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1:33
导语:在群众工作心得体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体是群众,服务对象是群众,本质就是群众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学习、掌握、运用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一重要法宝,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上当先锋做表率。
要把握立足点,切实增强服务群众意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解决好群众立场问题,这既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也是决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只有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有方向、有灵魂,否则,离开了服务群众,也就失去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更谈不上有所作为。实践反复证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群众的分量有多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有多高。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无论是理论宣传,还是新闻报道,无论是文艺作品、文化服务,还是评选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创建,各项工作确立的目标、组织的活动、设计的载体,都要始终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评判标准,千方百计为群众着想,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务。
要摁住关节点,坚决反对和克服“”。 优良作风具有无声的力量,让干部和群众心贴心,而不良风气是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文风不实、会风不正、官话套话等形式主义的问题,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等的问题,精神萎靡、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享乐主义的问题,追求奢华、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践行群众路线,就要把“”问题作为关节点和突破口,痛下决心,坚决纠治。否则,任期蔓延和泛滥,损害的是群众利益,伤害的是群众感情,影响的是党的形象和威信,动摇的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基。问题在表面,根子在思想,“根”除才能“风”止。我们要立足增强党性练“内功”,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敢于向深层次矛盾下“手术刀”,坚决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不“走神”,不“散光”,以“刮骨疗毒”破“”的实际成效取信群众、赢得群众。
(一)基本情况:根据县委办公室关于召开县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启动大会的通知(发电[XX]01号)的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农业工作实际特点,扎实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教育“四群”工作,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保民生、促发展七项任务,选定挂钩xx村委会11个村民小组,xx局全体挂钩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进行了摸底调查,充分听取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全面实行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卡联户115户。农业局全体挂钩干部100%发放了民情联系卡,100%记录了民情日记,100%开展民情恳谈,按照相关要求,100%撰写了心得体会和整改措施。同时,把xx社列为结对帮扶重点村,实行了100%挂钩联系,将举全局之力,重点挂钩xx社。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联户情况、工作队到位情况): 一是及时建立领导机构,成立“四群”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职能职责。局长担任组长,书记担任副组长,其他领导和二级班子正职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处理日常工作。XX年12月28日召开“四群“教育动员大会”,为全面铺开“四群”教育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确保“四群”工作稳步推进。紧紧围绕七项任务,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和合理诉求,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确保联系群众无刑事犯罪,不上访,不参与群体性事件,实现民富、村美、人和谐;三是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1月10日,县局组织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一行55人来到挂钩点xx村委会,分别进村入户看望慰问了23户困难群众,详细询问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就掌握的政策信息、市场信息进行了交流,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实质性建议。并向xx村委会发放了由全局职工捐赠的2400元慰问金和“爱心”衣物111件,表达了局全局职工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争取民营企业为xx村贫困学生捐赠助学金6000元。四是以“党建”带“妇建”,带“工建”,进一步深化“四群”教育工作。3月6日,为进一步推动局挂钩单位的“四群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妇女在“禁毒防艾”工作中的作用,局在挂钩单位xx村举办“携手共庆‘三八’,深化‘四群教育’”联谊活动。活动邀请了县妇联、县移动公司、县消防大队、xx村和xx村小组村民,还邀请为xx村贫困学生捐赠助学资金的xx公司、xx有限责任公司、县xx米厂三家民营企业欢聚一堂,“携手共庆“三八”,深化“四群”教育活动,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副主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妇联主席、县蔗糖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亲临。联谊活动穿插“县情”“四群教育”“禁毒防艾”“消防安全”“农业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有奖竞答。同时,县妇联、县农机监理、县消防队、县防艾局、县移动公司等单位在现场摆放宣传展板,接待群众咨询并发放各种宣传材料。此次活动的开展,既深化了“四群”教育工作的开展,又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廉政文化建设。五是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困,认真做好民情恳谈工作。根据县委的安排,局在xx村积极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并在xx村的11个村小组设立了组长和联络员,以11个小
组为单位分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调解邻里纠纷,实现邻里和谐;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需、所思、所盼,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在广泛征求挂钩联系点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竭力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好事,积极开展“两进一送”和民情恳谈活动,农业局党委书记、副书记、四个党支部书记与挂钩点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4月16日-20日局党委组织55名党员干部到挂钩点xx村开展民情恳谈活动,经民情恳谈了解曼晃村村民共提出急需解决的困难20件,预计投入资金538万元,其中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及其附属设施建盖需投入资金217万元;村内主干道路硬化需投入资金96万元;蔬菜钢架大棚46亩需投入资金150万元;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维修需投入资金60万元;其他事项需要投入资金5万元。此次活动共召开民情分析会9次,民情恳谈会9次,参加群众有90人。六是开展“四群”教育专题学习。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四群”教育活动,按照县委“关于认真开展XX年度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专题学习活动的通知”(组〔XX〕01号)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目标,组织全局干部观看孟连经验专题片《巨变》,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主要论述摘编》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等群众工作学习资料。各党支部、局直属股、室、站采取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和自学的方式认真领会“四群”教育精髓,74名在职党员写出了心得体会,科级干部7人(含非领导2人)撰写了发言题纲、整改措施。局领导班子召开了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主题的专题学习会议,通过学习,撰写了心得体会,制定了整改措施。深入查找了领导班子和个人在思想方面与基层群众期盼上存在的差距,工作方面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求上存在的差距,作风、廉政方面与继承发扬联系群众优良传统上存在的差距,深刻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别制定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和班子成员个人整改措施,并按时限要求对查找出来的差距和问题认真进行整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只有严格、公正、文明的依法履行职责,才能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只有精通法律,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才能提高文明办案的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警心得体会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心得一
公安部在《xxx的决定》中,明确把做群众工作作为警务室民警的首要职责提了出来。贯彻落实公安部的决定,深入实施"两大警务战略",警务室建起来了,民警下沉到位了,如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是基层警务室民警都在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民警和带兵人,笔者的心得体会是,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注意"三个三".
