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5:56
导语:在祭扫烈士墓的感受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指导思想 以青年志愿者日为契机,整合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以服务为手段,广泛动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入党对象参与先进性教育,积极服务社会,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二、活动内容
1、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先进性”主题团日活动 全县各级团组织以推优入党对象、青年入党积极分子为重点队对象的团员祭扫张新久烈士墓、吴禄贞陵园、黄香墓,寻访古代圣贤和民族英雄的历史遗址、遗迹,举办革命传统报告会、座谈会,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组织团员访问“血铸中华”、“民族魂”等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网站上献花、签名、留言,表达青少年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永远跟党走、成才报国的坚强决心。团县委将集中组织50名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到张新久烈士墓前凭吊,随后开展植树活动。各单位也要独立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2、 开展“弘扬先进性、爱心献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吸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加入注册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导向作用,为社会提供切实的服务,树立倡导新风的文明形象;动员志愿者充分利用节假日或业余时间到社区开展医疗卫生、法律、科技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结对,通过家访、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生活扶助等有效方式为未成年人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品质,规范行为习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3、开展“弘扬先进性、环保伴我行”植绿护绿活动
全县各级团组织要强化环保意识,动员全县青少年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 开展青少年植绿护绿系列活动。以“装扮母亲河”为主题,以营造“青年林”、“世纪林”为主要形式,组建“青少年志愿者植绿护绿队”,开展大规模的造林护林活动。
三、全县集中活动安排 1、时间:3月上旬 2、地点:张新久烈士墓
3、主持人:团县委负责人
4、参加对象:全县各机关单位50名优秀团员入党对象、 青年入党积极分子
5、议程:
(1)、重温入团誓词
(2)、敬献花篮
(3)、2名优秀代表发言
(4)、县委领导讲话
(5)、植树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组织推优入党对象集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先进性”主题团队活动是团县委贯彻落实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实际举措,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做好活动部署工作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
一、活动教学中常见的困惑
困惑一:一个班级有五六十人,学生人数多,给教师组织活动带来了许多困难。如何保证活动既兼顾群体需要,又兼顾个体差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感?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困惑二:情感源于学生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它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目标的实现是需要累积的。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只追求表面的“成果”而忽视深层的态度、情感发展的不良倾向,真正落实教学的情感目标呢?这又是一道难题。
困惑三:老师提问之后,学生便开始“大量地说”——这是目前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也是许多老师深感困惑之所在。学生“大量地说”占用了教学时间,这是明摆事实。课堂上,如果学生大量地、重复地说,却看不到个人观点,没有个人见解,这显然是一种浪费。在大额班级中,“大量地说”对教学时间的占用,情况更严重。如何让学生的“说”更有价值呢?这还是一道难题。
二、对活动教学困惑的对策思考
活动过程是学生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行为习惯等充分地展现与形成的过程。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程度、同伴间的冲突与合作等,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而不能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评判学生优劣。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重视参与活动的过程
俗话说,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惟有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教材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老师要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思考与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品德内化,让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
学校地处城区,一出校门就是交通要道,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校门口的交通非常混乱。为此,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就成了学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主题活动时,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交警叔叔、过马路的人、汽车司机、闯红灯的人、乱穿街道的人等,从而在体验中提高遵守交通规则意识。我还在保卫科长、班主任的协助下,把学生带出校门,通过实地考察,进行体验学习,把课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由于教学空间突破了学校和课堂的限制,学生的全员参与就成为了可能,他们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懂得了要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的道理。
2.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的选择既要根据活动目标、教学内容、资源条件和学生数量来确定,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充分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的前提下,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在大班额教学环境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主题,分配好活动小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欢欢喜喜过春节》一课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一年级小朋友虽然年龄小,但是春节期间的喜庆气氛,家人团聚的欢乐,亲情的温馨幸福早已在他们的情感世界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通过设计以下几种趣味活动,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1)欣赏活动:用一首欢快、喜庆的歌曲《拜年》让孩子们置身于过年的真实感受中,回想起自己家过年时一幕幕热闹的情景。(2)游戏活动:课堂上,在学习“年夜饭”时,可采用猜谜语的游戏,让一年级的学生借助刚学会的拼音,读懂谜语,猜出谜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过年饮食的特殊含义,如:过年时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吃汤圆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等等。(3)角色扮演活动:拜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应该注意哪些礼节呢?先小组内讨论,然后演一演,最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角色表演。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富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各种趣味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发现,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实践。
