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校长培训总结

时间:2023-03-15 14:55:55

导语:在校长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校长培训总结

第1篇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县教育局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方案”。同时出台许多有利培训开展的政策,有两位局领导亲自参与授课,主管教师培训的副局长全程参与培训和管理,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充分准备

1、在教育局制定“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详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计划”,计划对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教学要求、 培训方式、培训管理、培训考核作出明确规定。

2、培训资源方面。结合校长工作中的需要,参考了众多的培训方案,我县选择了11个专题作为主要培训资源,内容涉及教育政策与法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校园文化管理、学校规划和校长自我管理、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探究及思考等。

3、师资方面。校长培训对师资要求较高,仅依靠我校教师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我校选出三位教师的基础上,校外聘请了县教育局杨海、李卓君两位副局长、职中罗中华校长、县小周家荣校长、民小马丽校长、幼儿园黄显芬园长、这些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教学得心应手。

其他方面,诸如后勤学员吃、住等的准备也有条不紊地开展,确保了培训的顺利开展。

三、精心组织实施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有中心校校长(副校长)、中学校长(副校长)、中心完小校长(副校长)、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中心校支部书记为主。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互动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学校校长的实际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培训中充分考虑到校长需求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积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学员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促进改革。每门课程均保证一定的时间用于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由于授课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教学紧贴实际,针对性、实效性很强,教学得到学员广泛好评。教学开设校长论坛,论坛上各位校长各抒己见,结合学校教育和管理案例相互交流,实地考察到了四所学校,每所学校各有侧重,四中侧重学习学校管理,县小侧学习重校园文化建设,民小侧重学习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侧重学习校本教研的开展。考察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四、严格管理

县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对此次培训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检查、考核和评价,我校派专门负责人担任班主任,对各期培训班进行管理,成立班委会,制定、明确班委职责,处理班级日常管理事务,执行严格考勤制度,由于管理到位,培训开展井然有序。

五、认真考核

学完课程,按规定进行了考核。考核包括对学员出勤、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专题论文、研究报告或教改方案的评判,以及学员自学、研讨情况的考查。成绩考核合格者发给《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合格证》,经我校考核成绩合格者上报省继教中心批准并给予登记5个学分。本期275名参训校长经考核,均达到学校合格要求,取得了合格证书。

六、培训取得的成绩

通过培训,帮助校长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熟悉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依法治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了解教育科学新知识,掌握素质教育基本理论,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提高科学管理学校的水平。树立开放性的终身学习观,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总之通过培训,使参训校长具有履行职责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

第2篇

一、 专题性理论讲授培训模式

专题性理论讲授培训模式是长期运用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一种主要模式。它以短期集中培训为主,主要用于对中小学校长进行政治素质和教育管理素质等理论方面的培训,在短时间内较系统地传授知识,提高校长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这种培训模式在“理论至上,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价值观指导下,在提升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理论水平、拓宽知识结构、把握基础教育改革脉搏、启发办学思路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培训效果。

这种培训模式的过程结构一般为:从提高校长专业知识素养的需要出发,确立校长培训的目标,根据培训目标选择核心培训课程,聘请优秀的培训师资和管理人员,实施培训活动[1]。但这种培训模式过于以培训机构和专家为中心,偏重知识传授和理论灌输;培训目标要求整齐划一;多数课程设计自上而下,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脱离学校实际,对校长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不足[2]。

二、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它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它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情境,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用于校长培训中,是指围绕一定的培训目标,选取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培训的校长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思考,经充分讨论并作出各自判断的一种教学培训模式。在这种培训模式中,校长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研究、总结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也可以使校长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这种培训模式的过程结构一般为:组织专家编写和精选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呈现这些案例,现场组织分析研讨充分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其次是要培养善于组织案例教学且又具有实践智慧的培训教师,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第三是这种培训模式还容易忽视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学习,导致经验型管理定势。

三、 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又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和知识建构过程。它于上世纪90年代从医学教学引入到校长培训中,它要求校长理解并运用知识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校长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关注能力培养和参与性教学,非常适合于中小学校长培训[4]。

这种培训模式,强调先问题后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校长和教师都参与问题的选择与培训内容的确定,这就能更好地做到按需施教。问题确定以后,培训者把问题呈现给校长,校长面对不确定问题的解决过程有着极大的思维和尝试空间,这就能促使校长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校长在研讨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形成共识,甚至能在培训中形成探究的氛围,演变为课题开展研究活动。校长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因此,这种模式在校长培训中大多演化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修一体化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的过程结构一般为:确立培训目标,依据学校办学和教育管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来选择培训内容;根据培训目标与校长需求来安排讲座的内容和研讨的主题,培训教师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组织校长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校长围绕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启发新思想。这种培训模式要求培训机构有丰富的培训资源和强大的教师队伍,否则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这种培训耗时费力,成本较高,很多培训机构望而却步。这种培训模式为用而学,容易陷入实践至上,使培训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四、 教育会诊培训模式

