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5:30
导语:在有关于爱情的诗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戈麦 语言 张力 否定 绝对性意味 多重转喻 色彩变形
戈麦,原名褚福军,1967年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农场,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文学》杂志社工作,1991年9月24日自沉于北京西郊万泉河。至今日,戈麦离开人世已经十二个年头了,但他的诗歌仍不如比他稍早时期的北大诗人海子、骆一禾等人那样知名。戈麦的长期被“埋没”,并不证明他的诗歌是平庸之作,相反,这位把诗歌作为“语言的利斧”的诗人,生前一直致力于在自己的诗歌中发现语言突破之可能,并通过语言张力的运用使诗歌本身呈现出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紧张感,互否与悖论充斥与诗句之中。正如同戈麦对诗歌的理解中所陈述的那样,他的诗歌的确是“在词与词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作中,一定会显现出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照亮人的生存”。i因此,对戈麦诗歌语言中呈现出来的张力进行分析,能够从一个角度展示戈麦诗歌的美学特征,也使这位喜欢一切“不可能”的事物的诗人的作品的价值得到应有的评价。
一.诗歌语言中的“张力”概念综述
“张力”一词,本是物理学术语,是指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力的运动所造成的紧张状态。1937年,艾伦·退特首先将张力引入诗学,主要在事物内涵和外延的范畴上进行讨论。稍后,1943年罗伯特·潘·沃伦进一步提出诗歌解构的本质即张力的观点,新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最终确定了张力在诗歌艺术中的“本体性”地位。因此,“张力”是一个从西方文论中引进的概念。然而,在中国古典哲学、诗学中,“张力”的含义也隐约有所体现,但尚未形成完整、具体的言说系统,如道家强调的“有无相生”、格律诗中的“一字易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运用)等。所以,“张力”的被提出,有其历史渊源。
中国大陆近年来对诗歌语言中“张力”这个概念的研究,比较系统和具体的有陈仲义教授。本文所引用的观点大多来自于他在2012年的著作《现代诗:语言张力论》一书。陈仲义教授在书中对“张力”一词做了这样的定义:“张力是诗语活动中局部大于整体的增值,诗语的自洽能力(即“自组织”状态)以最小的‘表面积’(容量)获取最大化诗意。”ii并且陈仲义教授认为,诗歌语言中的“张力”是“对立因素、互否因素、异质因素、互补因素等构成的紧张关系结构”iii,因此“张力”主要体现为词与词、句与句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通过“差”与“合”建构起来的,在语感方面给读者紧张感、惊奇感的语言艺术修辞效果。不仅如此,诗歌语言中的“张力”还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情感,“张力”的存在好比潜伏、流动于诗歌内部的炽热熔岩,使诗人的平淡语言充满力量。因此,“张力”对诗歌语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富有张力的诗歌语言,自然也是富有诗性的诗歌语言。“张力”的存在能彰显一个诗人运用语言的艺术功底。
二.戈麦诗歌语言中的“张力”分析
如前文所述,“张力”对于诗歌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戈麦,作为一名热爱语言、重视语词、“意识到我们时代的语言的弱点并竭力创造新的语言元素来加以矫正”iv的诗人,在诗歌中运用“张力”完全是潜意识中对语言的创新,也是个人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的体现。不仅如此,戈麦对诗歌语言“张力”的运用也是“利用朴素的形式传达超负荷的情感”v的需要,他在表达上追求客观性,将内心炽热的情感压缩至近乎于“无”的境界,呈现出一“冷”一“热”的对比,这种对比在他自《誓言》之后的那些诗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诗人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人类中的一员”的所有悲剧与不幸,他对人类的命运始终保持着警觉态度,并对俗世生活表现出了排斥。而语言让戈麦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通过“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这种对诗歌语言“张力”的自觉追求,使戈麦“在自己和语言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和亲密的关系,他从中找到了生命的拯救”。vi因此,戈麦虽然自沉于万泉河,使自己的肉身在尘世中消失,但他的灵魂却在诗歌语言中得以保存,读戈麦的诗歌,便会感受到他看似平淡、冗长、繁琐甚至晦涩的语言背后“张力”的奔流,“张力”的存在使他的诗歌语言不同于稍早于他的海子的“热烈”,也不同于骆一禾的“平静”,而是类似于两者的综合,呈现出“外冷内热”的特点。而具体到文本,戈麦诗歌语言中的“张力”又有如下特点:
1.否定性连接词的大量运用,如“不可能”“不是”“不会”“不好”等,使连接起来的意象和诗句之间产生尖锐的对立感和紧张感,通过“不可能“来达到诗人心目中的“可能性”。如《界限》:“发现我的,是一本书;是不可能的。/飞是不可能的。/居住在一家核桃的内部,是不可能的。/三根弦的吉他是不可能的。/让田野装满痛苦,是不可能的。/双倍的激情是不可能的。/忘却词汇,是不可能的。/留,是不可能的。/和上帝一起消夜,是不可能的。/死是不可能的。”诗人先设置了一系列陈述句和意象,然后立即进行斩钉截铁的否定:“……是不可能的。”那什么是“可能性”呢?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但细读诗篇,结合诗人生平的信念和观念,可以推测出诗人虽然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持悲观态度,但诗歌使他发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他把自己的灵魂置于诗句中,因此“死是不可能的”。戈麦诗歌中运用否定性连接词的例子还有“学不会的舞蹈”(《命运》)“不再理会活的东西”(《我要顶住世人的咒骂》)“生活是再也编织不好的花篮”(《我是一根剔净的骨头》),等等。诗人对现实中的“存在”总体上是持否定态度的,“现实不过是一场令人惊悸的破碎的噩梦”,因此他“渴望一种超越的生活”“向往现实背后的彼岸世界”vii,所以戈麦在诗歌中设置的否定,实质上是为了达到心中对“超越”、对“彼岸”的肯定,在“否定——肯定”之间,张力得到了凸显。
2.戈麦对于富有“绝对性意味”的词语的喜爱,在他的诗歌语言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示。戈麦喜欢把话说“绝”,与前文所述的否定性连接词的运用一起促成了诗歌中的紧张感,并彰显出诗人在诗句中流露出来的对世界、对人类彻头彻尾的绝望。如“人类呵,我要彻底站在你的反面”(《我要顶住诗人的咒骂》)“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竟能梦见/这荒芜的大地,最后一粒种子/这下垂的的时间,最后一个声音/这个世界,最后的一件事情,黄昏的星”(《献给黄昏的星》),同时,戈麦诗歌中的“绝对性”词语的运用也有“完成性”的意义,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只要此在存在,它也向来已是它的尚未”viii。而“最后”“毁灭”“死亡”这些词语,在意味着“存在”的终结的同时,也意味着它的完成:“死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ix。如诗人在《誓言》中所述:“好了。我现在接受全部的失败/全部的空酒瓶子和漏着小眼儿的鸡蛋/好了。我已经可以完成一次重要的分裂/仅仅一次,就可以干得异常完美。”戈麦的生前好友西渡认为,《誓言》这首诗标志着戈麦的写作风格从此发生了重要转折,诗人从而更为彻底、决绝地拒绝俗世生活,走上一条追求内心理想完整性的道路,直至死亡。
3.戈麦诗歌语言中的“张力”还有一个表现是戈麦善于把表面上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词语用“串珠串”的方式连接起来,把它们组合成诗句。这使戈麦的诗歌语言简短、简洁、富有力度的同时,又增加了读者理解戈麦诗歌语言的难度,有时甚至晦涩。这些诗歌多以“十四行诗”的面目出现,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戈麦对于诗歌语言形式规范的严谨性。如《爱情十四行》《儿童十四行》《欢乐十四行》等。《爱情十四行》的主题是“爱情”,但诗句中出现的却是与“爱情”不相关的词语:“黑夜。苦水。照耀中的日子。/早晨的花。一个瞎子眼中的光明。/苍白的脚趾。苔藓。五行血的歌子。/死者喉中翻滚的话语。/不知名的牺牲者。残废的哑巴。……”一个词,就是一句诗,运用了一种类似于“换喻”的手法。所谓“换喻”,“是以密切相关的事物在推理过程中从本来事物转换到另一事物去”x,因此诗中出现的词语,表面上看与“爱情”没有太大联系,给读者一种陌生感,这是因为诗人常对“此在”的人生存在怀疑与悲观情绪,“爱情”在诗人眼中也是具有消极意义的,而诗歌中出现的词语,如“黑夜”“苦水”“死者喉中翻滚的话语”等,皆有悲伤、痛苦、短暂的特点,无形中契合了诗人心中对“爱情”主题的认知,把个人的情感紧密在包裹在词语的内部,如果不仔细品味,很难发现诗中所指,也很难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戈麦的诗歌语言,有一种“谜语”的韵味,这便是“张力”造成的效果。
4.戈麦诗歌语言中出现的色彩,也呈现出视觉上的“张力”感,这是因为戈麦把色彩的传统象征意义取消了,换之以陌生的意义,用来表达诗人的独特认知,与整首诗的氛围相契合。纵观戈麦的诗歌,这种“陌生化”效果最显著的是对“绿”的运用。有的研究者曾认为戈麦对“绿”是持一种“厌弃的态度”xi,其实细察戈麦诗歌中出现“绿”的诗句,其中蕴含的情感的不仅是“厌弃”,还有“绝望”“悲伤”的寓意,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甚至与死亡相挂钩,与“绿”在传统意义中所持有的“生机、美丽、活泼”等具有积极意味的意义相逆反。如“死死命定的冰冷/指甲已染为绿色”(《经历》)“那些冷绿的太阳/从不曾预期的位置/向你走来”(《冬天的对话》)“在云涡中抖动的是一颗发绿的心/在一朵黑云上张望的是一个灵魂的空壳”(《大风》)等。这种对色彩陌生化意义的运用,与海子在后期诗歌中对“桃花”色彩的描写有相似之处。人们经验中的桃花是粉红色的,从色彩学上讲,这是一种柔和的,给人以美好希望的色彩。而海子笔下的桃花却是血红色的,这是一种处于压力与爆炸力边缘的颜色,从某种程度上讲,血红比黑色更黑暗xii。海子对桃花的色彩进行了“变形”,而戈麦也对自己诗歌中“绿”的色彩意义进行了变形,“张力”即在“变形”中产生。
“语言对个人的压力常常转而表现为个人对语言的贪婪。”xiii正如臧棣所说,对语言的珍爱以及对语言“张力”的运用造就了戈麦诗歌的“尖锐”的特点,这在当代诗歌史上是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但对语言的热烈追求,也使得戈麦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加速”的特点,加之戈麦自觉地“站在人类的反面”,因此他的诗歌在冰山般的表面下是汹涌奔突的火海。戈麦在诗歌语言中找到了通向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但他却使自己的肉身消遁于尘世中,只留下他的那些闪烁着苦痛灵魂的诗作,以及他的格言:“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戈麦:《戈麦诗全编》,西渡编,上海文联出版社,1999年。
2.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
3.谭五昌:《诗意的放逐与重建》,昆仑出版社,2013年。
