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效种植技术

时间:2023-03-15 14:55:20

导语:在高效种植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效种植技术

第1篇

一、选地、整地、定植

选择地下水位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等,微酸性砂壤土或轻黏土。深翻,晒垡,耙碎,按墒宽11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规格理墒,每墒定植两行。定植前每亩用1吨农家肥作底肥,株行距25厘米×50厘米。每亩定植4000株,定植前用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进行药剂浸根5分钟。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春、秋两季最佳。

二、加强水肥管理

1.水的管理。①定植后即时浇透定根水。

②定植成活抽生新梢时要注意适时灌水、追肥、除草、培土。追肥以尿素为主,勤施薄施。花地不干不浇水。天气连续干旱,墒面泥土发白时灌水或淋水。

③注意墒情。采花季节,水分过多会导致烂根、叶黄;干旱则叶子萎蔫、花干缩,因此要特别注意排灌。

2.施肥。①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根际施肥。春肥于每年元月进行,结合中耕除草每亩用1吨农家肥和25千克含硫酸钾的复合肥,抢晴天开浅沟条施,并结合培土;夏肥5~6月、秋肥8~9月,每月施一次,于每次花落后开沟条施,氮磷钾结合,全年每公顷施肥量为尿素915千克,普钙1020千克,含硫酸钾的复合肥1005千克。以春肥占50%、夏肥30%、秋肥20%的比例开沟条施,并培土。

②根外追肥。在采花期内,下午采完花后结合喷药防治病虫害,在农药中加入0.2%尿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混合喷施,一般每隔7天喷一次。

3.修剪与短截。定植成活抽生新梢的茉莉花适当摘掉主枝、分枝顶端及花蕾,摘时留3~4对叶片。冬季修剪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上旬进行,先大修剪,后小修剪。即在离地面20厘米左右处剪去上部枝条(以后每年的大修剪位置从上年修剪部位处上移3厘米),然后将剪下的枯枝、残叶集中烧毁,粗壮枝用于育苗,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短截在每年2月份,未见花蕾前,将茉莉花树顶上的封顶枝、徒长枝进行短截,保留2~3对叶片。以后在每束花采花后都可进行短截,要求做到枝条不倒状。整形后形成1个波浪式的树冠,使树冠的各个部位都有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孕育花蕾,形成树冠立体状开花,提高产量。

第2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小麦套种生姜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并从轮作换茬、选地施肥、品种选择与合理密殖、适期播种、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宁阳县蒋集镇是生姜种植大镇,种植面积约800hm2,大都采用小麦套种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现结合生 产实践将该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模式

小麦采取沟麦种植方式,沟距60cm,其中埂宽40cm,沟宽20cm,沟底播种小麦。立夏前后,在埂上套种1行生姜。

2栽培技术

2.1合理安排,轮作换茬

生姜是不耐连作的作物,在无病姜田块,连续种植3~4年后应换茬种植其他农作物,间隔2~3年后再种植生姜;新辟姜田,一旦田中发现病株,要及时换茬,间隔期要在5年以上,土地宽余地区间隔期延至7年以上,效果更好。

2.2严格选地,施足基肥

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土壤基础是小麦、生姜间套作的关键,应选择土层深厚、地力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无姜瘟病的轻壤地种植。在此基础上,秋季小麦播种前要深耕细耙,科学配方施肥。并根据土壤虫情,施入3%的辛硫磷颗粒剂75~90kg/hm2或黑矾225~300kg/hm2,进行土壤消毒。

2.3品种选择,合理密植

小麦品种要选用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增产潜力大、抗倒伏的晚播中熟品种,如淄麦12、潍麦8号等。生姜要选用姜块肥大、皮色黄亮、不干缩、未受冻、无病虫害的健壮姜种,如宁阳黄姜、莱芜大姜等品种。姜种的处理要分困姜、炕姜、分选壮芽3个步骤进行。小麦播种量97.5kg/hm2左右,成穗达525万穗/hm2;生姜采取带芽姜块横向平播于沟底,株距15~17cm,种植12.15万株/hm2左右。

2.4适期播种

小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20日,出苗后管理同常规大田,翌年5月底至6月初小麦成熟时适时收获,收割小麦时,只取麦穗,留下60cm高的麦秸遮荫。在小麦收割前的清明前后暖姜芽,首先选择肥大、皮色亮黄、无病、无虫蛀的姜块作种。催芽前用多菌灵或G-1型生姜增产剂浸种,选择无风晴天将姜种放在地上晾晒,中午翻动1次,晚上搬回室内,堆积4~5d,保持温度11~15℃,使姜种“发汗”(困姜)。这样反复3次即可催芽,谷雨后打包上炕(一般在厨房内)。开始温度不要超过20℃,以后逐渐升高并保持在23~25℃,约20d出芽。出芽后温度要降低到17~18℃。催芽期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0%~85%。当芽长到花生米大小时,即可分芽播种。分芽时保证每块60g左右,并有1~2个壮芽。套种日期以5月4~12日为宜。播种前3~5d,先在播种行内开深15cm、宽10cm的沟,施优质圈肥22.5t/hm2或饼肥2 250kg/hm2、氮肥375kg/hm2、磷肥375kg/hm2、25%多菌灵15kg/hm2,混合后施在沟的阳面。播种将芽块横向平播于沟底,株距15~17cm,种植12.15万株/hm2左右,随后用土盖严,厚度以4~5cm为宜。

