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6:25
导语:在个人贷款调查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温州市家用电器协会的叶先生,在乐清开有一家小型的电器公司。8月初,企业急需80万元流动资金,由于叶先生这样的企业在温州很多,从银行贷款需要一系列的流程,但叶先生个人却是银行的优质客户。于是叶先生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并凭着自己的信誉申请了100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并投入到企业的运营之中,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温州银监分局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这样的“灵机一动”逐渐增多。尽管8月份温州民间借贷加权平均月利率再创自去年1月份开始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300户监测对象的民间借贷发生额却首次出现回落,仅为6732万元。与此相反的是,个人消费贷款的增长速度却同步明显加快:
“不少企业迫于民间融资成本压力,为保持正常生产经营,开始通过‘个贷公用’的方式‘曲线’获得企业所需资金。”温州银监分局一负责人分析数据后认为,私营企业主普遍通过申请个人消费贷款来弥补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是造成个人贷款猛增、民间借贷额下降的主要原因。
评论:为什么又是温州人抢了先
首先真诚的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长期以来对我工作上的关心和支持,理解与帮助。
今天我满怀信心的参加这次竞聘,向各位展示自己,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激动是因为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走上了这个竞聘讲台,紧张是因为我害怕有负领导和同事们的厚望。但无论如何,我十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站在这个舞台,接受大家的考评。
我叫,出生于1975年2月,大专文化,具有助理经济师及银行业从业资格证书。1994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县工行、原县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用社工作,现在信用社从事信贷。无论在那个地方,我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并努力做到最好,得到了同事和广大客户的肯定,近年来年年获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9年度还获得了“市先进”的个人荣誉。
我要竞聘的岗位是严陵信用社外勤副主任。
今天,我之所以竞争这一职位,是因为我有决心和信心、有能力担当起联社党委交给的这项重任,我竞聘的优势是:
一是有多岗位的丰富经验。参加工作以来,我从事过出纳、会计、专职经警、兼职保安、信贷等多种职务,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我相信,一个合格的外勤副主任,不仅仅只是精通信贷业务,对信用社的其它各项业务、各岗位都应该有过比较熟悉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内外勤的沟通和配合。
二是有一定的文字综合能力。做为基层信用社的通讯员,能认真做好信用社的宣传和报道,多次在省信合网、省城乡金融网、省农村日报上宣传基层信用社的时事动态,去年严陵信用社的信息宣传报道排列全县第二。我相信,能合理清晰的阐述信贷风险,做好贷前调查报告是一个外勤副主任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三是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无论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我都坚持向书本、向领导、向同事、向实践学习,同时积极参加会计师、经济师及银行业从业资格的考试,并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自08年从事个人贷款以来,能认真学习《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汇编》、《物权法》等多种涉及信贷方面的书籍和法规,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我相信,对于要分管个贷中心的负责人,对个人贷款的操作流程、风险防控等方面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
四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信用社已经工作多年,虽然业务岗位转换多次,但每一次我都能愉快服从领导分配,做到干一岗,爱一岗,钻一岗,比较出色地了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一线工作的磨练,造就了我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作风正派、求真务实、胸怀宽广、谦让容人、乐于助人、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品格,与同事们建立了深厚的工作友谊。我相信,这些都是一个外勤副主任能团结同志、做好工作的基础。
五是有较强的营销及工作能力。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体验了会计的严谨、出纳的繁琐、信贷的风险、经警的敏锐。使我具备了善于思考、工作安排合理、业务能力增强的特点,善于把握工作重点,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及时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从事信贷工作以来,我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挖掘客户群,用战略的眼光来分析客户的潜在要求,尊重客户的需求,努力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了较好的营销业绩,从事三年的个贷,已累计营销客户约500户,累计发放贷款约2.02亿元。我相信,一个合格的外勤副主任也是一名合格的信贷客户营销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肯定优势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也知道自己在小节上注意不够,在行为举止上欠谨慎,金融知识、管理能力也许还离领导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但我有信心,并相信勤能补拙,在今后工作中在同事们的帮助和关怀下我会克服不足,把工作做得更好。
如果这次竞聘中,我有幸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垂青,我将努力做到:一是摆正位置,真正做好正职的参谋和助手;二是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强化知识的不断更新;三是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好信贷的各项规定;四是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实现个贷的规范化。五是认真做好贷款的营销工作;六是团结友善,协作发展,做好桥梁和纽带。
大家好!