教育会诊培训模式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培训模式,是让校长通过学习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过程中提升校长的专业素养。这种培训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校长培训都局限于专家讲校长听的课堂,内容深奥,方式简单,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教育会诊培训模式将校长组织在一起,大家集体致力于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使校长有效地将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与自己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这种培训模式的过程结构一般为:理论学习研讨阶段,校长自己设计学习活动,进行个别学习,专家引领提升理论素养;参观考察学习阶段,校长认真听取所在学校情况介绍,深入教育教学实际亲身体验与观察,学习了解他人经验;集体教育会诊阶段,校长围绕会诊学校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各抒己见,根据所学理论对考察学校进行集体会诊,会诊时出现的各种观点无需统一,可请教育专家进行点评,以使参与者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但教育会诊培训模式的培训效果对专家工作的依赖性较大,加之每个学校的实际差异,所得结论在推广使用时有很大的难度。

第3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长的培训模式和方法也要根据新的情况而有所改进。既不能固守以往的做法不变,也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模式、方式、方法;要继承,更要改革与创新。在培训过程中某一个培训者可以运用多种模式、方式、方法,某门课程也可以运用多种模式、方式、方法。笔者认为,在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中,不仅要参训校长人在,更要参训校长心在,使其主动投入到培训中,从而提高培训实效,迅速促成校长专业化的提升。

一、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概述

所谓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即培训活动以参训校长为中心,融教育教学新理念、校长专业知识技能、管理经验于参与式活动之中,强调参训校长主动、平等参与培训活动,主张参训校长与培训者、校长与校长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关注校长已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让校长通过培训活动自主整合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自主构建教育教学新理念、学校管理和发展新理念,以及知识技能体系。

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结合校长管理、教育教学实际,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能够引领校长个体主动参与到培训活动和群体活动中学习、反思、交流,既是校长自身专业提升的内在驱动力作用下自觉、自愿、主动的学习,也是他们能够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这种培训模式与策略既可运用于校长培训,当然也可以运用于教师培训,甚至更多是后者,因为教师队伍比校长队伍要庞大得多。

二、实施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的理由

1 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是由校长参加培训目标决定的

不管是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还是研修培训,最终目的都不是拿到培训证书,而是提升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帮助校长获得自身发展。所以培训模式应该从校长的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让校长主动地参与培训,高效完成培训目标。

2 传统的“满堂灌”呼唤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

即使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的形势下,现实中不少培训却仍然采用与这些理念不相符合培训模式、方式、方法,偏重集中统一,忽视成人学习的特点,传统的大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每每可见。这样的培训给予受训校长互动参与和主动探索的机会很少,有的参与式活动也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意义。

3 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培训中,忽视校长培训实际需求的现象比较常见,表现为校长培训以培训者为中心,关注培训者做了什么,给校长传授了什么,提供了什么,而培训前期缺乏对校长的需求及培训后水平提高状况的调研和分析。同时培训内容多是基于讲授者的提供能力及其科研成果,而忽视了校长的实际需要和对培训的期望,这样的培训有时会影响校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会降低培训的效果。

三、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的实践操作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培训方式的不断改革,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培训模式与策略,已被很多培训者所认同,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笔者结合自己参与培训的实践,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实施策略和措施,提高校长培训实效。

1 共同参与交流模式与策略

在参与交流培训模式与策略中,培训者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转变为“学员学习的协作者、促进者”。它强调培训者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要进行多向交流与互动,运用多种手段调动校长参与各项培训活动,发挥校长的主体性。要把校长彼此之间关注的角度、认识的差异视为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库,共同针对学校管理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流、质疑,引领学员理性地思考问题。

在培训一开始应该对受训的校长培训需求和工作的困惑、难题及普遍关注的热点进行调查、综合与分析,通过“校长培训需求情况调查”把情况、问题、热点、焦点及校长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展现给受训的校长们,促使培训者、受训校长之间就这些问题相互交流,促进反思,并在反思中生成新知识。参与交流是从校长的需要出发,把校长视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把这些问题编成几大专题,把受训的校长分成相应的小组,每组研讨一个问题,在规定的时间里提出解决的策略,然后互传给另一组,另一组的校长继续作答,但解决的策略不能重复……这些问题在各小组中传遍之后,就有了大量珍贵的解决策略。每个小组的代表把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发言,供全体受训的校长们分享。最后的活动总结是培训者与参训校长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的收获,评价培训学习的效果,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共同参与交流的培训模式,主要以小组交流为主,充分挖掘每个校长的创造潜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多方面见解,形成丰富多彩的解决方案。通过小组的共同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并开拓想象的空间,促使受训校长对自身经验的重新评价定位后,积极寻求与他人思想的对话,产生学校管理、决策、发展的智慧火花。

共同参与交流的培训模式很适用四五十人的校长培训,要有能够激发校长讨论兴趣的开放性问题。培训者要有较强的课程设计和随机调控的能力,有民主的作风和收放有度的组织才能。当然,同时也要求参训校长要以放的心态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来配合。

