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乡镇大学生村官工作

时间:2023-03-15 14:53:53

导语:在乡镇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乡镇大学生村官工作

第1篇

回顾这次从优秀村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党委、组织部门对“村官”的高度重视

这次从优秀村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全区共拿出300个职位,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门对“村官”、村干部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区第一次主要针对“村官”招考公务员的考试,从最后全区录用的情况看,这次招考全部职位录用职位“村官”占90%。

二、宣传发动到位

这次考试的宣传发动工作十分到位,除召开全区视频会和印发文件,还在报纸、网络上考试简章,地方组织部门专门组织召开各乡镇分管领导会议传达,各乡镇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传达,宣传发动工作做到每一名符合报考的对象。大部乡镇都给“村官”安排了复习时间,各乡镇还专门安排一名分管领导带队到河池市参加考试,全面做好考生的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

三、在命题上突出公平性

这次考试命题不是靠谁能死记硬背、狠砖书本,而是突出“考能力、考平时”的特点,试题面很广,但大多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考的是日常的积累和个人的综合素质,对于大多数平时工作非常繁忙的大学生村官”来说,这种命题方式较好地体现的公平性。

四、在面试上突出公正性

这次招考面试工作,统一在河池市举行,而不是由地方组织面试,有效避免了地方和用人单位暗箱操作。面试前先由考生抽面试顺序号、再由考官抽面试考场,较好避免了事先打招呼等违规现象,如我所在考场没有一名是本人所在地的考官。考生手机全部关机统一专人保管,并对考试现场手机信号进行了屏蔽,整个面试过程都有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监督,面试工作体现了较强的公正性。

总体上,我认为这次从优秀村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充分体现了党委、组织部门对村官的高度重视,整个招录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广大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是一种鼓舞和激励。

五、存在的不足

这次从优秀村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全区共拿出300个职位,我认为职位总量偏少,竞争激烈。××市的录用机率为13比1,有的县市可能更高。

六、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为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问题,建议各地尽可能拿出更多的编制进行招考,每年组织1-2次从优秀大学生“村官”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

(二)各地在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时,建议也拿出部分职位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开考。

(三)在后备干部提拔使用上,建议多给优秀大学生“村官”机会。许多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锻炼已近10年,既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又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一些乡镇工作中起到了主力作用,建议在后备干部提拔使用上,多考虑优秀大学生“村官”。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积极作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051-01

河南滑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总人口121万,其中农业人口103万,这就意味着滑县发展重点、难点在三农的问题上,大学生当“村官”,是当前农村发展形势的必然趋势。

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用他们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先进的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人才保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从而提升县域经济发展。

2.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支队伍的结构,还带来了新的事业观念、新的知识技术、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精神面貌。正如大学生村干部常晓飞被安阳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授予“安阳市优秀大学生村干部”荣誉称号。在2007年5月,他在县委组织部、镇有关领导的帮助下,创办了安阳市天源蓄电池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电动车电源。

二、大学生担任村官存在的不利因素

1.功利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重要原因。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角度看,大学生刚刚踏上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国家的鼓励政策,比如优先考研、考公务员、不算很低的工资水平、基层锻炼经历这些因素就成为大学生选择做“村官”相对重要的砝码。所以,当大学生到达实际工资岗位后,这些功利性的因素如果没有得到实现,或者没有完全的实现,他们对“村官”角色的认同感就会遭到打击,进而感到自己的前途黯淡。

2.工作上的“深入”问题。乡镇干部对大学生村干部具体工作不明确,让大学生村干部在乡镇当中充当打字员、办公室人员以及打杂人员,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计划完全听从于乡镇领导安排工作,其余的时间属于空闲,完全没有职业规划。这样就会引起乡镇领导及村民的不满,但颇于各方压力,不得不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在村任职。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干部今后在村里很难开展工作,取得非常明显的成绩。

3.熟悉程度不够,适应困难。大学生“村官”的生活世界从城市到农村,本来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鲍曼的说法:“人们到达一个全新的环境后往往会感到心理上的恐惧、战栗和不安。”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发展的对策建议

