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4:14
导语:在中医英语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困难与现状
中医药走向世界就是中医药疗效和科学内涵得到国际社会公认,中医独特的医疗保健康复模式及其价值被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品主流市场,中医药标准规范成为国际传统医药标准规范,中医药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的过程。根据统计,目前日、韩两国的中药产量占全球中药市场90%营业额,而作为中药发源地中国仅占2%]。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为何在与日、韩的竞争中如此落败?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中医药人才的匮乏。人是决定一切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国内不乏专业的中医药人才和专业的外语人才,但是我们缺乏复合型的人才,特别是既懂中医又懂外语,既懂中药又懂医疗机械,既懂中药又懂资本市场的人才。近年来,中医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深受教学设施、教学理念、学习观念等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影响,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总体教学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2重在人才培养
精通中医药的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是中医药能否走向世界的关键。虽然中医药英语翻译在世界上已经断断续续历经了几个世纪之久,但是直到近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和我国一系列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出台,中医药融入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中医药英语翻译教学才在国内慢慢地“热”起来,并呈现快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ESP)之势。然而,由于中医药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有着独特而复杂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还存在着两种语言的转化问题,中医药英语翻译教学在前进的道路上遭遇了许多麻烦。现阶段,国内外探索中医药英语翻译教学的学者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他们提出了一些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并且也注意到了中医药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但是真正拥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很少,而能出版较有影响力著作的学者就更为凤毛麟角了。由于中医药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特殊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学者和机构往往由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不足导致中医药英语翻译中不准确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机构做了大量工作,旨在避免出现中医药英译中文化缺省和误读现象,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深入全面的探讨研究,中医药英语翻译界对此还是各执各理,真正意义上的克服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伴随着中医药及中医文化国际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深入全面的研究中医英语翻译,尤其是中医英译中的标准化问题。但是,在中医英译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我校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改革首先从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开始,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和文化缺省对中医英语翻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全面梳理当前中医药英语翻译面临的主要文化制约因素,进而在中医药英语翻译教学中加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探讨中医药英语翻译中应把握的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从而在中医药英语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熟悉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克服中医药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和文化缺省的有效策略,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中医药文献的英语翻译;探讨中医药英语翻译人员未来在中医药文化翻译方面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本文来自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刘殿刚顾赤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1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趋势
1 .1经济文化全球化为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传承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兴趣,中医药热潮正在升温: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用中医药防治疾病;英、美等国逐步认可中医学并着手建立规范性的中医药治疗体系;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务人员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广阔空间已经形成。
1.2国际中医药教育迅速发展为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构建了平合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开始开办中医药教育。亚洲的日韩、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欧洲的英、法、意、荷;美洲的美、加;澳洲的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开办有中医、针灸等课程,或是通过法案认可和保障中医药合法地位;除此以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还设立了中医药教育专业委员会。
1.3国内中医药国际教育机构的建立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坚强后盾
自1957年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北京中医学院接收第一批学习中医的外国短期进修人员以来,各种“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国际学院”等中医药国际教育机构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专项从事留学生中医药教育:培养的学生来自五大洲众多国家和地区;包括非学历教育到专、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等层次;留学时间长短期灵活;教学手段涵盖面授远程教育等。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及医学模式转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促使更多医学工作者来华学习中医药。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中医药院校具备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在校留学生5000余人,已居我国自然科学教育留学生人数之首。
2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英语教学改革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为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医院校要解决问题,抓住中医药教育特色,顺应中医药国际化趋势,全方位改革英语教学。
2.1转变理念,迎接挑战
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希望将中医药的科学内涵用更容易被广大民众理解的语言加以表达,来沟通中医与西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从而让中医药更好地被社会普遍理解、接受,进而满足现实需求、服务整个人类。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是中医药教育继承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事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中医药人才不可或缺的部分。
当前一些中医院校过多强调专业教育,忽视英语教育,对英语教学投人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不够灵活,再加上掌握好中医药这个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学生面对阴阳五行、数百味重要药方及针灸穴位又长期处于死记硬背状态,无法保证英语学习时间,虽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学生却常常因为英语能力不足而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中医院校的专业教师由于受整个中医界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够的影响,缺少提高英语能力的动力和机会,用英语进行教学和实践的能力普遍欠佳,这些都影响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解决这些问题,中医院校就要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重视英语教学,将英语教与学作为服务于人才素质培养、学校持续性发展、中医药事业蓬勃向上的重要任务来抓,迎接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2开辟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中医药人才
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现代化中医药人才只有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又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才能使祖国文化的瑰宝发扬光大。
