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时间:2023-03-15 14:54:01

导语: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第1篇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水体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又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虽经多年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仍有4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在破坏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不合理垦荒,使土地更加瘠薄,形成恶性循环。黄土高原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到区域自我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黄河下游乃至华北的广大区域。因此,树立新时期新思维的战略思想去考虑如何加快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步伐是时代的需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1自然原因

2.1.1气候原因

(1)降水量:黄土高原的年雨量一般在300-600毫米之间,有些地区年雨量可达800-1000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集中在七、八两月,雨季比较短促,而伴随暴雨又常有冰雹出现,急骤的暴雨往往造成山洪暴发和水土的大量流失。

(2)气温:黄土高原上,由于日光充足,热量条件比较优越,再加上冬春季节多大风,蒸发普遍比较强烈,这又加剧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进程。

(3)风蚀:黄土高原处于内陆腹地,东南季风边缘,其冬季风寒冷干燥,气流运动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2.1.2破碎的地貌形态

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遇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

2.1.3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的植被

自东南至西北逐步递减,由乔灌植被向草灌植被转化,直至北部鄂尔多斯荒漠植被。坡度大于40%左右的坡段几乎无植被,因此,大量的地面,使土壤失去了有效保护及对水的调节作用。

2.2人为原因

2.2.1土地利用形式

这里是农业耕作区和畜牧区交错的地区,表现为有农有牧、时农时牧的变动,导致土地退化加剧。

2.2.2城市化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扩展等造成生态环境新的失衡。平均而言,城市化建设水土流失率是农地的10~350倍,是森林的1500倍。

2.2.3人口增加

随着该地区人口的增长,聚落扩展,分割增多,毁林(草)开荒、陡坡种地、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原有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难以恢复。

3、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破坏土壤肥力,恶化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实验分析,当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时,如果流失土层1厘米,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吨,同时带走6吨-15吨氮、10吨-15吨磷、200吨-300吨钾。计算表明,仅仅黄河每年所携带的泥沙中含氮、磷、钾等养分就达数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降低,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剧了贫困,制约了经济发展。

3.2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增加入黄泥沙

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有些河流还因河床不断抬高而成为“地上河”。这些“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

3.3引发地质灾害

城市建设形成人为高陡边坡,如遇连续大气降雨,地震等外营力作用,容易发生滑塌现象。

3.4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该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同时,每年需要150亿m3左右的水资源量用于冲沙入海,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4、黄土高原防止土壤流失对策

4.1基本农田建设要坡改梯

据各地水土保持试验站观测,在一般降雨情况下,水平梯田能全部就地入渗,做到水不出田;在较大暴雨下,比坡耕地减少径流泥沙80%~90%。坡耕地改成水平梯田后,一般能增产1倍左右,加上精耕细作,增施肥料,能增产2~3倍。因此,对于土层深厚,坡度7~15度的坡耕地应修成水平梯田,15度以上坡耕地原则上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耕地要进行保土保水耕作,如沟垄种植,草田轮作,间作套种,休闲地种绿肥,深耕深松等耕作法,在总的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基础上,着重要求暴雨季节地面有植被覆盖。

4.2退耕退牧

天然草原区实行退牧或轮牧,既可解决超载过牧问题,尽快恢复植被,也可控制水土流失,减缓沙化。坚持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基础,着力建设区域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以林草建设为重点,抓住蓄水、节水这个关键,走综合治理的路子。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引导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让群众得到实惠。实施雨水集流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搞好产业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3沟道工程建设

以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为主体的沟道坝系工程,是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发育强烈,重力侵蚀特别严重的特点采取的一系列具有黄河特色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沟道坝系工程在防洪保安、蓄水拦泥、於地增产、供水灌溉、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探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77-01

【案例背景】

“探究型”教学是一种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氛围。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水平、指导组织等能力要求更高了,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案例具体说说:

【案例描述】

在学习“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一黄土高原”时,我先让学生预习教材,欣赏“黄土高原的景观图”,同时给出下面两段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材料一:男孩说: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千沟万壑景观,是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材料二:女孩说:现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这里千沟万壑,地表光秃。

上课时:

老师:刚才我们共同预习了教材中的相关文字及图,下面请大家说说什么是“水土流失”?

学生:“水土流失”中的“水”指的是降水,降水会带走地表的肥沃土壤。我们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就可以知道,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地表光秃,所以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如果地表植被茂盛,那么涵养水源的能力就会增强,水土流失就不会严重了。

老师:很好,我们发现正是由于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可是,材料告诉我们“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从这句话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是那个时期地壳运动频繁,气候异常,植物才会大量死亡。我想黄土高原煤炭、石油资源一定非常丰富。因为煤炭、石油是在几千万年前的地质时期,植物死亡后遗体经过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沉积转变成的。

老师:很好,看来大家的课外知识还挺丰富的。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可现在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地表光秃,造成这一现状除了自然原因外,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人为因素呢?

