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

时间:2023-03-15 14:56:40

导语:在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先进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 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入校后涉足工程领域的第一门课,人们将其称为未来技术人员的启蒙课,也被誉为“工程界的语言”。它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成员几年的努力,分析并总结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碰到问题,我们将AutoCAD、UG、PRO/E等CAD/CAM/CAE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努力提高其绘图技能和计算机绘图速度与质量。改变了黑板和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以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为主线,制订实训项目,实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2、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读图实训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减速器测绘综合实训项目,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3、将教室、实训室融为一体,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程的特点是即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在讲授投影理论部分,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讲授机械图部分时,在课件中,更多利用立体模型、三维动画和三维CAD软件进行演示,以增加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技能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究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规律和特点,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与讨论相结合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具体内容的讲述过程中,注重空间分析、投影规律、表达特点和方法步骤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思路、解题作图有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引导式教学法:制图课程的绪论通过拆装减速器在制图实训室进行,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练结合教学法:在学习投影作图基础部分中,教师理论讲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学生动手进行绘图及读图练习,使学生掌握正投影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读图、画图能力。

3、讨论、启发式教学法:在学习机件的表达方法时,通过课堂上大家讨论,方案分析比较,确定最佳表达方案,正确、完整、清晰、简洁地表达机件。

4、任务教学法:在读图实训中,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机械产品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5、项目教学法:减速器测绘实训项目中,教师布置实训项目,学生制订计划,通过测绘,确定表达方案,完成整套图纸的绘制,实现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机械制图是比较适合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模型和挂图的方式,来解决直观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在课件中建立立体模型以帮助学生想象空间形体,也可以采用三维CAD软件进行现场解析机器或部件的装配、拆卸过程的教学手段。

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过程中老师通过挂图教学,是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线面的投影特性和基本体的投影特性,有时还要利用捏橡皮泥的方法或利用白萝卜切割制作实物,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对于复杂形体这样就很难了,而教师借助AutoCAD进行建模,不管形体有多复杂,都能方便迅速地制作出三维形体,制作后的形体能清晰表达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各个面、线的实际形状以及各部分的投影关系,还能对局部或整体进行自由缩放,从而使学生看清重点部分或局部细小结构的形状;还可以将形体自由旋转,观察形体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上的连接关系,用三视图的知识分析形体,然后画出三视图。并将三视图与立体图对比,三视图想象立体图,立体图想象三视图,如此反复,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因为AutoCAD可将二维图形通过“建模”命令生成三维造型,这对刚接触机械制图的学员来讲可增加他们的立体想象能力。在设计过程发现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实体编辑”命令对设计的零件进行修改,可以一直修改到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完成可以将三维立体图自动生成三视图并进行尺寸标注。学生还可以利用AutoCAD中图块的功能,把多个三维实体块装配在一起形成装配体,并对装配体进行模拟装配。学生一方面能通过零件模型看到每一个装配体的真实形状,另一方面,通过装配体能看明白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动力传动路径,从而分析出各个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等。通过在多媒体教室的演示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空间物体的认识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多进行零、部件模型的测绘,提高学生想象与动手同步进行的综合能力。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制图研究室教师们的引导下,成立了制图协会,该协会完全以学生自我管理,从高年级的学生中,精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并进行强化训练后,组成一支优秀的辅导团队,在课后,帮助新学生更好的学习机械制图和AutoCAD,新学生想不出来图形,通过AutoCAD、UG、PRO/E等CAD/CAM/CAE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画出立体模型。同时高年级的学生也得到了更大的收获,而且制图协会每学期自发组织机械制图大赛和AutoCAD大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特点,我们分两个学期来完成课程任务,采用的考核方式是:第一学期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再结合成为总成绩;第二学期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计算机绘图占总成绩30%,再结合成为总成绩。

最后通过不断地开发、完善多媒体课件,保证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增大教学信息量,节省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2篇

关键词:心智技能;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96-02

一、概述

高职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机械设计基础》又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课程,因此,其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机械设计技能掌握程度为标准。目前,相关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理论知识弱、动手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差等问题,教学没有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机械设计技能属于创造性技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创造性技能的获得依赖于心智技能的提高,因此必须在教学中重点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心智技能的基本理论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是一种动作技能,由特定的动作方式构成,比如在机械设计的活动中测量齿轮的各种参数、拆装机械装置等。而心智技能是一种思维的技能,是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主要由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构成,比如在机械设计的活动中计算机械参数、设计机械结构等。心智技能能够指导操作技能的应用。因此,对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更应该注重心智技能的培养。提高心智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更高的效率。