相比五年前第一次竞聘时的羞涩和困惑,今天再次站在这里,我的信心是坚定的,心情是激动的。感谢市分行党委为我们这些年轻人提供这个展露自己、公平竞争的舞台。我叫*****,今年31岁,大学学历,2002年武汉大学毕业后曾在**支行工作一年,2003年调入市分行机关工作,先后在市分行科技科、公司业务部、房地产业务部等部门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现在中国农业银行市分行信贷管理部主要从事贷款审查。
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这样经典的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关键之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这几步迈不好,有时会影响人生一个时期甚至整个一生”。感谢领导,感谢命运、感谢生活,自己有幸选择和加盟了中国农业银行。应该说是农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是农行,历练了我的坚强意志;是农行,培养了我的综合能力。所以,今天我要用“变化”二字简要的向各位汇报一下我进入农行工作以来的成长和进步。第一个变化是增强了责任感和事业心。自己出身于农民家庭,毕业后依托农行发展平台买了房、成了家、有了小孩,生活上的重大变化增强了我对农行的感恩心态和主人翁意识,培养了我对工作和家庭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第二个变化是增强了执行力和创造力,自己在信贷前后台多个岗位工作,如何尽快适应岗位和成为部门骨干成为岗位变化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工作中不顺利曾经自责过,遇到挫折曾经徘徊过,种种历练之后自己总结出“唯有扎实做事、做好每一件事”才是万能法宝,思想认识上的逐步提高,让我在处理工作中显得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成熟和稳重。
通过这些变化,使我的个人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第一个是熟练掌握各种信贷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信贷管理必须做到严格遵守制度,一切严格按制度规章办事,把握尺度,洞察秋毫,一丝不苟,不让一份不合规的文本或者一次不合规贷款行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漏过。在信贷前后台等多个岗位的工作经历,让我有机会学习和运用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个人贷款在内的各类信贷制度和单项产品办法。尤其是在信贷管理部工作期间,我即审查法人贷款又审查个人贷款,对农业银行整个信贷制度体系的理解逐步全面、透彻。
第二个是具备比较过硬的文字写作功底。张口能说,动笔善写,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自己的工作几乎每天都在与调查报告、审查报告和分析总结打交道,几年下来,书写提交的各类报告不计其数。为了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还坚持自学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银行公文写作》《文学理论原理》等书籍。此外,我还积极参与行内组织的一些调研活动,经过曾向行领导提交过《关于农行执行力建设的几点思考》、《农行业务发展的“四个优化”和“四个关注”》、《当前性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等多篇调研文章。
第三个是具备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我们高负债、高风险、高收益的银行业来说,本质特征所决定其必须严格风险控制,而严格风险控制又要求信贷管理必须具备孙悟空般“火眼真睛”的十分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我们中国农业以后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股份制改革后,更是增强了风险控制理念。自己在工作中对各类企业进行贷前审查时,全方位综合考虑借款人的信用程度、违约风险、抵押物价值、盈利水平等因素,最后做出贷与不贷的决策。根据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八要素”理论,自己非常注重信息沟通、风险识别与处理。信息充分、透明、及时对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对企业授信调查时,自己不仅要看其财务报表,同时通过观察企业生产现场、原材料、有关结算账户资金收付、纳税、用电量、用水量等指标甚至收集各类媒体、各类公告的相关信息,综合了解并分析判断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第四个是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培育其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有意识培养了自己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风险的预测方面,一切讲究科学,按科学办事,不凭主观经验去判断现象,不用经验去代替信贷管理制度。不断创新信贷管理理念,总结信贷管理方法,在检查中学会发现深层次的问题,站在一定的高度从俯视的角度,打开视野,举一反三看问题,从多角度发现存在的风险,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下面我郑重向各位宣布将要竞聘的岗位,我竞聘的是信贷前台或后台部门副经理,或许这听起来有点狂妄,我的理解是任何岗位对我来说都是挑战和机会,赋予新的平台必将激发我更大的潜能。如能得到提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在加强自身学习上,继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这就对我们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契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博览群书,广泛积累知识,更要强化对计算机、新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在加强业务技能上,更加熟练掌握法规制度。法规制度是我们银行工作人员判断企业项目是非曲直的一把尺子,依法办事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自己不仅要熟悉农业银行的全面基础业务工作,而且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行业规章等,并准确理解其基本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对工作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在严格管理上,不断提高信贷管理工作质量。一是严格组织贷前调查,把好贷款准入关。进一步落实好贷款调查、审查制度,从源头上防范风险。通过信息收集、认真辨别、严格核实、评估风险影响等措施,以确定采取针对性的防控风险策略。二是坚持制度落实措施,完善制度办法,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最大限度集中大家的智慧,提高贷款审查水平,保证贷款决策的科学性。
(四)在工作作风上,勤奋务实建功立业。自己一定要勤于经常下基层搞好一线情况调查。勤于及时向领导汇报,请示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亲自过手查阅、落实、收集相关资料,面对每天繁琐杂乱的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合理运筹。同时,工作上求细,就是要严谨细致。注意磨练自己的细心和耐性。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亮实情,不欺上瞒下,不弄虚作假,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做到“诚实、守信、公正、公平”。总之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上尊敬领导,下团结同事,关心员工,为员工办实事,协助部门经理全力以赴搞好部门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如果我这次能够有幸而竞聘上部门副经理,我将在分行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一班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全心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面圆满完成分行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截止20****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11222万元,其中,正常贷款余额235747万元,占比57.32%,关注贷款余额792万元,占比0.2%。不良贷款余额174683万元,占比42.48%,其中,次级贷款余额4174万元,占比2.39%,可疑贷款余额19716万元,占比11.29%,损失贷款余额15****93万元,占比86.32%。较年初增加33648万元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支行和××支行,××支行及××河支行增加贷款42122万元,占全行新增贷款125%,其它支行贷款总额均在减少。
