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妊娠期高血压

时间:2023-03-15 14:55:10

导语: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年龄为26-40岁,平均33.5岁,其中7例为经产妇,43例为初产妇,发病最早的为孕12周,36周前发病者为28例。

1.2终止妊娠时间轻度,中度妊娠期高血压30例,先兆子痫12例,重度子痫前期6例,其中2例死胎及时终止妊娠,其他46例新生儿全部存活,其中4例胎儿为早产儿,经新生儿治疗好转出院。2例产前子痫分别在34周和33周终止妊娠,产后2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为低体重儿,均及时转院治疗,预后良好。

1.3分娩方式及结果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剖宫产32例,18例经阴道分娩,15例采取侧切胎吸。2例死胎分别于26周和28周胎死宫内。

2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对于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极大,其好发因素与年龄,产次有关[1]:初产妇,孕妇年龄小于18或大于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等因素。

本文50例除7例为经产妇外,其余为初产妇,平均年龄为33.5岁,另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初产妇比例升高,年龄年轻化,可能与当前实行计划生育,经产妇,多产妇减少有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各脏器的血流不畅及血供不足,以致组织缺氧,尤其是子宫胎盘血流量明显减少,使胎儿慢性缺血缺氧,发育迟缓,甚至胎死腹中。病程愈长,对胎儿影响愈大。本文50例,36周前发病者有2例胎死宫内,2例低体重儿,而36周后发病者,新生儿全部存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轻度以镇静为主,中,重度以解痉为主,辅以镇静,必要时降压,如血液浓缩可考虑扩容,如有全身水肿,腿水肿,脑水肿等时,可以给与利尿,本文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经积极治疗,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终止妊娠时间,原则是:1,妊娠大于或等于36周,胎儿成活,产前子痫经治疗12-24小时无明显效果者;2,妊娠期36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成熟,终止妊娠;3,胎盘功能严重低下者,不应过分强调周数,本文中的26周和28周胎死宫内的患者如果在胎死宫内前终止妊娠,胎儿还有存活的可能;4,经治疗病情继续恶化者。

第2篇

关键词:高血压;孕妇;妊娠期;治疗

高龄孕妇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的影响较大。临床医师要重视高龄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特殊性,做好孕前宣教工作及整个孕期的监护工作,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高龄孕妇及围生儿的影响降至最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为妊高症,又称PIH,占全部妊娠的5%~10%,虽然发病率较低,却是危害孕妇健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容易诱发心功能衰竭、子痫、肾功能衰竭等,对母婴的伤害极大,是造成孕妇和胎、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患者在分娩后症状随之消失。妊高症的发病原因较多,预防工作也比较困难,目前采用的多是药物治疗。为了提高妊高症的治疗效果,作者对68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服药情况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所在实习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孕期检查的妊高症孕妇68例,年龄为18~44岁,平均年龄为30.2岁。孕周26~43周,平均34.8周。其中初孕妇为46例,经孕妇为22例。

1.2 调查方法

1.2.1 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利用自制的服药跟踪调查问卷对孕妇妊娠期服药完整情况进行调查。首先由调查人员向孕妇及家人解说问卷调查内容及填写方式,在确保孕妇完整明白问卷内容及目的后进行自由填写,并当场收回问卷存档,以确保其完整性、真实性。共发放问卷68份,有效收回68份。

1.2.2 问卷内容为:是否有忘记服药的情况?/是否有不当服药的情况(如服药时间不对,数量不对等)?/是否有停药的情况?/是否有自行到药店买药的情况?当四个选项都选择否时,视为服药情况良好,当出现上述情况为2个或2个以上时,视为服药情况较差。

服药情况较差的患者须继续选择不遵医嘱服药原因,包括:怕对胎儿有影响、对疾病不了解、效果不明显、病情好转而停药、忘记服药、经济原因、对妊高症后果认识不足。这些选项为多项选择,患者可同时选择两个及两个以上原因)。由患者根据自身实际原因填写后,交调查人员核对,存档。

2 结果

2.1 在调查的68例妊高症患者中,有23例患者做到了遵医嘱用药,效果良好,占33.82%,其余45例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遵医嘱用药,服药情况为较差,占66.18%。

