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实心球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23 16:12:01

导语:在实心球教学反思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实心球教学反思

第1篇

初中实心球教学课件

一、教学内容分析

实心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中的重点教材。本课的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近几年体育中考的项目之一。它可以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运动速度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冷静、果断等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育。

二、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实心球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素质,提高投掷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建立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概念,了解动作结构和技术特点。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进取的精神,追求和体验成功,共享快乐,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合作,学会竟争,互帮互学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年龄为十五、十六岁左右,该年龄段学生正处于生成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启发式教学,并给他们创造自己展示的机会。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出手角度,

教学难点是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

六、教学过程

1、集合整队: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报告出勤。 2、 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投掷:学习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初步学会正确的投掷用力顺序。 4、安排见习生。组织:四列横队。

明确目标,主动学习,安全第一,互帮互学。

一、准备活动:

1、四路纵队趣味慢跑。

2、个人徒手操: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全身运动;

(4)、跳跃运动。

3、双人专项准备活动:

(1)、压肩运动;

(2)、转肩运动;

(3)、互背运动

组织:教师带领同学蛇形慢跑,

要求:精神饱满,跑动路线准确,合作积极有序有趣。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有力、到位、协调、舒展。利用充分的准备活动,把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关节和韧带活动开。

一、投掷:

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动作方法: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时,能做出双手持球于头上后方,身体后仰(尽力成满弓),由双腿用力蹬地到髋关节及躯干屈曲,肩部迅速向前,快速挥动手臂,最后屈腕,把球掷出。 动作要点:

用力蹬地,腰腹急震,挥臂,压腕,拨球,用力将球掷出。

重点:

用力蹬地,送髋展胸,快速挥臂(鞭打)用力将球掷出。

难点:

用力顺序及出手角度。

二、分组练习

1.分四组,每组面对面,循环投掷,由小组长负责小组的纪律。

组织:四列相向横队,相距6米左右

要求:有组织、有纪律、注意安全。 教法:

1、熟悉球性;

2、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1)、教师示范讲解。2)、学生模仿徒手练习; 3)、学生持球练习; 要求:听统一口令,服从指挥,用力顺序正确,上下肢用力协调,动作快速连贯,蹬地、收腹、挥臂、压腕、拨球。 易犯错误: 双腿用力蹬地及髋关节、躯干屈曲动作不够,只用手臂将球掷出,用力不协调。 纠正方法: 多做模仿练习,体会动作的本位感,做出背弓,然后再投掷。 4)、学生自订达成目标练习; (男7.5米优,女5.7米优;男5.3米达成,女4.3米达成) 5)、学生展示、挑战练习:

组织:

四组组长负责到各自场地练习。

① ② ③ ④

教法:

1、教师讲解,纠错;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要求:有力、准确、到位。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一、整理放松。

二、小结:

评价学生完成本次课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收还器材。 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深呼吸

要求:按动作节奏,师生同乐,充分放松,达到放松的目的。

小结本课:旨在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缓解肌肉疲劳

教学预期效果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平均心率100-120/分钟,达到了教学目标的预期要求,掌握了本次课的技术重点,突破了难点,并能熟练地完成动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中学《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教材。本课灵活的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的进行自学、自练、自悟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与探究。以下是本人课后的几点反思:

首先,学生永远是课堂上的主角。课堂上要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本课的主教材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观察,模仿,自己试投,然后再跟教师的正确动作做比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易错动作的印象,更激发了他们自主研究的意识,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

新课改理念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进行体育教学。而在苏北的一些农村初中,因缺乏对体育课的重视,体育课还是有着教师“放山羊”、学生“瞎胡跑”的教学现状,还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只是个形式,学生一般是上“室内”体育课,所谓“室内”体育课也就是其他学科的自习课,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体育课堂呢?

