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报告检讨

时间:2023-03-15 14:53:01

导语:在报告检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报告检讨

第1篇

集合完毕,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佛山之旅。包车里,司机师傅放着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老歌,就像是催眠曲,听得我们大家都睡着了,路上这一个半小时显得很短,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

我们首站来到的金意陶。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是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与行业精英共同组建的一家专业生产高档瓷质饰釉砖(仿古砖)的大型陶瓷企业,注重产品研发,制造回归自然、超越自然的陶瓷产品。金意陶瓷砖是一种符合潮流的仿古风格瓷砖。今天负责带我们参观的是金意陶产品研发部门。他们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线,给我们讲解了仿古砖生产的整个流程。我们学到了很多。

生产仿古砖的工艺流程和其他建筑陶瓷一样,分那么几个步骤:

1.制粉,因为我们参观的金意陶本部在市区,地处居民区,为避免污染,金意陶的原材料粉磨是在三水生产基地进行的;

2.压制成型原料粉经过压机压制成型,压出我们看到的瓷砖坯体;

3.干燥脱水四十分钟左右,控制含水量<0.5%;

4.上釉印花,干燥完的坯体在生产线上经过上釉和印花再烧结,才能出现我们所看到的陶瓷表面各式各样的花样纹路,不同的花色,要经过几次印花才能完成;

5.烧制,金意陶的烧制用的是辊道窑,长110米,烧结温度1200℃。没有自动的温控系统,主要靠颜色来判断温度,用高速调温烧嘴和压力制度来调节控制温度,在预热带和烧成带分别需要半个多小时,再经过急冷、慢冷、水冷就基本完成了。

6.磨边使砖的大小形状一致,检验分级,包装。检验除了抽样送检外,还有目测检验是否有裂纹,与样板颜色对比是否一致,合格后包装出货。

由于生产的自动化,整条生产线所需的员工并不多,大概十个左右,而在国外,自动化程度比我们高,需要的工作人员更少。这样一条生产线日生产量约4000平方米,每块砖成本30多元,售价100多元。常年不断窑,三班换工,产值可观。现在,这些窑正在往长窑的方向发展,各工厂都向着高产量,高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生产力的解放。

金意陶还有一种独特的仿古砖是上金属釉的,这种砖的生产是先上一遍金属釉之后再打磨,没打磨到的地方就成为我们看到的点状线状凹凸不平的金属釉色。由于制作工序多,复杂,生产成本高,这种砖的市场价格也自然比普通砖要高。

接下来,我们又到中国陶瓷城和思想公园金意陶的两个展厅进行参观。研发部门研发出这些各式各样的砖,单独看怎么看都显得单调,可是经过设计部门的设计师们这样子一搭配,效果就突现出来。金意陶思想馆的几个部分都以“九”命名,它的镇馆之宝也是九块方形的天然大理石块。因为“九”在中国是最尊贵的数字,我想金意陶的企业文化里有着一种霸气和高贵,其展馆用仿古砖加上少许欧式家具所做的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古朴、高贵、典雅,却没有丝毫的让人讨厌奢华,是一种有思想的优雅。

在金意陶生活馆用过餐后,下午我们去了佛山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这里不是很大,不像一个企业,估计应该是一个研发机构吧。我们在这里参观了他们的生产线,36米的辊道窑,也是做金属釉的瓷砖,他们的瓷砖是那种墨绿色的带着金属光泽的。这里还有一套完善的测试系统,从原料到制品,主要给佛山各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做测试。比如原料方面,有x射线荧光全分析仪,分析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粒度仪测试原材料粒度分布;还有各种热分析的仪器,如差热分析仪,热膨胀分析仪等。磨粉机:磨锻材料为碳化钨,1400r/min,磨1min,粉末可以过400目筛;x-ray荧光光谱仪:元素全分析;热膨胀系数测试仪:测试原料要磨成棒状;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试原料要用三级水分散,再进行检测,进行原材料、产品粒度检测;林赛斯同步热分析仪:进行原材料、产品差热分析

产品检测室对成品进行各方面性能的检测,有标准对色灯箱;耐磨性能测定仪测耐磨性能;抗冻性能检测装置测抗冻性能;钟摆抗滑测试仪测防滑性能;真空装置测砖吸水率、显气孔率等;蒸压壶:测是否有釉裂;洗碗机:放碱性洗液,测白度、色差;杯子把手、中心、边缘测抗冲击性能;有釉的,测耐磨度,无釉的,测深度;以及测放射性的nal-γ能谱仪。

建筑陶瓷的生产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检测原料的成分;要粉磨,测定粒径分布;设计出来的产品要经过一些列的测试,检测一系列的性能,才可以小批量生产,中批量的生产,有顾客有市场后才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但建筑陶瓷的生产也不是那么复杂的,一旦可以大批量生产之后,生产线经过设定,自动化生产,需要的员工数量很少。以前我觉得陶瓷的生产是个又脏又累的劳动力密集产业,但今天了解了建筑陶瓷的整个生产过程之后,我更觉得它是一个技术型的产业,需要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的员工来搞研发,做科研,做测试。

第2篇

关键词:骨髓检验报告;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0

骨髓检验报告的书写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血液学检验》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常见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病的诊断、协助诊断和疗效观察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反复抽取患者的骨髓送血液科进行骨髓检查,每次检查后检验医师都要填写骨髓检验报告,供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直到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出院为止。因此,骨髓检验报告单的填写质量要求非常高,一份良好的骨髓检验报告单是骨髓细胞特征的全部再现,是检验医师骨髓检验技术和对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能力的高度体现,检验医师不仅需要较强的识别骨髓细胞形态的能力,写一份合格的骨髓检验报告更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骨髓检验报告的书写常感到非常困难,为了上好这一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结合学生实际与临床实际,对骨髓检验报告单的书写探索出了一套较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里写好一份骨髓检验报告,并让学生通过骨髓检验报告单的书写,全面熟悉、掌握贫血及白血病等常见血液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征,学会分析骨髓象,掌握相关骨髓检验技术,并正确为常见血液病下诊断。现将教学方法交流如下。

1.总结出一套骨髓检验报告基本书写模板,要求学生根据所检验的血液病的血象和骨髓象特征,按照模板认真填写

根据教材及临床实际,骨髓检验报告单的书写具有一定规律,但对初学者学生来说,要写好一份骨髓检验报告单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了让学生在课时数少的情况下尽快掌握书写技巧,笔者为学生总结出了一套骨髓检验报告单书写基本模板,供学生参考,要求学生按照模板要求认真分析骨髓象,填写不缺项。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计划、有条理地去分析骨髓象,书写报告单,减少了学生走弯路的时间。

1.1一般情况下骨髓象书写基本格式

①取材满意、涂片染色良好。

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粒红比值。

③粒系细胞增生程度,所占比值,以哪1-2阶段的细胞为主,各阶段细胞形态特征。

④红系细胞增生程度,所占比值,以哪1-2阶段的细胞为主,各阶段细胞形态特征。成熟红细胞形态特点。

⑤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值、形态特征。

⑥全片见到巨核细胞多少个,以哪1-2阶段细胞为主,各阶段细胞形态特点。血小板分布及形态特点。

⑦全片未见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1.2常见贫血的骨髓象书写格式

在报告基本格式的基础上,把“4、与3、”对换位置,并要求学生要特别重点描述幼红细胞形态改变,以及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特点,因为不同的贫血,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都会出现不同的形态改变,这样有助于贫血的分类和诊断。

