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文精神论文

时间:2023-03-15 14:54:46

导语:在人文精神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文精神论文

第1篇

现代主义从一个新的视角指出教育研究发展的方向,学校教育追求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但并不是意味着每个受教育者同样的、模式化的、绝对的全面发展,在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后,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即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及其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符合当代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使人在接受教育之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中,更快地找到个人的社会位置,同时形成社会责任感;应试教育是为取得考试中的高分,学校机械地采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强调学生的绝对地服从,独立性和创造性被畸形的教育环境抑制。学生失去个性和创造力,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机械地按教学大纲要求把所有内容一股脑都教给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培养和考试内容的训练,没有注重人的综合发展。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者和服务者,现代学生从各种现代化信息中得到自己喜欢的各种资料,他们会拿来和老师教的进行比较,从而产生疑惑或新的见解对老师提出质疑,教师要及时鼓励并加以探讨,用人文关怀思维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过程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怕勺教育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师生关系平等,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自主性,注重锻炼的习惯养成,发挥体育教育在学生人格生成中的责任和价值。

在从古希腊的和谐发展的体育文化思想和近代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可以了解到,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带给学生的应是愉‘说的情绪情感体验,使人体在接受较为适宜的运动负荷和强度的刺激后,使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发展,但是不能否认,单调而枯燥的体育教学、训练虽然暂时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学生体质,但学生在感受上是乏味的甚至是痛苦的,当他们失去学校体育教育这种锻炼环境后,积极的体育活动意识将在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消失。而体育教学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教育意义也就失去。因此,体育教育中应时刻注重对人本身的精神世界的强化,关注人的全面的健康观,使人在身心、精神和人格修养方面都到合理的锻炼。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思想、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要有利于学生体态、技能和人格等美的培养,使学生从外及内,都能朝向和谐的境界的发展;重视学生的理想、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使体能和情感统一协调发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完整的人格。

二、体育教学要有人文精神,只有教育有了人文精神教师才能更好地执行人文精神

教师也要有人文精神,只有自己具备人文精神才能从自我内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更好地融入学生中。体育具有维持、增强和改造人体机能、形态和精神状态的功能,提升人的健康水平,它注重的是对人的改造和发展,因此,人文教育思想应该成为体育实践的基础,如果体育没了人文思想则体育也失去独有魅力。在教育过程中,不关心学生精神感受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内涵和意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同样教育必须贯彻人文教育,没有人文的教育,体育教师只能机械式地教学,对体育技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从而使体育教师失去活力、亲和力,体育活动失去理性和公平。为了充分把体育的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运动资源,发掘其中的内涵,强化人文的关怀、教育和训练,让学生在轻松、’偷快的环境中,体会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感受,学生不断克种种困难、超越自我,发挥个性,留下欢笑,带走健康和快乐等。人文精神是体育这一人类劳动文明成果的内涵的拓展,同时,现代体育是现代人文不断发展的产物,我们应顺应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树立人文教育思想。

三、结语

第2篇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尤为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现代社会又赋予人文精神更多的内涵,它是一种高度重视人的价值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道德以及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进步。人文教育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感受、体会和领悟人生道理。人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自然,倡导学生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以提升自己沟通、协作的能力。人文教育还注重对学生发展潜力的开发,让学生在得到尊重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

二、目前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价值观背离人文精神

由于教师在迅速转型的现代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其往往重视应试教育,导致美术教育陶冶情操的目的渐渐淡化,这使得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美术技艺越来越高,但纯真稚嫩的天性渐渐消失。本应该拥有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美术教育被理性化和机械化的艺术规则取代,这些都会对学生以后的性格和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并不是反对美术技能教育,而是更想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并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让他们学会如何分辨美与丑,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以后的人生方向。

2.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在功利性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材知识的讲授,不注重教材的研发,而且常常从成人的角度讲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性与成人的差异,这就造成了美术教学与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方式的背离。原本生活是所有艺术创造的根源,但是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态度加剧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部分的缺失,现在的一些学校并不注重引导学生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发现美,忽视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本质。学生不去欣赏美,就无法创造美。可见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想象力和潜力的开发,让他们快乐地学习美术课程。

3.评价标准以教师的思想为主

当前部分学校的教师单纯地认为儿童美术教育仍然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为主,因而只是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体验告诉学生,而没有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自己探索获得审美经验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更为严重的是教师扼杀了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三、儿童美术教育实现人文精神培养的对策

1.以儿童的视角重新审视美术教育的地位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儿童绘画,儿童绘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同,存在一片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所有的学生都按照自己的个性成长着,而且在学生的心目中儿童美术教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神圣地位。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对他们的创作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尊重他们的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在创作中的快乐。

2.引导儿童了解和尊重多元的文化

教师通过对美术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加以了解,从而让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由于我们接触的一些美术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自然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地方,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了解各国文化和艺术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道访问艺术家工作室,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艺术及其流派,结合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各国的人文和地理环境。

