布拖县关工委工作座谈会,___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___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龚读纶等省关工委领导莅临布拖工作汇报会,受团县委领导派遣作为获奖___代表参加纪念___关工委成立__周年暨表彰大会等。
五、工作的感受:
1、团的基层工作必须务实;如果务虚,基层工作开展无从进行。
2、县级团委工作的开展,有自己的工作运作方式,那就是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的能力。
3、必须发挥市州团委在支持、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做到信息的上传下达。
六、未来工作目标:
1、系统介绍经验。搭建学校与县级团委的联系沟通,注重利用本校的人才、资源等优势,切实推动当地团的工作全面发展。
2、推动重点工作。制定布托县乡镇团委情况调研问卷,配合县级团委班子成员,推广乡镇、街道团的___格局创新,努力推动农村团建载体创新,力争在落实全团和全省重点工作上取得成效。
3、挖掘基层典型。深入基层、深入青年,把全部精力放在促进基层团建工作上,挖掘___个不同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层工作典型,特别是团的重点工作领域的典型,分别形成10字左右的书面材料。
4、及时总结经验。建立工作微博,通过微博谈感受,寻思考,及时对挂职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所在县级团委书记共同向团中央、教育部递交___篇书面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一年来开展了哪些工作、如何推动县级团委和基层团___的建设和工作、如何协调资源支持基层团___工作、探索出了哪些好的经验、有何心得体会以及对县级团委工作的客观评价等。
今天,区委在这里召开2010年**区挂职干部座谈会,主要是为了总结和回顾过去一年来挂职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挂职干部通过座谈来交流挂职锻炼的收获和体会。我认为这个座谈会开得很好。市委组织部非常重视干部挂职工作,马南萍副部长和干部科的同志亲临座谈会指导,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马副部长还做了热情洋溢讲话,在这里,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马副部和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
对于挂职工作和挂职干部,我今天讲四句话:一是感谢,二是感受,三是希望,四是祝福。
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感谢”。刚才,部分挂职干部代表畅谈自己挂职以来个人的工作、生活、体会、收获,我听后很受感动。其他挂职干部虽然因为时间关系,在会上没能发言,但通过这7位挂职干部代表的发言及组织部门平时跟踪了解得到的情况,我认为大家在挂职工作岗位上,能够坚持以党的事业为重,克服各种困难,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以主人翁的态度,迅速投入到挂职单位的各项工作中,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这一年的时间里,一方面挂职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另一方面挂职干部也在孜孜不倦地为城区、为挂职单位的“三个文明”建设事业辛勤耕耘,添砖加瓦,发光发热。在这里,我代表城区党委对市直单位、对来宾市到我城区挂职的干部有三方面的感谢!
一是感谢你们带来了好的作风。作为挂职干部,你们勇于实践,勤于工作,甘于奉献,乐于吃苦,工作服从安排,不挑肥捡瘦,甚至主动申请到吃苦受累的岗位,在挂职单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是感谢你们带来了好的信息。市直机关与城区、乡镇而言,站得高、看得远、识得多,因此,市直下派干部在开展工作起来因见多识广、自然思路开阔,协调起来成效也大,好的工作信息、好的人际基础,较有效地促进了城区各挂职单位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感谢你们做出了好的成效。由于你们紧紧围绕全市、全城区工作大局,积极投身挂职单位中的工作,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开拓创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城区的经济、社区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衷心感谢大家!