2.2 服药情况较差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知道影响患者用药情况的原因多为怕对胎儿有影响、忘记服药、对疾病的不了解。

3 讨论

3.1 妊高症的发病原因较多,如贫血、肥胖、受到刺激或者本身患有慢性高血压、糖尿病或有此类遗传史等。妊高症初期表现为水肿,中期伴有头晕,重症血压高达160/110mmHg,甚至更高,24小时尿液中蛋白含量高于0.5g;而且伴有不同程度水肿,包括一系列自觉症先兆子痫(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等)和子痫(抽搐、昏迷)出现[3]。妊高症孕妇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如治疗不及时危险会相应增加[4]。针对妊高症孕妇应进行跟踪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日常护理等方面。而妊高症孕妇服药情况差是普遍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在本次跟踪调查中,有66.18%的患者存在服药情况不佳的情况,这表明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都没有意识到妊高症对妇婴的影响,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及早给予干预,提高服药情况,降低疾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大部分的孕妇都为初孕妇,受民俗影响较深,不支持服药,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3.2 本组研究表明,影响服药情况的前三个条件为怕对胎儿有影响、忘记服药、对疾病的不了解。这几个原因多为对疾病的宣传不到位,家人意识差、支持不到位。针对这些原因,笔者提出几点改善意见。

3.2.1 建立医生与患者联系册 孕妇的健康应是医生长期关注的问题,建立医患联系册,可以从产检开始建立针对单一孕妇的健康册,针对其身体情况进行宣传教育,填写保健手册及用药情况,让社区医务人员定期随访孕妇,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检查。产后跟踪调查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妊高症对孕妇的预后影响大,对慢性高血压的孕妇更需要长期跟踪调查,为降低患者的费用负担,可以转为社区医师治疗,建立妊高症孕妇联系组(如QQ群等),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延长疾病指导的时间及连续性。

3.2.2 加大妊高症宣传教育,提高对妊高症的科学认识 一些妊高症孕妇及家人认为妊高症症状在分娩结束后恢复正常,忽略了孕期血压的监测或在症状减轻时自行停药。疾病的健康宣教对于孕妇认识到高血压存在的危险性,增加预防保健意识,建议正常复查监测。对复查仍有高血压的孕妇,查找服药治疗依从性干扰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包括对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培训、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教育等[5]。

3.2.3 指导孕妇居家检测血压,健全家属支持系统 孙宁玲[6]提到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教育,并针对家庭中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提高孕妇高血压自我监测的自觉性。

还有一些孕妇就是家里早购有血压计,但是往往不能真正正确使用,这个情况也提醒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告知孕妇或家属购买血压计的同时要咨询、学习如何正确及有效使用血压计,从而提高自我检测血压的能力。

3.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与围生结局的关系

应严格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原则,合理应用相关药物,严密监护母儿情况。目前已经明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全身小动脉痉挛,治疗以解痉为主,在解痉的基础上降压,血压≥16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应用降压药。另外,合理扩容,扩容的基础上利尿。全身水肿的患者,通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血液浓缩,应先扩容,再利尿,以防心衰及循环衰竭,并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影响新生儿体重及围生儿死亡率,同时严密监测母儿情况。如母亲出现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等应尽快终止妊娠,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应该严格规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案,尽量延长孕周,并要严密监护宫内胎儿。我院病例中最早发病孕周为21周,因重度子痫在26周前结束妊娠者5例,围生儿死亡,发生早产、新生儿窒息、早期新生儿死亡、胎盘早剥等比例低,无一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子痫。

参考文献:

[1]邢盈,王立英.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05).

第3篇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胰岛素抵抗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14.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97-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高危妊娠的范畴,早期筛选高危孕妇,重点管理监护,及时正确处理,是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对优生优育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孕周提前,重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增多,正规产前检查人数增加,乡村人口较前增多。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目前明显存在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涉及到多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与稳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创建安定社会的重要因素。降低孕产妇死亡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加对妇幼卫生工作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近年来,通过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投入,以及孕妇系统保健三级管理,高位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不断提高高危管理的“三率“(高危妊娠检出率、高危妊娠随诊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我国已提高了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需求,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总之,通过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孕期健康教育,开展产前检查;注意孕妇的营养与休息;补钙等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目前导致孕妇和围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不同于一般内科合并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中国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劳动总量不断减少。同时,中国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二胎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已成必然趋势。目前对再次妊娠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及程度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2 再次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