2 .2.1重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改变大多数中医院校采取的大班授课模式,根据学生英语能力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采取多起点分级教学;改变“拥有专为英语课程而设计的多媒体教室的院校寥寥无几,大部分院校只拥有语音实验室,(参考:1)”教师多数只能播放教学听力录音带、给学生核对听力材料答案的简单的英语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人机交互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从而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改变投人少的现状,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硬件配置及英语教师专业培训等投人。
2 .2 .2完善专业英语教学
首先,在本科生高年级阶段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目前,一些中医院校涉外、七年制三四年级及研究生阶段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毕业生有的走出国门,有的成为专业医学英语人才,为研究及传播中医药学做出了贡献。中医院校如果在本科生高年级阶段开设专业英语,必能达到学习基础英语的最终目的,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学生,帮助他们走向社会、走出中国、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思维导图(Mind Map/Mind Mapping)也被称为心智图,是英国著名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将人类大脑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他指出:“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理、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1]也就是说,思维导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通过联想和连线的方法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从而使抽象的思维活动可视化、直观化。“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2]。每一种进入大脑的东西,例如文字、气味、食物等,都可以成为思维导图的一个中心主题,以这个中心主题为基点,依据人脑放射性思维的特点,可向外发散出很多的分支,每一个与中心主题直接连接的分支都是“次主题”,而每一个“次主题”又可以作为它的下一级分支的主题,再向外发散出很多的分支,形成一种发散性的树状结构图,中心主题或分支主题上写着不同的关键词,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心突出,主次分明,放射性、开放式的思维导图。
可见,思维导图能将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通过图画的方法显性化,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一种可视化体现。思维导图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它能够促使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最为关键的信息点、知识点上,易于学习者发现不同事物、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地建立起新、旧知识的内在关联。此外,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同时使用人的左、右半脑,因而能够明显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理解能力和记忆力。绘制思维导图主要有手工绘制和软件绘制两种方式。先将主题涉及的关键词写在白纸或打字填在中心区,然后从中心画出分支,每一个分支都写上与主题相关的次主题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往下拓展。关键词可以是单词、短语的形式,但不能使用句子。正是由于它简单易学,特点突出,因而有利于学习者理清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中医英语及其教学现状
中医英语(English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Purp-
ose)简单地说就是“英语语言在中医药对外翻译与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达体系。”[3]它是将中医知识系统而全面地用英语来表达及付诸实践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专业英语的一部分。中医英语既具有公共英语在用词、造句上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中医语言表达,知识信息的专业性,中医英语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比如在用词上中医学有的“阴”“阳”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为“Yin”“Yang”即可,因为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语表达;在造句上由于中医语言一句话往往信息含量较大,因而中医英语中被动语态、复合从句的句式也比较常见,这些无形中都加大了英语教师传授专业外语知识的难度和医科学生理解中医英语的难度。
目前多数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讲解中医英语课程,即对有关中医药的英语课文进行逐句的翻译并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释义,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和忙于记笔记。由于中医英语词汇的专业性和句式的复杂性,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阻碍了学生学习中医英语的热情和与教师的互动、沟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习者个体进行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4]。所以中医英语的教学应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改变教师单纯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二、思维导图用于中医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医英语的教学质量
把思维导图用于中医英语课堂,其实质是利用直观、形象化的图示,把相关的中医英语知识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组织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文字、词汇、图形及线条等外显的方式,以及采用不同的颜色及字体把重点和非重点标注出来,合理安排分支结构,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思维导图可以用于教师在课堂开始阶段的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也适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还可用于课堂最后阶段的总结和复习,巩固和强化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所以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够贯穿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由于它促进了思维的可视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并且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教师在课堂的主要作用是做积极正面的引导,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进行知识的自主意义建构,从而顺利地达到课程要求。例如,中医英语中有关“中医六”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就该内容在课上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共同完成,不但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还易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注:由于篇幅所限,该思维导图只标注出了风邪的特点和部分常见证)
可见,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将课程内容组织成更为有效的整合框架。”[5]它在中医英语课堂的使用有利于教师对所教的内容以一种更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也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点内在的联系,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此外,思维导图也适用于教师课前的备课。通过课前绘制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易于教师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顺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得更加科学合理。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不但要会熟练地绘制思维导图并合理地运用于中医英语课堂,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独自绘制思维导图并借助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思维导图就会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各个阶段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课前预习阶段,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的整体框架,并且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易于发现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做好准备。思维导图的中心思想是“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让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转”[6]。因而它是一种改善学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中医英语学习中得到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把握。