1.要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首先,新闻媒体应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更加广泛的关注,通过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大家了解、支持这项工作,大学生村官不是去争权夺利,不是去镀金添彩,而是真心实意地去发挥才干,并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服务农村建设。其次,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及有关方面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创建城乡共建、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机制,如建立科技、法律、投资等方面的数据库、设立大学生工作“村官”创业基金、举办新农村建设论坛等等,实现资金、信息、技术的顺畅流通,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拓展渠道。目前,该县“大学生村干部”已领办、创办各类项目110个,其中自办项目30个,领办、入股、合伙等其他方式项目80个,年创利润2 100余万元,就业人数2 000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第三,要为大学生村干部与各高校搭建平台,使各高校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予以支持,在智力、人力上为大学生“村官”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展示平台,帮助推广经验,解决问题,解疑释惑,推动大学生“村官”制度进一步完善。

2.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坚持大学生自觉自愿原则,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二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管理,配备优秀的管理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四年来该县、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大学生村干部”1 000余人次,并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有效提高了“大学生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四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第3篇

我建议工商局、消协加强“大学生村官”网络队伍建设,聘请“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消费维权监督员,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村官”维权服务队伍,以畅通农村消费维权渠道,切实维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择优选聘,扩展维权网络。在全区各乡镇选聘综合素质较高“大学生村官”担任消费维权流动队队员,初步解决乡镇消费维权人员不足、农村消费维权不够到位、农民消费投诉不畅通等难题,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扩大消费维权网络,实现楚州农村维权全覆盖。

二是发挥优势,提高维权水平。 “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和工作热情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能较快投入到消费维权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先天的工作岗位优势: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进村入户的机会深入宣传消费维权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频繁接触农村、农民事务,更加了解农村维权现状和需求,也能及时处理身边发生的消费纠纷,有效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大学生村官”引入消费维权队伍,对全区消费维权队伍水平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强化培训,提高维权能力。因未接受专业、系统学习,“大学生村官”消费维权能力相对较弱,为此,楚州区工商局、消协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在提高实战能力上进行培训指导,定期向“大学生村官”维权服务队员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发放维权知识读本,并让我们亲身参与消费维权的各项实践活动,使我们尽快掌握消费维权知识,我们将定期与辖区工商所人员联系,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在培训和实战中提升我们的维权能力。

第4篇

一、农村需要怎样的大学生“村官”

1、农村需要“下得去”的村官。作为一名已经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应该站在农村的角度来看问题,考虑的应该是农村的事务,打交道的是全体农民,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求他们必须放下身份、用活知识、加强实践,要广泛地接触农民,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和生存状态,倾听老百姓的呼声,知道老百姓最想知道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和最盼望得到什么。只有那种“下得去”的精神,大学生“村官”们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那些事情怎么干和怎么把它干好,做出真正有益于农民群众的事情来。

2、农村需要“待得住”的村官。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后会面临着一系列的的困难:一是办公条件落后,不可能提高像城市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二是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大部分村官到村任职后,衣食住行不方便;三是农村工作繁杂琐碎,经常会被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缠住而无法脱身。这些艰苦的条件不仅是对刚从大学校门出来的大学生“村官”的意志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他们人生追求的一大考验。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容的面对这些困难并能很快的克服它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就必须要待得住、要扎得下根。这样在农村能够干出自己一番事业,对农村农民有所贡献才不是一句空话。

3、农村需要“干得好”的村官。国家鼓励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农民群众用知识、用科学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过上富裕的日子。因此大学生“村官”到村后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干好自己的工作作为恪守本职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要经常虚心向那些有基层经验的老干部学习,向那些有农业技能的农民师傅请教,逐步提升自己的基层工作能力。要放下架子,真正去融入农村,深入农民,帮助农民群众出谋划策,传授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帮助农民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让农民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正拥护,才能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有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1、开展工作的经验不够足。大学生“村官”长期在学校读书,普遍对农村工作缺乏了解。由于年纪轻、阅历浅,没有经历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工作经验都比较缺乏,个别大学生“村官”干工作局限于“跑龙套”,单独遇到复杂问题往往茫然无措、束手无策,缺乏独当一面解决矛盾和驾驭局面的能力。

2、发挥作用的环境不够优。有的村干部害怕“徒弟”长本事,不愿意倾心相帮,倾囊相授;有的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既然是助理,就要又“助”又“理”,将一些烦事、杂事、难事统统推给大学生“村官”;有一些群众思想观念守旧,对大学生“村官”缺乏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设阻力出难题,使大学生“村官”放不开手脚,发挥不了优势。

3、管理服务的机制不够细。首先,身份角色有待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村干部,也不是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准自己的坐标,履行职责时存有“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其次,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第三,任期满后的出路有待进一步拓宽。

4、扎根农村的意识不够强。到农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存有心理落差。有些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只是把当前职位作为日后报考公务员或者谋求更好发展的“过渡期”,缺乏长期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打算。

