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现代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13 22:39:38

导语:在现代语文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代语文教学论文

第1篇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以课本、板书、教参、媒体等为教学手段的教学形式,主要方式是讲解、提问和答疑。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主要包含了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涉及的系统化信息技术设备的辅助与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模式是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系统设施,展开对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利用与管理、评价等,实现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的教学方案。现代教育技术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学中的信息资源、技术媒体,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更多的将声音、图像、文字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融合,引导学生获得多感官的体验,创新交流平台,实现动态化、形象化的教学,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在各个学校的应用逐渐广泛,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并不是说要将传统教学模式摒弃,而应该是现代教育技术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相互融合和补充的关系。

2主导地位与主体地位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积累了长期而丰富的宝贵经验,以教材、教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集合讲解和板书于一体,对学生实施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才能发挥很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语音室学习环境,有网络互动平台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也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融合到一起,使得学生通过视听等感觉通道获得知识信息。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建立网络沟通和交流,克服了时间、地点的教学限制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较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授知识过程中,缺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而现代教育理论中,非常重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教学过程基于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互动和探究,共享信息资源、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架构。教师是现代教育模式的辅助者、指导者和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现代教育技术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和效果,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和提升。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也不应该成为教师装点教学门面的设备,应该真正的借助多媒体教学等设备,优化教学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3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丰富

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教学形式,它的教学目标是完成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内容,服务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应该明确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多媒体辅助教学、语音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起到丰富教学形式的作用。但是教师也不能够过分将精力放在注重教学形式之上,不断转变不同的声音、图像、动画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与效果,这样做看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实质上却转移了学生的兴奋点,降低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背景下,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学技术手段,在丰富和完善教学形式的同时,也重视教学内容的丰富,拓展学生视野,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实际情况,确定采取何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合理调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时间,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工具的使用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质量的综合考虑,现代教育技术应该为提升学生能力、强化教学质量服务。

4教师讲授与教学辅助的渗透

传统教学模式较多的是教师的口头讲授,将一个问题反复口头描述,很多时候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参与,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手段,将问题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的共同运用,并且激励学生与教师互动,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和互动探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手段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魅力,如运用语言、动作感染力,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强化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辅助教师教学,提升学生能力。

5结语

第2篇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

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拥有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扩大信息来源,展示各样的呈现形式,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节约教学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解释“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如果教师直接绘制相关的几何图形,教学时间将大大浪费,而且缺乏视觉效果。为了更好地优化授课形式,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Flas让直线运动起来,呈现出直线与已知圆的位置关系,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形结合的相关概念,由圆的半径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推出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培养

在几何教学中很多图形是变化的,如线路的变化、角度的旋转、面的旋转,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显示,画面可进行暂停控制,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并帮助其消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老师可以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突破,还可以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探讨,指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学习,然后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探索能力。

例如,在进行“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讲授时,通过一次函数y=kx+b为例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往常教学只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也只是简单地记住了结论,却并不能真正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深层概念,更无从谈论学生主动探索了,同时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耗时的。为此,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设计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二维动画,以表格的形式将所需数据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分析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这样,有机地将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学会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问题,并自觉养成探索的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

3.科学整合现代教育资源,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数学知识绝大多数是很抽象的,不易理解的,例如各类概念、公式推理、图形变换、分段运动等。教师可以利用Flash展示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地传授数学概念和规律等,从而轻松解决教学教学中的重难点的问题。

第3篇

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不难看出:

①其具体内容与组织形式仍旧较为单一,通常仍旧通过集中实习、委托形式以及分散形式进行。安排实习的时间不足。

②实习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基本功仍旧不够过硬,无法掌握丰富的设计教案能力,语言表达欠缺合理性,无法良好地制作教具,不具备综合型弹唱、创编舞蹈技能的能力。一些实习生在进行教育实习阶段中,不能契合幼儿心理特征,进而导致了一定的沟通障碍问题。

③理论以及实践无法统一,实习生不能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

④在实结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即较易受人为左右,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不同均会导致评定成绩的不同,有失公平。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科学策略

