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6:33
导语:在线上教学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教学方法
2月3日,在区电教中心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网络在线直播培训,通过培训我们掌握了网络直播及人人通的使用方法,这为我们今后的线上上课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虽然没有教室和教学的硬件设施,仅一台电脑和手机我们也要坚守这份工作的使命。在线上教学初期,我校数学教师“微信”、“人人通空间”“一起小学”三个客户端相结合,学生在微信进行语音签到及导学案、微课的接收,在人人通进行体温填写及计算题的“习惯养成”,在“一起小学”进行练习检测。教师通过“微信”及“一起小学”批改作业。随着线上教学时间的推移,经各位领导商议后决定,可以进行直播授课。从刚开始接触“钉钉”软件到线上给学生教学,从不熟悉迷茫到线上教学中的收获,我们深深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紧跟时代的脉搏,更何况认清形势认真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线上授课开始时,教师保证提前几分钟签到,保证听课学生人数,做到每位学生不掉队。授课时教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并举一些具体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提问应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应做出恰当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强调重点和难点,助学生总结知识点,提醒学生做笔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授课节奏。
(二)教学效果
1.对于重难点内容,通过反复重学,反复思考,来帮助彻底的理解和掌握。
2.在线学习能很好的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背景、个人喜好、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3.由于不能和老师面对面,学员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大大减弱,学员会慢慢培养起“学习得靠我自己”的观念。这实际上是促使学生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出现的问题
1.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较高,缺少老师的现场指导和约束,容易走弯路。
2.网络交流不如面对面交流来得直接,也较为花费时间,而且容易让学员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听不明白还可以重学,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3.对于在离开老师视线,而且家长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课上课后监督环节有很大漏洞。
(四)改进措施
1、提醒孩子在一个安静的场所学习,与学生互动,努力让课堂生动、丰富,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致。
2、与家长及时沟通,适时监督孩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朝努力上进的方向发展。
3、课前检查网络通讯情况,确保网络畅通。
4、通过随机点名提问方式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夸奖学生,让学生乐于参与。
二、语文学科线上教学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学科的性质,在广阔的资源中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方式,为此我校语文教师采取了“一起小学学生”、“微信群”、“希沃白板”、“人人通空间”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微课,重点讲解教学难点和易错点,并将微课链接发到微信群,学生可以重复观看;利用“一起小学学生”、“人人通空间”里的优质题库,为学生选取预习和课后引导巩固习题;利用“微信群”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同时也通过资源转发等方式,为学生推荐优秀微课和PPT。
(二)教学效果
“停课不停学”期间大量用户扎堆聚集在教育类网站和教育类APP,导致网络比较卡,制约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使用的是父母的手机或父母淘汰的配置较低的手机,在线上教学时,往往会因为电话来电或卡顿造成学习中断。线上教学教师不能直观看到学生的学习的纪律、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抛开上述问题,线上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容易投身其中。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有时网络卡顿,教学有中断。教师找出是自己网络问题还是学生网络问题,如果是自己问题,联系网络公司解决。如果是学生问题,联系家长,指导家长解决孩子网络问题。
2、小学生自主学习较差,如果布置的是文字,或PPT学习,则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改善措施:布置的是微课或实时小视频教学则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也更好。
3、布置的作业分为网上完成作业和纸上完成作业,个别同学作业完成比较拖拉,老师在批改纸上完成的作业时批改比较耗时。改善措施:为了学生的眼睛健康,教师尽量给学生留纸质作业,给学生分组,建立小组群,在小组群里教师便于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三、英语学科线上教学
2月10日前期,我们已经紧锣密鼓,做好网上教学的各种安排,建立微信群,让家长下载App,自主备课,挑选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制定网上教学计划,到学校取回任教学科的课本和参考书等。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线上授课我们利用微信区、人人通选用了优质的授课资源给学生,包括区教研室安排的每个年级的骨干教师发送的资源,微信公众号的资源,“一师一优课”等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和家长反馈较好。3月15日前后,街道教委又安排每个学校利用固定时间进行学校的教研,我们响应上级的安排,积极组织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师进行教研。针对近期网上教学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讨。我们研讨教学进度,探讨学生上网课时可能出现逃课的情况该如何避免,学困生上网课能否跟上进度以及有些学生的单词错误发音在线纠正存在困难的情况进行教研。后来我们调整了教学方式,4月20日起,所有教师尽量采用钉钉直播授课,因为所用软件可以统计学生的在线时长,可以避免给一些逃课的学生打开手机,人不在身边,这样的互动方式老师可以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效果
老师在备课、上课方面下了较大功夫,课堂授课高效,利用直播,以不同的游戏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家长对线上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线上教学的时间可能稍有些长,教师要做到精讲。布置的线上作业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需要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上传,也有的同学反复督促仍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学校复课后我们老师也会对线上教学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摸底,进行查漏补缺,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复习。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师生交流互动有限。观看微课时看不到每个学生,无法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无法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课堂管理。另外,在线教学,学生发送语音时,学生发送音频老师们逐个听完,虽然进行了点评,但是觉得同学们浪费了宝贵的等待时间,不纠正又没法进行下一步课文的学习。
2、近期使用上学期的课表上课,学生有时不能签到,同时线上教学战线的拉长,加上大部分家长的复工,不能很好地监督学生,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差,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针对这种问题,学生不在老师身边,老师们也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及时主动与家长联系,课上为了更好地监督学生,直播授课时多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把每次直播的时长给课堂参与率低的同学家长,查找原因。线上作业上传不及时的同学老师每次授课时进行再次提醒。