一、制定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实际生活中,人们只注重了生活的节奏,而忽略了体育锻炼。现在中学生的体重日益上升,出现了亚健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体力、增强体质是通过体育锻炼才可以达到的。因此,要求师生都要重视体育课。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教材,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或者在体育课上重复简单的动作,使得教学过程单调乏味。新课改要求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目的,所以教师要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活动计划,改善以往单调、动作重复的教学方式。如体育课上的跑步可以设计成游戏,这样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身心得到锻炼,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存在价值。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现在的学生钟爱电子游戏及网络游戏。再加上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致使现在的学生普遍都存在“懒”得运动的现象。因此在单调的体育教学内容下,学生更加不喜爱体育锻炼。所以,教师要在体育课时选择能锻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喜爱的活动作为体育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双手掷实心球”时,好多学生认为,实心球从这条线扔到那条线很没意思,针对这一点,笔者在教学中选择操场的沙坑为教学场地,先准备好抛掷的实心球,在沙坑里选择适当位置挖几个不等距离、不等大小的沙坑作为“实心球筐”,也就是把实心球好比“篮球”,沙堆坑好比“篮球框”,然后从沙坑处开始测量扔铅球的距离,丈量一定距离后,由同学抛掷实心球,比赛谁扔得远并能准确抛进“实心球筐”中,这种竞赛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此次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好教学指导

首先,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繁,相互配合。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沟通起着重要作用。体育课上的一些动作是部分学生很难把握的,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直到每位学生都可以完成体育教学项目。比如,在教学“跳山羊”时,有几个女生怎么也不敢跳,要么就是怎么也跳不过去,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安慰与指导。教师可以先做几个示范性动作,然后告知学生从什么地方开始助跑,到“山羊背”时抓住时机两手支撑山羊同时起跳、分腿、推手回落。帮他们多练习了几次,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果然这几位同学有了明显的进步,班上每位同学都可以顺利地完成“跳山羊”的动作。

其次,教师要注重快乐的教学模式。严肃的课堂氛围只会拘束学生的活动空间,以运动为基本体育锻炼的快乐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快乐的教学方法一般可采用游戏法、竞赛法、挑战法等,然后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比如,一堂排球课,先准备好所用的体育器材:排球和场地,场地是操场的排球场。先教给学生发球、垫球、传球、扣球的基本动作,然后讲述怎样拦网,让同学练习一节课,在下节课时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教学比赛,教师可以参加到其中一组,在活动中教师随时规范动作指导,在师生互动中,大大地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做好教学反思,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初中体育是以学生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以增加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因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体育课在实施过程中和文化课程有较大区别,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环境来说都决定了体育课更多趋向于身体的运动。从教学过程来看,体育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积极的学习和训练而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因此,要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得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体育运动效率的直接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因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一些学生锻炼不积极、活动较为被动,课堂气氛死寂,学习效率自然不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从学生自身分析做起。

1.消除心理障碍,激发运动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虽然增加到了中考中,但凭借自身的身体素质,哪怕不训练也能获得一定分数。也有学生认为,体育是“体力劳动”,与其辛苦锻炼,还不如搞好其他文化科目学习。其实,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作用认识不足,而另一方面则是懒惰所致。且部分女生认为,体育运动属于“高强度”活动,是男生的专利,不愿意参与其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理解体育运动对自身发展的作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正确认识作用,自主参与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打打篮球、跑跑步,而是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与运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更多健康知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也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单纯的说教方式,利用室内课、活动课等引导学生认知体育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培养学生特长,培养技能

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懒懒散散,原因是他们不喜欢体育运动,没有特长。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没有特长,而是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自我否定了自己,心理暗示让自己和体育运动更加疏远。要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课堂中教师就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上喜欢体育课,从而主动参与到运动中,在运动中获得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当然,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特长而组建诸如篮球队、羽毛球队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得到特长的发挥。

二、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在体育课堂中,师生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众所周知,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是单纯地“教”和“学”的关系,还涉及感情的交流。为此,要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运动兴趣、承载负荷(强度)、运动习惯、喜好等方面有着客观的差异。同时,学生的背景也是影响师生交流的主要因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就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如,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等,在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从而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

2.情感教学,尊重学生

正如上文所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还伴随着情感的交流,故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和表情的应用。如,在乒乓球教学中,某一学生平时不太喜欢参与,而本次课堂却积极参与并能主动提出问题,此时教师就可多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其兴趣。又如,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可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去面对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从而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奠定基础。

三、转变观念,提倡合作探究模式

在传统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多让体育委员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然后教师讲解示范所要学习的内容,接着就让学生自主练习。因教学模式的单调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运动强度不够,课堂在“牧羊式”的教学中进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探究教学逐渐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应用,在实施探究模式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准备环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做准备活动或跑步的模式,转而以游戏活动、自主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如,在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教学中,准备环节教师提供了弓步走200米、自由慢跑400米、运球走100米等多种选择,学生可按自己喜欢的内容选择运动,然后再进入基本部分教学。又如,借助体育游戏来导入,在篮球的运球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运球比赛,比赛后再进入基本部分。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而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基本训练,从而为合作的课堂奠定基础。