2 把真实课堂搬进校长培训模式

把真实课堂搬到校长培训中来,关注校长需求,走进学校,以创建有效课堂为着眼点,体验评价课堂,是新形势下校长培训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有利于校长从事务堆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向专家型校长角色的转变。从真实的常规课堂中,校长们领略到学校的办学,教师实施新课程,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以及整个师生互动和学校风貌,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效果自然好。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与默会性的认识也正被回归课堂的校长培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这可能正是回归课堂很容易被参训者所广泛接受的真正原因。

3 案例研究分析模式

案例研究分析模式,即通过剖析发生在校长身边的教育管理事件来提高校长专业能力的培训方式。由于案例是发生在受训校长实际工作中的事情,受训校长能够设身处地,不必真正深入管理实践就能短时间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问题。与此同时,受训校长身临各种各样的实际教育教学管理情境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教育教学管理问题,能训练他们处理各种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直面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的本领。

选择真实、典型又有启发性的案例,供大家共同思考分析之后,培训者要进行总结点评,并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对参训校长提出殷切的希望,从而提高参训校长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水平。

4 严格管理下外在驱动参与策略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的严格组织管理就是外因,是校长培训取得高效的必要条件。人的成长往往是逼出来的,校长的成长也不例外。校长平时是管理者,管理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育资源,所以培训机构、培训者必须对校长培训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也有利于提高培训实效;相反,组织管理松散是培训低效的原因之一。

第4篇

1、论坛交流模式

以论坛的形式为校长们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激活校长内力,发掘校长潜力,整合校长动力。其模式的运行结构为:切中问题(重点、热点、难点)——群体释疑——对话交流——多元分享。我们先后开展了“百题知识竞赛”、“创新教育”主题辩论大赛、领导干部“百人论坛”、校长“网上论坛”等活动。特别是校长“网上论坛”,切中校长工作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论坛内容全县开放,达到资源共享。通过论坛交流,丰富了校长的理论知识,为校长科学管理学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梯次研修模式

我们坚持对全县中小学校长按岗位、按需求,分类、分层次、分专题进行培训。其模式运行结构为:专家引领——对比反思——理解内化——躬身实践。我们举办了校长、村小校长、后勤校长、初中教学校长、小学教学校长、教导主任等研修班。先后聘请全国小学教育专家窦桂梅、吉林二实验陈福校长;省学院干训办林森主任等领导和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各位校长认真思考,消化理解,运用实践。在梯次研修中,击中问题,内容具体,针对性强,效果颇佳。使领导干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理念,收获了经验,有效地促进校长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名校带培模式

“名校带培”就是把学员置身于全国、省内、县内等名校,脱产带培学习,学员以该校一分子的角色,参与其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

全面深入地了解分析、研究该校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从而不仅学到大量的显性经验,也会在深层次、隐性方面获得亲身体验、感悟与启迪。达到在短时间内快速度、高效益地提高科学管理学校能力的目标。其运行结构为:确定名校——情境体验——实践反思——交流汇报。几年来,我们先后选送50余名中小学校长、村小校长,分别到山东、四川、北京、浙江金华、东北师大等名校带培学习,学员们在学习中思考感悟,在反思中分析对比,寻求接合点,探求生长点。使他们增长见识,提升素质。带培学员回来后在县内巡回报告,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校长管理能力。

4、案例教学科研模式

第5篇

一、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

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重效率的校长队伍,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全县教育工作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人事股在2009年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上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在总结2009年、2009年中小学校长公开竞选以及××中学公推公选等办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竞聘和公推公选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套适应我县中小学校长聘任的机制。今年,在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班子上,要把那些思想进步、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善于管理,有改革创新精神,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并逐步解聘不合格校长,进一步优化校长队伍。

2、继续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坚持校长培训制度,是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要严格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按照省市校长培训下达的任务,积极组织高中校长,幼儿园园长赴省培训学校、初中校长赴市培训学校参加培训;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继续做好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布置、组织好小学校长、教务处主任赴沁阳永威学校轮训。办好新任小学校长的资格培训。积极联系外地办学先进单位,组织我县部分小学校长赴这些先进学校挂职锻炼。要逐步建立校长述学制度,每位校长在进行工作总结述职时,要述学,要有专门的述学材料和学习笔记。

3、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校长说校”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今年的

“校长说校”仍然采取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办法,对在“校长说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同时,开展“副职说配合”活动,今后校长的人选主要在表现好的副职中产生;启动“校长说课”活动。