三、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管理

1、进一步健全选拔机制,使大学生“村官”选得准。要严把大学生“村官”入口关,逐步健全完善公开选聘、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要针对农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聘大学生充实村干部队伍。在选聘过程中,除进行文化考试外,还要对他们的德、智、体、劳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把那些政治上可靠、思想上亲民、作风上务实、立志在农村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选聘下来。

2、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使大学生“村官”稳得住。要根据大学生“村官”任职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他们的岗位目标。乡镇党委加强督促检查,定期考核。考核时大学生“村官”向任职村和乡镇党委“双向”述职,认真参加民主评议。要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适当增加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制定合理的待遇增长政策。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对业绩、能力和口碑差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诫勉谈话,重点帮教。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方面,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优惠政策。拿出一定的乡镇领导干部职位向服务时间较长,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对期满后自寻门路的大学生“村官”,要加强引导和推荐。要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1)

如何管理和培养大学生村干部 >>查看更多

【返回 栏目列表】

3、进一步健全培训机制,使大学生“村官”推得出。除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外,任期中要广泛开展“一对一”帮带活动,安排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带对子,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政治思想、生产技术、调解艺术等方面的传帮带。定期组织他们到实践培训基地、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到省、市、县集中培训,开阔视野。要广泛开展大学生“村官”联户活动,组织大学生“村官”联系几户致富能手、科技能人、特困户等,为他们搭建工作舞台。

四、要注重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培养

1、德能正其身,注重提高道德素养。注重培养“大学生村干部”的道德素质,树典型、学先进,树立道德标尺;严要求、高标杆,提高业务水平。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提高自觉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组织“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与思想讨论,查找问题,寻找根源,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才能胜其任,注重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强化培训,尽快转换角色。可以通过党员干部讲课等形式,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培养素质,坚定信心,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进行“传、帮、带”活动,尽快适应工作。通过 “二帮一”或“三帮一”的形式教授工作方法,传授工作经验,助其早日成才。三是进行专题培训,尽快融入角色。积极组织大学生村官参与县各种理论谈论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村官的综合能力,拓宽“大学生村干部”的思路、视野,使他们改变思维方式,增长综合知识,促进工作能力提高。

3、言能达其意,注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基层工作,“大学生村干部”每天都要面对群众做大量的政策宣传工作、思想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尽快适应农村工作需要。可以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他们通过参与提高协调、会话、临场应变等能力。通过讲课,提高“大学生村干部”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心理素质。

4、书能成其文,注重提高写作水平。每名“大学生村干部”都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既增强写作水平,又使其加深对村情民意的了解。挖掘写作能力好的“大学生村干部”,表彰优秀,树立典型,供其他“大学生村干部”学习。

5、体能担其责,注重提高身心素质。农村工作琐碎而繁重,需要很好的身体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他们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享受快乐。

6、绩能服其众,注重提高工作业绩。“大学生村干部”成功与否,关键就看是否得到群众认可。要积极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干事创业平台。一是做各村的农村远程教育管理员。利用“大学生村干部”知识多、眼界宽、头脑灵的优势,负责远程教育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同时利用这个平台,组织村民们观看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先进典范、相关法律知识等节目,提高村民的精神素养,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强 “大学生村干部”与村民的交流、了解。二是压担子,提供锻炼平台,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与乡镇中心工作。

第5篇

2000年,邢曼丽和吴冠群等141人,通过考试成为新民市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村官。9年后,他们一直等待的编制迟迟不来,却面临解除身份、变为临时工的遭遇。不得已,这群大学生村官踏上了上访之路。

6年过去了,他们被“临时工”的境遇依然未能改变。

轰轰烈烈下乡

事情始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1999年,沈阳市提出,为每村选配或培养一名大学生,到农村村级组织中去工作,以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农和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该计划迅即作为先进经验,向辽宁全省推广。

2000年,新民市出台“实施意见”,提出从2000年开始到2002年,在全市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是年10月,村官招考正式启动。

邢曼丽是从邻居口中听到的消息,“新民电视台播了。”那时,她已中专毕业两年,在市里一家私企当打字员。她赶紧报了名,“村官是个稳定工作,对女孩来说挺不错的。”

吴冠群则是在父亲劝说下报的名。大学毕业后,他在新民市做生意,一度收获甚丰。在乡镇工作的父亲却觉得经商有风险,还是体制内稳当。他被说服了。

考试计划招录141人,当时报名人数竟达480多人。不过,原本计划招大专以上学历,很多报名者是中专毕业,达到录取分数线的人数也远远不足。后来,学历放宽,分数降低。邢曼丽和吴冠群两人都成功入选。