2.合作探究,构建知识

合作探究注重的是合作,即课堂中更多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培养。以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以拉弓射箭为引导,引导小组进行两次训练(第一次稍微拉开射箭、第二次用力拉开几乎成满弓),然后以哪一次更远启发学生思考其中原因,学生实践后教师在出示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动作图片,从拉弓过渡到满弓动作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满弓动作对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作用,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3.分组训练,培养技能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方法后,教师就需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形式来引导学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分析运动中的不足、分享收获,不断训练、不断反思,然后再训练,从而形成技能。如,篮球换手运球的教学中,小组学生通过分组训练掌握一定技巧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效果就较为明显。又如,在投掷实心球的上步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教学后,教师组织学生以“上步”和“不上步”推实心球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上步、蹬地、出手速度协同用力的作用,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第4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30-01

课堂效率实质就是检查教与学双边活动是否同步的评价尺,即教学进度与学生掌握度是否同步,同步用时越短效率就越高。因此,教师高效教的策略与学生高效学的策略的同步性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引以为思的。多年来,本人就怎样提高体育课堂效率而一直努力探索和研究,通过课余的搜集整理、课后及时的教学反思,以及教学中点滴的实践,总结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的乐趣。

一 “分层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体育课堂应关注学生差异,作为学生活动与练习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体育教师需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过程轻结果,重方法轻“填鸭”。注重学生的练习态度和参与程度,针对不同的学生寄予不同的期望。因此,实践课堂操作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与身高情况、体质状况、认识结构、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来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多种不同难易层次的技术规格要求和技能达成要求,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进行山羊分腿腾跃教学时,笔者设置了人羊、低羊、中羊及高羊四个不同高度层次的练习场地,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和掌握程度,针对练习难度和学习目标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主学练。其练习参与度和练习强度毋庸置疑,能表现出积极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及挑战新高度时的紧张与兴奋,充分促进了目标的达成,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是成功者,同时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缩短了学生间的技能差异。

二 “帮扶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关爱之心

针对学习失败的同学,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各种失败的实际情况作认真细致的分析,究其原因,查其缘故,及时有效地制订计划,科学分组系统训练。对于学习较好的同学,教师应积极引导积极鼓励,鼓励其参与“帮扶工程”,帮扶那些未过关的弱势群体。可采用一帮一、多帮一、多帮多等不同的帮扶方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成功诀窍毫无保留地教给其他同学。看到同学间专心细致的交流,手把手的讲解示范以及热情洋溢的鼓励,笔者的内心无比的愉悦。这种“帮扶式”教学的好处在于受帮的学困生能在同学关爱的氛围中勤学苦练、积极奋进,从而杜绝了内心的自卑感,感受到了同学关爱的温暖,同时又增加了一份责任感,一份不辜负同学帮扶的责任;对于施帮的学生则能进一步巩固技术、精化技术,使技术动作理论化,在精心辅导的同时,增强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培养了其帮助弱势群体的大爱之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处方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根据不同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及技能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运动处方”非常重要,设计“处方”时要做到科学严谨、因人而异、因人施方,做到好技术向好技能的合理过渡。具体地讲,对技术动作掌握得较好的学生所设计的“处方”是应加强体能训练、力量训练。根据中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最好采用与技术规格相同或相近的体能力量训练,有利于防止已有技术动作的破坏。例如,实心球的力量训练可以采用橡皮带训练法,即把橡皮带的一端固定在肋木上,高度齐腰,另一端则背向肋木双手抓于头上,向前移动适当距离致前臂向后形成满弓止,双脚站立依照个人习惯,可前后站立也可左右站立,继而深吸气、屏气、发力,双臂经头顶直臂向前掷出,重复10~20个为一组,练习3~4组为宜。此法接近实心球投掷技术规格,既锻炼了腰腹力量也提高了手臂力量,效果很好。对技术掌握较差的学生所设计的“处方”是技术动作强化训练,想象模仿日常生活中相同或类似的技术动作加以训练。同样以实心球投掷为例,想象生活中的双手握斧劈柴、双手握棍打豆谷等,由背后向下劈打转化为向额前上方。此法相似于实心球投掷技术,学生可以模仿动作,体验用力顺序,感觉动作。“处方式”教学最大特点是抓准动作细节,因材施教,因人施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技术动作及技能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善提高。