再次妊娠定义:妊娠是从受孕至分娩的生理过程,若既往在妊娠环内见到有节律的胎心搏动和胎动,此次再确诊者可诊断为再次妊娠。

2.1 年龄因素

Skaznik等的研究表明,年龄≥35 岁的初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病风险增高。Demir等的研究则表明,

2.2 产次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好发于初次妊娠。Skjaerven等根据挪威医学登记资料发现,其子痫发生于第一次妊娠、第二次妊娠及第三次妊娠者各为3.9 %、1.7 %、1.8 %。因此,第一次妊娠先兆子痫发生率最高。

2.3 孕妇低出生体重因素

Innes等研究表明,孕妇自身出生体重与妊娠高血压疾病风险呈U 形相关,即过低与过高出生体重具有极高的风险。

2.4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肥胖因素

外周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功能缺乏的标志,Cundy等发现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总体发生率是相似的,分别为41%和45%,但2型糖尿病妇女更易患慢性高血压(孕周

2.5 营养缺乏

已发现多种营养如低白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去缺乏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有关。有研究发现饮食中钙摄入不足者血清钙下降,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硒可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的损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避免血管壁损伤。锌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均为抗氧化剂,可抑制磷脂过氧化作用,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这些证据需要核实。

2.6 其他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还与多囊卵巢疾病、吸烟状况、慢性高血压史、妊娠间隔时间、辅助生殖等有关。以往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的描述主要有:免疫机制、遗传因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异常、子宫胎盘滋养细胞浸润过浅、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导致子宫胎盘缺血、一些细胞因子的表现异常、基因突变或基因多态性、炎症反应等。HDCP与免疫相关的有力证据是螺旋小动脉发育受阻于黏膜段(即胎盘浅着床),且螺旋小动脉管壁出现急性粥样硬化病变。另外,患者血管壁上可见明显的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3沉积。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具有家族倾向性,提示遗传因素与该病发生有关,患子痫前期的母亲其女儿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0-40%;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11-37%;双胞胎中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2-47%。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近来研究提出了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异常的可能原因: 黏附分子表型转换障碍、生长因子表达异常、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异常、低氧诱导因子21 的作用、免疫损伤等 。

3 再次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后血压转归及预防

转归分四类血压完全恢复正常,并长期保持在正常水平;血压持续增高而不恢复正常,需要服药控制;血压完全恢复正常后,在以后某一时期再次发生高血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分娩后血压继续升高。

对低位人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高危人群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1)适度锻炼;2)合理饮食;3)补钙;4)阿司匹林抗凝治疗5)其他: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机体氧化能力,降低患子痫前期的风险。体育运动可预防高血压性心血管病变,但是否可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尚有待证实。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控制高血压:减少压力;减轻并保持正常体重:以减少再次妊娠时发病风险并利于长期健康。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孕期;母婴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全身小动脉痉挛,其临床有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一般孕20周以后开始出现,由轻向重发展,程度严重可直接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如能根据血液动力学改变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产前检查时预测,及时给予生活指导或治疗,将能减少或避免对母婴的危害。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孕妇,孕期从20周―32周,均是孕前无高血压、心、肝、肾等合并症的孕妇,共预测1560例,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阳性176例。

1.2方法

1.2.1仪器使用 利用SD-Ⅱ型妊高征预测分析系统,(昆明三稻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嘱受测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四肢肌肉放松,休息5分钟然后进行测试,输入一般数据如身高、体重、血压和孕周,将传感器放置在孕妇左手桡动脉脉搏最明显处,观察脉搏波的变化,直到波形稳定为止点击监护按钮即可。

1.2.2观察内容及指数

共有10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脉搏、血管阻力、心排指数、妊高征指数、血液粘度、肥胖指及平均滞留时间。

1.2.3预测阳性标准

上述标准中如妊高征指数>0.6,伴随其它9项中有4项或4项以上大于正常时,可预测为阳性。

1.2.4干预措施

对第一次预测阳性的孕妇给予饮食方面生活指导,2周后复查,检测仍阳性者,门诊给予药物治疗10-14天,然后复查仍阳性,严密观察,动员住院治疗。

2结果

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176例,均给予饮食方面生活指导:即取左侧卧位、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精神紧张,合理低盐饮食,并补充大量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2周后复查,有142例转为阴性,有效率80.68%。