二、目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贷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所占比重过大,20****年末该集团客户在我行贷款余额为176****1万元,占我行贷款总额的42.81%,该客户在我行贷款总额的比重过大,不利于分散信贷风险;
二是中小企业客户流失严重,由于我行在信贷制度及工作效率等等方面的原因,近几年我行中小企业客户流失严重,仅20****年我行共流失客户4户,包括××有限公司、××公司等与我行合作多年的优良客户不再同我行发生信贷关系,流失优良的高利率的贷款3300多万元,而20****年我行开拓的中小客户只有两户,新发放的贷款为300万元;
三是个人类信贷业务品种严重萎缩,20****年我行共发放个人类信贷业务(含低风险业务)共计452笔,金额3645万元,而累计收回个人贷款共计10166万元,下降了6521万元。影响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制度限制;二是经营行营销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已审批的贷款投放速度慢。
四是信贷投放的区域结构不尽合理,20****年除××支行及××支行向××集团及关联企业发放贷款余额增加外,其他8个支行全部下降,一方面会不仅使这8个支行减少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会也会使这8个支行的降低了发展后劲;
五是低风险信贷业务拓展不理想,20****年末我行低风险信贷业务信用余额为16789万元,比上年下降1062万元。尤其是自治区分行在我行设立了东部区票据中心我行尚未进行有效的利用。
(二)基础管理工作仍然还很薄弱。20****年全年进行了多次信贷检查工作,其中包括总行安排的贷后管理尽职情况检查和票据业务专项检查及自行安排20****年1一6月份新增贷款检查和20****年1一8月份新增贷款检查,并进行了前三季度自律监管检查及对全市各行信贷档案规范化管理情况的检查验收工作。通过检查发现,我行的信贷基础管理工作较以前的确有一定提高,特别是信贷档案管理方面规范化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就是信贷档案规范化管理评比的前三名支行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另外对制度执行不严现象仍时有发生。
(三)重放轻管,重拓展、轻维护,部分经营行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现象依然存在,贷后管理工作上的一些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学习不够,部分信贷人员仍未全面的掌握自身在贷后管理工作中的岗位职责,对自己在贷后管理中应做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二是贷款出现风险预警信号时未能及时预警,20****年我行新形成不良贷款1377万元,但是信贷部并未收到各支行已书面形成上报的风险预警信号;三是贷后检查不及时或流于形式,贷后管理往往仅限于填制规定的检查能真正起到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作用;四是贷后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录入CMS系统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信贷管理系统监测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信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也是我行信贷管理工作中当前最急需解决问题。做好信贷管理工作,没有一支懂经营、会管理、业务娴熟的高素质的信贷队伍是不行的.从通辽市分行的实际情况看,虽经多年努力培养,使得全行信贷队伍的“两个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就目前状况看,信贷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仍然不管高,尤其是各支行进行大规则的岗位轮换后,很多从事多年信贷业务的人员调离了信贷岗位,调入了一批未从事过信贷业务的人员进入信贷队伍,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信贷人员没有多年培养以及实践经验积累是不行的,因此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素质是我行信贷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
(五)目前的信贷操作流程过于繁琐,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根据目前我行的操作流程,每笔超权限的信贷业务均需要各级行调查、审查、审(报)批,一方面造成资料传递在途时间过长,延误客户正常的业务经营,影响工作效率,不利于提高我行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形成对我行有限资源的重复占用和消耗,增大了我行经营成本,不利于我行经营核算。今年4月l日新实施的信贷新规则将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三、一季度的工作安排及工作措施
(一)做好修订和完善后的信贷新规则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20****年4月1日起总行修订和完善的信贷新规则将正式实施,区分行将于3月就此问题进行专门的培训。我行也将于一季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辖内的再培训让信贷从业人员基本掌握总行修订和完善后的信贷新规则的内容;二是结合总分行要求明确我行的信贷操作流程;三是确定每一个客户的客户管理行;四是明确贷审会职责并按照总行要求增加贷审会个人委员。
(二)做好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区分行要求20****年度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原则上要在一季度前完成,信贷部已经要求各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去年开始信用评定工作使用CMS系统操作,经过一年的运行我行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操作人员对财务及CMS系统知识掌握太少,出现的多大都是人为性错误,因此我们准备在三月初将各行的操作人员召集到信贷部,选用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指导和操作,并将测评报告内容进行规范,确保我行20****年信用等级评定工作顺利进行。
(三)做好潜在风险客户退出计划编制工作。一季度前要求各支行将计划分解落实到具体客户,对纳入退出范围的客户进行分类排队,确定年度退出客户清单、退出额度,逐客户制定可行的退出实施方案。对年度退出额度超过100万元的客户,信贷部将按照前台业务归口将客户退出计划逐户分解到各客户部门,建立退出客户明细台帐,监测实际退出情况.并对退出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参与客户风险监控,充分利用信贷管理系统,跟踪监测客户退出全过程。客户退出工作实行按季监测、按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考评。
(四)准备对贷审中心的岗位设置进行改革。2004年自治区分行在我行试点进行扁平化改革,已我行的信贷扁平化改革方案为蓝本制定了全区的贷审中心岗位设置,将审查人员按业务品种设置法人类审查岗、个人类审查岗及贷款风险分类审查岗。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不同业务品种的工作量非常不均衡,二是由于每种业务品种专业性强制度变化快,贷审人员长时间不进行审查后不知道审查的要点在哪里,一名贷审人员出差不在时会影响一个业务品种的审查,既不利于贷审人员互相沟通和互相提高,也不利于贷审工作的正常进行。我们准备按以行别为主按业务品种为辅的策略对贷审人员岗位进行配置,解决存在的以上两个问题。
(五)全面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一是基本信贷知识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对信贷基本制度、企业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行业分析、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使之掌握信贷管理基本理念、方法和特点,使之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二是根据不同支行开办的不同信贷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明确不同业务品种的资料内容,装订顺序,规范调查报告及审查报告的内容,并选择典型案例进行现场讲解,提高信贷从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采取考试及现场业务操作测评方式督促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有关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01 大银行不愿意借钱给你经营