12月,新民市委组织部召开“一村一名大学生”欢送大会。“会场挂着横幅,市里和各乡镇领导都来了。有10个大学生代表,戴着大红花坐在前排。”邢曼丽对那场轰轰烈烈的大会记忆犹新。

台上领导称:3年后,可根据表现,择优录取大学生村官为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非空口许诺,这些话来自红头文件。1999年沈阳市和2000年新民市下发的文件中都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比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水平;工作满3年以后,可优先录用到乡镇机关或所属事业单位。

台下所有大学生村官听得热情澎湃。

会议结束,各乡镇领导开车把大学生们一一领走。邢曼丽分到了离市区20公里外的兴隆镇新立屯村,吴冠群则到了柳河沟镇的朱屯村。

在镇政府,领导跟第一天下乡的大学生谈话:“你们就是来镀镀金,3年之后会有更好的前途。”

“我可激动了”,邢曼丽说,“像个傻丫头一样。”

辛辛苦苦做事

自小长在新民市,邢曼丽对下乡并不排斥。“苦、累都不怕,以为是人生转折点。”

欢送大会当天,她在日记中写道:“一张张和我同样年轻的脸上挂满着笑容。虽然在座的我都不认识,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村里没有办公场所,邢曼丽和几位大学生平时就在镇里工作。领导告诉他们,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邢曼丽奉为圭臬。她不辞辛苦,哪里需要哪里去。“帮领导端茶倒水,去食堂帮厨,到阳台擦玻璃,啥活都干。”

吴冠群的进村工作也是这样开始的。他给村主任当助理,跑腿打杂。先后经手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土地调整、绿化道路、征收农业税、修路搞卫生等各项工作。“村里人少事多,所以你啥都得上手。”

2002年初,计划生育改革,需要往电脑里录入各种数据,邢曼丽被借调至兴隆镇计生股当办事员。申请指标,领取药具,下乡孕检,宣传法律,统计报表,微机录入,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方歇。有时夜里躺在床上,各种数据“还在脑子里飞来飞去,抹都抹不掉”。

因为工作突出,邢曼丽多次被评为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8年4月,邢曼丽被新民市计生局聘为指导员,负责指导部分乡镇的采集工作。9月,被市计生局评为优秀指导员,2009年3月再次被沈阳市计生委评为“先进个人”。

吴冠群的表现也很抢眼。入村一年他就入了党,并转任村支部副书记。2002年,村里的大棚果蔬换茬,他建议发展酿酒葡萄。“当时葡萄酒市场不错。”

他主动承包了40亩作为试验田。“村干部不带头干,老百姓谁信你?”吴冠群还有点小私心:尽快做出成绩,可以早点跻身到体制内。

他像老农一样,没日没夜扑到地里忙活。最初葡萄产量低,后来产量上来市场却不如人意了。到2005年春天,酿酒葡萄基本没人要了。吴冠群搭进去15万元。但他却因此成了村里的技术员,免费为农户指导种植。

2005年,吴冠群被借调到镇政府,工作更加繁重。他说,这群下派大学生先后有40多人被借调到乡镇。“大家都拼命干活,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成为上访户

这般辛苦,换来的并不是对等的回报。

第一个3年过去,第二个3年过去,眼看第三个3年都过去了,没有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录用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内。邢曼丽告诉记者:“当时大家根本不明白啥叫编制,以为自己在村里上班,就跟人家一样了。”

他们的安心,也缘自对组织信任。“我们通过正规的考试、考核、面试才成了村官。当年欢送大会那么激昂,谁能去怀疑?”

虽然不怕苦不怕累,可农村的生活还是有落差感。吃住粗糙,没有娱乐休闲,邢曼丽宁可每天坐小客车回城。白天从镇上到村里工作,骑自行车往返要走50里路。春天起风时,邢曼丽只能推着车走。身上是沙子,脸上是泪。

最初几年,镇上也曾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邢曼丽相信会有离开的“出头之日”,都婉拒了。她想干完回城,在城里安家。结果,这一拖就是12年。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一直不高。“从2000年到2006年,工资一直是每月525元。”这些钱也不能准时拿到手,按规定新民市财政负责50%,乡镇和村负责剩下50%。每个月只能到手一半工资,剩余的年底结清。