学生:有。(异口同声)人要生存,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食,破坏了地面植被。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这儿煤炭资源丰富,人们采矿破坏了稳定的地形。修路、采矿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共同作用,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老师:下面我们来分析材料,看看材料中男孩和女孩所说的这段话矛盾吗?

学生:不矛盾。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我认为人类在这个循环中始终起了“引发”和“加剧”作用。我们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可以找到黄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使大量泥沙淤积黄河河道,造成洪涝灾害。所以,治理黄河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案例评析】

安排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碎又会加剧水土流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植被破坏是造成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同时为后面学习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作铺垫。课上同学们旁征博引,各抒己见,讨论十分热烈,有时甚至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回顾整个过程,有很多感受。我惊讶于学生们热情的参与、活跃的思维,每个问题大家都完成的很好,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真是“课已逝,趣尤存”。我又感悟到: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我们被动的辅导,学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事情。

【案例反思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上,教师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组织教学,营造比较宽松的教学氛围,能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欲望。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允许学生错了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

【案例反思2】 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

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认识价值和特有的魅力,像地理学科,注重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探究自然无穷奥秘,这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最强大的诱因。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从学习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案例反思3】 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以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载体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做到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提问要面向全体,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机会;问题设置疏密相间,使学生既能积极参与思考,同时也让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案例反思4】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3篇

一、突出优势

1.重组结构,创新教材设计

本着创新教材设计、优化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八上新教材处理思路相对比较清晰,如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设置三节内容,即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很明显教材是从地形、气候、河湖三方面说明中国的自然环境,这样安排教材结构比老教材清晰、简单。其中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将老教材“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基本特征”两节内容揉和一起,编者的出发点不言而喻,将中国的自然环境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目的安排,新增阅读内容“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及其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接着新教材呈现“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内容环环相扣,成为新教材亮点之一。

新教材修订以八年级下册尺度为最大。八下“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为中国地理分区开篇,之后设专门章节分别讲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分区。四大地理区域中穿插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既有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必学的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又有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从而实现课程标准关于“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些区域作为其中的一个自然或行政区域,在四大地理分区的背景下,有宏观地理知识作铺垫,学生学习会比较轻松,也利于深化对四大地理分区知识的理解。

2.情境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八下中国区域地理新教材编写的思路和七下世界区域地理新教材编写思路相同,由导学情境与区域主图和名片一起占据完整的一页,构成独具特色的“导学篇”。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策略是:选择一幅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画面,或提供照片,或给出地图或人物图像,以资料卡的形式提供材料,用简短文字叙述,自然地切入教学主题,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子目标题,突出区域特征

八下新教材中国区域地理每一节内容都设有子目标题。子目标题往往是对某一目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其很强的概括性便于学生理顺图文脉络,建构知识框架以掌握主要知识内容。虽然老教材编写也注意突出区域特征,但新教材处理更为明显。如关于每一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老教材专门用一目进行介绍,新教材则将各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安排在导学篇中进行学习,每一节的每一目都以区域最突出特征作为标题。这对于感性知识较强而不善于逻辑思考的初中生而言,学习有关键词可抓,易降低学习难度。如八下“黄土高原”一课,共由四目组成:第一目“全球最大的黄土区”、第二目“水土流失严重”、第三目“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第四目“生机焕发的黄土地”。再如,“东北三省”一节,共由三目组成:第一目“冷湿的自然环境”、第二目“重要的农牧业基地”、第三目“转型中的工业基地”。每一子目标题都是对该目内容的高度概括,很好地突出了区域特征。

4.地理活动,关注探究过程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课堂活动设计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如八下“黄土高原”一节第20页新增设的活动“水土流失小实验”,讨论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笔者认为这一活动不仅是本节教材的亮点,更是必须重视的活动内容――地理探究活动。该活动通过三个对比实验,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地面植被、降水强度、坡度大小的关系。该活动并未直接给出结论,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发现。这类活动不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更为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生成过程及探究意识的培养。

