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纪检工作意见

时间:2023-03-15 14:56:21

导语:在高校纪检工作意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纪检工作意见

第1篇

一、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会上传达了吴新雄省长在省机关效能建造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讲话精神;听取了区效能办关于前阶段全区机关效能建造的情况报告;区机关效能建造领导小组组长江胜文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上研究部署了全区下一阶段的机关效能建造工作。

二、召开了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传达省、市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吴省长讲话精神的通知以及领导小组会议的内容,同时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吴新雄省长在省机关效能建造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讲话精神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回去后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学习讲话内容,贯彻落实好吴新雄省长和江胜文区长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写好报告材料上交区效能办。

三、下一步机关效能建造的工作措施。

1、加强效能督查力度。为贯彻落实好吴省长的讲话精神,全面了解我区效能建造的进展情况,以年初成立的四个督查小组为主要工作人员,对全区各单位、各部门的效能建造情况进行全面督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查岗与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单位、各部门执行上级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市纪委“六条禁令”和区委“八个不准”的情况进行督查,监督区级单位效能工作。认真执行好省、市效能办的工作要求,保持与省、市效能办工作步伐的一致,同时创新自己的工作特色,尽量做出一两件特色工作。加强对各单位、各部门效能工作的指导督察工作,使效能活动的目标要求传达到位。

2、认真办理效能投诉,切实解决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投诉有门、办理有效、结果透明、督查到位”的效能投诉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投诉中央建造,规范运作,建立重要投诉件跟踪回访和“一诉一整改”制度,不断提高投诉件办理质量。加强投诉网络建造,拓宽投诉渠道。建立效能投诉综合分析制度,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健全效能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背效能建造有关规定,不认真履行职责、效能低下的人和事,及时给予效能告诫。建立健全主动服务企业和接受企业诉求机制,着力解决各级部门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办事行为的监督制约。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保障措施,努力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的渠道,完善新闻制度,建立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制度;加强网站建造,规范政务公开网页的设置,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议;分析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college all the 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s,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recommendation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改革开放观念正确指导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努力地坚持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路线,积极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经过认真地探索,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效益、质量、结构、规模之间协调发展的科学规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系统地以及全面地把握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大学生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不同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倾向,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一、高校要建立一个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造一支作风正直、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队伍,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有力条件。高校要从学生会干事之间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的干事,再加上政教处等相关部门的教师一块组成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高校要强化宣传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按照各类各级政工干部的不同要求和特点,本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思想,以复合型的政工干部为目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高校的政工干部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来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以及高校管理层的指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绕“学生”这个中心环节,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与科学的理论,遵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在高校改革过程中化解矛盾,释疑解惑,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校要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内容,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的一个核心。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渗透性,高校不仅不能或者放松、放弃而更要加强劳动价值、理想道德、信念、信仰等传统教育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高校的现状、国家的相关政策等加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行为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行为、审美等标准,形成高品质的行为、审美等观念,让给学生个体情感与群体相互融合,使各种正确的外在的思想观念通过群体之间情感沟通而升华、转化着学生自己内在的个体精神。高校通过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也克服了学生和教师之间思想观念不统一的有效途径。

三、充分发挥学生榜样的引导力量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培育和选拔大学生的先进典型,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先进学生的主动奉献精神、事迹以及思想政治品德,将正确地引导其他学生的言行和观念,并使他们自觉地沿着的榜样方向去前进,去努力奋斗,使榜样成为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一个楷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面大旗。通过榜样的良性引导作用,使学生们追赶有目标,学习有榜样,形成浓厚的“学先进,赶先进,比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高校要通过榜样激励作用,来塑造并且改变学生的行为和观念,使学生与榜样结合成为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学生也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和自我激励,以共同理想凝聚所有力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地顺利进行。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当中,高校要充分地发挥出榜样的引导力量,指引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积极前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四、充分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也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互联网成为了继电视、广播、报纸刊物之后迅速兴起的第四个传播媒介。高校必须要主动出击,仔细研究,将网络宣传与学生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网上的马列主义阵地,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受到时空的局限,增强了针对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技术,不少高校目前都有了自己的校园网站,高校要利用好这个平台,以科学观与方法论来占领学生思想阵地。首先,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源,整合网络教育的资源,不断地拓宽网络正面教育内容,把鲜明的主题教育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逐步渗透到网站服务中去,将信息化的工作方式与积极健康的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高校的思想政治宣传队伍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交互性,在网上积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迅速地做出反应,积极地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站,使学生和教师等主动传播“美、善、真”的信息,共同抵制“丑、恶、假”的信息。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不是死气沉沉的物体,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目标。因此,高校政工干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工干部要深入学生当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解决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思想政治工作要投入感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要坚持学生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同时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总结: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团结合作、坚忍不拔、艰苦奋斗、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下大力气仔细研究,除了成绩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伦理规范、理想信念的教育,高校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学生,以高尚的品格来塑造学生,以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于寿.在改革中适应在继承上创新─—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

[2]何小英.关于加入WTO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8(06)

[3]李保丽.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美学价值[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4]李莉.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2)

第3篇

关键词:企业 绩效考核 建议

一、煤炭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目前煤炭企业在绩效管理中仍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手段,员工的收入与其贡献大小不成比例,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从而使企业的激励体系缺乏针对性、公平性和导向性,不能有效地促进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协调统一。我国煤炭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1.理论浅薄,缺乏系统性。多数煤炭国企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仍未彻底根除,不仅没有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在绩效考核层面,也还是停留在作为一项普通管理行为的认识上。未能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角度,全面学习了解绩效考核以及绩效管理体系的概念,自然也不能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及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实现有效“链接”。