4.孙基林:《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5.【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6.孙佃鑫:《戈麦诗歌色彩论》,《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第5期。
7.吴 昊:《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分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注 释:
i戈麦在《关于诗歌》一文中曾有如下观点:“诗歌直接从属于幻想,它能够拓展心灵与生存的空间,能够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原载《诗歌报》1991年第六期。
ii 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88页
iii 同上,第73页
iv 臧棣:《犀利的汉语之光——论戈麦及其诗歌精神》,《戈麦诗全编》,西渡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438页。
v 谭五昌:《诗意的放逐与重建》,昆仑出版社,2013年,第252 页
vi 西渡:《拯救的诗歌和诗歌的拯救》,《戈麦诗全编》,西渡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454页。
vii 孙基林:《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第127页。
viii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 282页。
ix 同上,第302 页。
x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28页。
xi 孙佃鑫:《戈麦诗歌色彩论》,《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第5期。
xii 吴昊:《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分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兴趣,欣赏
正文:有一位中学生在诗中写道:“我们这个年龄,是诗的年龄。每一片白云,都是一片纯洁的遐想;每一束阳光,都是一个梦的意境;每一个大胆的念头,都是一位浪漫诗人的抒情……”是啊,十七岁、十八岁,一个人一生中最富有诗意的年龄。可是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是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大喜欢阅读诗歌,他们大都对小说情有独钟。但是每年的高考题又都少不了诗歌鉴赏题,而这类的题学生们又往往爱出错,所以,加强诗歌教学很重要。
可是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想,我们不妨先从爱情诗歌入手。爱情,本来就是人世间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而绝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处于青春萌动期,不少人在“爱”的门口徘徊、张望。作为教师,没有必要去阻遏他们的好奇心,去规定种种“不许”、“不准”,不如干脆带领他们去领略和欣赏优秀的经典的有关“爱”的文学作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懂得“爱”的真谛。
先从明白易懂、短小有趣的爱情诗词入手
例如《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短小易懂。红豆,又叫“相思豆”,在古代是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当然,这首诗还有它的写作背景。但我认为就这首诗而言,还是从文本本身来欣赏会更好。把它当做纯粹的爱情诗来读,会更单纯、更有趣。
一、学生有所耳闻的诗词容易引起共鸣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中,“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学生有所耳闻的,他们读起来感到很亲切。在学生读了以后,指出最后一句用了双关手法,“晴”与“情”谐音双关。学生们从这短小的诗歌中感受到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委婉含蓄,又领路了中国文字在表达上的独特魅力。于是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并且很快就能把它记在心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都是学生从琼瑶作品中似曾相见的诗句。当将这些诗歌向学生整体展现之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诗“古已有之”啊!他们在欣赏琼瑶的博学的同时,更会喜爱诗歌的。
二、含有故事的诗词令人印象深刻
王建的《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诗歌中,含有一个关于“望夫石”的民间故事,学生感到很有趣。最后一句“行人归来石应语”,很有想象力,也非常符合民间故事的构思思路,读来非常奇妙。
三、婉约派词人的词自然是一定要让学生知晓的
情感的缠绵、表达的到位,是婉约派词人的强项。中国古代爱情诗词的鉴赏,无论如何也不能漏了这一块。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等等,让学生体验到了古代爱情诗词的精品,玩味无穷。
爱情诗词的阅读只是一种吸引性的导入阅读。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爱情诗词以后,音韵铿锵的、苍凉悲壮的、具有风骨的、豪放的诗词就可以穿来,其他风格和题材的诗词都可以让学生有所涉猎。这一方面避免让学生太沉迷于爱情诗词,另一方面避免了审美疲劳。这样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有了,接下来就该说说如何鉴赏诗歌了。如何鉴赏诗歌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
我们阅读与欣赏诗歌,首先要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情感的展现方式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这一类诗歌情感奔放,从字面上就能感触到诗人跃动的脉搏,也就是说,欣赏时容易进入诗歌所展现的情感世界。例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艾青的《我爱着土地》等。
另一类是含而不露。这一类诗歌感情比较含蓄,有的寄情于景,如舒婷的《致橡树》;有的托物言志,如莱蒙托夫的《帆》;有的将激越的情感藏在平静的文字地下,如郑愁予的《错误》。欣赏这一类诗歌,需要细加品味,才能体察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感情。
二、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境”和“意”的统一。诗中客观的描写对象是“境”,诗人主观的感受体验是“意”。换句话说,“意境”就是诗人感情与客观事物相契合,在诗歌中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
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展现。诗人写诗总是要借助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爱和恨、痛苦与欢乐、希望和追求的;要领略“意”与“境”是如何浑然一体、融情于景的;最好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诗歌的意境,来唤起自己与诗人的共鸣。例如我们在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四句的理解中,会在眼前展现出一幅深秋悲凉的夕照图,理解越深刻,画面越清晰,也就越能感受到整首诗极其低沉的基调,这些景象都是为了表现“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冷孤独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仅28个字的小令中,“情”与“景”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
三、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
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优秀的诗人更注重用凝练的语言体现出形象美、情感美、音乐美。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这就是说诗歌的语言应当让读者感受到鲜活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凡是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富有节奏的诗歌都琅琅上口,都会在朗诵中感受到音乐美。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还可以从艺术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着手去欣赏诗歌。
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如何欣赏诗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同仁们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但丁一生仅同贝雅特丽奇见过三面,并且每次都很短暂。据研究者考证,这位贝雅特丽奇确有其人,她可能是指佛罗伦萨贵族博蒂纳里家族的一个女孩贝雅特丽奇・博蒂纳里,她后来嫁给了该城德巴尔蒂家族的西蒙,于1290年6月8日去世。当然,但丁的这种爱又是一种理想的爱,纯粹的爱,似乎不带任何的成分。这又使得但丁的爱情具有浓郁的唯美主义精神和宗教色彩。
但丁在《新生》一书开头写道:“自我出生以来,灿烂的天光已经九次转到几乎完全相同的地方。我心中那位灿烂的姑娘这时出现在我的面前。”简言之,就是但丁9岁时见到了贝雅特丽奇(Beatrice)。但丁将简单的意思表达得很复杂,很有诗意。贝雅特丽奇(又译贝丝,贝亚德或贝亚特丽丝),原文为Beatrice,这个词源自“赐福”或“带来欢乐”(beare)。这是一次聚餐会,贝雅特丽奇比但丁小不到一岁。“那天,她衣着典雅,矜持而又纯洁,殷红的外衣点缀着柔美的花季。”但丁在见到贝雅特丽奇的那一刻,内心深处感觉到了灵魂的剧烈震撼,这种震撼即使在最细微的脉搏处也能感受得到。但丁的灵魂说道:“那就是你的福祉所在。”贝雅特丽奇美丽无比,但丁声称诗人荷马的诗句描述的一定是她:“她完全不像尘世间的女子,她一定是神的女儿!”(但丁 《新的生命》,沈默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有关《新生》的引文均出于此)但丁不惜改写了荷马的诗句,将荷马原本赞扬赫克托耳的诗句用在了贝雅特丽奇身上。但丁从此一见钟情,“她的身影一直与我相伴,那身影的出现其实只是为了让爱神能够支配我”。但丁坠入情网不能自拔,失魂落魄,并终身不能忘怀。
不过, 直到九年之后但丁才第二次见到贝雅特丽奇。“许多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从我前面提到的那位优雅姑娘出现,转瞬又过去了九年。就在几天之前,那奇迹一样的姑娘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她衣装素白,在两个年龄稍大的女孩儿的陪伴下走过街边,一瞬间把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胆战心惊的我,面颊处流露出难以言表的矜持,别有一番意味在向我吐露着什么。真是旷世难得,她竟然轻声问候了我一句……我又陷入对那位最高贵典雅的姑娘的思念……”于是,但丁写下了《新生》中的第一首诗: “星光的灿烂,夜/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的辰光;/爱神突然来到我的身边,令我/在回想中犹感身处艰难的梦乡。/爱神在欣喜中,将我的心儿捧在手上,臂肩挽起/我那身披轻纱的爱人,在睡梦中/将她呼唤,把那心儿燃亮。/他将手里的东西给她送上……”在诗中,爱神将但丁燃烧的心献给了他的心爱的姑娘,这种爱情的表白旷世无比。
