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质量评估报告

时间:2022-11-09 14:58:53

导语:在质量评估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质量评估报告

第1篇

(2019-2020学年度)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开设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74人,基本为涂池社区籍学生,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学校配备校长、副校长各1人,设教务处和政教处,教导处配备正、副主任各1名,德育处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专任教师40名,其中临聘教师4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率为97.0%,教师本科毕业占12.1%。学校占地面积1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4257平方米,学校的配套设施近年来得到不断充实完善,现有电脑室一间、多媒体平台8个,另外还有队部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等一批功能场室,基本能满足学校办学需要。

二、学校管理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我们深知,只有建设一个团结、民主、开拓的领导班子,才能赢得教职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有效推动工作开展。本学年,学校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一、科学分工,明确职责。聘期伊始,根据班子成员各自特长,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分工,明确了职责,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重视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通过学文件、学政策、学专业,使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管理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三、重视调查,深入教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学校的决策均把师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家长的呼声、社会的期望来衡量工作效果,努力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来审视、谋划学校的发展。四、搞好班子团结,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廉洁自律,公平公正。班子成员做到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勤俭节约,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切实推行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二)、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一支“团结、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经常组织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为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的保证。

2、明确奋斗目标,增强集体凝集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聘期伊始行政组就在教师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本任期的奋斗目标,并以此来统领、激励全体教师,增强了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3、建章立制,构建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为更好地激励教师,以“奖勤罚惰、奖优罚劣”为原则,修订了《考勤制度》、《奖教奖学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涂池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实施细则》、《班级评比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与教师的福利、评先评优、晋升挂钩,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有计划开展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今年来,学校先后有1位老师被评为市先进个人、1位老师被评为区先进个人,5位老师被评为街道先进个人,一支“团结、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三)、坚持德育为首,创优良校风。

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优良的校风是一切工作的保障,为创建优良校风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重视学校值日生队伍的建设。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班级评比活动的落实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值日生队伍的执行力度,所以我们一直把打造一支得力的值日生队伍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筛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担任值日生,定期组织培训指导,交流在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使每个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2、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深刻领会《涂池小学校风校纪条例》,从仪容仪表、纪律、学习等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通过每学月的班风检查评比及文明生考评、文明之星评选等活动进行量化考评,并辅以值日队的检查督促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逐步形成。

3、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创建宁静校园。学校由于地处镇道,校园与商铺毗邻,多年来商铺开后门进校园,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和成为安全隐患,通过争取上级及当地党政的支持,开展校园周边的整治,有效杜绝了商铺私自进校园的现象,从而使校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宁静、平安校园的创建提供保障。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每学期均组织开展两个专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针对性教育。有计划组织优秀学生外出实践活动;开辟“芳草地”校园广播,及时报道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结合“六一”节开展“感恩母校、放飞理想”文艺汇演、朗诵比赛、游园活动、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加强家校沟通,构建立体教育平台。为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学生家长会;在每次长假、寒暑假前分发致家长函,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5、评选先进,树立典型,鞭策后进。坚持每学期组织优秀班集体、优秀学生的评选、表彰,并每学月出版“学月文明之星”专栏、每学期出版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表彰决定、“校园风采”优秀学生事迹专栏,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四)、坚持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才能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所以在学校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旁移,扎扎实实推进教学改革,聚精会神搞教研,主要通过以下几项工作促进质量的不断提高:

1、注重行政班子自身的学习提高,投身教学第一线,从理念上、行动上引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

2、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教学各环节的实施标准,使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等工作,除了定期进行检查外,还采取不定期随堂听课等活动,加大随机抽查的力度,做到既经常性的给老师一定的压力,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使教师能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打下了扎实基础。

3、重视校本培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特别注重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提高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坚持每周一次教学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或观看优秀课例,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每学期每人举行一节校性公开课的教研活动,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教学反思等形式浓化了教研氛围,也提高了教研效果。

4、精心组织开展各项竞赛活动,扎实开展“营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及开辟“智多星”擂台专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坚持出版每周一期的“智多星”擂台专栏、坚持每学科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知识竞赛,另外,结合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竞赛活动,如征文、书法、手抄报等比赛。这样,既为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又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5、探索开展艺术特长班(美术班、舞蹈班、器乐班)活动的模式,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6、重视培优转差工作。在“培优”工作中我们提出“长期跟踪,带出三五个得意门生”的要求。在“转差”工作中我们开展了30%的学困生“一帮一”辅导活动,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优生辅导学困生,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目标、定激励措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7、狠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倡导新课堂背景下的“三先三后”的学习方法,从预习、预备、上课、作业的完成,书写用纸、课外阅读等各方面严格要求,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8、切实抓好体卫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制订好计划,狠抓以下几方面工作的落实:①、落实课程计划与足够的运动锻炼;②、落实环境卫生地段包干责任制;③、落实值日教师跟踪检查校园卫生;④、落实少先队大队部做好班级卫生评比(做到一日一评比、一周一公布、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表彰);⑤、落实配合上级做好健康检查等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努力,校园得到不断净化、绿化、美化,学生的体格状况良好。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已形成优良学风,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办学质量得到社区群众、家长的一致认可。

(五)、争取各界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任期伊始,首先宣传动员社会热心人士关注涂池教育,筹备成立了“涂池教育基金会”,本年度又奖励优秀师生近8万元;争取企业家为学校教室安装电风扇和窗帘,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学校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社区居委会增加教育投入,先后更新课桌椅500套,更换教室门窗,修缮学校礼堂,改善学生学习环境;装配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场室;为教室安装了同声源的广播系统;添置复印机、录音机、电风扇等一批办公设备和体育器材;修缮学校办公楼楼板渗透漏水,排除安全隐患,改建校门及操场,使校园设计更合理科学,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坚持校务公开,推进依法治校。

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加强与教师、学生、家长的沟通。“依法治校”更是一贯坚持的原则,特别在行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收费、廉洁自律等方面都能严格按规定和要求执行。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临聘教师偏多,影响的学校的持续发展。

2、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一,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未能安心农村工作,制约了工作效果。

3、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仍比较落后,跟不上教学改革的需要,直接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投身教研的热情不够,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2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高校;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62-0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文件精神。高等学校必须在认真学习与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文件精神基础上,全面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加强专业整改建设,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找出制约专业发展、影响经济社会需求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因素。明确本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推进教学改革力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义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13年4―5月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大学和五邑大学等四所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这是教育部继1993年以来先后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教学工作优秀评估、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又一次评估,2004年8月成立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行“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制度,标志着我国“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制正式建立。经过上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专家和学校一致认为,审核评估工作条件已经成熟,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已拉开了序幕,本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时间为2014―2018年。这是继我国1993年开始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以来,在全面总结以往本科教育评估经验,学习与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先进评估思想、理念、办法与措施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注重以学校本科教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体制的又一次评估。在激烈的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提升育人环境,使本科人才培养与知识结构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建立起取信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保障机制。

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对于构建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教育规划纲要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精神的具体要求,改进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快速而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参与热情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并开始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本科各项评估工作当中,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和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议题。所以,高等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有利于强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观念的更新,使高等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以推动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促进高等学校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增加社会对高等教育监督与了解的透明度,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社会发展对高校改革的新要求