因财力有限,即便是这点钱也有乡镇发生拖欠。有媒体报道,从2004年起,新民市就零星发生过大学生村官因工资问题上访。

事情在2006年恶化。是年,辽宁省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体制内工作人员工资开始上调,大学生村官却被忽略了。2008年底,新民市给事业单位人员补发一万多元临时性生活补贴,大学生村官再次被“遗忘”。

“人家工资都涨到2000了,咱们还是500多,能不急眼吗?”大学生村官开始上访,先后多次到新民市和沈阳市组织部、人事局反映问题。此时,他们上访的诉求主要是工资拖欠问题,即未享受当年文件规定的全额事业单位同等待遇。

邢曼丽和吴冠群等人也开始提出编制问题,“只有编制确定了,才能彻底解决待遇问题。”

这些原本作为人才引进到农村的年轻人,慢慢成为地方政府眼中的顽疾。

“血都凉了”

2009年,情况进一步恶化,“说要把咱们都变成临时工!”

邢曼丽说,市里通知各乡镇主要领导,找大学生一一谈话,提出解聘改签临时工合同。大学生村官炸开了锅。

2月24日,20多人到沈阳市局反映,没有得到答复。当天下午,邢曼丽和吴冠群等8人进京上访。刚进宾馆住下,就被控访人员押送了回来。

这之后,邢曼丽等人偷偷摸摸进过京,他们还辗转找到媒体,遭遇得以曝光。舆论压力下,新民市政府给他们补发了2006年以后与全额事业单位的工资差额,“3万多元”。

本以为柳岸花明了,“既然工资都补了,是不是编制也能有了?”可他们等来的却是一纸新的通知:重新考试,从中录取前40名到事业单位顶岗待编,其他人予以解聘。

“凭啥呀,企业解聘还有个补偿金,咱们9年白干了?”村官们群情激奋,都不愿参加考试。可架不住上面搬出七大姑姨劝说,2009年12月考试如期进行。试后,40人进入事业单位等待编制,其他人被迫自主择业。

其实,新民市之所以迟迟未能解决这些村官的编制问题,事出有因。2009年,新民市常务副市长刘澜波曾告诉媒体记者,全市事业单位已超编4000多人,而且编制从2007年就已冻结,根本无法解决。

邢曼丽没参加那场考试,“当年起码还是红头文件,这个通知根本没法律效力!”吴冠群考了却没能入选,在家忍不住伤心落泪,“感觉这辈子毁了……”

上访还在持续。在沈阳市介入下,2010年新民市组织部出面,通知已离岗一年的大学生回村继续上班。此时,邢曼丽已经在私企上班,月薪2500元,比村里工资高不少。

她选择了回村,“不回去那10年工龄就没了。”抱着类似想法,很快所有人都重新回岗。“有人提出来,2010年虽然没上班但工资得补发。”这个有些无理的要求,竟也得以满足。

自此后,事态趋于缓和。每逢事业单位涨薪,大学生村官就出来闹闹,涨完了就消停。“大家只能安于现状”,吴冠群摇着头说。

邢曼丽的担忧却一天比一天重。“没有编制,不给咱缴社保,等老了该咋办?”2015年10月,她打算自己补缴社保。可经办机构告诉她,当年档案盖的是人事局公章,无法按照企业缴纳。而人事局却不给她出具工龄认定表,“想补都补不上”。

如今,大学生村官们只能以“临时工”的身份继续工作。对邢曼丽而言,这15年来唯一受益的,可能就是上访时与吴冠群相熟、相知,最终两人相爱成亲。

第6篇

“冷”“热”不均、“温差”较大的村官现状

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经过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人才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热”“三冷”的局面。

第一是上级热、下级冷。中央政府很热,要选派十万大学生村官下基层,各级县以上政府也层层加码,好不热闹。但你去问一问乡镇领导,不少人会大倒苦水,说编制要五年只减不增,目前还要大大缩减已有的乡镇干部,如何开展大学生村官安置工作?他们心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实是冷冷的,挺为难的。

第二是媒体热、家长冷。大学生村官是新生事物,所以要多多宣传,媒体对大学生村官往往重墨浓抹。而与此相对照的是,家长冷得出奇。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特别不愿意孩子当村官。因为孩子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而城里的家长更不愿让孩子到农村当村官,因为农村那么穷,那么苦,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苗苗,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城里的家长们哪能放心?