三、《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部分仍以讲授法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各种机构设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实际机械结构的工程经验,单纯的讲授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对各种设计理论的适用场景和条件不甚了解,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独立进行机构设计任务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笔者经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谈及实训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学生在独立进行机构设计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知识没有形成系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没有跟《机械设计基础》联系起来。《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学习,要综合运用到《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机械原理》等课程的知识,由于这些课程学习时是分开单独学习的,学生在独立进行设计计算时,往往无法运用这些知识,比如不能运用力学知识去校核齿轮、轴及轴承等零件的强度;不能运用互换性原理中的公差知识去设计轴孔配合公差;不能运用工程材料的知识选择零件材料等。二是本课程内各章节知识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由于各章节基本上是以机器中不同类型的机构来进行划分的,学生在碰到多机构组合的装置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设计,比如不知道轴承设计的输入参数应该从轴的设计结果中获取。

2.缺乏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是进行机械设计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一般不会强调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匮乏。比如在查阅机械设计资料时,遇到图表不能根据横纵坐标查到所需的参数,或者遇到表格不知道表头所指代的参数,遇到新的问题不知道从目录中找到参考资料的位置等。

3.缺乏思考、生搬硬套。学生在进行设计计算时,生搬硬套比较多,机械地套用公式,或者完全按照例题参数进行设计,不考虑自己的设计任务与现有方案的差异,缺乏独立的思考。比如在进行带传动设计时,未直接给出转速(需要用其他参数计算得出),有的学生直接将例题中的转速带入计算。甚至有些学生直接照抄别人的设计结果,数据计算和结构设计都相同。

4.对设计参数缺乏宏观把握。对设计参数缺乏宏观把握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工程经验,对所设计的机构没有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宏观的概念,对其尺寸和参数也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在设计出现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直到设计后期,甚至绘图时才发现问题,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修改,影响设计成绩。比如在设计减速器时传动比分配不合理,导致制图时发现结构比例不协调等。

5.制图能力弱。制图能力弱同样是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课程设计的最后都要求学生把自己设计的装置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工程制图样式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工程制图的标准掌握不够,比如标题栏格式、零件简化画法、螺纹的绘制、壳体相贯线的绘制等经常出现错误。

综合上述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创造能力及设计思维上相对较弱,实际上通过平时作业和操作实践,学生基本都能完全掌握单一零件的设计,比如设计带传动、设计齿轮机构、轴的结构设计等,但却在需要整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时出现了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因为心智技能的匮乏,因此,培养心智技能是提高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关键。

四、心智技能培养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机械设计心智技能形成分析。根据冯忠良教授的研究,心智技能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其过程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让主体掌握技能操作的原理;原型操作阶段通过实践让主体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为原型内化奠定基础;原型内化阶段在主体大脑中形成内化的思维模式,使主体能够灵活运用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上述理论,结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如图1所示。

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掌握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设计和综合设计计算三个阶段。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整体上按照三个阶段进行划分,同时每个章节的教学同样按照三个阶段进行,甚至具体到每次课都尽可能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进行,如此不断反复强化,才能提高心智技能。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设计和综合设计计算三个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应用等知识;(2)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设计步骤,通过课内实训,大作业等方式加以巩固;(3)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机构设计,总结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经验反馈。

而在具体某个机构或零件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三阶段原则,教师首先讲授机构或零件的工作原理。然后按照设计步骤让学生动手练习,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改正出现的问题,再通过针对性布置大作业及课内实训进行巩固。最后提出一些设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实训教学内容和讨论教学内容。其中,理论教学内容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必须具有通用零部件和常用机构的初步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而设置,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化,重点讲授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滚动轴承、轴、减速器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的重点相呼应,包括平面运动简图的测绘、机构的结构及特性分析、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轴系结构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拆除和结构分析、机械创新设计。讨论教学内容则针对常用机构和零件的设计中存在不确定性的部分,例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等,这些机构或零件的设计往往需要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去选取参数,经常会让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因此进行讨论和总结是有必要的。

五、小结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结合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理论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起到了积极效果,一方面在心智技能培养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效果也更好。但由于课时限制、教师经验等因素,教学质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后续教学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总结,探索更高效的心智技能教学方法,培养出更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陈军民.高职生心智技能培养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2,(03):77.

[3]徐德利.学生心智技能培养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50-151.

