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3:17
导语:在图书馆党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档案其存在的形式都是通过纸质的实物形式存在,这对于档案的保存、采集、利用都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但是对图书馆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就可以将各种档案信息加工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将档案变成电子文献,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纸质档案信息中存在的管理成本高、查询困难、资源难共享等问题。
2.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就能改变之前只能靠人力来对档案进行管理的状况,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的工作。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通过各种的高科技对档案进行管理,例如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扫描技术等等,运用这些技术能更好的对图书馆的档案进行立卷、归档、存储、检索、利用,这样就能实现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3.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
图书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服务群众,为群众提供相应的需求。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就能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扩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这样就能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所以,在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本地区、本校园或者是本系统,应该扩大服务的范围,为远程的用户也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1.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配套设施
要想真正的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必须要软硬件一起抓,完善数字化建设的配套措施。在硬件方面,必须要建立相关的数字化设备体系,其中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视频音频信息采集设备、扫描仪设备、服务器等,在建立起这些设别以后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应的跟踪和检测,在发现设备出现落后时立马对其进行升级。而在于软件方面就是需要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中建立出一套相应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第一需要建立的就是就接收和采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档案的真实、可靠性,其中就包括接收各部门的移交的电子档案、电子目录、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管理等,在接收后再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第二点需要建立的就是管理的储存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档案的安全、完整性,其中包括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数据安全和维护、办公自动化管理等。第三点需要建立的就是开发利用系统,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其中就包括档案的登记、调卷、加工、编排、检索、档案信息网站等。
2.档案管理要重塑原文资源库
原文资料包括了纸质资料、影像资料、声音资料等,其实最主要的资料,具备着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在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数字化的建设,还应该要加强对于原文资源库的重塑,图书馆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人们阅读、查阅资料等需求,所以,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文的资料和开放档案的用户目录数据所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保证图书馆档案资料的权威性,还能保障档案资料的准确、科学性,实现图书馆资源数据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3.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互相融合
就目前而言,我国也有着较多的图书馆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还不够平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在档案的整理、科学分类、计算机存储、信息网络的发展这几个方面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要想解决这个差距就需要实现图书馆档案资源的共享,各部门之间做好互相的融合,最大程度的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完整性。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新媒体,例如,互联网、数字电视等,这样就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文化服务。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建设 问题 办法
中图分类号:O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53-02
目前,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如何客观的认识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与不足,怎样理性的建设和发展数字图书馆,使其真正实用而又不浪费,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数字图书馆特点
“数字图书馆”一词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而来,当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说法不一,但综合各种说法基本可以达成以下共识:“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各种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信息文献的图书馆。它是把各种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并能进行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信息系统。其形式可以是具体的社会机构或组织,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站或者任何数字信息资源集合。其特点主要有四个。
1.1 数字化信息资源为基础
数字资源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存取和利用信息资源总和。从数据的组织形式上看,有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页、多媒体资料等类型。 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磁介质和光介质两种类型,数字图书馆常用的磁介质是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常用的光介质是CD、DVD、LD等。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没有这些数字化资源,数字图书馆便是一座空中楼阁。
1.2 网络化传递为手段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及各类电子终端设备互联起来,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实现所有用户对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的共享。数字图书馆通过这种网络化传递,实现了用户对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共享。
1.3 多种信息技术为支撑
数字图书馆除利用网络手段外,还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对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现阶段,数字图书馆主要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等技术将有价值的图像、文本、音频、视频、软件等各种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和再加工,最终向用户提供一个多库连接的信息存取服务。
1.4 资源共享
读者无需通过馆员的中介作用便可访问数字图书馆资源,数据资源可供很多人同时利用,方便快捷。