四、其它学科线上教学
在这里特别一下是我们五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们。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疫情期间多次进行了网上研讨交流,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要研讨交流中,我们针对五年级的学生特点,逐渐摸索出了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的线上教学模式。当然教无定法,我们还在不停地探索,这次我们把这种学习模式带到大家面前,希望我们大家群策群力,针对学生的居家学习的现状,对于如何保证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更多的思考,找到更好的方法,以提高我们洸河学校语文教研团队的水平和教学成绩,使我们洸河学校的学生受益。
我们研究了线上晨读的模式,自从上次教研,听了侯娜老师的课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侯娜老师给我们的网课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和范例。从听完课后,我就在不断地规范我们班的晨读,不断解决晨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话筒没音;有的学生装作不在线,不回答问题;有的摄像头说关就关;有的上着课一会就看不见人了(可能是掉线)······检查背诵还没查到几个人,对学生的情况还没摸清,晨读就到时间啦。等等出现的这些问题,使晨读上起来十分无趣和没有效果。为了使每一位同学参与到晨读中来,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完成晨读朗读和背诵任务。课上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抽选功能,面向全体同学进行随机检查提问。以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力求利用短暂的20分钟时间抓好朗读和背诵的落实。为了更好地监督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我还充分发挥了12个小组长监督和记录作用。让小组长当好监督员,当好老师的小助手。随机提问时有时是以小组为单位,也有效开展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长们帮我查看考勤,迟到、中途掉线、早退等情况,上完课后在小组群里立马汇报。检查提问时还帮我记录本小组成员背诵情况,也及时把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通报到小组群里。这样我就能更快的找到哪个同学没背好,及时的通报给家长,让家长再做好协助,督促其完成任务。
课下再让每一位同学在班级优化大师提交背诵视频,让那些课堂上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也能得到老师的督促和检查。这样确保每一位同学不掉队,每一位同学都能及时完成任务。其实同学们为了课堂上能顺利的展示背诵,都能把学习延伸到线下,此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认真做好招生工作,完成招生任务
本学期我校面临着强大的招生压力,学前和一年级新生的报名人数远远超过招生计划,学前新生报共500多人,一年级报名人数也是400多人。面对强大的招生压力,我校按照县教育局的招生区域划分规定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确保稳定及服务范围内优先就读的原则下认真完成招生工作。
二、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建设年”的工作目标,抓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一)常规管理达标评估工作
1、学校制定了常规管理达标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2、召开了环江县一小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达标迎检迎评动员会。
3、召开了环江县一小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达标迎检迎评档案建设培训会。
(二)认真抓好教学常规。
1、继续抓好教师教学进度、教案、作业布置与批阅、教学反思、随笔、教研活动记录、听课笔记、试卷质量分析、班会、家长会和培优补差等工作。校长室、教导处加大对各位教师随堂听课力度,校长随堂听课共10多节。本学期教导处共两次检查各位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检查,并及时反馈,面对面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2、10月开展了“教学常规活动月”活动,学校领导、教导处、教研中心组成员重点深入一年级5个班听课,重点了解一年级新生课堂教学常规情况。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堂上的坐姿、听课、发言及提问、写字、读书等学习常规教育。体育积极协助一年级教师做好学生集会、课间操队列训练。其次,还深入其他年级班级听课文、数学、英语课,10月底召开了教育教学常规活动月总结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强教师培训。
切实坚持教师专业化导向,以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核心,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重点抓好教学理论、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增强与周边县市兄弟学校的教学联谊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以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不同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名师”培养工作机制,积极搭建优秀教师成长平台,努力培养一批在全县知名的名师。
1、12月初与宜州实验小学开展了教学联谊活动。
2、谭东茂、韦雅漫、韦早菊、韦素莉、蒙鹏鲜、卢壮生等老师协助县教育局职教股开展教师培训及送教下乡活动。
3、教师业务培训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单周进行政治学习,双周进行业务学习。
4、加大外出培训学习力度,按照县教研室培训、听课通知,组织教学参加区、市、县级听课、培训学习,提高教学业务知识及水平。
四、教研工作常规化。
1、学校语文、数学教学中心组继续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市级课题研究。
2、教师个人继续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工作。
五、需要进一步加强及改进方面
1、课题研究缺乏专家引领及理论指导,效果不明显。
2、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压力大、工作量大,大量的精力倾注在确保教学达标上,教学创新意识与精力不足。
3、教学以外的杂事过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教学工作。
4、教育经费投入过少,教学设备单一陈旧,严重限制教学现代化发展。
三、推崇务实求真,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在工作中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倡导教风严谨,工作细致的精神,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总结【一】
根据教育局要求,按照学校延时开学教学工作方案,坚持教师线上指导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天赉小学一年级数学组经过讨论与准备,开展了有序的线上教学工作。
一、线上教学活动
网络教学第一天,家长反馈名师直播课堂效果较好,同时反映部分学生因网络卡顿影响观看。老师们及时调整策略,把精选的微课和录制的视频推荐给孩子,再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在线辅导,保证全体孩子掌握知识。在孩子们观看直播的同时,一年级数学组成员也认真听课做笔记,并且全天候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主要采用作业盒子,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后,系统自动批改,在所有学生提交后教师及时总结反馈,并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书面作业则是一一点评。虽然是隔空教学,但是老师依然是兢兢业业地辅导学生、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
三、改进措施
虽然教师们尽心尽力做了很多工作,但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个别家长对线上教学不重视,孩子不能完成作业。老师们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对特殊时期的工作方式能够理解,从而重视孩子的学习!另外,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较长会影响孩子视力,所以尽可能减少电子作业加强书面作业。为避免刷屏减,轻家长的负担,进行小组抽查,批改作业。
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纵使病毒猖獗,我们也能创新教育思路,提高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为天赉的娃们创造更好的明天!