四 “拓展式”教学,促进学生技术的实践运用

第5篇

关键词:小场地;体育教学;方法

学校在发展,学校的体育工作也在发展,然而许多中小学都面临着体育场地狭小的问题,特别是市区内的学校。我们当然学校也不例外,随着学校的规划搬迁,扩建工程的进行,在这未来几年内,学校的体育教师仍然要面对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的状况上体育课,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现有的场地和资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成为广大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课

我校的体育场地十分紧缺,同时上课的班级多,体育课堂的相互干扰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教研组要求体育教师在每月前制定好本月教学计划。计划中详细写明自己在各课时中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场地的安排以及使用教学器材的数量。教研组长可根据每位教师的计划,对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做合理的统一安排后再反馈给每个体育教师,教师在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来进行备课和上课,这样以来不仅可以避免各年级各班级在体育课中不发生争地盘、争器材等现象,而且还为老师组织体育教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促使教师养成上课不随意,认真准备和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

二、巧妙利用场地,精心安排教学过程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场地,因地制宜的布置场地,使场地布局集中紧促便于组织教学,是有限的场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1、多班级体育课场地设计

在小场地上同时有多个班级上课时,每个班的活动范围都很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提前考虑如何分配使用场地来达到练习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投掷课时,可设计成双圈形,学生站在内外圈,两人一组,可相互“拉满弓”练习,各种投掷力量的双人练习,向圆心目标投掷自制的纸垒球等,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使多数学生动起来。除了通过交换队形来进行小场地教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内容来实现小场地教学,如将学生的队形固定,可以做原地的跳跃练习,一些徒手技术动作练习和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等,利用场地的距离设定前后两个标志,做绕标志点跑练习,教学秩序活而不乱,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又能确保安全,何乐而不为呢?

2、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进行练习

如:利用围墙边,篮球场边的树木,进行蛇行跑,往返接力跑练习,既可以当成准备活动,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而且天热时又有树枝遮阳,一物多用,并且不占用其他活动场地。在投掷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墙壁,在墙上画上两条目标线,中间为目标区域,进行谁比谁投得准的练习,控制学生的出手角度,而且拾球也方便,练习密度高,球撞在墙上的“砰砰”声很直观就能反应出用力的大小。这些方法因地制宜,能够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运动量也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3、在有限的场地上反复曲直地多样移动

如:跑“8”字、螺旋跑、快慢相间跑等,还可以走和跑交替,交换动作方向与节奏。这样场地虽小,跑距却可无限的延伸,这种方法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达到发展学生耐力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反应和灵敏性,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合理利用各种方法,搞好小场地教学

1、模拟练习法

模拟练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练习是学生不用器材,只做徒手的一些练习。如原地推铅球,排球的双手垫球,篮球的三步上篮练习等,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做好徒手练习。

2、分组循环练习法

在小场地上,可以把教学内容串在一起练习,在练习前,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规定不同的组分别进行不同的练习,并选择体育骨干分散到各组担任小组长,采用分组轮换教学。这样即可照顾全局,又可重点辅导。如:第一组立定跳远,第二组举重物,第三组立卧撑,分组练习,一定的次数或时间后再轮换,这种安排既可以充分利用场地,又可以提高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3、游戏法

在有限的场地上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可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动作要领,并利用游戏规则让学生理解动作技术的重点与难点,规范自己的动作。且不同的游戏可以起到不同的锻炼效果,如:“贴膏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和灵敏性。“小兔快跑”则可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协调性,通过这些游戏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4、实际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如女生喜欢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等。那么我们就在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一特长,因为这些活动不仅加强腿部,肩部和腰部的力量,而且还能提高灵敏度,弹跳力,耐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等。在教学中组织起来进行一些小型的比赛,那是既实用又简捷的教学方法,而且这些运动对场地、器材及练习时间要求都不多,且健身效果好,易于推广。

5、替代法

有的教材则可以用以轻代重,以小代大,以简代繁的方法来解决。如利用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实心球掷远;以跳背来代替山羊分腿腾越的练习;用废旧的报纸团成球,外用彩色胶带包裹,制成实用的足球等这样既增加练习的次数,又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

