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

时间:2023-03-15 14:55:35

导语:在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

第1篇

和国外的高等教育一样,国内高校也是通过设置通识课程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通识教育提倡以整合的知识锻造健全的人格,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或教授专业之外的一些学科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全人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意识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通识教育在各高校的发展很不均衡,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识课程多为“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模块的公共必修课或素质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程,能真正拓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通识课程很少,现有通识课程成为修满学分的一个途径,未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同时通识课程偏向应用性、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思辨性,教学形式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通识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优化。第二,全人教育理念的实现,并不能单纯依靠通识课程教学,而是需要通过每位教师以身作则,把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此同时,通识课程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通识课程教学没有从事通识课程研究和授课的专业教师团队,缺乏卓越的师资队伍。第三,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设置,各高校根据其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学科特色各有差异,但基本以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经济与社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为其内部构成。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一方面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薄弱,人文素养有待加强;另一方面通识课程的内容结构缺乏逻辑联系,授课教师缺乏艺术美学的相关素养,使得通识教育效果很难让人满意。

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的改革

全人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广阔而博大的世界观。核心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从更宽广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教育者应根据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生源的实际素质状况,调整现有通识课程框架,实施系统化、精品化的通识教育,以培养更具人格素养的艺术设计人才。

1.强化通识课程的人本化、综合化,建设核心通识课程

相对专业课程而言,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具有永恒价值,由专业范畴转向社会范畴,由知识技能的传递转向人格情感的培养。可以说,通识教育承担着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素质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提炼几项核心素质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从课程体系上说,需要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现代意义上提出全人教育第一人的隆•米勒指出,教育应该“更着重人的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以及人对终极存在的体悟等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从而达到人的精神性与知识、技能的统一”。他将全人的发展方向概括为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六个范畴,强调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社会、自然等的互动、整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对大千世界的自然科学以及政治、经济、伦理和生活知识等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需要其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基于这一理念,结合我国的国情,可围绕人文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社会与经济五个模块进行设计和建设。

(1)人文历史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一方面增进学生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全新审视和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明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艺术与社会历史、人文思想的密不可分。其中应该包括西方文明史和中国文明史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还要有重点地选取对人类文明有重大影响的经典进行精读和讨论。

(2)文学与艺术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知力和对艺术表现的批判性理解力,领域涉及文学、音乐等。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中已经有了大量的艺术类课程,因此这一课程模块需要避免重复开课,应开设综合性、跨专业的艺术素养课程。鉴于文学与艺术设计的紧密联系性,该课程模块的比例可加大,为学生提供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分析方法等内容的课程,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

(3)道德伦理课程模块

增加学生对中外哲学家有关伦理、道德、公平、正义、民主等内容的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重要的思想传统,了解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塑造公民意识。通过课程的教学,学生可拓展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探究固有观念的是与非,具备分析复杂多变的现代问题的能力。

(4)自然科学课程模块

科技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实质性的。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工科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一课程模块需要进行细分,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并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单独授课。如,开设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环境与生命、宇宙的性质、黑洞等课程,对重大发现与重要理论的历史演化过程、杰出贡献人物、对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辩证的论述,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的特有规律及人文内涵,并培养其思辨能力,把科学作为观察人类与世界的一种方法,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更为宽广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5)社会与经济课程模块

在美国,“服务社会”成为诸多大学理念的重要成分,而这也恰恰是我国一些大学生所缺乏的基本意识。社会与经济课程模块的开设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而正确地认识社会,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就生活中的物价问题、房产问题、经济周期和生活中的投资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讲解,传播蕴含在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2.实现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1)由单一的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班授课为主、大班授课为辅的形式

教学方式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大班授课为主,课堂教学缺少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人数过多导致无法实现对学生基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这使得通识课程沦为另一种形式的理论或概论课程。大学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是师生之间面对面交往的场所,知识的获取不仅仅依赖于书籍,教师的行为举止、品德修养乃至学识水平要依靠面对面的传授和感染。因此,通识课程教学要提高小班授课的比例,以增加师生的接触频率和交流深度。

(2)实现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多元化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了五花八门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一些课程内容庞杂、形式重于内容、体系缺乏科学逻辑性。全人教育十分注重知识领域之间关系的构建,反对一门科目对应一个知识领域的课程设计,课程安排应该跨学科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网。因此通识课的内容、设计是需要慎重对待的,需要通识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讨论、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更具逻辑性和体系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师的专长,通识课程内容可以按照一个主题或围绕一个学科领域这两条线进行组织。按主题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即设定一个教学主题,通过一门课程或系列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讲述和探讨。其优点在于跨学科性和综合性,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学科领域进行课程设计,即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了解一个领域的内容,从教学内容上看虽然与传统教学类似,但其优点在于精与深。这类课程要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3)实现通识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隆•米勒认为:“全人教育是所有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发现、表达和掌握多层面经验的旅程。”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必须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多元化的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控制者。高校教师要扮演这样的角色需要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特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做到因材施教。

第2篇

论文摘 要:国际间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的全球化使得中国科技工作者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成为必要。本文分析了中国科技工作者英文学术论文中的中介语现象,并探讨了其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期提高中国科技工作者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以及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发展,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内容发生了重要变化,研究者们将其研究重点从“教学方法”转到了“学习过程”,逐渐认识到学习者是语言学习的中心。作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中介语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遗憾的是,国内对中介语的研究大多都以学习者对普通英语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中国科技工作者所使用的专业英语中的中介语现象。

2. 中介语简介

中介语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并于8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也逐步认识到中介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Selinker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1969)中首次使用了“interlanguage”一词,并于1972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研究论文。Selinker认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间状态(1972)。

Selinker还提出了制约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所表征的五个心理因素:(1)语言迁移,指学习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已掌握的母语知识来帮助习得新的语言。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会试图借助于母语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母语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称之为正迁移,它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消极的影响称之为负迁移,它会阻碍学习者获取目的语知识。(2)训练迁移,指学习者由于教师的教学不当或采用错误的学习材料,或训练方法不得当而产生的中介语。(3)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指语言学习者掌握、理解单词、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时所采用的方法。(4)第二语言交际策略,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知识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表达意思的方法。(5)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把一些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的规则套用,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系统简单化,从而创造出了一些目的语中没有的结构变体。

根据Selinker的定义,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撰写英文论文时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一种中介语,带有汉语的痕迹。笔者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博士用英文所撰学术论文,从以上五个方面探讨英文学术论文中的常见错误。