学生课上学习阶段,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理解力,并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在绘制和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通过对重点信息和关键词的查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新内容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加以深化。因而,在共同绘制图示的过程中就促进了师生间的课上沟通,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彼此之间的协作沟通和互相学习,达到对所学中医英语内容的理解;此外,中医英语内容复杂,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往往忙于记笔记而忽略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使用思维导图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只需标注关键词,通过线条进行信息的连接,从而减少了记笔记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课后复习及期末复习阶段,利用自己之前绘制的有关每一章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此时学生只需要集中精力于思维导图明示的关键词语就可以马上联想和回顾出每一章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是因为“思维导图在帮助回忆反馈原知识信息方面效果突出”[7]。通过思维导图里标注的信息,结合自己头脑中已概念化、认知化的信息,从而发现自己遗忘的或还不熟悉的知识点并进行有计划的复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学习的针对性。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59-03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在高校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和研究生培养规模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研究生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从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实践出发,探讨本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
1.研究生生源比较复杂多样。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我校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从最初的不到十人到目前的每年四百多人,生源日益扩大。在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突显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年龄层次、地域差别较大。有的学生是本科毕业的应届生;有的则是工作多年的往届生。以笔者2010年所教的2个班(120名学生)为例,学生年龄在22~35岁之间,来自的地域有河南、河北、湖北等多个省市。第二,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以我校2012级研究生英语三班为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为45%,这部分学生有着较好的英语读写基础。但是有些学生尤其是参加过工作的往届生,英语学习已经停滞多年,即使是最为基础的英语读写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更不要说进行听说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较大,使得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英语学习。第三,英语课堂学生人数较多。在我校的英语教学中,有的班级人数超过100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和学生进行互动。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体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医院校当中,从而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2.课程设置有待合理提高。大多数院校在研究生英语教育中,过多地关注于英语基础知识的加强,而忽略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研究生英语教学与本科生英语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是指定一套教材,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精读、听力和写作的教学活动。[1]这样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高层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需要。
3.测评体系有待改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考试规定使得研究生英语教育测评法定化和统一化,造成了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试倾向。很多学生尤其是本身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通过英语考试这个方面,而忽略了英语本身的学习。这一问题在我校的部分研一学生中也有体现。
4.教学方法有待提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与学习能力。以老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已经阻碍了研究生的英语学习,更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对我校及其他中医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改革教学模式,引进分级教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应当把教学模式的改革放在首位。而分级教学正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针对我校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差异较大这一情况,应当在研究生入学时组织一次全方位的英语水平测试,从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英语真实水平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学校可以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英语测试成绩将学生的英语课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对普通班和提高班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需要注意以下的两个问题:(1)学生的分班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变化,分班情况应当进行调整。(2)在课程设置和教师配备等方面,要尽量公平,不能把好的资源都向提高班倾斜。同时,对英语基础较好(例如大学英语六级达到优秀)并且有意愿免修英语的学生准予英语免修。在开展分级教学的同时,应当采用小班授课的模式,从而使英语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分级教学有助于因“才”施教,对学生而言能够充分调动其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保证学习的质量;对教师而言,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目的与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研究生阶段不仅要强调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更要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3]我校现有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主要是针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培养,包括英语精读、听力、口语以及中医学专业英语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可以起到很好的加强基础的作用。但同时对于英语较好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英语学习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的调整方面,可以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由单一的以英语精读为主的课程设置向多样化发展,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在选修课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英语和中医学的结合,突出中医学特色,发挥中医院校的专业优势。可以开设国际会议交流英语、实用英语写作、英语高级翻译等课程。同时,还可以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多和外教交流,以电影欣赏、文化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改进测评体系,引入形成性评估。测评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本科英语教学引入形成性评估的今天,我校以及许多中医院校研究生英语测评仍然停留在终结性评估上,即体现在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上。重视形成性评估是现代教育认为“学会怎样学习”比“学到现成知识”更重要而注重优化学习过程的观念产物。[4]研究生英语的形成性评估可以体现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多样化这两个方面。考试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要从考查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出发;考试的形式可以和平时的课堂表现联系起来。例如,笔者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用英语做speech,进行debate等课堂活动。这些平时的课堂表现,都可以列入到最终成绩中。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改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往往以老师为中心,由老师掌控整个课堂进度与发展,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纳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当英语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当然这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国许多院校包括中医院校已经对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笔者长期从事本校研究生英语的教学,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有一定的经验与研究。通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目前中医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若干相对应的建议。在当前的英语学习环境下,只有进行改革,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才能够找到一条适合中医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发展的道路,才能够全方位地提高中医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中医院校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柯建华,何桂英,刘茜红,等.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新模式的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4):55-57,84.
