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3:37
导语:在驻村心得体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十学习之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演讲稿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演讲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XX镇长在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结
乡镇关于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方案
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新农村建设:“三农”难题的历史拐点
在新农村建设调研时的讲话
社会主义新农村讲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演讲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演讲稿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乡镇20__年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宣传方案
*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主持人讲话
新农村建设总结-发挥区域优势,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委书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读书会上的讲话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在建设新农村学习会上的发言提纲
与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八荣八耻学结
村党支部建设新农村总结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一名乡镇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全市工商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__镇__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送法进万家,建设新农村”工作总结汇报
区委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讲座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稿-党员培训辅导材料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市委书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读书会上的讲话
在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新农村建设:“三农”难题的历史拐点
某镇新农村建设总结汇报材料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小结
新农村建设讲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学习宣讲活动总结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时的讲话
区委书记在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上的讲话
“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学习宣讲活动总结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演讲、总结、心得体会、论文、感想、方案
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__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队总结
乡20__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考评方案
在调研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共青团特色活动助推新农村建设经验发言材料
20__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县妇联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方案
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讲话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__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实施方案
新农村经验总结:内强素质求发展构筑和谐新农村
县地方税务局“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学习宣讲活动总结
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市长XX在调研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社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上的讲话
XX村支部书记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红乡绅论
新农村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新农村建设总结-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警惕违法建筑阻碍新农村建设
镇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小结
区委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村党支部建设新农村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20__年新农村建设总结
村创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现场会发言材料
农机局长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上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送法进万家,建设新农村”工作总结汇报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金融 现状 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理所当然。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农村金融问题予以探讨。
一、农村金融支持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拓展。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发展,陕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积极研究推广农村信贷,探索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和联保贷款的办法,切实解决农业、农民贷款难问题,为陕西省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服务,为杨凌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扩允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2.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陕西省金融机构开办了个人、企业委托贷款业务,通过金融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有序流动。陕西省政府鼓励和积极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拓展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回流制,增加了农村使用的资金量。邮政储蓄银行杨凌在积极办好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开拓信贷服务品种,努力为陕西省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3.农村金融文化建设得到加强。通过适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金融业务开展奠定了群众性基础,营造了社会氛围,也培养了农村金融专业人才。农村金融机构及时地构建农村金融政策和金融信息的传导交流体系,增强了金融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制定自己的企业文化并进行宣传教育,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道德,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产业投资基金在农村得到发展。为缓解新农村建设资金紧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以招标的形式交由公司利用产业投资基金兴建。这样做,一方面给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多的GDP;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配介国家投资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新农村发展。
二、农村金融支持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机构而向农村的业务萎缩。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只有部分被用于新农村的建设。工商银行从本世纪伊始就大规模从农村撤离,农业发展银行基于而临市场化改革,小愿意在农村开展过多的业务,农业银行的涉农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30%,而邮政储蓄银行更是只存小贷,大量抽走农村资金,使得农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的高低。当前,杨凌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不足,信用文化缺失,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淡薄,导致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屡有发生,再加上适用于农村信贷的抵押物缺乏,贷款安全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陕西省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积极性。