5.图片精美,承载信息丰富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能够承载丰富的地理信息。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重新绘制地图、示意图,使其更加科学、美观、形象,景观图片更具视觉冲击力。图像与课文结合紧密,起到以图引文、以图释文的作用,形象直观地反映和说明地理问题,对学生产生很强吸引力。八年级下册新教材这一特点非常明显。如“黄土高原”一节中直接提供有效信息的图表多达17处,其中第18页图6-3-1“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可了解黄土高原位置,清晰找出黄土高原范围、流经该地区河流、所处地形单元等有效信息,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素养以及获取信息能力。又如,第19页黄土地貌景观图和第21页黄土高原景观图,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特征,可为后面教学创设情境――“假如你生活在这里,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你会有哪些举措”,从而过渡到第四目“生机焕发的黄土地”的学习。

6.海洋国土,全面认识国情

八下新教材增加了“我国的海洋国土”一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它顺应时展,体现课程标准“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的要求。同时也避免老教材中国区域地理只讲陆地区域,不讲海洋区域的局限。教材由陆地到海洋的编排方式,隐含了中华民族正在以开放的胸怀和气魄走向蓝色海洋,走向世界,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国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和国土观念。

二、不足之处

1.个别内容表述不够严谨

八下新教材第54页香港组成描述如下:“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这种描述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即“香港只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而从图7-3-4“香港特别行政区”图上可知香港组成不仅有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还有周围200多个岛屿。教师新授课时应让学生明确香港的组成部分。

2.某些地方抢占学生探究空间

八下地理新教材编写有许多地方用文字形式直接给出结论,笔者认为这样做忽略知识的生成过程,也阻碍有效教学活动。如八下新教材“黄土高原”一节第二目“水土流失严重”,开篇即给出结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土质疏松、降水集中等自然原因,也受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人为因素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是本课重点,也是组织学生从事探究活动最好内容,这样设计忽略知识生成过程。可做如下改动:在组织学生做完“水土流失小实验”,得出水土流失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呈现课本第21页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干燥的黄土遇水后变为泥浆、延安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口头描述或写出黄土高原的外在特征;最后让学生分组探究,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原因,可通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得出结论,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

3.局部内容编排略显混乱

八上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第二目编写,教材内容略显混乱,层次感不强。为了承接第一目季风气候显著,可这样编排:“季风影响下,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是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体现,人们通常根据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然后呈现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还表现在气温时空分布上”,紧接着呈现“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及其相关内容。“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还体现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上”,可呈现教材内容与“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这样编排教材,内容紧凑、层次分明。

第4篇

一、高中地理新型案例教学模式

(一)在与生活联系中进行案例教学

地理学科在其本质上来说,地理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实践。所以针对地理学科的这种特殊属性,教师要引导地理教学案例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把学生们的思维引向生活,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并在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前提下提升学生们的地理认知水平。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图版)《城市化》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因为本课教学内容和“城市发展”有关系,所以主要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们理解城市化的主要过程和特点,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去分析城市化对我们地理环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在教师多媒体设备上给学生们播放一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景观发生的主要变化的教学视频,使学生们在认真欣赏的过程中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思考“我国农村的人口为什么要大批地涌向城市呢?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之后,城市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变化呢?城市化的重要指标有哪些呢?”使学生们带着这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学生们回答出一些要点,如“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给城市带来的主要现象有:住房、交通、就业、医疗等”。因为学生们在实际生活当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些现象,所以理解会更清晰。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们分析城市化进程当中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时间,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在地理情境中进行案例教学

地理情境的设置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某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地理问题,教师要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地理实验,从而使学生们理解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可以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用于生活当中,提升学生们的地理综合学习能力。

比如,在?v述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地球公转与季节》的时候,因为本课的整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们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可以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说出黄道面与赤道面和地轴之间的特殊关系,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提升学生们的地理认知。在本课实践当中,由于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教师提前拿来各种教学道具“透明地球仪模型、发光太阳模型、手电筒”等,在教室里面现场给学生们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使学生们在这个教学情境当中观察黄赤交角、地轴与赤道面之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等,对地球公转的知识有一个宏观了解。了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分析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导致的季节变化特点,并从深层次上分析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们对本课的地理知识进行一个深层次地感知,培养学生们的地理实践水平。

(三)在合作探究中进行案例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现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模式,即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地理问题或者地理案例,给学生们引出一些思考性的地理问题,指导小组内部成员进行问题的讨论和探究,从而在最大限度发挥集体力量的基础上,合作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提升学生们地理理解能力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水平。

比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区域地理,主旨是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一些图片和资料,理解水土流失现象产生的原因,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危害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从而在整个过程中归纳出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思考模式。在教学中,教师把全部学生按照学习能力混杂分成三个学习小组,给每一个小组分别引出不同的思考问题,如“你们所了解的黄土高原土质是什么样的?黄土高原地形对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黄土高原的降雨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什么?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哪些呢?其主要危害是什么?”教师引导每个小组的成员带着各自的问题联系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思考,并说出各自的见解,提升学生们的讨论参与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总结出了“气候、土壤、地形、植被、水文”等自然因素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人为的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更加恶化。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紧急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去治理水土流失的状况,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方向,提升学生们的环境认知能力。