1.3常见白血病的骨髓象书写格式

在报告基本格式的基础上,根据白血病发生在哪个系,就将哪个系的白血病细胞改变情况放在第3条描写,第2条不用填写粒红比值,未发生白血病改变的其他系细胞受抑制。

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书写格式:

①取材满意、涂片染色良好。

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③淋巴系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原始淋巴细胞为主,占65%,幼稚淋巴细胞占29%,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型规则,细胞核染色质较粗,核仁1-2个,不太清楚,胞浆量少,退化细胞较多。

④红系及粒系细胞受抑制,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⑤全片见巨核细胞2个,血小板少见,形态基本正常。

⑥全片未见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2.认真批改学生写的骨髓检验报告,找出问题,并及时在课堂上讲评,指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照着模板写报告,学生前几次所写的报告都会出现不少问题。如,常有一些学生在报告中没有描述成熟红细胞形态特点,血小板分布和形态,出现粒红比值计算结果错误,忽略第一条“取材满意、涂片染色良好”及最后一条“全片未见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等。也会出现不知怎样描述异常幼红细胞形态特点和白血病细胞形态特点,难下诊断等问题。还会在报告文字描述中用一些口水话,写错字、涂改字等。因此,每次学生交来的骨髓检验报告,笔者都会认真批改,在报告上注明错误的地方,并把正确的答案也批在报告上。然后统计分析学生出现哪些问题,某种问题出现人数有多少等情况。在下一次的课堂上,笔者就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一一讲评,对学生每一次的进步都给予表扬。而且,每一次讲评都做到讲深讲透。

2.1骨髓检验报告中学生问题分析:

2.1.1不填取材满意、涂片染色良好

这一条有的学生会不写,他们认为没必要,但笔者要求一定要写。因为这一条包含的意义在于检验医师应该首先检查临床医师送检的骨髓片是否是成功抽取的骨髓涂片,如果取材满意,才有对骨髓象进行分析的价值。随后检验医师对骨髓涂片要进行瑞特染色,染色良好的片子,骨髓细胞形态才好识别,才能有效分类骨髓细胞。因此,这一条的书写,可提醒学生要重视以上问题,对初学者来说是必须的。

2.1.2粒红比值算错

粒红比值是指检验医师所分类的骨髓细胞中全部粒系细胞数除以全部红系细胞数所得的值,这个值可以反映骨髓中粒系细胞和红系细胞所占比例是否在正常范围,表达方式以正常骨髓粒红比值为例,粒:红=2-4:1,有的同学会写成粒红比值1:2-4,这样一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一般是学生粗心大意和理解错误的结果,必须给予纠正,并说明道理。

2.1.3漏填成熟红细胞形态特点

成熟红细胞形态变化,在常见贫血的诊断中具有较大意义,不同的贫血,成熟红细胞形态会发生不同的改变。如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中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大细胞为主,红细胞中央淡染区不明显。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重视成熟红细胞形态描述。

2.1.4漏填血小板分布及形态特点

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形态的异常,会影响机体止血和凝血的功能,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粘膜容易出血,或出血不止。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常见白血病等患者的骨髓中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或形态异常,检验医师对骨髓中血小板分布情况和形态改变的描述,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患者出血原因,出血程度分析等参考依据,因此也很重要,要求学生不能省略或遗漏。

2.1.5忽略全片未见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有些寄生虫病如疟疾、弓形虫病等,在骨髓中可发现相应的虫体或寄生虫滋养体等,如果是血液病合并寄生虫感染患者,发现寄生虫就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有些血液病可在骨髓中发现特殊异常细胞及病理细胞,如骨髓癌转移、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如在骨髓中发现异常的癌细胞、特殊形态的戈谢细胞及尼曼匹克细胞,对相应的疾病有绝对的诊断意义。因此,写这一条,更重要的是提醒大家在观察分析骨髓象时要同时注意观察骨髓中是否存在寄生虫,是否存在特殊异常细胞,不管有没有,都要给临床医师一个明确的回答。

2.1.6异常幼红细胞形态特点和白血病细胞形态特点描述不清

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识别细胞能力不足,二是没有掌握相关血液病的骨髓象特征,看不出特点,抓不住重点,不知该怎样描述。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便结合相应血液病骨髓象进行认真分析,如典型的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幼红细胞改变特点为,幼红细胞胞体小,胞浆量少,胞浆边缘不整齐、嗜碱性,中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浓缩、深染。同时加强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投影演示、版图描绘、显微镜下指导,提高学生识别骨髓细胞能力及对血液病骨髓象特征掌握程度。

2.1.7正确下诊断困难

每一份骨髓检验报告都需要下一个诊断意见,为临床医师提出细胞学诊断意见或可供临床参考的意见。骨髓检查诊断疾病的性质一般分为明确诊断、符合诊断、提示性诊断和排出性诊断等,不同的血液病应该以不同的方式下不同的诊断,这需要检验人员具有较高的检验技术、较丰富的临床知识、以及将检验结果与临床资料相结合综合分析的能力。对于初学者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困难。如巨幼细胞性贫血、各种白血病,通过骨髓检查可作出明确性诊断,缺铁性贫血只能做出符合性诊断等。但通过反复实验、修改报告,反复讲解相应血液病的诊断要点后,学生可以基本掌握常见血液病的诊断方法。

2.1.8在报告文字描述中用一些口水话,写错字、涂改字

骨髓检验报告要求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使用书面、专业语言,而且不能有任何涂改痕迹,因此对学生报告中出现口水话、写错字、涂改字等现象,笔者要求一定要改正,要求学生反复书写、反复修改报告,直到满意为止。并将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纳入学期考试总成绩。

3.特别讲解常用化学染色在常见血液病的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常用化学染色有过氧化物酶染色(POX)、特异性酯酶染色(S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α-NAE)及氟化钠抑制实验,铁染色等。如POX、SE和α-NAE及氟化钠抑制实验对常见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铁染色,对缺铁性贫血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等。因此,要求学生在骨髓检验报告单中,做了化学染色的,必须填写化学染色结果。

4.强调血片检查在骨髓检验中的作用

许多血液病不仅骨髓象发生改变,而且血象也有相应改变。如常见急性白血病,不仅骨髓象可见到大量原始、幼稚白血病细胞,血片中也可查到大量一般绝对见不到的异常原始、幼稚细胞。因此,血涂片的检查和描写对血液病的诊断也很重要,学生也需要重视。

骨髓检验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内容:骨髓象、血象、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诊断意见及建议。笔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反复教学,学生可在毕业前基本掌握常见血液病的骨髓检验报告书写方法,并正确下诊断,为学生将来服务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一、高校信息化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根据调查,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总额年均达到851.49万元,年度运行维护费为104.76万元,培训及研究经费为24.2万元。校园网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5.32%,学校无线网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15.82%;拥有个人电脑的数量,平均每所高校达到3214.77台,211高校12076.46台,普通本科院校3804.93台,专科院校1159.14台。85.5%的高校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方面的电子校务系统;其中30.3%实现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主要校务的信息化,8.9%建立了集成、统一的校级管理信息平台。65%的高校定期对人员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年均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的人次达到188.36人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服务队伍平均为19人。然而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与协调,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思维理念制约了高校保卫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二、信息化建设在高校保卫工作中的重要性

1、社会环境形势的需要

现在,人们在获取、存储、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设备和手段上都已发生巨大改变。同时,大量信息的出现和传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正在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也为高校开展保卫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2、维护校园环境安全的需要

由于高校校园目前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客观上为一些校外不法分子游迹高校校园提供了可能。他们在校园内出现,一方面使学校和学生的财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另一方面,对高校的和谐内部环境也构成了一定威胁。所以,只有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加信息化硬件设备,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积极加强信息资源的有效运用和管理,才能更快捷更有效地保卫校园安全,保护公共和个人财物,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和氛围。