3. 中介语在英文学术论文中的体现

学术论文中的母语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法层面上。在词汇层面,学习者会受到新项的干扰。例如,英语有冠词(a、an、the)而汉语没有,冠词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即是新项。汉语中名词即可表示一类事物,而在英语中,要通过正确使用冠词或变名词为复数形式来表达“类”这一概念。学习者经常因忽略汉英的这种差异而忽略对冠词的使用。词汇内涵的不对应也是产生中介语的原因之一。汉英词汇中有众多内涵不对应的现象,需在翻译时作区别处理,如:“对”不仅可以表示对象,翻译为“to”,还可以表示逻辑的动宾关系,需翻译为“of”;“同时”不仅可以表示同一时间,翻译为“at the same time”,还可表示“也”,需翻译为“also”;“首先”并不是“刚开始的时候”,因此不应翻译为“at first”;“最后”既可表示“终于”,翻译为“at last”,也可表示最终的时间,需翻译为“finally”等;“下”不仅可以表示位置低,翻译为“under”或“below”,也可以和“温度”、“频率”等搭配使用,表示一个抽象的地点,需翻译为“at”。词性的干扰也会产生中介语。汉语的词性划分标准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而不是词的形态变化或词的语法意义。英语有比较丰富发达的形态变化,有构词形态。译者往往忽略汉英的这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对词性不加区分,例如:“with the flourish development of economy”。习惯用法的干扰也是中介语的来源之一。汉语中经常会出现像“情况”、“现象”、“问题”、“使”、“有”、“种”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学习者往往按照汉语习惯,在写作时把这些词都翻译出来,使得译文冗长,也不符合英语习惯。如:“the phenomenon of the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and the theoretical result”。句法层面上的母语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态负迁移、时态负迁移和句型结构负迁移三方面。在汉语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在形式上并无严格差异,句子可以无主语,在主语位置出现的名词也可能是动词的逻辑宾语,或者句子以“据……”开始。学习者受汉语影响,往往将这类句子误译为无主语句子或主动语态。在时态方面,汉语的时态不具备具体形式,而英语中不同的时态有不同的形式,作者在写作时要么忽略时态,要么错误使用时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似乎对过去时态有偏好。在句型结构方面,英语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汉语重意合,造句注重意念连贯,不求结构齐整,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因而流泻铺排,采用的是散点句法(连淑能,2006:46)。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往往不从句子结构上作调整,而是按照汉语的习惯仅将各分句简单堆砌,甚至在同一句话中出现多个动词。

训练迁移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语法规则、语言技巧等按照章节孤立讲解,使学习者进入了某些误区。如:教师过分强调句子结构应灵活多变,以至于学生为此而忽略了连贯性;或者教师过分强调被动语态的重要性,以至于学生对主动语态望而生怯;更为严重的是,教师不能识别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甚或使用了错误的语言,从而误导了学生。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不当体现为:很多学习者期望通过对词汇和语法规则“死记硬背”来提高语言熟练程度。这种错误的学习策略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记住了语法规则但不会使用,认识单词但不知道其具体用法,如:“As a result, users could access to digit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t anytime.”

在第二语言知识有限情况下,学习者不得不采取一些交际策略以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回避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策略。在写作过程中,若表达受挫,作者往往会折中地选用一种能表达自己大意的方式,从而回避了能够确切表达自己意思的方式。求助权威是另一种常用的交际策略。目前市面上所出现的汉英科技字典,无论是电子类的还是传统的,都极少介绍词的具体用法。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往往过分依赖工具书,导致论文中词的误用现象时有出现,如:“This method remains to be perfected.”

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在学术论文中也很常出现,如:学习者根据动名词的定义,简单推断出所有动词均可通过加后缀“-ing”变为名词,如:“with the developing of the Internet”;学习者根据比较级的相关语法规则,简单推断出“越来越”均可翻译为“more and more”,如:“People more and mor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olar energy.”;学习者根据定语从句的定义,简单推断出所有定语从句用关系代词引导即可,而忽略了介词的使用,如:“The temperature that the machine operates normally is 28℃.”

4. 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学生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均对专业英语进行系统学习,而硕士学术论文和博士学术论文中的中介语现象并无本质区别,这可以用石化现象解释。Selinker对石化现象进行了阐释:“语言的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倾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转引自赵萱,2006:18)既然到达某一特定学习阶段后,学习者并不能通过自身的作用消除石化现象(defossilization),显然外界因素至关重要,而教师这一外界因素因和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紧密相关,其作用不言而喻。因受交际法的影响,有学者主张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任务和话题本身内容,注重交流,不过多纠正错误,让他们敢说、敢写,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练习英语的应用能力,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事实上,在学习者语言能力已经石化的阶段,教师便有必要对学生纠错。认知心理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Ellis, 1994)。语言的输入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基础(丁双红、张学辉,2005:115)。教师的纠错过程也是一种语言的输入。教师还应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提供目的语模式。中介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以自然进化的方式非常迅速地变化着。在这一过程中,可供学生模仿和对照的目的语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目的语语言模式。这些模式不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而且能够对学生正确的语言运用给予巩固和强化。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专业英语课原则上由专业教师承担”,各校“要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英语课教师队伍,成立由学校领导和专业英语教师组成的专业英语教学指导小组,统筹、协调、检查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的工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事实上,目前我国的专业英语教学情况不容乐观。据韩萍、朱万忠等调查,由于ESP对教师有专业与语言的双重要求,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师由于自身语言底子不足又缺乏语言教学经验,选择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翻译+阅读”,很少涉及语言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2003:24-33);同样,由语言教师担任ESP课程教学,若其不懂相应的专业知识也难以胜任。各专家、学者都曾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刘润清建议给大学英语教师举办师资培训班(1999:7-12);蔡基刚也提出鼓励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外语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2004:22-28)。笔者认为,有必要培养稳定的ESP师资队伍,培养对象最好是有理工科基础的英语爱好者,他们有理工科学生的思维习惯,易于接受专业知识;同时,他们爱好英语,容易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此外,他们应该有机会进行专业英语翻译或编辑工作,以便能将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有效结合起来。

5. 结语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研究中介语可以有效了解学习者出错的类型及其成因,提炼出语言学习的一般性规律,最终达到缩短中介语与目的语的距离、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从中介语的角度研究学术论文中的常见错误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消除母语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引出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反思。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Selinker, 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72.

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 外语界,2004(2):22-28.

丁双红、张学辉. 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6):115.

韩萍、朱万忠、魏红. 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J]. 外语界,2003(2):24-3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6.