第5篇

新华网重庆4月12日电(记者李松)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说,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约100万亩。

陈雷说,我国人多水少,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约100万亩。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达1厘米以上,北方土石山区土层厚度不足30厘米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高达77%,东北黑土区一些地方耕作层厚度由开垦初期的1米左右降到现在的不足20厘米,不少地方耕作层表土已流失殆尽,丧失了生产能力。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江河湖泊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已超出其承载能力,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估算,每年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25%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同学们,现在国家面临着这么大的困难,难道我们不能省一些水吗?

第6篇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摇篮,因而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的9省(区),至山东省北部入海,滋润了祖国的半壁河山,哺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最重要的水源,承担着流域内50多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市)居民饮水以及工业用水的重任。尽管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域总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3%,但其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只有580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年总天然径流量的2%。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暖温带半干旱及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5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可达1200毫米。黄河流域平均每公顷耕地与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分别为4400立方米与527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和22%。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黄河可开采利用水资源量只有370亿立方米。但是自2006年以来,黄河流域年耗水量均在370亿立方米以上,2011年和2012年甚至达到了420亿立方米。随着气候暖干化趋势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黄河流域可供水量还将进一步减少,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据1996年水利部信息中心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响应及适应对策专题技术报告称,由气候变暖而造成2030年50%保证率下黄河流域的缺水量将达130亿立方米。

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正在或已经严重污染了黄河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导致“水质性缺水”现象在多地区的发生,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流域水资源量的短缺。我国的水质一般分为五类,Ⅲ类以上的水可用于饮用,低于Ⅲ类的水,人体不宜直接接触,Ⅴ类和劣Ⅴ类水则已基本丧失了水体功能。根据《2011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黄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共19734公里河长中,流域年平均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9832公里,占监测河段比例的49.8%;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4171公里,占监测河段比例的21.2%;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5731公里,占监测河段比例的29.0%。可见,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据国家环保部的全国七大流域水污染环境公报,20世纪80年代,黄河流域接纳的废污水量是20亿吨,20世纪90年代是42亿吨,2010年之后,污水排放量增加到了65亿吨,加之黄河来水量的减少,地表水污染问题依然严峻。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和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已经严重影响着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以及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输(调)沙需水量巨大

以河行水、以水养河,是保持江河生态健康的基本规律。但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6亿吨,其中90%的泥沙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泥沙含量甚高,黄河下游河道的比降小,因而泥沙在下游河道中大量沉积,致使下游河床平均每年以10厘米的速度淤积抬升,黄河下游河床高出河外地面4~6米,部分堤段达10米。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使其成为套在下游地区人们头上的“紧箍咒”。

为了减少黄河河道淤积和河床的急剧抬高,每年需要大量的水用于输送河道中的泥沙。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河道每输送1吨泥沙需水量在33~60立方米之间。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利用人工“调水调沙”被认为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有效措施。根据2002―2004年的三年(次)不同类型的调水调沙试验测算结果:每冲刷输送1吨泥沙的需水量约为53立方米。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解决黄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水土流失问题并存。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洪水危害、“下游悬河”和水污染等是黄河流域所面临的严重水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水土保持有关,水土保持甚至是解决一些问题的根本措施。

可以说,治理黄河的关键就是治沙,治理黄河的历史就是对泥沙问题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

水土保持措施就地拦沙,能有效减少输沙用水量,增加可供水资源量

黄河可利用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为了减少泥沙在下游的淤积、抬升河床,平均每年30%~40%的径流用于河道输沙。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大量减少输沙生态用水,增加黄河可利用水水量,减轻黄河流域水资源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量约3.4亿吨,年均直接减少入黄水量约28亿立方米。参考河道输沙用水和“调水调沙”试验结果,下游河道输沙用水定额如按每吨输沙用水40立方米估算,水土保持措施减少的入黄沙量相当于每年可减少黄河输沙用水136亿立方米。再扣除水土保持措施的直接蓄水量,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拦沙总体可相对增加黄河可供水量108亿立方米,约为20世纪80年代黄河流域灌溉引水量(155亿立方米)的70%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量的80%左右。如果完成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程,使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90%以上,每年就可以节约输沙用水约220亿立方米。如果把这部分水资源通过水利措施合理调配,完全可以增加流域可调配水资源总量,既可以缓解工农业生产用水紧张现状,也可以减轻河流水污染,增加河道和湿地生态用水量,并能为下游进一步进行“调水调沙”提供水量保证。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拦蓄地表径流,能降低洪水威胁