普通高等教育连续多年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愿望,相应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了科技水平与管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遍提高了公民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生源数量逐年增加,部分高等学校由原来的专科晋升为本科院校,或其他几所相同层次,或不同层次学校合并组合成本科院校,部分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实践教学经费,以及教学实习(生产)基地等投入不足,甚至个别学校因某种原因出现教学质量滑坡等状况,不同程度影响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高新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对本科教育人才需求量增加,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社会迫切需求学校培养出具有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素质好的本科毕业生,以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实用性、技能型、复合型本科人才。但由于部分高等学校对本科教育不顾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而盲目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导致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无论是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知识结构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与需求。虽然本科生毕业人数众多,确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就业工作岗位,或处于“学非所用”的境地,而用人单位又难以招聘到所需人才矛盾性的尴尬局面。导致有些人纷纷把矛头指向高等学校,主要原因是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着重学术、重理论,轻应用、轻实践,使得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所以,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应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既要强化本科特色专业设置,及时调整其他本科专业方向,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对人才知识结构与人才质量的培养,又要考虑到高等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也要关注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本科特色专业,从我国经济社会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角度出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三、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新形势下国家依据《高等教育法》对以社会需要和实现国家的高等教育目标为准绳的评估。它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的有效途径。教育部提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坚持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建设”为原则,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仅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本科办学水平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是高等学校通过评估自我诊断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建立获得和维持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可信度,逐步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强国,全面提高我国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表现和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应以本科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全面推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加大高等教育与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保证和提高学科建设与教学质量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在专业设置方面,既要体现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又要重视对本科教育知识结构与人才质量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能够肩负起着为民族意识培养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的专门人才;在办学质量方面,必须达到国家教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要求,肩负起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以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办学理念方面,加强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服务于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1]。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2]。

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加快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办学体制,增加学校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完善现代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与时俱进的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外部监控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基础设施等建设。改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教学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坚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与高等教育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本科审核评估最终达到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目的。并以现有教育资源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社会变化对培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使高等教育由传统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由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向知识技能型培养转变。

(二)完善专业结构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本科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转变,也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本科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解决目前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同程度存在着供需与就业失衡的问题。一方面,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和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与知识结构多样化的需求大量增加,形成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在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本科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质量的一个突出性问题。

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具有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本科专业设置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切入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它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直接影响着本科学生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教育结构,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主动进行自我调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机制,是建立适应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培养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应把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本科专业设置、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切入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设置,要立足于本校现状,在全面分析本校学科优势、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师资结构状况和现有教学水平等基础上,结合学校本科教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实际,确立本科专业发展特色,围绕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集学校优质资源创建多学科交叉交融、

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或学科体系,形成以本校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的有机联系的学科专业群,避免一味追求大而全的本科专业设置,把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工作的重心投入到建设与发展特色专业上来,使学校特色专业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工业化、信息化、学科交融发展的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需求,努力构建具有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原有本科专业,应根据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学校在学科建设与改革方面不仅要考察专业整体布局,还要结合本校自身的条件和办学特色确定自己的定位,在认真总结本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状况,深入进行市场与社会需求调研,结合本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近期和中长期建设与发展规划等综合情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校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定位。不断修订本科专业设置、专业整改与建设方向,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新型本科人才。

四、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努力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评估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评估本身,而是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外部监控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建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质量文化的形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通过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确保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对加快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加强本科专业整改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增强,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生存与发展潜力,提高自身生存与发展,也是推动高等学校加快本科教育教学全面改革步伐的一种手段。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应在认真贯彻党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基础上,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构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良性运行环境。总结本科专业设置与教学改革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本科教育人才质量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增置特色专业,拓宽专业口径的建设,明确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制定出具有改革、建设规划及相应配套的措施,大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坚持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强对学校整体布局的考察与调整,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找准学校的发展方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树立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在学习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与特点,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新时期人才质量培养的目标和课程体系[3]。

参考文献:

[1]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第3篇

摘要: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后,资产评估行业亟需转型升级,即:市场化,从向法律、法规和政府要业务转为向市场要业务;专业化,从靠资格认证执业转为靠能力水平执业;服务化,从提供评估报告转为提供评估服务。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产评估师 转型升级 市场化 专业化 服务化

着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资产评估师由准入类职业资格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这不仅仅是职业资格管理方式的改革,也是还原资产评估专业服务本质定位的重要举措,更是对资产评估行业转型升级吹响了冲锋号。为了实现资产评估行业可持续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必须实现以市场化、专业化和服务化为特征的转型升级。

一、市场化:从向法律、法规和政府要业务转为向市场要业务

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之前,评估业务是法律、法规和政府给予的。这类业务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是报告使用人不承担评估费用;其二是报告使用人(尤其是政府部门)使用评估报告是迫于强制性规定,而非基于经济决策需要,不太关心评估质量;其三是报告使用人指定评估机构。报告使用人与委托人的脱节,并且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在抵押物价值评估业务中,借贷双方对评估结果的要求是相反的),资产评估师必定偏向于承担评估费用的委托人而非报告使用人。委托人选择资产评估师或评估机构的标准是“快”(出报告速度快)、“好”(评估结果迎合委托人要求)、“省”(评估费用低),不考虑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在报告使用人不太关心评估质量的前提下,资产评估师之间就会围绕委托人的选择标准开展恶性竞争,形成“快、好、省”程度与资产评估师能招揽的业务量成正相关关系的“劣币驱逐良币”环境。评估机构为了获取报告使用人的指定,必定使用行贿、利益交换等手段。例如在抵押物价值评估业务中,银行是报告使用人,却要求借款人在指定的评估机构名单内委托评估并承担评估费用(具备法律、法规和政府给予的评估业务的特征)。而银行指定评估机构名单不是通过公开招投标等公平、公正的形式而是私下悄悄进行的。很多评估机构都不知道银行确定评估机构名单的时间、条件等信息;即使知道信息,因为银行不需要说明理由,评估机构仅仅靠能力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很难被列入名单的。实践中还出现了不正常的部门垄断,土地管理部门只接受土地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房地产管理部门只接受房地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财政部门只接受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等现象。出现了企业并购重组、国有企业改制等经济行为中在资产评估机构出具整体资产(企业价值)评估报告的情况下,还需要另行委托土地评估机构、房地产评估机构再次评估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价值的不良现象。这些现象都是与市场化格格不入的。

在常态下,市场是资产评估业务的唯一来源。但并不是说政府不能使用评估报告,而是报告使用人(包括政府)要自己委托评估并承担评估费用。这种情况下报告使用人就会理性决定是否有必要委托评估,为了降低评估费用就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等形式确定评估机构,此时的评估业务是市场化的。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要有市场经济,就会有确定价值的需要,就有资产评估专业服务需求。市场化程度越深,资产评估会越发重要,评估业务会越发多样,评估市场空间会越发广阔。在评估业务市场化的情况下,那些能力水平不高,主要靠个人人脉、社会关系获取业务,甚至靠商业贿赂(付回扣、介绍费等)获取和保持业务关系的资产评估师,如果再不努力提高能力水平和服务质量,必定被市场淘汰。市场化是资产评估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能力水平和服务质量、体现专业价值的前提。市场化有利于资产评估师突出专业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按市场规律办事,努力适应市场需求。