2.5科学管理

生姜套种完毕后要浇1遍水,浇水或雨后要及时划锄。播后15d生姜顶芽出土,应及时浇出苗水。一般每周浇1次水,追肥后要勤浇水,4~5d浇1次水;汛期注意排水,特别是热雨后应及时浇清洁井水。在苗高30cm,具有1~2个分枝时,轻施提苗肥,追施硫铵75~300kg/hm2。8月上旬要先拔除小麦秸秆,然后再大量追肥。追施豆饼1 500~2 250kg/hm2,复合肥375~525kg/hm2。9月上旬生姜进入根茎生长盛期,可再追肥1次,追复合肥225~300kg/hm2。在立秋前后(8月上旬),结合追肥进行培土,使原来的沟变成垄,垄变成沟。垄高10~15cm,宽25cm左右。

2.6病虫害防治

生姜的病虫害主要是姜软脚病、姜腐病和姜螟、姜粪虫蛆等。姜软脚病俗称姜发瘟,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为发生盛期。在防治上,选择无病菌土壤和无病区的姜种,防止姜根部积水和受渍;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发病的植株,并用5%的石灰水或用高锰酸钾750g/hm2,对水750kg对土壤进行消毒。姜腐病病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在防治上,不让姜地积水,施用的农家肥要沤熟;若已发病,可淋施波尔多液,或按防软脚病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在防治姜螟上,及早扑灭姜螟成虫,捉除幼虫,或在1~2龄的幼虫期施药毒杀。此虫以姜苗分枝盛期的7~8月开始危害,以在幼虫低龄期施药效果较好。可用除虫菊酯类农药750g/hm2对水450~600kg喷杀,或用速杀灭丁750g/hm2对水600kg在傍晚喷于姜苗心叶,待药液流到茎部就可毒杀姜螟幼虫。姜粪虫蛆可用敌敌畏5 000倍液淋于虫害区,以杀灭幼虫,并防止其蔓延危害其他植株。

第3篇

关键词:大棚;葡萄;草莓;立体种植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6997(2012)09-0046-02

舟曲县大棚葡萄间作草莓立体种植技术取得了成功,是一项高效种植模式,本文对其栽培要点进行了简单介绍。

1大棚葡萄栽培方式

大棚主要以镀锌钢管构成,跨度9 m,高3.2 m。为了保温,棚内土壤进行地膜覆盖,夜间增设二层膜。葡萄品种选择丰产性好、优质、抗性强的中早熟品种,如若乍娜、巨峰等。采用南北方向栽植,行距1.8~2 m,株距0.6~0.8 m,密度5 250~6 000株/ hm2。定植前按行距开挖定植沟,沟宽80 cm,沟深80 cm,开挖时生土与熟土分开放置,定植沟开挖后先把秸秆掺少许熟土回填到15~20 cm深,施畜禽粪120~150 m3/hm2,过磷酸钙

1 800 kg,最后回填20~30 cm熟土,保证80 cm宽的定植沟必须回填熟土。整个大棚内灌一次透水,使沟内土壤沉实,沉实后用熟土起宽70 cm、高10~15 cm的垄,打点放线,将苗木栽植在垄上。为提高苗木成活率,栽植前剪去过长的根系,保留10~15 cm,用生根粉浸泡8~12 h,栽植时在株距间开10~15 cm深的小沟,浇小水覆膜,保证土壤温湿度,使之先生根后发芽。葡萄整形采用单干双臂形整形修剪。

2大棚葡萄栽培时期

保护地葡萄定植以春栽为宜,一般在4月上中旬进行。栽植过早地温低,生根慢,地上部分萌芽晚,宜抽干;栽植过晚,苗木开始发芽,地上地下生长不协调,影响后期产量。

3大棚葡萄温湿度调控

3.1温度调控

棚内温度要根据各生育阶段调控管理。发芽前白天温度15~18 ℃,夜间5~6 ℃;发芽至开花前,白天温度18~20 ℃,夜间6~7 ℃;开花期,白天温度25~28 ℃,夜间8~10 ℃;落花至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25~30 ℃,夜间15~18 ℃;果实着色至采收期,白天棚温不高于30 ℃,夜间12~15 ℃,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3.2湿度调控

为防止枝梢徒长和病害发生,大棚内空气湿度要进行调控,一般在萌芽期保持土壤水分和提高棚内湿度,萌芽至花序抽出期,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5 %左右;花序伸出后控制在70 %左右;开花到坐果期控制在65 %~70 %;坐果后控制在75 %~80 %。

4大棚葡萄肥水管理

基肥以沟施为主,土壤封冻前在植株的一侧距树干40~50 cm左右开宽20 cm、深60 cm的施肥沟,一般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75 t/hm2,过磷酸钙1 500~2 250 kg/hm2,葡萄萌芽前灌中水,随水施入尿素150~225 kg/hm2,开花前7~10 d浇一次透水,并在距植株30~40 cm处追施尿素300 kg,花期不浇水。果实横径达到0.5 cm时,结合灌水追施磷酸二铵450 kg,采收前两周停止灌水。在开花前4~7 d和开花期结合防病叶面喷肥,用0.2 %~0.3 %的硼砂溶液混合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叶片和花序,有利于提高葡萄坐果率。果实膨大和着色期,结合病害防治,喷药时可加0.3 %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以提高果实品质。