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感受”。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一年的挂职时间里,大家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城区的部署,挂职单位的安排,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基层、在一线饯行“三个代表”,大家给我的感觉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虚心好学,勇于实践,进入角色快。挂职干部一到挂职单位后,就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积极投入到新单位、新岗位、新工作中,积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身边的领导和干部群众学习,在很短的时间里摸清了区情、民情,很快地适应了挂职单位的工作环境,很好地理清了工作思路,准确地把握了工作的着力点,迅速地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二是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成效明显。挂职干部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但大家能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和优势,积极为地方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到石埠街道办(原石埠镇)挂职的黄严同志充分利用和发挥在市农机管理部门工作的优势,“三夏”时节主动热情地为当地农户提供农机咨询和农机服务,很受农民欢迎。到坛洛镇挂职的钟玉强同志,发挥在南糖工作的优势,会同其他同志,轻车熟路做好了产蔗大镇坛洛镇榨季各项工作。到安吉办挂职的李耿明同志,继续发挥在市委政研室锻炼出来的“大手笔”,不断总结提升**安居小区“党员中心户”的经验做法,使“党员中心户”成为城区党建工作的一个闪亮品牌。到上尧办挂职的谭庆涛同志充分发挥在市规划部门熟悉政策的优势,积极投入到“拆违”工作中,宣传动员,解释政策,苦口婆心作违章建筑户的思想工作,促进了“拆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到新阳办挂职的农明姬同志,利用在堤岸公司工作的优势和关系,加强协调雅里农民新村建设工作,有效地稳定了拆迁户的思想。这样的事例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城区上派到市直机关挂职的干部,一到挂职单位就能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服从安排,任劳任怨,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了解到的几个挂职干部,挂职单位的领导对他们都非常满意。
总而言之,挂职干部能紧紧围绕挂职工作大局,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这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脚踏实地,作风扎实,以身作则。同志们虽然是挂职干部,但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分管和协管的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绝不含糊。挂职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以身作则的优秀品质,大家没有辜负组织上的信任。
四是纪律严明,廉洁勤政,树立良好形象。大家在挂职工作和生活中,对自己严格要求,模范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为做好挂职工作,同志们舍小家、顾大家,正确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忠于职守,扎实工作,无私奉献。有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而毫无怨言;有的同志感冒发烧,顾不上到医院,服几粒感冒药,继
续坚守岗位;有的同志自我加压,主动请缨参加矛盾多困难大的如征地拆迁、“三大纠纷”调处等急、难、险、重工作。。。。。。。大家以实际行动塑造了挂职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挂职单位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称赞,你们是好样的!
我要说的第三句话是“希望”。同志们,你们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都是经过组织严格考察选的优秀年轻干部,个个都年富力强,思维活跃,富有朝气,有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只要有组织的重视、培养,有你们自身努力,今后都会成长进步,担当重任。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继续加强学习。时代在不断前进,学习永无止境。在当今社会,知识折旧率相当快,从中央到地方都倡导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的理念。学而知之,学而悦之。要注意学理论、学业务,学历史、学科技,学法律、学经济……要善于挤出一分一秒的时间来学习,学习将使你受益非浅。青年干部一定不可自视过高,自我满足,务必要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养成敏于求知、勤奋钻研的习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坚定信念,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要不断加强知识积累,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是继续加强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造就领导骨干。青年干部要求真务实,培养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磨炼意志,丰富阅历,施展才干,有所作为。
三是要继续加强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观念,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亲民为民意识,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以高尚的品德,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做到襟怀坦白,公正无私,言行一致,淡泊名利,要重事业,淡名利,多谋事,少谋人,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力量。
四要继续加强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因此,希望大家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多多锻炼,增强体魄,让健康的身体伴你走上成功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任务,在过去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强添措施、乘势而上,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及早思考、谋划,以更宽广的思路、更得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努力开创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要创新工作内容。新形势、新任务对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老干部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丰富完善。一是搭建老干部作用发挥的新平台。以开展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老干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老同志的特殊优势和经验智慧。志愿服务活动要做到“四定”――定人员,组建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定时间,细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及时间;定项目,明确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服务内容及形式;定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制度或办法。二是整合为老干部服务的新资源。要积极推进老干部工作进社区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教育教学、养老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等有效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方便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三是探索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建立完善老干部局、老干部所在单位、街道、社区共建网络,联手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经常研究老干部的生理、心理、情感特征等诸多因素,坚持典型引导、寓教于乐,用本地老干部鲜活的事例教育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因势利导把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