2.指标设计不合理,考核方法粗糙。多数煤炭企业在考核指标设计上重定性、轻定量,指标、权重体系设计不科学。实施过程简单粗糙,主要以定性考核方法为主,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存在指标分解不到位和权重设计上的“大锅饭”问题,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差。

3.考核结果运用单一。目前煤炭企业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通常仅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而很少与晋升、人员培训等方面结合起来。因此,造成各级人员只关注考核结果,而轻视过程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失去了绩效考核在整个绩效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为考核而考核,反过来抑制了考核工作有效开展的动力。

二、对策和建议

1.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理论基础。加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体系的原理和方法的培训,更好地理解绩效考核的概念、作用,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个人、部门绩效目标间的关系,是目前提高企业绩效考核水平的当务之急,也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之一。在对基本原理掌握的基础上,还应着重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培训:一是了解考核可能存在的误区。即通过培训,告诉考核者在考核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误差都有哪些,目的在于防止这些误差的发生。特别是在考核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心理偏差,如晕轮效应、第一印象误差、近因效应、对比效应、过宽或过严倾向、趋中效应等。在进行培训时必须努力纠正考核者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偏差,才可能将考核顺利实施下去。二是了解考核的指标和标准。即通过培训,让考核者熟悉在考核过程中将使用的各个绩效指标,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向考核者提供考核时的比较标准或参考的框架。

2.明确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公开民主的原则。即考核制度(包括指标、权重、考核方法与程序、考核结果等)必须公开,指标制定要尽可能吸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给被考核员工解释和申诉的机会和权利,让考核的结果得到及时的反馈。二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以行为导向为原则,有清晰的方向性,明确地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必须以岗位分析所明确规定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考虑岗位的类别、级别而有所侧重。三是立体考核的原则。即对员工的绩效做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把上级评定、同级评定、下级评定和员工自我评定都结合起来,在听取各方面意见之后再对员工进行绩效评定,以尽量减少由于不同考核者的个人好恶所产生的偏差,保证考核的客观和公正。四是结果挂钩的原则。即强调考核结果应用的目的性,坚决将考核的结果与薪酬、职务升降和培训挂钩,以达到激励员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五是指标设计可操作性的原则。即考核标准应当可以直接操作和量化,尽量避免一般性的评价,而考核的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核评语,在薪酬、晋升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以保证考核结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

3.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岗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科学、有效开展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前提。如果企业岗位设置不清,用人没有标准和规范,因人设岗、人浮于事,要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岗位分析及配套的岗位评价,是一项不可逾越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工作岗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岗位的工作任务、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评比与估价,形成一套完整的岗位评价说明书。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出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胡勇军.绩效考核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单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食堂管理 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230-03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学生的日益增多,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及多管齐下的监管下,学生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为保证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稳定,充分发挥食堂管理员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强高职院校食堂管理工作浅谈几点见解。

一、当前高职院校食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广东省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院的食堂规模相应扩大,在快速满足生源需求的同时食堂营业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涌入,食堂经营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大多数高职院校食堂还设置了小炒、风味小吃等特色食品,一改以往的单一的形式,从多方位为广大师生服务。但是,高职院校学生食堂管理的弊端也随之凸显。食品安全隐患潜伏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堂管理权限不清,管理监督机制有“缝隙”

不少高职院校在后勤转制过程中,学院方面、经营方和广大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责任权利不清,部分高职院校有些是双方不到位导致校方和师生对食堂管理的参与度降低,管理、监督力度不到位。高职院校食堂由社会餐饮企业、团体或个人承包经营,其中个人承包变动性尤其频繁,经营方与学院方签订的大多是短期合同,以三年为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他们大多数缺乏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管理经验,没有建立一系列健全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总之这些经营方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与学校的高要求脱节。目前广东省内高职院校和高等学院的食堂达到管理规范化、设施现代化的屈指可数。在此大背景下,食堂管理漏洞不堵,严重影响食品卫生安全。这就迫切要求食堂管理员发挥其能动作用,于细节处发现问题,认真核查事由,并一一记录,遇到双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到学院处,积极寻求改进措施,从而不断完善食堂管理制度,不断促进权责分工明确,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二)食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或职业高中升格而来,存在办学时间长,建校时间较短的问题。随着校区合并或者改址新建,高职院校校园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瓶颈,用在食堂基础建设的资金也相应减少。这就导致一些院校继续使用旧的食堂、旧的设备。另一方面,食堂承包者出于利益的考虑,不会对食堂基础设施进行大的投入,设施维护也不到位。很多高职院校的食堂场地不足,设备不足,食品容易交叉污染,水电设施、消防设施相对陈旧。滞后的食堂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就餐环境。改进就餐环境,提升师生的餐饮质量,直接关系一所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

(三)经营者过度追求利润

高职院校食堂公益性性质,决定了食堂的经营不应该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一种情况为一些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经营方为了尽快收回成本使用了陈年的米面、散装油、散装酱油,以及未有检疫合格证的鸡、鸭、猪肉等等,或者直接从校外购入来路不明的成品直接放入食堂售卖,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在学院监管方面,食堂管理员应每天对进货进行检查,确保来源可靠性,同时排查是否有成品从校外流入。还要严把材料进货关,确保食品原料进货渠道合法,从源头上杜绝来历不明的劣质、过期商品进入食堂,并督促食堂做好各种台账、收据等资料登记工作。