1提升教育实习课时比例,做好充分准备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对自身基础教学技能的验证以及全方位地体验实际教学生活,均需要充足时间的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扩大教育实习的课时比例,令教育实习全面渗透至教学计划的全阶段中。大一阶段可引导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在大二阶段可安排学生在幼儿园展开教育见习,在大三阶段可引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进入大四阶段则应组织集中性的实习任务,进而令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幼儿园现实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实习生作为教育实习的核心主体,应树立正确的态度,意识到教育实习环节的核心重要性。实习生应在实习前做好充足准备,将该过程作为校验自身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应强化耐力以及适应力的训练。例如,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幼儿园参观实习,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在校期间,学生应有效应用各类资源,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应扩充知识面,进而有效应对实践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因此,实习生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不同领域专业技能的锻炼。应注重各类知识间的有效联系,做好充分准备。另外,实习生应注重综合艺术技能的学习,例如唱歌、琴棋书画、舞蹈、讲故事等。同时应强化语言表达技能、组织能力以及游戏编创能力的锻炼。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幼儿园实践工作,展示自我才能,实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

2丰富实习内容与组织形式为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果,应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丰富组织形式。在知识教学层面,应增加实用性内容,例如,幼儿园教学法、游戏设计引导、活动安排、卫生保健等。另外,还应扩充素质训练内容,如人际交往、教学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令学生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能力训练环节应优化艺术技能训练,配备齐全的实习用具设备。课程组织形式安排上,应引入虚拟场景训练模式,开创更加真实形象的实习教学环境。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形成丰富体验,并产生不同的问题,进而可激发其智慧,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对于评价内容层面,不应单纯地将完成实习之后学生上交的文字材料视为唯一标准,而应注重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实习态度、职业情感、不断进步的空间等。对于考核管理以及评价主体层面,应将学校评价作为核心主体,开展实习单位评估以及实习生自我评价。另外,应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中的成绩同其取得的学分以及毕业证书有效的联系挂钩,进而令学生真正地重视教育实习。学校应合理地制订综合评估量表,提升评价管理可执行性。

三、总结

第4篇

1以学生为主导

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导,本着“以生为本”的态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频率。以学生为主导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课堂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作为倾听者的课堂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去参与授课,从中体会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学习古文言文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然后对文言文进行翻译、讲解,等到课程完毕之后,教师进行补充与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鼓励,这样能够在下一次授课时得到更好的授课效果,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情境创设教学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步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运用情景创设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表达水平。利用情景创设式教学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在情景模拟中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了学习与锻炼,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情境创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过程中注重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作用。情景创设过程中应当加入古代礼仪配上古代文学语言,充分体会中国古文学的文化色彩,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礼仪,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思想下,丰富教学内容成为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汉语言文学是涉及范围很广的一门学科,现代文学、古文言文、古诗词、古汉语等诸多方面共同构成了汉语言文学。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是必然选择。中国汉语言文学之间大多相通,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在学习古汉字的同时可以附加一些常见的古汉语词组,使其建立联系,提升学习效率。另外,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应当进行补充,比如历史方面。历史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在学习古代文言文的时候可以附带讲述一下当时的一些典故或者是作者的生平,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文学能够理解的更为透彻,有效地促进汉语言教学的开展。例如,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中的文论时,可以适当的讲述一下当前我国的政治形势,分析一下我国的国情,丰富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结语