二、专业化:从靠资格认证执业转为靠能力水平执业

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之前,资产评估师靠资格认证执业,惯性思维是评估公信力和专业权威是法律、法规和政府行政许可授予,只要考取资产评估师执业证书后就可以从事资产评估工作,不再需要努力提高能力水平。委托人和报告使用人看重的是执业证书,而不是其能力水平。无论评估质量优劣、评估结果正确与否,评估报告只要经过资产评估师签名、评估机构盖章就是有用的。实务中,降低收费、在评估程序上“偷工减料”、迎合委托人要求决定评估结果等恶性竞争方式比较常见。在实践中出现了资产评估师不了解评估对象状况和主要特征,采用市场法评估时虚编交易实例(即虚构不存在的交易实例)、虚编交易实例的信息(即虽然交易实例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资产评估师没有去实地了解过具体情况)或者篡改交易实例的信息(将成交日期、成交价格、交易情况等信息加以篡改,使交易实例具有或更具有可比性,减工作量);采用收益法评估时随意修改净收益或折现率得出委托人需要的、满意的评估结果等不良行为。

另外,行业内外评价评估机构强弱往往将资产评估师数量作为重要指标,不考虑资产评估师能力水平和服务质量。从1995年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实行准入(许可)制度后,有一批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资格的人并不从事资产评估工作,而是将职业资格挂名在评估机构获取报酬,成为没有执业或者不会执业的在评估报告上签名的工具。在靠资格认证从业的情况下,评估机构并不需要实际聘任具有专业能力的资产评估师执业。有些评估机构甚至没有专职的资产评估师,而是聘用没有考取或者无法考取职业资格的人从事评估业务(这些人实际工作往往只是打字,专业的评估工作就变异成为简单的打印评估报告),导致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制度有名无实。

取消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后,专业的重要性会突出,专业会成为资产评估师、评估机构乃至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资产评估师、评估机构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提高执业能力、执业水平和评估报告质量,靠资格认证执业和资产评估师挂名这一不合理现象必定会消失。靠能力水平执业后,能力水平高的资产评估师必定脱颖而出而受到市场欢迎;资产评估师能力水平越高,业务越多,薪酬越高,从而促使资产评估师努力学习,提高能力水平,形成依靠能力水平进行良性竞争的氛围,实现扶优限劣、大浪淘沙的良好效果。

三、服务化:从提供评估报告转为提供评估服务

取消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之前,委托人委托评估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份评估报告,用以应付政府部门监管等。从当前业务量比较大(构成中小评估机构主要业务)的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业务看,由于房地产(特别是住宅)市场发达且公开、透明,借贷关系当事人对房地产价值心中有数,对评估结果准确性要求低(只要估个大概数即可),只要了解市场行情的人都能够评估,实质上是没有专业评估服务需求。抵押物价值评估业务是银行免费使用评估报告(即借款人承担评估费用)的前提下存在的业务,是在目前信贷关系中银行处于类似于政府部门的强势地位状况下特有的业务。如果银行处于劣势地位或者处于与借款人平等地位时,在银行需要自己承担评估费用的情况下,银行必定会考虑放弃这种形式主义的要求。取消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后,资产评估师如果不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拓展有真正评估服务需求的业务,肯定是没有前途的。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各种类型的评估业务越来越多,只要评估服务却不要评估报告的咨询业务需求也会增多,例如为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企业估值咨询,为企业并购中的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提供投资价值咨询,为企业管理提供价值顾问服务,还可以提供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和企业内控评价等服务。资产评估师如不能尽快实现知识更新、缺乏应有的执业能力,就会丧失机遇,只能在原地踏步或被市场所淘汰。

取消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后,为了还原资产评估专业服务本质定位,资产评估师要努力为委托方提供有价值的专业服务,就必须改革评估报告、改变“按模板出报告”的现象。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之前,资格认证赋予了评估公信力和专业权威,资产评估师出具的评估报告内容比较简单,没有说明相关参数确定和各项因素影响值,没有反映评估测算过程,报告缺乏说服力,评估结论欠缺正当性和权威性,严重影响资产评估师客观公正的专业形象。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后,资产评估的目的在于为报告使用人提供价值咨询意见,供其做出经济决策时参考;而不是强加给报告使用人一个评估结论。评估的服务化要求资产评估师在报告中实现充分披露,以让报告使用者可以判断评估工作是否尽职尽责,实施了哪些评估程序以及评估程序是否到位,影响评估结论的因素是否得到恰当考虑,相关参数的确定是否谨慎合理,评定估算的计算过程是否明晰与正确。例如采用市场法评估房地产价值中,报告中要充分说明被评估对象与交易实例基本情况和勘查情况,说明被评估对象与交易实例的具体差异,说明哪些因素要修正以及如何确定修正系数,分析交易实例的成交价格是否正常,非正常交易价格(例如卖方的税费由买房负担)如何修正为正常交易价格等。评估的服务化决定了评估收费取决于工作量大小、评估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而不是取决于评估价值。例如前述简单的、不要求得出准确评估结果的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因为工作量很小,收费必然是很低的(据笔者调查,委托人可以接受的收费区间是每项业务500元至800元)。评估的服务化决定了评估机构要招聘和培养人才,完善内部合理使用、考核激励和留住人才的措施,提升专业能力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德风.论私法上财产的定价――以交易中的估值机制为中心[J].中国法学,2009,(6).

第4篇

【关键词】 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0-0040-04一、引言

资产评估行业在我国从产生至今,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进行的全国性行业质量检查工作却为数不多。为了提高资产评估业执业质量,2013年4月,财政部了2013年度资产评估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工作的公告,由财政部和中国评估师协会组织开展2013年度行业质量检查工作。通过检查,摸清了“家底”,总体来说资产评估整体质量水平有所提高,检查结果比较乐观,但是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特点,以及评估人员、专业技能欠缺等原因,其评估质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无形资产评估业务越来越多的今天,提高无形资产评估质量,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质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鉴于本次行业质量检查工作主要是从评估工作底稿以及评估工作报告的规范性和完备性入手,为此,本文结合无形资产评估程序从这两方面来阐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约定书的签订

此次检查发现,大部分评估机构都签订了业务约定书,但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部分只有法定代表人或合伙人的签字,没有加盖评估机构公章;(2)部分评估报告业务约定书涵盖内容和条款的表述不够准确、清楚,甚至欠缺评估目的、评估基准日等基本内容;(3)极少评估机构出现评估师以个人的名义签订业务约定书;(4)涉及评估对象、评估目的等基本事项发生变化时,几乎都没有提供相关替代证据来表明变动。

(二)无形资产评估计划的编制

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应按照《资产评估计划指南》编制评估计划,此次检查中大部分评估机构都编制了评估计划,最常见的问题为:(1)评估计划流于形式,计划的内容不够具体完整,尤其是主要程序缺乏详细的描述,项目的针对性不够强;(2)部分评估计划没有经过评估机构相关负责人签字,责任没有具体落实到个人;(3)由于无形资产评估的特殊性,要求评估师具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大部分评估计划里没有说明对评估项目负责人及评估人员的任用标准,无法保证无形资产评估项目质量。