另一种情况是经营者为追求利润,擅自提升菜品价格,或者减少菜品份量,久之容易出现因价格不明、“吃不起、吃不饱”等产生不满甚或与售菜服务员发生纠纷等情况。当学生不满达到一定程度,易引发“罢餐”危机,危害学院稳定。因此,食堂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将菜品价格调查纳入日常工作范畴,每样菜品明码标价,关注菜品价格及份量,保证有条件的学生“吃得好”,一般经济情况的学生“吃得饱”。针对物价快速上涨,学校可给予食堂以不同形式的补贴,如减免水电费、下调租赁费加大幅度等。学校可给予教师、学生以一定的用餐补贴或优惠,改变“食堂做不好就纷纷跑出去吃,吃的人越少做的越难吃”的恶性循环,促进食堂良性运行。

(四)食堂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高职院校食堂承包团体或个人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接收的服务人员大都文化素质偏低,年龄普遍较大。每个学期结束之后,部分工作人员用工关系也随之解除,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流动性。此外,食堂聘用的工作人员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专业烹调理论和饮食营养知识,甚至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都十分淡薄,导致服务水平下降,饭菜的问题层出不穷,食堂与师生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明显。另外,经营方普遍在对员工培训问题上是否进行专门培训不置可否,在培训资源和时间上均不能达到院方要求,对此,学院方面应作出配合,主动分担或者承担培训任务。这就要求食堂管理员具有培训资格,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新入职员工及时办理健康证,凭证上岗,将食堂员工方面的潜在不良影响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五)食堂的安全保卫措施不到位

近几年,在食堂发生过人身危害事件。由于食堂场地大,位置相对隐蔽,除去营业时间多是空置。学生食堂处在校园内部,又处在整个校园安全保卫系统之中,导致保卫巡查工作容易疏忽,检查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食堂大门始终呈现大开的状态,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发生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由于食堂没有门禁或者门禁未开启,在非营业时间人员随意进出食堂后厨,造成食品安全不能保证。食堂保卫系统薄弱,虽然大部门食堂安装了监控系统,但是仍不能制止危害发生。学院方面食堂管理员应督促各食堂开启门禁系统,做好营业休市时间房间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防于未然。

二、食堂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组建教师、学生膳食管理委员会

食堂管理不应该只靠食堂管理员一人之力,成立教师、学生膳食委员会有其必要性。一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宣传作用,负责食品安全教育、文明用餐教育等职责,并协助参与评选食堂“优秀员工”等活动,促使食堂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定期检查、积极监督食堂的饭菜质量、进货渠道安全、价格定位等问题,对于不合理的安排、不合理的价格,督促其进行整改,并不定期深入到师生之中调研情况,整理并反馈广大师生的意见;三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卫生检查作用,定期检查食堂安全卫生,按照有关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向学院报告并监督整改。

(二)充分发挥食堂管理员的作用

学院方面重视食品管理员专业培训工作,在个人工作中充分给予其管理的权利,明确其工作职责。为保证巡检工作不出差错,食品管理员应根据各学校的食堂配置情况,建立与食堂场所配置路线相符的日常检查表。规范日常巡检工作,确保不漏检;形成纸质文件材料,约定责任人、责任区域,确保日常检查工作不空走套路,发挥小问题当日检查现场整改功能。

(三)实行食堂管理员参加的经营方、学院方例会制度

为促进学院方、经营方和广大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责任权利不清,提高高职院校院方和师生对食堂管理的参与度,让管理、监督到位,实行经营方、学院方面含食堂管理员例会制度,每周组织召开例会,通报一周食堂现状,分析利弊,提出待解决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督促食堂整改,通报检查设施设备情况,及时维修维护保养。

(四)发挥网络监督和意见反馈功能

随着互联网日益发达,微信、微博等成了师生交流的热门渠道,利用互联网、手机,逐步完善校园内部交流平台。在原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发挥网上监督食堂和意见反馈的功能。通过网上调查问卷、问题反馈、问题解答等环节,做到食堂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通过微信等渠道征集食堂食品安全图片,发挥手机问题征集和意见反馈功能。以及时对一些操作不卫生造成的问题要给予经营方通报处罚。了解学生动态,对于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食堂方面会派出专人进行解答,并提出整改方案。

(五)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食堂环境

在食堂基础设施方面,学院方面应把设备维修改造专项基金纳入学院预算,保证食堂基础设施到位;尽可能在资金充足情况下,对食堂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改造升级;定期对厨房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做好损坏设备的维修工作。

(六)加强院方与经营方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及管理互动

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培训活动。食堂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强化其责任意识、卫生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其工作行为。学院方面督促经营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实施日常培训,在工作中发现不良习惯,及时纠正。督促其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措施,调动食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评选食堂优秀员工。督促其采取措施稳定一批专业能力强、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从而有效降低中层管理者流动比率。保证大部门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固定性,保证食堂的正常运作。学院后勤部门也可以邀请食品卫生专家为食堂员工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等基本常识,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切实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佟明光.浅议后勤社会化下的高校食堂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 郭光华.高校学生食堂管理模式探究[J].管理观察,2012(8)