4、加强校长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实行校长考核制度化,本着客观、全面、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认真的考核评估,考核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重实绩,认真严格,不搞形式。通过考核,促进校长素质的尽快提高。实行考核评估内容具体化。要采取领导考核和民主测评相结合,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听汇报与查资料看实绩相结合,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校长进行认真的考核评估。实行分类考核,区别对待。全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极不平衡。因此,对校长要实行分类考核,可分为:城区、农村及农村偏远三类,实事求是,以类定级,不搞一刀切,充分调动广大校长的工作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全县的办学水平。实行考核评估结果公开化。考核评估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综合分析,写出书面专题报告,印发全县,进行通报,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校长评优、晋级、晋职、聘任、辞退、解聘的重要依据。对于做出显著成绩的校长,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对其中有突出贡献、享有较高声誉的校长,推荐上级表彰。同时广泛宣传优秀校长的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对考核不称职的校长给予通报、戒勉,限期整改或免职;对因工作失职,或,给国家、学校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校长,视具体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完善教师资源配置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顶岗制度。充分发挥城镇优质教师资源优势,采取有效办法支援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城区中小学校以及广大教师采取各种方式支援农村教育,形成支教工作的长效机制。顶岗教师原则上根据派出支教教师的数量等额安排。今年,将安排城镇学校教师50余人到偏远农村小学支教。

2、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逐步完善学校合理的层次结构。在乡镇各个小学中,实施

“走教”办法,即音乐、美术、英语等教师,在本校工作量不足时,可兼任几个小学的课程。加大对英语、音乐、美术等短缺教师的招聘数量。建立新招聘教师到农村工作制度,优化农村教师年龄、学历结构,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在高中实施全员聘任,建立教师能进能出制度,逐步优化高中教师队伍。

第6篇

一、导学

“导学”是“四导”模式的起始环节,也是校长培训的首要任务。培训中,我们既抓政治理论教学,又抓业务理论教学,要求并指导学员把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集中精力坐下来,系统地学习理论。

1.开展常规培训

校长是培训活动的主体。要提高校长培训的有效性,就必须着力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好理论。首先,注重加强培训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让学员在有限的培训时段内尽可能地掌握常规性的学校管理理论,提高学校管理的品位。同时,注重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在深入了解贫困地区校长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自编讲义和教材,讲授学校常规管理的基础知识,并邀请教育系统外的一些领导或专家来讲学,让懂管理的讲管理,会经营的讲经营,内容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对学员学习新理论、认识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产生学校管理的新思维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启迪作用。

2.开展讨论教学

对贫困地区的校长培训,我们注意运用讨论式教学。一是经验交流式。这种讨论通常放在校长培训班开学的第一阶段。通过组织学员总结介绍各自学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大家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二是复结式。这种讨论一般在开班的第二阶段。目的是为了检查了解学员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进而帮助学员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理论学习式。这种讨论运用最为广泛,它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亦可集中在某一阶段或单元进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析例探理式,据理举例式,总结提高式。

二、导思

“导思”是整个模式的关键,是联系“导学”和“导行”的中介与枢纽。因为校长培训的目的不在于让学员记住多少名词、术语或理论,而是要他们将书本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会客观辩证地运用理论去思考和分析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将科学的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素养,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员的理论思维。

1.典型经验介绍

浙江是教育强省,各类中小学校中都有一批办得比较好的典型,其办学经验在本地乃至在更大的范围内具有推广价值。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聘请省内一些模范学校、特色学校的校长来培训班做典型经验介绍。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每次介绍之后,都及时组织学员联系各自学校实际进行评议,要求他们分析人家经验的可取之处,找出自身差距,大家一起谈感想,谈体会,谈认识,谈打算,以达到引发学员积极思考、提高培训实效之目的。

2.运用情境模拟

这是一种参照国外,特别是美国和西欧的校长培训模式而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法。其步骤是:教师事先从学员所写的材料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分析讨论的案例,进行加工和设计,模拟一个具体的学校工作环境,让一个或几个学员完成某些特定的工作,进行某些特定的活动,如处理学校突发事件、参加或主持会议、作简短报告等。其他学员则作为观众和评委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评头品足”,评价他们在模拟的工作压力下的表现。教师从旁加以适当的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这样,让学员从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框架中跳出来,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导行

“导行”既是“四导”模式的终结环节,也是校长培训的出发点。组织校长培训,就是要让学员通过理论学习与思考,最终付之于实践,落实于行动。因此,必须把指导学员实施正确的教育管理行为作为培训的主要环节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并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员将学、思、行结合起来,进行管理实践的改革。

1.安排实地考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时兴一种“以现场为基础”的教改研究。他们认为,一切教育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校,一切教育危机最终都会在学校中得到体现,所以,研究人员纷纷走进中小学校,把学校作为教育改革研究的基地。在校长培训过程中,我们组织了一些实地考察。在考察对象的选择上,立足本地,突出重点,分清层次和类型,“以现场为基础”,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以考察省内的一些先进学校为主,适当到相邻省市的学校看一看。每次考察不贪多求全,不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在考察时间的安排上,主要是相对集中,穿插安排,不搞一窝蜂。一般在培训的第三阶段,集中几天时间组织外出,系统地考察一些典型。同时,每次集中学习期间都分散而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小型的一两天的考察。

2.致力于能力培养

校长的培训是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既要与校长任职期的各个发展阶段相适应,也要与校长任职前、任职后的整个过程相适应,更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着重培养学员的三种能力。一是宏观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从宏观上思考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能力。二是科学决策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把握科学决策的程序、方法和科学地决定学校教育管理目标、选择教育活动、做出科学决断的能力。三是组织领导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团结学校领导班子一班人、凝聚群众、带动群众、全面协调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