大银行们还坚守着房贷领域,因为违约风险低、成本低,还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可以批量处理;在对公业务上,它们也更喜欢国有企业贷款,因为小微企业贷款单笔金额小、频率高,会加大银行的管理成本。
中小银行对收益的要求更高,也更愿意去做抵押物不足值、风险控制更难的业务。通过下调利率来获取房贷业务量已不是它们的重点,有的试点支行甚至完全暂停了房贷业务,打出“退房贷进小微”的战略。“我们内部也调整了考核机制,鼓励信贷经理去开发更多小微贷款客户。”某商业银行个贷业务负责人介绍。最突出的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它们能利用地域优势、更了解本地企业融资需求和方便考察资信状况,甚至推出无抵押信用贷款,不过相应地利率成本也更高。
02 它们并不真的喜欢创新企业
从定义上看,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3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会被银行认定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银行给前者的最高房贷额度为500万元,对后者则不会超过100万元。
银行并不会真的按政策鼓励的那样对类似文化创意、软件技术等新兴行业投入更多青睐,它们最大的愿望一定是确定你的生意很好。“确认科技型轻资产小微企业的放贷风险最费劲,它们少有固定资产可查,没有厂房、机器和有形产品,更多的是给你一堆资质、专利证明、着作权这类软性的东西,我们也拿不准它的经营状况和前景。”这导致实际上贷款审核程序更繁琐,银行对这些行业的放贷更不容易。
03 信贷员会做“侦探调查”
现在小微企业的数量多、种类丰富,对银行来说,风险控制变得更难。“之前更重视抵押物和资产实力,贷前调查只需查看企业的财务数据和流水,再简单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即可。”但小微企业没有足额的抵押物,缺乏资金实力甚至是现金操作,查资金流水根本就反映不了问题。
因此,虽然对小微企业的基本评价指标是贷款人的职业、户口、企业所处行业、个人历史信用记录、资产状况、现金流等,但银行信贷员实际的贷前调查工作远远不止这个范畴。如同侦探,客户经理会通过走访企业主的邻居、客户、亲朋好友,甚至以“卧底”的方式,正面或侧面地打听你全方位的状况以判断个人信誉和经营状态。他们基本知道“企业主的婚姻状况,何时登记,有几个小孩,在哪里上学,常住地在哪里,毕业以后在哪家公司担任过什么职务”等等。
04 经营状况不止看财务报表
本质上,企业的销售和现金流是否稳定,是企业获得贷款多少的主要参考依据。银行会用什么方法考察?“查看对方提供的财务报表只是个流程,对小微个体商户,更有效的办法是直接查看合同复印件,看到交易金额、应收账款数目。”而你的合同如果是大型企业的订单,银行就会更放心。更细致的信贷经理会去“抽查比对企业与其中几位客户的合同以及销售回款情况,将销售合同载明的起始日期、交货日期、收款日期与财务的进账日期进行比对,并核对开税单的日期,查看合同履约是否完整”。
此外信贷员还有一些技巧,如查看企业的水表、电表,“因为水电的每月用量大小和是否稳定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但只是个辅助。”某银行人士指出。
05 它们更喜欢“批量开发”
国内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营销上有两种模式,其一就是“散单”,即单户营销或介入;其二就是区分不同业态商业集群进行批量开发。按照银行“零售业务批发做”的经营思路,它们更喜欢投入小额贷款客户的批量开发。
某小微金融服务突出的银行就将业务的重点发展行业定位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区域优势明显、受经济波动和通胀影响较小、经营周期相对稳定、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日常认知度高的行业”。如此,再按照商业圈、产业链及供应链集群进行信用考察,针对性地提供授信方案。也就是说,你的生意链条或商圈里有小额贷的成功例子或者优质的需求方,你通过审批的概率也就更高。银行还能组织“圈链会”,就是由贷款企业所处行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成的松散圈子组织,更能准确获得圈子里小微企业的信息。
06 你可以不依靠担保公司
对于商业信用度低的小微企业,第三方担保就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充当了一个“桥梁”角色。小微企业在进行抵押贷款时,可以通过担保公司全程担保放大抵押,获得高于抵押物价值的贷款额度,但需要支付给担保公司较高费用,大概是借一年是贷款额度的3%、两年5.5%、三年7.5%;如果进行信用贷款,担保公司的费用在0.5%左右。
银行为降低风险当然愿意和担保公司合作,但这样一来贷款方的成本增加会影响客户增长。所以它们也更灵活地推出更多担保形式:无抵押的情况下,可以找第三方个人或经营链上游企业担保,典型的如供应链核心企业担保、多家小企业组成“联保体联保”、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商铺承租权质押、集群项目项下市场管理方保证担保、自然人保证、自然人互保及信用方式等;甚至还有地区性城商行不需任何抵押和担保,但额度偏小,在50万元以下。所以小额度的经营资金需求不用急于找担保公司操作。
07 信贷经理能帮你“插队”
银行信贷客户经理一般有自己专注或负责开发贷款业务的行业,比如服装销售或者软件行业,这样有助于他们自己对行业的认知和把握。“时间久了就更了解行业的细分状况,知道针对每个公司的细分业务要考察不同的贷款申请资料。”所以对你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情况、是否更符合放贷标准,他们有直觉。你从他们那里就可以获得一个差不多的答案。
如果你很着急用钱,“贷款流程一般需要将贷款申请和贷前调查报告递交给主管分行,再派主审官到企业做贷中调查,最后等待贷审会审查。”同样流程下,为增加成功率和累计业绩,银行信贷员会帮你在上报时“插队”,也就是说面对贷审会的质疑,他会把更有把握的企业优先递交材料上去,减少你们共同的“等贷”时间。
08 信用卡融资有门槛
如果你的企业需要的流动资金一般都较为小额,而且频繁,信用卡56天左右的免息期看起来也是个不错的融资方式。但那些号称“与银行有亲密关系,交几千元费用就能帮你办出额度50万元以上的信用卡”的中介公司,你还是要小心。银行对信用卡的发审是收紧的状况,尽量不要“违规操作”。
目前确有不少银行推出针对小企业主和个体商户老板的高额度信用卡,但这类针对小微企业开设的信用卡融资服务仍是要按照贷前审核发放,且并没有免息期,往往借贷成本是按协议定价,适合流动资金一时短缺、很快可以还款的客户。银行本质上是把小微信用借贷和信用卡功能合并,为简化贷款程序,并借用信用卡较成熟的贷后管理和催缴机制。例如光大银行的“易快发”最高授信200万元,其风险控制办法是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愿意为下游小企业做担保或交纳保证金,使银行给对方一个信用额度缓解资金压力。
09 它们解决不了坏账问题
对于银行来说,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的利润要比房贷高得多,同时意味着它们贷款不良率也大得多。据普华永道《2012年上半年中国十大上市银行业绩分析》显示,2012年上半年十大上市银行个人贷款的总体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18%。
银监会对小微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最高可达到5%左右,以鼓励银行积极贷款给小微企业。银行除了靠提高门槛、吸引利率承担能力更好的中小企业贷款来拉低不良率,还有个“灵药”是政府补贴。比如上海继续推出10亿元风险补偿基金,使银行对科技型企业贷款发放贷款的不良容忍率放大至5%;而它整体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率为4%,其中3%以上的银行净损失是由财政风险补偿金进行补偿。
10 年底贷款更难审批
关键词: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大量出现,物流行业不断完善发展,网络购物安全性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消费。根据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中在校学生的比例高达28%。其中大学生因每月有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费,消费有一定的自主性,成为了网络消费的重要群体之一。大学生受到西方超前消费观等因素影响,从倡导节约的消费观逐步发展为提前消费的消费观。2009年起,以招商银行为首的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暂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瞬间遭遇冷流。大学生所支配的生活费无法满足所需要的消费,很多民间小额借贷公司及平台趁势介入。作为电商巨头的京东向大学生开展了“京东白条”服务,支付宝也推出了“蚂蚁花呗”信用消费贷款服务。《2015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1%的在校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网络分期购物。