[2]辜同清.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12(3):73-76.
[3]蔡静,胡燕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4):461-462.
[4]夏纪梅.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外语界,2005,(2).
[5]邹磊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72.
一、引入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PBL教学法是为培养具有科学思维素养的高层次医务工作者而设定的,符合当今社会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样的,中医英语课堂中引入PBL教学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仓0造力。
其次,中医英语的课堂教学与其依托的专业密不可分。中医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中医药对外交流过程中常用术语的惯用英文表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涉外临床实践中熟练使用专业的英文句式,同时解决学生科研的基本英语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更为熟练地使用专业术语。因而,采取PBL教学法能帮助教师更为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让琐碎的语言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选择性地掌握更为有用的语言点。
另外,PBL教学法尝试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完成知识点的答疑解惑,课堂形式多样,特别是语言点的学习,可能在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牵涉众多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因而,引入PBL教学法对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重要素|的培养意义重大。
二、引入PBL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首先,中医英语目前虽然在英语专业和医学专业都有开设,尽管有着中医药专业背景,但毕竟这是一门语言课,所以,教师在问题设定的时候一定要以语言点的学习和掌握为主要方向。比如,目前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命名在标准化问题上热议不断,一个术语多个译名的问题在两本权威标准颁布后依然得不到解决;不仅如此,这两套国际标准所提倡的译法问题也较多,质疑声不绝于耳,众多专家学者发文讨论。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将标准化这个大问题细化为众多术语标准译名讨论的小问题,给学生们提出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选定自己主张的译名。
其次,语言学习不同于医学知识学习,语言学多是琐碎的、细致的、惯性的。教师在设定问题时应充分考虑中医英语课程中众多细微的知识点,将零散的知识点设法串联起来,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串联起来的知识点一个个找出来,化整为零,通过一个大问题的解决学习掌握诸多语言点。
当然,PBL引入中医英语教学场景也会是别开生面的。比如,我们可以设定真实场景的涉外诊疗案例,引导学生们自主设计,以小组学习搜集当下较为规范的医护英语口语、书面语,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与其他组分享讨论。这不仅符合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
在目前该门课程教材单一、质量不高的背景下,引入PBL教学法不仅是对课堂管理的一次改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教材带来的种种约束。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有选择性地、适当地摈弃内容空洞、选材老化的课文,通过设定课程内容或与教材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搜集更为新颖的内容来充实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为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的教材改革做准备,也可以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引入PBL教学法需要克服的问题
PBL教学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而目前中医药院校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或许是受专业影响,学生大都比较含蓄内敛,缺乏主动配合和交流的精神,虽然英语课堂要比专业课轻松一些,但依然摆脱不了沉闷、缺乏生机的大氛围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设定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做到问题设定有特色、执行力度有考量、评价总结有意义。教师不仅要避免问题设定过于复杂,更要结合学生特点,在分组时有针对性地将基础好、性格外向活泼、有领导力的学生进行分散,利用他们在同学问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影响,避免教师和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性,以及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合作中产生摩擦、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语
大学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产生创新的源泉。将PBL教学法引入中医英语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帮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同时掌握医学知识和英语语言点,对于这种双重学科交叉的科目来讲,不失为一种更为理想的尝试。
英语教学文化差异渗透方式一、引言
一门语言的习得,必然会触及到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文化必然会体现在语言当中。中西方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等诸多差异,使得人们在思维、习俗、观念等方面存在反差。我们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经常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从而影响我们对所接触内容的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渗透文化,了解差异,更好地进行教学。而如何进行渗透,也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难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更侧重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体会、分析和消化。那么,我们就更加注重对英语语言的掌握。而语言中所体现出的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日常习俗、习惯用语等文化问题却为我们理解语言造成了障碍。这样的障碍,轻则让我们不知作者的意图,重则在理解上与原意大相径庭,闹出笑话。更甚者,则让我们对作者有所误会,对语言有所误会,对其文化有所误会。