3.教师注重对学生人文性和情感性的培养

美术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儿童绘画进行解读,并且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对学生心理的探索,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更好地进行人文性和情感性的培养做好铺垫。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大学;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08-02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古希腊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希腊文明中,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理性。这一理论奠定了西方科学思维的基础,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作为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所倡导的正是打破宗教神学对于人的束缚,恢复希腊文化中对人本身的尊重,以人为核心。其特定内容是:以理性为基础,高扬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威,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人文精神使人克服了人对于自然和神的恐惧,使人从崇敬自然到探索自然,让人明白人是有思维的,“思考”是一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人的理性思维使人有智慧,能创造财富和幸福的生活,使人显现其自身的价值。

在具有人类文明摇篮之称的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等文化资源里已经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内核。孟子道:作为精神价值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如果没有这种“心”,人就“非人也”。荀子则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博爱,倡导维护人的利益,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共有的生存和需要;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林语堂先生把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归纳为三层含义:一是人生最后的真确概念;二是对于此等目的不变的信仰;三是依人类情理的精神以求达到次等目的。中国的先知先哲们认为人文精神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终极目标在谋人类之幸福,一切智慧之极点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怎样享受其“人”。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追求”。它提倡尊重生命的个体,关爱人及人的情感思维,尤其强调对终极关怀、理想信念、神圣使命等价值理性的关注。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关注人本身,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让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具备一种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能力。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自由、平等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先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作为先进文化和前沿思想的发源地,大学在整个社会共同体中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大学文化是指以一所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大学之所以大,不仅在于它以建筑结构的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成为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维护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所大学来说,大学精神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精神品格与内在气质,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产生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决定着大学制度的取向和大学环境的营造。“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传承与创造知识、培育优秀人才的领地,大学理应在这个时代扮演重要角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不但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同时还具有负载价值,守望社会精神文明,给人类以终极关怀的义务。这实质上已经阐明了大学的目的,即大学在于教人知理,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应该站在市场经济的前面,站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去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使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成为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三、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精神内涵

大学校园,永远是这个社会中一片最纯净的心灵天空,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具备而且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是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智慧光芒、人文关怀、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灵动生命体。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里,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是它的精神特质,不同的专业学科相依并存,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和睦共处,不同学术观点的专家学者融合交汇,使校园文化充满包容、大气的特质。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大学灵魂之所在。以文养德,以文养才,以文养能,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一种,它注重的是人文关怀和人的价值,主要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这种人文精神是生活的智慧,是日常的洒扫应对,是与人交往的品味与策略,是对生老病死的正确认识,是对古事人伦的理性态度,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叩问,是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是赋予受教育者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它是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气质特征。同时大学校园的人文精神还包括学术自由与争鸣、怀疑与批判、竞争机制、张扬个性与互相尊重,它反对的是霸权、功利、不人道等。

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大学生,他会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内涵,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自由,向往道德生活;会树立起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的美好的生活信念;会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会以爱美的心来领悟自由、幸福、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他们把人道主义看作是首要的原则,会保持这样的操守:不迷信也不肓从,不承认什么绝对权威与真理,不会在强权的胁迫下说违心的假话,哪怕是沉默失声也决不阿谀奉承;对所有有违人的本性和良知的言行决不附和,并尽其所能地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3]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周国芳,康松,康涛.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J].高等农业教育,2001,(3).

[5]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第4篇

(一)价值观念不够清晰

人文精神渗透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新闻报道的最终目标也是人,所以,新闻报道是离不开人的,否则就失去了支撑。然而,在现实中这种价值观念并非普遍清晰,很多人都在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方向,而一味地去追求物质了。

(二)脱离群众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所以我们的新闻报道必须关注人民群众、深入人民群众,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如果新闻传播离开了群众,远离了人民的生活,那么就很难和普通的人民群众产生共鸣,新闻也就无法体现出民生疾苦了,当然也就无法更好地发挥新闻的社会功能了。(三)误解受众的含义虽然受众的定义早已经深入人心,每个媒体或者节目都有自己定位的受众人群,可是这种定位方法也造成了两种不正确的观念,一个是过分地迎合定位受众,一个是过分轻视非定位受众。

(四)过分渲染物质的误区

大多数人都对财富生活很向往,可是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获取财富的方法,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的财富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以,在新闻传播中,媒体一定要把握这一点,不可以过分地刺激受众的物质欲望,而忽视了获取财富的基础。

二、提高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讲人文精神渗透实际上讲的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要对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给予足够的尊重,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新闻报道以及媒体的组织管理方面都可以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理念。首先,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在自己的工作中时时注意渗入人文关怀,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其次,在写作技巧方面一定要深入学习,用词力求精准,特别是在报道那些与灾害有关的内容时更应该注意斟酌用词,让灾区人民感受到新闻人的关怀;第三,在理性与情感方面要把握好分寸;作为媒体组织,要树立品牌意识。所以,媒体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获得民众的信赖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深入生活及用事实说话