2.2预测仍为阳性34例孕妇,在给予饮食方面生活指导同时,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40-50mg, 分1-2次口服,钙1.5-2 g, 维生素C0.1 g, 每天3次, 维生素E0.1g, 每天3次, 硫酸舒喘灵2-4mg, 每天3次, 2周后复查,有23例转为阴性. 有效率67.65%。

2.3仍有11例阳性患者, 大多数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5例已近孕37周, 结合化验尿检查无明显异常, 定期观察及定期产检, 最终母婴平安。有6例住院扩容治疗7-10天, 3例好转出院, 足月妊娠分娩, 母婴平安。有3例(2例是肥胖孕妇、1例为高龄初产妇)合并有水肿、蛋白尿,继续住院观察,分别于孕36、37周行剖宫产术,最终母婴平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176例,已分娩150例,无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发生,150例母婴均平安。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不明,因而不能完全预防其发病,但其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使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肾脏重要器官缺血缺氧,继而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即血液变化早于血压变化,由此可见,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胎盘缺血缺氧变化已经存在,当临床症状出现时,肾和胎盘的功能性改变已转变为器官性病变,对孕妇及胎儿造成危害,错过了早期治疗机会,因此,早期识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亚临床阶段,一直是产科医学研究和追求的目标。我院采用SD-Ⅱ型妊高征预测分析系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 筛查高危人群,提早干预,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键。同时对预测阳性患者,采用科学干预措施,及时给予饮食方面生活指导,左侧卧位、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足量的钙,给予适当药物治疗,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发生率,有效控制了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发生。另外,该系统检测重复性好,预测阳性符合率高,易操作,无危险性,各种参数可以动态观察,受检者无痛苦,经济方便,既提高了围产保健质量,又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减少母婴的危害真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衍 ,杜桡红, 赵榇 ,李胜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前检查的相关性调查.中国妇幼卫生,2011,2:55-58.

[2]蔡凤峨, 万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12-614.

第5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01—2018-12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随机分为2组,优质化组年龄21~38(27.89±1.79)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常规护理组年龄22~39(27.24±1.88)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给予普通护理,优质化组进行优质化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在产前实时监测和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血压状况。入院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并及时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详细解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注意事项和其他知识,说明血压控制良好的案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后良好的案例,并合理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在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治疗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护理操作。(2)定期检查:在怀孕的早期阶段,每2周检查一次。在妊娠晚期,检查时间为每周1次。检查内容包括B超检查和血压的测量。护理人员还应教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监测结果和判断方法,一旦发现血压水平超过标准,应及时通知医生或负责护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3)饮食指导: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控制饮食起关键作用,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水平指导其有效控制血压,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比例。此外,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元素适当摄入。(4)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人员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疾病知识教育,并说明积极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指导产妇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5)运动指导:通过运动锻炼可以促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体质量的减轻,有效改善脂代谢紊乱,调节血压,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水平的目的。根据孕周情况,指导产妇进行合理运动,避免剧烈运动。(6)药物护理。教育患者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观察药物的功效和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压、尿蛋白等评价药物的功效。(7)预防并发症。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应注重阴道卫生,呼吸道感染,预防感染。遵医嘱调整饮食,定期健康检查,并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降压药。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满意情况,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依从性、遵医饮食行为和遵医坚持运动的行为,护理前后血压指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满意情况比较。优质化组满意度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压指标。护理前2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化组血压指标的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依从性、遵医饮食行为和遵医坚持运动行为的比较。优质化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依从性、遵医饮食行为和遵医坚持运动的行为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优质化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2.50%(1/40),常规护理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是20.00%(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6篇

1.1研究对象

2013年2月~2014年3月本门诊就诊孕周为13~20周孕妇,初检时血压计3次测得收缩压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在90mmHg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常规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预测仪器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分析系统(泰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TS601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监测仪)。预测阳性者128例,年龄20~38岁,平均29.5岁,且均为第1胎,妊娠前无心、肝、肾、糖尿病、原发性及慢性高血压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史,无明显家族史。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实验组6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耳穴贴压食疗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实验组给予干预措施,两组采取干预措施4周后从孕21~29周进行一次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浓度,血钙浓度。孕晚期34~36周对实验组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及彩超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1.3干预措施