2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是相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的。传统图书馆一般是指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拥有丰富藏书(以纸质印刷型图书资料为主)、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并拥有固定场所的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馆内的藏书,为一定范围的读者提供服务,包括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文献检索服务和各种情报服务等。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优势凸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储存介质多样。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主要是纸质文献,数字图书馆馆藏可以存储在磁盘、光盘、磁带等不同介质上,这些介质的特性使数字图书馆不再局限于只能储存文字信息,还可以存储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给阅读者带来更丰富的感受。
(2)安全性高。传统图书馆纸质文献对温度、湿度、亮度等储存条件要求高,一旦储存条件不够,图书便会受到损坏,而且纸质文献在使用中会出现磨损的现象,更严重的是会出现丢失现象,给图书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数字资源的储存条件容易满足,而且可以复制和备份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献的安全性。
(3)节省空间和人力。纸质文献资源的保存要占用大量空间,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高校的图书馆一般都是学校的典型建筑。不但如此,传统图书馆往往需要很多员工才能完成相应服务。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储存,有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就可把全部数字资源储存上去,占用房屋空间小,而且节省人力。
(4)数据访问灵活。传统图书馆需要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信息资料,而且高校一般都设置借阅权限,开放时间也有限,复本也有限,这些限制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实时传递,而且资源具有共享功能,只要读者具备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便能查到并使用自己所需的信息,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约束。这种便捷是传统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从根本上改变了读者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是图书馆发展史中一次变革,为读者提供了更广泛、更先进、更方便的服务,从而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3 数字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虽然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相比优势凸显,但是在现阶段数字图书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尚不能盲目乐观。
3.1 设备依赖
访问数字图书馆需要计算机设备。图书馆主要面向借阅会员,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有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电脑,但尚有很多学生在学校内不具备电脑,所以,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之外,没有电脑的学生便不能实现随意访问,有些学生去校外网吧上网,但为了浏览学校电子资源而特意去网吧的学生少之又少,对电脑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
3.2 网络依赖
有些会员不能做到随时随地上网,这是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3.3 图书馆硬件的制约及销售公司的制约
当前数字图书馆购买数字资源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只购买镜像资源不购买外网使用权,这种方式能拥有所购资源的所有权,以后年度如果不继续购买该公司产品,也能访问到已经购买的数字资源,但只能在校内访问;二是只购买资源的使用权,在学校的IP地址段内能对公司产品进行访问,在外网也能访问,但这种方式不拥有资源的所有权,一般只在当年拥有资源的使用权,如果下一年度不继续购买,则会失去对该公司所有资源的访问权;三是镜像方式和外网使用权同时购买,既具有所购资源的所有权,又具有对所购资源的外网访问权。条件稍微好些的学校一般采用这种方式。这三种中的第一、三种方式都有镜像资源,但镜像资源数据会占据大量的磁盘空间,需要不断增加阵列,阵列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同时,阵列属于易损设备,维修费用很高,随着数据资源的增多,数字图书馆会越来越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第二种购买方式虽然不会受此困扰,但会受制于公司产权的保护,一旦不续购,公司将停止学校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权利,学校以前花的所有的钱等于没买到任何实在的“东西”。
3.4 知识产权对数字化版权作品的立法制度尚不完善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不法者通过这些技术对文献、图书、音像、图片等资源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复制、下载,盗版,这些盗版的资源有着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资金紧张的数字图书馆会倾向于购买这些低价格的数据资源。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在使用上述这些材料时,必须取得作品权利人同意后方可使用,而数字化图书馆数据量数以万计,要取得每一位作品权利人的授权在现实中非常困难的,这便给图书馆以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隐患。这也是一些图书馆馆长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难言之隐。
除了上面四个重要制约因素外,数字图书馆还存在数据内容容易失真、阅读的舒适性低、网速影响阅读效率等缺点,这些都会影响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
作者对多所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做过调查,每天的访问量平均不到20人,这些访问数据大大低于每天对纸质书刊的借阅量。以上数据也许令人震惊,但这也是数字图书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4 现阶段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办法
4.1 与传统图书馆结合,弥补数字化图书馆缺陷
从长远看,以上制约因素也许会慢慢消失,但这将会需要较长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数字图书馆该何去何从?毋庸置疑,数字图书馆优势的凸显应该坚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但要注意在这些制约因素没有消失之前还需要与传统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原因如下。
(1)传统图书馆有着其独特的功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科学家尼尔·杰生菲尔德在《当物体开始思考》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来到图书馆的人们是为了体验一本旧书的质地、气味,甚至它的由来,在这一点上辩论电子油墨的价值是没有意义的。”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历史学教授说:“书籍永远不能用数字芯片代替,书籍永远需要保存。”由此可以看出,纸质文献的这种独特的功能是电子资源无法具有的,传统图书馆将因这一功能而保持下去,即使在以上制约因素消失以后,图书馆也要保持部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而不能建成为纯粹的数字图书馆。
(2)传统图书馆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数字图书馆的不足。传统图书馆无须借助设备和网络即可实现阅读。在学校开馆时间之外,学生可以通过办理借阅手续借走纸质文献,不需要计算机、不需要网络,随时随地实现阅读,大大弥补了数字资源给读者带来的不便,从而提高了图书馆整体资源的使用效率。另外,纸质文献相对节省视力、不受网速影响、不受网络故障及网站变化等因素的干扰、开展读者交流活动和学术讲座更加方便,这些优点恰恰是数字图书馆的不足。
4.2 购买权威公司的电子产品
相对于小公司而言,大的权威公司更注重自身的长远发展,所以其电子产品产权纠纷要少一些,学校要尽量选择这样的公司进行合作,减少和避免因购买盗版资源而在以后出现的纠纷隐患,不要因为现在的省钱而造成以后的费钱。
4.3 提高数字图书馆员素质
数字图书管理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通讯、数据库技术等。只有掌握这些新技术,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其次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校购买的电子资源大多专业性很强。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要求馆员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各专业的不同电子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产业化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大大方便师生的访问,提高他们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
总之,数字图书馆固然先进,是我国科技、文化、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我们必须客观、理性的认识、建设和发展数字图书馆,不能一哄而上,要根据各地的条件而定,使其真正建的有价值,发挥高效作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跃辉.浅析如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J].现代阅读,2012(2).