6、竞赛法

竞赛活动是体育锻炼中不可缺少的,在小场地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各种形式的竞赛来组织教学,加大练习量。如迎面接力由单人跑改成手持一个实心球跑或者背人负重的接力,或在跑前做俯卧撑或高抬腿等方法来加大运动量。再如投准比赛。在进行实心球教学时,教师可以画一条长线,线前8米处放一标志物,让同学们站在线后,以能否击中标志物为目的进行,“掷保龄球”比赛,看谁投的快又准,这些比赛不仅能增加练习次数、练习时间,而且也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舒畅的竞争环境,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总之,要想在小场地上上好体育课,不仅需要教师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精心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也需要教师们认真专研,注意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小场地上上好体育课。(作者单位:汉阴县汉阴中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责任心 爱心 兴趣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20-02

自教学活动诞生起,教育工作者就一直寻找着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用最少的时间教学,但是学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并且高效率地学习和练习。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现象,教师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和写教案、给学生讲解知识、指导学生练习,可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期望相差太远,学生上课听讲很认真、很努力,但是学习的效果不很理想,心里很难受。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教师效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一 教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

责任心和爱心是教师的灵魂,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只有在爱的基石上,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历史的经验表明:教师具有爱心,能放下架子和面子,真诚地和学生结交,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学生。作家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家庭太多的关爱和照顾,很少去关心别人,这就需要老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爱的种子。特别在体育活动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意外地摔倒,甚至动作失误导致骨折都有可能。这个时刻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宽容的动作、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如同一缕轻揉的春风,吹进学生正在成长的心里。

教师的责任心没有轰轰烈烈的表现形式,而是在平凡、普通甚至有些琐碎的工作中体现。我们要时时刻刻记着,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教学生的知识,更是千万个家庭的希望。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肩上承载着一个孩子的前途和希望。有位老师说得好: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段话让人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责任背后的博大情怀。在体育教学中,负责任地讲解,能避免学生动作失误而带来的伤害,让学生快速而有效地掌握所学动作的技巧和技能,使学生既尽兴活动,又有效地锻炼身体。

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责任心是教师永恒的承诺,爱心是教育古今不变的主题,教师工作是责任心与爱心的体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民教师。

二 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几乎所有教学的书上都能找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有的教师上课时把所有的动作要点一一讲来,由浅入深,还没讲完,学生已经昏昏欲睡,没了兴趣,下面的活动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教师似乎真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上课时稍微讲两句,你们活动吧,想玩哪个就玩哪个,学生玩得尽兴了,可动作的基本要点和规则却稀里糊涂,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活动就会积极主动,活动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引导学生的兴趣。

1.从事实或者事例引发学生的联想和好奇心

例如讲“跳远”一课时,我问:“袋鼠和我们走路的姿势一样不一样?”学生说:“不一样。”我又问:“它是怎样走路的?”好多学生开始模仿袋鼠跳跃的样子,我顺势引入跳远这节课,讲解技术要点:“先将下肢弯曲、身体下沉后用力向前跳出。”然后接着引导:“袋鼠的尾巴有用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讲解:“手臂不但能像袋鼠尾巴那样保持身体的平衡,在双脚跳出时向前摆臂还能起到助力的作用。”接下来的课非常顺利,我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节课的效果比预期要好得多。

2.良好的合作和竞争能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一个人玩的时候,可能无趣,情绪低落,当多个人一起玩的时候,要面子的心理和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激发出来,毕竟没有谁会愿意让别人看不起,都会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优势在众人面前展示出来,都想获得别人的掌声和赞扬。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是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体育课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在体育课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合作和竞争,如一场球赛、一次接力跑、一个游戏等。如果同伴间没有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就很难取得胜利。比如足球赛,一个人脚下技术再好,他基本没有可能在没有同伴的配合下,从后场连过多个人来到前场,并把足球踢进对方球门。

3.以学生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应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游戏,使学生能在游戏中既学到技能、技巧,锻炼了身体,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比如讲足球过人技巧时,两人进攻,一人或二人防守,攻方二人相互配合,一人由前方推进,另一人看准时机上前挡住防守人,待本队队员带球过防守人后,向后撤步接球准备射门,传球队员迅速向球门跑动,准备接第二传或抢补射球。射门不中或被对方抢断,则攻防位置互换。此类游戏既提高了运动技能,又激发了学生兴趣。