3.注意活动的整合与连续
我们知道,小学生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在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为此,品德教学活动应注意整合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和节假日活动等,注意各种活动之间的联系,及时捕捉校内有利于学生实践的契机,引领学生经历道德难题,自主建构道德认知。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的教学,便可以与少先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清明节时,可以组织一年级小朋友到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入队仪式和祭扫烈士墓活动,还可以邀请二年级的同学一起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请二年级的同学给新队员授红领巾,并教一年级的新队员如何系红领巾。通过参加入队和祭扫烈士墓活动,新队员们明白了:红领巾是光荣的象征,红领巾有着光荣的传统。又如,在执教《红领巾胸前飘》时,可以举行“红领巾我爱你”主题队会活动,让学生明白:党是太阳我是苗,长大为国立功劳。胸前的红领巾在召唤我们,召唤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懂得了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好全面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我做起,共同构建合谐社会。
工作内容
一、加强队组织建设
健全中队、小队组织,强化小队组织机能。小队就像是筑成万里长城的长砖,是少先队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且小队活动方便、灵活,受时间、地点的影响小,所以要搞好队的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小队的工作,调动小队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发小队活动的广阔天地。
充分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以中队为单位进行各种队活动,以有主题的安全学习、读书、主题讨论类活动和创新实践类活动为主,活动要主题明确、有针对性,要面向全体队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主人翁意识,号召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动家人、邻居,为如建设合谐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二、继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传承教育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利用读书时间让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通过学生搜集信息、自悟、自学、讲解、讨论的形式,以学生们自觉、自醒为主,激发学生对中华悠久历史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敬爱,从中油然而生一种效仿古人的迫切要求,来达到教育目的。
同时继续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言行举止,并通过红旗评比活动来督促、检查学生们的执行结果。
三、做好德育差生的转化工作。
三、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分水岭,学习上如此,在品质形成、道德规范的形成上亦是如此。所以在这个学期对德育差生的教育上我一点要做到“真心、耐心、爱心”,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关心和爱护。遇事要认真了解,耐心说服教育,随时跟踪研究,最大限度的改变德育差生,用队组织的大家庭温暖他,用爱心去感化他。
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
四月份:祭扫烈士墓,举行《寻找烈士的足迹》故事收集活动。
五月份:与爸爸妈妈一起劳动
【关键词】 联系生活;注重实践;创设情境;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何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知识与生活间存在密切联系的精彩描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和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够让生活经验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从而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生活中的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重视生活原型,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能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呢?我认为教师应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帮助和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悉心观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并可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与讨论的话题。例如:我在教学《交换律》时,课一开始,我先请同桌同学交换一下位置,然后进行谈话式提问: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再提出疑问,这种数学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几个例子(算式)来说明吗?学生独立地举出了许多数学知识中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例子,如:447+125=125+447,59×24=24×59,87×16=16×87,890+280=280+890……。本课教学根据同桌交换位置,位置变了但上课的人数不变的现象,为《交换律》在生活中找到了原型。将它作为教学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生活原型的提供必须服务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必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建构。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没有生活实践作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实践作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本着“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思想,教学中,我们要让概念尽量从实际引入,问题尽量从实际提出,每节课教学要找准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使问题解决“有米可炊”,恰到好处。