第3篇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高职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确立教师培养培训目标及专业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应探讨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剖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按照教师任职资格要求制定高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并制定岗位职责,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引导教师自主发展,促进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师;职称;双师型;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34-04

作者简介:胡新岗(1974—),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组织人事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高职人事师资管理。

基金项目:受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ZZZ24)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可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而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对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明确的职业教育教师任职资格要求是制定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目标的依据,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综观十年来高职教师政策研究的成果,面向全国高屋建瓴地从职称政策角度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因此,笔者拟着重分析职称制度在我国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制定任职资格条件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一)导向功能

科学合理的职称制度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标杆和导向作用。例如,在制定任职资格条件时,假设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必备条件,那么,教师必然会严守职业道德,加强思想修养,提升政治素质;将学历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学位);将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申请承担课务,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申报教改课题,撰写教改论文,努力培养更多优质的学生;将校企合作水平、企业锻炼时间和职业岗位能力等专业实践活动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联系企业和基层,进企业锻炼,下基层实践,围绕生产搞科研、写论文,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等。

(二)分级功能

目前,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包括4个层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在高校岗位设置实际管理中又细分为12个等级。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每一个职级的职责、地位、角色、权利与待遇等各方面呈级差分布;另一方面,各个岗位对教师的学历资历、教育教学、科研业绩、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等都做出了质和量的规定和要求。客观上对教师的业绩才干、科研水平、学术地位、服务能力给予了鉴定分级,并明确了教师在各岗位的职责,这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差异,认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进程,为实行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职称制度的分级功能也为所有教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教师的努力能得到公平的认可和合理的回报,为教师积极工作和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评价功能

教师职称评审实际上是对教师任现职期间完成岗位职责情况、履职能力、学术技术水平等的综合评价,对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教师职称制度是对教师履职绩效的一种评估管理。教师任职条件是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预期绩效目标和要求,同行专家、职称评审委员依照这一条件判断教师在任现职期间的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从而可以从综合能力、专业技术、科研学术等多方面对教师做出客观、专业的综合评价,确定教师能否顺利晋升职称,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评价,对教师职务做出续聘、缓聘、解聘的决定,这是对教师履职能力的行政评价。由于是以固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师职称资格条件作为标尺,因此,这种评价具有发展性、层级性、权威性、公平性和可比较性。

(四)激励功能

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职教师职称晋升和职务聘用能为其带来直接的工资、福利等物质利益,进而能够满足教师的心理、生理、安全需要,为教师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济保障,这是所有教师的基本需要,对年轻教师更为重要。职称越高的教师,越比较容易实现自我的需要,如更容易得到专业同行的认可,更有机会获得学术地位及社会荣誉,在行业的影响也会更大等等。另外,无论是在国家、省级政府或高职院校,职称晋升制度都有严格的、制度化的、完整清晰的规定,对辖域内的所有同类教师都是统一适用的,因而具有公平公正性,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对广大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晋升职称也成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五)约束功能

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实际上表明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研、产行为的绩效预期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等必须在此框架内进行,否则难以达到相应的预期结果。因此,职称制度对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另外,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对高职院校的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及岗位结构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教师职务评聘具有严格的指标限制,只有表现突出的教师才能获得晋级和聘任,也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动自身能动性,围绕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超越。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分析

笔者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制定的情况,对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现行省级高校职称文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9月底,有3个省单独制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放在一起独立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有5省1市;与本科高校在一起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共有22个省(市、区),其中针对高职院校另发文作补充规定的有3个省,将高职院校作为其中一条单独说明的有2个省,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的共适条款作为一条单独列出的有1个省,仅个别条款出现“高职院校”或“专科院校”字样的有3个省,其他省份均未对本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作相应规定。这表明,许多省份对教育部关于制定符合地方实际且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教师职务评聘办法的相关意见尚未引起重视,这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整体趋势

对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基本上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考量: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学历或学位、任职年限;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量;学生管理经历及实绩;专业实践经历;业绩成果要求。具体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各省市区除对学历、资历和继续教育有大致相同的一般要求外,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主要呈“四重视、一完善”趋势,即“重视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重视外语及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重视专业及企业实践经历;重视‘副教授、教授上讲台’及教学质量考核;完善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把遵守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放在首位,高职教师职称评聘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同时,为满足教师自身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作为高职教师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的最大亮点则是对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这充分表明,高职专业教师仅靠专业学术论文就能评上职称的时代已经结束,科研成果不再是高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而是更加重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等业绩。

(三)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整体而言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利好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对专业课、公共课及基础课教师的要求差别不大,缺乏对学科差异的体现。对同级职称申报者而言,统一的任职资格要求表面上看是公平的,实际上忽视了学科的差异。可见的差别表现在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以赴企业锻炼为主要形式,而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以社会调查或指导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业绩成果方面则几无差别。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对于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而言,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主要集中于专业课教师,同时,专业课教师报项目、发论文(特别是核心论文)、出成果相对于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师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的要求无差异化体现。在现有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一般仅对“双肩挑”人员的课时要求规定为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优秀的专任教师中选任的,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管理工作,还须承担一定的课务,更要与专任教师一样为自己的职称晋升不懈努力。这样的要求对于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任教师”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许多兼任教师往往因为管理工作的原因而无法真正满足规定的条件。

三、基于职称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由于职称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声誉等诸方面息息相关,所以职称制度被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而为所有教师关注。通过高职教师能不能达到晋升职称的条件也可以判断其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因此,各级教育、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应着力加强职称制度顶层设计,通过科学、明确的制度指导地方政府及高职院校,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日常手段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或专业达标,从而引导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高职理念、学习态度、技术能力等方面自觉地长期稳定发展,逐步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教师资格认定、“双师型”教师认定等的一般性指导意见。同时,省级政府及高职院校都应该按照教育部或本省的要求和规定,制定兼具科学性、发展性和针对性的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使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结合职称政策设计教师培养方案,规范化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

长期以来,对高职教师晋升职称规定的申报、评审条件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和考核指标是一致的,因此,无论省级教育、人事人才部门还是高职院校管理层,都应围绕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在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学历(学位)、教育教学、专业实践、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将教师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针对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设计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师培养及培训方案,科学规范、系统持续地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称的顺利晋升。

(三)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合理设定岗位职责,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其自身办学特色与定位不同,应充分考虑行业与区域特点、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等因素,岗位向教师倾斜。考虑到高职教育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多项职能,可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将教师分成教学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多种类型,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在严格秉持人岗匹配原则的基础上,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体化差异,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既要保证高职教师能够在满意的岗位上愉快地工作,又要锻炼教师个人的综合业务素质、发展其专业特长、实现其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层级递进、阶梯式发展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涉及奖惩、职称、职务等教师的利益点,所以教师很看重评价结果。高职管理层应树立“评价是帮助教师发展的手段”的理念,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教师间利益的调控手段。因此,高职院校要认可教师的发展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和不断提升的,要坚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坚持尊重及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充分认识不同职称、教龄、学历、经历、能力、专业教师的发展差距和差异,科学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指导及帮助每一位高职教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永葆专业活力,递进式、阶梯式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以评价体系为导向促进高职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五)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各个方面的设想和总体规划,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可以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应充分了解自身的个体特征,清醒分析自身优缺点,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与要求,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全面清晰、客观深入地分析评价自我,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及实现途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省及本校教师职称政策要求,帮助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管理,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结合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实施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宫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26-32.