三 明确每节课所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预设目标,必须要求教师在深刻地理解教材、全面地了解学情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的定位,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利于学生的发展。体育教师在上课前,理清该课程的内容体系,明确各块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避免盲目性。目标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爱好。过程越简约越好,反对那种不切实际的、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的体育课,因为这些平时根本没办法上。组织过程要严密,队伍调动要有序,并尽可能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队伍调动,以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并合理准备器材,即够用又方便得到。如抛实心球一课制定的目标:(1)知识目标:能说出抛实心球的握球方法和预备姿势,知道投抛时身体的用力动作和必要的安全措施。(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掌握握球方法和抛实心球的预备姿势,80%以上学生能正确用力,达成个人学习目标,并能安全地进行练习。

许多体育项目和内容都是相通的,选择时要考虑到内容之间的可替代性。例如“跑”的教学内容,按照以往单一的形式,反复进行技术练习,一味运动成绩,使这一内容枯燥乏味,从而扼杀学生的天性,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 。我们可以用“贴人”类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跑,也可以让学生踢着足球跑或拍着篮球跑。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跑的能力,又让学生跑得兴致勃勃,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能力。

四 课后要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总结、思考、内省的过程,也称课后反思。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改进教学行为的重要途径,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环节,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预设的目标学生是否都能完成,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把握目标。当学习目标完成不理想,就要修改教学目标,增加一节预备课。教学目标中应制定一些诱导性的练习,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2.反思教师的教

教师的教学,有很多要进行反思的地方,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对课堂的引导与组织、教师对课堂事件的处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与把握、教师对教学器材的准备和对教学场地的利用,都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的重点内容。

第7篇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跑的练习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并掌握利用跑发展各项身体能力的锻炼方法。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运动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树立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获得成功感。

[重点、难点]

1.

本课重点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从而养成长期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难点是掌握各种跑的锻炼方法及利用这些方法发展各项身体能力。

[设计思路]

(一)教材的选择

发展体能(速度、耐力和灵敏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身体健康目标学习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体能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种类较多,其中各种跑的练习是最常用的方法。跑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能力,是所有运动的基础,也是初中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田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快速跑、耐久力跑、障碍跑、接力跑、协作跑等形式。本课针对水平四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择以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的教学技术内容含量少,技术动作比较单一。若只是反复进行各种跑的练习,不但容易使学生过度疲劳,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学,即以教有情趣、学有兴趣、玩有乐趣为主导,以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为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习方法,将发展学生体能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穿越障碍游戏):学生简单活动身体各部位关节后,成一路纵队以跳、跨、钻、滚等方式,慢跑穿越各种障碍。

(二)快速跑练习(抗洪抢险游戏)

1.

教师讲述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中的事迹,向学生提出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号召,创设“抗洪抢险”情境进行游戏。

2.

游戏方法:将学生按能力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起点处分别放置两个空球筐作为防洪大堤;在20米远处设置折返点,折返点处放置球筐两个(内置实心球若干作为防洪沙包);要求每名学生跑到折返点时,从球筐内取出一个实心球后,迅速返回起点(途中若实心球落地,要拾起后才可继续游戏),将球放入本组的防洪大堤上;该名学生完成防洪任务后,下一名学生继续进行;以最短时间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的组为获胜组。

(三)耐久力跑练习

1.

教师为学生创设见义勇为捉“小偷”的教学情境,以情境导入游戏练习。

2.

角色分配:学生分成两组,其中将班级中耐力跑水平较高的学生分成一组扮演“小偷”,其他同学扮演见义勇为的好少年。

3.

游戏方法:“小偷”跑离15秒后,好少年开始“追捕”,路线不限,方式不限(可单独追捕亦可分小组追捕);每名“小偷”被捉住后立即离开游戏,10分钟之内将“小偷”全部捉住,为好少年组获胜,反之,“小偷”组获胜。

(四)协作跑练习

1.

教师讲述“赛船”游戏的赛船游戏满语称作“赛威呼”。据史书记载,该项活动是由满族民间赛船演变而来,在现代已成为陆地上进行象征性的赛船活动的一种集体赛跑游戏。

2.