新闻人一定要深入人民的生活,在工作中要坚持用事实说话。现在,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人们难免会有各种困惑,新闻传播就要抓住人们关注的问题来进行报道,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媒体要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人民关心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第5篇

正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提及“心灵”这样的一个名词,但,你们有没有困惑过,心灵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对此,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心灵是我最近所发现的属于人体的一个“新”器官,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它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接着,我要指出的是,心灵是一个场,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那一个中心在我们的腹部。它是随着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心灵有属于它自己的组份以及属于它自己的功能,就如同大脑有它自己的组份与功能一样,但,它们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又或,心灵也不是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头脑的一种功能;并且,就如同肉体一样,心灵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成长与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尽管,在无数的因素的影响下,它不一定能够成熟。

我们的心灵包含有我们的气质(而非性格),我们的本能。另外,它有属于它自己的判断的功能;我们的选择(也即决定,是行动之前的东西)是由我们的心灵所作出的,而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由我们的头脑所作出的(头脑只可能产生动机);心灵是能量的调配者,尽管作为能量的调配者它并不是唯一的;心灵是一个感受器,是我们的情感以及情感取向的感受器,也就是说,我们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以及喜欢、厌恶等感受是属于我们的心灵的,而且,对此我要指出的是,当我们喜的时候,我们可以表现得好像怒一样,但我们不可能同时是怒的,就如同当我们的舌头感受着甜的时候它不可能同时感受着苦一样,如此类推。

以上我所论述的是心灵的组份及其功能,心灵是伴随着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不同的人又或同一个人的不同时刻的心灵会有不同的状态,作为一个因素,它会对我们的感受、我们的认知、我们的选择、我们的表现、我们的一切的一切发生着影响,这样的影响是通过场这样的一种方式去实现的。

心灵是一个生命场,同时,也是一个能量场,它的能量是通过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后转化而来的,并且,这部分的能量只会在履行其自身的功能以及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被消耗掉。

接着,我要告诉读者的是,当我们的心灵“扭曲”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处于痛(而非悲哀)之中,那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常常言及的“内心的痛苦”。那么,我们的心灵为什么会扭曲呢?它源于一份不接受,对真实的自我的不接受,对终有一死的这样的一个我的不接受。当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就会扭曲,进而痛,但,这样的一份痛是我们自己所甘愿承受的;并且,我们往往同时于内心建立起一个幻象,一个包含有强大的、绝对安全的以及永不死等内容的幻象,并时刻关注着它。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就会处于一种状态,我将这样的一种状态名之曰:精神分裂。对于心灵这样的一种状态,假若我们足够细心的话,我们可以透过对方的眼神捕捉到它。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一旦我们成其为人,那么,我们的心灵(精神)就会不同程度地处于分裂之中,我们就会时刻地处于对那一个不死的幻象的关注之中,因而,我们常常为焦虑、恐惧所萦绕;并且,因为我们同时是处于痛之中的,所以会轻易生发出愤怒,而美的感受却难以发生;但是我相信,一旦我们抛弃那一个幻象,那么,我们的心灵就会处于爱之中,我们就会处于爱的状态之中,美的世界亦随即于我们眼前展开。只是,对那一个幻象的抛弃不是方法的问题,而只能够是决心的问题,它是属于心灵的,爱的最终实现与我们的头脑无关,与我们的行动亦无关。

继而,我要说的是,人是个体的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的总体都是不同的,也是不可能相同的,心灵分裂的程度亦有轻有重,因而,精神分裂者的表现亦会多姿多彩。而实际上,所谓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以及各种各样的神经症也好,心理障碍也罢,它们都只不过是精神分裂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

第6篇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数学知识将感知器模型的弊病全面提出,致使社会各界对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探究非常少。另一方面,针对逻辑运算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存在一定的弊端,一直没有被大家发现,因此,致使人工神经网络探究工程进入严重的低谷期。

关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时期,九十年代初期,对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弊端予以充分解决,尤其是Hopefield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型的提出,致使对于互联网的稳定性以及收敛性的探究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全面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并且得到全面推广,同时,将科学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有机结合,使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更加具有可研究性。

2关于人工神经技术的构造以及典型模型

互联网人工神经技术的构造的组成包括以神经元件为主,同时,这项包含多种神经元结构的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是可以并行存在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工神经元件可以单一输出,还可以和其他的神经元件相结合,并且具有非常多的连接输出方法,每一种连接措施都会有相应的权系数。具体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特点有:(1)针对每一个节点i,都会有相应的状态变量Xi存在;(2)节点j到节点i之间,是相应的权系数Wij存在;(3)在每一个节点i的后面,具体存在相应的阈值θi;(4)在每一个节点i的后面,存在变换函数fi(Xi,Wijθi),但是,通常情况来说,这个函数取fi(∑,WijXi-θi)的情况。