第5篇

关键词:电网调度;工作压力大;提高工作效率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243

0 引言

电网调度相当于一个电网的神经中枢,对整个电网运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电网运行的指挥中心,电网调度员就是电网运行的指挥者。电网调度员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指挥、指导、协调、监督电网的运行和操作,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是电网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岗位之一。

电网调度员的主要工作:1、负责地区电网调度生产,确保电网工作有序安全的进行;这就意味着,电网的每一次停电、送电都需经调度员的下令才能执行,电网中所有管辖范围内的施工都需经过调度员的许可方可开工。2、负责管辖地区电网运行监控,随时掌握电网的运行情况,所以调度员就是电网的“看门狗”,电网的每一次异常或者事故,调度员都应该立刻发现;3、负责管辖地区电网异常及事故处理指挥协调工作,让异常及事故尽快得到处理,恢复电网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4、在电力生产中起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发现并纠正违章行为,保证人身、设备安全。

电网调度员的工作压力:调度员下的每一个调度令,一句话,一个字,都事关全局安全,要对调度令的正确性负责。看似平静地坐在调度室监控电网运行,思想却高度紧张,时刻关注着电网的各种运行参数,时刻准备着处理电网的各种异常。为履行好职责,要求所有调度员除了要具备熟悉电网结构及电网各主设备的运行特征原理和构造,还要熟练掌握系统的倒闸操作,电网分析及事故处理能力。因此,调度工作不能有半点的马虎、松懈,调度员应该具备有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可见调度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有多大。

如果可以提高调度员的工作效率,就可以让调度员更快更好的完成调度工作,减轻调度员的工作压力,有利于调度员的身心健康。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电网调度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调度员工作效率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不断学习,熟悉各种规程、规定

正式调度员上岗前都已按要求进行了各种相关的知识培训,并经考试通过。所以,调度员都已经具备有一定的岗位知识。但是,调度工作经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工作,也有不同的做法。因此,要做好调度工作,还要求调度员在平常工作中,也应不断的去学习调度规程、安规、两票等规程规定,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去理解它们,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当相关规定经过修订产生变化时,应该及时的去熟悉、掌握,确保能尽快的在工作中灵活应用。

由于每个人对规程规定都会有自己的理解,理解不同就会产生工作方式的不同。但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执行的标准,部门内部或者各部门之g会进行协商,然后共同决定执行的细则。所以平常也应注意去学习一些协调后的决定,或者上级下发的有关调度工作的会议纪要。才能及时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减少做一些不必要的工作。

所谓温故知新、熟能生巧,我们在平常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复习规程规定,不断的积累学习经验,才能灵活应变的去做好调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工作沟通

2.1 调度员之间做好沟通

电网调度工作是一个需要各个岗位调度员协同合作的工作,值班人员之间要做好沟通,才能一起把工作做好。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提出,才能及时解决。值长作为一值的负责人,要与各值班人员做好沟通,了解各人员手头上的工作情况,才能合理的安排好本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避免发生工作压力集中在某个人身上,使得整个调度工作进展缓慢。值班员在工作中有困难或者问题,要及时主动的向值长反映,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当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了,工作效率自热就提高了。

平常工作当中调度员应该经常交流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经验。特别经验较少的年轻调度员应积极的向老调度员取经,不要默默的做自己的工作。当然也不要照搬照抄别人的工作方法,对工作应该有自己的理解。每个调度员应该多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其它调度员一起讨论、总结;并把好的做法、方法积极的向其它调度员推荐,或者在班组会议中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提高工作能力。经验较丰富的调度员要主动把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及工作经验跟年轻调度员分享。大家应该重视年轻调度员的一些疑问、看法,年轻调度员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没有被传统思想束缚,往往更能通过自己新的工作思路发现改进工作的方法。因此,做好调度员之间经验交流,有利于好的工作经验的传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工作能力,同样也工作效率的提高。

2.2 做好交接班工作

由于电网调度运行工作是采取24小时值班制,人员上班采取倒班制。要做好交接班工作,让下一值充分了解本值工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合理安排工作。一般计划性检修,都有计划申请,调度员可以根据申请单流程了解工作情况。如果是临时性的或者紧急的等突发事件,这时就只能靠值班调度员在运行日志中体现。这时电网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异常及故障情况,处理到哪个阶段,造成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等信息在交接班中就应该注意去交接。否则,下个值班人员接班后就有可能因为不清楚情况而没有注意去跟进这些临时性工作,影响异常及事故的处理进度。当然人员在交接班时要认真,要重视交接班纪律,有的人员只是做做形式,容易疏忽了一些重要信息,等接班后容易多做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或者因为没有及时去完成调度工作而影响了整个电网的供电质量。

交接班过程中,声音要足够响亮,让接班人员能够清楚。要遵守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不要再进行调度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把本值需要交接的工作正确完整的交给下一值。发生事故时,不要急着去交接班,要将事故处理到一定阶段后再进行交接。如果是在交接班过程中需要处理事故,应暂停交接班,将处理情况落实清楚后再继续交接。交接班时不要有不相干的声音出现,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交接班。值长要组织好交接班,严肃交接班纪律。各调度员也应该自觉积极参与交接班,要提前到岗做好上班准备,交班人员也应准时做好交接事项的准备。

共同做好交接班,确保接班人员可以无缝接班,迅速接过调度工作,让调度工作可以安全顺利进行。这样接班人员才可以有清楚的工作思路,有利于工作的合理安排及顺畅进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3 调度员与联系单位之间

