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网购现状论文

时间:2023-03-14 14:51:07

导语:在大学生网购现状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网购现状论文

第1篇

>> 冲动性购买行为之购后评价研究 网购中潜在购买行为与实际购买行为的关系研究 体验营销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分析 时间管理倾向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研究 时间管理倾向、冲动性与大学生网现状的关系研究 异地冲动性购买行为驱动因素研究 青年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特征研究 线下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综述 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综述 冲动性购买行为理论综述 冲动购买行为研究动态探析 基于购物网浏览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关系的研究 框架效应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信用卡使用对中国大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研究 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后动态满意度研究 参照群体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基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商场营销策略建议 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探析 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及营销策略 生活方式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Yoo W.S.Y.Lee.The Role ofInteractivity in e-tailing Creating Value and Increasing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10,(2):89.

[3]Clore, G L, and Centerbar, D B.Do approach-avoidance actions create attitudes?[J].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7(1):22-29.

[4]Aviv Shoham,Maja Makovec Brencic,Compulsive buying behavior,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Vol.20,NO.2,2003,pp.127-138.

[5]Baumeister,R F.Yielding to temptation:Self-control failure,impulsive purchasing, and consumer behavior[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2,28(4):670-676.

[6]赵宇娜.网站环境特征对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

[7]林东清(李东改编).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8]DixonNM. Common K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Sharing Wllatthey Know[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

[9]阚文莉.年轻人冲动性购买机制实证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周鹤.购物网站的商品推荐和客户评论对冲动性购买意图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11]姜道奎.团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2.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即时通讯 日常生活

一.调研概况

进入新世纪后,有专家预测影响未来生活的10大数字技术产品,即时通讯工具排在首位。的确,腾讯QQ、MSN、飞信、微信、阿里巴巴等即时通讯工具(Instant Message Tool)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对外沟通的多媒体平台,它便捷、有效、省钱的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新生代的大学生是使用即时通讯的庞大群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即时通讯已经日益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并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引起更多人对大学生使用即时通讯的关注,为即时通讯的发展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学生信息意识、正确合理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我们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数据并查阅资料,以北京市朝阳区大学生为对象,在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9所学校采用随机抽样 (non—simple random sampling)的方式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现状和因此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调查。其中有效答卷564份,有效率达94%,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38名男生,占总人数的42.2%,有326名女生,占总人数的57.8%,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分别为143人(25.35%),155人(27.48%),105人(8.62%),161人(8.55%)。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问卷数据进行交叉统计选取重点内容,并结合文献材料,研究即时通讯对大学生的影响,说明结论。

二.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现状。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e ,IM)是一种通过多终端的通讯技术打造的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综合型通讯平台。据Analysis Internet数据统计,2004年国内有即时通讯用户7000万人,2005年达到9300万人,2006年增长到1.32亿人,2008 年有1.7 亿人,2010 年达到2 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4.45亿较2011年底增长7.2%,使用者以18—24岁的年轻人为最,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此时代背景下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自1999年2月推出以来,到2012年6月,腾讯QQ日均覆盖人数1.9亿人,网民使用率达69.5%,稳居行业榜首;阿里旺旺、飞信紧随其后。

我们对朝阳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类别及使用年限进行比较,发现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年限集中在3-5年和5年以上两个范围,使用年限在3年以下的人数较少。在各使用年限的范围中,男女生的工具选择并无太大差异,使用最多的工具分别为腾讯QQ、飞信和微博。

三.持续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需求与满足分析

近年来,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者趋向年轻化,大学生作为使用者中的一大群体为何会选择并且持续使用这一信息传播工具呢?

(一)从传播学角度来看。

20世纪60、70年代中,在美国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中,出现了以传播者为中心向受众者为中心的转化。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主动传播者(active communicator)的理论,他指出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满足自身需要,并且依据使用效果对该媒介进行修正和评价。华人传播学者祝建华先生提出权衡需求的概念指出,当人们发觉生活中的某项需求无法得到已有工具的满足、并且认为新的工具能够满足其需求时,他们会采纳并持续使用这种工具,而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对使用即时通讯的需求膨胀,这种持续使用现象也可以解释了。

(二) 通讯文化的日渐形成。

近年来,绚丽的网络图片,有趣的表情符号及幽默的网络语言逐渐风行,人们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关注社会热点、点评社会现实,通过转播、评论等形式起到了引领舆论风向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文化形式。这种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并且可以得到广泛关注的媒介,使人们得到被他人关注的满足感,这也促使人们更加频繁的关注和使用即时通讯工具。

(三)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目前,即时通讯工具功能大多趋同,人们对于即时通讯使用的心理满足重于功能性满足。以聊天和游戏为例,即时信息打破了以往地缘和人缘的限制。人们可以通过留言或语音随时随地的聊天,互不相识的人不用面对面的交往就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对于沉溺游戏的人来说,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可以通过众多游戏内容进行发泄,通过游戏奖赏和升级获得成就感。

(四)社会技术的发展以及群体效应。

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和传播,与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联系密切,技术的支持和社会的进步是即时通讯兴起的重要前提。当社会认可并接受了这种通讯技术时,人们会大量使用这种工具,通过向周围人推荐产生群体效应,人们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通讯方式,这种选择也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更新。

四.即时通讯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正面激励作用

经过对人们选择和持续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分析,我们了解了推动大学生使用即时通讯的影响因素,那么对于这样高频率、高依赖的使用会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正面激励作用呢?我们从社会行为和心理影响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行为方面。