水土保持措施改变了流域产流和汇流的下垫面条件,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影响或彻底改变流域的产汇流机制,特别是减小洪水来量、降低洪峰流量、延缓洪峰过程。对黄河中游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拦截地表径流,在抵御暴雨洪水时,能够减少流域产洪次数、延迟产洪起始时间、缩短洪水历时、降低洪峰及减少洪水总量。同时,由于黄土高原洪水、泥沙具有的同步特征,因此水土流失治理也可使洪水产沙量显著减少。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尤其以中游的河口镇到龙门区间最甚。因此,该区域也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规模大、强度高、效益显著。而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就地蓄水所减少的入黄径流量占黄河径流量的比例甚微。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水土保持主体措施使区间年入黄河的水量平均减少5.12亿立方米,不足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的1%。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山绿、水碧、天蓝

土壤侵蚀是一种自然现象,降水是水蚀区土壤侵蚀的动力,但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保护土壤的能力,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因此,良好的自然植被有助于减小土壤侵蚀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减少入黄泥沙,实现黄土高原的“山川秀美”。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黄土高原山绿、水碧和天蓝的重要途径。

第7篇

关键词:淤地坝; 功能定位与划分;宁南山区;好水川流域

中图分类号:TV6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021-04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敏感。为了保持水土、减小水土流失危害,建设了大量的淤地坝。据统计,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淤地坝11万余座,拦蓄泥沙210多亿平方米,淤成坝地30多万hm2,保护川台地近2万多hm2,有效改善了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土流失[1]。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淤地坝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布局不合理、工程不配套、坝系水资源不可调度、降低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高效利用重视度低。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淤地坝工程的运行与发展[2,3]。淤地坝系既要拦蓄洪水泥沙,又要发展农业生产,除少数以防洪为主的骨干坝能蓄水外,淤地坝内多不能长时间蓄水[4]。同时,有限的径流被分散拦蓄,水面面积增大,导致水面蒸发量和深层渗漏量增大[5],水资源及工程利用率较低。随着全球气候及下垫面条件的变化,淤地坝内的泥沙及洪水均发生了变化[6]。面临气候、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和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探讨淤地坝工程的功能转换,实现坝系水资源化,是淤地坝建设及管理新的发展方向。

宁南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淤地坝是保持水土、降低侵蚀、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坝系建设较为完善。随着全球气候和下垫面条件的变化,淤地坝工程内的洪水总量及淤积量均低于设计值。同时,区域内极为宝贵的径流被分散拦蓄,运行水位多低于死水位,消耗于无效的水面蒸发及深层渗漏,导致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降低。为保证流域防洪安全,淤地坝多采用空库迎汛方案,出现汛期有水不敢蓄、汛后无水可用的局面[7]。因而,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对淤地坝工程进行功能定位与划分,将其划分为拦沙及供水工程两类。对于功能定位为供水工程的淤地坝,可实现淤地坝向水库的功能转换,使其兼具防洪、拦沙、供水等多重功能。

通过淤地坝运行情况分析,存在防洪库容偏大[8],淤积库容低于设计值[9,10]的现象。由偏大的防洪库容与偏小的死库容之间构成一个淤地坝设计时没有的库容。在保证防洪安全及功能定位划分的基础上,针对有条件、有必要进行功能转换的工程,可将此部分库容作为淤地坝设计时未有的兴利库容,促进淤地坝向水库的功能转换。再通过工程改造,实现坝内水资源的调度,就可将无效蒸发及渗漏的水资源输送至下游,用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实现库坝功能转换后的淤地坝兼具防洪、拦沙、供水的多重功能,增加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围绕库坝功能转换的核心思想,有关学者构建了涵盖降水预报、水沙模拟、水资源配置调度及高效利用、坝库及生态工程优化规划、水权制度及工程管理运行等内容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简称“D&R”体系。

因此,以宁南山区典型流域为例,建立了包含工程位置、淤积速率、梯田面积比例的指标体系,对宁南山区淤地坝工程的功能划分及定位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有条件的工程进行库坝功能转换,使其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具小型水库的供水功能。

1 研究区概况

好水川流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3%。流域总面积102 km2,多年平均降水量520 mm,年均水面蒸发量1 200 mm左右。有约70%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6-9月),是流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流域内现有水库1座,骨干工程11座,中型淤地坝15座,小型淤地坝16座,总库容1 190万m3,淤积库容389.9万m3。流域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有梯田、冲沟、坡地、林地、荒山造林地、退耕还林还草地、居民用地、沟台地、川水地、川旱地及草地,具体见表1。