他们的第三次见面,是但丁的一个朋友请他参加婚礼,可是,新娘却是贝雅特丽奇。但丁如此描绘了他见到贝雅特丽奇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一种久违的颤栗――先是在我胸膛的左侧,而后迅速传遍了全身。我慢慢将身体向后面仰去,斜倚在环绕着房间的墙壁的壁画上。我担心别人可能会看出我所受到的震撼――因为,抬眼望去,在那些女孩儿中间,我看到了最高贵的贝雅特丽奇。”那一刻,但丁神情恍惚,视线无法离开贝雅特丽奇,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踏上了不归路。
非常不幸,美丽的贝雅特丽奇在将近24岁时撒手人寰,抛开了人世的忧愁,这使但丁痛不欲生,失声痛哭。“我并不是在自己的想象中哭泣,我确实已经泪流满面,我是在用我真实的泪水洗刷我的双眼。”“她离开生命之后,那座城垣便像寡居一样被遗弃了,被剥去了所有的尊贵。我整日里在荒芜的城垣中哭泣。“”在我眼中,无数次,荧光闪烁的露珠涟涟,/我已不能控制自己,泪洗清面,/为了我的爱人,我只能这样哭泣,/这为她哭泣的泪水,令我心沉甸。/你们在那哭泣声中总能听到呼唤,/呼唤着我那优雅的爱人,/她身上有着世上难得的美丽渲染;/这哭泣有时也会伤及生命,/也会伤到那悲伤的魂灵驻留的身躯,/将她那甜美的话音,变成旷野的回声。” 他的眼泪怎么也流不干,但丁顿时变成了一个哭泣的恋人。几个月后,但丁已是瘦骨嶙峋,蓬首垢面,面目全非了,他的至亲好友都以为他只有死路一条了。但丁自己也渴望魂灵与贝雅特丽奇一道离去:“ 我渴望着去到死神的家里,/去寻找,寻找一处优雅的甜蜜,/我满怀着爱的心事请求,‘请你来到我这里’,/这已让我,对所有死去的人艳羡不已。”但是,但丁终于挺过来了。他将他的感受、体验、叹息、眼泪、灵魂的痛苦、心灵的思念写成诗,又用散文编织起来,这便是但丁的第一部作品《新生》(The New Life)。但丁因为爱而获得“新生”(La Vita Nuova),因为“新生”而创作了《新生》(La Vita Nuova),又因为《新生》而开启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最后,但丁则因为写作《新生》而使自己获得了“新生”,而所有这一切均因为但丁9岁时的那“惊魂一瞥”。《新生》这本奇特的书主要由31首诗组成,包括25首商籁体(sonetto)诗、1首谣曲(ballata)、4首漫歌(canzone)和一片歌节(stanza)。在《新生》的末尾,但丁表示“如果令万物生生不息的神明还能够容我的生命再延续几年,那么,我期望着能够用人们写姑娘们时从未使用过的语言”来歌颂贝亚德。这就预示了但丁日后创作的《神曲》。
果然,但丁在《神曲》中给贝雅特丽奇在天堂里安排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位置。我们知道,《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神曲》中贝雅特丽奇就像一根红线,指引着但丁完成了他的所有历险和探索过程。《神曲》叙述但丁 “在人生旅程的中途”(35岁)发现自己由于迷失正路在森林里彷徨,刚开始登山,就被三只野兽(豹、狮、狼,它们分别代表欲、骄傲、贪婪)挡住去路。正在危急之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雅特丽奇的嘱托前来搭救但丁,引导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接着贝雅特丽奇又引导他游历天国。贝雅特丽奇既是但丁的引路人,又是一位 “圣女”。但丁通过维吉尔之口这样描述她: “她是/那么美丽而蒙福,我请她吩咐。/她的眼睛比群星还更光辉;/她以天使般的声音对我/轻柔而温和地说出她的言语……”但丁在贝雅特丽奇的引导下进入天堂,他向这位圣女祷告:“她,在看来似乎那样遥远的地方,向我微笑,凝望着我;然后把眼光重新转向那永恒的源泉。”在随后的诗篇里,但丁这样赞美贝雅特丽奇:“我所看到的美不仅超越了我们人的心智所能理解的限度,而且我确信,只有创造这种美者能完全欣赏它……自从我今生在世上第一次看到她的容颜那天起到这次在此处看到她,我对她的歌颂从来未被困难阻断;但是现在我必须像每个艺术家达到他的能力的极限时一样,停止作诗歌颂她那不断增加的美。”贝雅特丽奇将但丁引向了神圣的三位一体,她的圣洁的使命终于完成。
关键词:死神你莫骄傲 陌生化 世俗文化 邓恩
一.引文
约翰・邓恩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撰写了大量的诗作。他的诗歌夹着着世俗爱怨与,为了缓和禁欲的宗教与奔放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将他们精妙地杂糅为一体,落于玄学诗歌的字里行间。他被那个转折突变的时代的宗教,世俗,憧憬与现实玩弄于掌骨之间,被边缘化的同时,努力地挣扎着寻求依附的稳定感与安全感。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中作为他者的邓恩将一切陌生化之后,独树一帜而不失浪漫与才情地,将宗教,爱情,死亡等主题在诗句中化为不朽。意象在他的文字中凝练,世俗在他的智慧中升华。除此之外他还博览群书,通晓数学,航海,天文,地理,医学等等诸多学科,这一切在赋予他独特风格的同时,也成就了他对于一个时代变革的记录。
境外对于邓恩的研究较为领先,从最早他诗集的再版问世,到T.S.艾略特对于他这位玄学英国诗歌作家做了专文传颂。R.V.杨格对于十七世纪英国神学是个做了一个全面深度地解析,托马斯・N・柯恩思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剖析了邓恩是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宏观及微观因素。并有约翰・凯里等人对于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艺术等进行挖掘,研究成果丰厚。
国内对于邓恩研究时间相对较短,但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着手研究的学者渐增。其中李正栓教授与李云华老师曾发表了《新旧科学知识:邓恩玄学思维及陌生化表达的重要源泉》,并谈及当时邓恩所运用了大量跨专业知识来加强玄学思辨及陌生化的运用效果,但并未特别关注到《死神你莫骄傲》。笔者仅就这一首十四行诗中对陌生化的世俗文化进行分析,解读其中的占星术,异教文化以及医学等等是如何与陌生化相互作用达成邓恩所特有的奇思妙寓的。
死亡作为该诗的中心,作为人必将迎来的终结,对之产生的恐惧可想而知,在邓恩讽刺挖苦死神的过程中,他先于第一行到第四行提出自己与普通人看法的不同,并在第五至第八行试图消除消解死亡的表象,在第九至第十二行进一步运用暗喻与类比从引起死亡的原因与死亡的效果上进行高调讽刺,最后两行总结,承认未来世界与天堂的存在,并否定死神(死亡)存在的意义。
二.世人的思想与死亡的表象
诗文开篇就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道:“死神,你莫骄傲,尽管有人说你/如此强大和可怕,你并不是这样”。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在世俗的大多数人眼中,死亡固然是“强大”而“可怕”的,但邓恩给予它否定并继续道:“你以为你把谁谁谁打倒了,其实,/可怜的死神,他们没死;你现在也还杀不死我。”接下来的五到八行,他开始解释并讽刺死神的可怜。“可怜的死神,他们并没死;你现在还杀不死我。/休息、睡眠,这些不过是你的照,/既能给人享受,那你本人提供的一定更多”。运用标点符号,调整语序,几乎两三字一断,抑扬顿挫地运用陌生化延长读者思考的时间,又好似在呐喊,反驳。
“休息与睡眠”只不过是死亡的表象(pictures),借此他否认死亡是人生命消亡的事实,从而引出死亡只不过是如休眠一样给以享受,将“可怜的死神”比作催使人午睡的奴仆一般,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取悦人们。这种说法与神学的观点一致,认为人活在世上便有原罪,只有死亡可以将人们带回上帝的身边,天堂的伊甸,回归永恒的幸福与安宁。“我们最美好的人随你去的越早,/越能早日获得生日的休息,灵魂的解脱。”这是邓恩的第一步推论。他身边的兄弟与爱人都相继离他远去,这是在常理上无法接受的,上帝本该保佑这些人的平安,可现实却正好相反,好人命短,最终邓恩在神学上将死亡解释为回归天堂,这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也是对于当时社会宗教动荡,黑死病的阴影还笼罩着英国的情况下,对生命脆弱的一种感叹。在基督教徒的眼中,死后的世界是最终的天堂,最后的归宿,没有痛苦的乐园,那是“身体的安息,灵魂的解脱”,所以面对死亡应该毫无畏惧。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只是灵魂“觉醒”的一种方式。
三.修辞中的世俗文化与矛盾的死亡观
“你是命运、机会、君主、亡命徒的奴隶”,将死亡比作君主与亡命徒的奴隶,一方面说明当时君主掌握着人民的生杀大权,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和亡命徒一样轻易用死亡将无辜的人生命夺去。从基督教的视角来看,“命运”和“机会”应该暗示着上帝决定人类的命运,以及引用在伊甸园上帝给予人类三次反省与选择命运的机会,并说明机会是上帝赐予的,但人类有选择权。可同时,从伊丽莎白时期世俗文化的角度出发,“命运”与“机会”也表达着神秘与未知,又与占星术联系紧密。
占星术的历史久远,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占星术的态度较为缓和,占星术与基督教的文化并非不能兼容,当时不再有人反对天体对于潮汐节气的影响,甚至接受天体可以展现神的预示。占星术师认为星座影响着人们健康,婚姻,事业等等命运与机遇,并且相信一切都是在人出生时就已经确定的。英国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兼占星术师约翰・迪伊为伊丽莎白一世挑选加冕的吉日,并在后来被任命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主管。运用占星术来预测航海,天气,甚至是人的未来与机遇都是被接受的。但在民间,利用占星术推测人的命运却是禁止的,因为这被认为是泄露上帝的预示的行为。不过总体而言,占星术作为当时一种根深蒂固的民间文化,也算是在邓恩的暗喻中得以呈现。
“你和毒药、战争、疾病同住在一起,/罂粟和咒符和你的打击相比,同样,/甚至更能催我入睡;那你何必趾高气扬呢?”这三行与前一行相比较可以看出一种修辞的层次感,死神或是说死亡比那“命运、机会、君主与亡命徒”要低贱一等,又与“毒药、战争、疾病”如影随形,较之于“罂粟和符咒”又奇虎相当。“罂粟”在当时在医学上是用于减轻患者病痛的主要药材。以盖伦的医学理论为主的医学界,主导人体四种体液的平衡,但当时的医生并不是真正医治患者的有照医师,大多数并不“专业(professional)”,一般对于病人采取放血,吃泻药或者罂粟麻醉这一类较为消极的治疗方法,并相信上帝才能真正地医治好病患。这也是民间人们的普遍共识。
罂粟代表一种医学认识,是正面的比喻,而咒符则与当时残余的异教文化有关,是反面的比喻。基督教统治之下所有的法定节日与假期都与上帝相关,民间却依然保留了大量最原始的异教徒文化,从同时期莎士比亚的文章中也非常明显的记录了这些异教残留文化。有关于异教的民间戏剧和宗教游行在十六世纪虽然遭到基督教的打压,但这些“赞颂生生不息之力的古老仪式,人留在民众的记忆里……仍然在圣诞节和复活节演出的假面哑剧(Mummers’plays),保留了古老传统的遗迹”(弗朗索瓦・拉洛克,2015:27)。但当时这些异教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俗世文化包罗万象,也常有互通的现象,这里也涉及到医学上的催眠术。医学与巫术被并置于同一组比喻中,作为一种陌生化,在使人们回想起现实中新旧科学与宗教的同时,延长了读者对于死亡的解读与认知的时间,对比起当时颇为浪漫唯美的诗作派系,这里连续的几句修辞作为一种从世俗文化角度产生的奇思妙喻在当时也可以产生不错的陌生化效果。既然死亡只不过是如催眠一样的存在,“那你又何必趾高气扬呢”?