一、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传统高校图书馆在对文献进行管理时,借、藏、阅都是分开的,主要是以管理为中心而不是以使用者为中心,并且有的图书馆还存在分割房间的现象,造成了管理人员的浪费,在管理方面造成了困扰。
2.图书馆建设布线设计不合理,在设计时没有全面考虑网络、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最后实际应用中只能靠线槽布明线来实现网络环境中工作的具体需要,影响了整个图书馆的美观。另外,传统图书馆都没有配备现代化相关设施,比如现代化视听室、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室以及网络室,对于很多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都无法实现。
3.传统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一般书库楼层比较低而阅览室楼层却相对偏高,往往为保证阅览室的正常使用,室内配备了大量的照明工具,造成了大量的浪费[1]。
二、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原则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带动下,现代高校图书馆已不单单只是为人们提供图书的阅览以及借还,使用过程变得更加多样化,图书馆已经成为信息服务中心、文献收藏存贮中心、教育培训枢纽、学术交流中心,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服务来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在建设设计过程中要按照开放式设计原则、人文原则、智能原则、灵活性原则等来进行设计[2]。
1.开放式原则
高校图书馆是整个学校文献的收藏中心,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为教学以及科研提供服务,是学校达到信息化程度以及社会进入信息化知识的重要基础。学校对图书馆的要求就奠定了图书馆在建设设计过程中的开放式原则,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两个方面。馆内文献的全开架借阅模式是现代图书馆进行管理的新要求、新理念。传统图书馆的分隔式、小面积借阅形式造成了文献藏、阅、借等分开管理的模式,不能满足于现代开放式管理理念,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在设计上应符合人书合一“人在书中,书在人旁”要求,借阅者在馆中可以直接和文献进行接触,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开放式原则。
2.人文性原则
人文性原则是图书馆建设设计中最基础的要求,因为从古至今,图书馆的存在都不是什么技术的产物,它的存在是为了进行人类文明的传播,任何使用技术都只是实现其主要功能和作用的手段。在本质上来说,图书馆是人文的,本身充满着人文气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给使用者带来亲切感,让使用对象更愿意去靠近、去使用,而不是让人产生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图书馆建设人文性原则主要就是体现在人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在对高校图书馆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选择在图书馆的大厅、走廊等安置一些沙发、桌椅等,在馆内摆放一些花草盆景,以求达到更好的人文效果。
3.智能化原则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图书馆智能化原则的产生。智能建筑的实现是在建筑平台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建筑设备、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图书馆在结构、服务、管理、系统等各方面形成了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舒适、便捷、高校、安全的建筑环境。高校图书馆建设智能化原则的实现是综合了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其来实现对图书馆内设备的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建筑。
4.灵活性原则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所有东西都在快速的进行变化和更替,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为图书馆的管理以及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开放式、灵活性的应用空间,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空间进行合理改变重组,对于同一空间可以拥有多种不同的使用方式,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合理运用,真正达到人可以掌控房子,而不是受房子支配的效果。在图书馆内相同载体、同等高度、相同柱网的大开闸模式图书馆体现出了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原则。
三、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建设地址的选择
建设地址的选择是高校图书馆建设最基础的问题,主要体现建设用地节约、方便,主要包括位置、环境、交通、地貌、地质、地势、地形等多方面的选择,要求以图书馆为中心,交通便于读者前来为目的。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一般都是选在其所提供服务使用者的中心位置,大概方位在学生公寓、教师职工宿舍以及教学区的中心位置,与各个服务区的联系都要方便。另外,周围环境还要保持安静、舒适、优雅,这样可以为馆内读者的阅读提供良好的使用条件,尽量避免车辆较多的街道、尘土飞扬的公路以及靠近锅炉房的地方,避免选择在会散发有害气体和煤烟的工厂下风处。最后,图书馆建设地质、地形、地势要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土质好、位置高、土壤承重能力比较好的地段,避免建设在积水、潮湿、低洼的地段。图书馆的建设要选择潮南向北,避免阳光对建筑的暴晒,以保护众多文献为基本原则[3]。
2.功能区分配
图书馆功能区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实际业务需求来决定的,必须符合整个业务长期发展需求,有助于教育职能的实现,有利于文献资源的添加和共享。另外,要合理利用馆内空间,打破传统的阅、藏分离的分开方式,以有机复合动态的空间为主,与单一封闭的静态空间相结合,综合藏、管、借、阅为一体。图书馆功能区可以分为网络服务区、藏阅区、公共活动区、学术交流区以及业务管理区等几区域,实现能更好的为使用者提供服务。
3.模数式建设模式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功能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对图书馆建筑结构设置造成影响,对传统藏、管、借、阅四大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对于藏阅空间必须要进深以及加大空间,对层高、柱网、荷载进行统一,采用通畅式大平面、大开间的模数式现代化图书馆结构模式,使图书馆增加灵活性、可变性、适应性以及可扩展性[4]。模数式图书馆主要针对于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选择统一的柱网尺寸,使借阅区域更加便于管理。建筑模数一般要求柱网尺寸和阅览室书桌尺寸、书架高度以及排列方式相适应,在长度上应满足书架档长度的倍数,或者是在满足倍数的基础上增加半个书架档长,要选择用方形柱,以便于书架的两端可以和柱边对齐,进而保证馆内通道美观[5]。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会生成各种信息,各类信息会会与不同的载体为依托,被保存起来,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声像资料、电子文件等,其中均包含了国土资源重要的历史信息记录,对该类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则是国土资源部门重要的工作之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技术的更新,使得国土资源档案的形式有了较大的变化,更加多样化,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管理方式上与时俱进的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水平,使得国有土地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国土资源。国家各类档案均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顺利时代的发展,强化数字化建设的力度,促进经济建设活动及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内涵
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较为新型的数字化技术及设备,包括扫描仪、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等,处置、管理普通载体的国土资源档案,是指最后成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对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国土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包括妥善解决土地纠纷、已发管理土地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等,还更好的开展土地租金及国有土地使用税的缴纳[1]。
2.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2.1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传统的档案一般需要管理人员亲自进行各项工作,包括档案保管、检索、利用等,其效率较低,而现代的档案数量巨大,信息储量越来越大,导致人员工作量大,容易出现失误,无法适应现代国土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电子文件的采集、整理、分类、归档,有效的提升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2.2国土归档的工作要求