[2]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17-121.

[3]赵建梅.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1):62-65.

[4]毛亚庆,蔡宗模.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6):27-28.

第4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我国“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突破口就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为应用技术型高校,这将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影响比扩招更为深远。而地方本科高校是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办学综合实力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两头大,中间小”,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所占比例偏大,缺乏中年骨干教师[1]。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并与访谈相结合。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调查网站,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学专业、职称、学历等;二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包括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三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调查,包括教师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安徽省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邀请安徽省行知联盟的14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学院、宿州学院、铜陵学院、皖西学院、黄山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滁州学院、池州学院、蚌埠学院、巢湖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和安徽新华学院的青年教师登录网站页面,填写问卷。共有908位教师参与我们的调查,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同时选取了5所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及青年教师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全面深入了解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二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一)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薄弱

据调查安徽省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平均课时达到16节/周,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工作满意度偏低,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有1/3的青年教师专业情感比较淡薄,缺乏专业奉献精神,对工作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专业发展的意识薄弱。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没有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自主发展自身专业适应转型发展的意识。在调查中发现有68.5%的青年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内涵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根据地方高校转型的需要去发展自身的专业,缺乏长期的规划,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

(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欠缺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目标就是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所服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学历偏高,很多都是从高校毕业的博士生,具有丰富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但欠缺专业实践能力,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调查结果显示,65.9%的青年教师认为自身专业实践经验欠缺,教学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工作任务重,疲于应付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忽视了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也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导致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普遍专业实践能力较薄弱,与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不相符。

(三)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不到位

1.培训流于形式。新建本科高校对师资培训的力度与质量都有待提高,无实质性内容,实践性不强。调查显示,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中有97%都参加过校内培训,但校内培训的内容都过于理论化,都是涉及一些规章制度、办学情况等方面。调查中,很多青年教师表示入职多年,很少有机会参加校外其他组织举办的培训或者校外的学术论坛和会议。2.资源不足。地方本科高校的资源欠缺,对青年教师提供的教学和科研经费都有限,一些教学硬件设备配备不到位,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同时,提供的科研资源匮乏,如数字图书馆、期刊数据库等购买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限。而且,很少提供合适的机会、足够的经费支持让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去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2]。

(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不健全

据调查,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与其他高校并无区别,注重学历与职称,欠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配套机制。同时,地方本科高校也缺乏相应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参照其他高校的评价体系,与其他高校并无实质性区别,评价与激励相挂钩,以奖惩为主要手段,多以惩为主,并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调查显示,安徽省地方本科高校只有20%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能对专业发展起促进作用,60.5%的青年教师认为无作用,19.5%的青年教师认为反而有负作用。

(五)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不够优化

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对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与企业研发,了解社会最前沿的技术更新,把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引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在我国还未形成职业教育的氛围,企业没有积极的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未能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同时,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压力大,经济待遇较低,青年教师的社会职业声望不高,经费少,这些都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会导致部分青年人才流失[3]。

三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个体因素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对专业发展无长远规划,目标不明确。很多青年教师只是被动的进行专业发展,按照学校的考核要求,职称评定等条件来发展的专业,功利性明显。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从高等院校毕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欠缺实践经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缺乏创新意识,对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较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不够了解,不能及时跟上社会的需求与国家的政策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地方本科高校66.2%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利条件是个人意识不足。67.5%的青年教师认为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就是主动进修或培训。可见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社会培训进修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至关重要。

(二)学校因素

调查显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进修实践机会太少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80.7%,62.5%的青年教师认为是缺乏专业组织指导,20.7%的青年教师认为是学校不够重视。对于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82.6%的青年教师认为是专业发展培训经费少,培训流于形式,认为是日常工作任务重的占60.7%,认为是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占52.6%。可见,地方本科院校未能充分意识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不健全,缺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和专业指导人员,缺乏专门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经费不足。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对青年教师的评价仍然是重科研轻教学,学术论文数量铺天盖地,但部分论文的质量却有待商榷,科研成果缺少实践价值,教师的实践能力没有办法进一步深化,要促进青年教师按照技术应用型高校对师资发展的要求来发展专业,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制定保障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完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4]。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的入职标准与他普通高校教师的入职标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基本上是博士或硕士学位、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等。而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特别要求,没有相应的作为其教师的入职“门槛”,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标准。

(三)社会环境因素

在我国还没有形成职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企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未能积极参与到地方本科高校师资培养与教学过程中。这些都有待国家和地方政府做好宣传,加大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支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5]。同时,需要加大经费支持。调查显示,安徽省地方本科高校83.5%的青年教师认为政府应出台支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到企业挂职锻炼,引导学生创新创业都需要经费的支持,政府和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充分考虑到青年教师的经济待遇,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为学校发展留住高素质人才。

作者:王玮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新建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4):74-75.

[2]鄢玉婷.广东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大学,2012:26-28.

[3]袁晓杰.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14-16.