“睡一小觉之后,我们便永远觉醒了,/再也不会有死亡,你死神也将死去”。布道式地话语再次重申,告知人们,死亡等同于休憩,只是简短的过程,很快便可升入天堂得到永恒的安宁,从而又回归宗教思想。但正因为之前诗句中对死神进行了如此的贬低讽刺,认为死亡不如催眠的药剂与咒符,这也使全诗结尾“再也不会有死亡,你死神也将死去”变成了一个悖论。
死神也必将消亡,用死去(die)来表示事物的消失不是又相当于肯定死亡的“强大与可怕”吗?人们正因为对现世有所迷恋才会惧怕死亡,正是死亡的强大,它让人的存在在现实世界的消失,使人们的俗世追求出现断裂,这才是它值得人去恐惧它的缘由。如果像邓恩所言,死亡只是短暂的休眠,那死神的死去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死神的死去代表着死亡可以不存在的事实,那“我们最美好的人”又要通过什么渠道回归上帝的怀抱,怎么获得“身体的安息,灵魂的解脱”呢?
这一悖论的产生或许正符合当时同样充满着矛盾与悖论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是早期现代性焦虑的体现。
四.小结
表面上该诗呐喊着诗人对死亡的无畏与不屑。但实际上却正好相反,正如美国学者鲍西亚・哈桑扎德在她的论文中所说,像多恩这样滥用圣经上的修辞以及打破十四行诗的常规正体现出他的怀疑与绝望的心理(Portia Hassanzadeh,1989:2-10)。这正是邓恩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经历过现实的残酷洗礼之后对于的怀疑与动摇。运用肤浅的表征如罂粟一般自我催眠,最后像毒药一样灌入自己喉管,他想一饮而尽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可是却无法改变现实。当时社会变化,日心说的出现,各种理论被证明是谬论的同时,不再可靠,邓恩想从支离破碎的世俗现实与中寻找一个脆弱的平衡点,对于死亡的恐惧来自于对上帝的存在的怀疑,对天堂的怀疑以及对俗世的迷恋,一切最终摇摇欲坠,所以才需要不断地向自我向他人证明,自己并不惧怕死亡,自己可以拥抱世俗的爱情,正如李正栓教授与李正华老师在《新旧科学知识:邓恩玄学思想及陌生化表达的重要源泉》中说道的邓恩对于“日心说”与“地心说”的解构,“因为充满爱的床才是宇宙的中心,爱情也就相应的成了现实世界的核心”(李正栓,李云华,2010:57)。依靠俗世之爱来消除死亡的恐惧。不然为何最终成就了邓恩将世俗爱情当做麻醉剂维持最后的禁欲的信仰这一大悖论呢?
利用对世俗文化因素的陌生化处理,将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常备知识”换做一组组奇思妙喻下略带悖论的思辨性与戏剧性的话语,调整结构,偏离常规十四行诗体,使其鉴于彼得拉克体与莎士比亚体之间。同时调整标点符号与语法顺序,使整篇文章读起来就如对死神,也是对自己信仰与恐惧的拷问。处于时代的转折,科学与宗教的夹缝之中,文艺复兴所产生的早期现代新焦虑让邓恩备受煎熬,在不愿被边缘化的欲求面前,用尽全力发出呐喊:死神,你莫骄傲。以此证明他不会屈服,不会这么容易就接受生命与信仰的脆弱所带来的痛苦。就如一根蜡烛,释放完最美丽的熊熊火焰照亮世俗的一切现实之后,思考着,挣扎着,努力着,燃尽了自己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李正栓,赵烨.邓恩诗中悖论现象与新批评悖论理论的关联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No.6:85-92.
[2]李正栓,李丹.约翰・邓恩诗歌中的个体性与现代性[J].外国文学研究,2016,No.2:41-45.
[3]李正栓,李云华.新旧科学知识:邓恩玄学思维与陌生化表达的重要源泉[J].外国文学研究,2010,No.3:52-58.
[4]刘立辉.多恩诗歌的巴洛克褶子与早期现代性焦虑[J].外国文学评论,2015,No.3:77-90.
[5]李正栓,刘丽芳.约翰・邓恩神学诗中神圣与世俗元素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16,No.4:81-85.
[6]蓝利萍.论“陌生化”与文学的审美张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W版),2006.9:146-149.
[7]Portia Hassanzadeh.“John Donner’s ‘Holy Sonnets’:Poetry of Despair”[D].MA thesis,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1989:2-10
[8]弗朗索瓦・拉罗克.莎士比亚:人间大舞台[M].施康强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1:24-25.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文学》副主编,诗人,翻译家。著有《米兰·昆德拉传》《东欧文学大花园》《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等。
一、童年,田野,露天电影
米兰·昆德拉说过:“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前十年中。”我想稍稍修改一下他的说法:“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童年和少年中。”童年和少年确定内心的基调,影响一生的基本走向。
不得不承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俄罗斯情结和东欧情结。这与我们的成长有关,与我们的童年、少年和青春岁月有关。电影,尤其是露天电影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那时的电影大多来自东欧国家,其中就有阿尔巴尼亚的《第八个是铜像》,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还有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它们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看露天电影的日子是我们童年时的节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们还是我们的艺术启蒙和人生启蒙,构成我们童年里最温馨、最美好和最结实的部分。
电影中的台词和暗号也已成为我们青春的经典。最难忘的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那几句:“‘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来了。’”“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这是我们接触到的最初的诗歌,那么悲壮有力,那么具有震撼力。诗歌,就这样与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瞧,看电影其实也是一种阅读,一种视觉阅读。
说来惭愧,在童年和少年,除了看露天电影,几乎没读什么书,连小人书也没怎么读过。这样的空白,自然同社会环境有关。那时,只知道玩(家乡话叫白相),整天疯玩。童年和少年就是一个大游乐场:游水,打水仗,抓螃蟹,拍烟盒,抽“贱骨头”,滚铁圈,抽丝瓜藤烟,跟随大人到太湖去钓鱼,打野鸭……虽然没读什么书,却能时常感受田野、林子和湖泊。因此,我曾在多种场合郑重声明:我从不说我的童年很贫乏。我的童年有着另一种丰富,一种书本无法提供的丰富。
二、青春,阅读,忧郁中的幻想
真正的阅读,是从大学开始的。主要利用寒暑假,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少年时代接近尾声,青春年华刚刚开始。步入青春,也就懂得了忧郁,莫名的忧郁。因此,也可以说,对我而言,真正的阅读,从忧郁开始。
80年代初,有几本书在社会上流传,半公开,半地下,带着几许神秘色彩。其中就有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和戴厚英的《人啊,人》。《第二次握手》正式出版后,印数达到430万册,简直是个奇迹。那是一种启蒙阅读。爱情,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我面前,美丽而又忧伤,其中饱含想象之美,词语之美,思辩之美。至今,我还记得《第二次握手》中的丁洁琼和苏冠兰。女主人公比男主人公年龄大些,他们互相称呼琼姐、兰弟,让人羡慕。有段时间,我总梦想着自己就是兰弟,就是一段曲折爱情的男主人公,念念不忘心中的琼姐。我的琼姐在哪里?忧郁中,我一次次发出这样的呼唤。《人啊,人》带给我的是诗与思。里面有不同的人在讲述,有大学老师,有小说家,有诗人,总会不时地运用诗句,闪出思想的光辉。我几乎一边读,一边记,把那些打动我的诗句和警句都记在本子上。在江南的细雨声中,读这些文字,记这些文字,忧郁、诗意和幻想都在增强,蔓延,最后同雨融合在了一起。
我始终没有寻到心中的琼姐,也好,一门心思读书吧。在紧张学业的空隙,阅读,成为调剂和滋润。徐志摩、戴望舒、冯至、卞之琳、李金发、郭小川、艾青、朱光潜、歌德、普希金、斯汤达、雪莱、勃朗宁夫人、泰戈尔、波德莱尔、莎士比亚等,都是我在校园里读到的。其中,普希金、密茨凯维奇、泰戈尔、爱明内斯库更能吸引我。总体上,诗歌作品读得多些。常常,一首诗,甚至几行诗,就能确定我对一位诗人的喜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普希金的《致凯恩》,密茨凯维奇的《犹豫》,泰戈尔所有的散文诗,尤其是他的《游思集》,都让我爱不释手。他们的节奏,很长一段时间,左右着我的写作。
到新华书店,我也总是盯着诗集。漓江出版社的《西方爱情诗选》就是在那时买到的。那可是本珍贵的书,几乎伴我度过了大学时光。翻开那本诗选,我意外地读到了马克思的两首诗《给燕妮》和《思念》,惊诧不已,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燕妮的名字,哪怕刻在沙粒般的骰子里,
我也能够把它念出!
温柔的风送来了燕妮的名字,
好象给我捎来了幸福的讯息,
我将永远讴歌它—让人们知悉,
爱情的化身啊,便是这名字燕妮!