调度工作需要与许多单位联系,经常由于双方沟通不顺而浪费时间。如何避免:首先,调度员应该主动作为,发现问题是要及时主动与联系单位沟通,主动提醒对方或者一起协商尽快的将问题解决。其次,积极向各联系单位宣贯各种调度规程规定,合理利用调度考核机制,促使各单位遵守调度纪律。最后,各单位有不理解的疑问也应及时向调度员提出,调度员应做好解释。相互理解,相互配合。

3 强化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是一项根据人员完成工作的量及质量来进行利益分配的行为。通过绩效考核可以让大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出工作上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好绩效考核,可以促进大家工作积极性,但有的管理人员往往碍于同事之间的情面,不好做出一些考核决定,或者考核不公平,或者最后干脆就不做绩效考核。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等于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就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调度工作是一项各值工作任务完成的好坏会相互影响的工作,一值工作不好往往影响的下一值或字档墓ぷ鳌7⑸对一人或一值的绩效考核不准确,往往从影响一人或一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展至影响整个调度运行班组的工作。因此,应注意严格公平的绩效考核,做到赏罚分明,不偏袒。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各调度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多听取调度员的意见,协调好各种矛盾。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 做好各种资料的整理、归档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书库;修复;

一、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对古籍的定义主要是指1911年以前,古典装订形式,并对我国古代文化进行了一定表现的历史书籍。通常来说,我国对古籍的定义又出现了广义以及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古籍是古书的一种统称,包括从秦朝到期间的古书,这其中不仅包含人们对这一时期古籍的校勘、影印以及笺注的图书,还包含了民国时期对这一时期图书的多种出版形式。而狭义上来说,古籍是我国古代制作、b帧方式形成的古代图书,其中包括卷装、经折装、以及非常珍贵的旋风装、蝴蝶装等等。

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现代纸质文献无法比拟的学术价值以及文献价值。我国现有的古籍中包含了丰富领域,是历史先哲结合当时自然以及社会规律的记录与总结,其中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诸多内容,是历史发展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古籍的保护工作为人们的考古研究、学术研究提供无法取代的价值,虽然当前在古籍整理工作中,古籍数字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但是古籍具有的无可取代性,使得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对于古籍保护工作的重点关注,也为古籍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在2006年,李长春同志再次重申,明确要求我们做好古籍的保护以及抢修工作,同时,在2006年的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对古籍保护工作也进行了重点提出,需全面、科学有序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并最终形成有效的保护体系。

二、古籍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

对影响古籍保护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主观以及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最主要因素是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古籍保护工作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造成古籍受了很大程度的损坏。因古籍的历史特征,其存藏环境要求非常严格,要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存藏环境,做到防潮、防火、防蛀。除此之外,古籍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坏也是其遭受破坏的重要因素。一部份高校为了保护好古籍,限制人员的借阅,使得古籍长期无人问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研究价值,而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内古籍在对外借阅过程中,借阅者不能做好合理的保护,乱涂、乱折等人为破坏对古籍完整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客观方面:存藏环境不合理是影响古籍保存的重要在因素,古籍因其纸张特性,在南方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霉变霉化,而北方的干燥天气,又可能使古籍纸张受到风化使其脆化,受到这些主观以及客观因素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重要议题。

三、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现状

文物保护法在2002年将古籍正式列为国家保护文化,在此之后,古籍保护工作受到了各大图书馆的重视,并持续得到开展。至2010年,百分之七十以上高校图书馆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无论是在保护力度还是保护经费,工作人员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以北京大学为例,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大学建成了十七亿字的中国基本古籍库,还制作了一千万页的古籍数字化影像,以保护古籍的流通与安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它高校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如首都师范大学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等,相继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这一发展现状说明,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在这良好的发展形势下,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古籍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

在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高校图书馆对于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保护的实施力度,有部分高校由于对古籍缺乏宏观管理,相关规章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图书馆内拥有的古籍数量、保存状态等没有明确了解。有的高校甚至出现古籍与普通书籍混合管理,缺少分类目标以及书名目录,致使严重的古籍丢失、损毁现象出现。以安徽大学为例,在2009年的古籍清理过程中,发现该校有128种古籍,合计1882册去向不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对古籍的宏观念管理,在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保护重视程度不够情况下,古籍保护缺乏有效监管,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古籍数量没有明确的了解,出现丢失、损毁后不能及时发现与弥补,致使古籍保护处于失效状态。

(二)保护设备以及技术有待完善

高校图书馆现有古籍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礼,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与博物馆文物相比,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管理规章制度仍然不够完备。与普通文献资料相比,古籍存在纸张风化问题,极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出现纸张霉化、脆化等现象,影响到古籍的保护状态。当前,在高校图书馆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设备,以及对古籍保存不当,出现了古籍损毁加剧问题。我国古籍管理专家认为,要为古籍保护提供良好的设备与条件,需要严格控制古籍书库的温湿度,最科学的放置条件为16―22℃之间,相对湿度为45%―60%之间,且需要保护温度湿度24小时恒定。当前,除了北京大学图书管等少数图书馆外,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都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此外,许多高校图书馆现有设备以及资金支持上都无法满足古籍存藏要求,部分高校存在设备落后,防虫、防火、防盗等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可能加剧古籍图书的风化与脆化,直接损坏古籍图书。

第7篇

一、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决策者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同样,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将一个班级打造好。一个好的班主任基本等同于一个好的班级。班级是学生在学校一切活动的基础和载体,建设好一个班级就如同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才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学习生活才有无尽的乐趣。