3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全面使用

互联网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处理措施,具体包括在:自动控制处理和网络技术模式识别、模型图像处理和相应的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机器人控制处理技术、地理领域和焊接、在电力系统应用和相关数据挖掘、军事和交通行业、农业和气象行业等多个领域纷纷体现出其卓越的贡献。

ART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RT在网络语音和网络图像、文字处理和具体识别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工业处理系统中也有相应的应用,例如,在工业系统中的故障诊断和故障检测以及事故警报等情况的控制;人工神经网络ART技术还应用在数据挖掘方面,在相关数据中挖掘最稳定和最有意义的模式。具体的神经网络技术ART的优势为:网络技术处理能力高、稳定性强以及聚类效果非常好。

4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文学概论;理论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大学人文教程》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之知情意行。它所涉及的范围应涵盖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以帮助公民尤其是大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①在一定意义上,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二是其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亦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这是大学各门课程都应渗透的一种精神。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尽管其核心内容是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但它决不能仅仅被当做一门系统的知识来对待,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之上还要负担着人文精神的传输,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知识与文学原理的同时,完善自身素质,培养人文情怀。那么文学概论将从哪些方面贯穿人文教育的任务呢?

一、从文学到人学:通过文学关注社会人生

文学概论在知识体系上,首先涉及的是文学的本质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文学的人学特征。文学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以诗意的方式,“展示人的社会处境和人生遭遇,审视人的情感冲突和心路历程,探索人的生存意义和存在方式,捍卫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②不仅如此,文学在感性地表现人的生活和人感情时又会超越它,把人们带进一个更为深远的、显示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世界,一个指向人的精神追求的世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

文学的这个本质特征揭示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人类精神的密切关系。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透过文学这个窗口,不仅可以看到人生的千姿百态,还可以据此进行自身的反观。如果理论教学与作品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就文学所反映出的人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那么学生所得到的就不仅是知识,更有对人、对社会、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关注与反思。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课程讲授当中,便有意渗透这项内容,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文学实践结合起来,将文学阅读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增强对文学理论及文学意义的深入理解,体会文学的现实价值。

他们思考人生的困惑: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人生有意义吗?谁在左右命运?人为什么活着?我们渴望认识自己,探索生命的本质意义。文学虽然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回答,并无一个确定答案。但只要我们对此进行了思索,就算活出了意义,因为思考能帮助我们得到一份自我确认。

他们剖析人性的弱点,体会百态人生:人性的弱点与生俱来,撒旦用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人性七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贪欲。《连城诀》中江湖群豪因贪婪而忤逆杀师、同门相残;《项链》中玛蒂尔德因虚荣付出了十年的劳作;《金锁记》里曹七巧因嫉妒而毁掉儿女的幸福……撕开人性的弱点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身,不重蹈覆辙。

他们感悟人生,思考人生的姿态:什么是人生的支撑?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我们试着通过作家们的笔下的人物命运去感悟人生、超越人生。简•爱告诉我们人活着要有尊严;孙少平告诉我们苦难折磨人亦成就人;桑地亚哥告诉我们面对人生困境应殊死抗争永不言败;木藤亚也激励我们要勇敢承受不幸,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红帆》里的阿索莉与格莱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奇迹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如果有谁幻想奇迹的发生,你就帮她去实现,你就会得到幸福……

的确,在文学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学生们能够设身处地体验人生、感悟人生,不仅尝试着理论的实际运用,同时也在文学的阅读中拓展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目光穿过文学的彼岸世界到达社会人生的此岸,在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文学内容与人生内涵的联系中对文学的“无用之用”、貌似无用却有大用的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可以说,这是文学概论课程承载人文情怀与精神熏陶的有益尝试。

二、从作文到做人:在思维训练中贯穿学术道德熏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学士必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应用型大学中,尽管绝大多数学生未来并不一定从事研究工作,但基本的研究能力还是必须具备的。就文学概论课程而言,其研究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体现于理论思辨,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理论的实际运用,而后者则是应用型大学侧重的方面。从人生角度对文学进行阐释,是理论应用的具体实践,学生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感性地了解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这其实就是在进行文学论文写作训练。