第三是村民热、村干部冷村民热,是村民认为比起原有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可能更有热情,也更愿意为村民做实事。村民与村干部在很多书情上处于对立的两端,不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新鲜的感觉,但村干部的压力就大了,可能会觉得这些大学生村官迟早会抢了他们的化置,所以不少当地村干部表面赞成,但内心却很是惧怕。

过去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似没咒不清楚,非官非民,角色很模糊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民,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位置。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也没有组织管理权工作岗位不明确,基层没有指派具体任务。大学生村官选聘结束后一般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培训与指导,不少大学生村官被扔进“农村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摸索。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不少人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结合农村实际让大学生村官有恒温、有恒心

让农民满意,大学生村官也满意,其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由于目前小少事情还处于探索阶段,各种制度不配套,导致许多下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成了闲置设备,都快成了闲人的代名词:除了部分被媒体热炒的明星大学生村官外,大部分的村官是不是真正地发挥上用场,如何让他们人尽其才,应该好好地总结与探讨,不能形式主义至上,使大学生村官计划最后成了出力不讨好的面子工程。

面对河南大学生村官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7%的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两成多的村民反映所在村的大学生村官很一般,挂闲职。考察目前已有大学生村官的村,很少真正让大学生担任一村的领导职务,多数只是让他们以助理身份“协助两委工作”。不可避免地,在某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村官就此成为“摆设”,成为当地“歧绩”工程的一部分,而不能真正为农业、农村、农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对目前我国社会的积极意义毋庸多言,现实中的困境只能依靠发展的手段来逐步解决:结合我国国情化解村官难题,促进大学生村官合理流动,总体上来说就是要从“农民本位”角度,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在农村地区发挥实际效果,为农民群众服务,成为能够让农民满意的“村官”。具体来说,有三种解决途径:给培训,带项目,给资金。

首先是要加强上岗前培训与前期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更能满足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目前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一个突出批评就是所学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离,未能完全满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需求。这与我国大学教育重书本、轻实践,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息息相关,需要从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本身加以改进,在高校层面上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出更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

2008年,河南农业大学创立了全国首个专门培养村官的“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在河南农业大学新学年的招生计划中,新开设的“农村发展与管理”成了最“吃香”的专业:计划招生60人,而上线人数达到931人。这个专业是为农村培养大学生“村官”而设,在全国尚无先例,受到学子们的追捧。相信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大学生将来走上村官岗位后,应该能更加适合农村的“气候”,进而发挥独特的作用。

其次,鼓励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地区引进项目和资金,切实满足农民要求,带动村民致富。目前,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大学生村官如果能在这方面给村民带来收益,是最受他们欢迎,也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大学生本身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也使得他们在这方面最容易发挥作用。已有的实例显示,在农村地区干得好、待得久、受欢迎的大学生,大多是能够为当地带来项目,引导当地村民致富的人才。

通过引进项目带动农民致富,既能较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需求,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又能使大学生村官有所为,在农村地区发挥价值,并获得农民认可,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用得上”、“留得住”。

最后,仿照“留学生创业基金”模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项目基金和相应政策支持。

第7篇

截至2012年9月末,海南省共有大学生村官966名,除1名硕士研究生外,其余全部为本(专)科学历,在任1年以内的占比39.23%,1~2年的占比37.47%,3年以上的占比达到23.29%。从创业情况来看,创业项目已启动和有创业计划的仅分别占到大学生“村官”总数的1.97%和19.98%。就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情况来看,2012年前三季度,无大学生“村官”申请贷款创业,也未发生贷款发放,前期发放贷款已全部清偿。

二、海南省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由于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间缺乏横向沟通机制,地方政府既没有鼓励大学生“村官”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创业,也未能向当地金融机构反馈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业融资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机构开办这一业务的步伐。与此同时,虽然辖区金融机构表示大学生“村官”可以申请助业贷款,但由于缺乏相关宣传和沟通渠道,信息不对称,导致这部分群体迟迟没有申请贷款,信贷投放渠道受阻。

(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没有专项贴息政策。一是地方政府没有设立专项扶持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村官”优质的创业项目。由于大学生“村官”这部分群体人数少,在带领当地农民创业致富方面也不具有代表性,且地方财力有限,无法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项目;二是金融机构缺乏与大学生“村官”的合作意向。县域金融机构(县市农行、邮储银行和农信社)均表示执行的是上级行的贷款政策,无法自主放宽贷款金额、利率等条件,无法满足大学生“村官”群体低利率(甚至免息)、大额度的创业启动资金需求。