以上这些现象,都会给我们的英语教学造成困难,不但打消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我们十分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历史知识、背景所导致的人们思维、观念、行为、饮食、建筑、服饰等文化层面的差异。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它可以随时进行,不必大张旗鼓,只需润物细无声就好。通过语言的学习,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义提供给学生,甚至可以当作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也不再是干巴巴地学习语言,而是更多地了解字里行间中的文化,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既然我们要在大学英语中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那么都有哪些差异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文化中的生活方式不同。中西方在地理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生活上选择不同的方式,从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中产生的大量与之相关的语言。如果我们了解了其生活方式,自然也就能更好地体会这些语言所表达的含义。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汉语中和农业以及饮食相关的词汇就很多。例如,民以食为天、煮豆燃豆萁等比喻的语言,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西方却不善农耕,而善航海,从而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语言。例如,land before the wind(生活轻松的地方)。
其次,人文历史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中西方的几千年历史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尽管个体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就整个民族来说,一些思维早已根深蒂固。大体上而言,这些差异一般体现在称谓上、打招呼上、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联想上、对颜色和动物的喜好上、社交礼仪上、性别差异上、感彩上、委婉语上、表达方式等方面。例如,中国文化中,为了显示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称呼其头衔;而和西方人在一起,有的时候很难区分出谁是领导。中国人重血缘关系,亲戚之间的称呼是十分具体的,而西方人却仅用几个词来指代所有的亲戚。中国人喜欢龙,西方人认为那是邪恶,诸如此类的东西很多。
再次,信仰等差异所导致的价值观不同。中国人深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重仁、爱、尊师,也崇尚老子的道家思想,崇尚无为,同时还信奉佛教,宣扬佛法无边。而西方则信仰基督教,以圣经为其行为准则。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强调集体、克己,稳中发展,故土难离。而西方人强调天人对立,崇拜个人主义,主张自由平等,注重个性发展。这些差异是的中西方语言内容也大不一样,如中国人常说落叶归根,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西方人则有冒险精神,常说个人英雄。
当然,除了以上所罗列的差异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不同。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差异,一般也是林林总总,但一般都不会以上范围。
四、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方式
由于文化差异体现在社会、科学、教育、活动等各个方面,我们在渗透文化的时候,应不拘一格,采取灵活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首先,以课堂内容为基础,采用解释说明的方式,通过语言的习得逐渐渗透文化。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石。在学习蕴含文化内容的语言时,清楚地讲解隐藏在语言之中的文化特征,说明作者的写作意图、背景、思想观念,以及深受何种信仰的影响等。
其次,在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联想、联系的方法,与用融合和比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意识,进行文化渗透。我们在进行基本的讲解文化之后,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联系相关的文化内容。在进行这些文化渗透时,可以比较一下这类文化和原有文化之间的异同以及它们与中方文化的异同。学生在熟悉了这些异同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文化意识,在涉及到文化的语言之中比较。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利于我们进行文化渗透,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利用课外语言资料和阅读内容,通过自主学习,采用适当性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文化知识,进行文化渗透。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而课堂中的文化渗透也是十分有限的。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文化差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取提问、布置任务、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大量的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信息量,也提高了学生语言习得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进行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本身的语言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前提下,了解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反过来,也正是这些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和水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除了以上的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选修课、讲座等诸多方式,利用图片、电影、歌曲、文学作品来讲解中西文化中动物、颜色、遣词造句、节日由来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文化渗透。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也是文化的教学。我们需要倒入文化,进行文化差异的渗透。只有进行文化渗透,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了解教学内容,语言的魅力,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2\]马菡.试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2).
\[3\]吴国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外语学刊,1990,(03).
