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时间:2023-03-14 14:51:20

导语: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第1篇

1、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首先是关注度不够。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资源,除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等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自己特殊的节日。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平常的语文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带而过。同时有些教师以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得知,语文教学不需再次涉猎。更主要的是应试的压力让老师也无暇顾及所谓的节日文化。

其次是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漠。随着社会的发展,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的节日逐渐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远远地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上,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语文教学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是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契合性。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故事,同时也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与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而语文相比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仍在于它的“文”,而“文”是指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其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学生本身对传统节日并不陌生,特别是一些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原认知基础上,从节日的风俗习惯、仪式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或者审美情趣,就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既然传统节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1、从语文课本入手,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虽然现有的语文教材关于传统节日的题材的文章数量不是很多,但教师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的节日,它们往往是诱发作者情思的导火索,最突出的则是春愁、秋思。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则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在语文教学中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进行“预热”,继而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进而埋下伏笔。再谈及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怀。

2、在语文主题活动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除了语文教学课堂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围绕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语文的活动主题,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2篇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4结语

第3篇

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050―0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但近年来,异族文化利用汉民族的包容性迅速发展蔓延,对汉民族的一些文化传统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不能一味埋怨外来文化的涌入,而要从我们自身查找原因。我们认为,国门打开后,我们只重视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及相应技能的培训,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教育,一些富有民族特征的传统节日被淡化了,这不能不引起全民族的反思。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有效地利用语文这一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阵地,向我们的后代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珍惜这份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厚的精神资源,并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怎样对少年儿童加强中国传统节日传承教育,提高其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呢?

一、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淡薄了。除了历史的原因外,与我们只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内涵的挖掘不无关系,致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知识不能有机地融合,反而相互割裂了。因此,他们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他们不断充电学习,让他们“走出去”,进行传统文化培训,与文化部门沟通交流,扶持一些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传统文化研究,促使其素养快速提升。同时,也要“请进来”,让一些国学研究者做专题报告,进行传统文化辅导,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尽快得到提高,真正承担起教育后代的重任。

二、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增强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

让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如已被人们淡化了的“乞巧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关这方面的古诗词不少,不仅仅要把《乞巧》《嫦娥》《寒食》《清明》等诗篇编入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们在授课时把分析字词句与优美的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尽管有的教材已选了这些诗词,但教师只注重词句分析,对传统节日人文内涵的挖掘重视不够。编审教材时应组织精兵强将编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统编教材,加强传统文化的份量及内涵。同时,小学教师也应立足当地,根据个人情况,选编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加大传统节日的知识容量,突出传统节日的内涵传授。

三、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出深刻的人文内涵

第4篇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1.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第5篇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说到:“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由此足以见得我们的祖先留给了我们怎样的一笔文化财富,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传承,取其精华,深入挖掘,植根实际,有效的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之中。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节日是相对于常日而言的特定的日子。它是农耕社会的伴生物,是古代人民通过对天时,物候等的周期性变化的观察把握而逐步约定俗成的。从历史长河中看,先秦时期便有节庆产生,至隋唐时期是古代节日文化发展、定型的时期。最终形成一系列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天人合一,和谐人际关系的祭祀,庆祝,娱乐等的节日活动,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规律。

以清明节为例,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在中国,寒食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则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的季节,新的生命的开始。寒食禁火冷食祭墓,而清明则取火踏青。宋朝后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由此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祭奠先祖,传承孝道,顺应天时,亲近自然。

二、传统节日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有它特有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自然观。不论从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的佛家,中国哲学思想一直围绕着“天人合一”而不断发展。节日文化也不例外。节日来源于农耕社会节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来源自然必反映自然。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无不体现着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心境。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浓浓人情。不论是春节磕头敬老孝道文化的体现,清明节祭祀先祖的感恩心境,还是游子归来,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不体现人伦亲情。节日文化亲情的挖掘对于现代社会钢筋水泥混凝土层层包裹下的淡漠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提醒。

(三)所有的中国节日无不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合家团圆,健康长寿,表达了人们希望未来和谐美好的热切希望,寓意美好,鼓舞人心。

(四)中国传统节日处处体现着民族精神,爱国大义。不论是纪念屈原的端午,祭奠先祖的清明,还是登高思亲的重阳,都深深的体现着民族的胸怀与爱国大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论述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我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创新。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以上内容来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通过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可以看到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利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教育,同时有利于和谐理念的灌输。节日文化能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起到引导,调节,以及潜在的行为约束能力。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看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能够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传递性、承载性、可操作性的一种工具性事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众多,而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人们通过了解节日内涵,参加节日活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从教育载体方面来看,传统节日文化有效的发挥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凝聚功能,渗透功能以及导向功能。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看