对照组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建议注意休息,淡盐饮食,药物治疗可予维生素C1次/天,0.1g/次,维生素E2次/天,200U/次。补充钙剂1次/天,1.5g/次,平时左侧卧位。实验组:在耳廓相应耳穴部用75%乙醇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cm×0.6cm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主穴:耳背沟、神门、角窝上(降压点)、心。常用配穴:肾上腺、额、枕、肝、肾、皮质下、耳尖〔2〕。将王不留行固定贴紧,力度适中按压,以耳廓酸、胀、麻为准。嘱孕妇每日自行按压5~6次,每次每穴按压2min,力度宜轻柔,忌过大、过猛。3~5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2周为1个疗程。食疗:淡盐饮食,多吃含钙食品,少吃动物内脏。戒烟酒及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含钾、镁、钙、维生素C的食物。每日或隔日吃香蕉、洋葱、芹菜、黑木耳、香菇、海带、鱼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系统,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病率比较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参数值情况比较

实验组血管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管舒张压、血尿酸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浓度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

实验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例,发病率为10.94%;对照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发病率为17.19%。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晚期常规产前检查及彩超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其他胎儿异常情况,所有实验组均进行产后随访,孕妇、新生儿均正常。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病情是从轻到重,呈阶段性发展的,如发展到严重阶段,可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合并症。因此,加强孕产妇保健健康教育、产前检查预测,做到早期预防和干预,可直接降低其发生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耳穴配合食疗方法同药物治疗一样,对于降低血压疗效明显,而且血流动力学改变优于药物治疗。监测血尿酸及血钙浓度能早期筛查可疑病例,识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亚临床阶段〔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较强,肾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酸排泄随之减少。当尿酸含量≥297μmol/L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敏感指标〔4〕。血钙低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血钙离子跨膜内流;细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启动平滑肌的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发生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5〕。在祖国医学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子气”“子肿”“子烦”“子晕”“子痫”等范畴。目前一般认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气滞、阴虚、血瘀互为因果,而中心环节为血瘀,治疗关键是疏散和平衡。《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治疗疾病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并有着广泛的临床实践经验,应用耳穴可以治疗疾病达250余种〔6〕。耳与全身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精,其气走于耳而为听。”朱丹溪也谓:“十二经,上络于耳”。耳穴贴压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平衡阴阳、预防保健的作用。从控制理论角度来看:耳穴是全身信息的一个反映点和控制点。耳针治疗的本质就是通过耳穴这个控制点把机体病变部位的求援信息及时反馈给中枢,通过经络或某种神经体液调节通路传递到相应的低级或高级中枢,唤起机体自身的修复,促使机体由病理状态向生理状态转化,用系统论的术语就是从无序向有序转化〔7〕。耳穴作用的产生是以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为主的周围神经不断地向中枢端发放冲动,中枢将冲动进行整合后再作出相应反应的结果〔8〕。耳廓穴位巾贴压调节脏腑功能,恢复机体阴阳平衡,达到矫正缓解高血压的症状,起到使妊娠正常进行之目的。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的一些特定区域,与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选用王不留行贴敷这些耳部穴位,通过适度按压,直接、持续性刺激这些耳部穴位,其机理是由于受压力刺激的迷走神经不断地向中枢端发放冲动,中枢将冲动进行整合后再作出相应反应,可以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起到降压的作用。低钙、低镁及钙镁代谢异常与高血压有关。蔬菜是钾、镁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食物中的香蕉可以提供较多的能够降低血压的钾离子,有抵制钠离子升高及损坏的作用。芹菜中的水芹素能起到较好的降压作用,洋葱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且洋葱的降压作用已经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有一定的作用,并能增加血流量。黑木耳、香菇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经常食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具有保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有害物质损害的作用。

第7篇

1 临床影响因素预测

妊高征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了,但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妊高征发病可能与以下影响因素有关。