如此火热的句子,惟有热恋情人才能写得出来。马克思居然也谈恋爱,而且谈得那么情意绵绵。我顿时感觉这位伟人有了血肉,亲切了许多,激动之下,还写了条眉批:“原来马克思也是人啊。”
“朦胧诗”也是我在校园读到的。它令我感受到巨大的冲击,言语难以描述。这种冲击有诗歌的,更有人性的,是审美的一种颠覆,也是心灵的全新体验。
当时,北岛和舒婷的许多诗作我都能倒背如流。“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当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诗歌,冷峻,犀利,悲壮,富有征服的气势和反抗的精神,紧紧抓住了我的心。这样的诗句,朗诵起来实在过瘾。
我大概就是在那时喜欢上朗诵的,诗歌就该发出声音。那时,电台常常播放配乐诗朗诵节目,许多诗歌我是首先听到的,然后再去找来读。电台曾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制作成配乐诗朗诵节目,我反反复复地听,边听边跟着朗诵。每一次,都泪流满面,如痴如醉,就像深深进入了角色,需要好一会儿才能让自己回过神来。那就是诗歌的力量。
春风文艺的《朦胧诗选》和老木编选的《新诗潮诗集》几乎成为我随身携带的书本。去美国访学时,由于行李限制的缘故,只能带几本书,我毫不犹豫地挑选了《朦胧诗选》。在异国他乡,孤独的时刻,思念的时刻,无聊的时刻,大雪封门的时刻,甚至想吃饺子或馄饨的时刻,总要捧起它,读上几首自己喜欢的诗。
三、生活,阅读,杂乱中的丰富
渐渐地,阅读成了习惯,成了爱好,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时,你会发现,阅读其实也是生活,更加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后来岁月的阅读,实际上都是青春时期阅读的延续和舒展。在阅读中爱上了文学,这就直接影响到我的人生走向。
毕业后,我没去外交部,也没去经贸部,而是来到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这是我自觉的选择。我所景仰的冯至先生和卞之琳先生都是《世界文学》的编委,这让我感到自豪。阅读因而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内容。除去稿子,我还要大量阅读其他书籍,阅读面自然也日渐广阔。光从《世界文学》中就读到许多独特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帕斯的《太阳石》,米利亚斯的《劳拉与胡里奥》,莫勒托瓦的《会说话的猪》,格拉斯的《猫与鼠》,曼德施塔姆、叶芝、布罗茨基、兰波、波德莱尔、休斯、奥利弗、勃莱、里尔克、博尔赫斯、阿莱克桑德莱、博纳富瓦的诗歌,川端康成、塞弗尔特、米沃什、普里什文的散文,都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印记。
关于阅读,英国作家卡内蒂说过这样的话:“只有他阅读时他才是幸福的;当他写作时他更为幸福;而他最幸福的时刻是当他读到他从不知道的某些事物的时候。”卡内蒂甚至还断言:“没有阅读的混乱,诗人就不会诞生。”优秀的作家几乎都首先是杂乱的阅读者。有些甚至把阅读当做主要的生活。阅读给他们带来宁静,而宁静对于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充满喧嚣和诱惑的当今时代,许多优秀的作家往往都选择低调。低调其实是给自己最大的自由,最大的宁静。而这些功成名就却依然能抵挡媒体的强大攻势和外部世界的种种诱惑的作家,反而更容易引发世人的兴趣,更容易赢得世人的尊重。199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如此,最近刚刚访问过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也是如此。
一个美国作家,一个英国作家,或一个法国作家,在写出一部作品时,就已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世界各地广大的读者,因而,不管自觉与否,他们很容易获得一种语言和心理上的优越感。这种感觉东欧作家则难以体会。有抱负的东欧作家往往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他们要用尽全力将弱势转化为优势。昆德拉就是一个典型,他对小国这一概念特别敏感。在他看来,身处小国,你“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别无选择,有时恰恰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东欧作家大多会自觉地“同其他诗人、其他世界和其他传统相遇”。昆德拉、米沃什、齐奥朗、贡布罗维奇、马内亚、卡达莱、萨拉蒙等东欧作家都最终成为了“世界性的人”。而要成为“世界性的人”,阅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路径。
诗人多多甚至说过:你读到什么份上,就会写到什么份上。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却声称:一生只需反反复复读几本书,足矣。问题是,我们如何找到那几本书呢?还是首先要广泛阅读。最终才能确定那值得反复阅读的几本书。
当然,我们并不见得要为了当诗人、当作家而去阅读,但阅读带来的巨大快乐,阅读带来的贴心宁静,难得而珍贵,我们大概不会轻易拒绝吧。
四、阅读,思想,怀疑的目光
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死板的阅读,一种是清醒的阅读。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读书很多,却成了死脑筋、书呆子,这是把书本当作教条来读的结果。而倘若我们用自己的头脑来阅读,读书越多,就越有思想,越有怀疑、辨别、判断的眼光。如此,同样一本书,在不同时段读,便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领悟。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哈谢克的代表作《好兵帅克》。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的代表作《好兵帅克》全名叫《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也有人将它译为《好兵帅克历险记》。以往在评价这部小说时,人们一般会说它是部反对奥匈帝国残酷统治、反对战争的革命作品。这实际上是政治性评价,并不是艺术性评价。如果对于这部书的评价仅仅停留于政治性评价的话,我觉得有点委屈这部书了。
《好兵帅克》几乎没有什么中心情节,有的只是一堆零碎的琐事,有的只是帅克闹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乱子,有的只是幽默和讽刺。可以说,幽默和讽刺是哈谢克的基本语调。正是在幽默和讽刺中,战争变成了一个喜剧大舞台,帅克变成了一个喜剧大明星,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帅克当然只是个文学形象,幽默,夸张,有时又显得滑稽,充满了表演色彩,属于漫画型的。
看得出,哈谢克在写帅克的时候,并不刻意要表达什么思想意义或达到什么艺术效果,他也没有考虑什么文学的严肃性。很大程度上,他恰恰要打破文学的严肃性和神圣感。他就想让大家哈哈一笑,至于笑过之后的感悟,那已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了。这种轻松的姿态反而让他彻底放开了。这时,小说于他就成了一个无边的天地,想象和游戏的天地,宣泄的天地。借用帅克这一人物,哈谢克把皇帝、奥匈帝国、密探、将军、走狗等都给骂了。他骂得很过瘾,很解气,很痛快。读者,尤其是捷克读者,读得也很过瘾,很解气,很痛快。幽默和讽刺于是又变成了一件有力的武器,而这一武器特别适用于捷克这么一个弱小的民族。哈谢克最大的贡献也在于此:为捷克民族和捷克文学找到了一种声音,确立了一种传统。
我们应该注意,文学和政治的某种微妙平衡成就了不少作家,尤其是从东欧阵营中走出来的作家。我们在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家时,需要格外警惕。过分强调政治性,有可能会忽略他们的艺术性;而过分强调艺术性,又有可能会看不到他们的政治性和复杂性。如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和评价他们,同样需要我们的敏感和平衡。
而用怀疑的目光阅读,我们便能读出无数作家和作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说到底,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实际上,永远都是复杂的,而且会越来越复杂。用昆德拉的话说,世界永远要比它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
五、阅读,行走,诗意的生活
我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在我所供职的科研大楼里,常常会遭遇这样一个情景:迎面一个同事急匆匆地走来,老远就发出了问候:高兴,你最近怎么样啊?同事的问候,当然要回应。可正当我以全部热情准备回应他的问候时,发现他早已走到了十米开外。这是个典型的当代都市情景。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忙碌和紧张中,人们已经很难停下自己的脚步。而当你没法停下你的脚步时,你也就没法凝望,也就没法倾听,也就没法对话和交流,当然更不用说谈心了。
幸好还有阅读。阅读弥补了当下时代这一重大缺陷,成为另一种谈心。今年春节,我躲在乡下读了好几本书,其中就有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最佳欧洲小说(2011)》。我喜欢这套书,喜欢它独特的文学景观,喜欢它贴心的文学氛围和布局:平等和独立,以及在平等和独立中展现的丰富和复杂。我一直关注的东欧作家,在这部选集中,竟多达十余位,几乎每个东欧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学代表。你分明在走进一座小说共和国,瞬间,小说欣赏演变成一种心灵默契,超越时空,让你感动,甚至让你震撼。
一、亚瑟王故事的起源及传播
在历史学家看来,亚瑟王是一个神秘虚幻的传说中的人物,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早期威尔士的诗歌和史书说到过他,把他描述成一个勇敢的武士,凯尔特人的军事首领,大约生活在公元5或6世纪的英国康沃尔(Comwall),在他靡下集结了一批晓勇善战的武士,号称圆桌骑士团,这些圆桌骑士们彬彬有理,身手了得,机智勇敢,匡扶正义,亚瑟王率领他们抵抗来自北欧的撒克逊人(Saxons)的入侵。在英国历史上,凯尔特人是个不幸的民族,他们是不列颠岛上的最早土著居民,然而在盎格鲁一撒克逊人(Anglo-Saxon)的入侵中,被迫退居到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其中有一部分人不堪忍受异族的统治,逃至今日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同时也把关于亚瑟王的传说带到了欧洲大陆,这些远离故乡的凯尔特人在岁月的流逝中已经把亚瑟王视为自己心口中的凯尔特人的民族英雄,把自己渴求独立自由和关好生活的愿望赋予在亚瑟王这位英雄身上,通过这位传奇英雄的英雄业绩来曲折地反映自己的愿望。凯尔特人的口头文学在欧陆又经过若干个世纪的口耳相传,然后通过行吟诗人或是其他途径从法国逐渐传到欧洲各国,在那里广为传播,逐渐完善。而亚瑟王的形象在此过程中变得愈益高大神化,他和他的骑士们的冒险业绩经过人们不断的完善补充敷色逐渐具有了荷马史诗人物中的传奇神话性质。在整个中世纪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故事不断出现在欧洲各国的文学作品中。亚瑟王已经由远古时期的一位英雄逐步演变为体现人们理想的传奇式人物了。在凯尔特人的传说中亚瑟王已然超越了生死,他连同他的那些骑士们以及他们重信义讲义气轻生死的品德也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
二、亚瑟王故事文本的形成
凯尔特人退居偏僻山区或渡海逃到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后的很长时间以内,关于亚瑟王的故事只是停留在口头文学阶段,未能形成文宇。约12世纪,有一位法国诗人写过5个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中世纪德国诗人曾写过亚瑟王的传奇。第一个系统收集亚瑟王故事的当推杰弗里,他当时用拉丁文写了《不列颠史记》一书。这是比较系统叙述亚瑟王事迹的第一本资料。几年之后另外一个诺曼吟唱诗人魏慈把亚瑟王事迹译成法文韵文,并且增加了圆桌骑士部分。再后来雷亚孟约生于1200年前后用中古英语韵诗体写成了一部爱国主义的《英文雷亚孟的勃罗脱》,诗中不仅使用头韵,还用了尾韵。其中的第三节叙述了有关亚瑟王的传说,系雷亚孟根据杰弗里和魏慈的书籍加以自由翻译发挥扩充而成。他的这一作品构成了现有亚瑟王传奇的主要框架。到了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亚瑟王传奇在欧洲大陆风行一时,尤其在法德两国。大多数传奇故事都是围绕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展开的。直到巧世纪托马斯马洛里爵士在狱中完成了《亚瑟王之死》以后,亚瑟王的故事才臻于完整。
三、亚瑟王传奇对巧世纪后英关文学的影响
1.巧世纪后英美文学中的亚瑟王题材
亚瑟王的故事在中世纪的英国并非是封建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是这种生活方式或行动规范的理想化。巧世纪之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在英国文学历久不衰,时至今日仍然有其魅力。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有诗人的诗人之称的斯宾塞,(Edmund Spenser)就利用亚瑟王的题材写成了他的传世之作《仙后》(The FaerieQ ueene )。只不过在这个形象身上作者注入了人文主义的理想,赋予其主人翁以时代特色罢了。斯宾塞在给其朋友瓦尔特罗利的信中写道:这篇诗史的意旨是为了在亚瑟王这个历史传奇人物身上塑造一个勇武骑士的形象,并按亚里斯多德的学说,将他设计成能完善地实现十二种品德的完关人物。因此亚瑟王这个历史传奇人物在他的诗歌里成了集骑士的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思想于一身的理想人物。一个寓言式的故事便围绕着他而展开。可以说托马斯马洛里爵士的《亚瑟王之死》是斯宾塞的创作蓝本,诗中大部分情节取自《亚瑟王之死》骑士们的冒险故事都被赋予宗教、政治和道德的寓意,使中世纪的传说和文艺复兴的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一个写亚瑟王题材的著名作家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有桂冠诗人之称的丁尼生(A IfredTennyson ),他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历经半个世纪,于19世纪80年代末汇总发表,形成了他的代表作《国王之歌》(The Idylls of the K ing)。