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传统节日所散发出的浓浓亲情,自然气息等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传统节日所熏染的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因此,从环境建设看,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引人走向真善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感染力量,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形成的良好环境对于控制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

(四)从隐性教育方法看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方式。传统节日可以说是进行隐性教育的最好方式,通过节日文化的熏陶感染,人们不自觉的就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从隐性教育的角度,节日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适时引导的功效。

节日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我们应深入挖掘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对西洋节日的追捧,导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式微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要改变这一局面,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③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J].《新闻界》,2009(2)

第7篇

1.“洋节日”的盛行

近年来,圣诞节、万圣节等外国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呈现出越来越普遍的态势,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外国节日的流行正在向低龄化发展,每年圣诞节时,孩子们总是翘首企盼着父母或“圣诞老人”在平安夜将梦想已久的圣诞礼物悄悄地放在圣诞袜中。

2.重拾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日渐被弱化、被忽视。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对培养人的道德素养和健康人格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幼儿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群体、集体和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经验和形成社会关系。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去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调节、交往技能等。

1.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小班的幼儿也可以通过活动感知节日的美,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中班幼儿粗浅地了解民俗节日的基本习惯礼仪及规范等,培养社会规则意识。大班幼儿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含义,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礼仪,知道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第一,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我们利用精彩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融人尊老的相关内容,如春节主题中的“我给长辈拜个年”、重阳节的“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以及中秋节主题中的谈话活动“团团圆圆度中秋”等活动,通过幼儿讲述自己给长辈拜年、长辈对自己关爱和自己如何向长辈表达爱、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等,让幼儿在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萌发他们尊敬、关心、爱护老人的情感,形成尊敬老人的观念。第二,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行为意识。人的言行举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而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内涵,为了提高幼儿的整体修养、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我们不仅要在lE常活动教育中注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充分利用节日的教育因素对其进行启发和教导。如在春节主题“拜大年”“我会做客”等系列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向亲朋好友问好,学会礼貌进餐用语,知道在拜年时说吉祥话的意义,懂得在餐桌用餐应文明进餐等文明礼仪。大部分幼儿表示在节日访亲探友时,能做到不在别人家中大声喧哗,取物时,须明求。这就说明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文化已经慢慢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意识,并内化成自觉的行为。第三,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每个传统节日里都存在传统的游戏活动,如端午节时幼儿最感兴趣的是赛龙舟。没有真正的龙舟,可让幼儿模拟赛龙舟,幼儿戴头饰的做船头,其他幼儿做船身和船尾,在长形塑料板上依次紧抱,双脚做浆,全队幼儿步调一致,有节奏地左右晃动,加快速度,齐心协力到达终点,任何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全队的成员。为了获到最后的胜利,每个幼儿都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协调自己与前后同伴的合作。这对幼儿规则意识、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克服困难的能力,无疑是最好的培养。

3.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第一,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规则、习得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幼儿在制作花灯、月饼、包粽子、剪窗花等活动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的幼儿一块制作。在这样的交流经验、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幼儿能学会分享、学习处理好自己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第二,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由于环境、游戏的需要,常常需要幼儿一起制作民俗食品、饰物等,例如冬至节福州民俗文化搓(米时)活动、重阳节的自制九九重阳糕,端午节中缠艺术品小粽子等活动。民俗食品制作活动符合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认知特点,且具有很强的兴趣性、游戏性,不仅使原来有难度的社会认知活动借助操作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就没有现代文明。而身为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在家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通过传统节日教育的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策略

利用多媒体动画资料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的有机结合来展示节日文化内涵;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因为自制的PPT课件可以弥补动画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又因具有形象直观、新颖多样、高效集成、易保存、易利用、易修改等特点,适应了民俗节日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节日情感体验,增强其对节日文化的记忆力。如冬至节的《“好吃”的冬至》、有福州地域民俗特色的《搓(米时)节节高》、清明节的《春暖花开话清明》、有美丽传说的《百花盛开花朝节自制PPT无不是我根据节日教育活动需要,将生僻难懂的节日习俗文化、食俗文化的文字资料以图片和自制动画等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向幼儿展现,帮助幼儿直观地、初步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实践操作策略

传统节日活动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民俗工艺有关,如清明节的放风筝、元宵节的闹花灯、春节的贴窗花等。这些民俗工艺就是动手、动脑、动身的艺术。教师通过收集相应的传统节日艺术作品资料,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观察、欣赏、感受和动手操作中直观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民俗氛围,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对于不易于在集体教学中体验的节日活动,我们则以周末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在亲子体验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体验节日的愉悦。如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清明节的祭祀、放风筝、踏青等活动以及中秋节的赏月和团圆饭活动都是在亲子体验活动中进一步让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3.家园互动策略