班主任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班风的建设至关重要,它就好比一个导向或者风向标。一个国家的政治决定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班风就好比国家的政治一样,班风就是一个大环境,如果环境清明,就国泰民安。良好的班风对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良好的环境下,每位W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并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准则。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严谨认真,一开始就树立一种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奖惩分明,张弛有度,不包庇、不纵容,有错必究,有奖必扬。在良好班风的影响下,学生的行为规范必然得到一定的约束和保障。

笔者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基本遵循三个原则,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班主任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都要用爱和包容开展不同的管理工作。当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爱和宽容的时候,学生也会用理解和支持来回报班主任。班主任一定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猛训学生,如果这样,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越来越远。当然,这里也有管理的艺术,不能一味地听之任之、委曲求全。班主任要把道理和原则摆出来,公私分明,要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事实和道理讲充分了,学生自然会心服口服,下一次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在这方面笔者的确总结了不少经验,而且屡试不爽,尝到了甜头。

班主任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但也不能一味地表扬,要留给他们充足的空间继续进步;对待学习较差的学生,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适当地表扬和激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确有进步,逐渐找回自信心。其实,在笔者心里,没有绝对的坏学生,只有教师没有教育好的学生。如果教师任学生放任发展,就无法达成教育目标,如果教师对学生加以呵护,投入爱心,就会有回报。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其他方面有过人之处,班主任要善于从其他角度发掘人才,积极地鼓励和评价,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认可,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这样,学生对班级的从属感和融入感才会大大增强。

二、班干部――帮助班主任分担压力的群体

班干部是班主任经过精挑细选、综合考虑,从班级中选出的素质比较高的一部分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和培养班干部,而与班干部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大部分学生干部在心态和行为等方面与班主任之间存在诸多隔阂,两者之间的沟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班主任要经常与班干部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制定班级工作的总目标。班干部在班级建设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是教师,下面是普通学生。同时,班干部也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起到效果,有利于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摩擦。班主任如果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会非常省时省力。

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把班干部培训好,使班干部经常能受到班主任的教导。班主任要给班干部树立良好的榜样和模范带头作用,使班干部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不能出现不良的思想倾向,这样班干部才能以身作则。光有正确的思想还不够 还需要培训班干部形成各项技能,建立日常行为规范、日常考勤出勤记录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班干部的日常工作。班干部逐渐成熟之后,班主任的后勤保障、服务维护工作也要跟上,毕竟班干部也是学生,也有犯错误、犯迷糊的时候,例如,工作方法不到位、工作方式缺乏多样性等。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加以监督、指导、辅助和跟进,进一步强化班干部的工作学习,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班主任与班干部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让班干部对班主任既保持一颗敬佩之心,同时又能和班主任坦诚相待。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班干部能第一时间与班主任汇报思想动态,也能时刻关注班级其他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想法,毕竟学生之间在一起的时间多。如果班里的学生有思想问题或负面心理,班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汇报,帮助班主任掌握和了解一手资料。总之,让班干部发挥作用会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

三、以多元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的保障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所有成员有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

首先,班主任要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班主任如果有时间,可以和学生一起上体育课,和学生一起打篮球,在运动中缩小彼此的距离。学生们都喜欢玩,如果班主任能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既能玩得高兴,也能增进师生情感,一举双得。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例如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还有宿舍“温馨雅室”评比等活动。通过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们通过努力为班级增光添彩,荣誉感和责任感自然会增强。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健康多元化的发展,对学生的性格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对于素质教育的提升也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全面建设。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条件,是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如黑板报、手抄报等。黑板报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一个很重要载体,不容忽视,不能低估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只要班主任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就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还有教室内的文化布置,温馨而优美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还能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对消除疲劳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8篇

关键词:工作室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J5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89-02

据统计,目前为止全国800多所高校建立了艺术设计系,并建立了艺术设计各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常见的有:服装设计工作室、环境艺术工作室、装饰艺术工作室、工业设计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基本上都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各专业授课及实验所需。但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市场对设计人才提出的职业要求是“实践能力”、“实战经验”,和“项目的参与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由此看,作为高校设计艺术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应该超过“授课展示及实验”。“工作室”教学应该是实现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专业课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工作室应该不仅仅具备硬件设施,还要具备有效的运行制度和模式。怎样才能实现工作室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工作室真正带领学生进入市场运作。笔者通过走访考察不同艺术设计工作室,提出关于高校服装设计工作室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工作室带队导师须具有设计项目实战经验

通过对许多高校内优秀设计工作室的考察,笔者发现,充满活力的工作室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与市场结合密切,工作室经常参与一些设计项目。服装设计专业由于自身的实践学科特征,对于实际案例参与能力十分强调。因此,工作室带队教师须具有丰富的实际项目设计经验,熟悉各类服装设计开发的流程,并能够积极参与到设计项目中。工作室带队老师应该能够进行从效果图绘制到面料、辅料选择、色彩搭配、服装板型、工艺制作、时装摄影、时装广告、包装设计、服装展示等各个流程。当然,要求同一个人做到每一个设计环节都精到是有难度的,可以采用一个工作室由2-3人组成指导老师工作小组,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比较成熟完整的设计工作团队,下面再与学生团队衔接。由此形成以教师团队为主,学生团队为辅的工作室组织关系。工作室教师团队只有具备了全面过硬的实战素质才能根据设计项目以及学生的自身条件仔细评估并分配给学生不同设计任务,使学生在能力范围内,以教师工作为向导,顺利参与到设计项目中,在实际项目中将所学的零散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从而训练设计思维,提升设计实践能力。而另一方面,工作室教师团队也会在不同的设计项目中获得鲜活的设计经验,提升自己在业界中的影响力和活跃度。这些实战经验又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例证,引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动力。同时,通过不断地参与设计项目也会加大教师与市场紧密结合,便于高校教师把握最新的专业发展动向。教师参与设计项目有利于以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以实际案例补充课堂教学,形成良性的教、学、研互动。