更多关于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总结内容欢迎点击进入↓↓↓
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教师心得体会总结
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授课感受总结
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情况通报
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总结【二】
初三是由县里的名师进行专题教学,我全程听了自己所带学科的课,名师讲解都紧扣中考命题点,而且知识讲解详实,我听后都感觉收获颇多,相信如果学生能认认真真听课,收获会很大。而且学生可以针对自己薄弱的科目或者知识点反复观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这样的新的教学形式,我是怀着好奇和疑虑而接受的。
一、优势:
(一)学习了一门技能。通过几天的培训和实践,对网上授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并且能给学生上直播课了。
(二)学生的学习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重新学习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
二、不足:
(一)和学生互动不方便。
(二)不方便管理学生。
(三)学生之间不能一起探讨所学内容。
(四)老师和学生不能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希望疫情快一点结束我们都能回归实体课堂。
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总结【三】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到来,我们看不见它,却深受其害。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这对于即将要开学的我们来说,更是不知所措,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让我们有了头绪。
在看到“停课不停学”的文件后,学校就通过钉钉直播给我们培训如何操作,怎么样去开展直播,学校也就疫情防控时期停课不停学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各个年级、教研组也纷纷召开会议,认真对如何落实“停课不停学”进行了研讨。
“停课不停学”目的在于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由任课老师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延期开学对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在线授课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平时在课堂上习惯了和孩子们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突然要开展没有学生参与的线上授课,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通过一周紧锣密鼓地准备,在开始直播之前我们进行了线上测试,确保孩子能够顺利收看。直播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互动区域和学生进行适时的互动,便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一开始用手机发起直播,发现用手机直播,画面晃动厉害,非常影响听课效果。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我改为使用钉钉直播课进行线上教学,我也在几次试播中慢慢有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1.双击需要进行直播的钉钉班级群;2.在发消息的区域有一排图标,当光标移动到“发起直播”时点击,在群最上方就会出现“发起直播”的一排图标,点击“开始直播”;3.选择“屏幕分享”模式,将钉钉最小化,打开桌面上保存的PPt,点击放映,就可以授课了;4.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关注互动区域,学生如果有疑问,老师要适时进行答疑讲解,及时和学生互动;5.课程结束,鼠标移动到电脑上方,就会出现刚才发起直播时的一排图标,点击“结束直播”,直播课结束。我在发起直播时选择了保存,这样大家就可以在群里看直播的回放,电脑和手机观看直播的打开方式略有不同:手机观看直播或回放,需要打开群页面右上方的“”图标,点“直播回放”,就可以看到观看直播过的内容,也可以自己发起直播;电脑上观看回放时,要点击钉钉群右上方“直播回放”的图标,选择自己需要的视频进行回放。线上发起直播还可以进行多群联播,这也意味着一个老师授课,同年级的所有班级学生可以同时听课,其他老师则可以参与学生的互动。这样的讲课方式,不但锻炼了老师的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
线上直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给孩子们的学习创造了机会。线上教学在继续,老师学生的学习在继续,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期待与学生见面。
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总结【四】
受疫情的影响,假期延长,为了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我们一二年级老师和学生在中心校和校委会的安排下从*月*日到*月*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线上教学。现将一二年级网络的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1、认真按学校的课程表上课,每天早上7:50以前都能及时开启打卡模式,进行一天的工作,语文老师提前都会在钉钉群或微信群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关于诵读的学习任务或预习新课,8:00准时开启一天的晨诵课,并让学生进行诵读打卡,家长们把孩子诵读的视频发到群里,个别老师还会对学生的诵读进行适当的指导。分享直播链接,提醒孩子们10:00准时进行市局直播的在线学习之后进行班级内部直播学习的知识落实与督促,在班级直播时能进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并及时在家校本里布置当天的作业。
2、数学老师每天的9:00-9:40都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计算训练为下午的市局直播课做好准备,每次的直播课完后在班级群里对学生本节课的重难点加以辅导,在家校本布置适量的作业并进行详细的批改。
3、大部分家长还是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打卡任务,作业提交及时,有个别家长由于上班,爷爷奶奶照看,不会操作,作业不能及时上交。
4、由于线上授课是老师、家长、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难免存在着许多问题,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少,没办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重难点落实的效果不是太好。
总之,网络教学是一套全新的教学方式,既方便又灵活快捷,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和适应。
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总结【五】
20**年春天这个开学季,是我任教30年来特别不同寻常的季节,前所未有。举国上下,因为疫情,都在群策群力,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国家陷入最危难的时刻。
作为教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报效祖国。两个多星期以来的课前准备及网上直播教学工作,使我的心情犹如乘坐过山车似的,忽而紧张至极,忽而彻底放松,忽而欣喜若狂。
20**年元月底,为了响应上级政府提出的停课不停学工作,学校领导开始接二连三地布置,要求教师在家利用网上备课,各个教研组利用网络讨论如何去备课?如何制作课件?如何录微课?甚至如何进行网上直播?