第5篇

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

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机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一直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20至50年代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评”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的,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其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史”的知识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不能为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学生阅读量不足和学生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学生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如果学生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先让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学生的欣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寻找两者的相似点。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大学生很难安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愿意读。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复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在学习当代文学,尤其是90年代的文学时,可以将流行的作家作品选出来讲一下,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也练习了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理念都敌不过学生的“兴趣”二字。学生的兴趣显然不是文学课程中的“史”,而是文学作品。相比较“史”的冷静与机械,文学作品就显得温情与灵动了许多,尤其是经典的作品,总是能够引发人的共鸣,在情感的净化作用中升华个人的认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课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其次是解读经典,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产生于学生积极自觉的主动性和强烈的兴趣。既要选“好”书,又要“读”好书。鼓励学生就文学作品或某一“史”的文学观点发表个人的看法,尊重学生的艺术感受,不随便否定或指责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应尽可能地从理论上加以引导,或者将学生的看法与“史”上存在的意见相比较来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由的研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分析经典作品时,不能将教师本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作品中的那个人,或者假如自己是作者。试着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建立一个对话,“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经典的作品超越时空,经典的文学观点也能超越时代,这种对话的作用既有潜移默化的,又有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平等的状态下,学生把握了作品,也更容易接受“史”的论述。以解读经典作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巩固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分析、鉴赏现代作家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一系列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构成了文学史,文学史是文学作品的历史。先有作品的存在,才有文学史的形成,“史”是构架,“文”是构成要素。教好文学课离不开宏观的“史”的讲解,也离不开微观的作品解读与文献分析。毕竟,“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何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呢?这一点必须通过阅读获得。语言形式的美可以直接感知,内在情感的意蕴则要靠反复品味才能知晓。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学教学,在一种愉快的形式中学习,获得知识。如果“史”是要学习掌握的知识,那么文学作品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选出两篇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分析文本,找出两者的异同,再与文学史上的观点相对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是审美的,以情感人的,让人愉悦的,这也决定了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相关“史”的积累,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更多的关注“文”,审美感受的获得与文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还要靠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现。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还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作家作品不断出现,新的研究视点也不断出现,“史”在“文”的丰富中形成。因此在学习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让学生把文本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日常生活很近。在“新写实小说”中我们所见的是以凡人琐事为中心的故事,叙述语言也很朴实,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因此,在对这样的文本进行分析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对生活的评价和对作品的理解相对比。吴晓东指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本体”原本是哲学概念,提出“文学本体”也就意味着文学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性质,“张扬文学性”不是说忽视对“史”的学习,而是指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注重“文学”的一面。现当代文学课不是文学理论课,也不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它是以感性体验为基础的理论升华。它的学习与教学也应该从感性的作品入手,这样才不至于忽略这门课让人愉悦的一面。从时代的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还要注重这一课程的“实用”性,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也是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时俱进的一个方面。综合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现当代文学史,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又要注重分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争取做到“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作者:李贤单位:蚌埠学院

第6篇

1.发挥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功能

当代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主要集中在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这样三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第一,就起大学美术教育的教育功能来说,“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换一种方式说,美术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实现人之“主体性价值”。按照鲁迅所说:“美术可以辅以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总之,美术教育功能是陶冶人之情操,净化人之心灵,让人们的主体性价值得到积极地发展,从而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席勒语)”。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的主体性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人是实践主题,其次人又是精神主体。所谓实践主体,指的是人在实践过程中,与实践对象建立主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动,这时人是实践的主体;所谓精神主体,指的是人在认识过程中与认识对象建立主客体关系,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认识的,这时人是精神主体。第二,就大学美术教育的认识功能来说,主要是指通过以艺术鉴赏为前提,去了解自然、认识历史、把握现实、体悟人生、扩大人生视野,以便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指导生活的价值,不断向着新的意义攀升。第三,就大学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来说,它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获取知识,也不是为了接受教育的思想,而是为了人之身心愉悦,或者换一种方式说,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心身得到积极的休息,暂时摆脱外在社会的牵连,不与外在社会发生任何的功利瓜葛。因此,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总是一个不与现实社会发生任何利害瓜葛的世界,可以使人摆脱生活的千疮百孔,体验不能经历的冒险、不能得到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艺术的最初动机都莫过于此,当然,这也无疑构成了大学美术教育中主体性的作用和重要性。

2.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创造性品格

当代美术教育对于创造性品格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急功近利的情况,从这个立场出发,大学美术教育的创造性品格其主要体现在主体性的不断超越,即:超越前人、超越同代人和超越自己。超越前人是大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整体所面对的任务,在他们的身后,是长长的过去,前人固然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创造,但过后却成为了过去、成为了传统。后起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有权从传统中吸取养料,但却无法原本的模仿。所以,如果没有对前人的观点、理念和思想的创新,又何来进步,主体性的价值功能何以得到彰显呢?超越同代人是要求我们加强教育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并借以启发灵感,激发主体意识的创造品格。所以,超越自己的是实现大学美术教育中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条件,也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功能,才能使大学美术教育的创造性价值和意义得到实现。