第3篇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任务驱动 教学质量

在以学生能力、职业行动为主的先进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势在必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将以《定轴轮系》为例,探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1.教学设计依据

1.1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机电维修等岗位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成长规律,从机械实际应用角度,设计承载相应教学内容的项目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1.2设计的学习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来自于项目五:多级减速器的分析中的轮系中的定轴轮系。其学习性工作任务是了解定轴轮系的定义和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学时为2;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对象;先修课程为机械产品测绘与识图;以定轴轮系的定义为教学重点,以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为教学难点。

2.教学资源整合

由于工作原理抽象,结构封闭不易观察,运动过程复杂等单元特点,学生的现状是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对机械的学习兴趣不浓;对此,集原有的教学文件、教学资源(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精品课程网站)、我的课堂(理论课堂、实训课堂)、交流中心(QQ、微信)于一体,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创建动画、教学视频、微课、QQ交流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实现课程目标。

3.教学过程设计

本次课主要从三个模块进行设计:教学预热过程,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后续规范。

3.1教学预热过程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内容。前期所学一对齿轮的啮合,通过任务1的视频看到主轴箱体的变速机构运动情况。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改变拔叉位置可以实现变速呢?提出本次课学习任务: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并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任务要求及考核效果。

3.2教学实施过程

3.2.1尝试感知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任务2(简单的平面定轴轮系运动情况),结合多媒体动画展示和模型模拟演示,同时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仔细观察运动情况。

3.2.2新知识点的提炼

结合任务2,分析动画并提炼对应的内容:定轴轮系的定义、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从任务中得出新知识点,这种方法便于学生接受,同时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新知识点及应用方法。

3.2.3尝试应用

教师用多媒体动态展示任务3,任务3是在任务2的基础上,修改为空间定轴轮系,学生根据任务2完成任务3的要求,自主讨论学习,最后进行小组反馈,师生互动,得出结论。通过任务3的训练,学生进一步熟悉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2.4拓展应用

学生分组完成任务1(主轴箱体的变速机构)中传动比计算和首末两轮转向的确定,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学生通过组装模型验证讨论结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利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同时学生进一步强化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3教学后续规范

3.3.1成果展示和随堂考核评价

各小组展示成果,进行自评和教师点评,考察学生的教学效果,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3.3.2归纳总结

师生一起总结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两点)、技能点(能够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和素质要求,学生对照目标要求检查自己是否已经达标。

3.3.3作业布置

作业是弥补本单元还没学好的知识,对本单元进行梳理复习,将课程制作成微课,随时提取视频学习;课后可以通过微信、QQ平台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4.本单元教学特色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的实情,采用“四步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四步阶梯式为尝试感知分析提炼尝试应用拓展应用,它不同于常见的任务驱动。在四步中融入三个不同的任务,实现各任务的要求逐级递进,将知识点融入其中,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拓展深化,收到实效,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成长规律,并且四步教学中都围绕着定轴传动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展开,以此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5.结语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动画、教学视频、微课、QQ交流支持学生自主学,信息化教学模式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了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实践证实本是枯燥的课堂变得轻松愉悦,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简约思维 简约思维方法 制图教学 图样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19-01

有一句广告词说:“简约不简单”。这就是说,通过简约的方法表达最深奥的理论和复杂的问题,并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是创造的根本目的。当前,简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在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当图书、报刊、图像、信息、设备、声音等过饱和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环境的干扰和减轻人们的负担,这就需要依赖于简约思维方法来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因此在今天,无论是建筑师、画家、音乐家、作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各个领域的创造者都把追求简约作为目标。制图课程作为大学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目标就是能用最少的最简单的视图最清晰地表达设计对象,因此在制图教学过程中简约思维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一、简约思维与简约思维方法

1.古代的简约思维

我们知道,汉字的核心是象形文字,它被称为古老智慧的符号,它是古人运用简笔画法,摹写的自然之形和人工创制的器物之形。如“马”的甲骨字形好比一幅微型立马侧视图。仔细看,数不清的马鬃,只画了三根或二根;马尾巴也只画了三根;四条马腿画出了两条。其实,不止是马鬃、马尾,“多”的事物和现象到处存在,如人的头发,满天的繁星,连绵的山峰等等,这都涉及简约表达的问题。古人对“多”的事物和现象常约简用“三”表达,这不能不说是思维的高妙。

2.乔布斯的简约思维方法

关于苹果公司的司徽设计,从三易司徽就充分体现了乔布斯的简约思维方法。第一次设计的司徽是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读英国诗人的短诗,苹果树上悬挂着写有Apple Computer Inc.字样的飘带。作为一个徽标未免太复杂,于是遭到乔布斯的否决。第二个图案是一只半白半黑的苹果,乔布斯也认为不简明,没有创意,所以又被否决了。最后采用的是第三个设计的徽标,它是被咬掉了一口的彩条相间的苹果,既非常靓丽又有创意。这个设计妙就妙在苹果被咬掉了一口,它的创意就表现在:从视觉上引起人们的好奇;你要知道苹果的味道吗?请你咬一口,亲自尝一尝吧!Bite(咬)byte(计算机上的一个字节),富有蕴意,引起对计算机的联想。苹果公司被誉为传奇式的设计,他们推出的每一种产品几乎都是艺术级的设计精品。这一切的成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贯于使用创造性的简约思维方法。