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能力素质;专业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一支精干、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他们是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中职学校办学特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是中职提升办学质量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课题。笔者拟就此课题结合平度职教中心实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 

“双师型”教师及“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基本内涵 

(一)“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双师型”教师通常指持有“双证”,即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证明其专业实践技术水平的相关职业资格、专业能力或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证书的专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具有“一体化”特点的专、兼职教师,也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一是范围上,“双师型”教师属专业教师,是具备相应行业职业态度、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教师,包括专职专业教师和兼职专业教师。二是形式上,“双师型”教师必须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三是实质上,“双师型”教师应达到一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首先,必须具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其次,必须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基本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表明,对“双师型”教师不仅有形式上的要求,更有实质上的规定。因此,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理解和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师个体和学校内部。 

就我国职业学校师资现状来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成或者说水平存在三个层面或三个层级:首先,理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状态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能够满足学校专业教学的需求,每个专业课教师都具备“双师”素质,即既能讲授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其次,“双师型”师资队伍由学校部分专业理论教师和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分工合作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再次,由于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相当缺乏,可以通过聘请社会行业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合作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我国职教师资的师范教育历史较短,中职教师来源和组成比较复杂,很难通过单一的方式快速、有效地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平度职教中心借鉴德国“双元制”,在20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在宏观上,我校制定了教师发展规划,启动了“名师工程”,建立了兼职教师队伍;在微观上,采取分层要求、分类培训的策略,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建立起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一)制定教师发展规划,促进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职业生涯的长度并不能自动给予教师对教育理解的深度。学校能否为教师指明发展方向,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成长途径,并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已经成为学校人才战略实施成败的主导因素之一。学校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场所,应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盈自己的教育理想,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校在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中非常注重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制定实施了“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制定行动计划,要求教师根据学校整体建设规划每三年制定一个自我发展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制度,进行全面监控、督促,帮助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二)启动“名师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自动进行的,有其阶段性和层次性,每一阶段或层次的进步、发展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途径。我校采取分层要求、分类培训的策略,即把专业教师分为合格层、骨干层、名师层三个层次,通过校本培训、高校进修、企业实践等途径和方式来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合格层合格层的培训培养对象主要是任教不足三年的专业教师,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教师任职资格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新教师大多直接毕业于高等院校,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对他们的培训,我们倡导“立足岗位成才”、“在教学实践中培训”。具体措施和策略:一是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是教师教学生涯的主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场所,校本培训自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途径。学校给青年教师定时间、定目标,充分利用校内的有效资源,加强教师间相互研讨和互助,定期考核,督促其快速成长。二是强化企业实践培训,引发实践反思。平度职教中心自1991年实施“双元制”办学起,便制定实施了教师到对口企业挂职、实习制度。学校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一到两个月,实习结束后教师须提交实习报告。青年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专业对应职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发其专业反思,增长实践性智慧。三是开展专业发展活动,全面提升专业素质。我校每年开展一次“专业发展月”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比赛,参加教科研论文、优质课评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骨干层骨干层的培训培养对象是学校的骨干专业教师,目标是通过强化“产学研”活动,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其成为创新型、发展型的学科带头人。采取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一是让专业骨干教师承担本专业年轻教师的培养和辅导工作,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帮助其他教师成长的同时发展自己,成为学科带头人。二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科研素质。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发掘专业潜力,提升专业水平。三是选派教师参加全省、全国的学术交流会议和学术观摩活动,开阔教师眼界,更新知识和观念,拓宽专业视野。四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组织教师深入相关企业、行业进行指导生产和服务工作。这些活动既可以发挥教师自身优势,有利于企业行业生产,也有利于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能促进校企有机联合。五是动员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物质和精神激励教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名师层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任何职业水平的提高都会有“瓶颈”,教师也不例外。“瓶颈”的出现,是一种要求教师对已掌握的知识和先前教学经验进行吐故纳新的信号。为帮助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或“高原”,在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同时,学校启动了“平度职教中心名师队伍建设工程”,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学习型”、“学术型”、“研究型”、“专家型”转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自主培养、自我发展。这是职业学校名师工程建设的主渠道。首先,学校强化了校本培训,积极为教师搭建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平台,倡导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习得性学习、交流分享性学习,立足岗位谋发展。其次,督促专业教师考取高级专业技能证,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和指导实践的水平。再次,鼓励教师参加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习,提升专业层次,为成就名师打牢理论功底。最后,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彰显才能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我发展的驱动力。二是名师引领。凭借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平台,把省内外名师、专家请到学校传经送宝,让教师与省内外名师、专家“零距离”接触,聆听特级教师和专家的观摩课和精彩讲座,听名师点评,感受大师的教育魅力,激发其自我发展的源动力。三是建立“名师”评选机制,推进名师队伍建设。名师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只有建立起科学的“名师”评选机制,才能使青年骨干教师阶梯式地成长为名师。因此,学校出台了“名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了各种便于实施的激励督促规定,使其成为推进名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学校已培养了200余名“双师型”教师,有80名教师获得了高级技术以上等级证书,有15名教师获得了国际通用的“师傅”证书,有3人获得山东省特级教师和名师称号,一支结构合理的名师梯队正在形成。 

(三)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兼职教师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学校教师构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双师型”职教师资的重要来源。职业学校应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能给学校带来生产和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能够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快速转化。 

第6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综合指标法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

1.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教学水平评价必须用若干指标进行衡量,指标间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同一层次指标尽可能界限分明,体现出较强的系统性。

(2)公正性原则。确保被选择的指标具有可比性,符合可比性条件要求的指标是通过国家和社会权威机构、遵循严格程序和评选标准确定的人和事物。

(3)可操作原则。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繁简适中,计算方法简单可行,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

2.指标构成

教学评价指标设计及指标权重分配是教学评价结论公正与否的关键。本文中所建立的一体化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由“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设计”等五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岗位工作能力、专业文献应用、教案准备等9项指标构成。三级指标包括操作能力、岗位安全管理、专业论文写作等19项指标。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结果他人可以按照同样的程序复核。

3.指标的选择依据和评价要点

(1)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教师开展一体化教学、培养一体化教师的首要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建立于教师的现场工作经历和操作体验,包含大量的非语言和图形信息,专业技术能力是保证一体化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发挥的物质保证。

(2)专业理论知识。鉴于长期以来技工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重理论、轻技能的不平衡发展和教育科研基础的不足,专业理论知识的评价以对专业文献信息的查阅、分析加工能力为主。

(3)一体化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改革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创设工作情境以及编写新案例,发挥导引作用,科学安排多种教学项目的先后衔接与循环递进。

(4)课堂控制能力。课堂控制能力反映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执行力与应变力。时间控制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各种教学设备的综合应用能力技能操作的示范与指导能力,是之前全部准备与设计工作的展示、现场组织与上演。

(5)沟通与评价能力。沟通与评价能力是针对一体化教师的特殊能力要求,其中人际沟通能力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评价能力成为一体化教师在开放课堂中体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新特征。

二、指标权重及计算方法

1. 指标权重

(1)三级指标体系权重的分配。在一体化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专业技术能力的权重是20%;专业理论知识是10%;一体化教学设计是30%;课堂掌控能力是30%;沟通与评价能力是10%。