1.1 遗传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较高的遗传倾向,有该病家族史的孕妇发病率几乎是普通孕妇发病率的3倍[2],故应对其有妊高征家族史的孕产妇进行重点监护。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遗传性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3],抑制患者体内的ACE活性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

1.2 心理因素 妊娠孕妇情绪不稳定是诱导妊高征发生的重要因素,Berne认为孕期严重的焦虑会导致先兆子痫的发生[4]。国内学者也认为,妊高征患者存在的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心悸、生活空虚感等负性精神因素,致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妊高征的发生[5]。

1.3 体质量因素 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Vambergue等[6]的单变量分析中提示孕前BMI增加的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进一步的多变量分析均表明BMI>27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黄涛等[7]研究结果也显示,孕妇的体质量指数越大,患妊高征的可能性越高,孕期体质量的增加程度与妊高征的患病呈正相关,并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时均体质量进入回归方程。

1.4 年龄因素 妊高征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期,即

2 生化指标预测

血小板4项参数、血液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是实验室较常采用的预测方法。最近随着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研究和认识的深入,在生化预测方面有了更新的进展。

2.1 血钙 目前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钙代谢失常有关,其原理可能为血清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钙离子丢失,但PTH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增强, 导致血压上升[10]。 吴曼祯等[11]研究结果表明, 妊娠中期妊高征患者血清钙含量低于正常妊娠者,且随着妊高征病情加重而更为显著,以妊娠16~20周血β-HCG≥50 632 IU/L,血钙≤2.18 mmol/L,血细胞比容≥35%,平均动脉压≥85 mm Hg为联合预测指标,对218例孕妇检测此4项指标预测妊高征的发生,其阳性预测值为81.82%,阴性预测值为97.30%,敏感度为84.38%,特异度为96.77%,而且血钙的异常往往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率。

2.2 血尿酸 妊高征时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壁渗透性增强,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及肾小球的滤过量下降,导致血尿酸含量升高;另外全身血管痉挛累及子宫胎盘血管,使子宫胎盘缺血、缺氧,糖酵解增强,血中乳酸增多,抑制近端肾小管中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含量增高;妊高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核酸分解代谢增强;妊娠期胎儿产生的尿酸需要经过母体排出体外,因此血清尿酸升高[12]。郭丽、刘玲等研究认为随着妊娠的进展,血清尿酸含量呈直线升高,妊高征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2.3 尿微量白蛋白 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解剖结构的变化、肾小球滤膜静电屏障的丢失、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障碍以及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均有密切关系[15]。郑剑兰报告妊娠32~34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尿蛋白阴性的患者44例中,尿微量白蛋白的值为(38.43±30.60)mg/L,其中20例超过参考值上限,阳性率44.45%,随后妊娠出现蛋白尿者8例,出现子痫前期的3例,其余24例,随后妊娠无一例出现蛋白尿;而正常妊娠32~34周孕妇64例,尿蛋白阴性,尿微量白蛋白的值为(21.55±17.64)mg/L,其中8例超过参考值上限,阳性率12.5%。提示尿微量白蛋白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可作为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检测指标。

2.4 β-HCG β-HCG是绒毛膜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PIH患者由于胎盘血管受累,胎盘绒毛血供减少,绒毛变性、坏死,促使新的滋养细胞不断形成,血β-HCG水平升高。研究资料显示,血β-HCG≥2.0、≥2.5、≥3.0倍时,预测重度妊高征的敏感性均为50.00%,特异性分别为88.70%、93.00%、97.00%。认为妊娠中期血β-HCG水平可作为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指标之一。

2.5 胱抑素C(CysC) CysC是近年出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新指标,属机体基本微量蛋白,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CysC经肾小球滤过后,即不再进入血循环,血清CysC个体间变异仅25%,故在反映肾小球对滤过功能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研究资料显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ysC值较轻、中度子痫前期及正常晚孕者明显增高(P0.05),血清CysC浓度与病情程度是正相关(r=0.49)。

2.6 血浆胎盘异铁蛋白(PIF) 王泽华发现妊高征组血浆PIF水平(285.31±53.73)mg/L与正常组(699.05±203.03)mg/L比较,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生物物理预测方法