一是必须克服以管理者自居,视群众为单纯的管理对象的错误观念。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一些民警始终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是认为,自己是代表政府管理人民的,群众就是公安机关的管理对象,所以,总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对群众颐指气使,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用来摆架子、施威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无形当中把自己摆到了群众的对立面,人为地拉远了民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影响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声誉,使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受到了冲击和动摇。这样的民警恰恰忘记了自己来自于群众,赖以群众的养育而生存,靠群众的支持而工作,把管理和服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注重管理,向群众施加压力,而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抛在了脑后。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必须首先摆正民警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放下高高在上的臭架子,彻底摒弃单纯的管理观念,把服务摆到与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
二是必须克服与己无关,视群众的求助为份外负担的错误观念。
在农村,应当充分肯定的是,随着法制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遇到为难招窄的事情,求助于法律、求助于公安机关的行为明显增加。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群众不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归哪个部门管,有事总愿意找派出所、找民警予以帮助,这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体现了群众对公安民警的充分信任。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基层民警却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事情,群众的求助,属于我们管辖范围内的事情尚能够及时接待、受理和办理,而对不属于公安管辖的事情,冷冷地一句:"这事儿不归我们管",便将群众拒之门外,不做耐心细致地解释,不告诉应该到哪个部门去办理。长此以往,群众对这样的民警也只好敬而远之、疏而远之,公安机关的信誉度无形中打了折扣。其实,老实、淳朴、憨厚的农村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你只要和颜悦色地把道理给讲明白,谁也不会故意为难人的。对于属于我们职权范围内的事,应该尽力办、尽快办,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这是对的、毫无疑问的;对于不属于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必须热情向群众解释清楚,帮助群众联系或者明确告诉去哪个部门办理,群众明白道理后,既可以在事情的办理中少走弯路,也会对我们民警心存感激。
三是必须克服小事一桩,对群众请求我们办理的事情不屑一顾的错误观念。
侦破刑事案件,依法、及时查处治安案件,无疑是公安机关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职责,但就广大的农村来说,群众求助于我们的往往多是一些丢了一只鸡、少了一只狗、毁了一垄苗、断了一棵树的小事,这些事有的根本就不够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治安处罚也于法无据,有的也不是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事,但恰恰在我们民警看来是"小事"的事,在群众看来却是事关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恰恰是由于这些"小事"拖起来得不到解决,使邻里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摩擦导致纠纷,纠纷演化成械斗,直至酿成治安或刑事案件,影响了农村的和谐,影响了农村的治安稳定。所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告诫应当似警钟时刻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农村警务室民警要积极参与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下力量协助党委、政府或村干部把这些"小事"协调好、解决好,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心得二
我是xx年新进入警察系统的一名新民警,每当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墙上挂着的人民警察誓词,我知道我已经成为xxx派出所的一名实习警员了。而作为这样的身份,我时刻提醒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庄严的宣誓词,让我为之振奋,我愿意献身于崇高的人民警察事业,为警察事业的发展奋斗终身。
到xxx派出所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警察有了一点感触,对警察的工作也有了一些认识。可是,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从事陌生的工作,对于我这个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确实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很陌生。而局领导与所领导亲切的目光,热情的话语,使我感到了家一样的温暖,逐渐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与老干警的交谈,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浅薄,这使得我的求知欲膨胀起来。我只有不断的去学习,来满足自己的求知。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警察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和维护者,肩负着防范和打击犯罪,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任。警察必须按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行使权利,应当努力为人民群众和企业的生产安全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和企业发展壮大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在工作中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要做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人民公仆。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只有严格、公正、文明的依法履行职责,才能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只有精通法律,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才能提高文明办案的水平,才能自觉的把法律规定的任务落实到职责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肩负起党和国家及人民赋予的重任,要时刻清醒的认识到,人民警察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要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解人民之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每当想起警察所表现出的高素质、高要求、严标准,树立了益羊公安的良好形象,体现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特点,我就要向他们学习。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要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卫士。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多了一份自信,少了一份胆怯;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羞涩。在警徽灿烂光环下,让我更加坚信,为祖国的稳定发展、繁荣昌盛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心得三