其次,要创新服务方式。老干部工作要紧紧围绕满足老干部多种需求做好服务文章。一是在服务观念上有新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共为个性化服务,不仅要关心高龄期和高发病期老干部的共性需求,还要关心不同老干部的特殊需求。二是在服务能力上有新提高。坚持专题培训、网络教育、经验交流、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老干部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使老干部工作者熟悉政策、精通业务,并不断丰富老年心理学、健康保健、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坚持老干部工作者轮岗交流、下基层挂职锻炼,在多样化的工作实践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三是在服务领域上有新拓展。要探索和推广服务的新内容,变物质慰问为物质慰问与精神慰藉相结合,变单一的生活服务为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在亲情服务、人文关怀上下功夫,推动老干部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最后,要创新工作机制。老干部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完善机制、创新制度是关键。一是要完善老干部工作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老干部工作面临形势任务的变化,积极探索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老干部无工作遗孀医疗照顾、易地安置离休干部看望慰问、老干部工作人员联系老干部等工作,并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总结上升为制度巩固下来,不断丰富和完善离退休干部制度体系。二是要建立开放式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市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横向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党委、政府关心重视老干部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老干部,支持、参与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健全督查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全市老干部工作督查和县与县之间交叉检查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关科室和下属单位业绩评比,将督查考核与表彰激励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的执行力,推动全市老干部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作者系达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世界上最可靠、最管用,也是最难的是把握自己、管好自己。”―――做人,她实实在在。
李金香同志1980年由地委秘书处调入档案局工作。自她从事档案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深深爱上了这一行。她先后干过文书收发、库房管理、编研、业务指导等工作。在工作中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一直是全市档案工作的业务骨干。
她常说:“学习是最好的党性锻炼,学习是最好的做人源泉。”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靠实实在在的能力,才能指导别人,影响别人,从而促进工作。她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1981年她把刚满周岁的孩子托付给亲友,到省里参加业务学习班,一学就是半年。1984年,她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档案专修班,带着4岁的幼儿,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学完了两年的课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98年10月,当得知甘肃省开考档案学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的消息后,她亲自抓此项工作,积极倡导并主持成立了“酒泉市档案学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站”,多方动员,组织起了全省除兰州外,学员最多的一个自学考试点,学员达到48人。虽然她已经44岁,又是副局长,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畏年龄大毅然参加了自学考试。在四年的日日夜夜里,她起早摸黑,抓紧一切空闲时间,拒绝一切不必要的应酬,“笨”鸟先飞,发奋学习。2002年10月25日,在丈夫的陪伴下,远赴新疆参加了最后一门也是最难学的一门计算机课程的考试,取得了档案本科学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形势和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她的包里时刻都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工作情况、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至今她的工作记录本已有30余本,成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多年来,她一直承担着全市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任务,她亲自写讲义,亲自讲课,深受广大文档人员欢迎。她还受聘为酒泉市职业中学、电视中专班讲授《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等课程多年,受到学员好评。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在重视学习、重视指导、重视实践的基础上,她还重视研究、积极探索。近年来,先后在《中国档案》、《中国档案报》、《档案》等刊物上刊登有关调研、改革、业务规范、史料编纂等业务文章23篇,约5万字。其中,《小康村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重视档案学本科段自学教育,为西部大开发培养人才》被甘肃省档案学会评为全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有4篇论文被《当代中国档案学文库》刊登。1989年负责起草制定的《酒泉地区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文书立卷“三集中”与百分制考核办法》,以及地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文书立卷范围、保管期限、案卷排列顺序参考表》等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在全市得到推广并一直延用至今,她本人也取得了档案管理国家级评审员资格。
“人要干事干净,但最重要的是干成事。”―――做事,她勤勤恳恳。
李金香同志从事档案工作20多年,一直信奉“实践是第一”的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先学,对理论一丝不苟;二是坚持先做,努力寻找切入点;三是坚持先干,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找准闪光点。
在担任科长期间,她是一位实干家。1980年后的全市档案工作还是一个全新的业务。很多事情都是边学习、边总结、边规范、边指导。作为全市当时惟一的一名业务指导干部,她严格把握业务质量,对出现的问题绝不手软。对新手,她毫不保留,严格要求,促其独当一面。至今,经她指导整理的档案有28956卷,经她指导验收,全市共有722个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晋等升级,其中省一级300个,省二级257个,省三级165个。108户企业档案管理达到了省级标准,1个科技事业单位晋升为档案管理国家二级。