四、导研

“导研”是“四导”模式的深化和升华,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校长常规培训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导研”,即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要求学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论文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1.开设教育科研课程

调查发现,贫困地区校长学员对科研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大都认为“科研兴校”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但部分学员科研实践及科研管理实践较为贫乏,很多承担校级课题的学员都只是挂名而已,实际上本人并不直接操作。虽然不少校长都参加过课题研究,但却缺乏将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能力。对于教育科研,他们还不是很懂,或者说还比较懵懂,但学员大都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对于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也都有自己的思考,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地加以提炼总结。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相关的教育科研课程,通过系统的教育科研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使学员初步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方法步骤、主要技术、思维策略、论文撰写和管理手段以及课题的选择、申报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鼓励学员在学习期间或返校后选定课题,要抓住自己有切身体会、长期思考的问题,或集中于某一具体的小问题而展开,指导学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研究,高质量地完成研究论文。

2.开展多种科研活动

为使受训学员能进行独立研究,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让学员在科研实践中得到充分的磨练与提高。比如,结合新课程改革,经常举办专题学习班,组织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员进行专题研究,为学员提供经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学员离校以后,通过电话、书信、电子邮件或面谈等多种方式继续与其保持联系和合作,进行学术探讨,吸收学员参加课题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员离校后的科研状况,而且对他们形成了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对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十分有益。在论文指导方面,我们注重保护学员的科研热情,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查找资料,提供课题论证,直至修改定稿,最后在培训班组织论文交流和评审,给出培训成绩。

3.规范科研培训程序

积极借鉴国内外校长培训的经验,组成专门的“校长教育科研班”,形成由诊断、研讨、示范、评价、激励、修正诸环节所构成的科研链条。诊断,即引导学员充分观察本校的教育实践过程,从学校亟待解决的矛盾中提炼出带根本性的问题,经过反复论证,确定研究课题。研讨,即在研究过程中,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示范,即在引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发挥榜样引路的作用。评价,即在课题研究的各阶段,注重进行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根据研究的总目标和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分类设计评价指标要素,通过访谈和问卷方式,及时了解和调节教育科研的过程。激励,即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使学员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从而激发学员通过自身的实践实现自我成就的需要,增长对教育科研的兴趣,获得内部激励。修正,即引导学员审思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求,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创造条件。

第7篇

然而在实践中,尽管学校和教师有提高专业素质、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但是教师和学校的需要往往并没有在概念上和行动上促成“校本培训”的务实求精,校本培训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兴趣;培训过程中热衷于一些热点问题、宏观问题,而不是从实际情境中提升出来的共性问题;培训往往停留在摆摆样子、走走过场的听课评课上,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持续关注与研究。

我们必须承认,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然而,当前校本教师培训实践中的统一性,已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障碍,甚至可以说,它背离了教师为本的“校本教师发展”核心理念。教师个体的专业智慧往往很难在“校本”的土地上得到有效生成。校本培训的“本”在哪里?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反思的平台和过程,使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紧密相连,使培训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一所新建的高中,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也在积极探求校本培训的创新之路,并初步摸索出“答校长问”这一有效形式。

一天上午,我走进教务处,递给分管教学的张副校长一张纸,嘱咐他第二天早晨交到校长室。纸上其实是一份限时研讨卷——

1.你认为一名天印高中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2.2007年由四所薄弱学校整合创建的天印高中,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保持推进率全区第一,一举囊括2012年南京市高考教学工作三项大奖,你认为她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3.在天印高中教师关爱学生有哪些具体体现?

4.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与有效教学的要求相适应吗?应该如何引导教师努力做到这一点?

四个问题涉及多个方面,有教育理念,有教学实践,有人文管理。第二天与张副校长研讨时,他坦言“时间有限,难度不小”,同时他感觉这种命题式校本研讨能很好地促进“局内人”回顾反思、悉心总结,他准备在教研组组长的层面上尝试尝试,并进行阶段式跟踪调研。

三天后,我与其他三位副校长也进行了同样的对话,用大家的话说,“有压力,很震撼”。两周后,这种类似的校本对话,不仅在教研组层面铺开、同时也在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与学科教师之间展开,关注的话题更草根化,更富有实践价值,也更能体现教师个人的能力与魅力。思考的深度成就了视野的广度,火花一旦绽放,一系列的传导过程就自发形成,求知——更新——实践——再构,生机盎然。

这种校本研讨方式避免了集中培训“老态龙钟”、收效甚微情况的出现,赋予了教师更多主动发挥的空间,使教师的个人特色与能力在互动中充分展现。那种一群人唱一个调、熬制“大锅饭”的场面绝对不会出现。