3.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滞后。目前,陕西省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小,数量较少,供求结构失衡,农民的购买力较低,赔付率居高不下。陕西省只有人保公司于2008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主要是猪、牛等养殖业保险,品种单一。陕西省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刚刚展开。目前的现状是陕西省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滞后,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落后。目前农村金融体制呈现出二元结构特征,即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组成的主导型制度与由地下钱庄、高借贷等组成的民间金融并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长期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三、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1.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植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政策支持、加强金融监管等途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壮大经营实力,全面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尽快制定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为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源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利率方面,对于支持农村发展的贷款要实行差别管理,通过宏观调控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2.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要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管理力度。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民间借贷政策,规范民间融资合法经营。通过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参照国外经营理念,从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进一步扶持专门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投资公司,引导、规范民间互助会等互的融资形式,使更多的民间资本有组织、有计划地注入农村金融市场。
3.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新农村建设要想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除得到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外,还要充分利用农村自有优势去吸引其他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对于外资企业,可以吸引其在陕西省直接投资。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现代农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据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基础等状况而有重点的展开,不是把所有村庄都建设成新农村,而是把那些有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潜力的村庄建设成为新农村。同时,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着重培养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即培育“产品一企业一产业一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的载体,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内涵及特征
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载体涉及的范围,可分为狭义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和广义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狭义载体主要是指产业化,即建设“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广义的载体包括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切手段。总之,能为农村人口提供持续、稳定的合法收入来源的都可以纳入广义载体的范围。本文所指的载体是狭义载体。
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其他方式相比,农村经济发展载体是通过整合农村、农业资源,挖掘农村、农业发展潜力,培育农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经济发展载体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主体方面,强调农民及其它社会力量的参与性。通过“产品一企业一产业一产业集群”四位一体载体的建设,不断拉长农业生产链条,将农、工、商、贸连为一体。一方面切实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找到可靠依托,增加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将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连接起来,可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来参与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在农村经济发展内容方面,强调农民、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产品一企业一产业一产业集群”四位一体载体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问题。通过载体的建设,一是可延长农业生产的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农民面临的风险,增加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加速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带动基础设施、农民素质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城镇化。
第三,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方面,强调农村、农业发展的梯次性。“产品一企业一产业一产业集群”四位一体载体的建设,体现了梯次开发的建设思路:一是要求各地区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来寻求具有开发潜力的产品。二是以产品为载体,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等建立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企业。三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发展逐渐成熟。四是当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将会引起周边同类产业企业和相关联、相配套企业的集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关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即实现“五新”: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提倡新风尚,乡村风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形成新机制。而建设“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则是实现“五新”目标的关键。第一,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载体建设的核心是产业化,通过开发农产品,扶持农业企业,特别是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将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使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环节连为一体,则有利于农村生产力新的格局的形成和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既可开发有市场前景的农业产品,又可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纽带,可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农民学习科技、推广技术的积极性;以农产品为纽带形成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售后服务等一条龙农业生产体系,可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步伐。同时,基于成本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建设“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更有利于推广节约型技术,发展循环农业。