备课、制作课件操作起来相对容易,平时我们都是这样认真准备的。
9号晚上又失眠了。为什么呢?因为想着开学第一天直播的事情。网速会不会慢呢?要上的课件一遍遍在脑子里过电影,还有哪儿不够完善?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怎么样?他们会听懂老师讲的吗,会适应这种网上教学方式吗?
10号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吃罢早饭。就开始准备电脑、U盘、课件、课本、甚至茶杯等。打开书、打开电脑、打开课件,进入钉钉群。哎呀,群里热闹极了,聊什么的都有,大家都有点惶惶不安,不知所以。调好设备后,8点40我开始进入钉钉群,心中那个忐忑,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逊于当年为人师第一次上讲台时,也好像要上教研课或全市观摩课似的,小心脏砰砰地跳不停......8点50打开直播并进行四年级全级联播,直播过程还算流畅,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直播进行近20分钟,布置完提前准备好的作业,与孩子们互道再见,顺利结束了生平第一次直播。
接下来与学生家长单独沟通,了解一下直播的情况,声音大不大?孩子们能听懂吗?结果是还行还好。付出着,也收获着,同时也就收获了快乐。
下午开始打开钉钉、优教信使、微信,验收孩子们发过来的作业,一会钉钉,一会优教信使,一会微信,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上传的音频、视频一个一个听,上传的书写作业利用微信编辑功能一页一页批改,并记下错误率较高的,以便于第二天给学生多加以讲解。
11号我们开始同步收看河南教育厅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电视、微信公众服务号、大象新闻等平台,进行中小学同步课堂名师直播课。每节课做到认真听讲、边听边记笔记,根据网上所讲的教学内容修改头天准备好的作业及练习题,并及时发到钉钉、优教信使、微信群里。下午4点半准时进行钉钉群四年级英语课文跟读、作业讲解、答疑解惑、难点知识点解读等。7点以后翻看学生背书作业、书写作业,及时纠错并进行作业完成统计。
教研方面
1.通过课堂检测、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及时了解本县区
线上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线上教学进度,指导
本学科教师做好线下线上教学的衔接工作,包括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衔接等。
2.建立线上学习资源原,并对其进行精选,形成线上教
学精品资料库,并提供给本学科教师使用,以便学生结合
实际选择性回看,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温故
知新。
3.提炼线上教学、线上教研的工作经验,并将这些经验
与本县区教师分享。在线下教学的起始阶段,引导本县区
教师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工作经验,以便教师、学生能从统
上教学顺利地过渡到线下教学。
学校管理方面
4.对本校的线上教学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以准确
把握线上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及时了解线.上教学存在的
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师生解决问题,
巩固和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5.结合各学科税上教学的进度和各单元的教学效果,调
整线下教学计划,做好线下教学计划与线上教学计划的有
效衔接,线下教学内容、方法与线上教学的衔接。
6.做好九年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对中考复习的
焦虑。加强对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不过度增加
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升教学效果。
7.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准确了解未
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情况,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
准确了解线上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情况,采取适当的补助
措施。
8.指导各学科教研组开展线下线上教学衔接研讨活动,
总结线上教研的经验并将其融入线下教研活动,建构形式
灵活、内容丰富的学科教研活动。
教师教学方面
9.对本学科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悉心小结,对线上教学中
存在的不足要及时完善,为不适应线上学习的学生设计针
对性的补助措施。
10.结合学情和时间分配,调整好线下教学计划,线下
计划与线上计划进行有效对接的同时,要确保线下计划的
科学性与有效性。九年级的教师,更要结合线上教学实际
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好复习计划。
11.在线下教学的起始几周,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并抽
出时间对线上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12.关注本学科线上学习情况异常的学生,关注学习异
常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能及时对其开展心理疏导,使其尽
快适应线下学习。
13.做好各类资源的有效统整,使之成为资源库,并将
其提供给班级学生,助力学生的线下学习。
家长方面
14.引导孩子合理调整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时间尽
快与线下学习对接。
15.引导孩子减少对电脑、手机以及电视等电子产品的
依赖。
16.在线下学习的起始几周,要充分关注孩子在校的学
习与交往情况,充分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充分关注
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工作核心,以规范常规教学为基点,开展线上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研使学校充满活力,学校的生命因教、学、研的结合而存在,也因教研气氛的浓厚更加精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研并进,提升素养。
建章立制,促进学习。坚持每周一举行工作例会和业务学习的制度,并做到校本教研活动安排有秩序,学科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教研组有教研活动计划,各种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记录、有反思。
二、科研兴教,科研兴校。
1.围绕主题,开展教研。
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分别确立了教研主题进行研究性探索,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组内加强交流,互相听课、评课,优势互补;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开展了各学科的观摩教学活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经验,提高课堂质量。举行校级教学评优活动、校级公开课、校级示范课等活动,每次活动至少安排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作为执教者说课、听课老师评课及交流互动的时间。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每位教师学期听课节数都在20节以上,学校领导30节以上。
2. 学研结合,培养骨干。结合选拔参加市级学科课堂教学优质课活动有利契机,加强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和教师业务技能基本功的指导,注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三、教学为主,提高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期,学校坚持“以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为动力,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育人”的思路,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本着“质量强校求发展,科学管理铸校魂”的精神,理直气壮抓质量,认真落实教学常规要求。