文学论文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运用文学理论对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阐释,与理论思辨一样都是着眼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批评实践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洞察实质,在分析综合中把握文学的规律与价值。文学分析的实质是穿越形象与情感等感性内容挖掘其背后显现的意味,它以复述、描述与分析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具体观点。学生就是在学写论文的过程中掌握文学分析的技巧,懂得提炼观点,应该说,这是一种从基础做起的脚踏实地的训练。不过,其效果又不止于此――在作业设计中,学生还会在个体的微观性与整体的宏观性中深入了解理性思维的特点。比如围绕“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而进行的“文学与人生”作业,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完成的一个主题,六个小组则分别以人生成长、人生追问、人生百态、人生超越、人性弱点、人生感悟的特定专题来说明这个主题,小组成员又以自己的关键词或核心观点来说明各自的专题。这样,个体与整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具有有机联系――每个人针对文本进行细读,感悟批评性分析的要领,每个小组则超越个别感悟而实现相对的整体把握,当六个小组合起来时,人生的主要命题便在此得到了揭示。不妨将此列举如下:

在上述的列举中,我们看到,虽然作业的内容没有直接指向理论本身,但理论应用的实践活动仍能使宏观与微观之间产生一定的跨越,从而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体会抽象思维的特点。这既是演绎的过程,也包含着相应的归纳,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力求以扎实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层次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在解读人生时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又是在理性思考文学里的人生时反观现实的人生。学作文与学做人在这一点上有了第一步的结合点。

应该说明的是,观文学之人生,思现实之人生只是学做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学习与训练的要求中,使学生明白学术的基本规范,从而养成为学的严谨态度和自我教育的好习惯。学习不是一般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一个探索未知、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如果在学习中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不能正确对待已知与未知,就无法获得真知。因此,认真阅读作品,摒弃不读而论的学风,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新见解,经过独立思考,严谨的思维,从而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论文写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三、从专业能力到综合素质:在立身之道的学习中立人文之心

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把文学理论作为一个知识性体系传授给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必须的专业基础,而这门课程所着力训练的思维方式,则往往能够超越专业的界限而适用于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具体的专业知识也许会过时,但学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思维能力和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却能够成为立身之本。因此,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如果说学会用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解读文学是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的话,那么通过文学所呈现的百味人生,达到对他人的理解,明白“他人有不幸、有苦恼、有无奈、有希望和绝望,有欲求和矛盾,有奋进和退缩,有欢喜和惆怅,那都是人的生活、人的色彩、人的气息,从而以真诚、宽容、友善、悲悯的情感和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④这便已是超越了专业的立身之道而立人文之心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该能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能够悲天悯人,能够对人类生命充满敬畏和关注,对历史人文传统进行批判继承,并且能够追求智慧、美、真理、公正、自由、勇气、希望和爱,试图使自己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⑤文学帮助我们理解人,理解人性,理解人情。从“人学”的意义理解文学的应用性实践,既是文学理论的实际运用,也是学生理解人生社会的窗口。通过文学看人生,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通过文学悟人生,能够增长人生智慧,培养人文精神。这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养成独立人格的途径,也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了思想基础。他们会借此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种反观显然能够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塑造,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开阔自己的胸襟。这是理论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一个侧面,而其效果也在学生的文学阐释中得到了体现。

学生们在阐释中表达了他们的人生感悟。他们悲悯福贵、①木藤亚也②的命运,剖析人性的弱点,感叹阿索丽③心中永存的希望,赞美保尔④、桑地亚哥⑤的坚强……他们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反观自身――解读《项链》时,通过玛蒂尔德的命运思考“谁在左右命运”的问题,认识到“在人生的岔路口,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回头感慨命运之前,不妨先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而在分析葛朗台这一形象时,他们认识到“金钱只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人生目的而沦为金钱的奴隶,成为葛朗台的复制品……”这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生定位的积极思考,它涉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直指人类的灵魂世界。一位学生在分析《命若琴弦》时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蓦然回首后。当你到达了那个结果后,无论结果好坏,你都会回首想起过程,会明白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上述的阐述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文学理论课程通过课内讲授与课外作业将理论基石、理性思维、人文情怀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与训练要点,这只是将素质养成渗透到知识性的教学当中的一种尝试,类似的尝试肯定还有很多种。从实践的经验层面看,这种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枯燥的理论因此而贯注了生命的活力与思想的能量。它所贯彻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专业能力培养应与人的素质完善同步,知识传授中要承载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和社会道德素质的有意识提升。具体到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之上,便是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关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知识,熟悉分析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另一方面则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道德修养、艺术底蕴,促进他们成为自由完善、身心和谐的个体。在大学的各类课程中,或许都可以做一些类似的尝试,它的意义在于在立身之道的传授与训练之中帮助学生确立人文人心。

注释:

①余华《活着》中的主人公.

②木藤亚也《一公升的眼泪》中的主人公.

③格林《红帆》中的主人公.

④尼•奥斯特罗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⑤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毛明华.大学人文论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3).

[2]杨铸.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

[3]贾雪仙.文学概论教学模式构想试行.[J]云南教育,2002,(6)40.