游戏方法:5人一组,5人均站于两根竹竿中间,两手分别握住一根竹竿;前4人面向前方,第5人反向站立,发令后5人一齐向前跑,先跑到终点,队伍不散的组为获胜组。

3.

规则:每个小组在中途因动作不一致,有摔倒、掉竿等情况发生时,必须全体停下,待队伍整理好后才能继续游戏,到达终点是以“舵手”过线为准。

(五)整理活动

学生跟随着轻快优美的音乐做放松操练习,将身心从紧张的游戏情境中解放出来,使心理和身体获得彻底的放松。教师简单总结授课情况,给予全体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本课结束。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及优良的群众主义精神。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用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二、基本状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户外技能障碍。学生都喜爱户外,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诚信的格言

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正因初四学生面临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十分大。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心理,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安排,让他们在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该学期的首要任务。另外思考到男女差别大身体素质各异: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够较好的锻炼;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课中就要经常与她们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及早转变观念,让男生带动女生,培养女生用心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资料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脱缰的野马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户外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潜质。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户外的乐趣,体会体育户外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4。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好初四中考多个可能被测试的项目。

5。收集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时事,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备综合潜质考试。

6。让他们体验到户外的乐趣,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具体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户外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6。利用课中或课后的时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他们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7。认真备好课,向课堂45分要效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愉悦气氛中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

8。课堂上,参与到学生中间,以此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注重培养体育骨干,起到率先的作用。课中多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他们敢于争创的好成绩。

9。课后做到及时反思总结。

六、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用心自觉的上好体育课。用心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户外鞋上课。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七、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潜质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个性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群众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用心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群众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资料安排德育资料。

(1)、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职责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用心进取、团结友爱的资料。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资料。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群众主义精神的资料。

(5)、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忙的合作意识的资料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用心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户外的习惯。

八、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资料,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群众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方面的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

4。发奋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利于教学。

5。多与同行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6。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九、评价教育教学:

透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发奋四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否以端正用心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能否正确的将动作掌握与运用状况。

3。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否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合作关联。

十、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安排:

1。争取在优质课评选中取得较优异的成绩,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2。在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与其他同行共同搞好校队的各项训练。

4。认真落实两操一课活动。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和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体育运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初中生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初中生的骨骼增长较快,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肌肉的发育以长度增加为主,肌肉细长,肌力较差。容易疲劳,所以在

第8篇

【关键词】初中体;教学;体育游戏;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分析

1890年由庆丕、翟汝舟译自日本的《幼学操身 一书(益知书会本) ,是我国现在已知最早出版的学校体育教材。梁肩超曾把这本书的书目列入他编撰的 西学书目表》中,说该书“述体操之法。与中国易筋经相仿佛,而其法较善。西人学堂, 皆立体操, 定课每日以一二小时为之”。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了中国的学校体育体制,当时体育课被称为“体操课”。以后,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操课在中受到了猛烈冲击, “兵式体操”在学校中日渐没落,l922年《壬戌学制》公布之后,在l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正式把“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体育课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内容。解放前的学校体育课虽为必修课,但一般学校只重视选手体育,体育课可有可无,体育课多为放羊式教学。

二、教学目标

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开始学习前苏联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其教学特点注重健康性、教育性、全面性和实用性。1950年开始规定每周两节体育课,教材内容主要有基本体操、游戏、舞蹈、球类、技巧运动和田径赛 。从此以后,体育游戏才真正的树立在人们的面前,成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体育游戏可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体育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有实效,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娱乐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同学们在游戏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新的规则,以及不断创造新的游戏,提高体育游戏的功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完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因此,重视和发展体育游戏是各个教育机构和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拟定《探讨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的重要性》课题实验方案;2、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细分工,制定研究实施方案;3、收集整理对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拟定子课题,确定研究的具体目标内容;4、根据课题的研究的目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初中的学生从生理、心里上渐渐成熟了。那种命令式的教学方法只能让他们越来越反感。上体育课有种敷衍了事,凑合凑合的心态。你会发现,一旦教师宣布解散后,很多学生会拿着课本和小册子找地方坐着。学习固然重要,但在体育课堂的时间去学习别的知识,对学生本身而言是一种资源浪费,一周一节的体育课,看似不重要,但其设置和存在有着必然性。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好一节体育课可能对一周的心态都是一种好的调节。而现在的体育课却恰恰违反了体育的这两个特征,它把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上同样的课,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或者是不是喜欢,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就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心态、体质自然就受到影响,导致很多不良的结果产生。