5使用生长调节剂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为使葡萄穗长粒大,提高产量,在葡萄开花前10~14 d,花序7~10cm长时,用奇宝3 000~4 000倍液均匀细致地喷湿花穗、茎叶,在颗粒约12 mm大时,用保美灵7 500倍液+奇宝1 000倍液+必加2 000倍液喷(蘸)果穗,使葡萄提早成熟,提前上市10~20 d,在果粒转色期用1 500~2 000倍液催红素喷穗。

6利用冬芽副梢二次结果

一般在第1次盛花后的50 d 左右,在花上4节处对主梢进行摘心,同时摘除余下的所有副梢,经过10 d左右,顶端冬芽逼迫萌发,获得花序质量较好的冬芽副梢二次果。二次果成熟后不立即采收,而是在树上延迟一段时间再采收上市,以利调节市场供应。

7草莓栽培技术

7.1选育壮苗

葡萄行间作的草莓选用经过休眠的草莓苗,此栽培方法比露地提早45 d左右上市。先在温室稀植育苗,育苗母株选用有5枚以上的复叶、根系完整健壮的葡萄苗,采用走茎繁苗法,母株上只留5~6个走茎,每个走茎上留1~2个走茎苗,7月下旬把与母株相连的走茎切断,到8月中旬可起苗定植。

7.2栽植技术

在葡萄大行间栽植4行草莓,行距40 cm,株距15 cm,保苗90 000~12 000株/hm2,苗弱时可采用每穴双株的栽培方法来提高产量。

7.3肥水管理

在扣棚前以氮肥为主,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225 kg,开花前每隔15 d喷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105~150 kg/hm2。在果实膨大期再追一次肥水,3月中旬进入采收期后,结合浇小水每公顷施以尿素150 kg,氯化钾150 kg。在果实八九成熟时进行采收,一般产18 000~22 500 kg/hm2。

第4篇

摘要介绍了大棚芋头—马铃薯—萝卜“3作3收”立体种植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大棚建造、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培土、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芋头;马铃薯;萝卜;大棚;间作;栽培技术

山东省五莲县是山区县,近几年在实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富民工程中,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于2004—2008年在许孟镇仁里村进行大棚“3作3收”立体种植试验,平均产量:马铃薯47 532.0 kg/hm2、芋头56 829.0 kg/hm2、萝卜73 000.5 kg/hm2。马铃薯、芋头、萝卜产值分别为19.01万元/hm2、22.73万元/hm2、7.30万元/hm2。芋头、马铃薯比露地覆膜栽培提早上市40~50 d,产品销往省内外10多个大中城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大棚建造

选背风向阳处建冬暖式东西方向的大棚,选用杨木或刺槐木做立架,竹木做拱形骨架,立架间距2.5 m,棚高2.5 m、宽12 m、长80 m,覆盖材料为无滴膜、厚40 cm的草帘子等。大棚两端设作业门,门以能容1人进出即可。

2品种选择

品种为试验多年的抗病早熟、丰产优质、个大而均匀的鲁芋1号、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和丰产优质的潍县青萝卜。

3整地施肥

棚内土壤深翻80 cm,施优质圈肥90 t/hm2、磷酸二铵1 500 kg/hm2、硫酸钾1 500 kg/hm2、草木灰7 500 kg/hm2,混合后撒于地面,再翻入地下,然后整平地面,以备播种[1]。

4催芽播种,培育壮苗

4.1芋头的催芽播种

选重30 g以上的子芋,剔除已发芽、腐烂、畸形无顶芽的子芋,于晴天晒2~3 d后于播种前10 d进行催芽。五莲县一般在火炕上铺5 cm厚湿沙,然后1层芋头1层沙。温度控制在20~25 ℃,10 d左右即可发芽。2月10日播种时按行距70 cm开深15 cm的南北向条沟,浇足水后按株距25 cm进行播种,用“812”药肥粉7.5 kg/hm2加细土75 kg/hm2拌匀后撒于沟中,防治地下害虫,确保苗全苗壮。播种5.7万株/hm2。

4.2马铃薯的催芽播种

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具有早熟、休眠期短、薯块膨大快、个头大而均匀的优点。播种前将薯块进行切块,使每块有芽眼1~3个,然后放入0.5 mg/L赤霉素溶液中浸种30 min后捞出,使每块芽眼朝上,摆于铺厚50 cm湿沙的火炕上催芽,使温度保持在20~25 ℃之间,当芽长1.5~2.0 cm时即可播种。2月10日于2行芋头中间开深15 cm的沟,浇足水后,按株距25 cm播种,并施药防治地下害虫。栽种5.7万株/hm2。为了提高地温,播种前15 d大棚盖膜。晚间盖草帘,地面覆盖地膜,使5 cm地温达到5~7 ℃时播种。芋头、马铃薯播种后马上覆盖地膜。