(三)现场勘查

由于无形资产的无形性,现场勘查是确定无形资产存在的关键前提,准则规定要根据无形资产评估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评估调查方式。此次检查发现在现场勘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大部分都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但是访谈记录不够完整,相关性不够强,没有形成完备的工作底稿;(2)涉及无形资产产品经营和会计核算的,大部分对会计资料进行了查阅,但是查阅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记录;(3)部分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现场勘查受到客观限制,但是没有对采取的其他方法是否恰当进行分析,没有形成相应记录。

(四)收集评估资料

这一环节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大部分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对评估资料的收集不够全面,如有的评估业务虽然取得了无形资产权利的法律文件、权属有效性文件,但是没有取得完整的说明无形资产研发及实施的技术、财务、经济效益的材料;(2)部分评估机构对无形资产评估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没有落实到专人,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有效保证评估质量;(3)由于无形资产无形性、成本弱对应性等特点,大部分评估机构忽略了对无形资产是否存在、无形资产种类及有效期限的鉴定,从而导致评估对象不明确,评估结果误差大。

(五)评定估算无形资产

评定估算是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关键环节,此次检查发现大部分评估业务存在如下共性问题:(1)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大多数业务都有评定测算过程,但只用了一种方法,且没有对三种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及为何选择所使用的评估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2)在评估参数的确定上,大部分评估业务没有对参数的来源及确定进行详细的说明,缺乏理由依据,直接罗列数据;(3)在评估结果工作底稿方面,对价值计算过程没有形成详细的记录,工作底稿流于形式,难以形成评估人员作出价值判断的依据。

(六)编制、出具无形资产评估报告

编制评估报告书,不仅是无形资产评估过程的总结、评估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也反映了评估业务质量的高低。此次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无形资产评估报告基本要求应当符合《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完整性的要求,但是少部分报告存在对声明和摘要内容的披露不够恰当和充分的问题;(2)在评估报告复核方面,大部分评估机构经专职的审核人员对评估报告及工作底稿进行了二次审核,但是对有争议以及价值重大的项目没有通过专家再次组织结果论证;(3)在评估工作底稿归档方面,大部分评估机构的归档底稿内容基本完整一致,少部分索引号和书序编号没有或者不够完善。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起步晚,无形资产的种类变化多,再加上评估机构在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方面不够重视,使无形资产评估质量难以满足需求方的期望,降低了评估行业的权威性,威胁着评估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影响着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建立有效的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系统,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是无形资产评估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情况

近年来,为了保证无形资产评估质量,在质量控制方面,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财政部等部门指导下于2010年12月28日了《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期改善评估质量状况,说明我国已经逐渐注意建立资产评估质量控制体系,提倡对无形资产评估进行质量控制。目前,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还处于幼年的不成熟阶段,存在着不系统、不规范、低效率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我国在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方面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形成明确的质量控制观念。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机制,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常常为了利益而抱着“完成任务即可”的思想来应付评估机构,未始终遵循重要性及谨慎性原则。近年来,我国资产评估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业务逐步规范,并明确规定对评估机构和具体业务进行质量控制,使得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第二,在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要想促进评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政府方面对评估行业的有效监管是必经之措。但是政府作为监管者要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正确的指导,并且杜绝不良的干预手段,否则势必会增加评估行业的恶性循环和不良竞争。比如:有的政府部门在管理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评估进行控制方面有直管的优势,为了利益,利用职务之便在评估收费和评估机构选择方面妄加干预,从而使不少评估机构为了抢业务而给政府官员回扣,使市场开拓费用增加,助长了评估机构的不良风气,不能使评估行业公平有效竞争,造成了资产评估行业的非公平竞争,阻碍了评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在质量控制制度方面目前只有《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具有指导意义,但没有强制性,很多资产评估机构没有针对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结构,没有制定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章程和管理办法,没有规范的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流程控制标准,没有衡量无形资产评估质量的评价标准,缺乏相应的激励和责任追究,这些都使无形资产评估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第四,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实务操作随意性强。在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中,由于成本、人员素质、时间等约束,以及迫于委估方的压力,评估人员在工作中经常做出重大质量妥协,从而无法坚持质量控制制度,造成质量控制行为不规范、不持续、不稳定,比如:工作得过且过,有时积极控制有时不积极控制,造成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落实很不到位。

四、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

在无形资产发挥着巨大作用,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日趋增多的今天,建立一套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系统迫在眉睫,对于加强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推动和改进无形资产评估质量作用巨大。本文从无形资产评估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的评估程序入手,进行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

(一)计划阶段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

1.在签订业务约定书方面的控制

(1)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要印有评估机构的公章,并且机构的合伙人或者法定代表人也要在上面签字。(2)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的内容要足够具体,覆盖面要广,要包括整个评估过程,例如:委托方要求的评估基准日、评估对象、此次评估的目的、整个评估的范围、双方共同商定的需要说明的其他事宜等。最重要的是要在委托书中说明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在双方违约或者遇到纠纷时该如何解决。(3)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以个人名义签订确定接受评估业务的无形资产评估业务书。

2.在编制无形资产评估计划方面的控制

评估计划是对无形资产评估过程的每个工作步骤及时间和人力进行规划和安排,其内容应当全面覆盖整个评估工作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无形资产评估的工作效率。在编制无形资产评估计划方面的质量控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评估计划涵盖的内容要包括以下几点:有关评估项目的基本事项(评估对象、评估的范围、评估基准日、评估目的)、时间进展安排情况、人员的安排情况、评估时应用的评估方法和技术等;(2)评估计划应当由评估机构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3)确定该无形资产评估项目负责人及评估人员的用人标准。

(二)实施阶段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

无形资产评估实施阶段是整个评估过程的核心,这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整个评估控制体系的灵魂之所在,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阐述:现场勘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评估资料进行收集时的质量控制、选择评估方法并且进行评定测算时的质量控制。

1.在现场勘查方面的控制

(1)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现场调查对于无形资产评估来说很重要,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评估对象不同,具备的特点不同,对应的现场调查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保证评估质量的前提下要首先抓住具有重要性的资产进行调查,以保证评估的高效率;(2)与相关人员的访谈记录:首先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访谈,其次应当形成书面材料;(3)无形资产产品经营和会计核算调查记录:首先,获取被评估企业提供的无形资产研发和实施相关的经营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其次要对经营和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查阅并记录查阅结果。

2.在收集评估资料方面的控制

在实施阶段,完成了现场调查之后另一项评估师要完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评估所需数据等资料进行全面的搜集。这项工作也是评估师对委估资产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此环节实施得好能够预防潜在的评估执业风险。针对目前评估实践中此环节质量的薄弱点,重点将质量控制定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无形资产评估资料数量的控制。审查评估人员是否收集了必要的评估资料,通常包括:无形资产的类别证明、数量、权属状况(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商标注册证、专利许可证等)、财务数据、市场资料。(2)对无形资产评估资料质量的控制。审查评估人员对所收集资料的可靠性是否进行了验证。评估人员对从各种渠道所收集的资料必须进行可靠性检验,只有在确信资料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才能将其作为估计依据。(3)在双方承担责任方面的质量控制。在进行评估工作的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管理要分配到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将这项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方便评估工作人员保持高效率的评估工作。此外,为了保证评估项目负责人的高度责任感、专业水准能力以及独立能力,要重点加强交叉签字的复核制度方面的监管及控制。