各种土地档案文件材料,是在国土管理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其也能够为国土管理的日常工作提供相应的材料,要实现数字化国土管理,就需要构建数字档案室。将电子文件妥善的整理归档,逐步成为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主要部分,且现代国土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且网上办公逐渐普及,包括土地申报、项目审批等,需要档案工作加快数字化进程。
2.3适应社会发展
过去对于档案的需求属于点信息及片信息,不具有连续性及整体性,为现代社会对于信息的利用更加深入,对档案的需求逐步转化为全面化的信息需求。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等,均需要以土地资源为基础,所需全面的土地信息对其进行评估判断,需要大量的信息。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做好数字化档案工作,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
3.国土管理档案数字化建设
3.1网络系统建设
信息各项活动均需要以网络作为依托,包括信息的传输、交换、信息资源共享等。因此需要建设国土管理档案数字化网络系统,其建设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推广普及网络系统 当前的国土管理系统已经逐步构建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当前的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动态监测土地的使用情况、补充耕地、地籍数据库等,并有针对性的研发出了各种管理软件,如综合统计软件、大调查项目管理软件。各个国土管理部门需要灵活的运用该系统,并不断进行推广,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收集反馈信息,完善其功能,规范操作程序,并制定统一数据库标准,更好的发挥出系统的效能;②构建内部局域网 现在投入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采用微机与局域网模式,有效的处理国土管理部门的内部信息资源,且你能够实现信息共享;③数字化建设 利用多种现代化技术实现档案处理的数字化,包括多媒体技术、光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等,实现信息的传递、资源共享等更加方便、快捷。另外在进行国土管理档案数字化建设时还需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可以采用现代较为先进且可靠的安全技术,保障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转及安全,避免信息泄露[3]。
3.2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
各个地区及等级的国土部门在土地管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力度及水平均有较大的区别,许多部门还是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其运用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很有必要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其是保障国土管理档案数字化工程建设质量及效果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实践中构建统一的国土管理档案数字化技术标准体系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主要是进行标准化建设,兼顾制度管理,并要求以internet网络的信息管理平台为就基础标准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体系,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
3.3构建档案数据库及网站
构建档案数据库及网站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措施如下:①档案数据库的构建。首先需要将案卷级及文件级目录输入数据库。国土管理的所有档案资料均需要把案卷级目录、文件级目录完整的录入数据库,保障档案数据库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还需要利用现代的设备将源文件的信息逐渐转变为数字化,包括扫描仪、数码相机等;②档案网站的建立。构建档案网站的作用在于,政府及社会人员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查询到档案信息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国土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吧经济及建设、依法管理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的成果,利用互联网进行展览。该网站需要和地方政府政务网及公众网进行联网,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资源[4]。
3.4数字化人才培养
数字化人才是进行国土管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需要重视其培养,主要的培养方向包括各国土管理专业人才、系统开发与维护技术人员、数字化加工与管理人员、标准化建设人才、数据库运行管理人才等,不断促进数字化建设的长期发展。
一、当前图书市场价格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经营者定价行为不规范,存在欺骗性定价行为
图书与一般商品不同,出版时在封底和版权页要标明价格。一些出版单位忽视诚信,滥用自主定价权,利用图书标价这一特点,高标价、高折扣。如市场一些古典名著、百科全书、工具书、名人传记、管理全书等,标价奇高,动辄上千元一套,其印张单价高达8―10元(一般图书印张单价在1.5元左右),实际上图书一上市便以一到二折的价格出售。经营者显然是利用了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实施欺骗性定价。尽管从绝对量看,这类图书所占市场比重不高,但影响较大,严重干扰了图书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打击了读者消费信心。同时,这类图书还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一些公款消费者以标价报销,拿取高额折扣中饱私囊,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二)部分具有垄断出版、强制消费性质的图书价格过高,消费者反映强烈
突出反映在各种资格考试指定用书、行业标准用书等方面。这类图书具有强制消费特点,发行量较大,印制和发行成本低于一般图书。但据调查,目前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平均印张单价为2元左右,较一般图书印张单价要高25%以上;行业标准用书价格更高,例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书,仅109页,价格却达到19元,印张单价高达5.24元。垄断出版、强制消费性质图书定价过高引起消费者强烈不满。
(三)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经济负担
国家对中小学教科书价格实行了严格管制,近年来多次降低价格,目前其平均印张单价在0.8元左右,经营成本利润率为5%左右,价格远低于一般图书价格。但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价格较教科书高一倍以上,平均成本利润率在40%以上。尽管国家规定了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学生强制销售教辅材料,但我国考试制度现状以及学校在教辅材料选用上所处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学生只能被动消费;教辅材料高额利润回扣更增加了有关部门和学校选用的积极性。部分省市有关部门还了推荐目录,引导学生集中购买教辅材料。实际调查结果,学生少则购买一、二套、多则购买三、四套教辅材料,有的学生甚至要购买五套。在一些地方,教辅材料费用占学生书本费的比重已经达到一半以上。
二、规范图书市场价格的建议
(一)依法制定图书行业价格管理规章
鉴于图书商品的特殊性,应依据《价格法》,制定适用于图书出版业的价格管理细则。一是明确图书价格制定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图书出版单位依法核算出版发行成本费用,科学合理制定图书价格;二是要求图书出版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使图书价格决策程序制度化,减少人为随意定价行为;三是加强图书明码标价制度管理,规定图书降价销售的条件,规范图书降价销售行为;四是依法界定图书市场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及规定相应处罚办法等。
(二)定期图书平均印张价格
在进一步完善图书价格统计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图书平均印张价格信息的定期制度。要对不同类别的图书平均印张单价分别进行监测、分析、统计,计算出各类图书的全国平均印张价格,每年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相关媒体上公布统计,为图书出版单位合理制定价格提供参考。
(三)采用综合手段,加强对“高标价、高折扣”等欺骗性定价行为的治理
在完善图书价格管理规章、建立图书价格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引导、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等综合措施,制止“高标价、高折扣”等欺骗性定价行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图书市场的监管,引导图书经营者依法经营、改进管理、合理定价,依法查处各种违规经营行为;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对企业定价行为的约束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惩治“害群之马”;媒体要广泛宣传图书价格政策,提高读者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对严重违法的价格行为,要在媒体上公开曝光。