第8篇

由于刑事法律尚有不完善之处,刑事审判中被告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那就意味着宪法和法律成为虚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成为一句空口号。同时,对被告人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如果刑事审判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就难以充分体现现代司法文明和司法为民的精神。

笔者认为,刑事审判体现人文精神的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在刑事司法中注入人文精神

现行刑事诉讼法与传统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区别,就是刑事审判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纠问式变成控辩式,被告人从“人犯”变为“当事人”,由此要求现代法官树立起全新的刑事司法理念:第一,法官在角色意识中要把自己当成被告人人格和权利的保护者,牢固树立“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观念,把维护被告人人格和权利作为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并把保护被告人的人格和权利放在和打击犯罪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二,法官要始终保持一颗怜悯和同情心。培根曾告诫司法官员“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以公平为念而勿忘慈悲;应当以严厉的眼光对事,而以悲悯的眼光对人。”中国古代司法官员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也有“虽得其情,哀矜而勿喜”的体会。在如何对待犯罪人的问题上,东西方文化竟如出一辙,这是人类基于对人性弱点的深切体察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切同情的自然反应。执法人员即使面对十恶不赦的罪犯,对其人格和权利仍需予以尊重。第三,法官应当保持中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设计使控辩审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关系,三者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如果法官不能保持中立,而是和公诉机关站到一起,形成事实上的统一战线,那么就会实际上破坏现行的刑事诉讼结构,当然也就不可能保护好被告人的合法的权利以及对被告人的人格尊严的尊重。第四,要高度重视刑事司法程序,坚决摒弃重实体,轻程序的旧观念,把严格遵守刑事审判程序作为保护被告人人格和权利的基本环节和途径。

二、以认真执行刑事诉讼法为重点,努力解决刑事审判中欠缺人文精神问题

第一,要保障满足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知情权,并帮助其实现这一权利。首先庭审中,被告人权利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人民法院依法办案,还依赖于被告人自己对权利的行使。在告知其诉讼权利时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另外,刑事案件由公诉机关起诉到法院后,法院必须在开庭10日前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并按同样的时间要求向其辩护人送达起诉书及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这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作好庭审辩论的准备非常重要。再者,要在庭审过程中保证辩方的知情权,即法官审判时应注意询问并要求证据持有方出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第二,要坚决抵制和排除非法获取的证据。作为刑事审判人员,只要被告人在庭上提出存在刑讯逼供的事实,不论真假,都应对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能轻易让非法取得的证据作为定案的有罪证据而使用。在目前立法没有作出统一规定的情况下,可单独或联合检察、公安机关共同制定一些例外规则,对非法证据予以排除。第三,要保障辩护权的充分行使。辩护权的充分行使是保障被告人权利的关键。这里有两点需注意:其一是审判实践中控辩双方在辩论中的对抗性往往显得不够。提倡对抗性,就要注意给予控方和辩方以平等的陈述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对被告人的辩解要注意倾听并不得随意打断。绝不能将被告人的依法辩解与认罪态度不好画等号,否则被告人因害怕被认为认罪态度不好就不敢贸然大胆辩论,其结果是导致法庭辩论走过场,更谈何被告人的人格和权利保障。其二是认罪态度影响被告人的处罚问题,笔者认为也值得斟酌。在目前非法证据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如果一概将被告人不认罪作为加重量刑的情节就难免有些欠妥。如果被告人的审前供述是在刑讯逼供下取得的,被告人不认罪即加重其处罚,则无异于雪上加霜,被告人的权利和人格遭受的就是双重侵犯。因此,在刑事审判中应尽量避免将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作为量刑考虑的依据,以保障辩方辩护权的充分行使。第四,提高诉讼效率,防止案件超审限和超期羁押,从根本上杜绝案件超审限和超期羁押现象。第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司法实践中一般将老、幼、病、残和经济困难的人称作弱势群体,对他们的权利应格外引起关注:其一是在审判方式上,对未成年人及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要坚决采用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其二是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以任意辩护为主体,只对三种特定的人实行强制性辩护制度,而对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聘请辩护人的被告人,规定法院可以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进行辩护。这样一来,庭审时往往出现经济困难的被告人无辩护律师的情况,尤其在被告人为多人的情况下会出现少数被告人无律师为其辩护的尴尬局面,容易造成被告人权利保护的不平等。因此,有必要在原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将经济确有困难的被告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对其实行强制性辩护措施。