三、信息化建设的困境

1、工作理念落后。安全保卫工作在人们传统的认识中就是所谓的“看家护院”。在我国人们对保安人员的印象也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并且没有什么文化素质。这种普遍的偏见致使我国安全保卫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和文化水平较低问题。时至今日,我国浙江省的多所高校中,护校队的队员还都是处在高中以下学历,甚至有些护校队员初中都没有毕业。在犯罪活动普遍向高科技方发展的今天,这样一支低水平的保安队伍,能够在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中起到什么作用是十分值得我们商榷的。

2、技术人才缺乏。若要做好我国高校的保安工作,就应该全方位的进行队伍建设,而引进拥有高技术的高素质保安人员,就成为了我国高校保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当前,我国的各高校中安全保卫人员的来源一般都是高校所在地的流动人员,这直接的影响了我国高校保安人员工作的稳定性。各高校的安全保卫人员对保安员的培训内容,只是初步的专业的保安知识,保安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另外一方面,由于受到了我国传统思想中对保安人员的偏见,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有愿意从事保安工作的。在这种双重因素的制约之下,导致了我国高校的保卫员在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构成上明显的水平偏低,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则更加是凤毛麟角。

3、管理制度不完备。我国大多数高校校园保卫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同时也没用建立起信息化条件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程序和规范。其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其一,权责不明,工作的方式单一,岗位责任落实不明确。其二,管理制度设置不明确,高校保卫工作中奖惩制度、人员分配、设备使用、工作流程、调查制度以及突发性事件应急等等都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系统的管理体制。其三,机构设置简单,目前,我国各高校的保卫机构往往都是以保卫办公室等简单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运作的,人员相对单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从而为保安制度的建设显得困难重重。其四,保卫人员流动性大。

四、高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途径

高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安保数字化。技防手段是目前高校创建“平安高校”的一个必要条件,即建立覆盖全校的安防系统。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主要包含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门禁系统:又称出入管理控制系统,是一种管理进出人员的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电子围栏:周界防盗报警作为安防系统的第一道防范,它具有威慑、阻挡、报警三重功能。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以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一切情况。同时,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系统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防范能力更加强大。这些子系统可以单独设置、独立运行,也可以由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监控,还可以与其他综合系统进行集成和集中监控。

2、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简称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中一个非常活跃和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技术应用领域,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通常办公室的业务,主要是进行大量文件的处理,起草文件、通知、各种业务文本,接受外来文件存档,查询本部门文件和外来文件等等。所以,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生产各种文档,存储各种文档,采用其他先进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等复制、传递文档,或者采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文档,是办公室自动化的基本特征。

3、户籍管理电子化。按照公安部门对户口类别的划分,高校学生既不是外来暂住人口,也不是流动人口,高校学生户口属于城镇集体户口的一部分,与高校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紧密相联,通常需要高校协助管理。但高校人口流动较快,每四年学生即更新一次。尽管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需要迁入户口,尽管采用了户籍管理系统,数据录入量仍然很大。

4、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在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当中,保卫干部的编制极少,加之学校保卫工作日常任务重,使得加班加点的现象在学校保卫部门中普遍的存在。所以,往往忽视了对高校保卫工作信息化的建设。例如,高校保安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的影响着高校保安部门对校内秩序、消防、治安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和纠纷处理工作。所以,对高校安全保卫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势在必行。综上所述,各高校要积极地加快校内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努力的把校内安全保卫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起来。

五、结语

高校信息化给保卫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高校保卫部门只有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实现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观念,才能紧随时代步伐,为高校的安全稳定和蓬勃发展保驾护航。(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保卫处)

参考文献:

[1]华进甫.论高校保卫组织的服务功能[J].江苏教育,2006

第4篇

我是幸运的获得了**三个月的实习机会。三个月的时间是转瞬即逝的,然而当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体验一段全新的生活的时候,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会在记忆中显得格外特别,甚至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也正是因为意识到这点,我在**的三个月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过得充实,可以说,这段经历确确实实地成了我人生非常宝贵的体验和财富。接受方在给我的邀请函上对我所要参加的项目作了非常简单的介绍:材料内部机构的设计和研制并测试相关材料。他们同时对可能用到的软件进行了提议——Cinema4D,Director,Flash,Poser等。这个课题对我来说非常陌生。首先,他们所提及的这些软件几乎都不是我所学专业的常用软件,而且这些软件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我不知道我将主要利用哪个软件,从事何种工作。公司提供的信息又如此有限,自己根本不清除切入点将会在哪里。好在,材料是相通的,相信自己尽心尽力地完成的项目后,这三个月内必将是获益匪浅的。

“你来这里实习的内容或许和你的专业并不是很相关,或许学的东西今后也用不到,我希望这次实习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这就足够了。”这是指导我的教授Richter第一次见我时说的话。这个跟公司邀请函上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这才使我松了口气,所幸的是在那期间我一直是用自己熟悉的软件。我是在***材料研究检测中心(BAM)的一个专门检测和研究陶瓷的部门实习。一进实验室,里面错综复杂的图表,各式各样的仪器都让我感到新鲜而陌生。

实验室里的人不多,和我一起实习的是一个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学生Alenka,她比我早来一个月,所以前期的一些关于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基础教育和仪器的基本使用都是她来教我的。还有一个**人Je,他是这里的员工,主要是帮我解决一些仪器上使用时出现的问题,Richter教授是在他自己办公室里的搞研究,偶尔来看看我并对我们所做的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和讲解。

我对这里的工作制度很是赞赏,因为在这里没有规定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只规定了每天工作7.7个小时,一个月结算一次你的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时间量的追加到下一个月去。这样,我觉得自己可以自由的分配时间,也不用每天早上急匆匆的上班,晚上看着钟表下班。虽然工作制度看上去很松散,但是大家工作都是很认真的。

第5篇

    内容提要: 以保险法和海商法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从确定告知义务的角度、广度、深度以及维度,对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力求对告知义务进行一个立体化的解析,以达到准确使用法律之目的。

    在保险法研究领域,投保人的告知义务是一个经过长期、反复讨论但又历久弥新的话题。在保险实务中,围绕着告知义务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有许多争论,故在当今形势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存在很大的必要性。

    业内人士普遍知晓,在告知义务这一问题上历来存在“有限告知”和“无限告知”两种模式的区别,实行有限告知模式的国家多为大陆法系国家,例如德国、奥地利、瑞士、俄罗斯、韩国和中国等,此种模式的外在形式为“询问主义”,即投保人仅对保险人问及的事项负有告知义务,而对书面中未曾提及的事项,不论保险人是否提出口头询问,投保人均无义务主动告知。采取无限告知模式的国家多为英美法系国家,此种模式所秉承的是“申告主义”,即投保人不仅要对保险人提出的询问据实告知,而且对于保险人未曾问及但却足以影响危险评估且为投保人所知晓的事项,也有主动告知的义务。{1}