第二,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可为农民增收提供稳定可靠的渠道,确保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农民生产的初级产品加工成附加值高的产品,并建立产品的供销渠道,将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为农民生产提供持续稳定的需求,则有利于保障农民生产收益。农产品加工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将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拓展农业就业空间,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伴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消费环境、农民的消费结构将会不断优化,农民的消费观念也会不断转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第三,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为塑造新型农民打造了平台,有利于形成文明乡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倡导文明、进步的乡村新风尚是建设“文明乡风”的本质要求和突出特征。通过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以产品和企业为桥梁,将农民生产、生活与整个市场连接起来,使农民可有更多机会接受现代文明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的熏陶;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生产必须面向市场,而市场的灵活性、竞争性可不断激励农民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学习,加强先进生产技术的学习。同时,伴随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以及由其带来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将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为农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第四,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改变乡村面貌。“产品一企业一产业一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过程,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一是载体建设过程,可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结构的优化,使更多的先进设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农业发展也将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进而促进农业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有一定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与之配套,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和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的建设。此外,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将吸引更多资源,尤其是劳动力集聚,会极大促进当地城镇化进程,促进乡村面貌的新变化。
第五,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将促使乡村治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首先,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不断提高。其次,在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农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将为农民生产经营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关系。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则是建立“产品一企业一产业一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第一,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供销生产链条,可有效促使现代工业及其技术全面装备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将为农民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第三,对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为建立现代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经济效益。第四,产品、企业、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体系在农业发展中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第五,农业企业的发展将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可见,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农村经济发展载体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的途径
第一,以产业化为核心,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建立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集群。一是按照“一县一主业,一乡一名品”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地实际,围绕特色建基地(园区),通过不断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园区)建设,培育优势农产品,带动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二是通过龙头带动,使各生产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一体化进程。三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体系,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引导农民从“小家庭”走向“大市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第二,以产业化为核心,合理调整村镇规划布局。按照“县城——中心镇——大村”的布局思路,结合产业发展、人口状况、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在合理确定县城发展规划,拉大县城框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县域内的乡镇结构,选择具有发展企业的重点乡镇所在地进行建设。同时,重新调整村庄布局。特别是加快落后地区农村的搬迁步伐,实行并村联组,重点建设大村,逐步取消零星分散的农民居住户;加快县域内重点乡镇的建设步伐,使农村村庄规划与县城、中心镇的规划相衔接;提高农村与城市、集镇的关联度,从而形成比较科学的城、镇、村梯次布局。
第三,以产业化为核心,调整农村学校结构与布局,教育适当向城镇集中。为解决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农村教学质量,适应农村产业化的要求,通过政府补贴,使农村教育布局向城镇集中。并实现以下目标:一是调整学校地域布局,通过政府的“三免一补”政策,集中力量在乡镇所在地办小学,在县城办初中,在地级市办高中,农村一般不要办学校。二是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产业化。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
引领改革开放大潮之先的广东省围绕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实施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等五项具体措施,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路子。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在不断地验证说明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一项从根本上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正确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问题 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国推行出了许多惠国惠民的政策,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机购置补贴、乡村公路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状况。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中,也存在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着实令人担忧。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全国有13亿多人口,农村人口占9亿多,其中有近5亿多农业劳动力,尽管我国农业技术在飞速发展,但我国耕地面积总量是固定的,投入高、产出总量少,要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中国农民问题。
2.农村合作艰难,效率低下。目前,中国农村是一家一户经营承包责任制,人们独立自由、不肯合作,习惯以出工不出钱、“搭便车”来抵制合作经济,这种自足、独立、自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乡村中国”的“基因”,与工业时代严密的组织化生产格格不入。规模家庭农业无力应付市场上千变万化的成本与销售价格,无力适应市场机制对规模效益的要求,更无力联合起来建立非农的产业,将会导致农村整体沦落到破产的边缘,一部分农民陷入绝对贫困,大多数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农村与城市的鸿沟急剧扩大。故不组织起来合作,农民就会无力适应市场的残酷竞争,就只能沦落为21世纪里自种自食的“自耕农”。