2 坝库功能划分与定位研究

通过对已建淤地坝工程运行状况的科学合理评估,可在保证淤地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将淤地坝的主要功能划分为拦沙及供水两种。功能定位为供水的淤地坝工程,可在其库坝功能转换的基础上,通过改造使其蓄水加以调度和利用,从而提高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由此可见,对现有坝系中主要工程进行科学评估,划分其蓄水拦沙功能是库坝功能转换的基础,也是库坝水资源联合调度及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

提出库坝功能划分的指标,是指导坝系功能划分的重要依据。选择好水川流域典型的、运行管理及观测资料较为齐全的后海子、团结、下老庄、上岔、张家台子5座骨干工程,初步探讨淤地坝“库坝功能转换”中库坝功能划分的相应指标。依据库坝功能转换核心思想,库坝功能划分与定位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及定量指标。

2.1 定性指标

2.1.1 库容条件 小型水库是指库容介于10万~1 000万m3之间的水库,又分为小一型水库和小二型水库,其中小一型水库库容为100万~1 000万 m3,小二型水库库容为10万~100万m3。好水川流域骨干工程淤积库容约20万~80万m3。在“D&R”体系中,将设计防洪库容与通过洪水修正后的滞洪库容之间的差值计为V1,将设计淤积库容与实际淤积库容间的差值计为V2,V1 同V2的和称为淤地坝的兴利库容。据计算,典型骨干工程现有兴利库容25.47万~52.70万m3(表2),库容条件与小二型水库相似,具备库坝功能转换的库容条件。

2.1.2 骨干工程所处水系位置分析 团结、后海子、下老庄3座骨干工程均位于流域内的田家老庄沟,其中后海子骨干工程位于沟道上游,团结骨干工程则位于几条支沟的汇合处,而下老庄骨干工程则位于田家老庄沟下游,靠近主沟道和南干渠,具备水资源联合调度的优势条件。从功能上分,团结及后海子骨干工程主要以防洪拦沙为主,下老庄骨干工程则以蓄水为主。团结及后海子骨干工程运行方式为拦泥放清模式,可通过沟道将水引至下老庄骨干工程,经调蓄后可用于灌区用水。

上岔及张家台子骨干工程位于同一沟道中,其中上岔骨干工程位于支沟的上游,而张家台子骨干工程则位于沟道下游,靠近主沟道和南干渠,也具备水资源联合调度的优势条件。故而上岔骨干工程主要为防洪拦沙功能,张家台子骨干工程则定位为蓄水为主的骨干工程。

由此可见,位于沟道上游的骨干工程功能定位为防洪拦泥,通过拦沙放清模式,将清水通过沟道或其他饮水工程引至位于下游的骨干工程;下游骨干工程可将其主要功能定位为蓄水供水功能。

2.2 定量指标

依据库坝功能转换核心思想,影响淤地坝蓄水及泥沙的主要因素除降水外,还有库容、年淤积量、流域内梯田、林草比例等。

2.2.1 淤积库容与淤积速率 对各骨干工程的设计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对象为各骨干工程的设计淤积情况及实际的运行淤积情况,对各骨干工程的运行时间、已淤库容、设计年淤积量、实际年淤积量、至设计年限时的未淤库容等进行统计分析(表3)。

据以上骨干工程运行状况可知,实际淤积速率均低于设计值,但由于骨干工程所处位置及下垫面条件的不同,各自具有较大差异。下老庄骨干工程及张家台子骨干工程的实际淤积速率低于设计值,其中下老庄骨干工程实际淤积速率为设计值的67.62%,张家台子骨干工程实际淤积速率仅为设计值的39.60%,均小于70%。

同时,对骨干工程运行至设计年限时的未淤积库容进行估算,而功能定位为蓄水工程的张家台子及下老庄骨干工程年淤积量相对较小,至设计年限时的未淤积库容分别占设计淤积库容的60.40%、32.38%,具备蓄水及水资源联合调度条件,故而定位为蓄水工程较为合理。

2.2.2 下垫面条件分析 由于梯田工程的减水减沙功能,尤其是流域内的隔坡梯田,其减水减沙效果更为显著,其面积所占的比例对于骨干工程的蓄水及淤积影响最大。结合水系划分及土地利用方式调查,对各骨干工程下垫面条件中的梯田、林草地及坡地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

对功能定位为蓄水工程的下老庄及张家台子骨干工程而言,梯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5.52%和68.36%,其余的拦沙工程梯田比例均低于45%。因而主要以梯田占控制面积的比例作为蓄水功能划分的主要指标。