    有限告知和无限告知的模式,其中蕴含着“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质,指的是在不同模式之下告知义务的法律属性,所回答的是告知义务属于投保人的主动义务还是被动义务的问题。所谓量,则是指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所应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换言之,哪些事实必须告知,哪些事实不必告知,这些都是在衡量告知义务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简称《保险法》)第16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很显然,在《保险法》的制度建构中,关于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采取的是有限告知的模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海上保险法中,关于投保人的告知义务所采取的模式却稍显模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第222条第1款规定:“合同订立前,被保险人应当将其知道的或者在通常业务中应当知道的有关影响保险人据以确定保险费率或者确定是否承保的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仅从这一规定来看,完全可以确定,中国海上保险所采取的是无限告知的模式。但是由于第222条第2款又规定:“保险人知道或者在通常业务中应当知道的情况,保险人没有询问的,被保险人无需告知。”这一规定似乎又使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回归到了有限告知的模式,继而导致了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依笔者之浅见,《海商法》第222条第1款、第2款的关系实际上是基本规定与补充规定的关系,换言之,第1款中对投保人的主动告知义务既然没有任何限制性词语,即可断定其确立的是无限告知的模式;第2款中虽有保险人“询问”的字样,但此种表述只是对无限告知义务的例外规定,但就整体而言,此种无限告知义务的模式并未因存在第2款的规定而在形态上发生根本的变化。

    尽管《保险法》与海上保险法在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问题上确定了不同的模式,但有一些问题是在两种模式下的投保人共同面临的,例如,对于与保险标的和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投保人应以何种标准回答到何种程度等。为此,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达到正确适用法律之目的。

    一、告知义务的判断角度之辨析

    在英美法系国家,对于应以投保人的观念还是以保险人的观念来判断需要告知的事项这一问题,曾经存在较大的争议,继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学说。

    (一)理性投保人标准说

    从法律意义上讲,所谓理性的人,是指能够按照社会对其成员所要求的为保护其自身和他人的利益而行使注意义务并能利用其知识、智力并发挥判断能力的人。{2}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所谓理性投保人(reasonable assured),应该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能够按照法律的基本要求,根据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运用其掌握的基本知识,对保险标的的有关情况作出正确描述的人。在英国的司法判决中曾有人采纳理性投保人的标准,以此确定应该告知的事项。例如Moulton法官在the “Joel v. Law Union and CrownInsurance Co.”案中曾指出:“如果一个理性的人认为系争事实应予披露,就没有理由不这样认为。”另有一位法官Lush也指出:“如果一个理性的投保人知道,假如不向保险人披露某项事实,将会自然地影响其确定承保和收取保险费,而且这种不披露在事实上误导了保险人,则对于投保人向保险人提出的赔偿请求而言,该项不披露的行为将会是致命的。”理性投保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从而避免保险人滥用对“重要事实”的解释权,但是,由于投保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准不可能整齐划一,因而运用此种标准不能合理地界定重要事实的范围,因此,在英国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当事人质疑此种标准。

    (二)谨慎保险人标准说

    所谓谨慎的保险人,是指在当时市场中营业的具有丰富经验和理智的保险人。此说的要义是按照保险人对事物的认识标准,判定哪些情况是投保人在投保时应该告知的重要事项。但是,根据保险人标准所针对的对象而言,在谨慎保险人标准上,又分化成两种不同的标准:一种谓之客观合理保险人标准;另一种则可称之为主观合理保险人标准。持客观合理保险人标准说的人们认为,应站在保险行业内大多数保险人的立场上来衡量某一事实是否属于应当告知的重要事项;而主观合理保险人标准说则认为,应根据特定保险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标准来判定需要告知的事项。{3}7相比之下,笔者认为,主观合理保险人标准欠缺合理性,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此种标准不利于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当今时代的立法,普遍强调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险法亦然。《保险法》第15条中所规定的投保人相对自由的解约权,第16条第6款关于保险人在已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事实而仍然与之订立合同时的禁止抗辩的规定,还有第17条规定的保险人对保险免责条款的提示和说明的义务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基本理念。但是,设若在保险实务中采取主观合理保险人标准,即等于赋予保险人对“重要事实”的绝对解释权。换言之,投保人对某一事实是否需要告知,解释权完全在保险人一方,由此可能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即:同一保险人承保不同投保人的不同保险标的时,对需要告知的事项,将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不同的解释;站在投保人的角度来说,如果同一个投保人就同一种类的保险标的向不同的保险人投保时,还要分别研究和揣摩保险人对需要告知的事项的具体解释标准,进而增加了投保人的负担和法律风险。

    第二,采取主观合理保险人标准也不利于诉讼进行时对是非标准的科学判断。从实务角度而言,按照业内的普遍规律和通行标准来确定保险活动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更有利于增强司法标准的同一性,减少对法律问题在认识上的歧义。如果采取主观合理保险人标准,就意味着法官要针对不同的保险人确定不同的司法标准,此种做法显然有违司法工作的基本准则。因此,在确定投保人需要告知的事实方面,客观合理的谨慎保险人标准更具合理性。

    联系到中国的保险立法,对于按照何种标准确定告知义务的规定是不尽相同的。透过《海商法》第222条可以看出,《海商法》中对重要事实的认定标准接近于理性投保人的标准。但是,反观《保险法》的规定,其中并没有诸如“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这样的表述,而且还特别强调,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实际上,此种制度建构所强调的是告知的事项是否与承保和确定保险费直接相关,而不是投保人对有关情况是否知悉。从这个角度来看,《保险法》中对重要事实的认定标准又似乎采取了谨慎保险人的标准。虽然海上保险和普通的财产保险所面临的风险程度有所不同,但是,为了便利诉讼,在司法层面统一对重要事实的认定标准十分必要。基于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从合理性的角度出发并且兼顾到保险的实际情况,采纳客观谨慎保险人标准更加有利于司法实践。

    二、告知义务的广度之考量

    履行告知义务的广度,是指投保人在履行告知义务时所应实现的最大范围。与保险标的有关的情况有许许多多,但是,法律不可能要求投保人在履行告知义务的时候穷尽所有的内容。从《海商法》中关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和《保险法》中的与“承保”或者“确定保险费”有关的情况等表述中,可以看出,在投保人应该告知的内容上,实际上包含了如下两个部分。

    (一)“确定知悉”的事项

    确定知悉(actual knowledge),顾名思义,就是指投保人已经知晓的事实。投保人在与保险人洽谈合同时,有义务披露其已经实际了解到的和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有关的各种事实,只要这些事实足以影响到保险人对风险的判断并决定是否承保以及如何确定保险费,投保人均有义务据实告知。如果事后证明,投保人已经确知某种事实的存在但出于故意而隐匿不报,或者因重大过失而未予申报,就动摇了保险合同作为诚信合同的根基,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若对确定知悉的事项分类,可以分为确已知悉的状态、确已获得的信息和确已发生的事件。

    1.确已知悉的状态

    确已知悉的状态是指投保人已经实际掌握的与保险标的有关的真实的状况,例如,在海上保险的船舶险中被保险船舶的名称、船级、保险标的的价值、用途、所处位置、行走的航线等状况;在货物运输保险中被保险货物的名称、数量、包装情况、装卸港等状况。

第6篇

代表们在讨论中对工作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求真务实的报告,讲成绩实事求是,谈问题冷静清醒,论发展目标明确,说任务科学理性,本着对职工群众负责、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态度,求实、求新、求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实”表现在讲成绩恰如其分。工作报告对20__年各项工作的总结全面客观,列举的6个方面,主要用事实和数据加以说明,比如市场开发取得新的突破,集团中标突破30亿元;比如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的压力,回购大齐1.2亿资产;比如资产管理取得较好成效,圆满解决了北钢2.1亿的欠款和25.36的股权,等等,丰硕的成果令人振奋。同时报告中对一处在国际市场开发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工程管理处于排头位置所给予的充分肯定也令全体代表深感欣慰。

“实”表现在讲问题清醒坦率。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不回避,不敷衍,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能够正视问题,实事求是,令人警醒,催人奋进,为20__年取得更出色的工作业绩奠定了基础。