注重过程,规范行为。 抓好各科课堂教学的落实,要求教师真正依据线上各学科特点,做到“备求实、讲求精、辅求活、批求细、评求导、补求足”,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过程性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1.落实要求,备好每一课。
一是计划制定。线上教学计划、线上线下衔接计划、又回到线上计划,所有教师均有所任学科的学期教学计划; 二是教案撰写。课堂教学设计(即教案)要把好三个环节:一是确定教学目标,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三是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材内容重难点,协调各类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研究确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形成课时教学设计。教案要注意反映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方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每学期对教师的教案检查至少四次,要签名盖章,注明日期,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向全体教师报告,计入教师量化考核。
2.规范行为,上好每一课。 一是严格实施课程计划。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开足、开齐、上好各课程。根据实际,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合理安排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等授课教师,任课教师学科教学相对集中。线上教学照样精彩,不能因为线上,就阻碍学生发展。
3.按照要求,布置和批改作业。 作业布置立足于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有弹性,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注意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 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学生作业适量,革除机械重复的作业。学生课堂作业在课内完成。一、二年级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45分钟以内。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四、出现的问题
1.线上教学,很受网络的限制,有时候直播无法进行;
2.微课的使用不如直播课效果好,孩子们习惯自己老师讲课,放微课,学习效果很差;
3.自律的孩子学习突飞猛进,中下等的部分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几乎为零,下学期开学,有部分同学相当于直接越过了一个学期。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2、大力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管理。
关键词:线上讨论;教学网;激励机制;评估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3―0115―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018
“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相比具有诸多优势。近年来,随着大学教学网络平台以及E-learning概念的推广,讨论的形式与组织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讨论活动从“面对面参与”转移到了“网络平台”上,从课上拓展到了课下,而且课下的“线上讨论”(Online Discussion)也逐渐成为许多大学课程的重要部分,被称为“非同步讨论”(Asynchronous Discussion)。学生可以利用课程教学网的“讨论版块”进行发帖、回帖,还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展开组内交流,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参与教学的时间不限于课上,对于消化课程内容而言也有所助益,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克服课堂即时性讨论不深入的问题。可以说,课后线上讨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能较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尽管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出现“线上讨论”参与度低、讨论质量不高的情况。学生常常很被动,有的“线上讨论”则流于形式,甚至形同虚设。在学校看来,搭建与推广教学网络平台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趋势,搭建网络平台的成本也颇高,但实际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也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会存在推广与使用的矛盾,二是如何找到一套较好的解决方案。对此,本研究从课程教学网络平台“线上讨论”存在的问题入手,首先基于国内外有关教学网络平台使用情况及“线上讨论”的文献,归纳了有关影响大学生参与“线上讨论”的因素,其次以北大J课程为案例,设计并探讨了一套“线上讨论”的激励机制,尝试找到提高“线上讨论”质量与效率的方法。
一 困境分析:当“讨论”遇上“网络”
网络教学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包括一系列数字化学习内容以及交流工具,同时教学的管理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交流工具。其中,网络讨论版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开展“非同步互动”,这对于学习者而言很有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其分享与提出不同观点,更加积极地学习课程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出有意思的问题以及构建知识[2]。同时有研究指出,网络环境可以让学习者不再怀有课堂上的“恐惧感”,教学也不再由某个单一的参与者主导,而且较少受各种传统规定的束缚。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使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讨论并有所贡献往往极具挑战性,通过课程教学网络平台的方式展开课后线上讨论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效果不好等问题。究其影响因素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1 陌生化的网络情境。“讨论”的概念按照人们既有的认知应与“面红耳赤”、“唇枪舌剑,,等体现讨论者活生生面部表情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进行线上讨论时,他们的角色是不可见的,发帖的对象也可以是匿名的,每次发帖的内容也较有限,他们会感觉到网上讨论并不重要、没有用,这会降低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则会觉得人与人之间非面对面的交互非常困难,这种陌生化的感觉也在线上讨论的环境里体现出来,缺少交际的暗示,如面部表情和声音,人际交互与社会临场感的缺失会对讨论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2学习者的特点。学生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大小也会影响他们对线上讨论的参与度。往往具有较高互联网使用水平的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网讨论任务,而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则对信息收集以及完成讨论任务感到很困难,其参与讨论的动机也不足。同时,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会产生显著性影响。有研究表明,与面对面讨论相比,内向的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环境参与线上讨论。但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果,外向的学生对于获得更大的成功有强烈的需求,因此更有可能积极参与网上讨论。此外,具有较强“共同体感知”(Feeling of Community)的学生也比经常觉得被孤立和排斥的学生更容易坚持在线讨论。