二、结论

第7篇

如何在这样的现状下尽可能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但是现阶段要该方案的实施,还面临着二个现状。

现状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的匮乏。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开设有别于普通高中,其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程、还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地区办学特色开始各类专业,各专业有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始各类专业课程。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因学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学校开设有计算机、电子电工、机电、汽修、服装、旅游、财会、烹饪等八个大的专业,根据就业方向不同各专业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班级,不同专业班级开设课程不尽相同,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设数字媒体班、平面设计班、软件开发班等多个专业班级。如此要开发所有专业、所有课程的现代教学资源,一个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以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引领,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于2012年2月立项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立项课题——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作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时的推出,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育信息化是全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题之一。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网已经建成,各高校校园网具备一定规模,现在又新启动了第二代教育科研网工程、教育科研网格计算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等,国家级高校本科精品课程已近1700门。2012年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下共计开发了86个专业的近1000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承担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训练》《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整机装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DXP》等8门课程的资源建设,资源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网络课程”“教学用PPT”“考试考核试题库”“技能竞赛方案”“教学案例”“行业标准”“实训方案”“仿真软件”“名师名课”等10大类。虽然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库已经开始建设,并有一定的成果,但是要想覆盖所有专业、所有课程,还有很长的建设道路。

现状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的匮乏。尽管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是国家对于职业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不足。很多职业学校硬件建设还不到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覆盖面不广,使得多媒体教学难以大面积实施。以笔者学校为例:虽然学校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学校多媒体教学实施配置有效,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数量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要实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创建数字校园、创造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服务于教学。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数字化校园是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办学质量服务。

随着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进程的推进,国家专项资金的下拨到位,笔者所在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相信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丰富;随着中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进程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将进一步运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田小建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第8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息息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力是交际的最关键一环,听力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教材和教学工具,形成了“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录音———订正答案———教师放录音”的死循环。传统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太过专注听,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迈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以及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的假说,听力教学中可以运用情景图示和影音材料辅助学生学习,因此也应适当关注视觉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其发挥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改善了听力教学的现状。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辅助作用

首先是教学设施及听力材料的革新。CD光盘盒计算机的普及,打破了“录音机———磁带”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在计算机上操作,更加方便重复多次听录音材料,也方便学生课下的自学。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听力课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地插入一些影音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有效的提高汉语听力课堂效率。其次,PPT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展示生词和给出语境时,PPT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更直观易懂,而且更具有趣味性。尤其是对初级班的听力词汇教学来说,非常关键。使用并不等于滥用。对比分析了传统听力教学与多媒体听力教学,我们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上述优势的同时,也提倡秉承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规范有效性、实用性、趣味性等三原则。此外,对PPT、WORD及电子期刊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还引起了无纸化教育的新观念。学生利用便携式设备将课件等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方便快捷。鉴于教材上有很多写汉字的练习,本人并不建议摒弃纸质听力教材。第三,基于汉语听力教学特点,许多高校都致力于听力教学网络资源建设,提倡建立对外汉语听网络资源并探讨其管理的实现形式,辅助听力教学和研究。央青(2008)提出建立语言实验室。更好地利用多媒体,在视听结合、听说结合的多维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使听力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本人认为,多媒体辅助下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大有裨益。但是,对多媒体的利用对教师备课要求会相对增加,还需要教师合理把握使用时机,避免过度依赖,延误教学计划。同时,对于多媒体应用不当,可能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分心,或者偏离课堂主题,从而对汉语听力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关于听力教学的新思路