正如肖川在《论教师的专业成熟及其途径》中所说的,教师培训“注重的不是一招一式,不应该是教学的技能、教学的模式,而主要应该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念、教育的境界、教育的追求”。“答校长问”的方式呈现的就是一个研究展示的平台,展示了参与者教育的理想、信念、境界和追求。从这个角度来关注实效,我们发现所有参与“答校长问”的教师都展现出了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泛获取最新的信息——更新思想观念——充实知识结构——交“答题卷”——躬耕课堂教学——校内反馈交流,一个教师自主探究的过程一气呵成,使理论研究与学校的教育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

“答校长问”的教师培训方式与常规的集中培训相比较,有以下优点。一是内容针对性强。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集中培训的统一要求与学校和教师需要的不一致问题。二是空间具有延展性。问题的设置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师答题的方式没有空间上和形式上统一的制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自由地选择最能展示个体特点的答题形式。三是富有实效。培训的内容针对学校发展实际,与教师个体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整个学期与学年中都在探究、都在实践,学习力被唤醒,即使对话结束,教学实践依然继续。

第8篇

关键词:校长培训;培训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0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性人物,他的管理素质和个人素质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只有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才能实现教育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而校长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参加培训,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培训观念,强化校长专业培训

培训要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如长期以来,校长培训都是以知识更新为主,却忽视了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还需要能力的提升和行为修正,临床诊断。这就要求培训者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参加培训校长的根本需求,然后针对这些需求设置培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从而提高培训实效。

1.知识更新方面的培训

这方面的培训侧重于改善受培训人的知识结构。课根据参加培训的校长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关的前沿性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汇集到一起,传授给参加培训的校长。这个过程,不但使参加培训的校长迅速地扩展知识面,还能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2.能力提高方面的培训

只有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校长才能有效地开展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能力提高方面的培训,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培训,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缩短具备优秀管理能力的差距。

3.行为修正方面的培训

每个校长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模式,通过培训,使校长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意识到修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

4.临床诊断方面的培训

主要是针对校长在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诊断,促使在以后的教学和管理中实现突破。

二、完善培训规章制度

当前的校长培训管理没有有效的规章制度,呈现极大的人为性、随意性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使使校长培训工作具有规范性。如可以像管理学生班集体一样,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并选出具体的负责人,明确职责。

2.加强培训评估

培训结束后,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培训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及时发现校长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培训过程中,要让校长全程参与管理,这样不但可以发挥校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培训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培训的质量。

三、不断创新培训模式

传统的培训模式有听讲座和外出参观学习,培训参加不少,但是学到的东西却很有限,造成一些学校的校长不愿再参加培训,学校管理上不去,发展也停滞不前。这就要求培训人员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采用多种培训方法进行培训。

1.举办教育论坛

可以选取参加培训校长关注的热点教育问题举办论坛,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大家进行谈论和交流,最后请专家学者进行评价。

2.举办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可以让参加培训的校长在平等、自由、和谐的气氛中探讨教育管理,有助于提高校长的理论水平。

3.对具体案例进行研讨

校长教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培训中可以以某一案例为场景,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着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4.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网络平台方便、快捷,有利于人们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和看法。培训机构要建立专业为校长服务的平台,组织网络交流和研讨,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对于先进的管理观念及时给予肯定和点评。

四、不断完善校长评价体系

只有校长具有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总结,才能有所提高,才能提高总体培训质量。目前,我国的校长评价制度没有从整体上进行合理规划,评价制度不健全,人们经常是带着浓郁的主观色彩进行评价,主要从考勤、结业考试作为考核的依据,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对不同个性的校长没有区分度,影响良好学风的形成,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也得不到有效保证,也不能准确反映被评校长的真实情况,严重影响了对校长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科学的校长培训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明确具体考核要求;运用多样化考评方式,考核多方面的内容,调动被培训校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培训考核成绩作为校长职称评聘、晋升等方面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这些,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性作用,为提高校长培训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五、结语

总之,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校长跟上时展的速度,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而参加校长培训是提高校长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校长培训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校长的管理水平和个人素质,有利于整个学校和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采用多种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

——“国培计划(2015)”宜宾县工作坊小语2坊工作汇报

宜宾县研培中心 舒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做“国培”教育的追梦人》,自2010年12月第一次参加国培,便与国培接下不解之缘。期间多次参培,也多次担当坊主,从网络培训工作坊到省名师工作坊,与坊员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之旅。其间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继教网和各级领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耐心指导。感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教网这一平台,为我们打造出一片知识的海洋,创建出一个小学语文研修的精神乐园。在学习和辅导中,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既有交流、分享带来得快乐,也有在辅导与工作矛盾无分身之术的无奈、艰辛和委屈,感悟颇多。

一、网培四步行,真诚是纽带

教师培训需要的是培训者平和的心态,培训者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真诚!因为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我坊按照以下四步进行网络培训。

(一)自我培训,诚学操作

我在做坊主前参加了宜宾学院组织的教师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和宜宾县组织的坊主专题培训,明确了培训的任务。通过自学操作指南,

1

了解网络学习的操作步骤,并制定出小语2坊的学习指南。提前去浏览了网络课程,了解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具体内容,为有针对性的辅导奠定基础。