(四)对资格考试指定用书、行业标准用书等图书价格依法实行必要的干预
考虑到资格考试指定用书、行业标准用书具有垄断经营、强制消费的特点,建议依据中央定价目录附录“存在买方或卖方垄断的商品和服务,在发生价格矛盾时,由国家计委进行协调和必要的管理”的规定,对用户反映强烈、价格明显过高的这类用书价格进行适当干预,限制其过高的出版、发行利润率,维护消费者利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是世界可以发展的最前沿。近几年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的不断兴起,使信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发展更离不开信息产业支持,将信息产业引入到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建设中,是最近几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探讨了数字化建设在高校馆藏图书档案的原则分析,期望此文可以使信息技术能够引入高校馆藏图书馆的建设当中,为我国的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1图书馆建设数字化的基本原则
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便捷、高效是人们对于信息的要求,当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信息查询更是要便捷,高效,方便读者查询。在大数据时代,将图书馆的资料电子化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电子化的资源人们可以快速的利用。但是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对于数据我们要坚持以下原则:
1.1效益的原则
将所有的图书和档案运用信息化的技术保存起来就是要将这些资料扫描后保存在电脑当中,利用电脑的系统将这些资料归档后方便查阅,这样会使信息从收藏、整理、存储、查阅等各个方面都更加的便捷。但是在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当中,效益是放在第一位的,利用最少的资金建设最为完善、合理资料库,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运用,确保可以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建成一个合理的数字图书馆,让老师和同学都能够使用。
1.2 一致性原则
我国有众多的高效,将这些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所有学科、所有门类,要将这些资源众多,形式多样,内容庞杂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这些资源涉及到了所有学科、所有门类的技术人员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员,若要实现所有这些数据的数字化,则所有的这些人员必须统一起来,联合起来,根据相关的标准,所有人联合起来进行数字化建设。从上层的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到乡镇的村上的图书室、档案室,彻底将这些所有的资源全部共享起来,并且所有的共享资源要与高校图书馆的数据保持一致。因此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当中必须建立起统一的领导机构进行协调,领导机构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和具体的建设步骤,由该领导机构进行规范化建设。
1.3 安全性原则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持久的,基础性建设工程,而且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并没有以前的建设经验可以应该,在建设时只有靠大家的摸索,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好。但是在建设时,由于建设人员的不小心,就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的数据丢失、甚至泄密,这将对于?底只?图书馆的建设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是没有办法估算的。因此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在建设的过程当中,(1)要考虑资料的保密,确保任何资料不能外泄。(2)需要考虑数字化图书档案的安全,这就包括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全,其中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安全包括计算机存储设备,服务器,网络系统终端,移动终端等安全,软件系统安全则包括服务软件,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在整个档案数字化管理后,要注意所有档案的安全。
2高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思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档案保存,借还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档案的管理要求,图书馆、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是当今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发展形态,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档案即实现了档案的管理的效率的提升,也实现了管理的责任更加明确,因此,档案馆和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单位,为使这些单位能够更加发挥出自身的服务作用,建设数字化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就非常有必要,在建设时我们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1)建立健全相关的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的风险控制制度。在建设时首先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国家政策、资金的调整、人员的调整等各类因素当中都会出现相应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人员的变化可能造成软件项目突然中止。 上级拨付的资金不到位,或者由于资金问题造成了设备保障不到位,在一些专业设备的购置上造成了一定延迟。 图书馆内部一些机密级资料泄露,这就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将资料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知识产权的纠纷等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确保资源的安全。
(2)加快转变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理念上的转变,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在数字化图书馆和档案馆建成以后,学校内任何一名师生,都可以通过任何一个无限终端轻松的访问到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迅速、方便将是数字化图书馆今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因此转变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在数字馆建成以后,管理人员应根据读者需求,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根据需求定制服务,这样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才能彻底的发挥。
(3)合理的对于图书馆的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进行规划,全面推动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建设,数字化馆的建设可以彻底发挥出对于学校师生的服务功能,且真正的让学校的师生体验到数字馆的好处。图书馆还必须要根据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对图书馆的未来的发展合理的部署。 对于濒危的,具有很强收藏价值的图书进行数字化转移工作 对于永久性档案及处于长期保存的秘密档案进行数字化。 使用频率较高的档案和书籍加紧进行数字化。 对于一些有特色的资料要加快数字化。
【关键词】高职 档案 图书 情报 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1档案、图书和情报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1.1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钱学森曾经说过:“情报资料、图书、文献和档案都是一种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67年将原图书馆组和书目情报工作及科学名词委员会重组为“情报工作、图书馆和档案部门”,次年,该组织又将处理文献和信息的有关的图书馆、文献馆和档案馆合并为综合情报处,全面、统一负责情报系统相关的专业文献、图书馆和档案馆方面的工作。1985年,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档案局在《关于发展和改革档案学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指出,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中面临着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前景。