(2)各级评价指标要素说明。其中包括了:①操作能力;② 岗位安全管理;③专业论文写作;④教学目标分析;⑤ 教学活动安排。

2.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本体系最终的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结果均以百分制分数形式给出。①三级评价指标得分的计算。计算公式:教学水平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 100 × ∑(各三级评价指标参数×系数) / MAX(∑(各三级评价指标参数×系数))。公式中的变量注释:三级评价指标参数指该指标的评价等级,系数指参加统计的评分表数量。②一/二级评价指标得分的计算。计算公式:教学水平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100 × ∑(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MAX(∑ (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计算公式:教学水平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 100 ×∑ 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 MAX(∑ 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③综合得分的计算。计算公式:受评教师的最终综合得分=100 × ∑(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 MAX( ∑ (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评分方法。

(2)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各项三级评价指标,量化赋分测评。指标的评价等级,共分五级:A,B,C,D,E;依次对应含义为优秀,良好,合格,改进合格,不合格;依次对应记分5,4,3, 2,1。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教师;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52-06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规模扩展快速,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专业的教学团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首要条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虽然我国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全面了解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科学、合理地推进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对高职教师领域的理论综述和热点分析基本采取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而科学知识图谱法则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不同时期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避免传统文献研究法偏于定性归纳、过于主观的弊端。因此,本文将“CSSCI+核心期刊”所刊载的关于高职教师研究的论文作为数据来源,利用SPSS20.0绘制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高职教师研究的方向,为今后我国高职教师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高职教师”为主题,以“CSSCI+核心期刊”为限选项,期刊限定2016年以前,查阅时间为2016年10月15日,在中国知网上共查阅到582篇文献。对文献进行规范化处理,具体步骤为:第一,删除征稿启事等无关文献8篇,剩余有效文献574篇;第二,规范研究文本,让文本编码格式符合BICOMB2.0的要求[1]。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将文献计量分析法与科学知识图谱法作为分析方法,将BICOMB2.0和SPSS20.0作为研究工具。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确定研究主题,导出关键词;第二,利用BICOMB2.0进行关键词词频排序与导出词频矩阵;第三,利用SPSS20.0的样本聚类与多维尺度分析功能导出聚类树状图与战略坐标图[2]。为弥补定量分析软件的不足,在分析过程中对个别问题通过人工文献定位进行查阅与分析,以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

二、高职教师文献计量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计算文献的各类特征值达到描述某一研究领域现状和预测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高职教师研究领域内文献的发表时间、发文机构、核心发文数量以及高频关键词词频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高职教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职教师培养逐渐从“理论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第二,高职教师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来自于高职院校内部;第三,高职教师研究领域存在重“量”不重“质”的现象;第四,高职教师研究内容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

(一)时间分布

通过对论文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轨迹与研究进程,在此基础上揭示和预测该领域研究发展总体趋势[3]。“CSSCI+核心期刊”在2001年_始出现高职教师研究方面的论文,2005年之前属于缓慢发展阶段;2005年后关于高职教师的研究成果迅速增长,到2012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2013年论文量仅为58篇,特别是2016年,关于高职教师的文章仅为25篇(查阅时间为2016年11月),与同年同期文章数量严重不符。通过手工查阅2016年的文献发现,接近半数文章的研究内容是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高职教师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教师职业倦怠、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这说明关于高职教师研究的理论构建与概念分析阶段已经完成,领域的关键问题与核心问题研究已经趋向成熟,通过纯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较为困难。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精细化、细微化研究逐渐成为未来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发文机构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国内共有659家研究机构参与了高职教师领域内的研究,其中只有55家来自本科及以上高等院校,剩余604家均为高职院校,说明我国高职教师的研究成果集中于职业院校内部,本科及以上层面学校对高职教师的研究较少。未来,职业院校应借助于大学等其他高校的师资优势,以区域为基础搭建“博―硕―本―专”教师科研平台,共同促进区域内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发文量≥4的研究机构有11家(其累积发文量为53,占总量的8.04%),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发文量9篇成为发文量最大的高职院校,经过分析发现,9篇文章的研究内容相对较为分散。整体来说,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理论研究的自觉性。

(三)核心发文量分析

在中国知网中以“高职教师”为主题进行无限制条件搜索,发现关于高职教师的论文总数为3747篇,但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仅有574篇,核心期刊发文率仅为15.31%。首先,从数量上来说我国关于“高职教师”的相关文章虽然数量众多,但存在重复性研究多和发表层次较低的问题,总体上呈现重“量”轻“质”的现象。其次,从内容上对文献进行初步统计发现,我国关于高职教师的研究论文存在理论探讨较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与群体过于狭窄等问题。未来高职教师研究者应注重通过严格的实证分析,提高高职教师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

(四)关键词词频排序

通过对547篇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排序,提取出排名前21位的关键词。除高职教师外,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是“高职院校”(159)、“高等职业教育”(83)、“教师专业发展”(49)、“对策”(48)、“双师型教师”(21)。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与“对策”排名靠前,说明高职教师的研究中关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数量较多。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排在第五位,说明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重视“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实际上,“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共识。在关键词排序表中的前21个关键词的累计频次占总频次的32.66%,可以较好地代表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研究热点,见表1。

三、高职教师知识图谱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聚类图分析

利用SPSS20.0的系统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功能可以得到我国高职教师的研究热点树状图与战略坐标图。根据热点树状图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师研究可以分为四类:种类1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种类2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种类3为高职教师培训研究;种类4为“双师型”教师研究。

(二)高职教师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树状图,可以清晰发现战略坐标图中四个热点研究领域划分情况与聚类分析划分出的4个研究种类基本一致,领域一对应种类1,主要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领域二对应种类2,主要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三对应种类3,主要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领域四对应种类4,主要为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与种类3中的“师资队伍”研究内容趋向一致,故将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划入种类3;论文中关于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培训评价两部分,故将关键词“评价体系”纳入种类2。战略坐标图与聚类树状图分类的一致性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领域一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职业倦怠主要出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方面[4]。研究显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在确认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并且无法避免的现实情况下,我国研究者沿着职业倦怠的现状、影响因素、对策脉络,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个体差异、社会认同、职业因素和组织管理方式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四大因素。个体差异方面,邢金平等人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受到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人际关系、自我设限等方面的影响显著[5];社会认同方面,传统文化中某些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落后评价观念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对职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加大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自卑心理,从而产生倦怠;职业因素方面,高职院校较为注重教师文化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高,相对忽视教师心理与行为方面的变化;组织管理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过分行政化,抑制教师参与决策,让高职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6]。如何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部分学者认为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三者的互相协调,既需要学校领导层面的关心,也需要社会舆论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体的自我心理调适。具体来说:第一,学校相关部门要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增加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缓解高职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率[7];第二,教师的工作与学生密切相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提升教师的职业自信,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的几率;第三,加强社会宣传,纠正传统观念对高职教师的不合理认知和评价,增强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升高职教师的幸福指数。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倦怠”“高职教师”的位置呈三足鼎立状态分布,说明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倦怠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张峥等人发现,心理健康对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释能力,可以作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指标[8];刘建平通过对江西省三所高校304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教师职业倦怠一方面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程度,同时又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程度[9]。未来,高职院校应构建包括心理疏导和干预机制在内的教师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评,在个别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倾向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鼓励高职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缓解教师的不良情绪和消极态度。