3.贫困的境况导致农民萎靡的精神。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中国一些农村政治政策方向上的失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消弱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村基层原有社区组织的瓦解,导致了农村文化的衰败甚至倒退。在繁荣的都市面前,农村人的精神和自尊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目前,在农村农闲时节,大部分农民便蹲窝在家中赌博,田野荒芜,固然国家有众多的惠国惠民的政策,但这一点补贴也满足不了当前经济增长之下的农民胃口,农民自愿颓靡、自甘堕落。
二、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相应措施
1.建立城市支持农村的新体制和政策。如今,城乡收入、消费差距的加大,既有生产力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政策的原因,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向是当前必走之路。(1)加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突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居民差距。(2)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改善农村的人文环境,树立农民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提升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3)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渐渐地将进城民工、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职工分门别类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城乡的过渡衔接。(4)鼓励农业劳动力向非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把农村人口降低到总人口的10%以下,使中国渐渐呈现出一个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由“乡村中国”走向“城市中国”。
2.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效率。发挥农村乡、村基层领导机构的力量,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可使各地农业统一规划、优化产业结构。产前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种子种苗引进推广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产后为农民提供市场销售服务,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对这些环节实行全程控制,使农产品走向国际化,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成的事情,提高了农民收入。
3.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扩建新农村建设必然要走乡村城镇化道路,势必会使许多农民面临失地的境地,那么合理解决征地问题是关键。(1)完善补偿内容,提高补偿标准。目前我国失地的农民安置主要是依据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的《关于完善重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各地方政府的地方法规。安置方式主要是一次性货币安置,即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了补偿,补偿1.5万元~3万元,让其自谋出路。但这种补偿无法恢复失地农民往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故必须扩大补偿内容,如生产资料的补偿、生活保障的补偿、土地增值补偿、土地补偿费要增加年限及土地潜在损失补偿等,充分考虑到企业和失地农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2)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安置。实施培训教育,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失地农民自主创新的“绿色通道”,全方位、多角度地鼓励失地农民向创业型农民转变,催生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产业工人和个体从业者。
4.发展村民自助,农民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广大农民应深刻认识到国家不是慈善机构,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力推动者,新农村建设的资源投入,主要不是国家财政,而是农民的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实行村民自助,才是真正可行之路,农民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只有发挥广大农民的自身力量,才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人文环境,要让广大农民自创家园,完成自己应有的义务。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坎坷与挫折,只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立长效机制,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才会更富有、更强大。
参考文献: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信息传递,同时命题和评卷过程的失当都可能导致投其所好心理的形成。因此,要克服学生的投其所好心理需要从教育观念着手,从学生受教、受测、受评的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学生回答主观性试题存在投其所好心理的现状
1. 何谓投其所好心理及其实然分析。《中华成语大词典》对投其所好解释是“迎合对方的爱好,有巴结讨好的意味。”《古今谋略辞典》的解释是“用迎合对方心理,符合对方意图的语言和行动来恭维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投其所好,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战术。采用这种策略,可以使对方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意向或行动,达到施计用谋的预期目的。”迁移到教育领域的考试环节,学生投其所好心理指的是学生为了达到得分的目的,在编写主观题答案的时候揣摩答案思路和命题者评卷者爱好,希望回答出评卷者亲赖的答案。整个过程中都在为别人的思想服务,没有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学生在回答主观题的时候,如果头脑中反映出两种回答方式:一种是保守传统的答案模式,一种是新颖的有挑战性的答案模式,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前者,因为这种答案的得分机率大于后者。当前仍处于应试教育占主流的教育背景下,面对以标准答案为依据的评价,学生不得不转变思维方式,即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得考虑这种回答会不会得分。为此,学生遵循标准答案的评价规则,揣摩标准答案和命题心理,投其所好,以得出更贴近标准答案的答案,获得更高的分数。显然,这是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生个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养成,完全忽视了自我品质的培养。学生投其所好主要是受制于所谓的答案,表现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畏于大胆放开思维考虑问题,总是沿着其设定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容易思想僵化、思路狭隘、思考灵敏度下降并形成思维定势,考虑问题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自行解决问题能力。
2. 主观性试题的应然要求。主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答案的构建以及书写,强调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并且能够将已经内化的知识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境进行外化。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应用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发挥,以期通过自由发挥的方式,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侧重点来看待问题,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以此来选拔出思维灵活严谨,独具创新性,并且能够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二、学生回答主观性试题存在投其所好心理的原因
1. 课堂教与学的衍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投其所好的心理传递给学生。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积累的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划出“重点知识”,就是告诉学生哪些知识在考试中出现频率高,会以哪种形式出现,并且分析哪种回答会得到评卷教师认可,怎样回答会得到更高的分数,甚至会分析命题者的命题习惯,不同提问方式会有相应的回答方式。教师有时候会提供一些答题模板,出现猜题押题的现象。这虽然会节省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思考的时间,学生只需背诵,不需要在考试的时候再动脑筋组织答案。这在无形中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就是问题的答案是有章可循的,要投答案所好,答题要答到命题者的心坎里,判卷者想看到什么样的答案就回答什么,拿到分数才是硬道理。在他们看来问法与答法都有一套固定模式与联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只是简单的答案搬运工。