关键词:美国医疗剧;医学生;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065-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17
1 . 引言
21世纪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国际医学交流日益增多。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意味着医生面对的国外患者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医学院学生具备更高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能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英语水平不能仅限于打招呼、寒暄、指路,而是要问病史、诊断、治疗、书写病历等等。同时,要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医学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国外期刊、会议文献及其他参考资料, 这比阅读一般英语文章和书籍困难得多。因此,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除了通用性的基本技能,还要加强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
2 . 医学生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2 . 1 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
赫尔德认为:语言是心灵的自然禀赋,唯有语言才使人具有了人性;语言与思维不可分离,民族的精神与民族的语言密切相关。洪堡特继承了赫尔德的观点:“在每种语言中都有各自的世界观”,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等同的看法:“语言好比是民族精神的外部体现,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就是民族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藩篱,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藩篱进入其中,才有可能摆脱母语藩篱的约束。因此,语言不是一般的工具,具有人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汪大昌,2004:44)。
外语教学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语言规则系统的重构;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张国扬、朱亚夫,1996:24)。因此,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规则系统的重构,还包括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 2 大学英语教学的服务职能
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职能。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刚恢复高考,大学生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少,英语水平低,培养学生普通的日常交际的听说读写能力确有必要。时至今日,技术革新带来的全球化发展,使得我们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打下了十分坚实的英语基础,普通交际已经不在话下。那么,他们现在对英语的需求就不再满足于普通的交际交流,而是能够应用英语读懂专业书籍、听懂专业会议、进行学术发言,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学生的水平在变,需求在变,我们英语教学的职能也得随之而变。因此,早一点未雨绸缪,早一点作好准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是势在必行。
3 . 美国医疗剧的文化元素及利用价值
我们发现不少英语专业的学生,语音语调都很不错,听BBC的广播没有问题,可是去到英语国家,上街听不懂话。因为我们平时课堂上的训练都是标准英语,稍有变化或者不是很标准就听不懂,这恐怕也是一种教学上的欠缺。外国人学汉语也有类似的问题,有些外国人因而到街上去学习老百姓实际交际的语言,就是为了学习鲜活还有时代性的语言。
而鲜活还有时代性的语言,在一部好的英文影视作品中比比皆是,不仅涵盖了地道的语音、语调、节奏、用词、句法等语言形式,还有各种文化背景参差的人群的生活语言,当中还包含着价值、思维、情感等隐性文化元素。
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如果教师能对优秀的美国医疗剧善加利用,将其引入医学生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将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获得真实的生活语言,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各具特色的多样性文化,避免因文化偏见导致的文化冲突。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双向交流和沟通的实现插上腾飞的“翅膀”。
此外,美国医疗剧中也涉及了大量的医学伦理、医学道德实践、生命伦理问题。影视作品的震撼力是常规道德说教无法企及的。通过对剧情的观看,学生可以直接从影视作品中获得思考,更易触动学生心灵,产生共鸣。再者,因为医疗剧持续的时间长,需要一直重复某些内容,可以对一个范围主题内的英语内容进行长时间的反复学习,有利于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美剧相对于传统教材来说,具有相当强的“与时俱进”性和“趣味”性,以及生活化的内容,学习的适应性也大于传统教材。
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意识到美国医疗剧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并开始将其引入英语教学,以期解决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具体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医学专业英语基本知识与技能外,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发展的前景和学术研究的前沿,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 美国医疗剧在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4 . 1 美国医疗剧素材的选取
首先,大学英语的教学越来越需要突出实用性,针对医学生的教学应紧密结合基础临床与科研。教学资料的题材必须围绕学习内容的“新颖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时空性”以及语言素材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而合理取舍。同时,还要结合语言使用的目标情景而有针对性地选择载体。换言之,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安排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医学本身的发展状况,做到语言和专业学习两方面的有机统一(白,2001:48)。
其次,有效选择教学片段。大学英语教学有学时限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影视作品的选择要进行有效片段的截取,根据教学时数进行安排,不能把课堂变成电影院,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故事情节上,而是引导学生关注美国医疗剧中呈现的文化元素。
4 . 2 美国医疗剧在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Gary Weaver利用“冰山”理论来解释文化的多层性。文化像“冰山”一样,由“水上部分”与“水下部分”所构成。“水上部分”是能看得见、容易识别的,是显性文化,包括语言、服饰、节日风俗等;“水下部分”是看不见的,即隐性文化,包括如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等(朱宁,2009:144)。因此,美国医疗剧中的文化元素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4.2.1 显性文化元素的应用
美国医疗剧中的显性文化元素主要是大量的医学专业词汇和医院场景的对话、交际。
影视剧集图像、声音为一体,影片语言都是真实语言使用的过程,为学生听营造了自然主动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张明,2008:189)。学生通过听,甚至根据画面猜测、理解,有意无意地学习、巩固了语言知识。美国医疗剧多以连续剧的形式展开,比如《实习医生格雷》从2005年第一季开拍,直到2013年已经拍到第十季,持续的时间长,常见的专业医学词汇重复出现。经过反复再现,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也增加了学生的医学专业词汇量。