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到银行去参观,并以储蓄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通过观察银行周围环境、服务过程及服务环节,特别是在记录银行的利率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只是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所以比较容易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也利于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便于他们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是富有魅力的问题,这一过程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绪心理学家利珀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动。”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研究的未知问题相联系、与生活中相熟悉的气氛中,并让他们在这种气氛中去学习数学。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他们意识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例如,我针对我校将组织部分师生去祭扫烈士墓的情况,出示了:我校六年级师生共146人去祭扫烈士墓需租用汽车,租车公司的租车价目表:
提出问题:应该按哪种方式租车呢?这里租车方案很多,在此仅举两例:
A.租4辆大巴,租金是:210×4=840(元)
B.租3辆大巴和2辆中巴,租金是:210×3+80×2=790(元)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现有学生40名,其中新转入学生1名。 该班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共同学习生活,已经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德;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在体育锻炼方面,该班级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也不肯下功夫,整体学生身体情况较差。
二、工作重点:
1、思想工作的教育,进一步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每一位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敬。
3、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使一名学生掉队,力争全班同学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齐头并进。
三、工作目标:
1、 继续加强思想工作的教育,进一步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年
2、全面建设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班风,加强礼仪教育与训练,引导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
3、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班级管理中落到实处。
四、工作方法措施:
1、通过各项多层次的评优树先活动,发现同学们特别是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通过学习的进步,带动班级的整体工作;
2、利用好班会、晨会、夕会、扫墓、庆贺“六一”等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工作长抓不懈;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于班级活动,并从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增加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工作时间安排:
二月份
1、总结寒假“自主体验”活动,评选优秀“自主体验”小雏鹰。
2、学习常规,选举新一届班委会成员。
3、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
4、开展“变废为宝、我向‘手拉手’小伙伴献真情”活动。
三月份
1、3月5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
2、3月8日前夕,开展“送妈妈一个惊喜”的队活动。
3、开展“实践道德规范,弘扬文明新风”活动,进行文明礼貌专题教育,评选校“文明礼仪之花”。
4、植树节,开展“我为学校添新绿”活动。
5、深入开展“争奖章,做准备”雏鹰系列活动。
6、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四月份
1、清明前夕,祭扫烈士墓,观看革命传统影视片,举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中队会
2、开展“手拉手,话小康”活动。
3、深入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系列教育活动。
4、进行税法宣传、爱鸟宣传。
五月份
1、举行“劳动最光荣”主题中队会,开展劳动体验活动。
2、开展“做守法小公民”主题教育。
3、全国助残日,开展“爱心送给残疾人”活动。
4、开展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
六月份
1、庆“六、一”系列活动。
2、开展“6.5世界环境保护日”活动,进行“环保知识知多少”主题队会。
3、爱眼日,开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系列宣传活动。
厦门英才学校初三(8)班 沈倩倩
一、工作目标。
以提升中考质量为生命线,突出学科竞赛这一亮点,注入发展理念,塑造健全人格,树立优良班风、学风,争超学校拟定的中考各项指标。
二、具体措施。
(一)、直面中考,关注学生发展。
1、以人为本,因人而异,拟定各种学习目标。根据学校和年段的要求、制定班级学习目标,语、数、英三科投档分要达到378分,力争有1-2人进入厦门市前二十名。而各位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做到学有目标,行有计划。
2、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思想动态,认真、扎实、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适时进行心理减压与辅导,让所有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挖掘自身潜能,赢取人生的第一次成功。
3、积极与各学科老师沟通,支持、协调学科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4、对每次考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得出成功的经验,找到存在问题与差距,及时制定具体、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班级既定目标。
5、积极配合数理化科任教师开展学科竞赛辅导,充分挖掘学生的竞赛潜能,争取在数理化竞赛上再创新、高,突出英才学校的亮点。
6、开辟各种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考试指导工作,积极备考,使学生能
掌握考试技巧,提高中考成绩,实现个人目标。
(二)专题教育,塑造完美人格。
1、利用主题班会开展校训的理解与宣传工作,让 “求真、笃志、明德、向善”的校训成为学生的前进目标与方向,使他们成为具备“真、善、美”优良品质的人。
2、充分利用“爱心捐助”、“学雷锋”主题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等有利契机开展感恩教育,并围绕相关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出刊专题板报,让感恩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一言一行,使他们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培养美好的情感和健康的心态,成为一个积极向上、融入社会、善待他人的有用之才。
3、认真开展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从课堂、卫生、升旗、做操、语言、仪表、作息等细处小处抓起,净化学生的一言一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
4、加强教室文化环境建设,利用板报、标语、口号等载体,营造简洁大方、健康有序的教室文化氛围,既让学生感知面临中考的紧张形势,又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健康理念。
5、努力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树立品学兼优典型,通过“同伴效应”和“情感激励”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内化”提高。