领域二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内各关键词之间距离较远,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位于领域的边缘,说明我国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并没有跟上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高职教师存在专业发展动力不足、操作能力不强、专业知识更新慢等问题[10]。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与培养模式造成了专业知识更新快、专业设置变化大、教学实践性强等问题,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一定阻力。在现阶段高职教师职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尚不够成熟,入职辅导的措施与方法也不够具体的大背景下,组织合理有效的在职培训成为高职院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路径。“校本培训”模式运转灵活,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础,整合区域内优势课程资源,直接服务于本校教师,可以实现学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既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工学矛盾”、办学经费困难等问题,又能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活力,引起了高职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11]。但高职院校在具体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内容缺乏科学性、制度缺乏常规化、形式缺乏客观化等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本培训很少真正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难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用不大。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体系”相距较远,说明两者的融合研究较少,实际上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建设缓慢,甚至被搁置。而传统课堂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理念与评价指标方面又无法满足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认为应该纳入评价体系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指标因无法量化,缺乏可操作性等原因无法纳入评价体系。多数高职院校采取奖惩性评价制度[12],这种带有明显目的性和区分性的评价制度,过于注重对教师过去的工作结果进行统计和考核,而忽视了教师当前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以奖惩为主的高职教师评价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乃至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深入思考与重新构建现有的高职教师评价体系,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的现实选择。未来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应依托区域人才资源优势,立足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构建以区域为核心,以专业教学研修为重点的名师自培实验基地、以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孵化工程、以教研、科研、课程开发、教师评价为驱动的多元培训模式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

领域三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领域内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位置较为散乱,缺乏结构性联系且距离较远,说明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应然与实然、理想与现实、期望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师资队伍建设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机遇。因此,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13]。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缺乏长期、合理、完整的标准体系,导致我国高职教师在教学与实践能力上参差不齐,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师的理论提升,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校门到校门”的招聘形式,专业操作能力弱,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依然属于“理论型”教师。个别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锻炼大多数流于形式,以至于很多教师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要求和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邢晖主持的全国百名高职校长调研显示,超过67%的校长认为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14]。发达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时间早于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国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构建了一套以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为准入门槛,以严密的选聘流程为保证,以完善的培训制度为依托,以优厚的福利待遇为保障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准入机制,从根源上保证高职教师队伍的质量;丰富师资渠道,建立高职院校“流动师资库”充实教师队伍,鼓励社会中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师培养体系和认定标准。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成直线式分布,距离较远,说明三者之间研究互相独立,交叉研究较少。实际上,我国高职院教师培训的形式化已成为常态,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认识到教师培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但缺乏长期发展规划,让教师培训工作往往成为一纸空文。面对这种实践中的困境,高职院校可尝试权利下放,构建各系负责拟定教师培训和进修计划,教研室负责实施培训,学院进行备案与监督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师培训体系。未来高职院校应构建一套以新教师入职培养、老教师专业更新以及系主任课程领导力三方面构成的高职教师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打造以区域为核心的高职教师培训基地,在推行“标准+基地”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做好高职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突出、师德高尚的现代化高职师资队伍。

领域四为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2010年教育部提出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教师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依托区域内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以区域为基础的“双师型”高职教师培训体系。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具备的条件和国内各高职学校认定“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规定,我们可以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具备本专业技术职称、技能证书或没有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但具有实际专业技术领域素质的教师。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培养模式多样,主要有院校培养模式、企业嫁接模式、校本培训模式、自我生成模式等四种培养模式[15]。目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各地甚至各校标准不统一,导致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至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导致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发展水平很低。对于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问题,杨春平认为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必须搭建校企高层领导对话、人事互动机制、校企人员互派三者有机结合的对话平台[16];张伟萍认为,要通过人才、项目、体制与机制的协同创新与政策引导,加强高职院校、地方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17]。关键词“校企合作”与“继续教育”相距较近,融合度高,说明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双师型”教师距离较远,说明利用校企合作与继续教育进行“双师型”培养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没有成熟的机制。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适合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模式,继续教育的学生既可以在学术论坛企业中参与技术开发、技术改造、产品开发、产品调试、生产工艺以及经营管理等,又可以在学校接受教育[18]。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积极构建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以企业为主、以学校为主、以行业为主。其中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德国“双元制”①、日本“产学合作”模式和英国“工读交替”模式②;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以行业为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③校企合作模式最为著名。实际上,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教育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非壁垒性对接困难等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推行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过程中对校企双方的战略目标进行统筹规划,既要牢牢抓住事关校企合作全局的主要工作,又要妥善处理关乎校企合作发展成败的突出问题。区域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区域高校-企业联动机制,打造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双赢共同体,扩大行业服务领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实现高职教学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未来高职教师培养模式应该形成涵盖合作发展理事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师资队伍管理办公室和“双师”教师训练基地的“政-企-校”三者共同参与的校企联合培养长效机制。

四、结论与展望

第8篇

关键词:突破;成长;瓶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059―02

一、育人≠育己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能坚持育人为本,尊重学生,立德树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要践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前提就是读书育己,先育己再育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读书是生活,读书是工作,读书是一种责任,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读书的习惯。而现代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读书则是终身学习最直接的途径,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热爱读书,认真读书,熟读哲学、教育理论、教学名著、励志书籍等经典之作,书中自有“智慧眼”,书中自有“聪明脑”,书中自有“高尚情”,书中自有“纯洁心”。教师读专业内的书可以生就“智慧眼”和“聪明脑”,读专业外的书则可获得“高尚情”和“纯洁心”。如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读书就是他的主要生存方式,他阅读了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书籍,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奠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之基,读书造就了李镇西。因此,教师通过博览群书,就能主动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成绩≠成长