第一,邀请长辈走进幼儿园参与节日活动。重阳节邀请祖辈(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节日活动,通过制作重阳糕、品重阳糕、为爷爷奶奶送礼物(祝福)等活动,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从而l董得孝敬老人、尊重老人,让幼儿逐步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关心他人,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继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又如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邀请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联欢活动,通过做拗九粥、品拗九粥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拗九节的风俗习惯,体验与祖辈、朋友在一起过节的2014年第23期欢乐心情。第二,发动家长的教育资源,搜集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邀请家长在活动前与幼儿一同收集相关节日的图片数据、声像数据、手工艺品等。请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既可以使幼儿从不同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又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与认同。家庭是传统文化自然传承的桥梁,以家园互动为载体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可以深刻影响幼儿的精神世界。

4.游戏体验策略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将这些游戏作为民俗节日教育的一部分,能提升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也能改变传统节日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了解民俗节日。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选择生活化、趣味性、活动性强的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元宵节组织“欢欢喜喜闹元宵”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制造一派热热闹闹庆元宵的景象。活动中还可以进行师生合作舞龙舞狮歌舞表演、唐装秀、花灯赛、看花灯、做元宵、品元宵、猜灯谜游戏等,一丰富多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了浓浓的闹元宵节气氛,体验了传统节日的快乐,萌生了对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5.环境熏染策略

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精神,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依然产生着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弘扬。本文以现代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丰富的文化内涵,解读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中迷信色彩的实质,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民俗的对策。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一种深藏在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比如春节回家过年,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

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民俗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团圆亲情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明人高启有诗云:”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即佳节思亲犹如山之绕郭、水之东流一样自然而然。因此,过去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人们就会如期去上坟扫墓,以示对亡故亲人的怀念,而对于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人们则往往遥对明月,以寄托情思,倾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掸娟”的心情。

(二)欢庆喜悦

每到传统佳节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气氛之中,而心中的温馨喜悦之情也会如期而至。

现在有许多对都市生活产生审美疲劳的人们,常常借节日放假之机外出旅游,在恬静自然的山水间寻找一种好心情,尽管旅途劳累,十分拥挤,但许多人心甘情愿地”花钱买罪受”。这是因为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曲折地体验到传统节日固有的乐趣。

(三)乐观自信

首先,节日文化可以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如年节时的春联、年画、鞭炮等,都围绕着团圆美满、幸福吉祥的喜庆主题而展开;汤圆、月饼则象征着团圆如意等等。

其次,从节日活动的信仰崇拜中,人们可以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比如年节乞求神灵庇护及祭拜祖先等,看似无益,但它具有精神安慰和心灵净化作用。

再次,节庆活动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如清明踏青、放风筝、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其强身健体的意图是十分明确的。

(四)历史意识

清明节扫墓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慎终追远的道德意识。它的文化意义类似于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道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泪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

(五)淑世情怀

比如民间流行的祭灶时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民俗活动,就有明显的淑世情怀的烙印:一些围绕着老人、孩子、女性、恋人等而设的节日,将福禄寿禧和太平团圆、多才多艺的淑世情怀展示了出来,都是关注人自身的。

(六)天人相谐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叼、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二、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迷信色彩的现代解读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多与祭拜神灵有关,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仔细考察,这些民俗多是在迷信外衣下有实用的目的,虚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直接的物质功利性。

比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习俗。据说灶王在家家户户了解人间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日,骑马上天向玉皇大帝察报人家善恶。人们用糖瓜、关东糖、糖饼等供品,来祭灶王。为的是得到对联中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好结果。祭灶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要保佑这个家庭吉祥如意,岁岁平安。这其实是表达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春节期间燃放的原意在于驱逐恶鬼。《申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魁(传说中的独脚怪兽)。以竹着火中,哗哗有声,而山魅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放爆竹主要是娱乐,表示除旧迎新,取个吉祥兆头。

端午节饮雄黄酒。传说很神奇。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重阳节登高,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古人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在同时人们通过登高望远,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护种娱乐活动了。

三、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继承和弘扬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圣诞节越来越火。随着圣诞节临近的那段日子,大小商场的门口无不摆上一个白胡子的圣诞老人。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日,而中国自己的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受到冷落。

(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受到冷落的原因

1、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转为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主动向世界敞开大门,各国文化进入中国,产生了对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的冲击。在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2、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过节方式洋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的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这样做法本来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圣诞的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4、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理、追求时尚和从众心理。

5、一些国人”崇洋”的思想在作怪。一些国人总以为只要是外国的东西便是好的,因而,”洋节”当然会比’‘土节”更有情趣,更罗曼蒂克。他们将一些国外的东西一任搬来,不分国情,不理会传统,只要沾上”洋”字便大肆流行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更能显出自己的”洋气”,才更能”与世界接轨”。