再者,由于剧中角色的年龄、身份、专业、文化程度的不同,角色的衣着,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气、语速、措辞各具特色,可以让学生快速地、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人们说话的真实状况,通过模仿,可以逐渐改掉常见的中式语音语调,从而为将来有效地进行职业跨文化交流做准备。
4.2.2 隐性文化元素的应用
美国医疗剧中除了显性的文化元素外,更多的是隐藏在显性文化之后的隐性文化,它往往是无法直接看到的。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还要透过这些显性的文化洞悉更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比如医学伦理、医学道德实践、生命伦理、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
美国医疗剧《实习医生格雷》第一季第8集中,笃信犹太教,患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女孩Devo需要马上更换心脏瓣膜,Alex建议她使用猪瓣膜时,她情愿死掉也不做手术。原因是犹太教拥有一套非常详细、复杂的饮食禁忌法,在犹太教中猪被视为不洁食物,不能食用、接触。最后医生采用牛瓣膜的置换方案为Devo进行了手术治疗。由于病人与医生的差异导致的冲突在剧中比比皆是(姚婷、祁晓娜,2011:89)。
学生透过对剧情的理解,会逐渐感受到美国的“大熔炉”文化,美国民族的多样性,美国的多元化,美国人对个人信仰的尊重等等。透过剧中医务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学生也会对美国的医疗体制、医疗文化、个人价值观等有一定的了解。
5 . 结语
鉴于语言教学的本质以及医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是势在必行。以美国医疗剧作为手段,以医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为依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学,使学生在未来的专业领域获得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白、熊荣敏、李玉连.现代医学专业英语教育管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3):48.
汪大昌.普通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4.
姚婷、祁晓娜.从美国电视剧《实习医生格蕾》谈美国医疗保健文化[J].中国护理管理,2011(4):89.
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4.
摘要:本文遵循英语词汇的教学原则,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学生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以求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能以较轻松的心情较快地识记单词并掌握它们,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词汇教学 直观教学 解释法
一、引言
现代英语的词汇总量已达到200多万,是世界上词汇量最大的语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扩大。而词汇教学成了当今英语教学中令教师最为头痛的一个难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拟遵循英语词汇教学原则,就此课题作一探讨。
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著名语言学家里弗(River)也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而事实上,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词汇的重要性。
三、当前初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要发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看教学是否符合英语词汇教学原则。
1.重均衡用力,轻主次分明
初中的英语词汇通常由常用词、根词等组成,而这些词在英语总词汇量中只占一小部分,这些词数量虽少,但用途却非常广泛,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的本义、转义、比喻义、引申义、修辞义等。英语教学大纲对每个单元的单词都作了具体的要求,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出不同等级的要求,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依据大纲的要求,而是对每个单词都同等对待,都“一古脑儿”地传授给学生,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单词只要求能听懂,哪些单词要求能听、说、读,哪一些是最重要的,要求听、说、读、写都行,这样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 重孤立讲解词义,轻创设语境
在初中英语词汇中,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义也完全不同,如:Is he running in the 100 meters?(赛跑)Run for President.(竞选)The report ran in all the newspapers.(刊登) He ran a cow into a barn.(赶)等。正是由于词汇的多义性,所以讲授单词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这个词,怎么用。如:dark这个单词,教师只告诉学生,它的意思有:名词:黑暗、愚昧无知;形容词:黑暗的、深色的、棕黑的、神秘的、无希望的、悲伤的、无精打采的、未启蒙的、意义不明的、暧昧的等,这种把单词单独讲授,而与一定的语境脱离的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觉得学习单词太枯燥无味,对单词渐渐失去了兴趣,觉得老记不住这一连串毫无联系的符号,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3.重词汇的字面意义,轻词汇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许多情况下,也会出现与别人沟通不了或出现尴尬的场面。这是因为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语言的深层基础。然而有的教师只按照课后的词汇表,详细地讲解单词的拼写、音标、词性和搭配等,对于单词的文化背景却只字不提,觉得这些一点也不重要,多讲浪费了上课的时间。
四、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
1. 利用直观教具教单词。从前面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第一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可看出兴趣是多么重要,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而直观教具的使用恰恰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如:玩“Simon says.”这个游戏时,由教师或学生发命令如, “Hands on head”, “Pencils in desk.”, “Hands on shoulders”, “Hands behind your back”等等,当在命令前加上“Simon says”这句话,学生就执行命令,如果命令前没有“Simon says”这句话,学生就静止不动。这个游戏正符合了学生们好动的特点,但如果他们不会说单词和句子,就无法参与,这样就使他们迫切想学会单词,自然他们也愿意为此而付出汗水。
2. 利用音形结合、构词法教单词。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无论就音形而言,还是就意义而言,每个英语词都同其他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如学习care这个单词,可用构词法,引申出care careful-carefully-careless 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也学得了词汇的知识。
3. 英语解释法。英语解释法是用简单的,学生们已学过,熟悉的词汇来解释新的单词,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掌握新单词的听、说、读、写。这样用简单英语解释单词,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而且对于旧的单词能得到反复重现,也使学生找到了同义词,了解更多的词汇知识。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英语能听得懂,又知道新单词的意思,这样增添了学生们学习的信心,厌烦心理也自然消失得七七八八了,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积极学习的信心。