3.在评定测算方面的质量控制

评定测算是整个评估过程的核心环节,评估师首先要掌握评估所需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并且要根据特定的评估目的及评估标准选择特定的评估方法,对委估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定和估算,此环节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是:

(1)对评估方法选择的质量控制。《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资产评估常用的有三种方法:成本法、收益法及市场法,都可以用来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实践中不难发现,由于无形资产自身的特性,使得成本具有弱对应性,大部分不能够进行复制,而且在市场上搜集到相似的交易案例显得更加困难,所以针对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的使用频率最高。其他两种方法在特定目的下也可以使用,但在选择时要慎重考虑,必须根据委估无形资产的类型、评估目的、评估原则、评估前提以及所处的市场环境等情况综合确定。此外还要加强项目负责人、评估机构对评估方法的监督,并且最好多种方法并用,以提高评估质量。对于委估的相对重要的资产,可以采用项目小组讨论法确定评估方法以降低个人的判断风险。

(2)对评估参数指标的质量控制。评估方法不同,对应的评估参数也就不同,而具体评估参数的选取又有多种确定方法,也会影响评估结果。无形资产评估最常用的是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在一定情况下也使用,这三种方法参数的选择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收益法下,三个关键参数的选取是重点。首先,要合理分析委估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收益,即超额获利能力,综合其所处的经济市场环境合理预期其未来变动,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与之配套的资金数量、规模程度、现金流量、预期的风险及时间价值等因素,合理确定收益期限;其次,注意收益额的计算口径与被评估无形资产折现率口径一致,不能将其他资产带来的收益误算到被评估无形资产中;再次,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宏观经济环境、技术进步、行业发展变化、产品替代更新变化、企业经营管理等因素对无形资产收益期、收益额和折现率的影响,当与实际不符时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市场法下,首先,要注意被评估无形资产符合市场法的运用前提,确定具有合理的比较基础的类似无形资产的交易参照对象,搜集并参照以往交易信息;其次,根据相关的变化因素进行调整,例如所处的经济状况、行业发展情况、交易状况以及影响价值的各种因素差异,再确定评估值。

3)成本法下,注意根据现行条件下重新形成或取得无形资产所需的全部费用(含合理利润和资金成本)确定评估值,并且注意合理扣除实际存在的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3)对完善评定估算以及复核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经过以上几个环节形成了初始的评估结果,但是最终出具的评估报告上评估结论的形成需要评估师对多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此环节方面质量控制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应当建立健全机构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确定不同的审核级别,分别由不同的人员对评估过程、参数选取、结论等进行必要的审核。

二是对评估方法、参数选取等选择的理由、依据等每一步都形成详细的工作底稿以备评估工作人员进行查阅及形成价值判断,同时也方便评估机构进行层层质量监管,进而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三)报告阶段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

完成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后,还要编写无形资产评估报告书,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本次评估的质量状况,也是对整个无形资产评估过程方方面面的总结,其书写格式、应当涵盖的内容等最为直接地反映了评估机构的管理和业务水平,此阶段质量控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对报告书内容方面的质量控制

出具给委托方的评估报告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即满足《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对评估报告最基本的有关格式、内容、评估基准日、资产特性、产权以及评定测算方面的要求,做到有章可依。

2.对出具的评估报告加强公允性、客观性及独立性方面的质量控制

一项评估任务的完成是以最终出具的评估报告为标志的,也就是说评估报告是此次评估工作的终极表现形式。委托方及相关各方往往为了自己某方面的利益而试图通过改变评估报告的某些内容,从而影响评估报告的公正性。在这种情况下,评估机构要更加坚定地坚持公允、客观、独立的评估原则,以保证评估质量。

3.对出具评估报告后复核方面的质量控制

评估报告的撰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涵盖的内容要全面,正式交给委托方之前还要经过专门的审核专家对评估工作底稿及报告进行层层审核。同时应当认真执行重大争议项目专家再复核制度来保证评估质量,应当重点加强对评估方法合理性的审核、评估报告规范性的审核、出具的结果准确性的审核以及手续完备性的审核。

【参考文献】

第5篇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报告中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既是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从事某些特定业务时相关法规的要求。一方面,尽管相关评估法规和准则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但由于评估项目和评估对象的复杂性,使得某些特定评估业务涉及的专业知识超出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专业能力范围;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行评估职能的部门分割,使得某些评估业务必须根据相关法规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结论。虽然一些评估法规和准则中对引用其他专业报告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这些规定要么过于原则,要么对相关的概念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使得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时缺乏有效的指导,甚至带来误导,导致注册资产评估师滥用其他专业报告。因此,如何从程序上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行为非常重要。

一、现有准则中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从事评估执业活动,应当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但同时也规定,评估执业中可以利用其他专家工作,并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其他评估准则,包括无形资产准则等,均有相关条款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进行了规定,见表1所示。

分析现有评估准则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专业报告的内涵没有明确的界定,没有区分利用专家工作与在执业过程和评估报告中引用其他报告之间的区别。二是对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引用未作明确说明。一方面强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时应当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同时又规定执行某项特定评估业务而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时,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机构协助工作,对其意见或专业报告的独立性与专业性进行判断并予以恰当引用。这使得实践中无法判定专业胜任能力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之间如何平衡,一旦发生评估诉讼,容易导致分歧。三是对引用其他报告的程序和内容,以及在评估报告中如何说明和披露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可能导致判断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失去客观的标准,一旦发生评估诉讼,难以明确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责任,从而产生潜在的风险。

二、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程序分析

目前的相关准则对如何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只作了非常原则性的规定,使得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引用专业报告时,对于什么情况下才能引用、什么样的报告可以引用、采取何种方式引用,以及如何披露引用内容等系列问题缺乏指导,产生了诸多问题。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专业服务,如何从程序上保证评估人员执业的专业性和评估质量非常重要。以下针对当前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引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专业报告的界定

现有的评估准则中,对引用的其他专业报告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把专业报告与利用专家工作联系在一起;评估程序准则中只是指出评估资料包括专业报告;机器设备评估准则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利用专业机构的检测结果,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对机器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工作底稿准则把其他专家鉴定及专业人士报告作为评估资料的内容;不动产评估准则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利用其他评估机构出具的不动产评估报告。《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中则同时出现了“其他机构出具的报告”和“专业报告”两个术语,并专门对引用“土地估价报告”和“矿业权评估报告”进行了规定。由于对专业报告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实践中就容易引起混乱。除了其他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外,实践中,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的报告还有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以及公开的咨询、研究机构或个人的研究成果等。如果上述报告均被认定为专业报告,会导致专业报告与评估人员应当收集采用的评估资料的范围界限模糊,法律责任难以划分。因此,笔者认为,应当缩小专业报告的范围,把专业报告界定为与资产评估机构存在非聘用关系的其他专业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并把专业报告与利用专家工作形成的专家意见和报告、评估人员收集采信的其他公开的报告资料区别开来。这样有利于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行为。