在担任副局长期间,她是一位谋事者。当了副局长,有近一年的时间,只有她一名局领导,工作任务重、事情多,但她从无怨言。针对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她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发扬“婆婆嘴”的精神,见缝插针,并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去年,在省两办“纪要”下发后,积极搞调研、拿意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使全市档案工作多年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市档案局的5万元维护费落实并列入了财政预算;7个县市区档案馆的管护费有4个全部落实,3个部分落实,新增管护费达到11.2万元,并从2003年起列入财政预算;全市档案人员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岗位津贴,从2002年起执行,使长期以来一直未解决的问题得到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全市档案人员的积极性。
她是一个走到哪,就把档案工作推行到哪的工作者。1993年组织上派她到农村挂职锻炼。那时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是一个空白,她在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银达乡村级档案管理现状工作调查》并进行了工作试点。在当时农村档案观念淡薄,没有专门档案人员的情况下,她带领业务科人员带上工具,放弃双休日,到银达乡的9个行政村帮助村级建档,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共清理历年村级文书、会计、土地承包、专业户档案2343卷。现在这项工作已在全市推开:全市75个乡镇档案管理全部达到省级标准,523个行政村全部建档,实现了“当年清”。在档案修复过程中,由于书本上规定的浆糊制作配方比例不适合当地实际,她反复研制,精心调配,确定了符合本地区气候特点的浆糊制作配方比例,大大提高了抢救破损档案的托裱质量。几年来经她参与抢救破损档案483卷。2002年组织下派她到街道社区帮扶工作期间,针对街道社区档案空白的实际,对肃州区27个社区居委会全面推行建档工作。其中,整理文书档案395盒(卷),3385件,居民禁毒档案630袋,照片档案68张,并对街道社区80多名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进行了培训,使酒泉市成为全省社区建档的首家地区。
在担任局长以来,她是一名实践者。职务变了,权利大了,但她勇于实践的精神没有变。面对10多年没有维修的破烂不堪的办公楼,她积极向上争取,各方筹集资金4万多元,亲自动手,身先士卒,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手磨破了不叫苦,腿跑疼了不叫累,利用近两个月时间,把办公楼维修粉刷一新,受到大家好评。
“我们一定要把‘冷板凳’坐‘热’”。――― 做官,她明明白白。
李金香同志,从一名档案业务人员干到今天的档案局局长,使得她了解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再加上不断地学习及感悟,使得她对于做官后干什么?不干什么?一切都明明白白。今天,作为领导干部,她想得更多,更远。
抓法制,她坚定不移。在平时工作中,积极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安排职工利用集中立卷、电视宣传、散发传单、印制小册子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法》。《档案法》修改后,通过与法制办协调,将《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列入全市普法规划,并每年组织人力进行执法检查。今年,又研究确定三年普法规划,把依法管理列入工作重点,全力推行依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形成。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和北京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学前教育督导和监测制度,正式启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工作。
2012年5月,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教委,依据《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对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试点。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在实践中验证督导思想、内容、方法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二是试点先行,为全市各区县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好头,起好步。督导组主要通过深入东城区听取汇报、召开区政府相关部门、教委相关科室、不同类型幼儿园园长代表参加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实地考察街道和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查看文档资料等方法,全面了解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情况。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表》和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撰写专项督导反馈报告,最终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反馈给东城区政府,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取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效地服务和促进了东城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督导室对东城区学前教育的督导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实效。
一是帮助东城区全面总结了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在服务发展上有实效。首先,区政府将“缓解入园难问题”列入政府折子工程和实事项目,并将落实学前教育发展职责的情况列入相关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及年度考核范围,转变管理理念,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第二,区政府在园所建设、资源配置上立足调动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第三,东城区在学前教育发展上注重提高保教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体系,家长对学前教育工作满意度逐年上升。
二是帮助东城区客观分析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建言献策上有实效。针对园所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前瞻性研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针对有些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相对薄弱等方面情况,建议区政府继续深化经费投入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对街道幼儿园经费投入的力度,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协调发展;针对《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园所建设未能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的情况,建议区政府要加强《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调整、完善,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三是促进东城区建立边查边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加强薄弱环节上有实效。在落实《行动计划》过程中,东城区建立了由区政府办牵头、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相互配合,教育督导部门发挥督促、协调、指导和服务作用的自查、自评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促进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合力,有效推动东城区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试点,探索积累了适应学前教育的督导策略和方法