社区民警是实施农村和社区警务战略的主体,但由于长时间放松了基础工作或同时承担大量非社区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地方社区民警工作水平不高,成效不好。下面,从社区民警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着手,谈一些个人对于提高社区民警工作水平的粗浅认识。
一、处理好社区工作与其他警务工作的关系
众所周知,社区民警确实很辛苦,虽然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不同程度上采取了为基层民警减负的各种措施,使社区民警相对单一地承担基础工作任务,专业性有所增强,但社区民警专属社区警务工作是绝大多数单位难以办到的。所以,社区民警要正确处理干好社区工作与完成非社区工作任务的关系,正确定位,找好角色,将主要精力用在社区工作上,轻视自己的主业。同时,派出所的领导要科学整合警力,合理部署任务,最大限度地把社区民警从非社区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使社区民警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下社区工作,真正解决好社区民警"下不去"的问题。
二、处理好下社区与上平台的关系
随着警务工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类警务信息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社区民警的工作更加便捷,案头台帐性工作明显减少,查阅相关信息上网可见,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然而有些社区民警实际下社区工作的时间并不多,警务室"有室无人"现象和社区见警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上一些社区民警不愿意在闲暇时间投进社区,存在一定的贪享清闲的个人惰性,也不善于合理充分利用时间;客观上作为采集源头信息和承担接处警任务的第一线,社区民警承担了不少平台基础信息的编辑录入、报送维护和各类案事件的处理任务,占用了社区民警的大量时间。对此,广大社区民警应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统筹安排时间,将上平台穿插于值班备勤、下完社区回所和日常处理案事件的间隙等时段,切实做到扑下身子沉入社区和抽挤时间登上平台两不误。
三、处理好干工作与打基础的关系
社区基础工作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社区民警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打牢社区工作的基础上。这些基础包括:强化居民自我防范意识;组织民防力量进行治安防控,织严织密物防、技防网络;与社区干部和相关单位建立密切顺畅的工作关系,开展人口调查、抓好阵地控制;物建一批作用明显的治安耳目和社会信息员,收集情报信息;在社区开展服务群众工作,调处简易纠纷,创建和谐警民关系等等。当然社区工作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如进行案件排查,组织治安清查,处置突发事件,调处治安纠纷,为居民排忧解难等。社区基础要打,日常的工作任务也要完成,但一定要把打牢基础作为重中之重,决不能只顾完成日常工作,而忽视打牢基础工作。"三基"工程建设已进入关键期,要以此为契机,结合苦练基本功工作,加强学习,定立目标,总结方法,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基础工作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全面提高社区基础工作总体水平。
当前公安机关开展的“保平安、促和谐、全警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安工作服务大局、惠及群众的最大化,切实在构建和谐环境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我们必须要会做群众工作,与群众打成一片,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从走访群众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走访面要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辖区产生人财物的大流动,原先以户籍地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体现其不适应性,就许多警务区而言,走访群众不应只停留在走访本地居(村)民身上,“群众”的范畴应该界定为“在辖区的实有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本地人员、常住人口,所以,我们在走访工作中首先就要面广,本地居民、本地干部、流动人口都应该是我们走访、工作、宣传的对象,因为走访的意义和工作的收获并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走访时机要准。走访工作是随机的,一般都由民警自行选择合适的时机,但重要的是时机选择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走访的效果,从普遍意义上讲,走访时机应该选择在群众方便时、需要帮助时、重大喜庆或变故时,因为这一时机走访,群众愿意沟通交流,也更需要您的安慰和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在星期天、节假日着便服走访,这会让被访者感觉得到了你的尊重,认为你把他当朋友看,自然而然,你就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三、走访次数要频。当民警因为纠纷调解或需要群众配合提供线索时,走访的次数要增多,要连续数次地上门工作,特别是面对一时误解或不理解的群众,绝对不要“硬碰硬”对着干,要不怕难堪,不怕尴尬,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当群众被你多次的走访感动或不耐烦时,就是你工作进展之时。
四、走访时不要顾忌细节。我们在走访群众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尴尬的细节,如好客的群众端一杯浮满泡沫、杯沿布满黑垢的茶给你喝,被访者给你一支低价的烟抽等情况,这时,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必须做到热情坦然而不顾忌细节,因为这是群众对你的尊重,更是群众与你套近乎,你受了,心近了,事好办,你顾忌这顾忌那,留给群众的便是遗憾,甚至是埋怨,所以,这种类似“同甘共苦”的举动是拉近心灵距离的最好抓手。
五、不要失约拖沓。责任区民警管的事情碎杂,稍有不慎便会漏掉遗忘一些事情,但对于走访群众的工作,必须做有心人,群众托你办的事,多留个心眼,在本子上记一记,定时疏理完成情况;你约群众走访谈话的日子,千万不能失约拖沓,说不定被访的群众还请了假在等你呢!俗话说“以小见大”,群众会认为你架子大,说话不算数,面对这样警官,谁会信任他,谁跟他讲心理话,要是再去事后补救可能就“事倍功半”了。