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借贷,网络借贷不需要繁琐的手续资料,操作流程简单快捷,使得其快速发展。但在这同时,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自我规划意识浅薄以及对自身的还款能力了解不到位,让他们面临高手续费风险以及无法还款风险。还有一些不良商家与信贷公司联手,向学生推出高利息的业务和商品。甚至有一些网贷平台在利益驱动下,为大学生提供放贷业务,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形成诱导。网络借贷实质上是一种金融投资,缺乏可靠的信用凭证,同时在没有严格资产与信用审核的情况下,其中包含的风险不可小觑。
一、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为研究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的影响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大学生网贷消费的数据来源。遗憾的是,现有研究未能提供过多公开可利用的数据。为解决该问题实现本文研究目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设计一份具有充分效信度的问卷是本文研究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已有网贷研究现状的回顾设计了初稿,然后在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预调研,最终形成了《大学生网贷消费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网贷的了解情况及使用情况设计了23道题目;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对影响网贷消费风险的各因素强弱程度的看法,选取了六个风险因素,按照强弱程度分别赋予1-5分。
2.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江苏省各地区部分大学生。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35份,剔除部分答题不完整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共计182分,有效回收率为77%。样本具体描述情况见表1。
根据此次调查问卷统计,本次调查受访者主要集中在大四学生,女性受访者较多于男性受访者。从表中可以看出,使用网络借贷的大学生比例占到受访者的一般。由此看来,网贷已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关于大学生网贷消费现状的特点:
(1)大多数学生生活费固定且有限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较强的生活工作能力,有超过80%的学生生活费来源于父母。有少数学生通过校外兼职打工与获得奖助学金来增加自己的生活费。学生的生活费固定而有限。大多数学生可支配的生活费在1500元以下,导致部分同学的生活费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后无法满足额外的消费需求。这样的情况下,这部分同学可能会选择贷款消费。
(2)生活消费与电子消费成为大学生网贷消费的主要用途
从图1可以看出,服装鞋包、化妆品等生活消费类的商品在大学生网贷消费用途中占比最大。其次是电子产品。珠宝等高档消费品以及教育学习消费品仅占小部分。生活类消费品是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商品,是学生在日常必要支出外花费最大的一个部分。快速更新迭代的数码产品也是大学生追求的商品。大学生对科技新品的兴趣加上或多或少的攀比心理,进一步加快了网络借贷的发展。一些分期购平台与电商合作推出电子设备分期购买活动,推动着大学生消费。
(3)学生自身偿债能力不足,发生逾期还款情况
在使用网贷的学生中,仅有18.07%的同学觉得还款无压力,其余很大一部分同学多多少少会感受到还款的压力。有34.94%的同学发生过逾期还款的情况。大学生拖欠还款现象较为严重。
总体而言,目前使用网络借贷的大学生除了在贷款前缺少慎重的考虑外,还比较缺乏信用意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逾期未还款的严重性。发生欠款后,有些同学对欠款得过且过,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由于自身缺乏偿债能力,会选择向父母寻求帮助。这种不理性的贷款行为让逾期情况不能得到本质上的改变。
二、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
大学生注重享乐,比较容易获得借款会让大学生的消费欲提高,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还会在同学之间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心理,这对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有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在诸多的风险问题中,大学生网贷消费中逾期无法偿还欠款的风险是最突出的问题。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各个风险赋分1-5分,五个风险的评分都在3分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认为网贷消费存在较大的风险。其中无法及时还款的风险得分最高,成为了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中最值得重视的风险。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下面将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大学生网贷消费逾期风险各因素的强弱程度。
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因素实证研究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网贷消费面临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生借款逾期还款问题。选取了贷款金额、消费用途、月贷款频率、个人月生活费、选择网贷的利率高低、个人还款信用意识这六个与逾期问题相关的变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1.问卷结构效度检验
在对问卷调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考量本次问卷调查所收集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如何,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KMO与 Barlett检验结果来看,KMO的统计量为0.617,一般认为,KMO值小于0.5时,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值大于或等于0.6时则表明该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本研究问卷的效信度是令人满意的。同时Bartlett检验中的sig值为0
2.提取主要因子
本次研究使用SPSS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因子提取的方法为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s)。在表3中,前两个因子的累积解释的总方差之和达到62.631%,已经可以较好的解释网贷消费逾期的风险因素。同时按照碎石图上因子的排列来看,前两个个因子的特征值都接近1且差异较大,从第三个开始,特征值差异很小。因此,可以删去剩余四个相关程度较低的指标。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两个因子。作为研究影响网贷风险的主要因子。
3.因子命名
因子命名是对公共因子进行理论解释的过程,一般根据因子旋转前后的成分矩阵图将得分靠前的因子与得分靠后的因子进行区分,探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赋予相关的因子概念。
表4为因子旋转前和进行了方差最大因子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图,通过对旋转后的因子进一步分析,给出因子命名结果。从前面三个步骤中确定选取了两个因子,分别为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第一因子在贷款金额、个人月生活费和月贷款频率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贷款数量因子。第二因子在个人还款信用意识、消费用途以及选择网贷的利率高低上载荷较大,命名为贷款主观因子。