4.3萝卜播种

7月上旬芋头收获后,揭去大棚覆盖物。将土壤深刨40 cm,施圈肥75 t/hm2、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整平地面,然后起垄高20 cm、宽30 cm,8月1日前按株距20 cm播种,栽种16.5万株/hm2左右。

5温湿度调控

增温保湿是使芋头、马铃薯早上市的关键措施,采用双膜覆盖加草帘的办法可取得显著效果,即播种后顺垄覆盖地膜,大棚外加盖草帘以进行增温,如遇阴冷天气可在棚内临时生火盆、火炉增温。播后最适宜芋头、马铃薯生根的地温为12~15 ℃,幼苗生长期保持20~25 ℃,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白天60%、夜间70%。马铃薯收获后正是芋头地上部快速生长期,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 ℃,地下温度在20~25 ℃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以满足芋头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需要。

6肥水管理

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适量。芋头第1次追肥为播种后40 d左右,追施尿素30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600 kg/hm2;马铃薯于开花前结合培土施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和尿素150 kg/hm2。马铃薯4月10日左右收获后,将其秧棵放在地里晒1~2 d,此时正是芋头植株发棵、子芋开始形成期,结合培土将马铃薯秧棵埋入地下,追施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萝卜定苗后追施尿素和复合肥各450 kg/hm2,并做好中耕保墒和防旱排涝工作。

马铃薯块茎速长期需水较多,如干旱可结合培土追肥进行灌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以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在马铃薯植株第12片叶展开时,喷施1次多效唑(15%多效唑600 g/hm2对水750 kg/hm2),能有控制旺长,增加产量。调查表明,喷水比不喷水可增产18.6%。芋头植株发棵后,特别是球茎膨大期如遇干旱,可结合培土追肥及时灌水。萝卜生长期中、后期如遇干旱,可及时灌水,使萝卜皮薄水分足。

7及时培土

培土对芋头、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2-3]。马铃薯在开花前后培土,垄高20 cm左右,以后发现块茎裸露要及时培土,防止薯块见光变绿,影响品质和商品价值。芋头的培土可分2次进行:第1次在子芋的芽叶长至30 cm、有子芋5~7个时,可培土20 cm,将芽叶部埋入土中;待20 d后再培土1次,将发出的子芋芽叶埋入土中,以防出现“露头青”芋头,影响商品品质。

8病虫害防治

芋头病虫害有叶斑病、腐烂病、蚜虫和红蜘蛛等[4]。用60%独特+活性钙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80%特菌唑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0%多菌灵6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叶斑病;结合培土用落叶停200倍液,或40%甲基硫菌灵300倍液+甲基异柳磷250倍液灌墩,防治腐烂病和地下害虫;喷施40%氧化乐果800倍液防治蚜虫和红蜘蛛。

马铃薯病虫害有晚疫病、蚜虫、白粉虱及地下害虫等。用68%菌锈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大生M-45 800倍液防治晚疫病;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防治蚜虫、白粉虱;结合追肥用甲基异柳磷250倍液灌墩,防治地下害虫。

萝卜病虫害有蚜虫、菜青虫等。发生期用氧化乐果800倍液防治。结合喷药施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及氨基酸微肥500倍液,共喷洒2~3次,可提高萝卜的品质。

9适时采收

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汁多肉色黄个大,一般生长60~70 d,于4月 10日前后即可收获上市。该品种见光易变绿,收获后及时放入低温阴暗入存放。芋头成熟期不明显,一般以叶片老化变黄(生长150 d左右)时为收获期,于7月1日前收获,刨出后去泥和须根后。萝卜于10月下旬收获。

10参考文献

[1] 齐振华,李永林,王松会,等.大棚芋头马铃薯萝卜间作模式及效益研究[J].西南园艺,2004(3):4-5.

[2] 陈金斌.芋头间作马铃薯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3(5):18.

第5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培育壮苗;田间管理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种植技术的有效使用,促进了我国农业产品的不断优化改良;在科学技术不断涌入当今社会的今天,科学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的种植方式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农业种植者的心中。本文将对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运用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1 设施建造

在进行辣椒优质高效栽培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其生长的环境进行施工建造,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辣椒的种植不能够选择在寒冷的环境下生长,所以在进行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保证建设设施的质量,保证辣椒能够在其所构造的生长环境下存活。

1.1 搭建

棚脚人土深度一定要达到40cm的标准。避免边缘土壤因耕作而逐年下降,造成大棚倾斜。大棚的三道连接杆与骨架接触部位用铁丝扎紧扎牢,有的用竹竿做连接杆,应问隔2―3 a更换1次,以防竹竿老化,大棚倾斜。

1.2 养护

如地面不平整、土层厚薄疏松不一,大棚可能会向一端倾斜,一旦发现,应及时扶正。

1.3 维护

经常保持棚膜清洁,一般棚膜使用2―3 a后必须更换,以免影响透光率,造成大棚栽培效益不佳。在大棚使用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尖锐物碰撞棚膜,以免划破棚膜。

2 播前准备

辣椒的种植工作需要相关的种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设施场地的筛选,在筛选好适合的场地之后,应该做好对场地的规划建设调整,确保场地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适合辣椒的耕种。之后,为了提高辣椒所在区域的供养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施肥的方式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供给条件。