“实”表现在工作安排具体细致,操作性很强。报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既兼顾了眼前,符合公司实际,又把握了长远发展,有战略高度,切实可行。代表们对公司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的举措极为赞同,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报告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和06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符合集团的实际情况的,“重点抓好一个组建、二项改革、七项管理工作”体现了报告的务实性,特别是关于做好项目管理和配套制度建设,非常具体地提出“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经营承包方式,推进项目管理机制的转换。”来提高项目的赢利能力,使代表们对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二、与会代表对《集团有限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等会议材料的讨论情况

我们对《集团有限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企业五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权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会议材料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代表们认为:

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提供了智力保障;

加强企业五项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证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推进权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权属企业股权多元化设计,使权属企业能准确定位、依法履行职责、增强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权属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使职工权益有保障,企业发展有后劲,国有资产不流失。

代表们对上述三项会议材料没有异议。

三、与会代表提出的几点建议

1、对外经营资质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希望集团公司想尽办法增加公司的各级资质。

2、组建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克服盲动性和盲目性,明确目标,整合优良资产。

3、建议集团和股份公司积极征得国资委的支持,与交通厅沟通、协商,尽力解决工程处施工投入的入股金问题,这对资金的缓解至关重要。

第7篇

【关键词】土建试验室;HAF003;质量保证;有效性;途径。

1 前言

山东海阳核电厂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海阳市留格庄镇,距海阳市区25公里,临海而建。核电厂远景规划装机容量为8台125万千瓦发电机组,目前在建一期工程为两台机组。该机组是由美国西屋公司设计的第三代AP1000非能动核电堆型,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核电技术。中国水电三局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是山东海阳核电厂一期工程唯一的土建试验室承包运行单位,负责包括核岛、常规岛、海工和BOP工程在内的所有的土建工程检测工作。

由于核电站工程所具有的特殊性,社会大众对其安全性的敏感程度,都要求其工程从建设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及运营各阶段必须以“安全第一”理念为导向,开展各项工作。国家因此颁布了《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等包括一个法规和10个导则(以下简称HAF003),以保证核电厂的安全。工程建设期间,强制要求建设单位和各建设承包单位都必须依照HAF003法规规定,建立核质量保证体系(以下简称质保体系或体系)。建设单位应从工程的全局高度建立周密完善的质保体系,各建设承包单位作为该体系的分支,分别建立各自的质保体系,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质保体系“有与无”不是质保体系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保证产出成果是否是“安全”及“安全”的可靠程度。为达到该目的,这必须要求体系能够持续“有效性”发挥作用,并能通过不段得持续改进逐步提高。

2 质量保证体系“有效性”基本特征。

2.1 体系的目标明确;

目标是核质保体系的核心工作内容和努力方向,缺乏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工作核心不明确,其后果不仅意味着预期目标难以完成,更严重的是影响核电厂的“安全”。作为核电厂一期工程土建试验室承包运行单位,为工程提供的是一种技术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核电厂建筑物使用的材料及结构件的质量。因此本试验室的质保体系的目标是为保证服务质量而提出来的,即“无重大检验事故,差错率不大于1%;样品管理无重大失误,无泄密事故发生;设备检定、校准率为100%,设备完好率大于98%;检验报告重大失误率为零,差错率不大于2%”。

2.2 健全稳定的体系

建立一个健全稳定的质保体系是实现全面有效管理的组织保证,包括独立的质保职能部门与完整的质保体系文件。质保职能部门必须具有独立性,能够独立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完整的质保体系文件是衡量质保体系完善程度的标志之一。

2.3 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体系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指适用性,能够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让体系程序引领着我们开展各项检测活动。脱离实际的体系难免会形成我们所经常见到的“两张皮”的现象发生。

2.4 体系具有可持续改进的能力;

体系可持续改进是指消除体系中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体系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其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该过程通常使用管理评审、监督监查、数据分析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通过对各项措施进行积极整改,消除隐患,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 提高质量保证体系“有效性”途径

3.1 体系的策划;

⑴质保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HAF003法规规定,紧紧围绕着任务目标,周密而详细的制定。如何实现体系的任务目标是体系策划阶段的核心工作,通过对工作任务的细致分析研究,确定适宜的管理模式。

⑵核质保体系突出强调要进行文件化管理,即所有工作必须要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一般来讲,质量保证文件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质保体系概述性文件-质保大纲,依据HAF003法规明确体系总的控制要求和措施;第二层次为管理性程序文件,是对质量保证大纲概述中规定的某些活动进行具体要求;第三层次为工作文件(试验大纲),规定如何一致地完成检测活动的前提条件及检测过程的方法、步骤。管理程序文件与工作文件是检测人员工作的重要依据,应对各类检测活动的具体的做法进行详细规定,即“有哪些工作要干”、“由哪个部门负责干”和“如何干”。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实际情况,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⑶根据物项对安全的重要性进行质保分级。根据物项的重要性,建立不同质保级别工作程序和试验大纲。例如针对海阳核电厂1号核岛底板(FCD)浇筑,试验室制定了,《海阳核电厂土建试验室FCD检测检验工作方案》、《FCD混凝土试验检测应急预案》等。

3.2 核安全文化的建设

核质保体系与ISO质量管理体系一个较大的不同点在于,ISO关注的焦点是产品及服务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核质保体系关注的焦点则是产品及服务是否能满足核电站安全的要求。核安全文化的建设是核质保体系中一个比较鲜明的特色之一,其目的是建立科学严谨的组织体系及培养全体员工遵章(规章制定)守序(工作程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实践中试验室的核安全文化的建设重点是提高全体员工核安全素养,以宣传和教育培训方式为切入口,通过观看较为突出的典型核事故案例纪录片及观后讨论,以惨痛的事故后果,惊醒员工,逐渐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意识,转变工作态度及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说全体员工的安全素养和安全意识是提高质保体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3.3 培训

HAF003法规中规定一切质量活动都应该按照预先批准的程序进行,程序外再好的方案、方法在未获得批准成为最新版本程序之前不得采用。失去程序控制的检测行为,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带来难以度量的偏差。作为程序化管理的第一步,是让程序使用者得到必要的培训及考核,使其知道“有哪些工作要干”、“怎么干”。新版程序及试验大纲使用前必须让使用者及时获得的培训,保证所有的检测行为处于受控状态之中。2009年9月在海阳核电厂1号核岛底板(FCD)浇筑前,试验室先后三次组织所有检测人员,按照《海阳核电厂土建试验室FCD检测检验工作方案》、《FCD混凝土试验检测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业务和应急预案演练的培训,使所有检测人员掌握美国西屋技术规格书要求的检测流程和试验方法,以及发生停水、停电、设备故障等意外事件后,如何保障检测活动正常开展的措施,有利的保障了1号核岛底板(FCD)浇筑检测工作顺利完成。土建试验室成立至今的两年里,开展质量培训59次,885人次,培训具有较好的密度和连续性,对质保体系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 试验检测过程的控制

试验检测过程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机、料、法和环境要素的控制。二是按预先制定的试验规程、试验步骤进行相关试验活动的控制。土建试验室根据检测活动的类别编制试验大纲和技术方案28个,大纲中详细规定检测过程中对人、机、料、法和环境要素要求,检测前必须对这些要素进行检查,当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检测工作。检测过程中检测员应按照试验大纲规定的试验步骤进行检测,并在检测过程中对控制要素进行维持。特别注意的是应根据被检测物项核安全重要性,执行相应的分级质量保证程序和技术方案。