4.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因子回归分析
表5为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即为回归得出的因子得分函数,由系数矩阵将2个公因子表示为6个指标的线性形式。因子得分函数为:
这两个因子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网贷消费中最突出的逾期无法还款的风险问题,但是单独使用某一公因子并不能对该风险问题的认识做出综合评价,所以,可以按上面表3解释总方差表中的两个公因子对应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出综合统计量为: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一系列描述统计分析后,我们看一看出大学生网贷消费中风险问题最为突出的在无法及时偿还欠款上。根据已有研究选取六个影响因子,利用因子分析对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逾期风险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从综合统计量方式可以看出,第一因子的系数大于第二因子系数,这说明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贷款金额、月贷款频率以及个人月生活费这三个因素是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用途、个人还款意识还有选择的网贷种类与之相比还是其次的。可见,贷款金额与贷款频率是最直接影响逾期风险的因素。往往使用次数越多,申请金额越大,所需要偿还的欠款也越高。而个人月生活费直接反应个人的偿债能力,学生的偿债能力越高,能够偿还的欠款就越高,这样可能发生的逾期欠款就会相对减少。根据因子得分函数,大学生如果进行网贷消费,最首要的,就是考虑自身的情况使用网络借贷,这样才能降低网贷消费中的风险。
四、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的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大学生面临的风险问题,可以从学生自身、学校及政府政策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从而降低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风险。
1.学生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影响大学生网贷消费逾期欠款风险主要在学生贷款金额、贷款频率和个人偿债能力方面。首先要对自身的偿债能力和消费能力有深刻的认识,在能保证还款的基础上进行提前消费,控制自己每次贷款金额以及使用贷款的次数。同时需要学生深刻意识到个人信用的重要性,产生贷款欠款要及时处理,以免生成不良信用记录。学习有关的理财知识,增强风险观念。在进行网贷消费前谨慎选择网贷平台同时对自己所要选择的网贷平台进行详细的了解,防止有些非法借贷平台骗取自己的有效信息。
2.学校加强管制,进行风险意识教育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不仅知识对经济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财知识教育,同时也应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供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同时应该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和风险意识,借助一些媒介,实施反p骗教育和学生诚信教育。
3.政府规范市场,完善相应监管制度
政府应该推进自律监管体系,同时可以颁布条例完善监管制度。网络借贷没有完全纳入政府的监管范畴,其独特性使得它的监管模式与传统银行大相径庭。由于其发展还处于起步加速阶段,还未成立较多的相关法令和条例。首先应该倡导平台自律监管,然后政府进一步建立行业性规范和专门的法律法规,加速健全社会征信系统。出台市场准入政策,严格控制高利率高手续费的借贷平台交易。最后,政府也应该像学校一样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适当合理的提前消费。
五、结束语
网络借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学生提前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对于探讨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风险以及控制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利用网贷进行消费并成功偿还欠款可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实质性的贡献。但进行网贷消费也会出现欠下巨款无法偿还的情况进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进行网络借贷消费应该趋利避害,针对风险实施相应的管理对策,规避风险,正确利用网贷进行消费,最终实现社会社会、网贷平台和学生之间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毛能.新生代大学生微消费贷款研究[D].浙江大学,2016.
[2]季振华.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风险研究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
[3]张瑜.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业务模式及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经济视角(上),2013(12).
[4]王永峰.大学生分期市场成长与问题浅析[J].科技经济月刊,2016,01:132.
[5]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4):32-35.
[6]黄震.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经济导刊,2012(11):61-62.
[7]雷舰.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监管对策[J].国际金融,2014(8):71-74.
一、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风险
(一)流动性风险压力增大
一是资产流动性风险增大。由于金融危机已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部分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损失。
二是负债流动性风险加剧。受农村信用社存贷比居高不下和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减少,储蓄存款降低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相关损失。农村信用社筹资能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原有的筹融资安排,迫使农村信用社被动地进行资产负债调整,造成流动性风险损失。“三农”存款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负债,信贷资产是主要为“三农”所投放的生产经营,生活消费贷款,从当前经营数据看,“三农”贷款占比呈下降趋势。从存贷比来看,农村信用社存贷比大多在70-90%,加之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资产质量较差,以致资金流动性不足。
三是挤兑风险增大。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造成民众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信任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企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三农”,外出务工工资收入存款占较大比重,农民工大量返乡而形成的储蓄存款大幅度下降的压力。
(二)操作风险突出
一是由人员引发风险的可能性增加。农村信用社员工业务知识的缺乏,不懂装懂,在日常业务中存在风险隐患。
二是流程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违反相关业务管理规定,逆向操作或跨流程操作。
三是系统风险隐患存在,业务操作系统的不成熟、漏洞的存在和不当操作,系统虽然升级,无论服务功能、业务结构还是结算方式,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信贷风险增加
一是贷款管理不规范。《贷款通则》中已明确规定了发放贷款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各级信贷管理部门也制订了信贷管理规范化操作实施细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信用社却做不到这一点,在贷款发放时,随意性较大,缺少必要的抵押、担保或者是虽然有抵押但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形同虚设,是实际上的信用贷款,隐藏了较大的信贷风险。