2.1 设施场地选择

由于辣椒的生长需要不断的从地面摄取能源,所以在进行场地的选择过程中就应该选择土地肥沃,土质松软的种植区域进行辣椒的种植。

2.2 整地、施肥

在场地筛选过后,我们需要对筛选的土地进行整理耕种,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在种植之前,为了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可以通过在土壤中施撒有机肥料,来满足辣椒日后的营养需求。

3 培育壮苗

3.1 品种选择要求

必须从正规渠道购买优质种子。所选品种需具有以下特点:①耐低温、耐弱光、耐湿、抗病的辣椒品种;②大果型、耐贮运的品种;③生长稳定、株型紧凑、适合密植;④早熟、座果成果率高、结果期长、品质优、产量高。

3.2 精细播种

选择温暖的晴天中午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将发过芽的种子直接撒播于预先准备好的苗床内,种子撒播均匀,撒播种子后覆营养土1.0―1.5 cm。适当浇水,采用中拱棚内高畦育苗。准备好防雨薄膜和遮阳网、用防虫网等设备。

3.3 苗期管理

在辣椒苗生长过程期间我们工作人员需要做的就是正确的调整辣椒生活环境的温度,适时的进行阳光的照射,保证室内的温度达到了辣椒生长过程中的要求。在进行浇水的过程中,要定时地量的进行水源的补充,确保在秒期生长的辣椒苗能够得到充足养分的供给,以及适当的生活环境。

4 定植

4.1 温室消毒

彻底清除室内前茬残株、落叶等杂物,用硫磺粉30~45kg/ hm,加敌敌畏乳油3.75 kg/hm 2拌锯末,在室内均匀分堆点燃,密闭熏蒸1 昼夜,降低病虫基数。

4.2 适期定植

当10 cm 土壤温度达到15 ℃,温室温度达30 ℃时,选择晴天定植。行距60cm,穴距30cm,每穴2株,将苗定植在垄上或垄肩2/3处,及时浇20 ℃左右的定植水。

5 田间管理

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0~28℃。缓苗后至深冬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3―27℃,夜间15一170c,白天棚温达30℃时要开天窗适当通风。10月20日前后上草苫,草苫的揭盖以温度为依据,若夜温过高,可早揭晚盖草苫;12月下旬至2月上旬,注意加强保温,白天温度达30℃时开天窗通小风,夜间棚内最低温度保持在12℃以上;2月中旬以后,逐渐加大通风量,晴天中午棚内气温不超过32。C。当棚外夜间最低温度达15℃以上时要昼夜放风。

5.2 水肥管理

(1)浇水:在苗期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对成长过程中的辣椒苗进行管理。在进行浇水灌溉的过程中需要定时定量对其补充,浇水的量要事宜,浇水量最佳的程度当以透底为好。(2)追肥:施肥的一般选料主要以氮磷钾肥料为主,在追肥的过程中不能一昧的进行肥料的施撒,应该在周期半个月左右进行一次肥料的合理施撒,施撒的质量主要依照种植的面积确定。

5.3 整枝打杈

在辣椒生长出来的时候,需要对辣椒进行修剪,一般来说一个枝叶上面生长的辣椒为一个最好。由于主干分出的枝叶较多,如果分支的果实过多就有可能压设枝条。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分支枝条最好生长一个辣椒,并且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摘取其上的枯死枝叶,较少不必要养料的浪费。

第6篇

关键词:双低油菜;种植效益;栽培技术;配套设施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20

1 双低优质化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范要求

所谓的双低优质油菜,具体强调在固定区域生产的油菜籽后期榨出的芥酸比例恒定于预设指标范畴5%以内。双低油菜在我国农业增收方面的确做出优异推动贡献,长期以来,内部技术人员始终将核心关注点投射在新品种开发成绩层面之上,希望以此带动此类农作物高效生产技术以及配套设施的推广沿用活力,避免订单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流程出现任何闭塞危机,并且发展至今取得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依照客观层面审视,大多数油菜籽内部芥酸含量大致在4.5%~5.5%区域中左右徘徊,并且菜饼粕内部油料含量优先稳定在45mol/g之内。菜饼粕单元下的硫苷含量削减过后,对于后期家畜来说便是绝佳的美食。在此基础上,双低高质量油菜发展速度飞快,对于基层社会大众身心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成就完善,都发挥着独到的支撑引导功效。

1.1 优质化良种的精确选取

在我国东部地区开展双低油菜种植工作期间,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借此凸显天禾油、秦优品种灵活适应地位,加大对生产主体的种植技术讲解和监管力度。相对地在北方区域,油菜种类选取就有必要发挥强效的偏寒特性,南方因为气候适宜便可以随意选择偏春性的品种。

1.2 连片隔离种植方式的有机覆盖

依照以往实践经验判定,油菜种植期间,涉及茬口位置必须经过水旱轮作调试,借此规避油菜、土壤内部滋生任何样式的核菌。尤其对于优质化双低油菜种植工作人员来说,要善于开展连片集中种植活动,保证一村一乡在确定至多2个油菜品种过后,区域周边便不会额外种植芥酸含量较高的油菜。长此以往,便能够轻松遏制串粉杂交和生物学混杂迹象百般滋生状况,为后期菜籽品质稳固提升创造更多优先适用条件。