目前,学校考核教师评价教师的方法单一,仍然是看重工作成绩,并且与绩效工资、奖励惩罚挂钩。如学生名次、班级管理、艺术活动、教研论文、课题研究、学科竞赛、职称晋升等都与成绩相关。学校关注成绩,关注升学率,家长关注成绩,关注排名,所以教师自己也关注成绩。周彬教授的《课堂密码》这样解释教学成绩公式:成绩竞争=专业竞争+时间竞争。他说:“在教育理论上,教师要拥有良好的教学业绩至少需要三个要素――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教师的投入程度和教学工作环境,其中教学专业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就能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成绩。然而我们扪心自问,在关注成绩的时候是否忽略了自身成长?教师的成绩是工作和学习的一种收获,可以用量化方式予以展示;而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以后,依托专业组织通过专业训练习得专业基础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从教素养,成为一个良好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它难以用量化方式评定。成绩是成长的见证,但不是成长的本质追求,成长的本质追求应当是精神的生长、境界的提升与专业的成熟。一所学校要想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应该注重学校的软件建设,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组织开展“教学论坛”、“公开课研究”、“课题引领”等活动,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不断丰富教师的业务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然而现行的评价方法却让教师们疲惫不堪,使教师陷于补课和题海战术之中,闭门造车,无暇进行业务上的充电,教师的知识储备、知识更新及业务能力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三、职称≠职能

所谓职称,就是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应的名称,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职称关系到教师的职业荣誉及学术地位,直接影响教师的经济收入及相关利益。所谓职能,则是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应的专业能力。许多教师在职称评上后,工作懈怠,不思进取,放弃专业信仰、业务能力、知识素养等方面的追求,忽略了教师立身行教的根本,忽视自我修养和能力的提高。有的教师只注重获取文凭,只满足于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注重以良好的师德熏陶学生,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降到最低层面,把自己变成典型的“教书匠”;个别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照本宣科,一本教案用到老,不注重进修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教学水平一直低下;有的教师只重视职称的提高,不重视人格道德的提高,忽视道德修养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教师贪图享乐,以文凭、职称掩盖自己卑微的道德水平。

四、方法≠方向

目前,教师专业成长存在一个倾向:重视方法的获取而忽视方向的确立,热衷于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忽视文化背景的思考,热衷于操作程序的学习忽视思维机制的探索,如校本研究、远程培训、教育博客等。所谓方法,即指解决具体问题的门路与程序,以消除具体矛盾及问题为目的;所谓方向,即指确立人生与专业发展的行为目标,以构建人生与专业发展目标为目的,如师德师风、业务水平、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等。前者属战术性问题,后者属战略性问题。只重方法不重方向,会使教师很难从战略性层面把握和处理问题,会导致在战术层面处理具体问题技能的乏力和退化。

五、学历≠学养

所谓学历,是学习的经历,是个体经历了特定学习阶段和达到某种文化程度,是对固有的知识框架的体认与掌握,是个体入门就职的资质,它是显性的。而学养则是学问和修养,是个体对学科专业的认知素养达到的一定专业水平,是对学科专业的系统见解与理性批判,是个体专业成熟的标志,它是隐性的。衡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既要看学历水平,标示教师入职前的资质水准,更要看其学养水平,它直接反映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业务素养,不能只重视学历不重视学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六、效果≠效率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罗

效果强调的是达到的结果,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强调的是一种投入产出比,是“正确的做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兢兢业业,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潜心研究、细心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了显著成绩,效果不错。我们不禁反思:取得这些成绩付出的成本有多大,工作效率如何,付出与获取的价值比是否合理,能否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深深懂得: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有效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指导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及时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增大容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如果我们不思效率只求效果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不能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兵.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继续教育,2004(1).

第9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52-02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u Jie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Xiu ling Road No.37,Nan Ning,Guangxi

(Code:530001,China Email:)

Abstract:Sticking to the spirit of the Party’s Eighteenth Congress,say,“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issues of how to deepen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newing educational conception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党的十精神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指出:“随着未来5―10年适龄生源尤其是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源的不断下降,高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很多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适应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科研服务能力,日益成为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现有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独具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这些充分说明,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一、统一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更新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目前,高职教育虽然已经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是无论是力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还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拓宽改革的思路,深挖内涵建设。必须认识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仍然是统一和更新教育观念问题,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观念的更新,就是求新求为,使机制和实践突破桎梏,带来新的发展。思想的统一和更新必须重新认识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征,结合本学院的自身条件、社会需求、教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并努力践行,引导学院科学发展。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大动力,也是最大阻力。教师的思想不统一,观念不转变,就会掣肘高职教育改革。所以,必须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思路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具体的职业进行改革和拓展,实现工学结合,将工作实际带入学习过程中,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高职院校能否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在教师素质结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是有新的教育观念、高尚的师德、高超的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人才。这里说的“双师型”人才是必须要有对本专业及行业实际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双证+双能”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最大限度了解本专业及行业的最新动态,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适应新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师的新要求。同时,定期让专任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聘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实践指导教师;继续加大“双师型”年轻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这些手段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办出特色。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这几年的改革,高职院校已经完成现代教学设备的更新,也尽量把企业搬入校园,但毕竟学校不是企业,有些环节是不能直观体现的。为了使这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更形象、更直观,就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更大范围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激励,使课程结构、内容、资源及实施环节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完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水平。

3.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要根据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合理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重点考察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随着我们调研的深入,不断配合考察结果,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1)构建具有应用性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要针对岗位群的需要,培养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所以,课程体系改革要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突出体现本专业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设计培养计划,构建具有应用性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2)课程设置突显专业技能的特点。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设置,设计培养计划,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与职业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4.考试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改善学生评价制度是教学改革的推进器。在当前高职院校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采取三种考试方式:闭卷、开卷考试、课外论文。闭卷考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卷考试中,评卷的公正性、客观性较差。课外论文的考试中,教师忽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测,评分的主观性较大。

所以,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基础课多采用闭卷考试,但应增加试题的灵活度以重点考核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平时增加小论文的写作、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几分钟小考等,为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奠定基础。专业课考试中,应采取闭卷、课外论文、技能面试等综合形式,促使学生既巩固知识又训练能力。

高职教育必须要深化教学改革,深挖内涵建设,与时俱进,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才能迎来高职教育发展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英新.高职教育改革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1,(7).

[2]王军伟.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J].职教精英论坛,2003,(12).

[3]钱光祥.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贵州教育(半月刊),2005,(15).

[4]吴亚平.基于现代课程观的高职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4,(27).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