六、走访要有亲疏远近。民警走访对象是很广泛的,、也有帮教对象、高危人员,但绝不能不分远近、毫无原则地一味交往,一般而言,居(村)干部、普通群众、弱势群体要多走访、多体察,帮教对象和高危人员要多了解、多关心,但与私人业主、年青异性、帮教对象走得太近太勤是大忌,这会使群众误认为你们是“好朋友”而冲淡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损害你的公正廉洁形象。
七、走访形式要多样。走访工作的形式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下基层工作时可以走访,参加会议前后可与村居干部进行沟通了解,平时路上偶遇也可以驻心。笔者认为,只要有机会,责任区民警就可以用不同方式收集各类信息,了解敌社情状况,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做到啥时顺手啥时出手即可。
八、走访时要树立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民警形象即代表着国家、政府和公权,是正义的化身,所以民警除了特定情况以外,一般都要规范着装,做到言词得体、礼貌可亲,最忌讳的是“张口大话”和以管人者自居的姿态,要诀是多用“可以吗”“好吗”“能不能”等肯求性语言,建立互信、博得好感是圆满走访的前提和基础。
公安部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中,明确把做群众工作作为警务室民警的首要职责提了出来。贯彻落实公安部的决定,深入实施“两大警务战略”,警务室建起来了,民警下沉到位了,如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是基层警务室民警都在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民警和带兵人,笔者的心得体会是,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注意“三个三”。
一、必须克服“三种观念”
一是必须克服以管理者自居,视群众为单纯的管理对象的错误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一些民警始终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是认为,自己是代表政府管理人民的,群众就是公安机关的管理对象,所以,总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对群众颐指气使,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用来摆架子、施威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无形当中把自己摆到了群众的对立面,人为地拉远了民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影响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声誉,使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受到了冲击和动摇。这样的民警恰恰忘记了自己来自于群众,赖以群众的养育而生存,靠群众的支持而工作,把管理和服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注重管理,向群众施加压力,而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抛在了脑后。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必须首先摆正民警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放下高高在上的臭架子,彻底摒弃单纯的管理观念,把服务摆到与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
二是必须克服与己无关,视群众的求助为份外负担的错误观念。在农村,应当充分肯定的是,随着法制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遇到为难招窄的事情,求助于法律、求助于公安机关的行为明显增加。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群众不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归哪个部门管,有事总愿意找派出所、找民警予以帮助,这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体现了群众对公安民警的充分信任。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基层民警却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事情,群众的求助,属于我们管辖范围内的事情尚能够及时接待、受理和办理,而对不属于公安管辖的事情,冷冷地一句:“这事儿不归我们管”,便将群众拒之门外,不做耐心细致地解释,不告诉应该到哪个部门去办理。长此以往,群众对这样的民警也只好敬而远之、疏而远之,公安机关的信誉度无形中打了折扣。其实,老实、淳朴、憨厚的农村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你只要和颜悦色地把道理给讲明白,谁也不会故意为难人的。对于属于我们职权范围内的事,应该尽力办、尽快办,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这是对的、毫无疑问的;对于不属于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必须热情向群众解释清楚,帮助群众联系或者明确告诉去哪个部门办理,群众明白道理后,既可以在事情的办理中少走弯路,也会对我们民警心存感激。
三是必须克服小事一桩,对群众请求我们办理的事情不屑一顾的错误观念。侦破刑事案件,依法、及时查处治安案件,无疑是公安机关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职责,但就广大的农村来说,群众求助于我们的往往多是一些丢了一只鸡、少了一只狗、毁了一垄苗、断了一棵树的小事,这些事有的根本就不够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治安处罚也于法无据,有的也不是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事,但恰恰在我们民警看来是“小事”的事,在群众看来却是事关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恰恰是由于这些“小事”拖起来得不到解决,使邻里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摩擦导致纠纷,纠纷演化成械斗,直至酿成治安或刑事案件,影响了农村的和谐,影响了农村的治安稳定。所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告诫应当似警钟时刻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农村警务室民警要积极参与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下力量协助党委、政府或村干部把这些“小事”协调好、解决好,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必须创新“三种工作方式方法”