3 指导者的作用。教师是线上讨论中的重要角色,其展现出来的心态与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是否具有促进学生参与在线讨论的方法,能否清晰地设计与组织讨论,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参与讨论的贡献在哪里,从而对讨论有所期待,以及能否恰当地总结和回馈讨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线上讨论的参与度。有研究者将教师的线上参与分为四种情况:①发帖提出问题;②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③回答现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新问题;④其他管理性、组织性发帖。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看重老师是否能够定期在线回答问题,对解决方案提供指导和新的思路,或者讨论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
4 考评机制。将学生参与度和成绩考评结合起来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如果线上讨论的表现在期末分数中占有一定比重,会增加线上讨论的积极性,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同时对学习成果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老师而言,如何对学习者的参与度进行考评则是一项较大的挑战,虽然已经有较多的讨论,但仍然缺乏相应的经验研究。
结合以上四种因素,在设计“线上讨论”的组织机制时,必须兼顾网络讨论环境、使用者特点以及指导者作用的影响,并且采用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方法,特别是针对如何评价学生“线上讨论”参与度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实际课程案例的具体特点,从该课程组织“线上讨论”所反映的问题出发,设计合适的讨论方案与激励机制,并尝试从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
二 教学网“线上讨论”机制设计
1 北大教学网(Blackboard)与J课程概况
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校园信息化建设,北京大学于2008年9月正式推出“北大教学网”,该系统采用Blackboard系统构建,是一个集网络教学、数字资源管理、在线视频课堂和校园社区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也是北大所有教学课程的总站。Blackboard作为一种学习管理系统,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习惯,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的教学实践,为教学管理引入新的方法。还有研究表明,Blackboard潜在的优势在于日益增加的可获得性、快速回复、双向互动、追踪以及提高能力,包括组织、时间管理和交流。北大Blackboard功能并不复杂,上手较为容易,北大学生均具备使用Blackboard的最基本技术能力。因此利用北大教学网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设计一套使用机制,使学生能够积极且有效地参与网络讨论,并将其融入到个人的学习习惯当中。
本文以北京大学J课程为例,设计并探讨了一套“线上讨论”的激励机制。J课程是针对专门领域所开设的法律类概论性课程,共10次课,30课时,选课学生为27人,均为研究生,其中大部分本科为非法学专业,还有1名国际学生。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专门领域内法律的基本理论、思维、理念与法学研究方法,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需要了解该领域中的基本法律关系,具备初步的法律思考与推理能力,并能够将法律知识与法律理论用于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J课程概况来看,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由于授课对象是研究生,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从选课学生特点来看,专业背景差异性大,大部分属于法学零基础,因此在设计讨论机制时除了要兼顾本文第一部分提及的四个因素外,还要考虑诸多具体问题,例如怎样让非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尽快入门,怎样让学容量、成体系的法律知识变得有趣且有意义,以及如何合理评估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成绩。
2 “线上讨论”方案设计
在J课程以往的教学中,积累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学生参与线上讨论的经验,比如在建立讨论版块初期会对选课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给组员留有相互熟悉交流的时间,并让他们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以建立一种共同体身份(Communny Identity)。课程早期的课堂讨论也按照网络讨论的小组进行,目的在于将虚拟的线上讨论与现实的课堂讨论结合起来,一方面培养组员间的合作意识和默契,另一方面有助于克服单一网络环境所造成的陌生感。在网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在教学网上参与回帖,提供网络外的课下指导,并且及时对近段时间的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频繁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J课程还通过设计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的双重评价机制,在鼓励小组协作的同时奖励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可以说,J课程的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本文第一部分所总结的四个因素。尽管如此,J课程的线上讨论依然存在讨论不深入、讨论质量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在设计讨论机制时,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从发帖数量和发帖质量两方面激励讨论。如果单纯将发帖数与考评成绩挂钩,会造成学生为了追求发帖数量而不顾讨论质量,盲目跟帖或敷衍了事,最后形成一片“虚假繁荣”;相反地,如果只强调发帖质量而不对帖子数量做出要求,一方面讨论局面不容易打开,另一方面很难保证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帖子。基于以上考虑,在设计讨论方案时除了关注网络环境、学生特点以及教师角色等因素外,还需对“线上讨论”进行“激励性评估”,将发帖“数量”与“质量”同时纳入考评环节,并建立可量化的激励指标。
据此,J课程进一步修改了讨论方案。首先,将选课学生按其特点分为四个小组,每组7人,同时确保每组有1~2名本科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并设置小组长,由其负责在教学网对应版块中组织开展“线上讨论”。讨论分为“大讨论”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在“大讨论”环节,各小组成员首先通过协商选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时事,在一个讨论周期(15天)内围绕该时事展开讨论。“大讨论”以组内发帖为主,鼓励到其他组“串门发帖”。每次大讨论结束时,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点评。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配合,一个学期内可组织若干次“大讨论”。“大讨论”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讨论问题。在“自由讨论”环节,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在对应板块自由发帖,可提问、可发表意见,形式不限,无时限。设立自由讨论版块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课下答疑的空间,增强师生在教学网上的互动,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见解并从其他同学的回复中获得启发。“大讨论”的特点在于集中和深入,“自由讨论”则以广泛和个人兴趣见长,二者结合起来为J课程提供了立体化、多维度的讨论方案。