2. 主观性试题命制过程存在问题。主观性试题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答题的思路,一套合理科学的主观性试题能够测试出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主观题命题缺乏合理性也会导致学生投其所好心理。对于一些选材陈旧、情境狭隘的主观题,而且学生自己无法接触也不理解的“偏、难、怪”试题,学生不得不按照命题者的思路准备答案。然而,结果是学生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意思和价值。这种主观题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阻碍学生个性发展。此外,答案的设制过于死板也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禁锢,因为条条框框的答案使得学生回答的时候瞻前顾后,考虑的外在因素多于对问题本身的思考,却忽视了个性的展示。
3. 主观性试题评卷过程产生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判一般是人工评判,极易受评卷者的主观性因素影响,评分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评卷者以答案为标尺,更有甚者以自己的知识水平、自身喜好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答。甚至有的研究者发现,“在主观性试题的评分过程中,常会出现评分员较少给出高分或低分,所给分数多集中在评分量表中间段的现象,业界称之为‘趋中评分’。”[1]一般而言,趋中评分会导致评判公平性的缺失。甚至对于个别学生的独创性回答,即使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与答案不一致被误判,这不仅破坏考试的公信力和质量,而且也削弱了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积极性,无法真正选拔出优秀学生。在只有分数才能说明能力的应试教育的年代,学生只能收敛思想,让认知观和价值观回到命题者的答案域中,反复让标准答案冲袭大脑思维,形成传统答案模式,而非思考创新模式。
三、摒弃投其所好心理,“投己所好”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村寨;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93-04
为探索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借助体育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动体育发展,在文献搜集的基础上,以贵州水族聚居区为重点,深入考察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就少数民族村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选择问题展开研究。
1 少数民族村寨体育的现状
1.1 场地、器材匮乏限制现代体育的开展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体育开展的基础和条件、规模与质量等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农村体育难以完全借助发展城市体育的经验。而少数民族村寨大多分布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更低的地区,因此,发展少数民族村寨体育,不仅不能完全借助发展城市体育的经验,而且也不能照搬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经验。
为了更为真实、准确和深刻地发现问题,课题组集中力量,对贵州境内西起独山县翁台拉林乡,东至榕江县古州镇高兴村古依寨,南起荔波县永康水族乡,北至都匀市奉合水族乡,总面积约为2388 km2左右的我国水族主要聚居区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地区,山岭纵横、地表崎岖,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交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贵州省水族主要聚居的两个县――三都县和荔波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两个贫困县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都较低,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欠缺。在抽样调查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梯度不同的60个少数民族村寨中,有19个村寨还保留着改革开放前归属于原生产队的泥地篮球场,但没有1个有完整可用的篮板和篮圈。这些仅存的篮球场,大多被当作了公共晒谷场,间或会被本村儿童作为游戏场所,仅存的2个村的文化站里各发现有1个篮球。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中,这种现代体育的场地和器材欠缺的严重程度,是任何未身临其境者都难以想象的。现代体育对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消费水平等方面的高要求与少数民族村寨所具有的场地、器材状况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地方基层政府和体育职能部门曾经做过较多努力,但仍然多年难以见到现代体育踪影。
1.2 人们生活注意的指向难以关注体育
所谓生活注意的指向,即人们在生活中,所关注的内容与方向,这是人类一切自觉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依据。
在我们的调查范围内,大多数少数民族村寨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其中部分村寨的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使得解决温饱、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成为少数民族群众最突出、最基本、最渴望的需求。因而,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解决生计、摆脱贫困,是生活在这些村寨中的少数民族群众最主要的生活注意指向,包括体育在内,主要表现为较为单纯的休闲、娱乐活动,都难以受到他们较高程度和持久的关注。另外,这些少数民族村寨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过程还保留着传统农业社会“靠体力为生”的鲜明特征,工业化程度很低。因而,当前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中,也就不可能如工业社会般,为消解身体运动不足所带来的危害,保持对体育的强烈需求。或者说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会如同在工业社会中一样,为保有和提高健康水平而去主运动追寻体育。
上述情况表明:生活在这些村寨中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在机械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从而较为彻底地改变“靠体力为生”的生存方式之前,在人均收入水平未发生巨大变化之前,在生活情趣、生活注意的指向,生活方式的选择上,都很难经常地去关注和参加体育活动。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在大多数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在体育方式的选择上,如果将源自欧美、对经济发展水平有较高要求的现代体育,作为开展农村社会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是不适合的。
这个历史阶段大致有多长时间呢?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城镇的体育人口大大低于东部地区城镇,使西部地区城镇除了在校学生和武装力量外,其他社会成员中的体育人口比例还很低,体育的普及程度和对社会及人全面发展的贡献率都还不高。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均消费水平与西部城镇人均消费水平之比,比值大致在1:3.2~7.2,大多数省区为1:4左右。而不同省区不同年度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率不同,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公布的2005年和2007年增长幅度来看,大多低于4%。当然近年来增长速度正在加快,而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这种增长率还会加快。但是,在广大西部农村中,往往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发展水平更为滞后,与西部城镇之间的差距比上述数据差距还要更大。所以,即使按较高的增长速度计算,再经过近30来年的发展,使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翻而达到或接近今天西部地区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也只能如今天的西部城镇一样,难于支撑起以现代体育为基本手段和方式、较大规模的社会体育。因此,这个历史阶段可能长达30年以上。所以,西部少数民族村寨在近几十年内的农村体育工作,都不宜以现代体育为主要手段和方式。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2.1 广泛的适应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与少数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有着高度契合性特征,具有在少数民族中广泛开展的适应性。
1)内容丰富能满足多种不同的体育需求。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仅在全国和地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进行过比赛或表演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448项之多。在经历了全国范围的挖掘整理后出版的《中华传统民族体育志》中,搜集和介绍了来自55个少数民族的676个传统体育项目。还有多种多样的与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共生共存,时而表现为民族传统舞蹈,时而又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众多的少数民族身体活动方式等。仅对总人口406 902人的水族传统体育的调查,就发现了水族传统武术中有风格不同的20余个小项,另还有近30项其它形式的传统体育。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有的项目具有较强的竞争对抗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技术难度等都较大,适合于年轻力壮者;有的项目对身体条件有较高要求而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适合广大青少年;有的项目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适中,技术难度也不大,适合于不同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的广大