在市区两级政府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跟踪督导区县政府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这种过程性督导中,我们探索积累了适应学前教育的督导策略和方法:注重督前沟通,形成市区两级督导思想、理念共识,为区县自查、自评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注重发挥区县主体作用,着眼于调动区县在自评和督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督导过程中调研,着力在帮助区县总结发现经验,提出有效建议;注重督后及时交流反馈,着力在与区县平等合作,深入研讨,共同谋划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准确定位,牢固树立为促进区县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教育督导宗旨,把服务发展和合作督导的理念贯彻于督导工作始终。督导对象定位为各区县政府,督导形式定位为专项督导。在设计专项督导的指导思想时,突出以引导区县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为出发点,以督促、指导区县政府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职责和任务为重点,着力关注发展学前教育布局规划的有效实施,着力关注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的有效缓解,着力关注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与落实。在专项督导过程中,探索运用发展性督导评价思想、合作性督导评价模式,突出区县政府在专项督导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双方的平等合作,共同研究、分析、寻找区县学前教育新的发展点,为促进区县政府加快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是科学监测,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过程中,我们制发了《关于做好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京教督【2012】3号)和《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表》(京统函(【2012】73号),通过建立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年度监测台帐,持续统计分析体现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信息,跟踪监测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为学前教育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信息。同时,运用好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北京市区县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增设学前教育工作的调查指标,及时掌握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区县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过程中,充分运用各区县学前教育满意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三是聚焦重点,准确把握学前教育专项督导的内容和导向。在设计专项督导内容时,突出学前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兼顾内涵发展的重点要求。专项督导内容涉及组织领导、园所建设、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发展水平六大方面,并细化为32个二级指标。突出重点,结构简明清晰,整个指标体系力求突出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要求,督促、指导区县政府有效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在专项督导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导向:①北京市制定的学前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区县的落实情况;②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③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和发展的情况;④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⑤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入园、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无证幼儿园的分类治理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
四是着力建设,突出学前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完善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组建了以线联平主任为组长,关国珍副主任为执行组长,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处专兼职督学、市教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特约教育督导员和市人大、市教育学会、市教科院、北师大有关专家组成的专业化督导队伍。注重在督导调研、督导文件和工具的研制、专项督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更新督导理念,创新督导方法,提升督导能力,促进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通过督导试点来检验、完善《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和《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是否科学合理、导向正确;检验测评工具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检验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实效性强,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督导工作。
督导与调研相结合,几个需要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需要加强学前教育的法制建设,依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尽快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和经费投入的体制与长效机制,为社会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稳定非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依法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不再流失。
第二,需要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前瞻性研究。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系统做好适龄儿童人口现状调查和未来变化预测,尤其是外来适龄儿童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现状和变化预测;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破解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难点问题,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关注解决办园条件的不均衡问题,促进区域、城乡、园所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三,需要市区两级政府继续加强《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调整、完善,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链接 区县学前教育动态
东城区: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均衡、优质多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东城区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以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缓解“入园难”问题为切入点,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公办园为基础、公办民办并举,各类型园所协调发展的办园格局;积极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均衡、优质多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该区2011年设立1个亿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统筹各类型园所发展与建设。根据园所布局制定整体规划,对2011年度7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基建工程、设备购置、人员配备及招生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增加新生学位700个左右。同时,通过内部挖潜扩大学位300个左右,总计增加学位近1000个。2012年,正在继续推进5所改扩建幼儿园建设。