1.3 壮苗科学培育控制

对于育苗工作来讲,两熟制区域会选择在9月中旬播种,三熟制区域便会顺势推延至9月下旬左右,其中苗龄基本维持在30~40d。需要加以强调的是,苗床和大田比例控制在1:6最佳,苗床种子覆盖要求也限定在6~7.5kg/hm2。至于技术人员后续工作内容,便是将底肥补足,种子播种要均匀,进一步发挥防旱、防涝、芳板结等优势地位;持续到出苗期间将丛生苗适当消除,确保3叶期定苗结果,最终单位平方米区域内苗株数量也就基本稳定在120~130株之间,同时在3叶期叶面喷施烯硝锉溶液。

2 油菜综合化种植效益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防冻保苗准备工作的精准设定

在植株衍生6~7片真叶期间,针对每667m2油菜天地制备合理数量的15%多效唑粉剂溶液并予以喷施,借此持续增厚叶片,将以往根茎无限制延伸迹象顺势扼杀,后期抗冻能力提升指标便可顺利实现。

在油菜封行前长出大概8片真叶期间,实现初次中耕培土目标,保证根颈部围护工作顺势交接,需要注意主动规避叶片聚起现象。

在12月上中旬阶段开展二次培土工序,确保土层足够严密,杜绝植株根颈部外露而遭受不必要的冻害结果。

在每日气温下降到4℃期间布置冬灌活动,确保弱苗、壮苗浇灌的先后顺序,并且保证现场不会衍生积水残留迹象,确保浇后合墒中耕保墒。需要加以关注的是,春灌或雨后要合墒浅锄保墒,抽薹期结合中耕培土,可破坏菌核病的子囊盘和保墒防倒。

2.2 防治病虫、鼠害技术手段的有机补充

防治地下虫害。播前整地时每667m2用油渣(或豆渣、花生渣、煮半熟凉干的谷子)1.5~2kg,加水吸胀,拌甲敌粉200~250g(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40mL)制成毒饵,撒施田间耙入土中诱杀。

油菜出苗期防蟋蟀。具体调试策略,便是准备合理数量的麦麸油渣,并按照4:1比例规则加以充分调兑;之后取出少量菜油加以炒香,借助大致90%含量的晶体敌百虫50g和温水,彼此混合而形成毒饵进行蟋蟀大面积诱杀。

油菜越冬前主要防蚜虫、跳虫甲、菜青虫、芜青叶蜂、小菜蛾等,可用敌百虫粉或甲敌粉等农药喷杀。提倡使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

3 结 语

综上所述,关于双低油菜高产技术创新调试和后期作物产量提升策略,涉及种子选取、植株病虫、冻害防护、土地特性掌控等因素,必须引起各类生产主体全面关注和灵活调试沿用。相信长此以往,必将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健康的食用油产品,进一步维持此类农产品经济结构的有机延展能效。

参考文献

第7篇

当前,经常听到有教师说,高中信息技术课难上,尤其是职业高中,往往是教师精心地备了课,也认真地上了课,但是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信息技术课如何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很可能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师生情感的交流。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种发展学生心智的活动,这种活动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才能顺利开展。它要求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尤其要注重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互动效应。试想,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每周只安排两节,不仅如此,每位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还要带多个班级,这样,与其他任科教师相比,师生间的接触就少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疏远,这样疏远的关系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注重在每周两节课上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互动效应,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要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

众所周知,目前职业高中的在校学生大多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课底子较差,组织纪律性也不强。再加之信息技术课堂所接触的新鲜事物多,给学生带来的干扰因素也会更多,由此带来的纪律问题难免会更多。在课堂上,学生的行为是颇具传染性的,如果教师对一两个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便容易引发所有学生的懒散,学生会觉得课堂上可以想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于是,教师就会觉得学生无心学习,自己也会因之懒得管理,任学生自由上网,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就只能流于形式,谈不上教学效率。所以,切实地制定好严格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规范,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监督和管理机制,对信息技术任课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学生走进职中的第一堂课时就应立规,就应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遵守的规范,告诉他们上课要注意什么问题,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教师要给学生编排好上机座位号,过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再对学生的座位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所教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从全班中挑选出信息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分别担任各个小组的组长,以便于日后的分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定人、定机、定座位的方法,学生的迟到、早退、缺课等课堂纪律问题以及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上机活动都在教师的监控之下,这就大大方便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同时也对电脑设备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这样,有了严格的课堂规范,就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注重教师少讲解,学生多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总是生怕学生听不明白、理解不了,因而总是对教学中的每一个内容都精讲、精讲、再精讲。殊不知,这样的教法对学生的学习十分不利。这样的精讲细琢,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存在几个弊端:1.使学生学习的习惯养成十分被动。2.使学生的思维毫无创造力。3.使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这些弊端就决定了课堂教学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教学“网页修饰”这节内容时,先展示一个已经修饰好的网页,让学生与另一班级的学生制作的网页相互比较,进而提出任务:给网页添加背景、修改字体、修改字号、加上颜色。因为学生已经学过并掌握了利用网站的搜索功能获取信息的方法,又学过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再通过教师的帮助,他们很快就完成了。于是,我再顺势布置任务:给网页添加图片、动画、音乐、水平线等内容。在学生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在word中已学过的方法来操作,以达到知识的迁移。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带着十足的好奇与疑惑,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尽情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网页装扮得五色缤纷,个性十足。最后,在师生的共同总结中,学生争先发言,津津有味地谈着自己的制作体会,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学到的知识技能自然就十分扎实,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第8篇