2.3 功能划分与定位总结

将以上工程功能及特点进行总结见表5。由表5可见,可通过定量及定性指标对淤地坝功能进行划分及定位。好水川流域中位于沟道下游、实际淤积速率低于设计淤积速率的70%、梯田面积所占比例高于45%的淤地坝可实现库坝功能转换,并通过工程改造使其消耗于无效蒸发和深层渗漏的水资源得以利用,增加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提高流域水资源及工程利用效率。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好水川流域典型工程运行状况分析,可将位于流域沟道下游、实际淤积速率低于设计淤积速率的70%、梯田面积所占比例高于45%的淤地坝进行坝库功能转换。进行坝库工程转换后的淤地坝工程,兼具防洪、供水、拦沙等多重功能,可增大流域水资源利用量,有效地提高流域水资源及工程利用效率,为淤地坝建设及管理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宁南山区库坝功能转换体系已初步建立,其库坝功能转换核心思想也已验证示范,功能划分指标也很清晰,但尚未于其他区域进行示范校验,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 秦鸿儒,刘正杰,陈江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运行管理调查研究[J].人民黄河,2004,26(7):25-27.

[2] 黄自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地位及发展思路[J].中国水利,2003(9):8-11.

[3] 畅春晖.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前景展望[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1):31-33.

[4] 左仲国,姚党生.河龙区间坝系水资源开发前景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02(11):23-24.

[5] 陆中臣,陈常优,陈劭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淤地坝[J].人民黄河,2006,28(2):108-112.

[6] 毕慈芬,郑新民,李 欣,等.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对水环境的调节作用[J] .人民黄河,2009,31(11):85-86.

[7] 马 轶,张维江,张鹏程.好水川流域坝系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1):84-87.

[8] 於 凡,曹 颖.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综

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4):92-98.

第8篇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路径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主动学习与探究,实现有效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若要落实上述要求,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做出一定转变,不再以教材为本,不再单一教学,不再“以教为主”,而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多样化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前备课:“教材本位”转向“学生本位”

课前备课是教学的基础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研读教材与大纲,也需要关注学生。而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同,在教材与学生哪个是第一位的处理方式上是不尽相同的。在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将教材置于首位,以大纲要求为出发点来解读教材,侧重如何教,怎样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多个班级可能是同一份教案。而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需要以学生实际、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认真研读学生,弹性预设,创造性使用教材,而不是在各班运用同一教案,因为班级不同,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异,他们在课堂的配合情况会不同,最后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管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其出发点应该是学生,并且是可调整、变动的,如此才能调动学课堂参与度,有效教学。如教学《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时,如果学生对中国地理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补充适当的知识,比如什么是“流域”;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时,补充地形类型知识,再借助“长江干支流示意图”,简单介绍长江概况,包括主要支流以及流经的主要地形等等,给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倘若学生基础好,则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借助图文资料分析案例,自主探究。

二、教学手段:“单一型”转向“多样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与知识的传递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手段。其中,传统教学以语言讲授为主,辅之以板书、挂图。而在现代教学中,又引入了多媒体等电化手段,给学生创造动态形象的学习环境,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课容量更丰富,知识教学更直观形象。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是说完全排斥、摒弃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是相互兼容,相互配合的,以达到最优化效果。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一教学,依据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手段,整合常规教学与现代媒体,优势互补,增强教学效益。

如有些教师单纯口头讲授,甚至是满堂灌,知识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有些教师虽引入现代化手段,但整节课下来都是多媒体课件,缺少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容易让学生眼花缭乱,影响教学效果。如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只是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呈现大量信息,虽增加了知识容量,但认真思索,教学手段并不是多样化,面对繁多信息,学生可能应接不暇。而倘若教师先用电化手段演示“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而后引导同学们小组合作,动手用手电筒、地球仪等工具演示地球的自转。另外,还让学生用乒乓球、剪掉底的大饮料瓶子等自制教具演示实验:倒立瓶子,灌满水,在水上放乒乓球,再拧下瓶盖,看看乒乓球的运动情况。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增强直观体验,更好地认识地球自转,更深刻地理解地理自转所带来的昼夜的更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等。