在扩大园所数量的同时,东城区积极探索名园办分园、小幼衔接园、品牌输出园及托管街道园的四元模式,开拓多种形式办园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同时,充分调动各类园所的积极性,稳定非教育部门办园数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011年相继开展了市立园年度综合质量评价、单位园自主发展评价及民办园年度考核工作,促进各类型园所均衡发展;市级立项课题《幼小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在部分小学和幼儿园中稳步推进;召开6次园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和园本课程实践研讨会,深化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强化教育特色,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深入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区教委与计生委合作,建构“跨部门联动、多资源整合”早教进社区的新模式。
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高位平台。选派干部赴东北师范大学参加首批国家级园长培训、赴新疆支教;开展市区两级幼儿教师“半日评优”活动及市级骨干教师现场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开展不同层级干部教师的专业培训及研修活动。
丰台区:多措并举,创新机制,
破解幼儿入园难题
第一,加大统筹力度,增加园所数量。根据统计,2011-2013年,丰台区年均达到入园年龄的本市户籍幼儿有8700名左右。区内每年可提供学位约1.2万余个,户籍儿童入园率基本能达到95%。但因外来人口因素,每年尚有部分学位缺口。为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区政府力争未来三年新增25所幼儿园。主要做法:一是新建一批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园原则上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各街道建设1所街道中心园,各乡镇建设1-2所乡镇中心园,力争全区公办园数量达到70%以上。二是改建一批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密集地区,通过合并改造学校或改造学校闲置教室,开办优质幼儿园分园或小学附属幼儿园,缓解特殊地区入园难问题。三是鼓励建设一批优质民办幼儿园,落实北京市有关“小规模办园”政策。2011年以来,共审批3所民办园、3所小规模办园,4所民办幼儿园正在受理审核,积极破解入园难问题。2011年就新增了15所幼儿园。
第二,开展内部挖潜,扩大园所容量。全区现有各级各类独立幼儿园125所,其中公办园84所占67.2%,民办园41所占30.8%。在园幼儿3万多名,本市户籍幼儿占69.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籍人口、城区外迁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入园压力较大。丰台区坚持整合优化资源,挖掘潜力增加学位,努力解决入园问题:一是采取一园多址方式,通过优质园举办分园,增加园所学位数量,如丰台一幼从一园三址发展到一园五址;二是采取小学办附属园方式,增设了丰台一小远洋分校、王佐学校、南宫中心小学等6所附属学校幼儿园,盘活闲置教育资源;三是通过扩大班级容量,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班级幼儿人数,扩大183个班级学位数量,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第三,健全评价体系,提高总体质量。一是建立保教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指导网络体系,形成学前教育发展服务体系,推动园所优质、健康发展。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园所视导、管理,以考核、验收、培训、评比为手段,不断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三是开展优质园创建。鼓励争创优质园,指导4-5所幼儿园所争创市级示范园,培育一级一类幼儿园15所,一级一类幼儿园比例突破50%,大力提高办园质量。四是建立奖励机制,扶持部门园、街乡园、企业园、民办园上级上类,逐步提高全区园所整体质量,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石景山区:改革创新,精细管理,
开辟区域特色发展之路
建立“高校—区域—幼儿园”合作模式。2010年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借力高校资源,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作用,组建“领导小组—专家团队—核心小组—行动小组”研究机构,33所幼儿园成为绿色教育项目实验园,形成“高校—区域—幼儿园”合作共建模式。在7位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引领下,形成5大领域学科研究共同体,通过调研现状、制定方案、组织培训、指导实践等途径,初步形成绿色活动课程框架,促成“品牌园引领—全区域跟进”的发展态势。
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园质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不断提升办园质量,编写《石景山区幼儿园科学管理手册》。一是运用目标管理手段,引领园所建立明晰的目标体系,制定系统的长、中、短期工作计划。二是将管理智慧融入制度建设,要求幼儿园在建立17项重点制度外,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促进自主发展的制度体系。三是注重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提高园长检查工作效益,实施5级24项档案管理。各园所加强过程性管理与指导,园长检查工作目的明确、分析深入、建议可行,以幼儿一日生活质量折射管理细节;发挥档案资料信息资源作用,提高收集、分类、目录建立等各环节的科学性,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大兴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根据《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从2011年起,由区财政每学年投入约1800万元承担了公办园合同工的基本工资、保险费用和工资补助,实现了合同工工资及待遇问题的突破,为公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解决了根本问题。严格落实幼儿园岗位设置工作、大兴区非义务教育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和大兴区非义务教育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考评机制,促进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更好发展。
二是采用幼师与非幼师相结合的方法补充师资。2011年共招聘了152名幼儿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56人);2012年共招聘了129名幼儿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48人)。同时,该区根据公办园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合同工招聘标准及流程,2011年和2012年分别完成全区900名和990余名公办园合同工的招聘,及时充实我区公办园保教队伍。
三是不断创新幼儿教师队伍补充与建设机制。该区在招聘指标向幼儿园大幅倾斜的基础上,2011年,与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签订三年幼教师资培养协议,每年定向培养40名幼儿教师,为本区幼儿园输送专业化教师。
昌平区:典型引路,
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昌平区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条主线,按照“打造昌平教育品牌,创建一流城市教育”的要求,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促进整体办园水平提升。
一是参加市级示范园评选和上级工作。教工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工业幼儿园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北京市示范幼儿园。2009至2011年,政法大学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加强镇中心园管理,已有91%的镇中心园纳入级类管理,提高了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二是开展“昌平区示范幼儿园”评选活动。北海昌房等16所幼儿园先后被认定为昌平区示范幼儿园。