第一,即时通讯的使用是对身体实践行为的解放,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句古语是对当代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各种通讯工具获取所需信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实践出真知”的模式。这种获得信息的新途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对人实践经历的要求。

第二,即时通讯减少了外出的活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网购、团购是一个很好例子,大学生越来越偏向淘宝、凡客等网站,减少去实体店亲自体验试穿的活动,单纯凭视觉判断购买商品。通过团购这种方式了解和订购需要的服务和商品,降低了外出搜寻的成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二)心理活动方面。

第一,释放自我,排解社会压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表或倾诉,不用担心受到周围人的当面攻击和嘲笑,这种隐蔽性吸引了大批使用者。社会压力的增加,使许多面临心理问题却不敢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帮助的学生,利用网络心理咨询站和在线心理医师寻求帮助,或者与陌生网友倾诉,排解心理不适。

第二,满足大学生平等、自由的心理需要。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身份和地位的差别,现实生活的约束,让许多人无法适应,这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压抑,所以常通过发表虚拟信息寻求言论和心理上的自由和支持,这种交流满足了大学生寻求平等和自由的需求。

第三,促使大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创新。即时通讯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活跃平台,像“躲猫猫”、“蒜你狠”等词语既有幽默感,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此的态度,引起思考。大学生是参与讨论和反思的活跃的群体之一,在这样综合的平台上,以信息技术制作富有创意的视频图画、以犀利语言表达情感看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中,避免被边缘化。关于即时通讯对大学生积极影响的统计如表1所示。

五.即时通讯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

除了以上正面作用,大学生过度沉迷和依赖即时通讯的现象,也令人担忧,的确,在看到即时通讯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后也要分析其负面作用,总结如下。

(一)过度沉溺虚拟交往,现实人际关系冷漠。

技术的发展偏向于虚拟化和器械化,大学生处理现实人际关系的挫败,促使他们向虚拟人际网络寻求安慰。同一宿舍、班级的人来自不同的省市,有着不同的背景和风俗习惯,难免会有摩擦,处理不好常常造成矛盾升级,即时通讯交往的虚拟化弱化了这样的冲突,但是过度依赖虚拟人际关系会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对大学生融入现实人际生活中不利。

(二)即时通讯约束性弱,道德观念淡薄。

即时通讯的虚拟性、匿名性使得道德约束力降低,法律的不完整使这一现象很难完全遏制。如果行为者主观上放松了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就会出现言论攻击、传播不良信息等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大学生虽然受到高等教育,但由于思想观念还未最终定型,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偏激言论和不良信息等因素对个人思想观念产生不利影响。

(三)聊天、游戏占用大量时间,造成心理空虚,荒废学习。

大学生的聊天对象集中在朋友和陌生人,很多交谈内容缺乏价值,长时间的抱怨、倾诉、闲聊占用大量学习时间,不利于注意力集中和情绪的控制,甚至形成一种强迫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活弹性较强,时间的安排要靠自律,为游戏而逃课挂科的话题并不新鲜,但却无法完全避免,不知断送多少学子的前途。

(四)当代媒体对负面新闻的宣传极易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打开新闻网页,社会和娱乐等负面新闻充斥眼球,这种负面信息经过媒体宣传的扩大作用,易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扭曲和偏见,大学生由于处于幼稚与成熟的转型期,思想和行为有时未免感性,若是缺乏正知正见,易出现危害社会的现象。

(五)网络黑客、病毒的传播以及私人信息的泄露,产生危害。

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也便利网络黑客利用病毒等方式窃取私人信息,给生活带来困扰。大学生虽然即将步入社会,但是依旧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时受各式信息的迷惑,给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提供机会。关于即时通讯带来的消极影响简单统计如表2所示。

综上所述,即时通讯的双面影响不是绝对的,合理引导和使用即时通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此,整理总结三点建议。

六.正确引导和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建议

(一)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和监督机制。

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即时通讯的使用有法可依。如美国已经通过了“信息净化法”及“隐私权保护法”等。我国于1996年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并于2005年的《刑法》中增加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但目前对于约束即时通讯言论和信息规范性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制定和实行,尤其对于使用主体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还有欠缺。在完善立法的同时,提升网络警察以及其他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即时通讯工具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

(二)加强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提升个人素养。

学校和社会加强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自身形成较为完善的道德自律意识,能够在各种信息文化的冲击下保持清醒认识,而不是随波逐流受错误思想左右。在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过程中,查阅和宣扬积极的内容,坚守道德底线,杜绝不良信息的接收和传播,自我规范、自我控制。

(三)加大社会关注和心理辅导的力度。

许多大学生沉溺于即时通讯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不适,因此在虚拟通讯中寻求安慰,社会应加大对此的关注和投入,使得中国心理教育和辅导体系化发展,引导学生和整个社会正确认识心理辅导的必要性,而不是恐惧和排斥,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问题,合理使用即时通讯,使即时通讯工具发挥应有的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乃涛.大学生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使用现状的初步调研[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5月第24卷(5)

[2] 龚焕焕.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改革与开放[J].2012年第14期

[3] 施 嵘.即时通讯工具的负面影响.青年记者[J].2009年第11期

[4] 王森.即时通讯工具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5月

[5] 施 嵘.即时通讯工具的负面影响.青年记者[J].2009年第11期

[6] 林 燕,陈玉民,邓少柳.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N].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8月第25卷(4)

[7]王森.即时通讯工具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5月

该项目获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金融实验班学生课外科技立项资助。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