这本由十二卷系列诗组成的诗集以古代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事迹为题材,作者凭借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不落俗套,塑造了新的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们的形象。现代派诗人艾略特(T S Eliot)在其名诗《荒原》里直接引用了亚瑟王传奇中寻找圣杯的故事。当代英国作家怀特(T H. W h its 1906 -1964)曾出版过一本书名为《永不熄灭的蜡烛》(The Onceand Future K ing),也是假托亚瑟王传奇故事来评讲时事。该书一出版,就极受读者欢迎,这也算是亚瑟王传奇故事历久而不衰的佐证吧。当然在关国现当代诗人的作品里,也有不少以亚瑟王故事为题材的,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由此可见英关诸多作家都从亚瑟王传奇里的各个故事甚至是细节吸取养料。
2.历险和爱情的主题
盎格鲁一诺曼时期的骑士传奇主要表现的是出身高贵的骑士们所经历的冒险生活以及他们的浪漫爱情,所谓的骑士道也是北方的尚武精神和南方的爱情崇拜相结合的产物。骑士们遵守着严格的道德准则,即保护弱者,珍惜荣誉,讲究诚信、忠君、护教、勇敢等信条。道德上的完关似乎是在一连串的历险之中获取的,而且在情节的安排上关女英雄最终结为伉俪,似乎是对骑士高尚节操的嘉奖。这些在以后英关文学的作品里有诸多反映。这也符合西方人的欣赏趣味。如英国18世纪的小说家亨利菲尔丁析著的名著《汤姆琼斯》,小说从三个不同的背景展开,即乡村、路途和伦敦,女主角索非亚(Soph is)和紧随其后去伦敦的父亲以及汤姆一路上有各种有趣而惊险的经历。到了伦敦,汤姆又遭到自私、伪善而又精明的布力菲的陷害,索非亚亦受到家人的强制,但最终布力菲的阴谋败露,汤姆的身份之迷揭开,获得了财产的继承权,他和索非亚历尽艰辛,终成眷属。还有同一时期的享有英国小说之父荣誉的丹尼尔笛福,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也属于冒险小说。小说通过对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冒险经历的描写,歌颂了劳动的伟大和个人拼搏奋斗一创业的精神。当然在英关文学中以冒险为主题或是以冒险和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不胜枚举,在此仅撷取一二类作为例证,以证明亚瑟王传奇中的历险和爱情的主题对后世英关作家有何等大的影响。
3.叙事结构和语言特点
亚瑟王传奇中的精品《亚瑟王之死》,可被视为巧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它是记录骑士冒险的最完整的一部杰作。作者马洛里开英国文学散文叙事之先河。《亚瑟王之死期己对中世纪英国文学的总结,另一方而也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哮赋部作品由8部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共分21卷。马洛里给它取名为《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之书》整个故事包括亚瑟王的诞生,经历,文治武功以及死亡和最后的归宿,另外还有他手下圆桌骑士团的探险经历及探寻圣杯的故事。马洛里用散文写作,但他继承了中世纪的诗歌传统,其作品实际上是用散文写的史诗和抒情诗,语言简练,朴素,生动明晰,节奏自然,动听,可以看作是英语散文的典范。(李赋语这些写作上的特点无疑对后世的作家影响颇深。如英国18世纪的散文大家艾迪逊、斯梯尔;以及18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如笛福,斯威夫特。亚瑟王传奇中的《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是用头韵诗体写成的叙事诗,系无名氏所作。情节荒诞,叙事曲折。全诗长短不一,每一节的结尾都会出现只有一个重读音节的短促诗句,紧随其后的是一个押脚韵的四行短诗,诗歌的开头具有史诗般庄严的气势,对人物场景的描述引人入胜,过渡自然,悬念设置十分出色,对话精彩,令人不忍卒读。语言朴素自然,叙述流畅通顺。是中世纪英国不可多得的佳作。所有这些均对后世作家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如英国古典主义的先驱德莱顿的诗歌代表作《亚历山大的宴会以及音乐的力量》戚可看出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期书〕文风。诗歌的序诗部分也以描写重大场而开始,节奏铿锵,气势不凡。让人感觉到了亚瑟王开美乐王宫里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和帝王的威严,与《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的序诗部分十分相似。另外二者在结构上也相似。另外如大家熟悉的前文所提到的斯宾塞以及丁尼逊的诗歌风格。无论就作品的内容,还是在叙事的结构还是在语言特点上都深受亚瑟王传奇故事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汉语文课堂课堂导入形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导之有法,导无定法”,教师如何成功地导入新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会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施教者、受教者的不同而不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但爱听故事却是他们不变的爱好,教师在上课时可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寓言、轶事等)导入新课。这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例如,在讲庄子的《秋水(节选)》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同学顿时都笑了,觉得这个人很奇怪,怎么会这样。我趁机引导学生:“同学们,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对生与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在他看来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接着发问:“庄子如何能在千年之中拥有那么多的崇拜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秋水》,一起来领略他的风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
二、歌曲导入法。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现在中学生很爱听歌曲,许多人也都有MP3、MP4等,利用课余时间在听歌曲,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在听。所以我在教高中汉语文必修一时,就利用学生爱音乐的特性,让他们先熟悉音乐,提起对课文的兴趣。如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就从《丁香花》入手,让学生对丁香花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明确作者的丁香情结。其实,在高中汉语文课本中,有相当多的课文都有相对应的歌曲,如上李清照的词时,就有“月满西楼”“一剪梅”等歌曲,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等等都有歌曲,这些歌学生也都听过,只要教师多加注意,就能作为很好的课堂导入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导入新课能否直接抓住学生的心,将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好坏。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效果定然不佳。若用歌曲开头,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视频导入法。
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我先让学生去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我可利用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导入,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那种情感。上到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因为这是写二战时纳粹对对待战俘所犯的罪恶,所以我先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导入。
四、诗句名言导入法。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读来朗朗上口,本就寓意深远,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诗句名言导入新课,这有助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如在讲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我先引用了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在配乐声中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土。”再请同学们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被诗的意境所感染,聚精会神,教学效果自然好。我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点评,乘势小结:“强烈的思乡之情从古时吟唱到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这样就自然导入到对课文的学习。
五、时政新闻导入法。
这一导入方式一定要让学生把时生的时事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性强,时代感新。如我在上高中汉语文必修一的新闻单元时,其中有《飞向太空的航程》,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根据当时正好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返回,我让学生去收集关于“神舟”的相关材料,这样就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效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导入,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他们内在的思维和创造性,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六、仿写导入。
《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所以我就考虑让学生在课堂上怎样才能真正动起来,其中就是让学生要自己走进课文,而仿写就是让学生动笔的最好方法。仿写句式题近几年高考常考常新,要求学生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学生的修辞知识,语法知识,语体语境的体味、把握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等等。当然,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能先写出上联或下联让学生来对对子,以激发学生预习课文,理解知识内容。通过这些对联的练习,促进学生去理解课文,概括内容,用对联来提高仿写的能力。
总之,不论是通过向种方法进行导入新课,都要使枯燥无味的汉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诚然,高中汉语文课堂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定则的原则,就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范学宜是看一眼就会让你喜欢上的那类人,举手投足间都有抒情的味道。因为《夜宴》片尾曲《我用所有报答爱》,大家认识了她,但她早已是个拥趸无数的诗人兼成功的画廊经纪人,还制作过一张专辑。她活得比谁都努力,也比谁都通达。
苦难掩不住诗的人生
学宜出生在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家中5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二。5岁那年母亲精神失常了,动不动就往外跑,学宜的童年记忆就是漫山遍野地找她。家的周围是荒野,是大山,学宜的童年就是挎着一个大大的菜篮子,一边采野菜,一边找妈妈。而妈妈病得不太厉害的时候,就是天堂般的生活。记得有一次她挎着半篮野菜和半篮野花,陪着妈妈回家,妈妈很平静,腋下夹着一束很香很香却不知名的花,风吹着满地野草像波浪一样翻滚――那是童年最美的画面。她说她打算写一部以自己童年为蓝本的剧本,她能想象这一幕拍出来的景象是多么美丽感人。
生活的极端困苦和艰难,培养了她勤劳的性格,8岁的时候学宜已经能够劈柴担水、照看幼弟、卖东西赚钱了。她曾偷废铁卖,直到有一天被一个同龄女孩发现。女孩把学宜拦在窄巷里,两人都沉默着。学宜知道自己无路可逃。女孩后来抢了她销赃得来的2块5毛钱飞快地跑了。那一瞬间,学宜却奇怪地如释重负,“感觉她抢走了我的坏命运,从此我不再偷东西。”这个故事后来写入了她的自传式电影剧本里,很多导演看了都爱不释手,包括香港的张婉婷。
学宜11岁才上学,那还是因为弟弟不爱上学总逃课,父亲心疼那交了的学费,就让她替着上学了。谁也没想到,她读书会那么好。六年级时还得了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
初二夏季的一天,小弟跑到教室找她。学宜一看就知道妈妈又跑了,就出去找。三伏天太阳很毒,母亲中暑躺在地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她把母亲背到边上的小树林。母亲醒了,很清醒,开口就问:“你恨我吗?要诚实回答。”学宜说:“生命是自己的,你给了我生命,你的任务就完成了。我的好坏和你没有关系。”然后她在地上写下来,这成了她的第一首诗《草籽的命运》。
物质的贫乏和生存的艰难,考验着这个小女孩,可是生命自有回避伤害的强大本能。学宜说:“我很小就知道现实有多残酷,同时我也知道现实不容逃避。为了保护自己,我就自己营造了一个城堡,把我的心和灵魂放在那里。帮助我营造这个城堡的,是大自然里的一切:朝阳、落日、野花、云朵,还有电影。”
那时候学宜家所在的农场经常放露天电影,有电影的日子对她来说就是盛大的节日。为了可以静静体味电影里的一切不被打扰,她总是早早就爬到了树上。至今她还记得看《佐罗》的时候,电影散场时分,她难过到了极点,趴在树上迟迟不肯下来,她喜欢佐罗,幻想他会从银幕上走下来把她接走……
就靠着自然和电影给予的安慰,学宜顽强地成长,一颗心没有被现实击碎零落成泥,而是打磨出了日益坚定、洁净、美丽的光芒,至今老家的乡亲们提起她,都会说:“喔,二丫啊,那闺女最爱笑了!”