1.2档案、图书、情报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档案、图书和情报从其工作性质和目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载体和记录手段、技术规范等诸多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和材料,是最原始的人类实践活动中具有保护价值的直接记录。当档案记录的这段历史、文件和材料,通过人的综合和不同层次的广泛整理加工,便成为书籍和资料,出版发行成为图书。图书是更完整的系统知识处理的集成,起到传递知识,信息的作用。情报为情报需求的原型主体为核心,以及相关的信息源之间的通过信息技术在系统内化,熔铸,并显示出结果。
当然,图书,档案和情报的各系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每个系统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系统边界。内部因素的辩证系统和发展跨系统的开发,并不能模糊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由于档案、图书、情报具有功能方面的同一和互补特性,档案、图书、情报以及其功能的一体化,将形成信息传递的全面整体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时代的今天,一体化建设将对各学科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和情报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在高职院校中,对于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议,不少人以“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理论提出缺乏现实实践的基础,认为问题的提出者只根据他们看到的文献,并与三者大体一致工作流程出发,没有看到图书馆、情报和文献档案工作的差异。他们强调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没有去发现在历史进程中可能形成的一体化。其次,一些不同意一体化的人担心,一体化过程可能会带来不稳定和混乱,最后导致各自系统内部结构的混乱、瘫痪。再则,由于图书的管理和档案的管理一直隶属不同的部门和分管领导,使图书、情报、档案的整合的重要性,在各自系统的工作人员中缺乏必要的共同认识,看不到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2管理体制的阻碍。目前,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档案室(馆)和情报服务,在管理上通常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和领导,目前的工作是分开的。在《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的第五条明确规定:建立处级的档案馆,由学校(院)直接领导,科级综合档案室(馆)从属学校(院)办公室的领导。这是因为档案系统由业务和行政两个功能所决定的,而图书、情报机构不具备行政管理权限。这不仅导致它们之间缺乏协作联系,而且由此派生各自的工作体系,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不能整体协调,资源分配无法统一,导致了人为的巨大浪费和重复资源建设。
2.3没有必要的规章制度。虽然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档案局在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方面有重要的意见。然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尚未推出。档案部门的行政职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赋予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档案法》中明确机关,团体,企业,机构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有责任“对下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七条”和1994年1月1日以来实施档案规范,也有对学校档案工作的法规,监督,指导和检查的条款规定。不过,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有关规定却没有这样的要求。
3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和情报工作一体化建设的意见
3.1建立合乎信息时代档案、图书馆、情报一体化的法规制度。要解决档案、图书馆、情报一体化的关键问题是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3.2进行相关的管理体制改革。此外,解决学院的领导体制和行政职能权力,应给出新的一体化管理机构新的功能,同时必须赋予新的机构以适当的行政职能,新机构不仅仅是管理信息资源,而且也应该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当然,这需要从国家层面上考虑,新的工作机构需要具有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行使的职权,进行一个常设的跨系统的监管机构计划、管理和监控的整体建设。
3.3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档案、图书、情报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管理的综合能力。不仅要了解档案、图书、情报的管理知识,精通档案、图书、情报业务,还需要掌握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分析和合成的各类情报信息,成为通用人才或一专多能人才,以促进一体化工作的发展。
3.4积极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建设。为了图书、情报、档案的更好使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建立一个共同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利用学校图书馆、档案馆(室)丰富的馆藏资源整合开发,采取积极主动地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和其他工作提供情报信息服务。
档案、图书、情报从产生、发展已经通过合———分———合的过程。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世界上的许多事物的普遍发展规律,档案、图书、情报的发展也逃不出这个自然法则。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各个行业的自身发展,档案、图书、情报的一体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可以预见,档案,图书,情报的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档案,图书,情报的独特性将有一个更具华丽魅力的文献资源的整合。档案、图书、情报的集成和发展,将为客户提供多维度、全面、综合的信息服务,更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革.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浅析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127
[2]荀昌荣.论图书馆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整合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6)
[3]杨亚萍.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之我见[J].陕西档案, 2003(4)
高校图书馆良好的环境是参与人才培养的前提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图书管是大学生接受课堂教育外的重要学习园地。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藏书少则几十万册,多则几百万册,订购有几千种中外文期刊,资料及非书资料,这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人才成才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开展,计算机广泛应用,图书情报功能和其他类型信息服务功能的开发,使学生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捕捉最新的信息。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高等教育是学生受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的不同程度和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三个教育层次:其一,传习性教育;其二,独立性教育;其三,创造性教育。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辅基地,通过提供大学生勤工助学环境,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才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通过提供适时的培养与环境,对大学生知识技能进行培养和提高,让大学生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综合运用,懂得如何选题,搜集资料,形成成果,为具备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高校图书馆对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
高校图书馆对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大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教育;二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参与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
积极开展对大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教育
2.1.1 对新生入学进行教育 在新生入学讲座中,讲大学有别与中学,在于其是多层次的立体式教育,讲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听课还要学会自学和科研,讲图书馆的各室使用及如何通过目录或电脑查询系统查找所需图书等。