优质油菜“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利用符合国家双低(芥酸含量小于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小于30微摩尔/克)优质油菜品种,其菜苔没有苦涩味而可作蔬菜食用,然后通过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采用早播,早栽、早管早发等一整套技术体系。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到位,一般的田块每亩可摘菜苔250公斤,价值250~300元,而且油菜籽单产不减反增,是优质油菜的一种增产增效种植模式。“一菜两用”技术操作简便,增效显著,适宜范围广,可大面积推广应用;此外,该模式还能有效利用秋冬温光水气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主要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选用符合双低标准并经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油菜品种,如中油杂2号、中油杂4号、华杂6号、中双9号、中双10号等。

2.施足肥料。施足肥料包括苗床和大田。苗床亩施总含量为25%的复合肥50公斤加“志信”大地硼200克(或硼砂1公斤)作底肥,定苗后结合浇水追施稀释人粪尿或加施少量尿素。大田亩施总含量25%复合肥60公斤(或碳铵6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加“志信”大地硼200克(或硼砂1公斤)作底肥。“冬至”前后亩施土杂肥60担加施尿素10公斤作腊肥。2月上旬或摘苔前一周左右亩施尿素8~10公斤作苔肥,在苗期―初花期结合防病治虫喷“志信”高硼加“志信”齐丰2~3次。

3.适时早播。“一菜两用”油菜播种期要求在8月25日~9月15日。并做到足墒播种,一播全苗,亩播种量控制在400克左右,及时间苗定苗,培育大壮苗,苗龄控制在35天以内,移栽时单株绿叶7~8片。

4.早栽早管促早发。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坑土,适时耙地保墒,移栽前精细整地,移栽期安排在10月上、中旬,每亩栽足7500株以上(行距1尺,株距0.75尺),及时浇足定根水,以缩短缓苗期,活棵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促早发,力争“冬至”苗单株绿叶数达到12片以上。

5.适时适量摘苔。在2月中下旬,当苔高达25厘米左右,及时摘去15厘米左右,亩产菜苔250公斤左右。注意摘苔量过大,会影响分枝再生数量而导致菜籽减产。

6.防渍防病虫。移栽前按厢宽4~5尺,厢沟宽1尺,深0.8尺,围沟宽1.2尺,深1尺的标准开好一套沟,开春后及时清沟防止春雨渍害,遇春旱应浇水防旱。苗期(包括苗床)及时搞好菜青虫和蚜虫防治,注意摘苔前必须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掌握好安全间隔期,防止食物中毒。后期搞好菌核病防治。

二、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油菜免耕栽培技术,是指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经过耕翻整地,板田直接播种或移栽油菜,并结合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使油菜达到高产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如稻板田板播、板栽油菜等,这是湖北省乃至南方水稻产区常用的油菜种植方式。免耕具有保持土壤结构,透水透气性好,可防渍促爽;实行早播早栽,有利于冬前早发壮苗,还可缓解茬口紧的矛盾;提高播栽质量;省工节本,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抗灾夺丰收等许多优点。因此,搞好油菜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对发挥晚茬油菜的生产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技术要点

1.播栽前开沟排渍

在晚稻收割前7~10天,开好围沟,放水晾田、硬板,达到水稻收割时田面硬而不干,湿而不烂,实行齐泥割稻,结合开畦沟覆土,削高垫低,抽沟的泥放在畦两边,待中耕施肥时将其打开。同时开好腰沟,做到深沟高畦,方便田间管理。

2.综合防除杂草

免耕油菜田由于未经翻耕,杂草较多,宜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除。一是合理轮作换茬。二是覆土除草。三是及早中耕除草。四是化学防除,在播、栽前3~5天用可芜踪、农达等进行灭生性防除;播后苗前用大惠利、丁草胺、乙草胺(禾耐斯)、杀草丹、绿麦隆等除草,方法是在播后盖籽3天内完成;出苗后或移栽田,宜在越冬前(12月底)进行杂草防除,用盖草能、威霸防除禾本科杂草,高特克防除阔叶型杂草。

3.适时播种移栽

(1)播种方法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条播法,就是在水稻收获后,开宽为1.5~2.0米的畦,畦沟宽20厘米,深20~25厘米。按行间距30~35厘米,沿畦宽方向开一条深为2~3厘米的播种小槽。然后顺槽方向施足有机肥,依墒情浇好点穴水,墒情好的可免浇,再撒籽播种,盖好灰粪。出苗后按株间距10~15厘米留苗。另一种方法为穴播法,按行间距为30~35厘米,穴间距15厘米,打穴8000~10000个,穴深为3厘米,每穴下籽5~6粒,留苗1~2株。