贫穷却从不为钱发愁
21岁读完高中,学宜就去挣钱了,她做过很多营生:在当地当过新闻干事、200元一个月的饭店迎宾,后来承包了汽水厂才开始赚点钱,母亲的病那时候也已好转。学宜24岁的一天,她突然觉得应该离开村庄,便剪去长发,独自一人带了1500元钱坐上火车远行。她游荡到了北京。正是阳春三月,火车进入城市,扑面而来的迎春花跳进了学宜的眼里。一种亲切,把准备四处游走的她留了下来。站在北京熙熙攘攘的街头,学宜觉得消失在茫茫的人群中,没有人认识她,也不会有人打扰她。
一开始学宜住在地下旅馆里,她是一个漂亮女孩,于是夜里总是有不三不四的男人来敲门。旅馆里的服务员告诉她:“你像个学生,应该住到学校里去,那里又便宜又安全,吃的也好!”于是,学宜就在街上乱走,这一走就走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当时学宜就想,我怎么才能住到学校里去呢?她看见校园的橱窗里张贴的短期英语培训招生启事,她立刻动了心,花了420元报了名,报完名她问人家:“那我的住宿怎么办?”当时所有的人哄堂大笑,但有些窘的学宜还是倔强地说:“我来你们这儿上学你们得管我住。”或许被学宜的质朴打动了,就在这时,一位老师抬头看了她一眼,他说你过来我看看你的身份证,之后他给她一张字条:“拿着这条子,上三楼找吴老师,让他给你安排。”15分钟后,学宜已经坐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女生宿舍的床上了。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后来,学宜去找工作,在人才市场她看见一个家具厂的展台布置得很漂亮,她喜欢漂亮的东西,就走上前去:“我要应聘。”人家问她:“应聘什么?”她说:“卖家具。”自信满满的样子,让她顺利得到了这份工作。后来她才知道,这家家具店,在北京极有名,卖的全是意大利进口家具。家具店条件不错,每个月有提成,尤其还管住宿,这对于到处流浪的学宜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学宜的经商才能在这一阶段初露端倪。她从来没有卖过东西,但凭着冷静细腻的观察和艺术的鉴赏力,学宜总能提供给消费者最客观最诚挚的建议。她会真诚地告诉顾客:“这个不好看,你不要买。我建议你买那种……”她总是说自己卖的家具不好,可是天知道她有着什么样的魔力,销售业绩连续六个月在全公司排名第一。就在老板对她另眼相看,准备派她去开设分店的时候,学宜辞职了。因为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世界。
她带着卖家具存下的钱搬回到校园里,开始了她最想要的自由的生活。她从不为钱发愁――有钱的时候,就去附近的万圣书园看看书,坐在未名湖畔写写诗;一旦没钱了,她就去找工作,什么工作都行,一旦攒够了5000元钱,她就立马辞职,过回自己想过的生活,并把对生命的感悟与向往都化成诗句,记录在自己的诗集《童年河》里。
1998年,那年过年学宜没有回家,大年初一的时候,她一个人坐着公共汽车去了北大。假日里的北大安静极了,她突然间觉得阳光是那么美好,而这种美好的阳光却没有人来和自己分享,她就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叶子怎么不来享受阳光,虫子去了什么地方,古老的岁月,年轻的阳光永远都挂在窗上……”写完后的她特别高兴,像吃了大餐一样。迄今她都认为那是自己写得最好的作品。
追求完美寻找价值
在曾经穷困的北漂日子里,学宜遇到了许多与她同样命运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画家。出于对油画的特殊喜爱,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宜,竟能够准确地诠释出这些画家的思想。而这些画家贫穷的生活状态却让她感到心疼,她觉得艺术家不单需要钱,更需要赞美和呵护。她是一个有些江湖义气的人,便经常义务帮着他们卖画,还真的卖出去不少,一来二去,她就成了许多画家的经纪人。
1999年,学宜第一次做画展,就花光了所有的钱,兜里只剩下100元。那次是为画家刘辉在北京非常有名的美术馆国际艺苑办展览。展览很成功,当天就卖掉17幅画。学宜凭借自己天生的鉴赏力,发现了很多好画家,他们曾经默默无闻,但被学宜的慧眼相中后,几年后即扬名国际,身价倍增。画家王京东便是一例,学宜找到他时,他还靠着父母过日子,除了画画一无所长。学宜诠释他的画:“像歌剧,无比盛大,每一个人都是角色,每一朵花都那么矜持……”后来,学宜帮他拉来了赞助开画展,很快便脱颖而出,尤其受到了诸多女性的认同。
学宜最多的时候也仅仅只两三位画家,因为她认为经纪人必须非常热爱自己所的作品并全心投入才行,太多了会累心。有些画家经过她的推广,被更有实力的公司看中,她会选择放人,“人往高处走是应该的。而且我会因此觉得很有成就感。”她的豁达,让很多有实力的画家都愿意与她合作,也为她在艺术品交易圈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如今学宜在北京的“798工厂”拥有了自己的画廊。“微笑着送别一个个成名的艺术家,再把目光关注在其他默默无闻的艺术家身上,周而复始,是我最大的乐趣所在。”她说。
其实学宜更愿意别人把她当做诗人。因为这么多年来,写诗早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成了一种本能。也正是因为那些诗歌,让著名作曲家谭盾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电影《夜宴》需要一首片尾曲的时候,谭盾第一个想到了她。他们谈了两个小时,谭盾说:“我相信你,你放手去写吧。”她说:“那你别催我,我不喜欢在压力下写东西。”她哪里用人催,仅仅花了一个晚上,就拿出了三版歌词,冯小刚看了之后说:“都很好,放弃哪一版都心疼,只能是忍痛割爱。”
电影放映以后,很多人都说:这首歌,已经成为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偶然的机会,学宜被一个歌手的声音深深打动,她叫巴度,便想全力包装这个充满个性的女孩子。由此,她这个根本不懂音乐的人,又涉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为学宜想让自己的诗能够被唱出来,她要告诉大家音乐还是要回到文学,歌词回到文学才能回到主题,才能回到美本身。这张专辑,从整个的艺术把握,包括从化妆到造型,到封面设计,学宜都希望它有中国人的品质在里面,当然同时也是对完美的一种追求。
经过4年的努力,学宜和巴度共同完成了诗与歌的完美结合。学宜为巴度打造的首张个人专辑《风里唱》于2006年9月正式发行。当学宜看到融入自己太多诗的韵味和歌的情怀的专辑终于在一波三折后浮出水面,学宜由衷地感到欣慰。
现在有很多电影、电视剧来找学宜为主题曲作词,可学宜最希望的是专门为孩子们写些歌,很快,她的第二本诗集就要出版了。
爱情远不如大树可靠
学宜不谈恋爱,“相信爱情还不如相信一片叶子,叶子能看到变绿变黄。爱情看不到。”
在许多人的想象里,这样美丽又有才干的女子,一定应该有着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可是在学宜看来,爱情就是:爱了,怎么都行;不爱,转身就走。
这样的利落和洒脱,是因为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男人和爱情,都是脆弱的。那还是在小时候,妈妈的精神病发作,她和爸爸送妈妈去精神病院,看着妈妈被医生领进那扇大铁门,她伤心欲绝,本能地想从父亲那里寻找安慰,可是一转脸,却发现父亲已经是泪流满面。她在瞬间警醒:在某些人生的关口,也只有靠自己,连父亲都是不能靠的。
所以直到今天,学宜始终觉得单身没有什么不好,她认为:对于爱情,男人永远不如大树可靠。
然而,这并不代表她没有用心地爱过,她反而比别人爱得更深,但对于那些过往的爱情,她记得的全是美好。她记得那个优秀的新西兰男人,有一天打来电话,她说:“好久不见。”男人沉默片刻,说:“是的,很久,一年零八天……”
“生命将给予你的,必然会给你,无需等待,也不必远行,它会用最恰当的方式、最合适的时机呈现给你。人生如此短暂,能够留下一些关于爱情的美丽场景,已经不错了,还强求什么呢?”说这些话时,她的表情单纯而安详。
这样的表情,是在她回首和展望自己的人生时时常流露的。
她评价自己:我是一个积极而宿命的女人。
[关键词] 结构主义;追寻主题;二元对立
冯小刚贺岁喜剧电影一直以来都高居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榜首。其贺岁影片所开创的商业大众化叙述方式和话语系统,对当今中国电影创作有着不容忽视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非2》的解读,梳理出冯氏喜剧电影结构主义的几个典型结构,从而进一步挖掘电影结构主义对矛盾的表现手法,从而梳理出影片的深层结构,深入挖掘影片的主题。
一、追寻主题
结构主义批评范式最主要的思想资源是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发展而成。特定符号所代表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因循习俗而固定下来,随着社会因素所导致的意义共同体的变迁,表意习俗也会产生变化。[1]在此基础上乔纳森•卡勒认为:“结构主义首先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之上,即如果人的行为或产物具有某种意义。那么其中必有一套使这一意义成为可能的区别特征和程式的系统。”[2]结构主义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关于客观事物的结构模式来达到对客体的认识”,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世界、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现象。[3]443