2.1.2 对大学生开展文献检索课的教育
当今信息时代,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情报是通向胜利的桥梁。社会要求人们既要有敏锐的情报意识,又要有猎取,组织和利用情报的能力。而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有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情报检索语言,检索方法,检索工具的使用和计算机情报检索教学,让大学生将所学的各种知识综合运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教育
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以能力为基础的CBE教育体系,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为教育的基础。为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图书馆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2.2.1 积极开展阅读辅导活动 有言道,一本书犹如一剂药,善服者受其益,不善服者反受其害。可见,引导读者分析图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要性。利用橱窗,宣传栏等开展图书评价,对一些优秀的书籍予以推荐,使学生们开拓了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举办专题书展,使大学生们通过阅读图书,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还可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讲座,读书心得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大学生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了自身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2.2.2积极为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1)在图书馆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能力,让学生参与部分岗位工作,如管理阅览室,导读,图书整理,宣传等。图书馆通过对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达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2)与大学生共建精神文明:为培养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创造良好氛围,图书馆可与大学生共建文明。如为图书馆推荐勤工助学人选并开设“读者信息站”,为图书馆广泛收集读者需求;举办各种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等。在“共建”活动中,大学生们表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他们为图书馆工作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事实证明,图书馆在指导学生培养独立能力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数字记忆重大突发事件“9・11”数字档案馆
随着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和人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这些天灾人祸给个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为了铭记历史、重建家园,有必要构建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的集体记忆。国外相关的探索主要有美的“9・11”数字档案馆[1]以及“卡特里娜飓风的数字记忆银行”等。其中,“9・11”数字档案馆是较具代表性、专门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档案馆。本文以其为例,分析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如何借鉴“9・11”数字档案馆的优势,构建我国数字形式的重大突发事件的记忆。
一、“9・11”数字档案馆在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记忆方面的优势
“9・11”数字档案馆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其运用信息通讯技术建设数字档案馆,也不在于其建设和运行的模式,而在于它将已有的技术、模式与全新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建设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档案馆。在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方面,它具有如下优势:
(一)建设理念人性化
2001年9月11日,美国爆发“9・11”恐怖袭击,这次重大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极大的危害性以及深远的影响,发生后迅速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该事件发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国多位学者、社会人士,包括档案学家、历史学家等于2001年10月4日聚集到一起商讨,认为有必要收集、保存和展示与恐怖袭击事件相关的一系列资料、文档等。[2]此后,更多的专业人士如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士等陆续加入其中,为守护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集体记忆,铭记历史而努力。在相关想法提出的三个多月后,2002年1月11日,“9・11”数字档案馆应运而生。[3]它主要借助数字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关于事件的各种信息,旨在建立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空间,使社会公众能够长期获取关于这一重大事件的信息资源,永久珍藏这一事件留下的社会记忆遗产。
可以说,“9・11”数字档案馆由学界专家和技术人士发起,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最终合力构建而成。它的建立是社会各界普遍达成共识的结果,是在广泛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方面源于社会公众产生的广泛需求;另一方面源于构建者及时关注和响应社会公众的需求,二者缺一不可。简言之,“9・11”数字档案馆建设理念人性化体现在其构建的出发点是关注社会公众对事件的响应上。正因为“9・11”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人本理念,从社会公众角度出发,及时关注和响应社会公众的需求,它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进而拥有不竭动力。
(二)收集方式独特,馆藏资源丰富
在资源收集方面,与传统实体档案馆不同的是,“9・11”数字档案馆的资源收集方式具有多样性、及时性和广泛性。具体而言,一是资源收集方式的多样性。由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以及信息源本身的复杂多样性,使得信息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分布广泛,因此收集信息资源的方式也较为灵活。例如,收集纸质文档后数字化,支持网站在线上传数字资源等。二是资源收集方式的及时性。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导致社会公众的生活处于非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9・11”数字档案馆在面向广大社会公众收集信息资源时更加强调及时收集甚至即时收集。[4]三是资源收集方式的广泛性。传统的档案资源收集往往针对明确划定范围的机构、团体等,而“9・11”数字档案馆的构建者并没有严格限制收录资源的范围。其收集信息资源既从全社会这一宏观视角着眼,例如国家的行动计划,又考虑到社会公众个体这一微观视角。例如个人的通话录音、邮件信息等。也就是说,他们在关注“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于社会公众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公众对于这一事件的各种响应,即它不限定信息来源的种类和范围,而是更多地关注信息资源的内容。
通过广泛收录与事件相关的各种类型资源,构建者希望若干年后,社会公众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充分了解当时的情况,无论是事件发生的客观实情,还是社会公众对此的各种响应。在上述独特收集方式的推动下,“9・11”数字档案馆在成立两年后就收集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来源广泛的资源,相关数据显示总共约有十五万条数字记录,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记录等。其中,有曼哈顿城内张贴的寻人传单、现场营救画面、紧急医疗救护技术员的照片、电话答录记录、声音邮件信息、事发地音乐会的声音记录、当时的新闻短片、事发地游客录制的视频、事发地临近街区居民的采访视频、恐怖袭击事件相关的动画作品等。同时,这些馆藏资源的来源也十分广泛。据了解,有来自个人的邮件记录、手机录音摄像、记者采访、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的传单等。
截至目前,“9・11”数字档案馆的网站上展示了十多个类别的馆藏,主要包括十周年纪念日馆藏、艺术类馆藏、音频类馆藏、数字媒体项目馆藏、现场急救员类馆藏、国会图书馆馆藏、在线用户贡献的“9・11”数字档案项目馆藏、组织机构类馆藏、个人账户类馆藏、摄影照片类馆藏、史密森尼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馆藏、十三周年纪念日馆藏、视频类馆藏。“9・11”数字档案馆的构建者相信这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来源广泛的信息记录包含着独一无二的视角,从中可以发现社会公众经历这一重大突发事件以后的直接反应,以及这一事件如何改变了社会公众的一系列行为和信念。可以说,正是因为“9・11”数字档案馆具有内容丰富、覆盖全面的馆藏资源,才使得它能够真实、全面地记录历史,反映恐怖袭击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对社会各界的影响,而这对于构建“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记忆乃至完整的社会集体记忆具有重要价值。