(二) 组建团队,诚邀参培

1. 组建团队

召开三人行主持人会,统一思想,交流规划,做好分工。坚持“小分工大合作”的原则,由我统一协调督促学习进度,批改师德追求板块的作业。一副坊主是一线教师,重点批改参训计划和培训总结作业。另一副坊主是片区教研员,主要批改信息应用成果。

根据学员的个人信息和采访了解,共51名校长,镇小7人,基点校和村小44人,是宜宾县51所最基层基础教育基地的领航人。了到他们年龄参差不齐,有的还是民转公人员,便将学员随机分组,由组员推荐选出班委和组长,并借助群视频,召开班委会,指导参加网络学习。

2. 诚邀参培

建立QQ 群后,文件、短信、电话齐上阵,邀约学员申请加入QQ 群, 进入平台、熟悉平台、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积极参加培训,确保学员按时登录学习。及时在群里转发培训指南和登录用户名,在QQ 群和学习平台上新学员须知及编辑的学习步骤微课,告知学员学习分几部分,每一部分怎么操作。提出作业审核的要求,要求不符合要求作业一律不批改,由分管主持人电话通知重新

2

提交。

(三)激发激情,诚赞助难

1. 激发激情

坦诚交心、彼此尊重、答疑解惑、及时反馈。培训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班长,组长,班干部随时在群里提醒大家,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如在视频观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员不会计时,造成学习了很多次学习时间仍然为零。发现这样的学员,我们总是一边打电话,一边在电脑上截图传过去一步一步引导。部分学员学得非常认真,能及时做出反馈,并且能在研修日志中把自己的学习感想与心得乐于与大家分享,在帖子板块与大家讨论。我们会认真阅读学员的日志,与学员一道在论坛上分享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的喜与忧,交流中对学员从陌生到相熟再到相知。

2. 优化评价。

学员的作业既是是他们认真学习的见证,又是他们平时工作的经验总结,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所以,每一位学员的作业,我都认真地读,慎重地下评语,我想通过精短的评语,为学员们加油喝彩,让他们感受到“国培”的意义。

优化评价,以鼓励为主,我们多次以光荣榜代替学情,温馨提示代贴通报,以调动学员积极性。学情及时上传下达,沟通交流。对学习进度快,作业优秀的学员,高高杨起表扬的武器为其点赞。真诚的期待促进学员创新学习,尽可能让网培收到实效。

3

3. 提醒督促。我每周的周一上班后,周五下班前在群里公示一次学期,以提醒大家及时参加学习。充分利用好班级公告、小纸条、简报等平台及时通报学习近况。督促学员认真对待各级组织的学习活动,并鼓励把研修收获运用于实际教学中。特别提醒那些掉队的学员,督促因为工作繁忙而耽搁了学习的学员,鼓励因为地处偏僻地区网络不通畅和因为学校及家里电脑较少的学员,期待他们与全班的学员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4. 凝聚合力。下班回家,我会经常登录“国培”网及QQ 群,查看有没有小纸条或新的动态,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帮助学员学习,并参与各类讨论。如果浏览到好的文章,及时在群里分享,与学员共享“心灵鸡汤”,增强学习群的凝聚力。

5. 温馨助难。对时间和条件有限的学员采用温馨提示、电话、QQ 微信谈心,帮助分析学习落后的原因。极少部分因为年纪大和条件差需要技术和设备支持的,我通过电话联系当地的主管行政部门,寻求当地有条件的镇小或者基点校提供帮助,周末到有条件的学校专题学习。如:因为偏辟,学校和家里都没有网络的村小校长金校长,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镇小学习,一直坚持了四个周末,最后以100分的好成绩结束培训。

(四)齐心协力,喜获佳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语2坊的在春秋两个学期的参训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100%。共成绩公示光荣榜12次,作

4

业提交的温馨提示14次,作业提交不合格与原因的温馨提示提示4次,成绩未满90分人员温馨提示3次,简报6次,推荐优秀作业22份。

二、面授六策略,落实是关键

怎样把网络学习中学到的一切运用到实践中去呢?集中面授就是实战演练的场地。在集中面授学习中,我们坊采用了以下六个策略。

(一) 调查分析,目标定位

调查了解培训者的需要,访问有经验的本土专家,采访校长,采访老师,了解需要接受哪些板块的培训。召开坊主会讨论、分析、交流,统一统领思想,统整课程的设置,着眼实际和实效,确定培训的目标。

(二) 统整课程,分项实施

严格遵循课程设置原则,即主题化,递进式,接地气;以课题引领,实现教培一体化;课堂“三非”:非课改课不上,非课改的教研不搞,非课改培训不做。我们通过研究决定采用国培与课题研究及推广相结合,集中研培与“游学式”研培相结合,总分总结构操作的集中面授培训方式。第一次主题“探寻有效管理”,第二次主题“探寻有效识字和阅读”,第三次主题“探寻快乐交际与习作”,第四次主题“探寻诗意语文教学”,在诗词教学后展示、总结、反馈。在交流、反思中收获提升。