(二)中国传统节日民俗需要发扬光大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可以说是最能集中而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风采和底蕴。它像语言一样,是族群传承文化、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接受一种节日就意味着对这种文化不同程度的认同;白主过节的意识越强,相应的文化认同感就越强。如果大多数国人热衷于过洋节而冷淡传统节日,这对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并无益处。因为民族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丧失,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绝对不可能在世界的竞争中立下脚来,更无庸说为多元并存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我们乐观地认为,传统节日文化不会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消失或者变味,因为老百姓对传统节日的认同程度远超过对洋节日的认同。中西方所有的节日,都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它们有着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以及调整人际和天人关系而出现和发展的,不容否认,这些问题在当今乃至未来社会中仍将客观存在,因此,传统节日的存在和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年轻人喜欢圣诞节,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说明年轻人是以兼容并取的心态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年轻人在圣诞节品尝西方文化,而在春节则回归传统的文化,这两者并不矛盾”。所以,洋节会取代土节,对此不必太祀人忧天,毕竟节日是文化与民俗的结合体,一个节日的产生、流传、演变,都有着民族心理与文化的背景。它紧密地伴随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在传承过程中又不间断地延续着、变异着、丰富着和发展着。比如,经过数千年的沉淀,春节己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不会轻易消失。

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凸现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己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节日的中外交流也势所必然。的确,我们身边是弥漫着洋节文化,但同时,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正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撒播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据报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确定为当地的法定节日。

所以,我们对洋节日不必避退三舍或拒之千里之外,完全可以包容的心态泰然处之,进而以积极客观的态度来认同其中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参考、充实、提升价值的丰富内涵,加以适时吸收和消化,在传统节日中注入现代元素,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相信传统节日定会在未来社会中找到应有的位置。节日的前景将和文化的前景一样走向繁荣和多元。

(三)弘扬中国传统民俗的对策

首先,要重视中国传统民俗的巨大作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不仅学校要重视,整个社会,包括商家、媒体等都要重视,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传统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其三,要积极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己经被列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其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第9篇

关键词:节日,文化差异,对比研究,启示意义

1.中美节日的起源与差异根源

传统的民族节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习俗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与作用更为直接具体。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的打着封建的烙印: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中国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体现着中国吃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吃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等。然而,美国的节日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

2.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研究— 春节与圣诞节

中美两国的传统节日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性,具体研究两国节日的风俗礼仪,进一步了解节日所体现的各国的文化。在中国,春节,是中国农历的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大概在周朝时,中国人已庆祝这个节日了。它是一年之始,又在新春时候,一切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人们便乘节日之时互相祝贺.

在美国,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届时,千千万万的美国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就是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火鸡是圣诞大餐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所有家庭成员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

由此可见,春节和圣诞节都体现了中美文化中强调幸福和谐的因素。但相比之下,中国更倾向于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以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的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与仁爱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深刻体现。然而美国更多的是为上帝给予的礼物而祈祷,强调基督教所倡导的仁爱与平等的精神。

3.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区别

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中美两国的传统节日体现着共同的象征意义,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然而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庆祝活动,这一点中国和美国截然不同。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中美文化的差异进而促进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简言之,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是以吃喝饮食为主题,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习俗则主要以玩乐为主题。

3.1 以吃喝饮食为主题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讲究饮食,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成为文化的隐喻的符号系统。中国传统节日都具有文化意蕴的饮食风俗:如清明节的冷食与雄黄酒,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和酒,春节的饺子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

中国节日体现了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的思想,崇尚集体主义。

3.2 以玩乐为主题的美国传统节日文化

美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的,除必须的饮食营养以为,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从而得到净化和快乐,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解脱和快乐。同时,美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体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

4.中美节日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意义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两国文化在交流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因此通过从两国节日文化差异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进而应用于我们的跨文化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从中美两国敬拜的角度讲,中国人敬拜的诸神,民间词语中的“上贡”、“烧香”等,无不灌输给人们这样一种文化:过节就是要敬比自己能力强大的人或神。这种敬拜是一种基于心灵的精神的信仰的理想,而生活的本身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美国人更多是以平等的姿态共享节日的欢乐,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

最后,从表现形式上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年节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西方人的年节,特别是对基督徒来说,它代表了耶稣的诞生。他要求人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从中美两国庆祝节日的表现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美国人比较具体;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美国人注重实用。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美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节日文化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成为了中美两国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享受节日的盛宴和感受节日的浓烈气氛时,不妨体味一下中美节日文化的不同之处,这对我们学习西方文化和语言具有极大的好处;并且可以让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会,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使沟通更加顺畅,合作更加愉快。

参考文献:

[1] 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59.

[2] 耿卫忠.《西方传统节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4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