适应新的工作形势和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基层警务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创造出新的局面的必要途径。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在下列三个方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一是要创新入户核查的方式方法。入户核查,是基层民警掌握辖区居民情况、有效加强人口管理和户籍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警务室民警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等情况,了解群众疾苦,改善警民关系,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必要途径。以往工作中,警务室民警大多是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定时到群众家中进行核查,缺乏自主性,有时也往往因为群众家中无人无法进行。新的形势下,入户核查必须根据农村的特殊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返回了家乡,家人团聚,这是我们入户核查、接触群众的最好机会;春种、秋收季节,大多男青、壮年劳动力也返回农村,这就需要我们走进田间地头,抓紧进行走访调查。对于那些养殖大户、种植大户、贩运大户等,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农闲季节随时进行走访,了解其所需、所想、所盼,了解他们的治安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要创新办理相关证件手续的方式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人财物大流动的趋势必然要波及到农村。每年农村都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要外出打工,每年都要有一定数量的农村中学生要到外地就学,每年都要新增一定量的机动车,每年都要有一定量的外来人员到本地辖区打工或创业。群众到公安机关办理身份证、户口和车驾手续及牌照等的机会大大增加。近年来,基层派出所和警务室民警在工作实践中,创造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dai办服务和“流动警务车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应该继续提倡和发扬。每年春季,针对农民外出打工相对集中的实际,有的派出所还采取了将辖区各村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开的做法,由所长带领户籍内勤和警务室民警集中深入到各村主动为群众办理户口和身份证等手续,极大地方便了外出打工的农民。随着科技强警步伐的不断加快,微机也将进入农村警务室,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做好警务室民警微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待公安五级网开通后,及时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
三是要创新社会治安防范的方式方法。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切实提高自防自治能力和水平,搞好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是警务室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近年来,基层民警在认真组织搞好多种形式的联防队、巡逻队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广了物防和技防等措施。比如安装远红外线报警装置、“气死贼”等,花钱不多效果明显的手段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这些方法是值得警务室民警继续发扬光大的。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新颖、有效的技术防范手段会越来越多地被农民所接受,警务室民警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随时掌握先进的技术防范设施的发展方向,针对辖区情况,及时推广安装各种先进的技术防范设备,在抓好治保会、联防队建设的同时,使人防、物防和技防有机结合,逐步向更加注重技术防范方面的转变。当前尤其是要选择那些农村金融营业网点、加油站、灌气站等重点要害部位和繁华的农贸集市适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与派出所联网,以节省警务成本,提高防范效能,使农民在有效的治安防范中得到切实的保护,看到公安机关的服务诚意。
三、必须追求“三种良好效果”。
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基层警务室民警的工作职责,也是巩固公安工作的基础,提高公安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做群众工作中,必须努力追求“三个良好效果”:
一是要追求警民关系和谐融洽的良好效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而民警与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既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应该追求的目标,也应是我们警务室民警必须努力的方向。警民关系和谐与否,是要看发了刑事案件公安机关能否及时侦破,有了治安案件是否及时得到依法查处,但更多的还是要看我们的民警能否真心实意地对待群众的求助,能否真心实意地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是否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置身于群众之中,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帮他们之所需,真正做他们的知心人、好朋友,群众才会真心的理解我们、关心我们、支持我们,否则,你做得再好,老百姓也不买你的帐。
“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开展以来,县公安局注重在“快、新、实”上下功夫,把“大走访”开门评警引向深入。
一、在活动部署上体现“快”。一是迅速汇报。省厅“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县公安局立即将会议精神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详细汇报,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专门召开会议对综治工作和“大走访大评议大推选”活动进行研究和部署,并以县委办名义下发了《关于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大评议大推选”活动的通知》,迅速形成党政领导,公安为主,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二是迅速动员。结合全县公安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全县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大评议大推选”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走访范围,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人。三是迅速检查。县公安局专门召开全局推进“大走访大评议大推选”活动部署大会,对走访评警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在此基础上,按照“党组包片、室队包乡”原则,全部深入到基层一线,对“大走访大评议大推选”进行全方位的督导和检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良好工作格局,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在活动形式上体现“新”。一是在工作措施上突出“新”字。县公安局改变以往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通过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以党政牵动为主导,协同综治、司法、社区(村)干部共同深入辖区开展入户走访,切实听到群众的声音,真心接受群众的评语,并将好的建议、意见带回,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入户走访48000余户。二是在走访评议上突出“新”字。县公安局专门印发《大走访大评议大推选征求意见函》5万份,发至全县每户居民,真心地接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评议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围绕这些问题,逐一梳理研究,逐一进行整改,逐一建立制度,尽快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使执法行为更加理性、更加平和、更加文明、更加规范,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新形象。