二、学生与工作室导师双向选择实现归属关系

学生通过2-3年的专业课学习,之后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兴趣点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选择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选择意向、专业素质、人员构成需要筛选学生,组建设计团队。例如,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开设多个工作室:男装设计工作室、女装设计工作室、职业装设计工作室、婚纱工作室、高级定制工作室、箱包工作室、首饰工作室、时尚摄影工作室、形象造型工作室等等,这些工作室各自有自己的业务侧重点及不同的设计团队。学生在进入大学四年级的学习后,可以向某个工作室提出加入申请(附带自己的设计作),老师则根据同学们的申请及设计作 情况,筛选每年工作室的新鲜血液。通过双向选择,给教师和学生均等的机会寻找最舒适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根据对老师及工作室认同程度,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也可以根据工作室及设计团队人员构成选择学生,方便对工作室人员构成和业务范围做出适当调整,形成工作室良性发展。

另外,学生与工作室导师的双向选择还会对低年级的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凝聚力。学生会为以后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室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学习更有主动性。工作室则会因为其所参与的设计项目及工作表现,在学生群体、设计行业形成影响力,也会因为学生的选择形成不同工作室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有利于工作室不断完善业务能力,并向前发展。所以,学生与工作室双向选择对于学生和工作室成长都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保持发挥工作室对于学生实践能力 养以满足社会对于设计人才专业素质需求的桥梁作用。

三、工作室应主动进入设计市场,实现课堂教学的经济价值

“工作室”教学是实现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专业课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实现工作室的作用,就必须使工作室真正投身到市场运作过程中。毕竟“纸上谈兵终觉浅”,只有在实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锻炼。工作室应该走出辅助课堂理论教学的现状,真正进入设计市场的实战环境,将课堂教学产生的设计方案带入实际设计项目之中,帮助学生实现设计的经济价值,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从高校教育培养目的来看,学生“实践能力”是设计艺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工作室则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模块。培养实践能力,自然离不开真正的“实践”,对于设计艺术来说,“实践”是指作为设计师应该具有的实际案例参与和处理能力,而不仅仅是会制作一件作品。以服装设计专业来说,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件服装是远远达不到“实践能力”这一要求的。对于一个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实践能力”是指能够胜任“服装设计师”这一行业角色,这个角色需要具备:预测流行趋势的能力、服装号型制订的能力、服装造型与面料辅料配置的能力、成本预算及控制的能力、服装陈列展览策划的能力、举办订货会的能力、与公司同事协同工作的能力、与销售商沟通的能力、制订服装品牌企划的能力等等,各种能够令一个品牌生存及发展的能力。

由此看“工作室”在高校设计教育中承担的角色绝不仅仅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实验室”,它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市场生存所需要的“实践经验”相融合贯通的桥梁的作用。如何能够实现这种桥梁作用?就是工作室有能力将学生的设计带入实际设计案例,即为学生提供真正参与到市场运作中来的机会。让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市场销售中,并能迅速得到市场的反馈。教师则在这个工程中进行具体状况的指导和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工作室能够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就应该建立将在校学生和设计市场需求之间的链接关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跟随工作室导师进行设计实战,积累真正具有价值的设计经验。

工作室积极进入设计市场的另外一个渠道就是,建立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设计作 推向消费市场的传播渠道。例如:学生设计的服装经过选拔后,进入工作室正轨的服装制作流程,成衣会与订货会或者网络销售的渠道推向目标消费市场。但是目前为止,在这个方面各高校的“工作室”缺乏作为。其实学生在校期间不乏优秀的设计作品,但是这些设计作品由于没有渠道与消费者见面,最终只能是停留在了课堂上。在这方面,四川美术学院的做法非常值得参考:学校学生工作处每年会定期举行几场“文化艺术节”,这些艺术节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场地,让学生们将课堂上制作的小工艺进行自由买卖和交流。虽然规模有限,但是每次艺术节都会吸引很高的人气,买主不仅有学生群体,还有很多是慕名而来的大众消费者。能够实现作 的经济价值,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可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创作带入消费市场,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主要提高"实践能力"的高校工作室应该自觉担当起这个责任。一种方式,可采用定期举办小型订货会的形式,借助教师在服装行业的影响力,将学生在校或者在工作室学习期间的优秀设计作品呈现在买家面前,为学生提供进入市场的渠道。另一种方式,则可采用电商平台,例如在淘宝上开工作室形象店、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微信营销等等。一旦这些销售渠道建立并运作起来,学生的设计能够快速进入消费市场,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市场反馈信息做出正确处理,那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必定会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但不幸的是,目前国内高校设计工作室在积极投入设计市场和建立销售推广渠道方面都远远不够。由于缺少这两个方面,高校艺术教育所谓的“工作室”并没有真正发挥对于培养学生作为设计师“实践能力”的作用。

四、结语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方面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设计公司人才缺口大,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面对这样的形式,国家教育部提出了高校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也就是说要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艺术设计来说,担当起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应该是各个专业的“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作用就必须让工作室进入设计市场,工作室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工作室真正承担起学生作 走出象牙塔进入消费市场的引领者和筑路者。工作室肩负着链接课堂和市场的作用,只有这个充分发挥了这个作用,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才会得到比较全面而迅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军.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黄永利.高职院校服装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模式类别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07).