3.5 经验反馈

试验室制定了《经验反馈管理程序》,成立经验反馈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收集各类经验反馈信息,如:《事故、事件报告单》、《不符合项报告》、《纠正措施要求》、《观察意见》以及重要涉核带有普遍性的事件,采用组织培训学习、讨论的方法,对本试验室人因检测失误和设备缺陷进行分析、评价并加以纠正,以提高试验室的检测工作的可靠性。

3.6 持续改进

HAF003法规中规定质保体系必须具有能持续改进的能力。持续改进工作的切入点的获得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通过本试验室内部的质保监督、质保监查、质量趋势分析、及经验反馈等活动获得的不符合事件和良好实践经验,是我们应该不断主动寻求的改进机会;第二,来自外部管理单位(业主、监理)对试验室的质保监督、质保监查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事件。

试验室常常遇到的不符合事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操作方面造成的不符合;另一个则是由于管理方面造成的不符合。对前者主要是研究分析操作者的操作过程,改进措施通常包括加强培训、培养按“程序”操作的良好意识、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及严格考核;对后者则主要是研究有关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改进措施一般包括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改进,由于在质量管理中后者占的比重高达80%,这就要求在持续改进中必须实事求是对待质量问题,应当更多地从管理的角度,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和巩固质量改进成果。土建试验室开工以来,根据上述原因形成的不符合事件,修订升版管理程序及试验大纲55次,保证了质保大纲及程序的完整性、适用性及管理有效性得提高。

3.7 质量目标考核

对实现质保体系目标的结果进行考核,目的是为进一步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自觉履行质量职责,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管理水平,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土建试验室质量监督检查员依据《质量目标的建立与实施考核办法》,每月进行质量量化指标统计,形成月考核结果,用于质保部进行质量趋势分析和员工绩效工资的发放依据。

4 质量保证体系“有效性”的验证

4.1 监督

质量监督是验证试验检验等质量活动是否符合程序规定要求及工作质量情况。试验室的质保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质量监督检查员结合检测计划,对现场检测操作过程、关键的环节、主要的步骤以及新上岗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例如:混凝土抽样检测、钢筋拉伸试验过程);专项监督是质量监督检查员按管理要素或重要检测任务进行重点监督(文件控制,采购控制,核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质保监督活动应涉及各个层次的程序文件,覆盖所有要素,但每次只涉及一、二个管理要素、关键环节步骤或人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试验室开工两年里,共进行内部质保专项监督23次,日常监督36次,接受管理单位对试验室质保监督13次。

4.2 监查

质保监查的目的是验证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监查活动内容覆盖质保大纲所有要素。试验室检测活动的服务质量是质保监查的工作重点,是保证核电站材料物项安全的重要保证。试验室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内部质保监查及接受管理单位安排的监查一到二次。在监查前,质保室负责通过对各部门有关信息和数据进行事前整理、分析,得出监查的主要路径和关键环节,编制相应的监查计划和提问单。监查员通过谈话、现场观察、记录查验等手段对质量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验证,并对验证过程中发现的偏离程序导致的不符合进行甄别、分类,根据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发出CAR(纠正措施要求)、OBN(观察意见)。

4.3 质量趋势分析

试验室质保部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趋势分析,根据质量目标考核结果及质保监督过程中发出的CRA、OBN,分别按要素和部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发生不符合情况的重点区域,发展趋势;为下一步的组织整改、质保监督工作提供指向。

5 结语

核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确保涉核工程的“安全”。发挥质量保证体系的保证功能,全面实现“有效性”质量管理,是体系存在和发展提高的核心。土建试验室作为检测服务的供方,全面落实核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施工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符合技术要求。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土建试验室完成材料进厂验收6300余批次,拦截不合格材料进厂37批次,检验差错率为0%。同样两年多来接受业主及管理方的质保监督12次、监查3次,均给予土建试验室“体系受控、有效”的满意结论。高质量的检测服务,为高质量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中成药;医院集中监测;报告规范;核心要素

[Abstract] Studies on post-marketing drug surveillanc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recent years. In particular,many researcher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f post-marketing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Observational studies,like cohort study,registry study,and 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were conducted to collect data on safety information. How to accurately report and assess these studies and let readers to completely understand relevant published reports and obtain transparent information about its methodology and findings remain unsolved. According to the reporting guidelines made by EQUATOR,our research team drafted a framework based on a four-year study by reference to relevant rules,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field of drug safety evaluation. Besides,we consulted relevant experts in this field and formed a framework on how to report post-marketing safety studie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There were seven core components,namely drug,population,setting,design,quality,adverse reaction and statistics,which could be abbreviated to DPSDQAS. We introduced the framework her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ers.

[Key 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report specification;core element

doi:10.4268/cjcmm20162402

为了提高药品的安全性,2011年卫生部了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指出要“引入重点监测制度,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和研究工作”[1]。其中第六十三条有明_规定“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等,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2]。

医院集中监测[3]是指在时间(数月或数年)、范围内对某一医院或地区内所发生的ADR及药物利用作详细记录,并计算相应的ADR发生率,探讨其危险因素,医院集中监测方法收集的病例资料详尽,数据准确、真实,可对ADR发生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能为临床用药安全性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本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历时4年进行了10个中药注射剂的临床30万例人群的上市后医院集中监测,安全性集中监测完成后需要对药品安全性监测的结果及结论进行报告,虽然国际上有众多报告规范标准,但是专门针对药品安全性监测的报告规范未有发表。药品安全性集中监测属于观察性研究,国际上推出了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指南STROBE声明[4-5],但与药品安全性监测的报告存在差异。

为了提高监测报告的质量,本研究以中成药的安全性监测研究报告要素探讨为范例,以期为未来药品安全性监测研究的报告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报告规范核心要素形成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按照由国际EQUATOR网工作组制定的guidance for developers of health research reporting guidelines[6]指南规定的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报告规范制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参照了WHO[7]、欧盟[8]、美国[9]、英国[10]、澳大利亚[11]等药品安全性监测的不良反应报告表如报告人的信息、患者的信息、怀疑的药品、怀疑的不良反应、说明所发生不良事件严重性的足够证据以及国际上FDA发表的良好药物警戒规范与药物流行病学评估指南中的[12]新的、标签未标示的严重不良事件、已知不良事件其严重或发生案例显著增加、新的药品相互作用、特定族群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药品名称标示易混淆问题、不同处方行为导致的问题等;欧盟药品管理局制定了《药物警戒实践指南》中研究方案的主要修订[13];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着重参考了ICH E2B[14-15]共包括两大部分,报告管理及鉴别信息和部分病例信息组成;CARE guidelines[16] ;《中药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规范建议》[17];GRACE准则[18-19];2011年卫生部颁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20];国家药品安全监管司的《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21];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表(CIMOSI reporting form)[22]推荐不良反应按其发生率分为十分常见、常见、少见、偶见、罕见、十分罕见6级;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术语集(WHOART)[23]规范不良反应术语等众多国际国内的报告规范中有关安全性的方面,同时基于团队长期开展的中成药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工作经验,对安全性报告规范核心要素进行了编排起草。

经过了多次专家论证会,包括方法学、流行病学、药理学、中药学、临床研究和统计学等方面的专家。

核心要素起草后,进一步征求专家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经过4次论证修改,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确定了药品安全性监测报告核心要素的内容。

2 中成药安全性监测报告规范的核心要素

以下为药品(中成药)安全性监测报告核心要素建议条目,共包括7个核心要素和12个概要,见表1。

2.1 监测中成药

中成药出现安全性的问题有多种原因,如组方复杂、成分复杂、机制复杂、综合效应、蓄积毒性、需要个体化用药、联合用药等,虽然许多中成药在上市前进行了基础及临床研究,在安全性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对于重点监测的中成药,应该明确所监测中成药的详细信息。