(三)构建和利用方式新颖
“9・11”数字档案馆的成功不仅依托于社会公众的广泛需要,更有赖于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这种基于社会公众层面的大力推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9・11”数字档案馆独特的共建共享的构建和利用方式。
“9・11”数字档案馆的共建共享既包括构建方式上的共建,又包括利用方式上的共享。其中,利用方式上的共享是指用户可以上传资源供他人所用,也可以获取馆内已有资源为己所用,即数字记忆银行项目所用的产销合一方式,[5]用户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角色于一身。而“9・11”数字档案馆构建方式的共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二是主要倡导机构之间的协作。具体而言,与以往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之后,社会公众作为分散个体独自构建关于事件的个人记忆不同的是,“9・11”数字档案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珍藏记忆:它构建了一个自由免费的公共网络信息空间,便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在其中,社会公众能够分享自己的故事,上传图片、视频、音频,保存与事件有关、有回忆价值的信息。借助这一平台,社会公众(不仅有美国本土的公众,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公众)能够共享彼此的经历与感受,互相鼓励,共渡难关。在该事件发生两年的时间里,就有超过两百万的浏览者访问“9・11”数字档案馆网站,他们贡献了将近一亿两千万次点击量。除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以外,主要倡导机构和相关人士的通力协作也推动了“9・11”数字档案馆的共建工作。这些倡导机构和相关人士主要包括图书馆学界、博物馆学界、历史学界、信息技术专业领域、档案学界等,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史密森尼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美国希捷科技公司等。
二、对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记忆构建的启示
对于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构建而言,“9・11”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建设项目。循着它的形成发展轨迹,我们可以获取诸多有益经验,主要包括其人性化的建设理念、独特的资源收集方式和共建共享的构建利用方式等。
(一)倡导人本理念,迎合公众需求
在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时,面对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相关机构、专业人士要及时、充分、有针对性地响应社会公众的需求。即在提供相关服务时,相关部门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提供服务,既响应公众个体的需求,为个人记忆的保存提供渠道,又为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汇集了信息资源。我国在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时,应借鉴“9・11”数字档案馆的人本建设理念: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档案馆等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内关注和挖掘广大社会公众的需求,并针对具体的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特定服务。例如,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社会公众需要及时知晓家人朋友的消息,了解事件的进展等,面对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档案馆、应急救灾机构等相关部门可以共同搭建网络平台,帮助社会公众了解和分享信息。在事件发生后,考虑到社会公众缅怀和纪念的需求,档案馆等相关部门可以在网络平台开辟渠道,以便社会公众能够采取适合的方式分享个人经历,举行纪念活动等。
(二)创新收集方式,丰富馆藏资源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对其进行档案资源的收集必须要符合实际情况,根据特定背景下的具体需求来灵活操作,而不能一味地拘泥于传统方式。收集资源之前,要充分预估资源的多样性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全面收集,从而构建出完整的数字记忆。
1.针对资源类型的多样性,收集信息资源时应通过资源的内容来判定是否收录,而不应通过资源类型来限制收集范围。例如,收集资源既要接受纸质版资源,又要收录电子版资源,包括视频、音频等。收集不同类型的资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纸质版资源收录后可以先数字化然后存档,电子版资源通过提供上传平台、直接拷贝复制等方式收集。
2.针对资源分布的广泛性,收集资源时不仅要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而且要从局部的视角出发。我国已有的数字记忆项目构建以宏观视角为主,关注的是城市乃至国家的全局记忆,缺乏从公众个体记忆的视角进行构建。为此,可以借鉴“9・11”数字档案馆针对集体记忆构建的经验,通过多层次的构建,使馆藏资源更加丰富全面、富有层次性,这样不仅呈现的内容更加多维立体,而且社会公众也乐于接受和认可。
3.在实际收集资源时,既要针对组织机构、社会团体等,收集他们的信息资源以保存集体记忆,又要关注个人对事件的响应,以保存个体记忆,即通过将集体记忆和公众个体记忆汇集来构成社会记忆。
(三)多方通力协作,全民共建共享
我国目前已有在数字记忆工程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方面的探索。其中已开展的数字记忆工程[6][7]是我国社会记忆构建的基础,填补了我国数字记忆构建的空白;已建设的数字档案馆有效补充和拓展了我国传统实体档案馆的功能,但与“9・11”数字档案馆相比,它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的角色局限于受众,使得构建者与用户之间缺乏良好的双向互动,无法有效获知和迎合用户的需求。二是建设主体单一,无法整合相关的有用资源和技术,使得社会公众对建成的项目接纳与认可度不高。
对此,“9・11”数字档案馆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一方面,要使用社会公众能够普遍参与的方式,使社会公众既是构建者又是使用者,从而使共建共享的方式充分发挥出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时,应在广泛考察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运用信息通讯技术建立公共网络信息空间,将社会公众及其所拥有的相关信息资源聚集。这样不仅有助于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充分响应社会公众的广泛需求,而且有助于完整构建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相关领域的协作,如档案学界、信息技术专业领域、历史学界、图书馆学界、博物馆学界等共同合作,通过汇聚广泛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增强构建数字记忆的优势。就具体做法而言,数字记忆构建的主要倡导机构需要预先联合相关领域,建立沟通协作机制,例如成立应急协作团队,举办联席工作会议等。通过沟通协作机制,相关机构事先协商明确各自的职能和任务,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做好准备,重点是明确构建数字记忆的流程和方法,以便事件发生后及时调配资源、整合技术、分工协作,共同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
综上所述,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记忆,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主动发现和挖掘社公众的需求;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响应公众的需求,包括采取独特的资源收集方式和共建共享的构建利用方式等。在上述基础上,最终构建出能够及时、全面、丰富地展示重大突发事件的记忆殿堂,以便更好地留存珍贵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
注释及参考文献:
[1]The September 11 Digital Archive [DB/OL].[2016-12-18].http://.
[2] [3]Brier, Stephen; Brown, Joshua.The September 11 Digital Archive Saving the Histories of September 11, 2001[J] RADICAL HISTORY REVIEW,2011,111:101-109.
[4]Rivard, Courtney J. Archiving Disaster: A Compar? ative Study of September 11, 2001 and Hurricane Katrina[D]2012.
[5]TimothyRecuber.The Prosumption of Commemo? ration: Disasters, Digital Memory Banks, and Online Col? lective Memory[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 TIST,2012,56(4):53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