(2)移栽技术免耕油菜大都为迟茬类型,要获得高产,需推行育苗移栽,并且要抢时早栽。免耕油菜移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铁铣法,方法是“一铣一条缝,两头两棵苗,中间按肥土,跟着踩一脚,别忘定根水”;另一种方法为条栽法,按照行距开出一条深13厘米的三角沟,在沟内施上基肥,然后栽种油菜,浇定根水。

4.合理密植

免耕直播油菜由于播种较迟,营养生长期较短,单株结角数较少。因此,通过增加密度来确保产量,一般在高肥条件下,每亩以定苗1.5万~2万株为宜;中肥条件下定苗2.5万株左右。对于免耕移栽油菜,由于在秧田期已培育出壮苗,也没有延误生长季节,因此每亩移栽密度宜在1.0万~1.2万株,肥田、旱栽、施肥水平高的应适当稀一些,而瘦苗、薄田、迟栽和施肥水平低的适当密一些。

5.科学施肥防早衰

免耕田块有效养分集中在表层,前期供肥能力较强,后期容易出现脱肥早衰。因此,要坚持基肥与追肥并重的原则,追肥比例应占50%~60%。中上等肥力的田块需亩施纯氮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9。基肥要多用有机肥,追肥按照“早施苗肥,重施腊肥,早施苔肥、巧施花肥”的原则施用。切忌苔花期偏施过量氮肥,以减轻菌核病的发生。m期―初花期用“志信”高硼加齐丰喷施2~3次,防止油菜花而不实和早衰。

6.勤中耕

免耕油菜田由于没有翻耕,土壤较为板结,杂草也很多。因此苗期必须勤中耕,一般2~3次,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培土壅向根部,促进根部生长。

油菜免耕栽培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不利于抑制杂草,草害较重;根系分布较浅,容易倒伏;不耐渍害,春季土壤升温缓慢;不利于深施肥料;后期油菜容易脱肥早衰等。因此,栽培上应针对这些弱点采取相应措施。

三、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1.稻田养龙虾的优点

(1)增产增收。一般养龙虾的稻田每亩能增产10%~30%,龙虾每亩产量可达250~500公斤。

(2)除草省时。稻田里的龙虾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杂草和水生生物,但不吃稻秧,不仅节省了除草劳力,还能消灭危害人畜的蚊子和其它幼虫。

(3)保肥增肥。龙虾在稻田里来回不停地行动、觅食,不仅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还可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了增肥的效果。

2.稻田的选择

稻田养龙虾要选择只能种一季中稻,不能种夏粮、油菜的低洼田块,选择水源充沛,排灌方便,不受旱涝,洪水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以壤土为好),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如实行投饵精养,必须在田块四周开挖2~4米宽、1米深的虾沟;对面积大的稻田,要开挖“井” 字沟或“十”字沟,沟宽0.5~0.7米,沟深0.3~0.5米。四周筑埂,使稻田能保持水深0.3~0.7米。

3.虾种放养时间及密度

(1)放养时间。秋季中稻收割完毕,留茬0.3~0.5米,灌水不得低于0.3米,不论是放当年的虾苗还是抱卵亲虾应力争一个“早”字,早放可延长虾在稻田中的生长时间,以充分利用稻田天然饵料资源,常规放养时间在每年10月份。

(2)放养密度。每亩放秋季产龙虾幼苗1.5万~3万尾,若投放抱卵虾,每亩投放20~30公斤,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水域条件、养殖方式、饵料来源等因素综合考虑,精养时要适度增加放种量。

4.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

龙虾食性杂,荤、精、青饲料都吃,常用饲料荤的有螺、蚬、野杂鱼虾、动物血液、畜禽下脚料等,青饲料包括水陆草类、瓜皮、蔬菜下脚料等,精饲料有大小麦、玉米、谷物。精养投饵时要合理搭配,一般每天投放2次,以下午及傍晚投喂为主。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5%,稻田养虾也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平时要坚持检查龙虾吃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3小时内吃完,说明投饵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第二天还有剩饵,投饵料量要适当减少。

第9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

为了打破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简单灌输式教学模式,也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更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改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价值,通过有效的应用来确保信息技术课堂质量高效实现。因此,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地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之中,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高质量课堂进行论述。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灵活应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对课程价值的体现以及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实现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在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中加强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网页制作”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交流、应用,组织每个小组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个性,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制作。同时,组织小组熟练地插入文字、图片、动画、音乐等,并设计滚动字幕和横幅广告等,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学会灵活地应用本节课的知识,进而使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的意义。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解答

解决问题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只是在简单地教学生知识,教学生如何在上机考试中操作自如,导致学生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意识,严重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实现。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在生生交流、互相合作中形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结束“数据表处理”这一章节的教学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我班上学期各课的分数”进行处理,组织学生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数据排序:以“总分”为主要关键字,“语文”为次要关键字,进行升序排序;(2)数据分类汇总:以“班级”为分类字段,将各科成绩进行“平均值”分类汇总。上述问题是教师在每次学生考试后经常会进行的活动,组织学生借助Excel的相关知识帮助教师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评价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也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鉴赏,鼓励学生在互相评价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还以教学“网页制作”为例,在评价环节,我组织学生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组织小组之间对制作的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小组之间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互相点评,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等,这样一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二来能够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明确改进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要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彼此合作中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