3 “线上讨论”考评机制设计
就考评机制而言,J课程继续实行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的双重考核机制。计算小组成绩是为了促进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计算个人成绩是为了奖励个人的出色表现,同时防止“搭便车”情况出现。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合计成为学生的线上讨论总成绩。在该考评机制的实际操作中,也可以以小组成绩为基数,在此基数上按照个人表现进行上下调整,得到学生“线上讨论”最终成绩。就激励指标而言,该考评机制具体分为“参与度”和“贡献度”两项,并尝试对其进行精确化测量。“参与度”通过一个记分周期内组内有效发帖数来测量。所谓“有效发帖”,是指有观点、有例子、有适当阐述的帖子,由教师根据发帖内容来判断,未能满足此要求的帖子则视为“无效发帖”,不能计入发帖总数。强调发帖有效性的直接目的在于减少线上讨论常见的“水贴”泛滥问题。同时,学生被明确告知有效发帖的评价标准和范例,久而久之也逐渐养成了“有理有据”的线上发言习惯。“贡献度”由一个记分周期内组内有效“讨论节点”数来衡量。所谓讨论节点,是对个人在讨论中所做贡献的一种有效测量,通过计算“讨论节点”可以规避重复发帖或者重复一个意思表达的情况。根据课程案例的试验结果,讨论节点的产生情况分可为如下两类(如图1所示):一是在话题已有讨论点基础上新增一个讨论点,计1个有效讨论节点;二是在原有讨论点基础上展开深入讨论,引申出一个新的子讨论点,计1个有效讨论节点。通过统计讨论节点数可以呈现小组讨论的广度与深度,如图2所示,该组讨论了学生权利保护的问题,在A同学谈及“从对象的视角”时,C同学增加了一个“从教育体制的视角”,即可记为一个有效的讨论节点;B同学在C同学这一讨论节点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应试教育体制的问题,也同样可以记为一个有效的讨论节点。
4 成果展示与分析
该套“线上讨论”激励机制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将组间竞争和组内合作结合起来,对于个人而言,既要站在团队的立场,同时也要增加个人表现;2)对发帖数量与质量均有所兼顾,前者通过对“参与度”的指标来测量,后者则通过“贡献度”;3)对讨论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要求,讨论广度主要体现在“自由讨论”环节,而讨论的深度则主要体现在“大讨论”环节。以J课程为案例,从9月23日至11月4日实施了该套机制,共发起了2次“线上大讨论”。图3(上)反映了四个小组发帖讨论的总体情况(由Blackboard自动统计并显示),第4栏为组内参与讨论的总人数,均超出了小组本来的人数,表现出了一定的组间参与度;第三栏为各组发帖总数,发帖量均超过100,四个小组平均发帖量为149,从参与度上看已经打开了“线上讨论”的局面。就讨论的质量而言,各组同学能够围绕一个案例做多角度分析,部分讨论节点上还出现了辩论的情况,这不仅增加了讨论深度,还培养了学生批判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比两次“大讨论”来看(如图3下),第二次的有效发帖数及讨论节点数与第一次相比有了明显提高,这表明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增加。从对该课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在第一次大讨论进行时,部分小组因为选题不当,导致没有太多可深入分析和扩展的地方,相比之下,在第二次选题时则更有经验,组内成员的互动也更为频繁;而且第一次大讨论后,教师针对各组的讨论情况进行了点评,以表现优秀的小组为例,展示其“讨论节点”的分布情况,为第二次讨论的开展提供了范例和有针对性的意见。另外,由于每组的发帖量会在讨论版块首页呈现出来,学生会产生一种相互竞争的微妙感觉,这既带来了压力,也激发其参与讨论。
关键词:轻负;高效备课;高效课堂;高效总结;高效作业;初三复习课
如何优化中考复习模式,追求复习效益最大化是我们初三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中考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真正做到轻负担,高效率,我认为要把工夫花在每节课上,只有提升了每节课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做到轻负高效,所以,我坚持上课质量第一的原则,把功夫下在课前,效率体现在课中,素质展现在课后。
一、轻负源自高效备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名老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充分备课。在复习完二次函数相关的基础内容之后,在相应的提升练习当中经常会碰到点的存在性问题,于是我想能否将这些题“化零为整”呢?以一道题为模板,将点的存在性问题的各种情况全部归纳进去,学生真正明白了,还会犯愁吗?于是我对湖北潜江的一道中考试题进行了改编: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3,0)、B(1,0),且交y轴于点D,顶点为C,连结AC。
(1)直接填写:a= ,b= ,顶点C的坐标为 。
(2)已知R(-2,-3)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则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另一点H,使得SABH=SABR,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H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CE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AC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点M(-0.5,b)在抛物线上,点N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M、N、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A、C、D、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过点C作CC1AB于点C1,若点P1为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1与顶点C不重合),P1Q1AC于点Q1,当P1CQ1与ACC1相似时,求点P1的坐标。
存在性问题是探索型问题中的一种典型性问题,这类考题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的热点问题,其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探索发现某些数学结论或规律是否存在的问题,纵观中考的压轴题,有关点的存在性问题,无非就是找第三(或第四)个点,使得某三角形(或四边形)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于其零零散散地讲,不如将其综合到一起,讲个痛快,讲个明白,让学生也清清楚楚。
二、轻负源自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主要特征为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的智慧、、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让“现场”服务于预设。
给学生点时间,他们很快搞定了预设的(1)(2)(3)三题,对于(4),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此处直角顶点没有确定,同样要分三种情况解决,对于以点A或点C为直角顶点时,只要过点A(或C)作AC的垂线交y轴于点F,借助于三角函数或解析式法不难求出点F的坐标;但当以点F为直角顶点时,学生的方法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举起了手,于是我索性让他们探究个够。
生1:设点F的坐标为(0,y)可根据勾股定理得AF2+CF2=AC2解出即可。