(三)大学生“村官”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尽管大学生“村官”具有学识禀赋优势,但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对项目不具备完整的运营思路,往往找不准项目,同时缺乏种植、养殖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创业项目市场前景的分析、预判、处理能力不强。一些大学生“村官”虽有创业想法,但是大部分对创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市场调查、成本核算、营销策略以及创业过程中办理手续、程序流程等了解不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有效推进。

(四)当前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需求。虽然县域部分金融机构推出了“青年创业贷款”业务品种,规定乡镇青年只要由所在地乡镇团委推荐,并且有一个领取财政工资的人作为担保人就可以申请贷款。有贷款需求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申请此类贷款。与其他贷款品种相比,借款人如在当地信用社有一定存款,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实际上,此类贷款虽然表面上涵盖了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但并未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因此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而言,并未具备太大的吸引力,对于他们较强的贷款需求和较弱的利息负担能力而言,这类贷款难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需求。

三、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政策建议

(一)多项政策措施合力,着力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难问题。一是地方政府要根据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难现状,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有效发挥担保基金的撬动作用,着力解决大学生“村官”申请创业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地方政府要制定大学生“村官”创业奖励和贴息政策。设立专项贴息扶持基金,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如贷款贴息、贷款额度放大、转为公务员编制等);三是各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着力服务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工商管理费及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

(二)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和金融知识培训。一方面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借助再就业中心培训机构,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培训基地,负责创业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后续服务,承担示范性创业培训工作任务。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政策和创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掌握好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融资理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可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金融知识培训班,由县市人民银行牵头,联合县域农行、邮储银行和农信社给大学生“村官”进行授课,宣传当前农村金融信贷政策,信贷品种,让大学生了解相关金融知识及信贷产品。

(三)创新大学生“村官”创业信贷品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村官”特殊群体,研究开发创业性的信贷产品,积极进行创新,推出“大学生村官+农户”等贷款模式,将大学生村官创业和农户致富紧紧地结合起来;二是改进贷款管理方式,简化贷款手续,采取灵活、弹性的授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在贷款担保条件、发放和还款方式、期限上给予一定的弹性空间;三是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信贷品种应单设科目、单独统计、单独核算和考核。着眼于长远利益,将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拓展培育潜在优质客户、树立金融企业形象的契机;四是要强化和延伸相关金融服务,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在信息搜集、项目引导、技术创新、利润核算等方面帮助大学生“村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力争开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7.

第8篇

结对子,找出路

2014年,新宾县委组织部与多方协作,在素有“中国林蛙之乡”美誉的北四平建立了林蛙养殖学用园区,重金配备安装远教终端设备,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实地观摩,让村官在思想、行动和技能上全面进步,增强帮助农民致富的本领,进一步用好远教资源。

从去年开始,针对大学生村官不能及时掌握村情实际、难以将学到的技能技术有效运用到实践工作中的情况,新宾县建立以远教专干、乡镇组织委员与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远教帮扶对子,通过日常培训与实践锻炼帮助大学生村官快速掌握远教工作业务技能、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当地人情,确保其担负起远教站点的操作管理及学用引导工作。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已全员接受了培训,相继在本村岗位上纷纷“开花结果”,和当地12个机构结成了对子,利用远教带动8个村展开创业致富行动。

架专线,给平台

在新宾县的大学生村官远教QQ群中,由县远程专干做群主,引领全县村官随时交流工作经验。范卓羲是新宾镇刘汉村的村官,去年上岗的他从群里学到了蓝莓、香瓜、刺五加、寒富士等十余个作物品种的种植知识,这使他在指导农民进行学用转化时更有了底气。

远教QQ群在指导大学生村官业务技能的同时,也统筹安排全县远教致富技能培训。大学生村官们积极行动,每月定期组织村内党员群众开展两次集中学习,并在学习内容编排上增加群众“点餐”环节,让群众在每次学习后都把下期学习意愿写出来,管理员统计后及时安排学习内容;还制定了月中监测制度,实现了“足不出户抓管理”的目标。今年1―8月份,全县远教学时长达13881小时,为群众提供科技信息和查询服务3600多人次,农村党员干部受训率达到92%以上。

领头干,做示范

新宾镇大学生村官马莹是一个细心的人。她发现本村发展蔬菜大棚项目的村民越来越多,便精心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村民在蔬菜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再根据调查结果编排远教学习内容。无独有偶,木奇镇大学生村官邱博扬在成功掌握刺嫩芽种植技术后,组织村民大面积种植,并通过远教平台搜寻商机,与一家大型超市签订了供货合同,实现了山野菜“农超对接”,使村民真正尝到了远教带来的甜头。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村级公共产品