民众参与。正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人群适应性。
2)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与环境协调易于开展。
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易于解决场地器材。二是与环境的高度协调。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产生和传承的地域范围,就是其所属民族世居的自然区域和村寨。因而,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历程,使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具有了高度协调性、契合性特征,便于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中广泛开展。
2.2 鲜明的民族性和传统性
2002年出版的《贵州民族志》载:历史上“华夏族系、氐羌族系、苗瑶族系、百越族系的诸民族及蒙古、回、满等民族于不同时期、不同方向进入贵州,与原住贵州之濮人相交汇,逐渐形成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至今贵州仅世居少数民族就有17个之多。在考察中发现,由于各少数民族有着互不相同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和世居环境,因而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毫无例外地拥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即使是相距不到1 km,甚至隔河而居的两个不同民族的村寨中,都具有特征明显不同的体育文化。这些体育文化往往与所归属民族的古老传说、迁徙历史及整个大文化背景高度关联,留下了不同民族祖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智慧等古老文化印记,“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内涵,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本民族和地区的象征”,成为了在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区,区分和识别民族归属的印记之一。调查发现,正是在本民族漫长的生存发展历史中,在本民族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步形成和固化下来的这种鲜明的民族性和传统性特征,使得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对自己祖先遗留下的传统体育具有了天然的深厚情感。正如在水族聚居区调查发现:水族群众对节庆活动中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具有高度的认同感,无一例外地表示喜欢参加民俗活动中的传统体育活动,都说在节日和各项民俗活动中如果没有传统体育活动,肯定无滋无味,并一致认为如果过水族传统节日“端节”没有赛马活动,那就不是水族的“端节”。每一个民族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这种深厚的情感基础,使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了在本民族中广泛开展的坚实人文基础。
2.3 价值系统的多元性
调查发现,在传播现代体育各种条件均不成熟的广大少数民族村寨中,从不间断、源远流长地传承着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而且这种民族传统体育,对于少数民族村寨的本民族任何个体,一生都会是热切向往、反复参与、终身享受的文化活动方式,其对本民族文化和个体成长影响力之大,使其成为该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识别标志之一。原因是这些传统体育总是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其他文化活动共生的形式而存在和发展着。正是这种共生状态,使得历代少数民族群众在参与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中,既有对快乐和身心健康的体育价值追求,又同时具有宗教、民俗、情感表达、人际交往、择偶等多种文化追求,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多的理由、更多的机会和更强的动力,使得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宗教活动、民俗活动、节庆活动中承载着多种价值追求,成为最不可缺的重要活动方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假如没有这种价值追求上的多元集合性特征,一旦从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共生状态中剥离出来,只以单纯体育的方式存在,则不仅在历史上难以较好地传承,即使在今天少数民族村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也难以广泛存在,难于大规模的发展。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在对少数民族村寨进行的广泛田野调查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了部分少数民族村寨借助本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少数民族村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适合的、可行的体育选择,而且是少数民族村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
1)推动农村大众体育的开展。
调查发现,在难以开展现代体育的广大少数民族村寨中,有部分村寨不仅仅在固有的节日活动、民俗活动中开展本民族传统体育,已将其推广到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如贵州赫章县珠市乡,乡政府和党委购买了上万副用于开展彝族传统体育“铃铛舞”的铜铃,分发给本乡彝族群众,并在各彝族村寨通过各村委,组织和开展起了数万彝族群众参与、经常和持久的彝族铃铛舞活动。这种活动既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升了彝族群众的生存生活质量,又促进了本乡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
2)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1998年,贵州省农村学校体育的调查发现,贵州农村学校中有1/4的学校从来就没有上过体育课,超过2/3的学校不能正常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当然,近10余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有效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但是,本次调查中仍然发现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滞后,广大的农村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仅在校舍、课桌等办学条件上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而在开展学校体育所需的场地、器材、师资上,变化并不明显,学校体育运行的艰难状况仍然困扰着广大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的学校。在本次调查的百余个少数民族村寨中,我们发现了20多所学校,将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过教材化处理而引入了学校体育教学中,如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乡小学将本地苗族传统体育“花棍”引入学校体育,偏坡乡小学将本地布依族“板凳龙”引入学校体育。
3)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大多数少数民族村寨保存着古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在这些村寨中流传了千百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具有观赏性和可参与性特征。所以,能充分地满足旅游者求奇、求新、求乐的旅游需求,是极有价值和前途的旅游文化资源。调查中,我们发现凡经营乡村旅游业的少数民族村寨,大都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并且凭借着各村传统体育项目的不同,而打造出了各村不同的旅游特色和品牌,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这些少数民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体育发展既是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又是这些村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追求目标之一,因而体育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在少数民族村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初几十年内,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具备选择和开展现代体育的经济基础和人文条件,最佳的选择是充分利用本民族传统体育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事实已经证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在少数民族村寨广泛开展的基础、条件和可能,而且已经表现出了促进少数民族村寨体育、学校教育、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谷丙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30
[5]贵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6]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05-02
进入21世纪,企业为了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不断进行革新与探索。会计工作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则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做出决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当下会计报表中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改进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问题,提升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质量。