生态城镇建设在当今世界方兴未艾,是指以“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促进小城镇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运行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今年,在大连西岗区建设局挂职锻炼了三个月,进一步增长了见识。大连是一个沿海发达城市,不仅市区环境优美,而且生态小城镇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果。城镇建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绿色经济发达。城市与乡村旅游景点比比皆是,无污染工业和高新技术项目较多,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发展迅猛,处处显示出十足的发展后劲。二是城乡生态保护得力。城市与小乡镇园林绿化水平较高,处处可见公园、文化广场、树木、花园和草坪,仿佛一个被绿色植物和花园包围的城市;市容环境清洁有序,垃圾回收系统安装了GRS卫星定位系统,污水及垃圾处理到位及时;夜景霓虹闪烁,五彩斑斓,景色优美;农村环境也比较整洁,家庭式的旅馆较多。三是社会文明程度高。城乡居民素质较高,教育文化事业发达,社区、乡村图书馆、体育健身设施齐备,各级政府组织民间文化活动较多,城乡居民素质较高,不但自觉维护优美的环境,而且很多群众自觉加入市容市貌志愿者服务队。四是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小城镇建设,从招商引资把关、政策引导、行政法规等多个方面努力维护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成果,公安、城管、消防、工商等各部门下形成合力加强管理,建立了长效机制。
生态小城镇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建设生态北杜是符合时代潮流的选择。尤其是近几年来,镇域划归开发区统辖,为生态北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建设生态北杜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创建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有利于提高北杜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生态田园示范镇,提高城镇品位;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壮大镇域经济实力。本文对照大连生态城镇建设的相关经验,调查研究分析北杜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一建设生态北杜的有利条件
北杜镇下辖13个行政村,人口近2万,毗邻旅游文化古城咸阳,发展环境优越,陆空交通便利,208省道、312国道环绕镇域,机场高速穿镇而过,通村公路全面建成,在建设生态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经济发展为建设生态城镇创造了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生态文明,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建设生态城镇不可缺少的条件。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济发展迅速,20__年GDP高达#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元。现代农业发展较快,优质樱桃示范基地、南鸭北养示范基地、土鸡养殖基地、欧亚种猪基地等大批重点农业项目相继建成,南华集团、石羊集团等农业企业蓬勃发展,农业走上了市场化、规范化、规模化、效益化轨道。###、#等重点工业项目落户镇域,第二产业产值逐年增加;商贸、餐饮、服务等行业全面发展,为建设生态北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进步为建设生态城镇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社会文明进步是生态城镇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北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建成了软硬件设施齐全的镇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7个,绿色家园示范村5个,高标准的村级 卫生室##个;镇域内公路、饮水工程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街道、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到位,乡风文明、环境整洁的新农村已具雏形。另一方面,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高达97%,创业培训持续不断进行,深入开展了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谐部门创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镇逐步形成了科学文明、勤俭持家、团结诚信、和谐相处的良好风尚,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平安北杜初步形成。
3省市政策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西咸新区的全面开发,为建设生态北杜提供了良好机遇。新区规划强调依托周秦汉历史遗迹和渭北帝陵遗存带,形成大都市帝陵文化、秦汉文化、古都历史三条文化带;强调生态建设,重点打造城市绿色廊道和都市绿心,建设大面积湿地公园和水景公园,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和水脉渗透、绿水相融的城市灵动空间;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田园小镇和社区;强调保护生态,建设西咸新区百里渭河生态景观带,把渭河打造成在国内有重大影响,世界知名的城中河、生态河,形成以自然保护区、林地、大遗址为基本要素的一廊、两带、多水系的区域生态体系。
总体来看,北杜以农业为主,无污染型工业,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初步具备了建设生态小城镇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北杜符合西咸新区发展定位,完全可以打造成新区的一大亮点。
二建设生态北杜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思路与定位。
几年来,北杜镇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北杜”为宏伟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重工、强农、兴商”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生态北杜”这一理念符合科学观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北杜”的宏观目标要求。也就是说,建设“生态北杜”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北杜”的应有之义。但是建设“生态北杜”的发展理念还未被突出强调出来,还未有明晰的发展规划思路,还未将“生态北杜”单列出来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一大重点。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生态北杜的社会实践需要思想与思路先行、政策先行。
2城乡文明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北杜在城镇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与过去5—10年相比,城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大连的生态小城镇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镇域主干道、主要商业街的环卫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垃圾处理还不够规范,占道经营的现象大量存在;社区、农户家庭环境需要优化;花园、公园、绿地还不够多;多数地域,夜晚还是一片漆黑。
3城乡居民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镇域居民的公民道德素质、思想文化素质、法制意识和诚实经营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比如,长期存在欺商、扰商、拒商等现象,破坏投资发展环境,影响了外商以及外来旅游人员的投资消费的热情,是不和谐的音符,不符合生态城镇发展要求。
4经济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仅为##%,第三产业占有比重为##%,第二、第三产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农业经济结构上,需进一步强调强调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无污染农业;在工业经济结构上,还需突出发展高新技术型、环保型、低碳节能型项目;在第三产业结构上,大力商业、物流业、仓储业等,尤其注重发展旅游业,尽量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四建议