2.1.1 监测中成药的药品信息 所监测中成药的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中成药说明书(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性状、药理作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原生药含量)、用药适应证、批准文号,以全面了解监测中成药的情况。

研究发现ADR的发生与生产厂家、批号,其他中成药联合使用及不规范操作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该详细介绍监测中成药的药品信息。

2.1.2 监测中成药的配伍信息 介绍所监测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方剂解析“君臣佐使”、升降沉浮药性,以期预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对于活血破瘀药力较猛,血虚经闭者不可使用,孕妇禁服。

阐述监测中成药与其他西药的联合用药情况及联合用药禁忌,如麻黄及其制剂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合用,因麻黄素可使贮存于神经末硝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当它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合用时,使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危害,甚至死亡。

2.1.3 监测中成药的制造工艺和炮制方法 炮制可以使药材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考虑到某些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与制造工艺、炮制方法不当有关,如生半夏有毒,而经炮制后的法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但炮制不当则留毒可增加,其他如马钱子、附子、巴豆等均与炮制有关。

2.2 监测人群

监测中成药的安全性信息主要是从所监测人群临床用药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症状体征和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前后变化反映出来,所以监测人群的定义选择也十分重要。

监测人群为在规定的监测机构(名称、地点)且在规定的监测时间范围内,至少使用了1次监测中成药,无论用药时间长短,都作为被监测人群。

纳入时不比较监测人群的条件比如病情的轻重等,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治疗上不施加干预,只是记录监测人群用药前后的病情、有无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

监测人群应阐述是使用所监测中成药的普遍人群监测或和特定人群监测。特殊人群包括老年、和、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人群等,其机体功能及体内药物代谢、排泄功能与正常人不同,某些药品用于特殊人群可能存在更高的风险,要对特殊人群的剂量疗程有所规定,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是安全性监测的重要内容。

2.3 监测机构

中成药安全性监测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或者生产所监测中成药的企业发起的主动监测,不同于真实世界研究,应该选择在地域、医院性质、规模大小有代表性的二级及二级以上资质的医疗机构作为监测医院,如有必要可以采取多级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监测医院。

选择的监测机构首先必须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卫生部共同制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24]并得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认定。

选择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医院考虑的是具有与承担药品安全性监测相适应的诊疗技术能力;具有防范和处理药品安全性监测中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和措施;具备开展监测所需要的病房、门诊、专用资料储存柜等硬件条件;具备具有医学或药学背景的监测中心负责人、主要监测者、数据录入员、质量控制员且可以熟练掌握监测方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资质才能参与临床监测,保证临床安全性监测的质量。

2.4 监测设计

2.4.1 监测设计的类型 药品安全性监测虽然有时候是政府监管行为,但也可以涉及临床研究行为,如果从研究层面来讲,科学而合理的监测设计,是提高临床监测结果真实性的关键。

一般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设计,多为临床流行病学中的观察性研究。例如,对于队列研究,应指出研究设计的类型,描述组成队列的各组人群及其暴露状态;对于病例对照研究,描述病例和对照及其源人群;对于横断面研究,报告人群和调查的时间点。另外,有时候根据实际需求,如对于罕见的过敏反应机制的研究,会采用一些特殊的设计类型,如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4.2 样本量的计算 样本量的估算是研究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临床研究中保证研究对象具有足够的数量,对提高临床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外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中成药可按照《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工作指南》[25]的要求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如果O测中成药ADR背景发生率未知,需根据公式计算样本含量。比较简单的算法是参考国际通用“三例原则”。在实际监测研究中,可以根据自身研究设计的需要灵活确定样本量[26]。

2.5 监测质量控制

与所有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一样,药品安全性监测研究过程中也存在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只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试验记录和报告数据准确、完整、可信。团队在10 种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的工作中,发现存在许多质量控制不佳的问题[27],如监测单位存在遗漏监测病例,未上报不良事件,仅上报不良反应,电子数据上报滞后或者数据录入错误,一级质量控制力度不足的问题,部分监测单位的一级质量控制计划、报告等材料过于简化,且检查频率过低的问题,所以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各个环节遵守临床试验SOP。同时报告监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加强监测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数据真实准确的关键环节,也是监测的重点及难点。因此,科研工作者必须强化质量控制的意识,遵循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在此基础上抓住医院集中监测质量控制的特点才能确保试验记录和报告数据准确、完整、可信。

2.6 监测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

作为药品安全性监测来讲,监测的主要结局是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凡是在监测过程涉及的与该监测中成药相关的不良结局,均应详细记录。不利反应/不良事件的报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6.1 规范不良反应术语集 根据WHOART术语集规范不良反应术语,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将不良反应报告的术语进行医学上有意义的分组汇总并使其标准化,有利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数据的准确采集和进一步数据分析。

2.6.2 记录ADR/ADE发生过程 ADR/ADE发生特征、发生过程,尤其要注意ADR发生时间、采取措施干预ADR的时间、ADR终结的时间。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发生ADR/ADE患者的详细信息,报告人的信息。不良反应发生时的处理措施、处理情况、处理结果。

2.6.3 提供ADR/ADE实验室检查证据 提供ADR/ADE检查证据,最好是实验室指标,具有客观性,便于日后认定查询。

2.6.4 报告不同程度以及不同类型的ADR/ADE 报告新的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特殊病例分析。

2.6.5 ADR/ADE关联性评价过程 关联评价标准、三级关联评价(报告单位、省级、国家ADR监测中心)过程,这有利于客观、透明化展现ADR因果关联判读过程。

2.6.6 ADR/ADE发生率及分级 ADR/ADE发生率、报告根据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不良反应的分级。

2.6.7 特殊类型ADR/ADE的特征 如报告发生过敏反应的特征,机制研究,过敏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处理情况、处理结果。

2.7 监测中成药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临床研究的关键环节,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合理的统计分析流程及严谨的统计分析结果是统计分析过程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保证临床研究结论可靠性、科学性的基础之一。

2.7.1 统计分析的步骤 统计分析首先要进行所监测人群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再进行深入分析如所监测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情况,监测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等。所有分析过程均需报告采用何种统计方法。

2.7.2 统计分析内容 分清基于监测目的所进行的统计分析和因数据驱使的分析。比如完成预先确定的针对主要研究目标的分析(基线特征,主要监测指标和次要监测指标,ADR/ADE相关因素分析);此外可做相关探索性分析。

2.7.3 缺失数据的处理 研究中缺失数据,应报告各变量、各分析步骤上缺失值的数量,对于缺失值的填补和分析方法,说明其原理和假定进行描述。

2.7.4 混杂因素的处理 安全性监测研究中存在众多混杂因素,有可能是药物的使用剂量、合并用药、合并疾病、入院病情等,为了平衡混杂因素,应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2.7.5 敏感性分析 如果采用了敏感性分析,则应报告敏感分析的结果和目的。

通过报告上述统计方法,读者才能更好的理解监测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及监测结果的精确度。

通过对中成药安全性监测,可以对该药品的效益风险评估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效益风险评估的结果是效益大于风险时,可以采取修改完善说明书的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包括在药品说明书中补充新的信息,如不良反应、禁忌症、警告、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限制或修改适应症范围;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治疗建议。

与此同时,七大核心要素对于如何报告中成药安全性监测将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药品生产企业更充分的认识所监测药品的安全性问题,进一步改善提高中成药质量,同时通过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特征等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无规律性,为下一步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3 药品安全性监测报告规范的价值展望

本团队对于具体报告中成药安全性监测的规范已经形成初稿,不日即将,希望通过这样一份基于实践经验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报告规范以及法规的工作,能够有益于日后的药品安全性监测研究及监测报告的规范。

本药品安全性监测报告规范探讨了药品安全性监测报告所需系列清单,用于规范报告药品安全性监测中设计、实施、结果分析以及原始材料提供等,旨在能够全面、真实、清楚、准确报告药品安全性监测,进而促进药品安全性监测方法学质量。完整、准确和透明的监测报告有助于传播、解释、转化和重复,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为临床实践和制定医疗卫生政策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参考文献]

[1] 颜敏,兰奋,叶国庆.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修订要点和释义[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20(6):273.