三是在落实整改上突出“新”字。广大公安民警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实际为辖区群众办实事和办好事,进一步密切了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此基础上,针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犬类治理、社会赌博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净化社会环境,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三、在活动效果上突出“实”。一是开辟活动专栏,在内部宣传上突出“实”字。为营造走访活动的浓厚氛围,专门在网页上开辟了“大走访大评议大推选”活动专栏,定期公布走访情况、交流经验、推广典型,大力宣传走访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广大民警走访的工作热情。二是撰写心得体会,在切身体会上突出“实”字。结合“大走访大评议大推选”活动,从解放思想、服务发展、关注民警、保障民警、服务民生等方面入手,谈体会、讲认识,找问题、查不足,踊跃撰写学习心得和调研文章,有效强化了民警对走访评议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拓宽宣传渠道,在外部宣传上突出“实”字。借助主流媒体,强力推出走访评议播出的版面和频次,使走访评议宣传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同时,借助移动、联通和电信部门以手机短信群发形式定期开展“温馨提示”,做到电视有节目、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章、网络有阵地、街上有标语,以强大的宣传声势营造走访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浓厚氛围。
一、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对照先进找差距
为更好地有序开展学习,我局制定了学习计划,把学习焦裕禄同志和龚全珍同志纳入学习计划,并组织开展了“学习龚全珍,我该怎么做”大讨论。学习结束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撰写了心得体会,争做龚全珍式的好干部。5月7日,我局组织召开了学习焦裕禄将神,践行“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交流会,全体党员干部就通过学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观看电影《焦裕禄》和观看专题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谈了心得体会,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宗旨意识,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革命遗址,接受教育,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一心为民,勤政廉政。
二、精心开展大讨论活动,正视差距谋转变
我局制定了“模范”工程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贯彻执行,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多样的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龚全珍,我该怎么做?”的大讨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通过党员干部间的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激发学习模范的内在动力,自觉做到见贤思齐,打牢争做模范的思想基础。每位党员干部都认真撰写了讨论的发言材料,并按要求切实做到发言言之有物、触动灵魂、引发深思。我局将把此次大讨论活动作为谋求思想转化、作风转变、能力转型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举措,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三、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立足转变争优秀
为把向焦裕禄同志和龚全珍同志学习活动转化为实际行动,我局深入开展了“转作风、进园区、强服务”主题活动和“强素质转作风创群众满意窗口”活动,下基层,走企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牢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争先创优的先锋党员意识。同时,开展义务劳动大扫除活动、党员志愿者下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和党员“先锋创绩”公开承诺活动,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对照先进典型,立足本职工作创先进、争优秀,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及时推选优秀树典型,学习典型促发展
我局开展了树典型、学先进活动,学习了吉安市人社局局长曾建同志的先进事迹,同时,通过组织推荐、确定预选、组织考察、审核审定、命名表彰五个环节,最终评选出了“龚全珍式好干部”——同志。我局以评选“龚全珍式好干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宣传,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更大实效,从而推进人社各项工作提质提效。
五、牢牢巩固活动成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今天是公司区域收展部职前培训的第二天:和第一天一样,在“把爱心送给每一人,把真情送给每一人。。。”的司歌中开始一天的授课内容(呵呵~,说清楚点我还是学员,是接受听课的)
班主任很年轻,同岁的年纪却有着比我成熟的阅历和装扮,好是让我羡慕!大方,严肃又不失风趣的主持让整个班级的气氛很是活跃。据说她进入人寿有四年,一直坚持着。这让我对她不由敬佩起来,毕竟我很了解自己,自己是个做什么都很难坚持的人,所以到今天还在“忧郁”着。希望在人寿的培训中能让自己改变。
扯远了,还是继续我听课心得:没记错的话是陈老师辛苦了一天的授课,为我们八期的学员详细讲解了寿险的意义与功能,用财务知识帮我们了解到了人的一生的生涯规划以及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和现实社会所处的关系。
“健康、金钱、家庭关系、婚姻、事业有成 ”这五项想必是每个人进入成年后都在一直思索着的问题。
“意外、健康、养老” 三大人生风险想必是每个人进入成年后都不可避免要自己承担的。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想必是每个人进入成年后都有的一直的追逐。
感觉陈老师的一句话说的很实在“人寿保险可能不会帮你真的解决什么,但至少可以帮你保持现有的生活不变。”切身的体会。。在莫名的情况下。。我真的可以感觉到这句话的含义。怎么说,我也是人寿的一名客户。
记得比较深的几句话摘录下来“保险,把未来不确定的风险转化为现在的保费支出,用较少的钱来规划未来。保险,用一定的经济支付来换取风险的转移和获得经济补偿。最重要的一点认识保险是人类经济生命的延伸。”
接着在谈到“收展之路”的发展,使我们了解到了收展制的由来,发展与现状,以及的收展队伍的目标,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跟着团队领导走,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大。
很有幸能听到前几期的三位学姐师兄的成功分享,在他们慷慨激昂的分享中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持之以恒的做事做人的决心,以及他们带队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团队的形成必定有着一个优秀的主管,一个引以为傲的骄人业绩,一个出色的学习带领者,一群对着制度有着严格遵守的执行者们,和一群快乐着的生活上的挚友!