六、教学过程

体育课与纯粹的游戏课还是不同的,不能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来按排,因为体育课有着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体育教学必须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和按照教学步骤来进行,这就限制了体育课的自主性和宽松性。但我们可以在遵守教学原则的基础之下,对教学方式做一些变化,那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特点以及自身需要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每个老师挂牌教一到两项体育运动项目,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了。

七、教学评价设计

我从实验的学生身上体会到他们喜欢上体育课,他们年龄小,朝气蓬勃,对初中生活很向往,可能都是优秀生的缘故,管理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这还是很让我很欣慰的。刚抓实验班时,我们体育教师就得到了上级的命令,就是一门心思抓中招体育考试的内容,虽然一开始还比较慌张,但安静的坐下来一下,上网查看的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后,感觉问题还不是很大,最起码有了基本的头绪。从考试内容,即:男女生立定跳远、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男生的引体向上或投掷实心球、女生的仰卧起坐或投掷实心球。详细的研究的考试章程和规则以后,进而又考查了每一个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后,帮助学生选择考试项目和训练方法,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又周密的分成了训练小组,让他们的成绩优秀者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自己心中有数,对这样的生活产生兴趣。从早操开始,就让学生放松、训练,最后达到设置的目标成绩。他们真的很努力,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八.教学反思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尝试法;意义;指导;策略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锻炼的意识与能力,是体育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尝试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渠道之一。几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感悟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尝试教学法改进体育教学的意义

新课标强调;应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目前国际教育的共识,许多人都在寻求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而尝试教学就是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通过实践,这种教学法不仅能够改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体自学、组内合作、小组交流、评价能力;同时,学生个性能得到和谐、全面发展。新课标为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世界现代教育接轨,提出运用尝试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二、运用尝试法的范围与程序

中学生已掌握相当的体育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体育课中进行尝试教学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同小学生相比,中学生更容易适应尝试教学法,使用的范围较少受限制,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提高。

1.体育课尝试教学法的程序可分为两种:①实践课的基本部分:出示尝试题 回忆(自学)尝试练习一(自练)学生讨论(组内合作)教师讲解(学生反馈评价)尝试练(强化训练);②理论课:出示尝试题 回忆(自学)尝试练习学生讨论师生评价上台演示。

2.体育课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范围:①对于有旧的关联知识作铺垫的后续知识适合用尝试教学法;②复习课也可用尝试法;③以前学过的知识。④球类、武术等也可用尝试法;⑤象单杠、双杠、支撑跳跃、技巧、投掷等最好不用。

三、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策略

1.“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生好胜心强,表现欲望强烈,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可课前的准备部分由学生轮流尝试带领。过去传统的准备活动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粘滞性等方面,因而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而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学生带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是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可以是把电视、 VCD影像等上面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也可以是自己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加工合成而创造出的新内容。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基本部分教学中教师出示尝试题,学生回忆以前教过的短跑、耐久跑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弯道跑时,让学生自学书本、电视里看到的动作,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在 1/4、1/2、1个圆上或者由直跑道进入弯道进行尝试练习一(自练),教师来回巡视并作指导;教师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带领下各小组集中反馈评价;教师总结动作要领及重点等,学生进行尝试练(强化训练),教师重点指导后进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距离,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在课堂中要回答的问题则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圆满的问题。这种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体育课中的尝试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针对要学的新知识而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当然还要便于在学生练习、思考后去解答。对于有的教材,可先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如在上篮球课时可以先放 NBA篮球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去尝试练习。例如,在4×100米接力跑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谁起跑,谁最后冲刺,采用何种交接棒技术,如何发挥速度优势、合理利用20米接力区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他们会对接力跑这一技战术掌握的更好、更合理、更全面。又例如小学学过滚翻、中学学过前后滚翻、初三刚学完肩肘倒立,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向学生宣传,体操运动员不仅动作美,而且他(她)们的形体、姿态也十分健美。只要积极参加体操练习,不仅能实现形体健美的愿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会使你更勇敢,更自信,更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应用技能,确保活动安全。通过教师示范一套组合动作的提示下,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自编一人或二人的动作,展示给大家,并由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等,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合作交流,尝试各种做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展示动作,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锻炼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