二是超权限超规模发放贷款。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各级农村信用联社都有规定发放贷款的权限和额度,然而某些信用社超权限放款有禁无止,甚至有些信贷员变法发放大额贷款,把一笔超金额的大额贷款分成若干小额贷款来发放。
三是行政干预,由于行政干预农村信用社发放了一些自己不愿意发放的贷款。这些贷款在每个信用社都有相当的比例,并且有的已逾期三年以上,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正常发展。
四是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风险。农户贷款基础、农民信用程度以及道德水准参差不齐,缺乏市场、信息、风险的认识准备,易诱发债务负担;对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而言,认为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政策要求,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对农户贷款对象、条件、金额等贷款要素降低标准,加之农民信用观念淡薄,从而导致新一轮贷款沉淀。
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强化资金营运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
一是要大幅提高资产质量,努力降低资产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要合理运用资金,要坚持审慎的经营原则,科学判断经济形势,严防贷款集中投放高风险行业,当前房地产行业应高度关注,警惕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损俱损。另一方面,要加大不良贷款的盘活力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套贷款清收工作方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贷款明确责任人,并在此基础上落实责任,将难以清收的欠债企业及个人贷款和恶意逃废债务的,集中力量进行清收或依法进行强制清收,加大打击整治的力度,真正做到“前清后不乱”。
二是加大资金组织力度,降低负债流动性风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明确降低了农村金融准入门槛,重新界定了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农村信用社从“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转变为“服务农民的主力军”,“政治地位”有所调整,“三中全会”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波澜壮阔的农村金融市场逐鹿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如果农村信用不未雨绸缪,提升软实力,提高吸储能力,夺取市场份额,迎接此次金融危机和未来市场竞争的挑战。
(二)强化“[,!]合规”操作,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一要加大规章制度建设力度,锻造制度执行力。第一,要加大制度的回检力度,对新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要及时制定或修改相关制度,强化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建设,以制度约束风险隐患;第二,要抓整改问责,要自查自纠,自我暴露和自我整改,对整改台账反映的风险隐患、整改落实、责任人处理、后续审计等情况持续检查,在检查中一但发现整改不力,或出现新问题,对整改不力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的人员进行从严问责;第三,严格执行开办新业务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对产品和理财产品,风险提示要充分,警惕那种只提示收益而对客户忽略风险的业务品种。
二要加大风险排查深度。要围绕“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网点、重要和关键岗位”,持续开展风险排查,强化账户对账,排查账户风险,展开票据业务检查,重点关注关联客户间虚构交易、无真实贸易背景票据行为、保证金不实和挪用保证金行为等,全力防范票据诈骗。同时强化对基金、保险类中间业务进行检查。
三要强化内审职责,排查内部风险。要做到内部审计不走过场,严防 “猫鼠”一家,切实落实九种人排查措施;严格执行重岗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要加大稽核内审职责,强化自我发现,对强制休假人员,要及时对其所经办的业务进行审计
。不断增强稽核审计的独立性。四要注重法人治理,搭建符合市场规律的组织架构平台。决策上防止一人说了算,防止“一刀切”,运行上要真正实行前中后台分离,突出市场特点和风险控制,防止行政化。
五要加强科技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严格业务操作系统的流程管理,杜绝违规操作;进一步加快系统升级力度,弥补系统缺陷和漏洞。
(三)强化信贷管理,降低信贷风险
一是贷前调查要把好风险准入关。重点关注与经营相关度较高的参考数据,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和产品竞争优势、持续发展能力。要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了解其现金流量,客观评价其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
二是贷时审查要把好风险控制关。风险管理部门要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要重点审查是否由借款人本人持有效证件办理贷款业务,贷款资金流向是否符合贷款用途。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主要指经济主体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投入结构,这种投入结构所需要的配置资本相对低下,一般可以通过自筹得到解决,或者说,内源融资正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相适应,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但这种金融安排只适用于处在初创时期的企业,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则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仅包容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正规”资本市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并且,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同时,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率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而且为大量非法资金提供了活动空间等原因而大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范畴。因此,在我国,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躺”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又缺乏资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仍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交易的不顺畅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有制歧视。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
24%左右,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其主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国有银行不愿也没有必要因为给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即便是民生银行这样的纯粹的民营银行,主要客户也是大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和大项目。二是客户评价标准歧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是针对较大型企业制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大企业的各项信用指标是中小企业无法相比的,该评定办法过于强调企业资产规模,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客观上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信用标准歧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信心。