一、现阶段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我国多数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都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明确地找到问题所在,企业才能对症下药,改善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混乱的现状。
(一)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相关披露制度欠规范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一般是针对较大规模企业而言的,而对于那些公开发行证券的企业、小规模企业及之外的其他企业尚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这就导致了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企业在进行实务工作时常会采用“五花八门”的会计报表附注格式和内容,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并且,由于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不规范,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给企业甚至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会计人员做报表时肆意修改、隐瞒真实信息、做假报表等,会直接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国内,对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一定要加强其规范性、正规性、统一性及科学性。
(二)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方面有欠缺,待提高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质量是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素质高低成正比的,高能力的优秀会计人员往往能够做出较完善的会计报表,其附注披露的信息也是较为全面的。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不少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一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编制会计报表附表批注信息的需要,致使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此外,不少企业会计人员本身专业素质方面有欠缺,对现有规章、制度理解不够,而且他们的实务操作能力不强,以至于他们在进行附注信息披露的时候不能进行规范操作。
(三)披露信息内容不全面,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我国存在着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可分为大、中、小型企业,又有上市和非上市之分,因此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如对中小规模企业中多数上市企业来说,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往往是企业最重要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以外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大篇幅列示,这就是在避重就轻。虽然严格说来,这些企业也是按照规定格式了会计报表及附注,但是事实上却是在故意夸大无关紧要的事实,隐瞒企业重要利益内容的事实,这就完全与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原则相背离。而按照国际惯例,对于这些上市企业,其会计报表必须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签字认可,这也是对会计报表监管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来增加会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报表使用者的利益风险。但是,有些上市企业出于某些原因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等的审计报告置之不理,也不提醒投资者注意。
二、新形势下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改进措施
企业只有管理好自身的会计报表,才能为发展提供保障。针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一)完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制度的规范性
新形势下,企业要完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或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这是为了制止企业钻那些具有可选择性的会计政策的空子。第二,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要做出详细规定。这样可以避免再出现“五花八门”的报表,进而促进会计报表的规范性。第三,对那些企业当中不常见的报表项目或者是同一名称但是能够反映出不同性质、内容的报表项目,说明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制度规定。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有助于企业完善自身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促进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统一性,能够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会计报表,促进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做出决策以及企业能更好地发展。
(二)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增强报表的可靠性
时代的发展也给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才质量的提升也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企业增添了发展动力。企业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就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断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学习,最终培养出一支具有熟练操作能力、较高专业素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及对制度规范有深入理解的学习型会计专业人员队伍。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进一步改善提升,增强报表的可靠性。
(三)加大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在我国,会计披露制度针对的是我国所有的企业,包括各种类型、规模的企业。因此,它的覆盖面不应该仅仅是一部分,而应该是全面的、细致的,体现出它的强大性。加大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力度,特别需要注意,在附注里面对重要会计项目进行披露的时候,应体现重要性原则,并按照此项原则对重要会计项目的金额、构成、变动原因详细加以说明。此外,为了促进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改进与发展,我们还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以此强化监督管理体系。首先,会计报表附注的提供者应建立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大约束力度;其次,注册会计师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监督者,也要不断强化其审计技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随时掌握最新行业信息,以便更好地对企业实行监督;最后,政府的有关部门应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加强对此的监督。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企业找到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问题的改进路径已经成为企业革新会计工作、发展自身的必经之路。当下各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对现状进行改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直至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为自身插上腾飞的翅膀,在21世纪的今天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如下:(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赌博、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地增加。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一方面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具有广阔的、天然的健身场所,各地区可根据附近地形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又能加快当地体育附属设施的健全,加速农村体育产业、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一方经济。
论文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作用 对策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转贴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如下:(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赌博、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