三、教学方法:“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在新课程教学中,课堂应当是互动对话、质疑问难、碰撞思维、心灵相约的地方,教师处于引导与指导地位,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然而,由地理教学实践看,以“教”为主,教师“主演”,滔滔不绝的演说,事无巨细、和盘托出的讲授,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陪衬“演员”或观众,被动接受知识,机械式练习,这就剥夺了学生自学探究机会,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禁锢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思维,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影响学习动机,所学知识局限表明,缺乏深度、广度。所以,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新课程理念,摒弃单纯讲授教学,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与活动,诱导学习者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如教学《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时,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再根据课本上黄土高原概况的描述,当当导游,由地理位置、地貌特点、范围等方面向“游客”介绍黄土高原。先分组交流,再选出代表上台讲“导游词”。而后各抒己见,讲讲水土流失有何危害。接着,引导学生重温教材相关内容,完成有关表格,教师予以小结与补充。研究水土流失的成因时,引导学生预习交流,说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再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各组运用水、烧杯、草皮、土壤等材料完成不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每组选出代表汇报结果。而后根据四组实验现象,总结归纳,认识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植被状况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体会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在备课环节注意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本”为本,选取多样教学手段,而不是单一僵硬教学,注意以学生的学为主,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充当“导演”,师生合作,共同演绎精彩生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禹林.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0)

第9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一、 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

1 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公布的全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面积为26万km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

2水土流失的危害

2.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石化和砂砾化,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减少了耕地面积。水土流失使植被减少,地面覆盖率降低,土壤拦蓄地表径流能力减少,流失后坡地土壤持水力小,一旦遇干旱则农业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近50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万hm2以上,平均每年5万hm2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 460 km2。

2.2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由于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大量的泥沙淤积使黄河河床每年抬高9 cm左右,形成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每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地面径流的汇集过程。黄河流域50%以上的雨水资源消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为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运行,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每年需用200亿m3左右的水冲沙入海,以降低河床。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农业结构所致。据遥感调查,1989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6.5万k,其中水蚀面积为34.52万k,风蚀面积11.98万k;1999年水土流失面积41.11万k,其中水蚀面积35.05万k,风蚀面积6.06万k。从两次遥感调查对比看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经十年治理,治理面积增长7.11万k。但由于近期在采矿、交通、冶金、建材等生产建设开发中,不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生态环境破坏。

3.2 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比例过低,导致整体农业产出效益差。农业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的思路尚不清晰,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基地的保障;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各自的支柱产业,尚需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群众的主要投入及大部分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尚未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缺乏产业化意识和资金投入。

二、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战略

1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1.1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我国的水土保持必须从国情(区情)出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订切合实际的治理目标。

近期目标(2001-2010):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坚决控制住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面积不再扩大。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草,水土保持措施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4-5亿吨,有效林草覆被率提高到25%,人均基本农田0.13-0.2h,粮食占有量达到人均350-400kg,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40%。

中期目标(2011-2030):部分1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流失面积的60%以上,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35-4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基本行到恢复,人为水土流失全面得到制止,已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80%以上得到恢复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6亿吨左右,农村人民生活初步步入富裕,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80%。

远景目标(2031-205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得到改良,大部分荒山的自然植被得以恢复,宜林地全部绿化,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50-60%左右,坡耕地实现梯田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水土保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8亿吨左右,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实现环境优美、农林果牧全面发展、人民富裕的目标。

1.2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开发相结合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新机制,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寓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之中,把恢复植被作为突破口,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开发替代产业和增加就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3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退耕还林还草并不仅取决于粮食,在有粮无钱的情况下做到全面退耕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国家除了"以粮代赈"投入粮食和资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对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发展赵势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开展了近百项专题研究。特别是通过微观与宏观、机理与形态、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国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方式、类型、面积及发生发展规律,在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地区的坡面与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及其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试验推广了以改变小地形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的各种耕作措施;以恢复植被,增加地面覆盖为中心的造林种草技术;以减少径流、拦蓄泥沙为重点的各种水保工程措施。先后建立了上百个试验示范小流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与配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四、 几点具体建议

1 注重历史经验,坚持综合治理

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半干旱区进行人工造林(含灌木)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如果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建议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

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但如何具体实施却大有讲究。我们认为,对于25°以上的陡坡地,不是退耕后不再种粮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强调退耕后主要应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灌草的生态保护用地,即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收获和采伐。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前一时期限内在拍卖"四荒"中,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药材,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至于25°以下坡地退耕后的利用问题,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置,同样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对于地少人多、特别困难的少数地方,为保证群众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则应考虑采取移民搬迁工程的办法加以解决。

3 把对天然植被保护、改良放在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重要位置

人工植树种草无疑是使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必须把天然植被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黄土高原人工造林种草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地形地貌条件确定适宜的乔灌草植被类型,选择适生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以及在本地区经长期种植引种并取得成果的树草种,培育新的速生多抗体树草种当然十分重要,但不是马上能够实现的。相比之下,保护和恢复天然林草植被的措施就比较简单,最主要的一条是封育,其次是补播、补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