(五)企业自身
现实中,中小企业违约行为已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趋于谨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信用度低、风险度高的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22.5%是由于自身信用不佳造成的,这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
总结
要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协调合作。
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增强信用意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给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银行贷款并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逃费银行贷款债务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产品的设计以及信贷业务的创新,以满足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如民营企业联保、仓单质押等,既方便民营企业贷款,又减轻其担保费用负担;政府倡导建立由民间发起、民间参股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小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激活国有银行的活力,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完善银行业整体架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来适当转移贷款风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穆争社.“浅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3
2.牟伟明.“企业融资成本新探”,《经济师》,2003.8
【关键字】中小企业;银行融资;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公司融资时,向资金融出方支付资金使用费,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费,以及产生的其他相关代价。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银行融资是企业最常见的融资形式,信誉高的企业可以直接向商业银行进行各种融资,一般企业需要担保、财产抵押、票据质押进行融资,这些都是企业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大众化的融资形式。但由于市场运行规律、中小企业的先天弱质及金融业的经营特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主要指经济主体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投入结构,这种投入结构所需要的配置资本相对低下,一般可以通过自筹得到解决,或者说,内源融资正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相适应,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但这种金融安排只适用于处在初创时期的企业,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则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仅包容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正规”资本市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并且,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同时,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率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而且为大量非法资金提供了活动空间等原因而大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范畴。因此,在我国,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躺”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又缺乏资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仍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交易的不顺畅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
(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有制歧视。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
24%左右,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其主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国有银行不愿也没有必要因为给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即便是民生银行这样的纯粹的民营银行,主要客户也是大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和大项目。二是客户评价标准歧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是针对较大型企业制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大企业的各项信用指标是中小企业无法相比的,该评定办法过于强调企业资产规模,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客观上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信用标准歧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信心。
(五)企业自身
现实中,中小企业违约行为已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趋于谨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信用度低、风险度高的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22.5%是由于自身信用不佳造成的,这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
总结
要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协调合作。
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增强信用意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给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银行贷款并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逃费银行贷款债务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产品的设计以及信贷业务的创新,以满足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如民营企业联保、仓单质押等,既方便民营企业贷款,又减轻其担保费用负担;政府倡导建立由民间发起、民间参股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小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激活国有银行的活力,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完善银行业整体架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来适当转移贷款风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穆争社.“浅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3
2.牟伟明.“企业融资成本新探”,《经济师》,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