3.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

见GB/T16675.1-1996简化表示法第1部分:图样表示法,总则中明确提出了简化原则和基本要求。简化原则中强调了两点:第一点,简化必须保证不致引起误解和不会产生理解的多意性。在此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第二点,便于识读和绘制,注重简化的综合效果。而基本要求包括四点:应避免不必要的视图和剖视图;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应避免使用虚线表示不可见的结构;尽可能使用有关标准中规定的符号,表达设计要求;尽可能减少相同结构要素的重复绘制。

二、简约思维方法的特征

顾名思义,简约就是化繁为简,去掉累赘和不必要的内容,指导实现这种变化的思维方法就是简约思维方法。简约思维方法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简单性,表现为简明、简洁、简化等,这是它的核心与灵魂。二是抽象性。实际上,从繁琐到简约就是抽象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所需要的就是创造性智慧。这就是简约乃智慧的由来。三是实用性,简约之所以成为时尚,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需要,适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人类面临物质越来越匮乏的一种指导思想方法。其实这三个特征无疑强调的就是为什么要简约、怎么去简约、简约后的结果。“怎么去简约”正是制图教学中简约思维方法训练的重点。

三、制图教学中简约思维方法训练

1.曲面立体投影环节

立体投影章节中,在课堂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的三面投影时,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三投影形成和投影规定表示法后,总结归纳投影图形特点:直立圆柱两投影为全等的矩形,直立圆锥两投影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球的三投影为直径相等的三个圆;圆柱、圆锥、球的投影中都有圆。归纳的目的让学生充分理解投影完全一致,无信息量,属于重复表达,且绘制起来也浪费时间,可考虑将三个投影简化为两个或一个。接着课堂提问:能否用一个矩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的投影分别表达清楚圆柱体、圆锥体、球的结构形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体验采用简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表达方法学习与应用环节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章节中,课堂重点介绍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的适用范围、规定画法与注法。其实就是贯彻国家标准相关的内容。教师应清楚地告知学生,本章节学习的目的就是提升学习者图形表达能力,在打破只采用三视图表达机件结构的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能化繁就简,采用最少的视图最简便、最清晰的表达机件内外形状。学生很快明白了“为什么要简约”以及“简约后的结果”,但“如何去简约”即表达方案的优化比较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为了培养学生的简约思维,首先必须让学生领悟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使自身产生训练的自觉性;对于教师,课堂讲解不同表达方法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着重强调机件结构分析与方案比较的过程,尽量避免单一地直接摆出应用结果,让学生跟着教师一次次体验“如何去简约”;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课后练习可适当减少指定表达方法的单项练习题,而考虑完成2-3道表达方法综合应用练习题,让学生个体独自全程去分析去体验简约的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也就变活啦。

3.部件测绘环节

部件测绘属于综合实训环节,时间为一周,分组完成。前三天要求学生通过拆装减速器部件,完成装配示意图及全部非标零件的零件草图及尺寸分析。从教师检查情况看,视图多余、图形不简化属于普遍问题,显然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简约思维意识淡薄,利用辅导时间教师再次强调与重申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很有必要。我们一贯的做法是:对于零件图上视图多余且不简化尤其是轴类、盘盖类零件绘制有无意义的若干圆的视图,必须删去;对于轴端标准中心孔要求采用规定符号注写,已做局部剖视图一律擦除;对于结构形状基本一致的两端盖要求采用一组视图完成,不必重复绘制图形,尺寸标注采用表格配套完成即可;对于视图布置不当而产生多余标注的一律调整修改。

四、结束语

从历届的毕业设计图纸审核情况看,视图多余、表达方法不简洁、大量采用虚线、相同结构要素重复表达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学生误认为视图画得多,说明他的设计复杂有难度,以此来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邀功。其实这一切都在提醒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简约思维的培养,对于制图标准中的简约思维应逐步灌输给学生,并通过教学的各环节不断强化训练,最终让学生在绘制零件视图时能达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境界。简约不是简单,简约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态度。只有简约才能像苹果公司一样创作出艺术级的设计精品。

参考文献:

[1]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机械制图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05~106

相关期刊