实现中国梦,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逐步推进。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仍然严重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目前,大学生村官已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不少贡献,不过也遭遇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尤其是村级公共产品就发生了深刻的联系,大学生村官在破解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上发挥巨大作用。

一、概念界定

吕洪良(2009)在审视大学生村官产生阶段和发展历史时,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指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由政府选派或培养的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干部的大学生。本文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村级公共产品方面,各种公共产品定义都以萨缪尔森的定义为起点。萨缪尔森(1954)将公共产品定义为:纯粹的公共产品像劳务式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刘更光(2006)将农村公共产品定义为:在农村范围内,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的各类物质或服务产品。据此,本文所探讨的村级公共产品是指与我国农村当地村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地方性公共产品,主要是指由乡镇政府与村集体组织共同承担的公共品项目,包括村范围内的道路水利等基本设施、社会治安、民事纠纷调解、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村办集体企业等公有财产管理等。

二、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成因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完全适应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着量少、质低以及地区性、结构性失衡等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对供给现状的研究有以下共识:

一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就业缺乏培训;城乡税制差别;现有的科技水平对农业支持不够;乡镇机关服务意识不高,效率低下,等等(王磊,2004)。

二是,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硬件多,软件少;准公共产品多,纯公共产品少;重视短期公共产品而轻视长期公共产品生产;重数量轻质量;重视新建,对于维护、维修已有的公共产品成效不明显,供给意愿不强烈;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不需要的或者需求较少的公共产品却大量过剩;生产所需的要多,而生活所需的要少。公共产品供应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加剧了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陈杰,2003)。

三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这表现为城乡不平衡和地区不平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有很大的差别(岳军,2004),成本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负担,成本分担中存在着严重的非累进机制(叶兴庆,1997),导致低收入者往往承担了更多的成本。还有,由于各农村地区公共管理主体的能力存在差异,提供公共产品在量与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即使在相邻的乡镇或村之间也比较明显。

分析可知,村级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主要有这样几点。第一,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责任未清晰划分。根据公共财政理论,中央政府主要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主要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但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是,本该由上级政府花钱提供的公共产品,有的却通过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提供,甚至村民自治委员会还承担了较多的行政管理事务,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第二,村级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不足。中央投入少、地方财政困难、取消农业税后村级组织筹资能力弱、政府决策过程中缺乏农民参与都是村级组织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村官对村级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破解

我们已经分析,农村村级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较为严重的,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村级组织债务沉重,村级组织筹资能力逐步削弱,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尚未有效发挥功能。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就是各级政府之间职能还不够清晰,村级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有限并且日益被削弱,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体制没有纳入民意。说白了,这种困境的根本点在于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根本原因在于村级组织供给能力不足。

村级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需要得到多种途径的破解。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以后,通过种种行动客观地破解了这种困境。为何这么说?我们看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作用主要是这样几点,第一,解释和宣传上级政府的政策文件精神;第二帮助村组织开展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民主和科学程度;第三,为农村村民提供理所能及的科学技术支持;第四,通过个人关系,为村里招商引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第五,复兴农村文化,帮助搞活各种文艺团体,丰富文化生活。大学生村官通过这些活动的展开,实际上提供了村级公共产品。这里面,大学生村官起到两种主体作用,一是以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支部成员的身份作为准公共部门成员提供公共产品;二是以私人身份,作为大学生,以志愿者的形式(第三部门成员)为村民提供了公共产品。大学生在村民自治组织中发挥活力,提高了管理能力,改变了供给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使得公共产品供给更为公平合理,大学生村官还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例如的大学生村官就是公务员),改变了乡镇政府对村级公共产品的投入结构和供给数量。

未来,要继续通过大学生村官破解这种困境,还要完善相关制度。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弥补大学生村官政策不足,尤其首要明确其身份是否为公务员或事业编人员,何种情况下能成为公务员,这对大学生供给公共产品有至关重要的关系。二要从全局出发,建立健大学生村官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三要保持政策连续性,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四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由依靠农民自身解决向以国家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产品的职责。最后还要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实施多元化战略,在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供给方式上实现多主体、多渠道和多方式共存的供给模式(黄志冲,2000;刘保平,2003)。

【参考文献】

[1]吕洪良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1).

[2]刘更光等.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原因与出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2).

[3]王磊.对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4(4).

[4]黄志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0(6).

[5]刘保平等.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J].甘肃社会科学,2003(2).

[6]陈杰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3(10).

[7]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