采用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递进式螺旋上升培训方式,目的

5

是让校长们不仅自己能上课,还能研课、磨课,做到科学有效的指导课堂。

(三) 引领互助,措施落实

1. 专家引领、名师引领。结合课程,除了重温网上的经典视频,我们还聘请了多位教育专家进行精彩的讲座。他们用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宝贵的经验引领引领着学员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让校长们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如:聘请广汉市实验小学校长张兴述做校园文化主题交流,给校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学校怎样打造文化的论坛交流。

2. 名优带头、坊内互助。坊内有极少的省、市、县级名师和名校长,我们通过组织研讨、交流、思维的碰撞,对办学思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课,评课,议课,导课有了提升,对课堂的指导途径,方法等研磨得内容丰富,详实、实用。

3. 自主管理、互评推优。出勤签到、组织活动、磨课评课、讨论交流、作业收交、互评推优都采用自主管理。如分组交叉推荐优秀作业。

(四)融入课题,科研引领

“国培”课程设置中融入县内课题研究和推广,让参培学员办学思路更清晰。

在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板块,我们融入了省级研究课题“区域推进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教学研究”。聘请市和县的课题负责人

6

分别做了2个专题讲座,全市示范课2节,县优课展示5节,学员对比课10节。

在诗词教学板块,我能们融入了市级研究课题“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示范了高效课堂“三环六步”操作模式。通过“怎样的课堂才高效”论坛交流,学员们在实战演练中对课题的推进步骤更加明确。

在识字教学板块,我们结合了市级推广课题“三自识字法”的推广。聘请了2位课题主研人员上示范课,研磨后学员抽签同课异构展示收获。还给予每位学员3分钟进行识字教学的论坛交流。

(五)“游学”研培,受益基层

1. “游学式”集中培训怎么“游”?

借用“游学式”送教下乡的经验,把研培活动“游”起来,动起来。“游学式”培训即把班级学员按地点轮流培训,送教到乡镇,每到一处,该乡镇便组织涉及的学科教师参与到培训中,50名学员扩散为100名、150名......

2. “游学式”集中培训的目的

让培训真正做到了辐射乡村,这样聚力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让基层的教师和孩子更受益。在与各地的教师交流学习中,不少学员成长很快,感觉见识广了,当初的迷茫逐渐变为豁然开朗。

3. “游学式”集中培训的成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到一处,学员不仅能全方位观摩所

7

到校园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体会借鉴教学精髓,还能促进承办学校的发展。如在观音镇小的诗词教学研培中,该校师生结合学校实际,展示了经典诵读活动的节目,学员也即兴同台PK 。五节不同类型的课吸引力不少老师,也让观音镇小的孩子们领略了校长们不一样的教学风采。培训后,不少村小和基点校的校长都说收获颇丰。横江镇小的肖校长当场发出挑战,要PK 观音镇小,同时发出邀请,希望其他的学员届时积极参加见证。国培培训延伸为学员们的互动培训。这恰恰就是我们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那就是唤醒校长们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激发校长们沉睡的教育激情。

(六)“听诊”研培,体验提升

1. “听诊式”研培的形式多样

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引领,邀请一线名优教师上示范课,学员临时抽签上模拟课,观摩一线教师的研究课,学员通过观课、研课、磨课、评课、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分组说课、对比教研、剖析诊断、重构设计、微课演练、同课异构、论坛交流、综合展示、参观访问、组内推优等形式研究课堂。

2. “听诊式”研培的课型丰富

在培训时渗透了团队体验式培训活动,激发了培训的兴趣。体验式课型有专题课、模拟课、诊断课、研究课、示范课、微课、实践活动等。学员们在体验中提升,表现为出勤率高,认真笔记,参与积极性高,思维碰撞效果好,作业上交质量高。通过“听诊”研培,让校

8

长学员们不光会管理学校,还要能上课,会观课,研课,磨课,指导课。与专家型校长缩短距离。

三、成果日渐丰,愿景终实现

(一)办学理念得以更新,有了新思路。

(二)指导教育教学的技能得到提高。

我们总结会上选出上汇报课的五位校长中一位是镇小的,一位是基点校的,三位是村小的。通过课堂的呈现,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三)教育教学成绩得以提升,办学幸福指数得以提升,更自信。

(四)形成了《研修计划集》《优秀教师故事集》《优秀教学案例集》《优秀培训手册集》《优秀微课作品集》《学习心语集》《国培计划集》《教学设计集》《优秀教学反思集》《优秀成长记录集》《论文集》《集中面授简报集》《学员研修总结集》等成果集。

四、困惑与反思

(一) 困惑

在面授中,我们感到工学矛盾比较突出,音像资料收集困难,游学中部分学员感觉路途远,学员回校的报销困难,各组之间的成果收集有差距,少部分学员培训任务强调不到位,网络设备较差,以致个别学员参与线上学习较困难。

(二) 反思

怎样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线上学习时间可不可以再拉长一些,让学员学得再扎实一点?线下集中培训可不可以一学期一次多天来

9

完成。以免学员一学期奔波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