生2:可用相似,设点F的坐标为(0,y),过点C作CGOD于点G,证明AOF∽FGC即可。
生3:直接借助于三角函数(当然这是在两三角形相似的前提下)
生4:只要以AC为直径画圆交y轴于点F,接下来求点F坐标方法颇多……
学生在这种乐学、好学的氛围中完成着后面几题。这样的课堂真正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效率还会差吗?我觉得初三复习课重要的是要扣联系点,拓展外延,深化内涵,总结升华,整合知识,以提高解题能力。
三、轻负源自高效总结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成不了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同样道理,一个学生能够养成质疑、反思的习惯,就具备了良好的数学素养。题海无涯,总结是岸!对于上面题目,每分析一题,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主要是解题方法的理解掌握,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归纳;总结解析这类题目的通则,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去体会、感悟,触类旁通,逐渐养成善于总结创新、勤于思考的数学思维品质。平时我们也这么要求学生了,还担心他们的成绩吗?常总结,促高效!
四、轻负源自高效作业
初三学生在复习时间上安排得很紧张,如何让他们有效地去做而不是疲惫应付呢?在平时教学中我尽力要求自己没有做过的题,不给学生做。我要像学生一样,逐题解答资料上的习题,从读题,到审题、规范解答,筛选出“好题”来。所谓好题,就是基础题、高频题,就是紧扣考点,不偏不怪、难易适宜,知识与能力结合完美、目标指向明确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有代表性,价值大,做会了、弄明白了,可以以一当十,作业自然达到了高效!
古希腊普鲁塔戈曾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作为一名初三老师,应坚持“把功夫下在课前,效率体现在课中,素质展现在课后”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集中相关知识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精选题目,让师生真正体会到“轻负”源自“高效”!
参考文献:
[1]孙强.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教育创新的启示[J].扬州大学,2008.
[2]刘艳,钮丽丽,邹泓.对中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11.
[3]刘燕青.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教育观念变革初探[J].中央音乐学院党校,2009(3).
[4]孙启胜.数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J].山东教育,1997(24).
关键词:教师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混合式学习
一、引言
为促进教师有效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常态化研修活动,目前提倡的研修模式就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然而有关研究指出:“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仍是‘两张皮’ 。”因此,有必要反思目前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不足,并总结融合的模式,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融合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促进教师有效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常态化校本研修活动。
二、研究背景及现状
在“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下,我国出现了多种教师培训模式,其中,校本研修有利于解决教师师资紧缺及集中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但也面临着低水平重复问题。而远程网络研修因不受时空限制、互动便捷等特点,可有效弥补校本研修的不足。 “远程学习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2013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并于2014年研究制定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提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但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只注重完成任务,并没有与线下校本实践相结合,也没有认识到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的互促关系,“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仍是‘两张皮’”。
三、理论基础: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2001年,Colis和Moonen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传统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的网络学习的混合,网络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他们指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课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在线课程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又没有完全舍弃面对面交流。混合式学习开始用于学生开展学习,后来被用于在职教师培训。
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模式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以下三种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方式。
1.由助学者引导并组织的磨课活动
这类研修方式是由助学者,如区县级研修员、研修辅导员、学科专家等,引导并组织的磨课活动。
这类研修方式的过程大致为: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助学者在研修平台研修计划,指定某个教师讲课。第一,讲课教师在研修平台上传教学设计方案,与其他教师在线讨论,根据其他教师意见进行修改。第二,讲课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并将教学录像上传至研修平台,其余教师进行线上观课并上传课堂观察表,助教者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议课。第三,讲课教师根据在线讨论情况,再次修改教学设计方案,并上传到平台。第四,讲课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完成第二次现场教学,并上传教学录像,其他教师进行在线观n并上传课堂观察表,助学者组织教师进行第二次在线议课。第五,所有教师提交研修心得,助教者研修总结。这类研修模式只适合解决课例研究型的教学问题,并不适合磨课。
2.视频案例研修
马立、郁晓华、祝智庭(2011)介绍了杭州市上城实验区的视频案例研修方案。整个研修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五个环节:课前准备、课堂观察、案例讨论、行动反思和研究拓展。
3.网络研修社区支持的应用课题研究型U-S伙伴合作模式
滕光辉(2015)提出的网络研修社区支持的应用课题研究型U-S伙伴合作(即大学与中小学合作University-School Partnership,简称“U-S伙伴合作”)模式:“大中小学和政府共同参与、以网络研修社区为重要支撑、以应用型课题研究为主要依托、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在职教师校本研修模式。”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有课题项目的支持,否则可能会缺少大学的参与,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