(二)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条件

注册资产评估师作为专业执业人员,承接评估项目时,应当确认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因此,只能是基于特定的条件,有利于恰当评估、形成可信评估意见和结论的需要才能引用其他专业报告,而不是在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弥补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或减少评估工作量。笔者认为,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决定是否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时,应当确认是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是否是法律法规或监管部门等强制性要求引用其他专业报告,例如,目前我国资产评估管理存在部门分割的情况下,有些评估项目必须引用土地估价报告;(2)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超出评估专业能力要求的环节;(3)是否是同其他中介机构合作工作服务于同一评估目的。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引用专业报告的作用领域通常包括:(1)对某一特定资产价值的评估;(2)对某一特定资产质量或属性的鉴定;(3)涉及法律法规和合同的法律意见;(4)对某一特定会计信息的审计鉴定。

(三)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必要审核

现有的评估准则中,涉及注册资产评估师利用其他专家工作或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时,均强调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对引用的专家意见或专业报告的独立性与专业性进行判断,恰当引用。例如,不动产评估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利用其他评估机构出具的不动产评估报告时,应当对其不动产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合理加以利用;评估程序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评估业务具体情况对收集的评估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纳和整理,形成评定估算的依据。但是,什么是必要的分析和判断,相关准则并未给出规范。我们认为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时,至少应当作出以下判断和分析。

首先,是对出具所引用专业报告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审核,确信该机构和个人与评估项目是相独立的,关注该机构和个人的专业资格和执业许可证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关注机构或个人在其专业领域的经验和声望。其次,是对所引用的专业报告本身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关注所引用报告结论的必要假设前提、依据、过程、特殊事项和时效,如果是其他中介机构的评估报告,还应当保持所引用报告的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基准日、评估的价值类型与所评估项目的一致性,同时,为了保持评估结论的可信,还应根据需要对所引用报告的结论进行必要的补充分析、测算和调整。即使由于相关法规或客户的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无法选择是否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无法选择所引用专业报告的机构和个人,注册资产评估师也应执行上述分析和判断,并进行沟通和调整,在无法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可考虑采取特别假设,对该引用对评估结论的影响作出披露和提醒。

(四)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披露问题

在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时,如何进行合理的披露,既关乎评估报告使用者能否获得必要的信息对评估结论进行可信分析和正确使用评估报告,也关乎一旦发生评估纠纷,能否为清晰界定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责任提供必要的采信依据。在评估程序准则中,第二十六条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说明特别事项可能对评估结论产生的影响,并重点提示评估报告使用者予以关注。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对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应当披露的内容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例如,第十四条规定,企业价值评估中,应当说明的内容包括引用其他机构出具的报告结论所涉及的资产类型、数量和账面金额(或者评估值);第二十九条规定,如果引用其他机构出具的报告结论,根据现行有关规定,所引用的报告应当经相应主管部门批准(备案)的,应当将相应主管部门的相关批准(备案)文件作为评估报告的附件;“评估说明”编写指引的第四部分《资产评估说明》第十九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含固定资产——土地)评估时,引用土地估价报告评估结论,应当说明引用的土地宗数、面积、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性质、原始入账价值、摊销政策、摊余价值等,说明所引用土地评估结论的地价定义、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及调整使用的情况。矿业权评估时,引用专业报告确定评估参数,应当说明专业报告的名称、形成时间、结论等主要情况。引用专业报告参数进行调整确定评估参数,应当说明其调整确定过程。引用矿业权评估报告评估结论,应当说明引用的矿业权名称、矿业权取得方式、性质、原始入账价值、摊销政策、摊余价值等。说明所引用矿业权评估结论的价值内涵、评估方法、评估结果以及引用处理情况,同时说明矿业权价款评估、备案及价款缴纳情况。

上述规定,仅对引用其他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时,应当披露的信息作出了规范,更多的是注重对引用格式内容的规定。笔者认为,由于引用的其他专业报告类型的多样性,应当对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披露作出原则性的规范。首先,应当陈述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原因;其次,应当说明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前,对出具专业报告的机构和个人,以及所引用专业报告本身的必要分析和调查;再次,应当披露所引专业报告的假设条件和采取的方法;最后,应当说明所引结论对评估报告及结论的影响。在符合上述披露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评估的具体项目的特点和所引用报告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披露信息项目。

三、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责任

目前,在实践中,由于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而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一旦发生评估纠纷,如何界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承担的责任。关于这一问题存在相当大的争议。美国的评估准则对这一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例如,USPAP的第10-3条款的注释指出,“如果签署声明的评估师依赖了其他评估师和其他未签署声明人士的工作,签字评估师对其作出的依赖其他人工作的决定承担责任。签字评估师应当有合理依据相信这些人士工作的专业性。签字评估师应当确信这些人士工作的可信性。”职业道德规则的行为部分指出,“评估师不得使用或提供误导性或欺诈性的报告……”。笔者认为,应当把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和利用其他专家工作的行为区别开来,把专业报告界定为与资产评估机构存在非聘用关系的其他专业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因此,在利用其他专家工作的情况下,就评估报告而言,独立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是出具报告的评估机构和签字评估师,专家不就评估报告以及报告中采用其意见的部分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但可以通过与所利用的专家签署相关协议来界定双方的责任。

在我国,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又应当区分不同情况。由于相关法规或监管机构要求必须引用其他专业报告,而且根据客户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无法就所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作出判断和选择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在报告中进行披露和提醒,这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要履行了必要的程序,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判断,对评估结论所引用报告的影响方面的责任应降低。否则,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责任应当根据以下原则来判定。首先,注册资产评估师是否履行了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所应当遵守的必要的程序;其次,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是否是基于恰当评估、形成可信评估意见和结论的需要;最后,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结论后,能够对主评估报告的结论进行可信的分析。

四、结论

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行为在实践中引起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评估准则关于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相关规范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针对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的专业报告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根据本文所界定的专业报告内涵,文章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条件、应当进行审核的内容、在主报告中进行披露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进而就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责任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认为,专业报告应当界定为与资产评估机构存在非聘用关系的其他专业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从而把专业报告与利用专家工作形成的专家意见和报告、评估人员收集采信的其他公开的报告资料区别开来。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能基于特定的条件,有利于恰当评估、形成可信评估意见和结论的需要才能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并就出具所引专业报告的机构和个人,以及专业报告本身进行合理性和可信性审核。由于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的其他专业报告类型的多样性,应当对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披露作出原则性的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必然导致相应的责任界定问题,根据我国目前评估行业管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应当区别注册资产评估师是否能够自主选择所引用专业报告,以及是否遵守了相关法规准则的规范来判定其责任。因此,如何根据目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分割的现状,加强各评估管理部门的协调,制定更为系统的评估指南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行为进行规范,这既有利于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活动的专业性,又可为判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的责任进行界定。

参考文献:

[1] 陈先华.注册评估师使用其他评估报告应注意的问题.浙江财税与会计,2000年第9期.

[2] 王生龙,江兴华.关于引用土地评估结果若干问题的研讨.中国资产评估,2005年第1期.