第9篇

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主题,以爱国主义为题或具有鲜明爱国精神的作品层出不穷,学者指出:“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思想,中国历代的诗人、词人以其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时代强音。”其传统最早形成于《诗经》时代,《秦风》之《无衣》、《墉风》之《载驰》等诗篇即不乏饱满的爱国激情。战国时期,屈原更以生命为此做了最好的诠释,成为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其作品不仅表达了一己之爱国,尤为可贵的是,对于那些捐躯战场的将士还进行了热情洋溢地揄扬与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九歌•国殇》)千余年后,女词人李清照则将其凝练成震铄古今的千古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甚可以说,如将历代文学作品及作家履历稍作检阅,不难发现,多数作家大都具有不可割舍的家国情怀,如建安时期曹植,借《白马篇》之“幽并游侠儿”形象,抒发了慷慨为国,不惜捐生赴死的决心与理想。唐代国力强盛,版图广袤,帝国气象激励着文人效力边塞,卫国戍边成了众多文人挥之不去的情结,名篇迭出,佳制纷呈,如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岑参《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戴叔伦《塞上曲》:“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声气相求,唐代边塞诗在爱国主义精神烛照下气势恢宏,一如乐曲和声,催人奋进。他如南宋词人陆游、辛弃疾,宋末元初文天祥,元末明初余阙,明代中期于谦、戚继光,鼎革之际陈子龙等,爱国精神不仅付于诗篇,也见之于行动。及至有清一代,内忧外患交织,爱国主义空前高涨,龚自珍《漫感》诗云:“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更是沉痛地写道:“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字里行间流淌着外虏、山河破碎、朝廷无能的忧愤。爱国主义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另一层面上,则表现为爱民,因为在家国同构意识下,国(或朝廷)与家几乎就是问题的两个方面,历史上大凡爱国者多有一颗爱民之心。屈原爱国不止于忧心楚国之安危,《离骚》中作者上下求索,寻求美政,而目的则源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与效死疆场者相比,为民奔走呼号更可见作家之良知,故同样不失为爱国之音中强劲的音符,如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庶几用生命为民呐喊,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作者以如椽大笔直揭贫富不均的事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鲜明,掊击有力,遂成千古绝唱。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更以苦己利人的精神为天下苍生请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者一生落魄,穷病而逝,却也由此赢得后人尊重,为中国文学树立了人格标杆。他如聂夷中《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白居易乐府诗《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用两千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李纲《病牛》:“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于谦《咏煤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如此等等,视角不同,而心系民生一也,皆可视作杜甫后继。也应注意,世易时移,古代文学因囿于汉族文人视角,所谓“爱国”有一定局限性,不同程度地带有较为狭隘的民族色彩,真正的爱国或者说具备当代意义的爱国则始于。然而,古为今用,无论近代或古代,时代所赋予的民族色彩在特定时代也是无可非议的,文人及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是任何时代都值得肯定的,古代文学教学应当予以关注,注意并实现这一宝贵资源的当代转换,达到将古代文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适时对接,将古代文学教学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发掘传统“中和”思想,实现古代文学教学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对接

所谓“中和”,《礼记•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要求天地万物各循其位、中节和和的思想与当下倡言的“和谐”观不谋而合,盖由于当下所谓“和谐”思想以及所谋划构建的和谐社会,质言之,也即指构成事物的各要素以及这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有序共处的趋势或状态。二者无论内涵抑或外延并无根本区别,或者说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新型“和谐”观的基本元素,比如:其一,“中和”以人为本与和谐思想对人际关系的强调庶几相同。“中和”思想发端于儒家,但由于春秋时代不尊一家,诸子并起,面对现实问题各抒己见,互相争鸣,故也就难免某些方面存在“所见略同”之处,如《道德经》第79章云:“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意同于《周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差别仅在于:前者泛化为常人,后者集中于君上,皆言以德感人,和谐至上。同书第81章,老子更进而指出:“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在他看来,“人之道”应该像“天之道”那样自然。道家这种以“天道”比附“人道”的思想,后被儒家概括为“仁者爱人”的思想,如《礼记•中庸》篇云:“仁者,人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颜渊》)心怀仁心,则恻隐之心不失,人人皆可相安,《论语•卫灵公》载子贡问政,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从治国层面论述之,言以仁治国,则“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在政、刑、德、礼的规范约束下,整个社会知耻不辱,内修外睦,其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建构起来的社会图式正是先秦儒家所推崇的“天下之达道”和董仲舒所希冀的“天地之美达理”(《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循此理路,及至荀子,则更从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角度提出:“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荀子•富国》)人不能离群,能否与群相处而不争,在荀子而言则必须“有分”。古代社会以宗法为主,家国同构,荀子所论实质上已触及人与社会乃至国家之间诸多层面。其次,“中和”不限于人,与当下“和谐”思想对自然万物的重视遥相呼应。比如孔子由“仁”出发,由人及物,曾言“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朱熹注云:“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无独有偶,《孟子•梁惠王上》记孟子与齐宣王辩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将“远庖厨”与君子人格对举,并以之作为评判君子人格的标准,可见先秦儒家大师们对自然生命的尊重。这一思想经由庄子进一步被推而广之,在其著述中,庄子常常物我两忘,有关该命题的言论俯首皆是,不胜枚举,比如《至乐》篇“鲁侯养鸟”载鲁侯竭尽所能最终致使海鸟“三日而死”的悲剧正如其本人所云“此以己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称:“文章虽皆出于心术,而实有两等:有山林草野之文;有朝廷台阁之文。”需要指出的是,既然“中和”以人为本,且因中华民族复杂之构成,故中和思想还含有民族团结之意,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虽然这方面的论述较少,但古代文人推己及人,非常自觉地将“中和”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唐元和十四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在任之际,十分重视地方文化建设,积极扶持后进,包括民族文人在内登科及第者之多,“仅次于韶州”,“居岭南各州前列。”据欧阳修《新唐书•王义方》记载,太子校书王义方被贬海南昌江,见其“蛮俗荒梗”文化落后,便“召首领,稍选生徒,为开陈经书,行释奠礼”,为提高当地民族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柳宗元贬谪柳州,充分“尊重少数族人的生活习俗”,毫无华夷偏见,在其任上,扶持经济,兴修水利,成为“较早关注西南民族问题的文人之一”。苏轼贬官儋州,身体力行,与当地民族打成一片,如《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诗云“华夷两撙合,醉笑一杯同”,在《劝农》诗中作者更坦言:“咨尔汉黎,均是一民。鄙夷不训,夫岂其真?怨忿劫质,寻戈相因,欺谩莫诉,曲自我人。”降至清代,随着西北边疆的复归,流放文人多能立足于国家大局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反映西域风物、人情,如祁士韵《西域竹枝词》《乌什》:“阊阖风宣万里疆,专城抚驭镇天方。”修仲一等注云:“此处以阊阖风喻朝廷恩泽,赞颂清朝政府抚慰南疆维吾尔族的政策已经深入人心。”或许正是由于华夷之间和睦相处,文化之间才有了不同程度的交集,从而导致不同民族有着大致相似的祖先崇拜,如对炎黄二帝、女娲等始祖神的信仰,这一现象正如学者所言:“祖先是民族之根,祖先的认同无疑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综上可见,古代文人早就意识到和谐的重要,只不过所谓“和谐”为“中和”替代而已,言为心声,古代文学无疑是这一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谐社会是包括人与社会、自然等多层面的和谐,民族团结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古代文人、文学的中和思想正是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典范,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自然亦是素质教育甚至包括民族教育在内应当关注的内容。