建设生态北杜涉及方方面面,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国土、市容监察、环卫、宣传教育、建设等各部门实现联动,更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细致谋划。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政府引导功能。
结合西咸新区创建生态田园小镇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即将打造生态田园北杜作为城镇发展目标方向,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环境、加强教育宣传等各方面入手,按照建设生态小城镇的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确保北杜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突出政策引导。政府在出台的工农业政策、教育文化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对各行业各业的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使各项政策服务于生态的和谐发展,积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政策环境,为建设生态城镇营造浓厚的氛围。比如政府扶持的企业是否是环保型、生态型产业,政府倡导的农业是否是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农业,政府提倡的教育文化事业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诸多的因素都需要纳入政策考虑的范围。另外,加强法规引导。生态城镇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甚至需要几代人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生态城镇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是对传统城市建设与传统工业社会的否定,是人类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思总结。传统的工业社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破坏了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出现了高污染、高发展的状态,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人类面临能否永续发展的危机。这种状态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改变,需要以法律法规的固定形式加以维护。因此,生态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法律的支持,在建设与探索中不断完善法规。大连注重行政立法,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范社会个体、企业以及农户的行为。比如,对于乱排污水、乱倒工业垃圾的企业如何处置,对于危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如何惩罚,公民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都结合国家法律有一套细致系统的规定。也就是说,要结合建设生态北杜的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地方行政法规。
二强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近几年来,北杜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亦应在大力发展现代农畜产业基础上,把握以下几个方向:一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所谓旅游观光农业是指将农业产品生产、旅游观光融为一体的产业结构,不但要获取产品自身的价值,还要获取旅游价值,并带动农村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同步发展。目前,大中城市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拥挤的人口、翻倍增加的汽车、噪杂的城市噪音无形中增加了市民的心理压力,返璞归真、亲近自然、体验原生态的农业生活成为市民的一大潮流,旅游观光农业在北京、大连、沈阳、石家庄等地区非常流行。随着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市民体验田园生活必然成为一大趋势,因此,北杜亦应抓住机遇,前瞻性规划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比如,建立若干蔬菜基地, 提供工具等设施,让旅游者亲自动手采摘,亲自动手制作食品,品尝绿色有机农业产品;建立观光果园,除了可以让旅游者自己动手采摘外,还可提供设备便于其自己加工果汁等饮品,更要完善园中打球、读书、垂钓、露天歌舞厅等娱乐设施,同时配置以石头出售、特色小吃等服务活动,开发新的休闲项目,满足旅游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其次,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旅游业是世界性的绿色朝阳产业,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北杜要充分利用地方民俗、文化古迹、民间歌舞、民间手工艺术项目等地方特色文化,设立旅游景点;要创建一批生态田园、生态农户,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要鼓励农户发展自然风味农家菜馆、野菜馆等,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3大力发展环保型工商业。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严格按照“政府指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环保达标、科技领先、特色明显”的建设思路,坚决废除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意向工业项目,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型、环保型、低碳节能型项目,比如电子、服装、食品、玩具等外贸加工企业,引进农副产品与畜牧饲料加工企业等。同时,北杜镇交通条件得天独厚,还需利用航空、公路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大型商业,物流业,仓储业,餐饮业,宾馆业、汽车等交通工具维修保养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创建文明示范企业,带动第三产业大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名优新特产品的集散基地与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商贸物流为一体的特色明星乡镇。
4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持续不断地开展创建平安北杜活动,抓好社会治安与安全生产;经常性地开展欺商、扰商、拒商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加大对生活生产垃圾、乱贴乱画、违规占道经营、集贸市场、镇域主干道、公共场所、自然村村貌村容的整治力度,将环境整治活动延伸到每个农业基地、家庭与农户,评选一批卫生明星单位与家庭,引导全体居民自觉维护周边环境;重视对建筑工地的治理,深入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坚决避免粉尘、噪音、夜间施工扰民现象出现,杜绝建筑材料乱摆乱放;继续深化家园创建活动,积极推进自然村的亮化、美化、绿化工程,使镇域整体面貌改观,文明整洁形象进一步提升。
5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绿化工作。
在建设商贸经济一条街、村村通道路、蓄水饮水工程的同时,还应注意细节性的内容:一、借鉴大连的做法,可以实施“光明工程”,镇、村、社区、商业区、消费区主要干道的灯光设施要齐备,商贸大楼、办公大楼等公家单位主要建筑物和标志性建筑物的广告牌与灯光要经过统一的设计,适当的位置安装霓虹灯、LED电子显示屏、滚动字幕屏以及大型露天电视屏幕,既可播出企业广告,亦可宣传政策法规;同时也能带动夜间消费,发展“夜间经济”;更要达到五光十色、绚丽斑斓的可视效果,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每个社区、每个花园要增添体育文化设备和休闲娱乐设施,方便居民生活,营造和谐环境。同时,还应做好沿街、沿公路、沿河的绿化工作,做好各类企事业单位、行政村办公场所的绿化工作,建筑屋内设立盆景、盆栽花卉,结合城镇规划,因地制宜地多建小片花园、小片绿地,创建处处可见绿色、时时可见花草树木的绿色城镇。
6创新宣传教育,提高镇村居民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