3.1 传统的预测方法 主要有平均动脉压的测定(MAP)、翻身试验、等量握拳运动试验和M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监测仪的应用。但DTranquilli等认为妊娠中期的24 h动态血压检测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更有价值。张广兰应用动态血压仪监测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4 h的血压变化,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化呈日节律性,中午和夜间血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6:00~20:00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上升,重度子痫前期组尤为明显,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预测价值 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胎儿、孕妇血流相关指标,可直接、客观和定量地反映血流阻力,给预测或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方面提供了更敏感、更先进的无创检测方法。

3.2.1 胎儿血流动力的超声检测 在诸多血流动力学参数中,脐动脉S/D比值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指标,反映胎盘末梢循环阻力及胎盘血流灌注情况,反映胎儿宫内安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均以S/D≥3.0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警戒值。黄玉明对6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观察,发现不同程度的妊高征患者胎儿脐血流S/D、RI随着妊高征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相反VS、PI则随着妊高征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下降,认为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不同类型妊高征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预测胎盘贮备功能的一项较为敏感、有效的指标。此外胎儿大脑中动脉、肾动脉、及腹主动脉血流阻力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联合监测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大样本的阳性预测数据有待进一步研究积累。

3.2.2 孕妇血流动力的超声检测 刘伟于孕24~25周时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孕妇左右两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和血流频谱中的舒张早期切迹等4项指标,并据此建立子宫动脉阻力评分法(UARS),结果PI、RI和S/D的预测界值分别为1.458、0.728和3.550,舒张早期切迹的预测界值是单侧或双侧出现舒张早期切迹,分别根据PI值、RI值、S/D值和舒张早期切迹的4项单项指标预测妊高征方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不同的妊娠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其中究竟哪些可作为可靠的预测指标,仍众说纷纭。因此,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因和特异性预测指标的研究仍是妇产科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 Lain KY,Roberts JM.Contemporary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pre-eclampsia.JAMA,2002,287(24):3183-3186.

2 Duckitt K,Harrington D.Risk factors for preeelampsia at antenatal booking:systematic review of controlled studies.BMJ,2004,330(7491):549-550.

3 王海燕,李才明,王筑,等.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和N5、N10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关系.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6):369-372.

4 Berne FK.Anxiety as possible etiology to pretelampsia.Clin Exer Hyper,1989,138(1):115.

5 赵伟,王建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筛检及相关危险因索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0):845-847.

6 Vambergue A,Nuttens MC.Goeusse P.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in women with gestational carbohydrate intolerance :the diagest study.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2,102(1):31-35.

7 黄涛,温永顺,张名福,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349.

8 张志诚.临床产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0-264.

9 丁新,黄醒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营养的关系.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 (1):51-53.

10 周卫卫,沈雁萍,孙敏.妊高征早期防治成功病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志,2004,17(3):256.

11 吴曼祯,陈文,陈秀华,等.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钙、血细胞比容、平均动脉压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价值.中国全科医学,2006,9(4):295-296.

12 刘超,马晓艳,王虹,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尿酸测定及临床意义.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3159-3160.

13 郭丽.联合检测孕妇血清尿酸值和β-hcG值预测妊高征的临床意义.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4):371-372.

第8篇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旨在为临床保证母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13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产时及产后护理等优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子痫发生率、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子痫发生率、Apgar评分、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应用对于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降低产妇分娩风险、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妇女临床常见且高发的疾病,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1],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孕妇情绪,甚至引起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危及母婴生命安全[2],在临床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结合优质护理对于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减少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研究组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29.53±2.49)岁,发病孕周32~37周,平均孕周(35.03±1.35)周;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9.41±2.53)岁,发病孕周31~37周,平均孕周(35.01±1.27)周。其中初产妇62例、经产妇74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控制温湿度、定期消毒通风等。护理人员应集中时间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等操作,减少对患者的打扰,并对探视人员数量、时间进行严格规定,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指导家属采用正确的方式协助患者活动,患者应采取左侧卧位,以达到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子宫胎盘血液循环,以减轻水肿[3]。同时密切检查患者血压、血糖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高血压、水肿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询问是否出现头痛、恶心、视物模糊等情况,并由医师处理。

1.2.2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上结合优质综合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2.1心理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大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抑郁心理,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新生儿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用温柔的语气、耐心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患者的压抑、焦虑情绪,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准确解答,消除患者疑虑增加积极治疗的信心。