4. 通过谜语教单词。猜谜语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有了兴趣,再积极参与,从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把单词牢牢记住。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较少采用这种方法,觉得猜谜语在一节课上不太可能,一节课45分钟可能会浪费掉20分钟左右,特别单词多的时候,更不可能。但是教师们没有注意到教授单词绝对不是只采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词汇或根据词汇的特点,应该找出一种最适合教某个单词和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些单词采用谜语形式来猜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便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
例如:(1) What has four legs but only one foot? (A bed )
(2)What has a bed but never sleeps, a mouth but never speaks? (A river)
(3)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 (A pear)
等等,这些谜语都是浅显易懂的,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5. 通过游戏教单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关于词汇的游戏是多不胜数,下面只举几个例子,如(1)What is it?一队的学生描述一件东西,如:“It has four legs. It’s made of wood. It’s used for sitting.另一队学生就可答:“It’s a chair.”这种猜测游戏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学数词也有不少游戏,如:“Who has number… ?写些数词卡片,根据所教数词的多少,卡片上分别写上从1到25,从25到100,从100到1000和超过1000以上的数词。当教师指卡与学生背诵、做游戏时,就用数字代替他们的各字。就像他们的英文名字一样,使用多了就记熟了,这个游戏锻炼了学生们的记忆能力。(3)Add-on这个游戏结合图片、实物来做,学生1:“I see a living room.”学生2:“I see a living room and a kitchen.”学生3:“I see a living room a kitchen and a bathroom.”如此类推。或者学生1:“I like milk.”学生2:“I like milk and pie.” 学生3“I like milk, pie and cake.”也是如此类推,看谁坚持说得最长时间、最多的词汇,这样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复述能力和单词的贮存量。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师必需按照有关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认真地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因应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才能有法可循有样可学,积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1990,《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章兼中,1993《外语教育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一、爱心倾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对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
要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不仅要靠知识的内在力量影响学生,还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力量去感染学生。要想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或者兄弟姐妹那样,同样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敬重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关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恰当利用好学生的某方面优势或特长,对于后进生,这些学生可能性格内向,上课精力不集中,就更应该关注和鼓励他们。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重要载体。教学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和谐、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进一步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剂,而平等、理解、合作是和谐关系的基石。
二、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如果没有兴趣,从何谈起认真学习。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希望,学生一旦得到了这种满足,他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相反,就会失去一切信心,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感因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让他们信心十足,这样他们就会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学好英语。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严重地阻滞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挫伤了他们英语学习的信心和激情,因此教师要懂得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一条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学生的内在感受和求知欲望的强弱,从而激发、挖掘、调动学生的内心需求。因此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应该对其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适时的评价和认可,及时给予赞赏、鼓励,使其产生深入学习的动力。对于暂时成绩差的学生,应该运用情感教育,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要被抛弃的危险,而是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和安慰,让他们感觉到一定能行,从而消除他们自暴自弃的悲观心理。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和维持自尊心。
三、加强沟通,优化课堂氛围
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逻辑性,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富于艺术性、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强烈地吸引学生。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想这些形象在课堂上表达得淋漓尽致,主要靠教学中使用的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通过教师教学言语中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感情。对于面部表情和目光表情等这些非言语表情等也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中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众所周知,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学中师生目光的接触也是沟通彼此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就会越发的调动激情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我们要重视师生沟通,优化课堂气氛,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率,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和学生做朋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