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三期中考试后总结

时间:2023-03-15 14:55:29

导语:在初三期中考试后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三期中考试后总结

第1篇

这天是梦荷初三期末考试的日子,可是,她没有去学校参加考试,和以前一样,她又恰巧在考试前不明缘由地突然摔伤。

两年前,梦荷以区小学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本市重点中学。兴高采烈地跨进市重点中学的大门时,她感到未来是那样灿烂、那样令人向往。她带着一种美好的期待、一份殷切的期望,还有一颗少女稚嫩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然而,收获并不一定与努力成正比,梦荷惊讶地发现,在强手如林的班里,自己再努力也只能徘徊在中游。

入学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发榜的那天,梦荷怀着激动、紧张和恐惧的复杂心情,随同学们从教室跑到楼下的公示墙去看结果,可结果却惊得她目瞪口呆,直到同学们拉她赶紧去上课,她才从极度的沮丧和痛苦中清醒过来。好强的她强抑着心中的痛苦和悲伤,跌跌撞撞地随同学上楼,可她的脑子里却思绪万千,想着入学时那些美好的期望,想着自己的努力,也想着那令人沮丧的分数和名次,她感受到了失败的耻辱和痛心,忍不住掉下了两滴眼泪。蓦然,她一脚踏空,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心里的痛苦和身体的疼痛,顿时化作“名正言顺”的眼泪哗哗流了下来。所幸的是,梦荷只是摔破了一点皮,经过校医的简单处理,便继续上课去了。不过,因为这一跤,同学和老师们对她都非常关心,一点也没有她想象中的那种对失败者的轻蔑。

梦荷受伤的心灵似乎也因此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她发誓要继续努力,重新振作精神,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然而,在后来的期末考试中她又一次失败了,她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不断受到打击,她再一次陷于痛苦和失望的困境之中。

很巧的是,梦荷在这次考试前一天下午放学下楼时,突然又摔倒了,虽然没有明伤,但膝盖和臀部皆有於血,为了不影响考试,她晚上回家让母亲擦了一点红花油,第二天带着疼痛坚持考完了试。因此,虽然自己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但毕竟她是在身体受伤的情况下参加考试,老师和同学们都安慰她,这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她那颗好强、敏感、脆弱的心才获得些许的抚慰和平衡。

尽管梦荷的两次摔倒都属偶然,但她实际上已陷入了考试――摔倒的怪圈。每当重要考试来临前的一两天,她就会莫名其妙地摔倒。第三次摔倒虽然像前两次一样,只是腿部的皮肉擦伤了,但她却感到异常疼痛,连走路都一瘸一瘸的。父母非常紧张,还带她去医院诊治,CT检查显示一切都正常,但梦荷却感到剧痛难忍,父母只得向老师请假。奇怪的是,考试时间一过,梦荷的疼痛竟然不知不觉消失了。随着梦荷每次考试前摔倒次数的增加,她连医院也懒得去了,因为这种摔倒后的奇怪剧痛,过两三天就会自然消失。为此,父母和老师也拿她没有办法。

雪花还在寒风中飞舞,梦荷站起来打开窗户,片片雪花落在她的手上,顿时化作晶莹的水珠,不知这一滴滴的水珠是要冲淡她对两年多初中生活的痛苦回忆,还是为她失败的学习生涯而哭泣呢?梦荷说不清,两年来的许多往事现在想来依然让她困惑不解。她到底怎么了?她的出路在哪里?也像眼前的世界一样雪茫茫的一片吗?

看了梦荷的故事,首先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孤独与无助、挫折与失败、茫然与困惑、伤感与无奈的信息。她为什么每次都会在考试前摔倒呢?她摔倒后的伤势并不严重,可为什么会感到剧痛难忍?综观梦荷第一次偶然摔倒及后来每次考试前的摔倒,便不难发现,这每次的偶然也存在着一种必然。这实质上是一种身心疾病,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她畏惧考试,畏惧考试的失败。

梦荷在升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试时,因为分数和名次与她的希望差距较大,一下子难以承受失败的打击,神思出现恍惚在所难免,在回教室的途中摔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本来,梦荷猜想老师和同学们会因她考试失败而对她冷眼相待,没想到她的意外摔倒却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深切关心,她失落、沮丧、伤痛的心也因此获得些许的慰藉。由此,她的自尊本能防御心理便跳出来,把偶然的摔倒与考试联系在了一起,她也由此意外地找到了考试失败的借口,及至后来接二连三地摔倒成了她逃避考试的合理理由。

这种因摔伤而得到的收获,心理学上称之为“因病获益”,是一种心理上得“考试病”。它与当前学生课业负担、学习压力过大,独生子女虚荣心强、缺少伙伴、心理承受力弱,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等均有密切关系。

那么,得了这种奇怪的“考试病”,应该怎么办呢?

一是晓以利害,正视挫折。考试前得病,避免了考试失败带来的挫折和失败的危险。这种做法表面看似乎占了便宜,实则不然,人要长大,要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积累人生的经验,将来要独立地去面对人生的风雨。你现在可以找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摔伤”或者其他理由,逃避或者回避一时的困难、挫折、矛盾,但是早晚你还会面对同样的问题,遇到问题就逃避,将来怎么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坎坷呢?因此,逃避不是办法,我们必须学会正视这些困难、挫折和矛盾,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重振信心,只有这样,心理承受能力才会越来越强,你才会越来越成熟,最终走向成功。

二是转变观念,鼓足信心。分数并不等于能力,名次并不等于一切,因为分数和名次并不能代表一个的素质和全部的能力,也不能决定将来的成就。可是,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使得千千万万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唯分数和名次是“命根”,因而,分数和名次在学生心中的分量才显得如此沉重,也使他们对产生分数和名次的考试非常惧怕。对这种惧怕的躲避,不仅会产生许多像梦荷摔伤一样的所谓“考试病”,还会产生一连串类似的考前头痛病、胃痛病、腹痛病等。

四川郭沫若的故居里挂着一张郭老小学时的成绩单,成绩单上有两门功课不及格:修身35分, 语文53分,可是后来的结果却正好相反:修身课不及格,他却成了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斯大林和平奖的获得者;语文课不及格,他却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一位中学老师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教学体会,得出了引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科学家们注意的第十名现象,小学和初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其学习优势往往在进入高中以后就丧失了,而那些小学和初中在班级里排十名左右的学生,却逐渐显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在大学阶段和后来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得十分出色。

这些都说明,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更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将来。所以,转变成才观念,不仅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的任务,更是家长和学生应该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才能正确面对考试中的失败,不断鼓足信心,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