[3]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准则-2007.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第6篇

从本质上来说,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改进的方法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职业学院自身需要通过年度自我评估,建立、完善绩效监督和改进制度;二是建立有独立的督导制度,督导小组每四年对学校实地访问检查一次,并形成关于学校运行的外部评估报告;三是经费拨款与学校的运行情况紧密相关,如果学校运行质量较差,且没有得到及时改善,将不能获得政府的拨款;四是为帮助学校提高质量,建立了国家改进服务机制。以下将对上述每个因素进行简要介绍。

对于每个学校来说,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个方面,从通过教学质量测试确保恰当的学生获得恰当的课程学习机会,到通过获得就业及继续学习机会对学生的成功率和学习结果作出判断,都反映在每个学校的自评报告中,并得到详细阐述 。其中的关键指标是学生是否成功——成功率被定义为开始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数量除以完成该课程学生的数量,并乘以考试合格学生的百分比。因此,学生的保持率及考试成绩就成了很关键的因素。为确保高成功率,需要自始至终对学校进行定期监督。平均来说,学生的表现至少每个月评估一次,通过单独的辅导讨论进步的程度,并为其确定新的短期目标。

教学也要定期评估。通常的做法是,学校内部专家对每个教职员工的课堂教学每年进行两次评估,并为其教学进行等级评定,分为1~4个等级,分别为:出色,优秀,满意,不良。如果某一员工的教学被评为3或4级,就会在下次评估前对其进行额外的帮助或培训,如果一直被评为等级4,就有可能被解雇。

最后的自评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学校某方面的资源是否充足,员工的相关学历和经历,与地方企业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过去几年中取得的进步以及未来的改进建议。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报告有可能超过150页,包括对每个课程领域的评估,以及对学校每个后勤部门的检查。例如,人力资源部门要对过去几年学校对教师及非教师员工开展的培训类型及其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进行报告。其中也包括每年向教职员工收集的关于学校运行情况的年度满意度调查结果,同时还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自评报告也包括该校学生和当地企业对学校的评价,这主要通过焦点小组讨论、调查或两种形式相结合获得。因此,学校的自评报告实际上是一个学校对于自身办学质量和未来发展思路的综合评估报告,这也是之后外部正式教育督导检查的基础。

尽管在过去的20年中,教育督导制度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实质都是一样的。教育标准办公室(一个政府机构)的一个独立督导小组,在去学校评估之前,每年从9月1日起不定期地通知学校两次,之后对学校的运行情况进行为期一周的突击检查。督导小组的人数主要依据学校上次的评估结果确定。评估越差的学校,督导小组的人数越多,反之则越少。过去的一次全面评估,督导小组一般包括20多名成员,现在通常只要5至6人。当然,督导者数量的减少也反映出现在经济状况的下降和所获得资源的减少。对课程教学进行观察和评分,以及与学生、员工、雇主和社区团体进行讨论都是实地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督导的最重要工作是对学校自评报告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例如,学校关于自身发展的陈述是否诚实、准确。为考察这一点,学校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一周之后,督导小组将撰写一个评估报告,对学校方方面面的运行情况进行等级评定,从1到4分为四个等级,评估的具体领域包括:领导和管理,学生成果,教学质量和改进能力,还有学校的机会平等与多样性以及安全保障机制——这都是政府关心的重点领域。每个接受评估的课程同样也会获得一个等级评定。最后是对学校的总体运行绩效进行评定——运行的总体有效性。每一项评估等级都分为:出色,优秀,满意,不良。无论哪一项被评定为“不良”,都要在后续两年接受一次复查,并在这一时期实施一个改进计划。如果学校总体评估结果为“不良”,校长通常要辞职或遭到学校解雇。关于具体的评估报告在OFSTED的网站上都能找到。

由于政府不承诺为低质量的学校提供拨款,因此,一个差的评估结果将会带来严重的经费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学校的工程专业获得了“不良”的评估结果,并在复评中没有任何改进,拨款机构就会撤销对其拨款,而把款拨给可以提供相关培训的学校。

在这种机制的推动下,每个学校都努力争取最好的评估结果,并在评估过程中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获得理想的评估结果。学校普遍采取的一个共同做法是为学校运行绩效建立一个“评分卡”,学校的高级经理每月根据这个评分卡的各项指标对学校进行一次评估,并把评估结果每季度向学校董事会汇报一次,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工作的投诉一般都会迅速处理,并及时向最高管理层进行报告,这种质量保障过程非常彻底、充分,有时还与行业的ISO 9000标准和质量改进联系起来,质量提升被看作每个人的责任,是学校管理者与员工进行年度工作讨论评估的重要内容。

对于那些开展高层次职业资格教育的学院来说,质量保证机构(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还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质量评估,这主要通过外部评估者的走访和督导来实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资源的质量以及员工的资格和经历,而不是课堂观察的结果。但与严格的OFSTED过程相比,学校往往把这些走访视为“轻微的触摸”。

对于所有的学校和培训机构来说,学习和技能改进服务局(Learning and Skills Improvement Service,LSIS)(一个国家资助的机构,主要为学校管理者提供领导力和管理培训,以及直接促进学院改进的特定活动)为员工发展和质量改进提供一些支持。LSIS对评估“不良”的学校提供专家咨询和指导,并把专家聚集起来,帮助、支持其改进不良领域。LSIS还提供一系列网上资源帮助学校改进质量。

第7篇

关键词:抵押资产;价值评估;回归分析

抵押物品的评估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资产评估是一个信息系统,评估信息的质量特征就是指明(或规范)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用的,其中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两个主要质量特征已被广为接受和认可。因此,为了提高评估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报告不仅要清晰、明确披露任何直接、影响评估的重大假设或限制条件,并指明其对价值的影响,还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使期望获得评估报告或依赖评估报告的人能正确理解评估报告。第三人对某项评估的使用应根据该评估业务所明确的目的和期望用途,包括假设和限制条件。书面评估报告中,这种披露须与受其影响的意见或结论说明联系起来。因此提出对抵押资产价值的评估的两种方法:即期价值修正法和到期价估算法。

一、即期价值修正法和到期价值估计法

(一)即期价值修正法

运用持续使用前提,使用市价法、重置成本法或收益现值法确定其即期价值(R),并考虑清算的可能性(P)与清算过程的损耗率(L)。其中P根据企业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比率等综合性指标进行确定,损耗率L根据清算过程中的税费等确定。资产权利的价值是一个变量,随资产本身的运动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其中影响损耗的因素分别为C(实体性贬值),M(功能性贬值),N(经济性贬值)。

其计算模型为抵押资产价值评估值Y=α*1-f(C,M,N)*R/r

其中,α:清算行为固定系数;f(C,M,N):由这些因素确定的损耗率;r=1/1-P。

(二)到期价值估算法

其基本思路是:首先求出持续使用前提下的评估值(R);其次对委估资产以强制变现为目的的变卖条件和权利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与公平市场交易条件的差异,并进行量化,从而测算和评定委托评估资产的快速变现系数(β);最后由在用条件下的评估值和快速变现系数得出委托评估资产的清算和强制变现价值。

其计算模型为抵押资产价值评估值Y=V(S,T)*R

S:影响评估值的外部变量(如市场因素);T:影响评估值的内部变量(如资产质量因素)。

β=V(S,T):解释变量系数(变量S,变量T)

最后,通过经验数据确定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估值应占的比重,得到最终的评估值。假设以即期价值修正法得到的资产评估值为X1,其所占比重为Y1,到期价值估算法得到的资产评估值为X2,其比重为Y2Y1+Y2=100%。即评估值=X1Y1+X2Y2

