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

时间:2023-03-15 14:55:58

导语:在最后一头战象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

第1篇

一、校园环境做成了隐形课程,形成环境育人的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建设以学生为根本的创意校园,提升文化品位,强化育人功能,展示学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学校把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做成了隐性的课程,使每一面墙壁都起到育人的效果,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体验幸福成长的快乐。

学校教学楼西侧以专题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了校本课程展示的平台:“轻叩诗歌的大门”是学生经典诵读的展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学校的民族教育天地;“学无止境”以活字印刷术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作为学生教师特长展示的区域;“音乐的殿堂”让学生认识中外各种乐器,畅游在音乐的殿堂,培养学生高雅气质。

在教学楼的每一层特设了开放式的活动厅,力图打破空间的界限,实现空间的开放性,让更多学生充分参与,提供生生互动的机会。现在,图书馆、大队室、舞蹈室、美术室、体育馆都成了学生最爱去的地方,因为开放式活动厅已成为他们活动的乐园。

中山,经过百年文化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学校东侧的文化展室,就是一部中山的发展史。走进展厅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在缓缓地追溯着历史。在对历史的回顾与回归中,获得一种历久弥新的美的体悟。它是中山特定时空的积淀,衬托百年校园厚重文化。那里既有中山百年来的历史回顾,又有中山人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历年来从中山毕业的莘莘学子,又有一支现就读于中山的阳光自信的学生团体。既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山人的创业历程;又有一支精力充沛敬业精业的教师队伍。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定会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学校不以规模显大气,却在精致中透出典雅。

二、以德育课程为载体,促进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1.德育网络的构建

学校构建德育网,历经8年不断地丰富、完善。合校后,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基地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它涵盖面大,内容丰富,有教师天地、学生乐园、大队部三个主板块。教师天地中的论文、教案是教师们交流的平台。学生乐园则从五爱、法制、名人名言、心理健康、活动记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广阔的展示空间。大队部板块则从少先队的知识入手,让学生了解队的常识,以“小苗成长记”记录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瞬间,充满了科学性、趣味性,是学校的德育大平台。

2.班级特色文化的创建

学校要求各班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形成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制定本班的班标、班训。每位学生根据实际,结合班情展开讨论,把班级中学生行为习惯融入到常规管理中。每班的展示墙成为学校班级特色的亮点。班级展示墙上贴满了学生的书画作品、日常小练笔、数学小报等。这里记载着学生成长的足迹。班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学生喜爱的书籍,学校还在读书节上评出“书香班集体”,德育教育在阅读中得到了渗透。

3.微型德育课程的构建

近年来学校开设了德育微型课,利用晨读或课间进行,一节课为10~15分钟。课程内容:周一班主任讲话(结合大队部的升旗仪式展开),周二千古美文欣赏(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开展),周三每周一歌,学校广播站向全体学生教唱校园歌曲或欣赏中外名曲,周四英语沙龙,周五中山之声,广播站播放校园新闻和国内外重大新闻。德育微型课的开展为中山学生的每日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三、多选择的校本课程,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

我们认为学生的特长发展,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主要是想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拥有阳光心态。

学校努力探索一条“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路子,学校坚持国家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开足开齐课程,积极挖掘、开发国家课程资源。研究构建具有中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分为选修课、必修课两类。到目前为止,经过反复修改试行选修课开设了“跆拳道”、“舞蹈”、“手工制作”、“剪纸艺术”、“绘画课”、“民乐”、“中山小足球”、 “科技制作”等十多项体艺类课程。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及学生特点,开发能够培养学生学科技能的教学内容。本学期与内蒙古电视手在选修课类开设了法制班会课。设必修课,先后开设了“硬笔书法”、“民族团结教育”、“经典诵读”、“趣味数学”、“语文实践”等课程。学校在此基础上将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调整、开发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形式多样化,让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校尽力为学生创设充实、愉快、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无论什么活动,都争取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合唱节上师生们大方登台赢得阵阵掌声;体育节上小足球运动员的精彩进球受到全校师生的啧啧称赞。二胡队稚嫩带有童气的音乐之声让人佩服。跆拳道运动员的铿锵有力又带有节奏的喊声让台下的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读书节上,同学们抑扬顿挫的经典美文诵读,陶冶着学生的高雅情趣。三楼美术室摆满了学生的作品,那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都是出自一双双灵巧的手,展示着师生的智慧。书法班门前展示着一幅幅硬笔书法作品,孩子们洒脱无拘束的心灵跃然纸上,一横一竖一点一捺尽显学生个性。

我校的操场面积小,学生的生均面积2.4平方米。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体育屡获佳绩,获得了全国足球邀请赛烟台赛区第一名、包头足球赛第三名、回民区足球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国家足球队守门员高红,原国家足球队,现北京国安队教练员吕军进校指导。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学校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视,得益于“小操场办大体育”的工作思路。

学校全身心地为学生做好各种服务,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沐浴在阳光中的孩子们从小感受美、享受美、领悟真。

四、润物无声,在课堂教学中立德育人

让教师在专业上拔节,办有内涵有特色的教育离不开一支阳光的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但每一位教师都是不同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把教师分为三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根据不同特点分类要求。对于工作未满五年的青年教师,学校主抓课堂教学常规的培训,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方面跟踪指导。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拜师求艺”、“成长讲台”等多种活动。为青年教师举办“随堂课”、“汇报课”、“拜师展示课”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合格教师,学校的青年教师也正按照预期目标,不断成长。对于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开设“文心书社”“教育论坛”“专题讲座”,通过观摩、研讨、评比等形式给骨干教师机会。对于事业心强,有潜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走出校园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观摩课及教师培训,使骨干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名师引领”为老教师搭建了引领、指导的平台。

我们期待的课堂是让每个孩子的脑袋都在思考、交流,同时相互碰撞引出更精彩的“火花”。学校开始课堂教学的改革。数学课上“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小有成效。高燕老师教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不是先急于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疏导。让学生动手剪剪拼拼议议说说,自己去感受这一知识点的思维方式,老师则认真倾听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引导让学生本来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语文课则开发了“单元主题拓展课”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单单依靠小学阶段的十二册语文课本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抓住语文课本的单元主题这一特点,深入开展“单元主题拓展课”探究,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其中,郑慧敏老师在进行六年级《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时,不失时机向学生介绍中国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并向学生推荐了沈石溪的《狼王梦》、《再被狐狸骗一次》等作品,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文章的同时又和教师一起阅读了其他几部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教学给孩子们提供阅读的空间,让读书成为他们的习惯。“阳光体育五个一”纳入到了课堂整合的内容中:1.每天锻炼一小时;2.会一项体育技能;3.懂一项运动规则;4.讲一个体育明星的故事;5.建一个自制的活动记载卡。体育一周一节的整合课,音美两周一节的整合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走近了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人文管理,和谐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