6、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创设平安校园。坚持做好每周的安全教育,并作好记载,特别是大假期间,更是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每半月对班级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检查,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7、进行专项整治,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对“早恋”、“抽烟”、“手机、零食”等问题,齐抓共管、防治结合,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志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8、在以学业为关键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处、年段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家校联系,拓宽教育途径。
1、采取书信、电话、家访、家长来校等方式,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2、扎实有效开好家长会,就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中考开展探讨与研究,改进教育方法,掌握教育技巧,提升教育效果。
3、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认真扎实做好新高一“直升”工作,为宣传学校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作出不懈努力。
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为依据,实施《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精神,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活动,收到了的教育。
一、清明节,到革命烈士墓扫墓。
在清明节这天,组织全体学生到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瞻仰祭扫。革命英雄纪念碑广场前,人们静默肃立。由学校团支部书记致辞,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接着,全体师生默哀三分钟。随后,在《致敬曲》舒缓的旋律中,向烈士敬献花圈。环绕着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墓区,全校师生一一驻足瞻仰,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哀思。缅怀先烈们为创建新而抛头颅、洒鲜血的丰功伟绩。这次活动,学生知道了在战争年代有多少儿女参军报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了的青春与生命,先烈们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了旧社会,换来了新的诞生,使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生命失去了,但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年轻一代的晚辈忘记的丰功伟绩,接过的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锻炼,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以行动向祖国,向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要为祖国建设献出的青春和热血。
二、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
树抚育的灵魂,维持生命所需并庇护,的生命形态象树生活,地球上庞大的森林像一张活生生的毯子般覆盖着地球,一张生存不可或缺的毯子。3月12日,学校组织学生植树活动。,学校做植树前的动员讲话:建设生态文明,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并生态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职责,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全民植树造林、林业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秀美城乡的途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全民植树造林,共建生态文明,是全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希望大家绿化意识、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行动起来,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
大家纷纷表示,植树活动可以享受绿色环境、环保意识,而且种下一棵树,就等于种下了绿色的希望。希望大家都来人类生存的环境,行动起来,让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更。
接着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劳动工具,一路欢声笑语,迈着整齐的步伐,步行来到离学校十几里远的公路边植树现场。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干劲十足:挖坑的,拿树苗的,填土的,浇水的,同学们争先恐后,栽了一棵又一棵。栽好了,还踩一踩,把土夯实,树能成活。温度不高,但人人满头大汗,忙的不亦乐乎。不长,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同学们擦着头上的汗水,想象着不久的将来,走在公路上的人们会感受到无限的绿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三、组织学生到游览扬州瘦西湖
扬州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文化沉淀深厚,是历史名城,“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风光就尽在瘦西湖了。一春天,哪怕还只是春寒料峭时分,就有不少游客迫不及待地走进公园去领略早春瘦西湖别样景致。在“五一”时,组织学生游览了瘦西湖。
坐车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瘦西湖。沿着长堤春柳走着,听导游说,脚下的长堤春柳有600余米长呢!向前走,看到长堤边上一棵杨柳一棵桃树交替循环,导游告诉,扬州是双市花双市树,这两种市树。我不时地向周围看,一阵微风吹过,湖面就泛起微波,在阳光下一照射,湖面就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走到了长堤春柳的尽头,展现在面前的是硕大的两个字:徐园。这两个字的确有来头,还有小故事呢:从前,有人叫徐园,他很横行霸道,百姓们都暗地里叫他“徐老虎”。有一次,他想为题名,谁都不愿意帮他写,他便想出了让书法家帮他写字的计策。他请书法家到家来喝酒,他知道,书法家逢酒必醉。没错,书法家果然醉了。徐园对书法家说:“你帮我写两个成语:清风徐来,春*满园。”这时书法家正在兴头上,欣然答应。写到最后“园”时,一阵微风吹,书法家一下子清醒了,明白徐园的真正目的请喝酒,而是骗的字。可写了这么多了,也不好拒绝,最后的“园”字写得像狂草。去掉外面的框,里面像老虎的“虎”字,意思是:你只不过是一只笼中之虎。
社会实践活动体会【二】
寒假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刚刚走进敬老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这时,我们便找到了一位清洁工人,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便笑了起来,连连夸我们有爱心,然后就匆匆的领着我们来到了老人们生活的地方,而且还将我们领进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间中。
刚进房间,我们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随后,清洁工人又告诉我们,这位奶奶姓张,今年已经76岁高龄了。然后,他又向老人说明了来意,说完便走了。
看到老人后,我们便亲热地叫了她一声张奶奶!她也开心地应了一声。
张奶奶要我们坐下,还准备给我们倒茶,我们却异口同声说不用了!是啊!我们是来帮老人解忧的,而不是来为她添负担的。
然后,我们就和她聊天、谈心,只到我们要走的时候,他还依依不舍的抓住了我们的手说:你们以后一定还要再来哟!嗯嗯嗯,我们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可能这句话并不是只正对她自己一个人,而是针对敬老院里的老人吧!
我觉得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们关注和关爱的人,往往这些人的生活总是空虚的,那是因为很少会有人去看他们,她们很寂寞!