[3]于迎红.实践型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设计艺术[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04).

第9篇

关键词:改善;黑龙江省民办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80-02

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建设是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和缩短就业指导工作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与完善、教学工作开展、组织机构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质量监控等一系列问题。但当前,正如黑龙江省领导张立波《在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当前黑龙江省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各类学校之间、各层次学校之间、同类层次学校之间的工作水平差距较大。”为此,黑龙江省各民办高校更应加强对该项工作开展的重视力度,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成效。

一、黑龙江省民办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1 对于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到位。目前,黑龙江省各民办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均已先后展开,但对于该项工作开展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致使该工作虽已开展但作用不明显,只是简单层面的铺开,未能将职业指导工作思想贯彻到学院各项工作过程之中,指导体系还不健全,指导效果不明显。

2 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缺乏连续性。各个年级之间职业指导断层现象普遍存在,在职业指导工作中过于重视课堂共性化课程学习,忽视课外学生的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的指导。大多数民办高校在开展职业指导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将课程开设视为主要手段和方法,职业指导工作没能更好地与课外个性化辅导、职业咨询、课外活动等开展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灌输式”教学手段、方法采用得较多。

3 师资力量薄弱,科研力量不足。黑龙江省民办高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组成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普遍薄弱,缺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的能力。由于职业指导教师能力有限,工作内容安排老套,指导方法落后不科学,从而导致学生接受指导的内容有限,指导效果不明显。因此,积极开展职业指导研究,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综合能力,构建教师科研平台,加大年轻教师培养力度则显得刻不容缓。

4 职业指导课程建设有待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该贯穿于大学培养的全过程,这也是由就业指导课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因此,就业指导课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进行,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同时,根据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心理与生活特点,就业指导内容应各有侧重,体现全程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结合,并保证其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等特点。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授课内容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5 忽视职业规划教育是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必要手段,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缺少合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是要提升学生的自我择业能力、自我选择能力、自我提升能力,这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以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新现有的高校教育模式。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尚处于“独立开展”阶段,暂时还未能贯彻这一思想,同时该项工作开展与本校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见习实习、学生管理以及德育工作的开展还未能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

6 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监督与有效的评价手段尚未形成。民办高校大多建校时间短,本身处于不断完善状态,因而在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仍见该问题的缩影。同时也由于一些院校领导对于该项工作开展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等原因,致使对于职业指导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手段缺乏,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缺失,在职业工作决策等方面随意性较大。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改善建议

1 提高重视力度,树立科学理念,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应本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院系重视力度,突出实践性指导的特质,提高学生自我职业规划技能,建立院系多员化参与、课内外纵横互动的职业指导体系,改革已有不利环节,加强实践研究力度。通过努力构建具有科学性、突出实践性、可操作性强、课内外实践环节相呼应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及管理程序,创建共性化实践课堂教学与个性化专业实训有机结合的实践指导课程,建立起具有可持续性分类指导互助、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互补、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拓宽个人求职路径、重视合理规划的职业指导理念和指导体系。

2 加强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是根本。教师是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好坏的主要取决因素。培养建设一支相对稳定,学历、职称结构合理,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师资队伍培养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准入考核制度,严把教师入门关;注重该师资队伍的组成结构合理化;着手建立教师开展科研的平台或载体机构;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建立校内严格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校内评聘机制等。

3 结合课堂教学,重视开展职业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的科研力度。各民办高校在开展职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和完善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统合现有教育资源,积极研发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该课程开设过程中在知识的传授同时注重技能的培养和态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实践教学、分组教学、案例教学、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多种灵活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课程开设过程中要以试验、实测、实践为主导,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4 结合本校实际,设立职业指导教育体系。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指导教育体系。(1)大学一年级职业指导体系安排:专题讲座;入学教育(大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个体职业辅导与咨询;指导学生制定大学四年生活与学习规划。(2)大学二年级体系安排:参加职业生涯实践;职场参观或人物访谈;职业岗位认知;职业技能拓展训练;在个体职业辅导中加强对学生大学四年生活与学习规划的执行监督、评估与修订。(3)大学三年级体系安排: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参与职业生涯实践:如职场体验、人物访谈、上岗实习锻炼等;职业技能拓展训练;个体职业辅导过程中注重学生本人大学四年生活与学习规划的总结和职业经验的积累。(4)大学四年级体系安排:开展职业心理咨询;设置专场职业推荐会;讲座与座谈会;个体职业辅导:求职择业过程(包括毕业后一年)跟踪辅导;结合专业和岗位特证,开展促进职场成功的职业教育等。

5 重视毕业生离校后阶段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延续开展。这个问题往往为大多数高校所忽略或者忽视,也有的人认为离校后属于社会的职业辅导范畴。其实,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多数往往还是倾向于从原学校那里得到职业需求帮助,往往倾向于依赖原学院后继的关怀和指导。各民办高校可以考虑据此依靠毕业班辅导员的力量做好该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