1.2.2.2健康教育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存在忽视疾病的现象,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口头宣教、宣传手册、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等相关,让患者和家属全面准确了解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正确积极配合。

1.2.2.3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结构,科学合理的搭配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富含粗纤维食物为主,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摄入量,减少饮食中低盐添加量,以免引起血压升高[4]。

1.2.2.4用药护理

临床治疗主要有解痉、降压、扩容、利尿等,在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应将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剂量、用法及相关不良反应准确全面的告知患者和家属,静脉注射时密切监测滴速,同时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1.2.2.5产时及产后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生产过程中应仔细询问是否出现不适情况,同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胎心、子宫收缩等情况,做好接产准备,第二产程中护理人员可根据产妇生产情况给予药物以缩短产程,为避免过度用力,必要时可以采取会阴侧切[5],第三产程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进行子宫按摩,密切观察胎盘是否娩出,分娩后应定时检查宫底及子宫收缩状况,对产妇血压、尿量、阴道出血量及颜色等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子痫发生率、Apgar评分、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

1.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压完全恢复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经过护理后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压值不同程度降低;无效:护理后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血压无下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子痫发生率、Apgar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痊愈30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痊愈24例、有效3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9.41%,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子宫胎盘缺血、凝血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导致,疾病严重时可形成重度子痫前期[6],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安全[7]。给予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对于早期诊断及同步监测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产时及产后护理等优质综合护理模式,给予患者科学专业的心理护理方式及健康教育,以达到及时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保证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同时结合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对于减少不良因素刺激,保证患者病情稳定、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产时及产后护理能有效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并降低子痫等并发症的风险,更能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子痫发生率、Apgar评分、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能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应用对于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降低产妇分娩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长芹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楚蕾.优质护理在68例少数民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2015(3):355-356.

[2]刘永梅.临床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及其效果评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4):2183-2184.

[3]凌燕.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效果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7):2635-2636.

[4]苏宝琴.个体化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56-1758.

[5]张贺美.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中国卫生产业,2013(21):92-93.

第9篇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年龄;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

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是很常见的,又因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抽搐等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平均为9.4%,城市为5.6%,农村为11.1%。而妊娠时血压高的妇女产后有86.2%妇女血压恢复正常,但是仍有部分妇女会遗留高血压。本研究对与HDCP发生的相关社会因素和产科因素进行筛查,以期对HDCP的预测及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07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19~41岁,平均(29.03±6.04)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3例,发生率为8.4%。93例患者均符合HDCP的诊断标准[3]。93例HDCP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例,子痫前期患者74例(其中轻度22例,重度52例),子痫患者6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4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1例。

1.2HDCP发生的相关因素选择

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资料分析,选择与HDCP发生可能相关的社会因素和产科因素。(1)社会因素:年龄、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等。(2)产科因素:流产病史、产次、胎次。

1.3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之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比较,P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应用单因素分析初筛出与HDCP发生有关联的因素,分别为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产次、年龄(P均0.05),见表1。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HDCP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居住地为农村和产前未经过系统检查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孕产妇发生HDCP的风险性大(P均

3讨论

3.1年龄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早育与高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年龄较大(35~39岁)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20~29岁的孕产妇。本研究病例组患者中≥35岁占20.6%,26-34岁占8.1%,≤25岁占7.7%,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本组结果发现在农村居住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高达17.0%。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农村居住的孕产妇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广大农民缺乏医疗保健意识,很多农妇整个孕期都不做或少做产前检查,致使农村HDCP的发病率高,病情较重[5]。因此我们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孕妇的卫生保健监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她们按时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同时应提高农村基层孕产保健医的诊疗水平,抓好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降低HDCP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的死亡率。

3.3研究表明妊娠结局与产前检查次数有着密切关系。来源于农村及流动人口的部分孕产妇受经济状况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孕期都不做或很少做产前检查,至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加、病情加重。本研究中448例产前做过系统检查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为1.2%;659例产前未做过系统检查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为13.1%,做过系统检查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做过系统检查的孕产妇组(P

参考文献:

[1]邵红芳,黄亚娟,薛月珍.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6):2185.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