可能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经升官发财了,他们却忘记了还活在社会那些基层的父母,这些人真该好好反省了。应该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这样的活,哪该怎么办啊?这短短的暑假实践我碰过壁,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道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长了见识,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我想,作为一名中学生来说,建立自身的十年发展计划已迫在眉睫。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社会实践活动体会【三】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展板上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整天呆在校园里的学子们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团队工作经验,不少人竞选班委、学生会职务;在档案上留段字为日后的工作添筹码。有了这些经验就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了吗?答案是不够的。校园与社会环境本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社会实践。这也是老师要求我们写社会实践论文的目的。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途径。在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效、检测自己的所缺,以便我们日后学习有个侧重点。另外,校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也不大相同,所以我们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学到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不断变化,在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有了更多更艰巨的挑战,这也就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还要主动走进社会,积极在实践中学习其他的东西,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全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甚至拥有不败之地。
一回到县城就积极在一家超市找了一份临时工,做销售员。
一、加强团组织建设。
1.狠抓团干队伍建设。确实提高团干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团干队伍实行干部考核制度。
2.本学期学生会进行“文明班级”评比。
3.认真做好新团员的发展工作。
4.收缴团费整理团员资料及档案登记造册。
二、加大宣传。
1.通过学校网站和上级部门网站对各项活动进行大力宣传。
2.团委宣传栏向同学传达各种信息。优秀手抄报,校园时事通讯。
三、加强“素质”建设。促进思想品德与素质的提高.
1.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切实提高学生团员综合素质及思想品德。各团支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帮助团员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团员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坚定信念。
2.以各种活动为契机。为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校团总支通过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年。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一月份:
校园内组织开展“崇尚科学,校团总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反对”系列活动。通过倡议、图片宣传、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等组织的反人类、、反科学的本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月份:
团总支协助教导处开展寒假系列活动。其中主要负责开展“感恩亲情”系列活动。团总支向同学们发出了以下倡议:
1拿起手中的笔。用真心、真情书写感恩父母的祝福话语。
2记住父母的生日。能送上一句“生日快乐”献上一份真挚的祝福。
3给父母洗脚。
4帮助父母做饭。劳动中体会他一年365天操劳家务的辛苦。
5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柔柔肩。
6陪父母购物。帮他选一件满意的新年礼物。
让每一位学生懂得感恩亲情的意义。使他更加刻苦学习,通过“感恩亲情”系列活动的开展。用成绩来报答父母。另外,团总支还组织了各班参加《三字经》集体诵读比赛。让同学们诵读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月份:
1通过开展植树节植树活动。
2积极组织我校学生参加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弘扬先烈精神。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爱乡热情,树立了正确的英雄观和历史观,使他铭记中华民族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月份:
1通过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发动我校师生为支援西南抗旱捐款。师生们用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3选派我校优秀学生参加年中学生辩论赛并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参加这次比赛。展示了八圩初中学生的风采。
五月份:
1发动全校教职工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老师们踊跃捐款。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深深地感受到拳拳爱心和暖暖情意!
2发动我校广大师生为城南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小(1班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进行爱心捐款。师生们积极捐款。
六月份:
第二学期校级优秀团干部及优秀团员的评比工作;
九月份: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青少年学生读书竞赛活动”读书竞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2开展校内“困难大家帮活动”让本校家庭困难学生感受到八圩初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十月份:
组织学生参加“靖江书城杯”中小学生个人艺术单项比赛。
十一月份:
1组建诗歌朗诵及合唱队参加城南办事处、城南园区“新程杯”第七届文体节。
2为响应靖江市红十字会“爱心一元捐”活动倡议。
3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双百英雄人物。让每位学生感受颇深,激发了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热情。
4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投票”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努力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提高自己。
十二月份: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是祖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博大精深。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教师要学习和传播国学经典,努力营造课堂的国学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举行经典诵读活动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国学经典诗词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经典诗词中,还蕴含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励志哲理,展现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思维方法,也体现了“吾日三省吾身”、 “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立人之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学生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体验那种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更让学生树立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可见,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在平时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课前五分钟诵读、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读、古诗新唱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此外,我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在国学课上做一些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让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学经典传承活动中来,增长见识,修养身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把国学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结合
好的习惯包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认真听课、规范写字读书、感恩、勤俭节约、惜时守时等,这些都可以在国学经典中找到。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要做到三到,在《弟子规》内容中说道: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时,心、眼、口都能一起用到这件事情上,加上手到、脑到和信心,才能发挥实力。肯用心思索,用眼睛专注书中的文字,用口清楚地念出字或动手搜集资料,并且养成力行的习惯,这样读书、做事就能成功了。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有同学因为不小心地碰撞而吵起来,互相指责对方,我就用《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些内容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要讲究文明、和睦相处。通过类似的国学经典,让孩子们懂得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养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国学经典与养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国学经典无不渗透着做人的哲理,尤其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名言,经久不衰,至今仍散发着勃勃生机和魅力。我们宝安中学附属小学创作的《附小三字经》,就是把国学经典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联系,让学生学会感悟和反省,督促自己,规范自己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学生。
三、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我在重阳节的时候,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手抄报。并开展一次交流会,让学生汇报关于重阳节的知识,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利用周末,我组织学生去爬福永凤凰山,在登高远眺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并给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