[2] 卫生部.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EB/OL]. (2011-05-04) [2016-05-31]. http:// sda. gov. cn/WS01/CL0053/62621. html.

[3] Luis A,Garcia Rodriguez,Susanne Perez Guethann.Use of the UK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 for pharmacoepidemiology[J].Br J Clin Pharmacol,1998,45(5):419.

[4] 孙凤,詹思延. 医学研究报告规范解读[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5] Erik von Elm,Douglas G Altman. The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 statement: 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observational studies[EB/OL]. [2016-03-30]. http:// equator-network. org/reporting-guidelines/strobe/.

[6] Mother D,Schulz K F,Simera I,et al. Guidance for developers of health reasearch reporting guidelines[J]. PLoS Med,2010,7(2):el000217.

[7] Edwards I R.Spontaneous reporting-of what clinical concerns about drugs[J]. Br J Clin Pharmacol,1999,48:138.

[8] 田峰,x雁鸣. 欧盟人用医药产品药物警戒体系译介[J]. 中成药,2010,12:2154.

[9] Shader R I,Greenblatt D J. MedWatch,the new FDA adverse effects reporting system [J]. J Clin Psychopharmacol,1993,13(5):303.

[10] 方素清.论英国黄卡制度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启示[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3):100.

[11] 孙骏. 对比中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处理方法给我省监测工作的启示[J]. 中国药物警戒,2005,2(2):111.

[12]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Guidance for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use of risk minimization action plans[EB/OL]. [2016-05-31]. http:// rsihata. com/updateguidance/usfda2/bio1/ UCM071616. pdf.

[13]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Guidelines on good pharmacovigilance practices[EB/OL]. [2016-03-10]. http:// ema. europa. eu/ema/index. jsp?curl=pages/regulation/document_listing/document_listing_000345. jsp.

[14] ICH. E2B:data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individual csae safety reports[EB/OL]. (2001-02-05) [2016-03-29]. http:// fda. gov/downloads/drugs/guidance comlpiance regulatory information/guidances/ucm073093. pdf.

[15] 叶小飞,郭晓晶,赵璐,等. 个例安全性报告规范(ICH E2B)简介及应用[J]. 中国药物警戒,2012(3):149.

[16] Gagnier J J,Kienle G,Altman D G,et al.The CARE guidelines: consensus-based clinical case report guideline evelopment[J]. J Diet Suppl,2013,10(4):381.

[17] Wu Jasmanda,Juhaeri Juhaeri,Wang Lili. 美国与欧洲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管理进展概述[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4):19.

[18] Nancy A Dreyer,Sebastian Schneeweiss. GRACE principles: recognizing high-quality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EB/OL]. [2016-06-22]. http:// graceprinciples. org/grace-c. html.

[19] 谢雁鸣,廖星. 对比较效益研究GRACE准则的解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8):1121.

[2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EB/OL]. (2011-05-04) [2016-03-28]. http:// sda. gov. cn/WS01/CL0053/62621. html.

[21] 杨乐,任经天. 对我国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撰写规范主要内容的解读(一)[J]. 中国药物评价,2013(2):121.

[22] CLOMS working groups Ⅲ and Ⅴ. Guidetines for preparing core safety information on drugs [EB/OL]. [2016-05-31]. http://gbv.de/dms/bs/toc/350771871.pdf.

[23] Venulet J,Bankowski Z. WHO adverse reaction terminology[J]. Drug Safety,1998,19(3):165.

[2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EB/OL]. [2004-02-19]. http:// sda. gov. cn/WS01/CL0058/9346. html.

[25]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司. 《关于推动生产企业开展药品重点监测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EB/OL]. [2013-03-25]. http:// sda. gov. cn/WS01/CL0778/79321. html.

第9篇

高校 总务保障 管理队伍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推进和日益深入的今天,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的好坏对高校总务保障工作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多角度大胆探索适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之路,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服务,为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服务。

一、加强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重视和加强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高校总务保障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支撑。高校总务保障发挥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高校稳定看总务保障,总务保障稳定看队伍。重视和加强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对于维护高校总务保障队伍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推进高校总务保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重视和加强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要切实达到国家这一要求,必须有一支能虚心听取师生员工所反映的问题或合理要求,并能迅速高效作出回应、作出处理意见的的总务保障管理队伍。

二、加强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整体状况有所改善,这对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师生员工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与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队伍不够稳定。长期以来,高校中始终存在着轻视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的观念,认为总务后勤无非是提供一些出体力的简单的劳务活动,没有太多的知识含量,根本不需要更多的智力支撑与保障,是安置一些低学历无专业技术背景人员的好去处。这种观念也使得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说关注程度不高。因此,许多有能力的人不愿意从事总务保障管理工作,导致队伍不稳,建设难度大。

(2)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尽管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结构近几年有了明显改观,一批高学历专业人员的加入,改善了队伍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成因,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尤其是后勤中层管理队伍,不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年龄结构均不尽合理,尤其是懂管理、会经营、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更为缺乏,后继乏人现象仍待扭转。

(3)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总务保障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不仅是学历问题,更主要的是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实际工作需要差距较大,不能很好地满足管理岗位要求,经常出现外行领导从常识或理论角度来指导内行如何做技术问题。

(4)队伍培养工作相对薄弱。因为对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所以,与高校其他管理队伍建设相比,总务保障管理队伍的培养工作显得非常薄弱。

三、加强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切实提高认识,增强抓好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并凸现各种的问题与矛盾的今天,加强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高校应将总务保障管理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中,从战略高度重视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分析和考虑总务保障管理队伍现状,确定不同时期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发展计划,恢复总务保障队伍活力。

2.顺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需要,不断扩大高校总务保障管理干部来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要求高校总务保障管理干部具备经营和管理才能,熟悉教育规律、学校情况、师生需求和学校总务保障现状,有一定专业技术背景。所以,高校不仅可以从总务保障基层选拔优秀人才,更可以以优厚待遇从其他部门挖掘专业人才,甚至招聘专业人才来进行培养。有着丰富的管理知识、熟练的行业技术、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总务保障管理队伍,才能更好的制定出切合高校自身总务保障发展实际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调研,认真研究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成长的特殊规律

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高校总务保障管理干部的成长也有其特殊的规律,要重视对高校总务保障管理干部情况的调查研究,探索高校总务保障管理干部的成长规律,同时,综合分析,努力培养出一支善管理、懂经营、识协调、勤沟通、熟业务的精练管理队伍。

4.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素质

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公开选拔、民主推荐、任前公示、竞争上岗等一系列制度,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使总务保障队伍中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管理干部队伍中来。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干部的思想和工作,考核优秀就加大表彰、奖励和使用力度,使之“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考核不称职就加于告诫、降职、免职等约束,以此激活总务保障管理队伍的工作热情。

健全和完善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党监督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干部成长环境,促使总务保障管理队伍自重、自励、自省。

5.优化组织体系,提升高校总务保障管理队伍工作效率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