很感谢老师们留下的一句赠言“坚持行动超越!”
领导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3月21到4月17日,本人受组织指派,参加在市委党校举办的全市科级女干部培训班学习。截至目前,培训 班历时五天,省内有关教授、专家及市相关部门领导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领导干部要增 强谋略意识、加快旅游发展、推进文化强国等七个个专题,进行了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讲解。可谓内容丰富、讲解透彻,使听者颇受启发和教育。下面谈一下自己 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一、进一步强化了对十精神的学习和理解。梁三利教授就十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建设法治国家 的迫切性,中央将对是否依法守法作为考察干部的前提条件,每一位干部都要对法律敬畏、对人民敬重。陈蔚教授解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 识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3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和实践,十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质改革的新论断,并 制定了落实人民民主的七项举措。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 学习了领导者的用权和沟通艺术,有助于提高工作艺术
在培训中,柴宇球将军的《领导干部要增强谋略意识》一课中,领导者的用权艺术和沟通艺术也非常有用,讲的是艺术,更是工作方法和工作策略。
沟通艺术,讲的是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成功与其沟通技能密切相关,一个组织的绩效能否提升与其内外部沟通状态也息息相关。
有 效的沟通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更果断地做出决策; 更融洽地营造交谈气氛; 更密切地建立商务关系; 更专业地树立公共形象; 更快地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要学会沟通,学会处事,与同级会沟通,与下级会沟通,与上级也要会沟通,与媒体与自己也要会沟通,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要讲 究语言语调也要肢体和动作。
“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我采取以一家农户为住点,集中多个院落、多个村开展走访调研的形式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10余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坚持做到事先不踩点、事先不打招呼,临时选点,希望真实地感受群众,也希望让群众真实地感受干部,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通过活动,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现拙笔如下:
一、几点体会
体会之一,群众身边无小事
我在××镇××村三社走访时,看见农户卿志国身体多病,家住破土墙房,仅有的四间房中完整的仅两间,且人畜共居,家中的灶台、床等设备和生活用具都已陈旧破烂,此情此情,令人悲怆。我情不自禁掏出了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交到他手上,却令其失声痛哭。在场的工作人员、村社干部和群众也纷纷解囊相助,那一刻,我流下了泪水。
在××镇××社区走访中,真实感受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难的无奈和苦涩。该村特困学生李夫以627分的高分考取了重庆大学,但因家中爷爷瘫痪、父亲患有精神病,全家人的唯一收入全靠在外打工的母亲,无法凑齐上学学费。一家人整日唉声叹气,愁容满面,李夫同学更是终日以泪洗面,意志消沉。我当即表示,从县解困助学基金中拿出1万元资助他,令其泣泪而谢。
在××社区,我还走访了解到一名叫张开洛的老上访户,据说是因1983年计划生育结扎造成其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生活能力,1984年以来坚持到县、市上访,提出的赔偿要求也非常高,一直被一些基层干部视为无理取闹。通过认真调查,我认为,当年的男性计划生育结扎,多少带有强制性,也的确由于手术的原因,造成其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生活能力,政府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我当场给予答复:一是由县计生委带领张开洛到重庆指定鉴定机构免费进行一次复查鉴定,如果是因为计划生育结扎留下后遗症,政府将按相关政策给予赔偿;二是张开洛家庭条件经民政局调查核实确实不符合农村低保标准,但考虑到其独自一人生活,由县民政局解决每月150元特殊救济金;三是由××街道妇联、村社干部参与调解夫妻二人之间矛盾纠纷问题。面对这个结果,张开洛连声说:“感谢党和政府,我决定不再上访!”。一起24年老户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每一次走访,每一次为群众解决一个问题,每一次听到群众感谢的话语,都让我深深地感叹,平时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小事,但群众觉得这些都是为他们解决了天大的事。平时这些钱对于我们的机关干部算不了什么,也做不了多大的事,但它却可以让群众解燃煤之急,让他们感激涕零。同志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对照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我觉得我们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干部一遇到群众存在的具体问题或实际困难,往往视而不见,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使一些急需得到帮助的群众显得是那么的无奈和无助。我想,这些至少表明我们一些干部心中装着群众还不够,群众工作还有死角,还有不落实的地方。老百姓过日子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升学本就业、求医看病等,这些看似上一桩桩小事,事实上都是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大事,我们的各级干部必须要树立群众身边无小事的观念,多深入寻常百姓家,把解决好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做为基层的“国家大事”,这才是践行党的宗旨的生动具体体现。
体会之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去走访××街道××社区的途中,几名群众意外出现在我的车前,并跪在公路中间要求解决问题,据说是社区干部协调解决天燃气遗漏污染农田赔偿不公。经查,尽然是社区干部作风霸道并贪、占小便宜,侵吞农民应得赔偿款项2万余元,我不仅为我们少数基层干部的作风和作为感到一丝悲哀。事后,虽然处理了违规的干部,但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本是一起干部为群众办的好事,却因个别干部党性的不坚定变成了影响干部队伍形象的坏事。