二、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广东省某资产管理公司的即期评估价值、到期评估价值、贷款数额和实际回收额的数据(如表1):

以贷款差额为因变量以即期评估价值X1、到期评估价值X2为影响因素,利用统计软件SPSS经过回归分析得到以下方程:

贷款差额=12.809+0.684*X1+(-0.656)*X2,R2=0.996Radj=0.995

(0.516)(38.344)(-10.973)

其中,F统计量的P值为0,在0.05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从方程中我们可以推出以下几点:(1)即期评估价值X1的相关系数为0.684,大于零。说明X1越大,贷款差额越大,即银行的损失越大。(2)到期评估价值X2的相关系数为-0.656,小于零。说明X2越大,贷款差额越小,即银行的损失越小。(3)为了合理确定抵押资产的评估值,评估师要充分认识抵押资产的价值特性、影响其价值的有关因素及银行特定的处置方案与其内在的价值因素关系,确定恰当的变现系数,使用即期价值修正法和到期价值估算法计算评估值,为银行贷款提供决策依据。

三、小结

通过引入统计方法,在抵押资产评估中确定即期修正值和到期价值的系数时,对传统的仅凭经验确定系数的方法中,引入定量的分析方法,使得这种方法更有说服力,这是统计方法在抵押资产评估中的一个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J].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8).

[2]石玉珍.浅议抵押贷款资产评估[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9).

[3]王生龙.关于抵押贷款评估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2003,(1).

第8篇

一、评估主管部门

项目评估由教育部委托入选咨询机构实施。委托评估时,教育部下达《咨询评估委托书》,明确评估内容、评估重点和完成时限等要求;同时,提供项目建设单位报审文件(含项目建设学校决策校办公会会议纪要)、有资质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招标方案)、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规划意见、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意见等相关评估资料。

二、评估组织形式及专家要求

项目评估采用项目负责人制,由评估单位确定具有相应资格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评估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及评估报告的编制。

项目负责人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和规模成立由技术专家和经济专家组成的项目评估小组承担评估工作。评估小组的人数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确定,一般大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应由7~9个人组成,中小型项目由5~7人组成,初步设计评估由5~11人组成。

评估小组应当由了解国家和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熟悉本行业的技术经济发展情况,并具备丰富的项目咨询和设计经验的专家组成,一般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管理、建筑经济等。评估专家须具有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或项目设计专业人员同等或以上的专业职称或执业资格。如有必要,可聘请外单位专家参加评估小组。

入选咨询机构应按上述要求建立项目评估专家库,并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备案,咨询机构接受项目评估任务后原则上应在专家库中随机筛选专家组成项目评估小组。评估项目负责人及小组成员名单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审定后方可开展评估工作。

三、评估原则

1.评估工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科学、民主的原则。

2.评估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以及相关规则、

程序要求进行。

3.评估工作应遵守主管部门制定的纪律和守则。

4.评估结论应当科学、合理、真实、可靠。

5.评估人员应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从国家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提出评估意见。

四、评估程序

1.由教育部向评估单位下达《咨询评估委托书》,由项目建设单位向评估单位提供相关评估资料。

2.评估单位依据项目特点确定项目评估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成立项目评估小组,并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审定。

3.由评估项目负责人组织评估小组成员对所提交资料进行初审,审查评估所提交资料是否齐全、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子项或缺项,咨询或设计文件编制单位对项目文本或资料应进行补充完善。对不具备评估条件的项目,应及时告知建设单位准备相关资料,并同时反馈给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4.对符合评审条件的项目,由评估小组按照工作计划形成初步评估报告,并送下述评估会议与会人员会前审阅。

5.召开项目评估会议

各专业评估工作基本完成后必须召开评估会议,评估会议地点在建设单位。会议由项目评估负责人主持,参加人员一般包括项目咨询评估小组全体成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单位各专业人员、建设单位主管基建工作校领导及基建管理部门成员、主管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评估会议程序如下:

①建设单位介绍项目情况。

②项目咨询或设计单位对项目内容进行全面汇报。

③评估小组成员根据评估意见质疑,编制单位答疑。

④由项目评估负责人组织总结汇总各专业专家意见,提交编制单位及建设单位。

6.编制单位、建设单位两家协商,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共同进行书面回复意见,并报送评估单位。

第9篇

1、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单位的本职工作

1.1组织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并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

1.2要求监理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并且要求监理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在提交的工程竣工报告及工程竣工报验单上签署意见。

1.3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

1.4在竣工验收会议上,汇报合同履约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

1.5接受有关方面对现场所有资料的审查。

1.6在验收各方人员共同签署的竣工验收报告及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签字。

2、竣工验收阶段协助建设单位的工作

2.1就竣工验收的程序和内容向建设单位提出建议及咨询,协助建设单位制订竣工验收方案、确定验收组成员名单及竣工验收程序。

2.2协助取得城乡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认可文件或准用文件。

2.3协助通知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2.4协助组织竣工验收。

2.5记录、归纳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与各方的工程合同履约情况和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汇总材料。

2.6协助审阅上述各参与方的工程档案资料。

2.7协助组织实地工程质量查验。

2.8协助建设单位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质量和管理环节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协调各方意见,起草竣工验收意见。

2.9协助建设单位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竣工验收备案文件。

3、竣工验收程序

3.1竣工预验收:(1)当单位工程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时,承包单位应在自审、自查、自评工作完成后,填写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竣工验收资料(质量保证资料、评定资料、施工技术资料、施工管理资料、竣工图)报送项目监理部,申请竣工验收;(2)总现场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现场工程师对竣工资料及各专业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应督促及时整改;(3)验收合格后,由总现场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要求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质量评估报告。

3.2竣工验收

我们施工单位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1)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分别书面汇报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状况、工程合同履约情况以及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2)检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提供的竣工资料。(3)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进行抽查检验。(4)对竣工验收情况进行汇总讨论,形成竣工验收意见,填写《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3竣工验收备案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完毕以后,由建设单位负责,在15天范围内向备案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4、质量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4.1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2)建筑面积。(3)层数。(4)建筑使用功能。(5)结构形式(地基处理方案,基础及主体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抗震等级。(6)建筑装饰特色。(7)水、暖、电、通风、空调等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8)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名称。

4.2项目监理机构组织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组织名单。注册现场工程师岗位证书编号。

4.3质量评估依据:(1)设计图纸;(2)施工承包合同;(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4)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施工验收规范;(6)国家、地方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规。

4.4工程质量概况:(1)概述工程建设情况,重点说明地基验槽、地基与基础验收、人工地基或桩基检测、主体验收、竣工初步验收等情况;(2)施工过程中有无质量事故及质量事故处理情况;(3)建筑沉降观测情况;(4)建筑主要使用功能情况;(5)设备调试、试运转情况。

4.5质量等级评定情况

每个分项工程完成后,现场工程师应在承包单位自评自核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核查,确认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1)单位工程的组成划分;(2)各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核定;(3)单位工程的综合评定。

4.6质量评估意见

对于达到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质量评估意见通常有以下内容:(1)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2)工程资料完整有效;(3)完成的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要求;(4)质量等级优良或合格;(5)符合竣工验收备案要求;(6)同意竣工验收。

4.7项目总现场工程师及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