缺乏趣味性一直是汉语听力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听力课以教材的录音材料为主要的学习材料,各年级的汉语听力材料虽然是多以口语对话为主,仍然缺乏一个真切的说话环境。对于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的留学生而言,难度很大。因此,学生听材料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被动的听、接收信息的过程,稍显枯燥无趣,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因而不喜欢这门课。近几年,不少高校开设视听说课程。即通过观看和学习影视资料,接触最接近于中国人现实生活的语料,通过可视的影视鉴赏,进行汉语听力教学。当然,这一建议,要求学习者具有丰富的词汇量和很高的汉语水平。而且对于应是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的语料库和资源库,能有效的收集和筛选相关的材料,方便教师进行选择。同时,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不少研究者建议,用中文歌曲进行听力教学。许多研究者通过选取中文歌曲并对其歌词进行难度梯度排列,选择出具有难度梯度的歌曲,刻录CD并将歌词编成系列教材供教师和学习者使用。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以中文歌曲和中文影视作品鉴赏为主要内容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为听力教学的改革提供突破点和新方向。虽然其可行性有待验证,但寓教于乐也不失为提高汉语听力教学趣味性的新思路。

第9篇

考虑到当今社会现代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现代化技术及手段显得非常必要。上文也提到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仅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中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有利于学习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的解决,同时使学习更加高效、充满乐趣。除此之外,教育者也不妨结合网络视频远程教学等现代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进行相关主题活动,改进培养与测评体制,增强学生的素养

(一)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环境、规范学生行为在日常的教育环节中,教育者应当秉承强化学生各学科素养的培养理念。尤其是对于体育教学来说,老师不但需要将所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教授于学生们,还应该不断加强引导学生,争取使他们有一个思想观念上的升华,明白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和重要用途,掌握体育的总体发展情况,自觉、自发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依靠优良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科素养,提升学习效率。对于平时的一些体育活动课,老师可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前给学生做出示范,告知学生基本要领,之后可以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们,让他们尽量独立去完成他们能够单独完成的教学任务,但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包办体育活动课中的所有环节。这样一来,可以达到规范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教育目标。下面就拿电子白板软件库这一现代化教学方式为例进行说明。电子白板能够为教学者提供多样的现代教育资源,让教师选取素材进行知识教学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选出更合适、更贴近教育主题的图片或视频,使用这项技术演示任何动作要领前,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要想实行更简便轻巧的播报,教师可以借助智能语音播报教具等先进技术手段,令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二)完善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依照不同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提早改变培养方案,达到因才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目的。比如说,在使用EXCEL表格对中学生的电子档案进行编辑的时候,可以先综合测评每个同学的各方面成绩,然后通过对每项具体数据的分析找出每个人的短板,最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具体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再比如,长期对学生的每一次体育测试或者考核进行记录,分析比对各项数据,全面掌握学生的体育素质并实行针对性更强的考核及训练,学生们的体育技能及素养通过长此以往的训练和测评必然可以有阶段性的提升。

三、改善教育结构,整合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突出教学难点在运用现代教育资源的过程中,特别是初中体育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收益: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体育教学的社会作用大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对于一些过程性知识来讲,动作教学的困难程度并不小。这是因为教学人员在进行动作演示之时,持续过程较短、连贯性较强,所以学生想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掌握要领、形成表象思维不太容易。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或难度系数较高的演示动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教师一般只能通过语言来表达,教学效果当然就差了许多。但是,若教育者能够充分借助先进的教学课件对相关细节进行演示,也可以辅助学生更加明晰地把握不同技术环节的动作要领。经由对播放速度和频率的调整,加上重放、回放、暂停等智能化操作,可以让所有学生将每一个不同的动作观摩地更加透彻。比如,“鱼跃前滚翻”这一体育动作,教学人员通过制作相关课件来展示给学生,每一处较难掌握的细节都能够暂停和回放,这就让深刻透彻地领悟此动作要领变得容易了许多,与此同时,也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打破体育动作教学的瓶颈,取得良好的收益。

(二)将现代教育资源充分应用于体育竞技当中众所周知,进行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知识要领、获得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更好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体育竞技为特别是中学生体育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便利,结合现代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迅速提高教育水平、教学效率,使竞技活动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特色,展现体育领域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举个例子,比如常规的体育比赛来讲,以前学生们在竞技场上只是一味的奔跑、跳跃、投掷等,漫无目的;伴随着现代教育资源的灵活使用,当今的体育竞技赛场上,除了壮观的比赛场面之外,还有热闹的加油助威、喝彩鼓掌等场外环节。特别是红外线传感器、自动计时器等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无形中为竞技比赛增添了色彩,激发出学生的热情,提升他们的体育素质和竞技能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