在走访龙集镇清河村的时候,恰逢该村正在召开党员大会罢免一名村支部委员,该委员进入班子后,不做群众工作,不深入群众了解关心解决问题,只顾自己找钱,心中根本没有群众。对该同志的罢免,我感到很欣慰,表明群众的民主意识在增强,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他们心中是有数的。
这两起案例中的干部分别因其胡作为、不作为被群众拉下了马,这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干部总是认为群众文化素质低,在履行自身职能职责中,可以蒙骗群众,贪占小便宜,可以不办民事,只顾自身利益,殊不知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对于干部的一言一行,干部作风和业绩的好和坏,群众心中是有一杆公平砰的。
体会之三,群众是朴实无华的
在与群众共同劳动中,虽然我因多年未参加农村
劳动而显得笨拙,但从群众真诚的话语和满意的笑容中,我从内心来说,深深受到了冲击。“你们是都是干部,不管你们是何身份,能来和我们拉家常,能尽力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我们心里就亮堂多了,踏实多了”,这是杜家坝社区群众樊登模一句感慨之言,朴实而又深邃,我深知这句话的分量,老百姓其实并不看重我们是否能做得来农活,也并不期望干部能为他们做多少事,他们真心希望干部能时常在身边,能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
在我们看来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勺的平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习所必须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二、几点差距
通过这次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我清醒认识到,对照实践群众观和党性要求,我们的一些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向群众学习不够。在学习中,一些领导干部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认为自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锻炼走上领导岗位的,方方面面都比群众强,没必须向群众学习。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往往造成好心办不了好事,群众并不领情的尴尬局面。
二是同群众劳动不够。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调研活动也比较多,但却严重存在“浮在水上的瓢”的现象,热衷于迎来送往,图形式,讲排场,根本没有深入老百姓听他们的心声,反而给基层添了麻烦,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农村加强劳动锻炼的也就少之又少了。也由于劳动锻炼的不够,一些干部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方面的意识也有所淡化,在面对繁难重工作任务时,难免就会有怕苦怕累逃避思想,缺乏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韧劲。
三是知群众冷暖不够。一些干部在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在没有认真地去思考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没有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有的领导认为,还有这么多的下属基层干部,有他们去关心群众的冷暖就行了,有他们汇报情况就行了,自己督促过问一下就尽到责任了。另外,一些镇(街)主要领导多住在县城,“走读”风现象较为严重,除每天应付完工作外,哪还有时间深入关心群众的冷暖,正如网友所评说的“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离群众远了;通讯发达了,反而和群众交流难了;干部文化水平提高了,群众工作的水平非但没有水涨船高,反而降低了”。一年到头,总有群众带着问题要直接见主要领导方肯罢休,一定程度也说明一些领导到基层知群众冷暖太少了,也致我们的接访活动多少有些被动。
四是为群众解难不够。近年来,在访贫问苦、稳定等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方面,我县各级部门和单位通过开展“333”惠民工程、建立群众“解难助困”基金等政策措施,为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但是从群众的期盼和愿望来看,干部中仍然存在作风不够深入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只要把工作部置下去就行了,缺乏跟踪督促检查,缺乏亲力亲为地狠抓落实的精神。对于群众提出的劳动力缺乏、贷款难、化解种养殖业风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难等问题,一些干部没有过细去做群众解释工作,没有真心实意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如何做好思考不够,措施办法还不多。
三、几点思考
同志当年提出干部参加劳动是个好主意,适当参加劳动,一可以了解基层;二可以增加与民众的接触;三可以锻炼身体;四可以掌握劳动技能,六防止产生官僚......,好处很多。市委提出的“三进三同三个一”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正是这一论述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实践,这也是我们在新时期需要长期坚持的一种好思想、好作风。下一步,我认为我们应该坚持从三个方面践行好群众观。
一是深入察民情。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每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方式,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1-2个院落或村(社区),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把握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设立公开信箱等,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另外,坚持落实好“三级承诺知晓制度”,将本单位的工作决策和部署告知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并听取群众意见。
二是广泛集民智。群众是最优秀的智囊团,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作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坚持每年到农户家中住上一周,劳动一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就本单位的决策思路特别中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与群众交换意见,同时,邀请各方面的群众代表参加常委(党组)的各种决策会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民意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