三、发掘“自强”精神,实现古代文学教学与完善主体人格的对接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白雪遗音•南词•十二时》)随着工作压力增大,竞争加强,“不如意事”亦愈来愈多,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增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高等教育人文关怀不同程度地滞后,甚至缺位。面对挫折,心理干预固不可少,而积极健康、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显然更为重要。古代文学系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具化,是其精神意志的凝聚。古代文人因不同环境使然,大都有过挫折与困顿,坎坷与艰辛,或宦海沉浮,或怀才不遇,抑或早年还曾为实现志向而埋头苦读等经历,日累月积,也就铸就并锤炼成中国古代文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这一品格肇始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将其融入“君子人格”并予以发挥,以为:“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礼记•中庸》)“君子人格”立足于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故自强更多表现在修身、修业等层面,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曾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学者指出,“在包括进德、修业、徙义、改过在内的学习上,他总是抱有异乎寻常的紧迫感。”这种“异乎寻常的紧迫感”使得孔子乐此不疲,“好学不倦”,虽经颠沛流离之苦甚或面临“子畏于匡”、“在陈绝粮”之类的严峻考验,仍持之以恒,义无返顾,“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由此他引颜回为同调,赞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种知难而进、好学不倦的精神正是其“君子人格”与“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诠释。孔子之后,儒学被定为一尊。儒家学说不仅成为历代封建王朝治国思想的来源,作为意识形态,儒家思想也成为后世文人精神建构的重要支柱,儒家对人生价值的规定深深影响着后世文人的价值取向。比如东汉王符在“乾乾进德修业”(《周易》)基础上,将业修德进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其《潜夫论》“赞学”篇引《诗经•小雅•小苑》“题彼鹡鸰,载飞载鸣”后云:“是以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显父母也。”“《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是故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影响之下,历代文人前赴后继,及至明初,薛瑄循此超迈,论述尤详,如云:“天运行不息,君子恒法之。乾乾不自已,汲汲非所私。”(《薛瑄全集•文集》卷一)又云:“天德流行不息者,刚健而已,人虽有是德而不能无间断者,由有私柔杂之也;故贵乎自强不息。”(《薛瑄全集•读书录》卷一)“天之不息以刚,君子法天之不息亦以刚。”(《薛瑄全集•读书录》卷五)天德不止,刚健有为,生命的张力被挥洒得光彩淋漓。需要指出的是,自强精神不独儒学一家,道家也不乏此论,如帛本《道德经》第64章:“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故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矣。”文学史上颇具典型的个案当属司马迁,其思想,一般认为更倾向于道家黄老思想。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