A•J•格雷马斯是符号学法国学派创始人之一,其重要贡献是给出了一个叙事转化公式,即F(S)[(S∨O)(S∧O)]。公式中的S∨O和S∧O指格雷马斯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状态(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且只有两种:拥有关系S∧O和失去关系S∨O。格雷马斯理论中的另一个基本概念是转换,即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这种转换也只有两种:从有到无或者从无到有。
根据以上理论,结合《非2》的人物分析,可以发现影片中人物的行为举动可归结几种状态与关系的转换:寻求,找到,失去,回归。《非2》在结构上是3个小品的组合:秦奋(葛优饰)、好友李香山(孙红雷饰)与其妻芒果(姚晨饰)的离婚仪式、秦奋和笑笑(舒淇饰)的试婚游戏和濒死者香山的“人生告别会”。
仔细分析影片的结构,可以发现,影片使用了一条圆周式的回归线索:从笑笑追寻爱情开始,到笑笑试着接受秦奋的爱意,接着抗拒来自秦奋的感情,直至两人日渐疏远,最终决定接受秦奋的求婚,但同时仍不放弃自己对爱情的追求而结束,但是在影片的最后此时笑笑的爱情观已不同于开始的爱情观了。这个圆周运行并非简单地从起点到终点的循环活动,而是中心人物经过了自己的行为动作及经历,改变了原来的属性特征:笑笑北海道回来后对方先生虽然死心,但是对秦奋还没有产生爱情,她努力让自己去体会去接受,但是对于秦奋却始终止步于好感,尽管她自己也知道放弃秦奋是个错误,因为“不会再有人像秦奋一样对笑笑那样好”。于是在通往和秦奋的婚姻的路上也止步了,用秦奋的话来说她是找感情的,而秦奋是找婚姻的。
香山的“人生告别会”是影片的转折,也是秦奋和笑笑感情关系的转折,确切来说是笑笑对待和秦奋关系态度的转折,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更加认识到“人生是一场修行”,于是要珍惜秦奋对自己的真情,最终接受了秦奋的求婚。影片故事在浅层意义上的情节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追寻主题,即笑笑寻求爱情,但却在秦奋身上怎么都找不到,两人直接试婚“七年之痒”,实际上是笑笑想忽略爱情,只想两人做个老伴看自己是否能接受秦奋,但未觉得幸福,离开秦奋后笑笑才发现自己还是非常留恋秦奋对自己的呵护与关心,人生苦短真情不易,于是答应了秦奋的求婚,放开自己对爱情的固执追求去接受人生的馈赠。根据格雷马斯的叙事转化公式该影片中的人物举动可归结为:寻求―找到―失去―回归,而影片也按照“寻求―找到―失去―回归”的循环模式营造其结构。影片还有一条从“寻求到回归”的模式,是李香山的人生追寻轨迹。香山这个角色三次进入婚姻围城,爱过、颓过、活过是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影片中香山和其前妻也是在寻求,但是是以结束而开始的,先结束一段婚姻,一段生活,而后开始新的寻求,而这种离开或者叫做失去实际上是上个阶段香山和芒果“寻求―找到”之后的“失去”部分,这是个循环结构,所以寻求找到,失去都是暂时的。
二、二元对立
罗曼•雅各布森在索绪尔关于语言与言语、句段与联想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语言学上二元对立的典型模式,认为隐喻和转喻就构成了“语言对立两极结构”[4]。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则将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入到人类学领域。罗兰•巴尔特则提出:“相比而言,言语是组合的、句段的和历时性的向度,具有转喻的功能:文体风格则是选择的、联想的和共时性的向度,具有隐喻的功能。”[3]445总之,“二项对立是人类思维以及构造结构的基本方式,‘二项对立’被发展为结构主义最基本的结构观念。”霍克斯也在《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一书中指出:“成双的功能性差异的复杂格局这个概念,或曰‘二元对立’概念显然是结构概念的基础。”[5]分析影片《非2》的文本,可以发现大量的二元对立。这些二元对立起到恰当的效果,有利于突出影片主题的复义性、寓意的多层次性、人物刻画的鲜明性以及结构的复杂性。
(一)主题的二元对立
不难发现影片主题中存在的二元对立是:追寻感情/追求婚姻,长久/短暂的婚姻,结婚/离婚,生/死,喜剧/悲剧等。秦奋和笑笑到底还是分了,分手的时候秦奋说:“我找的是婚姻,你找的是感情。我们俩就走岔道了。”是的,秦奋到底不是与她气味相投的那个人,即使勉强也走不到一起。
秦奋无疑是个成功人士,已是衣食无忧一族。六一生人,年届知天命之年,他需要的是个伴儿,不是干柴烈火似的谈情说爱。在他这个年龄,秦奋不相信爱,相信亲情。秦奋想早早把“生米煮成熟饭”,笑笑却在二人的忘年恋中犹豫不决。在试婚的过程中从秦奋的“你说那好是我说的那个好吗?”我们能够看出两位主人公的婚恋观的二元对立。
影片主题中也突出了喜剧与悲剧的二元对立。影片的开场是香山与芒果盛大的离婚典礼。随后就是秦奋和笑笑玩试婚的互相“折腾”,用两人不同的婚姻观来为剧情制造喜剧波澜,一旦进入两人情感摊牌的情节,喜感就消失不见,现代人对婚姻缺乏安全感的犹豫与矛盾和对爱情的固执的追求跃然纸上。乐极生悲,这种悲与喜二元对立效果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对当今社会人想爱却不务实的婚姻观的深刻剖析。现代人对婚姻缺乏安全感,未婚的开始恐婚了,于是流行试婚了。
影片的后半部分是剧情和情感走向转变最为强烈之处。秦奋与笑笑的情感线索被搁置一边,秦奋与李香山的友情被进一步放大,再辅以“人生告别会”这种精心设计的剧情段落,将影片的情感境界上升到人生思考,让秦奋与笑笑重新以人生的高度审视两人的恋情,之前纠结的情感分歧顿时显得微不足道,懂得了珍惜彼此的重要。此处体现出编剧叛逆非主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对于生死与情爱的豁达心态,掏心掏肺的话语有的让人动容、令人回味。比如,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就是知心不换命,能托孤不能托妻的朋友;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二)词汇、情境的二元对立
最明显的对立是一对不惜试婚而意欲走进婚姻的男女和一对举行夸张离婚仪式的男女的对立,也许这正印证了钱钟书关于婚姻的评论:城外者想进去,城内者想出来,进进出出,个中滋味也许只有当事人清楚了。别出心裁的离婚仪式是二元对立的经典写照,与白色婚纱相对的黑色“离婚纱”,摘戒指,剪喜字,像熟人一样握个手,拥个抱,以及“放鸽子”等桥段仪式,配上散买卖不散情谊、离了也是好朋友又贫又贱的台词对白,对原本神圣的结婚仪式进行解构其实体现出现代人对婚姻的态度,无力把握和无奈。
香山的人生告别会是生与死二元对立的终极表现。死亡之前的活祭、终极关怀的碎念,香山对于死亡是坦荡的,他不满墓地太拥挤,于是在选择尊严的死去之后,让自己的亲友“把我的骨灰放花盆里然后种上绿萝,保证长得肥肥的,我就在办公室天天对你们笑”。于是生与死完成了轮回与统一,也照应了香山的女儿的那句话“死是生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与之伴随的是笑笑和秦奋因好友离世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中重新走到一起,各自完成了对爱情和婚姻的追寻得着失去寻回的统一,两个人也将在婚姻中得到统一。尽管影片在结尾交代他们正式的结婚时间是2030年,在这个过程中追寻―寻回的过程,寻着―失去的分分合合的对立统一是否会继无限循环下去,还不得而知。
影片中出现扎西拉姆•多多的诗歌《见与不见》和白衣悠蓝续写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十诫诗》中也是充满了二元对立的诗句:“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ァ…”
三、结 语
本文对影片《非诚勿扰2》进行了文本的结构主义解读,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追寻”主题,并剖析了作品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对作品的复义性与多层次性有了更深刻和清晰的展示、理解与认识。虽然随着后结构主义批评的兴起以及一些结构主义学者的转向,结构主义批评逐渐衰退,但是结构主义提倡的立足于文本、以文本为支点的文艺批评方法,对指导读者的阅读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种文艺批评的方法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M].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5.
[3]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